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篇1

基于Internet的研究性学习网站的建设,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近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目前在学校具备校园网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网站建设?如何运用网络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同市乡土教材研究性专题学习网站----“云冈石窟”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是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尝试。

一、网站的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

山西省是一个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内陆省份,目前山西省绝大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仅靠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而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本满足不了当前信息社会的需求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正处于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阶段,多数学校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研究性专题学习的教学理念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它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表面化现象,绝大部分学校研究性课程采用的是实地调查的方式,但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只能在学校的附近区域进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目前还尚未大面积使用,极个别的学校效仿其它省市开发校本专题学习网站,没能切合山西信息技术起步较晚的现状。现有网站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应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指导,缺乏“专题性讲座”和“研究过程与方法的指导”,缺乏相关学习资源的系统提供,以及网站整体结构的介绍,导致学生网上学习的盲目性。此外,还存在网上教师指导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全面、不具体等问题。

“云冈石窟”专题研究性学习网站的设计在尽量克服以上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把网站设计成了集云冈特色区、资源区、学习准备区、研究性学习区、教师区、讨论区以及站内导航为一体的研究性学习网站,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颇有人文色彩的网络性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他们搜索、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网站的基本性质和特色

网站是针对山西省的信息化状况,为适应山西的具体情况而开发的专题性学习网站。网站的学习对象是初、高中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能以理论为指导去分析、解决问题。因此网站注重对实践探索内容的设计,网站研究主题的选取来源于大同市乡土教材《历史》的第十二课大同名胜古迹(一)及大同市乡土教材《地理》课本的第八课,并对课本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延伸,确立了研究主题及方向。让学习者在云冈石窟情景资源的环境中,感受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引起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站的主要特色如下:

1.针对当前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还未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本站设置了信息技术预备知识模块,提出在本站进行自主、协作学习时学生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同时为没有掌握基本技能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相关技能的课件。

2.专题内容的选择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内容来源于大同市乡土教材,围绕云冈石窟这一内容主线展开,从历史、地理、化学、环境、物理、数学、语文和艺术八个方向进行研究,并且在各个研究方向中,分别有各自的学习目标和研究任务,形成了一个有逻辑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使研究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及知识的拓展。这一特征为完成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提供了真正的研究环境。

3.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了清晰的学习导航栏目,克服了通常学习网站中学习迷失目标、不明设计者意图的巨大缺陷。学习导航栏目具体包括网站整体框架、研究性学习开展说明、站内资源分布等子栏目。

4.研究方向的设计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每一研究方向均提供研究起点、学习目标、研究任务、常见问题、成果展示和建议几个环节,为学习者独立完成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提供了支持,以免学生偏离研究方向。同时,在常见问题子栏目中提供了处理相关问题的参考站点。

5.独具特色的多样化评价系统。网站的评价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学生学习评价系统、教师指导评价系统和网站整体功能评价系统。其中网站整体功能评价系统采用的是在线评价的方式,教师指导评价系统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学生学习评价系统根据不同学习目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三、网站的整体规划与功能

网站的框架结构如下图。

1.研究性学习区(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区),即学生区,该区是本网站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让学习者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提供的资源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其主要的内容由信息技术预备知识、研究性学习、研究方向(角色选择)、成果展示及测试评价几部分组成。信息技术预备知识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网络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浏览网页、资料下载、发送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的技能),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为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所使用的有关软件的使用能力等(如:画图板、Excel、Word、PowerPoint等软件);研究性学习环节主要包括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政策和法规,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方向围绕云冈石窟这一内容主线展开,从历史、地理、化学、环境、物理、数学、语文和艺术八个方向进行研究,在各个研究方向中,分别有各自的学习目标(阐明从该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应获得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研究任务(抛出从该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的子课题)、成果展示建议(为学习者提供研究结果展示的参考建议并提供相关案例)和常见问题分析(为学习者列出在这一研究方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提供自主学习支持)。

2.教师区。教师区的主要内容由乡土教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介绍、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教师参考、学习经验交流几部分组成。这一区域为教师设计了有关乡土教材、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教学设计,教师专题性研究学习所需的参考资料以及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在这里,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提出主题阶段,教师主要是情境创设者、活动组织者和信息导航者;在活动展开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意志激励者;在成果交流阶段,教师则是促进迁移者、总结概括者。此外,由于网上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也非常重要。

3.云冈特色区(扩展性学习资源)。云冈特色区(扩展性学习资源)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云冈概况、云冈沿革、佛教艺术、经济旅游。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扩展学习者的视野,使学习者在充分了解云冈石窟的各个研究方向之外,对云冈石窟佛学、经济旅游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4.网上协商讨论空间。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学会分享与合作,因此在建设该网站时要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尊重他人的想法,发展团队精神。网上协商讨论空间正是为此而设计的。讨论区包括实时讨论区和非实时讨论区,该区为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以实现学习过程中的实时或非实时讨论和疑难咨询。在这里,系统提供的交互工具种类很多,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新闻组等请教教师,也可以通过BBS或聊天工具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

5.评价系统。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指导评价和网站功能评价三部分。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很容易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体现,但我们更多的是提倡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体验”。

在学生学习评价系统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然后是协作者或者同学的评价,最后是教师或者家长、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对于基础性目标,主要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一些必要的测验量规,进行“自我调节式”的评价。对于表现性目标,主要设计了成果展示区,以实现“展示表现”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由学习者、伙伴与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信息随机产生,评价的结果表现为对个体的特定考察和对作品的定性分析。对于伴随性目标,主要设计了电子学档(包括课题研究的情报资料和各种研究记录)评价,进行“情境诊断”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由专家、导师、伙伴进行评价,评价信息是情境化的,评价的结果表现为对活动绩效的定量考察和定性分析。

教师指导评价系统主要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对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的不同环节的指导、咨询作用进行的定性评价。网站评价系统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宏观着眼,从建设主题、指导思想、技术性能等方面来评价网站;另一方面则从微观入手,评价网站的专题确定、内容选取、结构组织、资源设计等。

[参考文献]

[1]谢幼如等.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2]黄娟,李克东.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及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及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篇2

相关热搜: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环境伦理学伦理学与生活

信息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伦理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伦理学,是一门以信息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伦理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当今,人类身处新世纪的初始阶段,社会信息化给信息伦理学的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伦理学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伦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已成为信息界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心的一个课题。

1.构建我国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这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因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对于信息伦理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伦理学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1.1整体性原则

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伦理和伦理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伦理学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

1.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伦理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伦理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1.3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等级系统原则就是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系统的形成是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从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因此,系统的等级存在本身是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产物。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观点,从有序性不断飞跃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

2.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

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科学体系。科学的方法论是构建一门学科的根本前提,也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

2.1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所组成的逻辑系统。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关键就在于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所谓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是范畴体系的出发点或称逻辑始项[3]。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规定:

首先,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有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之分。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概念,必须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而非主观臆造的概念,必须是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人们对该概念所指代的东西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其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学科概念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很多科学概念,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充当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概念,本门学科的其它概念均可以通过它加以说明。

再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包含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可以推演出学科理论体系中的所有概念和关系。

最后,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能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维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形式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4]从恩格斯的话可以看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能够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2.2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个范畴体系,都是通过范畴体系来解释其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那么,怎样确立范畴体系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进行的。按照马克思的看法,学科理论体系的展开(叙述)虽然必须在对具体材料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在研究工作完成之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但学科理论体系的展开方法(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不同,它是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先验结构开始的。总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2.3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

我们把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相应地,我们把与之相对应的最具体的概念、原理称之为逻辑终点。从逻辑起点向逻辑终点,即从最抽象的范畴向最具体的概念推进,必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推演出一系列中介概念,使理论体系的构建沿着最抽象的概念这个逻辑起点经一系列中介概念到达逻辑终点,同时找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归纳、分析、综合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总结,形成学科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后又通过分析、综合特别是演绎推理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单纯依靠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思维过程去构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都是不现实的。

以上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精神。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典范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那么,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的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3我国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按照科学的方法论构建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就是要将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思路展开。首先,要找出该门学科的最基本、最抽象的科学概念作为理论体系展开的逻辑起点。由于确定逻辑起点的实质是揭示该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种什么样存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内容称之为存在论。其次,从作为逻辑起点的最基本、最抽象的概念推演出能够抵达逻辑终点的中介概念,形成与之相联系的相应的判断,即该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由于这一部分主要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称之为本质论。最后,从基本原理和规律向逻辑终点推进,推演出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具体中的体现,得出各种具体的逻辑结论。在应用性学科中,逻辑终点就是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这一部分一般称之为实践论。

3.1信息伦理学存在论

存在论部分的中心任务就是确定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我们认为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信息伦理观(即规范信息人员行为的伦理道德观念)。那么,这一概念是否符合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所必须具备的规定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信息伦理观是一个科学概念,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是广为人们接受的概念。其次,信息伦理观是信息伦理学学科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其它概念(如信息伦理意识、信息伦理关系、信息伦理活动)均可以通过信息伦理观加以说明,它们都是客观存在和发展的。信息伦理观在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再次,信息伦理观包含了信息伦理学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出信息伦理的本质、信息伦理的基本规律、信息伦理准则、信息传播伦理等一系列下位概念。

存在论部分主要讨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伦理的历史沿革。由于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因此,存在论中我们首先从信息伦理的历史发展来探讨信息伦理学是如何顺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信息伦理问题的研究始于美国信息学家WeihergG.M,他于1971年出版了《计算机程序编写心理学》—书,首先对信息技术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信息伦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信息社会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信息社会伦理问题,如侵犯知识产权、非法存取信息、信息技术的非法使用、信息责任归属、信息授权、侵犯个人隐私权和肖像权等。这些社会信息伦理问题应用以往的社会伦理法则是难以定义、解释和调整的,而且,以往的相关法律法规又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这种现状需要信息人员、科研人员和法律界共同研究和探讨[6]。

(3)信息伦理的存在价值。信息伦理是社会信息现象中的伦理道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和道德因素在社会作用下的综合体。它可以指导和纠正个人的信息行为,又可以指导和纠正团体的信息行为,使其符合信息社会基本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使社会信息活动中的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和谐和完善。

3.2信息伦理学本质论

信息伦理学本质论,主要是探讨信息伦理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伦理的本质。信息伦理是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对信息伦理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对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把握。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信息伦理不是由国家强行制约和强行执行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我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m。

(2)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信息伦理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即信息的激增、信息经济的崛起与壮大、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可以说,它的形成根植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其存在和发展有牢固的根基。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信息伦理学的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伦理学,是一门以信息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伦理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3信息伦理学实践论

揭示信息伦理学的本质和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由于信息伦理学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实践论在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论部分主要讨论的问题有:

(1)信息伦理学原理:主要研究信息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等。

(2)信息伦理学方法论:主要研究信息伦理学方法体系构成及其内容。

(3)信息伦理学发展史:人类的信息伦理可追溯到古代传统的伦理,因而,研究信息伦理的历史沿革无疑是必要的。通过对其发展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为现代信息伦理流动提供有益的启示。

