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的坏处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篇1
关键词:校园女生暴力;生理特征;心理脆弱性;社会脆弱性
2005年4月25日,武汉两名职业学校女生当众对一位师妹拳打脚踢施暴,并在其身上泼冷水,强令其喝光洗脚水。2005年9月6日的《现代快报》报道:江苏镇江某技校两名刚满16岁的女生在一教室内,竟然逼迫同班一名男生强奸班内另外一名16岁女生。2005年9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重庆永川某中专17岁女生小艳被同班7名女生认为她在背后说了一女生坏话,将其关在寝室“承认错误”,其间,小艳被罚赤裸上身,跪在扫帚上唱歌。受尽两个多小时的屈辱后,经医院检查,小艳左耳鼓膜穿孔。2006年6月,黑龙江省某卫生学校的两名女生因为厕所蹲位问题起发争执,随后多名女生对一名女生实行了半个多小时的拳打脚踢,恶意侮辱,最终致该女生昏迷被送往医院治疗。
一、校园女生暴力的定义及危害
(一)定义:校园暴力几乎在各个国家的学校都有发生。由于研究者的角度的不用,暴力的定义各有不一,其中关于暴力的定义得到较多认可的有两种。第一种是(olweus,1999)“暴力是动作发出者的攻击性行为。即他是用自己的身体或别的物体(包括武器)去伤害(通常很严重)另一个个体的攻击性行为。”第二种定义来自于国际卫生组织(who,1999)“对自暴力是世界性的问题,1999年,世界健康组织(who)对暴力下了定义:“对自己、他人、群体等广泛地使用体力或其他能量来恐吓,其结果导致了或最大可能导致了受伤、死亡、心理伤害、发展不良或剥夺的行为”[1]。也有研究者将校园暴力概括为“一般泛指发生在青少年之间,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既包含了发生在校园内的暴力事件,也包括了发生在校园外但与学校有着直接关系的暴力行为”[2]。校园暴力是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暴力行为,对学校财务或师生财务实施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简言之,与在校师生直接有关的暴力行为,均可界定为校园暴力。”综合有关暴力和校园暴力的定义,本文认为,校园女生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地区的,由某一女生个体(或群体)向另一女生个体(或群体)发出的造成某种伤害的攻击性行为。
(二)校园女生暴力事件的危害
很难将校园女生和暴力结合起来,但一起又一起的事件表明这不再是可以回避的话题。可以看到,女生实施暴力多是以团体的形式出现,而且实施暴力的对象往往是自己熟悉的人、身边的同学甚至是自己的室友。而且女生暴力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人格侮辱,即拳打脚踢、扒光衣服示众、喝洗脚水、罚跪等;另一种为精神虐待,如歧视、偏见等。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思想的成型期,校园暴力一方面使受害者在心理上的阴影久久不能抹平,造成了很大的精神上的伤害和肉体上的痛苦,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学业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对于实施者来说,就会变的更加自私更加冷漠,对待他人和社会冷漠无情,成为社会的行为偏差青年。有的年轻人走向社会后发展成典型的受虐人群或者施虐人群,可能会产生强大的报复心理,引发恶性事件。另外,对于其他人群,也会产生不良的反应。
总之,由于校园女生暴力其独特的特点和类型,针对青少年女生这一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群体,应该给予积极的关注,学校和家长都用意识到暴力事件给暴力双方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人格发展障碍等等心理问题,有的还间接导致以后在家庭生活中的暴力倾向;而校园暴力事件对学校来说容易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学校的和谐稳定状态,使学校师生人心惶惶,并可能使学校面临各方面的社会压力。[3]最重要的是要让受害者更快地走出阴影,帮助她们战胜恐惧,重拾自信,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青少年女性的脆弱性分析
青春期属于特殊时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错综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随着青春期的发育,青少年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变化,体型、体能、力量都得到大大的提高。同时,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在经历第二次断乳期,反权威、寻求独立、情绪不稳定等等因素使青少年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实施者,同时也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4]。此时,青少年由少时的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虽然有了一定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自主判断;他们精力充沛,体力旺盛,血气方刚,易于冲动,往往判断事物不很可观,处理问题带着情绪,不太冷静;好奇心强,模仿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差;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喜欢充当“老大”,受一些不良影视媒体的影响,觉得“老大”很有“派”,能获得更多同学的崇拜,由于这样一种心理,他们不择手段,往往以暴力行为来获得这种成就感,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一)青少年女性的生理特征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速变化,成为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1身体外型的变化。第一,身体的快速增高是青春期儿童身体体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平均每年长高约6~8厘米,甚至达到10~12厘米。女性少年在早于男性少年2年左右进入青春期;第二,体重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了肌肉的发展、骨骼的增长以及内脏器官的增大等;第三,进入青春期以后,童年期的面部特征逐渐消失,以前较低的额部发际逐渐向头顶部及两鬓后移,嘴巴变宽,原来较为单薄的嘴唇开始丰满,童年期那种头大身小的特征逐渐向成人的体貌特征发展。
2生理机能的变化。青春期儿童的生理机能也迅速增强。这表现在:肌肉与脂肪的变化,使男性肌肉强健,女性身材丰满;脑与神经系统逐步走向成熟,使脑的重量接近成人脑重水平,脑电波变化出现新的飞跃,脑机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兴奋和抑制过程趋于平衡等;心血管系统加速发展,使心脏功能增强,并于成人基本相同,肺功能增强,肺活量迅速增加。通过这一变化,少年儿童的体貌特征开始接近成人。在成长加速中各生理机能迅速增强,使他们的机能发育也开始走向成熟。
3性的发育和成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在青春发育期,由于性激素的分泌,促使少年第二性征发育起来,致使少年男女在身体形态上出现性别特征,进而使性器官、性功能发育成熟。女性第二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乳房隆起、体毛出现、骨盆变宽和臀部变大等,达到成人的成熟标准。[5]
(二)青少年女性的心理脆弱性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里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里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身体的快速增长,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这就是成人感。具有成人感,便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就属于成人水平,应该被社会、环境和周围成人平等相待;有了成人感便要求与成人相应的社会地位,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由于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心里水平尚处于从幼稚的童年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实际上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仍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此时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封锁起来,不向人袒露,尤其是成人,以此来体现他们的成熟。遇到的一些事情和苦恼便会和好友一起分担,便易出现小团体的朋友圈等。很好理解,在这时产生矛盾,受害者容易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和别人交流,觉得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很可能产生自卑心理,甚至退学乃至自杀的情况。所以,要多给予关怀和帮助,必要的时候可做心理辅导,如采用冥想和放松的方式进行脱敏治疗。
4成就感和挫折感的交替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良好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或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此时,他们便会不择手段,比如欺负同学以此来产生虚荣心和成就感,来显示自己的成熟和威风。[5]
5少女暴力自慰症
