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介绍了湖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湖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意见。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基础产业,也是农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问题,是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属于基础设施中的公共工程类,包括农田灌排渠系统设施、截留提水设施和水土保持设施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1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缺乏资金。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资金大,短期回报率低,所以许多政府愿意把资金投在回报率高的行业上,再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着随意性,没有相关的规划,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二是水利设施体系构成不合理。农田水利设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只有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才能保证各项水利设施之间的互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农民没有秩序的用水行为,也导致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反复建设,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在无形中提高了用水的成本。

三是管理体制落后。现在农村基层的水利部门呈现解体的趋势,因为长期以来农村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政府都是借助工程的技术的手段来解决,对管理制度来解决问题还缺乏相关的认识。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体制,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无人管理,使其过早的失去了使用价值。如河道淤积、防洪堤坝被占用、泵站毁坏严重等现象经常发生。四是工程建设缓慢。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措施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2全面加强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一是安全管理。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人为破坏;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二是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三是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四是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五是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期长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篇2

1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法存在误区

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经历了数十年,在早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施工管理方法,有关单位建立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规范和程序,这些规范和程序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之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些施工单位仍然坚持原有的施工管理规范和程序,管理方法比较粗放,这必然会导致很多问题产生,比如说工程施工效率低下,而且资源利用所产生的综合效益也不高,有的甚至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法存在误区是较为普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利工程的发展。

1.2工程项施工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任何项目的实施都需要依赖管理体制,而且需要拥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也不例外。不过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而且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在不断的发展,所以必须要保证施工管理体制可以跟得上当下的工程施工管理。如果管理体制跟不上施工管理的发展,就会表现出管理机制不灵活或者其它问题。我国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表现的很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发展。所以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水利工程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1.3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运行机制问题较多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运行机制问题也是工程施工管理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很大一部分水利工程都是在早期建造的,并且建造技术相对落后以及资金支持,这样就使得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这些水利工程经过多年的运行,很多工程都出现老化、坍塌等情况,这种情况下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的降低,水资源浪费情况也愈来愈严重,而且有些水利工程出现了安全隐患。我国自然环境不稳定性因素很多,洪水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水利工程受到了很大的考验。其实这些和我国水利工程的运行机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2解决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对策

2.1改进内部分配机制

要想解决我国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就需要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其中改进内部分配机制必须要重视起来。完善内部分配机制主要是要尽快的完善岗位及业绩津贴制度,通过完善内部分配机制更好地激励每一个员工,从而达到提高效益和效率的目的,特别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更要严格实施相关制度,最大程度地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施工技术管理也是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施工技术管理主要涉及了工程图纸会审、施工材料检验、复核施工技术以及工程施工验收等。每个环节的技术人员都需要根据相关制度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技术负责人还要做好每日施工情况的记录,包括施工当日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记录材料还要保存好以备后期使用。施工技术管理一定要做的非常细致,要保证每项工程技术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复核。总之,要不断地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2.3施工设备和材料的保障

工程施工设备和材料对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加强施工设备和材料控制是做好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环节。要想保证施工设备顺利施工,就要加强施工设备的检修工作,做到定期、及时的维护设备,让设备高效率的运行。另外,要想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做好施工材料管理主要从前期材料计划和后期进场验收两个方面入手,同时要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管。

2.4加强农村水利水电工程工序质量的控制

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工序质量的控制也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途径,进行工程工序质量控制是指控制工序活动条件质量和工序活动效果,通过控制水利工程工序质量来实现对整个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做好工序质量控制目标和计划,只有不断地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3结语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存在问题;建设管理

1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特点

作为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求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水源,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和完成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今时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更是极其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和以前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在国民经济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上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大部分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集中修建时间,但是80年代之后,农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为明显的就是农村税费改革,加之其他各种原因,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支持力度不大、管理不够完善、维护维修得不到重视、资金投入较少等问题,对农业的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对于农村水利建设,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其建设施工技术水平,完善健全施工制度,投入足够的资金,只有强化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灌溉和排水质量,才能保证农村农业的发展。此外,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大多数农村都缺乏相应的水利建设意识,即便投入足够的资金,建设水平也不高。所以,为了保证农村水利建设,必须提高相应地区的水利建设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有重视了水利建设工作,才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水利建设工作中。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投资,更需要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水利工程的维修、淤泥清理以及日常维护都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只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以及自觉对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才能保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长久运行。除了群众配合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更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在大方向上做好工作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不会出错。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和粮食产量,还能够衍生出其他产业,如水产养殖、牲畜圈养等。但是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税费机制的改革,农户个体及多户共同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的数目也日益增长。但是却受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堪忧。

2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2.1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混乱、进度缓慢

工程管理混乱、进度缓慢、随意垦荒和捕鱼现象增加,尤其是私自在堤坝沿线建设鱼塘的行为,极大的影响了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此外,各区进度不统一,用户为了生产私截河流,添堵沟坝,出现跑水、冒水和漏水的现象,致使很多明渠和暗渠无法区分,逐渐无法供水,农民只好打水井来种稻。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影响城市供水。地下水的开采,是对水资源的极度浪费,致使生产滞后,环境破坏,影响水体植物的生长,水土流失,水底淤泥积攒,承包者又无清淤能力,存在安全隐患。

2.2设备老化,资金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前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集中建设时期,由于当时的施工技术不够先进,建设投入的资金不充足,工程建设标准不够高,配套率较低,加之维护维修跟不上,所以水利工程设施运行了几十年后,已经严重老化,主要体现在其在工程蓄水能力已经大不如前,渠道灌溉能力大幅萎缩,泵站排涝能力日益衰减等。最终无法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加剧了旱涝灾害的危害,甚至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2.3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人员专业素质评定困难

