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绿色评价标准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既有建筑绿色评价标准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内容

1.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定义及内容

1.1.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定义

(1)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根据当地的气候参数和建筑功能要求,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科学合理地规划建筑朝向、空间布局、平面形状、外观体型、层高、间距、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保证建筑外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等热工特性及对建筑所处区域进行绿化设计,设计既要有利于维护施工全面实施节能技术措施,又要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值,获得理想的节能设计的效果。

(2)建筑构造节能设计

外墙节能。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要构件,我们可以采用蓄热能力强、保温性能好、及密度较小的砌块墙体,如混凝土空心砖中间填充保温棉。

门窗节能。外门窗是住宅热能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其散失的能耗占住宅总能耗的比例较大,通过采用适当的窗墙面积比,提高门窗的气密性,采用百叶窗帘、窗板增加窗玻璃层数等措施来提高门窗的隔热保温性能。

c.屋面节能。我们一般采用保温高效的材料作为屋面的保温层,也可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比如达到提高屋面保温隔热性能就要采用挤塑聚苯板。

(3)空调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a.降低该系统的设计负荷。当前我国的多数设计人员往往采用负荷指标估算设计空调系统,指标往往取值过大,造成了系统设备的容量都大大的超出了实际需求,既不节能,也增加了投资。

b.合理调节新风比及提高送风温差。在前提满足空调精度要求下,我们通过提高送风温差来提高建筑节能效率,利用最少的耗能来满足空调舒适性要求的空气环境。

c.冷热源节能。选择合理的冷热源系统对空调系统节能尤为重要。通常采用的冷热源方法有:第一,锅炉+水冷冷水机组;。第二,热泵。冬季用锅炉供热,夏季用水冷机组制冷。

d.减少运输系统的动力能耗。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使消耗的能量降低,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节能效益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内容

从当前国情出发,我国政府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与环境保护,重点强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节能省地型住宅和绿色建筑虽然提法不同,但内涵相通,具有某种共同的特性,是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绿色建筑理念。

2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体系的构建

2.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建筑节能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的

特点,指标体系要能准确、客观、合理的反映节能目标的构成,反映性能目标和

指标的支配关系。

(2)全面性原则。即对建筑节能过程后评价指标的设计要能全面反映项目的节能性能。项目评价的指标要设置反映项目从策划到设计、施工、运营的整个过程,能够科学地对建筑节能全过程进行客观全面的表述。

(3)实用性原则。即在设计建筑节能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以实用为原则,指标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选取的指标要精炼,每个指标要内涵清晰、相对独立、操作简单,既无重复指标又不缺失代表性指标。

(4)系统性原则。建筑节能项目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评价指标,依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构建的有机整体。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进行指标设置时,不仅需要选取能耗评价指标,还要兼顾经济效益指标、生态评价指标等多个领域的相关指标,形成由总目标逐级分解的层次性的指标体系。

2.2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确定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内容

建筑节能的设计过程是影响节能评价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节能设计的每项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建筑的节能效果。建筑的节能设计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建筑群体的规划设计的评价主要可从建筑总体规划布局、建筑间距和朝向、和绿化布置三方面内容来评价。单体设计主要从单栋建筑的体形系数、平面布局、窗墙比及必要的节能构造措施等方面来评价。节能材料主要是指在维护结构设计中是否用到高效节能的新型材料等等。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要素初步分析

通过分析大量有关建筑项目评价的文献,参照有关工程建设项目评价内容及《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的相关内容,结合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特点,本论文提出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评价要素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设计评价、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措施节能设计评价、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节能设计评价、节材与材料资源节能设计评价等四部分。

3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评价方法

3.1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指标评价方法的确定

指标体系构建以后,还需建立项目建筑节能设计的适用评价方法。由于评价体系中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各指标间相互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所以采用数学方法中的模糊隶属函数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这样更能减少定性分析中的主观因素,量化的指标也更能清晰的呈现出其评价的结果。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指标隶属于评判标准的程度,用[0,1]区间的实数来表示,0表示完全不符合,1表示完全符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其中,

I(X)表示实际数值的隶属度值;Xi表示指标的具体实践数值;Xmax表示指标的最大值;Xmin表示指标的最小值;

3.2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综合评价

确定指标权重和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之后,再通过加权函数的方法计算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最终评价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考虑百分制的计数习惯,将每个指标的模糊度值乘100,成为评判结果的标准化值,即:。