(4)信息资源理论研究:以信息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布局以及信息资源的成本、价值问题,目的是对信息伦理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5)信息政策研究:主要以信息政策的作用、类型,制定的原则、程序等为研究方向,从理论上为信息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保证。

(6)信息伦理教育学:该分支学科探讨社会环境对信息伦理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实际技能、人才本身的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以及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更利于人才的培养等等。

(7)信息心理学:该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与信息的关系,信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如何消除信息给人们造成的不利心理影响,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8)比较信息伦理学:该学科主要是通过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对跨国、跨地区和不同环境下的信息伦理活动进行比较分析,以及信息伦理与其它学科关系的跨学科研究等。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篇3

[关键词]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整合发展策略

[分类号]C253

信息在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在信息稀缺时代,谁先获取信息,谁就抢占先机,掌握主动。在信息过载时代依然如此,因为要从海量信息中迅速有效地筛去垃圾信息,所面临的技术挑战难度甚至超过稀缺时代。所以,信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它的获取、组织整理与利用已成为时代话题和研究焦点。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就是将各种载体、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依据一定的需要,进行评价、类聚、排序、建库等加工,重新组合成一个效能更高的信息资源体系,使人们能够通过统一的检索平台查找和浏览相关信息资源,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1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让使用者在享受方便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降低了信息者的门槛,但信息技术和标准的多样化,信息大量的重复,甚至真假难辩,让使用者一筹莫展。

对受众来说,信息不仅是呈爆炸式增长,甚至可以用泛滥成灾来形容。面对这样的信息困境,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整合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整合研究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国内的研究也从这个时期开始。“整合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个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相关技术和标准对分散的、异构的系统、服务和资源乃至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效率更高的数字服务体系,以便实现广泛的资源共享,推进个性化、一站式信息服务”。

2008年,北京大学的吴慰慈教授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十个热点问题》一文中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检索问题列为十大热点之一,提到了信息导航、信息智能导航、文献自动标引、推送技术等几大整合技术,真实反映了当前整合的发展现状。

2009年,张晓娟等在《我国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热点分析》一文中,对1998―2008年期间中国期刊网所收录的信息资源整合领域的期刊论文进行共词分析后,把我国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的热点概括为8个主题:电子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信息组织与服务、整合方法、信息资源整合管理、整合技术、信息资源检索、图书馆信息服务。

但从国内的整合实践来看,绝大多数的整合仅停留在信息导航阶段,而引人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图书馆不多。清华大学图书馆是国内数字资源整合起步最早的,从2001年起就针对电子期刊资源开展了电子期刊导航服务,2006年引进SFX系统来做期刊的关联及链接服务。除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少数几家图书馆整合了较多类型资源外,大部分图书馆只整合了少部分资源。究其原因,主要有:

1.1数字资源管理技术落后,资源整合仍处在过渡时期

国内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在90年代末期曾有一个更换高峰,至今这些系统已运行10年了。然而,即使集成系统升过级,也仅限于对传统文献的管理,数字资源的管理未纳入升级的范畴,需要引入新的资源管理系统对专业资源进行整合,如meflib&sf、map等。但是这类系统的售价较高,并非所有图书馆都有实力购买,因此,目前所谓的资源整合还停留在导航阶段,而这个阶段早已被预言为过渡阶段。

1.2缺乏资源整合专业技术人才

资源整合是信息研究方面的新学科,这个学科具有交叉性,既需要资源管理方面的图书情报学专业背景,又需要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能力。具备这样综合背景的人才的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因此,资源整合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应用研究。

1.3应用研究落后于理论研究

资源整合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理论研究在2005年和2006年达到高潮,而应用研究始终在原地踏步。目前,图书馆采用的整合应用技术多是过渡性质的信息导航、OPAC整合等。较高层次的数据库整合用得最多的是数据库供应商提供的系统,但这些系统与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系统很难整合在一起。

1.4数字资源和传统资源的元数据不统一

传统文献一般都用机读目录格式存储,并且已建有联合目录。目前,数字资源的元数据没有统一标准,要把元数据整合在一起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而且还面临数据更新的问题,单个图书馆无法完成。所以,数字资源要完成整合,也面临多馆联合编目的选择。

1.5信息服务整合研究相对薄弱

图书馆虽然进行了一些面向用户的服务整合实践,但总体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数字资源与纸本资源未实现完全无缝链接,许多图书馆没有将纸本信息与数字资源信息的整合列入日常工作,影响了图书馆承诺的“一站式”服务效果。

1.6用户需求研究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图书馆目前能提供的服务是OPAC、数字资源统一检索、学科导航等,“面向用户的服务学科化、专业化、项目化”等增值服务属于初级阶段。图书馆未提供比搜索引擎更深层次的服务,而使用却比搜索引擎繁琐。尽管有很多信息通过网络搜索链接到图书馆,但用户使用的并非图书馆,而是搜索引擎。

用户的需求研究、用户行为与习惯研究等主动服务模式没有被图书馆广泛接受。面对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图书馆的应变能力不足。特别是对资源内容还停留在简单的描述上,深度挖掘与资源内容整合尚在探索阶段。

1.7资源与服务的整合力度不够

资源整合、服务整合仅仅是局部的整合,资源与服务的整合才是发挥图书馆整体实力的关键。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藏”的功能往往大于“用”,服务部门与资源建设部门对资源的“藏”与“用”衔接有缝隙,资源部门对资源利用与整合的参与度不够,资源利用的信息也未能通过服务部门完整地反馈给采访人员。这是图书馆管理中的一个弱项,资源与服务的整合应该成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

2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整合的内外部环境研究

针对信息资源及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从资源组织与管理来说,要统一元数据,建立共建共享机制,面向用户需求,提高应用水平。从外部环境来说,要建立相关学科,培养人才队伍,注重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战略研究。具体来说,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

2.1统一元数据著录标准,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不同资源类型使用不同的元数据,图书、期刊一般使用MARC,数字资源则因出版商不同,提供的数据格式也不相同。因此,要整合传统资源和数字资源,首先要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来描述和揭示各种资源。

在数字资源的组织管理上,可以借鉴传统资源的目录共建共享的模式,因数字资源的海量信息要维护更新不是单个图书馆能执行的,也必须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打破出版商的垄断,让数字资源从采访、试用到购买、编目信息都能合作完成。

有必要在高校或公共图书馆范围内,开发数字资源联合目录平台,统一各种标准,由各个成员馆上传信息,共同维护数据,使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对数字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达到投入与产出的平衡。

2.2建立数字资源利用与开发及文献整合相关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科发展是对现实应用的最好推动,人才队伍是发展的可靠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的发展日新月益。有关数字资源利用与开发,数字资源与文献整合的应用研究需要学科支持,信息管理专业必须关注现代文献资源组织与管理,培养有现代信息技术背景的文献组织与管理应用型人才。

2.3提高整合研究的实际应用水平

资源、服务、资源与服务这三方面的整合应成为一个整体。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仅是对资源或对服务整合的单项研究,资源与服务整合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4注意宏观战略、发展方向研究

信息在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无论是在信息稀缺时代还是在信息过剩时代,信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它的获取、组织整理与利用将是一项战略选择。特别是宏观战略和发展方向的研究将对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起引领作用。

3整合案例研究

3.1国外信息资源整合案例

3.1.1WorldCatWorldCat是全球统一目录,由10000多个0CLC成员机构共同维护创建,2009年联机记录超过14亿条。它不仅是0CLC合作的中心,而且还是0CLC提供服务的主要构建模块,是其他0CLC服务(包括资源共享、编目和元数据、馆藏管理、参考服务、电子内容、数字馆藏和保存等)的基础。

3.1.2Hollis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开发的Hollis(HarvardOnlineLibraryInforma-tl’onSystem)信息服务系统整合了哈佛大学的所有资源,收藏了900万条记录,包括1500万种图书、期刊、手稿、政府出版物、地图、缩微资源等。同时它和WofldCm一样可以通过下载一个LibX搜索工具软件,将整个主页的内容嵌入FireFox浏览器的工具条中。这改变了用户使用图书馆必须进入图书馆网站的服务方式,将图书馆变成一种信息搜索工具。

3.1.3WorldCat和Hollis的对比研究WorldCat和Hollis的实践走的道路不尽相同,两者根据本身的定位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将自己的服务做到尽善尽美。

WorldCat面向的用户是以团体用户为主,将自己的服务扩大成一个服务平台,用户进入后,从资源至工具一应俱全。它的资源整合与服务整合存在于一个虚拟空间,相对于单个实体图书馆来说,整合理念更现代、更彻底。

Hollis的功能更像一个传统图书馆的网络版,它的资源整合是基于一个图书馆的收藏,所以它的资源整合与图书馆的实际收藏相对应,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源在网站上都有其单独的存在空间,以方便用户使用。

WorldCat和Hollis的共同点是服务整合都充分利用了一个更大的信息搜索平台,FireFox浏览器和ya―hoo等搜索引擎,借助于用户熟悉的信息搜索方式,扩大自己的服务对象,提高图书馆在虚拟空间的利用率,扩大图书馆在虚拟空间的影响力。

3.1.4WorldCat和Hollis的启示WofldCat和Hollis面向不同的用户,根据自己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它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的资源整合和服务整合模式的范例,从资源的整合到服务的整合,“整合”对象不断扩充,整合方法不断丰富。

WoddCat和Hollis的整合层次可以分为三层:数据整合、事务整合、操作整合。数据整合是将标准化的数据集结在一起,事务整合是把系统中发生的所有事件或事务联结起来,操作整合则通过屏幕或程序在不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3.2国内资源整合案例:专题数字图书馆实践

国内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实践较国外晚,资源的整合大都集中在数字资源上,馆藏整体资源的整合工作以专题数据库为核心进行得较为成功。以下是高校图书馆的专题数字图书馆实例。

3.2.1清华大学建筑数字图书馆清华大学建筑数字图书馆(网址:http://166.111.120.55:8001/)始建于1999年10月,由清华大学图书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三方合作共同研制开发的。

3.2.2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图书馆“经济学学科知识门户”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图书馆“经济学学科知识门户”(网址:http://202.112.118.36:4237/UserCenter/home/static/index.xmI)收录了学术论著、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学术机构等多种资源类型和网络重要学术资源;通过门户网站将资源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提供资源类型和学科主题分类的“一站式检索”。

3.2.3南通大学张骞研究数据库南通大学图书馆和南通大学张謇研究所联合开发了张謇研究数据库(网址:http://zjyj.ntu.edu.en/),收录1900年以来国内外关于张謇研究的各类文献资料。资源包括:期刊论文数据库、会议论文数据库、报纸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张謇研究著作数据库等。跨库检索做得比较彻底,真正做到了“一站式”检索。

