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1篇1

关键词:户外广告景观,城市景观,景观意识,发展建议

一、现代城市户外广告景观的内涵

城市户外广告,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已成为现代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城市户外广告景观是城区特定范围户外广告各要素空间组合成广告景物实体(如橱窗、电子显示屏、霓虹灯招牌、店面招贴)视觉形象给人的观赏印记,是涉及多元关系,集科学、艺术、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现代城市户外广告景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目标对象类、媒介类、时间安排类、表达论述类、涵盖地区类等多种类型,和城市色彩、城市雕塑、城市绿化、城市建筑物、城市设施等城市景观元素组成城市微观景观。

在城市景观中,户外广告景观与建筑、交通、绿化等城市景观系统并置,共同形成城市的地域空间和视觉界面。现代城市户外广告景观是城市信息系统、城市视觉环境系统、城市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识别坐标之一。户外广告具有历史文化性、地域差异性、人工可塑性、效益双重性、层次包容性、时间有限性等景观特征,是城市历史文脉演进的积淀,是现代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的必然。

二、国内的城市户外广告景观现状

我国城市的户外广告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概括有:

(1)户外广告与城市建筑环境的协调性差

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建设缺少对户外广告的规划,户外广告往往是后期添加到建筑或其他景观上的,如在建筑的立面或顶部安置广告牌,屡屡出现破坏建筑造型和结构的杂乱现象,有些临街建筑,完全被广告画面所占据,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使用功能丧失,建筑艺术受到破坏,建筑物成为户外广告的附庸品。

(2)扰乱了景观的秩序

城市建筑所形成的“天际线”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特点,混乱的建筑楼顶广告使得优美的天际线荡然无存。另外,户外广告不适宜的比例和尺度关系,视觉信息过多过滥等也造成了景观秩序的混乱,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视觉负担。

(4)城市户外广告与城市色彩的问题

城市色彩是一个集中的、完整的城市色彩环境系统,包括城市色彩的构筑环境和城市色彩的象征环境。城市户外广告既影响了城市的总体色彩,又是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构成元素。很多城市户外广告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没有色彩规划,乱七八糟缺乏主体色调,局部色彩零散媚俗,色彩污染分散了行人与司机的视觉注意力,易诱发交通事故。

(5)破坏了城市的生态景观

为了商业街户外广告亮化,不惜砍伐道路两旁的树木,破坏城市的绿化;广告牌遮挡建筑物内的采光;在居住区设置夜间发光的户外广告造成光污染等,这些行为都将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城市户外广告景观规划

(1)户外广告景观设计指导原则

户外广告的发展显示其不可避免地大面积地影响城市景观,形成了对城市景观的再创造,这二次创造的结果应该建立在专业人员有意识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上。

1)整体协调性

户外广告个体的表现牵动的是整个视觉链上所有要素,表现为在户外广告各视觉要素设计上,其具体方案应建立在实地环境的考察基础上。户外广告的色彩要素设计应本着适度对比、整体调和的原则,兼顾周围环境色彩及城市色彩规划要求。如巴黎出于对城市色彩的强制性保护,色彩管理部门规定限制建筑物二层以上设置店招和广告,即使有也要采用与建筑相类似的色彩;一些全球连锁机构的店招不惜被要求调整一部分企业标准色以适应城市景观的要求。

2)个性特色

个性特色要求户外广告赋予城市景观吸引力,使得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具有识别性。

户外广告从表现形式上应求简、求变、求新。首先造型要简洁流畅,画面中尽量避免需长时间阅读的文字信息,多采用直观完整的图形,避免复杂的图文编排。

户外广告的个性化意识还体现在对当地的地域文化风格的表达和传递。通常,城市的景观风格与其内在的文化性格应是统一的,这样才能获得对内的“自我认同”以及对外的“身份识别”。

3)人性化

户外广告的尺度、色彩等有意识设计能够改变人的视觉体验,而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于户外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户外的生活方式。对人性化设计的关注体现在空间的尺度性把握,强调设计的场所体验,在户外广告设计中,通过一些视觉手法的运用,能够改善空间的状况,创造适宜的尺度感,给人更为理想的场所体验。

户外广告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关注的是能够使户外广告得到人们的主动认同和接受,人们在户外广告所营造的场所内找到某种定位,使人对场所产生归属感,人与景观真正融为一体。

(2)城市户外广告景观的发展与规划建议

户外广告要在城市景观规划控制的前提下进行,无论密度、色彩,还是形态,内涵等方面,都要与城市环境相和谐,符合与城市整体视觉景观的“主从关系”。

1.合理控制密度

户外广告应疏密有序、错落有致。例如,在交通要道区域,密度不易过大,可以摆放内容简练、引人注目的广告牌,便于人们流动观瞻;商业中心区域设置密度较大的户外广告时,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户外广告设置内容与密度应根据周边职能部门的特点来具体考虑。

2.合理控制色彩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环境系统包括由城市建筑构成的具象色彩环境和由地域、历史、民俗等城市意象元素构成的抽象色彩环境。城市户外广告应该与城市建筑色彩相统一,同时应该承担传播城市意象色彩的任务。户外广告的色彩控制主要体现在对户外广告主色调的选择上,如何从城市固有的色彩体系中寻找灵感,并对此作时代性的表述是户外广告对色彩进行规划的重要思路。

3.合理控制形态

对户外广告的造型而言,户外广告可仿古,可现代,可具象,也可抽象,但它必须具备与环境融合,并能兼顾媒体的经济性和有效性。户外广告之间的群体组合控制则更复杂,强调了广告之间、媒体物与建筑物之间、媒体物与街道环境之间的组合。对户外广告景观形态的控制,是整个视觉环境整合的必要工作。

4.合理控制内涵

城市户外广告景观应该与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历史、民俗、建筑风格等融为一体。我们应从城市美学、城市景观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多层面综合分析,从而提出户外广告景观设计的对策。针对不同区域的功能特征,文化内涵对广告内涵及特色进行综合控制。

四、结语

户外广告景观设计对城市景观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户外广告设计中应立足于使户外广告景观朝着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城市景观质量的提高方向发展,体现出城市的气质、文化及内在精神,以求达到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高度统一,使城市真正成为体现人们理想和期望的生活栖息地。

参考文献:

[1]张珂.对城市景观问题的理性思考

[2]何修猛.现代广告学

[3]刘滨谊.现代城市规划设计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篇2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法律功能;法律保障机制;软法渊源

【正文】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课题。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仅是针对资源的节约使用,更是对现存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理念的反思与超越。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资源的消耗总量大增,相应地,资源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一步突显。另一方面,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过低,严重制约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简称,下同)是国家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展潮流的科学决策。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之辨析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观点综述

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与内涵,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陈东琪(2004)首次提出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交换和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1]叶蔚等(2004)首次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概念,他们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的观念、主体、制度、体制、机制、体系等,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曾智泽(2004)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应该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措施,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对自然界的态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一定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白雪秋(2004)在关于如何理解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内涵时,提出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首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及经济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意味着在社会大生产的各领域各环节环环节约,社会主体个个有责。再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赖于配套互补、协调一致的综合性措施的有效实施。最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李艳芳(2006)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国家通过采取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促使政府、一切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领域出现资源能源的浪费,从而形成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对平衡的社会状态。[5]陈德敏(2008)指出,节约型社会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循环再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6]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实现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以上是笔者列举的目前学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通过他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的阐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浪费型社会而言的,是在保证人民群众过上舒适的小康生活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和浪费。只是在具体表述时,论者对节约型社会的含义的表述有所不同而已。同时,笔者认为诸多论者的表述存在这样一个不足:他们在界定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时候,并没有对“资源”做出明确的辨别,而是笼统的概念界定概念,这并不利于人们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本质内涵的认识。此种情况一直到陈德敏教授在论述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时候,才给予了“资源”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将其界定为物质资源。总结前人所述,本文认为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可做如下定义: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一个以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经济、科技、法律、行政和道德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优化的社会系统。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资源节约型社会首先是一个社会系统,它包括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多方面内容;2、节约资源主要是指物质资源的节约,核心是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3、资源的节约是全领域多方式的,要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不同措施进行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4、节约资源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优化,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前提;5、节约资源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的双向可持续性。6、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以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对称,以生态效益优先、资源“以供定产,以产定需”为基本原则的社会。

二、节约型社会建设中法律功能之定位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篇3

4个案例住区的问卷部分统计结果显示居民对生态型住区的认同率与其规模有关(见表2),虽然万家花城在绿化建筑布局以及物管环境方面与首创•红树湾相当,且略高,但由于首创•红树湾位于中心天津生态城的大环境中,因此其住区认同率略高。生态型住区认同率基本与居民对环境的满意程度成正比。但通过访谈发现居民对于“生态型住区”的理解相当片面,自身的参与度也较低。在生态型住区建成后的运营维护中,4个住区打分都较高,但在首创•红树湾中对居民和管理者访谈中,有一些出入,在垃圾回收推广方面,两者措辞不一,这就表现出管理者、实施者和居民之间的脱节和沟通不畅,造成管理运营中的缺失(见图1~图4)。另外两个仅作为参考的住区,1个位于深圳的泰格公寓,实际上并不能算作一个住区(见图5),规模过小,且是个涉外公寓,但它也是收录在《中国生态型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第四版)》中的案例住区。由于规模过小,并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人居环境体系,但它建成以来很好地保持了规划方案和建成之初的住区环境,在住区运营方面值得借鉴。另一个位于天津梅江生态区的蓝水假期2期•欣水园现状住区环境情况极差,但其建成之初是收录在《中国生态型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第四版)》中的案例住区(见图6),笔者也是由此选择了该住区作为调研对象。规划时的住区水环境,现状已经干涸,植被树木稀少,景观小品等也废弃不用。这证明生态型住区不仅需要规划建设得当,更需要后期的运营维护。另外,欣水园规划方案中大多采用生态技术进行住区生态环境的营造,但由于后期维护运营费用较高,就没有继续维持下去,以至于现状的住区环境连基本水平都不能达到。

2生态型住区的问题及对策

2.1生态型住区的内涵问题目前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对于“生态型住区”的定义较为庞杂,基本概念不明确,使“生态住区”的研究及推广举步维艰。当下有很多有关“生态型住区”的概念阐述,也有一些相关的概念,例如“绿色住区”“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等。应理清“生态型住区”与各种相关概念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与生态住区相关的生态建设、技术规范、住区环境设计的研究找到切入点。目前被引用较多、较广泛的生态住区的概念定义来自于沈清基、陈易、王如松、颜京松等学者,其中以沈清基的阐述被引用次数最多。生态型住区的概念和内涵研究,呈现多学科多角度阐释的局面,各有侧重点,但并不全面。概念和内涵不明确即对其建立规划体系、建设体系、规范体系和评估体系造成实施上的困难,影响生态型住区的推广。另外,目前普遍认为生态型住区只适用于新建住区,但笔者认为已建成的住区更需要进行生态化建设,使其向生态型住区发展,改善原有的人居环境。

2.2生态型住区规划的主要客户———居民的参与性问题目前投入运营的打着“生态”旗号的居住区,更多的是在规划建设阶段进行一次性设计,包括有生态技术,基本后期运营只依赖物业管理,对与生态型住区规划的主要客户———居民意愿关注极少。但是,笔者认为,住区的“生态化”应当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由长期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占主导地位,包括“生态型住区”的概念理解,规划阶段的居民诉求,后期相关生态手段的实施配合以及维护方面,都应当注重居民的参与。

2.3生态型住区的适应性规划问题阐述在进行生态型住区规划时,仅仅考虑有多少绿色住宅、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水的循环利用率、垃圾回收率等“数字”,是相当片面的。在规划建设之前应当对于住区所在地的环境状况(包括气候、人文环境、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等)做详细的分析,确定适应该生态型住区的发展方向、发展容量、发展强度及发展时序,以此做生态型住区的适应性规划,而非一刀切的统一标准。

