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烟叶生产;机械化;现状;问题;对策;安徽歙县

中图分类号S23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6-0311-01

歙县种烟历史悠久,烟叶品质久负盛名,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歙县的社会经济条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农民多外出经商、务工。近些年,歙县的现代烟草生产示范园区迅速兴起,烟草种植从农户小面积分散种植逐步过渡为种烟能手、种烟大户的规模种植。歙县烤烟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种植烤烟面积稳定在200hm2。歙县烟叶种植原来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以村、组或以建烤房点相对连片,多数种植者种植面积较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机械化耕作程度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低下,用工成本普遍较高,农户种烟和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比较效益不明显,歙县自2003年从皖北和芜湖等地引进大户来该县种烟,在县农委和黄山烟草行业有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支持和协调下,通过农户间的土地流转,根据实际情况以3.33~13.33hm2连片种植烟叶方式承包给外来种烟大户,使烟草种植适度规模化生产,烟草生产机械化耕作程度大大提高。通过示范带动,近几年歙县种植种烟大户不断增加,2011年该县种植烟草6.67hm2以上的有9户,种植2hm2以上的有23户,户均种植烟叶2.83hm2。2012年种植烟叶6.67hm2以上的有10户,种植4.00~6.67hm2的有12户,种植1.33~4.00hm2的有12户,种植0.67~1.33hm2的有3户。最多一户种植近13.33hm2,最少一户种植0.67hm2,户均种植面积达4.17hm2。2013年歙县种植烟叶面积最多的一户达16.67hm2,种植13.33hm2以上的有3户,种植6.67~13.33hm2的有12户,种植3.33~6.67hm2的有6户,种植1.33~3.33hm2的有17户,户均种植面积为5.24hm2。由于该县烟叶生产适度规模化发展,烟草生产机械化耕作程度、规范化管理水平大大提高,标准化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烟叶质量也得以提升,烟叶种植大户也普遍获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

1歙县烟叶生产机械化现状

歙县现有烟草机械无法进行中后期的中耕、植保、打顶、采摘、烘烤和分级等机械化作业。目前歙县烟草农业机械化实施程度比其他农业行业要高,但总体烟草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普及推广。为大力推进机械化作业,该县近几年来鼓励和引导烟农进行烟叶机械化生产,“能用机械的就不用手工”。同时,实行政策倾斜,对烟农购置使用农业机械除按有关政策实行补贴外,县农业有关部门和烟草行业还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另外歙县还组织成立了多个烟草生产农机服务队,为烟农提供机耕、起垄、下肥、盖膜、移栽、中耕、打药、采收等烤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机服务队的成立,既有效地整合了现有机械,实现农机效益的最大化,加快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度,有效降低烟农种烟劳动强度,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而且还能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2-3]。

2烟叶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一是实施烟叶适度规模化种植推广烟草生产机械化。歙县在郑村镇稠墅村和许村镇塔山村建立了烟草生产示范区,转变种植模式由烟草分散种植向适度规模化种植,通过实行土地的合理流动、有偿转租,集中烟农手中分散的土地,重新规划设计,实现土地成片、道路、水网、电网配套齐全,使承包土地的种烟能手有条件采用机械化作业,实现规模种植,这样既有利于规范烟草种植农艺,采用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灌溉等,又有利于根据烟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情况,对烟草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减少烟草病虫害给烟草生产带来的波动,更有利于推广烟草生产机械化,降低烟草用工等生产成本,确保歙县烟草的质量和经济效益逐年提高[4-5]。二是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期盼烟草行业进一步和有关部门加强联合,对影响烟草生产机械化的关键设备进行技术攻关,把研究成果迅速投入到企业中进行生产,把更先进的农业机械应用到烟草生产中来。三是极力推广烟菜连作等多种作物套种生产模式。传统单一烟草种植模式烟农经济效益不高,近几年歙县在推广烟菜等作物轮作连作规模化种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加大和扩大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范围,提高烟农购买烟草生产机械设备的积极性[6-8]。

3参考文献

[1]张会娟,胡志超,谢焕雄,等.我国烟草的生产概况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2):14161-14162,14213.

[2]张传斌.我国烟草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及思考[J].农业机械,2009(6):66-67.

[3]陈国辉,门艳忠,宋胜伟,等.开式静液压传动在烟草打顶车上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2011(9):38-40.

[4]徐春光,刘志勇.机械化解决烟草种植难题[J].农机科技推广,2010(2):39,38.

[5]刘剑锋,谢方平,梅婷.湖南烟草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思考[C]//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工程学会(CSAE),2011:4.

[6]肖宏儒,申国明.发展我国烟草生产机械化的对策[J].中国农机化,2009(3):16-21.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篇2

关键词蔬菜生产;发展现状;建议;安徽岳西;响肠镇

响肠镇位于岳西县南陲,北距县城9km,东南距离安庆市108km,105国道贯穿南北,东香高速穿境而过,环境优良,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该镇是农业大镇,现有耕地780hm2,传统农业为水稻、玉米等。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城关地区蔬菜的需求逐年增加,品种呈现多样化,响肠镇的蔬菜正逐步走向城关市场,成为农业增收的又一渠道,蔬菜产业已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为摸清响肠镇蔬菜生产发展状况,促进特色产业有序、快速、健康发展,对全镇蔬菜生产进行全面调查,并提出建议。

1发展现状

1.1近城家庭小菜园的蔬菜自发流向城关市场

响肠镇金山、千佛塔等村毗邻城关,过去的蔬菜生产都是自给自足式的家庭小菜园,人们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将多余的蔬菜拿到城关市场零卖,以弥补家庭经济的不足;随着城关蔬菜市场的繁荣,一些中老年人已有目的、有意识地扩大小菜园生产规模,做大做活小菜园蔬菜经营。据统计,全镇从事此种小菜园生产模式的农户有200多户,涉及5个行政村,每户收入在3000元左右。

1.2专业蔬菜种植大户不断涌现

专业蔬菜种植大户围绕城关蔬菜市场的季节差与稀缺,发展早春、伏缺蔬菜,及时生产当地特色菜及时令蔬菜,如当地菜洋葫姜、本辣椒、豇豆、韭菜等,时令菜花椰菜、春萝卜、西葫芦、小南瓜、西红柿等,以填补城关蔬菜市场蔬菜的不足,活跃了一方经济。据统计,全镇专业蔬菜种植大户有20多户,其生产规模较大,少者0.3~0.4hm2,多者1hm2以上,皆有育苗大棚,有的还租赁土地种植蔬菜,种植品种多样化,基本能满足各个季节蔬菜的需求,效益达到4.5~9.0万元/hm2,户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有的农户达5万元以上,如响肠村华公组胡长胜蔬菜年收入8万元。

1.3当地种养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发展蔬菜生产

千佛塔种养专业合作社胡用兵同志带领当地群众种植高山四季豆4hm2,独山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王建安同志带领群众种植高山四季豆10hm2,其做法是:统一供种,分户管理,统一收购,收入4.5万元/hm2。

1.4外地经纪人投资发展蔬菜

石关乡经纪人李八斤在新浒村租赁土地8hm2,发展高山四季豆,实行春秋2季种植,2009年均纯收入3.0万元/hm2,带动了当地四季豆产业的发展。来榜镇横河经纪人刘建武采用统一供种、分户管理、跟踪服务、统一收购的方式,在响肠、无愁、独山等村发展高山四季豆20hm2,收入3.75万元/hm2。

1.5经济效益较好

据部分种植大户及特色品种种植情况调查发现,响肠村华公组胡节胜种植蔬菜0.4hm2,种植的品种有早春西葫芦、小南瓜等,投入6000元,纯收入2.5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板堰组胡培犬种植蔬菜0.6hm2,种植的品种有早春萝卜、食用菌等,投入9000元,纯收入4.4万元,人均收入1.1万元;千佛塔村夏新屋组夏应接种植蔬菜0.3hm2,种植的品种有夏莴笋、秋延西红柿等,投入4000元,纯收入2.6万元,人均收入6500元。