税费改革后,乡(镇)、村集体的功能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和突出,大部分由集体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职权不明、产权不清;大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足够高的综合素质,管理技能不够高,使得最终的管理效果极其有限。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足、责任心不够,做事浮躁,不仅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还有可能导致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3解决措施

安全生产是每个工程项目施工都必须重视的内容之一,水利工程建设更需要重视安全生产。水利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工程安全责任制,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来刺激农民投入小型水利建设的积极性。此外,政府要做好安全监督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地区设置监督管理站,分派专门的人员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最后,要对农民和水利建设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一般不高,对一些安全常识不太了解。机械设备是维持农村水利工程施工正常开展的关键,要提高对其监管和控制的力度,常用的水利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票和三制,前者指的是工作票和操作票,三制主要有设备维护制度、巡回监管制度、交接班制度。上述的管理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质量,利用这两种管理方式,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机械设备的异常状况并进行维护处理,而且能够对施工人员的机械操作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可以及时制止。为了更好地进行机械管理,还要建立评估制度,这种评估主要是针对机械设备的,通过监控数据对其运行使用状况进行分析。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开设培训班,对在职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培训以及安全知识和工程施工知识教育;其次,建立健全施工人员考核制度,对其施工水平和施工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定;最后,要提高施工人员的雇佣门槛,对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相关证书进行检查,而且要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帮助其熟悉施工操作。水利建设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必须条件,而且可以为农村人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提升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防洪防涝、提供饮用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做出巨大的贡献。所以必须重视农村水利的建设。

4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必须对水利建设投入足够多的关注,而农村作为农业建设的前线,更需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学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5(04):25.

[2]刘伟忠.加快天津市农村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15(11):33.

[3]廖庆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南农机,2011,(11).

[4]李建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现状及管理措施[J].山西水利,2013,(02).

[5]金龙.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3,(09).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东北地区农村小水利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098-02

农业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水利设施建设是关乎农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历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水利事业改革发展,并全面提出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任务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这再一次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于发展水利事业,特别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心。

1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当说,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集中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现象长期存在。当前,国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存在低水平和重复性的现象,一些地区缺少整体规划性,没有根据地域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农产品种植需要设计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许多建设项目并不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特别是一些水利设施没有充分考虑到农作物灌溉和种植的用水需要,造成了大量水资源浪费,对当地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还有一些地区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单纯追求大型化,既无法充分发挥水利设施应有的作用,还造成了资金的浪费。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结构分布不均匀。近年来,许多地区相继投资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但是从全国的范围内看,东部和中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水平要高于西部和北部地区,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资源分布相对稀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大型水利设施建设能力相对不足。而从农田水利设施的规模来看,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数量较多,而真正适合农业发展需要的小水利设施的建设数量较少,全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结构分布不均匀。

(3)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监管不力是当前国内许多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近年来水管单位的资金来源及水资源权属管理的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尽管《水法》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都明确了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业集体经济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该经济集体组织使用;但对于用水权的性质、权力的内容、能否转让和转让的条件均缺乏明确的规定,水利行业一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始终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有政策法规保障投入渠道,没有稳定的管理队伍。本应该由政府投入的经费不能到位,大量公益性支出财政没有承担。大批综合利用工程管理单位承担着公益性任务,但大部分单位财政没有任何补助,工程折耗、运行、维修难以为继,甚至连职工工资也缺乏保证。

(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使用和运行存在问题,“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许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投入使用后存在着使用及维护不当的技术性问题,这使得原本就基础薄弱的农田水利设施起到的作用受到了进一步的影响。许多地区至今仍然没有摆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农田水利设施对于抗灾自救和作物增产增收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2东北农村发展小水利的重要意义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重视发展农村小水利才是解决当前国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小水利并不意味着低水平,而是适应农村地区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的一种更为灵活的水利设施建设形式。在东北农村地区发展小水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展小水利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水利设施建设缺失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先后建设了一大批中小型规模的水利工程,不仅洪水泛滥的历史基本结束,而且变水害为水利,基本消灭了大面积的干旱现象,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水利建设被忽视,一部分建好的水库和灌溉系统由于缺乏管理与资金投入而荒废。我国东北农村的一些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和生态资源,但就是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影响,导致了土地的大量闲置和荒芜。发展农村小水利,可以就近就便地灵活解决东北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弥补现有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2)发展农村小水利可以有效地适应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东北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夏季雨水充足,日照强烈。这种气候特点适宜部分农作物的迅速生长,但是对于一些耐寒性较差和抗灾能力较差的农作物来说,则很难获得高产。在东北农村发展小水利,能够有效地解决冬季时间长、种植农作物单一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将水资源引入篷栽反季蔬菜、水果等的培育和种植之中,在夏秋季则可以有效地解决因干旱导致的作物缺水等问题,同时可以广泛开展间作种植和水产品养殖等,丰富农民的收入渠道。

(3)发展农村小水利符合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与国内许多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很难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建大型的农田水利设施,而发展农村小水利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而产出和回报率又相对较高,非常适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

3如何进一步提高东北农村小水利建设水平

笔者认为,在东北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小水利设施建设工作,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建立完善的农村小水利建设领导机制,集中解决管理职能缺失的问题。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解决水管部门的职责定位、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等问题,特别是县、乡镇级政府更是要将水管部门纳入到政府行政序列之中,解决现阶段水管部门出现的机构臃肿、职能划分不清、经费紧张等问题,以水管部门作为农村小水利建设的主管行政部门,行使管理职能,负责当地农村小水利建设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调动村委会等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参与到小水利建设工作中,将农村小水利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积极性。