尤其是女学生因为生理成熟期的到来,带来了心理上微妙的变化,产生了所谓的“少女暴力自慰症”——对于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的潜在向往和追求,当自己无法发泄或者不能很好的得到调适时,必然产生一种苦闷和躁动,进而发展为暴力行为。
(三)青少年女性的社会脆弱性
1个人因素。由于女生的爱合群、胆子小等特点,往往是多个人在一起玩。如果周围的朋友有违法记录或者学生自己有好斗的性格,就会意气用事、打抱不平,产生恶意后果。尤其是女生的嫉妒心理,不能让别人比自己漂亮、比自己学习好,否则便会产生报复心理,从恶意中伤到精神软暴力。
2家庭因素。家庭是一个人初始社会化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家庭教育在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家庭成员是否有犯罪和暴力的历史、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儿童缺乏父母的监管以及父母是否有滥用药物、虐待子女等方面行为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社会学家认为父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在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将孩子视为心头肉,不能说不能管,造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性格。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委屈,便会找到老师、找到学校,甚至与学生家长大打出手。另外一些家庭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女孩不如男孩优秀、有力气,这时女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认同,便会寻找其他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不平凡。这些家庭明显给予男孩和女孩不平等的待遇,造成女孩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很强的失落感,当看到其他女孩被父母疼爱时,其嫉妒心理便会起作用,从而做出一些傻事。而且,支离破碎家庭中的孩子也易形成一种畸形心态,易养成偏执、冷漠、好斗等不良习惯,对于父母有不良习惯的家庭更是如此。
3学校因素。由于传统的性别偏见,认为女孩子之间无非就是打闹,不会像男生那样发生暴力事件。学校教职员工的失职以及缺乏责任感,这些都会造成受害者长时间的压抑得不到排解和帮助。另外,学校的管理应该得到加强,如增加专管的老师或者摄像头等。还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成绩差、人际关系恶劣、自尊低、酗酒、逃学、打架、携带武器等都与校园暴力存在着高相关。[6]
4社区因素。社区里是否经常出现暴力事件、单亲家庭的数量、以及流动人口的比例。生活在这一社区的孩子也会倾向于采用同样的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女孩子也不会例外。
5大众传媒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更应值得人们的关注青少年处于不成熟时期,对所有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网络在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方便时,也传达了一些负面的信息,如色情文化、暴力文化等。还有一些网络游戏会养成孩子暴力的习惯,教会孩子如何实施暴力乃至色情暴力。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寻求自我认同的阶段,每天接受的媒介信息会对她们的认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今文化的变异使得价值评价标准发生改变,这又促使了学生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在媒体大范围地对中国传统的“三从”“四德”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在某些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道德评价标准。媒体中大量的杂志、电影都在塑造一个“野蛮”的女孩,似乎“野蛮”变成了时尚,变成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女孩于是以追求“野蛮”为自己的身份认同标志,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力量。
三、小结
校园女生暴力为什么可以一次次地上演?而且施暴方式还逐渐升级,从拳打脚踢到精神虐待,甚至帮助男孩强暴女孩,到底是什么促成了施暴者如此行为?又是什么才能解救受害人受伤的心?这里让我想起了由所罗门•阿希(solomonasch)在1952年所做的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这一实验是有关社会影响力的——人们是如何因为他人的想法、感觉和行为而使自己发生了改变。阿希的实验是一个关于从众的实验,即人们为了和社会准则保持一致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实验中,一个被试和其余6个人进入实验室,被告知实验主要是关于视觉辨别。研究者向所有的被试呈现两张卡片,第一张卡片上画了一条线。第二张卡片上有三条线,分别标有1,2,3,其中有一条线试和第一张卡片上的那条线等长。
实验的任务相对很简单,要求被试每次说出三条线中哪一条是与第一张卡片上的线等长。7个被试中有一个是真被试,其余6个是研究者的同盟,他们被提前安排说出不正确的答案。比如,这些同盟者中有5个尽管知道正确答案是“3”,但他们都会说是“1”。问题是,当真被试看到5个人都做出了客观上是错误的答案后,他会遵从者组成员的错误。阿希报告说这是一个让人不安的实验,个体怀疑自己做出的判断,不安是源于遵从的压力。阿希报告说,75%的被试和研究者的同盟保持了一致,而不是说出他们知道的那个正确的答案。
在中学校园女孩暴力事件中,我发现暴力的实施者会因为他们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和文化而经常地把暴力看作是极其自然的解决方式。受害者也似乎会从他人的目光中断定自己的无能,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躯体症状,更不良的心理健康,更多的学些回避,更低的自尊以及更低的生活满意度。所以,施暴者和受害者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意识,要有对自己正确的认识,不要去遵从别人的错误看法。
参考文献:
[1]陈雨亭.浅谈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预防[j].大众科技.2006,(3):148-149.
[2]尹逊强.校园暴力的现状及预防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1063-1066
[3]许龙君.校园安全及危机处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4]mollencj,feinja,localioar,etal.characterlizationofinterpersonalviolenceeventsinvolvingyoungadolescentgirlsvseventsinvolvingyoungadolescentboys[j].archpediatadolescmed,2004,158(6):545-5501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暴力,校园网络暴力,校园安全
2010年3月23日的福建南平校园惨案以及之后接连发生的几起校园凶杀案,将校园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家长、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加入到了这场校园保卫战中来。论文大全,校园安全。其实,除了现实生活中的校园安全外,虚拟世界中的校园安全也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现在日益严重的校园网络暴力问题。论文大全,校园安全。
关于什么是网络暴力”,法律虽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但通常认为,网络暴力指的是网民以键盘和鼠标作为武器,以互联网络为载体,发表不负责任甚至捏造的煽动性、攻击性言论、图片、视频等信息,丑化、诽谤、污辱、谩骂当事人,或者对某些自认为不道德的现象在网络上进行人肉搜索”乃至谴责,侵犯当事人隐私,造成当事人伤害的行为,表现形式包括网络骚扰”、网络攻击”、网络欺凌”和网络勒索”等。曾经在网络内外轰动一时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最毒后怒事件”等等就是网络暴力的真实写照。
在网络暴力蔓延的今天,校园这片净土也不能独善其身。校园网络暴力就是网络暴力在以校园学生为主体的网络世界的延伸,甚至超载网络世界的界限,成为导火索,演变为现实生活中的校园暴力。而且由于校园网络暴力发生在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以及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场所,后果可能更加严重,比如在大社会环境背景下,网络暴力公众事件的当事人身份相对模糊,茫茫人海,就算是进行地毯式人肉搜索”,也未必都能找到当事人;但学校相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弹丸之地了,学生要通过帖子内容的蛛丝马迹寻找始作俑者并不难,而学生群体更加容易表现出来的冲动性和从众性往往会对事件起着无风也起浪”的作用,使得校园网络暴力事件比社会网络暴力事件更加容易激化,当事人在相对狭小的校园环境中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暴力事件对学生的影响也从网络世界延伸到现实世界,部分当事学生会出现厌学、逃学甚至抑郁、幻听幻想等严重的精神问题,有时人身安全还会受到影响,进而学生人际关系恶化,校园气氛紧张,危害性不一而足。
