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集体备课;导学案;小组合作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转换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校在“办有思想的学校,做有信仰的教育”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本智慧大课堂”理念。

第一,突出学生主体:(1)从“学”定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学情、需求、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制订教学方案(教什么,如何教)。(2)为“学”而教。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把教学方案由“教案”变为“学案”,由“研教”变为“研学”,把“讲堂”变为“学堂”。(3)以“学”评教。以学生最终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作为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第二,转变教与学的方式:(1)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善于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悉心呵护,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巧妙启迪思维,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大胆鼓励求异,让学生有个性地学习。

第三,全面达成“三维”目标:(1)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2)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新课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含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

我们物理组在构建“生本智慧大课堂”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集体备课:实行教案资源共赏,老师再根据各个班的实际情况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狠下功夫。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对集体备课形成的导学案进行修正,使之更适合班级学生需求。在分析所教班学生情况后,寻求一种最佳设计的导学案落实到课堂上。这样从备课环节上为课堂的趣味性、多元性、互动性、实效性提供了可靠。

(2)导学案的使用:在课前自习时间将导学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物理课的学习任务、训练目标,先进行自我探究,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基础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并要为上课做好展示、点评的准备。老师在课前对导学案进行批阅,了解学生物理知识的储备情况和物理知识的迁移、物理知识的创新情况。

(3)在课堂上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学习小组,每组选组长1人。各学习小组优差搭配、实力均等,处于同一起跑线,重点难点的解疑也是合作小组学习的主要目标。座位排好后要求小组同学做到互帮互助,互相促进,同时又互相竞赛。再通过对小组在活动、实验、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

(4)在物理课堂上大胆放手: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概括结论,放手让学生寻找规律,放手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点评,从而使物理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把物理课堂当成自我展现的舞台,敢于表达,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物理知识,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质疑中锻炼思维的方法,在展示中获得自信与勇气,在评价中学会判断,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展示,探究知识的过程与学习的激情得到激发。

总之,构建物理生本智慧大课堂还在探索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关键是要针对问题,改进不足,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共同努力,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的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篇2

数学教学应该是“活”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智慧火花、思维火花的闪跃,我们不能避而不“闻”,而是应该加以有效的利用,通过观察,通过倾听,随时捕捉课堂上的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一、动态备课,用教学预设促进生成

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定“教学预设”的重要性。新课程对教学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做到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这需要教师运用智慧,灵活地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时代精神与学生心理,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无论是教学环节的预设、课堂组织方式的确定,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让学生成为教学互动主体。这也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就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并预设应对方案,就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共享课堂的精彩生成,让数学学习燃起智慧的火花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这些精彩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比如,在学习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中,用斜二测画法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用斜二测画法画出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直观图,并计算其直观图的面积”。两分钟后,我开始提问;

师:根据斜二测画法,请同学们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1:我是先计算出正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斜二测画法的原理,得知正三角形直观图的高缩短了一半,因此,其面积也是原来正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师:对这位同学的回答,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认为这种算法错误,因为一个正三角形的直观图并不是正三角形,所以原正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也不是其直观图的高,得到是中线的长度。应该通过作正三角形直观图的高,然后解三角形可得高为■,面积就是■。

师:如果我把正三角形改为正方形后,结果又会怎样?

生3:我发现正方形直观图的面积也是原来面积的■倍。

师:我很佩服这位同学的思维能力。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这正是学好数学的可贵品质。他的这种发现问题的方法数学上称为不完全归纳法,也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吗?

生4:不一定成立,还需要证明的。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证明,就留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去完成吧!

我期待你们的结果。

此时,师生都沉浸在一片兴奋之中。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到的,教学过程的最终结果,更多地是由课堂的推进状态以及教师的处理方式决定的。虽然这个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但他及时生成的思维亮点却点燃了师生创新的火花,使教学获得了精彩生成,使课堂焕发了生机。这节课的闪光点在于:教师及时捕捉住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亮点,鼓励了一个学生,激发了一批学生,生成了满堂精彩。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意自己教学的进度,并设法去想准确地“接住”第一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如果教师不加思索地否定,就会扼杀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动态生成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情感、教学态度、教学机智都影响着学生的生成。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为课堂上师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适时调节教学进程,完成动态教学

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灵性在课堂中进行共享、碰撞、对话。在这种背景下,课堂不再是一出按教案上演的“情景剧”。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使课堂出现了一个个“生成点”。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巧加选择、聚焦,充分利用“生成出来的教学资源”,不愁一堂课不成为充分生成的课。

一个有厚实底蕴的教师,会在生成的课堂中运用智慧,较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过程,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动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充满了智慧的交往活动。动态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生成:

1.动态的教学在活动中生成

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精心策划,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每次数学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不断探索、思考,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结论

2.动态的教学在问题中生成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篇3

一、阅读:在理论的海洋中汲取教育营养

“研课”侧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但如果没有理论作为教师思考与行动的支撑,“研课”便只能局限于经验总结层面,难以获得深入的发展。以“研课”过程中的问题为起点和突破口,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与深入研究,既可以加深教师对于特定问题的理解,又可以逐步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理解和反思课堂教学的水平。因此,阅读,尤其是专业理论的阅读,应成为“研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阅读中能掌握幼儿学习研究的相关理论,在实践中能不断丰富自已对于幼儿的理解,,从而能为透视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深刻理解了的理论才能被较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情境中,宏大的理论才能被转化为个体的教育经验或事件,才能内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从而真正发挥出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长期专家统领的“理论研究”和教师“实际操作”之间的藩篱,创造一个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思考空间。

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拼一拼,搭一搭》中,研课老师初次执教时研课组发现如下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公共边的学习上,大班幼儿处于怎样的水平?哪些内容是适合幼儿的?哪些是超越了幼儿学习能力的?幼儿是怎样学数学的?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是怎样的?教师应该如何把握这些特点?教师应该如何从这些特点入手实施教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与研课组教师一起学习了幼儿数学学习方面的著作和文章,了解到“幼儿对数学概念的抽象意义的理解是从对具体事物的概括开始的;幼儿的数学学习始于操作;概念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等等幼儿数学学习规律。理论的学习澄清了教师在初次执教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找到了依据,也为后续“研课”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合作:在与专家探讨中锤炼教学艺术