(2)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农村小水利建设工作。农村小水利设施的建设不能只依靠地方财政或村民的自行投入,各级政府都要相应的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在每年预算中进行预留,并严格保障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同时逐年提高资金投入量。各级政府还可以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农村小水利建设工作中,发挥民间资本流动性较强、资金量大的优势,建立规范化的民间资本介入模式,将小水利设施投入使用后的部分回报以利润的形式进行返还,真正实现惠民和让利于民。

(3)做好农村小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的规划,因地制宜地投入建设。农村小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的合理科学规划是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各级政府要针对所在地区的气候、地理、经济等实际情况,做好统一的规划和部署,防止出现重复性建设,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作物种植、水资源分布等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保证不同地域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水资源优势,既做到资源共享,又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

(4)探索科学合理的农村小水利建设模式。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出台“两工”政策,政府和基层可以据此组织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暂时掩盖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2002年,国务院取消了“两工”制度,这对过去依赖于“两工”来维护的基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此,必须寻求建立一种全新的农村小水利建设模式,采取社会化运行方式,由当地政府组织对项目进行招投标,并签订项目建设质量责任状,以此带动东北农村小水利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周振民.中国农业水资源与农村经济[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篇5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基础设施是指相对于农民私有财产而言,用来满足农村生产与生活需要的设施,具有非竞争性,非它性的特点。它包括政府所提供的全国性公共产品,这些产品覆盖农村地区,比如农村环境保护,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道路建设等,还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村自己组织修建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比如江河的治理,公共水利设施修建与维护,大型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农村电网建设,农村科技成果推广等。有效的利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它由交通邮电、商业服务、农村水利电力、农村能源、生态环境、科教文卫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组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农村内需的启动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协调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增加收入不可缺少的基础。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存在着两套完全不同的公共产品机制,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导致民主意识薄弱,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在GDP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耀眼成绩下,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越来越凸显,城市在快速发展,农村发展仍然缓慢。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城乡差距大。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发展中的中国是农业大国,根据统计到09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有全国人口的70%,全国有34301个乡镇,60547个行政村。到08年底,我国还有200多个乡镇、48000多个村庄都没有修通公路,13000个村庄电力没通,4万个村庄没有电话,300多个乡镇没有卫生原,1.3亿农户燃料问题没有解决,甚至60%的县都还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厂,还有将近50%的建设村没有通自来水。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医疗水平上都远远的落后于城市。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交通、水电、通讯一家燃料等这么基础设施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很到的差异。农村基础设施和居民生产与生活直接相关,是城乡居民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因为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在现如今的社会各村必须领会和充分利用中央的扶持政策,坚持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积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全面有效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在我国的中西部农村地区较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言,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要少得多。所以想要减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目前还是比较的困难,因为西部地区受到严重的资金限制。对于中西部农村的发展政府对政策倾斜和创新融资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落后的农村来说在建设的规划性上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山区县,由于地势特殊,居民居住比较的分散,对于山区的建设也缺乏整体规划,房屋修建、道路河道设施建设都缺乏长远的打算,建筑物排列无序,随意修建房屋,畜牧圈舍大都与房屋相连,缺乏意识等等,这些现象严重的影响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上主体单一。农村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当中,由于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所以老百姓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思想不积极,并且各个村集体和村民们在参与修建基础设施的时候都不积极,导致在修建过程中建设力量薄弱。而各村委会的“一事一议”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有利的运用,因此在筹集资金修建基础设施的时候资金困难,致使公共的修建存在严重的问题。再加上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使得农民的生活条件本来都不富足,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用来修建基础设施。各村委会对各自的生态、旅游等可以加大经济发展的行业,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充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并且修建村里基础设施外来企业大都不愿投资,因为在边远山区投资风险大资金回笼速度慢,这也是建设资金缺乏的一个原因。

在农村由于人们思想觉悟不高导致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破坏严重。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协调能力不强,就连一些通村工程、饮水工程都要多村多乡联合才能够完成。但是由于各村分散争取国家资金,只看中眼前利益,导致各个项目的人为分裂,在修建中自然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在修建通村公路的时候,出现的断头路就是因为各村的分散争取资金造成的。这类问题在农村修建基础设施中并不少见,因为人为的分裂以及区域划分的阻隔,造成的各乡镇、各村、各乡之间难以沟通,所以对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而然的就造成了严重的人为影响因素。并且在修建基础实施上也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占用不必要占用的土地资源。

在修建起的农村基础设施上,由于村内管理基础设施能力不强,导致损坏严重特别是在公有设施上,国家也缺乏一系列的公有设施保护制度。再就是自然灾害的损坏,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差,在受到自然灾害对基础设施破坏的时候,及时修复欠缺。使得公路、水电线等等破坏相当严重,需要连年重建,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国家资金。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而当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主要是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存量。农村基础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和开展。首先要利用政府的政策作为引导,创造一个和谐的融资环境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期限长、盈利能力差、投资风险大等不利条件所以是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的。在财政上当地农村想要吸引非财政资金进入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领域,但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独特性质,使得非财政资金融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的困难,所以要吸引非财政资金的融入就必须要有吸引力的财税优惠政策以及和谐的融资环境作为前提。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者的财税优惠力度,以及建立和完善政府担保机制,还要完善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调整农村产业部局以招商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实现城镇化。农村招商引资能够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会得到充分的利用,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随着农村产业的逐渐增加,会大力的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达到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目的。