总之,在蔬菜种植方面,种植大户已具备了一定的种植水平,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品种四季布局较合理,坚持常年种植,经济效益较好,是水稻种植收入的5~8倍,蔬菜产业已成为其家庭增收的主导产业。

2建议

2.1依托城郊经济发展蔬菜基地

城关市场蔬菜销量大,其蔬菜大部分依赖外调,可以利用该镇交通、区位优势发展蔬菜基地,推动大户承包经营,着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做活城郊经济,占领城关部分蔬菜市场,增加群众收入。据城关蔬菜市场外调蔬菜调查统计,日均外调蔬菜60t,可适宜发展40hm2的蔬菜基地。

2.2鼓励蔬菜种植大户与经营能人组建专业合作社

一家一户的小菜园式蔬菜生产,生产品种单一,生产、销售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其生产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不能满足城关蔬菜市场各季节的需求。为丰富岳西人民的菜篮子,应采取“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以种植大户承包经营为纽带,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蔬菜,形成一定规模的蔬菜基地,由种植大户、经纪人组建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把松散的菜农组织起来,实行规范管理、统一调配,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优势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包括供销服务、经营服务、科技服务、培训服务、信贷担保服务等,不仅能为农民提供一家一户做不到的服务,还能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1-2]。

2.3合理引导,政策支持

当地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给予合理引导,争取政策支持,寻求技术支撑;在资金支持方面,小户实行补贴上规模,种植大户以奖代补促发展(补助秋冬季大棚的建设),合作社以项目支撑求壮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资金投资蔬菜农业示范园。完善发展机制,推进规模生产,实现蔬菜基地产业化发展。

2.4强化科技培训

据调查,大部分菜农专业种植水平不高,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服务和科技培训,组织蔬菜专家和种植能手开展科技培训,整体提升广大菜农蔬菜种植水平。

2.5建立风险保障机制,保障产业稳定发展

蔬菜是高效益、高风险性产业,应将其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同时,专业合作社要建立风险基金,对发生自然灾害以及市场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损失,及时作出适当补偿,以保护广大菜农利益[3-5]。

3参考文献

[1]卿树政.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与对策[J].种业导刊,2008(8):33-34.

[2]魏国汶,方荣,程和生,等.江西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63-64,67.

[3]魏国强.河南省蔬菜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J].种业导刊,2009(2):7-9.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1篇3

[关键词]林业果树;种植技术;质量安全

林果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1]。如今,各国林果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在这个背景下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由于科学高效的果树种植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大部分果树种植者仍是以传统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种植,导致果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销售状况堪忧。所以,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的优良程度直接影响着果品质量安全。

1果品质量安全现状

1.1农药施用中化学农药比重大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农药的需求量巨大,由于农家肥和饼肥的紧缺,绝大多数果树种植者都是施用化学农药,如氨基甲酸醋类、有机磷农药类。因为采用的是传统的种植栽培技术,多数果农坚持有病就医,忽视果树自身抵抗和免疫能力,过多施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南方果农在种植荔枝、龙眼时,过多使用有机磷等化学农药,对荔枝、龙眼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副作用,导致最终结出的果实残留的农药严重超标。更有甚者为了节省成本施用一些已经被禁止使用的硝态化肥,导致荔枝、龙眼内含有过多的农药及重金属,达不到果品质量的安全标准。

1.2对果品安全质量重视程度不高

不同于对蔬菜安全质量的重视程度,人们对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明显较低,在采购水果时更注重的是水果的颜色、体型、甜度等因素,果农为追求这些目标,过多地施用化学农药。另外,果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检测工作的不到位,导致果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

1.3果品国际信誉度低,影响出口贸易

作为林业果树种植大国,我国许多果品都远销海外,出口贸易是果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荔枝和龙眼销售来说,由于只有极少数的地区能种植荔枝、龙眼,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出口贸易市场。据调查,每年我国荔枝和龙眼的出口量达到了约2万t。但是由于安全质量问题,荔枝和龙眼的质量受到其他国家的质疑,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出口贸易。虽然国家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也鼓励果农在果树种植时采用生态肥料来保障果品的质量,但是效果却不如意,果品国际信誉度仍较低,严重影响着果品的出口贸易。

2果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原因

2.1缺乏完善的果品质量检测体系

目前针对果品质量的法律法规较少且不完善,缺乏法律法规的基础下果品质量监测制度必然不能有效地实行。尽管针对果品质量安全问题,国家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明令禁止使用会造成果品化学物残留超标的农药,但部分地区仍检测使用出化学成分超标的农药。由此可见,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是果品质量安全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2.2为节约成本,使用低价违规农药

林果业是我国农业产业链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部分果农受到利益的诱惑,在栽培果树的过程中使用便宜违规的农药,进而造成果品质量水平下降。南方荔枝、龙眼种植产业竞争激烈,果农很容易受到利益的驱使,使用低价违规的农药防治病虫害。一方面,其可能解决不了荔枝、龙眼的病虫害问题;另一方面,即便解决了病虫问题,也很有可能带来新的质量安全问题。

3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存在问题及对应措施

3.1种植管理技术未普及,传统种植技术缺乏科学性

一是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没有普遍开来,土地、水源和肥料等有效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二是传统种植技术粗狂简单,许多果树种植者为了节约成本,在果树结出果实时不给予保护措施,在遇到特殊天气及病虫灾害时,果实很容遭受危害。以南方荔枝、龙眼的种植来说,由于处于亚热带种植区,很容易遭受强降雨和台风影响,未成熟的果实受影响掉落,造成经济损失。对此,种植者需要采纳更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权衡并利用好土壤、水源、肥料资源,对结出的果实进行套袋处理。

3.2林业果树种植环境不科学,选种不合理

无论是哪类果树,其对自身生长环境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若果园周边有化工厂、造纸厂、发电厂等,这些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会直接影响果树及果实的生长,工厂生产产生的废水也会污染水源,被污染过的水会通过地下水流入到果树的根部,进而危害果树生长[3]。另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种,很容易造成种植的果树适应不了当地环境而生长受阻。所以,林业果树种植选址不仅要选择土地肥力强、水源充足的地方,也要远离污染源,根据不同种植物选择不同的土壤环境。以荔枝、龙眼种植为例,虽然两者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是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壤土为最好。而在选择品种时,应选用果树根系发达、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苗。

3.3果树种植期过于集中,果品竞争力低

许多水果都是同一时间上市,水果销售竞争激烈,往往打着低价格仍卖不出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果树种植期过于集中,没有分阶段进行种植。当然传统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很难做到跨时间段进行种植,这就需要创新种植技术和新品种培育技术,扩宽果树的种植期,实现果品商业价值的提升。

3.4果品检测标准不明确

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于国家相关部门,需要相关部门制定果品质量检测体系,明确果品检测标准,就果树的品种、果品中化学农药的残留量、果树种植禁用农药的种类及重金属的种类进行合理科学的规范。同时,完善好果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设立相关的果品质量监管机构,为林业果树种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结语

目前,我国林果产业所采用的种植技术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大部分果农在种植果树时过分依赖农药进行灭虫除草,造成果品中化学农药残留量超过规定指标,果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要想解决果品质量安全问题,首先应制定好果品质量检测制度体系,创新并普及科学的林业果树种植技术,从而促进我国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皮彩秋,赵子成.林业果树种植技术及果品的质量安全分析[J].农家科技,2016(1):224.