4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整合的战略和发展方向研究

4.1国内外整合类型和实现机制研究

信息资源的整合类型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学者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数字资源的整合类型与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4.1.1国外整合类型和实现机制研究国外资源整合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集中在数据库领域。90年代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整合研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到了极大关注,整合研究国际会议也连续召开,并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数字化资源的主要提供者是数据供应商,最早的整合系统是数据供应商为了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而开发的。如爱思唯尔的ScienceDireet系统,还有施普林格建立的Springer-Link系统,以及SwetsBlackwell公司在2002年10月推出的SwetsWise系统,2000年出版商国际链接协会(PublishersInternationalLinkingAssocia―

tion,Ine.)发起的CrossRef项目,都是较成功的资源整合实例。

国内学者李广建等对国外的资源整合技术进行了跟踪研究,2005年在《图书情报工作》上组织了《整合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讨论,介绍了国外学者对整合研究的理论成果、国外Web整合系统的特点、相关技术及发展趋势等。2007年又在《中国图书馆学报》第2期发表了《数字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及关键技术――对国外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实证研究》,对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发的143个数字资源整合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整合系统的地域分布、时间分布和各国的研究实力。研究表明,美国在143个系统中占了51.7%,优势明显;其次,是德、法、英、意、瑞士等国家,所占比例在10%-50%之间。多国间的合作研究主要在美国和欧盟间进行,占4.2%。143个系统中,最早出现的在20世纪80年代,如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开发的MRDSM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访问资源的统一接口。

国外的学者将整合的类型分为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二分法将整合类型分为数据整合与功能整合;三分法将整合类型分为数据整合、事务整合、操作整合;四分法将整合类型分为门户整合、业务过程整合、应用整合和信息整合。这几种整合类型与国内学者提出的基本相似。通过对整合类型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的整合研究经历了形式到内容,从技术到目标的演进。

“知识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的主流趋势”,“语义网/知识网格将成为数字资源整合的最终归宿”。从简单整合到复杂整合,从导航整合到跨库整合,从资源整合到知识整合,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标和实现方式。

4.1.2国内整合类型和实现机制研究在国内数字资源整合研究中,马文峰是较早的研究者之一。她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知识门户”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实例。她在2002年发表的《数字资源整合研究》。一文中,将数字资源整合的方式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汇合整合方式、组合整合方式、重组整合方式及一体化综合整合方式。

2003年,刘峥在《数字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其发展》一文中,将整合方式归为三类:基于OPAC的整合、基于数字资源导航的整合、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整合,并对这些整合方式进行了客观的评论,指出数字资源导航这一整合方式的“先天不足,必然成为数字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过渡阶段”。

2004年,黄晨在《资源整合模式及其实现研究》一文中,从源整合和数据整合两个层面探讨了整合的模式、源整合下罗列了导航整合、平台整合等方式;在数据整合下则列举了本地数据整合、网络数据整合等方式。文章对源整合方式提出了与刘峥相同的观点,认为导航、平台整合是一种过渡形态。

2005年,黄晓斌、夏明春在《数字资源整合方式的比较与选择》一文中,将整合方式按对象分为四类:基于导航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基于OPAC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基于链接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基于跨库检索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等。文章提出了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的整体最佳方案:在保持前两项整合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后两项整合系统的工作思路。

2005年,马文峰在发表的《数字资源整合方式研究》一文中,从数字资源加工、处理的程度及技术方法等方面,将整合分为三个层面:数据整合、信息整合、知识整合,她认为这三种方式在实践中并不是相对独立的,是互有交叉重合且逐次递进。2002年到2005年,马文峰在两篇论文中对整合类型的论述已经从物理走向内容,从单纯的数据集成到知识组织,反映了整合的理论研究走向成熟。

2006年,苏兰芳等在《数字资源整合模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依据信息资源的存储与检索方式,将信息资源整合分为实体法与虚拟法。其中实体法指对现有的数字信息资源重新组织、深度加工、二次开发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而虚拟法则是不改变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结构和检索方法的条件下,实现对异构的多数据源的统一访问。文章比较分析了这两种整合模式,给出了先实体后虚拟的整合建议。

2008年,赵英、雷强在《基于贝叶斯本体映射方法的数字资源整合》一文中,将整合分为四个层次:基于导航的资源整合、基于OPAC的资源整合、基于异构统一平台的资源整合、基于语义的资源整合。文章从技术层面对基于语义的资源整合的基础――本体映射进行了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除了整合类型研究,资源整合实现机制也是数字资源整合研究中的重中之重,不同资源需要不同的整合机制,而不同的整合机制会选择不同的技术支撑和系统,从而对整合的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4.2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整合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资源整合和服务整合的发展战略将以融入社会主流文化为发展方向,从边缘逐步回归文化与信息中心的地位;建立竞争机制,增强竞争实力;开放与保护并重,服务从被动到互动,并实现从互动到主动的超越。要达到这样的发展目标,必须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发展策略。

4.2.1信息资源建设要面向用户,面向需求,面向服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受经费的影响较大,大多没有建立和完善资源建设发展规划。资源建设一方面缺少规划,另一方面重藏轻用或者说盲目建设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改变资源建设的重要措施就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服务推进资源建设。近年来,信息服务在图书馆的业务发展中所占比例已有提升,以服务来提高图书馆软实力的发展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面向用户、面向需求、面向服务建设信息资源,必定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和网络传播能力以及进入社会和文化主流的机会。

4.2.2以资源与服务的整合为目标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服务整合已成为业务中心,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检索和一站式服务是重中之重。资源建设应把资源利用作为工作中的一部分,与信息服务工作做好衔接。总之,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是一个整体,建设与利用并重才能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优势。

4.2.3将数字资源纳入图书馆的主流业务在信息时代,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改变人们利用信息的习惯,数字资源的大量涌入给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至今,数字资源业务并未进入图书馆的主流业务。围绕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图书馆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络为发展平台,进行业务重组。数字资源产生的业务流与图书馆传统业务不同,数字资源的著录与整合、维护更新都非手工方式能完成,需要数据库供应商、网络及图书馆三方合作来完成。而且,新的信息技术总是率先应用于数字资源,因此,对图书馆来说,数字资源的利用永远都是一个新课题、一个主流话题。

4.2.4引进先进的知识管理机制,提高行业竞争力近年来,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实时资源,图书馆配置了大量的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与实体资源的重合现象越来越普遍。特别是期刊,一种期刊既有纸本又有电子版,对期刊收藏卷期的描述就有多种组合,纸本卷期、不同的数据库收录该电子期刊的卷期,这些卷期有可能是重叠的,也有可能不连续。对用户来说,丰富的资源应有多种使用方案。而这些方案由图书馆来完成。因此,图书馆必须引进先进的知识管理机制,从软件到硬件两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图书馆界已迎来第二次管理系统更新高潮,以应对信息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随着新管理系统的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将推进图书馆的信息整合水平和信息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整合应该制定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重组图书馆业务流程,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选题方向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1篇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重点已从封闭式信息技术组织采纳行为转向交互式信息技术的跨组织系统扩散行为,以及后采纳期的组织成员采纳与使用行为,大量研究在IDT或TOE框架的基础上融合其他理论,对信息技术组织扩散进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对近40年来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相关文献进行考察分析,旨在介绍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进展,建构其理论整合框架,展望其未来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理论整合框架

1研究背景

20世纪末,局域网、因特网、电子通讯技术以及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在企业组织间的全球化扩散催生了以商业流程再造、电子商务等变革为代表的商业创新浪潮,信息技术已成为组织创新的主要驱动力。2015年,“互联网+”被升级为我国国家战略,中国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搭建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平台成为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首要任务。

一般而言,信息技术组织扩散影响因素研究与阶段研究是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的重点。影响因素研究方面,主要采用横向比较方法考察信息技术组织采纳与实施过程中变量与特定结果的关联。本文对近40年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相关文献进行考察分析,旨在介绍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进展,系统梳理其理论模型,展望其未来发展。

2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的发展

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至80255年代,早期重点讨论封闭式信息技术的组织采纳行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互联网的出现,促使大量研究开始关注交互式信息技术在跨组织系统中的扩散行为;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组织扩散进程进入内化阶段,后采纳期的组织成员采纳与使用行为成为本阶段的研究热点。

2.1交互式信息技术

封闭式信息技术是依托单机、局域网即可完成工作的信息技术,是早期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互联网的普及,研究焦点逐渐转向交互式信息技术。Iacovou等认为信息技术扩散中的组织之间构成了一个跨组织系统,他们从跨组织系统特性

出发对小型企业EDI系统采纳行为加以考察,研究发现,只有当EDI系统得到普及,引进该系统的用户才能从中获取更为完整的利益。Premkumar等在对78家位于偏远地区中小型企业的互联网扩散行为进行考察后发现,位于偏远地区与母公司具有垂直联系的子公司或分支部门,因为拥有与母公司进行日常沟通的内线系统而更少采用互联网。

2.2后采纳期

信息技术组织扩散早期研究聚焦于启动期与采纳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侧重对组织结构变量的研究,一是侧重对具有影响力的高层精英在启动阶段对组织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然而除了组织结构与高层精英之外,信息技术被组织采纳后能否正常运转和发挥功效,取决于信息技术后采纳期间的组织成员行为。20世纪80至90年代,部分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后采纳期的扩散行为。Leonard-Barton等考察了计算机跨国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员工的互动关系对员工采纳“LAYOUT”专家系统软件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创新技术具有主动采纳意愿的员工不会受到高层管理行为的影响,只有那些对创新技术没有主动采纳意愿的员工才会听从高层管理指示。Zhu等对电子商务技术组织扩散行为不同阶段(启动期、采纳期与常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后发现,竞争环境对启动期与采纳期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竞争压力也可能导致企业倾向于追逐最新技术而非对现有技术的开发使用,竞争环境对常规期行为具有反向影响。组织环境对个体后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是后采纳期研究的主要内容。Sykes等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信息系统内化阶段传统支持结构(培训、在线支持、咨询台支持、变革管理支持)与非正式的组织成员网络支持(同行建议连带)对组织成员系统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以及工作绩效4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最终发现同行建议网络能够更好地满足组织成员的信息需求。

3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理论的整合

3.1基础理论:IDT和TOE框架

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diffusiontheory,IDT)、技术-组织-环境框架(technology,organizationandenvironmentframework,TO框架)是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的经典分析工具。IDT以传播学为基础,立足于创新的传播过程研究,将社会结构重新纳入传播过程加以分析。创新扩散过程是个体或相关单位将创新(新的观念、实践或事物)经由特定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间进行持续传播的过程。IDT从组织、个体与创新三方面对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加以考察。Moore等对信息技术扩散研究的测量工具进行了系统考察,最终将有关创新属性测量工具归结8个变量,分别是操作自主性、形象、相对优势、兼容性、感知易用性、可性、结果可呈现性、可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全球化推进,产业背景、竞争市场等环境因素对信息技术组织扩散行为的影响加深,以技术、组织与个体三方特性为分析框架的IDT无法全面阐释新时期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现象。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采纳;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0.7;F0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6)03-0019-07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和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当前4G乃至5G移动通信技术和高速光纤互联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更加明显的体现。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与经营活动和大众生活的互相融合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同时也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繁荣。

