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

关于网络语言的争论已经持续一些日子了。这里所说的网络语言,不是指“帖子、版主、红客、博客”这类表达网络新概念的新词语,而是指网民们在聊天室、BBS、OICQ、E-mail和手机短信中使用的那些被视为“另类”的语言表达方式,诸如标点与字符组成的情感符号、阿拉伯数字谐音、新创英文或汉语拼音缩略语、普通话或方言谐音、同音或近音汉字替代、动物名称指代、普通词语别解、英文词语缩写或英文句子,等等。

面对这类流行的网络语言,社会上褒贬不一。赞成者有之,宽容者有之,斥之为垃圾者有之,责之不健康者有之,忧心忡忡者有之。一些教师和家长看了犯晕、叫苦不迭,一些学者更是认为它是对语言文字规范的颠覆。

我认为,人们把这件事看得过重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应当认识到,所谓网络语言,仅仅是特殊的群体在特殊的场合与特殊的对象采用的特殊的便捷的而又心领神会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简单、新奇、灵活、诙谐、幽默,富有创造性,反映了网民中占多数的青少年们追求时尚、崇尚创新、张扬个性的特点,体现了青少年对新鲜事物所表现出的强烈好奇心和浓厚模仿欲。

一些教师和家长看到孩子们话语、作文、日记里出现了这类网络词语,颇为担心,认为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须知,在孩子们的世界中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即使是恶作剧,可能会蕴藏着创造的火花。德国的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卡尔松就认为,恶作剧反映一个孩子的智商较高。他的观察资料显示,爱搞点恶作剧的孩子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日后成才的可能性比起循规蹈矩的孩子更大。

有人担心网络语言会破坏语言文字规范化,甚至要求有关部门干预,应该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这些人不明白,这种事情不是行政干预能够奏效的。本来带有游戏性质的东西,你去规范它干什么?即使规范了,有多少人会去遵照执行?前面说过,网络语言仅仅是特殊的群体在特殊的场合与特殊的对象采用的特殊的、便捷的而又心领神会的表达方式,它基本上不属于全民语言。这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没有也不会对传统语言文字交流造成严重影响。

阿尔文・托夫勒早就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网络语言的产生和流行不过是这种改变的一个小小实证。现代化和信息化使一切都处于流变之中,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技术革命、新的人类处境和社会状况,都会催生语言新的要素的产生与变异。互联网使更多的人加入写作的行列,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观点对撞

“网络语言”“砸晕”家长

家长说:孩子们的话我越来越听不懂,难道“年龄代沟”要变成“数字鸿沟”了?

孩子驳:上网聊天要节省时间,我很自然地就将“菜鸟”、“3166”之类的话挂在嘴边,这些词语让我觉得自己“很个性”。

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

语言专家李如龙: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感到担忧,他说,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这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

现象:用得最多的网络语言是晕,接下来是郁闷、呵呵、寒&汗、偶、倒、虾米、东东、酱紫。

网络语言会破坏语感

专家说:我并不反对孩子上网聊天,只希望能“有话好好说”。现在,连孩子说的话、写的字都听不懂、看不懂了,家长很担心会加深代沟。现在孩子说话时,喜欢用“巨寒、暴汗、我倒”来表示吃惊,担心孩子接受这种具有较大随意性和无规则性的网络语言会破坏语感。

user驳:网络语言比一本正经地讲话有意思多了,大家都这么说,你如果不跟上潮流,会被划归到OUT(老土)行列。网络语言还可防止被父母发现秘密,很多女生写日记都用上网络语言。

会对传统正规语言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青少年学生德育管理

当今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把新世纪的人类带进了“网络时代”,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尤其是冲击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个性心理和行为模式。因此,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管理,找准在网络条件下开展德育的最佳切人点,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1当今青少年学生利用网络的现状及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许多青少年学生上网是带着健康目的的,至少初衷是这样的。他们上网学习网络知识,他们查询各种信息和资料以增长学识,他们编辑程序,制作网页网站,开办网络公司,在网_卜开店,进行着许多有创意的健康的活动,甚至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可以说网络对于人的服务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许多青少年已经或正在从中受益。但是绝大部分青少年上网却是为了其他目的。网上聊天,交友,游戏,访问黄色网站,制造信息垃圾,甚至制造病毒,充当黑客等,给社会带来诸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2德育管理工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

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不得不需要我们很好地对德育管理工作作出重新的科学的思考和研究,在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要有哪些新的适应性的策略,才能实现其实效性呢?我认为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积极承担责任并发挥作用。www.133229.coM

2.1发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增强针对性和超前性

(1)要加强思想的正确引导。我们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与消极的方面,自觉利用网络优势,积极上网学习,学习应是上硎的丰要目的。为配合网络教育,许多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上网。住平时的教育中,始终贯彻网络是我们学习的助手和教师的观点,鼓励学生为学习上网。由十把握住“学习”这个角度,就能起到既引导了学生,又不走极端,不引起学生逆反,同时消除了学生对上网的过于新奇,让学生队识上网上学习这对矛盾的辨证统一关系。

(2)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内容,设置校园网文化平台,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如开展有关国情、法制等多媒体专题制作比赛;开设“网上论坛”,自由讨论热点问题、新人新事;建立电子刊物,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等。把学校网络资源利用起来,校园网要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合理机会,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是管理好孩子上网的一个好办法。只有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能改变他们一上网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的习惯。

(3)让网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良师益友。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关注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能够把自己的心思与同龄人沟通,鼓励学生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络直接反映、直率表达,帮助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比如网页制作、动漫画设计比赛等,既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及锻炼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又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2建立家庭学校互动的德育模式