2.4生态型住区的运营维护问题目前有些生态型住区,仅仅是为了一个称号或是响应某种趋势亦或是一个卖房子的噱头。当评估过了审批过了房子卖完了,就放松了运营管理的力度,紧接着出现植被衰败水体干枯,高含氧量、大片绿地等承诺成为空话。这就是生态型住区的后期运营和维护的问题。这其实也是跟第二个问题,居民参与问题息息相关的。发动居民一起进行住区生态化维护和持续建设,使其置身其中有自豪感和成就感,住区环境也会越来越好。本文来自于《山西建筑》杂志。山西建筑杂志简介详见

3总结与展望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篇4

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保障,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适应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方法、归旨等都应做出新的改变。如何将五个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由抽象的理念变成行动,是摆在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本文试图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角度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也是教学目标设计的落脚点和着力点。笔者以为,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追求,应体现出“涵蕴性”和“层级性”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设计应凸显核心素养的“涵蕴性”

这里的“涵蕴性”特指历史核心素养之间的融合性与涵养性,就是在每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中,要将五个核心素养目标进行有机的融合,并将其渗透、涵蕴到具体的问题和内容情境中。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要突出素养目标的融合,既要实现“新课标”中规定的五方面核心素养的整体联系和内在融合,也要实现历史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之间的融合。

五个核心素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课标”提出,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从中可看出,尽管五个核心素养的地位有所不同,但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思维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要以客观的史料为依据,以实证、辩解、叙述为手段,以唯物史观为y摄,逐渐深入事件本质、接近历史真实,为此,历史解释应成为表征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的核心。而历史解释能力的形成、发展水平的提升却要有赖于唯物史观的科学引领和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的有效铺垫。同时,“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所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应成为表征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的核心。毕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之间的内涵界定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尽管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也是学生学习和认识历史的“必备品格”,但“必备品格”更多倾向于情意方面,具体体现在“家国情怀”的孕育和完善,而“关键能力”则更多倾向于思维层面,具体落实到“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同样,“家国情怀”的形成也需要唯物史观的指引,也是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离开这些载体,“家国情怀”就成为了空中楼阁。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在《教学与评价建议》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中相继提出要“避免将五个核心素养机械地分离”,“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评价,更要注重对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这是合适的。尽管在面对某一具体知识内容和情境时,可能会侧重或突出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素养,但却要尽可能考虑五个核心素养之间的有机融合。

五个核心素养与历史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之间也要默契融合。同时,历史核心素养本身也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这是对传统的“三维目标”的整合、提升与新的意义建构。适应核心素养目标的要求,每课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列式表述和机械性分离发展为核心素养之间的融合性表述。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就是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为切入点,以唯物史观为统领,着力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家国情怀品质,既不再追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单项目标的逐个达成和简单拼接,也不以知识、过程、方法为终极目标。这样,也就实现了“五个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有机融合了。

第二,要突出内隐性要求,将教学目标由“可见知识”转向“内隐素养”。核心素养蕴涵于知识学习、能力形成与情意提升的过程中,将知识的掌握过程转化为核心素养的提升过程,是认知观和学习观的改变。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思维过程中渗透和体现出来的思维态度、技能、潜质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品格”具有“素养”之意,唯有在思维的过程中才会获得与提升,“能力”亦如此。落实到历史学科,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达成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开放性、创建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过程的涵蕴和情境的渗透。唯物史观是指导学习和认识历史的灵魂,时空观是分析历史事物时应必备的意识,史料实证是运用史料的基本态度,历史解释渗透出对史事进行意义建构的理性取向,家国情怀表征着历史追求中凝练出来的精神皈依,这五方面素养的内涵均界定于“观念”“态度”“取向”等层面,有效的培养方式就是将其涵蕴在具体的史事和情境中,慢慢滋养而成。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要自然而然地渗透和隐性融人核心素养的要求,慢慢滋养出个性化的思维品质和人文情怀,而不是直接“贴标签”,生硬而显性地设定历史理解和认识等目标。

由“可见知识”向“内隐素养”转变的另一角度,所界定的是知识与素养之间的关系:不以知识掌握为教学目标,而是利用知识养成素养。对知识点的学习是必要的,但知识点仅是达成素养目标的途径和基础,而不是教学目的。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就要以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为铺垫,通过思维建构,将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倾向,重在对所学结论进行解释和评析,最终形成独特而深刻的历史认识,即“史料-史实-史论-史识”这样的学习和思维路径。

下面就以《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进一步谈谈这个问题。

旧版课标对这节课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这里,包含着分列的知识目标(“侵华日军的罪行”“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史实”)、能力目标(“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战的意义”)及情感目标(认识日军的侵华罪行等),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也常见简单对应和一一复述上述教学目标的设计方式。在“新课标”的要求背景下,我尝试着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试从官方档案文献、老兵回忆录、战地记录、历史地图、历史图像、遗存、学者研究成果等多重史料中,发掘和利用可信史料及史事,在理性看待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中几个焦点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你的认知,并能以史为鉴,反思当下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走向”。这个表述中,融合了史料实证(“发掘和利用可信史料”)、史事(含相关的时空观念,如运用“历史地图”)、历史解释(“理性看待焦点问题”“阐明你的认知”)、家国情眩ā袄硇钥创”“反思历史”)等方面的素养。在这里,并没有简单拼接知识、能力、方法、价值观等目标,也没有生硬灌注这些目标的达成,而是自然地隐含在了解史事、甄别史料、客观分析问题、形成自我认识、对接现实的学习过程中。达成这一目标后,学生的主要收获不是记住了那些知识、形成了怎样的解题能力和方法,而是慢慢滋养出如何搜集和辨识史料价值,如何运用史实建构出自己的正确主张,如何客观、历史地分析他人的观点、如何从历史陈迹中找寻出现实的“因子”等素质,这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可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予以承载和达成,现节选如下:

问题情境一:在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中说:“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同年春天,在《论联合政府》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请结合抗战形势图及相关史实谈谈,你如何认识二者在抗战起点和时限上的差异?本题融合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素养。这里,不是显性地要求学生分清哪方的说法是正确的、抗战到底持续了多少年、抗战的进程和结果等相关内容的认知,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为何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其实质就是二者在战场范围、抗战力量(人民、政府、军队)和国共两党抗战地位上的认识分歧,也是能否客观公正地看待抗战的世界地位、全民族抗战的意义等问题。本题的情境设计,就是基于历史知识与学习方法,自然融入并形成理性认识的考量。

问题情境二: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在《终战诏书》中称“虽然敌人已经用原子弹向我们发起了挑衅,但为了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我们不应该继续奋起抗争。”认为日本“终战”于美国投放的原子弹。请结合下列史料(此略),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本题从提供的史料内容(略)和裕仁天皇政府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结局及成因的认知人手,融合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等方面的素养,并隐性渗透着历史与现实的嫁接。就所提供的史料信息来看,在美国投放原子弹之前,日本国内某些政治力量甚至天皇本人都表现出了投降的倾向,这既摄于盟军的进攻和国内政治经济危机,也更惧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和有力牵制,由此看来,日本是败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性战争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力量,而原子弹只是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灭亡的进程。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仍在不断地挑衅中国,图谋称霸,也是有历史根源的,这与《终战诏书》的内容有关。诏书中没有“投降”的字样,而是用“终战”一词和“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冠冕堂皇地喻示战争结束,不仅对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没有丝毫反省和悔过之意,反而成为了日本洗刷战争罪责、规避战败、护皇应变、图谋军国再起的开脱之辞。在这一分析的过程中,也隐含渗透着要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客观公正评价历史结论的意识和素养。并非史实不重要,而是运用史实去理解和阐释历史观点,探究历史真相,提升历史认识层次。

二、教学目标设定还应关注核心素养的“层级性”

这里的“层级性”特指各核心素养的不同水平层级,就是依据学情基础及相应的评价要求,对各核心素养目标做出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要求。

教学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情,就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为此,“新课标”中不仅对各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层次分解,也对评价标准(学业质量水平)进行了“水平划分”,将每一核心素养均划分为依次递进的四个水平层次,以满足于不同的评价要求。纵观这四个水平层次,基本上都遵循着“知道与辨识”“理解与认识”“探究与建构”“认识与感悟”这样的递进式目标,这四个不同层次的素养目标,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学情诉求和不同的考核评价要求。“新课标"3L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中,再次详细地将这五方面核心素养罗列、统分为四个水平层次,并相应地明确了“高中毕业要求(必修内容)”应达到“水平1~2”和“高考要求(选修内容)”应达到“水平3~4”的不同考核评价指标。将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做出水平层级划分,这是“新课标”的另一创建。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就要找寻学情特点、考核评价要求(考试要求)与核心素养水平层级之间的“交叉点”(“契合点”),并据此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水平层次的素养要求,这是一种“层次性”。同时,也要立足学情基础、考核评价要求的提升,及时跟进教学目标的水平层级,这是另一种“层次性”。这两种“层次性”之间是递进式关系。比如,对于一般的高一学生而言,因为尚不能确定是否将历史学科作为高考学科,所以,教学的素养目标就要定位于“水平1~2”,而到了高三,面对高考的要求,就要将素养目标提升到“水平3~4”的要求,这就是一种层级递进和提高。面对同一知识点或史料,对于高一和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其教学素养目标的定位是有层级水平差异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明确这种差异,及时跟进和抬升素养目标,做出递进性的安排和设计,而不能“炒冷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差异性”与前述的“融合性”并行不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角度。前者是从核心素养的水平层级与不同学情之间的对应和匹配这个角度来说的,不同的学情和考试要求就要对应着不同水平层级的五个核心素养目标,后者则是从遴选、对应出来的五个核心素养进行融合这个角度来说的;前者是“针对性”要求,后者是“整合性”要求。

例如,在学习《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这一课的“古希腊地理环境”这个内容时,对于高一年级学生而言,与之相对应的素养目标是“水平1-2”,即“将雅典定位在特定的空间环境框架下,理解地缘因素对雅典形成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然后提供相应的史料: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山岭纵横,它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这种地理生态环境,造就了海上贸易和交通的发达,同时人员的频繁流动,瓦解着古希腊的血缘亲族组织,古老的自然经济迅速转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也改变了社会政治力量,城邦的出现有了政治活动的中心,地域狭小使公民能广泛直接地参与政治生活……在进入阶级社会时,政权、财权、神权分立,又联合起来共同“一元化”的族权,地缘战胜血缘,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

提出这样的“问题”:“据上述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成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阐释地缘因素对两种不同文明(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特定影响。”从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制是由于独特的海洋环境带来了海上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达,再加之小国寡民、城邦制度、薄弱的政治结构和宗族血缘力量、突出的个体独立倾向等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其中,希腊浩瀚的海域和优越的航海条件不仅促进了海上贸易和殖民活动的发达,也激发起人们无限自由的思想,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与上述其他因素一起,成就了典型的海洋文明。而对于内陆国家而言,大江大河冲击下形成的连片平原和肥沃土地,不仅制约了海外贸易的广泛拓展,还催生着人们发展农耕经济和依恋故土、安土重迁的内敛观念,逐渐形成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典型的农耕文明。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与希腊之所以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是与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一定关系的,进而养成一种习惯和意识:在分析历史现象时,要注意地缘因素的影响。

而对于高三年级学生而言,与之相对应的素养目标是“水平3~4”,就要在上述素养“水平1~2”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可以设定这样的素养目标“通过辨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学说模式,形成正确的历史地理观。”提供两种典型的地理环境模式模式:

孟德斯鸠认为,“土地贫瘠使人勤奋、简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这些国家往往是‘数人统治的政体’;而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这些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

黑格尔视地理环境为“历史的地理基础”,他认为生活在草原地区的民族过着游牧生活,显示出了好客和劫掠两个极端;生活在平原区域的民族从事的是农业,这样的民族依赖性强;生活在海岸区域的居民则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样的民族既有权谋又具机警。

提出的“问题”是:“你如何认识上述两种地理环境学说的不同?”