组织和个人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发挥效果,信息技术采纳关注的是组织及个人对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相关问题。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信息技术采纳问题一直是管理信息系统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Fishbein和Ajzen的理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DiffusionTheory)、Schifter和Ai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以及Venkatesh等的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nifiedTheoryofAcceptanceandUseofTechnology)都是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经典模型和理论。Venkatesh和Davis、Taylor和Todd对以上经典采纳模型进行了补充和扩展,从新的理论研究视角和采纳对象视角来研究信息技术采纳行为。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近年来在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中有关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论文,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信息化建设高速实施的背景,展望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发展方向。

二、研究方法

本文按照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搜集文献,通过使用EBSCO、JSTOR、Emerald等数据库和GoogleScholar搜索工具。按照ITAdoption、ISAdoption、InformationTechnologyAdoption、InformationSystemAdoption、ITAcceptance、ISAcceptance等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筛选出有关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的文献。为保证所选文献能够代表对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最高水平,本文将文献期刊来源限定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内的国际顶级期刊。包括MISQuartedy、Inform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ManagementScience、DecisionSciences、DecisionSuppo~Systems、JournalofManagementSystems、InformationsystemsJournal、Informationsystems等。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划分为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以及多元化研究时期,并结合当前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的背景,探讨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三、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发展阶段

理理论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基础性理论,1975年由美国学者Fishbein和Ajzen提出,用以分析态度影响个体行为的现象,主要研究从信息感知到态度形成的过程。理理论考虑到主体的行为受到行为意愿的影响,从主体行为的角度为后来的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奠定了基础。理理论的结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体的实际行为受到行为意愿的影响,行为主体的行为意愿受到主体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影响,主观规范受到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的影响。

(一)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

1989-1995年可以被认为是采纳理论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中的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该时期的主要代表性成果是Davis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理理论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被认为是信息技术采纳实证研究兴起的标志。

1.技术接受模型

Davis以理理论为基础,结合自我效能理论和期望理论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去掉了理理论中的主观规范、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这三个变量,认为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只有行为态度这个变量,而行为态度又是信念的因变量。Davis对理理论进行了如下的主要改造:从期望理论模型中提取出感知有用性,从自我效能理论中提炼出感知易用性,使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取理论中的主观规范,形成了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的主要假设包括: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行为由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意向由感知有用性和对信息技术系统的态度共同决定。对系统的态度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易用性决定感知有用性,外部变量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间接地决定使用者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Davis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意向显著影响实际使用行为,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大于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感知有用性对态度的影响作用强于感知易用性对态度的影响作用。技术接受模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较为开放的普遍适用模型.据此可以了解外部变量对使用者信念、态度及意向的影响,以及对信息技术使用的影响。

技术接受模型一经提出,引起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Adams等分别利用语音信息和电子邮件两种电子信息系统用户的数据,检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在电子信息系统使用中的重要作用。Segars和Grover对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结构效度和模型适用性进行了详细检验。Chin和Todd对技术接受模型的稳定性、信度、效度和操作化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检验,发现外部变量对个体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来解释。

但也有学者对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质疑。Gefen和Straub通过对电子邮件使用行为的研究,发现性别对感知和使用电子邮件系统行为的影响差异性很大,而性别差异仅仅是文化差异的一个基本方面,因而他们认为技术接受模型中舍弃主观规范的做法值得商榷。由于在组织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会受到外界带来的压力,因而应该考虑主观规范。Lefris等发现技术接受模型对系统使用的解释度只有40%,据此推断技术接受模型中没有包含一些重要的变量.只有加入组织和社会变化过程等变量,才能提高技术接受模型对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的解释能力。

2.同时期其他理论

受到技术接受模型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用于探索信息技术采纳行为问题的启发,同时期的其他学者尝试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其他模型和传播学领域的模型引入信息技术采纳研究领域。提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任务技术匹配理论(TaskTechnologyFitTheory)和创新扩散理论等。这种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带动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繁荣。也为后来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理论扩展而来,Schifter和Ajzen认为个人行为意向不能全部由个人意志决定,常常会被其他个体的行为所影响,所以他们在理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行为控制变量。由此,计划行为理论中个人行为意向的决定变量变成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由控制信念和感知便利性共同决定。

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关键变量是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执行某种任务能力的自我评估。Hill等研究了自我效能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对计算机使用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使用计算机的先前经验与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信念有影响关系.但并不能直接影响用户对计算机使用的决定,而自我效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用户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使用。Burkhardt和Brass使用纵向研究方法研究了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中自我效能对技术创新采纳的影响作用,发现自我效能高的雇员较自我效能低的雇员率先采纳创新技术,也更加明显地提升了自我能力和中心化的程度。Gist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计算机软件培训过程中。自我效能高的参与者比自我效能低的参与者明显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Goodhue和Thompson提出的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认为,如果信息技术能够得到使用,并能够很好地匹配用户所要完成的任务,那么信息技术将提高个体绩效。Goodhue和Thompson通过对600名在26个非信息系统部门工作的、使用25种不同信息技术的员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部分支持了理论上的假设。即技术特点和任务特点决定了技术任务的匹配关系,而技术特点和任务特点的匹配关系和信息技术的实际使用共同影响了个体绩效。

创新扩散理论由Rogers提出,传播学认为创新是以一定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进在社会系统中进行传播的过程。借鉴传播学对创新的定义.创新扩散理论认为,个体对于创新持有不同程度的接受意愿。因而接受创新的人口比例随着时间推进,呈现近似正态分布。因此,当使用累计比例曲线来代替随时间推进的正态分布接受曲线时。就呈现为s型曲线,也就是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

(二)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

1995-2003年可以被认为是信息技术采纳问题研究的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技术接受模型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指出技术接受模型中的变量结构过于简单。不能准确地描述用户对信息技术的采纳行为,实际可操作性较差。因此,对信息技术采纳理论进行修正和整合的研究工作成为该时期的主流。

1.技术接受模型的修正

由于对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意向和态度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不同见解,学者们通过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修正,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Venkatesh和Davis在新的修正模型中引入了能够影响感知有用性的社会影响过程和认知工具性过程.改变了感知有用性仅受外部变量和感知易用性影响的关系。并将该模型命名为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Extended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模型中的社会影响过程包括主观规范、形象等变量。以及自愿性、经验等调节变量;认知工具性过程包括工作相关性、产出质量、结果展示性和感知易用性等变量。

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的主要改进体现在:一是变量的差异.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舍弃了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态度变量.扩展出包括主观规范和形象等相关的社会影响因素,加入了认知工具过程变量:二是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为了达到便于操作的目的。排除了理理论中的社会因素,使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这两个变量衡量信息系统的使用决定;三是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在理论上更加完善,深入考虑了在信息系统使用中,社会影响过程和认知工具过程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也说明了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2.模型的整合和扩展

Taylor和Todd使用计算机资源中心12个星期内3780名访客的数据,从中挑选出786个潜在用户行为数据,分别检验了技术接受模型和两个不同的计划行为理论修改模型。结果显示,将计划行为理论中的信念结构分解后的模型对行为意向的解释度更高。因此,他们提出解构计划行为理论(DecomposedTheoryofPlannedBehavior),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解构计划行为理论通过设计战略和实现战略的应用来影响系统的使用,从而给出了对行为意向更加全面的解释。这也标志了信息技术采纳研究开始对多个理论和模型采用整合和扩展的研究方法.例如,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动机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进行综合。学者们发现不同特性的群体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存在差异,于是在模型中加入若干调节变量以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经验、性别和年龄等是被考虑和研究较多的调节变量。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

杜栋,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指导教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负责人,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科方向(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兼统计学学科带头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计算机模拟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负责人,他提出了“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中心”向“以信息资源管理为中心”的学科战略转移观点,其总的指导思想是从“技术导向”向“管理导向”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他特别强调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工程方法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已在国内信息管理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反响。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管理学教程》已经出了第3版,连续印刷12次。其带领的学术创新团队抓住“企业信息化工程”这一契机,发表了有关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研究文章20余篇,几年前与合作者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去年,他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企业信息化继ERP,CRM之后的第3股浪潮的《协同管理系统》,反映了其在此领域的研究走在国内前列。

作为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他积极开展六西格玛管理与ISO,BPR、ERP、CRM等的关系与集成研究,这是其近年来开辟的创新研究领域,在《数理统计与管理》等杂志上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目的是努力使企业数据化管理与企业管理信息化融合,使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统计学学科带头人,他把统计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学科专业进行交叉,开展了统计学学科下的统计信息系统学科方向建设,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了全面反映中国国情下统计信息化工作的《统计信息系统》,积极推进统计学学科研究从统计理论和方法向统计技术和手段迈进。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与控制问题打交道。然而,从人们对控制问题研究的成果看,迄今为止,对自然科学领域控制问题谈论的较多,而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控制问题则谈论较少,社会科学领域对宏观经济控制问题研究的较多,以至形成了“经济控制论”,而对微观管理控制问题则研究较少。所以,杜栋认为,应努力建立“管理控制学”。为了加快发展“管理控制学”这一交叉学科,他建议,我国管理科学家、企业管理家和控制论专家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以使控制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真正能结出丰硕果实。这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而他也正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经过多年各学科交叉的工作积累,和凡事“举一反三”的思考习惯,在已出版的《管理控制论》、《管理控制》基础上,他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关于管理控制的“第三部曲”――《管理控制学》,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教材。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篇8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ERP)ERP组织适配ERP同化

[分类号]F270.7

1、引言

随着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依赖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整合企业资源,提高快速响应市场与客户需求的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引入和有效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系统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许多企业ERP项目并未充分实现其价值,未达到企业预期目标。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APICS)的报告指出,40%的企业在ERP部署一年之后未能实现其业务目标,ERP同化失败率超过50%。James和Wolf发现,仅有10%至15%的受访企业通过采用ERP系统实现了其预期绩效目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息技术没有得到有效使用与同化。研究ERP同化的影响因素,找出影响ERP同化的主要因素,揭示其作用机制,将有助于降低ERP项目失败率,实现ERP项目预期目标。

信息技术同化研究可分为两类:过程研究和因素研究。过程研究认为信息技术同化是一个过程,由一系列序贯发生的阶段事件组成。研究者通过对各个阶段事件的考察来探讨信息技术是如何逐步与组织融合的。因素研究主要是识别影响信息技术同化的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因素影响信息技术同化的作用机制。过程研究与因素研究对信息技术的考察各有不同侧重点,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

2、研究框架与假设

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将强制压力、模仿压力、规范压力、流程适配、系统质量适配、信息质量适配、高层管理支持、有用性认知、用户态度、ERP同化等变量引入ERP同化模型,提出相关假设。

