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流程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篇1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系统不允许的关键词或者您的IP受到了访问限制,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中共o-bidi-font-family:AdobeSongStd-Light">以下称《标准》),《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这使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一时成为基础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追求教育个性化、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全国各地一些中小学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并且许多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有些校长、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1、体育校本课程的概念

体育校本课程就是:从校本课程的定义和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中演化出来的;是指学校和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要求的前提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框架内或框架外,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周边环境和学校体育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体育课程方案[8]。由于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所学的教育学中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另外“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不长,有些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校本课程很神秘,甚至有些体育教师没有听说过体育校本课程,只是从字面上进行肤浅的理解,其价值趋向的偏差形成了貌合神离的体育校本课程。

2、纠正体育校本课程认识上的偏差

2.1误区一:体育校本课程高不可攀体育校本课程是国家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新体育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方式。其主要指导思想是针对国家体育课程的弊端,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新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它主要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体育课程、地方体育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层面[7]。许多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所开设的体育选修课、兴趣班等就具有体育校本课程的性质,是体育校本课程的萌芽和雏形。因此可以说体育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并非高深莫测。2.2误区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编体育教材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要求要尊重各种民间体育、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的体育文化娱乐节目的文化价值,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都可以纳入到体育课程中。因此就有可能编写新体育教材,很显然自编体育教材是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产品之一,但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指的是具体的体育教材,更重要的是体育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以提高、学生的需求得以满足[6]。体育校本课程应真正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健康和终生体育发展出发,真正分析并抓住了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势。2.3误区三:体育校本课程等同于学校中的体育课程体育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体育课程、地方体育课程提出来的,它是体育课程开发、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使课程管理、开发权利的再分配。具体来说就是: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家长、体育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体育资源和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具有适应性、开放性、选择性和灵活性如果将它局限于本校的师资和校内的资源,使之成为纯粹的本校体育课程这无异于画地为牢,自捆手脚[3]。2.4误区四:体育校本课程是选修课或兴趣课有些学校把体育校本课程作为来开设,但是选修课或者兴趣课中并非全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有些只是为了满足某些领导和学者的口味或者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口味。至于为什么要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很多学校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只是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任务来完成,为了在省、市体育比赛中拿到好成绩,为学校争光;而没有从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学生的发展和个体需求和选择来开设相应的体育项目。[3]2.5误区五:体育校本可开发就是把体育课程开发的权力下放给了学校、校长、体育教师等成人,学生仍然是被实施者体育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体育需求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存在的。成人的心理、思维等不同于青少年的,学生真正喜欢什么,在很多时候老师并不很清楚。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民主的课程管理政策,他是以学校全体成员参与为标志的,这种参与具有广泛性、全程性和选择性,它不仅包括全体教师的参与还包括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参与。这种参与不仅仅指在体育课程实施和体育教学手段方面的决策参与;而且包括对体育课程开发的全过程的决策参与;这种参与不是教师强迫的参与,而是学生自愿选择的参与。因此学生不仅是体育校本课程的被实施者,也是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合作者之一。2.6误区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需要严格的评价机制有些学校或体育教师只注重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不重视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的开发,认为只要学生喜欢就行了。学生是否喜欢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校本课程开发还要求其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动作技能以及体育知识的系统性,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的开发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校本课程评价机制开发的科学与否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质量的保证,没有评价机制的约束,体育校本课程的设置流于一种形式或成为一盘散沙,造成体育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7]。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篇2

物流管理职业教育体系设计,统筹规划区域内现代物流业职业教育新体系,由政府部门、企业、学校三方组成区域内物流管理职业教育委员会,规划区域内物流人才培养中长期发展,指导区域内物流职业人才培养,协调区域内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物流管理职业教育人才横向联合,纵向贯通,立体化设计。横向联合,校企合作,同层次校校合作,同层次国际合作,同层次教学团队合作,教学资源共享。纵向贯通,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贯通,建立学分积累,学分转换,确定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物流管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过程监控办法,毕业生质量评价考核办法,确保不同层次物流人才能够适应社会需要。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1、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物流专业培养方向的对接,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结构需求的对接,物流专业学生能力、技术、知识、素质与物流产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岗位需求的对接,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对接。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为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物流管理岗位对接,物流管理岗位横向类型分为:采购、仓储配送、运输、物流信息、国际货代。纵向类型岗位分本三层级:管理员、助理、主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应与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与职业标准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对接。物流管理专业中职、高职、本科层次体系与职业标准层次体系的对接。

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与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相对接,物流管理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与物流管理工作实际操作技术与工程水平相对接。教学过程设计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与生产过程理论体系相对接,实践课程与生产操作过程相对接。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类课程体系与物流管理生产过程所需要技术进行对接。

三、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实践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篇3

针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学风建设、教师身份转换以及考核机制方面进行改革,重点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实施CDIO工程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CDIO工程教育模式;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三级项目

0引言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1],我国需要一大批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工程能力的工程师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人才的重任。如何使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系统分析和动手能力,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CDIO是一种强调创新与工程实践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其核心是将教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以满足企业对工程人才知识结构和工程能力的需求,解决传统工科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问题。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的习惯,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2,3]。工程流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侧重在生产生活上与气体和液体相关的工程实际应用,它不追求数学上的严密性,而是趋向于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4]。要求学生对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CDIO教学模式引入工程流体力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

1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1理论教学困难

随着教学计划改革的进行,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计划课时由传统的50课时缩减为目前的32课时。其中,教学学时为26课时,实验学时为6课时,学时少,内容多,学生理解困难。

1.2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传统课程理论性较强,需要熟练掌握的公式复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同时实验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低,看多于做,更谈不上思考和理解。

1.3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造成了学生学习依赖心里严重,学习迁移能力差等问题。只在乎基本理论的死记硬背和卷面考试,面对实际问题无从下手,难以判断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2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团队于2001年创立的新型的工程教育模型。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包括了三个核心文件:1个愿景、1个大纲和12条标准[5]。根据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以逐级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指导,代表了当代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CDIO工程教育模式从2005年引进我国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燕山大学作为教育部机械类、电气类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试点的第一批高校之一,积极推进CDIO工程教育改革进程。自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基于CDIO模式的教学改革以来,已经培养了七届毕业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并不断进行创新,为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规划调整基于现代工程环境下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体系

传统的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工程人才素质的需求。基于CDIO思想构建的新的课程体系,加强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的要求,强化工程实践环节,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重点介绍工程流体力学的最新科学技术领域和工程领域的发展,以构建新型多层次课程教学体系。在实际改革进程中,要强调基础素质的培养,采用课堂理论教学、课下多层次实验和三级项目相结合的方法,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将基于CDIO的课程教育改革平稳、有序地进行[6]。

4基于CDIO的课程具体教改内容

4.1理论教学环节改革

针对工程流体力学学科基础性强,理论难度大,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基于CDIO思想的课程改革采用将授课内容精简,关键知识点精讲,综合性知识点布置主题性任务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拓展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及教师的实际工程经验,对知识点进行剖析,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同时制作大量的流体流动动画,展示最新工程流体力学学科应用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便于理解重要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2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关于杰出科学人才培养的问题上特别强调实验精神和实验能力。基于CDIO思想课程改革的实践环节,以三级项目为主,多层次实验教学为辅,全面锻炼学生的知识检索能力,团队协作交流能力,多学科、大系统的掌控能力,并能够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7]。工程流体力学三级项目包括:系统全面的任务要求,灵活多变的题目选择,细致的团队任务分工,明确的节点汇报形式,以及一套合理的考核机制。以2014年秋季学期工程流体力学三级项目为例,要求每个班级的学生自行组队,3-5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分别从六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为题,对该题目进行分析、求解,明确组内成员分工,按时进行节点汇报,最后提交三级项目的课程报告和项目感想,抽签进行PPT汇报。通过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和实际表现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三级项目的方法可以将CDIO教育改革理念与课程知识完美融合。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锻炼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让教师的参与者和引领者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3学风建设环节改革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理论难度较大,采用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和单一卷面考核的方式,使学生只关注考试得高分,做实验不提前准备、不关注原理,更让一部分学生产生了课程学了也毫无用处的想法。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流体力学课程改革,严格按照CDIO的12条标准与能力大纲的要求,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循序渐进的三级项目考核机制。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学生需要付出很多的课余时间,对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广泛的搜索和学习,通过软件仿真、理论计算以及与工程应用对比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合作过程中,成员间交流、沟通、共享的重要性,体会到了集体智慧带来的冲击,以及团队合力完成项目的成就感。在听取其他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对整个课程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4.4教师身份转换环节改革

根据CDIO工程教育改革方案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交流的参与者和引导者[8]。教师在自身知识和工程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严格按照CDIO工程教育改革能力大纲要求,系统、全面地整理出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教案。表2给出了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某一个单位学时的部分课堂教学教案,只有按照详尽的能力大纲的要求,才能充分保障教学质量。在三级项目考核机制的进程中,每个小组都要与教师在课下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种轻松、愉悦的沟通方式,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使教师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参与者和引领者的作用,积极地引领学生走向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阶段。

4.5考核机制环节改革

与传统单一卷面考核的方式相比,基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考察机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考察。目前采用的考核方法是:课堂出勤0.1,平时作业0.1,实验成绩0.1,三级项目0.1,考试卷面成绩0.6。其中,三级项目由二部分组成:①组内互评等分,总分5分,最优分和最差分相差不得小于1分,组内人均得分为4分;②导师评分,总分5分,最优分和最差分相差不得小于1分。实践证明,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考核机制更加公平、合理,克服了学生对卷面考试的依赖,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保证了课程、实验和三级项目的正常有序进行。近三年的课程合格率由改革前的低于75%,稳步增长并保持在90%以上,获得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可。

5结束语

CDIO工程教育体系是基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基础而提出发展的,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的教育情况和社会背景。如何将CDIO工程教育改革消化吸收,与中国的社会现状和教育现状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是今后CDIO在中国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几年来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改革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很多宝贵的经验。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克服困难,强调方法,将改革进行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型人才。同时,教育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本着决策—实施—检查—反馈—修正”的闭环管理思路,才能将改革合理、平稳地进行下去。

作者:袁晓明王超杜冰单位:燕山大学河北省重型机械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先进锻压成形技术与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阶段、特征与前景[J].经济与管理,2013,07:5-11.