科学规划建设项目,协调建设进度。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意见不一的问题,实现山水林路田的整体开发。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整合资源综合项目整村建设的思想。加大力度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农村建设工程,集中力量统一建设。

在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政府要建立“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要以农民的需求为主从而确定基础设施投资项日的内容、数童和投资额。“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以基础设施投资目标确定满足农村的社会生产以及农民的生活需要的需求,从而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对于农村修建不必要的面子工程要坚决便面,并且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时候要合理允许农民投资兴办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原有的集体财产管理权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让农民自主经营管理,使用有偿服务。在市场上开放建设基础设施,谁投入谁受益的权利,充分吸收民间资金的融入,补充政府资金的不足。改变原有的产权制度,施行市场管理化,对个人投资的政府实行补贴政策,从而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应该顺应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工补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合理投入使得农村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切合利用当地的实际情况,大力扶持一两个产业,起到对各个产业的示范作用。把每家每户分散经营密切的与各村龙头企业相互结合,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各村的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解决增收问题。让农民的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成本降低,对于市场的风险活动也要降低农民的参与,切实的做大做强龙头产业,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论

农民的增收问题在“三农”关系中处于首要地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要想推动农民实现小康水平必须解决农村中基础设施的落后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对于农村目前仍然存在的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的道路不通的问题,农村的自流灌溉低,排灌设施老化、设备陈旧、耗能高,教育设备落后等现状,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政府加强政策的领导以及在各个方面施行政策协调,才能够让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峰.融资方式的创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路径选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04)

[2]韩云虹,吕秋芬.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投资政策的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

[3]杜君楠,阎建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行为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4]刘艳平.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7(12)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篇6

主题词:加快农村水利建设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nationalinfrastructure,highwayconstructionalsohastheconstructionscaleofthehithertounknown,thehighwayconstructionqualityisalsoimprovedtoahighlevel,highwaysubgradeconstructionasafoundationofprojectofhighwayprojectconstruction,hasplayadecisiveroleinimportanceinthewholeprojectconstruction,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structionofhighwaybridgesandculvertssoftsoilsubgradeofseveralcommonreinforcementandtreatmentmethodforreferencebycombiningwithconstructionpractice.

Keywords:strengtheningtreatmentmethodofsoftsoilsubgrade

TV

一、加快农村水利建设的紧迫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适宜耕种的土地相对较少,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各地农田经常受到旱涝灾害的威胁,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战胜灾害、建设高产田,一直被看作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此,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水利,更多地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相应的水利建设主要是以蓄水、引水、提水、灌溉、抗旱、排涝设施为主要内容的水库、沟渠建设及小流域治理相关。新时期的农村水利与之不同,它不仅和农业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而且深刻影响着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更直接影响城市的食物供应和生活稳定,其内涵由传统的生产拓展到了的更大的范围。

1、从农业生产看,农村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坚实基础。水利就成了了农业的命脉。目前我国随着人口的增多,粮食增产任务越来越重。2007年以来的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发展现代农业,首先需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因此,加快农村水利建设,发展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改土,建设高产稳产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2、从农民生活看,农村水利建设是保障,农村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坚实基础。水利是民生之本,加快水利建设,保证饮水安全和防洪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更能关系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中央提出争取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目标。完成这一任务,实现农村人口保障用水、卫生用水,不但可以带动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还可带动家电下乡等民生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供水工程的综合利用,还可为发展乡镇企业和庭院经济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社会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从农村生态看,农村水利建设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国降水分布时空不均,差别悬殊。当前,随着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解决这些矛盾的压力较大,这些问题的背后或多或少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程度不同有密切的关系。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水利工作大有可为。以人水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水利工作,调节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维护用水公平,营造稳定的用水秩序,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农村水利建设仍存在与农村建设不适应的问题。

1、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薄弱。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半数以上的耕地没有灌排设施,产量低而不稳,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农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2、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严峻。由于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且治理不易,目前我国农村仍有近3亿人饮水不安全,高氟、高砷、苦咸等水质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水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高危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有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

3、防御水旱灾害能力偏低。总的来看,我国防御水旱灾害工程标准和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洪水威胁依然严峻。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对水利问题缺乏重新认识,还在于:

1、是综合规划缺位。编制好规划是科学有效地开展农村水利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东、中、西部应根据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但是目前一些地方搞农村水利,存在着盲目建设、片面追求政绩、不讲科学、不讲效益、劳民伤财的现象,不仅造成投入的浪费,而且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还有的地方缺乏统一规划,投资分散或重复投资等问题突出,资金使用效益差。

2、投入规模不足。农村水利建设的关键是投入。从投资来看,目前的情况是长期欠账,加上近几年投资减幅较多,投入规模远不能满足要求。除了中央投资缺口比较大,地方配套资金也跟不上。

3、管理体制不顺。从一定意义上说,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比投入更为重要。没有一个好

的体制与机制,有了钱也用不好,建了工程也管不好。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建设一直靠政府号

召、政策引导、行政力量组织的方式开展,缺乏法律的规范,许多重大体制问题也一直缺乏清晰的政策界线,如政府、农民、社会力量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已建成工程设施的资产管理和产权归属;公益性设施运行损耗和政策性经营亏损补偿;工程的管护责任如何落实等等,都需要给出明确的界定和法律依据。在水价和水管理方面,水价严重偏低、水费计收不到位与收费不合理、不透明等问题并存,缺水与浪费的现象并存。