另外,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电脑上网外,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使得手机和其它便携式网络设备在这个群体中日益普及,多元化的短信、彩信、飞信、QQ、电子邮件、博客等网络通讯工具,可以让学生基本上做到随时随地地交流信息,但如果出现校园网络暴力事件,这些工具无疑也会起到了放大和推波助澜的效应,科技的双刃剑作用也正在于此。
那么校园网络暴力日益严重,学生这些花季少年也成为网络暴民”的原因有哪些呢?应该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自身的特点。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高,正如前面所说,做事往往带有较强的从众性、冲动性、叛逆性等非理性的特点,对于校园网络暴力事件,学生中不乏主动挑起矛盾的先行者”,但抱着看热闹心态的跟风者”、打酱油者”的人数更众,后者对暴力事件的跟帖、转载等热炒行为无疑更加扩大了事件的影响。
二、网络自身的特点。互联网的重要特点就是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很多学生自认为,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依仗不记真名的ID和匿名的马甲”身份,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网络暴力,而网络的世界是没有警察的世界”,违法被发现的风险很低,加上网络沟通的便利性和低成本性,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没有或者难以监管的世界里躲猫猫”,纵横驰骋、为所欲为,而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享受着风险趋近于零的所谓想说就说”的畅快和自由”,实质上是高举道德之旗,大行暴力”之实。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论文大全,校园安全。在社会不断开放包容、信息交流日益方便频繁的今天,社会风气,包括不良风气对校园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学校教育一个钟,抵不过社会一分钟”是很多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是社会的缩影,而校园网络暴力正是社会网络暴力在校园范围内的反映。比如,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不少网络游戏、动画片和电影等文化娱乐媒介,里面充斥了很黄很暴力”的镜头,渲染以暴制暴的所谓正义理念”,不仅让学生颠倒是非,看不清事情的本质与发展方向,而且容易导致激情代替冷静的思考,影响自我判断的客观与公正,使得对暴力的态度有可能从开始的憎恨、反感到默认和接纳,甚至是尝试。
校园网络暴力行为不断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演变为日益严重的校园安全问题,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有效降低遏制这类事件的发生呢?可以从网络管理、人文道德和法律教育、法治建设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强网络管理。从学校的方面讲,学校有责任有义务管理好学生,包括学生网络方面的管理,并且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学习生活在校园里(特别是寄宿制的学校),校方有管理上的便利性和直接性。学校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校园网,制作学生喜欢的栏目,随时关注热门网站论坛的动态,及时更新校园网内容,发现并解决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反映的问题,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干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开发寓教于乐的软件,让学生在网络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尽量让学生乐于留在学校,减少校外上黑网吧的机会;学校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利用校园网访问外网时将影响较坏、思想低俗的网站屏蔽,或者限制上网浏览内容,培养学生自律、负责任和安全的绿色上网意识,形成文明、健康的网络道德。
从社会的方面讲,网络是社会的网络,而不仅仅是存在于学校这个狭小的范围内,社会对网络的管理负有更加重大的责任。国家要建立有效的网络监管机制,健全网络暴力事件的管理规定。在近年发生的校园网络暴力事件中,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往往没有尽到内容审查和监管的义务,在出现问题后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亡羊补牢,是导致暴力事件升级激化的重要原因。此外,报纸等传统媒体在校园网络暴力事件中有时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报纸还援引从网络上获得的未经证实的信息,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网络暴力中去。对此,政府监管乃至惩罚的力度还要继续加大。论文大全,校园安全。
二、重视学生的人文、道德和法律教育。对于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系统科学的学校教育作用无可代替,对学生进行人文、道德和法律教育,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通过自我内化的力量遏制甚至杜绝校园网络暴力,意义重大。
人文教育的范围很广泛,其核心学科是传统的文、史、哲、艺等人文类学科。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可以促进学生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层次更上一个台阶。学生的文化、文明程度提高了,其情趣修养也会越来越高雅,离低俗暴力自然也越来越远;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养成宽容、平和的心理态度,营造尊重他人、文明上网的社会氛围,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媒体信息交流环境。
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倡文明上网”,我们不能期望把网络世界打扫干净了再让他们进去,必须要教育青少年学生在网络面前学会自律,养成文明、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学校可以通过上课、讲座、视频、墙报、辩论赛等方式,理性地引导学生看待网络,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人受益匪浅,也可以滋生潜伏暴力,在校园网络暴力事件中,当事人生活秩序被打破,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网络世界虽然是虚拟世界,但不是超越道德法律的虚无世界,不是自我放纵的天堂,网络行为和现实行为一样,有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网络相关立法虽然还不完善,但并不代表现行法律就不能制约网络违法行为。造谣诽谤、毁坏他人名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要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已将保护个人信息作为修改的重要内容,个人信息也有望通过专门立法获得保护,这些法律规定,虽然并不是针对网络的,也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并不能说在网上违法就无法可依。论文大全,校园安全。
学校要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自律能力,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在网络上正常行使个人的自由权利,划清言论自由与侵权的界限,人人都可以作道德评价,但是不能人人都来当警察”,要将现实中必须尊崇的道德和法律同样作为网络世界的规则,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做一个成熟、理性、负责的网民,让网络远离暴力,远离校园,不参与校园网络暴力,而在遭受校园网络暴力时,不能屈服忍让,也不能以暴制暴,要向家长、老师、学校或相关部门寻求帮助直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论文大全,校园安全。
三、加强法治建设。校园网络暴力严重的可能涉及法律问题,例如侵犯隐私权等,但我国在网络隐私权等方面的立法保护还有欠缺,就算是对现在备受争议的、已成为网络暴力行为典型代表之一的人肉搜索”,以及提供人肉搜索”平台的网站,应尽什么样的义务,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也处于互联网与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迫切需要法律对其进行规范。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先后颁行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网络方面的法律规范,但相对于网络的快速发展,这些法律规范无论从效力等级上还是在可操作性上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可喜的是,随着网络方面立法进程的加快,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例如正在修改审议的《侵权责任法(草案)》,就包括网络侵权方面的内容。
相信有了法律正义之剑的护航,加上严格的执法,以及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校园网络暴力行为能得到有效遏制,校园的网络天空更加纯洁,青少年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赵越,马兵.网络暴力犯罪的应对困境、原因及对策.职业时空.2003年04期
2.秦平.治理网络暴力需法律与道德双管齐下.法制日报.2008年9月4日第001版
3.刘敬,张志超.网络暴力”愈演愈烈:亟须运用法律和道德手段给予制止.中华新闻报.