[2]王跃辉.果树栽培管理措施及种植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2(20):80.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篇4

关键词:长寿豌豆产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64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833124

1长寿豌豆产业的现状和优势

1.1资源优势

太平镇地处怒山尾翼山地峡谷区,地形多变,地貌复杂,河谷纵横交错。境内最高海拔2314m,最低海拔650m,海拔高差相对较大,立体气候明显,冷、温、热三带并存,境内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3.3℃,本镇属北亚热带气候。南亚热带气候,如怒江沿岸,占全镇总面积1/5,海拔1400m以下,年平均气温约18~23℃,海拔800m以下为北热带气候,无霜期超过280d,年降雨量800~900mm,主要特点热量充足,光照较好。中亚热带气候,如龙洞坝区及海拔1400~1700m的山区、半山区,占全镇总面积2/5,年平均气温约16~18℃.

1.2规模优势

2009年,太平镇开始小面积零星试种台湾长寿豌豆,利用部分旱地和田试种成功,逐步推广扩大种植面积。通过6a来的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台湾长寿豌豆色泽鲜亮,口感甜脆,在外销蔬菜中形成市场走俏品种,远销保山、德宏、昆明、重庆、杭州、上海等地。2013年底,全镇种植台湾长寿豌豆220hm2,产量占蔬菜总产量6831t的46.2%;2013~2014年菜季,台湾长寿豌豆产量6848t,占蔬菜总量11339t的60.4%,2015年度,台湾长寿豌豆已发展到673hm2,总产量12114t,占蔬菜总量14258t的84.9%。

1.3效益优势

通过6a来的种植,台湾长寿豌豆经济效益凸显,外销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了新农村发展,改善了农村住房条件,提高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冰箱、洗衣机、太阳能、摩托车等走进了农家。台湾长寿豌豆种植科技含量高,通过太平农业技术推广站举办科技培训,或农户请科技人员指导,采用滴管及大棚等种植,提高了科技种植管理水平。

2长寿豌豆产业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生产期用水

太平镇年降雨量在800~900mm,雨量集中在5~10月份,进入冬季基本无降雨,自然水源比较少,台湾长寿豌豆生产期在冬季,因此,缺水成了种植台湾长寿豌豆受制约的因数。把长寿豌豆培植成外销蔬菜中走俏品种,农民经济增收的后续产业,需改善生产用水设施,解决冬季干旱缺水问题。

2.2单家独户闯市场

通过6a来的种植,虽然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化连片种植,或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靠农民单家独户闯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从培植经济增长点后续产业的角度看,农户的“小生产”与现代经济的“大市场”之间,缺少有效的产销对接。

2.3市场销路不稳定

从种植台湾长寿豌豆的生产情况看,依然存在农户“跟风种植”,也就说,看到上一年种什么品种赚钱,下一年便有许多的农户跟风种植,不考虑市场销售风险。在太平没有农产品收购公司,没有固定的收购商,没有市场保护价,销售价格由市场左右,产品销售靠外地客商来收购,客商需要的数量收购够也就走了,农民种植台湾长寿豌豆的风险比较大。目前,蔬菜种植市场销售信息缺乏,农民种植台湾长寿豌豆只是“跟着感觉走”,没有考虑后期的市场销售价格如何?因此,需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给农民提前、产中引导及产后市场销售信息服务。

3长寿豌豆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种植规模化

在台湾长寿豌豆生产种植中,要打破农户独闯市场的种植模式,建议政府部门出面组织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民走规模化种植,形成专业规模种植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建立市场销售渠道,为农民解决生产后顾之忧,着眼保障农民的长远经济利益。

3.2管理规范化

选择优良品种,不能见到种子就买,引导农民选择正规渠道和正规单位购买,以免买到劣杂品种。科技措施跟上,统一引进台湾长寿豌豆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种植,挑选优良品种,淘汰劣质品种,为农户种植台湾长寿豌豆提供优良新品种,抓好科技队伍建设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3.3用水灌溉化

在种植台湾长寿豌豆生产期间,时值冬季,降雨量少,建议政府部门争取水利建设项目,改善生产用水设施,增加小水窖建设,解决生产灌溉用水,投资架设喷灌设备,实行生产节约用水,为农民发展后续产业创造条件。

4总结

6a来的生产实践,在发展台湾长寿豌豆种植中,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规模优势、经济优势,同时解决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种植规模化、管理规模化、用水灌溉化,才能够使台湾长寿豌豆种植成为后续产业,成为农民经济增收的亮点。

参考文献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蔬菜种植技术;农业科技;农业技术

绿色蔬菜是当前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这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到一定水平对于食用蔬菜提出的更高要求。所谓绿色蔬菜,是指蔬菜中没有任何毒害物质,将难以避免的毒害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从而保证蔬菜食用的安全性。

1.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概况

1.1蔬菜种植环境的合理选择

良好的蔬菜种植环境,是保证绿色蔬菜健康成长的基础。为此需要高度重视蔬菜种植环境,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其一,蔬菜种植区域的选择,以偏离居民区域、污染区域、公路交通干线、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区域的区域为基本原则,保证种植环境不会受到污染。其二,选择适合绿色蔬菜生长的土壤,以抗虫性强,营养丰富的优质土壤为佳,以保证土地具备良好的完整性。其三,合理组织布局绿色蔬菜种植区域与普通作物种植之间的界限,最好选择山丘,河流等自然分界点,或者采用物理手段去进行规划,以保证蔬菜种植具备良好的环境。

1.2蔬菜种苗类别的科学确定

绿色蔬菜种子的界定还没有形成定论。依据实际的种植经验来看,选择国家认可的绿色蔬菜种苗和种子,或者选择农家自己保存没有经过有毒害物质感染的常规种子。除此之外,还应该重视蔬菜种子的管理和控制,最好经过晒干、筛选和消毒,以保证绿色蔬菜种植无污染。最后,结合蔬菜的特定以及地区气候特征,合理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以保证绿色蔬菜种子的顺利成长。

1.3蔬菜栽培管理方式的调整

绿色蔬菜在栽培过程中,其管理方式也应该进行调整和改善:(1)以倒茬轮作的方式进行,同样的蔬菜不适宜在同样的土地上进行连种,即使连种也应该将其控制在两茬以内。(2)在收货前茬蔬菜的时候,应该将病残体处理干净,避免留在原来的土地上。(3)严格依照时节,以嫁接换根,地膜覆盖的方式进行种子和苗床处理工作,以便达到比较理想的栽培效益。

1.4施肥耕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施肥,是保证土壤肥力的关键措施。在进行绿色蔬菜种植的过程中,施肥耕作应该注意以下基本问题:(1)以无公害有机肥为主,附加适当的其它类型肥料,以保证土壤的肥力是适合植物生长的。(2)尽可能使用有认证的有机肥料,避免使用化肥。(3)积极将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运用到生态保护中去,保证耕作深度,实现熟土层厚度的不断增加。

1.5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病虫害

绿色蔬菜种植,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去应对病虫害,这是保证蔬菜种植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依照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子,或者对于非化学药剂进行种子种苗的处理,以达到壮苗的效果。其二,以嫁接、轮作、间作的方式,打乱虫卵和病原菌的生长规律,降低其数量,使得蔬菜的病虫危害不断降低,从而实现蔬菜抵抗能力的提升。其三,强化科学管理,以秋季深翻土壤,夏季曝晒,高温灌水等方式去杀死害虫,使得空气和土壤湿度保持在理想状态,这对于预防病虫害也是很有帮助的。其四,使用无公害的药物,对于病虫害进行处理,以保证蔬菜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中。

2.制约蔬菜种植技术变革的因素

2.1农业生产规模因素

从理论上来讲,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农业规模化的实现过程并不简单,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背景下,农村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有限,并且分布很不均匀,不仅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处于低下水平。这在客观上也抑制了农民对于绿色农业技术的需求。简单来讲,分散化的绿色农业技术并不能给予农民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民的激励作用不大,农户为了争取农业资源,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有着很大的随意性,这也对于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构成了危害。

