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计算机网络应用

1计旅机网络心理举概述

网络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心理学是指一切与网络有关的心理学研究;狭义的网络心理学则指的是,以网络为代表的自组织性、非线性的观点对于心理学的深刻影响。如社会网络分析观点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目前来看,网络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互联网使用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一般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性等心理特征的一般影响;互联网人格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等问题。

2计茸机网络心理攀的发展现状

在当今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迅速普及,互联网蓬勃发展,它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我们正经历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互联网给人类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诸多学科都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崭新的领域。其中丰富多彩的网络应用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供了快捷的沟通方式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多种行为方式,使人们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现实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互联网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心理学也开始介入网络研究,互联网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2.1计算机网络心理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互联网对人的心理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众多的心理学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网络心理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网络心理的相关研究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1.网络心理的研究方法尚未成熟

我国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基本上是比较成熟的,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题调查法、心理测验法等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互联网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并己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初步的应用。网络心理研究主要对网络空间内人的心理行为和过程进行分析。传统的网下纸、笔测验使网络使用者根据自己平时上网时的心理行为来对测验中的问题进行判断,增加了更多的干扰因素。

(1)网络心理研究的方法仍然比较古老。对于网络心理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心理测验等方法,只是将这些方法从实践中的应用转换到了网络空间里。但是,对于网络心理的一些实验性研究没能有效地运用到互联网中。此外,网络心理研究相对于现实社会中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来说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在研究环境、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角度上都有了新的变化。

(2)网络心理研究的方法尚未形成严谨的程序和体系。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①从事网络心理研究的专家学者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②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能适应网络心理研究的需要;③网络心理行为受到比现实中更多更复杂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不能急于求成,应当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否则将会是事倍功半。

2.2计算机网络心理研究的内容比较分散和片面

当前,网络心理研究的内容极不规范,缺乏系统化的操作方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对于网络使用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青少年,忽视了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研究,导致研究比较片面。例如,青少年网络行为、网络心理状态、网络影响及对策等都是心理学家针对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研究项目。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篇2

2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xx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相比之下。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有关研究表明。解、掌握他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v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v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v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提出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提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

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社区人口状况

v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言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oftheResearchDirectionofCode-switchinginLinguistics

WANGJing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Cultures,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engdu,Sichuan610059)

AbstractCode-switchingisinevitableinabilingualormultilingualsocietylinguisticphenomenon.Whenpeopleinteractwitheachotherinordertoachievetheircommunicativepurpose,code-switchingisoftenatthistimeisararechoice.Code-switchingsincetheseventiesofthelastcenturyhasattractedtheattentionofmanyscholarsinthefield,especiallyinthefieldoflinguistics.Forthepurposesofthefieldoflinguistics,manyresearchershavestudieditsdirection.

Keywordscode-switching;linguistics;researchmethods

1语码转换的定义

语码转换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研究者从不同的目的出发,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因此,直至今日,研究者对语码转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Wardhaugh认为语码转换从广义上是交际过程中人们所用到的任何符号系统,这样的符号系统既包括语言,也包括方言、语体或语域。Scotton也指出语码转换是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所使用的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者语言变体。Verschueren则认为语码转换是指语言或语码交替使用情形的术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现象。

2语码转换在语言学中的研究方向

2.1社会语言学方向研究

此种方向研究目的在于试图分析语码转换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向的研究中心论点是“语言选择是如何反映权利和表现出不平等,或者说显示属于某个特定的社会团体的权利和义务”。于国栋也指出这种方法旨在讨论语码转换发生的动机是什么。

在这种研究方向中,以Blom和Gumperz、Myers-Scotton的研究最为突出。Blom和Gumperz以语言和它的社会限制为基础,对个人在如何选择不同的说话方式上很感兴趣。他们在挪威北部的一个小镇做了为期两个月的实验,发现社会因素在诸多方面都可以影响人们的语码转换,比如种族、性别、年龄等。Myers-Scotton提出了标记模式来概括双语或者多语社会里经常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认为对语码转换的基本动机解释应该以说话者为中心。

总的说来,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成功的把社会因素考虑在内,但是它的缺点很明显。交际者的心理、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对整个动态的交际过程都没有半点涉及。

2.2语法方向研究

语法方向是一个很传统的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方向。研究者发现社会语言学对语码转换的研究解释了语码转换为什么会发生,但是没有说明他们会在哪个语言的哪个地方发生。这种方法的中心是,语码转换不是随机交替地在两种语言结构中发生,而是一种由规则支配的行为。换句话说,语码转换受语言的句法和语法约束。在这种方向中,许多研究者都想给出一些所谓的模式或理论,其中Poplack于八十年代提出了语法制约原则,深受欢迎。他提出的自由语素限制和等价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向人们展示了句法层面上语码转换的规约。

语码转换的语法学方向的研究揭示了语码转换在句法和语法上的一些限制,但这种方向研究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这种方向仅仅说明了语言本身的句法和语法对其语码转换的限制,但严重忽视了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对语码转换的造成的巨大影响。

2.3心理语言学方向研究

就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而言,研究目的是理解双语者在做出明显的语码转换时大脑的活动状态。这种方法因为涉及说话者的心理活动,研究难度很大,所以以这种方法研究语码转换的成果并不多。

在这种研究方向下,研究者尝试提出一些基本的适用于语码转换的心理学理论,如:Clyne的语码转换激发理论和Giles的言语适应理论。Clyne认为语码转换划可划分为两种:外部调节的语码转换和内部调节的语码转换。顾名思义,前者指由外界因素引起的转换,后者指由使用者自身的原因引起的语码转换。而言语适应理论认为说话者为了赞同或讨好对方或者有意突出与对方的差别,来适应性地调整自己的言语或者语体。

心理语言学方向研究语码转换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分析了语码转换使用者的心理过程。但是,研究者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具体可操作的语码转换模式。

2.4会话分析方向研究

会话分析方向研究语码转换是一个较为精确和系统的方法,因为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框架,这种方向把语言行为的动态性加以考虑,注重会话行为的序列研究和话轮间之间的影响。这种方法把语言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联系在了一起,这个方向可以看作是从语用学方向研究语码转换的一个分支。Auer认为会话分析方法旨在详细地解释语码转换和语言选择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会话分析方向研究的作出巨大贡献的是Auer和LiWei。在他们看来,语码转换的意义与其在会话序列中的位置密切相关。

会话分析有很多优势,它把语言行为的动态性考虑在内,但是,它仍然有弱点。它只注重微观层面上的语码转换,描述语码转换,但是却没有给予心理、社会、文化等宏观层面上的影响加以考虑。

2.5语用学方向研究

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方向,是在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上,由中国学者于国栋提出的。Verschueren在《语用学的理解》中提出了顺应论,他从一个全新的语用综观的角度重新理解和诠释了语用学。他提出语言的三个基本特征: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而正是这三个特征,才能够让其使用者有许多选择,在这些选择中灵活变通,最终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因此顺应论可以用来研究语码转换。

所以,于国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模式。他认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顺应语境因素的具体体现,应该把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都考虑在内。语码转换者主要是为了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才会使用语码转换这个策略来完成交际。

语用学研究方向的特点是考虑了语言的动态性,而且不仅仅是对语码转换现象作出描述,更解释了为什么要作出语码转换,提供了一个集语言、社会、心理和文化在内的理论研究模式。

3总结

现今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有五种方向,但是这五种研究方向在作者认为语用学方向与前面四种方向不是一个并列的关系,而是包含关系。语用学研究方向从一个综观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把语言、社会、心理和文化都考虑在内。而前面的四种方向,都各自都自己的优点,但是都存在不足。语用学方法研究语码转换相当于其他几种方法,确实优点明显,但这种方法还不是很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及探索。

参考文献

[1]Auer.BilingualConversation[M].Amsterdam:Benjamins,1984.

[2]Verschueren,Jef1999.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Arnold.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1篇4

《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经过充分准备,于2002年6月20日在北京正式开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国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坚出席了开题会并讲话,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科院职成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崇文区教委等单位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会。课题主持人赖立作了开题报告,较为详尽地阐明了该课题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分工。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科学和创新精神,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2000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v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v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v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提出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提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社区人口状况

v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

y开展社区教育基本情况

z社区居民家庭学习情况

(二)调查方案

调查项目调查对象(样本)调查方式

社区居民调查非随机选择2000个居民做问卷目的性抽样问卷调查开放式访谈

社区教育工作者调查非随机选择200个社区教育工作者做问卷问卷调查座谈调查

社区教育学员调查目的性抽样开放式访谈典型调查

社区驻地单位调查选择有关部门、各类学校、单位、团体不同层次的代表进行座谈座谈调查北京地区选择西城区、朝阳区、崇文区

调查组组长:马成奎成员:陈丹辉、蒋莉、李俊、吴民

天津、上海、江苏地区各选择1-2个区

调查组组长:赖立成员:崔欣、常永才

四、研究实施方案

1.人员组成:

课题负责人

赖立女中央教科所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课题组成员

宣兆凯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蒋莉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副研究员

陈丹辉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副研究员

李俊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助理研究员

马成奎男北京崇文区教委成人教育研究室高级教师

常永才男中央民族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吴民男北京《现代教育报》活动主管

钟志兵男北京《现代教育报》专题部主任

崔欣女中央教科所信息研究中心馆员

课题具体分工

赖立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全面工作,承担课题研究总报告

子课题一: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理论研究(李俊)

子课题二: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相关因素分析(陈丹辉、赖立)

子课题三:我国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常永才、蒋莉)

子课题四: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马成奎)

子课题五: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吴民、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近些年来,由于文化研究的冲击,文艺学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对象的泛化、研究方法的游移、学科边界的模糊和学科独立性的动摇,导致了学科性质的困惑和学科前景的迷茫。面对文化研究的强劲势头,"转向"说、"跟风"说、"劫持"说、"终结"说、"拯救"说、"扩容"说、"侵占"说、"跨学科"说、"大杂烩"说、"国际化"说、"殖民化"说,以及究竟是"文化研究遭到文学研究的劫持",还是文化研究"入侵""劫持"了文学研究?可谓歧见蜂起,异说纷呈。"冷战",有持续升温之势。

为了协调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的紧张关系,更为了应对当下中国文艺实践所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谋求文艺学在全球化语境中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思路和可能,我认为重建文艺社会学,是必要的。

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并非我的发明。至少在2001年4月的扬州会议上,陶东风先生即有过明确主张。尽管我把80-90年代的文艺社会学研究统称为"学科重建期",并把再提"重建"的目标之一,定位于承传上个世纪的未竟事业。但本文之缘起,仍可视为对陶氏话题的展开与延伸。

一、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

文艺社会学和文化诗学

文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是作为文艺社会学,继尔是作为艺术文化学介绍到国内的。1995年大连"文化研究:中国与西方"国际研讨会后,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把它当作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研究"。1997年,乐黛云先生仍将其视为"跨学科文学研究"和"跨文化文学研究"。此后,尤其是1999年南京"世纪之交:文论、文化与社会"学术会议后,文化研究发展迅猛。据最新资料介绍:始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流行文化的研究方法,目前已经应用于全球。而国外最有名的人文网站"VoiceofShuttle"对文化研究的界定是:"文化批判主义/理论和社会学、传媒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经济学、文学以及其他代表了当代人文主义领域中’文化’层面领域的交叉点"。尽管究竟何为文化研究,学界仍有不同意见,但可以肯定地说,作为具有全球性的学术文化思潮,文化研究既是在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将文学研究泛化、策略化、意识形态化了。

关于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渊源关系,文化研究的创始人理查德·霍加特有过清晰表述。他不但认为作为文化研究的"当代文化社会学"是对"传统称为文艺社会学或文化社会学的领域"的扩展,而且提出了应该把"文学社会学"当作"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的思路与构想。而他关于当代文化研究所应该关注的五大问题,其实也无一不在文艺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唯其如此,阿兰·舒特尔华斯在论及早期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宗旨时曾明确指出:"在’中心’里这些是很一致的:为了开展文学的社会学研究或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的社会学研究……对于这个中心来说,很明显的一项任务即是培养在文学批评中的社会学家。"约翰·科纳在《作为社会学的批评:解读媒介》中也强调:"’文化研究’是在社会-文学的考察中形成的,继而在理查德·霍加特和雷蒙德·威廉斯的著作中得到重要的发展。"

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如此看法,文艺社会学专家又如何见识?