长期以来,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不乏同层级的横向支援,却鲜有不同层级的纵向专业引领。缺少了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导与对话,缺少了教育专家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协助与引领,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难以被一线教师所理解与消化,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的无意义反复。

“研课”活动中的“合作”在这里指的是专业研究者与教师的合作,他们共同面对教学,对具有内在不确定性的、复杂的教学情境通过讨论做出解释和决策,最终,使教师在研究者的引领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逐步体悟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所蕴涵的课程理念,逐步重组、修正自我认知结构,不断丰富自身教育专业理论、提高教育教学的艺术水平。

教师的教学观与教师的课堂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教学理念会营造出不同的学习环境,从而影响幼儿的学习方式及学习效果。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带领教师一起学习先进的学习理论与教学观念,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共同探讨、审议一堂课的设计,让思想的火花得以碰撞、使创造的精神得以激发,在这种经验和理念的交锋与协调中,幼儿教师的教育经验得以重新整合。

例如:在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中,第一次教学实践之后,研究者与研课组成员发现的问题有:课堂时间过长;教师主导过多;探索浮于表面;相对性概念复杂……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大家研讨的基础上研究者指出导致这些问题最关键的原因是“科学核心目标过多”。那么物品多少与声音轻重的探索是否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幼儿?

在大家陷入困惑时,研究者向教师建议:“物品多少影响声音轻重”适合小班幼儿探索,却不适合在集体课堂中进行,建议在区角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课堂教学因受单位时间、操作材料等因素的限制,每个活动应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导致一些探索活动不能充分展开,但区角活动所具有的探索自主性和指导间接性却可以解决集体教学中的问题,使幼儿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研究者的点拨使教师们豁然开朗。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和执教教师在自身理论研究、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根据课堂反馈信息,进行集体讨论与反省。而每一次反省又都是理念与经验、期望与现实的碰撞。这样的专业引领,使具有“超然立场”的研究者和处于“现实情境”中的教师两者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与分享。在研究者的引领下,上课老师也实现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三、行动:在实践与反思中升华教育智慧

这里的“行动”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即教师亲自参与的“研课”过程。幼儿教师只有在“研课”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与得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验证教育理论,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能力,逐渐形成教育智慧。

(一)在行动中反思教育教学

反思是有效行动的前奏,能大大提高教师从经验中学习的效果,从而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现实。实践是反思的基础,反思又能推进实践。反思能够深化实践,而深化了的实践又可以让反思进一步深化。

“研课”是通过深入反思课堂现象与总结教学经验来实现教学改进的。教师虽身处现实的教学情境,但能否确定切实可行的反思内容还取决于其是否具备深刻的反思能力,是否善于捕捉和提炼真实的课堂教学问题。“研课”的问题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个性的,但无论如何都是教师基于教学反思所发现的自己的问题。因此,“研课”主题必然能唤起教师的反思精神和问题意识。没有困惑就没有成长,当教师处于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顿的状态时不必感到焦虑,这证明自己正处于反思状态,这种状态恰恰是教学研究所需要的。

例如:在科学活动《抓糖果》中,第一次研课之后,研课组开展了基于实践的理论学习,在研究者的引领下结合理论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中发现: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手的大小与所抓糖果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科学概念,它只是一般的科学经验。案例中的核心目标是“幼儿理解空间大小的基础”,目标所追求的是关于“空间关系”的科学概念。针对反思意见,研究者和教师一起讨论,设计了新的教学策略,又进行了第二次研课。调整后的课堂上幼儿思维活跃、语言流畅,在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下,幼儿不断地进行思考,运用推理和反例推断的方法,寻找经验背后隐藏的逻辑规律。但这时,研课组又发现,理想的课堂与实际行为之间并不能完成衔接:5到7岁的幼儿对空间关系的判断是由直觉判断向推理判断发展,但一般只能抓住一个因素进行推理。如何证明课堂上的幼儿已经掌握了判断的第二要素“用力按、使劲抓”背后的概念呢?研课组在反思的基础上认为需要加以验证,概念的掌握只有通过运用才能真正理解。由此设计了第三次课堂教学——使用“生活运用策略”进行新经验的迁移。

在“研课”中,“研课”教师需要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把“做好的东西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已有的经验中学习,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形成新的经验,通过“已成的我”和“现在的我”的对话,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不断获得教育理解的新生。

(二)在行动中形成实践智慧

有研究表明,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有多种方式,实践推理是其中之一。实践推理有两种:一种是逻辑推理,分为实践三段论和实践推论;二是基于案例的推理。“研课”主要是以案例为载体的。“行为跟进”是教师基于案例的和透过表面认知的一种实践推理,有助于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

四、教师实践智慧发展的交融机制:知识、行动、反思

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是教师的教育实践行为、反思、知识三者交融的结果。理论知识对教育实践起着指导与决定作用,教育行为是对知识的运用、内化与深化,反思则有机地促进了教师的实践行为与知识和理论的结合。知、行、思三者只有环环相扣、互相配合、交融并进,才能较好地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知、行、思交融”是幼儿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基本机制与原理。由于三者须环环相扣、互相配合、交融并进,所以称之为“交融”。实践智慧镶嵌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它面对的是具体实物。不像知识那样有明确的公理和推理规则,它是依靠经验慢慢培养的。每一次研课,都应该关注行为、反思、知识三者的融合。在研课的过程中要重温和复述旧案例,回眸与审视自我的教学实践,这样可以为实践智慧的形成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反复地比较新旧案例的差异,寻找获得实践智慧的的突破口,将原有案例中获得的教益应用于新的情境。这是教师实践智慧养成的关键。最后,将所形成的新的经验与认知编入教师自已的案例库。正是在这种学习、思考与行动的循环往复中,教师的实践智慧得以不断丰富、发展与升华。

参考文献

[1]顾泠沅王洁.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1)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1篇4