2.2农产品监测因素

绿色农产品监测体系的完整与否,不仅仅关系到绿色农产品价值体系,也关系到绿色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实现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要对千千万万的绿色农业技术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进行检测,不仅仅需要大量的监督检测成本,而且也难以切实地实行下去。因此,监测工作还是需要从生产资料供应、购销环节去进行,发挥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对农民采用绿色农业技术进行监测,才是可行的。实际上我国绿色农产品的监测体系很不健全,形式化倾向严重,加上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状态,绿色农产品有质无价,这也不利于农业采用绿色农业技术。

2.3产品种植习惯因素

农户农产品种植习惯是影响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和变革的关键性因素。结合实际调查发现,在使用无害化蔬菜种植技术和传统高毒农药之间进行选择,多数情况下农户还会选择原来的做法。从本质上来讲,农户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收入,食品的安全性往往不是其考虑的首要因素。另外一方面来讲,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涉及面广泛,需要更改和调整的内容多样化,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农民往往也不愿意去进行尝试。

2.4蔬菜种植理论因素

绿色农业技术的供给不足,蔬菜种植理论不全,也是影响蔬菜种植技术变革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不足,缺乏稳定的蔬菜种植技术研究经费,科研机构也因此而难以大力地在此方面开展研究;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存在很多的障碍:推广经费不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性不强,推广工作管理混乱,激励性政策不全,都难以保证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效益。

3.蔬菜种植技术的变革策略

如果上述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长期存在,势必会成为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正视目前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变革的视角去审视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探析:

3.1推动农业经营朝着规模化发展

推动农业朝着规模化的发展和进步,是蔬菜种植技术推广的良好背景,而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前提是农地产权制度的调整和改善。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能,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其一,积极实现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为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营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其二,树立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观念,强化教育和宣传,使得农户意识到绿色蔬菜种植技术能够给其带来比较客观的收益,从而慢慢去改变自身的种植结构。其三,强化农地交易市场的管理和控制,引导农地进行流转和租赁,使得农地产权进入规程化的发展阶段。当农业朝着规模化发展和进步,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改革也变得越来越有益,无论是技术变革资源利用率,还是农业经营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3.2建立健全绿色蔬菜技术监测体系

由于农产品质量信息具有准公共品的特点,可用于信息收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方面。政府应积极发挥绿色农产品信息管理的作用,不断建立健全绿色蔬菜技术监测体系,形成统一高效的认证制度,使得绿色农产品进入到市场监管的状态。对于消费者来讲,可以因为健全绿色蔬菜技术监测体系的存在,更加容易去信任绿色蔬菜产品,对于绿色蔬菜技术使用者来讲,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为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结合我国绿色蔬菜种植现状,从技术体系构建的角度建立健全绿色蔬菜技术监测体系,将其推广到全国范围中去;积极构建健全的绿色蔬菜技术监测组织部门,培养专业化的检测人才,在此基础上保证各项工作的切实开展;注重先进监测技术的使用,构建信息化平台,保证绿色蔬菜技术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3.3形成夯实绿色蔬菜技术研究体系

针对于现阶段绿色蔬菜技术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对于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研究和开发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健全稳定的专利制度,税收制度,以保证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具备稳定的资本消耗。其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到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研发工作,以避免政府对于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投资不足的问题。其三,引导众多的学者和专家参与到绿色蔬菜技术研究工作中去,对于在此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丰厚的奖励,由此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当绿色蔬菜种植技术体系得以健全,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往往可以更好地实现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融合,往往可以引导我国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3.4构建完善的蔬菜种植技术推广体系

针对于目前蔬菜种植技术推广体系不全的问题,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是很有必要的:(1)政府强化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支持,从财政和政策等方面,为推广机构的推广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2)积极实现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制度的建立,保证各项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是符合规定的,是有利于农民增收的。(3)注重培养专业化的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推广队伍,不断提高其素质和技能,使得其成为推广新技术的能手,以保证能够切实地将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纳入到农业生产环节中去。(4)注重绿色蔬菜种植技术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形成长期高效的绿色监测,保证可以随时对绿色蔬菜种植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3.5不断发挥涉农企业技术推广作用

所谓涉农企业是指与农业生产者发生联系的,以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为业务的企业,其是农业生产者与市场之间的枢纽,是实现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政府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参与到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变革过程中去,给予其适当的政府政策优惠,以激发其参与技术变革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涉农企业积极开展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引导其积极进行技术推广,以保证蔬菜种植技术能够切实地成为引导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最后,发挥涉农企业在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术指导,农产品加工和赊销环节中推广绿色蔬菜种植技术的作用,实现企业产品形象的树立,使得千万农户开始慢慢接受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全的绿色产业链。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篇6

关键词种植业结构调整;问题;对策;山东海阳

中图分类号F3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3-0371-01

1海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1.1自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海阳地处山东半岛东南端,自然资源丰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属海洋性气候,土壤和气候条件适于果树、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生长。且海阳无污染企业,适合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长期以来,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种植作物品种老化,布局不合理,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使土地产出效益低、收入低。

1.2主导作物布局不合理,优势不明显

海阳市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和甘薯,主要经济作物为花生、果树和蔬菜。从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考虑,其粮食播种面积过大,应适当压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小,应适当扩大。同时,经济作物自然资源利用率低、规模效益差,最终影响了土地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

1.3特色作物分散,未形成规模

海阳的特色作物主要有出口大花生、优质苹果、葡萄、草莓、芋头等,这些作物种植分散、规模小。

1.4种植业龙头带动力不足,产业化水平较低

海阳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农业龙头企业基本集中在果汁、花生加工和果蔬产品保鲜储藏等领域,农业产业化覆盖范围小,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农产品销售仍然主要以农户自产自销或者批发贩运为主。农户与企业双方缺少必要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常常出现企业拒收或农户拒售的现象,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双方利益,降低了双方发展产业化的积极性。

1.5农民整体素质和组织化程度较低

农民整体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不高是制约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全市农村劳动力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0%,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0%以上,农业广播学校毕业生只有2%,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的农民也很少,50岁以上的农民文盲、半文盲约占1/2。农民信息闭塞,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与此同时,海阳市的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的生产经营仍处于分散、零乱、各自为政的小生产状态,适应性差、竞争力弱、组织化程度低,使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资金风险等多重风险,并使农业生产难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

1.6种植业科技水平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种植业长期存在着重栽植、轻管理,重地上、轻地下,重产量、轻质量,重产中、轻产前产后的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使农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优质率低,专用品种少;二是食品安全状况差,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蔬菜等农产品的出口创汇;三是有商标注册的优质品牌少,覆盖率低。

1.7政府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扶持不够

海阳把经济的突破点主要放在五大产业,即核电、加工制造、绿化、旅游和城建服务上。尤其是在随着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而部分农民耕地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对种植业结构进行适时调整的引导和扶持重视不够。

2海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策

2.1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要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关键。通过鼓励其参加农业广播学校学习、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实行农民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以及媒体广泛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等有效措施,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以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2.2充分发挥自然与区位优势,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

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减少缩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通过对种植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各类作物的分布更趋合理,更能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按自然和地域条件适当集中种植,从而形成规模。

2.3引导特色作物和品牌作物发展

调整种植业结构,就是要利用当地优势,发展特色作物和品牌作物。花生和苹果是海阳的传统种植作物,要不断增加其种植面积,并使其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同时大力发展草莓、葡萄和无公害蔬菜等特色高效作物。在调整结构的同时,应注重特色作物品牌建设,近6年全市申报并取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证书5个、无公害产品证书17个、绿色食品证书1个。创出了有较高知名度并进行产地保护认证的品牌,拓宽了市场,增加了效益。