显而易见,孟德斯鸠的“地理h境学说”陷入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潭,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人的性格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并将政治体制的决定因素归结为自然地理环境,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地理观。尽管黑格尔的学说也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范畴,没有导致科学的结论,但已与孟德斯鸠有很大不同,他注意到了因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从事着不同的物质生产活动,并意识到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人们政治生活、法律制度以及气质性格之间的关系,其中不乏含有历史唯物主义因素。

在上述设计中,高一年级的核心素养目标侧重于“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中的“水平1-2”:“能够知道认识史事要考虑到历史地理的状况”,“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意义”。而高三年级的核心素养目标则侧重于“水平3-4”:“(能够立足于特定的时空因素)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分析、综合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论述”。可见,高一与高三年级的核心素养目标之间存在着递进式的关系。

仅就史料实证素养而言,对于同一史料,针对着不同的施教对象,也要设定不同层级的素养目标。如,在学习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等侵华罪行的时候,常用如下史料:《田中奏折》《国策基准》,日军残杀中国平民的照片、日军参战官兵的《作战日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拉贝日记》及中日学者的研究成果等等。运用这些史料时,对高一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在证实日军侵华罪行时,你将如何使用上述史料?此外,你还能提供哪些有力的证据?”该问题对应的素养目标是“水平1~2”,培养学生区分史料类型、提取史料信息、明了史料在论证历史事实中的基础作用、尝试从多角度获取史料等素养。同样是运用这些史料,对高三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对于这场侵华战争,日本政府认为这是‘确保东方和平,为世界人类的安宁和福利作出贡献的战争’(《国策基准》),日本右翼势力田中正明在其著《虚构的南京大屠杀》中,也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该“问题”对应的素养目标是“水平3~4”,要求学生在辨别史料和观点作者意图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探究,进而构建起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两个“问题”,都是基于史料实证基础上的历史解释,其中也渗透着唯物史观的引领,但在素养目标方面却有着层次性的区别。在预设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就要正视这种差异性和层次性。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

目的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方法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本质属性出发,引用符号学原理,论证当它被引入现代设计之时必须产生相应改变的原因及其变化原则,结合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标志的设计实践加以佐证。结论将地域传统符号合理地应用在现代设计中,对提高地区文化影响力及丰富设计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再生途径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梅山文化;再生

当今全球的高速信息化给具有个性化本质特征的设计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大量趋同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创造出既能被广泛接纳、认可,又与同类设计拉开文化距离?挖掘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符号并合理的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已被业界视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未来设计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这里以湖南省安化县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设计为例,结合符号学观点,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

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及其再生

1.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

符号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指代某一对象或意义的标志物,它包括可以通过人类感觉来传达民族、地域文化显性及隐性特点的所有对象的总称。地域文化符号专指特定地域中所能代表特定意义的现象、语言、图案、动作等,它具有表达、传播意义以及被感知的特性。它们传达了地区各民族人民对天、地、神鬼的敬畏和虔诚,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间审美意趣[2]。能够被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使用、借鉴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首先必须是可以被人类视觉感知、描摹表现的造型或形式,在相同文化背景中,各种民族服饰、民间艺术中的经典图案、纹样;代表性的建筑装饰纹样;地区宗教符号、图腾以及特有的民俗用品等具有地区各种文化意向的造型都属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3]。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携带着时代特征、地区气候和物产、社会生产方式、民族观念等广泛的文化内涵。它具有符义、符构、符用3个方面的内容,即能被感知、表现的外在形象;外在的符号形态与内在的意义内涵之间已经建立的对应关系;符号形态的使用规律和法则[4]。

1.2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生

符号的再生”,就是将某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符号形态与其符号意义之间已经断裂的关系重建;或者是将符号与其文化内涵之间已经被淡忘的联系进行强调,恢复符号与意义的指代和传播。由于符号对应的时代、地域条件、人文基础、传播手段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再生。用设计方法对这一调整进行具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引导,使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特征以及传播媒介,就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

1.2.1符号意义的筛选及其结构重组

传统文化的存在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得以再生的前提和基础,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中包含很多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相抵触的内容。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前,必须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鉴别、筛选;梳理探讨其符号形态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符号形与意的具体联系。以此为基础,对符号的外形与内涵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对符号原有意义的弱化、强化以及增加新的文化内涵等。具体将其符号形态用作设计元素时,还必须考虑设计服务对象的需求。符号寓意的改变必然导致符号外形与其寓意之间指代关系的重构。社会对于符义、符构的接纳认可程度也是改变符号特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2.2符号形态的变化

符号内涵的改变是其外形改变的根本原因;文化主体审美观念的变更也对其外形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地域传统文化符号虽然在熟识度、大众接纳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其形态或多或少存有一些与现代设计、美学观念相左之处。为了便于复制、转印以及在各种媒体传播中保持稳定的特征,现代设计客观上要求运用的符号的形态简洁、色彩鲜明[5]。那些源自于民间艺术中的纹样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其形态细节繁多,将其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就必须省略多数细节。当然,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形态的调整也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如果与原有形态不相似、达不到引起联想的效果,就失去了引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能被绝大多数现代人理解认可,这是对其再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其再生成功与否的标准。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也不能对其造型、内涵为所欲为”,做毫无底线的乱改[6]。借用我国传统绘画的形神”观来表述就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再生,包括取形、延意、传神”几个步骤,是对其意义提取”、造型调整”和形意关系重构”的过程。意”与神”的表达以形”的塑造为基础,取地域传统符号的形”是对文脉的延续和再创造,是变革中的重构;延地域传统符号之意”,是指在原有符号寓意的基础结合时代文化特征以及其造型的发展,赋予其新寓意;传符号之神”,是指通过设计师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寓意延伸,从而传递出设计所创造的精神[7]。

2梅山文化”传统符号的典型代表

湖南东北部的安化、新化县等地在宋代以前被称为五溪”、之后被称为梅山”,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研究证明:受到地形限制,长期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土著居民,即梅山峒蛮”与外界的交流极少,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传统文化。从传说的蚩尤与黄帝战败南逃建立三苗之国”后隐匿于五溪”,到秦蜀守张若攻楚取巫”以及汉朝伏波将军马援攻五溪”;从建安晚期五溪蛮”反孙权、黄盖追斩乱魁”,到唐开元五年五溪首领覃行章领民造反遭杨思勗斩首三千;从五代江西彭氏占领五溪”,到后晋天福四年的楚王战乱等[8]。诸多记载证明:长期以来,梅山土著一直生活在压迫与反压迫、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之中。恶劣的环境、长期的生存抗争塑造了梅山人彪悍、极富韧性的群体个性,孕育了神秘的梅山文化。梅山教”是梅山土著创立的原始宗教,至今仍被当地人信奉,具有鲜明的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传教中地位和法力最高强的神仙是一位得到太上老君法术,能飞檐走壁、行动敏捷的猎神,这就是张五郎。他是一位狩猎能手和能工巧匠,长着一双反脚、能倒立行走,飞禽走兽都必须听他的号令。张五郎”的猎人身份象征了古代梅山人主要的生产劳动方式;灵活机智则是他们在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与其说张五郎”是一位神仙,不如说他实际上是梅山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他携带着与生俱来的不畏强权、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是梅山人和梅山精神的象征。作为梅山古老的宗教图腾符号,张五郎当然也携带着一些迷信色彩,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必须强调其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剔除他包含的迷信和神秘主义色彩。

3梅山文化”传统符号再生的实例

湖南省安化县境内的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主题公园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梅山独特的地域建筑、环境风貌和民俗风情,旨在对古老梅山文化拯救再现、传承保护。顽强进取”和勇于创新”是中国梅山文化园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不仅要突出企业文化,而且也要彰显其梅山特色,还需要表现出湖湘文化特有的历史厚重感,因此设计团队将其标志的原型,确定为在梅山地区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和代表性的梅山教主,即张五郎。

3.1提取符号内涵

要把张五郎”这一梅山神话人物和宗教图腾符号设计成标志,首先必须把它原有的文化内涵与企业需要塑造的企业文化精神进行比对分析、筛选整合,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张五郎”神性较弱,人性突出,其倒立的姿态既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梅山人顽强不屈、勤劳机智的象征,这与梅山文化园的企业精神较为吻合,因此其倒立的姿态被保持下来。基于梅山文化原始粗犷、梅山人忠义尚武等梅山文化特征,标志的风格被定位为粗犷有力。

3.2符号造型平面化、抽象化、简洁化

平面设计需要简洁抽象,标志大多采用纯理性的点线面来组成简洁的图形,且具有理性的秩序感,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现代感,也便于传播[9]。而梅山神像大部分为木制圆雕造像,对其利用首先要将三维的雕塑形体转变成为二维的图形符号。其次,雕塑人物的五官神态、衣着服饰详细,需要予以简化,因此从立体到平面、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洁是张五郎”从雕塑走向标志的必经之路。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借鉴了传统书法、印章的表现手法,把倒立人形放置在一个红色圆形内,达到类似印章的视觉效果。人物的头部简化成为点,身体四肢则简化成为线,以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参照,调整点和线的位置、大小、长短、曲直、粗细,力求达到点”、线”、面”三元素的和谐统一。之后运用对称的方法将图形进一步几何化,并与鼎”字的字形相类比,简化图形的同时也丰富了标志的内涵和寓意。通过比较发现:此时得到的标志稍显呆板,因此将表示手臂的一组线条借用到书法飞白”的笔触效果,在抽象、机械的图案中引入自然、变化之美。最后把得到的标志图案与神祗原型进行反复比较,在充分审视标志与张五郎原型的相似度基础上做出一定修改,最终获得了各方都比较认可的标志图形。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标志以倒立行走的梅山神张五郎为原型,借助毛笔韵味书写并作图案化处理,简洁鲜明。整体上看,标志尤如一座稳重的鼎,体现了企业的事业基础坚实稳定;标志对称的造型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平等互信”的依存关系。图形中的人,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人文本:人是中国梅山文化园的事业核心资源和服务的主体。外圈的圆形象征着饱满、亲和、融通,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和谐”的文化理念。自下而上的开口,隐含无限扩展的张力,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的宏伟蓝图无限美好。而标志采用的红色则象征着乐观、热情、积极、忠诚,暗示公司员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4结语

经过对文化一元论”与多元论”、同一性”与多样性”的漫长讨论,国际社会已清晰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向未来世界迈进过程中的坚实印记,它不仅记录着人类过去的辉煌,而且构建了人类文明向上攀升的阶梯。”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10]。对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既丰富了现代设计语汇,大大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辨识度,又扩大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是传统文化活态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汪溟陈飞虎单位: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伟伟,胡宇坤.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6):73.

[2]李定芳.隆回北部宗教相衣的艺术[J].装饰,2015(9):112.

[3]李彦,贺景卫.永州瑶族服饰年龄符号的意指层次解析[J].装饰,2014(11):94.

[4]迪利•约翰.符号学基础[M].张祖建,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黄玮雯.论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8):82—85.

[6]张杰.论标志设计中具象与抽象图形的对比与融合[J].装饰,2014(3):125—126.

[7]罗小涛.基于城市形象标识系统设计的文脉符号探析[J].设计艺术研究,2014(4):46.