法国著名文艺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曾根据韦勒克、沃伦的《文学原理》,把文学社会学研究归纳为三种:作家社会学、作品社会学、公众社会学。他认为:三种学说中,第二种源远流长并发展很快。而"理查德·霍加特及其伯明翰现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功绩在于专攻这一课题的另外两个方面,这一总体态度的特征就是从文学出发,通过社会学的方法,达到一种社会化的文学。"

德国学者西尔伯曼,也把文化研究当作文艺社会学研究的新发展,将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和社会,1780-1950》(1958)、R·霍加特《文学的用途》(1956)与《文学和社会学》(1966)等著作,作为重要的文艺社会学文献加以推介。而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和法国波尔多"文学和大众艺术技术研究所",也被同样作为国际著名的文艺社会学研究机构而加以列举。

无论从学理的角度还是从学科史的角度看,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特别是和文艺社会学研究的历史/逻辑关联性,应该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文化诗学和文艺社会学关系如何?

由于文化诗学本身就是新历史主义的别称,是格林伯雷对新历史主义的另一种命名;而新历史主义,既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现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

基于担心随着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漫无边际地泛化,从而使建立在"文学文本"研究基础上的文学理论,有失去起码的学术品格和学科独立性的危险,北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提出了建立"文化诗学"的理论构想。早在南京会议上童庆炳先生《文化诗学是可能的》,便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文化诗学"研究专辑,更给人以中流击水力挽狂澜之感。在文艺学何为?文艺学何能?文艺学何去何从似乎越来越不明朗的学术语境中,倡导一种既立足于文学本位,又具有视界融合特点的"文化诗学"范式,是适时的,极具建设意义的。

不过,在倡导"文化诗学"之时,又以"文化研究"来贬斥"文艺社会学",却有点使人不得要领,匪夷所思。

作为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教义"的文化诗学,尽管在理论上有些"无法定论",有点"说不清道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历史主义之"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对不同理论视域/体系/原则/方法所持的具有包容性的"开放的态度"。为了更加有效地探讨资本主义文化中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福柯主义和欧洲(尤其是法国)的人类学和社会理论等等,都成为文化诗学的资源。用格林伯雷的话来说,即"都对我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的形成发生过作用"。有论者将文化诗学的理论假设归纳为"新历史观"、"文本的阐释"和"文本的扩张"三大特点,是精当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其"文本的阐释"绝不仅仅是"审美"的,甚至主要不是"审美"的。它重视的是"文本"和"语境"的关系。而在对这种关系的阐释中,他们所喜欢使用的又偏偏是那种不但"无诗意",甚至根本就是"反诗意"的商业化术语。正如格林伯雷所言:"艺术作品是一番谈判以后的产物,谈判的一方是一个或一群创作者,他们掌握了一套复杂的、人所公认的创作成规,另一方则是社会机制和实践。为使谈判达成协议,艺术家需要创造出一种在有意义的、互利的交易中得到承认的通货。"

他们之所以要用"流通"、"谈判"、"交换"之类的商业隐喻来阐释文本,是基于有意识地要解构经济和非经济的二分法,借以"说明似乎是最不沽名钓誉、远离铜臭的高尚实践(包括艺术),其实也在最大限度地谋求物质或象征的利润。上层建筑不只是单纯地受经济基础的支配,它也参与了经济基础的构成。在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新历史主义企图找出社会流通的踪迹是如何被抹擦掉的。"而这一学术旨趣和目标,恰恰是西方现代文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立场之一。

当然,"新兴的文化研究与原来的文艺社会学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但必须强调和补充的是:第一,与"原来的"文艺社会学有很大的不同,不等于和"现在的"文艺社会学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传统的"文艺社会学和"现代的"文艺社会学本身便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关于这一点,童先生在《文艺社会学及其现代形态》一文中有过透辟分析,不用赘述。第二,这种"很大的不同"主要是表现为"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童先生在文中特别指出了方法:"经过’审美’和’语言’的洗礼后,文化研究也找到了新的批评方法,那就是紧紧地从文本的语言出发来揭示文本的思想蕴涵,而不是像过去某些批评家那样,脱离开文本的语言,发一些议论。"这与上面所强调的"不同",以及对离开文学文本的"无诗意或反诗意的社会学批评"的批评所构成的意指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关于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本文将在下一节讨论。这里我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文艺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不同,尽管也包括了方法,但主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对象。前者的研究对象是"文艺",而后者则是"文化"。由于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无一不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文化研究也就把它的研究对象无边际地泛化、无限度地扩张到了几乎无所不包的地步。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也是学界最大的"不满"。正因为如此,本文才提出要重建文艺社会学。

当然,就文学研究领域的某一个体而言,他完全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学术选择。他可以成为一个文学研究专家,也可以并可能成为一个卓越的文化研究专家。而且我还认为,在转型期和全球化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文化研究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性,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但是,另一方面,就学科而言,文艺学却不可能也没必要对什么都发言,不可能也没必要包打天下。有论者称:越俎代庖,已成为一种"学科霸权与侵略";而文学理论的"文化化"倾向,则是当前我国文论研究中"最主要、最流行、最隐蔽也是威胁最大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文化研究’有沦为二流社会学、经济学的危险。"这是否有点"危言耸听",可以讨论。但毫无疑问的是,跨学科研究,必须以本学科的特性、独立性为基点、支点和出发点。否则,它不但有大而无当、大而化之之虞,而且有自毁安身立命基点之险。理查德·霍加特的告诫在今天仍不失其警醒意义:"……我们将迟早停止谈论文学,而发现我们自己只是在谈论历史、社会学或者哲学,而且也许只是在谈论糟糕的历史、糟糕的社会学和糟糕的哲学。"

霍加特曾将文化研究的领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属于历史和哲学方面的研究;二是属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三是文艺评论。而文艺评论,他认为"是最重要的",并批评了那种"忽视""必不可少的"文艺批评方法的倾向。

将"文化诗学"定位于"文化研究的专为研究文学文本的分支",是符合霍加特把"文学社会学"当作"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的构想的。而这一"分支",只有提到"最重要的"高度,才能予以充分估价。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走向文化诗学"和"重建文艺社会学",其学术旨趣是根本一致的。二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文化诗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而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文艺"――它不仅包括文学,而且也包括其它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曲、影视、建筑等;其次,就文学本身而言,它研究的也不仅仅是"文本",同时也研究文学的社会过程、社会机制、社会团体、社会管理、社会预测等等。

二、"简单的""机械的"和"精致的""富于想象力的"

文化研究和文艺社会学在方法论上并无高下之分

重要的是理论范式和学科自律的确立

理查德·霍加特在《当代文化研究:文学与社会研究的一种途径》一文中,曾区分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文学社会学。他指出:"文学社会学中的某些研究是简单化的和机械的,而有些则是精致的和富于想象力的,大多数则介于两极之间。最有效的文学社会学能够阐明某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文学作品的特性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种研究可以涵盖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对于某些当代大众艺术则具有特殊的价值,诸如电影,其完整的创作过程,要受到一系列不同因素(经济的、物质的、职业的影响)。"

上述区分是必要的,重要的。文艺社会学(包括文学社会学)既有简单的、机械的、庸俗的;也有精致的、富于想象力的、科学的。那种"最有效的",自然应该是既不忽略文学艺术的"特性",又能阐明"制约"或"影响"这种特性的"社会因素"的理论范式。

毫无疑问,"语言论"转向的理论成果,也在现代文艺社会学中沉淀了下来。戈德曼宣称:"发生学结构主义是在假设事实的评判和价值的评判之间,理解与解释之间,决定论与目的论之间的一种综合。"

传统的"因果关系",在他那里成了"同源关系"。而线性的"决定论",也为众多更加审慎的"促进论"或"影响论"所取代。就是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学派那里,形式主义的"文学性"概念,其实也受到关注。埃斯卡皮关于"文学是什么"的分析,便是从"语言"和"文学性"出发的。只不过他将"语言"和"交际"、"文学性"和"社会性"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而已。通过对语言具有"物品-意义"、"能指"和"所指"这一首要特性和双重意义的分析,他提出了"作为交际的文学"的概念。而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交际",文本所具有的"超出语言之外的意义",便构成了文学的特性之一。也就是说,"仅仅是在一部文学作品中人们才可以插入一些新的意义而不破坏它的同一性。"于是,"一部具有’背叛的能力’的作品,一部带有那种随意性的作品是具有文学性的……这种随意性能使得作品在另一种历史环境中表现出与在它产生的那种历史环境中以显而易见的方式表现出的意义不同的另一种意义。"

这也就是所谓"创造性的背叛"。"创造性的背叛"是理解文学现象的钥匙之一,它指的是"对作者创作时的实际意图的无意或有意的曲解。这种重新阐释可能挖掘出作者自己未曾意识到的作品的潜在意义,或者增加一种预料不到、甚至可以代替原意的新意义。"

而意义阐释的空间具有无限可能的作品,便是经典的永恒的作品。

皮埃尔·V·齐马的"文本社会学",也是一种精致而有效的阐释方式。基于传统的社会学批评"基本上都未涉及作品本文的语义、句法和叙述结构",他尝试将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学批评和不起批判作用的经验的文学社会学综合起来,从而建立一种既是"批判"的又是"经验"的文学本文社会学的社会学批评。它同只关心作品的主题或观念的"批判"的文学社会学的区别,就在于"它关心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和集团利益如何在语义、句法和叙述方面得到表现";它同那种排除了价值判断的"经验"的文学社会学的区别,则在于它"不放弃批判的评述",主张把本文结构及其产生的条件与读者的各种元本文联系起来。