2.1ERP同化

Armstrong和Sambamurthy认为信息技术同化指“信息技术在支持、构建和实现企业战略与价值链活动方面的有效应用”,“有效”在这里指“达到预期的结果”。Bajwa、Garcia和Mooney将rr同化的概念引申扩展到ERP系统,认为"ERP同化指ERP在支持、构建和实现企业经营战略与价值链活动方面的有效应用”。

2.2用户态度

信念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为(即系统使用)。用户对使用ERP系统的态度越积极,则其越容易接受和使用ERP系统。Shipper和Davy验证了员工态度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员工态度对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H01(假设Ol,下同):用户态度越积极,ERP同化程度越高。

2.3高层管理支持

高层管理支持对用户态度、ERP同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高层管理者掌握组织资源分配权与重大决策主导权,其支持可以确保ERP项目所需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ERP项目的有效运作以及ERP系统在组织中的有效同化。②高层管理者参与变革管理。首先,高层管理者的言行会影响员工在行动中所使用的解释框架与员工对系统使用的态度,从而对用户接受和使用信息系统产生影响。其次,高层管理者对ERP系统的资源承诺会影响ERP同化的组织氛围和使用者对ERP系统的有用性认知,从而有利于促进ERP系统在组织中的使用和同化。③高层管理者参与制定激励政策。高层管理者可以利用行政权利,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增加用户使用新系统的动机和态度,从而影响员工的认知与行为,促进员工适应新的信息系统。

H03:高层管理支持对ERP同化具有正向直接影响。

H13:高层管理支持越高,用户态度越积极。

H03’:高层管理支持通过用户态度对ERP同化有正向间接影响。

2.4有用性认知

用户对ERP系统能提高个人与企业绩效的认知,会影响用户态度和行为,有利于用户对ERP系统的接受和使用,从而促进ERP系统在组织内的同化。Davis在研究信息技术接受时发现,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有用性认知对其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与意愿有重要影响。Seddon在信息系统成功研究中亦发现,有用性认知会影响信息系统使用,并进而影响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

H02:有用性认知对ERP同化具有正向直接影响。

H12:有用性认知越高,用户态度越积极。

H02’:有用性认知通过用户态度对ERP同化有正向间接影响。

2.5制度压力

制度压力主要包括强制压力、模仿压力与规范压力。强制压力来源于拥有权力的组织,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强势客户与强势供应商等。这些拥有权力的组织掌握了组织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源,从而会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模仿压力主要源自ERP绩效的不确定性。企业通过模仿成功企业的战略与行为,一方面维护了高层管理者决策合法性,有助于企业获得合法的地位与关键资源;另一方面有效降低搜寻成本、实验成本以及作为创新先驱者的高风险性。规范压力指驱动组织遵守产业规范与专业规范以达成组织的合法性或成功的压力,主要通过社会规范来间接影响社会参与者对行动合法化性质的判别。为了避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企业往往会遵从规范压力,而选择使用与同化ERP系统。制度压力不论如何大,如果不通过组织内部因素(如高层管理者与使用者等),是很难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的。如Liang、Saraf和Hu研究发现制度压力对高层管理支持有显著影响,并且通过高层管理支持对ERP同化产生影响。

H04:强制压力对ERP同化有正向直接影响。

H34:强制压力对高层管理支持有正向直接影响。

H04’:强制压力通过高层管理支持对ERP同化有正向间接影响。

H05:模仿压力对ERP同化有正向直接影响。

H35:模仿压力对高层管理支持有正向直接影响。

H05’:模仿压力通过高层管理支持对ERP同化有正向间接影响。

H06:规范压力对ERP同化有正向直接影响。

H36:规范压力对高层管理支持有正向直接影n向。

H06’:规范压力通过高层管理支持对ERP同化有正向间接影响。

2.6ERP组织适配

ERP组织适配的内容随ERP项目所处阶段特点的不同而不同。本文研究的是ERP项目的后实施阶段,亦即ERP系统上线后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ERP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其系统质量与信息质量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同时,由于ERP系统内嵌的“最佳流程”和企业实际业务流程适配是提高用户工作绩效的前提,因此,流程适配亦是在后实施阶段所关注的重点。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从流程

适配、系统质量适配、信息质量适配三个方面考察ERP组织适配。

流程适配指ERP系统内嵌的“最佳流程”与企业业务流程需求的适配程度。系统质量适配指ERP系统本身的可靠性、易用性、响应速度等特性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适配程度。信息质量适配指ERP系统输出信息在有效性、准确性、及时性等方面的质量与企业信息需求之间的适配程度。ERP组织适配程度越高,意味着ERP系统越能满足企业需求,这有利于提高用户对ERP系统的有用性认知,促进用户对ERP系统的接受与使用,并最终对ERP系统在组织中的有效同化产生影响。

H07:流程适配对ERP同化有正向直接影响。

H27:流程适配对有用性认知有正向直接影响。

H07’:流程适配通过有用性认知对ERP同化有正向间接影响。

H08:系统质量适配对ERP同化有正向直接影响。

H28:系统质量适配对有用性认知有正向直接影响。

H08’:系统质量适配通过有用性认知对ERP同化有正向间接影响。

H09:信息质量对ERP同化有正向直接影响。

H29:信息质量对有用性认知有正向直接影响。

H09’:信息质量通过有用性认知对ERP同化有正向间接影响。

本研究遵循TOE框架的分析思路,遴选出影响ERP系统同化的三类因素:质量因素(ERP组织适配)、环境因素(制度压力)、组织因素(高层管理支持、有用性认知与用户态度),分析ERP同化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因素影响ERP同化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如图1所示质量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与ERP同化关系整合模型。

3、数据分析

本研究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经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次征求相关理论研究专家、已实施ERP系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外部专家意见,根据所需测量的各个变量设计调查问卷,以确保模型各变量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在数据收集时,本研究首先运用通过小样本预调研所获取的样本数据对问卷中各变量的测量项目进行因子分析,以对相关测量项目进行净化处理,并据此对问卷进行修订,从而确定最终调研问卷。然后,以最终问卷进行大规模的正式抽样调研。在正式大规模调研时,本研究主要抽样选取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嘉兴、台州、上海、苏州、南京、广州、深圳、东莞、济南、烟台、青岛、福州、厦门、北京、沈阳、武汉、成都、长沙与西安23个地区,已经实施了ERP系统的制造业企业为样本。

3.1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通常的Cronbach’sa系数大于或等于0.7作为各观察变量间内部一致性信度可被接受的临界值标准。当观察变量对其潜变量(或维度)因子负载大于0.7,且T值大于相应显著水平下临界值时,则认为该潜变量(或维度)各测量指标在该显著水平下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采用各测量指标(观察变量)的信度指标平方复相关系数(SquaredMultipleCorrela-tion)R2值大于0.5作为信度值可被接受的标准。选用0.5作为各潜变量建构信度pc能否被接受的临界标准。本研究采用平均抽取方差(AverageVarianceEx-traeted,简称AVE)大于0.5为模型可被接受的标准。研究表明,各变量的测量模型均满足以上标准,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

由前文假设与整合模型结构可知,本研究所涉及变量数量多,且变量间所存在诸如中介效应等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结构方程模型较适合分析处理多因多果型复杂模型,且既能直观地显示变量间的直接效应,亦能深刻揭示各变量间隐含的间接效应。此外,本模型所涉及变量均为不可直接观测的潜变量,在变量测量中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而通常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允许变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测量误差。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选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前文假设进行检验,分析各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水平。本研究样本数据显示模型中各假设所对应路径系数完全标准化值均为正值,这与本研究预期假设在方向上一致。

模型路径系数及变量间直接效果SEM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除H04、H07、H08、H09、H06’外其余假设都成立。综合以上分析,可认为强制压力是通过高层管理支持对ERP同化产生显著影响,流程适配、系统质量适配、信息质量适配是通过有用性认知对ERP同化产生显著影响。该理论模型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

4、研究结论及建议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篇9

关键词:信息用户满意度;信息素质教育;关联性;审视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141-05

用户满意度与用户的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实现信息经济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要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信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和积淀,凝聚和蕴涵着信息素质教育水平;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增强用户的信息意识、提高用户的信息知识、强化用户的信息技能、培养用户的信息道德、提升用户的网络运用能力和安全意识,进而实现最佳满意度。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两者的辩正统一关系,是他们之间的内涵关联性产生的必然。

1.以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为主体的以人为本信息研究领域的确立

在信息理论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面向信息的S规范、面向信息交流过程的T规范、还是面向信息用户的U规范的理论与实践,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或绕过信息的接受对象――人。信息的人化,以及人化的信息已逐渐凸显为理论研究或实践的中心。因此,在信息学研究中,自然而执著地将视野和审视角度投向了信息对象――信息接受研究领域。这一研究领域是以用户满意度研究为探索基点,开拓出的全新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用户满意度理论、信息素质理论以及信息化人力资本理论三个理论研究平台。研究是以剔精入微的量化研究与出乎其外的宏观研究融汇的综合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和研究,在界定概念中确立了测评公式和方法,采用了信息学系统科学方法论,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研究了信息接受对象相关问题的辩证统一关系。众多学者产生了试图从用户满意度理论或信息素质理论出发,去构建信息理论体系的设想。

1.1信息用户满意度理论与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的同质性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着与这个时代相对应的科学理论,任何时代都是由反映那个时代的科学理论和表现那个时代的理论创新所支撑的。

1.1.1两种理论产生的相同社会基础。

(1)信息用户满意度理论的形成。1969年,KlempnerI.M提出了情报学的概念、框架,并把社区满意度评价、社会政治目标的满意度评价列为主要内容为发轫,将用户定位为基本概念和范畴,经过一系列的学者的努力和探索确定了用户研究理论。并且确立了信息用户满意度测评公式和方法,美国用户满意度指数(ACSI)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用户满意度指数(ChineseCustomerSatisfactionIndex,简称CCSI)部级用户满意度指数。用户理论的研究,是将用户――信息接受对象的人放置在具体历史环境中,分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对象从以信息行为为中心转向以用户满意为中心,逐步形成了用户研究对象、内容的全新研究领域。特别是用户满意理论体系中,既有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服务等一些反映信息本质属性的较为深刻的概念,也有着一些用户满意派生性的特有属性的一般性理论。从目前研究状况看,对于研究对象特有属性的研究比较集中,如用户结构、用户需求结构、用户群体分布,以及用户满意的需求属性、强度、级度等问题。信息用户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从用户角度和系统角度进行划分:用户角度方面,主要研究信息用户需求、信息用户安全、信息用户满意度、信息用户行为与心理和信息用户能力与学习;系统角度方面,主要探讨信息系统设计中的用户因素、用户对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使用等。