4、运行效率不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大多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斗渠以上由专管机构管

理,斗渠以下(含斗渠)由村集体管理。随着集体经济的逐步退出,原来由集体管理的工程,开始

出现产权不明、主体缺位、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专管机构又普遍存在人员偏多、专业素质偏低,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等现象。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

1.1重视社区群众知情权。

每个群众都有知悉、获取自己所居住地区水利建设信息的自由和权力,只有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使群众对水利建设的现状有所了解,才能促使群众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传统的水利建设管理模式认为,水利建设及管理是供水单位的责任,群众并不参与管理,这种观念造成水利建设及管理上问题诸多,难以保障水利建设的良好运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水利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因素。重视农村居民的知情权,促使农民参与水利建设及管理,能使水利建设良好运转。由于大部分农民水利建设及管理知识匮乏,在水利建设及管理中往往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水利部门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定期到农村去,通过座谈、会议等方式使农民了解水利建设的动机、过程和对农民参与水利建设及管理的相关要求。同时,在水利建设工程中,可以通过宣传建设项目,使农民在了解水利项目之后提出反馈意见,使项目的实施得到保障。

1.2提高群众对项目的认识。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农作物生长和人民生活的关键因素。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的产量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经济收入和发展步伐。水利建设是保障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每个农民都能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通过有效的方式,使农民了解农村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式。在农村水利建设中,促使农民参与水利建设及管理。有关水利部门可以通过技术人员对农村的考察,找出农村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研讨会等形式,与村民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在进行研讨会时,可围绕农村发展中重大困难和障碍、识别农村用水方面的问题以及识别农村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展开。在与村民展开讨论的同时,农村管理阶层与群众达成共识,对以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有效实施起了推动作用。

1.3与群众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问题识别后,要引导群众分析问题。可通过项目村的村民对社区存在的问题通过投票或打分的方式进行排序,以确定出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对社区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从而为确定社区急需项目的内容是否为水提供依据。这样就避免了以前传统的建设模式由上级为社区确定项目内容,难免存在对当地情况了解不深入造成主观失误。农村社区问题的分析过程不仅是使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对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准确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使项目村的广大村民对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的根源有更清楚的认识。这是村民与技术人员就农村社区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建立共识的重要过程。

1.4让农民群众参与决策。

项目区决策是指广大社区村民通过一系列的参与式过程后,识别出了社区在水利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哪些问题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社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才能满足广大村民的意见,从而使社区的决议得到广大村民的接受和支持。这一过程一般是在村民大会上通过集体讨论和投票的方式确定的,对工程的建设模式,设计方案,管理制度,财务方案,招标,业主,运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决策。让受益区群众感觉到主人翁地位真实感,建立对工程的热爱和责任心。

2群众参与将对水利管理机制带来新的变化

2.1对水行业部门的工作方式及指导思想开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水利工程人员开始重视并真正认识群众参与式、过程式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其项目管理能力得以提高,思想观念在逐渐转变。通过群众参与解决了许多水利部门在以前工作中由于单向决策而遇到的困难,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干群关系,因此群众参与开始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与重视。

2.2群众的参与将使项目对社区产生重要影响。群众建立了对工程的主人翁意识和拥有感,村民对项目本身与新的参与式方法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将水利部门原本最为头痛的协调工作变得轻松简单。

2.3农村社区参与项目的能力建设得以提高。经过参与式全过程在项目村的实施,为村民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为社区今后其他的项目实施以及可持续管理提供了条件。

2.4农村社区决策管理能力增强。通过社区大会等形式,社区群众积极出谋划策、投票选举,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基于社区的用水户协会、用水合作组织,为项目的可持续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总结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1篇8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作用及存在问题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水利工程资产量占包括村级文教、卫生、电力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比例也近一半,防洪、排涝、灌溉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的小型水库、小水池、小山塘等小型水源工程用于发展农村饮水,切实解决农村的饮水安全方面有重要意义。

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半山区等,通过发展农村渠系改造、河道整治、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效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为人水和谐、水与环境和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依然沿用过去的集体组织建设、集体负责管理的模式,在农民没能把水利设施视为与自身利益相关而积极地参与工程的管理。现有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民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体,没有发挥农民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工程产权不清晰、工程维修费用难以落实与水费收缴困难,管理人员能力薄弱、部门职责不明和管理职能不到位等问题。农田水利设施偷窃现象增多,打击不力。基层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文化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到位。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构想

1.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村重要基础设施

全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不论其数量、规模、投资,还是其所增加的作用,已形成为农村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

2.供水能力稳步提高,但用水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全省水利工程的供水总量持续增长,大大缓解了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随着全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的进一步增加,如何协调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用水结构性矛盾,将成为未来政府水利部门工作重心之一。

3.有效灌溉面积控制

随着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好灌溉面积是至关重要的。

三、针对现状、发展规划,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贵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方向应确定为加强农民自主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管,强化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充分体现持续的、系统的和动态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民主参与为主体,以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自主管理体系。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应向下面几个方向努力:

1.明确分级管理责任机制

按工程建设的资金渠道和管理阶段对小型水利工程可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可将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管划分为工程管理、乡镇管理和村级管理以及农民用水户管理四级,并明确各级管理责任,明确分级管理责任机制。