这种既强调"文本",又强调"元文本";既强调文本细读、语言分析(包括语义、句法和叙述方式等),又强调意识形态意义的揭示,把"理解"和"解释"、"经验"和"批判"统一起来的文本社会学批评方法,可视为继戈德曼之后的又一综合创新。而这种视界融合,集审美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于一体的文本社会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霍加特归纳并命名的"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辩证统一的方法,即所谓"某种形式的审美阐释和文化阐释的辩证综合"(陈太胜语)。

由是观之,如果说文化研究找到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和那种精致的、富于想象力的、有效的文学社会学方法,并无二致。甚至可以说,它们本身就是一回事。在强调文化研究的"新方法"时,有意无意地只拎出那种简单、机械、庸俗社会学的批评加以对比、烘托、反衬,是不够恰当有失公允的。脱离文本缺乏诗意或反诗意的批评,在文艺社会学中有,但在文化研究中也同样有。文化诗学呢?在我看来,"诗意"或"诗性"之有无,并不因为"诗学"之命名而有所益损。因为"诗学"本身说到底,也就是文学理论。文化诗学和过去所指称的文学文化学,似乎也没有什么的区别。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极其广阔多样的。有的研究,如对文艺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研究,与文本的某种程度的脱离,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有的研究,则需要诉诸社会学的调查、统计方法。尽管这种定量研究,是没有诗意的,但并不意味着就是简单的机械的无效的。

当然,我在赞同"走向文化诗学"之余还要提出"重建文艺社会学",更为重要的动机还是出于学科史方面的原因。

80年代以来,文艺学领域的"热点"太多,"更新换代"太快,新名词新概念乃至新学科层出不穷,有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这一方面固然表明了文艺学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似乎也表明了文艺学的确还是个"不太成熟"的学科。有论者批评文艺学领域的"追新逐后"和"赶潮综合疲惫症",认为"高频率的结构调整,没有形成研究定势,更遑论优势。"语虽尖锐,但令人深思。1987年,钱中文先生便提出"必须建立我国科学的文学社会学"的构想。但在1987-1997这十年间,文艺社会学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距离钱先生提出的目标,似乎尚有很大距离。尽管文艺社会学对于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个新名词,早在20-30年代,便有大量译介。到了40年代,更是出现了要为"文艺心理学"、"文艺形上学"争得"文艺社会学"同等地位之呼声。但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献和学术资源,学科性质和学科边界相对清晰也相对成熟的学科,在近20年来的文艺学研究中,却相对"沉寂"(童庆炳语)了。1998年8月我曾在北京图书馆对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研究成果进行过调查:按书目全文方式检索,分别为103、57、23个;按主题词检索,分别为65、50、20个;按书名检索,则分别为39、15、11个。数据表明,在文艺学分支学科中,文艺社会学研究明显滞后。其成果大约为文艺美学的1/4,文艺心理学的1/2弱。书名的比例差所以稍小,恰恰又表明了文艺社会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单一。

不过,在文艺社会学相对"沉寂"的时期,童庆炳先生的研究还是卓有建树的。1994年,他和程正民先生共同主编并出版了的《文艺社会学·传统与现代》。他认为:文艺社会学是文艺学中一种传统而又现代的理论与方法。说它是传统的,是因为它古已有之。说它是现代的,是因为无论是"西马",还是60年代的"接受美学",以及70年代的"新历史主义批评",都表现为以现代的形态向文艺社会学"回归"。这一论断是精当并极具启示性的。传统与现代,不仅打通了古今中外,而且也为我们认知继"新批评"之后的"新"批评、继"语言论转向"之后的"文化论转向",提供了清晰的理论地图和坐标。正因为如此,我才始终认为新历史主义或文化诗学,其实也就是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文艺社会学。

在完成了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社会学",以及国家"七五"社科重点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之后,1997年,童先生等北师大学者又推出了另一博士点基金项目的理论成果《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可以认为,在分别对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所推出的文艺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不但显示了研究者学术思路的连续性、承递性,而且也显示了学术旨趣和目标的综合性、创新性。而文艺社会学和文艺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结合或综合,其实也就成为文艺社会学学科建设在90年代中后期所呈现的理论形态的多元化、多样化趋势与走向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过,随着90年代中后期文化研究的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文艺社会学学科重建的工作似乎突然被搁置、中断了。当然,这种情况也可以换一种说法,即文艺社会学研究,在包罗万象的文化研究中,其实得到了深入和发展。毫无疑问,在文学批评理论的又一次"转向"中,文艺社会学是个得益者、受惠者。尽管这种得益与受惠,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实质性的。就这一点当然也仅仅限于这一点而言,可以认为,提出"重建",只不过是为了给文艺社会学"正名",或者说图个"虚名"而已。

三、怎样重建文艺社会学?

文艺学分支和社会学分支

技术的、批判的、实践的

在重建问题上,陶东风提出要打破文化与社会存在的一元论与依附论,把文化理解为一个不仅反映现实,而且建构现实的基本的社会实践。因此,不仅要用社会理论来解读文艺现象,同时也要从审美的、文艺学的角度解读社会现象,用审美现代性来反思现代社会,诊断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偏向。

把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文化活动当作参与历史过程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力量,既是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支点,也是20世纪文艺社会学一个基本出发点。豪塞认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可以互为主体和客体。"它们之间的影响具有"同时性和相互性"。正是本着这一思路,杜书瀛才反复强调:文学既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创造世界的一种方式。它的创造物是具有物质形态的精神存在物,并以此积极参与到"历史创造人"的过程,从而创造"历史的创造者"。

如果说关于文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偏重于学理的探讨,那么关于文艺学和社会学在方法论意义上的互动性与辩证法,则不仅在学术史的意义上重申了利维斯的基本立场及其现实意义,而且也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以及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与价值。

长期以来,在国内的文艺社会学研究中,一般都是讲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艺现象,而用文艺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则较为鲜见。正如有论者言:文艺学在方法论上所能提供给文艺社会学的非常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文艺学本身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而文艺学和社会学在理论方法上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互动性与辩证关系,实际上也就涉及到文艺社会学学科定位这一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

作为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事实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文艺社会学,即"文艺社会学"和"社会文艺学"。国内关于文艺社会学的学科定位,有"美学"说、"社会学"说、"文艺学"说数种。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文艺学定位。国外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一度从属于艺术社会学,一度从属于文化社会学,一度又从属于文学理论、文学学或知识社会学、阅读社会学或文明建设社会学,并在其中加以讨论。"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学。同为社会学定位,其中也有不同的理论与学派。其根本差异在于:"究竟从哪种社会学的立场――如从历史的、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证主义的、新实证主义的、批判的、经验的、功能主义的以及行为主义的等等――来阐述这一问题"。

因此,重建文艺社会学,首先便应该根据不同的理论立场,建构和拓展作为社会学分支的文艺社会学和作为文艺学分支的社会文艺学。当然,根据约定俗成和惯例,无论是属于社会学分支还是属于文艺学分支,我们还是可以统称之为文艺社会学。但有两点必须明确:第一,分属两大学科的文艺社会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不应该相互诘难与颠覆。国内学界曾以"没有文艺的文艺社会学"来非议经验的、实证的文艺社会学,其实是一种"越位"。第二,作为社会学分支的文艺社会学,在它的研究对象或方法中,必须有"文艺"或"文艺学"的因素、特征、性质。也就是说,并非任何方式的社会现象的解读,都属于文艺社会学。《文化研究》第2辑的"哈贝马斯论话语政治",以及对北大百年校庆的文化分析等,即如此。对于社会现象、社会文本的解读,如果没有本着文艺学的视角与方法,那么,它只是一般的文化研究。

其次,在两大分支之内,还应该重视不同学派的建构与拓展。

关于20世纪的文艺社会学研究,国内一般将之分为四大学派: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社会学、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发生学结构主义的文学社会学、实证主义的经验的文艺社会学;或者分为实证主义经验派、批评辩证派、发生学结构主义、苏联的文艺社会学。而国外,则将其分为两大流派:"经验的实用的文学社会学"和"理论批判的文学社会学"(德国,菲舍尔·科勒尔);或"经验的"和"辩证的"(法国,齐马);或以法国实证主义为依据的"具体-经验性的研究流派"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一般理论流派"(苏联,尤·H·达维多夫)。声称"至少有三千种考察文学事实的方法"的埃斯卡皮,则以"对处于社会之中的文学的研究和对文学中的社会的研究"

两种方式,对其加以概括。

我认为,"经验的应用的"和"理论的批判的",应可概括20世纪文艺社会学研究的不同流派和方法。这两大流派,其实也就表征为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合理性形式和价值合理性形式,以及哈贝马斯关于知识分子角色的经典研究――将知识分子功能划分为技术的知识分子功能和批判的知识分子功能――在文艺学领域的分化与对立。

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文艺社会学,是20世纪西方文艺社会学的主流。其研究对象极其广阔繁复;其主要特点,在于谋求一种"处方性知识"。关于这一学派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法国波尔多学派颇具代表性。注重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是这一学派的方法论特征。

与实证经验派的文艺社会学相反,理论批判的文艺社会学则对此持抨击与否定态度。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便曾因此而与经验派公开论战。他认为专注于作者、作品、读者的外部交流关系的经验社会学研究,其实是从纯商业角度出发,给用户提供资料,寻找潜在的市场。这种方法无助于促进对作品的社会理解,而"只是一种有益于想要搞清楚哪些方法可以赢得顾客而哪些不能的商的技术"。故此,法兰克福学派反对只把文学当作一种纯粹的社会现象加以研究,而是坚持历史、美学、社会辩证统一的立场,强调理论思辨的方法和"否定的美学"、"批判的理论"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功能。

尽管上述两大学派的研究路向与学术旨趣相悖,但在国内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果说花建、于沛的《文艺社会学》(1989)偏重于经验实证派路径,那么姚文放的《现代文艺社会学》(1993)则偏重于理论批判派路径。两种不同的路径和方法,其实也就预设了前者后来转向了文化产业与文化政策研究,而后者则走向了审美文化批判的学术道路。

由于国内学界素来有重理论轻实证的倾向,因此,在学派建设中,我认为法兰克福学派所代表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固然重要,但波尔多学派所代表的实证主义经验研究同样重要。正是本着这一基本判断,我认为金元浦最近主持的一组文化研究个案分析,在方法论意义上应予特别关注。据报道,这一个案研究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与高度评价"。这也恰恰表明了实证的经验的文艺社会学,对于当下文艺学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篇6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也反映了一个时展的特点并且与之相适应。关于社会学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2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优秀大学生社会学论文题目1.浅析大学生炒股的博弈心理现状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