每一项分项指标的最终得分。

其中表示第j个分项指标的第k个影响因素的量化评分值;表示第j个分项指标的第k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值;表示第j个分项指标的评分值;

(3)每一项分类指标的最终得分

表示第i个分类指标的评分值;第j个分项指标的权重值;

(4)综合指标的最终得分

表示第i个分类指标的权重值;表示建筑节能项目的综合评分值;

4结束语

绿色建筑项目的节能设计优化和成本控制,一直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科学准确的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加和谐,持续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志莹.建筑节能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工程咨询,2006

既有建筑绿色评价标准范文篇2

1厦门市绿色建筑政策梳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及《建设部关于建设领域资源节约今明两年重点工作的安排意见》(建科[2005]98号)中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的要求,根据建设部的统一部署和工作安排,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组织开展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标识工作(建标标函[2005]63号),并于2006年由住建部颁发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时,2005年10月由建设部和科技部共同推出《绿色建筑技术导则》,随后,《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07]205号)、《绿色建筑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建科[2007]206号)、《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建科[2008]113号)等相关文件也陆续出台。至此之后,全国各地各项政策文件均纷纷,踏上了不同程度的绿色建筑建设的道路。其中,厦门市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为:2009年3月,厦门市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成立,厦门是继深圳之后第二个成立“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的城市,由规划、建筑、电气、暖通、施工、质量监督等专业的60多名专家组成,主要从事绿色建筑技术研究、技术交流和咨询及开展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工作。

同年9月,厦门市加紧制定相关绿色建筑相关规定,出台了《厦门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开展。此后,厦门市开始加力推行绿色建筑发展,并积极协助提升福建省的绿色建筑发展进程。2010年1月,由厦门市建设局组织编写的《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成为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的地方性标准。2011年,厦门市建设局下发了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必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相关文件等等。这都显示出厦门的绿色建筑领域发展意识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另外,于2012年5月住建部了《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加大绿色建筑的推动力度。同年6月,福建省住建厅转发住建部通知给出具体实施意见:“从2014年起,全省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厦门和福州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力争全省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00万m2以上,其中厦门、福州各200万m2,泉州、莆田、漳州、龙岩和平潭各100万m2,宁德、三明、南平各35万m2。建立武夷新区、厦门翔安新区等绿色生态城区,引导一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立100个绿色建筑星级项目,每个设区市、平潭均有一、二、三星级项目。[2]”可见,厦门在福建省乃至全国的绿色建筑战略布局中担任着重要位置,有关国家和厦门市近几年来的绿色建筑相关政策。

2夏热冬暖地区未来绿色建筑政策建议

2.1出台不同类型建筑的绿色建筑标准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由发改委和住建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文件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和建筑特点,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这标志着未来我国绿色建筑类型将进一步细分。国际上推广并流行多年的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ED认证体系,就将评价对象细分为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运营维护、商业内饰、结构、零售业、学校、医院、住宅、社区发展等[3]。厦门现已经率先开始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保障房并且已经有项目完成通过评价。这给相关保障房建设的绿色建筑标准的推出打下了良好基础,也是绿色建筑类型细分的良好契机。

2.2推荐适宜夏热冬暖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

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项目容易形成一些高新技术的不合理“堆砌”,盲目追求建筑的“新、奇、特”,扩大了增量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建筑能耗;或者为了达标而选用一些不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技术。在现今绿色建筑技术还未成熟的阶段,政府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方向性的指导。建议出台适宜夏热冬暖地区环境的绿色建筑推荐技术,引导当地的建设单位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合理选用。在建设工程中优先选用符合当地环境特色并且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降低建筑使用能耗,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建筑室内环境,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2.3研究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4]。但是自绿色建筑概念推出以来,注重的是建筑的设计阶段和运营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对建造建筑的根本源头———建材却关乎甚少。据统计,当前建筑所需的建筑材料就有76大类,2500多个规格,1800多个品种[5],每年这些建筑材料生产的能耗就占全国总能耗的12.48%(建筑总能耗约为全国总能耗量的30%)[6]。建筑材料是否“绿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程度,而且,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可以延长建筑寿命,加强建筑的耐久性,降低建筑材料生产、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实现节约资源、能源和保障室内环境等重要功能。所以,推出绿色建材评价标准是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源头”问题。绿色建材评价体系的出现也将提高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效率,通过选材评价的产品在绿色建筑上的“贡献”将一目了然,从而节省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时间和成本,从侧面推动和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这将带来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2.4培养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价机构