一、智慧课堂是基于以问题为载体的知识学习的课堂。

知识来自问题。我校的语文“智慧课堂”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知道学生求知的过程就是求问的过程,在学“问”的过程中获得学问。问得多,学的东西就多,问得深,学得也深。

在《听听那冷雨》一课中,戎老师在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余光中先生在文中表达的内涵的时候,就非常注意提问的智慧。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中明确提出,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提问”。戎老师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时时注意对话的目标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通过倾听,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倾听是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这种对话即充分表现出了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是存在于教师个人实践经验之中的知识。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场景性,即此时,此地,此人,此事。在这样的场景中,师生之间以促进发展为目标进行会话。教师在其中就要让这种对话务求高效,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可以检查已达到的教学效果,可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在这样的教师与学生高效参与的对话中,问题逐渐得以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一次次这样的对话中慢慢提高。

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倾情投入,激发出生命的活力,产生探究的欲望。在两位名师的课堂上常能听到“谁能谈谈自己的看法?”“对这一问题有这样一种认识……,你还有其他看法吗?”等声音。除了有两位名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准确地把握而设疑、激疑外,更有学生的质疑答疑。这种质疑答疑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能激发教师灵感的产生,促使教师进一步地思考和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在实践中,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人人都有质疑、解疑的责任感;创设“你问,我问,他问”的热烈氛围,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产生创造性的学习动机,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

二、智慧课堂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课堂。

我校的语文“智慧课堂”并不是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导”,即教师通过因势利导,以自己的睿智点亮学生创造的天空,唤起学生的参与欲,使学生积极构建他们的知识,焕发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智慧活力。教学中,两位名师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心理。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而形成的积极探究、主动参与的精神环境,是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课堂上,和谐、合作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地展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两位名师都有很强的动态把握课堂的能力,提出了一些核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求和研究,他们不仅调动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还考虑到对学生的正确评价。

语文“智慧课堂”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状态直接相关,有效地主动参与是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充满灵性的,有思想碰撞的德性智慧的内在要求。我觉得两位名师在课堂上还有效地做到了“适时登场引导点拨”和“主动撤离”,突出了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两位名师的智慧课堂给了我更多的启发并指导我付之实践。在语文“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有较好的处理:

1.有效地处理主动参与与接受学习的关系。采用接受式学习,可以将概念知识全盘托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通过模仿记忆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快速熟悉知识和技能,但学生可能记得快也忘得快。而笔者主要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化手段,通过问题的呈现,通过练习比较,在课内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产生极具思维化的师生互动场,调动和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去与新知产生联系,激活以往的经验,让学生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接受学习,强化了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具有意义而不机械的学习。注重了认知结构的动态生成――“方法让学生悟”,让学生养成主动思维的习惯。

2.有效地处理主动参与与有效指导的关系。课堂上,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系列问题中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感悟学习内容,形成学习结果。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老师只是以一个合作者、倾听者的身份出现,通过适当的问题点拨、引领、点评、激励,让学生主动参与,归纳学习重点,突破难点,突出易错、易漏、易混的薄弱环节,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在语文“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丰富性与广阔性,笔者还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思考与参与的有效载体,如设置情境、角色扮演、口语交际训练等,而不是用一些固定的答案有意地压抑或剥夺学生的参与思维的欲望。正是这样的参与,产生的是勉励、鼓舞、振奋、图强的力量;产生的是求异、求同、求新、求优的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智慧火花。

三、智慧课堂是基于学生体验学习的课堂。

我校的语文“智慧课堂”强调体验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验性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各种感受、体味、领悟的一种学习方式。要求整个教学程序的安排和组织要围绕着学生的主动体验而展开,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和对其生活的关注,启发和教育学生以自己的需要、情感、认知、亲身经历等,去理解教学内容,去感受教学过程,去建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是知识的接收器,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有着独立认识和情感的生命体。所以智慧课堂应该是学生充分参与、主动体验的活动场。唐江澎老师在《白发的期盼――学会倾听》一课的教学时,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活动场中始终处于知识的感知与运用、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之中。教学不是灌输一堆固定的知识、几条现成的结论,而是要把教材作为凭借,在听说读写多样的实践中去思考、去探索,发展学生读写的技能。唐老师在课堂上通过一些音频的播放,通过与学生近距离的对话,让同学们去倾听,去感受,这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在安排和组织上始终围绕着学生的主动体验而展开,既使学生享有更充分的自由和机会,又有利于创设师生间相互倾听、沟通、信任、合作的教学氛围。这样让学生在感受生活气息的同时,学会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并在运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唐老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使学生感受到他们与社会之间、与生活之间距离的拉近和活动的自由,突出对学生生活的关注和生命的关怀,使学生的天性得以展现,精神得以张扬,生命力得以开发。

为此,笔者也开展了以体验为目标,以体验为中介,以体验为过程,以体验为结果的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思考、认识、积累、感悟、反思、实践的语文“智慧课堂”中来。这样的课堂系列活动,让我的学生有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体验:(1)体验语文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来源于生活,体验到语文的应用价值。(2)体验语文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从根本上加深了对语文的理解,体会到语文课浓郁的“生活味”。(3)体验到再创造的美,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听说读写等能力。(4)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通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从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5)体验语文教人追求真善美,教人理智,以事实和逻辑与人沟通的真谛。

总之,我校的语文“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先研后教”,对学科知识不仅要懂,更要“透”,还要“活”,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在教学中不断透渗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热爱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晓之以理,导之以趣,动之以情,传之以神,持之以恒。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自尊,增强自信。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

结束日期:2017-11-25

会展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元桥馆)

承办单位:北京合众会展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同源有限公司

会展类型:教育/培训/艺术

国家/城市:北京

参展范围

3D打印机、三维扫描仪、3D打印笔、3D打印实验室建设、3D打印课程、3D打印教育解决方案、3D打印服务平台、教育机器人、机器人教育课程、AR\VR教育解决方案、STEM教育教育解决方案、各类创客教育内容提供商解决方案等;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技术装备:教学仪器及成套设备、物联网教学设备及实验室、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及虚拟仿真系统、无线感应技术及设备、智能教具、印刷及复印设备、实训设备;职业学校自制教具、教学方案及成果等