2.4扶持龙头企业,提高种植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好形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升级的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和企业集群,是发展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以农业“两带”建设为抓手,制订扶持政策,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发展和培育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提高效益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5培育典型,以点带面依次推进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首先选择自然条件好、镇干部重视、广大农民对结构调整认识充分的镇进行试点,收到成效后,通过开现场会和媒体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以点带面,依次推进。

2.6逐步建立种植业标准,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促进结构调整,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农业生产标准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要使全市的农产品尽快打入国际、国内2个市场,只有不断地推进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作物种植由追求量变向追求质变的跨越,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标准化的实施可使作物生产规范化、系统化,从而提高生产新技术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显著提高海阳市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全市种植业的结构调整。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篇7

关键词向日葵;绿色种植;成本;效益;内蒙古巴彦淖尔

中图分类号S5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8-0292-02

巴彦淖尔市是我国重要的向日葵生产基地,在向日葵产业发展过程中,研究如何构建向日葵绿色经济结构,在新人本自然的发展理念之上,追求可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目标,实现向日葵这一产业从传统经济向绿色产业经济的转型,是保证向日葵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此大研究框架下,对向日葵绿色产业发展中的绿色种植成本及效益进行资料的收集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1向日葵绿色种植的理论界定

绿色产业是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产业。在此基础上界定的向日葵绿色种植,应该是指向日葵以生产绿色产品为目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预防为主,创造有利于向日葵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条件,科学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使向日葵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以其为原料生产的绿色食品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的绿色种植。

2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绿色种植现状

为了解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绿色种植的现状,调研组对巴彦淖尔市的向日葵种植情况进行了基础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收集了向日葵绿色种植的成本及效益资料,并进行总结。

2010―2014年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如表1所示。

通过对农户的走访调查,90%以上农户对向日葵绿色种植没有相关概念。巴彦淖尔市目前的向日葵绿色种植仅限于企业化行为。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为了生产绿色食品而专门从事的种植行为,目前巴彦淖尔市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向日葵标准化生产基地4.33万hm2,占全市向日葵播种面积的17.47%左右。

3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种植成本及效益

3.12013―2014年向日葵种植及费用情况

根据农户调研资料进行了资料整理,对向日葵单位面积的种植成本进行了计算,农户向日葵绿色种植、普通种植的成本如表2、3所示。可以看出,近2年来,向日葵绿色种植与普通种植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上,绿色种植的粪肥使用成本使平均成本增加3000元/hm2左右,正好抵补所享受的政府补贴费用。同时,人工成本相应增加。但需要说明的是,绿色种植所享受的政府补贴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认证才可享受,种植成本较高,享受补贴过程又较繁琐。

3.2向日葵种植产量与成本的关系

根据实地调查,向日葵绿色种植、普通种植的成本及产量如表4、5所示。可以看出,单位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没有严格的依存关系,但随着单位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逐渐降低,说明农户种植中的经营管理行为对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合理有效的种植经营模式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够增加产量。

4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绿色种植的成本效益影响的双因素分析

通过收集农户调研资料,将81户农户的单位种植成本及成本费用利润率取其平均值,以2013年作为对比基期,2014年作为报告期,对向日葵绿色种植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市向日葵2014年与2013年相比,收益额降低1231.2元/hm2,降幅16.58%,是由于单位种植成本下降5.95%和利润率下降11.31%2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其中单位种植成本下降引起收益额下降了44625元/hm2,利润率下降导致收益额下降了789.45元/hm2。

5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绿色种植中有关成本效益分析

5.1生产成本和利润率

目前,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绿色种植的收益影响因素中,生产成本和利润率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提高向日葵绿色种植的收益额,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利润率。但是在目前农户分散种植条件下,无法抵御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风险,生产成本受物质资料的市场价格影响明显,如种子价格的明显波动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明显变化。为有效降低向日葵绿色种植的成本风险,需要探讨有效降低成本风险的可行途径,如在政府导引下的规范性的产业运作模式,使农户的自营行为变成产业化运作,才可能把生产成本降低。向日葵绿色种植的利润率取决于与此相关的下游绿色产品的利润空间[1-2],目前在企业主导下的绿色种植行业,由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使农户的种植利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农户种植行为与企业经营捆绑的运作模式使种植利润无法实现最大化。

5.2农户间接生产成本投入的影响

在向日葵的绿色种植过程中,生产成本的投入有一个上限,在种植中不可能无限地投入成本,同时与普通产品相比,绿色种植依赖的人力耗费较多,为保证绿色种植的品质要求,需要相关部门的品质认证。同时,在绿色种植行为中,农户需依赖的技术环节较多,收入实现过程比较繁琐。这些因素都构成了向日葵绿色种植的间接成本,农户种植中体会不到绿色种植与普通种植收益之间的明显差别,在绿色种植投入高于普通种植但收益没有较大差别时,农户会普遍选择普通种植[3-4]。

5.3绿色环保种植的公共成本较高

通过调研,农户对向日葵的绿色种植参与意愿普遍体现在对收益的比较和追求上,没有考虑到长远的环保问题。向日葵的传统种植中,为了防治病虫害,广泛地使用农药杀灭病虫,从而导致了水源和空气的污染,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另外,农民在栽种农作物时,为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肥,更导致了对土壤的破坏,长此以往,最后会造成土地完全丧失种植能力,还会带来环境污染和食品不安全的重要社会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如何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农民的环保种植意识,引导农民由无机种植逐步回到有机种植的轨道上来,这也构成了向日葵绿色种植的一种成本投入,这种投入是巨大而长久的,没有政府的主导,根本无法形成环保种植意识。

综上所述,研究向日葵绿色种植的成本效益问题,应该在政府导引下的绿色环保种植理念下,有效构建向日葵绿色产业生产体系,形成产供销一体的绿色种植销售链条,农户的绿色种植成本降低,向日葵绿色种植意愿增强,从而带动该产业的良性发展。

6参考文献

[1]杨德智,杨素梅,霍阿红.等.河北省向日葵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5):17-19.

[2]黄绪堂,王文军,张明,等.黑龙江省向日葵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9):4-6.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篇8

