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86-02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再次凸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倡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性。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现“四信”,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的任务,其教学实效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理论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19”讲话中强调,意识形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而意识形态领域是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中国的重点领域,坚守这一阵地至关重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之中,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一)理论要讲实讲透,直面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批驳错误言论

由于“90后”大学生群体没有亲身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探索及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所以,在理论讲授中必须注重讲实讲透。不仅是要讲清楚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等等基本概念,更主要的是要敢于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等现实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够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因此,要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就必须先做到理论上的彻底,即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中,不回避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敢于就学生最关注的医疗、就业、贫富差距、腐败等焦点问题,用通俗的语言摆事实讲道理,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敢于及时批驳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言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示敌对势力险恶用意的真相,帮助学生从理论上解决好为什么要坚持“四信”和实践中怎样做到坚持“四信”的问题,进而引导广大学生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二)通过“全景式”教学法形成学生的理论自信,自觉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由于“90后”大学生出身的政治历史大背景造成的对社会现实缺乏理性思考的特点,我校“概论”课提出“全景式”教学法。“全景式”教学法以宽广的时空范围为教学视角,将理论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通过再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考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背景全过程,即理论产生、发展时期的世界历史背景、国内社会背景、人民生活状况和主要诉求、理论创建者的思想轨迹和心路历程、理论观点争鸣和斗争、实践检验等等。也就是通过纵深的历史视角推进,用改革开放35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家社会发展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具体体现,以及各行各业所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人物和事例,通过“全景式”的再现历史背景和历史脉络,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减少并排除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学习的抵触,引导学生在感受理论科学性的同时领悟理论的现实性,为认同内化理论奠定思想基础。让学生探讨自己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和见解、探索践行中的难点和疑点,在轻松、分享的氛围中接受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使学生真信、真学的基础上形成理论自信,进而形成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价值追求,自觉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不断探索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强化认同基础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真正使当代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活动。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坚持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作为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必然要遵循这一原则。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要求,实践教学应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我们以“概论”课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的课内实践教学包括专题讨论、结合观看视频讲解理论、学生专题讲授、新闻评论等形式。具体来讲,围绕“老人摔倒扶or不扶、道德和法律谁撞了谁”、“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过时”、“全能神是不是全能”、“人是不是应该有一点精神”等现实中的热点疑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争论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逐步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三观”;结合观看《改革开放30年》、《百年潮・中国梦》等视频讲解基本理论,更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使学生更深入直观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指导意义;专门选取“概论”课的改革开放这一章,由学生用20―25分钟专题讲授,并给予加分。我校2011级盛加俊等5位同学用精美的PPT,从衣、食、住、行、用等不同角度详细讲解和展现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这一基本政策的正确性、重要性,增强了对理论的认同感;并结合近期发生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重大时事让学生准备,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新闻评论。“概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内容进行过程中,学生针对食品安全、社会道德滑坡、公交不文明行为、达赖喇嘛、恐怖袭击事件、“星星”的背后等进行深入评论,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被动或主动关注政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的认同感。

课外实践教学,是指通过参观、调查等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社会现实和思想实际,深刻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和积极指导意义。黑龙江科技大学“概论”课先后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参观大庆铁人纪念馆和大庆科技馆。每班选出一、二名学生,回来后由参观的学生在班级讲解。2011级的常娜娜同学按照“王进喜简介”、“大庆大会战的历史背景”、“纪念馆介绍及摆放文物”、“此次参观感想”讲解参观活动,从而让全体学生了解参观内容并接受教育。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诸如“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查”、“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调查”等实践内容和形式,一方面通过实际调查、参观,真正了解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实际,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理解和反思,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可,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进而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

总之,只有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永续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篇2

当代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行动纲领,但是不同倾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大都认为传统的心理学知识中充斥着男性中心的偏见,集中体现为以生物决定论为基础,认为女性的心理发展落后于男性并以男性的标准度量女性的心理发展。20世纪蓬勃发展的妇女解放运动极大地启发了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她们开始审视这些以往被认为是客观真理的理论,以对女性的临床和经验研究来重新说明女性的心理发展。在此基础之上,她们主张改造传统的心理学使之能容纳女性,正确反映女性的心理特征,并形成了三种旨趣不同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路径,分别为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以及后现代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建立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之上,她们忠实于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传统,认为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着大量的对女性的忽视和偏见,正如佩皮劳(PeplauL,A.)和康拉德(Conrad,E.)所说,在心理学发展史上,性别偏见与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贯穿于整个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性别偏见不仅影响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心理学概念与理论的发展,而且影响研究方法的使用、心理学在治疗领域的应用以及职业心理学的结构。[1](PP379-400)在她们看来,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心理学工作者没有真正遵循科学研究的客观程序,因此,只要更严格地贯彻科学研究的客观公正原则,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坚持性别中立,排除性别歧视的价值观和男性中心的偏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就能够建立一门以经验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无性别偏见的客观心理学。[2](P283)因而,她们并不否定主流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而是试图通过设计无偏见的问题、使用有代表性的样本和合适的解释模式,客观地分析数据以及考虑文化价值因素的影响等途径来消除心理学研究中的性别偏见,进行性别公正的研究。[3](PP879-886)然而,值得质疑的是:一种绝对性别中立的研究是否可能?纯粹技术上的保证能够完全排除信念、价值观的影响吗?性别中立的研究是否反而阻碍、限制了对女性独特经验的理解和关注呢?毕竟,无论实验设计多么符合科学规范,实际上,实验室的男女主试和被试都会把社会性别规范和男女权力关系中的不平等地位带进实验情景,并且在实验互动环境中表现社会性别关系,从而使实验结果受到影响。

伴随对实证主义方法之缺陷的思考,女性主义心理学家们逐渐认识到,要想使得女性主义心理学真正反映女性的心声,真正为女性说话,仅仅依靠对传统心理学的修补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整体上的变革,挑战整个传统心理学的基础和假设,建构女性主义自己的研究范式和知识体系,如此才能够真正消除主流心理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使女性和女性经验在心理学中得以呈现,从而服务于女性这一边缘性群体的特殊利益。这种强调建构基于女性主义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称为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其典型代表有卡伦•霍尔奈(KarenHorney)、琼•贝克•米勒(JeanBakerMiller)、南希•乔多罗(NaneyChodorow)和卡罗尔•吉利根(CarelGilligan)等人。霍尔奈摒弃了以往心理学从男性视角说明女性、以男性标准度量女性心理发展的做法,强调应从女性的角度理解她们的生理构造和成长方式,而且不应当以这些构造和方式与男性的差异为借口把女性置于劣于男性的地位;米勒进一步从社会与女性心理的互动为突破点探讨女性的心理发展,并对女性心理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社会分析,试图对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方案;乔多罗从性别认同入手研究女性的心理发展,并从这种认同中揭示出女性被压迫的根源,要求以重塑女性的性别认同来求得女性解放;吉利根则在审视和批评对女性心理发展的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丢失了人类的另一半即女性的声音,原因即在于忽视对女性心理发展的研究,女性或是被置于边缘地位,或是被以一种偏见来解释,或是被从研究男性得出的标准来覆盖。因此,只有当人们开始真正研究女性并从她们的生活中得出其发展结构时,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的女性心理学的发展描述才可能出现。卡罗尔•吉列根的最大贡献在于:让女性的经验与声音进入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在“公平正义”的理想之外,提供另外一种以“关怀他人”为主的道德思考。然而,在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看来,无论是女性主义心理学中的实证主义取向还是现象学取向,都存在一个共同的本质主义的缺陷:她们都假定了一种共同的、公认的女性特质的存在,这种共同的、公认的女性特质既不受个人身份、个体差异和立场的影响,也不受民族、种族和阶级地位的影响。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反对这种本质主义,认为社会性别同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包括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情绪和心灵等一样,都不是具体存在的实体,而是社会、历史和语言等文化建构的产物。因此,抽象的、超然的、绝对同一的“女性特质”是不存在的,它忽略了女性多样化的生存和多样化的经验。在反对本质主义的基础上,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研究中要包容女性经验的多元性,并将情境作为多元性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调在社会情境中理解社会性别。

二、方法论转换背景下的当代女性主义心理治疗

综上所述,当代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力求把女性作为心理学知识的主体,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理论中的实证主义假设和性别偏见提出了挑战。它们以社会性别视角透视女性心理发展,关注社会情境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主张在公平正义的视角下展开对女性心理的研究,并给予女性多样化的道德关怀,从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这种心理学研究上的逻辑演进和方法论转换,对女性主义的心理治疗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心理治疗,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个体,治疗家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改变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外显的行为,通过所谓的“领悟”、“矫正”、“改变不合理的信念”等技术,令个体向当下的社会规范“看齐”,与社会保持一致。如此做法等于默认了这样一个理论前提:社会的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个体应无条件地去适应社会,否则就是病态。所以,长期以来,治疗家们的努力几乎都集中在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创立和改善上,而较少关注宏观社会环境的研究以及个体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第二次女性运动浪潮中,理论家们从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平等认同进一步深入到探究两性不平等更为深刻的社会根源。“父权制”(patriarchy)、“社会性别”(gender)等概念被大量引用到对女性心理压迫的分析中。基于这种社会性别的观念,女性主义治疗家们开始检视并坚决反对强调生物本质论的“去情景化”和“去社会化”,女性主义者开始对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价值体系的合理性提出不断的质疑,女性的性别身份及其独特的社会生存状况开始成为心理学分析的中心“,个人即政治”成为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治疗家在关注个体的同时,也坚持用批判的眼光去考察宏观的社会环境,把个体与社会放到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加以审视,由此说明个人经历不是发生在真空中的。事实上,个体女性所遭遇的痛苦经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别经历,是一种政治的和社会的经历。因此,当事人心理痛苦的主要来源是社会和政治,而非个体本身。