[8]胡彬彬.湖湘文库:湖湘建筑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篇6

[关键词]:园林建设发展概述生态特色未来方向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由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中绿化是其核心内容,而园林绿化又是校园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甘肃省委党校园林建设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不断发展的。

一、园林绿化的概况与历史文脉

1.校园概况

甘肃省委党校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境内的黄河之滨,在走过50多年的风雨里程中,园林绿化始终与之相伴。该校占地465.25亩,其中绿地309亩,绿化率66.4%。园内现有各种树木108900余株,其中10米以上的常绿高大乔木8118株,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名木2株。草本花卉10000m2,垂直绿化467m,草坪面积38390m2。园林建设的基本格局为中轴对称的几何式园林。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办公楼、干部读书楼、图书馆、综合服务楼、大礼堂、东西两边对称分布着8栋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苏式学员楼。纵横6条主干道将校园划分为生活区、教学区、文体活动区三大基本区域,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互协调。使人既能从宏观上感到它的规模和气魄,又能从微观上体会到它的文化内涵。

2.发展时期

该校园林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时期:即1956年~1961年为初建期。这一时期与苏式建筑、道路规划相协调,栽植15年生刺柏及其它树木300余株,园林建设雏形基本形成。1962~1966年为发展期。这一时期以栽植经济林、种植经济作物为主。通过配置技术力量,加强养护管理,使校园植物呈旺盛生长态势,标志着该校园林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967~1978年为低谷期。十年“”造成的破坏使该校园林建设也未能幸免,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1979~1989年为恢复期。随着该校恢复办学,特别是教育正规化,园林建设不仅逐渐恢复了元气,且日益被提上日程,为加快发展步伐奠定了基础。1990年~2006年为快速发展期。这一时期主要是遵循“发扬传统、保持特色、适度创新、补充完善”的原则对旧园林进行改造,在突出人文景观和建设生态园林上做文章。力求实现人文与自然、动态与静态、内容与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为学工人员营造一个更加优美舒适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二、生态园林建设是该校园林绿化的主要特色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一个以平衡、高质量的人文和生态环境为主要标志的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凸现出来。正是顺应了这样的趋势,甘肃省委党校园林绿化始终以植物造景为抓手,以强化园中园内在效果为重点,形成了园林化、花园式的基本架构。

1.设计思路的科学性

在历史文脉与苏、中式建筑并存的党校进行旧园林改造设计,其景观风格如何定位,怎样才能达到既延续历史文脉风貌,又具有时代精神、茹古涵今的效果,这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校园林人亟需破解的难题。为此,旧园林改造设计方案既没有肢解原有的美丽“图画”,又没有拘泥于原有模式而毫无创意,而是按照花园式单位的目标要求,突出人文景观,重视生态环境,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之余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具体表现为:

(1)开放式的空间格局

在旧园林改造过程中,首先将原有两片乔灌木混杂丛生林进行了清理,种植了近3000平方米的草坪,增强了观赏的通透性,开阔了视野。适量栽植了玉兰、冷杉、白皮松、银杏、紫荆等名贵树种,变原有错杂混乱为疏朗明快,营造出博大简洁的园林艺术空间。

(2)互融式的活动场所

党校是培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干部教育的载体,更是人居的最佳场所。在旧园林改造别注重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互融和谐。在结合场地文脉,突出植物景观,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的同时,突出现代气息,提升文化品位。为此,园内增建了假山、喷泉、花架、太湖怪石、蘑菇亭、方亭等景点9处,各种休闲桌凳63处,美化配套灯具200余座,成为颇具人文景观内涵的绝佳场所,为人们休闲、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互融架起了桥梁。

2.植物品种多样性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园林植物的多样性,是该校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具体体现,也是该校绿地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需要。

以上列表表明,该校现有植物品种122个,其中,常绿乔灌木23个品种;藤本8个品种;落叶乔灌木91个品种,这在兰州地区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3.植物栽植的合理性

在植物栽植方面,该校始终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既重视乡土树种的配置,又适当引进新品种。除考虑季相观赏特性外,多采用组团结构,有疏有密,以疏朗为主,避免闭塞,体现了林冠线适度变化,突出了大色块效果。在树形搭配上达到了既协调统一、又有适度对比的效果。如广场植物栽植采用大线条、大色块、大效果、简洁明快的手法,栽植各种植物7万余株,在植物配置上以低矮的花灌木为基调,点缀少量雪松、金枝国槐等特色树种。植物造景图案突出“红黄绿”新颖别致,注重大块色彩对比,以简洁流畅的曲线为主,红色的紫叶小檗、黄色的金叶女贞、嫩绿的小叶黄杨,形成图案美与色彩美。广场周边花池栽种草本各色矮牵牛,一池池亮丽的花朵、浓郁的芳香、令人精神爽悦。

三、主要成就

经过一代一代党校人的努力奋斗,该校校园已是绿树成荫,绿草如织,翠叠碧连,曲径通幽;三季有花,四季长青,春兰秋菊各逞其秀。芳草碧树透视着良好的校园形象,蕴含其中的“精、气、神”真正体现着园林建设的水准。“全国造林绿化四百佳”、“甘肃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兰州市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的获得,更加展示出它独特的风姿与魅力。

随着生态园林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扩展。在面积广阔、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中,进行生态园林建设的再创造,构建独具特色的空间环境,满足多种功能需求,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未来学校园林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园林.2005,(11):49-54.

[2]中国园林.2005,(3):1-5.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

一、园林景观设计发展

一般认为,园林的发端来源于19世纪末的现代艺术运动思潮,随着现代建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在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等推动下,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逐渐向园林景观方向发展。

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城市人口、环境压力的剧增,美国政府开始大量修建城市公园,进行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其中,奥姆斯特德在1854设计建造的纽约中央公园开启了城市公园的先河,作为最早期的现代风景园林最早诞生在了北美大陆,而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也不失为风景园林中的经典作品。同时期的欧洲则出现了新古典主义的组合、混合式风格,新艺术花园和印象派花园等,在随后的20世纪初期,1925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在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园林作品,例如装饰艺术和立体派花园等,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由此打开了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新篇章。20世纪的70年代,风景园林艺术开始流行,并成为园林景观领域的主要流派

一直到今天,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为园林景观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仍然在不断的更新,并融合了各个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园林设计理念和作品。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内涵及特征

与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相比,低碳景观设计强调碳排放、能耗等环境指标,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将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提高到一种深的层次。从目前国内外众多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来看,生态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相关的设计理念及内涵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而言,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内涵及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设计理念的内涵和特征;二是设计原则及内涵;三是园林景观低碳文化的内涵及特征。作为整个生态理念内容的一部分,内容分述如下。

(一)设计理念的内涵和特征

1、基于生态主义的设计理念

从19世纪后期开始流行,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关系出发,并以其动态平衡为设计目标的生态主义设计理念是低碳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方面。作为最早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设计理念,其融合了植物学、生物学、农学、地理及气象等多门学科,在生态理念设计中经常采用基于生态主义的思想生态理念中的生态主义理念同时还体现在尊重自然、将生态自然与艺术相结合方面,以达到一种环境友好、自然和谐的效果。

2、基于资源节约的设计理念

资源节约理念最早也来源于生态主义的可持续思想,目前主要在建筑、园林景观领域,并出现了绿色住宅和节约型园林等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资源节约是实现生态理念设计的重要环节,其理念的核心内容包括高效和循环,重点体现在能源的高效使用和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

电、热及亮化等能耗是景观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碳消耗源,因此节能高效是低碳景观设计的必要目标,一般而言,景观的节能高效主要通过四个途径实现:一是设计低耗能的景观系统。通过方位、结构形式、绿化配置、自然通风等设计方法,改变或调整景观、建筑的能耗,例如通过建筑方位、结构实现建筑物的“冬暖夏凉”,通过植被、绿化的设计实现对气流、污染扩散、噪音和光线的控制。二是新能源的使用。在照明、取暖、灯光以及景观动力等方面广泛采用太阳能、风能、地源热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降低对煤炭、天热气及电网等传统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可大量的减少传统能源导致的碳排放。三是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循环。生态理念尽量采用合理、环保的材料,从材料的生产、建造及废弃处理全过程的降低碳排放,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尽量采用本地、原有材料,尽量减少废料乃至于实现零废料,材料及废弃物的循环使用。四是水资源的循环处理。水处理和景观是园林景观中的常见部分,以往的水景设计往往注重其艺术、美学方面的特征表达,而水处理则依赖于公共处理系统或直接缺失,由此而形成水资源的能耗、损耗均偏高。生态理念下的水资源处理和水景设计则偏向于开源节流、自然循环的设计,在雨水收集、灌溉、中水处理等方面充分利用自然力和生物特性,实现自然水系的自净化功能。

3、后工业化设计理念

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许多工业产业逐渐缩减或转移,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用地,很多废弃的工厂、矿山、铁路、仓库和码头用地需要改造成园林景观等公共空间,因此景观设计领域开始在工业废弃地环境下进行景观设计探索,在环保、生态理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然生态恢复、治理的低碳设计理念,并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4、注重科技与科技创新的理念

景观设计作为人类对于生存自然环境的主观改造与意识表达,其本身即是艺术与科学的集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因素的不断增加,对于景观设计要求和内涵的不断加深,科技因素在景观设计中的比重也随之变大,著名设计师密斯曾说:“当技术的使命完成之际,其将升华为艺术”。生态理念设计作为最新的景观设计前沿学说,其更重视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忠实履行着科学升华为艺术的职责。科技及其创新理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方法的科学理性化;二是采用最新科技创新的成果。

(二)设计原则及内涵

1、自然为主的原则

自然为主的原则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自然力做功,例如水力、重力、风力、太阳能及生物能等,实现景观的自我净化、维护与成长,减少由于外界非自然力引起的碳排放。二是在艺术创造上的自然为主原则,突破人工雕琢与修饰的美学范畴,重新审视自然之美,进入自然美学的新层次。

2、最小干预原则

最小干预原则与上述的自然为主的原则有共同的部分,最小干预原则即意味着在保持原始自然生态基础上,尽量减少人工建造干预自然生态,采用最高效、最合理的方式对初始景观、生态进行建造,在艺术设计上具有结构主义和极简主义的理念,给予原生态以最大的理解与尊重,从而减少了人工干预所需要的能耗,降低了碳排放。

3、循环集约原则

循环集约原则是生态理念的直接体现,循环集约原则既包括资源、能源,还包括了设计建造的过程,例如:对景观空间的高效利用,对建造材料的集约使用,对于能源和材料的节约与回收利用。其也反映前述资源节约理念的实践本质。

(三)园林景观的低碳文化内涵及特征

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是自然景观设计与内在精神文化的统一,相对于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低碳园林景观设计则显示了另一种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承载力;短缺;合理配置

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随后又陆续了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若干技术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时期国家治水思路和理念的改变,文件中出现了部分新名词术语,部分原有名词术语(或计算方法)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技术文件中,有一部分名词术语比较模糊。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的确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1水资源

到目前为止,什么是水资源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常严谨的文字描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水资源定义为:自然界一切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都算水资源。直到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水资源法>中,改写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资源”。即自然界中水的特定部分。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I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水资源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且可适合对某地为水资源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在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1991年<水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就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水资源是水体中的特有部分,即由大气降水补给,具有一定数量和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且年复一年的循环再生的淡水。

从上述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如下特征:水资源包含在水体之中,并且是水体的一部分;而水体中的其他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水资源;水资源如果保护不好也可能转化为无法利用的水体,而危及社会的安全。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及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体。

因此,不是所有降水都是水资源,只有其中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部分才称之为水资源。对于特定区域而言,降水总量是可以获得的,但是这些天然降水中到底有多少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即该地区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水资源可利用量

关于水资源可利用量有很多种定义和解释,下面介绍几种: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规定水资源可利用量l2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雷志栋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所能控制引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胡振鹏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针对不同设计水平年,在一定的来水频率下,考虑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天然储水体和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为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水量。翁文斌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夏自强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扣除维持生态环境用水和水资源总量中部分不能或难以控制的水资源量后,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水量。