互动教学及智慧教育:三通两平台、家校通、智慧教育相关解决方案、云教室、云桌面、录播系统、翻转课堂、电子白板、液晶白板、电子书包、LED大屏幕、触摸一体机、高拍仪、视频展台、高清电视、实物提示机、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讲台、音频收录机、一体化切换台、教育电子产品、音视频解决方案等其他现代化教育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在线教育应用及服务:在线教育机构及平台、移动教育APP、K12教育平台、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教育录播及直播系统、在线互动平台、在线培训系统、在线考试及智能阅卷系统、在线支付技术服务商、多媒体计算机、视频会议系统、视/音频处理、中控系统、教育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大数据应用及服务、课程软件光盘、计算机会议系统及网络电视、语音识别系统、数据处理终端、各类编程开发及应用软件、内容提供商(课件资源、流媒体、阅读、动漫、游戏、音乐)等;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篇6

关键词:智慧课堂;大数据分析;结构性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12-04

从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慧教室,到利用电子书包开展智慧学习,以及基于云计算和网络技术搭建的智慧课堂,信息技术增强了课堂互动交流,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大数据时代,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动态学习评价,建立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为现代学校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智慧课堂的定义

目前对智慧课堂的定义总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从“智慧”的语义学上定义,与“智慧课堂”对立的是“知识课堂”;另一类是从信息化视角定义的。本文的定义是基于后者。从信息化的视角来看,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及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从早期的辅助手段向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传统课堂向信息化、智能化课堂发展,对智慧课堂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目前基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课堂概念的定义有三种。一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这一定义强调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感知特点。二是基于电子书包应用的。这一定义强调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化”智能终端特点。三是基于云计算和网络技术应用的。这一定义强调课堂中的“个性化”学习应用特点。

这里我们结合实际开发应用,提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概念。即智慧课堂是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的运用,实现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的主要特点

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运用的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在技术和教学应用上具有重要的特色和创新价值。主要特点有:

①基于数据的课堂:一切靠数据说话,依据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决策,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精准地掌握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

②高效互动的课堂:利用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立体化,能无障碍地进行即时交流和互动。

③动态开放的课堂:借助于新兴信息技术及各种智能终端,课堂系统超越了时空限制,实现更为开放的教室、更为开放的课堂活动,让课前、课中、课后融为一体。

④合作探究的课堂:采取小组协商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协作群组服务能够帮助有相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学习者自动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小组合作进行实时的数字化评价和及时的反馈。

⑤个性化学习的课堂:通过课前预习测评分析和课中随堂测验即时分析,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真正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

⑥教学机智的课堂:教师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采取机智性行动,及时调整课前的教学设计,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进程,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智慧课堂的信息化环境

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的前提是具有先进、方便、实用的工具手段,为此,需要构建基于学习动态数据分析和“云+端”应用的智慧课堂信息化环境。智慧课堂信息化环境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智慧课堂信息化环境的总体架构包括三大部分,其主要功能是:

①微云服务器:提供本地网络、存储和计算服务,可以方便、直接地将即时录制的当堂课程进行本地化存储;构建无线局域网,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移动设备,在无需互联网的状态下,实现任意点对点的通讯与交互,节省大量互联网资源的占用;当连接互联网时,可以实现教室的跨越空间的直播。

②端应用工具: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端实现微课制作、授课、交流和评价工具,导入PPT并实现动画及视频的插入,电子白板式任意书写,实现任务、批改作业、解答问答等。学生端可以接收并管理任务(作业),直接完成作业,进行师生交互、生生交互。

③云平台:提供云基础设施、支撑平台、资源服务、教学服务等,如构建完整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可以进行结构化与非结构数据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管理,支持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实现多种教育教学资源综合应用。

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

在教学实践运用中,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为“3+10”模式,即由3个阶段和10个环节组成。这些阶段和环节包括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以及它们的互动关系。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

1.课前环节

学情分析:教师通过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学生作业成绩分析,精确地掌握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预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向学生推送微课或富媒体预习及检测的内容。

预习测评:学生预习教师推送的富媒体内容,完成和提交预习题目,并可在论坛或平台上进行相关讨论,提出疑问或见解,记录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和学生预习检测统计反馈的情况,以学定教,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优化教学方案设计。

2.课中环节

课题导入: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主要通过预习反馈、测评练习和创设情境等方式导入新课程,学生展现课前自学成果,围绕新课导入进行演讲展示、分享观点。

探究学习:教师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和成果要求,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学习,主要包括小组合作探究、游戏教学等方式。教师设计活动,为学生分组,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开展小组协作后提交成果并展示。

实时测评:学生完成学习探究任务后,教师将随堂测验题目推送到每个学生终端上。学生完成随堂测验练习并及时提交,教师进行实时诊断和反馈。

总结提升:教师根据实时测评反馈结果对知识点、难点进行总结和点评,对薄弱环节补充讲解,重点进行问题辨析。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弹性分层作业和任务,对所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运用巩固、拓展提升。

3.课后环节

课后作业:教师利用平台个性化的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提交,得到客观题即时反馈。

微课辅导:教师依据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结合批改作业,录制、讲解微课并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反思评价:学生在线观看教师所录解题微课,总结所学内容,在平台或论坛上感想与疑问,与教师、同学在线讨论交流,进行反思评价。

智慧课堂教学应用实例

我们研究与开发的“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已经在全国各地许多学校进行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2015年1月10日,由蚌埠市教育局主办的“蚌埠首届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蚌埠二中举行,来自安徽、上海、江苏、深圳、武汉等省市的1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前来观摩6节课,《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了这次观摩活动。在观摩会上,蚌埠第二实验学校基于“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开展了一堂教学实践课“认识三角形”。该堂课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课前学习微课;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金字塔闯关”的游戏情境,并进行实时测评和资源推送,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深入的探究活动。

1.观摩课名称

认识三角形。

2.课程描述

“认识三角形”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的教学内容。

3.教学目标

①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在认识三角形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③体验并掌握自主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学模式