(2)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的形成。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泽考斯基提出了信息素质的概念。此后,针对信息素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确立了信息素质的内涵。这些理论认为信息素质是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是一种能够通过教育而形成和培养的在信息社会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素质、修养和能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再次掀起了信息素质教育的热潮。研究的趋势已由图书馆的信息素质及教育,逐步演进到社会、用户、人力资源的信息素质及教育的全新领域。研究从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四方面去界定理论,确立了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和外延。目前,由于研究者观察问题、抽象概念方法的差异,对于信息素质结构的理解亦有所不同,但是共同的认识是:信息素质有其自身的内容和含义,有其基本条件和构成,理论内涵有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潜意识与潜能、信息心理。

可以清楚地看到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两种理论均产生于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轨时期。新的生产工具电脑和信息网络的产生,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一种财富,知识的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性因素,成为促生社会的演变、发展的内驱动力,成为两种理论产生的同一社会基础。

1.1.2不同方式的同质理论创新。(1)信息用户满意度的理论创新。信息用户满意度理论属于原创型理论,从其哲学及理论建构辨析,是建立在前人从未涉足的成果――接受学、传播学、控制论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型理论。20世纪60年代,接受理论首先从德国兴起,接受理论将接受者提高到实现主体价值的理论思想,使用户研究理论将用户推上了实现信息价值的理论研究平台。传播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三种模式:传播者和接受者相互依存的模式、像一条链似的向前后运动的传播模式、持续运动着的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模式,为用户满意研究提供了三种思维方式和出发点;无论哪种模式,信息与接受者(用户)之间,都要受到接受者的意识形态、个人爱好、教育水平、经济地位、消费意识等属性因素的影响,它为用户及用户满意提供了研究方式、方法及体例范式。1948年,美籍奥地利数学家维纳和墨西哥生理学家罗森勃吕合作创立了现代控制论,用户满意研究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摆在研究者面前时,控制论着眼于实践思维的研究方式:从连续不断的信息反馈中预测行为发展方向、调节行为偏向的思路,在运动中建立稳定结构、从而构造出一种调节行为、使事物沿着正确方向运动的有效思维方式,为用户满意研究提供了在实践中把握、控制研究的手段和思维模式。概略和勾勒出了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的内在关系:个人接受除受到社会接受的影响和制约,更大成分是依接受者的个体的思维方式、生活经历、个人气质、经济状况、消费倾向,去感受、品评、接纳信息对象的。

(2)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的创新。信息素质教育理论属于承续再生型理论,边缘性学科。信息素质教育不是相关学科的拼凑,是以传统的教育学和素质理论发展为基础,在综合原有的素质教育理论中,采用新的科学方法,通过演绎、理论升华、科学续进形成的全新交叉信息理论。信息素质教育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信息接受的主体人的因素和价值。

1.2全新的理论概念模式及两者间的理论“中介”

1.2.1全新的理论概念模式。

(1)全新的信息用户满意度理论概念模式。满意度就是用户接受的信息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感到满意的程度和期望值,反映实际感受和期望之间的差距,这是用户内心感受和主观评价,与信息用户的信息素质及教育水平有着正相关关系。用户满意度既体现了用户满意的程度,也反映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部门满足用户需求的成效,形成一种全新的关系:产品反馈受众产品价值调节产品生产(结构、产品),用户与信息满意度已成为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决定产业结构循环模式的主要环节,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用户概念模式。

(2)信息素质教育理论。在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中,在用户教育目标和用户评估体系之中,已将完整的理解信息素质特有属性、本质属性问题及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视为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信息素质的内涵界定为信息时代人的一种素质、知识、创新、修养;主要表现有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潜意识与潜能、信息心理等,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性的共同地评价及体系。信息素质教育是特殊意义的素质教育,因此它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即素质教育和信息素质的一般原则。同时,又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即:信息――时代的内容、素质;基本内核――教育实施方式及手段的、综合体的,具有新质的素质教育。

图1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同一的“中介”值

1.2.2两者间的理论“中介”。系统科学对中介的理论发展认为,在事物中、在许多子系统之间的合作、联系中,必然存在着一种子系统共存的、同一的,能够促使它们合作与协同,产生出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类似性中介值,见图1。并且由此而形成内在关联的“同形性”。

这一理论应用于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变量因素,可以在揭示两个系统自组织过程的复杂性中,寻求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的类似性的中介值,以寻求两个系统的同质性。利用和改变重要的外因条件、刺激和导引内因的能动性,促使它们合作与协同、从无序到有序,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引发信息用户满意度在信息经济社会复杂整体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2.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信息研究体系中的两个子系统

系统科学方法论对信息科学的研究,是运用系统的整体原则根据系统的开放原则、系统与信息环境的适应性原则、系统的协变性原则、系统的内部涨落原则、开放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原则,成功地探索了信息系统与子信息子系统的概念、模式、原则、规律;探讨了信息系统的整体性、组织性、综合性、结构性、层次有序性、目的性、动态性、相关性及目的性;解决了多因素动态复杂系统的量化、优化、定向问题。可以说,在信息社会的大环境的时空里,哲学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很好地阐释、解决了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两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动的辩证统一关系。

2.1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

2.1.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科学的基本出发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内容高度综合、而又高度分化的多层次的整体性结构,这个结构是大量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属性的子系统或构成要素(C),在一定外部条件和环境(E),相互关联、而形成的某种内在结构(S)的整体。通过“CES”三因素的集成,社会就形成了以人类为本的特殊内涵体。系统元素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时间进程中彼此联系的,按照贝塔朗菲选择计量方法研究信息的整体性,就是总体是在超越了构成要素的某种状态变量相加中的运动体系。其构成要素P1、P2、P3……Pn的某种状态变量或测度为Q1、Q2、Q3……Qn,可构成方程dQi/dt=fi(Q1、Q2、Q3……Qn),式中Qi代表系统中要素Pi的某种状态或特征,如: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平台,信息用户满意度Qi,信息素质教育Qi+1等;而Qi/dt系统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函数fi表示Qi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任何状态Qi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状态变量及整个系统的变化;由于Qi的可变性,在Qi/dt系统中,其总量绝不是简单的Q1+Q2+Q3+……Qn的加法结果。根据系统的状态方程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体系是信息理论研究系统的子系统,而它又是由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等子系统汇聚而成,是由各要素(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即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体系dQi/dt系统,由信息用户满意度Qi,信息素质教育Qi+1,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子系统)聚合而成。其总量――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体系不是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两个变量的简单加法结果。同时,这个系统有着运动的内在规律和相互牵动性,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着,在信息时代科技革新、信息突变日新月异,促动t不断的衍变;函数fi要素既是变量,又是相对的恒量,随时间的变化,使构成系统的组织按统一的规律去聚合;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体系dQi/dt系统中,是由函数和时间的变化引发的变量之和,即使在同一函数体系,某一因素运动的时空的变化,也会引发这一因素成为新的变量,进而反映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因果互动关系。

2.1.2层次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系统都是按一定的秩序和等级组织起来的,即层次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整个物质世界就是由不同等级的系统、复杂交织形成的网络结构。这就提示我们,在信息社会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是客观存在,又构成一级一级的有机联系,孤立地研究一个事物的结构是不够的,还要研究事物在不同层次中、相互联系中的特征和性质。

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中,即便是同一时空信息源发出的信息,但由于接受能力和适谱性的差异,必然形成接受程度的不同。这其中的不同,可以使人们在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变异、修正操作的过程和获得预期的成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子系统层次的不同,但是由于在同一时空从信息源发出的信息是一致的、一次性的,这又形成了不同层次子系统接受信息的同一性、共享性。而这正是使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在综合与聚合时fi函数具有共质性,即子系统之间有着同一性、共享性的基础。

2.1.3系统的内部涨落原则和系统的开放原则。物质和能源在使用中会消耗,以负熵递减,而信息在使用中,则可能在老化中失去自身价值,亦可能随着重复使用和再加工,产生新的信息增殖;信息资源在无限性中,具有扩充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发散性。信息的这些性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内部涨落原则恰好比较科学、恰当、系统地做出回答和解决。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是两个相互交错、相互渗透和相互推进的子系统。可以利用“熵”去有目的的控制两者在交互中的发展、运动、演进速度及趋势。一个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大,熵则越小;相反,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小,熵则越大。用数学语言表示:H=-∑pilogpi,∑pi表示第i个事件出现的概率。概率越大,确定性程度越大,而不确定性程度就越小。通过对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物质、能量的控制和自控、熵的制约,经过信息交换和处理,再在信息的反馈中,实现目标管理。

从另一方面看,系统的自组织性是引发系统开放的一种潜在的、自发因素。客观世界至少存在着两个不同层次的目的性,一个是非自觉、非预定的目的性,即自然中系统的目的性――自组织性,另一个是自觉的、确定目标的目的性,即人的目的性,两者在相互联系和转化中,形成了目的性的范畴;在系统的人的目的性中,交汇熔融着自组织性,而自组织性是引发系统开放性的自发因素。在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子系统中,都存在非自觉、非预定的目的性,人类可以充分认识和利用自组织性,将人类的自觉的、确定目标的目的性与自组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目的。

2.1.4系统的协同性原则和无序走向有序原则。无论是耗散结构、协同效应、还是超循环论,都将子系统的合作、系统的演化过程、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述为在状态空间,复杂的系统终归要不可逆地运动到某种稳定的、有序的结构。也就是说当反映外部环境作用的控制参数量达到某一临界时,系统中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合作可以在克服其自发的独立运动中,形成序参量;而序参量又会反过来支配子系统去做协同运动,使系统出现宏观上稳定的有序结构。它的出现,既是重要性的外因条件的刺激和导引,是子系统在耗散结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对外部世界的能量的耗散与交流;又是决定性内因的勃发和能动性,是系统及子系统超循环系统内部的多重因果循环。协同就是表示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子系统间的合作,可以导致复杂的系统宏观有序的形成,完成预期的从旧结构突变到新结构的初衷,以实现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对外部世界的能量的耗散与交流。

3.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间联系的哲学分析,是正确认识、科学把握、深度研究课题对象的切入点。

3.1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间的联系

3.1.1对象的现象联系。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对象,而这些对象是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实质性、潜在性的,只能以现象的相互联系而体现出来,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象,人们只能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值得注意的是,现象中并没有把本质的东西全部反映出来,观察、体验地越深入、仔细,则反映的本质性越深刻、科学。对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的认识过程,在全面、深刻掌握基本材料的基础上,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性的问题,应在超越现象联系的表层阶段中,寻求两者的本质关系。

3.1.2本质与非本质联系。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产生出的新生事物。按照哲学的一般原理,自然界的新生事物一般都是从非本质的偶然的发现和特征所引起的,因此,要重视和仔细观察它们产生、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偶然、甚至个别的事实。如个案的调研,并从中发现从非本质的偶然的经验、做法、问题,推进事物的发展,决不能停留在事物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发现阶段,目的是要触动事物由非本质进入本质联系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寻求契机――理论对于实践关照中的切入点。我们认为,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类似性的中介值――用户信息素质、缔造信息化素质的用户,就是这个契机。