2008年9月24日第C02版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篇3
6月15日上午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议,认真学习市教育局下发的文件,传达市教育局有关精神,并统一思想,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专项治理工作高度重视。
6月15日下午学校召开了全校中层领导、所有班主任、政教处工作人员参加的会议,将市教育局的精神进行全方位的贯彻落实。
张振亚校长明确学生欺凌的界定,对欺凌的破坏性、危害性进行了有理、有力的阐述,再次提高对校园欺凌的认识。
张振亚校长对这一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调学校要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把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中学生健康成长。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
一、中心学校成立暴力伤害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胡校长、教育支部书记
副组长:王副书记
成员:新华乡各中小学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阙洪贤任办公室主任。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
5.负责将事故在第一时间呈报上级有关部门;
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二、暴力伤害事件工作的具体要求。
1、各学校配置兼职内保人员。
2、加强门卫制度,禁止一切可疑人员、精神病患者进入校园。
2、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搞好对校园和校园周边的监控,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妥当的进行处理,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
3、一旦发现暴力伤害事件发生,学校领导和值周老师、护校队、班主任及时控制场面,疏散学生,了解情况,及时报新华派出所,并向中心学校报告,有伤员向卫生院(5867063)求救。
4、值周领导、值周教师24小时在校值班,搞好学生、校园及周边的监控,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5、要求各班班主任建立学生家长快速联系渠道,以备急时之需。
6、值周教师、带班领导全面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和防暴力伤害工作。
三、发现暴力伤害事件的应对措施
1、报警、报告
拨打新华派出所电话(0875-5867046)或110报警,报告中心学校(0875-5867037)、乡党委政府办公室(0875-5867028)。
2、具体措施
Ⅰ、一般情况的暴力伤害事件,应对措施。
(1)躲避,全力保护孩子安全。
(2)报告学校领导、护校队人员。
(3)报告公安派出所,全力制止事件的扩大。
(4)对受伤害的孩子或教师马上救治。
(5)及时联系家长。
Ⅱ、恶性暴力伤害事件的应急报案。
(1)拨打派出所电话或110,报告中心学校和乡党委政府,中心学校报教育局。
(2)巧妙联系相关部门,等待救助,以各种手段巧妙的与坏人周旋,组织学生撤离现场,把损失减小到最低。
(3)第一时间救治受伤人群。
(4)通知家长。
3、善后工作
(1)积极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2)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稳定师生员工及家长
情绪,做好师生和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维护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3)再次检查校园及周边潜在的暴力伤害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提请开展专项整治,及时消除隐患,确保校园安全。
四、应急演练计划
1、学期开始,学校组织学习防暴力伤害安全知识;
2、开学第一周,各班级开展防暴力伤害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篇5
(1)校园暴力可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校园暴力不仅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还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学生由此产生恐惧心理,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
(2)校园暴力可使家长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由于担心校园暴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许多家长亲自接着孩子上下学,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的家长不得不求助于相关法制机构。
(3)校园暴力可使校园正常秩序受到破坏。校园暴力的存在和发生,使学生不得不挤出时间和精力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又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
(1)学校设门卫。门卫要符合以下条件:无违法犯罪记录;无传染性疾病;思想正派,责任心强。
(2)学校门卫实行轮换值班制度。寄宿制学校24小时值班;非寄宿制学校在学生上课时间前30分钟开始值班,放学以后30分钟下班,上述时间之内必须有门卫值班。
(3)进入学校的人员,必须持有本校的学生证、工作证、听课证或者学校颁发的其他进入学校的证章、证件。未持有规定的证章、证件的人员进入学校,应当向门卫登记后进入学校。门卫在登记时必须查验证件、问明事由后才能放行,如果有条件联系到相关人员,门卫有联系并核实的义务。
(4)对于不能说明事由或者不能出示有效证件的来访人员,一律不得放行,应来访者要求,可以与学校办公室或者有关老师、学生联系。
(5)有人强行闯入校园,门卫要立即报警并报告学校负责人和相关负责老师,采取措施最大限度保护学生和老师的安全。
(6)老师要平等对待学生,不得歧视学习成绩差或有其他缺点的学生。
(7)老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老师语言要文明,不得侮辱学生。
(9)老师不得翻看学生信件、日记。
(10)老师发现学生携带违反法律法规或校规校纪的物品时要暂时收缴,并及时交给有关部门或学生家长,除此以外老师不得没收、处置学生的财物。
(11)课间休息时间、午休时间等有学生在校的时间,校园内要有老师或者保卫人员进行巡逻。
(12)老师要积极教育学生不得有不良行为。
(13)老师应该就学生的不良行为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共同商量,制定教育措施。
(14)发现学生人身安全受到他人威胁或涉嫌参与犯罪组织的,老师要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配合学校向公安部门报告,同时将情况及时通知家长。
(15)老师发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害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或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配合学校向教育行政部门、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公安部门反映。
(16)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学校要掌握家长的有效联系方式。
(17)保障校园环境良好、安全。
3、预防校园暴力的侵害。
(1)遭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学生,应在学校、警方或家长的帮助下,制止暴力,绝不能逆来顺受或以暴治暴。
(2)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一定要讲策略,运用智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必要时尽是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一定要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及时报警,或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3)当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约自己到校内、外偏僻地方去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当不法分子到来时,一定要想办法逃脱,并积极寻求帮助。
(4)要增加法制意识,当冲突发生后,要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4、预防社会暴力的侵害
(1)敲诈、勒索
a.敲诈勒索的防范常识
敲诈勒索,是指以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强行索取财物的行为,常见的敲诈勒索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口头威胁:有时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会被一些不法分子截住,威胁同学们给他带钱带物。
②带条子威胁:有些违法分子,选择好对象后,就写条子让其他同学带给对方,条子上写着要物品的名称或现金的数目。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学生,不管是哪种敲诈勒索的方式,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性质严重则构成犯罪。
b.遭遇敲诈、勒索怎么办?
遇到敲诈勒索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尽量说好话,稳住对方,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正面冲突。
①坚决拒绝其无理要求。一定要相信警方、学校和家庭都能为你提供安全保护。如果轻易屈服于对方,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也会为你招来无穷无尽的纠缠。
②如果无法脱身,可以借口身上没钱,约定时间地点再交,然后立即报告学校和公安机关。警方会及时采取行动抓捕坏人,他就再也不能伤害你了。
③一定要向学校、公安机关报告。你越怕事,越不敢声张,不法之徒就越嚣张。
④发现其他同学补敲诈、勒索,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并通知老师。
(2)抢劫、抢夺
a.抢劫、抢夺的防范意识
近年来,抢劫犯罪日益增多,罪犯也逐渐呈低龄化趋势,学生逐渐成为犯罪分子的首选对象。对此,同学们要认真对待。
①要有防范意识。
②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同学们最好结伴同行,相互帮助。
③身上不要携带太多的现金或贵重物品,女生不要配带金银首饰或玉器。
④平时,不要花钱大手大脚,以免引起不良行为表青少年或犯罪分子的注意。
⑤单独在家,不要轻易为陌生人开门,更不要为不认识、并声称是家长的同事或朋友的人开门。如果发现类似情况,要立即拨打电话告诉父母。
⑥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有了强健的体魄,即使一时无法将犯罪分子制服,也可以快速逃避。
b.遭遇抢劫、抢夺怎么办: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抢夺,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那么一旦遭遇抢劫怎么办呢?