(1)课前环节

发放资源:在微课平台发放学习资源,学生在家自主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并完成教师在作业平台发放的作业包。

微课学习内容:①三角形的基本特征;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课中环节

集体分享:利用平台观看学生作业平台中的“生活中的三角形”。

游戏教学:利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与同学合作探究,巩固深化学习内容。

①自主创造。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创造一个三角形,或与同学合作,创造一个三角形拍照并上传。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

②分组探究。小组合作,从4根小棒中任意选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写出所有选法。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学生上传的数据记录,进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③自主学习。学生完成作业平台中的测评练习。教师借助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实时反馈图,针对问题展开讨论。

④巩固练习。依据所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把20厘米长的吸管截成3段,每段长是整厘米数,围成一个三角形,思考:最长的一条边最多是多少厘米?)和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动手操作。

(3)课后环节

总结讨论,教师提出课后任务: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5.效果评价

这是一节充分展示“智慧课堂”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课。教师在没有“刻意”应用“技术”的痕迹下,以极其自然的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小组协作以及“云+端”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探究学习、主动学习、游戏化学习”等一系列传统课堂难以实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是一节形式与内容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的高效课堂,充分展现了教师基于动态信息反馈的教学机智。

参考文献:

[1]王盛之,毛沛勇.基于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教学管理)中学版,2014(4).

[2]林利尧.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0).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篇7

信息时代中,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向前飞速发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日益作用于军事、科技、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对教育而言,信息技术颠覆了以往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教育手段和方法得到了更新。

初中政治学科内容理论性强,有些内容抽象又远离生活,会给人一种枯燥、乏味又深奥难懂的感觉。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发挥出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光、声、色、像为一体的优势,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到形象,有利于情境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发挥出网络信息的快捷、丰富与及时特性,扩大课堂容量,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激发政治教师的课程建设意识和备课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利用信息技术,让初中政治课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智慧是需要碰撞的。在成功的课堂上,教师对教学环节胸有成竹,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顺利进行,课堂气氛活跃,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科技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挖掘学生智慧潜能上有更大的优势。

1)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多媒体教学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趣,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政治学科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如在教学初一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笔者一开始就给学生播放了视频,画面是从旧中国的贫穷与战乱,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独立与发展,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巨变,背景歌曲是《走进新时代》,学生一下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课堂气氛一下子生动起来,学生跟着也哼唱起来。这样导入新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理论与实际达到完美结合。

2)借PPT2010,升级智慧课堂。暑期网上培训选择了PPT2010,希望能够为以后的课堂增添新的气息,生动课堂,提高效率。如果把PPT2003比作是手动档,那么PPT2010就是自动档。笔者借助PPT2010制作课件,绘制图形、图片的插入、版面设计、自定义动画等方面操作起来都更简单、直观,但课件教之前更融汇了智慧。细节决定成败,PPT2010的升级,让学生在细微的变化中学会不断提升自己,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3)借白板教学,学会思考与运用。白板教学增加了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学习他人,利用群体智慧,体验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取长补短,形成良好学风。如在政治演绎题与辨析题的答题格式与技巧的指导中,白板展示学生在做题时的不同思维角度,不同的典型漏洞,不同的点滴进步,边指导学生如何解题,边让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逐渐掌握改错的方法,把辩证思维运用其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让初中政治课堂趋向“协同”

“协同”这一说法来自于“协同学”,最早来源于希腊文,意为共同工作。协同学(也称协合学)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所创立的一种系统理论,着力于研究各种不同的系统从混乱无序状态向稳定有序结构转化的机理和条件。这一理论如果衍生到政治课堂教学,可以理解为教育工作者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通过协同型的合作互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简言之,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那么,信息技术该如何引入到初中政治课堂,使课堂趋向“协同”呢?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尝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某些问题从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转向以合作的形式去解决。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有勇气和魄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是很好的选择。

早前,笔者听过一节骨干教师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下册“学习新天地”。这节课从课前的预习,到课堂的呈现,再拓展到课外,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首先,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任务,每个小组完成一个话题材料的搜集,如“为什么电荒”“为什么房价居高不下”。每个小组成员分头搜集,有的通过报纸,有的通过电视,绝大多数是进行网上搜集材料。网上的信息量大,看问题的角度也比较全,最后小组汇集整理成一份问题调查报告。

在这一自主学习的环节中,信息技术功不可没。课堂上,以合作小组形式入座。教师利用多媒体梳理本章节知识点,文字、图片的展示,关键词的圈注与提醒,四个概念类的知识点快速理解了。课堂重点呈现的是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与搜集,每个小组对本小组的话题进行诠释,其他小组和在座的听课教师都可以进行补充,多媒体完整地展示出话题的相关内容。等全部小组陈述完,每个小组都获得了多份的收获。此时此刻的课堂就是“协同”的课堂。课堂最后,教师布置一个作业:通过引导,已经知道如何进行一个话题的资料搜集、调查与整理,课堂外要学会关心社会,发现问题,通过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

这样的“协同”课堂,从课前一直到课后;这样的学生,从自主学习到合作学习,是时代需要的新教育模式。老话说得好:“一根筷子易断,而一把筷子难断。”在当今社会,唯有“协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推开知识的大门,自由驰骋,放飞理想,立志成才。

4信息技术是锻铸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的催化剂

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重要追求,笔者认为高效课堂是在实施教学环节中,投入的时间、精力最小化,而收获、成效最大化。笔者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谈谈如何锻铸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

1)利用信息技术精心备课,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必须清楚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要呈现一个高效的课堂,必须先精心备课。政治学科中抽象、枯燥的理论,需要形象、直观、生动的案例予以补充,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教学素材,也可以与兄弟学校教师利用QQ群、教育博客等网络交流平台交流一些适合教学的案例,展开备课研讨,齐心协力共同查找素材或一起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进一步丰富备课资源。

2)重分寸、轻形式,让多媒体服务好知识点。一般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外乎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网页等。显然,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够感染学生的情感。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将这些手段合理地穿插其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是,每种教学手段都有其特定的作用,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利用信息手段教学时,不能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俏、动感等效果,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有时候教学实效却是很低的。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章节中,课堂小结就可以是板书形式的。