2.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和运行管理

除政府持续稳步加大投资以外,同时还可以采取多种投资管理方式。如“土地规模化示范区”的管理模式、“村集体承包土地+转包小型水利”管理模式、“村委会+用水小组”管理模式、“用水者协会+物业化”管理模式和民营化管理模式。这些模式既减轻了国家经济负担,又可以发展民营化水利解决水利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落实责任主体,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3.提高农民素质,在法律上保障各种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合法地位

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用水合作组织或水利会,是目前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模式,它既是一种农民水利合作组织,同时也是村级集体民主自治方式的一种延伸,因此应该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承认和保护。要明确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制定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注册登记的有关法规,以此对这项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组织的合法性和基本权力、义务。

4.在充分考虑供水成本和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小型水利工程的水费计收、使用和管理监督体系

长期以来水价偏低,水费实收率较低,无法补偿供水成本,导致水利工程管、养经费不足、工程老化、病险加剧,一大批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对现行水价进行改革,建立灵活的水价调节机制。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合理确定水价,加强水费征收力度,是促进水管单位转轨变型和实现水利工程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改进收费办法,减少收费环节,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水费收缴率。加强计收监督,避免水费征收过程中的截留、挪用、拖欠等,真正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属性,明确供水双方的主体地位。

5.搞好工程发展规划,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充分把握当地的农业发展趋势,与政府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引导当地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合理地制定农村水利工程的长期建设规划,调整灌溉布局,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应该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体系中。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建设;加强措施

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其建设质量是农村安定团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历来都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而且,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不断促进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当前农村地区水利建设工作问题,探索有效的改革方向。

1农村水利建设问题

(1)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当前,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发展成果,但是,与当前农村发展要求比较而言,还存在不小的实际差距。很多农田水利建设设备都停留在20世纪60~70年代水平,由于当时的技术以及设计问题,很多建设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发展要求,而且,在维护上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投入,并且,应用效果也不令人满意。

(2)农田灌溉需求无法全面满足。农田水利建设通常具有一次性、投资高以及回收期长等特点。尽管政府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自身财力等方面的因素约束,很难充分地满足当地农村水利建设需求。随着农村灌溉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水利建设的需求亦是逐步加大,这更加使得现有的水利建设不堪重负。

(3)水利工程维护措施不到位。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都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兴建的,因此,政府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真正投资主体,同时,拥有着相应的产权,因此,水利设施的维护也应由政府部门进行。但是,在实际的维护过程中,都是由农村地区的农民自己进行维护。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农民的维护投入逐渐与收入比例失调,从而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的维护积极性,进而很少进行系统的设备维护。这样,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水利设备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呈现出老化、工作效率低以及故障率高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水利设施的整体运行质量。

(4)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当前,农田灌溉设施的管理企业仍属于事业性质,这些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并不是十分乐意通过节水来提高灌溉效率,因为这样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农田灌区的运行成本大幅度提高。政府拥有着水资源,其不需要担心水价以及水利投资回报率问题,因此,在供水时,很少会全面考虑成本问题,进而导致供水设施的财政预算额连年增加。

2农田水利建设促进措施

(1)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财政拨款作为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主体单位,其很难在有限的财力情况下满足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需求。因此,要在不断加大政府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额的同时,扩大农田水利建设的融资渠道。例如,鼓励金融机构对农田水利项目进行投资,或者给予其一定的贷款优惠政策。进而有效地满足农村水利建设需求。同时,还可以借助政府出台的宏观经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或者个人加大农田水利项目的投资力度,从而实现政府与企业或个人共同经营农田水利项目的合作管控模式。

(2)对相关政策进行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长期以来都因为产权不清而导致很多“搭便车”行为出现,进而严重影响到多类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因此,要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制度以及运作制度进行不断创新,例如,对所有权进行明确。积极推进每家每户的微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而实现农民的自建、自管以及自用;以村为单位,构建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采用合作组织管理模式,有效进行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协调合作,从而提高该村的农田灌溉效率;实现跨乡或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并对水利设施进行合作管理与应用,从而借助自然条件等诸多优势,提高农田灌溉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3)科学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痼疾就是大中小型水利设施之间缺少有机衔接,彼此间的匹配性较差,从而制约了水利设施体系中协同效应的发挥。针对这一情况,上级政府层面上,在继续追加投资积极推动大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对农民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投资,做到主支衔接,引水、蓄水、灌溉并重,大小水利并进,强化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各级各类水利设施的协调与整合,重点搞好不同规模水利设施间的衔接工作。地方政府层面上,则应一如既往地重视中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养护工作,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用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3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民的生产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然而,相对于城市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深入解决。比如,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建设相关制度有待完善以及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地区的农田生产质量,进而影响到农民的实际收入,甚至影响到社会建设的整体实施成果。

参考文献

[1]董权,程润柏,李宝林.浅析拜泉县农田水利的建设与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07).

[2]黄成清,刘英龙,孙红霞.德安县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与思考[J].江西水利科技,2008,(S1).

[3]于淑宏,王东江.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J].内蒙古水利,2008,(02).