(1)家长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家长如果不懂得基本的网络知识,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上网情况,那么家庭教育就会出现真空地带。我们的学校在这个时候可以为家长提供免费的网络知识培训,对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正确上网的方法进行指导,教家长如何全程跟踪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内容,针对沉迷网络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如何通过向学校网络技术培训班的老师发电子邮件获得如何设置密码,限制其使用时间的技术及如何建立“防黄屏障”,避免孩子主动或被动地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的技术。

(2)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加强对孩子的网上监督与防范。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与生理发育时期,父母有责任参与孩子上网的过程。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供一些适合孩子的网址,以减少孩子受不良网络影响的机会;让孩子搜集“法制网站”一些内容,特别是注意查阅对孩子行为有帮助的事例,让孩子学会进行自我教育;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赏阅“科技网站”的有关内容;或学一点“生活窍门”、“保健常识”等等。通过疏导,不仅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不健康内容的危害,更能借助网上优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由于青少年自制能力差,心理防线脆弱,易受客观因素左右,所以对于家庭入网者,家长应在电脑终端安装过滤软件,提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

2.3让社会共同来关注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1)发挥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净化社会环境。舆论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共同的关注是人类自身的幸福。自网络问题发生以来,社会舆论就积极介入,媒体不断予以批露,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伤心甚至是血淋淋的真实故事,网络道德教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国启动网络道德教育毕竞是较迟的,社会上尚缺乏这种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缺乏群众性的关注,许多成人对网络道德问题缺乏认识和对应措施,更谈不上教育。所以,社会舆论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认识网络中的道德问题,参与网络道德建设,体现整体合力作用,才能逐步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媒体;90后青少年;传播

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网络传播特征

(一)网络传播的定义

网络媒体与传统的音视频设备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原理不同,它依赖于IT设备开发商们提供的技术和设备来传输、存储和处理音频、视频信号。其中最流行的传统的SDI(串型数字)传输方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交换特性。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可能利用SDI创建类似以太网和IP(因特网协议)所提供的部分网络功能。所以,视频行业中的网络媒体技术就应运而生。

(二)网络传播的特点

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互联网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身,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网络媒体新闻传播除具有三大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共性”特点之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有:即时性、互动性、全球性、海量性、多媒体性、新媒体特性。

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易使青少年心灵受到污染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互联网上大约有100多万个黄色电脑文件。色情信息通过网络对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这些网络黄色信息严重摧残着青少年的心里健康,将他们引入歧途。当年的“艳照门”风波,就掀起了一阵自拍风潮。陈冠希的经典招式,不仅成为大街小巷的话题,香港的一些未成年学生更以此为乐,相互模仿,摆出极度淫意的动作,而且不知羞辱地将自拍艳照上传到网上,供人浏览。“艳照门”风波已不单单是艺人们的八卦新闻,俨然演变成社会事件,因为它在逐渐侵蚀着青少年心里,挑战社会道德的底线。

(二)易使青少年产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

因为有了互联网,很多问题直接利用网络就能全部解决,方法很简单,只要输入你想知道的信息,很多相关的答复就会出现,这就造成了信息的匮乏,因为大家都如此反复,知识的更新,学术的新论就难以跟进。加之在网络上,论文,作业现象愈演愈烈,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网络上经常会出现论文的各类广告信息,甚至是小学生都会在网上发帖子找人假期作业。于是,许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从网络上下直接下载文章交给教师,甚至硕士、博士论文也从网络上购买,这就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质量,无益于学术研究的开拓创新。

(三)易使青少年患上“网络上瘾症、孤独症”等

网络对于思想、身心尚未成熟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极度痴迷。有些青少年自身因为缺乏社会交往和与人沟通的机会,便将网络世界视为现实生活,他们只有在网络世界里才能找到自我,这样他们就逐渐脱离时代,无法融入现实生活,出现孤独不安、思维迟钝、情绪低落、极度极端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的患者刚开始只是表现为对网络的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冲浪、玩游戏、消磨时间,之后就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出现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各类疾患。这无疑是青少年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我们来看一个上海聊天陷阱事例[1]:2002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网虫”钱某终于见到了网上聊天认识的女网友“王某”。然而,当两人散步至一处花店附近时,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无准备的钱某不仅遭到一阵殴打,身上仅有的1部手机和300元人民币也被抢走。3天以后,案情查清,犯罪嫌疑人汪某正是那位自称“王某”的女网友。原来,两人在网上搭识以后,钱某经常出言不逊,汪某萌发报复念头,找到以前的男友抢劫钱某财物。

再来看一个案例:大学生陈英沉溺于网恋,女网友却把这段感情视为儿戏,根本没有理睬他的表白。陈英非但没有从迷糊的“网恋”中清醒过来,反而在网上设下了绑架网友敲诈钱财的圈套。他将自己写的充满烦闷、苦痛和渴望理解的失恋日记“挂”了上去。几天以后,一个署名为王莹的女孩劝说他坚强起来,相信一切都会雨过天晴。陈英当即回复“同是天涯沦落人”,要求两人见面。

相貌端庄的王莹如约而至,陈英顿生好感。在网上交流一段时间后,陈英给王莹发出了求爱信,得到的却是婉言拒绝。看罢回信,陈英恼羞成怒,决定报复。

陈英谎称自己得了白血病,将王莹骗到自己新租的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单元房里,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将她反捆住双手,并用毛巾塞住了她的嘴。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就这样在网络的迷魂阵中失去了自我,成为法律的阶下囚。