相应的心理治疗技术主要有性别角色分析和性别角色介入,性别角色分析可以使当事人洞察到性别角色对女性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帮助女性了解性别角色期望对她生活造成的影响;性别角色介入则主要是将当事人的忧虑置于社会角色期望的脉络下,从而使当事人明白,只有她自己想冲破传统女性社会角色框架的束缚,才能与她的自我和她的生活进行抗争。以上心理治疗技术和手段的运用意在强调女性的“意识觉醒(consciousnessraising)”,这是一种从妇女解放运动的小组工作实践中借鉴而来的技术,旨在于个人和社会互动关系的体验中,透过个人经验来分析性别的社会政治结构,从而使妇女们团结起来,尝试以集体的行为来实现社会的改变。在现实的咨询情境中,女性来访者经常认为自己是问题的唯一来源,并由这种自怨的心理造成更多的心理病症,因此,女性主义心理咨询和心理引导的责任在于帮助她们认识到社会环境以及社会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往往是造成女性受害者个体所遭遇困境的主因,从而引导女性避免盲目自责,进而陷入悲观自怨的恶性循环。由此,女性主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强调把社会角色、女性面对的政治和经济压力作为她们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加以呈现,从而鼓励女性心理和经济独立,并努力去改变社会性别歧视,而不是仅仅依靠调整个人心理去适应不平等的社会。伴随从平等权利到差异诉求的演进,女性特质越来越被视为政治价值的重要来源,女性主义者开始力求将“女性”作为政治实践的基础。克服歧视需要的不仅是平等,而且还有对差异的尊重。女性主义通过要求主张差异以及与之相伴的承认,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扩展。在女性的身份政治当中,母性思想、关怀伦理成为女性主义的正义诉求,与此相应,崇尚女性的独特经验、遵循平等的治疗关系成为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又一基本原则。在传统心理治疗模式中,治疗师处于一个专家的位置,女性主义心理咨询和治疗理念则主张将权力平等的理念运用到医患关系中,强调心理治疗者和心理患者拥有平等的权力关系,并强调彼此之间相互的协作、相互间的责任以及权力共享。因此,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重视采取质的分析的方法,如访谈、口述史等叙事治疗(feministnarrativetherapy),重视采用非中心化和克制式的话语表述方式,把谈论话题的优先权给予患者,允许其以自己的语言描述自身的经验,并对之进行概念化。为使治疗中的权力关系能得到均衡的分布,治疗家们还常常通过“扩展性的提问”,鼓励患者扩充、修正和重新解释她们所经历的事情,并特别注意给那些常常被边缘化或被忽视的成员以优先权,让她们说出自己的故事和经历。

相应的心理治疗技术主要有权力分析与权力介入、自信训练、阅读治疗、自我揭露等。权力分析与权力介入旨在协助当事人更加意识到社会上男女权力的差异,并赋予当事人对自我、对生活负责的权力,帮助当事人学会如何把某些性别角色信息有意或无意的内化,从而发展从女性角度对女性情感的认知。自信训练旨在教会女性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而又不会遭受侵犯。阅读治疗旨在提供给当事人一些阅读材料,使她认识到她的个人痛苦不只是限于她自己,许多女性都有类似的经历,从而增加其对女性群体的心理认同并增强其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阅读材料还可以帮助当事人增长专业知识,缩短和治疗者之间的权力差距,通过探索当事人对书本内容的反应,对提高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帮助。自我揭露是指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师要作出恰当的自我暴露(自我揭示),讲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当事人分享。在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中,一方面,通过治疗家向患者进行自我暴露,将医患关系放在一个更为平等的基础之上,消除患者对治疗家所持有的敬畏态度,舒缓治疗家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给患者以积极的自我暗示,使其树立起康复的信心;另一方面,患者是治疗过程中的主体,患者的个人经历和知识经验都被视为是有价值的、有根据的和值得尊重的。在这样一种治疗情境中,女性可以达到高水平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接纳,以更积极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情绪、恐惧和欲望,提高自我选择和控制生活的能力。综上所述,社会性别概念的引入使心理学关注女性独特处境和社会状况成为可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模式从注意个人的个性特征转向强调个人与外部社会环境的互动;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对女性价值的强调,以女性为经验研究对象,倾听女性的声音、关注女性的利益,实现以女性为主体研究女性心理发展的转变,围绕着女性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经历揭示女性发展的规律和各种困惑的根源,关注女性的心理健康,把对于女性的研究置于两性的关系背景之下,看到女性心理健康对于两性关系和谐以及社会生活稳定的意义,在探索和把握女性的内在心理世界方面作出了极为有益的尝试。[4](P41)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为更准确地理解女性世界提供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基础。

三、对后现代的女性主义心理学以及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展望

世纪之交,西方国家开始向后工业社会迈进,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在这一背景下,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初见端倪。对女性主义而言,唤起性别意识是重要的,但却并不充分:女性有着差异性的背景和历史,遭受多样的、不同类型的从属和歧视,她们在社会中的境况是阶级、民族、种族、人种、宗教以及性倾向等多种关系的产物。因此,新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家的女性心理研究越来越多地基于多种多样的权力层级而非仅仅基于性别,移民群体、跨性别者、种族群体、社会阶级以及彼此之间的交叉互动关系等议题开始成为当代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议题。这些主题深受后现代主义和福柯关于主体性、认同、权力以及制度观念的影响,都明确地关注种族、阶级、性别以及性征对社会身份的建构以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比如埃斯平(OlivaEspin)以对从世界各地移民到美国的43个女性样本进行访谈的形式,讨论了移民、性征以及种族划分的主题。通过这种心理访谈和样本分析,对发育、发展过程(大多数女性移民是青少年)是如何建构并反映着女性的经验和身份做出了有力的说明。莫里斯(JessicaMorris)则通过四个维度提供了一种研究同性恋的路径:性身份构成、性取向公开、性表达和以及女同性恋意识。这种研究使得传统的对性发展阶段模式的线性描述以及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之间的概括复杂化,使得关于性征的一般研究历史化,并涉及到多重的身份和社会背景,包括年龄、民族、种族划分、宗教、地理归属、收入、职业以及教育等等。这种研究在主流心理学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将对性征的各种复杂理解进行综合,进而阐明不同经验和行为的差异。金柏莉(KimberlyKing)首次对女性意识进行了经验主义的研究,她区分了女性意识、种族意识以及黑人女性意识,并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审视,表明边缘化群体的弱势地位如何使得歧视的体验进一步夸大。另外,艾琳(EileenZurbriggen)和梅根(MeganR.Yost)的实验探究了权力和性之间的关联以及侵略性的,审视了男女性幻想中权力、支配、欲望、愉悦之间的关系。再比如希德(HeatherBullock)和温迪(WendyLimbert)探究了低收入女性对身份和机会的认知,与此相关,奥斯特洛夫(Ostrove)以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为背景显示了社会阶级的不同含义,马哈林甘(RamMahalingam)则审视了有关社会阶级和社会种姓之信念中的本质主义。此外,该领域另外一个最新发展是对意识形态合法化的研究,赫加蒂(Hegarty)探究了性征永恒性信念和污名化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既是政治干预主义的,也是对政治和科学之间关系的批判。[5](PP497-505)

可见,后现代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重视女性群体内部多元的差异性身份,与此相应,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家也更加重视社会文化情境以及情境的差异性,如社会阶层、种族、性别、民族等对女性心理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他们看来,性别的意义对于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环境以及不同性取向的妇女来说是迥然相异的,离开具体的、差异的社会文化情境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人类行为。[6](PP67-84)由此出发,后现代的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学家们主张重新定义心理困扰与“心理疾病”,他们反对传统精神疾病的“疾病模式”,认为由于特定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所遭受到的歧视和侮辱往往成为女性内心痛苦的心理体验,而这种痛苦的心理体验更由于欠缺社会和经济权力等外部因素而雪上加霜,成为女性心理疾病的重要根源。因此,在后现代视野下,心理痛苦不再被看作一种疾病,而是被重新定义为对不公正制度的反应;痛苦也不再被看作是心理缺陷的证据,而是被看作抵抗和生存能力及生存愿望的证据。因而,与此相应,心理治疗的技术手段主要体现为对心理压迫的整合性分析、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进而寻求社会认同。所谓对心理压迫的整合性分析,是指女性主义治疗者除了对性别的强调外,同时也会体认到种族、阶级、文化、宗教等各种形式的压迫皆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信念、选择与知觉。因此,女性的心理压迫,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要想改变心理压迫现状,必须挑战所有形式的压迫。所谓参与社会活动,是指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当事人明白,她个人的痛苦是与一个群体中所有女性的集体权力联系在一起的,通过鼓励当事人参与社会活动,旨在减轻她们的孤独感,并能通过一定的社会参与引起一些社会制度、政策层面的改变。综上所述,女性主义心理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实践,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球化背景下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一支重要文化力量。以女性主义各种新的运动形式为基础,以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最新发展为前提,探究女性深层次心理意识,形塑女性多元身份认同,追求女性多元权益保障和社会公平正义,促成女性全面自由发展越来越成为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和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根本宗旨。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治疗家们认为,心理治疗必须要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做出努力。她们指出,权力不平等和社会认同缺失是造成诸多心理问题的基础,[7](PP17-37)而不平等的经济资源的占有更是造成权力不平等的根本原因。经济资源少的群体往往承担较多责任,却得不到来自于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认同。因此,女性承担无工资的家务劳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抑郁。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1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长远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它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必要性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误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学生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甚至出现了以下误区:

1.个人至上。以个人主义、小团体本位主义作为自己立身处世原则,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利益作为出发点,缺乏社会责任感。处处为自己着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与集体之上。

2.金钱至上。崇尚拜金主义,把金钱看成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把大好的学习时间用在赚钱上,有些大学生甚至唯利是图,在金钱的诱惑下,不择手段,走上犯罪的道路。

3.享乐至上。表现为不思进取,忽视学业,懒散怠慢,只知道吃喝玩乐,互相攀比,花钱大手大脚,追求高档次消费只求超前享受,不安心学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4.功利至上。这些大学生做事往往带有极强的功利主义,为人处世以是否能给个人带来利益好处为出发点,目的不纯,忽视人的社会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是规模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走出高校后,他们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当代大学生中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新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基本国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学生向来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是各个时期历史使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大学生们需要以科学的价值观来引导,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科学价值观,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必然。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展

(一)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使命主要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及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因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在我国现阶段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向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就是要使大学生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身心和谐的社会建设者。通过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得以深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才能与时俱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篇4

一、大学生社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学生的普遍接受以及自觉践行能力,社团活动是学生自觉组织的一种活动,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影响力等,在理论层次方面,学校社团活动属于高校第二课堂的一部分,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能够为第一课堂教育提供很多便利之处,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从认知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识和实践的动力是情感认同,大学生社团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与理论拉近关系,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可。

高校社团制度除了具有一般的管理能力外,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规范,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能够为大学生的教育提供重要保障,社团成员通过社团的管理制度,逐渐将所包含的价值观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从社团文化方面来说,各类社团的文化虽然形式不太相同,但是基本都包含了社团精神、社团品牌、价值观以及社团文化活动等,社团文化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情感中。从社团人际交往方面来说,大学生想要进入社会,必须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社团的人际交往中,学生能够获得充实的、满意的精神生活,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便利。

二、大学生社团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社团得到迅猛发展,但是随着规模以及数量的逐渐增加,在活动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规划等影响了高校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一些体育、娱乐型的社团,在实践型以及公益型方面存在的比较少,在理论学习以及学术科研方面就更加少,社团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虽然都不太相同,但是从性质上来说,基本都是集中在文艺以及体育方面,关于研究和探讨类的活动非常少,社团性质出现一面倒的现象。高校这种单一性质和结构的社团极大的限制了社团文化的建设,不能有效的提高社团成员的思想以及综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比较片面。从社团发展水平来说,各类社团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有的社团发展规模大,但是组织紊乱,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不断发展进步,高校社团活动类型逐渐增多,但是总体方面来说,各种类型的活动创新意识不强,形式比较简单,缺乏教育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活动质量。高校社团作为主要的教育载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规律,在管理方面虽然学校对于社团的管理逐渐重视,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对于其物质等的支持还是不足,不少高校仍然认为社团就是学生的课外活动,没有必要进行干预,没有认识到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作用,对于的支持力度有限。

三、发挥大学生社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用的方法

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大学生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作用。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社团职能的发挥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社团的资金非常有限,高校在以后的管理中不仅需要高度重视社团的管理工作,还需要大力支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提供物质基础,当然也需要进行严格审批、考察等程序,增加经费使用监管的效率。在社团文化以及内容方面,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出社团的重要作用。

社团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充分应用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实现学生的价值认知,做到以理服人。大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中,具有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认识能力也是逐渐增强,因此学校应对社团的发展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具体化,开展更多的关于科研等方面的社团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统一的学校社团指导等,更好的引导社团的发展,改变以往活动繁多,但是主体不鲜明的现状。

在活动中,学校对于社团的引导还需要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管着党的教育方针,建立优良的校风,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想要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对表现好的社团进行鼓励,不时进行引导,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对现有的社团发展需要采取科学的引导,社团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实验平台,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为使学生更好适应发展,还需要成立一些与学生相关的特色社团,为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还需要开展分类指导,在业务方面来说,由共青团以及专业教师指导发展,在德育工作上有思政教师进行指导,针对科技型的社团,更加倾向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加社团教育的针对性,还可以开展讲座以及研讨会等引导学生的教育。充分利用社团的作用,扩大学生交流信息,在社团还可以增加一些评价,使社团的缺陷暴露出来,以后后期的改进。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篇5

多种思潮来袭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论及欧洲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时说,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的阶级、阶层抑或利益群体从自身角度出发,对社会政治、经济样态,对政治、经济的未来走向,以及社会变迁的目标模式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进而渐次把各自的主张诉诸实践,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这样,欧洲的社会转型或者现代化进程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政治思潮。在这纷繁复杂的众多思潮中,影响最大的是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

中国始于1970年代末的社会转型,虽然在转型的社会主导力量、内在动力及目标模式方面与西方社会以往的转型有诸多差异,但作为以现代性社会样态为导向的社会变迁,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可比性。与政治、经济转型相伴而生的政治思潮的兴起及表现形式、内在特征,中国当下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描述的西方社会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改革开放前闻所未闻,或者仅仅是暗流涌动的一些政治思潮,如今不仅大行其道,而且日益成了一种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并且不断弱化甚至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著名学者马立诚先生认为,除了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这一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影响较大的政治思潮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义思潮等。这里,马立诚所讲的新、老左派思潮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政治谱系里都可归为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述的社会主义。民粹主义在当下中国并非独立存在的政治力量,也不具有相对完备的言说形式,更不具有清晰可辨的政治诉求,它更多依附于形形色色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招牌的极端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中。而新儒家思潮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具有现代意义上政治思潮的特征。任何历史都是当代的,作为一种现代性因素而产生于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及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同样穿着民族的服饰出现了。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

笔者长期担任政治学基础理论、国际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常常会问学生诸如“何谓马克思主义”、“何谓社会主义”的问题,也问“谁读过《共产党宣言》”、“谁读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问题。学生们的回答往往令人错愕。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的模糊,以及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陌生使人惊诧。相反,民族主义、民粹主义、自由主义,甚至一些极端的政治思潮却与许多大学生、研究生如影随形,部分学生对某些思潮的主张如数家珍。据相关资料判断,当下纷繁复杂的政治思潮在高校大学生、研究生中的迅速传播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不是特例和个案。高校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这种现象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不仅令人深思,而且急需从理论上加以正本清源。

正是如此,继十八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之后,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且,为了这一目标而“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及“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弱化道德秩序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讲道:“当一种思想占领了人们头脑后,不管它是否合理,就再也没有比从头脑里把它赶走更难的了。”然而,当下中国处在社会转型的激烈变革时期,传统文化结构、既有的价值体系被解构和颠覆,但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秩序和价值体系尚未成功建构。各种价值观念、社会政治思潮纷至沓来。它们借助于各式媒体影响着民众的思想和观念,并在许多场合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

中国虽然存在众多政治思潮,但很少有一种思潮成为多数人接受的主流思潮。这就使人们在社会转型进程的众多问题上,意见出现分立。在政治共同体或者基本价值层面,2008年以来思想界的意见尤其对立。自由主义者推崇普世价值,对政治教科书上所表述的一些传统价值表示质疑;民族主义者、民粹主义者及各种形式的国家主义者虽然异口同声地否认普世价值,但他们在包括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态度却大相径庭;而社会主义思潮的信奉者内部也存在左、中、右的分野和理念上的对立。政体层面的共识在阿尔蒙德、萨托利等人看来是政治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中国思想界对诸如现代政治规则、法治社会规范,甚至政治共同体本身等都缺乏足够的认同和广泛共识。

显然,一个社会在基本问题上没有形成共识,就会有持续的焦虑,就会有极端主义思潮和反社会运动的兴起。战国时期楚襄王和士大夫宋玉曾经有过关于风的对活。楚襄王问风从何而来,宋玉对日:“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政治思潮和自然界的风一样,只要它们产生的条件具备,立马风生水起,所谓“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这样,在各种思潮纷呈而且缺乏主流价值观引导的背景下,必然出现普遍的道德沦丧和公民精神家园的迷失。人们徘徊歧路,“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于是,一些人不再愿意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不再有基于信仰的诚信;不再有悲天悯人的情愫;不再有天下关怀,开始专注于自身享乐,专注于索取。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里开宗明义:城邦的目的是善。而善在政治学里就是公平正义,就是道德规范。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没有道德生活,就没有和平、和谐的政治生活。中国儒家强调的德政、以德治国等理念,更是明确地将道德视为政治的文化支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在终极意义上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但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时代的叛逆者拍案而起,开始批判资本主义的时候,首先是基于道德诉求,基于对资本主义的残暴、不人道的抗争,基于对劳动和人的异化、对“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的义愤。马克思、恩格斯在篇幅不多的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中,照例把道德置于重要位置,把平等、自由、和谐及社会成员的道德境界视为主要社会元素。由此看来,一个社会,如果从政府到官员、民众,不遵守道德规范,践踏正义,腐败堕落,那么,该社会不仅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而且很可能是政治动荡的开端。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合思潮