[2]胡文龙.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163-168.

[3]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1:11-23.

[4]高殿荣,张伟.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1.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篇4

论文摘要:“工程流体力学”作为能源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在本科生整个培养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现结合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在成教热能专业中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综合考虑教育对象和本课程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并结合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场经验在课堂上“讲授”,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最后由老师精讲。以期达到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课程的统一。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液体和气体两大物质形态,流体力学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确定流体经各种通道及绕流不同物体时速度、压强的分布规律,探求能量转换及各种损失的计算方法,并解决流体与限制其流动的固体壁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1]在实际工程的许多领域里,流体力学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水利工程、动力工程、航空工程,还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都在日益广泛地应用着流体力学。就某种意义而言,也正是在流体力学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成就的前提下,才促进了这些工程领域的大力发展。工程流体力学是在阐述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和研究流体力学在工程上的应用,工程流体力学广泛应用于动力、水利、机械、化工、石油、土建、冶金、航空、航海、气象、环境等众多领域,是这些领域相关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选取

“工程流体力学”教材种类繁多,[2]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针对能源类本科成人教育《工程流体力学》教材,笔者通过对多种教材的研读,以及往年成教上课的经验,根据各教材所涵盖的基本理论,及描述流体特性表达式推导过程的深度和难度、教材内容的广度,最终选用杨建国等人编著的《工程流体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作为成教热能专业的临时教材。wWW.133229.COm

“工程流体力学”的内容繁杂、学科综合性强,流体力学内容很抽象,偏微分方程几乎贯穿全部课程。流体力学欧拉方法的思路与物理及其他力学不同,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3]鉴于成人教育对象数学基础和力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在授课中应尽量避免大量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和微元的受力分析,把第七章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作为自学内容,在讲解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质量守恒定理时,把输运定理作为主要的公式推导工具,着重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

二、授课目标及教学方法

1.明确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成人教育是以提高社会从业人员的履职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其教育内容与职业需求联系紧密,以补充、改善成人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实用性较强。[4]

对于成人教育一定要明确教育目标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人教育对象(以下称为“成人”学生)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成人”学生职业性强;

第二,“成人”学生都有固定的工作岗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某些方面的认识和能力要强于授课老师;

第三,“成人”学生专业基础课,例如数学和物理等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很难理解深度较高、难以理解的原理和公式推导;

第四,“成人”学生渴望获取知识,尤其是能帮助其解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理论知识;

第五,“成人”学生一般工作繁重,上课时间一般是挤出来的,因此课堂授课的效率尤为重要;

第六,“成人”学生学习目的性很强,对于不相关的内容很少去涉猎,因此造成了知识面相对狭窄,从而增加了授课的难度;

第七,“成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这跟现在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要时刻谨记以上七条“成人”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时刻把握住“成人”学生的职业性,并注意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在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在提高教育目标理论水平基础上,使其掌握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高预判生产中出现重大问题的能力,对于某些技术人员,应使其具备流体设备及机械系统和装置的设计、运行管理的工程技术能力。技术人员经过理论知识的强化学习,再加上自身实践经验,最终可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如何增强授课内容的实用性是授课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授课对象是能源类“成人”学生,因此笔者认为授课内容应该结合世界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也就是国家的重大政策——节能减排。当今世界能源越来越紧张,污染越来越严重,而且世界的大气污染形势和应对政策一直在变化,因此在授课中适度加入相关节能减排的内容,使“成人”学生了解世界,尤其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严峻性,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增加我国最新政策和法规的讲解,如“十一五”期间的烟气脱硫;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氮氧化物进行总量控制等,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用到的必备知识之一就是流体力学。例如要想取得好的脱硫除氮的效果,就要把握烟气的流动,研究烟气流动正是流体力学的责任。我国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需要让学生了解污染物控制的发展趋势,如哪些理论问题仍需深入研究,哪些技术是当今热点,使“成人”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研究和工作中容易找准方向。就笔者以往的授课经验,“成人”学生大多为热能专业的学生,而且大多来自发电厂或与发电厂相关的单位,他们对烟气脱硫设备比较熟悉,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参与脱硫塔设计或运行,因此将该部分作为本课程的一个重点。通过大量图片、动画和视频讲解各种常用烟气脱硫中气体流动的特点,加入影响脱硫效果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主要是讲解烟气流动的流场、流线、流型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使“成人”学生系统掌握烟气脱硫技术中流体力学的作用。

总之,授课内容的实用性是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授课内容实用“成人”学生才爱听,效果才好。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加强理论知识的讲授。成人教育的对象多数为参加工作多年和未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成年人,即“成人”学生,他们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人”学生虽然专业经验丰富,但是专业理论相对薄弱,尤其是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用现在本科教育的术语讲,就是专业基础课不过关。从笔者实际函授授课的经验来看,“成人”学生专业基础课尤以高等数学的基础最为薄弱,然而流体力学的主要工具就是数学。

因此,要加强理论知识的讲授,对一些概念和基本理论要细讲精讲,为了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在授课中多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生动形象的实例,并加入一些图片和视频。例如在讲授流体的概念时,可以用“给他一点阳光他就灿烂,给他一点山花他就烂漫”这样朗朗上口的词句来形象说明流体的流动性;在讲授流线和迹线时,可以引用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的千古流传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形象地说明迹线的概念。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印象。此外,还可以在授课中适当插入一些图片和视频,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采用导学+启发式方法授课。实行“导学式”教学模式。即,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5]在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凭作者多年的授课经验可知,单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使加入大量实例,教学效果仍然较差,所以讲授中进行启发互动式教学。所谓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讲课的方式,不是老师一个人讲,而是启发学生思考。[6]

“工程流体力学”基础理论讲解比较枯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经常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例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深理解。在教学中要把握“成人”学生的独特特点:那就是有自己固定的工作岗位,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对设备的结构和运行了如指掌,对设备处于非常规运行时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但是为什么这么处理他们并不清楚。例如,笔者在宁夏灵武电厂进行调研时,一个空冷岛运行专工在说到如何预测和解决空冷机组夏季出力不足的问题时,他们的经验就是大量喷水,但是他们不知道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也不清楚最佳的喷水量,也不知道雾化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在授课中就要充分发挥“成人”学生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让他们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自学解决问题并把自己的内容在课堂上“讲授”,教师对结果加以评论,并指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接下来精讲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以及补充内容,并配以图片、动画、视频,鼓励学生思考,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出它们的优势和缺陷,并再次简要讲解相关理论,使学生的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3)考核方式。由于成人教育不同于一般高校,因此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的考核方式,最终合理地给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生考勤、课堂讲授和问题回答情况、课下作业尤其是资料搜集情况、实验等,对整个教学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平时成绩。

三、实验教学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很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验去理解、消化。因此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必备环节。

实验教学主要的目的是通过直观的现象来理解课本知识,本课程精心选择了如下五个实验。

1.伯努利方程实验

观察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能量守恒和转换的物理现象、测绘玻璃水管管路上测压管水头线及总水头线。

2.流速和流量的测定实验

了解文丘里流量计及毕托管的测速原理。

3.雷诺实验

观察各种流态、测定流态与雷诺数的关系、观察层流时管道断面流速分布。

4.沿程阻力损失实验

加深了解圆管层流和紊流的沿程阻力损失随平均流速变化的规律。

5.局部阻力损失实验

对圆管突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进行实验验证与分析。

四、结语

针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成人”学生的特点,对“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使课程更适合“成人”学生的特点,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了其主动思考的能力,丰富、深化了“成人”学生的理论知识,也为成人“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探索出有益手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理论知识,立足学校特色优势,继续努力进行“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建设和探索,以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卓如,等.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6.

[2]杨建国,张兆营,等.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孙恒朱,鸿梅,舒丹.“启发—联想式”教学方法在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5).