[4]冀纯国,霍晓明.浅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1篇10

【关键词】PPP模式农村水利设施融资研究

PPP模式是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其中包括BOT、TOT等多种融资模式,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融资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PPP模式的使用能够有效的缓解农村水利设施的融资问题,提升政府对水利设施的管理效率,充分的发挥出政府的基本职能,从而实现风险转移、规避风险的目标。

一、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不足

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来源只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中央,而农民付出劳动力,地方政府负责相关配套设施的投资。这种投资方式比较单一,政府的资金投入比较不稳定,并且没有系统的对投资渠道进行规划,地方政府的虽然也投入了一部分资金,但是依然不足以支持农村水利设施更加完善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逐渐增加,但是,从国家财政总支出的角度来看,依然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整体支出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占据的份额比较小,经常会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不仅会影响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稳定性与持续性,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工程效益,造成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利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有所提升,有效灌溉面积呈上升的趋势,但是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例却一直在下降。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能力还比较弱,水利设施建设方面还不是非常完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

(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村集体资金、农民个人资金、社会投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在农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公益性的基本特征。因此,在实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时候,单凭市场是无法满足项目投资的需求,还需要政府的支持。虽然财政资金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中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不足以支持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借助乡村集体组织的帮助,确保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正常运行。

但是,毕竟乡村集体组织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保证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会给他们增加很大的经济负担,最终还是会造成无法承担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情况,所以,还需要银行和社会的支持。银行虽然能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但是也需要为自身的经济效益考虑,如果无法保证经济性和安全性,银行也不会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上的支持[2]。

二、PPP模式的基本概述

PPP模式是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其中包括BOT、TOT等多种融资模式,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具有共享投资收益、分担投资风险、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特征。基于PPP模式融资活动的主体是项目本身,通过该项目的正常运行和政府的扶持来偿还贷款。使用PPP模式进行融资,能够让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到项目中归来,不仅能够让民间资本直接参与到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还能够尽可能的降低融资风险,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对项目的规划与控制。另外,在开展PPP模式的时候,国家政府应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去促进项目的建设,在保证民间资本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提升他们对项目的参与性,从而帮助政府解决财政支出方面的问题[3]。

三、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使用PPP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PPP模式能够减轻政府在财政上的压力

使用PPP模式开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升公共物品的供给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在公共物品上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多,已经超过了国家政府能够承受的范围,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项目是非常必要的。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引入民间资本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能够有效的缓解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的压力,帮助政府度过难关。既能够节省政府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支出,还能够促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

(二)PPP模式能够提升项目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政府对公共事业的垄断经营降低了公共事业领域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在财政上的压力。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公共事业的发展,还会损害到公众的利益。将PPP模式使用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升项目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尽可能的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当中,满足农村居民对水利设施的需求,在提高项目运营效率的同时,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4],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在开展农村水利设施融资的过程中,使用PPP模式还是非常必要的,就能够适应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需求,还能够缓解我国政府财政上的压力,尽可能的补我国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上的不足,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翔.基于PPP模式的农村水利设施融资研究――以云南省农村水利设施供给为例[D].云南财经大学,2012.

[2]甘琳.PPP模式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1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中图分类号]S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1-0233-01

一、农村饮水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当前农村饮水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现象严重,由于饮用水细菌超标、地表水未经处理等导致的地方病最多,影响了牲畜饲养,更危害当地群众身体健康;二、群众对饮水安全重视不足;三、农村供水工程普遍缺乏净水设施和措施,具备净化设施的地区也因为成本过高等因素制约,导致净水设施利用率低,形同虚设;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工程规划和后期管理脱节,导致工程建设存续期短,报废、重建频繁。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困难

1.工程成本高,缺乏资金来源

一方面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农村人口密度小的特点使得人均管线长度较长,工程成本高。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意识不强,经济支付能力较差,即使建设了饮水安全工程,实际供水量远远小于工程设计的供水量,造成资源闲置的同时也使得工程资金回笼困难。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来源通常是国家或者地方财政共同投资,来源单一增加了资金压力。

2.招投标不规范,工程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在招投标阶段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相关的行业评标标准未形成,造成招投标过程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先进、经济、安全和质量,导致最后施工质量不过关甚至无法通过卫生监督部门的验收。

3.水质质检不到位

水质质检不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当一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缺乏必要的质检设备,二是即使具备设备和相关人员,由于缺乏对质检工作的重视或是质检费用较高,导致质检频率较低。水质质检工作不到位,导致工程供水水质难以保证。

4.缺乏健全的配套管理体制

一方面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客观上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各个地方的农村供水工程缺乏健全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少且缺乏专业性。工程建设后,地方财政也难以拨付资金进行后续维护管理,导致不少设备由于得不到更新、缺乏正常的运行经费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对策分析

1.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工程项目法人制、监理制和投标制,从各个环节管控工程的建设过程,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进行标准化的工程建设。

首先应当保证工程规划的科学性。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水资源环保等众多行业和部门以及地区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工程的科学规划十分必要。工程规划应当建立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全面统筹。其次必须规范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审批程序,从源头上管控工程质量,实现对水务规划、水质检测检疫等部门的统一组织和对项目资金的统一配置,加强政府在工程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动态全程管理。

2.因地制宜,合理建设饮水安全工程

合理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围绕合理利用工程建设资金完善各项建设程序。在国家和地方已投入的财政资金的应用上,通过制定并执行各项工程建设制度,把好工程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质量监督关、检查验收关,资金统筹安排,先报后拨并实行财务公开,从内部和外部实现对资金的管理,防止资金流失,促进资金使用率的提高。在项目资金的筹集上,因地制宜,从当地农村经济的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估地方财政和群众的筹资能力,准确核算工程成本,优化政策,保障项目投资足额到位。

3.加强工程建设监督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农村饮水安全密切相关,必须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应当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建设中及时发现隐患,进行纠正。质量监督工作由县级水利管理部门负责全面推行,对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特别是材料和设备的检查验收工作等重要的质量监管环节,要指定至少两方人员共同检查,施工最后阶段逐层检查,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4.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双管齐下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农村饮用水质量的提高和保障,需要从水源保护和水质净化两方面着手,才能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应当遵照有关规定和国家饮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检验水源水质符合标准后尽量采用全封闭水源构筑物,避免水源遭到直接污染。水质净化工作,则是保障饮水安全的后续工作,应当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完善供水水质保障服务体系。

5.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机制

水质监测工作对水源的评价选择、水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因此在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机制。为了解决当前由于资金不足,造成水质监测工作滞后缺失的问题,各级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保证能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措施使水质达到安全饮用标准。

四、结论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事关农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供饮水安全工程绩效,使农村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促进农村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玲,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

[2]孟祥春,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09).