如何重构道德秩序,打造与时代相适应的主流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就要如胡锦涛所言:“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为此,我们需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键在于教育实践活动,尤其是政治理论和德育教学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缺乏共识、价值分立、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重要因素,是政治理论和德育教育将事实世界和意义世界割裂开来。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变成了纯粹客观知识的学习。这种不提供意义、信仰和精神价值的德育教育,不仅空洞、毫无吸引力,而且不能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属性。用熊彼特的话讲:“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人间天堂的学说,对于千百万人的内心意味着一道新的光线和新的生活意义。”

由于过往的政治教科书不能简明扼要地回答何为社会主义?没有深入阐述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那种“新的光线和新的生活意义”就不能凸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作为劳动者解放的武器,实质上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工具理性只提供手段,价值理性才闪现出意义的光芒。

胡锦涛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核心价值体系作了深入论述和明确概括,从而为政治理论课和德育课的教学实践真正成为知识教育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并举的活动提供了指导。

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民众普遍接受的时候,各种社会思潮便不再是异己的力量,中国社会便实现了多元基础上的政治、文化整合。

以深化改革凝聚社会共识

然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所讲:“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要真正地、实际地消灭这些词句,从人们意识里消除这些观念,就要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因此,消解当下各种极端思潮对社会的影响,维护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地位,形成社会共识,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借助于相关理论范式,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通过考察各种思潮背后的物质关系,从而弄清它们的成因、特质及未来趋势。这即是古人宋玉所谓的:“其所托者然,顺风气殊焉。”

正是循着这一思路,孙立平和秦晖从社会转型角度对分属不同政治光谱思潮的生成原因和利益诉求进行宏观考察,认为中国目前存在的“转型陷阱”诱使依附于体制的既得利益集团产生固化过渡性措施的强烈冲动。因此,当前尤其要警惕的是既得利益派,他们在政治上是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及民粹主义的混合体,是侵蚀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政治力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号召党和人民“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篇6

关键词:物质决定意识新探

一引言:艰难的辩解

现行各类文献及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理解,普遍采用以下基本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精神现象是物质的派生物并反映着物质;物质世界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在社会发展中同样不是精神的因素决定物质的因素,而是物质的因素决定精神的因素,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生产实践的发展是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它科学地论证了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的关系。[2]

既要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同时还要承认意识具有相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也就是说,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wWw.133229.COm[3]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辩正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基本观点。[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反作用于物质……[5]

这些思想的直接本源,应当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下列观点: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6]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7]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曾出现过对物质对意识能否起决定作用的大争论,《社会科学争鸣大系·哲学卷》对此有过较为详细的综述,结果是肯定与否定双方难以说服对方而未有定论。

从语言学角度看,在阐述这类物质与意识关系,尤其是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核心内容”[8]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时,马克思、恩格斯及后期理论家并没有特别附加任何说明,因此,这里所涉及的物质、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等语词在语义上应当仅限于普通含义上的理解。于是,对各种初学者或者有一定程度的研习者(本人即属于此类;并经多方咨询,该领域一些高水平专家也往往难道其详或者解释的难以让人满意),在理解这些经典命题时——尽管“物质决定意识”原句并未在马克思、恩格斯论著中找到,但该命题无论在内容上抑或形式上,显然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意——往往存在种种难以清晰理解、真正领会的情形。较为常见、直接的诘难有以下具体表述:

如果说“物质决定意识”,那么,作为源于人脑的意识,可以做出对任何外在物质乃至对人脑自身做出改造、损毁主张等决定,将如何解释?

如果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有些民族、地区、国家的当权者,或者全民公决,在一定时期可以有个人意志或群体意志偏好地,选择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又将如何解释?显见的示例如,俄罗斯国家近乎一夜之间经历了由最正统、最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到彻底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形态——社会存在剧变。

在试图回答以上诘难时,还应当注意的是,马克思本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还表达了另外一种思想: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

一般文献、教材中也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特征、意识的作用、认识论、人的本质等思想时,也多次不同程度地重申了如下类似观点: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哲学无用论”和“哲学万能论”都是锗误的。[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又坚持意识的能动性。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在认识相改造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巨大的能动作用。只有把物质的决定性和意识的能动性统一起来,才能科学地回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才能真正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实现的途径。[11]

人们就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去认识事物,或者是将一定的意见、计划、思想、方案转化到现实之中。从根本上讲。离开了实践,人们既不能认识世界,更不能改造世界。[12]

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人们才能更好地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13]

意识性,能动创造性。社会主体不仅要适应客观世界,使社会主体的活动符台客观对象的尺度,即对象本身的结构,属性、本质和规律性,而且要改造客观世界,使客观世界符合自己的内在尺度.即社会主体要根据自己的要求,需要和本性去塑造自然物,改童自然物的形式,使之符合于人类的要求。[14]

人们的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5]

面对如此丰富的“改造”世界的观点,难免让人很自然地将其看作与“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存在一定意义上的抵触。事实上,其中也可以看到对前述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两项诘难的辩解,只是在众多“改造”观点的冲击下,任何含有辩解意味的说法似乎只能是艰难的,而且也实质性的难以自圆其说。

带有根本性冲突的是,任何“改造世界”的过程,其意向的产生乃至操作具体完成的直接承担,无疑全部来源于意识、受控于意识。简言之,“意识”、“社会意识”具有改造世界——“物质”、“社会存在”的主动性和直接性。这样,再行认可“意识”、“社会意识”被“物质”、“社会存在”决定,难免陷入思维混乱的泥沼,也让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二症结:宽泛词义的狭隘使用

回顾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也即如所周知的“先有物质”、“物质第一性”还是“先有意识”、“意识第一性”问题,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稍有一定现代科学常识的人,已绝不会再行抱守“先有意识”、“意识第一性”这种最原始的唯心主义观点(而对其他变形的唯心主义思想要加以反驳,仍非易事)。然而,从断言“先有物质”、“物质第一性”到断言“物质决定意识”(暂时搁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论题),却存在实质性差异:断言“先有物质”、“物质第一性”,仅仅是断言“意识”相对于“物质”的存在次序;而断言“物质决定意识”,则是断言了物质对意识的作用形式。

那么,“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的“决定”究竟是什么样的作用形式呢?

一般词典及专业词典中“决定”一词与上述命题相关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起主导作用”[16];“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起主导作用”[17];“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基础或先决条件”[18];“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客观事物规律促使事物一定向某方面发展、变化”[19]。

由于具有能动性、主动性的意识,显而易见地对仅具有被动性、从动性的“物质”具有“改造”功能,这样,“物质”对“意识”具有的“起主导作用”以及“……客观事物规律促使事物一定向某方面发展、变化”的作用,将不复存在。换言之,从“决定”诸含义的不同层面看,真正表征“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具体含义的主要就是“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先决条件”、“某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基础或先决条件”部分;而“起主导作用”、“……客观事物规律促使事物一定向某方面发展、变化”部分,并不存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前述诘难观点的直接支持。简言之,在“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决定”的含义被狭义广用了。

不难想见,针对上述诘难,也许有人会提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的“决定”是在更具体、更本源的意义上说的,也即是就“意识”、“社会意识”在本源上依存于“物质”、“社会存在”而言的。如此,在普通意义上遭到诘难,转而寻求对词义进行牵强的延伸,这种舍直接而诉诸曲折的硬性补救方式,多少存在有违惯例的嫌疑。这也正是本文提出异议的主要原因。

三明晰:各司其职的关系

中国古代思想者对天、人关系有过一些精妙的论述:

天道曰施,地道曰化,人道曰为。为者,盖所谓感通阴阳而致珍异也。人行之动天地,譬犹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矣。[20]

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21]

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22]

从这些观点不难领略这样一些思想:天的功用在于为人供给,产生万物,没有天,人就不会存在;人的功用在于主动作为,料理万物,没有人,天下也不会有富含灵气的智慧。这里的人当然泛指广义的具有一定智能或类似智能的人及逐步演进的“前类人”。

这里论及的天人关系,与前文论及的“物质”、“意识”关系有极大的相似性。尤其是“车上御驰马”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自觉、主动的能动性与非自主、被动的从动性的相互关系:没有车、马,人做出的“御”及其赶路、运货、征战等目的将无从谈起;而没有人,即使有车、马,也仍然无所谓“御”,更谈不上御的赶路、运货、征战等目的。

事实上,纵览世界哲学史可见,直到列宁才给出物质的完整、明确的定义,并对其特性进行了根本概括,此前数千年来的西方唯物派、唯心派哲学家们,对物质是什么尚且没有明确,居然能够围绕世界的本源究竟是物质或意识长期争执不休,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乖谬;而且,此类现象,即便在当今学术领域,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时有发生(如对“真理”、“科学”、“理性”等概念的认识,难说有多大程度的共识,但自说自话的论述仍然洋洋洒洒)。关于物质的定义及特性概括,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时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23]。