[4]黄裕华.成人教育要突出“成教化”特色[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5,(7).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篇5

随着Intemet的发展与普及,远距离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以Intemet为依托的现代教育体系中,课堂不再局限于一间教室、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内。远程网络教学(远程大学)班级的规模和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一个班级可能达到几千人、上万人甚至数十万人。这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远程大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遍布世界的Intemet把各种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和公共文化设施联接在一起,给远程大学的学生创造了更大的学习空间。远程大学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选修自己需要的课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适当的学习进度。

面向21世纪的物资流通高等教育,其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必须建立在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上,并由此去有效地牵引其教育设计模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通过网上实现物流教育,对于物流教育改革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实现远程物流教育是物流教育信息化、时代化的必然趋势

1.现阶段物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21世纪人才特征要求相比,现阶段物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

题是:强调了过窄的专业教育,忽视了复合知识的传授,局限了学生的学科视野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在教育设计模式上的反映是基础理论、专业定位有待优化;在教育组织模式上的反映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①基础理论不够扎实。由于在思想观念上过分强调以行业为中心、过于重视专门人才培养,因此,文化基础的教学在课程开设缺乏应用能力的培养。经济理论,特别是宏观经济理论、管理经济理论的知识含量明显不足。

②教育模式比较陈旧。“高知识,低能力”的现象根源于教育的组织模式。由于现阶段的专业教育组织模式尚未脱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被动式学习模式,因此,被教育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特别是综合分析、解决能力,谋划组织能力,信息获取和知识加工能力更弱。仅仅局限于从有限的课本上获取物流方面的知识,对新观念、新方法了解太少,也很少与物流的同行进行交流。

2.远程物流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技术,是一个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育问题,开发和使用各类学习资源的领域,目的是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美J.D.Finn)。

现代教育技术在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的进程中已经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英Romiszowiki)中以证实。从手段观的角度来看,经历了视觉教学(VisualInstruction)、视听教学(Andio-visua1Instuction)电脑辅助教学(ComputerBasedInstrucstiotion)即通常讲的从幻灯、广播、电视、电脑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从过程观的角度来看,教育媒体的制作和选择的内涵已发展为一系列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过程;从系统观的角度来看,研究领域由单纯的辅助教学或教学手段发展到教育或教学的评价技术,上升到课程的设计与评价,带动教学管理组织。实质上,教育技术的进步弓愧教育设计模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变化,较有效地牵引了教育资源最优化。

远程化、网络化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最高形式,将更为有效地牵引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它在远程网络教学(远程大学)。继续教育、开放性教育、“个别化学习”环境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为教育思想与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面向21世纪的高等物流教育,其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必须建立在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上,并由此去有效地牵引其教育设计模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

三、远程物流教育网络的变化与创新

面向21世纪的物流教育的教学组织模式,其运作根本是实行开放性教育、促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能力与素质的共同增长,为此,教学组织模式要向“信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远程物流教育网络相对于传统的物流教育模式的变化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流教育的功能。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使学生承继前人的知识。在这种传统模式的影响下,知识被人为地“凝固化”了:一方面缺少“前瞻性”和“发展性”,另一方面知识被封闭在学生个体和少数人的头脑中。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社会中,远程网络物流教学使每个学习者都是处在一个信息网络之中,知识的扩散、交流、共享和增值的速度和效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2.物流教学模式。传统的物流教学模式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凡是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大都遭到排斥。在远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知识的来源则是多样化的,除了教师和教科书以外,各种信息媒体和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校、教师、课程和学习方式。

3.物流教学过程中的时空观。在传统物注解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时空观是机械的、死板的。学生的上课、下课,上学、放学全依学校的铃声和作息制度进行。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教学过程中的时空观则是可以分离的。在大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哪些课程到课堂上去听,哪些课程则注册虚拟课程,采用自学和最后通过考试的方法取得学分。远距离教育在全世界的蓬勃开展,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选择任何物流课程学习。

4.教学组织形式。效率低下的个别教学与农业社会生产的分散性是相对应的。工业社会强调集约化、批量化的生产,班级授课制运应而生,但教学效率的提高却是建立在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而利用远程网络进行物流教学,各种授课方式可以灵活地进行。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尽其所能,确定自己最佳的学习进度。

5.教育与工作的关系。传统教育的模式把人的一生分为两截,前端为受教育阶段,后端为工作阶段,把受教育与工作人为地割裂开了。如今,一次性受教育的模式终结了,物流工作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模式诞生了。信息网络是一种有力的技术手段,它为物流工作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四、构建远程物流教育网络的原则

网络化物流教育环境是实施网络化物流教育工程的重要前提。目前,国内外各种“网络化教学系统”的建设方兴未艾,但从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系统尚处于探索阶段。从已实施的网络化教育工程来看,为确保应用效果与投资规模相适应,远程物流教育工程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应确立为:

1.教学为本、效果为主。网络化教育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场所。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运用了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如应用多媒体手段,课件形式制作得非常精美,但是在课件中真正表现出来的知识和内容却很少),学员通过学习并没有达到很好效果的话,那么,再好的教育环境也将失去其实际的意义。因此,物流教育环境建设成功的标志,最终还是体现在教学上,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物流教学为主的原则,围绕提高教学水平作文章。2.坚持实用、强调开放。远程网络化教育环境一定要实用、经济,要符合教员、学员的教学培训练习惯和教学要求,避免一味追求高起点而忽略基本的实用性。应该坚持普及与专用相结合,突出特点,突出特色。同时,远程网络化教育环境很重要的特性在于其良好的开放性,一定要坚持统一标准下的开放性原则,使各教学站点之间具备互相兼容、信息共享的功能,并且教学站点中各种系统都要有良好的扩展和升级性能,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需求。

3.统筹安排、集中管理。网络化教育环境的建设涉及的方面多、投人大,对教学的影响深远。要完成这样的工作,必须要有全局观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步实现。要坚持统一管理,由于建设涉及教育组织模式、教育设计模式等诸多方面,所以,必须建立相应的建设和管理机制。

五、远程物流教育网络模式构想

1.远程物流教育环境

21世纪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将是以网络化、案例化、设计性实验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集成的开放教育。在综合分析多种网络化教育环境模式的基础上,将基于Intemet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作为实施远程网络化教育工程主要的教育环境模式,但在实际建设中,根据教学站点所要承担主要教学任务的性质和特点划分为:教员教学研究站点、基于广播电视逆程信息网的远程教育站点和远程物流教育网管中心等部分。

(1)教员教学研究站点

在网络基础上建立个人信息站点。用信息站点的工作方式进行网络化备课,远程授课、辅导、学术研究、实验设计、案例捕捉和信息交流。

(2)远程物流教育网管中心

通过建立物流教育网管中心,将上述信息站点与物资流通科研机构、物资流通企业、大专院校和学生通过Intemet联接起来,把物资流通的教学、科研环境建立在Intemet的基础上,从而实现

物流教育开放性远程教育的目标。

2.远程物流教育的软硬件环境

基于Internet的远程物流教育网络,在客房端的机器上,可以使用Windows95(98)/NT中文版。关于网络测览器,使用Netscape4和IE4能满足需要。有条件的可以再安装lotusnotes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现有的网络环境已能基本满足Web测览方式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Modem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到音频和视频的传输,但也能在基本上满足网上在线学习的要求。

3.网上物流教育的组织

关于网上物流教学的组织模式,目前尚未结论性的研究结果。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提出以下远程网络化教学组织方案供实践中探讨,以寻找适合开展远程网络化教学的组织的模式。

(1)教师个人物流教学研究WEB

基于个人WEB的物流教学研究站点是远程网络化物流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在网上完成整个课程或专题的讲解讨论。布置练习、测验评分、统计、教学评估等全部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员可通过这类教学研究站点向各类教学站点进行集中授课、布置作业、解答问题;向网上用户公布教学内容、布置作业、解答问题;在国际网络范围内进行管理案例捕捉,直接引人课堂。基于个人WEB的教员教学研究站点的内容组织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计

划、相关课程教材、网上相关学科资料)、课程实施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课程表)、课程教材(电子版教科书、教案、讲稿及教学注记、教学投影及课件)、作业与考评(课程作业、学习牵引链路、研究专题、考核与成绩公告)和交流论坛(集体备课论坛、问题及解

答、学员学术研究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建议)等。

(2)物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远程网络化物流教学的关键,是实现嵌人“在线式案例教育技术”、“网络型多媒体教育技术”、“系统化情景教育技术”、“设计性管理实验”等,促使物流教学方法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的重要组织手段。

远程CAI物流教学必须达到以下的总体功能:教员通过系统能将CAI课件中的图象、文字、动画、声音等媒体信息传递到各类教学站;学员能利用系统进行CAI的个别化学习;教员可通过教员教学研究站点向学员布置作业、解答问题、专题考核、统计成绩,基本实现在网络上完成整个课程或专题的讲解讨论、布置练习、测验评分、统计、教学评估等全部教学过程;能无缝地联接Internet,以便充分利用远程资源和进行远程教学。