网络危害青少年的例子不胜枚举。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偏差,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网上暴力、色情信息的传播,青少年道德意识会慢慢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上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而我们需更加急切的找出正确的方法,在网络这个新兴媒体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他们把好健康上网,正确上网这一关。

三、网络传播中青少年思想教育策略探析

(一)网络传播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在网络传播中应该承担社么责任呢?[2]首先,网络传播者应该承担起正确的舆论引导责任。互联网和其他大众媒体一样,在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都有一个舆论导向的问题,都代表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的问题。这些舆论导向,对于心智未熟的青少年无疑是重要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所以无论是新闻网站还是商业网站,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网络传播者应承担向受众提供真实、快速、全面、准确信息的责任。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真实尊重知识市场的基本原则,网络媒体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建立起一套规范的网上新闻信息、把关制度,严格自律,遵守职业道德,为社会提供真实准确的新闻信息,树立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最后,网络传播者应承担起传递严肃文化知识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调查显示,我国网络媒体的受众多数是青少年。因此网络媒体应该承担起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发挥网络媒体非强制性、潜移默化和特有的弹性的作用,不断向青少年网民传递丰富健康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他们塑造健康人格。

(二)学校在网络传播中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对网络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三个改变”;一是改变方法,由于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总是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因此工作方法往往显得死板、空洞。青少年正处在心里逆反期,有时会起到消极效果,这就要求工作的方法要从“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二是改变观念,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种行政命令,它不单是靠一纸文件或口号就能达到

振臂一呼,云集响应的效果,他要求我们深入青少年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里需求,作深入细致的说服和引导工作。让其在主观上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三是自我改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勇气面对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要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紧跟时代、增强实践经验,否则自己都跟不上时代,又怎么能在这么网络新浪潮中拯救失足少年。

(三)在温暖阳光下的亲情教育。

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接触媒介时,如果得到成年人及时正确的指导,他们就能从媒介中获得许血多有益的帮助。为了防止网络沉迷,家庭也应该改进教育方式。应该培养孩子多元化的兴趣,只有多元化的兴趣,才不会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在一件事上。

第一告诉孩子网络首先是用来“用”的,而不是“玩”的,积极引导孩子运用网络的而有力方面排斥不利方面。培养,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辨别能力,使之取其高雅,弃其低俗,才能使孩子受益于网络。

第二家长还要学习网络,了解电脑,掌握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工具,进入孩子们的网络世界,找到和孩子沟通的渠道,缩短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增强相互间的了解。家长提高了网络知识水平,就可以更好的指导孩子上网,加强对孩子上网的监督。

第三心病还需心药医,心药就是沟通和引导。沟通是治疗代沟的最佳办法,也是治疗网瘾的好办法。通过沟通,将“疏”与“堵”结合起来,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最爱他们的,让孩子们知道网络上的不健康东西可以毁灭一个人,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免疫力。

结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3]。今天,网络就是个特定的环境,社会、学校、家庭是共同的教育者,我们要时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我们还须清楚地认识到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导”而不是“堵”。当然,这一切最终的受体都是青少年本身,作为青少年自身也要不断成长,在网络浪潮中学会自我保护、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根本无法与网络绝缘,掌握网络技术的青少年一代,是我们将来立足于世界的资本,我们应有眼光、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保证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里尽情遨游而不是迷失自己。网络时代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才会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例(4)――找法网

[2]雷跃捷、哈艳秋.《新闻传播学前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4]《对网络时代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周清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篇4

一、分辨网络世界的陷阱

1.网络陷阱影响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阶段,而价值观又是一个人辨别真善美的基础。网络世界中的变动性及不确定性使学生在心理上体验到强烈的易逝性和瞬间性,由于青少年自我分辨能力不强,又不肯接受成人的指导,因此容易造成对真理知识的怀疑,从而出现对正确价值选择的“迷失”,进而可能造成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消失。2.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容易形成孤僻、逃避现实的心理。如果我们过分依赖网络信息,认为足不出户即可以了解天下大事,就会形成网络依赖心理。交往范围的局限极易导致逃避现实心理的产生,进而形成孤僻、冷傲的性格。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3.无法自控地玩电脑游戏会改变一些青少年的人生轨迹。变化、刺激与自我满足是一些

青少年沉迷于电脑游戏的主要原因。例如,三维动画、音像模拟等都会使一些青少年乐此不疲,导致“丧志”。一旦不能自控,将会使健康出现透支,严重者甚至以付出年轻的生命为代价。这种血的教训必须引起家长和青少年自身对网络游戏的高度注意。此外,由于网络上的内容非常庞杂,有许多不适宜儿童和青少年浏览的信息,会使一些意志力薄弱的青少年身陷其中不能自拔,不仅影响学习生活、损害身心健康,甚至还会致使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网瘾给青少年造成的身心损害

上网成瘾的行为特征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失控、自主性迷失,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本体行为不能自控。网络成瘾给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1.身体方面的伤害。“网络成瘾”可造成人体生理功能的多方面损害:如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并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出现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症状。青少年长期迷恋电脑游戏还会影响智力发育。而且,暴力性的游戏又成为青少年交

往冲动的诱因之一,解决不当就会导致身体伤害。2.心理方面的伤害。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认知冲突。(2)情感冷漠。(3)人格冲突。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青少年一旦形成“网瘾”,其机理与烟瘾和毒瘾一样,会形成条件反射,需要对其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

三、治疗方法

对于上网严重或者有网瘾的青少年,治疗的对策有:1.认知疗法。所谓认知疗法,即在尊重网瘾者人格的基础上,平等交流,同时“晓之以理”,并用事实指出网瘾的危害性。2.脱敏疗法。所谓脱敏疗法,就是在网瘾者对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态度之后,制定出一份可行的“戒瘾”计划,主要是通过双方约定,在时间上进行监控,逐渐缩短上网的时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1篇5