①尽力反抗。只要具备反抗能力或有利时机就应发动进攻,以制服作案人或使其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②尽量纠缠。可利用有利地形和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器械与作案人对峙,使其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援助,对作案人造成心理压力。
③设法脱身。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人多、灯亮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
④麻痹对手。当自己处于作案人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先按作案人的要求交出部分财物。同时要对作案人晓以利害,从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也可尽量缓和气氛,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准时机逃脱。
⑤注意观察。趁作案人不注意时在其身上留下记号,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或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等,在作案人得逞逃走时悄悄尾随其后,观察逃跑方向,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尽量准确记下体貌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语言、行为等。
⑥及时报案。脱身后要及时报案,尽量准确描述作案人体貌特征,使犯罪分子尽早被绳之以法。
(3)绑架、劫持
a.绑架的预防知识:
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预防绑架要做到:
①平时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不要炫耀自己或家中如何有钱,更不要随便带陌生人到家中“参观”。
②外出、上学和放学要尽量结伴同行,外出时要告诉家长,并说明返家时间,不要随意在外逗留。
③如果有人突然来找你以“你家中出事了”或“你父母生病、出车祸”等等为由,要你离开学校或家中时,应首先设法与家人联系查证,并将此事告诉你的老师或邻居。
④如果在途中发现有人盯梢跟踪,应设法将其甩掉并报警。
b.遇到绑架、劫持怎么办?
如果不幸被绑架、劫持,要保持冷静,并想方设法摆脱歹徒的控制:
①遇到劫持,不要过分挣扎,以免犯罪分子对被绑架者进行身体伤害。要尽量拖延时间,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车辆型号和牌照号码等。
②如果被蒙上眼睛,要尽量将听到的线索默记在心里,如犯罪分子的谈话内容、他们互相之间的称呼等等,到达藏匿地点后,要尽量了解藏匿地点的环境特点,与犯罪分子周旋。尽量避免激怒犯罪分子。
③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寻求他人帮助,摆脱歹徒的控制。
5、教育学生远离暴力
(1)要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让他们了解暴力是最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2)学校应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营造好的班风校风,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让暴力无处藏身。
(3)学生应加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回避自己的心理问题,不要胆小怕事,要勇敢面对校园的不良风气,因为懦弱往往会助长别人对你的攻击行为,要用正气、凛然和大义的态度,努力降低自己受到人身攻击的概率。
(4)不吸烟,不喝酒。
(5)不看色情、暴力、迷信的书刊和影视片。
(6)不摆阔气、不随意介绍家庭财产情况。
(7)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动用他人物品。
(8)不进营业性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厅、网吧等不适宜学生活动的场所。
(9)不做突然拿开板凳、突然用脚绊他人等可能导致他人身体受到伤害的动作。
(10)不欺负、歧视残疾同学。
(11)未经允许不看他人的信件和日记。
(12)未经家长同意,不在外留宿。
(13)不散布他人隐私或有可能导致他人精神受到伤害的玩笑。
(14)不参与打架斗殴。
(15)不参与或变相。
(16)不叫其他同学或老师的侮辱性绰号。
(17)不骂人、不说脏话。
(18)不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19)不携带管制刀具或器械。
(20)不纠集他人或参与他人组织的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活动。
(21)不偷窃。
(22)不故意毁坏他人或学校的财物。
(23)不吸食,不注射。
(24)上网时远离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
(25)不破坏他人的网站或网上资料。
(26)拒绝。
(27)被老师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时及时向学校领导和家长反映。
(28)认为学校老师翻看自己信件或日记、当众辱骂自己等侵犯自身权利的情况时,要积极向学校领导反映并告诉家长。
(29)发现小偷或有人实施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时候,要记住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并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报警。
(30)遇到有人抢劫钱财或勒索钱物的情况及时告诉父母或老师,不采取力不能及的措施。
(31)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其他中小学生实施严重侵害行为,可以通过所在学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机关报告。
(32)中小学生认为学校不认真对待自己或家长的投诉,没有维护自己的权利或侵害了自己的权利,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反映。
(33)中小学生认为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不认真对待自己或家长对学校或老师的投诉,没有维护自己的权利或侵害了自己的权利,可以向人民法院维护自己的权利。
(34)中小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开朗的性格,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要通过上述渠道解决,要相信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
长期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与国内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相互勾联,通过各种手段加紧对我进行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特别近期,他们策划组织了和田“7.18”、喀什“7.30”、“7.31”等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各族人民感情造成极大伤害。2011年7月5日学校为了让师生认清和田‘‘7.18’’。喀什‘‘7.30’’。‘‘7.31’’事情的真相,开展了‘‘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深刻开展“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国家统一,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讲秩序,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无论做人做事都必须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维护秩序。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一定的秩序,社会就会混乱,就会无序。我国《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由此可见,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公民所必须要履行的一项义务。当前,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各族人民谋发展、思稳定、盼和谐,对新疆的未来充满信心。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指出:“没有秩序就没有祥和,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工作之必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使在腐朽的清王朝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新疆也没有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今天的中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人民民主的坚强柱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已被举世公认。我们正告那些妄图制造谣言、搞分裂破坏活动、进行各种恐怖活动的人: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团结进步是当代的历史潮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并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喀什、和田的暴力恐怖实践只是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的恶毒行径,他们的行为不会影响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和睦相处,喀什市、和田市会在各族人民的团结、努力下,一定会不断地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篇6
校园暴力无疑是一个老话题,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有些是出于校外因素,比如社会暴徒为泄私愤,闯入校园攻击学生;也有些案件纯粹发生在校园内部,伤人的可能就是老师或者学生。暴力手段超乎人们的想象,动不动就揪头发、脱衣服、拍照片发到网络空间,更恶劣的,甚至逼自己的同学吃屎喝尿等。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反映出一些家庭和学校家风、校风堪忧,也折射出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的存在问题。那么,校园暴力为何频发,对此有何对策?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校园暴力频发主要有哪些原因呢?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教育首当其冲要反思。在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下,当下家庭、学校重视学生的智育、轻视学生的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应该说,学校德育的成效主要在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上,而这些成果又逐渐被智育化了。比如,许多道德观念和标准被用于政治学科的测试或者用于写作,用于“得分数”去了。同样,考试可以说是智育的主要手段,甚至也可以看成是智育的内容,因为考试本身也是学习。而考试不作弊,仅仅是德育中一个极小的内容。谁都知道作弊不好,那么就考试而言,正确的“道德观念”已经形成了,但很多学生为了分数而明知故犯。所以说,如果没有行动去落实和体现也是空泛和无意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让教育回归本真,教学生首先学会做人,需要我们的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为之共同努力。但是,教育是春风化雨的长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与施暴者处罚过轻,甚至免于处罚也有很大关系。诚然,校园暴力中的很多施暴者,还是不懂事的孩子。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应当替他们的未来着想。但是,这不等于不要处罚。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以美国为例,学生施暴可能被告上法庭,并受到处罚,这种处罚可能是罚款(父母不得代为付款),也可能是参加强制性社区公益劳动。另外,未成年的孩子在外面胡作非为,家长至少没有尽到教育、监护职责,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也和传媒文化影响有关。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未成年人深受网络游戏、暴力电影、及影像等荼毒,崇拜甚至模仿暴力行为。目前,虽然法律法规规定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能让未成年人进入,但业主受利益驱动,有令不行、“屡禁不止”,甚至将未成年人“锁定”为主要顾客。虽然我国有关保护青少年的法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色情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色情场面。暴力和色情因素对尚不具备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较大,孩子们很容易学坏。“导致校园暴力犯罪的诱因主传媒文化影响几个方面。”福州市中级法院少年庭副庭长林守霖认为,环境是目前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也和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暴力孩子背后常有不称职的父母,“在一般学校就读的弱势群体家庭成长的孩子,校园暴力倾向高于其他孩子。”林守霖分析说,这些孩子的家长为了生计奔波,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爱护,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往往采用打骂方式教育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压抑、逆反、对抗的情绪。此外,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孩子教育是当前一大问题。“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实际上是缺位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让这些孩子缺少亲情关注,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那么,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该有何对策呢?