在远程网络化教育过程中,通过远程物流教育网管中心进行多媒体数据加工软件、多媒体编著整合软件等开发软件的共享。网管员进行集成、刻录、上网。

4.交互手段的使用

远程物流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是保证远程物流教育教学质量的要素之一。和用网上的Email、BBS等交互方式虽然不如面对面地交流直接和有人情味,但对学生来说,反而对向教师提问感觉更方便和随意。加强交互手段的运用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如在BBS上有意识地激发学生间的讨论,或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多人合作的任务和作业等。

六、结论

利用Web形式,开展远程物流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现有网络软、硬件环境下,亦有诸成功的尝试。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面前,物流技术的研究和物流教育的创新已经落后,实现远程物流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今后,还需在以下几方面深入研究,以使网上物流教育趋于完善:

1.加强网络物流教学中交互手段及方式研究。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篇6

大学体育课程是按照大学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公共体育学科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为学生安排学习体育、锻炼身体的文化过程,旨在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发展体育能力、培养社会情感、完善个体人格等。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具有多方面来源的客观现象,作为一种学校借以实现其目标、完成其任务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①。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是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文化模式和文化生态影响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文化交流和变迁导致大学体育课程的变革,文化发展水平制约着大学体育课程的现代化进程,社会文化是大学体育课程的不竭之源。另一方面是大学体育课程对社会文化进行的选择、平衡与提升,促进社会文化的传递和传播。在本质上,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不仅只是表现为大学体育课程意识、大学体育课程思想、大学体育课程价值等内隐性文化,而且也表现为人类在大学体育课程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大学体育课程制度、大学体育课程政策、大学体育课程管理等的外显性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大学体育课程,这是大学体育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一,因为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血肉联系,一方面是文化造就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母体决定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大学体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脱离文化,大学体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是大学体育课程又精炼、形成着文化,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或媒体,为文化的增值与创新提供了核心机制,离开大学体育课程,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就会受到阻隔。从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体育课程自形成之初就是体育文化传承的工具,也就是说,传承体育文化是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逻辑前提,这就形成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功能。其二,大学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体育课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这不仅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是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选择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集萃”,展示的是文化的精华。

1.文化传统是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

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某一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所生成、积累起来的稳定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特征。文化传统主要包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等,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我国文化传统博大精深,以儒家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人文传统占主导地位,崇尚“中庸和平”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西方文化传统同样深厚久远,以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为核心,倡导“开拓创新”和“崇力尚争”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人们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选择,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如我国的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泛道德主义”倾向,从中华武术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竞技比赛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丰富生活、社会交往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温、良、恭、俭、让”的文化传统情怀。而西方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竞争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具体体现为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

2.文化交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的活力之源

文化交流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它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②。文化交流是一种横向上的文化流动,既包括一国之内不同类型的文化交流,也包括国际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不仅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赖以进步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途径,更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力量。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交流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既丰富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涵,也激活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活力。尤其是我国当代大学构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教育模式,大大增强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在活力;CUBA更是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加之世界名校(如中国的北大和清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美国的哈佛和耶鲁等)之间开展的传统赛艇比赛,无疑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整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拓展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国际视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就是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体育文化类型加以协调、平衡,形成一种新的有机统一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21世纪的体育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世界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融合性倾向,这就必然要求各国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领域的开放与对话,树立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形成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视野,构建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融为一体。

3.文化变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动力之源

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结构性变化③。文化变迁实质上是一个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过程,文化变迁是文化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之源。社会文化的每一次变迁,都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主要动力。大学兴起于中世纪的西方国家,中世纪西方文化的主宰力量是宗教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无疑受到宗教文化的钳制。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复兴运动,宗教文化和封建文化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取代,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备受关注,“抑神扬人”的文化之风吹拂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人文精神勃然兴起;17世纪的经验主义和18世纪的理性主义带来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科学化运动,科学精神显露于西方大学体育课程之中;19至20世纪是西方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自动化生产代替了机械化生产,社会发展速度倍增,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社会变迁必然导致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变迁,由此形成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竞争精神;步入后现代文化的西方社会,竞争依然存在,甚至更为激烈,竞争形成了异化。为此,当代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正在着力从东方体育课程文化中寻觅解药,以缓解其自身竞争文化的冲突。我国古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文化;以及以“武术、导引、气功”为主的养生保健体育课程文化;近代时期,随着西方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的传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明显西化,“中体西用”文化观主导下的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表现出一种折衷立场;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促动下,日益西方化成为主导趋势: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终身体育、全人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内容(球类、田径、体操),再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无不是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再现。可见,文化变迁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要保持和谐健康发展,就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变革自身,主动适应并适度超越社会文化变迁,更好地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创新能力。

二、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逻辑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基于对人类原始文化的考察和对现代文明的认识,把世界上已有的文化传统划分为三大类型:前喻型文化、互喻文化和后喻型文化。后喻文化是一种变化迟缓、难以察觉的文化,其主要特征是未来重复过去,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后喻文化条件下的教育任务是复制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那种长者不得不向孩子们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文化类型。互喻文化是年轻一代注重从同代人那里交流感受、获取经验的文化类型,其主要特征为现在是未来的指导。米德进一步指出,过去人类为了保证文化传播的连续性,靠的是儿童的依赖性学习,现在我们必须培养这一系统中最灵活、最复杂的部分即是成年人的学习,我们必须教会自己如何改变成年人的行为,如此我们便能放弃后喻文化中的文化复制方法及其中的互喻文化成分,去寻找前喻文化中的方法。我们必须为成年人创造新的模式,使成年人不是教孩子们学什么,而是怎么学;不是教孩子们对什么应该承担义务,而是使他们懂得义务的价值④。从米德的文化分类来看,文化发展的机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统一,后喻型文化强调传承,前喻型与互喻型文化推崇创新,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逻辑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逻辑根据,因为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文化传承是河之源,文化创新是河之流。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也正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传承之源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之流的合一。

1.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

大学体育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大学体育课程的职责首先是要传递对社会具有价值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传承体育文化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从大学体育课程的起源,到至今的发展历程,大学体育课程无不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的,历史演绎出了大学体育课程传承文化的逻辑机制,大学体育课程实践赋予了文化传承工具的角色,于是,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便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命题。从逻辑上来看,将大学体育课程视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脱离其文化母体,成为一种纯然的工具,导致大学体育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成为一个虚概念,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的品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使命无涉,大学体育课程所传承的文化就是体育原文化。即使在大学体育课程的研制过程中,对其所承载的文化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纯粹是出于技术理性之故,丝毫不能改变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这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线性制约机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造成体育课程自身的文化缺失。此外,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工具角色把实证化和效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科学化标准的核心指标⑤,也就是说,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践中,效率化和实证化基准是以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为其逻辑前提的,于是,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价值和评价等无疑都一致地趋向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这与传统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发起的科学化运动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大学体育课程完全受技术理性的主宰而失去了自身的文化主体,其文化反思与批判精神也随之荡然无存。秉承文化传承旨趣的工具性品性,使得有史以来的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呈现出毫无二致的文化驱控与锁定机制,由此造成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盲点,消解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意识,进而使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始终循着原文化的理路和节律,镂刻着文化的原始印记,倾心于认同已有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仅仅局限于社会文化的事实判断,大学体育课程在实践中只能趋于和适应社会文化,而不能创造和创新社会文化,这一适应性文化将大学体育课程变成了一种茧式课程。茧式体育课程在文化上体现为接受和认同品性,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强调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而无视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和社会意识的形成。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赋予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复制功能,而非文化生成功能,文化传承的逻辑机制不仅不能使学生生发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而且还钳制着学生的思想,淡化了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学生的生活世界变得肃然无味。虽然这种以技术理性主导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也赋予人们一定的信念和价值,如“知识就是力量”,“技术造福人类”等,但是,它们却使人感到束缚和压抑,甚至成为人类的一种异化力量,大学体育课程的这种文化传承工具逻辑必然会走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境界。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缘于历史性依据本然无可厚非,但是在今日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价值无涉的认同性大学体育课程,无论是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中,都已缺乏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大学体育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要经历一场深刻的文化洗礼,超越其自身的文化传承之囿而走向文化创新之境。