【关键词】中职生网络教育

中职生因学习任务不重,自由支配的时空较大,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为中职生上网创造了条件;学习生活孤独寂寞、空虚急需寻找寄托和排泄,网络是实惠最佳的选择;中职生职校的网络建设较完善,为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的基础,所以中职学生上网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家、校对学生的上网缺乏监管引导,多数中职学生依恋网络游戏或者聊天。

社会调查结果表明,电脑网络侵蚀着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调查统计我校中职学生60%上网玩游戏,30%与网友聊天。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班主任必须指导、引导学生正视网络健康上网,保证中职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一、网络信息对中职学生的负面影响

开放的网络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渗透力强,是一柄双刃剑。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网络文化对中职学生的冲击影响大。电脑网络的虚拟性和没有时空限制,可自由便捷的沟通交流,为学生情感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中职学生孤独感强、渴望与人交往、了解社会,网络可让其自由对话,非法、黄色、暴力网站和各种信息影响伤害着孩子,网络给孩子负面的影响越来越多。

1、繁杂的网络信息易让中职学生思想道德错位。网络是信息的宝库和信息的垃圾场,黄色暴力、伪科学、不健康的信息垃圾泛滥,潜移默化的“污染”着身心理处于发育期、社会经验不足、评判自控力低的中职学生,致使道德观念扭曲。我校有学生为了与网友见面离校或离家出走、有学生轻信网友传言陷入传销陷阱。

2、隐蔽传播的网络信息侵蚀学生的道德意识。网络具有高度的隐蔽性,人以虚拟的符号出现,在网络上没有“他人”的压力,“快乐”支配着个人欲望,学生被压抑的人性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发泄,导致部分同学受到错误思想侵袭后迷失方向,做出有违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事情。

3、虚拟的网络交往交往致使中职生违背道德规范。网络交往以计算机为中介实现人、机对话,中职学生热衷于在网上无压力自在交流,忽略亲情和友情培植,所以许多中职学生上网后产生了精神孤僻、冷漠、情绪低落、缺乏责任感、与家人和朋友疏远、人生观价值观错位等不良心理现象,甚至在网上做出违背道德和违法的事情。

4、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职学生上网成瘾。网络到处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的增加着。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声形并茂,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职学生有着魔力,导致中职学生形成网瘾,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我校有个学生忘我的在网吧渡过48小时,从网吧出来神志不清以致发生安全事件。

二、中职生依恋网络的原因

1、网络的魔力。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为中职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

2、学生自身和家庭因素。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容易受电脑网络负面影响。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5~17岁之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同步、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不协调,渴求独立,但由于不成熟,经济上不独立,人生困惑多,迫切寻求情感友谊的支撑

3、学校社会原因。学校忽视了学生的网络知识方面的教育引导,信息课部分教师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和指导;社会上网吧营业者为了牟利,不顾法律和道德,投学生所好,营不当之业。

三、消除中职学生依恋网络的对策

1、正视网络,发挥教育引导的正能量。掌握信息技术是时代要求,家长和教师的意识要具有前瞻性,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理念。家长和教师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情感问题,平等民主与孩子进行沟通,在了解孩子想法后予以引导。对上网不能蛮横的“堵”,要心平气和的“疏”,正视现实,家长和教师参与到孩子们的网络当中去,与孩子一起学习更新知识体系,引导孩子在网络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孩子的上网内容、时间进行监导,借助网络优势帮助孩子们成才,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

2、建设校园健康网站。学校建立绿色安全的校园网吧,提供学生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网络上鱼龙混杂的现象,建设校园绿色网站,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弘扬主旋律,用健康的内容吸引中职学生、服务中职学生,凝聚中职学生,感召中职学生。强化网络监管,我校学生上网由教师专人全程管理指导。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篇6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措施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随着家庭电脑拥有量的逐渐增多、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日渐普及,上网在中学生中已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中学生学习、休息和娱乐的主要方式,是带有普遍性的行为。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中学生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网上媒体、网上教育已经对中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重大影响。中学教育者必须面对挑战,从实际出发,正确引导,把思想品德教育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有策略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网络对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

首先,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他们的道德实践处于老师、家长、同学的监督之下。学生压抑的道德情感难以释放。渴望情感的交流与宣泄,向往异性,追求新鲜、刺激。而开放的网络世界,为他们提供了情感得以无拘无束地释放的空间,极大地满足了她们的情感及心理需要,因此,很容易把自己网络化,把情感移植到网络中。学生上网的主要方式是聊天和游戏,长期的网络交往混淆了他们的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交友道德标准,当他们真正面对面地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往,逐步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造成了情感的迷失,从而使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影响学生的道德意志和社会责任感。网络对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学校目前有限的网络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充满好奇、急于动手的中学生。而社会上的网吧为商业利益所驱动,内容庸俗和管理上的不负责任,事实上蚕食着学生的道德意志,为不良行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自律能力、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差,容易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接受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其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感都会产生危害。