分析上述定义,理论上比较清晰完善,但实际分析计算时很难操作。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要考虑的条件有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技术上论证可行、经济上分析可行。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内涵和外延都很大,很难具体操作。

同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情况、水污染状况、生态与环境状况、天然来水状况、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也是动态的;同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尤其是水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受认识水平限制,现阶段较难量化。

3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是一个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古老概念,在生态学中一般被定义为“某一生境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它包含着极限思想,并有2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所承受的力来自于某一生境以外的某一物种;第二是某一生境自身不遭受破坏,因为生境一旦破坏,再重新修复是不可能的。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较多,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如下: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当水管理和社会经济达到优化时,区域水生态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可持续人均综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阈值。

从上述概念出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承载体可以是人口总量,生物总量,也可以是经济总量。这个概念有4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生态内涵,它表现为这些承载力具有极限含义,它所承载的综合效用具有生态上的极限,对其开发利用应以不超过这个极限为前提。二是技术内涵,这些承载力并非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与人类作用有关,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与特定的技术水平有关,随着不同时期总体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承载力具有跳跃性,表现为时间上的技术动态性。三是社会经济内涵,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容量或规模会有所不同,从而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四是时空内涵,表现为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约束因素具有区域性;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水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是不同的。

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提到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这2个专业术语,但是关于这2个参数如何确定没有提出相应的方法,因此该参数的确定方法值得研究探讨。

4生活和生产需水的预测方法

目前用于需水预测方法较多,如定额法、趋势法、弹性系数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等。分析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定额法需要确定每一行业不同水平年的用水定额、发展规模、以及水的利用系数。要在需水预测之前先要预测这些参数,由于这些变量较多,其影响因素更多,这些参数的预测比需水的预测更复杂,从而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我国以前若干个五年计划的需水预测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趋势法、弹性系数法需要较多的历史资料,受历史资料的可收集性限制,这些方法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发达国家用水的经验表明:用水量与人口、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所差别,不同发展阶段有所差别,不同产业结构有所差别。因此利用这些方法进行需水预测也有一定困难。

人均综合用水量法主要应用于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复杂,要想弄清楚每一个行业的用水定额及其发展规模难度较大,因此为简化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来进行需水预测。但是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到底用哪一种方法进行需水预测能够得出一个可以接受、误差较小的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5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和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最小需水量。实际上,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合的部分,生态需水主要侧重在生物维持其自身发展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需水则主要体现在环境改善方面。

杨爱民、郑红星、王浩、刘昌明等认为“:生态需水应该包括环境需水,所以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其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稳定状态时所需要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鉴于现在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前述界定中的“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的“建设”二字应该去掉。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基本理论和方法也较多,其中大多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可操作方法主要是基于水文学基础的几个方法,如最枯10月法、Tennant法等。最枯10月法:我国在《制定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10a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文条件。该方法原来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而现阶段把它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实际操作上该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部分季节性河流、现阶段断流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为零,其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为零(设计水文条件为零)。

Tennant法似: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Tennant提出,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低限,以年平均流量的3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的满意流量。Montana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最佳范围为年平均流量的60%一100%。该方法适合于大江大河等较大流域,而没有考虑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因而有其局限性。此外还有日均流量法、Texas法、N6PRP法、Basiclfow法、月年保证率法、最小月年径流法、ABF法、FDCA法、40%准则等。这些方法计算方便,基本上是经验值,各有其实用性。

因此,分析总结前人的成果,提出适应不同对象的水文、生态、环境等条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6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貌似简单但又存在许多异议的概念。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别标准是以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缺水程度划分,见表1。

但是这个划分标准下面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其次生态需水与人口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口作为评价标准也不合适。因此,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辨识采用单一的标准或指标是很难概括的。

实际上,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对于一定区域来说,它所描述的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可供水资源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实标准下的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系统对水资源需求时的状态。因此对缺水的界定应当拓展到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同时考察。

在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方面,人类社会已经从最早的逐水而居,发展到现在的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等理性思索,水资源系统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丰富。同时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应由最初单一的地表水系统拓展到地下水、大气水、海水、劣质水(包括污水、微咸水和咸水)等多个系统,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

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替改变,在无人类活动干扰作用下,天然水资源系统在其循环过程中滋养了丰富多样的天然生态系统。自从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于水资源系统伊始,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的纯自然属性便开始发生改变,水循环系统的社会驱动力持续加大,农业和工业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和取水量不断上升,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逐渐演绎成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

其社会经济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水资源系统承载客的多元化,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就存在着竞争与分配的问题从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分析,不简单地将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认为不缺水、不平衡的认为水。且不说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目前尚未清楚,就是科学合理地确定一定社会经济系统需水量及其节水潜力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更有社会经济系统的产结构问题。

因此,对于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其水资源是否短缺值得研究和探讨。

7水资源合理配置

配置是指配备、安排。资源配置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应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不仅体现在某一水源上,同时也以现在多种水资源的联合配置上。

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科学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8水资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前面已经叙及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即资源有限而需求持续增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水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时就存在着分配水量的优先顺序问题。

从水资源方面分析,它具有流动性、随机性、易污染型、利害两重性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在用水户属性上分析,从平面位置上,它们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甚至跨流域;从用水时间上,他们可以是现在的用水户,也可以是将来的用水户;从用水户的性质上,他们可以是人口、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从用水的主体上,它们可以是自然人、社会法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如生态环境用水)等。这些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分配方式较其他自然资源的分配方式更复杂。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篇9

关键词:日本茶庭;园林艺术;精神内涵;艺术特色

1日本茶庭文化内涵概述

在日本,茶庭文化、茶室文化和饮茶文化是茶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自中国茶文化引入日本之后,由于日本民族性格喜爱饮茶和追求清新自然的田园生活,所以在中国传统饮茶习惯基础上不仅创新饮茶方式、发明饮茶工具,而且在逐步发展中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茶道。在日本茶道文化中,茶庭和茶室在建筑风格上保持一致、两个部分相通相连,互为补充。茶室建筑是包括有茶室、水屋、走廊、外景组成。和茶室相对的是茶庭,茶庭种类较多,功能性也不同。常见的有供读书休闲的疏远茶庭、修禅静心的修禅茶庭、露天观赏茶庭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草庵茶庭,该类型茶庭在日本最为常见,又可被称为露地,根据建造规模和周围环境不同,其露地级别还不同,比如三重露地式样的建筑结构其露地从外到内又可以分为三区庭园。日本茶庭的建筑风格和建造方式别具一格、十分精致讲究,这些都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思想和传统文化内涵。

2茶庭的建筑构造和艺术风格

2.1内部景观

日本茶庭内部景观都是按照一定的园林建造思想进行设计,日本茶庭园林不仅是饮茶修身养性的场所,更是修禅的圣地,所以日本茶庭的建造都有很强的禅宗意境。在茶庭的构造中,道路往往设计成弯曲状,铺设高低起伏,常常在道路两旁放置山石,用此来代指茶庭身处深山。在道路两旁和石块处种植低矮植物,来代指山林。在茶庭设置假山、水塘、小涧,流水潺潺的意境营造山泉流动的情境,并协助石灯笼的色彩点缀来总体烘托出茶室所处环境的清幽、宁静和和谐。在日本这样一个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茶庭的设计面积一般较小,内部景观设计大多精巧玲珑,但是营造的禅境氛围十分浓厚。将日本人所追求的大自然景观和自然感觉都融入到茶庭的园林构造中。这不仅和茶庭的观赏、修身养息功能相关,而且营造出的宁静致远氛围能平复人焦躁心情,在进入茶室之后能以平和的心态饮茶,真正体会到茶道。

2.2色彩搭配

茶庭的主要作用是营造一种和谐、宁静的意境,为进入茶室饮茶的客人提供心灵的洗礼,所以在色彩的搭配方面一般是以绿、灰为主,来达到融入自然的感觉。比如内部景观山石、假山、道路以灰色为主,植被、水景以绿色为主。常见的草庵式样茶庭一般在道路两侧还会设置白色沙石作为分界标志,这样不仅给茶庭增添纯净感觉,而且和总体颜色形成对照,起到很好视觉效果。此外,景观的颜色以自然色调为主,不加入人工修饰,茶庭布景对原始自然美的追求也是民族性格和日本茶道文化的体现。在日本茶庭的园林布景中,一般很少设置色彩斑斓的花株,但是深山中常见的品种可以常见到,比如梅花,总的来说,茶庭色调追求朴素,也正是营造幽静深远饮茶环境和心境的重要体现。

2.3趣味性

日本茶庭的建造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幽静深远的禅宗意境,而且在具体布景中能体现出的是日本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风格。总的特征是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从布景小样的建造规模来看,大多小巧精致,形状不一、色调搭配和谐、布局合理有据,既不会造成视觉冲突,也不会显得突兀。比如假山流水布景处的洗手钵(主要代指山间小涧的洗手功能),在茶庭内的形态各异,有的是水盆形状、有的是山间石块原貌、有的是经人工雕琢,别具一格。路边石块的设置也独具特色,有的随意堆放,有的成双成对,有的孤零一个,总体看来则乱中有序,却又不失观赏审美功能。从布景的规模来看,运用象征手法和思维想象的理念将一系列物景用来代指大自然景观,体现出日本茶道文化中独具民族特色的智慧情趣。茶室的建设地点一般远离喧嚣集市,环境优美,清净悠远的场地,用茅草、石块、木头等原始材料进行人工改造,建造茶室。泥墙、茅草屋顶、纸糊窗户构建的茶室周围设置一个很小,却别有洞天的茶庭,在此饮茶、参悟人生,这也是远离闹市,追求亲近自然,修身养性的禅宗精神。

3日本茶庭园林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3.1宗教色彩

无论从茶庭的布局还是建造风格,其中主要体现的文化内涵就是具有浓厚的宗教理念和格调。这和日本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息息相关。首先,茶庭就建造结构和设置理念来看,其主要目的是给茶室营造一种众星拱月的意境,茶庭的建造目的不是饮茶,也不是单纯的欣赏,不仅具有引导饮茶者进入茶室,安抚其心境的作用,还起到烘托整个饮茶环境的效果。在日本,饮茶具有严格的饮茶规定,除了饮茶者必须着衣得体、正式、整洁,言语、动作神态必须得体优雅,茶具和泡茶流程也都要求十分严格。其次在饮茶过程中,饮茶者之间只能谈论哲学、宗教等话题,日常俗事、庸俗化话题严明禁止。对茶会的组织者和茶庭所有者来说,对茶庭的视觉、心灵体验效果要着重注意,不仅要做到各个布景之间的完美衔接,保证其整体性的和谐,而且要对每一处布景的单项作用进行考究,通过茶庭的过程中心灵能得到感受,从而达到一种禅宗的境界。早在日本封建社会时期,武士阶级在进行征战之前会在茶室进行坐禅,以此来达到心境平和的状态,以此可看出,茶庭中的园林艺术中承载的茶道文化对日本人来说还具有精神安抚的功能,这也是宗教理念的体现。其次,日本茶道中的清净、自然、朴素的理念也正是佛教思想的体现。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主流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日本茶道的发展和演变始终体现出佛教所宣扬的清、寂、静思想。茶庭无论从构造、布景、建造材料还是内涵意义上都体现出佛教思想,在佛经中有这样记载:“菩萨冲过三界火宅到达露地。”说明露地的本身就是修行圆满之处,也是佛家修行的圣地。