2.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创新逻辑机制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⑥。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培育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逻辑工具,使学校体育教育只能依据制度化的文化去训练人,塑造“知识人”、“技术人”,而不是真正的“文化人”,导致不能实现培育人的历史使命。传承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看似有文化,其实它是拿了“他文化”而丧失了“我文化”,如此,大学体育课程在教育文化语境中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话语权”,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困境和扭曲等,均缘于此。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进行扬弃,还原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使体育课程文化由“虚无”变为“实在”。首先,就是要把大学体育课程视为一种文化,即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程,作为工具的体育课程,承载的只是体育知识和技术而已,本身毫无文化可言。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培养人和造就人的重要手段,它绝不应该仅限于机械地复制、认同和传承社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大学体育课程应有自己的文化品位、理想和旨趣。从逻辑上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必然具有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必然是一种自主性的文化现象,必然具有自主性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无疑,大学体育课程是作为体育教育活动的媒介物而存在于学校教育文化之中,教育化标准应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依据,教育化标准包括学生、社会和知识三个方面文化因素。体育知识和技术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本源,但体育知识和技术并非等同于体育课程文化,体育知识和技术成为教育内容,就在于其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体育知识和技术是价值中立的,而体育课程文化则是一种强烈的价值涉入文化。知识本位体育课程观将体育课程知识视为教育的全部,体育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要学生实现对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和掌握。满足并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同样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使命,但是社会本位体育课程观把体育课程完全视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产物和附庸,把体育课程视为社会制度化文化的辩护和维护工具,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逻辑就缘于此。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学生理所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教育性指标。然而,学生本位论却无视社会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影响,把学校体育教育从社会中剥离出去,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文化标准是一个复合化的因素系统,单项式的教育性因素只能阐释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教育价值。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使人成为人,这就要求将大学体育课程转变为自主性的文化存在。大学体育课程通过传递和积淀文化,并积极创造文化,实现自身的文化增值和创新,体育教育过程不仅是获得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更是文化的过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既是一种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表现或实现体育课程独特而崇高的超越性文化旨趣。超越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显著标志,变形虫的本性与逻辑仅在于适应而已,所以“变形虫将抱着它自己的理论、它自己的信念和它自己的习惯死去”⑦。有超越才会有进步,“自我超越是一切生命和一切进化尤其是人类进化中最惊人和最重要的事实”,如果大学体育课程只具有适应性的话,传承社会为其制定的文化,服务并服从于社会现实的政治文化或经济文化,那么,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就只能适应而不能超越,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一种指向人之生成的体育课程文化不能在文化传承逻辑机制中适应社会文化,而应超越社会文化。贝塔朗菲认为“如果人类的生命在于适应,那它永远不比变形虫进步,因为变形虫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好的东西,它从原始海洋到今天已经存活了几十亿年,如果教育只是适应环境,那么教育和培养目标就是变形虫了”。

三、结语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高职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指在中职和高职两种教育层次上,根据两者的层次差别,既要体现出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专业知识教学结构、技能教学结构方面的差异,又要体现整个教育过程的连续性,为中职学生向高等教育过渡提供通道,建立健全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从我国当前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观察,已经从以前的一般基层从业人员逐步向高端物流专业人才转变。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中高职院校的教育衔接工作开展已是刻不容缓。

一、物流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意义及其可行性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对于整体经济运行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建立发达的物流体系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而支撑这一体系的,则是大量的物流管理人才。从目前我国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来看,主要分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两个层次,做好这两个层次教育的衔接,对于物流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理清中高职教育的层次,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我国中职学生主要来源初中毕业生,分清中高职教育层次,可以使中职教育更好地对接初中教育,在专业课程的难度和广度上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层次和接受能力,让学生在职业教育中更好地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物流高职教育,由于其学生多数来源于职高或普高,学历层次比初中高了一个层次,所以可以在专业教育上加深一定的难度,帮助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奠定更高的基础。2.利于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利于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提升提供条件。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趋势逐年上升,为社会提供足够的高端物流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高端物流人才与一般物流人员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工作能力上。从我国目前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模式上看,主要将物流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且很大一部分是中职教育层次,因此,做好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课程衔接,可以为中职学生进一步接受高职教育搭建桥梁,最终为物流高端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3.物流中高职教育衔接具有可行性。第一,中高职教育具有很多共同点,从人才培养的方向上看,都是偏重职业性和技术性,培养学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其掌握物流理论及相关知识,训练和提高其职业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有大量的共同规律可循;第二,从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中高职业教育或者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实践来看,不乏成功的经验。同一院校内可以采用“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模式、德国“双元制”中高职衔接模式等。不同院校之间则更多采用“3+3”的衔接模式,即A校3年中职学习加B校3年高职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均彰显了积极的效果。

二、物流专业“3+3”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模式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3+3”学制本身吸引力不足。“3+3”模式的学习时长,相对于5年制大专来讲,时间更长。此外,部分学校还推出了“3+4”中职与本科的衔接。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讲,更倾向于选择时间更短、费用更低的“速成”学制。这样就使中高职衔接在招生、宣传、培养等方面缺乏吸引力,很难展现出差异化的优势。2.课程设计对于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多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在物流专业教学中,一般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课、职业能力训练的顺序开展。在教学实践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较为常见。同时,在课程安排上,并未把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理论课和实践课往往各自集中安排,不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间隔时间较长,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3.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规划单一、缺乏整体设计。一方面,中高职课程的重复率较高,课程体系中的层次性、系统性没有体现;另一方面,从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对照式”和“下延式”两种模式来看,“对照式”通过删减中高职教学重复部分完成两者的衔接;“下延式”以高职课程为基准,将中职教育能承担的部分下移实现两者的衔接。这两种衔接模式由于都是立足于现行课程,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实效性和作用,无法形成新的课程增量,难以对物流人才培养发挥有效作用。4.偏重理论考试,对职业能力考核不够。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测试未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评体系,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当前我国中高职育衔接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物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的职业能力测试,而当前我国物流专业学习考试,均以理论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多为概念及其相关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考察,致使很多学生根本无法达到高职职业实践的教学要求。

三、物流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课程设计主要方法

1.建立健全中高职教育衔接管理制度。要实现我国物流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必须先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第一,要理清中高职教育定位,突出“贯穿式”教育,而非“跳跃式”,打造“3+3”衔接模式的吸引力和可行性;第二,要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考核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和物流行业主管部门要对物流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考核划分统一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及职业教育院校要根据中高职学生的特点并结合物业专业特点,进行职业等级分类,并据此定出考试考核标准,从上到下划分出具体的具备可操作性的考核等级;第三,要制定中高职课程衔接课程管理制度,对课程的设置不应简单照搬传统的删除重复课程的做法,要从制度上保证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有利于人才培养为指引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2.优化课程模块设置。要实现物流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必须从系统性和针对性出发,对相关课程模块进行优化。一是要立足于学校的优势资源,认真分析中高职衔接的课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进行全面优化;二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培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结合物流专业理论课程,多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机会,为学生提供能力成长的平台,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提供保障。3.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信息沟通。作为一项教育系统工程,我国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并保证工作信息能得到有效沟通。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要牵头设立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组织机构,具体负责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的部署和落实,组织机构中的成员要包括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负责人,并分清工作职责,避免推诿扯皮;第二,要建立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中的校企联动机制,将社会上一些优质物流企业纳入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中来,定期安排中高职学生到企业去学习实践,邀请企业方面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对学生开展职业指导,通过校企联动开展一系列活动,主动听取企业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建议意见,不断提高中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实现就业适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4.做好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区分。中高职教育的区别点主要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上面,因此科学合理地做好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区分,是实现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先决条件。物流人才培养的层次,必须按照专业的要求并结合物流企业的实际来划分。应对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重点掌握其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情况,然后以此对应中高职学生的技能要求,最后结合专业要求合理制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物流行业所需的人员种类较多,例如:基层一线的有物资验收员、仓库管理员、监控人员、发料装卸人员等,除了工作上胜任以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主动、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团队精神。中高层的物流从业人员包括物流高度主管、物料计划、物流信息管理等,与一线人员相比,其职业技能要求更高,要求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能力,并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和相关技能。5.做好专业教学课程的衔接。物流专业中高职在专业课程上的衔接是重点。主要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进行统一的课程规划,重点是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设置核心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应注意分清课程归属,避免重复。例如,对于中职物流核心课程可将配送与流通加工作业、物流业务信息处理、物流客户服务作业等包括在内;而对于高职物流核心课程,可将运输与配送、仓储管理实务、国际货运等内容进行涵盖;第二,加强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应将中高职核心课程单元统一划分标准,统一分层次,保证在上下层次的内容上能有效衔接、不重复。基础单元部分列为中职阶段的教学内容,而中高级单元部分则列为高职阶段的教学内容,上下不重复、不交叉。通过笔者的分析可知,物流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开展好这一项工作,需要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和企业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从建立健全中高职教育衔接管理制度入手,通过优化课程模块设置,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信息沟通,做好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区分,实现专业教学课程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张梦瑶.浅析物流专业开展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16(Z6).

[2]杨文芳,张敏.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计[J].物流技术,2015(24).