3.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4.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5.读懂“90后”才能获取真正的生力军

6.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

7.关于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探索

8.信任与公平:青年社会心态的区域比较

9.浅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10.试论专业化.职业性社会工作推进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分析

11.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12.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13.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婚姻观研究

14.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以公关课程为例

15.“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

16.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17.穗.港两地青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18.90后男大学生穿着行为分析

19.双语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分析

20.罗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22.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23.统计学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4.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社工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

25.新常态下社会思潮的存在逻辑与新表征

26.大学阶段数据分析师的培养研究

27.社会工作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

28.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探讨

29.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30.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探析

31.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32.实践性教学在女性学课程体系中的运用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及变迁研究

34.基层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初探

35.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36.“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报告

37.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38.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39.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调查

40.国外青少年移动网络通讯设备使用情况研究综述

41.甘肃省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羞耻感.述情障碍.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42.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43.症结与解决:受怀旧风影响的大学生恋爱观

44.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45.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

46.家庭依恋模式对杏林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案研究

47.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48.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49.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激励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50.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低头族”的启示

51.湖北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的实证分析

52.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53.改进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方法及其意义

54.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研究

55.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56.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共同体”研究

57.信息技术女性用户对信息技术设计的影响

58.关于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评价

59.大学生亲子关系与朋友关系的相关研究

60.常见校园犯罪的法律说明及其预防

法律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1.涉罪未成年人异地社会调查制度现行做法

2.完善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调查制度的司法对策--以广州市的审判实践为样本

3.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理解与完善--兼论《刑事诉讼法》第275条

4.我国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别制度引入

5.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险性调查的理念确立和机制构建

6.少年司法分立论

7.“打人命”:农村青年妇女自杀特殊干预的一般意义

8.校园虐童行为模式与预防对策研究

9.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

10.自由的女性与女性的自由--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的主张及其影响

11.中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综述

12.“封存”还是“消灭”?--评新刑诉法犯罪记录封存条款

13.“罪错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权益保护与法律规制”研讨沙龙综述

14.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机制创新研究--以玄武区检察院“协作式”办案制度为视角

15.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的实证分析--以A市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和预防现状为调研对象

16.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

17.我国少年司法的困境与出路

18.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性制裁机制研究

19.赦免制度:“宽恕”在国家心理中的体现

20.司法社工职业的独特性

21.论强制辩护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适用--以《刑事诉讼法》第267条为中心

22.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立法研究综述

23.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性法学思考

24.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区矫正

25.试论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

26.从性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看性法学研究的未来课题

27.关注弱势群体--女性主义法学的启示

28.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法律观及其启示

29.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儿童参与”--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新思考

30.少年司法程序中品格证据适用的冲突与重构

31.儿童虐待的心理危害

32.未成年人轻罪案件非刑罚化处理之构想--以刑事和解为视角

33.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之定位

3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社会调查制度的实际运用与分析

35.论我国未成年人人格调查制度之完善

36.宽严相济语境下未成年人累犯制度释疑及完善

37.可能性与空间考量:精神障碍者的司法社工介入

38.法社会学视角下的男性自杀问题研究

39.论大学生犯罪是否从宽处罚及其完善

40.新时期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判与对策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1、家庭暴力问题解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3、北京市社会工作事务所中社会工作者的激励状况研究

4、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

5、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影响

6、关于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研究

7、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一种优势视角的分析

8、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服务研究

9、社会工作对自闭症家庭的干预研究

10、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11、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研究

1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13、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14、军休干部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研究

15、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运行模式研究

16、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质量研究

17、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模式研究

18、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探讨

19、“三社联动”机制推动广州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研究

20、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现状分析

21、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满意度调查

22、新形势下沿海地区农村社会工作问题研究

23、伤残人群社会工作中的困惑思考

24、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及前瞻思考

25、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模式研究

26、专业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探讨

27、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28、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析

29、增权理论视角下面向“三失”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个案帮扶途径与方法研究

30、社会治理视角下新疆社会工作示范点的发展研究

31、制度信任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嵌入”公办福利机构问题研究

32、青少年厌学的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研究

33、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抉择

34、从社会工作机构的成立看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发展

35、社会工作视角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

36、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和整合

37、社会工作方法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运用

38、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机制探析

39、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明确组织使命与发展道路方法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篇7

这篇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学习型,课题,成人,动力,报告,研究,学习,社区,

课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dka010355。

《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经过充分准备,于2002年6月20日在北京正式开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国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坚出席了开题会并讲话,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科院职成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崇文区教委等单位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会。课题主持人赖立作了开题报告,较为详尽地阐明了该课题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分工。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科学和创新精神,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2000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v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v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v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提出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提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

这篇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学习型,课题,成人,动力,报告,研究,学习,社区,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社区人口状况

v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1篇8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接受价值观系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培育“理想人格”的价值指南。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的真实状况和辅导员“亦师亦友”的管理角色,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对理工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先在优势。

本课题重点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缘性关系,理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的作用。分析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相关政策,实证调研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最后,笔者基于辅导员学生管理的角色和身份,梳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通过对本课题相同或相近主题的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凝练,得出现存文献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现状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成果。总体来说,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学者主要侧重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功能和作用、途径和方法、认同机制等几个角度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认同状况和特点,找出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改善策略。从学者对选取的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近八成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说明对其认同感较高。同时,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务实,趋向功利性,价值取向更加多元。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

学者主要通过理论思辨和经验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李明(2012)认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大学生主体出发,发挥主体自身的教育功能,从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大学生接触、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纪岩(2010)认为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培育的目标,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坚持四个统筹,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分层次建立培育的长效机制。高巍翔(2013)认为“通过凝练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来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路径”。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机制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从心理学视角审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实际,使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接受机制,从而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到践行的过程。汪立夏等(2012)认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机制、动力机制、体验机制和固化机制的创新,可以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理论自信,进而将其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最后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研究培育路径时,涉及传统文化教育,但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部分学者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郭学利等(2013)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进而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篇9

当代科学的特点是一面高度分化,一面又高度综合,这就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朝着一体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文学虽不同于科学,但科学不能不给予它以深刻和巨大的影响。当今,文学研究一体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已日趋明显,建立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艺学研究方法体系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建立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历史趋势,主要看文学艺术对象是否提供可能性,文艺学研究的历史经验是否提供必要性,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否提供可行性。

(一)文艺学研究对象的丰富性、系统性与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

研究方法作为认识的工具,始终受制于研究对象,它是对象的“类似物”,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手段,借助它使主观方面与客体保持相互联系”[①]。因此,依据研究对象及其特征,才能产生相应的研究方法。毫无疑问,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文学。

文学是自然科学、哲学、神学的附庸,是一个独立实体,还是一个系统,这在人类认识的不同历史阶段,认识是不同的。在古希腊美学和文学思想的萌芽时期,把文学和美当作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黑格尔,始终把文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环节;中世纪神学则把文学作为维护宗教统治的工具;当今,文学被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按照现代系统观,宇宙万事万物无不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文学也不例外。与自然系统相比,它是由人“根据一定的原理”创造的“所谓立体性地统一起来的一个整体”[②]。当属人工系统。作为人工系统,它既是人与自然结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又是与社会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双向联系的开放系统、动态系统,它所具有的要素、结构层次、功能远比自然系统丰富和复杂。系统原则揭示,文学内部的各个要素(作家、作品、读者;生活、创作、欣赏等等)都不是孤立的,它既自成系统,又与其他各子系统发生联系,构成一个综合化的大系统。不仅如此,它还置于艺术文化背景之中,与其他门类的艺术构成艺术文化系统。文学要存在、发展,又必须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关系,不断互相传递信息,进行系统的反馈运动,来实现自身的反馈调节运动。因此,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网络复合系统。

实际上,文学系统的内部要素、结构、功能远比这丰富复杂。即便如此,也可略见一斑。文学对象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为建构多样、综合、一体化的文艺学研究方法体系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文艺学研究的历史表明,以文学的“某个部分、方面、侧面、层次、因素、阶段”[③]。为研究对象,就创立了各自不同的文学研究方法。比如,以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为对象的文艺社会学方法;以语言为对象的符号学、语义学、结构主义方法;以作家、读者为对象的文艺心理学方法;以文学活动流程为对象的信息论方法;以文学功能为对象的价值学方法等等,不胜枚举。前苏联学者布什明在探讨文学研究方法时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文学则承认用与对象的本质相适应的各种可能的方法,从文学的各个方面来研究文学是有可能和有必要的”[④]。前苏联著名学者卡冈对这一问题更是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他认为,艺术是一个由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知觉组成的特殊的信息系统,而它又置于整个艺术文化的大系统之中,依据它们各自的结构层次及相互关系,形成了许多既有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新学科和新方法。他以下图[⑤]。文学艺术对象的丰富性、系统性必然带来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说:“对于今天的艺术——所有的艺术来说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有各种各样的选择。这里没有占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没有非此即彼的艺术风格”。这一分析虽有所偏颇,但却预示着文学艺术研究方法多样化的历史趋势的来临。在当今,从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展开研究的趋势,正是当代科学日趋分化和整体化的一种表现,是“寓于多”时代的要求。企图以“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定于一尊的研究方法将一去不复返。有望建树的学者,总是不遗余力去寻求新的研究角度,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以促进“知识旧体系的更替,新体系的建立”[⑥]。

(二)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的回顾和反思

我国文艺学研究方法形成多样化的态势,既是对文学艺术本体观念变革的产物,又是对文艺学研究方法历史经验反思的结果。建构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艺学研究方法体系,有必要从历时和共时、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考察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和现状,在新的审视点上进行必要的反思。为此,我们将从4个坐标系上进行粗略考察。

1、中西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扬弃

在西欧,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学研究方法,主要是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而上学的逻辑演绎法(又称抽象的哲学思辨法)和培根创立的形而下学的逻辑归纳法。其次还有历史归纳法、社会学方法、美感经验的心理分析法、某些自然科学方法。这些方法虽有消长、斗争,但总是能够延续下来,至今仍被运用,故称为传统方法。

在中国,由于本民族的思维方式“缺乏思辨思维和形式逻辑,主要强调直观和经验,并同伦理道德挂钩”[⑦]。中国文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行的是经验主义的现象描述法、伦理道德的社会学方法。

上述传统方法的长处是:

第一,形而上学的逻辑演绎法强调从哲学角度对文学艺术进行研究,重视哲学对文学的指导作用。加之它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律,论证严密,思辨性强,有助于建立文学的知识体系。

第二,注重文学艺术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哲学、社会、历史、心理学角度探讨文学的价值功能,这在今天也是有益的。