二、多措并举,强化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1.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开拓新型的德育教育阵地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青少年教育的主要职责。首先,学校要建设好适合青少年学生思想感情特征和学习需要的校园网,将学生的上网需要和网络行为纳入到校园网中进行直接的管理与指导,用精彩的主页、健康有益的栏目、丰富多样的网上文化信息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在指导学生文明有效地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其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把雷锋、赖宁等英雄人物的音容笑貌及其事迹展现在网站;把国内外优秀的影视作品、世界名著搬上网站;在网上建立学生的作品展以及把教师制作的优秀的课件搬上网站等,组织学生有目的的浏览,让中学生在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上网活动中,把主流思想和正确的行为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时纠正错误信息,促进学生的品德向预期目标发展。其次,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发挥家长在孩子上网过程中的监护作用。要求家长与学校协调一致,对孩子上网的时间和地点做出一定的限制和监管,及时控制可能出现的违规动机和行为,指导并监督孩子理智地处理上网娱乐与上网学习的关系。

2.加强学校网络管理队伍建设,确保网络安全

网络系统的建立、改善,需要既有高尚思想、又具备较高的网络管理才能和信息时代思维方式的教育队伍。要建设这样一支队伍,第一,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及时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调整工作手段。第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熟练掌握并运用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媒体,使其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运用软件技术屏蔽不良网站信息,阻挡不良信息于校门之外;另一方面,建立和推荐学生喜闻乐的优秀网站吸引学生,用潜移默化代替正面说教。第三,加强理论素养的培养,加强网络知识的培训,使每位教育工作者既成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者、又成为信息收集传播者和网络管理者。教师要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网上教师”,成为深得学生信赖的“网友”,加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3.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有可能导致品德上发生问题。教育者要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这里的关心是指从内心深处的真正的关心,多一点信任,多一点谅解,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方法去了解、勾通、激励、宽容、提醒学生,做到“春雨润无声”。如学校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方面可以做这样尝试:利用网络隐蔽性的特点建立心理辅导网站、博客等,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心理辅导员,定期上网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辅导可以及时、快捷地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对于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和矛盾提供方便。

4.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和网络法制课程

学校要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中学德育的新内容。学校开设网络道德课程,制定网络道德体系,让学生掌握网络道德的行为规范,强化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的责任感,以此防范网络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5.重视家庭教育,加强社会管理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篇7

一、对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以往我们在没有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时候,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受到限制,学生只能在学校有老师在的情况下,解决语文课堂以内的问题,如今,有了信息技术,只要你愿意学习语文,时时处处都是课堂,语文学习的便利性就充分显现出来,并且可以免费、重复聆听,观摩高水平的讲解,这对传播文化、学习知识、发展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对高效记录的影响

课堂本身时间固定,课堂时间安排已经非常合理,但是对不同学生而言,信息技术能够弥补学生因记录速度不同而形成的语文学习效率问题,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高效课堂不仅仅是课上的那么一点时间,更多的是课外时间。课外时间是高效课堂的影子,这有利于孩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对高效阅读的影响

阅读时间分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学生和文本架起了一座便利的桥梁,并且不受时间、地点影响。课堂是阅读的起点,终极目的是自主阅读,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语文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后,阅读变得平等、灵活、自主、时尚、新颖,阅读的效率才能提升。

1.网络阅读,平等对话。传统教学存在教师“一言堂”现象,无职业道德的教师,可能恶语中伤学生,学生心灵因此受到极大伤害,逆反心理严重,厌学思想油然而生。网络阅读,是文本与学生心灵的碰撞,是对话双方直接接触,进行心灵的交流,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自己不领悟,课堂高效从何谈起。网络时代,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拥有能和文本说话的机会,消除教师一言堂现象,让阅读丰盛起来。

2.信息技术,时尚新颖。职业高中的学生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拓宽学习空间,自主选择,下载方便,运用灵活。职业高中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好面子,但是他们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后,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他们展示了学生阅读欣赏的空间,学生可以浏览教师或专家的网页,也可以制作网页。网络信息资源宝库,能够提供学生学习资源,丰富课堂,拓展相关内容。这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扩大了课堂的空间,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量,逐步促成了高效课堂。

四、对高效作文的影响

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阅读之后对文本主观诠释,作家写文章都得日积月累,方能成“山”。这里的“土”就是自己利用网络建立的“素材库”。这里的“山”就是作文。作文写成后,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到大屏幕,学生可围绕习作要求集体评议,方便地实现增、删、变、换等修改,还可以挂到网上去,让粉丝去评阅。因此,网络和信息技术对于高效作文影响深刻:开放了素材,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优化习作讲评,便于他人网上评改。

五、对课堂训练影响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篇8

关键词:网瘾;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148-02

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10年1月份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09年,青少年中网络成瘾人数达到2404.2万人,这一数据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1]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早日摆脱网瘾的桎梏。

一、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结合网瘾患者的症状,我们来分析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首先网瘾患者对网络有特殊的情感体验,据研究,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水平上升,它短时间内能使人高度兴奋,但之后令人更颓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甚至消极自杀。其次,网瘾患者就好像吸毒者一样,会出现戒断综合症。网瘾患者下网后,目光呆滞,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回忆上网时的事情,计划下次上网时要干什么,离开网络会使他们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再次,过度沉溺于上网会诱发各种人格障碍,如双重人格障碍,有许多青少年上网时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有的十分相像,有的却相差悬殊,性别改变现象也是十分普遍的。这种过于频繁地改变性别身份,容易引起心理危机,导致双重人格障碍。有的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中的角色,引发犯罪行为。例如,一些青少年学习网络中的绑架手法,绑架同学敲诈钱财,这种现象层出不穷。最后,上网成瘾还会产生网络孤独症,这种症状多发生在性格内向的人身上,其典型症状是:沉滋于网络,脱离现实,寡言少语,情绪抑郁,社交面狭窄,人际关系冷漠。有些年轻人一旦离开网络,回到现实社会就会感到不适应,导致个人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问题。[2]