[3]张晓燕.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物流专业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5(18).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1篇8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体育课堂教学环境的特点

由于我国当前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户外进行的,所以学生上课活动的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大,这就使得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体育课堂教学的时候有好几个班级同时在户外进行教学,如果有其中任意一个班级在上课过程中所发出来的嬉戏声音比较大的时候,那么别的班级的学生就不能够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指挥或者讲解一些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老师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环境比较特殊,户外空间非常大,这就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控制比较困难,并且教师对学生所发出的命令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够接受教师所下达的指令,最终造成体育课堂教学不能够顺利进行。

二、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化,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使得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也在迅速高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习的氛围和积极性也在不断地增强。可是,在目前中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由于被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所影响,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比较重视书面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出现不愿意学习的情况,这就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随着近年来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所谓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说的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不仅要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和与一定的技能,还应当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运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从而满足新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学习的要求。然而,要想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所需要做到的就是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取一定的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让学生在情感上从对体育没有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上从不会到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进步与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直接密切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教学除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当前的发展以外,还对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当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与初中学生的实际不符合

当前,许多初中体育老师一味求新求异,以便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比如,很多的老师在教学中引入了多种教学手段,但是有很多的学生却很难适应这种教学手段的变换,以至于很多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常常走神,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厌学的情况,更不用说探讨体育问题了,这不仅达不到改革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2.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单一

由于受传统制度的影响,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体育方面的知识,很少与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课堂互动。即使有一些互动,互动形式也过于简单。初中体育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学生传输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他们各种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现阶段,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局限于体育教材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与学生进行情感以及思想方面的交流互动。例如,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都是给学生一味地布置活动任务,然后让学生自由活动,而不是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和探讨。同时,教师也不参与到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交流与讨论过程中,而仅仅是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与学生更不会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3.初中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问题缺乏深度

交流内容比较简单,缺乏深度是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许多初中体育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课堂交流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上也积极地开展交流活动,但是,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却始终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进行体育课堂交流互动的这一环节中,大部分教师起主导作用,而不是将学生作为交流互动的主角,这就使得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学生在交流互动时,他们的思维会紧紧跟随教师的思维,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就导致他们对于体育方面的知识没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探索。

4.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把教师作为中心

在上课之前通过备课的内容与设计好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示范和讲解,然后让学生模仿具体的动作,教师在旁边对其指导。由于体育教学属于技巧性教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技巧练习比较注重,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分步骤把技巧教给学生之后,让学生自己模仿老师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就这样长时间地反复练习,使课堂变得非常枯燥乏味。以往传统教学没有给学生对体育问题进行思考的机会,导致学生不能够领会体育运动的真谛,在学习中存在茫然的感觉。

四、如何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改变狭义的教育观念

随着新课改的出现,目前已经把让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以及全面提高素质作为培养的一项重要目标,并且把这项目标列入了当前体育课堂标准当中。初中体育作为可以挖掘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本能。它的特点在于灵活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可以改变以往的常规,不去依赖书面知识,有创造地对体育知识产生好奇心。但是,现在大多数人包括许多体育老师,一听到素质和探索以及创造这几个字就感觉非常的神秘,而且一致地认为这几个字与初中体育完全没有联系,所以,在教学中依然习惯用以前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质疑能力、探究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及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体育教师不要过低地估计学生素质,一味地认为学生什么都不会,自然走入接受学习的老套。而是要相信学生,通过营造氛围、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思考、自疑、探索、表达的机会。做到学生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解,学生能发现的问题不设问。这样才能够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初中体育教师要树立情境意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热情

当前社会,网络之风盛行,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他们都受网络的影响特别大,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多地被游戏时间所取代,那么如何才能扭转当前这个局面呢?兴趣是每个人参与学习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什么人,他们要想学习好一件事情就必须首先对所要做的事情产生一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体育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首先要创设一个充满理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只有保障学生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才能使学生大胆地学习。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向权威的观点提出挑战。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精神。所以,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以及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年龄特征给他们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灵活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育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对体育充满兴趣,这样他们学习体育的效率就会更高。

3.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引入生活情境

引入生活情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突破点,从与初中学生相关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与案例出发,如果合理地把体育教学内容和初中学生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融合起来,从而把体育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当前,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其实仍然存在体育内容与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段距离的问题。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以前那种按部就班的方式已经完全与实际教学的需要不符合。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生活实际,合理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整合教学内容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把初中学生比较熟悉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体育问题合理地融入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体育的应用价值,从而能够激发初中学生对体育的

兴趣。

4.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制造悬念,更新观念

制造悬念、更新观念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随着体育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技能知识越来越多,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要做到能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首先要做到的是更新以前老旧的观念,摆正教学中的位置。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为学生设立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体育新知识的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5.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互动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要想有效地实现教学效果,就应当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由于体育学习需要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和谐、轻松地互动氛围,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互动性,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而且还对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必须注重互动性的积极作用,把其放在教学理念的重要位置。利用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氛围,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尽量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教师只需要加以引导,积极地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从而激发他们对于体育的兴趣,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篇9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物流管理专业;三二分段;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适应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更多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广东省于2010年启动了“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即中职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后通过选拔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2年,中高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人才。[1]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中高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一、中高职衔接的基本思路

中高职衔接的宗旨是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通道,使职业教育成为一个完整完善的体系,既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要有递进的层次性。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现在方方面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发[2012]9号)指出:“要积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的衔接。”但主要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衔接。

二、培养目标的衔接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培养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中职与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基础和依据。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两种层次不同的教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二者各自为政,我国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乃至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一直比较模糊,或者说都定位为“高技能”人才,存在明显的重叠现象,导致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缺乏依存性和互补性,成为中高职有效衔接的主要障碍之一。[2]与此同时,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中职教育又强调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其毕业生在文化理论知识上相对于高职院校的主体生源即高中生来说要弱一些,这就导致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三二分段”培养目标的衔接,应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衔接。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重点培养现代物流业、生产制造业需要的一线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则重点培养生产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现代物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就为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体系的衔接

要联合中职学校和合作物流企业,组建“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工作小组”,搭建起中高职课程开发沟通平台。在调研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前提下,把握中高职教育不同层次对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阶段上的要求,准确定位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扩展专业知识内容,注意理论深度的前后递进和有效衔接,避免交叉重叠。无论是公共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要做到有机系统地衔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的主要公共课程包括高职应用数学、高职实用英语、计算机等,是对应中职课程的延伸与深化;而专业基础课程则根据专业具体情况进行延伸深化,有的要作拓展。比如“仓储管理”课程,学生在中职期间重点掌握仓储基础业务知识和日常仓储管理能力,在高职学习期间则突出学生仓储作业管理、绩效考核和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衔接,中职学段培养“物流员”,主要培养学生物流业务操作和物流日常管理的能力,使其达到“高级物流员”国家职业资格水平;高职学段培养“物流师”,主要培养学生物流综合业务处理、管理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使其达到“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水平。紧紧围绕培养物流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于物流管理工作过程和物流职业能力标准,重构“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共同规划、研究制定“三二分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做到双方认可的有效衔接。物流管理专业的中职学段课程,将围绕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物流职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进行设置;而高职学段课程,则以加强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物流职业综合素质和技术性技能的培养为目的进行设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学生由一线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的转变。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篇10