3.1.3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每个现象的一切方面,都是相互依赖,相互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即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的联系。联系的必然性中,蕴涵着相互制约性。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符合物质存在方式、运动的普遍规律和认识规律……应当从产生该现象和存在的那些密切联系的物质条件、社会现象的客观条件来加以考察和评价,才能认识它们的深刻内涵。从科学的观点审视,信息学的研究刚刚起步,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更适合当前的发展条件,是人类世界从旧的工业社会脱胎而出的全新的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产物。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沿着一个不可遏止的、一往无前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3.2内循环与外循环

我们认为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在信息社会的大环境的时空里存在着两种循环。一个是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的循环,即内循环;另一个是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与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之间的社会化的循环,即外循环。

3.2.1内循环。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的循环是内循环,即用户满意度(反映)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信息素质(拉动)用户满意度的以人为本的内循环系统。在此循环系统中,当一个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的循环结束时,往往会酝酿、孕育着一个新的循环的产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又存在着使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向下一个、更新、更高阶段过渡的必然条件。

3.2.2外循环。用户、信息产品、服务、管理与用户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循环关系链、就是外循环,即信息产品(服务)用户用户满意度[内循环系统]反馈信息产品价值(调节)产品生产(结构、产品)(服务)用户的信息社会、用户循环的外循环系统。用户循环的外循环系统是对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关系与社会的信息产业的理论模式的概括。

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决定产业结构循环模式中的主要环节;它们置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大环境,依从于整个社会条件,不是孤立的、机械的、隔离的,而是与社会有机的联系的整体。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反映和体现着信息与人、信息与信息、人与人之间新的生产方式,以及正在形成的新的上层建筑;最终推动信息化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昌平.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D].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渊.互联网信息服务理论与实践――用户使用、服务提供与行业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3]王吉庆.信息素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何传启,张凤.知识创新•竞争基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孟广均,霍国庆,罗曼.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宋玲.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经济出版社,2001.

[7]周鸿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9]刘珙,张晋平.西北地区信息产业与人力资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10]韩永青.国外信息用户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08,(07).

[11]卢泰宏.情报学研究的三个规范[J].情报学报,1991,(03).

[12]陈建龙.情报意识测量方法论[J].技术与市场,1991,(06).

[13]霍国庆.满意度指数:感知用户满意与否[EB/OL].省略/htmlcontent.asp,2003-11-04.

[14]陈建龙.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15]赵海霞.基于用户需求的数字化整合服务模式探讨[J].情报资料工作,2007,(06):31-34.

[16]吴娱.试论情报用户研究中受众理论的引入[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03).

[17]赵伯利,李利方.用户信息需求的诊断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06):791-804.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篇10

1.以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为定位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以美国iSchool联盟院校为样本的分析

2.公司的媒体信息管理行为与IPO定价效率

3.2001—2010年境外信息管理研究进展——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

4.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的建设与实践

5.信息管理人才专业特长初探

6.公共危机信息管理EPMFS分析框架

7.普适医疗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8.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

9.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体系探讨

10.基于知识图谱的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1.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高校为例

12.能力结构模型驱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10余所高校的调研分析

13.大数据: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的一次变革

14.信息管理技术视角下微博研究综述与趋势分析

15.论涉税信息管理能力与税制结构优化

16.基于信息生态链理论的信息管理流程重组

17.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设计理念与技术架构研究

18.中国大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现状评述

19.面向整体政府的政府信息管理研究——以澳大利亚为例

20.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构建

21.高通量下水稻育种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22.基于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3.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24.智慧的交融有益的启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研讨

25.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

26.企业信息管理人员信息行为和信息素养研究

27.从国际个人信息管理专题研讨会(ISPIM)看当前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的热点

28.面向公共危机决策的信息管理机制研究

29.基于RFID与ZigBee的羊场养殖信息管理系统

30.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构建

31.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中的应用研究

32.基于BIM的建设领域文本信息管理研究

33.移动智能设备个人信息管理——以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例

34.基于.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5.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36.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37.基于远程通讯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8.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型嬗变

39.信息管理理论视角下差错信息资源的研究

4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卫生方向)专业学生择业预期与就业能力研究

41.信息管理学科整合的变革路径研究

42.混合架构智能温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43.信息管理视域下的差错信息研究

44.iSchool运动背景下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特色与分野探析

45.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中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

46.个人信息管理研究探析

47.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

48.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9.整合性服务视角下高校信息管理平台创新及其构建

50.国外个人信息管理现状及发展动态述评

51.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进展

52.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发展

53.通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5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55.一种面向个人信息管理的Post-WIMP用户界面模型

56.考虑信息泄露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策略

57.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风险分析

58.基于元数据的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新方法探索——走向规划信息的全面管理

59.信息生态学——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范式

60.基于WebGIS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

61.世界典型城市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比较

62.基于“信息管税”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

63.对20年来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制度的考察

64.云计算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65.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实现协同创新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及路径

66.政府危机信息管理及决策机制研究述评

67.论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

68.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灌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69.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70.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体系研究

71.国内外信息管理研究的流派与研究框架

72.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架构

73.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74.智库建设背景下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信息管理实践与启示

75.欧美的公共信息管理及对我们的启示

76.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77.以活动为中心的个人信息管理

78.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79.危机管理研究进程中信息管理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

80.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辨析

81.面向政府危机决策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82.基于Web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3.关于信息管理

84.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85.信息管理一级学科的变革路径研究

86.基于BIM协作平台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研究

87.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探讨

88.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综述

89.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90.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91.基于云计算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的发展

9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9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

94.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

95.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比较研究——从企业管理的角度

96.试论国家综合性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97.基于多学科融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98.从信息管理优化角度探析税收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1篇11

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于二十一世纪,而从我国实践来看,则是下半世纪的事。本研究报告立足于我国的现实,从客观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发展,试图能给人们带来一些有价值的思考课题,从而推动它的研究和发展。

一、研究思路的选择

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起步于八十年代初。当时我国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率先编着了我国第一本管理会计专着,开创了我国管理会计学科的研究领域。之后,许多专家学者紧紧跟随国际潮流,大量介绍并引入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如Justintime(适时制)和Activitybasedcosting(作业成本计算)等。在这同时,一些学者从国内现实出发,总结我们自己成功的管理会计经验。人们不禁要问,我们有没有自己的管理会计体系,要不要研究这一体系,如何研究,这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会计学界的一个难题。各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理论体系,管理会计也不例外,但它的客观存在以及对其客观描述至今未有重大进展。笔者之见,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原因:

1、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从五十年代建国初至今,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从旧制转向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前一转变,我们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的宏观计划控制,管理会计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后一转变则大量介绍西方(主要是美国)模式。而西方国家对管理会计研究并不注重体系研究,从而使我们无所适从。在处于探索之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体制尚未成型的前提下,很难形成我们自己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2、研究方法上的原因。在八十年代以前,我们也有管理会计的实践,但很少有人去认真加以总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我们主要是研究西方的管理会计动向。而在这一时期,实证研究逐步取代了规范化的研究,人们倾注大量的精力去描述客观现实的每一角落,并试图加以解释。从而忽略了对整个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这一时期,我们重复别人的多、开创性少,专题研究多、理论体系研究少,使我们在管理会计研究上难有更大作为。

3、会计实务上的局限性。管理会计就目前的认识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方式、战略模式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而这些实务问题在不断变化,从而造成管理会计研究缺乏连续性。这种随现实不断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研究局面,是很难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对管理会计有全新的认识,开拓新的思路。

二、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体系

世界着名管理会计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Kaplan)在其所着的《高级管理会计》(AdvancedManagementAccounting)一书中开门见山地指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为了提供有助于经理人员作出计划与控制决策,它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以及信息传递等。从理论上讲,这一系统的构建是比较全面的,但从实务中的运用来看,却存在很大难度。这可从下面的分析中加以证实。

1、缺乏成文的法律规范约束。众所周知,财务会计的最大特点是为了满足外界对企业作出正确决策的需要而提供规范化的会计信息。这一规范化的信息提供已成为企业人员的法定义务,这就可能使财务会计信息走向社会化、法制化轨道。而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信息的需求,这一信息因人、因地、因企业而异较难将其规范化。

从目前世界各国发展情况看,主要是将管理会计写进各种教材书中,形成相对统一的规范化内容,而这一规范体系并未得到法律上的认可,从而影响到实际执行的效果。因为缺乏强制性的约束,会计人员就可以有选择的自由。是否实行管理会计,完人听凭各自的需要或对其必要性的认识。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财务会计的规范体系尚未最终形成。现正抓紧制订具体会计准则。因此在短时期内,很难有精力去关注管理会计的规范化问题。

2、我国研究的现状。前文已经述及,我国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是跟随国际潮流,大部分集中在介绍与引入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上。从现已发表的研究论文可以看出,许多研究未有多大创新,仍然围绕量本利分析、预测、决策、预算、标准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而展开。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研究与实务界现实相脱离的情况,大量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在实务界中甚至连许多名称都还未听说过。这种脱离实务的研究是难有生命力的。

3、会计人员的传统观念束缚。市场经济的最大特征就是促使各个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靠着自身的经济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效率。毫无疑问,作为其中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会计应该是大有作为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许多企业人员仍然是企业主要管理者的附庸。企业一般职能人员凭指令性来管理企业仍是一个普遍现象,这就造成大部分会计人员只是例行公事地完成日常核算工作,很少人能有积极参与管理决策的意识。

综上所述,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之所以难以形成源于受到各方的阻力。尽管如此,积极探索我国现行体制下的理论体系仍是一个必要的先行步骤。

三、我国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成果

什么是管理会计理论,这是一个中外会计学者长期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国外会计学家贝尔考依教授对管理会计理论的描述为:“管理会计理论可定义为运用来自不同的相关学科的一套基本假设和原则的观点来评价管理会计的各种技术。”我国会计学家李天民教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管理会计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管理会计对象、职能、目标、概念、假设、原则

和方法体系所组成的一个概念框架,并以此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

上述中外会计学家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表述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框架,但仍给人一种较为抽象的感觉,并且很多问题似乎与财务会计难以区分。从理论上讲,上述表述或许有其完整性的一面,但从客观现实来考察,过于庞大的概念体系可能难以有实际的运用价值。依笔者之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共同一面,就是它们都属管理活动,或者说,它们都属信息系统。但前者管理活动的表现方式中信息系统的运行方式不同于财务会计,它本身有其特殊的目的、信息使用人、原则、方法以及实际操作行为。众多中外会计学家的研究基本上也是围绕这一体系而展开的。现作简要叙述如下:

1、关于管理会计的目的第一、从职能角度去描述目的。现在一致认为,管理会计的职能为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与考核。从这一点出发,人们认为管理会计目的理应服务于这五大职能系统。这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管理会计目的与管理会计职能有无区别,谁服务于谁?

第二,从性质去描述目的。管理会计的性质要求回答管理会计是什么性质的学科。许多学者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为企业各项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另有人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规划与控制系统,它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靠自身的功能来完成。从这一点出发,人们有理由相信管理会计的目的将取决于本身功能的完善程度,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企业信息系统带来更为完善的功能体系,从而丰富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这样,将管理会计目的表述为管理会计功能的附属物,是否有主次颠倒之嫌?