3.2美学思想

日本茶道界普遍认为,日本茶道文化内涵深厚,涉及到的社会各方面因素复杂。其中主要的是艺术因素、美学因素、社交礼仪和宗教思想,这几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贯通,但艺术因素处于主导和统领其它三个因素的地位。日本茶道文化除了品茶禅悟思想,其艺术特色中的美学思想独树一帜,成为日本茶道文化中重要思想内涵。茶庭的设计布景理念中,除了朴素、和谐、宁静之外,错综复杂,缺陷美也在茶庭的设计中有显著表现。追求整体美,不过分追求对称,也不忽略单个布景的意境。在茶室中枯槁之感的美学特征尤为突出,暗黄木头制成的茶桌、枯叶色调的茶具以及墨迹和破旧不堪却不失古朴色香的茶盒都是茶室中美学思想的体现。日本民族不过分追逐过分人为雕琢的艺术品,唯独对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艺术品情有独钟,这也是一种对美的执着和艺术品经时光雕琢的本质美的体现和喜爱,体现出日本人对内心和真实的追求。所以在茶庭的设计和建设中,这种美学思想被完美运用和诠释。比如茶庭建造的选址,选择远离尘嚣的僻静处、设计理念的自然象征性、茶室建造使用材料取于自然原态。整体呈现出清新自然、简单朴素、宁静致远、禅意深远的意境。

3.3茶文化和园林文化的融合

日本茶文化和园林文化在发展中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经过长期发展,日本茶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和意境在园林文化中都体现了出来。首先是禅宗思想在园林艺术中的融合。在茶庭的构建中,以清幽、宁静、禅意、和谐等佛教思想理念为指导,在具体布景中讲究还原自然状态,运用象征性手法将自然物象巧妙缩小,还原在茶庭。通过乱石的和谐、低矮绿树的衬托,再加上假山流水的声音,整个茶庭被营造出一种潺潺流水、层峦叠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乱中有序的自然景象,再加上空旷的草坪和色调的和谐搭配与自然材料搭建而成的园林建筑,无论在视觉、听觉还是心灵感受中,都能达到日本茶文化中所宣扬的清、幽、静的体验。其次是人文思想和宗教元素在园林艺术中的融合。日本园林自从中国引入后,前期是以观赏为主,在发展和演变中其作用逐渐由观赏性变成传递人文思想性。在茶庭的设计中,运用物象的合理安排和人为设置来传达出内心的精神世界和民族性格的价值取向。用假山、水景、植被、乱石等来营造自然意境,运用阳光直射和水体反射以及物象的倒影来体现光的美感。用最原始的木材、茅草、石头构建房屋主体,来和茶文化内涵融为一体,来体现精神上和饮茶这种物质行为上都是在追求一种自然、朴素和宁静致远的心灵感受,这不仅是日本民族人文情怀的体现,这也是佛教思想在茶文化形成以及园林建造中的明显标识。

4结语

综上所述,茶庭和茶庭中的园林艺术作为日本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将日本茶道文化无处不在融入其中。从茶庭的自然性回归建造,自然意象景观的设计,到茶室主体建筑的朴素、简约建造和原始性回归。从中不仅可以洞察到日本茶道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日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向往,而且可以从中解读到茶庭不仅仅扮演着营造禅境氛围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承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向往,人们通过物镜来表达自己内心向往和精神追求。日本茶庭虽然没有气势恢弘的建筑体也没有色彩绚丽的色调,但是它所体现的朴素自然、优雅别致、宁静致远理念不仅仅对我们当代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向往起到一定的熏陶和影响,对今天园林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洁芳.日本茶庭的园林艺术[J].艺海.2011(07):191

[2]崔陇鹏,李红艳,喻梦哲.日本室町———江户时期的茶庭演变研究[J].中国园林.2014(02):109-114

[3]宋琦.从日本古典园林艺术形式的演变探究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D].青岛科技大学2014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1篇10

关键词:涌现;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建筑与环境;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2-0049-03

1、前言

涌现理论是当今活跃在多领域前沿的一门跨学科新兴理论。伴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该理论逐渐成为复杂性研究的主题,它探讨的是具有普适性的事物生成与发展变化规律。涌现理论不仅为当代学术界开创出全新的研究视角,而且不断冲击着空间环境设计者对事物的既定认知,从而对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引发各种新的设计思潮与革命性试验。英国建筑理论家尼尔-林奇(NeilLeach)称其为“激发顶尖年轻建筑师创力的最有趣的科学理论”。

2、涌现理论概述

2.1概念与界定

涌现(Em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系统科学的开创者贝塔朗菲(Bertalanffy,Ludwigvon)提出,他把“涌现”定义为系统的整体界定所产生的一种性质。随着系统科学不断推进,涌现作为一切复杂系统的共性逐渐成为复杂性研究的主题。实际上,复杂性研究的本质就是对涌现内部过程的研究。

对于涌现的含义,目前一般性的理解为:诸多部分如果按照某种方式形成系统,就会产生系统整体具有而部分或部分加和不具有的属性、特征、行为、功能等,整体一旦被还原为互不相干的各部分,这些属性、特征、行为、功能便不复存在。亚里士多德最简明通俗的表述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涌现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界和科研领域,如鱼群效应、神经系统活动、因特网运行、棋类博弈等,它们都是由个体单元通过集群组构,并且活动过程遵循简单的基本规则,最终却能生成一个复杂整体而显现出个体无法实现的特性。

然而这些都只是对涌现的一般描述,不能作为对它的科学定义。迄今为止,学界共同认可的有关“涌现”的正式定义尚未形成。基于各种对涌现现象不同属性的描述,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提炼获取到明显的共性,它们构成了界定涌现现象的普遍准则,即涌现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1)随机性:涌现的结果带有不可预测的偶然性:

2)非演绎性:涌现的结果是出其不意的随机事件,任何形式的逻辑推理都无效;

3)历时性:涌现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演进的过程,且这一过程不可逆;

4)跳突性:涌现过程中前后相继的两个过程之间没有稳定的过渡状态,后一个状态总是突然出现;

5)层级性:涌现现象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复杂度会随层级的升高而提高。

2.2涌现理论与城市系统的关联

美国圣塔菲研究所(SantaFeInstitute)的代表学者霍兰(John.H.Holland)曾提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理论,也称复杂性科学),其基本思想为:系统中的成员被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主体在与环境和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中“学习”或“积累经验”,并反过来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并且与其他主体相协调,从而促进整个系统演化。相互作用开始后,系统能自组织、自协调、自加强,并随之扩大、发展,最后发生质变,这种质变在复杂性科学中就称为“涌现”。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具有一切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

1)城市的形成、维持和演化都遵循层级结构这种复杂系统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2)城市系统具有适应能力、平衡能力、学习能力,能够产生临界行为、自组织行为、演化行为、工程技术行为等;

3)城市系统与自然环境互塑共生,不断发生着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

4)城市具有多元性、相关性、整体性、秩序性、自组织性、目的性和演化性等复杂系统特征,遵循系统的整体涌现原理。

2.3涌现理论与建筑系统的关联

涌现是一切复杂系统的共性,而建筑作为人类最庞大的物质产品,其本身即为一个关于空间的复杂系统,其复杂性表现在:

1)建筑内涵具有多义性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反映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与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紧密关联,具有实用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等多重属性。这些特性互为依托,共同构成了建筑的复杂内涵。

2)建筑具有多层次外延

建筑的多重属性决定了其外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广义的建筑学涉及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等,还有大量新兴学科正纷纷渗透到建筑研究领域。介入因素日益庞杂,使得建筑学涵盖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而是更倾向于关注建筑、城市、自然和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3)影响建筑的因素多变

城市作为建筑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就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内部的物质流、信息流、技术流和人口流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城市各子系统间的复杂关系,而建筑作为城市的下级组成会直接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建筑同时也是人类主观意识的映像,其使用者会因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审美取向、等多方面差异而造成建筑外部条件的深刻不确定性。

4)建筑系统具有动态演变性

建筑作为一个动态的复杂适应性系统,为了适应城市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其使用功能、建造技术和艺术风格等都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以满足使用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变化。

3、涌现理论对城市更新研究的意义

3.1传统街区的文脉保护

传统城市的构建形态不同于现代社会所遵循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受“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方案所制约,而是自发性生成的状态,表现出“自下而上”的“涌现”特征。传统街区在适应环境的漫长经历中,积累了大量物质储备与情感记忆,并且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大规模变迁只会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导致传统文脉的断裂。因此在传统地段的更新策略研究中,应提高使用者的参与度,鼓励其发挥自组织能力,引导城市沿袭原有的生活轨迹渐进式地演化,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地域特质。

3.2城市发展的合理预期

一座城市得以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人的行为活动,这是城市进化的根本动力。城市与其居住者之间经过交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系统。基于涌现思想,通过分析主体即居住者的行为特征,探索这一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而对城市未来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期,并以此作为城市空间的规划依据,由此就能得出更加有效的设计方案,从而引导城市向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

4、涌现理论对建筑创作思维的影响

4.1整体思维

从涌现理论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由局部构成的复杂整体系统,不能仅作简单的量化分析。同理,城市不仅是建筑集合,而且是它所负担的各种机能穿插交错形成的复杂而高效的系统,内部的建筑都应成为使用者所期待的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一切设计的起点都该是基地特定的环境背景,将设计对象视为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个体。抽象的建筑是不存在的,每个建筑单体都深深根植于地域环境中,是具体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自然条件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材料等,而人文条件包括生产、生活、习俗、信仰、审美观念等,这些影响因素都须在设计之初被纳入方案的生成依据。

例如:坐落于悉尼北部猎人谷(Huntervalley)的亚历山大农业大学(C.B.AlexanderCollege图【1】),设计者考克斯(PhilipCox)充分考虑了对地域性的关照,从不同侧面回应当地特殊的环境条件,使整个校园弥漫着乡土气息:建筑材料选取的是当地盛产的木材和质地粗糙的褐色砖瓦;室内天花用编织复杂的木构屋架抽象地表达哥特时期建筑遗风;檐下回廊和中庭空间适应本土的草原气候;简单的矩形平面和深远的出檐等当地传统民居形式以及令人回味的传统工艺手法的运用等。

4.2过程思维

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集合体,时刻进行着物质与精神的繁衍与更迭。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固有的普遍属性,因此任何事物都是时间维和空间维辩证结合的结果。

从宏观的城市系统来看,只有善于利用既有资源,持续更新转变,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使城市真正充满活力。今日的建筑就是明日的历史资产,要深入挖掘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既存建筑价值,使城市拥有它所经历的每个时代的独特遗产,其中的每个建筑都是“瞻前顾后”的存在,既关联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

从微观的建筑空间来看,人对空间的实际体验是在连续移动中实现的,抽离时间概念而单方面关注三维实体本身只是对建筑空间的片面认知。只有在空间设计中加入时间参考系,将创作思路从平面布局规划和立面形式设计的观念桎梏中解放出来,转为设计空间序列的过程逻辑,通过空间关涉、轴线暗示和视觉关联,建立起使用者对场所环境的完整体验,从而真实表达其空间神髓。

早在60年代,以黑川纪章、菊竹清训、桢文彦等人组成的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就已表露出动态过程思想的主张,他们强调事物的生长、更新与消亡,反对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态的自然进化,而是要像生物新陈代谢一样引入时间周期的因素。他们基于这种理念而提出“可替换系统”的概念,通过现代技术使建筑成为一个由标准件装配而成的部件可调装置。由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塔(CapsuleTower图2)和1970年大阪世博会上展出的实验性房屋(TakaraBeautilion图3)集中体现了这种“临时性”和“可动性”的思路。虽然这一流派由于盲目强调新技术而对时代特征认识不足,导致他们的主张没有结出硕果,但是这种开放性动态理念为都市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研究和以生态主义代替人本主义的转变倾向灌注了有力后劲。