大学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体育课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这不仅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是体育文化传统和体育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从人类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选择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集萃”,展示的是文化的精华。1.文化传统是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某一长期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所生成、积累起来的稳定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特征。文化传统主要包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等,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我国文化传统博大精深,以儒家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人文传统占主导地位,崇尚中庸和平”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西方文化传统同样深厚久远,以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为核心,倡导开拓创新”和崇力尚争”的文化观。不同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人们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选择,使得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如我国的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泛道德主义”倾向,从中华武术文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竞技比赛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丰富生活、社会交往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温、良、恭、俭、让”的文化传统情怀。而西方文化传统属于典型的竞争型文化,反映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具体体现为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2.文化交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的活力之源文化交流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它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②。文化交流是一种横向上的文化流动,既包括一国之内不同类型的文化交流,也包括国际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不仅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赖以进步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途径,更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力量。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交流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既丰富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涵,也激活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活力。尤其是我国当代大学构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教育模式,大大增强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内在活力;CUBA更是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加之世界名校(如中国的北大和清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美国的哈佛和耶鲁等)之间开展的传统赛艇比赛,无疑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整合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拓展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国际视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整合就是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体育文化类型加以协调、平衡,形成一种新的有机统一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21世纪的体育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世界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融合性倾向,这就必然要求各国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领域的开放与对话,树立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形成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视野,构建国际化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融为一体。3.文化变迁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动力之源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结构性变化③。文化变迁实质上是一个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过程,文化变迁是文化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之源。社会文化的每一次变迁,都给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的主要动力。大学兴起于中世纪的西方国家,中世纪西方文化的主宰力量是宗教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无疑受到宗教文化的钳制。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复兴运动,宗教文化和封建文化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所取代,人的地位、尊严和价值备受关注,抑神扬人”的文化之风吹拂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人文精神勃然兴起;17世纪的经验主义和18世纪的理性主义带来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科学化运动,科学精神显露于西方大学体育课程之中;19至20世纪是西方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自动化生产代替了机械化生产,社会发展速度倍增,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社会变迁必然导致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变迁,由此形成了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竞争精神;步入后现代文化的西方社会,竞争依然存在,甚至更为激烈,竞争形成了异化。为此,当代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正在着力从东方体育课程文化中寻觅解药,以缓解其自身竞争文化的冲突。我国古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伦理文化;以及以武术、导引、气功”为主的养生保健体育课程文化;近代时期,随着西方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的传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明显西化,中体西用”文化观主导下的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表现出一种折衷立场;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促动下,日益西方化成为主导趋势: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理念(终身体育、全人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内容(球类、田径、体操),再到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无不是西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再现。可见,文化变迁对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变革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大学体育课程文化要保持和谐健康发展,就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变革自身,主动适应并适度超越社会文化变迁,更好地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创新能力。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基于对人类原始文化的考察和对现代文明的认识,把世界上已有的文化传统划分为三大类型:前喻型文化、互喻文化和后喻型文化。后喻文化是一种变化迟缓、难以察觉的文化,其主要特征是未来重复过去,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后喻文化条件下的教育任务是复制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那种长者不得不向孩子们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文化类型。互喻文化是年轻一代注重从同代人那里交流感受、获取经验的文化类型,其主要特征为现在是未来的指导。米德进一步指出,过去人类为了保证文化传播的连续性,靠的是儿童的依赖性学习,现在我们必须培养这一系统中最灵活、最复杂的部分即是成年人的学习,我们必须教会自己如何改变成年人的行为,如此我们便能放弃后喻文化中的文化复制方法及其中的互喻文化成分,去寻找前喻文化中的方法。我们必须为成年人创造新的模式,使成年人不是教孩子们学什么,而是怎么学;不是教孩子们对什么应该承担义务,而是使他们懂得义务的价值④。从米德的文化分类来看,文化发展的机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统一,后喻型文化强调传承,前喻型与互喻型文化推崇创新,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逻辑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逻辑根据,因为文化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文化传承是河之源,文化创新是河之流。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也正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传承之源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之流的合一。1.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大学体育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大学体育课程的职责首先是要传递对社会具有价值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过传承体育文化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从大学体育课程的起源,到至今的发展历程,大学体育课程无不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的,历史演绎出了大学体育课程传承文化的逻辑机制,大学体育课程实践赋予了文化传承工具的角色,于是,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便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命题。从逻辑上来看,将大学体育课程视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脱离其文化母体,成为一种纯然的工具,导致大学体育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成为一个虚概念,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的品性、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使命无涉,大学体育课程所传承的文化就是体育原文化。即使在大学体育课程的研制过程中,对其所承载的文化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纯粹是出于技术理性之故,丝毫不能改变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存在,这就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线性制约机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造成体育课程自身的文化缺失。此外,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工具角色把实证化和效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科学化标准的核心指标⑤,也就是说,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践中,效率化和实证化基准是以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为其逻辑前提的,于是,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价值和评价等无疑都一致地趋向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这与传统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发起的科学化运动课程是一脉相承的,大学体育课程完全受技术理性的主宰而失去了自身的文化主体,其文化反思与批判精神也随之荡然无存。秉承文化传承旨趣的工具性品性,使得有史以来的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呈现出毫无二致的文化驱控与锁定机制,由此造成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盲点,消解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意识,进而使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始终循着原文化的理路和节律,镂刻着文化的原始印记,倾心于认同已有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仅仅局限于社会文化的事实判断,大学体育课程在实践中只能趋于和适应社会文化,而不能创造和创新社会文化,这一适应性文化将大学体育课程变成了一种茧式课程。茧式体育课程在文化上体现为接受和认同品性,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强调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而无视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和社会意识的形成。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机制赋予了体育课程的文化复制功能,而非文化生成功能,文化传承的逻辑机制不仅不能使学生生发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而且还钳制着学生的思想,淡化了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学生的生活世界变得肃然无味。虽然这种以技术理性主导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也赋予人们一定的信念和价值,如知识就是力量”,技术造福人类”等,但是,它们却使人感到束缚和压抑,甚至成为人类的一种异化力量,大学体育课程的这种文化传承工具逻辑必然会走到一个更高的文化境界。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缘于历史性依据本然无可厚非,但是在今日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价值无涉的认同性大学体育课程,无论是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现实教育情境中,都已缺乏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大学体育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要经历一场深刻的文化洗礼,超越其自身的文化传承之囿而走向文化创新之境。2.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创新逻辑机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⑥。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教育是通过课程来培育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逻辑工具,使学校体育教育只能依据制度化的文化去训练人,塑造知识人”、技术人”,而不是真正的文化人”,导致不能实现培育人的历史使命。传承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看似有文化,其实它是拿了他文化”而丧失了我文化”,如此,大学体育课程在教育文化语境中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话语权”,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困境和扭曲等,均缘于此。#p#分页标题#e#

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传承逻辑进行扬弃,还原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使体育课程文化由虚无”变为实在”。首先,就是要把大学体育课程视为一种文化,即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文化的大学体育课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程,作为工具的体育课程,承载的只是体育知识和技术而已,本身毫无文化可言。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培养人和造就人的重要手段,它绝不应该仅限于机械地复制、认同和传承社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大学体育课程应有自己的文化品位、理想和旨趣。从逻辑上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必然具有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必然是一种自主性的文化现象,必然具有自主性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无疑,大学体育课程是作为体育教育活动的媒介物而存在于学校教育文化之中,教育化标准应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依据,教育化标准包括学生、社会和知识三个方面文化因素。体育知识和技术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本源,但体育知识和技术并非等同于体育课程文化,体育知识和技术成为教育内容,就在于其具有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体育知识和技术是价值中立的,而体育课程文化则是一种强烈的价值涉入文化。知识本位体育课程观将体育课程知识视为教育的全部,体育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要学生实现对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和掌握。满足并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同样也是体育课程的重要使命,但是社会本位体育课程观把体育课程完全视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的产物和附庸,把体育课程视为社会制度化文化的辩护和维护工具,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逻辑就缘于此。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是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学生理所当然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重要教育性指标。然而,学生本位论却无视社会因素对体育课程的影响,把学校体育教育从社会中剥离出去,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文化标准是一个复合化的因素系统,单项式的教育性因素只能阐释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教育价值。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使人成为人,这就要求将大学体育课程转变为自主性的文化存在。大学体育课程通过传递和积淀文化,并积极创造文化,实现自身的文化增值和创新,体育教育过程不仅是获得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过程,更是文化的过程。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既是一种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化,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创新就是要表现或实现体育课程独特而崇高的超越性文化旨趣。超越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显著标志,变形虫的本性与逻辑仅在于适应而已,所以变形虫将抱着它自己的理论、它自己的信念和它自己的习惯死去”⑦。有超越才会有进步,自我超越是一切生命和一切进化尤其是人类进化中最惊人和最重要的事实”,如果大学体育课程只具有适应性的话,传承社会为其制定的文化,服务并服从于社会现实的政治文化或经济文化,那么,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就只能适应而不能超越,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培育意义上的文化,一种指向人之生成的体育课程文化不能在文化传承逻辑机制中适应社会文化,而应超越社会文化。贝塔朗菲认为如果人类的生命在于适应,那它永远不比变形虫进步,因为变形虫是世界上适应性最好的东西,它从原始海洋到今天已经存活了几十亿年,如果教育只是适应环境,那么教育和培养目标就是变形虫了”。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与人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人的创造性主体活动使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日益丰富,日益丰富的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又使人本身不断从自然王国”迈进自由王国”。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血肉联系,文化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母体为大学体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和范畴体系,大学体育课程也为文化的传承、增值和创新提供了条件,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无疑要传递社会文化,并让学生通过大学体育课程建构一定的文化。文化传承的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创新的大学体育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大学体育课程只在于要求学生被动地消极地接受和认同现实的社会文化,而文化创新的大学体育课程则导向学生主动积极地创造文化。工具化大学体育课程把学生束缚在知识世界,文化化大学体育课程将学生带入生活世界。总之,大学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存在,是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逻辑前提和基础,而文化创新则是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根本性特征,文化性存在是大学体育课程的本质所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只有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超越自我,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

作者:陶克祥宋姗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硕士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1篇11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深海探珠;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劳动力的国际迁徙和劳动力的国内流动已成为21世纪不可避免的潮流,这向当前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职业教育国际化课题。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作出了深刻的探索,形成了以“深海探珠”为核心内容的职教思想,这为本学院成功建设国家骨干和省示范院校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专家学者们已共同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今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方向;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素质的人才。高职教育国际化既是一种水平,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形态,它集中表现在开放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上。笔者总结多年高职教育实践认为,精品课程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上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主持了广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珠三角地区高职高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和中山市教育教育规划课题《中山高职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关于“高职高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笔者旨在将研究成果具体应用到《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进行深化和完善,以此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议题。