这一观点表明,物质“是客观实在”,能够“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或者从物质与感觉——意识的本原关系来说,物质与意识间属于这样一种关系:物质对于感觉——意识具有客观实在性,能够为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而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来源、依托于物质,同时,意识的作用对象也是物质,且至为关键的是这种作用是能动的。因此,为避免“决定”一词的广义狭用,导致对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解含混,不妨在保持揭示其关系本质的前提下,以如下形式更清晰地进行阐释:

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社会存在以其非能动、非生命性本质,是意识、社会存在的依托基础及功能作用的先决条件,并对意识、社会存在发挥功能作用有一定制约性;意识、社会意识以其长期发展而来的能动、生命性特质,在立足于物质、社会存在的前提下,对其发展、变化具有导向、支配作用。

或者,更简要地概括为:物质、社会存在对意识、社会存在有先决、制约功能,意识、社会意识对物质、社会存在有导向、支配作用。

与传统的“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的“决定”含义相比较,不难发现,上述概括中的核心词“先决、制约”、“导向、支配”含义正相当于上述“决定”含义的不同侧重方面。前一方面揭示了“物质”、“社会存在”对于“意识”、“社会意识”的基础性功能,后一方面揭示了“意识”、“社会意识”对于“物质”、“社会存在”的主动性作用。

四结语: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之一,苗力田、李毓章主编的《西方哲学史新编》在论及其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时特别提及了下列被很多哲学史文献忽略了的深刻思想:

自然界这个无意识的、非发生的永恒实体,是第一性的实体,但不过是时间上的第一性而不是地位上的第一性。人这个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的实体,在时间上是第二性的,但在地位上则是第一性的。[24]

尽管这一观点用于解释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仍显不够完全,如物质、社会存在对意识、社会意识不仅是时间排序上的第一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赖以依托的基础性的,然而,仅此已能够极为深刻、形象地洞悉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各司其职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也许并不认同费尔巴哈的上述观点(或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到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各司其职观点的改变,仍然包含于恩格斯“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25]重要理念之中,当然很自然地加上这一理念的扩展:随着社会思想领域中的每一个新的探索,历史唯物主义也可能要改变自己的观点。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上海,1987年,第18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上海,1987年,第578页

[3]张铁森等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第57页。引者说明:选择本书作为参考资料仅仅因为该书语言叙述及对马克思原著内容的表达较为全面、细致。其他各种文献、教材核心内容基本一致,不再赘述。以下引用皆出于类似想法。

[4]玉波朱成全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08月第1版,第54、55页

[5]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01月第1版,第163页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第31页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第82页

[8][英]乔治.莱尔因著,《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姜兴宏、刘明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第21页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第19页

[10]张铁森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23页

[11]同上,第58页

[12]同上,第61页

[13]同上,第166页

[14]同上,第291页

[15]同上,第318页

[16]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缩印本,1990年12月,第一版,第415页;

[17]万启智等编,《新法编排汉语辞典》,新华出版社,1985年7月第一版,第226页;另,基本相同的有,李科第主编的《实用汉语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第498页;

[18]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第718页;

[19]唐志超主编,《现代汉语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463页;

[20]东汉.王符,《潜夫论·本训》

[21]唐.刘禹锡,《天论·上》

[22]南宋.何承天,《达性论》

[2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第一版,第128页。需要指出的是,列宁的定义未必无懈可击,然而。总体上并不妨碍唯物主义的核心立场。见拙作另文详述。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1篇7

全心投入到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中--------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自查剖析当前,全国政法系统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着力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局党组的部署下,我参加了教育动员大会及专题辅导,深刻领会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澄清了模糊理念,进一步增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下面,就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结合工作实际以及对依法治国及社会主义法治的初步理解,就本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剖析如下:回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结合自身岗位,认真对照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在思想上对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认识紧、迫性认识不深。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学习停留一般化,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钻研不够深入,缺乏“挤”劲和“钻”劲,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用脱节,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未能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的理念。二、在工作上工作纪律比较松散。执行制度有时不够严格要求自己,有时犯点小毛病认为无关痛痒。对待群众有时不够热情,服务不够到位,没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的理念。三、在作风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理解不够深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自己感到信心不足,找不出解决问题和困难的突破口。一是对工作有畏难情绪,出现工作应付式现象,仍然满足于上传下达的陈旧工作方法和思路,对如何工作思路不够清晰。二是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欠缺,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缺乏与人沟通,积极性不够主动。三是工作协调能力有待改善,对一些牵涉到其他部门的工作未能主动协调办理。未能牢固树立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的理念。四、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学习理解不深刻,理想信念相对淡化。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认识不够,虽然对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一信念坚定不移,但结合实际运用不够。我觉得之所以存在这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是: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淡漠,放松了学习。自认为自己受过一定的教育,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业务基础,能胜任本职工作,因而,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是务虚的,业务学习才是务实的,而没有深思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其次就是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上面领导的事,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许多内容又与我们现实生活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没有全面系统地学习,更谈不上正确理解,而且还忽视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工作的巨大指导作用。缺乏契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二、服务意识不够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得不够牢。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也就行了,而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员,忘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放松了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追求。三、世界观的改造上有差距。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本质要求有待进一步深刻学习。经过党多年的培养教育,自己对主义理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是坚定的,在政治上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但是与现实比较,又觉得一些理论与实践对不上号,找不到答案,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而感到困惑时,往往不能将这些问题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分析、去判断,导致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从而导致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起色不是很大。通过学习教育,我明确了改进措施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脑海,认真把五个专题学好,弄懂。在实践中时刻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二、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身作责,自觉遵守各项法律制度,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法干警。处处以大局为宗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率先做好社会行为规范。要让人人向我们看齐,以我们为榜样。三、执法为民思想要放在口上,攥在手上,实践在行动上。要让自己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让老百姓满意。不能成为落后分子。要勇于成为英雄,成为别人的表率。四、在执法中坚持公平,坚持正义。这是司法干警执法的灵魂。否则我们的行为必然成为老百姓不满意的话题。因此要时刻以公平,以正义处理好每一件事。五、要时刻宣传,努力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把党的温暖送给老百姓。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到我们都是祖国的一份子。让老百姓感到生活的幸福和美满,这跟党的领导是绝对分不开的。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胡世民2006.8.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篇8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合力”社会思潮

引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指出:建设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断是我党不断探索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又是对这一原理的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精神动力构建的指导思,是我国社会及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价值体系是主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与观点。它是以主体的需求为基础,整合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而形成的观念体系。按照主体的不同,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也和一般社会意识一样有个体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之分,个体价值观和群体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价值观系统。任何一个统一有序的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自己的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群体价值观形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一部分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系统之中的上层建筑意识形式也即意识形态,是以观念的形式再现社会的性质和特征。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内容之一。它积中表达了社会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规定,对其理想的确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指出了我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我国社会的追求目标及这种目标本身的性质。因此、它体现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发展理念、追求的目标。因而是社会产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然,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发展要求,是彰显社会主义特色和本质的重要标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表现在:

首先,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的正确道路,坚持这一道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精神保障。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形成,便具有了能动性,这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它通过社会价值标准、价值要求、价值理想等的塑造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实现这一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就在于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一方面,我们在历史上经历的失败的教训与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另一定面,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重要成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一内容对中国社会发展应走之路作出明确规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其次,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力的保障

共同的社会思想意识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形成的力量之一。只用心往一处想,才会有力往一处使。恩格斯晚年提出了历史发展“合力”的思想,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思想,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各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的演变的“自在性”和“盲目性”,它具有“自觉性”和“自为性”,它是具有意识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的活动,任何事情都是人们自觉活动、自觉追求某种预期目的的结果。尽管个人的理想,追求、信念等的最终根原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人们的需要、理想、追求和信念等又是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直接依据,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及这一过程的目的之实现是决定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如大家熟悉的一句话所以的:态度决定一切。当然社会的精神力量决不仅仅是个人的意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慧认为社会精神动力还有较高的层面,表现为社会意识形态它们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以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虽然经济状况归根结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原因,但是,这并不象某些人为着简便起见而设想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已的历史,经济的力量最终是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借助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力量来实现自己。恩格斯指出:对于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如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观点,宗教的观点等。意识形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能动的反作用,像宗教、哲学等这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有时也会作为条件、甚至作为原因,反过来影响全部社会发展,甚至影响经济发展。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社会合力的形成是各种精神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要形成“合力”就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要有一致的精神状态,要有相同的道德准则和是非观念。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附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利益格局需重新构建,各种思想观念在此碰撞,我们社会更深入的发展急需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重构和整合。而信念动摇、信仰模糊、诚信缺失、价值多元等精神生活的现状更需合时宜的共同价值追来引导和统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社会凝聚力形成的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的党中央洞察了我国社会时局的特征,及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确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确定了指导思,描画出了共同理想,精练出了精神内容。构建了道德行为准则,回应了社会的呼唤,是凝聚力量的核心。