[3]李萍,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J],科技风,2013(05).

农村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2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

1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滞后的原因

1.1外部宏观政策环境存在变动。国家近年来对农村出台的一些新政策对整个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农村的政策和投资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水利工程项目基本实现了由政府组织转向村民自主的转变,由出工开始转向出资代劳。由指令性的计划实施转向指导性意见,政府一贯的组织号召也转向为一事一议制度。

1.2监控措施的不完善和检测手段的落后。大多数农村基层水利部门没有严格的、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诸多施工环节无具体的、合理有效的防护监控机制。许多情况下只能通过目测来监控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这种仅靠直观印象做出的判断,都缺乏说服力和专业性。

1.3管理机制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业务能力差、群众观念跟不上。设计工作是基层水利站的主要工作之一,故必须具备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来保证设计质量和水平。设计师的经验不足或专业技术薄弱导致的后果就是修建起来的水利建筑粗老笨重甚至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农村的水利工程缺乏看管和及时、合理的维护,管理措施的缺失势必对水利工程的运行受到影响,最后导致机械严重老化失修,甚至报废。

1.4对水质要求不严。在农村目前因为水污染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加,这不仅影响到农民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到水资源费的收缴和水利工程水费的收缴。

1.5农业产业结构的混乱。在过去,追求粮食产量是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故所配备的水利工程都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成产需求。近年来随着农村粮食务农户的减少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瓜果、蔬菜等非粮食作物的产能越来越大,这对所配套水利工程的抗旱和灌溉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调节过程中,农户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缺少统一的调整及宏观的整体建设规划,这给农村的配套设施带来了很大困难。

2提升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措施

2.1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从根本上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改革的环境下,尽量借助一切外在的现有资源,推动农村水利资源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2.2提高水利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益。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拔人才,不断发现和培养人才,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2.3强化工程质量,建立保障体系。质量与安全是工程的基础与灵魂,要严把质量关。加强员工的安全质量管理意识,定期开展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并完善质量管理中的的激励机制,发动群众积极参加质量工程管理的监督和防护工作。

2.4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水资源是农业结构正常运行的保障,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大水利工程要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的进行开发和灌溉。

2.5强化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近些年水污染带来的一系列的水资源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水土资源的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对此,我们要强化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认真做好保护水资源的工作,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

3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水利机构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民参与程度低。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农民的参与程度不是很高,他们并没有把水利设施视为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农业生产设施而积极地参与到工程的维护管理当中,由于农民不了解小型水利工程的有关管理决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组织,当前大多数情况是农村水利组织的领导或成员大多数由组织安排或自愿参加的,而通过民主选举的却少之又少。

3.2水利管理机构运行经费不足,运营不合理。由于过去农村水利工程固定资产投资量的增加而忽视对已建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现象的长期存在,形成了对农村水利设施只建不管、重建轻管的弊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经常未将建后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费用进行通盘考虑,维护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一些小型的水利设施主要依靠灌溉水费收入来维系诸多的支出项目。如电费、水利工程维修费、折旧费等,存在个别机构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农村水利机构支大于收的资金运行状况,必然会降低农村水利机构人员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农村水利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营。

3.3工程管理效率不高。由于水利工程管理职能不到位运营方式单一管理组织不健全等问题,使得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不高,不能调动水利工作人员积极性,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得不到保障一些农村水利工程运营方式单一没有很好开展多种经营项目,致使多数小型水利工程荒废一些地方灌排渠道和农村河道工程仅有很少部分落实了管理机构,由乡镇水管所负责管理,渠道仅由村民自主季节性管理一些水利机构管理单位既不像企业单位,也不像事业单位,致使水利管理人员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无法办理,严重挫伤了水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些地方部分自流提水及小灌区小流域工程,河道防洪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样会造成管理机构的职员事业心的降低,从而影响水利机构正常效益和职能的发挥。

3.4存在重建轻管,缺乏维护的问题。主要有:领导思想上存在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的倾向,在兴建工程时,并未很好地考虑工程建成运用后的运行维护经费;产权不明晰,主体不明确。小型水利工程多是靠国家拨一部分资金物资,农民义务投工投劳来完成,投资主体很不明确,加上经营管理粗放,工程出了问题,出现谁也管不了谁也不管的现象。此外工作缺乏力度、管理部门力量薄弱、管理知识缺乏、业务水平偏低等现象也普遍存在。

结语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做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确保其安全运行,发挥其应有效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今后各地在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改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将指导思想定位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上,以便更好的做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丁立鸿.对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的探讨[J].珠江现代建设,2008(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范例(3篇)

    - 阅0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范文篇1[关键词]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标准[作者简介]庞丽丽(1981-),女,江苏邳州人,南京晓庄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南京2.....

    对教学资源的建议范例(3篇)

    - 阅0

    对教学资源的建议范文篇1关键词:视频电话;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作者简介:王怡,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邮箱为wangyi@cau.edu.cn。;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