5结束语

在学校大力推行“融”文化的背景下,融信息技术于课堂中,为锻铸“智慧·协同·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插上羽翼,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1篇8

关键词:教学智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82-02

关于教学智慧,《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学智慧是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1]。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靠程序性知识和教学技术就能解决的,它对智慧具有内在的和必然需要[2]。教学智慧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设计环节――用教学智慧建构生态课堂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学英语教师把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放在研究学生上,放在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放在构建新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上,要充分运用教学智慧,变应付性为实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力”,张扬师生个性,从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妙预设,创设情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学得,更多的是习得。学习英语,就像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通过背诵、记忆来掌握,这样的学习困难且容易遗忘;而习得则是在一种环境下,不自觉地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情境中去,这样的学习轻松且不易忘记。因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老师的智慧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英语。

(二)独具慧眼,挖掘题材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以生为本,遵循“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其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价值。虽然现在关于小学英语的书是铺天盖地,其形式也是五彩缤纷,然而其内容却是参差不齐,这不仅需要老师用其智慧的眼光去发现优秀的教材,更需要老师深入挖掘教材,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动、直观、有趣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从而使教学更为有效。

(三)匠心独运,设计练习

小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必须借助作业练习来完成。作业练习是每堂课都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作业练习能适时地为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服务;优秀的作业练习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优秀的作业练习也闪烁着教师的智慧光芒,可克服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单向思维、封闭思维的弊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多元、主动、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实施环节――用教学智慧实现动态生成

教师要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生成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实践不断地总结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智慧回归课堂,真正实现用智慧演绎精彩的课堂生成。

(一)妙手偶得,妙笔生花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将焦点集中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以及学生的主动发展上,课堂上有互动、有交往、有对话、有沟通了,课堂形成了教学生命场,它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不乏一些偶然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事先布置好的。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随时捕捉那些大家所忽略细节,然后加以挖掘利用。比如学生的怪问题、怪动作、怪要求、怪表现等,面对每一个这样的“怪插曲”,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正如马克斯・范梅南讲到的“机智表现为克制,机智表现为对学生的理解,机智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机智表现为潜移默化,机智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等等[2],只有当我们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课堂上的“小插曲”,我们才能转不利的环境为有利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正视错误,因势利导

“错误”是一笔可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积极思维时闪烁的瞬间火花。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课堂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偏差”、“失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时教学中的一些“失误”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而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这一点上,可以转移话题、转换看问题的视角、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让学生歪打正着、对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把尴尬事化为善意的笑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等等。

(三)捕捉异端,点石成金

小学生思维活跃,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给我们出于意料的答案,然而这些答案却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信息量,这些信息无疑是可贵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这些意料之外的答案时,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正体现了教师智慧的灵光。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激发学生的智慧,让师生共同参与问题的探讨,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创造的火花。

三、教学反馈环节――用教学智慧完善课堂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学之初,教与学都需要通过回馈式反馈做好教学的各种准备;教学进行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须借助于各种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或学的行为;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学双方都要知道有关教或学的结果反馈,从而强化各自适应的行为和巩固成功经验,并使错误的反应得到有效纠正。由此可见,教学智慧在教学反馈环节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3]。

(一)及时反馈,实现高效

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一方面要符合教学规律,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就要及时收回学生的信息反馈,小学英语教学要讲讲练练,边讲边练。每一次练习都要及时反馈信息,把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公开地予以纠正,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调整教学程序,有目的地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二)全面多元,肯定鼓励

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反馈评价,要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反馈评价的激励性作用。智慧教学的评价,能充分把握好评价的尺度,肯定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自己不急于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们自己评价,并要求师生们一起很乐意地倾听他的心声,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双方都得到发展[4]。

(三)智慧反思,追求完善

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方向的、完整有序的复杂信息传递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教师既是教学信息的传输者,又是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控制器。这就要求教师要智慧地反思,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达成通融共生、自由和美的课堂教学境界。

总结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智慧地教、智慧地学,教师教得学生更智慧,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5]。小学英语教学不是机械的知识授受活动,而是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智慧引领知识建构、关照生命成长的过程,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课堂,是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的场所,这样的课堂集统一性、趣味性、启发性、民主性为一体,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必然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

[3]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9.

[4]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卢红,刘庆昌.论教育智慧[J].山东教育科研,2001,(4).

TeachingWisdom:AWaytoImprovePrimaryEnglishClassroomTeachingEfficiency

RANJuan

(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生成智慧教学方式

智慧是人类大脑思维的独特产物。用智慧统率体育知识、技能已经成为21世纪一项伟大的体育教育宣言。这个宣言的核心理念就是召唤人们做“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拥有体育知识、技能的根基,更关系到学生智慧能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生成。

一、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怎样才能生成智慧

既然通过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新见解、新知识与新方法并最终潜移默化地生成智慧,那么在体育课堂教育实践中体育教师应如何做呢?

(一)生成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知道创新的重要性,但很少真正具有创新的思维或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思维或创新能力首先是对自己的否定,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规则、上课程序与体育知识、技能传授的方式,即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创新思维和积极创新。

(二)增强执行能力

如果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实施体育策略教学的源泉的话,那么,体育教师的执行能力就是将甘泉洒在教学实处的工匠,这个工匠要具有执行和落实策略的能力。

二、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何以生成智慧

学者吴甘霖分析了智慧统率体育知识、技能的九种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改变体育课堂学习方式。改变体育课堂学习方式是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用智慧统率体育知识、技能的阿基米德支点。

要实现体育课堂学习方式的根本变化,关键在于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最重要的问题是让体育教师意识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比原有的教学方式更好、更强、更有效。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比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好,在于它更多地强调体育知识、技能与学习策略的同时获得;在于它更多地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在于它更多地突出了学习策略获得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内在关系的形成。