昨天接到福建漳平市象湖乡一个茶农的来电,来电的目的是咨询笔者一下今年秋茶市场可好?据这位邓姓茶农介绍,他所在的自然村与安溪交接,全村有近30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几亩种植着铁观音的茶山,每年所产的茶叶都由安溪人进山收购,但近年来茶叶价格持续走低,今年他家的50几亩茶山春夏两季茶叶都已经放弃采摘了,如果秋茶市场再没起色他将在年底把茶山改种毛竹。无独有偶,上月安溪一茶农也电话咨询笔者,问的是茶叶市场何时会有价格回涨的机会,这个肖姓茶农放弃茶山到厦门市郊种菜已有三年时间,据说种菜要比种茶更赚钱。而去年颇受关注的云南茶农把茶山改种咖啡现象,其实质也和如今福建茶农改行是同样的原因——茶叶产区的收购价格不高,茶农难以盈利。各地出现茶农改行的现象,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笔者在农村长大,见过无数次农民的农产品淘汰,当然每次的农产品淘汰都意味农民要面对不小的经济损失。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闽北农村,种植柑桔不仅是地方政府的号召,柑桔价格的高高在上也刺激着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三年后,大量的柑桔上市,柑桔丰收了,但果农却发愁了,柑桔的销售市场在哪里?不仅闽北柑桔丰收,闽南也有柑桔丰收的“喜讯”,临近的浙江和江西也一样到处是丰收的柑桔,市场很快就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后来闽北的果农要倒贴钱请人把柑桔树上的果实无偿采摘去,一图来年再挂果,但到了来年,柑桔市场依旧供过于求,果农最后不得不把果树给砍下!这样的农产品产业从快速发展到快速消亡,都在长期不停地更换着品种,农民在尝到甜头时,也就意味着接下来要吞下辛勤劳动的苦果。中国农民不知道自己该在土地上种点什么?地方政府官员们总是跟风外地市场做决策,一任领导指导农民种一种别处农民赚到钱的作物,或者农民自身看到身边或远处的农民种植什么发财了,也就毫不犹豫地跟风而上。曾经在南方也大力推广过种植苹果,结果苹果树长得高大而就不长苹果,或者虽然长了几个苹果,但口感却是酸的,南方种苹果失败后,还有人研究出“适合南方种植的苹果”品种。去年也出现一条茶叶行业的新闻,讲的是北方一个历史上不产茶的身份,居然种植茶叶获得成功,使该省农业“填补了一项空白”。这些在中国地方政府的红头文件里可以被称之为“创新”的举措,对农民、对农业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那是背离科学的农业发展,是注定要失败的决策。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种植就处于极度“自由”状态,政府在农民该种点什么的问题上,虽然有号召性甚至强制性的行政举措,但从全国农业大局来看,政府也是放任农民种植的。时至今日,中国的农业是否还是继续这种“自由”与“放任”的方式,让农民面对黄土自生自灭?农民的种植业能否改变命运?中国土地上的农作物能否少些劳民伤财?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决定着国家富强与否的大事。中国幅员辽阔,是不是客观上就难以实现农民种植的科学性?或说农民的种地命运是无法改变的?答案当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农村种植业的伤农现状是,因为我们没有科学的区域农业规划,没有实行全国一盘棋的区域农业规划,没有根据气候、土壤、品种等客观因素规划发展种植业,这就是我们农业落后的一大致命因素。法国葡萄酒享誉世界,法国对葡萄种植就有着严格的强制性规范,什么土地种什么品种不是农民可以随意选择的,而是依据科学规划来种植的。美国的农业实行区域农业规划,全国的可种植土地都根据土壤和气候进行划分,在什么地方适合中什么植物就种什么植物,这样的区域划定后农民是不可以乱种经济作物的,否则即为违法。从近年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来看,中国茶叶已经较长时间里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在一些农民放弃茶山的同时,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在极力推广茶叶种植,而且这仅仅是农产品中的一个品种,类似茶叶这样命运的农产品还有很多。在没有全国一盘棋的大规划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决策就显得难以实现可行性。为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是否该行动起来了?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篇9

[关键词]三七发展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1-0049-01

一、三七种植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1.三七种植引导不到位,规划不合理

目前,三七种植户更多的还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在三七种植这一方面的引导工作做的并不是很到位。市场经济先天所具有的盲目性、滞后性,给三七种植业的发展与壮大带来了一定的障碍。2005年,我国三七种植业面积及其总产量一直都徘徊在低位,到2009年,三七重点产区的红河州县遭受特大旱灾,三七产量以及种植总面积直线下降,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三七价格持续走高。及至2013年,三七种植利润成倍递增,其价格也随之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这便引发了三七种植狂潮,越来越多的人一涌而至,投入大笔资金于三七种植业。原种植户扩大自身种植面积,本村土地不足,便对外租地进行大幅度扩充,更多的医生、教师、政府职员等或直接投资,或借钱投资,更有甚者不惜借高利贷也要在三七种植业中掺合一脚,这一种植狂潮导致了大量土地的私用滥用,大笔资金滞留于此处,给我国的社会及经济发展都带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三七种植风险规避体系尚未健全

政府调控是躲避经济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三七种植业种植重点从原来的文山转到红河,红河州县最近几年来种植面积持续增高,已日渐发展成为红河州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前几年红河州县三七种植业屡次出现大的动荡与起伏,这对于本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本地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征兆。红河州县地处边疆,此地少数民族群居,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政府职能建设也不是特别完善,对于状况频发的红河三七种植业,当地政府部门也是束手无策,无法快速有效地施以调控,以帮助三七种植业摆脱困境,实现发展。

3.三七种植技术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对三七质量监管力度的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三七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市场以斤论价,只求量大而不管质好,大部分种植户在培植时大量使用化肥以及喷洒各种农药。据统计,每年三七种植田大概都会喷洒农药35次左右,每亩总农药喷洒量大概在2000元之上,个别种植户甚至会高达3500元,投入化肥施用量近2500元。这种单纯的只靠化肥或者农药催生增产,只顾及眼前利益,弃长远发展于不顾的三七种植方式,给此地区三七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二、三七种植业推进发展的措施

1.合理布局,有序种植

为进一步规避市场风险,避免三七产业市场再次出现大起落与震荡,以快速实现本地区三七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以及市场资金的正常化整合与利用。首先州农业局应携手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积极主动地引导三七农户科学进行三七种植,帮助他们分析市场现状,了解市场风险,以有效避免“七贱伤农”现象的再次出现;其次,利用市场手段,结合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为三七用户量身打造专业化的“三七种植保险”,采用市场途径有效帮助三七农户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经济损失;最后,引导三七农户成立三七种植合作社或者三七种植协会等,以协会、合作社等为依托,与相关加工贸易公司等提前拟订好收货合同,利用法律手段有效保护三七农户的根本利益。

2.因势利导,稳步发展

实现三七产业的发展,仅仅只在基础种植环节这一块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利用现代科技攻克三七种植科技难关,建立三七种植标准化基地以及注资成立地区性三七领头产业,是目前我们实现三七产业多元化发展,推进三七种植业稳步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是建立三七种植标准化产业基地。选择最适宜的种植区域,以科技为依托,积极主动地开展三七最佳种植环境与最适宜种植地区相关研究,然后以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对适宜土地进行合理规划,以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是建立三七区域化领头产业。相关政府单位应利用国家各种扶持性、优惠性政策,携手各大三七农户,为本地区培植龙头企业,以在龙头企业的领导下尽快形成区域化经济群体。同时,政府部门还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帮助三七农户成立合作社,利用合作社实现三七种植户之间信息的互通有无,实现三七种植户的自律自管与全州三七种植的有组织、有规模性发展。

3.加大农技人员指导,科学种植

2015年,我国迎来了中药材GAP建设热潮,三七种植业趁机而上,建立了不少GAP。因此加大对三七GAP建设基地的监督与推进,也是目前我们实现三七产业发展的重要步骤。基于本地区药材种植技术的历史积淀,三七GAP的引入与推广工作进行得还是颇为可观,种植户管理精细,操作规范,各大加工企业的参与性也是非常积极。支持、鼓励三七加工企业,贸易部门等以参股或者参管的形式加入三七种植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三七的科学化管理,降低三七种植户风险,同时还可以极为有效地实现三七种植业的“种植有目的、流通有市场、加工有原料”的产供销一条龙模式。

三、小结

三七作为我国中药材之瑰宝,作为云南省红河州县的支柱性产业,我们应极力对其进行科学性管理,利用政府职能、市场手段等,对其种植与生产规模等进行有效调节,以实现我国三七种植业的稳健发展与深入。

参考文献

[1]范树国,云南省中药现代化研究现状[A],第七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暨新疆第二届药用植物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篇10

关键词:中低产田;改造;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332006

1中低产田改造的必要性

土壤、水源、地理环境和配套设施等,都会影响农田产量及农作物的种植质量。中低产田改造是通过修建路、沟、水窖等基础配套设施,使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最大程度实现种植效益。该项目属于惠民性工程建设,地方政府部门要严格落实该项工作。

2中低产田改造特点

中低产田的形成与区域性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农作物的种植栽培技术、生产能力等具有很大关联性。中低产田改造过程中,需加大对其关注度,为农作物种植和粮食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1灌溉条件差,土壤盐渍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地势地形环境等不同。以平原地带为例,因地势过于低平,对地下径流造成严重的阻碍,使其畅通度不足,导致水盐聚集严重,严重影响了农田质量,出现盐渍化问题。而地下流沙含量比较大,增加了自流排水难度,使地下水位升高,很难对盐碱荒地等进行充分改造和利用。这一系列问题,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培育,难以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2.2用养失衡,土壤肥力不足