第三,传统方法经过无数文艺理论家的继承和发扬,不仅为后人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而且也形成一整套的逻辑方法、研究模式。比如演绎法与归纳法的论证程序、原则、方法等,时至今日仍有积极意义。

从上述三方面看,传统方法开辟了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深入研究文学的道路,为今后从宏观上,从整体上认识文学做了充分的必要准备。但是随着一个个“多元时代”(普里戈金认为,我们今天生活的是一个既有决定论现象,又有随机性现象;既有可逆现象,又有不可逆现象的多元时代。)的到来[⑧]。上述传统方法并不能涵盖如此复杂的文学艺术现象,暴露出明显的不足。

第一,传统方法存在一定的猜测性、假设性,缺乏科学性。抽象的哲学思辨方法的致命弱点是把文学艺术作为哲学的附庸,用某种先验的哲学观点和体系解释文学艺术,一旦两者不符,便将文艺削足适履。同时它所遵循的逻辑论证原则是从一般推出个别,一旦大前提错了,结论也就错了。这种方法有较大的猜测性和假设性。印度学者N·K·简恩说:“从科学的观点看,这种方法已过时,运用这种方法,人们推测出一般陈述(假说),并据此演绎出许多陈述。倘若每个演绎出来的陈述都被实验证明是正确的,它就支持了假说。倘若情况并不是如此,则暴露出这个假说的局限性。”[⑨]

事实也是如此。从科学认识史上看,中世纪基本研究方法是演绎法,一切以圣经、教父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出发点和归宿,不能越雷池一步。但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运用观测实验的科学方法,了托勒密地心说,而建立了日心说;刻卜勒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塞尔维和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了传统观念[⑩]。从文艺学研究史看,培根以科学实践观和归纳法把“美学由玄学思辨的领域转到科学领域”,“对审美现象进行心理分析”[11]。而黑格尔运用抽象的哲学思辨法,导出了文学“是理念的感性的显现”的错误结论。所以,抽象的哲学思辨法存在着较大的猜测性和假设性。而中国所采用的现象描述法,虽能从感性经验入手,以“极精炼而又隽永的语言点出关键”,其中也不乏“极明亮的思想火花”,但是它是一种猜测的、笼统的、直观的方法,缺乏思辨色彩,因此猜测性、假设性更大。归纳法较之演绎法有更多的积极意义,但归纳法的产生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甚至抹杀二者的差异”[12]。因此不免流于经验,缺乏理性、科学性。

第二,归纳分析和综合分离。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互相提供前提的思维方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为演绎提供根据,而演绎又为归纳指明方向,提供前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和哲学观点的分歧,历史上产生的演绎法和归纳法,长久以来争论不休,各执一端。文艺学研究领域中形而上学方法与形而下学方法的论争,就是认识史上这两种方法争论的反映。黑格尔在《美学》绪论中对此有过总结。他说:“谈到科学研究的方式,我们就走到两个相反的方式,每一个方式好像都要排除另一个方式,都不能让我们得到圆满的结果”。“一方面,我们看到艺术的科学只围绕着实际的艺术作品的外表进行活动,把它们造成目录,摆在艺术史里,或是对现存作品提出一些见解或理论,为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提供一些普泛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艺术的科学单就美进行思考,只谈些一般原则而不涉及艺术作品的特质,这样就产生出一种抽象的美的哲学”[13]。黑格尔从主观到实践上,都力图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但由于哲学观上的唯心主义,未能科学地解决二者的真实关系,自己的研究不免又回到了抽象的哲学思辨上来。

第三,以部分研究代替系统研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单打一的方法,基本上就文学的某一部分、某一侧面、某一要素进行孤立研究,而且还误以为穷尽了对文学规律的认识,这样就以单项、线性、平面式的研究代替了多项、立体、网络式的研究,比如哲学思辨法以本体论研究代替美学研究;社会学方法以外部研究取代内部研究;美感经验的心理分析法以心理分析取代社会批评。这样,传统研究方法就不能全方位地揭示文学的自然质、功能质和系统质,无助于全面认识文学。

对传统研究方法的利与弊的分析,是以系统方法为参照物,以建构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学研究方法为目的去透视的结果,其中该扬之处,继承发扬光大;该弃之处,舍弃弥补改造。

2、西欧当代文艺学研究多元方法林立

到19世纪末,随着自然科学、心理学、文化学长足的进步,西方文艺学研究方法学派林立、纷繁复杂。其名目之多、时间推移之快、重点转移之频,都是前所未有的。归纳起来,大约有如下几种:精神分析、科学美学、语义分析、符号学、现象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原型批评、接受美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等。上述方法,无论其存在时间的长短,都有其一定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从某种角度看,还有其不可互相替代的某些方面的功能。但同时也应看到,它们有自己适宜的国情、范围,必然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对此也应科学地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当代西方多元方法的合理因素是:

第一,开展多角度的研究。传统研究方法把文学艺术作为一个静态的封闭实体进行研究,确认它的不可分性,因此至多研究它与社会、与哲学的联系,与科学的差异。而多元方法则分解文学实体,从社会、作家、作品、读者各个不同层次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即便像作品这样一个层面,也要继续开辟新的研究角度,出现了语义、符号、结构、形式、阐释等研究方法。这不能不承认多元方法打破了传统方法拘泥一格的模式,发现了新的研究对象,扩展了新的观察视点,树立了新的阐述目标,为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地研究文学和开辟新的天地做了必要的准备。

第二,各学科相互渗透,各种方法互相借鉴。西方研究者虽然往往片面夸大自己研究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但是为开辟新的研究角度,又不能不自觉地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各学科之间是互有借鉴和渗透的。比如心理分析导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结构主义发端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三论”是外来学科的方法的移植。由此可见,多元方法在各学科相互渗透,借鉴方面是有成效的。

第三,从某一角度的深入研究。从总体上看,多元方法林立、并存;从局部上看,各派对立、排斥,都想以自己的优势取代别的方法,因此迫使各派在某一角度、某一方面深入开拓。比如结构主义历经俄国的形式主义、捷克的布拉格学派和法国的结构主义,从雅各布森的“音素、语素、词、句等组合关系入手”[14]。研究文学,到罗兰·巴特建立的“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的研究模式,再到热奈特的4种主要叙述类型的研究[15]。步步进展,层层深入,开拓了从语言方法研究文学的空间。应该承认,在某角度的深入研究上,多元方法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以往的文学研究。

尽管多元方法有其历史的功绩,但由于它们大多以西方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因而有其不可弥补的缺陷。卡冈在评价不同的科学对艺术的研究时说:“迄今仍然是非系统的、杂乱无章的,在最坏的情况下,这种研究建筑在嫉妒的竞争中,而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研究建筑在漠不关心的‘和平共处’中。”[16]这就是说,多元方法往往是各自独立、各走极端、互相排斥、互相取代。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现今科学知识发展的水准上依靠系统研究的原则”对文学“展开综合研究”。这项任务,西方研究者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历史地落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者的身上。

3、前苏联文学研究方法的兼收并蓄、改造创新

前苏联从19世纪的俄国开始,传统的研究方法是社会历史方法。到20世纪初,由“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诗歌语言研究会”兴起的形式主义方法曾一度相当活跃。但不久,由于它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出现了将形式绝对化的倾向,而遭到了过分严厉的批判。之后,前苏联研究方法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庸俗社会学。“庸俗社会学是出于片面地解释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阶级制约性原理,从而导致文学史过程简单化和公式化”[17]。因而从50年代中期起,前苏联开始着手纠正这方面的问题。50年代被称为回顾和反思(或“解冻”)时期,主要是清算庸俗社会学的错误,从60年代开始,前苏联把方法论问题的研究提到首要地位,在组织上设立专门机构,出版专门刊物;在实践上大量介绍各种研究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和应用研究。一大批著名学者,如尤·鲍列夫、卡冈、赫拉普钦柯、斯托洛维奇、叶果罗夫、马尔科夫、彼得罗夫等人,致力于新方法的研究,并著有专著。至此,在文学、美学研究领域,庸俗社会学得到彻底清算,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并存,并把研究方法推向新的阶段。

前苏联在文学研究方法上历经的曲折、反复以至于最后达到繁荣,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强调对各种方法的兼收并蓄。前苏联政治生活的变迁、文学本身的变化、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自然科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在文学艺术和研究方法上的“大一统”和单打一局面,进入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的开放的时期”,对传统的、西方的、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各种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兼收并蓄。这种做法反映了前苏联学术界研究学风的宽容、研究思维方式的辩证。一般而言,在研究中某种方法兴起确立之后,易排斥其他方法,一种思潮流行时,又容易否定过去,割断历史。鉴于历史教训,前苏联在进行方法论研究时,这种片面、对立、极端的倾向较少发生。因此在清算庸俗社会学时,并没有抛弃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在强调内部研究时,也不否定外部研究;在吸收外来研究方法时,又不妄自菲薄;在坚持传统时,又不盲目自尊;在运用美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不放弃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这就保证了文艺学研究方法的研究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注意对各种研究方法的改造。历史上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各种方法都有它适应的国情、对象和范围,当它被移植或吸收时,必须根据自己民族的情况加以改造。前苏联学术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改造各种研究方法,特别是西方的研究方法。比如风靡整个欧洲的接受美学到了前苏联,则被改造为“历史功能”研究。历史功能研究强调“分析一部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它在作者生前的时代所起的作用,而且要看到它在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外——在未来的时代所起的作用”。“用巴赫金的术语表示,历史功能阐释就是‘对应关系’的研究”,包括“作者同前辈的对话、作者同当代读者的对话、作者同未来时代读者的对话”。[18]从历史功能研究所强调的研究重点和三种对应关系类型看,它注重作品对读者的作用,这就把文学研究的重点从文本转移到读者身上,这与接受美学极其相似。但是它又克服了接受美学的某些片面性,把作家、作品、读者联系起来,更强调作品在当时、当下、未来三维空间中历史地、辩证地发挥作用。与接受美学相比,它们之间既有一脉相承之处,又更具历史性、辩证性。

此外,像结构主义这样的研究方法,前苏联学术界既充分肯定它是“深入研究艺术篇章的手段之一”,能起到“为研究工作者开辟广阔天地”的重要作用[19]。同时又严格地将结构分析与结构主义区分开来,并给予新的解释。所有这一切表明,前苏联在引进新的研究方法的同时,一方面兼收并蓄,一方面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再次,敢于创新,勇于开辟一条新路。

前苏联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新的应用领域的铺开;二是综合研究的兴起。从前者看,主要是表现在类型研究,历史功能研究、阐释和评价的方法产生及各种方法的应用上;从后者看,主要是从“综合角度,用多样的研究方法来全面评定一部作品或一个文艺现象的外在作用和内在价值”[20]。