根据《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规划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m2;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而根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全国已评出556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取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建筑达到3815栋,总建筑面积达到5677.6万m2[7]。可以看出,为了完成“十二五”的建设目标,2015年之前将迎来绿色建筑爆发式的增长期,而这必将给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带来压力。

既有建筑绿色评价标准范文

Abstract:Thecurrentsociety'simpressionofthecostandreturnonthegreentransformationisnotclear,theworkhasastrongexternaleffect,financialproblemfromwhichhinderthesmoothprogressofthetransformation.Thispapermainlystudiesthefollowingproblems:Howtomeasuretheincrementalcostandbenefitofgreentransformation,establishananalysisframeworkandcalculationmethodfortheeconomicbenefitanalysisofgreentransformationofexistingresidentialbuilding.

关键词: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增量成本;增量效益

Keywords:Existingresidentialbuilding;Greentransformation;Incrementalcost;Incrementalbenefit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045-04

0引言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建筑领域也正进行一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革命”。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着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三高一低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发展绿色建筑。但我国绿色建筑总体上还停留在自愿发展阶段,数量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离大规模推广要求相距甚远[1]。

同时,我们正在面对一个更加严峻的事实:我国存在数量庞大的既有建筑,按现行标准衡量既达不到绿色标准,也不能满足小康社会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比新建绿色建筑,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有着更高的性价比。

应当指出,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过程中,不少限制因素客观存在,资金问题是其中之一。相较于传统的对建筑进行简单的的结构加固维修,绿色化改造具有不小的增量成本,利益相关者(当前阶段多由政府主导)决策时往往面临较大的压力。本文主要从全寿命周期视角出发,构建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的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经济效益分析框架,推导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的增量经济效益测算公式,为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经济效益分析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和计算方法。

1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定义

“既有居住建筑”,一般是相对于待建或在建居住建筑而言,具体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建筑,时间范围可缩短至刚交付的新建建筑。最新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中将绿色改造定义为“以节约能源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使用功能等为目标,对既有建筑进行维护、更新、加固等活动”,可以有两层含义的解读:第一指过程,改造过程应该是“绿色化”的,要绿色施工;第二指结果,改造结果是“绿色化”的,符合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2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增量成本概述及量化

2.1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增量成本概述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定义为:建设项目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设计并以星级绿色建筑为目标,采取不同于基准建筑的绿色建筑技术而带来的增量投资,是绿色建筑成本与基准建筑成本的差额[2]。参考上述标准,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增量成本可以定义为绿色化改造的总投资与对建筑进行简单的的结构加固维修成本之差。

2.2绿色化改造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的量化

绿色化改造的全寿命周期增量成本理论上为建设成本(决策、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成本(使用、维护)及拆除成本等费用之和。而《民用建筑O计节能标准》中对于节能改造投资的评价指标规定一般节能改造投资回收期不宜超过10年[3]。目前很大部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后通常可继续使用30到40年,正常情况下10年内破损的程度很小,按照该标准在进行经济性评价时使用维护成本、拆除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则绿色化改造成本可以等同于建设成本。

2.2.1决策设计阶段的增量成本

决策设计阶段的增量成本,主要由围绕项目展开的可行性研究、对建筑的整体评估等前期费用C前期可研构成,研究内容包括对建筑的全方位诊断、改造的具体方案;改造完成后绿色认证也需要一笔费用C绿色认证。假设对建筑进行结构加固维修的决策成本太少忽略不计。

则绿色化改造决策设计阶段的增量成本C决策设计阶段=C前期可研+C绿色认证。

2.2.2施工阶段的增量成本

施工阶段是绿色化改造措施具体实施的阶段,主要分为:

①暖通空调与电气增量成本。

暖通空调、照明系统改造前应进行节能诊断,改造增量成本有:1)更换能源利用率更高的设备:节能灯具、空调、电梯等高效用能设备,设备支出为C节能器具;2)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增量成本C可再生能源设备。