三、初中体育课堂学习策略教学应该生成智慧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篇10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学生原因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74-02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学中,时常发生学生的回答出乎老师意料的情况,有些老师不知所措,甚至会责怪学生;有的老师充耳不闻,轻易放过。这些做法既没有积极关注学生,难以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思维,也丧失了课堂上良好的教育契机。当学生的回答出乎老师意料时,我们应该智慧的应对。

一、学生的回答出乎老师意料的原因剖析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教师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S-O-R”理论认为,对于同一刺激“S”,由于主体“O”个体差异,得到的反映“R”是不同的。人们都是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构建新的知识。也正如有人所说“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面对个体迥异的几十名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已有经验和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形成“有效学习”,使课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有意义的”。有效教学是教师的有效教的行为和学生的有效学的行为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出现学生的回答出乎老师意料的情况,无非有两种原因,一是教师表述的问题不严密,导致学生思维的偏差。另一原因就是学生个体的差异造成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教师对他们了解不够,往往就出现这样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教师的智慧。

二、用智慧应对出乎意料的问题

1.顺向思维是前提

顺向思维就是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进行推理,并巧妙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他认为自己的答案与老师提出的问题是相符的,因此我们可以顺向思维应对出乎意料的答案。

例如,在讲解消费者权益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消费者?(我们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提出的是否有价值。)学生回答:消费者是花钱的人。老师沉下脸,评价学生说:“就你能耐,好好听着”。学生一下子蔫了。这里学生的回答出乎了老师的意料,老师就把学生压制回去。如果老师顺着学生的思维继续推理:花钱的人就是买东西的人,人们会买衣服、食品,还会买房子、买车,人们还会去理发、旅游等等,可见,消费者会购买商品和服务,而一旦我们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我们旅游被强行购物,我们应该会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教师顺势引入消费者的权利。本来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用“朴素理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老师互动,挺好的表现,积极的发言,却被老师“不懈”和“批评”了,他没有能够“有尊严的坐下”,他的心灵受到伤害,他的朴素理论未得到提升,他会暗示自己,不要再和老师“互动”了,自己“沉默吧”。这节课对这个孩子来说就是无效的。因为教师没有能够引导和帮助孩子,没有促进孩子的发展,久而久之,孩子就失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更谈不上自主学习积极构建了。这节课对这个孩子来说就是无效的。

当学生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时,教师要有爱、有尊重、有理解、也有宽容,这种关注形成了爱的巨大力量,产生信任尊重,激荡起思维的火花,会扬起创新的风帆,激发智慧的力量,产生了对学科的情感,自然会带来成绩的提升。

2.理解学生是关键

教学活动需要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要互相理解。学生要理解老师的讲解和提出的问题,老师要理解学生给出的答案。教师理解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讲尊重他人时,教师设置了一个情景:如果妈妈正在给你洗衣服,你该怎么办?老师预想学生会回答:我自己洗;给妈妈倒杯茶等。但是课堂上一个学生回答:“我去买个洗衣机”。这时,老师能迅速思考并努力理解学生的回答,老师放慢语速说:买个洗衣机,这样可以减轻妈妈的劳动量,这也是一种表达尊重的方式。老师对学生答案的理解,鼓励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脸上带着自信和满意的微笑,这样一个大家意料之外的答案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3.要用思考和智慧倾注课堂,就要关注学生的“朴素理论”

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思则怠。教师不能自己唱独角戏,要关注学生,似乎学生有所发展,因此就要勤于思考,构建灵性的课堂。而这灵性正是源于学生的朴素理论,每个人都是有智慧的,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利用同伴的智慧,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用朴素理论来构建自己的知识,教师则通过智慧的关注,是朴素理论科学化,让课堂教学就变为学生喜爱的精神乐园。

4.追问“目的”是技巧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思维活跃,对一个问题会给出各种奇异答案,教师必须具备应对的智慧,而追问“目的”是我们应掌握的一种技巧。例如,在讲男女生交往问题时,教师提出如果小刚对小红有好感,写了一个小纸条,他应不应该给小红?许多同学都说不给,免得打扰小红的学习。但有一位同学回答:给她,让她当我面把纸条撕了。老师顿时无措,让学生坐下。此时,教师如果这样追问: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啊?学生说这样做其实是想用女孩的坚定来斩断自己的烦恼。(我们课下曾追问这位同学)可见,对于出乎意料的答案,我们可以尝试把“球”踢回去,把话语权再交给学生,交流中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篇11

关键词:教学智慧;学习;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13-1

一、在学习中萌发智慧

1.走近名师。每一位名师都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和他接触你就会在不经意中被磁化。笔者有幸在杭州听了吴正宪老师的《搭配》一课,没有课件,没有音乐,只有一支粉笔,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课的真实。课堂上,吴老师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关照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一位叫“小三毛”的学生从座位上听到了讲台前的地面上,从抓耳挠腮到腼腆一笑。努力“让每个学生有尊严的留在集体中”,让全体学生跟上集体的步伐,不知不觉把学生推到了自主学习的舞台上,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并把我们也带到了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2.走进书本。作为一个普通教师,能走近名师的机会并不多。如何弥补这一遗憾呢,笔者觉得最佳的方法是走进书本。

我相信,探索是幸福的,创造是幸运的教师是智者。首先,教师应该博学,应该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其次,教师应该是睿智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

透过书中提及的十多个课例,你就会充分感受到“风格产生魅力,魅力启迪智慧”的真谛。如“认识物体”一课,他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带进了课堂,学生在玩具中饶有兴趣地找到了和机器人的头、身子、脚、胳膊长得像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新课因此展开。再如“比较数的大小”一课,黄老师创设情景,用游戏贯穿全课,让学生玩一玩、辩一辩,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操作有效链接起来,把数的大小比较的策略暗藏其中,以教师的智慧激活学生灵动的思考。游戏的背后正是学生有效学习数学和进行的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思考的过程。

二、在实践中成长智慧

教师的实践是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基石。任何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实践的锤炼,教师对教育的各种看法、各种主张,教师所接受的各种理论和学说,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离开了与实践的结合,最多只能说我们掌握了教育学知识,而不能说它已经转化为我们的思想,上升成了一种智慧。

1.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成功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预设教案犹如杜威所说,每一位教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愈是优秀的教师,设计教案的质量与水平愈高。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其间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来看某位老师教学比的认识的案例:

教师为了让学生知道有些数量是可以用比来表示的,而有些数量之间是不可以用比来表示的。该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学习完了例1,直接出示下面的信息中,哪些能用比来表示?