4.3混沌思维

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人类面临的生存空间具有难以预测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城市和建筑需要从多层次、多维度、多途径应对世界的混杂多变和不可捉摸。近年来,曾经喧嚣一时的解构主义日渐隐匿,因为人类逐渐意识到“颠倒、肢解、重组”的解构策略无法直面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复杂悖论,自然、人文、历史、生态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对立依然存在,城市陷入愈演愈烈的混乱中。而这些冲突的应对策略不是激烈碰撞,而是要向顺应与融合的方向发展,因此要将设计观念由“非此即彼”转变为“亦此亦彼”。

模糊界面就是混沌思维影响下的一种空间设计思路。一方面通过柔化和消隐建筑外界面,使建筑与环境的界限模糊化,从而将建筑个体消融于城市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弱化室内分隔界面来消解距离感,给空间使用以更大的灵活度。德勒兹(GillesLouisReneDeleuze)用游牧空间(NomadicSpace)的概念来描述无中心、无等级、无规则的含混空间状态,人可以在任何两点之间随意移动,完全不受功能理性的束缚,如同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一样无明确的路线与边界。藤本壮介的“弱建筑(WeakArchitecture)”思想所表达的也是这样一种退让型设计态度,放弃强加于使用者的明确功能界定,使建筑成为能够激发多种可能性事件的暧昧空间。正如他的设计作品THouse图4所表达的洞穴概念,空间的魅力在于其带有强烈偶然性和关联性的渐变状态。此类理念的本质其实都是出自于混沌视野下的模糊界面思想,传达一种自由流变的空间诗学,以此未反抗绝对定义的静态空间对建筑适应能力的限制。

4.4关系思维

任何个体都与环境相互依存、彼此制约,截然的主客二分和绝对的客观理想是不存在的。城市不是建筑的简单群聚和集体表演,而是具有经济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相互共生。每个建筑设计方案都必须在城市环境中找到相应定位,而不是单纯地放在基地里而已。它要与环境建立起一种肌理关系,改变人们的视野,为场所创造新生命,凝聚新磁场。设计者需要充分考量基地现存资源,合理引导各类建筑发挥集群效应,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能。异质空间的组合可以形成多元化的生成结果,赋予场所更加丰富的含义。

通过对空间序列进行逻辑关系的妥善建构,能够使建筑群发挥意想不到的组合效应。坐落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斯堡郊区的两座比邻而建的美术馆就是印证这种关系思维的杰出范例:落成较早的是路易斯・康(LouisI.Kahn)70年代的代表作品金贝尔美术馆(KimbellArtMuseum图5),通体素混凝土墙面和单元式重复排列的拱顶,表现出设计师一贯的质朴情怀。而位于它旁边的沃斯堡现代美术馆(ModernArtMuseumofFortWorth图6)竣工于2002年,出自安藤忠雄的设计。同样采用元素重复的手法,安藤以六个平行排列的平屋顶挑檐,呼应金贝尔美术馆的连续弧形拱顶,清水混凝土和玻璃的搭配却诗意地表达出一种禅宗韵味。这一组特定空间经过设计者独具匠心的潜在编排,以东西方审美情趣的对比和古典美学与现代主义的对话,表现出恰到好处的对抗与融合。设计者利用一系列时空线索暗示和场所新秩序生成,对在场建筑进行了意象重构,从而表达出多重隐喻的场所内涵,使穿梭于其间的人们无不惊叹于这种时空迷乱的惊奇体验。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篇11

【关键词】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戏剧会演;舞美;述评

【关键词】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戏剧会演;舞美;述评

[中图分类号]J80[文献标识码]A

纵横红土地、坐观八闽戏,是本届艺术节戏剧评委与观摩团观看演出的生动写照。三十台剧目演出分布于龙岩市所辖共四个地区六个剧场,每天都要在高速路上奔波数小时往返在闽西老区的各个剧场去领略闽派戏剧的山海精神,完成穿越时空间载体、驰骋闽戏意象的美感体验。

本届艺术节戏剧会演剧目的舞台美术异彩纷呈,从舞台形象到舞台样式都耐人寻味和振奋。各剧种从舞美设计到导演、表演注重在主题思想、生活情趣、艺术感悟和审美取向的默契与相辅相承,许多剧目的舞台美术注重精神层面的挖掘,戏剧内涵与表现意象的媾和更趋紧密,设计者在深化主题和意象创造中注重形象选择的典型化与精美化,从而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与观赏性,使戏剧表现时空更具有活力和生命感。

其中,时空载体营造与意象追求达到较完美结合的剧目主要有歌仔戏《荷塘蛙声》,话剧《要离与庆忌》、《一轮明月》,越剧《柳永》,闽剧《林则徐复出》、《林详谦》,音乐话剧《老宅》及高甲戏《闽南人·家》等。

歌仔戏《荷塘蛙声》是由二十年前“秦景仙之死”的误会、怀疑引发了一家人内心的挣扎、纠结、反省、忏悔……最终酿成的心理悲剧。描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与痛苦,描写之深刻细致,虽有故事,但却无答案,因为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导演用中国传统戏曲诗意空灵的艺术表现,着意于舞台行动抑扬顿挫的美学特征,对细微的人物性格梳理,以及对社会历史生活的独到发现,引人深思。舞美呈现将舞台设置成“荷叶幻影”,深暗的背景、清冷的灯光,摇曳的荷影勾勒出似真似幻的心界,剧中人物与魂灵在摇曳的荷影之中天上地下、人鬼神仙展开对话,将内心的活动与想象的场景展开融会与交锋呈现于舞台,更加直观地展现了剧中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引人入胜。舞台布局紧凑、精致、干净,充分体现出歌仔戏细腻、雅致、柔美的闽南文化性格;舞台景物主题突出、鲜明,造型别致,舞美制作精细,舞台表演区空灵,为表演提供展现洒脱、自由的心理梦境,舞台灯光把诗化的意象空间渲染的朦朦胧胧,透过清冷的阴霾能唤起观众在精神层面的多维想象,舞美给导、表演增添了生命力。

话剧《要离与庆忌》是一出视觉冲击力极强的话剧。莎剧风格的台词,诗化的语言、论辩式的语言、哲理性的语言及先秦春秋大时代的形体感觉,可明显看出导演力图使该剧向话剧民族化和当代性的努力。演出以惊天地泣鬼神之气概、男子汉之勇气与血性的魅力,以穿透力极强的英雄气魄之势气、令人血脉喷张的内心行动惯穿全剧,感人肺腑,令人彻悟人生、人情、人性之道并透过悲壮的剧情与人物性格警醒现代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死观,唤醒人性深处的纯净与思考。舞台空间的呈现秉承了福建人艺舞美的特性(敢于打破传统,勇于探索戏剧时空)充分运用三维、四维、五维空间的营造(立体、时间段的形象变化、意念空间),360°可旋转、可仰卧、可倾斜的转台其用意不仅是时空的营造,而是注重戏剧表现,在演出过程中随剧情而运动变化将人物矛盾冲突、内心外化的演绎层层递进,转台透过演员的“无对象交流”表演方式使有限的演剧时空得以扩展与延伸,尤其在角色心理错综复杂的规定情境中通过转台语汇的传达与渗透能力呈现出凝重、深沉、刚毅、血性、壮美的演剧性格。多棱形、斜面的转台与戏剧主题内涵紧密沟联,错综的背景树影预示着戏剧矛盾的纠结与杀气。话剧《要离与庆忌》的灯光灯演出具有升华力量和戏剧张力,光色调控制得极好,暗红、暗蓝的色调不温不火,灯光语汇挖掘深刻、运用充分得当,很贴切地烘托出戏的意象与涵义。音效以一种亘古的、好似穿透力极强的磐石敲击声惯穿于古代和现代之间、演员与观众之间,声响赋予了剧中人物性格、矛盾冲突与观众心理感受的强烈质感,是戏剧精神与观者内心互通的脉动。剧中人物服装色调高雅,造型美观大气,结构紧凑质感强。化妆素雅大气,人物性格性鲜明。

越剧《柳永》撷取了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柳永一生的几个重要片断,彰显其文学成就。单纯、白净是这出戏的舞台样式基调,简洁、明快的时空载体营造出深刻的涵义,正如柳永所生活的年代,人文单纯、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文艺繁荣,像柳永这样词人“就凭写词的润笔,在汴京花天酒地”(作者语),在那样的环境干净得只有白才能象征剧作意涵,这样的舞美风格也是舞美设计者在戏曲舞美样式上的系列化追求。越剧《柳永》的舞台在白的基调上用镂空手法将典籍、屏风的造型透露出底幕的水墨山水画背景、运用了唐代《簪花仕女图》人形剪影在幕间与演员互动仿佛把观众引入了那个纯净年代、引入了柳永的内心世界,随着越剧尹派声腔与柳永同呼吸共命运地畅游在剧中人物的真性情中,引发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舞台样式结合表演形式演绎的纯净之美、哀婉之美、文蕴之美、绚丽之美正是柳词意韵的意象追求。

《林则徐复出》剧目整体呈现很好,笔者作为福州人在异地完整地看闽剧不由深感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民族英雄故事是那么感人和那么有魅力。其舞美呈现很有特色:一、舞台表演区开阔,为戏曲表演留有灵活的空间;二、具有福州民居特色的装饰性建筑构架很有韵味地把地域特征概括出来,每场间点缀不同的道具和景片迁换时空,即有变化又流畅;三、灯光色彩控制得很好,整台戏的呈现很干净;四、人物造型、服装设计简洁大气。

音乐话剧《老宅》是一幕景单元复述结构的演剧形式,全剧是在一座闽西老宅里演绎的一段女人与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女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和心里状态。导演用超现实主义、唯美主义和烂漫主义相再现结合的手法着意于将心灵外化的表现,把剧情描述的人物心理活动在舞台上诗化地表现内在心理逻辑的真实景象(借用舞蹈、器乐演奏等表演形式),以此来增强戏剧内涵的情感诗意与视觉冲击力。舞台造型元素以闽西老屋建筑构架和明清时期华丽家具组合为时空载体,在表达戏剧涵义的造型元素中注重物质意象的典型化,比如,在舞台中心上方一个鸟笼在剧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在舞台空间不同的高度上;在舞台右侧,每当女主角在梦境中舒发内心情感、或剧情在表现内心外化时,一个摆放着一架大提琴的移动小台会从幕后缓缓飘移到台前,增强了剧情的梦幻与超现实感。整个舞台在灯光色彩的渲染下仿佛一幅优美的古典油画,舞美呈现的这座老宅仿佛是一幢女人情感的寄所、是一块女人荒芜的心田、更是一座束缚女人的围笼,无意间女主人引燃了激情的导火索,她内心涌动的激流剧烈喷发了,当这座关照于她生命与寄望、痴情与痛苦的灵魂老宅炸响,一个升华了的心灵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美丽、烂漫、诗化的悲情画面。

福建戏剧有着丰富的传统剧目和中国古老剧种,舞美样式在继承传统与剧种风格把握方面对戏剧的演出样式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届戏剧会演中众多传统戏剧(戏曲)中就展现出风格各异的舞美样式:有传统的、有大制作的、有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等,比如,泉州梨园戏《丁兰刻木》、《雪花公主》。莆仙戏《荆钗记》的舞美在遵循传统上作的比较好,莆仙戏《江梅妃》的舞美在传统出将入相舞台上作了扩展和大型化包装,芗剧《秦淮惊梦》舞美呈现写意,另外,闽剧《百蝶香柴扇》、《铁枪樱》在虚与实的平衡中取和谐的手段都是舞美设计者为表现戏剧内涵的意象追求。

莆仙戏《荆钗记》是很优秀的传统剧目,舞台精简到一桌一椅的传统样式却极具表现力,特别是演员的表演细致入微、唱腔委婉如约,把剧情演绎得丝丝入扣,从细腻婉约的表演,温婉的叙述突显莆仙戏的南风遗韵,空灵的舞台,景随戏走、景随情移,简练至极,唯有舞台上方的横楣采用了现代装饰性景片替带过去用织锦缎刺绣的演出剧团名称的守旧。