前苏联文学研究在挣脱了庸俗社会学和教条主义的羁绊,开创了百花齐放的活跃局面之后,及时认识到开展综合研究的必要性。20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科学院成立了艺术创作综合研究专门委员会,70年代初提出“综合考察和系统研究方法相符合”的思想,许多著名学者转向综合研究,并致力于应用。像鲍列夫和斯塔菲茨卡亚在1980年发表的《社会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指明了归纳综合的趋势。卡冈的《对艺术作综合研究的系统方法》、《作为系统的艺术文化》等文章,则是综合研究的结晶。在综合研究中,他们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论,坚持历史的逻辑方法,另一方面又提倡多种方法的运用、补充、渗透。只有这样,才“不会变为方法论上的多元论和折衷主义,而只会成为对作品实行全面分析的因素”[21]。

前苏联对文艺学综合研究的主张、做法及成果,无疑是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4、我国文艺学研究方法变革的趋势。

我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趋于单一。“五四”时期,西方各种方法涌入,但迫于战争、动荡,未能深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独断论、机械论和“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我们的研究领域狭窄,思维方式保守,方法单一。具体表现为:就研究的内容看,注重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政治、文学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忽略文学的艺术美学特性的研究;就思维方式看,是单向、平面、线性定性的机械论、还原论;就思维角度看,是单一、静止和封闭的;就思维空间看,只有当下,而无历史的、时代的、当代的,只有中国,而无外国;就思维模式看,“一内容二形式,鉴定式的结论,调查式的评述”。文学研究上述问题,一直到1983、1984年开展“方法论”的讨论,才有所认识、有所纠正。

1984年,我国兴起的方法论讨论热潮,已经形成“多元发展的态势。表现为:文学观念和批评观念的多元、批评方法的多元、批评实践总体结构的多元”[22]。随着各种各样方法的介绍和应用的尝试,目前“综合态势,已显露端倪”。但是这种综合仍然处于不自觉的交织糅合,而不是自觉的、融会贯通的、整体化的综合,还没有出现有影响、有见地的专著。与前苏联70年代相比,我们的方法论研究还需告别“告知、尝试”阶段,走向综合、整体化的阶段。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抹煞1984年的方法论讨论的历史功绩。应该看到它是对历史经验反思的结果;是肃清“左”倾教条主义、机械论、独断论影响的产物;是我们民族方法论自觉意识的觉醒,它必将促进新的文学观念、新的思维方式的诞生。

总之,从历时和纵的方面看,中外传统方法的扬和弃;从共时和横的角度看,西方多元方法的利与弊,前苏联文学研究方法的历史经验,我国当代研究方法发展趋势,都说明必须建构多样、综合、整体化的研究方法的体系。

(三)文学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可以理解为“人们按一定的方式、规则、程序输入和输出信息的思维活动形式”[23]。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24]

从人类认识史看,主要经历了原始、农业、分析和综合4个时代;人的认识对象中心由模糊的表象世界——实物中心——系统中心——元系统中心;人的思维方式由原始思维——以实物为中心思维——系统思维——元系统思维。

在人类的幼年时代,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根本无法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相信一切出于“神之手”。在认识对象上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都是以混沌模糊的表象呈现于世。因此原始思维是一种“以‘集体表象’为基础”“无逻辑特征”的形象思维,古代神话就体现了这种思维特征。

从奴隶社会到整个中世纪的农业时代,人类主要思维方式是“以实物为中心”[25]。在农业时代,由于“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交换活动仍然停留在实体交换水平”[26]。许多门类的科学知识尚未形成,科学认识的方法停留在直接观察上,认识论的模式是“以实物为中心”,即只局限于相互孤立的、具有感性特征的实物和现象上,去探求它们的质。前苏联学者库兹明在分析这一时代的思维特征时指出:“在这个阶段,认识是从现象上,即还是从外表上来看待对象的,认识还没有揭示出对象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没有揭示对象受它所属的那个系统的制约性和对象的质的过程”。这就是说,“以实物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具有直观、笼统、猜测、感性、孤立的特点。在文学研究领域,则表现为把文学作为一个实体,只从外部(自然现象或哲学)探讨文学的某些特征,因而文学一直是自然哲学、哲学和神学的附庸。

从农业时代到分析时代,其中有一个过渡,即前分析时代(14~16世纪);分析时代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在这一时期,人们的交换活动中心已由实物转向能量,科学长足进步,科学研究则分门别类,研究方法由观察改为科学实验,思维对象自然仍以实物为主,但已不作为实体,而能够进行解剖分析;思维方式则主要是形而上学。这种思维的优点是“对事物研究细致、具体、严密,在科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缺点是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特点,主要表现为还原论与机械决定论。

所谓“还原”原意为简化、简缩、缩小。它的基本思想是:主张把复杂的对象分解为简单部分,从简单部分特性的已知来把握对象整体,主张以低级运动形式解释和说明高级运动形式,进而说明世界的图景。这是一种解剖式和分解法,排除一切偶然性和变量,抓住一条线索追踪来源,探寻因果联系的单项、平面、线性思维。

机械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决定论。它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已经决定的,无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只要找到一个宇宙方程,了解宇宙的起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就可以用力学的方程给予明确的描述,给予绝对的正确预言。[27]这种思维是一种直线因果的思维定势。

分析时代的形而上学方法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表现是:从研究对象看,它把文学当成一个独立实体并加以分解,孤立地进行某方面的考察;从研究内容看,已涉猎了较多方面,如文学与社会、文学特性、心理因素、形式因素等等,但分门别类地进行孤立研究,尚不能联系起来;从思维特征看,是单项、平面、线性因果的。应指出,我国文学研究中所流行的庸俗社会学方法,如果从思维根源上看,则与形而上学有一脉相承之处,而且还比它走得更远。

由于分析时代科学知识的积累,人们不仅发现了各门科学的具体规律,而且还发现了各门学科间相互联系以及相互联系所产生的一般规律,这就扩大了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大多数科学都经历了一个把关于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观念不断扩大和加深的过程,比如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学说对于深入系统研究社会,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遗传学对于深入研究生物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物理学,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对于化学……这些理论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确立了彻底唯物主义的系统性思想……科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以“系统中心”代替“实物中心”。[28]

“系统中心”以“构成现象系统的‘种类’为中心,而个别现象和对象这时则表现为总体的构成部分,表现为它的因素、成分”。对象的系统性则要求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地观察事物,系统思维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在文学研究领域,则要求把文学作为一个系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这一时期出现多元方法便是系统思维的必然产物。

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们“所研究的现实被看成是多中心的、超系统的统一体,一种复杂现象的综合”。人们认识的内容不再是实物或系统,而是“复杂的对象——综合的多系统的现象及其全部各种层次的和多侧度的关系”[29]。即元系统。元系统要求人的思维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特征。实际上,目前“综合考察、综合研究、综合创造、综合发展、综合规划和综合管理等等,已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活动方式”。[30]在文学研究领域,建立多样、综合、整体化的研究方法体系,就是元系统思维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水平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必然趋势。可是与这种必然要求和趋势相比,我国当今的思维方式仍停留在农业和分析时代,呈现出“封闭、求同、单向、直观、超稳定、亚节奏”的特点。[31]表现在文学研究领域,则是公式化、程式化、概念化。审视过去、展望未来、立足现在,我们再不能固守传统格局、固步自封、妄自尊大,而是要奋起直追,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上来一个彻底革命,以迎接文学综合时代的到来。

[①]黑格尔语。转引自〔苏〕鲍列夫《美学》,第17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②][日]增成隆士:《美学应该追求体系吗?》,转引自《美学文艺学方法论》上册,第145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③][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第73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④][苏]布什明:《文艺学的方法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⑤]此图载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第80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⑥][苏]鲍列夫:《美学》,第18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⑦]普里戈金:《跃进时代中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年第3期

[⑧]普里戈金:《跃进时代中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年第3期

[⑨][印度]简恩:《科学方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基础现代模式》,《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年第3期

[⑩]生:《西方认识论史纲》,第112~116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册,第202~20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2]生:《西方认识论史纲》,第16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3]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18页,商务印书馆,1979

[14]傅修延、夏汉宁:《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第162页、第423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15]傅修延、夏汉宁:《文学批评方法论基础》,第162页、第423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16][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第73~74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17][苏]柯静采夫:《文艺学中的庸俗社会学》,《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第3期

[18]吴远迈:《苏联的文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文学评论》,1983年第1期

[19][苏]鲍列夫:《美学》,第532~533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20]高利敏:《当代苏联文学研究方法和批评新观念的发展》,《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2期

[21][苏]鲍列夫:《美学》,第526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22]滕云:《批评的主体意识、多元态势与综合态势》,《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2期

[23]陈晓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向何处去》,《新华文摘》,1985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465页,人民出版社,1972

[25][苏]库兹明:《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原则》,第2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26]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第42页,人民出版社,1985

[27]《大科学的群体论》,《望》,1986年第3期

[28][苏]库兹明:《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原则》,第54~5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29][苏]库兹明:《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原则》,第54~5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篇10

关键词:职业女性;社会支持;理论范式

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3-51-3

我国目前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女性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某些歧视,严重影响着女性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影响了“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面对转型期的困难与挑战,她们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来摆脱困境。社会支持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概念,由于涉及不同方面的人际关系、活动和过程,研究者很难对此做出一个简单的理论界定,所以该概念至今尚无被广泛认可的定义。一般认为,社会学界开启了社会支持研究的先河,虽然其内部各理论学派的研究取向不同,但都对社会支持问题保持了足够的注意力,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一、社会支持研究的传统理论范式

早期的社会支持研究基本上是围绕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进行的,宏观方面主要是结构功能学派的研究,这种有很强系统论色彩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强调协调、一致与均衡,大社会系统内的各种组成要素都和谐共处,每种组成要素均有满足系统生存所需的独特功能。自迪尔凯姆起,经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一布朗的社会人类学研究,再到集大成者的帕森斯和默顿,尽管他们都没有独立地研究过社会支持,但其思想内涵深刻影响了后来者。后人沿此路径集中探讨社会支持行为的功能,包括社会支持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在满足受助者的需要和解决其问题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结构功能主义对社会支持研究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晚期,这种研究取向依然是学术界的主流。曾有人这样描述社会支持“它们是这样一些行动或行为,其功能在于帮助某个核心人物实现其个人目标、或者满足其在某一特殊情形下的需要”。