第一,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专家指出,青春期少年心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健康科学的引导、教育、帮助、疏导。福建附一医院心理咨询室主治医师庄子森认为,消除“校园暴力”,心理教育要跟上。他建议每个班级配备一个心理辅导老师,由学校加强对心理辅导老师的相关培训,同时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特殊生心理档案,积极予以辅导,将“校园暴力”解决在萌芽状态。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更加倾注关心与爱心,无论家长或老师,都应秉持平等观念,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交流,让他们生活中充满阳光。从心理学的角度,犯罪的青少年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有偏执倾向的占80%,平时就有暴力倾向的占20%。因此,对于学校而言,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可明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很多学校都有心理教育课程,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但校园暴力事件依然不断,并不是说这些课程设置不科学,而反映了当前一些学校没有利用好这些教育资源。”专家指出,落实心理教育是许多校园当前要做的一件事。
第二,加强家校联系,呼吁家长要负起引导责任。校园暴力事件虽然促使大家反思目前的教育方式,但更要“棒打”最负引导责任的为人父母者。专家指出,事件反映了很多父母的不称职,“不能一味以成绩为中心,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生理变化、思想品德、健康状态、行为修养、法律意识等方面的情况。”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1篇7
为有效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置危及师生安全的各类恶性事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扩大,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与国家财产的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发幼儿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恐怖分子造成的破坏性行为、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对社会不满的极端分子的恶性行为、歹徒在被追捕过程中的威胁性行为、因严重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报复性行为、精神病人的严重失控行为等。
二、事件的预防:
1、由符合条件的专职保安担任门卫,严格门卫登记、验证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
2、对可能引发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3、加强对师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积极组织师生进行防范暴力事件预案的演习,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
三、事件的处理:
一旦发生幼儿园暴力事件,务必以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的,一般按照下列程序处理:
1、选派应变能力强、身体强壮的老师与犯罪嫌疑人周旋,以拖延时间。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采取一切必要果断措施控制暴力行为的发生。同时迅速报警。拨打“110”报警电话。
2、保护受害对象及全体幼儿,将被保护者护送转移到安全处。
3、一旦发生伤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并通知家长或亲属。
4、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
5、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作善后处理。
四、组织机制:
1、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一旦发生事故,实行逐级负责,园长在由园长指挥,园长不在由分管园长指挥,以此类推。
2、各类人员分工明确、行动步骤清晰,如:报警人员、周旋应付人员、护送幼儿转移的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的人员、向局报告的人员等等,均要有明确的分工。
附:具体名单
幼儿园防范暴力事件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王运龙
副组长
武社彩秦婷婷
组员
尹菲菲胜利英武社玲
幼儿园防范暴力事件工作小组名单
具体项目
姓名
报警人员
尹菲菲
周旋应付人员
王运龙武社彩秦婷婷
护送幼儿转移的人员
各班教师
将伤者送往医院的人员
武社玲胜利英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
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拒绝暴力》
燕子走了,又在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来之不易,每个生命的成长,都要经历许多风风雨雨,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他人的生命,不侵犯别人的安全和健康,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同学们都知道校园是一个供我们读书和掌握知识的地方校园,这里承载着我们的梦想。然而,近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等词联系在一起,如果这片圣洁的土地上因充斥着暴力而失去生命,将是何等的悲哀啊!
“欺凌、暴力”,它不但可以摧残你的肉体;还可以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更能使人的精神受到痛苦的折磨,严重时,能威胁你身边的人的生命安全。可是,在当今社会,本应清净的校园里,却不时传来有关欺凌、暴力伤害的消息:学生们互相斗殴,在校外聚众闹事,因几句不入耳的话便出手打人……一起起校园暴力、欺凌事件不仅让人触目惊心,更为学生自身的安全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然而暴力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因暴力而流的血还未凝固,它仍在上演,它仍在继续。现在已经毋庸置疑,暴力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校园问题,甚至成为每位师生必须思考的问题。今年两会上“校园暴力”就成为热议话题,代表们提出要着手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相关法律,对校园安全的内容予以明确具体化,把遏制校园暴力纳入校园安全范畴;对校园侵害情节恶劣者依法判处严刑,对于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也要做出更细化的规定,便于各地司法机关在惩治该类行为时有统一标准;适当提前刑事责任年龄”等。
调查显示,媒体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有75.%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的比例居首。实际上,大多数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的起因都只是一点点的小事,有的甚至并没有什么直接原因,通常是买饭插队、抢占座位、无意碰撞、出言不逊、别人一个无意的眼神等等微不足道的小事,应该说,在几千人的学校,发生一些小摩擦是难免的,自然的。如果自身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和自控能力,就不致于小题大作,大动干戈。然而,斗殴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唯我独尊,盛气凌人,凡事不能吃亏,气量较小,一来二往,很快“战事”升级,甚至酿成校园血案。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是文明的殿堂,发生在这些花季少年身上的暴力倾向,害人又害己,令人担忧,它严重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顺序,危害校园人身安全,给受害者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
同学们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对同学们来说,让“暴力”远离校园,应该做好下面两方面:
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参与暴力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学校的正气,就是全校同学的正气,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另一方面,在发现校园暴力、欺凌事件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警察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篇9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积极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保护遭受欺凌和暴力学生身心安全,强化教育惩戒威慑作用,并实施科学有效的追踪辅导;要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合力,依法落实家长监护责任,加强平安文明校园建设,提高学校治理水平,推进依法依规治校,建设无欺凌和暴力的平安文明校园,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新闻背景
2016年两会期间,多名两会代表提出应出台反校园暴力法,校园暴力事件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一年间,校园暴力事件一波接一波地闯入公众的视野。2016年1月,山东德州某初中一短发女生被打视频在网络上传播。视频中,施暴的长发女生一直扇该短发女生耳光,一边打一边吼:“会说话吗?”整个过程中,多名同龄孩子围观,并拍下视频;被打者一直都没有说话,也没有还手。安徽马鞍山某中学的两名男生以打人为乐,脚踹掌掴另一男生,并不时爆出粗口,另有学生用手机拍摄,不时发出笑声。2月,湖北孝感某镇学区通报,该区管辖内学校发生一起校园暴力事件,打人者罗某和被打者兰某曾经是同学,听说兰某说其坏话,已经休学的罗某放学后在没有教师的教室质问殴打兰某,并强迫另一学生拍下视频。4月,重庆某中学的一名学生在学校天台被打,几个打人者身着同一服装,还有人在旁边拍摄视频,后被值周领导制止。5月,山东日照某中学内,一学生在厕所内被另外一名身体强壮的男生殴打,旁边站着十几个穿着校服围观的同学……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分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3部分11条。