j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处理各种社会思潮的指导思想。

要形成社会的精神凝聚力,就应当协调处理好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正确引导各种思想意识理论,包括宗教信仰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们协调和引导各种社会思潮提供的依据和指导。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在的成就,与此同时,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的精神生活也经历或正在经历着激荡。思想意识“多元化”是这个时期的最大表现,在多样的背景下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腐朽的思想的碰撞与斗争是这个时期思想意识领域的最大特征。这种“多元化”首先是我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多元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人们社会生活与实践“多样化”反映,是人们生存方式的多样化在观念上的真实写照。这种“多元化”表现在人们生活理想与目标有不同内容与不同层次之分,有高尚与否之分;这种“多元化”在人们生活态度上表现为有积极与消极之区分。其次这种“多元化”是改革开放过程中,陪随着对外交流,各种思想文化,各种文明也流入我国,这种多文化多文明的共存现象必然对社会成员产生影响,从而出现思想观念的多元与价值观上的多元。“多元化”的出现一方面体现的社会的宽容,同时也是人的主体性得到彰显与确认的表现,是世界统一性的基础。然而,多样性是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没离开统一的多样性,这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决定。在价值观领域里这种共性与个性、统一与多样的关系就表现为价值“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没有“多元”为基础的“一元”是单一的而不是辩证的。承认多样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引导当今社会思潮的前提。当然,尊重与包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讲道理”“明是非”,坚持真理是标谁。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当做到以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倡导的道德标准,价值标准、是非标准去衡量各种现存的社会思潮,通过这种评价与判断然后做抉择,为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为价值认识与评价值的多样性提供基础与依据,从而实现具统一的多样,具有多样基础上的统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本社会主义制度之本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这一要求所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为构建我国社会发展强大精神动提供了理论依和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55-03

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怎样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各界群体进行凝聚,将危机有效的化解,怎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精神文明建设涉及到的各个环节中,怎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自觉行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担,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要使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充分的认识、并自觉付诸行动,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一)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

在教学方式上,有效利用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富有活力。通过图、文、音、色兼具的多媒体开展教学,将抽象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一个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内容,便于理解,使学生充满学习兴趣。积极利用网络开展教育,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网络阵地占领,使其发展成弘扬主旋律的关键途径。努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把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案例展现给学生。或者在网上为学生答疑,还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方式,积极进行宣传教育,对学生实施系统有效的渗透教育。

(二)改革和重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着重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以及基本内容,传授其中的精华以及主题,使其具有牢固的基础。教师需要按照课时情况,妥当安排内容。内容的设计应该凸显思想性、时效性以及生动性。教师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融合到课堂教学里面,使其能够体现时代特点,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将热点提高到理论层面,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积极与社会实情结合,联系学生现状、社会热点以及就业生活等具体问题,深入剖析,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展开思考,为他们释疑解惑。

(三)发挥和重塑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施中,应该以学生为本,确定他们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引导其融入课堂活动,展开双向交流。教师应该巧妙设计并开展课堂教学,通过生动语言、新颖的形式以及现实事例调动气氛,增强吸引力。尽可能通过诸多教学手段开展,可以尝试着让学生通过讨论、讲演等活动对课堂知识进行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二、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打造高素质的教师人才团队是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以,一定要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业务能力高、思想政治素质好的教师团队。

(一)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努力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并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其开展学术道德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以及学识魅力,以自身的品德来启迪学生,有效发挥自身育人功能。

(二)组建一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化人才团队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是开展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主导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与指导者。因此,应该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才团队。首先,组织教师充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养成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够充分弄清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作用,领悟其中蕴含的精髓以及基本内容,从而真正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扬者。其次,教师应该努力将言传以及身教两者进行融合。教师一定要率先垂范,主动践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标准,积极将真理与人格两方面的力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染力以及说服力得到增强。最后,教师应该具有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学习养成高度的政治洞察力与敏锐性,并且能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统一。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努力充实自己,积极对个人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使自己的教学以及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三、有效发挥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一)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活动。具体可以到领袖故居、革命纪念地以及博物馆等场所,使学生产生爱国热情,对国家、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还可到社会进行调研,感受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加深对我党大政方针的理解,使自身的民族使命感得到增强。其次,学校应该组织大学生在假期深入社会进行理论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大政方针,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方面提升学生理论水平,还可对社会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最后,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查,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使其社会责任感有所增强。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

对于高校来说,应该将社会实践活动设定为必修课程,将其正式写进教学计划之中,明确其相应的学时以及具体学分,并与社会实践的内容以及目标进行结合,将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标准制订出来,开展细致的考核。还需要专门设置社会实践管理单位并制订考评规章制度,设定专门人员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考核工作。将考核的成绩当作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也可以将其作为学校评优、评定奖学金以及推荐工作等方面的条件。另一方面,还需要考核实践活动的带队教师,将成绩作为教师晋升职称以及评优的重要参考,使带队教师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到激发。同时还应该积极宣传以及表彰社会实践中有较好表现的师生,并适当地处理那些社会实践活动表现较差的学生。利用这种有效的考评机制,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四、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切实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首先,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应该科学选定学校位置,同时校园建筑以及绿化应该体现和谐,总体布局应该具有统一的风格,环境应该美丽幽静,富有生机,内部景观合理布局。其次,构建优质的人文景观,展示人文精神。具体来说,可在校园建设中体现爱国主义题材的人物塑像,或制订严格的校训校规,将其制成牌匾置于校园中,还可在教学楼以及办公楼等布设艺术作品、名人名言以及名人画像等,发挥育人作用。最后,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长廊,将其作为重要的宣传阵地。此外,还应该有效发挥校广播台、校刊、宣传橱窗以及报刊栏的作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正确的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广大师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

(二)积极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精神保障

首先,开展校风建设。实施校风建设活动,应该有效利用师生的主体功能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校风建设之中。切实发挥学校的优秀传统,与自身办学理念进行结合,形成优良的校园风气。其次,开展教风建设。制订出科学的师德管理规范,并对师德建设的典型进行宣传,开展同行教学评估活动,增加教师业务能力,开展学术道德教育,使教师能够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最后,开展学风建设。制订科学合理的学生行为规范,同时严格执行,尤其应该对考风进行整顿,使学生养成自律意识,建立合理的学习管理机制,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目的及意义的教育,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还应该努力调动学生进行创新,最终使良好的学风得以形成。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首先,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及内容。与学校及学生现状结合,开展有成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大赛、文化沙龙以及运动会等活动。其次,巧妙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利用传统纪念日、校庆、重大节日、开学及毕业典礼等时间开展活动,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教育,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以提高。最后,有效发挥学生社团的功能。应该着重对理论学习型社团大力扶持,对科技服务型社团充分鼓励,对兴趣爱好型社团进行积极引导,努力提高校园社团水平,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质量得到提升。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2]丁旭峰,等,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J],职业时空,2011,(11)

[3]陈勇,梁刚,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薄爱敬,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J],成人教育,2011,(6)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邵海鸿,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教育,2010,(2)

[7]金亚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0,(2)

[8]闫娟,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证性分析与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9]徐治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党建工作研究[J],世纪桥,2011,(9)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当前我国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领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及引领的路径、原则、方法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这两者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则较少关注,这样的研究由于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部构成的逻辑关系和社会思潮研究方法的更新而削弱了理论本身的说服力,也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效果。本文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视野下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思潮的研究,并提出引领对策,以资借鉴。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与功能特征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能抓住事物的根本。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问题,必须在“彻底”和“抓住事物的根本”上下工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主要功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观念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观系统,是兴国之魂,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方面,四者之间相互区别,具有层次性。马克思主义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层次,它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追求,是我们价值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引申和体现,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次高层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直接体现在人们现实行为中的思想意识,它既是隐性的、看不见的,又是显性的、看得见的,表现为人们的精神面貌、意志和激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较为表面化的层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辨别人们行为荣辱的标准,它直接与人们现实的社会活动相联系,以至于直接成为人们的行为意识,在实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表面化的层次,也是与人们的实际行为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层次。

另一方面,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具有统一性。其一,相互渗透。从哲学意义上讲,相互渗透是指彼此相互包含。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要素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四者彼此包含有对方的成分。比如,一说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马上就能联想到它是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荣辱观,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的荣辱观。其二,相互贯通。相互贯通的意思是指在相互联系的要素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具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要素,就表现为彼此之间相互贯通——因为马克思主义已贯穿于其他三个要素之中,所以才真正称得上是“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的结果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原则,并因其贯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凸显“中国特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果不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它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变化;而作为表征层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既是前三者的必然要求,又直接体现并贯穿着它们的精神和意志。其三,有机统一。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基本内容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构成了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根本属性,它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所有方面。“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可以作‘西化’或‘儒化’的解读;不与社会主义中国相联系,爱国主义就会窄化演变为狭隘民族主义,或者泛化演变为复古主义;不与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相联系,改革创新就会演变为割断历史的虚无主义,或者演变为‘全盘西化’的洋奴哲学。”[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前三个方面,都是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理论前提和思想指导的功能和作用。”[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的指引下,明确规定了当代中国人民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基本涵盖了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风尚等人们社会实践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特征

(1)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功能。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本身具有先进性,具备评价和鉴别其他社会思潮的能力,能够对其他社会思潮进行有效引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了它思想的科学性和理论的先进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他社会思潮提供了可行性,使其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高高在上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它既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适应当代中国思想领域的现实需要,又提供了建设的目标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带动作用。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包容性,它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有利于消除其他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排斥意识,赢得社会尊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是以尊重为基础并依靠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来实现的,因而,其他社会思潮在社会实践中会逐渐发现自身的缺陷而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与带动。