结构功能学派的解释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及影响,代表了一种最常见的对社会支持的理解和对社会支持进行界定的方式,但正如我们都知道的功能主义的缺点那样,静止化、绝对化的立场限制了这一理论视角对社会支持做出更深入的探讨。于是社会交换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必须回到个体能动层面,认为社会行动受制于奖励或惩罚等外部刺激因素,或受制于人类本能,或暗示、模仿、感染等心理因素,其理论实质是功利主义和操作主义。具体到社会支持领域来看,交换论者早就指出社会支持具有互惠性和网络性,其意义在于使交换超出双边关系,从而扩展了社会关系网络,这种心理的而非纯经济的需求是解释社会行为的关键,特别是莫斯对于礼物的开创性分析更是直接点出礼物的互惠在社会支持中的重要作用。而霍曼斯和布劳这两位当代交换论的代表人物还曾直接研究过社会支持这个领域。霍曼斯曾经指出频繁的接触能够导致更多的支持性关系,而这些相互支持的实质就是社会资源在不同的人之间流动。布劳的早期研究中提出“当交换发生后,就会出现基本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互惠规范来规范以后的交换活动,因而互惠规范从本质上是植根于交换过程中的”。但也有人认为社会支持应该是单向的、无偿的,属于典型的利他主义行为,否则就失去了社会支持的本义,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社会支持不一定是互惠的,但大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

面对社会学领域内部的这种结构与能动之争,很快就有人发现这种各执一词式的争论于事无补,何况争论双方各有道理,无论是那一派赢得全胜对社会学的发展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情。于是,最理想的局面就是综合二者之长,符号互动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登上学术舞台的。比如齐美尔就在他的一本代表作中提出社会就是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这一观点,尤其是他在关于二人组合与三人群体的讨论中暗含了社会支持的基本内容,他指出二人组合是一种对偶关系,必须互相依赖,互相支持,而三人群体则会出现竞争与联盟,能否获得第三方的支持是取得强势地位的关键。腾尼斯则热情讴歌了田园牧歌般的社区中令人怀念的亲密关系之间的互助与支持,他指出在都市中人们的首属关系被消弱了,家庭关系趋向表面化、肤浅化,人们不再向过去那样注重亲属间的关联与义务,相互之间提供的支持也比传统社区中大为减少。上述观点被以帕克、沃思为代表的美国芝加哥学派所继承,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研究深刻地贯彻了这一思想。晚近一些的基于库利的“首属群体”和“镜中我”、托马斯的“情境定义”、米德的“价值概化”等理念支撑的符号互动论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功能主义的缺点,即不是将社会支持视为一种稳定的个人特征,而是采用一种互动的动态视角研究社会支持,将社会支持看作是受者与施者之间的连续的交易过程,并把这种过程置于一个不断变迁的生态环境中去。

必须指出的是,符号互动论虽然试图调和结构和能动之间的张力,但基本立场依然是站在个体角度向功能学派发起强有力的挑战。总之,互动视角克服了功能视角仅仅说明社会支持的结构和支持内容的弊端,也部分程度地解决了交换论的机械性和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将对社会支持的研究引向深入,其结果便是以网络分析为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在其后大行其道,并至今方兴未艾。

二、社会网络理论与社会支持研究

社会学中可以用来研究社会支持的理论范式不止一种,它们各具特色,都为深入探讨社会支持问题作出了自己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正如前文所述,这些不同的理论范式都有各自的盲点,突出表现在:①定性研究多,定量分析少,对社会支持的数量与质量未加区别;②都没能很好地解决宏观与微观、结构与能动的关系(虽然互动视角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其结果是研究成果要么对宏观现象有很好的说服力,但面对微观现象则大大折扣,反之亦然;③研究多反映社会支持静态的、共时态的方面,缺乏历时性的考虑。这说明要想进一步取得进展,必须依靠新的理论与方法。于是在这种背景下,特别是在互动理论的启发下,社会网络理论和网络分析方法便应运而生了。

一般认为,齐美尔在1908年发表的《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一书中,把社会想象为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的观点是社会网络研究的源头(当然,这也是互动论的源头)。前文己述,结构功能范式主张社会结构决定个体行动,交换论主张个体行动建构社会,而互动论则认为社会是由个体之间的互动建构。社会网络理论批判继承了上述理论遗产,它实质是一种网络结构观。社会网络理论强调按照行为的结构性限制而不是行动者的内在驱动力来解释行为,这一点使它与交换论区别开来,但这里的结构又不同于功能主义主张的绝对的、静止的地位结构观。事实上,网络分析者认为整个社会是由一个互相交错或平行的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所谓结构就是隐藏在复杂表象之下的有规律的网络模式,实际上社会结构就是网络的系统,它有一定的流动性、延绵性与变异性。而网络理论与互动论的区别则在于它所指的网络概念并不局限于个人间关系的范畴,一个网络的行动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甚至是国家。

网络分析的理论要点在于:①强调关系的重要性,而非个体的先赋属性。这方面的注意力比较多的集中在对于弱关系、强关系在求职、流动、获取支持等方面的讨论。国内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但大多从中国本土情况出发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质疑。②强调“双向嵌入”,而非单线决定论,即认为个人的一切行为都镶嵌在网络中。这方面的焦点是研究人际信任与交易成本问题,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几年,而且本土化色彩很明显。③强调资源的摄取能力,而非单纯占有。这方面的研究热点是对“结构洞”、“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的研究。相形之下,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

网络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整体网络研究方法,即研究一个社会体系中角色关系的综合结构,通过社会矩阵和社会图示法来搜集资料,以矩阵解析、社会图分析和指数分析为资料的处理方法,核心概念是孤立者、结点、明星、领袖以及各种指数。二是个体中心网络研究方法,主要用于小群体研究,通过问卷和量表调查出被调查者的互动倾向、情感倾向、互惠倾向和服从倾向。问卷通常采用“重要问题讨论网”量表和“社会支持问卷”,结果分析多用SPSS等统计软件,核心概念是网络规模、关系构成、紧密程度、趋同性与异质性等。

总之,网络理论做到了把个体行动者、法人行动者和总体社会结构结合在一起研究,能为行动者提供“外在环境模型”,它既克服了巨型理论的空泛而谈,又避免了只见个人的原子论,它的中层理论乃至理论模型极具操作性;而网络分析方法有一套完整的数学工具,可以作精密详实的逻辑分析与假设检验;假以时日,待资料积累丰富后,必能在各个研究领域开辟一片新天地。

三、其它学科关于社会支持研究的理论范式

社会支持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并不仅限于社会学界对此感兴趣,它至少还吸引了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健康、流行病学、医学及护理学、社会工作、伦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关注。在这其中,心理学对于社会支持的研究走在了前列。心理学认为社会支持主要通过两种不同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起作用:一是普惠模式,即认为社会支持对个体健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它不一定要在心理应激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而在于平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健康,该理论认为增加社会支持必然导致个体健康状况的改善。二是缓冲模式,即认为社会支持仅在应激条件下与个体身心健康发生作用,它缓冲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健康的压力影响,这种缓冲作用可能是特异的,也可能是非特异的,主要通过影响人的认知系统起作用。

心理学研究社会支持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和临床诊疗法,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相比,这些领域的研究虽然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其理论指导方面却略显单薄。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各门在社会科学出现了明显的交融趋势,社会学关于社会支持的理论大量被其他学科借鉴后,尤其是社会学的网络分析方法和人际关系网络理论被引入其它学科后,一些重要成果才得以问世,尤以心理学、教育学、卫生保健领域居多。在这个领域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包括关于社会支持、压力与疾病愈后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能通过生活事件直接发挥社会功能,起到调节精神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四、结语:开创社会支持本土化研究的新时代

从以上的梳理中,不难看出社会支持研究涉及不同层面,既纷繁又复杂,但从脉络上看,大体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以结构功能范式为代表的宏观研究、以符号互动范式为代表的微观研究和以社会网络分析范式为代表的中观研究。前文提到社会支持概念至今尚无被广泛认可的定义,就是因为要想对社会支持进行研究必须区分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以及感觉到的和实际支持层面的差异,很难找到一个定义能把如此之多的看似处于断裂与对立的内容都涵盖进来。或许比较理想的一个定义可以表述为:社会支持就是“意识到的或实际的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提供的工具性或表达性资源”。

最后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上述三种研究范式本身并无高低上下之分,它们都为我们深化对社会支持的理解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应该将三个层面同时纳入研究视线中去,甚至可以另外寻找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到而不能也不应该过分强调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层面的研究,这一点对于开创本土化的社会支持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阮曾嫒琪,中国就业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TolsdorfC.C.SocialNetworks,SupportandCoping:AnExploratoryStudy[J],FamilyProcess,1976,(15):407417

[3]马塞尔・莫斯,礼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HomansG.C.SocialBehavior:ItsElementaryForms[M],NewYork:HarcourtBraceJovanovieh,1961

[5]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6]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6)

[7]丘海雄等,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学研究,1998,(4)

[8]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WellmanB.&BerkowitzS.D.(eds.),SocialStructures:ANetworkApproach[M],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

[11]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2]GranovetterM,TheStrengthofWeakTie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3,(78)

[13]ButtR.KindsofRelationsinAmericanDiscussionNetworks[A],StructureofPowerandConstraint[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14]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01)

[15]Thoits.P.A,“MultipleIdentities:ExaminingGenderandMaritalstatusDifferencesinDistress”,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51(259-272),1986

[16]LinNan,(eds,),socialsupport,1ifeeventsanddepression[M],Orlando:AcademicPress,1986:153-170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篇1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篇12

关键词:心理弹性;综述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学者在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压力与应激反应研究中,首次尝试从心理弹性的角度来进行探索。当时,研究者认为处于高压和危险情境中的儿童或青少年必然会出现某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然而经过一系列深入的研究,许多学者发现一些现象,即儿童或青少年即使暴露在高危环境中,却依然保持较为良好的适应能力,并没有表现出以往人们认为会出现的某些心理或行为问题,他们被认为是具有某种特殊的抗压能力与保护因子,从而可以使他们在压力或危险环境中避免出现身心障碍。至此,美国心理学家Anthon首次提出“心理弹性”这一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心理弹性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心理弹性已逐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

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复原”、“压弹”、“抗逆力”、“任性”等等,由于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各不相同,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定义,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

结果性定义:根据个体即使在危险的情境下,其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功能等方面依然处于较好的状态这一结果来定义。如:Masten(2001)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在经历过对适应或发展产生严重威胁事件之后的良好结果,包括从创伤经历中的复原、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成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等。

能力性定义:心理弹性是个体的某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本身所具的一种特征。如Werner(1995)就把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保护个体的身心健康,使个体在承受高度挫折的同时,尽可能少地表现出不良行为。

过程性定义:心理弹性并非一成不变,它是一种具有动态性的特征。目前,越来越多学者比较认可此类定义。例如美国心理学会(2002)的心理弹性定义:个体能正确面对和较好地适应创伤、逆境、威胁、悲剧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过程,即面对消极经历的反弹或复原能力。

目前,心理弹性的定义并未有统一的标准,但不同定义始终包含两个共同的操作性因素即:个体面临困境及其成功应对困境。

三、心理弹性的研究成果

(一)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

1、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个案法、实验法、测量法等,但在所查的文献中国内运用个案法的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心理测量的方法,近几年实验的方法也逐渐被应用到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如瞿晓理(2013)在“心理弹性训练”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干预实验研究中就发现,积极心理学中提到的“心理弹性训练法”,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中发挥了一定效果,从而使大学生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的产生概率降低。