泉州梨园戏《丁兰刻木》、《雪花公主》,高甲戏《缘中缘》,梅林戏《花蕊夫人》,芗剧《秦淮惊梦》为同一设计师的系列作品,在舞美风格样式上依据不同剧种、不同内涵分别体现不同的演出样式:《丁兰刻木》、《雪花公主》的舞台遵循传统,演出空间的空灵与极简、《缘中缘》的舞台造型元素的圆形与写实道具的组合、《花蕊夫人》舞美呈现宫廷院墙片段与大写花瓣的意象挖掘,从内而外组织戏剧空间、《秦淮惊梦》舞美呈现写意、干净,把一位平素被人所轻的文人弃笔从戎,毅然挺身而出起兵抗清,兵败被俘后英勇就义,保住了汉民族气节与文人的道德底线的纯净与忠诚,这些塑造手在隐喻戏剧内涵,丰富意蕴空间起到了较好效果。

此外,越剧《贺双卿》的可横向移动的梯形背景片的象征喻意,芗剧《黄道周》柱体造型组合的空间变换都是在寻找戏剧内蕴与事件动作的虚与实的空间关系。闽剧《百蝶香柴扇》、《铁枪樱》在虚与实的平衡中取和谐都是注重戏剧精神层面的开凿掘、注重戏剧内涵与表现意象紧密结合,注重深化主题和意象创造的造型手段。

十几天行如梦游,虽匆匆穿越于戏剧时空间,闽戏意象之美感却早已烙印在心,身为八闽子弟深感欣慰。从近几届福建戏剧会演看福建舞美发展,福建舞美秉承闽人海纳百川的精神展现出多元化,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闽戏从导演、舞台美术、演员、编剧都融入了北京专家乃至全国其他省市优秀创作人才的智慧,与本土戏剧家共同为提升福建戏剧的艺术水平而努力,使今天的福建戏剧舞台不断推陈出新。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范文篇12

关键词:学科专业;文化逻辑;建筑;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TU-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2000404

一、人文教育的症结所在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方面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专题的讨论与探索持续不断。教育部早在1998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明确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速,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拓展,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此带来的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秩序与失范等矛盾与冲突,都促使人们对当下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作用及其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进行反思与探索。无论是出自教育基层的自觉,还是教育行政机构自上而下的引导,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或美育等相关话题不断引起热议,各高校也积极尝试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索。

但是,当前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理想的目标诉求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1)由于长期文理分科和学科逻辑的作用,使专业教学与人文养成割裂开来,甚至在功利性诉求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两者对峙起来;(2)虽然一些学校通过开设人文课程,努力弥补割裂与对峙的偏颇局面,但是人文知识的灌输不一定能保证学生人文品格的养成;(3)许多学校开始重视人文教育,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在专业教学基础之上简单地外加一些常规的所谓通识课程,不同学校在人文教育上大同小异,不是真正基于自身专业,由内而外即从专业生发出来的特色人文教育和相应的人文养成系统。其中最后一点可能是当下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难于落到实处的关键,重视并不等于到位,实施并不等于实效。因此,文章通过对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思考,以建筑专业为例,探讨大学人文教育的定位问题。

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首先人文是一个总括性的术语,其涵盖的内容既具有一种水平方向的延展性,如文、史、哲、艺等,也具有一种垂直方向的递进性,如从人的认知向态度、行动、超越等不同层次发展的属性。具体地讲,人文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是人文知识,一般包括哲学、语言、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第二是人文态度,即对某一特定的人、事、物和观念的基本看法及其采取的相应行动;第三是人文精神,是以理想、信念等为表征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和价值引领,同时也与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深层次并具相对稳定状态的精神特质相关联。其中人文知识因其丰富与动态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文内涵理解上的延展性,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则表现出人文内涵垂直维度的动态变化。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来彰显与引导,但最终要内化为人的具体行动,才能得到呈现和实现。目前大学人文教育虽然在人文内涵的三个层次上都有所注重,但在实际展开中往往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抓手,其中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人文知识的延展性特点使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面临着选择、取舍与课时限制的矛盾,另一方面,人文知识的拓展与累积并不简单地意味着人文态度与人文精神的效果实现,因为由知识内化为行动,也并非是水到渠成的。

其次,人文教育不应完全是专业教育之外的教育。目前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讨论的各种观点虽然特点不一,甚至关于这一教育内容的称谓界定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如博雅教育、自由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和全面教育等,在不同的概念引领下,差异是必然的。但其中共同的东西似乎又不言自明。其一,大家都自觉地定位于人的教育,以此来修正专业教育可能存在的片面;其二,关于人文素质教育讨论与实践的主体以人文学者为主,来自专业教育内部的自觉诉求相对偏少,讨论常常以一方缺席的方式展开。似乎是一方能够给予,一方应有需求,由此形成了讨论问题的可能与必要,但是事实上只有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协作,才能使“人的教育”落到实处。虽然在学理层面上,我们可以将“人”“专业人”“职业人”等区分讨论,但实际上不可能作出明确的区分,尤其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专业、职业等因素常常主导着人的思维、选择与行为,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以专业逻辑为起点来思考人文教育本身应该是自然的选择,而不应简单地从“普通人”的人文素质要求来展开。

第三,学科专业自身的人文观照问题。由于文理分科和更加细化的学科专业导引,长期以来有意无意地形成了学科专业专属的明确自我规定。这种自觉当然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明显不同于他者的自我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科专业壁垒的形成,而当下跨学科意识的出现和强调无疑是对此的一种纠偏。从人文角度看,学科专业本身就是历史形成的,同时也在社会发展中发生变化,人的生活方式、物质诉求、价值取向、科技水平等多因素综合摧生与推动着学科专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对学科专业及其相关内容的自身人文观照,既有助于专业教育自身的自觉定位与目标实现,同时也被视为大学人文教育思考与探索的起点。对学科专业的发展史、观念史及其影响下的日常生活史等线索和内容,甚至由此形成的物质史、技术史和文明史的梳理与提炼,是激活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根据学科专业自身的文化逻辑来丰富和拓展大学人文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三、建筑学的人文内涵与向度

具体到建筑类专业的人文教育,我们可以引英国学者罗杰·斯克鲁顿在其《建筑美学》一书开头的提问,“建筑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人们应该怎样建造?这些问题从来没有结论,即使现在,建筑师和理论家们似乎还是迟迟不能认真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1]事实上,斯克鲁顿提出的问题,每个时代都会以自己的方式给予相应的回答,但正因为时代的变迁,不同的知识参照体系和人们关于建筑的人文态度的差异,答案自然不完全一致。

众所周知,建筑作为专业或行业的术语源自西方,并经日本转译而来[2]。但在西方,这一术语的内涵也是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演变,如斯蒂芬·帕西尔(StephenParcell)在《建筑的四种历史定义》(FourHistoricalDefinitionsofArchitecture)一书中所揭示的,在西方建筑观念史上,不同时期先后有四种关于建筑这一术语不同而又具代表性的界定[3]。在古希腊并没有建筑(Architecture)的对应术语,有的只是一个涵盖许多知识和技能的词:“技术”(Techne)。其区分尺度是自然习得,换言之,大凡可教可学的技能都统称为“技术”,其中既包括纯智力的,也包括手工劳作的知识和能力。到了古罗马时代,虽然第一部留存下来的建筑理论书籍——维特罗威的《建筑十书》使后世了解当时建筑及其理论发展状况,但从知识体系角度看,由当时自由艺术与机械艺术的分类办法,将建筑归入机械艺术,大体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体力劳动,这一划分中世纪仍在沿用。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对古代文化的渴慕之情与知识趣味的变化,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和由此而生的对建筑、绘画、雕塑的重视,发展出将建筑、绘画、雕塑结合在一起的“设计艺术”的称谓和相应的知识逻辑,使建筑最终跻身于自由艺术之列,如这一时期的建筑理论家阿尔贝蒂(Alberti)著有《论建筑》《论绘画》和《论雕塑》等最早的艺术理论著作,使建筑获得了此前属机械艺术时没有的荣光与发展张力[4]。到了18世纪,随着近代艺术体系的逐步形成,建筑又被归入“美的艺术”,即将建筑与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并置在一起,以美的规律来加以创造与评价。建筑的四种历史定义及其现展,特别是城市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演进,使建筑无论作为概念还是具体内容都充满着丰富的人文魅力。

建筑无论作为学科史,还是建筑的观念史,都是人文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更不用说建筑与人的生活史、建筑技术发展隐含的文化史内容。斯克鲁顿在上文提出问题后,紧接着引用了奥地利艺术史家汉斯·泽德尔迈耶(HansSedlmayr)的话:“现代建筑师已经毫无希望地变得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了。他回头看看工程师,把自己设想成发明家,甚至把自己看成是人们生活的改良者,但却忘了自己是个建筑师。”[1]斯克鲁顿虽然没有对泽德尔迈耶的话作任何说明与展开,但其义深远。建筑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工程师、发明家、生活的改良者,但建筑师肯定不仅仅是这些,应该还有其他的内涵、目标与自我规定,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回到自身学科的人文内涵中去找寻。

四、在“言”与“居”之间的内修外筑

如果说建筑专业自身的文化逻辑和历史内涵作为建筑类学生人文教育的一个起点,由此构成了人文教育的一端,即学科专业的人文观照与教育。那么,另一端自然是从一般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中寻找与思考,在这一方面,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建筑、语言和存在的思想具有特别的启示。

海德格尔曾在1951年达姆斯塔特举办的“人与空间”专题会议上作了一次关于建筑的演讲,该演讲稿收入海德格尔文集《演讲与论文集》(1954年),以《筑·居·思》的译文标题全文收入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演讲认为,“关于筑造的思考并不自以为能够发明建筑观念,甚或给建筑制定规则。这种思想尝试根本不是从建筑艺术和技术方面来描述筑造,而是把筑造纳入一切存在者所属的那个领域中而来追踪这种筑造。”[5]因此,海德格尔首先从“筑造”与“栖居”的语用分析入手,在流行的用法中,“栖居”是目的,“筑造”是手段,两者是处于目的-手段关系中的两种分离的活动,这种从表象上看似正确的图式,实际上掩蔽了“栖居”与“筑造”的本质关系。那么两者的本质关系是什么呢?海德格尔指出:“因为筑造不只是获得栖居的手段和途径,筑造本身已经是栖居。”[5]通过对建筑的相关词源和语义分析,海德格尔指出筑造即栖居,作为动词的筑造也即栖居的真正意义对现代人来说已经失落了,把筑造作为手段掩蔽了其作为栖居的真正含义,而应将筑造、栖居与人的存在之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文中,海德格尔就人的存在与语言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其本质上,语言既不是人的表达也不是人的活动,语言在说着”,“人的所作所为俨然是语言的构成者和主人,而实际上,语言才是人的主人。”[6]通过对语言和栖居的本性揭示,海德格尔有力地指出了人的存在之“居”与“言”的诗性诉求方向,即人在空间、物性中的存在维度与人的语言、诗性中存在维度及两者的关联。理解这一点对我们反思从学科门类上从属于工科,注重“造”本身而遮蔽“人”的本性这一事实有极强的启示作用,对建筑类专业的文化逻辑基础上的学生人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更具引导作用。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农村扶贫的意义范例(12篇)

    - 阅0

    农村扶贫的意义范文篇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全社会都有共同的责任。就扶贫开发而言,决定不仅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扶贫开发的目标与任务,而且还确立.....

    生物多样性起源范例(12篇)

    - 阅0

    生物多样性起源范文篇1关键词:生物遗传资源;生物剽窃;生物多样性公约;立法模式;中国中图分类号:DF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202-0521世纪是生物技术时代,发达国.....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