《意见》出台后不久,北京市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海淀区教委在关于“中关村二小学生受伤害事件”的回应中称: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家长所期盼的,更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海淀区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确保不再发生校园伤害事件,确保每一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增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下一步,我们将与专业部门合作研究制定海淀区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和暴力防范工作方案,加强学校教职员工的培训与指导,与全社会有识之士一起,共同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保护好孩子幼小的心灵,引导孩子正确做人、做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6年12月8日,安徽省灵璧县司法局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灵璧县广志外国语学校开展《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宣讲活动。普法讲师团成员马林所长首先向广大师生解读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他用鲜活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广大学生懂得了中小学生应当知晓的基本法律知识和行为底线,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要求广大学生提高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普法讲师团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老师根据《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用现场互动、提问、游戏等形式对广大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广志外国语学校葛校长表示,将尽快制订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制度,并将其纳入学校安全工作统筹考虑,健全应急处置预案,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篇10
2011年6月,湖南省岳阳县经受了两百年不遇特大暴雨,岳阳县月田镇中心学校,在大灾面前不慌不乱,群策群力,联手联防,全镇3000多名师生无一人员伤亡,搏得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6月9日深夜12时19分,狂风暴雨夹着电闪雷鸣,把整个山旮旯吞噬,雷声、雨声、风声、洪水冲击声响成一片。灾情就是命令,凌晨3时50分,在月田镇中心校校长万甘露的精心组织下,办公室全体成员集合在一起,各自用手机向所辖各中小学校长发出命令:“请马上电告学生或其家长,暴雨无情,务必高度注意安全”。在一个多小时内,全镇9所中小学校和20所幼儿园的教师们,已拨通了86%以上的学生家长电话,从睡梦中惊醒的家长也领着孩子们开展了防洪自救。6月10日凌晨5点多,镇中心学校一方面让各中小学校将教师全部下派到各村组,察看上学道路情况,并做好相应防洪防灾知识宣传。另一方面在全镇55个村的集结口,36座学生上学必经的桥梁边,12个汽车渡船搭乘点安排1-2名教师蹲守。上午9时许基本掌握了全镇中小学校3555名中小学生的上学情况,全镇有491名中小学生未到学校。学校及时与这些未到的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在校值班的教师也及时对校园内外进行检查,发现险情立即处理。对全镇存在安全隐患的5栋教师家属楼封锁,并转移全部人员。镇中心小学、立新完小和花苗小学因学生上学道路严重损坏且校园积水严重,学生们当日在老师和家长的监护下全部离校。灾情严俊,岳阳县教育局下达了放假5天的通知。中心校安排教师利用放假期间走村串户,了解各学生家的受灾情况,并宣传防洪抗灾的基本知识。万甘露校长陪同岳阳县教育局的领导在月田镇红光水库大堤度过了两个不眠之夜。
此次如此罕见的暴雨,冲毁了学生上学必经的大小12座桥梁,35处道路被泥石流阻断,全校12000多平方米房顶严重漏雨,4000多平方米的校园被淹,8位教师家庭房屋倒塌。全镇田地受损严重,1895名学生家中不同程度受灾。众志成城,经中心校全体师生的齐心协力,全镇中小学和幼儿园无一起人员伤亡事故。月田镇中心校在此次灾难中的表现受到了各级领导一致的赞许。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1篇11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按照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从总体上来说,其类型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几大类。从一些研究者归纳的来看,具体来说,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然灾害譬如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台风、暴雪等。2008年年初南方的冰雪灾害、四川“5.12”特大地震灾害、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以及近期发生在黑龙江等地的洪涝灾害,就是自然灾害方面的突发事件。另外,东南沿海地区每年都有几次的台风(又名热带风暴),对沿海地区的高校来说,也是常见的突发事件。还有南方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的山洪暴发带来的滑坡、地面沉降等自然灾害,也都属于校园突发事件的范畴。2、公共卫生事件高校人口高度集中,因此很也容易发生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当今世界因为环境污染等原因,食品安全存在着居诸多的隐患,食品中毒等高校卫生事件频发。另外,沙尘暴、雾霾等环境因素也容易诱发公共卫生事件。3、事故灾难。由于人口密度大,在高校的实验室或学生宿舍发生的电器火灾、爆炸、楼舍倒塌等突发事件时,学生因为慌张等原因,互相推搡,更容易诱发人员踩踏等事件。这些灾难性的事件都是事故,有线路老旧、消防器材失效等客观因素,但也有人为因素。4、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在高校的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发生在高校内部或者与高校师生有直接联系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民族宗教事件、人身及财产安全事件、治安刑事案件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造成的影响社会法治的突发事件,它带有破坏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稳定以及校园的正常秩序的恶劣影响。最近几年,统计表明发生在高校或师生中的集会、游行静坐示威等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12年日本政府企图以非法手段窃取我国在的领土后,许多高校师生满怀一腔爱国热情,自发通过集会、示威游行等方式表达爱国热情。我国的大学生有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因此发生上述事件是完全合情合理的。5、非正常死亡事件非正常死亡包括自杀、他杀和意外死亡。目前这些都是突发率较高并且高校难以合理应对的事件。可以说高校中发生的每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都属于突发事件,都必须妥善应对和处置。虽然中国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并不像美国高校那样经常出现枪击、暴力等事件,但有资料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或其他一些原因导致自杀的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受到了媒体、教育界、社会尤其是社会舆论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同时,也时有发生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的校园突发事件。师生的非正常死亡,极易引发聚集事件和过激行为。从近些年的新闻报道和媒体讨论的情况来看,由于大学生的非正常死亡而造成的死者亲属在校园内聚集甚至发生过激行为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几乎每一起学生家长在校园内聚集甚至发生过激行为的事件都是由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引起的。因此,如何预防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以及事件发生后如何正确处置,是教育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6、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主要是指高校主管或主办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的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施设备故障和灾害性事件。对此,我们不能轻视,特别是招生以及学生就业时,或者是在一些特别敏感事件发生时,高校的信息系统遭到破坏,信息内容受到篡改,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7、教育考试安全事件教育考试时高校的一项经常性的大量的工作,这方面的安全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在国家考试或者学校考试中,在命题管理、试卷印刷、运送、保管、评卷组织管理等环节出现的试卷安全保密事件,考试实施中出现的舞弊(特别是群体舞弊)、阻碍考试等突发事件,以及网络有害信息等影响考试及社会稳定的其他突发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高校突发事件包含着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无法预测性。大多数的高校突发事件都是不可预测的,这也给我们处理此类事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探寻解决之法。第二,不可控制性。当突发事件发生后,给社会、个人造成的伤害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很难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方向,很多时候是在“被动挨打”。第三,广泛参与性。高校由于人员密集度高,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伴随着的发生,涉及人员较广,覆盖面大,影响也视参与度大小而有所不同。第四,不同程度破坏性。不论突发事件的规模与性质,其发生必然将会造成国家的政治稳定,人民的经济和精神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损失。第五,深远影响性。很多突发事件因其影响非常恶劣,甚至会对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风险形成的特点1、传播迅速。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再加上具有传播信息量大,迅速的特点,往往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网上就可能出现相关的新闻,6小时后就会各大网站转载,一天后网友的讨论与跟帖就会蜂拥而至。2、全员参与。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7亿多人,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配合手机等新媒体,可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突发事案的发生,并参与其中。3、互动性强。网络具有很强的流通性和交互性,在校园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相互交流。4、影响深远。(1)积极影响:有助于公众知晓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可以通过相互交流,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消极影响:对于突发事件,很多是由旁观者向外界发出消息,旁观者对事件本身存在误解,由此诞生了很多谣言,再加上对于公众危机,校方信息对外不透明、闭塞,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的心理,甚至会引发盲动、骚乱、暴乱等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行为。