(2)对实践活动的导向功能。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人们的价值目标也是基本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是当今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所应遵循的价值准则,这让人们在实践中有具体的参照标准,使自身的思想行为朝既定方向前进,最终落实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依据价值标准来实现价值目标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使人们的行为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取。

(3)对最大共识的凝聚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形成价值认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凝聚人心。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愿意团结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奋斗。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共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如何协调这种关系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求同存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整合人们的思想,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最普遍的认可,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最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们能够让绝大多数中国人以民族精神为纽带团结起来,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4)对健康人格的塑造功能。构建并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通过提供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所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法把人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人的塑造本质上是人格精神的塑造,而人格精神的核心是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类型的人格精神,自然也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有助于人们逐步剔除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价值观念和人格特征,树立社会主义需要的价值观念,从而完成自身健全人格的塑造,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我们不能孤立地看某一方面的内容,而应整体把握,并对它的功能特征做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它的科学内涵,提升其吸引力、引领力。

二、当前社会思潮研究的基本点与着力点1.当前社会思潮研究的基本点

(1)用阶级分析法研究社会思潮。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特定的思想理论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作用”[3]。阶级性是社会思潮的基本特性,不存在超阶级的、普世的社会思潮。这就要求人们在研究社会思潮时必须对它进行阶级性质的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以无产阶级的立场、人民大众的立场为基点,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角度来衡量和判断社会思潮的先进或落后、新生或腐朽,而不能看它标榜代表谁的利益。

阶级分析法是分析社会思潮阶级性质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事实上,阶级分析法是分析阶级社会中社会问题的普遍方法,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同样重视对阶级分析法的运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4](P2)美国经济学家索罗指出:“社会科学家,跟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倾向和各种价值判断。但是,所有社会科学的研究,跟材料力学或化学分子结构的研究不同,都与意识形态、(阶级)利益和价值判断密切相关。不论社会科学家对此是否承认,也不论对此是否知道,甚至哪怕他对此表示反对,然而他对研究课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话语,都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4](P3)事实也正是如此。因此,作为党的理论宣传者和研究者,我们更应该掌握和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探讨社会思潮的性质,判断它的阶级属性,分析它的阶级实质。正如指出的那样:“我们纠正过去一度发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不等于阶级斗争已不存在了,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种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5]

(2)借鉴历史经验研究社会思潮。研究社会思潮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使社会思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之下健康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斗争、引领和整合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列宁曾指出:“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也就不足为奇了。”[6]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学派和社会思潮斗争的历史。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愈发彰显其科学性、真理性,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因而,我们在研究社会思潮时应该注意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探讨社会思潮的流变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从中获得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借鉴其有益方法。

一是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作坚决斗争。如18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同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斗争;19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同普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以及杜林主义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及其战友同伯恩施坦主义、考茨基主义以及托洛斯基主义的斗争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斗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在这些斗争中获得的规律性认识和方法,以加强我们的理论批判力量。

二是辩证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对各种社会思潮,我们既不能武断地全盘否定,更不能简单地全盘“拿来”。正像文化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而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一样,社会思潮也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对于进步社会思潮中的合理内容和有价值的成分应当加以吸收。恩格斯曾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7]。由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产生的新学说,只有通过已有的材料、思想形式才能形成。因而,一些进步的社会思潮、一些对人们的认识产生过推动作用的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材料,我们应该对之进行辩证分析和批判吸收。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但是,对错误的社会思潮和那些对社会进步与人们的心理有腐蚀作用的社会思潮则要坚决予以批判和抵制。

三是承认各种社会思潮的客观存在。社会思潮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可以人为地予以铲除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相伴随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8]社会思潮是一定经济社会事实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与一定社会心理相联系,只要它存在的社会基础还存在,它就不会自动消失,我们也不能人为地消除它。只有将它们同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才能让人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真理性,才能使人们摆脱错误思潮的影响,从而信奉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在同它们的斗争和较量中获得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3)采取多学科并举的方法研究社会思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是单靠哪一个学科就可以实现和完成的。社会思潮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传播、流行和发生影响总是以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实践为基础,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心理相联系的。因而,研究社会思潮,需要采取多科并举的方法,比如研究它的产生需要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研究它的传播需要运用传播学、舆论学等学科的知识,研究它发生影响的原因、范围及程度又要运用伦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只有拓宽视野、贯通各个环节,整合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力量,研究才能博采多学科之长,其成果才更具科学性。

(4)抓住重点研究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林林总总,我们在研究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重点研究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冲击和危害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比如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等社会思潮,对它们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实质、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等进行深入剖析。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它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负面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引领力。

2.当前社会思潮研究的着力点

(1)社会思潮传播的原因和途径研究。传播是社会思潮以动态形式反映社会利益关系。一种社会思潮能够得以传播要有合适的土壤,这要求我们对传播原因加以研究,即在研究社会思潮本身的同时关注社会思潮传播的现实环境与得以传播的原因,包括政治环境的变化、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动,西方国家的外在干扰等。

对社会思潮传播途径的研究也应引起重视。在传播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渗透无处不在,其传播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二者有着不同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只有对不同传播途径及其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社会思潮传播的控制,方便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多管齐下来灵活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监督和控制社会思潮的传播,也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2)社会思潮影响的对象和范围研究。一是问卷调查。可根据调查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作问卷调查,问题要周全并具有层次性,调查对象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二是定性分析。就社会思潮对我国发生影响的性质进行分析,如某种社会思潮对社会民众发生影响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社会民众受到社会思潮影响后的表现等。三是定量分析。考察某种社会思潮对社会民众发生影响的范围、程度,一般以数据的形式呈现,结果较为客观、准确。当然,在具体实践中,这些方法是综合使用的。

(3)社会思潮传播的预防和控制研究。首先是研究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可能会有哪些社会思潮产生、传播和流行。研究者要有见微知著的判断力和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善于根据某种潜在的趋势来觉察并预判社会思潮的未来变化,并进一步研究如何弱化那些社会思潮传播和发生影响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其次是对当前人们思想实际和价值趋向的研究。社会思潮的传播、流行是与一定的社会心理相联系的,研究者可据此对社会民众的心理预期、价值趋向进行预先判断。

可以从两方面加强对社会思潮传播的控制研究。一是从社会思潮传播路径入手对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众进行研究,二是从受众角度入手对如何发挥多方社会力量进行社会思潮控制予以研究。事实上,对社会思潮的控制研究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其他团体和个人自发或自觉的社会行为,比如人们对错误思潮的自觉抵制、传播机构的自律、社会公众的意见反馈对社会思潮传播的牵制以及学术团体对社会思潮化解策略的研究等。

(4)社会思潮控制的主体和能力研究。广大党员干部在加强社会思潮控制中居于主体地位,增强其控制意识、问题意识与鉴别能力至关重要。一是对强化党员干部引领意识培育的研究。只有树立起广大党员干部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意识,才能实现党的引领作用和控制目的。二是对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等,以便及时发现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实施对社会思潮的控制。三是对增强党员干部把握和引导社会舆论能力的研究。这一研究重在增强党员干部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让他们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充分认识和分析社会思潮,正确分析思想领域的新动向和社会思潮新动态,进而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和引导社会思潮,使之沿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前进。

三、当前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1.加大宣传力度,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推进引领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必须通过大力宣传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社会合力,以共同抵制有害的社会思潮,降低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与危害。

(1)调查和研究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内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着眼于全局对其进行整体宣传,也要抓住目前人们认识模糊、思想混乱的方面进行重点宣传。上海大学课题组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回收的1873份有效问卷中,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有作用”的占607%;就“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问题,选择“是”和“说不清”的分别占20.6%和62.1%;就“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和振兴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的认识,选择“非常同意”和“基本同意”者占73.4%;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认识,选择“非常同意”和“基本同意”者占75.4%;就劳动模范徐虎十几年如一日为居民们无偿修理水龙头、下水道的行为,选择“应该提倡”和“值得提倡”者占92.8%。[9]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基本认可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认同的,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度认同的,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则是较为模糊的。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就可以找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以便在此后的工作中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宣传的内容、对象和策略,提高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效率。

(2)密切联系人们的生活实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影响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忌搞形式主义或生搬硬套的说理教育,以免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排斥态度。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真正做到贴近群众生活、关心群众疾苦、把握群众脉搏、倾听群众心声,关注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难题。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主旋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本来就不是悬于空中的,而是蕴涵在现实社会生活之中的。因此,要善于观察,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教育群众、引导群众,让群众感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自身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影响力,而且能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从而收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增强其吸引力、引领力的效果。

(3)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载体和学校教育、学术论坛、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让社会成员在参与中受到教育;要尊重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融入”和“渗透”上用心思、下工夫。同时,要通过教育、宣传和学术探讨,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让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内容、实现形式、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和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使人们乐于、善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针政策

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所取得的经验规范化、制度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坚持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来教育人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等。我们应把这些经验和做法加以理论升华,形成制度,以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依据这些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自觉抵制有害社会思潮的侵蚀。

(2)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势必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变化,目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正是这种变化的结果,这也给不良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造成冲击和影响提供了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不能急于求成或搞形式主义。只有建立起引领工作的长效机制,将这项工作长期化、日常化,在党员干部的工作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把引领工作贯彻一致,才能保证引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3)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工作的领导。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意识形态工作真正放在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正确分析思想领域的动向和社会舆情动态,批判并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渗透,从而采取正确的策略来规范和引导社会舆论,使社会舆论沿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前进,真正做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侯惠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7):5.