二、网瘾青少年的防治措施

网络可以改变人类,人类也可以改变网络。我们不应该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相反应积极地寻找预防和解决网瘾的对策,使网络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创新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来实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首先,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大投资力度,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要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教师团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再次,学校要建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以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管理网站,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关于网络心理的团体辅导等。

2.加强网络环境保护,净化网络文化环境。首先,我们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快网络立法,将网络用法律的形式规范起来。其次,对网络内容实行分级过滤,将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网络信息清除出网络,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最后,要对网吧进行有效的监管,学校附近禁止营业网吧。对不符合规定的网吧要严加处罚,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绿色环境。

3.家庭教育的转变及提倡亲职教育。在国外,许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电脑,但是他们有家长指导孩子上网,因此沉溺于网络的人并不多。从美归来的陶宏开教授认为青少年网瘾的首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不健康,有许多家长属于三无型:即无知型,中年时期的家长大多数没有接触过电脑,与孩子无共同语言;无技型,有许多家长也使用电脑,但这只是工作需要,他们根本不懂什么网络游戏;无法型,家长没有办法管住自己的孩子。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应注意防止教育与实际脱离,家长应及时“充电”,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技能和本领。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流行的亲职教育,即父母长辈有责任参与孩子上网的过程。另外,我们可以效仿国外,建立“家长网络学校”,让家长也来了解网络中的各种知识信息,向家长介绍网络成瘾的危害。在充分了解网络知识之后,家长自然和孩子有共同的语言,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防止孩子过度沉溺于网络。

4.实施素质教育。从2004年5月到2005年一年多来,陶宏开教授在全国40多个城市作了300多场报告,成功挽救了400多个上网成瘾的青少年,被人们称为“戒网专家”。他帮助的第一个武汉女孩文文现在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陶宏开教授认为素质教育是解决孩子上网成瘾的根本办法。他提倡整体素质教育,推崇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分为心理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3]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最重要的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只有让孩子真正地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满足自我需要的观念,才能从心理上真正摆脱网瘾。

5.变网瘾青少年为网创人才。2006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五次会议,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有关规定正式修改为:“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浪潮推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只有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才能在防御和消除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同时,引导青少年提高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能力。戒除网瘾不能就网瘾论网瘾,要跳出网瘾看网瘾,激发创意去网瘾,变网瘾少年为网创人才是治本之策。”[4]为此,首先,我们可以推出一批青少年喜爱的论坛版主、网络电台主播、网络知名、网络原创歌手等,激发青少年的创造热情。再次,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推进“阳光绿色网络工程”,建设“青少专网”。最后,通过举办网络文化节、网络奥运、网络春晚等多种活动,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发挥自己才艺的舞台,不断丰富青少年的网络文化生活。

6.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青少年在课外有大量的活动时间,这样就给上网带来很大的机会空间。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例如,学校经常开展运动比赛,组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快乐,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起他们不断攀登向上的好胜心。河南的徐向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行走学校”,这所学校专门收9~16岁的孩子,带领他们行军、露营、爬山涉水,体验生活,接受活生生的劳动教育和挫折教育,鼓励他们相互学习,满足他们好奇、好玩耍、好活动的天性。[5]事实证明,几百个从行走学校走出去的孩子都特别的棒。

7.建立网瘾青少年戒网诊所。网络成瘾好比吸海洛因,一旦上瘾就很难自拔。自德国建立第一所戒除网瘾的诊所之后,世界各国也纷纷效仿。这种机构并不禁止青少年上网,而是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引导青少年,帮助网瘾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络,有节制地利用网络愉快身心。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网瘾青少年,我们可以从药物和心理两方面下手对他们进行强制性的戒网。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Z].新闻记者,2010,(3):16.

[2]李薇菡.网络交往对青少年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2,(5):61-63.

[3]陶宏开,党波涛.青少年上网成瘾与素质教育[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2.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篇9

(一)摧残身体,影响健康。据有关报告称,约四分之三的学生出现与网络依赖有关的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症状。网络依赖患者还会出现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能下降,免疫功能减退,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易激动等情况,注意力、稳定性、反应能力均明显下降。甚至会出现大量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体能衰落和自杀意念及行为。

(二)心理受损,人格异化。花费过多时间上网,会导致社会孤独和焦虑感。社交面变窄,人际关系冷漠,与真实的人际关系隔绝,非正当交往机会增多。

(三)影响学业,贻误终生。据某报道称,在某中学退学、试读和留级的47名学生中,约有80%是因各种类型的网络依赖而延误了正常的学习,荒废了学业。中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差,因此发生网络成瘾的机会就非常大。以上种种情况都表明,教会学生如何避免网络的危害亟须提上中学安全教育的日程。

二、网络成瘾的对策

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学生告别网吧,远离“网毒”,倡导健康上网观念,珍惜光阴,勤奋学习,共创美好明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正确认识网络作用,坚定戒除网络成瘾信心。一是帮助中学生正确了解网络,指出网络的益处和缺点,让学生学会去分辨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利用网络扩展知识作为偶尔的放松和娱乐。二是帮助学生进行自己我认知。学校教育者应该与学生一起制定人生规划,帮助其找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增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三是正确识别自身遇到的问题:学会一些有效的处理应激事件的应对方式,认真审视自身的现实生活,认清自身需要和应解决的真正问题。培养正面人生的态度,致力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求需要的满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制定具体措施,关注现实生活。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在取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参加如绘画、航模、音乐等第二课堂的学习,让孩子劳逸结合地学习。满足青少年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需要,可以在学习之余根据孩子自己的喜好安排如游泳、打球等一些户外运动。还需要有意地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与同伴建立友谊,多与同学老师沟通,学习之余,去看一场电影,或是体育比赛,组织郊游等。同时让孩子学会勇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困境、挫折,学习积极解决问题、调整情绪的多种方法。这样,让学生能感受到除了网络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转移分散对网络过分的注意力。让网络和其他学习工具、日用品一样成为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事物。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篇1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越来越讲究,国内3G网络的日益成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逐步到来,手机凭借其先天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智能性等优势,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便捷渠道。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也加入到手机上网的大军行列,手机成了他们的随身必备品。据报告,中学生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69.3%,学生群体在整体手机网民中所占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学生群体成手机网民主力军。面对中职学校的学生使用手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如何看待中职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问题,如何看待中职学生对手机上网的问题,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普通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中职学校的学生手机上网的原因分析