因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粮食种植效益低,很多农民过度使用土地,而不注重对其进行养护。农田因为长年单施化肥,无法及时补充土壤有机质,严重影响了土壤肥力,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外部条件无法保障。无论是土地利用率,还是生产率,都特别低,生产力严重下降。很多土地甚至缺氮和磷,形成中低产田。

2.3耕作粗放,多草害

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种植和管理过程过于粗放,采用掠夺性生产方式,会使土壤中的养分严重流失,影响其肥力,甚至出现板结状况。土壤质量下降,耕层变浅。该过程中,杂草与农作物争水和肥,使粮食种植过程中,无法获取充足的营养,抑制其生长发育,且产量降低。

2.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

水Y源短缺和污染严重,也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地下水污染、超采等。加之,污水和废水排放量的增加,导致水体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下降,而且严重不足,出现土壤沙化、湿地萎缩、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3合理改造中低产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依据区域性特征,对中低产田进行有效改造,以适宜农作物种植及农业生产。

3.1坡改梯

沿等高线在坡地上修筑台阶式或波浪式断面农田。采用该种方式,能够使地形坡度发生改变,滞留地表径流,使土壤更加稳定,具备良好的保水、保土、保肥性,以达到良好的种植效果,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其种植效益。与此同时,应用坡面小型蓄排水工程和保水耕作措施[2]。

3.2小田并大田

结合区域背景,以小组为单位,在其自愿情况下,依据二轮承包人口和面积,在地力和配套设施相近的地块范围内,对二轮承包零散的多块小地块进行整合,农户依照整合之后的地块进行耕作。

3.3合理施肥

对氮肥、磷肥、钾肥等,进行合理配置及应用,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拓展其覆盖范围,对地表径流和泥沙流失问题等,进行严格控制。推广和倡导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配方施肥的应用原理是依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和各类农作物的营养需求状况,对各类肥料进行科学配施。科学搭配有机肥和无机肥,尝试应用农家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合理轮作倒茬等方式,使土壤具备充足的有机质,使土地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确保土壤和农作物具备较强的抗逆性。

3.4采用综合治理方法

中低产田改造过程中,需要遵循改造、使用和养护相结合的方法。治理和改造中低产田的土壤,可充分实现培肥利用。因地制宜,依据土地实际状况,选用合理的作物种植品种,并采用正确的种植方法,严格控制农田种植过程,提高农作物种植质量及产量。例如,修建机械耕种道路,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小型机械化作业进行推广应用,实现机械化生产,使中低产田改造工作更加有效。改进种植制度,注重日常除草等,耕地使用与养护相结合,实现土壤结构的改善和优化,使土壤具备较高的肥力。

4结语

中低产田改造比较复杂,专业性强,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比较多。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区域性农业发展要求,明确中低产田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改造方法,以达到良好的中低产田改造效果,推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人们供应优质农产品,实现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篇11

关键词百合;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浙江遂昌

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4-0316-01

遂昌县实施了浙江省最大的“森林保护计划”,在传统林业大县中率先实施限制林木采伐、增加公益林面积的措施,主动下调省定森林采伐量的57%,目前全县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到13.01万hm2。而要顺利实施“森林保护计划”,就要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湖南龙山2011年发展种植百合基地0.39万hm2,实现总产量5万t,农民净收入6亿元,现对遂昌县百合产业发展进行探讨。

1遂昌县地理、气候环境与百合的生长特性

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处钱塘江、瓯江之源头。东倚武义、松阳县,南邻龙泉市和福建浦城县,西接江山市,西北与衢州市区接壤,北和龙游、金华市区毗连。介于东经118°41′~119°30′,北纬28°13′~28°49′。东西最大距离约78.7km,南北最大距离约66.6km,总面积2539km2。其中,山地22.56万hm2,占88.83%;耕地面积1.03万hm2,占4.0摘要对百合的生长特性、遂昌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百合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百合;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浙江遂昌

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4-0316-01%;水域面积1.8万hm2,占7.11%,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县之称。遂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地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9.9℃;无霜期251d,降水量1510mm。百合其性强健,喜冷爽湿润气候及半阴环境,忌阳光直射,最适宜生长在15~25℃、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深厚砂质壤土地块。因此,遂昌县适宜百合产业的发展。此外,该县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从遂昌县出发在3~5h的交通圈内可以覆盖长三角几大重要城市,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比其他地区发展百合产业更具有地域和空间、时间上的优势。

2百合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开发的深入,百合的需求在逐年加大。在医疗开发上,以百合为原料开发的中成药有20大门类200多个品种,并保持以20%以上的幅度递增;在食品健康方面,除作为八宝粥的原料外,还开发成百合饮料、百合酒、百合点心等。百合菜在南方各省更是盛行,需求量以25%的幅度递增,外贸出口也在不断扩大,不但有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从我国进口百合,美国及北欧一些国家也开始从我国购进百合,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主要的百合产地分布在甘肃兰州、江苏宜兴、浙江湖州、湖南邵东、河南信阳等,2011年全国百合种植面积逾2.33万hm2,产量超过30万t,总产值逾50亿元。目前,遂昌的百合产业在遂昌新龙百合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从2011年开始试种,第2年种植的面积就超过23.33hm2,种植范围也从试种的柘岱口乡延伸到黄沙腰、王村口、濂竹等乡镇,发展速度非常快。广大农民种植百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预计到2013年种植面积将扩大到200hm2以上。

3遂昌县百合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种植投入大,发展资金不足

百合种植虽然有较高的效益,很多农户种植积极性也很高,但是由于生产投入较大,受市场、气候、病害等影响大,因而种植风险加大。据悉,2013年百合种子价格大幅度上涨,高达26~30元/kg,种植百合仅种子投入近10.5万元/hm2,加上租地、劳工、用药等,成本达15.0万元/hm2以上。如果气候出现异常,病害重,价格低、产量低,势必效益差;同时,百合主要以鲜销为主,贮藏运输设备落后,上市期短,极易变质腐烂,加上加工量偏少,种植风险将进一步加大[1-2]。加上农民长期受小农意识影响,扩大百合种植面积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3.2扩大种植面积面临土地流转问题

土地问题是直接关系到遂昌县百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要发展百合产业,必须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作为保障,鉴于该县耕地资源的稀缺,山地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土地流转制度面临规范操作的问题。而现实是土地流转必须有较长年限,农民的利益才有保障,但对百合种植户来讲,则希望年年换地,这样生产成本低,病害轻,效益好,对流转土地进行长期生产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出现土地流转协调问题,只有将土地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百合生产可持续发展。

3.3规模化种植面临技术、营销管理等人才短缺问题

由于百合的种植门槛比较低,只要拥有一定的资金和劳力,农民就可以进行种植,由此导致大面积进行种植的势头[3]。然而遂昌县对百合的种植才刚刚开始,不管从种植技术还是在营销管理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人才、技术支撑,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百合的种植效益。

4遂昌县百合产业发展对策

4.1加强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遂昌县距离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城市市场的地理优势,广泛宣传,让当地群众更多地了解种植百合的经济效益。各乡镇组织好适度规模的百合生产现场会,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举办百合生产技术培训,正确引导农

(下转第318页)

(上接第316页)

民推广种植百合。适时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到上海江桥市场参观1次,亲身感受百合在上海市场的需求量。