则暖通空调与电气改造增量成本C暖通空调与电气=C节能器具+C可再生能源设备。

②给水排水增量成本。

给水排水改造的措施包括室内外节水器具及非传统水源利用两种。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设备是首选方案:室内包括厨房、卫生间的节水龙头、淋浴器、马桶;室外常见的为对绿地进行灌溉用的滴灌、喷灌设备,设备费支出记为C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包括雨水、中水,对该部分水源的利用导致增加的费用记为C非传统水源。故给水排水改造增量成本C给水排水=C节水器具+C非传统水源。

③结构与材料增量成本。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时,保障安全的同时不得采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同时改造后原结构构件利用率不应小于70%。故产生的增量成本有:采取就近原则选择已有旧材料适当处理后使用产生加工M用C旧材加工;场地内无法收集循环使用的建材用绿色建材代替,成本为C绿色建材。故结构与材料增量成本记为C结构与材料=C绿色建材+C旧材加工。

④规划与建筑增量成本。

室内布局方面,包括对屋面、墙体、门窗采取的保温隔热措施,某些维护结构如门窗兼具保温降噪功能,则增量成本共记为C外维护;空气净化措施成本记C空气净化;为保证活动安全对过道的变动C安全活动。增加采光改善通风的措施费已包含在外维护中,则室内增量成本C室内环境=C外维护+C空气净化+C活动安全。

室外布局中,潜在危险源、污染源需要防护治理导致增量成本C防护;车行人行路线清理至无障碍状态C出行;科学规划绿化用地C绿化,则室外增量成本C室外环境=C防护+C出行+C绿化。综上,规划与建筑改造增量成本C规划与建筑=C室内环境+C室外环境。

⑤施工管理增量成本。

为保证绿色施工采取降尘降噪措施C防尘降噪,废弃材料回收场地搭建C废弃物场地,防止土壤水源污染的措施C防污染,保障安全施工的装备C装备等。则绿色施工增量成本定为C施工管理=C降尘降噪+C废弃物场地+C防污染+C装备。

⑥运营管理增量成本。

建筑改造完成交付使用中,应制定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生活垃圾、废气污水管理制度。产生的增量成本有信息化管理成本C信息化管理,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C培训,定期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成本C审计。

则运营管理的增量成本为C运营管理=C信息化管理+C培训+C审计。

3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增量效益概述及量化

类比增量成本定义,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增量效益可定义为改造后的建筑与不改造或一般的结构加固改造相比,利益相关方能获得的收益,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种。

3.1直接效益的量化

直接效益的量化采取市场价值法,含义为所节省的资源按市场价格的价值。

①节能:改造后的建筑采用节能器具,使用可再生能源、高效的围护结构,可以带来至少50%的节能效果(按实际为准)。以单栋居住建筑为例,改善室内外自然通风、遮阳等环境,采用主被动式技术手段,降低了建筑的采暖、空调负荷,达到节能目的。经济性分析中计算实际能耗时,通常用能耗模拟软件equest分析得出,再乘以市场化电价得到节能效益。

3.2间接效益的量化

间接效益包括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易货币化。

3.2.1环境效益

环境效益中抑制噪声污染、光污染等效果相对主观,容易量化且最主要的体现在抑制CO2、SO2等污染物的排放产生的减排效益上。根据1吨标准煤的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各污染物减排量的计算方式如下:

SO2(CO2、NO2、粉尘)减排量=1吨标煤SO2(CO2、NO2、粉尘)排放率×节煤量

3.2.2社会效益

参考前人研究采用人力资本法来近似衡量社会效益,人力资本法指的是在不同的环境质量条件下,人因为发病死亡造成的对社会贡献的差异,以此作为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经济损失,方程式为:

4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增量成本及效益分析

4.1动态投资回收周期模型

通过从投资的回收速度来判断,投资回收期越短,说明该项目绿色化改造效果越明显,动态回收期最大不应超过《民用居住建筑设计节能标准》中规定的10年,否则会影响改造者的积极性。

4.2案例分析

4.2.1项目概况

哈尔滨某小区(简称A)坐落于市老城区,建成于1999年,小区占地面积14.18万平方米,住宅居住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共28栋住宅,3150余户居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受当时经济、建设标准等限制,小区配套设施匮乏。历经十几年的使用,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小区环境及住房有较为严重的老化和破损,但主体结构保持稳定。