(1)5克蜂蜜水,12克温水;(2)用7.5元买了3杯蜂蜜水。

学生有了例1的经验,知道了两种相同类的数量是可以比的,而对第二题不确定,这时老师巧妙地引入例2。师:这两种量到底能不能比呢?学完了例2,我们再来判断。通过学习例2,学生明白了,两种数量可以用除法计算,得到另一个量,也可以写成两种量的比,比的结果是另一个量。

通过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预设要尊重教材,更要尊重学生。

2.精彩生成。没有精心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精心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动态生成是课堂中教师智慧的集中体现。

学习轴对称图形,课已经上了一半,前半堂课基本上能照着老师的教学思路顺利地进行着,师生合作得也不错:既有预料之中的,又有预料之外的惊喜。

开始教学试一试,试一试是让学生判断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正五边形中哪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做到平行四边形时,意见出现了分歧,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一部分学生说是,一部分学生说不是。老师随即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来折一折,上来了几名学生,怎么折都没能让这个平行四边行完全重合。就在这时,一名学生拿着自己做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声说:老师,我这个平行四边形对折能完全重合。同学们的眼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仔细一看,原来他做的是一个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确实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老师一下怔住了,因为这是事先没有预设到的呀。但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因势利导地说:为什么他的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呢?请大家观察讨论一下,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了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时,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判断时要看清图形。

对于课堂上突如其来的质疑,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回应,利用来自于学生的信息,不但及时调整、补救了自己的教学,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教师要具备及时捕捉信息、果断决策的智慧;要具备随机应变,化解矛盾的智慧;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

三、在反思中提升智慧

1.在听课中反思。听课对于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一方面,教师可以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观摩中比照、反思,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品位。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往往浅尝辄止,不能进行深度挖掘。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的课堂缺乏生命活力、缺乏智慧碰撞的原因之一。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范文篇12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改革大势所趋,大江南北课堂改革如火如荼,杜郎口旋风、昌乐二中271模式、河北围场大单元教学、沈阳立人整体教学、江西武宁宁达自主开放课堂、安徽铜陵铜都五环大课堂、石家庄精英中学6+1……林林总总,勇立潮头!殊不知,这些过来的学校,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谁没有受过责难,谁没有遭到拷问?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课改大潮中有胆识,有勇气,更有智慧!

改革总是艰难的,课改也是如此,容易招来家长等局外人的拷问和责怪,如果我们选择置若罔闻,或者是我行我素,这无疑堵死了我们的改革之路。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破解这个困局。

李金池,就是一个富有大智慧的人。这位曾经缔造衡水二中奇迹的神人,在自己教育生涯的巅峰时刻,毅然决然走进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学校――石家庄精英中学,用他的智慧和激情创造了又一个神话,一个触底的学校一跃成为石家庄名牌学校!而这个神话,就是以课改为抓手的,彰显了李金池治校的大智大慧!

――他没有照搬现成的课改模式,而是经反复思考比较,不断探索实践,博采众长形成高效6+1课堂模式,这一课堂模式,集众家之长于一身,体用上海、头取江苏、臂自山东、脑借陕西、魂在精中。

――他没有跟风变更学生的“排排座”,而是行政组和学习组并存,一般学习时仍然排排坐,需要小组合作讨论时立马变成若干小组,大家头碰头相互切磋,形成合作之势。

――他没有唯我独尊,允许存在不同声音,允许请来的名师不用6+1模式,以此相互比较,最终凭6+1的成效和智慧“降服”名师。

――他没有对家长和社会的疑惑“闪烁其词”,而是把家长请进了课堂,让他们耳闻目睹自己孩子的风采……

李金池就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引领精英中学走向了成功!智慧是一种经验,如同多年的陈酒,随着流金岁月愈发弥漫香醇;智慧是一种能力,如同奔驰的骏马,随着旅途跋涉愈发彰显魅力;智慧是一种境界,如同浩瀚的长空,随着孜孜探求愈发充满神圣……在李金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智慧的力量!

当下,课改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改认识不够。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课改理念的把握和认识还不够,没有深入研究其精髓,以至于图形式无质量,课改的成效不明显,从而影响了教师进一步课改的信心。

二是课改决心不够。一些学校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有的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推进课改认识不明确,信心不足,决心不大,工作力度不够,推进课改的有效机制没有建立,课改领导机构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三是课改到位不够。课改课堂中,一些教师并无真正把握课改要求,有的为了追求课堂模式的变革,注重教学形式的变化,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出现了表演式的倾向;有的在学案的编制与使用上还有很多不足,学案的内容结构需要优化,体量需要斟酌,使用方法需要改进;有的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有效性迫切需要提高,小组的建设与管理、评价与激励等方面都有待加强;有的农村课改由于受到师资水平较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专业引领不到位等因素限制,实施困难较多,效果不够明显。

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当以超人的勇气和智慧面对课改的困局,做到以下的“一二三四”:树立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本,真做课改,做真课改;打造两个团队。抓好教师学案研制团队和学生小组学习团队。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学案的研制,合理编制学案,正确使用学案。组建队伍打造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成为合作探究学习的可靠依托;做到三个注重,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教学流程的设计、注重评价标准的建立。学校从课改氛围的营造,课堂文化的建设入手,汇聚先进教学理念、融合多元学习方法,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优化教学结构,建构智慧型教学流程,创新评价机制,使课改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四个突破,学案编制、小组学习、展示评价、巩固训练这四个方面是实现课改目标的关键所在,只有将其落到实处,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分析范例(12篇)

    - 阅0

    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分析范文篇1一、面向市场需求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培养目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产品规模.....

    国际贸易的特性范例(12篇)

    - 阅0

    国际贸易的特性范文篇1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其理论依据、政策手段、目标对象和实施效果都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有着显着的区别。(一.....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