2、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测量法是目前在研究心理弹性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因此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大量的关于这方面的常用的量表。国外量表方面,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成人心理量表(ResilienceScaleforAdults,RSA)以及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Scale,RS)是目前为止较为常用的量表,我国学者Yu等(2007)、杨立状等(2008)、Lei等(2011)分别对这三个量表进行了中文版的翻译和修订工作,针对中国人群,对原始量表的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此外国内也有不少学者编制了相关的量表,如适应量表中的心理弹性分量表(陈建文等,2004);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徐迎利,2007);企业员工心理弹性量表(曾军,2007);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胡月琴、甘怡群,2008);高考复读生心理弹性问卷(程丽,2009);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张敏等,2010)等。

(二)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模型

由于心理弹性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因此不同学者根据自己对心理弹性的理解,来探索和建构保护因素是如何来减少危险因素导致的不理影响的作用机制的模型,目前已经有一些比较好的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可以使我们对心理弹性的内涵有更好的理解,以下将做详细的介绍。

1、Garmezy理论模型。Garmezy(1985)提出的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模型有三个,分别为:补偿模型、预防模型,以及保护因素模型。补偿模型中,保护性因素直接影响最终结果或者抑制危险性因素的消极作用。预防模型中,中等强度的危险性因素是一种潜在的推动力,能够帮助个体发展出更良好的适应功能,起到预防的作用。保护因素模型中,存在一些保护性因素,能够调节或减少危险性因素的消极作用。

2、Rutter发展模型。Rutter(1990)对以往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四种心理弹性模型,即:减小危险因素的冲击、减小负向的连锁反应、促进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以及促进机会开发。

3、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Kumpfer(1999)整合了其他学者研究结果,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即心理弹性框架,它是一种综合模型,是在个体-过程-情景模型以及社会生态系统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主要包括:现有的环境特征(如危险和保护因素);个体心理弹性的特征;个体心理弹性的重组,或负性生活经历后的积极结果,以及调节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结果之间的动力机制。最后产生的结果有三种,即:心理弹性的重组;心理弹性水平提高,适应并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适应不良重组,即没有心理弹性;个体的心理功能产生退化,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4、Richardson的过程模型。Richardson(2002)提出过程模型,这一模型描述的是在某一时间点上,个体的身体、心理、精神通过适应外界环境的方式而达到暂时的平衡状态,来自有机体内外部的多种因素对这一过程会产生联合的影响,包括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并最终导致四种不同结果的重组,即:心理弹性重组、回归性重组、缺失性重组以及机能不良重组。

通过以上四种模型,我们可以对心理弹性的内涵和工作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尤其是实验干预研究做了良好的铺垫。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模型的发展看到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将越来越显示出整合性的倾向,这种研究趋势也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以延续。

(三)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心理弹性的多种因素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危险性因素,另一类是保护性因素。

1、危险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是指某些阻碍个体正常发展的生物、心理、认知、或者外部环境方面的因素,危险性因素导致个体更易受到伤害,继而最终阻碍良好结果的发生。可能来源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如家庭贫困、父母身患精神疾病等,也可能是个体直接受到某些威胁如被虐待施暴等。

刘艳虹、彭莎莎等(2013)在对聋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职业适应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轻度与极重程度的聋人,其心理弹性水平较低。

陈露露、彭李等(2012)在对妇科癌症患病者的研究中发现,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普遍偏低,低于中国社区人群心理弹性水平,更显著低于美国社区人群的心理弹性水平。

2、保护性因素。保护性因素是指对个体调整、改善或改变其对危险环境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因素,其目的是能够预先对适应不良的进行应对,即防止产生适应不良的结果(苏贵秀,2013)。目前学者们一般将保护性因素分为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各种有助于克服挫折与困境,并使个体得到积极发展的个人内部特质。如: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归因方式、自尊等等,在这些方面学者们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陈珑、于永菊等人(2013)对军校医学生的人格、认知偏向、正负情绪与其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他们的心理弹性与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偏向及正负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王燕秋、张佳佳等人(2010)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外向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神经质以及SCL-90总分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曹科岩(2013)在对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偏向内控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弹性及其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归因为机遇或者有势力的他人则都与心理弹性及其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环境因素包括个体所在的家庭及家庭以外的环境,如学校、社区及其他外部环境等。研究者也对此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如:李永鑫、骆鹏程等人(2009)研究了留守儿童群体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留守儿童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状况(包括主观和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对他们的心理弹性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代辉(2008)研究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弹性发展的家庭因素,结果发现,其依恋风格、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都对青少年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崔丽娟、俞彬彬等人(2010)研究了家庭关怀、心理弹性,以及社会支持对流浪儿童的影响,结果发现,完善的家庭功能有助于儿童形成高水平的心理弹性。

(四)心理弹性的干预和应用研究

心理弹性的应用与干预研究在国外兴起较早,并且已经收获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如Henderson和Milstein在1996年提出了“六策略动11练计划”,这六个策略分别为:为学生提供机会去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建立并且保持对学生的高期望、创立一个互相关爱与支持的学校氛围、增强学生亲社会的倾向、制定清楚并且一致的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社会和生活技能等。

Kathlee等(2000)针对妇女群体,提出了压力管理小组的整合模型,通过运用群体动力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来提高妇女群体的心理弹性水平。

西雅图社会性发展工程制定的干预方案,则旨在防止与减少儿童的冒险行为、违法违纪以及其他行为问题。

著名的领先计划则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计划致力于使贫困儿童或其它弱势儿童的能力得到提高。

香港中文大学李德仁等(2006)发展出一套提高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方案―“成长的天空”,以此预防香港青少年不良问题恶化。

而在内地,关于心理弹性干预方面较为成型的方案则相对较少,且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团体心理辅导,如熊庆秋(2011)运动团体辅导的方法来提升高等示范专科学生的心理弹性;王础⑼趸菡涞热耍2012)也同样运用团体辅导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四、对以往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国内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起步亦相对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进程却相对缓慢。目前的研究内容大多聚焦在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上,然而对于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则相对较少。即使是关于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数也是集中在探讨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心理弹性的影响,而忽略了社会环境及文化因素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此外,国内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多以横向研究为主,纵向研究相对缺乏。介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对于心理弹性方向,今后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

首先,可以从心理弹性的干预及培养模式方面入手。心理弹性相关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的心理弹性水平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适应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设计出有效的心理弹性的干预和培养模式将是今后研究者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之一。

其次,注重心理弹性研究的本土化。心理弹性研究的本土化包括心理弹性的结构、模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在此基础上的研究结论才能更正确地反应出中国人的心理弹性的状况和特点。

最后,结合多种研究方式、手段。目前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以测量法为主,测量法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在今天对与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应采用更多的研究手段如实验法、个案法等等。同时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借助更精密的研究工具来探讨心理弹性的生物基础。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MastenAS.Ordinarymagic.Resilienceprocessesindevelopment[J].AmPsychol,2001,56(3):227-238.

[2]WemerEE.ResilienceinDevelopment[J].AmPsycholSoc,1995,4(3):81-85.

[3]AmericanPsychologyAssociation.TheRoadtoResilience:WhatIsResilience[EB/OL].[2010-12-20].Http:///Helpcenter/Mad-Resilience.Aspx.

[4]瞿晓理.“心理弹性训练”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实验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181-185

[5]YuXN,ZhangJX.FactorAnalysisandPsychometricE-valuationoftheCorm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CD-RISC)withChinesePeople[J].SoeBehavPers,2007,35(1):19-30.

[6]杨立状,吕兖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的心理测验学分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1(11):1310-1315.

[7]LeiM,LiC,XiaoX,etal.EvaluationofthePsychometricPropertiesoftheChineseVersionoftheResilienceScaleinWenchuanEarthquakeSurvivors[J].ComprPsychiatry,2011,53(5):616-622.

[8]陈建文,黄希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心理科学,2004,27(1):2-4

[9]徐迎利.贫困大学生的复原力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西南大学,2007

[10]曾军.广东地区企业员工心理弹性结构维度及相关研究.暨南大学,2007

[11]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38(40):902-912

[12]程丽.高考复读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河南大学,2009

[13]张敏,卢家楣.青少年情绪弹性的研究报告[J].心理科学,2010,33(1):24-27

[14]Garmezy,N.Stress-resistantchildren:Theresearchforprotectivefactors.InJ.Stevens(Ed.),Recentresearchindevelopmentalpsy-chopathology[C].Oxford,England:PergamonPress.1985,4:213-233.

[15]Rutter,M.E.Psychosocialresilienceandpro-tectivemechanisms.AmericanJournalofOr-thopsychiatry,1987,57(3),316C331.

[16]Kumpfer,KL.Factorsandprocessescontributingtoresilience:Theresilienceframework.InM.D.Glantz&J.L.Johnson(Eds.),Resiliencyanddevelopment:Positivelifeadaptions.NewYork:KluwerAcademic,1999:179-224.

[17]Richardson,G.E.Themetatheoryofresilienceandresiliency.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2002,58(3):307-321.

[18]刘艳虹,彭莎莎等.聋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职业适应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3,1:42-46

[19]陈露露,彭李等.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137-140

[20]陈珑,于永菊等.军校学生心理弹性与其人格、认知偏向、正负性情绪的关系.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6):1731-1734

[21]王燕秋,张佳佳.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7):684-687

[22]草科岩.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教育探索.2013,(7):136-138

[23]李永鑫,骆鹏程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127-130

[24]代辉.家庭因素对亲少年心理弹性发展的影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1-172

[25]崔丽娟,俞彬彬等.家庭关怀、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对流浪儿童的影响研究.心理研究.2010,3(3):47-52

[26]苏贵秀,王本法.心理弹性研究概述.ConferenceonPsychologyandSocialHarmony.2013:150-153

[27]Luthar,S.S.,Cicchetti,D.,&Becker,B.(2000).TheconstructofResilience:AcriticalEvaluationandguidelinesforfuture-work[J].ChildDevelopment,2000,71(3):543-562.

[28]熊庆秋.团体辅导提升高师专科生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9):1136-1138.

[29]王矗王惠珍,翟惠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研究.护理学报,2012,19(6A):4-7

[30]席居哲,桑标等.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2008,31(4):995-977

[31]马伟娜,桑标等.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1):89-9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对全民健身的看法范例(12篇)

    - 阅0

    对全民健身的看法范文篇1摘要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倡导鼓励人民参加体育运动,为祖国的新一代德智.....

    数字乡村背景范例(12篇)

    - 阅0

    数字乡村背景范文1篇1关键词:新时期背景;农村文化;发展趋势一、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由于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的重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