学生手机上网除了网络自身的发展迅速,网络上各种知识、信息丰富,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外。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网络的风气影响,让很多学生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感觉手机上网应该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有学生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聊天、发徽博以及对网上新奇的事物的好奇等多种因素,促使了学生用手机上网。

二、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一)中职学校的学生手机上网的益处

1.更新知识,开阔视野。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中职学校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手机上网能够获得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学习和生活有较好的指导作用。通过手机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能够阅读各大报章杂志,眼界大大辽阔。

2.便于和外界交流。现今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学生家长在外打工,孩子在家委托给长辈或亲戚代养,家长为了便于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3.能够获得更多的资讯。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网络便是知识和资讯的巨大容器。网络能让中职学校的学生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资讯,弥补生活中视野狭隘,信息贫乏的现状。

4.可以缓解压力。手机上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网页浏览,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可以听听音乐,可以和朋友聊聊天,有利于缓解压力,放松自己的心情。

(二)中职学校的学生手机上网的弊端

中职学校的学生使用手机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并非所有的使用者都能使用其利好一面,中职学校的学生使用手机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

首先,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现在很多学生上课手机都在网上,偷偷地看偷偷地回短信。在课间、午休、睡前、半夜就更多了,一些学生几乎达到痴迷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和休息,也影响到其他同学;课堂上,心不在焉,听课的效果如何能好,课外很多时间都花在上网上,没有时间弥补课上的不足,很多学生承认上网耽误学习,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其次,成了早恋的帮凶。有些同学会利用手机去作为谈恋爱的“良好工具”,手机便成了早恋的帮凶,毕竟在学校里耳鬓厮磨、卿卿我我的场合和机会较少,很多陷入早恋泥淖的少男少女在欲望的诱惑下,转而利用手机频繁发送甜言蜜语、互相约会,从而避开家长和老师的干预而进行非正常交往。手机方便他们“增进感情”。因此引起的中学中男女生交往过密、早恋甚至越轨的现象已时有发生;因为早恋中断学业的,为“爱”离家出走的也不鲜见。

第三、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一是心理健康。网络文化混杂着种种不良因素,网上“文化侵略”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侵袭,网上黄色流毒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网上黑色信息对青少年精神的毒害、网上暴力文化,五花八门。每位手机用户都毫不例外地经常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正处在生理发育期,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影响严重地对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构成威胁。一是身体健康。手机辐射危害青少年健康。有关专家指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很多使用手机的学生,白天常把手机挂在胸前,晚上就把手机放在枕头边,这样手机辐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

三、管理对策

(一)学校加强对中职学校的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首先应该教育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增强中学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自觉抵制不良道德行为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公德意识教育,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感觉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培养他们的网络公德,可以树立正确的公德意识,继而运用于现实社会中。其次,学校为学生在校园内创造绿色上网创造条件。

学校创设条件在校园、宿舍区域安装磁卡电话、200卡电话,教师办公室的电话也应适度向学生开放,以满足学生正常联系的需要,以化解由禁带手机带来的通讯需要的压力。学校网络教室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学校开设上网指导课程,科学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上网,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满足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又有效地避免学生沉迷于手机上网。

(二)家庭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对孩子手机上网进行科学引导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课堂,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应该教育孩子如何使用手机,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手机网络的利与弊;其次,家长不能盲目的溺爱孩子,当孩子要求使用手机时,要正确给孩子做教育,增强孩子的判断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理解劳动挣钱的艰辛,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再次。家长为孩子配备手机时,可以配备功能简单的手机。即使是智能手机,也应该到手机营业厅关闭相关的网络服务,因该服务需要服务密码才能开通,家长可给孩子的手机号码设定服务密码。

(三)社会为学生营造手机上网的优良环境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1篇11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对策

一、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事业在我国迅猛发展起来。它在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之一就是有许多中学生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不少人还患上了网络性心理障碍,即“网瘾”。

二、网络成瘾的症状

1、烦躁不安。一旦中学生被网络所吸引,上网也演变成为他们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他们生活习惯的变化。严重者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会好转。

2、情感淡漠。一般情况下,当中学生感情低落时,他们不会轻易对向家长朋友表白心事,而是靠打游戏或与陌生人聊天来倾吐宣泄。另外,中学生由于家人对其上网问题的管制,加之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所以与父母相处不太融洽,亲情得不到良性发展,从而更加沉溺于网络。

3、人际交往范围变窄。网络成瘾者大都寻求高度的满足感,但由于现实生活中往往得不到认可,所以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由现实世界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甚至出现恶化。

4、意志力薄弱。现实生活中并不像虚拟的网络世界,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网络成瘾者急于寻求成功,但是当目的达不到的时候就会产出挫败感,久而久之,他们的意志力就会变得薄弱,经不起一点的失败和挫折。当现实中达不到的事情,他们就会转移到网络,这样开始了恶性循环。