4.2.2项目改造方案

①节能:增加门斗,阻止冬季冷风直接吹入室内,起到缓冲和减少对流的作用,防止室内温度急剧下降;外墙保温采用100mm厚的B1级防火保温材料EPS板,用胶粘剂与基层墙体粘贴,辅以锚栓固定;原窗密封条更换为三元乙丙胶条,在原外窗外侧增加一层单框双玻塑钢窗;拆除原有屋面炉渣、珍珠岩等自重大、保温性能差的材料,重新做屋面保温及防水层;居住建筑供热系统采用天然气冷凝锅炉分散式独立供热,减少管网输送的热损及电耗。

②节水:将外排水改为内排水,排水管自楼梯间引下,在首层勒脚处留出泄水口;将室内给水用户入口处加设减压阀,把配水点出水压力控制在0.2MPa以下,减少因水龙头出流压力过大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将小区给水二次加压泵房中的储水箱增设水箱溢流报警和进水阀门自动联动关闭装置,防止溢流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③节材:改造中所涉及的结构改造与材料选用满足《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相关规定。经前期检测,整栋建筑结构良好,并不需要进行结构加固改造,只是屋面由于增加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为提高承重能力,增加了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屋面。

④室内外环境:充分利用小区内现有空间,增加居民健身广场、绿化景观、停车库、保安执勤室等服务设施,将小区分区封闭,提升小区环境品质。庭院内道路及绿化重新设计,满足无障碍通行。

⑤绿色施工:建设和施工单位指定了具体的居住建筑改造管理和监督人员,在施工现场附近搭建临时指挥所,负责整个施工过程动态管理与监督;对于扬尘较大的地点,设置防尘屏,同时配合遮挡、抑制扬尘的措施。噪音^大设备远离居住地,采取隔音措施。

⑥运营:居住建筑供热系统采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天然气锅炉相结合的联合供热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切换供热模式;油路系统和水路系统的所有温度信号和流量信号由安捷伦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并存储,同时输送到电脑进行显示与记录;小区安装智能照明系统,按需照明,节约照明用电。

4.2.3项目增量成本

本项目前期用于设计论证等工作的增量成本为298.4万元,项目申请绿色建筑的检测及认证费用约为53万元,全部增量成本共17400万元。项目的绿色化改造增量成本如表3所示。

项目的绿色化改造增量效益:

①经济效益:小区建筑改造前的耗热量指标约为30W/m2,改造后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减小为17W/m2,减少了43.3%,加上自然通风和自然照明的设计,降低了对灯光或通风设备的需求,每年可减少耗电量约15万kWh;围护结构经过节能改造后,保温性能大大提升,显著降低了居住建筑物的耗热量,太阳能至少负担了居住建筑物总耗热量的20%,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据统计这些方面小区每年可节约电费达69.8万元;节水方面,改造后节水率达到30%,每年可节约用水13多万m3,约40万元,节能、节水两项合计每年效益约109.8万元;另外政府对绿色化改造的补贴按45元/平米的标准,补贴费为1305万元;小区对空间进行重新规划,车库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可提供689个车位,平均每五户一个车位,车位销售的回收资金用来回补绿色化改造的投入,收益为12402万元。

②环境效益:小区改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锅炉联合供暖系统,相比于原有的燃煤锅炉供暖系统,将显著降低CO2、SO2、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经第三方机构测算初步估算,改造后不使用燃煤供暖,每年约节省0.45万吨标煤,加上绿色植物的绿化作用共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7万吨、二氧化硫281.5吨、氮氧化物1.9吨,每年可换算成环境效益575.44万元。

5结语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社会各界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呼声必然会越来越高。改造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对相关投入和产出的合理估算。文章从全寿命周期视角出发,重新界定绿色化改造定义的基础上,有效的识别了绿色化改造过程中各阶段的增量成本,准确的分析了改造后项目所产出的收益,为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的经济效益分析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和完整的计算方法,也有助于绿色化改造利益相关方正确认识改造的增量成本及效益,为完善我国绿色化改造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1-25.

[2]谢吉勇,李惠玲,赵宇晗.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4(07):5-1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范例(12篇)

    - 阅0

    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范文篇1怎么看全球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首先是安全挑战的多元和全球化,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置之度外。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危害往往牵涉许多国家;气候变.....

    初一上学期语文总结范例(3篇)

    - 阅0

    初一上学期语文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教学合理结合一、存在于初中英语和任务教学之间的矛盾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英语课程总体目标为增强学生语言运用.....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