[2]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1):4.

[3]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7.

[4]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3.

[6]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9.

[8].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0.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篇11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社会思潮路径

中图分类号:F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49-0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思想上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我国社会思潮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特点及作用

1.社会思潮的内涵、特点。在人类社会的历程中,曾出现过很多表征时代特点的社会思潮,对不同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思想家梁启超对社会思潮这样论述,他指出:“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其时代之要求者也”。他把社会思潮的演变过程表述为“启蒙”、“全盛”、“蜕分”、“衰落”等四个阶段。其对社会思潮的认识虽不全面,但他强调指出社会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是人们思想意识与社会心理的共鸣,其产生、发展和消亡有规律可以遵循。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和现有表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编写组把社会思潮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以特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较为直观地方式,反映某一阶级、基层或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潮流中既有顺应历史前进方向的正确的社会思潮,又有相悖与历史前进方向的错误的社会思潮。它与时俱变,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表象,在各个社会形态及不同时代都存在。“当互不认识的人们,面对社会上的疑难矛盾,由于彼此间利益相近,经验与价值取向相似,他们对某种社会现象往往会不约而同的做出同样的反映。于是他们物以类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汇合成一种思想的潮流”。

社会思潮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历史进步性。社会思潮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以社会存在为基础,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随人类历史车轮不断的变化、发展。第二,阶级代表性。社会思潮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特定社会阶级维护本群体利益的思想,具有一定的阶级代表性。第三,多样性或多变性。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组织等的多样化,相应地会引起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多样性及多变性。第四,传播性。社会思潮采用大众性和流行性的语言方式,易于在特定阶级、阶层中扩散和传播。第五,可塑性。社会思潮由于受到更加强大或者有说服力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具有可塑性。第六,能动性。一般来说,社会思潮传播流行不依赖强制力量来推动。而其本身“是对社会困境与矛盾的反思的产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会发现,不同思潮之所以不早不晚的在某一时段出现,恰恰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疑难与矛盾存在着对应关系”。

2.社会思潮的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反映形式,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具有或促进或阻碍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第一,从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来看,具有媒介和纽带作用,既可以深化社会意识的不同形式的内容,又可以使社会思潮本身的不同层次之间相互转化。第二,从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来看,对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生活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各种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的波动,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第三,在一定意义上,作为一种进发现象,会对社会政治制度等产生重要影响,甚至能够加速旧制度的灭亡以及新制度的产生。

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产生原因及表现形态

1.产生原因。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当前中国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也有其特定的原因。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和社会主义的要求不相匹配。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以吸引国外资金、学习和借鉴先进技术等经验。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伴随着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媒介的广泛应用,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潮不断涌入,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国内视角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极大变革,社会结构出现剧烈变动,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产生了变化,这就促使了各种思潮的产生。与此同时,国外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也随之涌入中国。第二,从国际视角来看。当前国际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国外敌对势力对中国意识形态渗透是多种社会思潮出现的重要原因。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复杂局面。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思潮,特别是资本主义滋生的各种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相互碰撞,交互并存。第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思潮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网络传播的隐蔽性、快捷性、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为各种思潮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从而也为监管增加了难度。

2.表现形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十报告中的一些新提法、新观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在当代中国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展示出新的变化和多种表现形式。根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进行的调研显示,2013年最受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论、思潮、民粹主义、新左派、新儒学、伪科学。”既有改革开放以来备受社会关注的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也有新兴起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新儒学等社会思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价值体系。广义上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狭义上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数百年的社会主义价值探索过程中,分为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非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在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根据所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基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社会主义本质属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此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马克思竭其毕生精力所完成的对人类发展规律的研究中所揭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从而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价值观实现了本质上的差别。正如《共产党宣言中》中所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在社会生活中,消极腐化的社会思潮在当代中国的泛滥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一些偏差,过多关注于经济与物质,在精神信仰层面缺乏积极向上的追求。为我们敲响了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抵御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的警钟。社会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巩固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注重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社会思潮。在实践中,我党注重进行理论的不断创新。2012年11月,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利益,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有机统一,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这对于辨别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梦”的实现也产生关键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历史表明,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必须要有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种思潮与观念以及价值观分歧等都需要我们正确对待。这就需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核心价值观体系来引领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顺应了时展,有利于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梅荣正认为:社会思潮的可引领性是“在一个社会中,各种社会思潮能够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主导、引领及其制度管理的规范下,其传播方式、发展方向、社会功能等受到制约,朝着其所指明的方向不断改变。”在实践中,针对意识形态中社会思潮出现的新变化,我们要善于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来实现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路径探索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地展开,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才能达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1.科学把握内涵本质,善于引领发展方向。在实践中,首先要科学掌握各种社会思潮的深刻本质。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存在的社会思潮的本质、内容、传播规律、存在形式等要有深入的了解与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使其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善于引领发展方向。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核心价值观和其他思潮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也要善于接受非主流的价值观念。对待不合理、不科学的思想内容,要正确引领,引导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2.创新大众化形式,注重增强引领实效。在实际工作中,要创新大众化形式,丰富宣传载体,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宣传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不仅要发挥电视、广播、报纸、主题教育活动等传统传播媒介作用,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利用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增强实效性。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利用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契机,在民间社会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实现通俗化教育,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遵循的基本准则,逐渐达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

3.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共享文化发展成就。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推动我国经济及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重要基础。在实践中,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在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注重提升文化产品内涵和层次,不断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构建覆盖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满足其多样化需求,充分激发文化的支撑和凝聚作用。

4.构建科学文化发展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要敢于冲破束缚文化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发展先进文化。要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加强对文化机构、网络媒体、娱乐空间等的监管力度,按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逐步形成科学的文化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朱维铮校注.清代学术概论[M].中华书局,2010(1)

[2]本书编写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3]赵翟.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01)

[4]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

[6]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3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J].人民论坛,2014(02)

[7]秦宣.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J].人民论坛,2012(03)

[8]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时政频道.新华网

[9]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0]安春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J].理论观察

社会心理学的作用及意义范文篇1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融入,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和新的时展相同步的表现,只有充分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才能更好的引导先进的思想影响高校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理论研究,也是进一步促进教学发展的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及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按照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其更加合理。首先要将理论说服和实践体验两者得到有效结合的原因得到体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践行是群众化以及大众化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离不开理论的说服,同时也要能够将实践体验得到有效结合,将两者的作用充分发挥[1]。再者要能将多元并存和一元主导得到协调呈现,要积极的通过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导,带动和引领其他的一些社会价值观,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思想上得以接受。另外,还要遵循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原则,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以及普遍化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将高校的软实力得到有效提升,这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并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性质以及发展的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并有效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发展课题得到落实,也是对错误的社会思潮的抵御方法,是对高校育人环境优化的重要途径[2]。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让学生明确肩负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良好道德风尚能得到有效培育等等。

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和优化策略

(一)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分析。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一些老师的综合知识的缺乏以及专业知识的落后等,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一些政治老师自身的教学工作量较大,所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将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的设计。还有一些老师在政治立场上不坚定,政治的敏感性不是很强,以及有的老师在爱岗敬业的精神上不是很强,对教学工作的热情还不够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等等[3]。这些影响因素要及时的进行排除,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实施,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分析,首先要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要能得到加强,不断的对教师队伍整体的责任意识进行强化。这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长期任务,所以要能从多个层面进行实施措施,教师的责任意识要能从几个重要层面进行加强,首先要牢记党和国家的责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意识形态的本质要能加强重视,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坚守政治立场以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党中央要能保持一致性[4]。再者是要担当对教学质量责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传授得以重视,还要能考虑对每个学生的责任等。第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课堂主渠道的建设要能加强,这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能够主导的作用,要能引导价值的认同,推行知行合一实现思想上的统一等。再有就是要能将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高校对人的培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校园文化是重要的途径,不仅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就需要结合新的发展特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旨,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在这一渠道下加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第三,在当前的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充分的利用网络渠道,占领网络媒体新的阵地,这样在教育宣传的形式上也能够丰富化。网络时代高校要能占领网络阵地,从而让其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空间,让网络成为宣传思想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5]。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就能够真正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加上当前的一些微博微信的流行,高校也可建立微信公众号,让学生收听微信公众号,这样就能随时随地的一些先进的思想政治内容,供学生阅读,这一方法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率上也能得到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树立就有着积极作用,高校在这一方面也要得到充分重视,积极的应对新的教育发展情况。此次主要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以及作用和策略等几个层面进行的研究,希望对实际教学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刘洋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

[2]杨杰.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01).

[3]金菊.新世纪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例(12篇)

    - 阅0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湖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湖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并.....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范例(3篇)

    - 阅0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范文篇1[关键词]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标准[作者简介]庞丽丽(1981-),女,江苏邳州人,南京晓庄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南京2.....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