一、国内外对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精品课程建设结合的研究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正成为各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等职业学校关注的课题。对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就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发展本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及与他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在国内,1998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最近,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第十六章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这里面包括了教育国际化的内容,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叶传项提出了“加快改革步伐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辛镜敏从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薛光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家化;王红悦、阳征对开放式办学内涵进行了探析;吴忠魁提出了国际化是时代对教育的选择;顾明远、孟繁华提出了国际教育新理念;钱颖一从培养一流的国际化人才要求上作了论述;等等。这些论述都是从本科教育及本科以上高层次教育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以及如何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对于高职高专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没有涉及,国内少数学者如万金保、李春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同探讨,这些也不免脱离本科教育的思维定势。2010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四个合作”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这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国外,早在1966年美国就制定了《国际教育法》,之后《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又强调教育国际化,明确提出采用“面貌新,与众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标准”。而日本在1987年就提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日本著名教育理论家喜多村和之教授提出衡量大学实现国际化的标准是“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德国、英国、法国等也纷纷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国际教育。莫里斯・哈拉雷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历史发展,从学科普遍化――学科的全球适应性的推广与验证过程出发,提出“课程国际化”;韩国成立专门的“21世纪委员会”,提出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股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浪潮。这些也为我国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综观研究现状,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及相关高等教育政策重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构建,就人才模式而研究模式,较少思考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一致的课程建设。国外的研究及相关高等教育政策又重在课程选择上,却没有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构建。从我国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来看,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项目”,7年来已累计评选出部级精品课程2467门,各个省也评选出众多省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也已经成为引导教学改革与建设方向的旗帜,引导学校重视教学内涵建设与教学品质的提升,引导广大教师投入教学建设,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些精品课程以本科学校的基础学科为主,虽然近几年评选出一定数量的高职精品课程,也主要集中在一些实用操作上,但很难展现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课程建设结合的一致性,形成不相关的“两张皮”。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实践“深海探珠”职教思想出发,提出“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期较好地解决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精品课程建设的不相容问题。

二、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探索实践的主要命题

笔者以“深海探珠”职教思想为指导,以“四个合作”为主线,坚持“从企业中来再到企业中去”的思路,将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融合起来;依托《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从实际出发构筑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的实践平台、创新平台、网络教育平台、职业文化和国际交流平台策略体系;发挥《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中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实施教学评估的长效机制,为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人才,不断推动学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作贡献,重点解决以下命题:

1.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预期价值的命题

笔者从珠三角经济全球化对高职高专教育国际化人才需求出发,深化与学院所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外资外贸企业对课程的共建,坚持“精品课程、国际化导向,人才培养、国际化模式”的理念,把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纳入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思考中来,把“深海探珠”职教思想落实到精品课程建设上。笔者认为在理论上能够填补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研究空白,为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在实践上,笔者认为通过把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融入到《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和以《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来完善发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炼和总结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结合的有效性,对本地区高职院校适应珠三角经济国际化发展需要有着非常重大的实际价值。

2.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总体目标的命题

笔者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总体目标就是,促进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国际化发展需要。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在人才社会需求调查研究中突出地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给予了关注,特别了解并认识到了中山及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化问题的深层原因和巨大影响。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认识人才需求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问题有个正确认识:要深入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经管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探索和实践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拓宽经济管理类的国际劳务就业,推进经管类教材的国际化,建立珠三角经管类的国际化职业教育标准,实施经管类学生跨国交流,加大经管类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加快本区域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3.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选取内容的命题

主要是指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中探索与实践主要研究解决的内容:一是提升《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国际化程度与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互动性。二是定位《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国际化课程目标。要以国际化经济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设计《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培养目标,这是教育的前提。三是构建《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内容。根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体系,这是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中心内容。这也是探索与实践中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内容和创新点。四是造就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有《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的国际化师资,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五是建设国际化人才能力持续成长的实践岗位平台。《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国际化岗位实践技能培养,这是保障经济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充足技能供给的重要环节。

4.设计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的技术路线

笔者从审视近几年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入手,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结合高职高专精品建设实际与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定位,按照“深海探珠”职教思想的要求,精心建设,精细运作,全面建设《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多层梯队、多元团队、多方合作保障《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发展,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对接、合作、共赢”。探索与实践应该采用的技术路线是:①沉入国际化电商企业;②完成经济管理的岗位任务;③搜集《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资源;④分析原有《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现状;⑤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方案;⑥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⑦《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评估与改进。探索与实践应该采用的实施步骤是:国际化教育思想的学习辅导――经济管理岗位工作――课程建设引领――突出重点培育――建立机制推进――累积资源建库――课程运行验证――修改持续提升。

三、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在《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上的设计实施

笔者对本人主持的广东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珠三角高职高专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已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了大胆推介和运用,对经管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当前笔者通过调研、与企业专家研讨、教学团队论证,完成了《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课程建设国际化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初步完成《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教学大纲的修订、校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页及试题库的制作思路;同时,本课程团队进一步加强了与本地区相关的镇区国际化企业的合作,探索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特别是,学院创建了国际学院班,并每年招生在校学生近100人,制定了国际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国际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国际学院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及我国香港、澳门部分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办学的平台。以上这些为《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设计载体。主要应处理好三个问题:

1.创新设计《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教学模式

一是要针对国际化企业需求的特点,合理地设计国际化教学内容。二是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国际化行业企业需求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三是要有“国际化合作育人,情境化实践导学”的开放式国际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四是要构建国际化实战真实的学习情境,实施科学的情境教学。五是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施项目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真正达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效果。六是要灵活运用国际化案例教学。七是要结合国际市场区域优势,整合国际化企业资源。针对现阶段的经济国际化现状,加强与区域国际化企业的联系。八是要立体式多媒教学。九是要借助全国各类商务大赛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实践性教学。

2.深化贯通《物流经济学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国际化的实践教学环节

其一是引用国际化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通过国际化企业经营管理应用分析,深刻理解国际化商务和商务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做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相结合。强化实际动手能力,强化主动国际化学习意识。其二是国际化经营管理的真实和模拟系统实训。教师在实验室指导。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掌握各个平台的经济管理技术和流程,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其三是学生在国际化企业实习,联系国际化企业,让学生能一对一地实习(一个学生或两个学生对应一个企业)。国际化企业的经济管理引导学生承担,教师只起指导和咨询作用。完成国际化企业业务的项目教学,有助于他们了解国际化企业的经济管理的需求,并提高其独立运营和管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全面管理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现代国际化商务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四是鼓励学生网上开店,让学生熟练掌握网络开店流程,熟悉国际化网络商务环境,通过国际化贯通管理,融合各种商务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誉,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国际化商务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国际化自主创业能力。

3.省略.2010-03-01.

[2]冯新广.开放办学是美国社区学院的活力之源[J].国际教育交流,2010,(18).

[3]朱运利,虞未章.教育课程模式创新与实训基地的“概念重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4]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江伟.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EB/OL].省略/zong-he-293/2006-03-23.

[6]黄尧,刘京辉.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EB/0L].http://WWW.省略/zong-he-293/2006-03-23.

[7]吴雪萍.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启示[DB/0L].省略/2006-03-23.

[8]薛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特点[J].上海教育,2006,7B,26-28.

体育课程流程范文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实训教学;教师队伍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产业逐步得到社会重视,物流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院校中快速发展。而近几年,随着国务院、教育部对职业院校教育的大力支持和重视,高职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速度可谓迅猛。但是,反思这几年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却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现代高职课程基本特征

(1)高等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属高等教育范围,故其课程不仅应具有高等教育相应的课程特征,更要有适应时代特征的素质教育内容,从而培养出拥有高等教育气质、人格和现代思维分析能力高素质的社会成员。

(2)职业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因此所有课程的课业和进程都必须以某一职业的培养目标定向,而为这一培养目标服务,努力使学生通过对相应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员。

(3)能力性特征。高职的培养方向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课程结构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目标,使其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它不是按学科体系而是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

(4)适应性特征。高职教课程从总体上讲必须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现状,并拓宽知识技能面以能适应企业发展、开拓以及转岗的变化需求。职教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强调其实用性.并与企业生产现状和实例相结合。

(5)实践性特征。高职教育培养的同时也是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其必然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包括动手操作的实验、模拟试验、实训、实习和设计。高职课程也讲求理论性,但是所要求的专业理论是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原则,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6)综合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现代高技能人才,切忌传统单工种高级工,故而职教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以注重其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这是现代高职课程与传统高职课程的最大区别。

2.结合物流专业教学的思考

物流作为一门系统科学,贯穿于生产、销售和流通等社会经济领域中,可以说物流已成为现代社会覆盖范围最广的产业之一。根据高职课程的基本特征,我们应该在让学生在掌握物流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分析、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均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为核心。高职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构建专业基础能力、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及其系统,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最重要的是高职课程体系强调操作性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通过校企结合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3.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探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寻求灵活有效的方法。

(1)开放式教学的应用

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大部分还采用着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还是局限于教室、教师、课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助长了惰性,不利于学生思维成长和视野拓展。开放式教学就应该打破封闭式教学的狭隘性,使用现代化手段和信息交流,同时广泛接触社会,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教与学、学与用的关系,从而在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主动式教学的思考

主动式教学是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从“主角”变为“主持人”,从“独唱”变为“领唱”,从“主演”变为“导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同学生对课堂教学方式有不同的要求,有一次了解学生意见时,一学生建议我少提问,他认为大学生来听课主要还是听老师讲解,多获取知识。在本学期的讲课中,我逐步减少了提问次数,多引入知识,但发现这样对一部分学生而言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觉得,在高职的课堂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主动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适当运用,激发学生思考、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适当保留教师的主体地位。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既有建筑绿色评价标准范例(3篇)

    - 阅0

    既有建筑绿色评价标准范文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内容1.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范例(12篇)

    - 阅0

    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范文篇1怎么看全球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首先是安全挑战的多元和全球化,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置之度外。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危害往往牵涉许多国家;气候变.....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