二、与高校突发事件相关的网络舆论的传播模式
突发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各种主观猜测与谣言就如同病毒在社会上肆意传播。公众为了弄清事情原委,必将从权威媒体那里寻找事情的真相。可是媒体也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会报导,有时也会出现“装聋作哑”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产生公众危机,首先应当将信息及时公开。如果出现信息公开不及时,阻塞等情况将极易引起公众的恐慌心理,甚至引发盲动、骚乱、暴乱等社会负面行为。当高校突发事件不断发酵时,媒体就得架起政府与群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如果高校主流媒体在面对高校突发事件时犹豫不决,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满意的答复,学生就会感到焦虑、迷茫和彷徨。再加上青春期躁动不安的心理,他们会想法设法去打探各种小道消息,轻信网络谣言,并在其蛊惑和煽动下做出一些极端行为而触犯法律法规。因此,高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高校主流媒体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及时公开信息,报道事情真相,表明学校的立场以及应对方案、处置措施,最大程度上保护学生的知情权。学生只有在了解事情真相之后,才会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自觉参与事件的处置工作,使事件朝有利方向发展。
三、高校如何应对网络舆论对突发事件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
校园暴力的坏处范文篇12
Abstract:Inthepastfewyears,viciouscampusviolenceinourcountryismoreandmore,whichbringsbadimpacttostudents,schools,householdandthesociety.Thispaperexploresthecauseofcampusviolencei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andits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校园暴力;中职学校;中职生
Keywords:campusviolence;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tudentsinvocationalschools
1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学生的暴力倾向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形成的,究其原因,主要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
1.1心理因素的影响。
1.1.1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4+2+1”的家庭结构形式,养成了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愤怒的“江湖仇杀”行为。
1.1.2拉帮结派,重哥们儿义气校园暴力往往与“哥们儿义气、拉帮结派”是分不开的,许多中职生一入学便各自为伍、拉帮结派,尤其是外省学生尤其东北和内蒙学生,他们信奉“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哥们儿义气”,从不考虑打架斗殴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如遇帮内学生受欺辱,则群起而攻之,导致聚众斗殴、伤害同学的恶性案件。
1.1.3容易冲动,缺乏沟通交流中职生正处青春期,心理比较脆弱,遇事不冷静,易冲动,遇到压力、挫折、委屈时,也不与他人沟通,而是自己默默地承受,因此很容易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极端的违法犯罪行为。
1.2家庭环境的影响
1.2.1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其言行举止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
据临床观察,有60%孩子的暴力倾向是受家庭的不良影响——家长性格暴躁,常以打骂方式解决问题,孩子从小便得到暗示——武力可以解决一切,助长了孩子的暴力倾向。
1.2.2家庭状况及教育质量家庭经济窘迫会使一些好攀比的少年选择抢劫、偷盗的手段,来实现其消费需求;家庭不和,离婚率逐年上升,父母离异、分居,对孩子的打击很大,由此而产生一种报复、宣泄的过激行为;家庭教养的缺失,如单亲家庭或父母在外地,使孩子得不到及时的教育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1.3校园环境的影响当前学校存在的一些情况对校园暴力的产生也有一定影响。虽然中职学校不像普通学校那样把“提高升学率”当作唯一职责,但是大多数中职学校仍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智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上,而忽视了道德品质、人生理想、生活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职校教师多以学生成绩判定好坏,对学习好的学生偏爱有加,对后进生却采用了错误的态度,甚至使用驱赶的手段,这无疑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引发厌学情绪,对学校和老师反感。按照挫折-攻击理论的学说,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据某省少年犯管教所的调查表明,72%的少年犯在校的时候就是备受冷落的学生。
1.4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校园暴力滋生的过程中,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扮演了“帮凶”角色。中职生多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刺激性很强的媒体暴力更为敏感,而且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发生在学生身边“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无疑为他们的模仿提供了鲜活的“榜样”。据调查表明,约有40%的青少年实施暴力的方法是通过媒体上犯罪新闻获悉的。
2校园暴力犯罪的应对措施
为了全面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预防校园暴力现象的发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文件的下发,足见国家对校园暴力的重视,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2.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所接触的最早的教育,对人格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影响。家庭成员应该和睦相处,给孩子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避免其心理上性格上出现偏失;家长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自我的水平和素质,端正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就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仅仅经济上的满足是不够的,必须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并积极与学校相配合,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共同进行教育。
2.2加强学校教育首先,努力提高教职员工的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不能让个别素质卑劣的人混进教师队伍,这些人员往往会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其次,大力整治学校内外环境,有的学校周边聚集着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网吧等场所,这些场所的存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害的,往往成为学生犯罪的诱因,应该予以取缔;再次,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最后,学校还应与治安部门合作加大对学校周边人员的管理,防止不良人员在学校附近活动,减小学生、老师被校外人员侵犯的几率。
2.3净化社会环境在不良社会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便会形成“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有效手段”的价值观念。因此,文化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取缔查处不健康的媒体,禁止含有暴力、色情的影视作品发行,学校周边不得存在网吧、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正确利用媒体的优势,对学生加强正确引导,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高品位的格调,真正净化学生的心灵,从根源上防止暴力犯罪的发生。
2.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认为学生出现的打架、怪异行为等,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纪律问题,而是有着较为复杂的心理因素。调查表明,无论在普高还是职高学生中,出现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均超过50%。其中,焦虑、自责、恐惧、冲动倾向已严重影响了一些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建立心理咨询室,真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学校德育需要向专业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引导每个学生获得生命的愉悦与幸福,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刘振华.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防治[J].湖湘论坛,2005,(04).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范例(12篇)
- 阅0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体系构建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教学涉及生物一般学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和生物学核心概念的理解,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掌握这些概.....
公共建筑特点范例(12篇)
- 阅0公共建筑特点范文篇1关键词: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