三、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

1、主观原因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在表现自我,以求的其他人的认可。在网络游戏中,网络成瘾的同学通过不断挑战游戏的难度性、复杂性来获得现实生活中不轻易得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肆意发泻不满情绪。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

2、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现在网吧到处都是,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际中仍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再者,一些网吧业主被利益诱惑,并不能真正地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经常私自允许中学生在其网吧上网。

(2)家庭环境。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原因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少,陪伴时间少,家庭关系不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学校环境。中学生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而不是真正地用于学习方面。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缺乏人文关怀。单纯追求升学率以及学生成绩的做法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学生兴趣的培养。

四、矫治“网瘾”的对策

(1)学校方面

学校应加强中学生对信息技术和知识的学习,使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为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而且在学生出现网络成瘾初期应该给予及时的管理与纠正。?首先,要了解网络成瘾者的早期经验,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对成瘾者的影响,推究其不良性格和消极情绪的根源;其次,与他们一起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网络技术、网上人际交往、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同时对比他们的过去与现状,转变他们对网络的迷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第三,协助他们恢复其自身生活的规律化,转移其对网络的注意力,扩大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面;第四,对于严重网络成瘾者,要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技术。

(2)家庭方面

家长对待有网络成瘾问题的孩子不应该抱着打骂的态度,而应该用积极的方式和情绪去慢慢感化孩子。如果不能一下子帮孩子戒掉网瘾,可以采取寻去渐进的方式,比如,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计划、时间,与孩子在意见上达成一致。同时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一般来说从民主、和睦的家庭中出来的小孩是很少有网络成瘾问题的。其次家长更加应该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把目光只停留在孩子的缺点上面。

(3)社会方面

建立心理学网站,重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网络成瘾问题源于网络,应积极利用网络来解决问题,现在有的网站上已经开辟了心理知识、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栏目,这为许多想寻求心理帮助但又不愿求医的人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主题积极、内容建康而又情节生动、为学生喜好的网络产品。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对进口软件的审查制度和流入渠道的监管制度,制定产品的评审分级标准和分级管理制度,对设置带有功能的网络机和非法定节假日允许未成年人入内的网络厅,要坚决予以取缔。政府要坚决打击网络犯罪,对于那些非法建立、向青少年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及对那些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对青少年实施网络诱骗和攻击的人,坚决予以打击。

我们迫切希望以上有关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可以尽快得到解决,让我们的学生早日远离网吧,戒掉网瘾,健康成长。目前,部分欧美国家已经成立网络成瘾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网络成瘾的教育,并且使用心理方法治疗网络成瘾。我国也成立了多个戒除网瘾机构,帮助网瘾者摆脱网瘾。呼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自己共同努力帮助所有有网瘾的学生,让他们健康走进学习,让健康的网络教育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步平平.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初探[J].青年现象,2004(5):118-125.

[2]韩晋峰.网络时代德育工作初探[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7-109.

网络时代对孩子的影响范文篇12

网络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视野广阔性、内容多元化、情景虚拟性和文化功能渗透性。视野广阔性主要体现在互联网不仅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都纳入到网络之中,还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天文地理以及突发的各种信息都包括在内,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

内容多元化指的是网络文化没有中心性,除了包含多种文化内容之外,还有信息传播的多样性,通过文字、图像、视频传播,方便受众从多方面了解信息。

情景虚拟性指的是每个网民在网络上表现出来的自己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并非一致,网络上表达的可以是虚拟的,是现实生活在网络上的反映,但不是真实的存在。

文化功能渗透性是指网络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来选择对信息的获取,但同时网络文化也能间接地影响网络主体。这种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经过长时间渗透慢慢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丰富大学的生活,方便大学生获取多方面知识,缓解心理压力,开阔视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各种思想观念充斥,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而言,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一些思想观念正确与否没有判断能力,早已沉淀的文化和观念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产生动摇,造成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混乱,有的失去了自我,而有的又存在着自我观念膨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网络文化的丰富性,一些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出现了一批“宅男”“宅女”,这类人心理成熟比正常人要晚,缺乏生活中的独立性,容易出现心理疾患。还有些青少年过度迷恋网络游戏,有的为了上网打游戏出现辍学甚至抢劫杀人的恶性行为,这都是网络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3.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网络具有多功能性,并且内容广泛,深受大学生喜爱,在今天的思想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努力克服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因为网络文化具有渗透性,因此在利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进行。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自己先掌握网络知识,然后指导孩子正确地使用网络,让孩子利用网络文化来拓展知识面,不能因为出现了有网络问题的孩子就粗暴地杜绝孩子上网,这样常常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使后果更严重。家长在指导孩子上网时,要帮助孩子选择他们喜爱的内容,对一些低俗的、带有暴力并容易上瘾的游戏要进行约束。对孩子的上网时间也要规定,不能让他们将所有课余时间用在网上,鼓励孩子进行现实中的交流。

在学校里,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空洞地进行道德说教,应该利用网络文化,以现实生活的事例进行道德教育。学校应该要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络,利用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以网络为平台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丰富网络上的学习教育资源,建立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的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要尽量利用网络的积极优势。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景范例(12篇)

    - 阅0

    交通运输的发展前景范文关键词:矿区运输学科体系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183-02矿区运输专业在矿业工程学科与交通运输学科的教学、.....

    新农村建设的特点范例(12篇)

    - 阅0

    新农村建设的特点范文篇1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扶贫开发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历程,肯定成绩,增强信心,明确在新起点,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抓好扶贫工.....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