4.2强化政府推动

根据百合生长适宜环境的要求,全县20个乡镇都可以大力发展百合生产,同时可以提高遂昌县冬闲田的复种指数。各级领导要真正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抓百合产业同抓茶叶生产一样,采取各种行政扶持措施,积极帮助种植户解决土地流转以及生产中用电用水、产品销售等矛盾,鼓励外地百合种植户带着种子和技术来和当地农户合伙种植,从而推动当地百合生产发展。通过举办百合王或百合种植大户的评选活动,来激励广大农户种植百合的积极性。

4.3坚持产业化发展

一是建立产业化保障机制。制订百合产业优惠政策,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租赁、转让、互换、承包、入股或买断使用权等形式,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快遂昌百合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建立健全百合产业保险机制,提高百合产业抗风险能力。二是健全产业化服务体系。稳定技术指导员和掌握技术的农户,建立定期培训机制,确保0.33~0.67hm2以上的农户有1名农民技术员负责,每年分阶段集中开展百合生产技术培训。同时要引进优秀人才,聘请知名专家,壮大科技队伍。三是创新产业化参与机制。制订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干部、能人、大户参与百合产业建设,重点发挥干部带头作用,在发展百合产业中发现干部、培养干部,激发广大干部抓百合产业的积极性。四是增强产业化运行效益。围绕百合产业建设,着力从生产基地、产品供应、精美包装、贮藏保鲜、市场营销、精深加工、货运物流等方面实施关联配套产业项目引进和建设工作,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化程度[4]。

5参考文献

[1]王生林,王明霞.兰州百合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2(1):82-87,91.

[2]王燕.我国百合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7(5):150-152,156.

农业种植行业现状范文1篇12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对策;安徽颍上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6-0350-01

土地流转是加快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措施,近2年来,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虽大力宣传土地流转的重大意义,并采取了各种激励措施。但进展速度缓慢,真正让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离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还有相当差距。为此,笔者现结合颍上县农村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1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1.1发展现代农业意识不强

从古至今,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源泉,发展农业是强国富民的基础,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农户没有真正看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家庭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农民认为种着自家的地,粮食够吃就行,不愿精耕细作,对发展现代农业不积极。

1.2对土地流转政策认识不够

当前,土地流转政策宣传还不十分到位,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认识不够。仅简单地认为土地出租就叫土地流转。怕土地长期流转,收不回来,断了自己生活的基本来源。其实不然,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1-2]。其实流转出去的仅是土地使用权,而农户仍保留着承包权。

1.3对国家惠农政策理解不深

近年来,农民享受的土地补贴逐年提高,个体农户看到国家对种植大户采取加大奖励措施,但其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生产装备,仍处于传统的种植模式,经济效益不高。由此认为种植大户仅图享受补贴,投机取巧,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同时,对种植大户来说,政府每公顷补贴也只增加几百元,很难调动他们扩大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1.4对农业专业合作社认识不够

大部分农民对专业合作社认识不够,仅局限于期盼政府补贴,不是积极地采取“小块并大块”加快土地流转和土地置换等各种经营管理措施,提高经济效益,仍是土地分散种植各施“其政”[3]。颍上县土地流转达66.67hm2,但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很少,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相对松散,几乎流于形式。

1.5土地流转期限短,投资企业及种植大户思想顾虑重重

作为投资企业、种植大户,土地流转期限短,不利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制约着土地流转速度及现代农业发展。

1.6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分散,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虽然不断增加对农民种植补贴,但是如果从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上看,农业投入仍严重不足。这不仅体现在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国家若不加大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补贴,土地仍分散在千家万户手中,松散粗放种植,将不利于集约化生产,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率,不利于土地快速流转[4]。

1.7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人力资本水平低下

由于广大种植农户文化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和普及率还比较低,地区间、行业间农业技术水平也还有相当差距,所以靠农业科技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土地流转,还有一定困难。

2土地流转在提升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村庄出现“劳力荒”,大多数留守的老年人在家种地,由于他们文化水平较低,导致农业技术水平十分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差,盈利能力有限,对农业的贡献率比较低,很难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利于农业产业化进程。只有将土地流转到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植大户手中,才能使土地流出活力,转出后劲,使土地重新得到开发利用。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起到了带动作用,挖掘土地增产增效潜力。同时,也解决了当地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使留守农户既得到租金,又挣得雇用资金。另外,土地流转有利于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化、规范化经营,有利于实行农业专业化统防统治,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5-6]。总之,土地流转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中最有开拓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中理想的有效途径。如颍上县八里河鸿昌水稻专业化种植合作社,流入土地约66.67hm2,种植优质水稻,基本上实行标准化生产。谢桥镇李庄村高俊峰竹柳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6.67hm2以上,实行经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有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黄桥镇郭彭村某家庭农场转包土地近20hm2,规模饲养长毛兔近4000只,采取秸秆生化处理喂兔,堆制发酵后的兔粪作为优质农家肥料,这种循环种养模式是值得颍上县广泛推广的。黄桥镇王焦村通过土地流转几年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与西瓜协会协调发展,现种植优质水稻93.33hm2,特色西瓜逾200hm2,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2012年阜阳社区文化生活报、安徽科技报、安徽省电视台先后对王焦村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特色西瓜做了专题报道,进一步促进了王焦村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土地流转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如假借土地流转之名,套取国家补助资金,搞房产开发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办企业。因此,一定要杜绝这样的土地流转,切实使土地流转政策落到实处。

3发展新思路

3.1成立新型农民专业化合作社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劳动者为减少中间费用,保护自身利益,发展生产而共同出资兴办和经营的企业。它的组织原则是自愿参加,民主管理,按章程经营和处理成员之间利益关系。资金筹集应采取土地折价入股和吸收外商投入资金的办法,改变原来合作社一人一票制,实行一股一票制。消除农民的顾虑思想,调动农户入股经营的积极性,使农业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平台。

3.2制定相关政策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补贴的投入。同时对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政府每年还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近年来,国家对农户采取种植补贴政策虽然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但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若将千家万户分散土地集中流转到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快速提升现代农业,有利于土地集约化经营。建议允许农业科技人员参股经营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既加大了资金投入,又调动了农户土地入股经营的决心和信心。

3.3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土地流转

一个村集中规划合理布局,建成美好家园,可以节约大量土地,利用这些土地置换,农民土地按股流转给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种植,可加快提升现代农业。

3.4土地流转经营应长期化

短期土地流转,不利于高规模的农业设施投入,只有土地承包长期化(20年以上),才能调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外商投资的积极性,产生较高的效益。

3.5土地流转应实行政府推进,加强组织业务管理

实行政府推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科技投入,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身素质,促进农民自身全面发展。由于农技人员不仅从事农业工作,而且还要从事乡镇分配的其他各项工作。因此,今后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农技人员待遇,使他们做到深入田间地头,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长期技术培训,提升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切实做到脚踏泥土,服务三农。

3.6建立健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县乡农业主管部门,应对土地流入到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专业规模种植建立健全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只有对其进行检查监督,才能使国家的资金补助、物化补贴真正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使土地流转经营落到实处,才能有效促进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真抓实干,持续有效地运转,实现预期目标,并对取得土地流转经营成绩突出的单位采取制度激励、目标激励、理想激励等措施,这样才能使他们有奔头,才能产生动力,才能加速土地流转步伐。

4参考文献

[1]曾超群.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2]田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师,2004(8):72-73.

[3]张军.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2007(8):38-40.

[4]詹和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实证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7710-7711,771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减少碳排放的办法范例(12篇)

    - 阅0

    减少碳排放的办法范文1篇1组织人员精心制定并出台了《2014年自治县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方案》,总体规划好我县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各项工作。6月9日,县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召.....

    粮食生产的现状范例(12篇)

    - 阅0

    粮食生产的现状范文关键词:粮食产量;回归预测;马尔可夫过程模型;联合预测模型中图分类号:F30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2-0068-04近年来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全.....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