第三,从战略角度去描述目的。进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科学技术迅速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战略管理也应运而生。由此,许多专家将管理会计的目的描述成战略目标。具体地说,管理会计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大层次:一是最终目标,这就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二是直接目标,这就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三是具体目标,这就是协助确定战略目标,协助编制战略规划,协助实施战略规划以及协助评价战略管理业绩。由此可见,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对现代管理不断提出新的管理要求,管理会计目的也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一点看,要为管理会计的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必然会受到不同时期的限制。

2、关于管理会计信息使用人。对于管理会计信息使用人,有传统观点与现代观点之别。从传统的观点出发,一般认为管理会计信息使用人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它与财务会计的信息主要面向外部使用人相对应。传统的观点是建立在两大假设基础之上:第一是内部信息的保密,许多成本管理信息被看成是商业秘密,作为市场竞争的武器;第二是内部信息的自由提供不受外界法规制约。而从现代的观点出发,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使用人的界限正逐步消失。具体地说,外部信息使用人不仅关注企业的对外公开信息,如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而且更关注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由此,美国会计界已提出要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要求。同样,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为了更好地实施经营战略,也必须同时了解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一旦两大信息使用人在信息要求上趋向一致,则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就能更好地综合在一起,有可能出现全新的兼具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两大功能的会计信息系统,这将对传统的会计理论提出强有力的挑战。

3.关于管理会计的原则。会计原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它是对会计进程及其所应遵循的规范的高度概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作用。从这一点出发,管理会计原则显然应是管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国内会计学家曾对此进行研究,认为应将管理会计原则划分为基本假设和指导性原则两个层次。所谓管理会计基本假设,主要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效益最大化。以上假设与财务会计四大假设有量的区别,也有质的不同。例如,会计主体主要是各责任单位;会计分期则不局限于会计年度,可以是一天、一周,也可以是十年、二十年。所谓管理会计的指导性原则又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决策有用性原则,主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一贯性、可比性原则;二是信息质量约束原则,它包括重要性、群众性、成本与效益相配比原则;三是对信息用户的原则,主要包括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公允性与激励性原则。

4、关于管理会计的方法

(1)研究方法。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财务会计研究的影响,其方法也有相同之处。大约在七十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主要属于规范研究。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如多种成本概念的提出,边际理论、增量理论、差量分析等也都是规范化研究的成果。进入七十年代以来,信息经济与理论对研究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者开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实证模型去检验规范研究的成果。由此,管理会计研究进入以实证研究为主的阶段。

(2)分析方法。这是指管理会计本身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对于这一问题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管理会计大量采用会计、统计与现代数学的方法。这是由方法论与具体方法所组成。方法论有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而具体的管理会计方法更多地是体现在它的职能中,有预测分析法(趋势分析、因果分析、调查分析、判断分析),决策分析方法(生产决策、定价决策、成本决策、存货控制决策、投资决策),预算编制方法(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控制方法(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有目标控制、制度控制、价值工程、标准成本、差异计算),业绩评价与考核方法(主要是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四、对管理会计研究的未来展望

1、面临的选择。管理会计的研究现正面临两大选择:一是仍然沿着管理会计的发展线索,使其研究建立在传统理论与方法基础之上;另一是面向实际,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课题。可以认为两种研究思路的选择完全取决于研究人中贩激励机制,而这一激励机制表现为以下的矛盾冲突:第一,搞传统思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往往有其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容易被公众接受。而搞面向实际的应用类研究往往与原来的思路相悖而失去这一理论与方法的支撑。第二,面向实际的研究需要具备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数据收集与调查分析。从这一点来看,知名度高的研究人员显然具有一定优势,而时间的紧缺也正是他们的最大难题。

2、管理会计所处的现实环境变化。这一变化可用以下几点进行归纳:第一,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终将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也相应发生变化。第二,社会环境的变化主要有市场竞争、经营战略、信息加工技术变化等。而组织机构的变化主要如竞争战略、横向管理、集团化管理经营、跨国经营、信息网络、产销一体化等。与此相对应,许多企业管理也采取了相应的的对策,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非财务的业绩衡量、分层激励措施以及基准管理等。第三,以上环境变化与组织机构变化必然要求管理会计采用新的理论与方法,改变过去那种静态分析研究的传统,而运用动态及不确定性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3、横向管理。现代企业组织形式正从集权管理向分权管理转化,与之相对应,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也从原来的纵向管理向横向管理转变。横向管理具有以下特征:分部门归集收入与成本费用;建立横向的责任会计中心;建立横向的计划与控制机制及信息网络。因此,管理会计可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去对比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的区别及各自的优势。例如,比较它们的预算编制、业绩衡量、奖励措施等,分别运用观察法、实证法、分析法等可以得出不同的研究成果。

4、战略会计。现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将转向长远规划,追求全球性的发展以获取最大收益。因此企业的管理将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分权管理模式,由此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新课题,它具有三大特征:(1)环境控制,如竞争对手及行业的分析、基准管理等;(2)战略设计,如企业定位、类型设计及战略实施步骤;(3)战略控制,如战略实施状况及实施效果。管理会计主要是观察战略实施的效果。它偏重于对管理会计机制、战略变量因素以及组织设计的特征来展开分析。

5、组织会计。随着环境与组织的变化,管理会计将会在定义、本质特征以及范围上发生根本性变化。管理会计由于受本身含义的局限性会被“组织会议”所取代,侧重于会计与受托责任的完成。这一变化有以下原因:第一,信息管理取代了人工管理方式,以人为主的层层管理模式将被以信息为主的管理模式所取代;第二,管理会计不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行为,已经变成企业中每一个雇员的自觉行为;第三,管理会计突破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雇员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包括会计信息与非会计信息。以上变化促使管理会计研究将一改过去以控制雇员为对象,以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为目的的旧框架,转向研究企业每一个雇员与企业组织的关系。由此可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如管理会计师的专业化、管理会计组织的规范化等。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范文篇12

关键词: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关系型数据库;功能设计;市政工程

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1-0044-0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速度的加快,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排水设施也越来越庞大,从而对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建设、信息管理及应急抢修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行的城市排水管理由于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的陈旧,存在资料利用率低、信息传输渠道老化、查询检索速度缓慢等问题,难以满足管理工作日益繁重的现实要求。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也无法实现对废水排放的有效监管,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提高排水企业的管理水平,已成为排水行业的共识。为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理念,实现排水管网的数字化管理,建立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排水企业信息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市政设施大量快速更新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套健全的监管与高效的管理体系,摆脱传统靠图纸管理繁多的信息的方式,提出了该课题。

根据城市排水管网日常管理的需要,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既要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共有的数据格式转化、图形管理、数据检索等基本功能,又应具备生成管理图表、特殊空间分析等功能,以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本文对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功能分析,提出软件需满足的功能和性能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进而提出了软件应采取的开发方式和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了软件的管理对象及数据的分类,数据的组织和管理,以及软件作为专业的管理工具所应具备的功能目标和实现方案,并通过分析城市排水管网的结构、运行特点和影响因素,总结出软件数据管理的要素及其特点和相互关系;在数据组织和管理上,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结合对象按类型分图层、编码的方法组织数据,讨论了软件的检索优化机制和数据安全机制;在软件功能设计方面,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提出了软件各项功能设计和实现方法。本文通过张家口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案例,介绍了所开发软件的应用经验。该软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从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上能满足城市排水管网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城市排水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与意义

(一)搭建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实现行业内信息共享

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是信息共享的基础,除了主要的网络体系搭建之外,基础数据库构建则是重中之重。GIS技术可以提供行业内以地理空间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平台,使行业内各种不同设施相关信息统一在地理空间位置之上,保证统一的调度、规划与决策。

(二)分级分层建立相应的应用管理系统

实现排水行业信息化,管理部门将要求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相关信息,以研究现状,指导和规范行业管理,因此需要分级分层建立相应的应用管理系统。应用管理系统搭建首先是强调面向业务管理的需要。纵向以管理条线为主,与业务过程紧密结合,形成从基层到管理部门的一体化的管理系统,覆盖信息采集、管理决策、公众服务的全过程;横向着重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库的统一建立。

城市排水管理内容大多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为了使应用管理系统具有直观图形化的功能,其开发将以GIS为主要的工具。

(三)依托GIS技术手段,借助水力学模型计算,优化排水管理决策

优化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对排水系统进行科学的调度管理,是排水管理信息化的目的所在。地理空间数据库和排水网络模型建立为城市排水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数字基础,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又为排水系统网络分析提供了可能,在水力学模型的支持下,可以对现有排水系统能力进行评价,预测积水的发生,分析污染排放起因,模拟调度方案,进而为城市排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高层次的技术支持。

张家口市城市排水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以MapInfoProfessional作为地理信息平台,嵌入VisualC++、SQLserver等语言进行联合开发,其系统开发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

本系统的设计思路是以张家口城区为中心建立图形信息及其相关属性信息之间的联系。系统以城区的地图为背景,通过对建筑户型图、道路图、管线平面图、设备平面图、文字说明等信息的综合处理,提供有关小区的介绍性文字资料和图片,同时反映其各种地理信息。其系统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数据库在排水管网管理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数据是系统建设的先决条件,而且数据质量的优劣也将直接影响、决定系统建设的成败。根据城市排水设施日常管理和水力计算、模拟的需要,结合系统图形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了数据库。数据库把大量的数据按一定的模型组织起来,提供了存储、维护、检索数据的功能,使之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数据库分为系统静态信息和动态模拟时的动态信息,利用SQLserver2000作为模型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的平台。

二、结语

本项目研究通过结合张家口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充分考虑中小城市特点和排水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包括软件系统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组成的“张家口市城市排水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总结如下:

1.根据排水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与需要,运用VC6.0二次开发MapInfo、SQLserver的方式,开发了小城镇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能够对排水设施进行科学化的预测、评估,为排水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信息化、专业化的管理平台。

2.通过收集纸质、电子版的地图,经过数字化、矢量化处理,将若干小幅地图无缝拼接成了张家口市城市电子地图,地图能够为张家口市综合管理,排水、给水、热力、燃气等市政部门提供城市电子地图。

3.研究了小城镇排水管网的图形结构与拓扑结构,并根据排水管网的专业特点,将排水管网的图形进行了科学的组织与分类,总结了排水管网GIS地图的获取途径与转换方法。

4.研究了构建小城镇排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所需的属性数据,设计了排水管网属性数据库。根据系统设计的各种功能与应用,设计了系统数据库中各个表的字段和各个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表中各个字段数据的来源、获取方式与转换方法。研究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的链接方式与更新方式,建立了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的双向更新。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例(12

    - 阅0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范文篇1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建筑.....

    电工基本技能培训范例(12篇)

    - 阅0

    电工基本技能培训范文篇1【关键词】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学结合职业能力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苏教财〔2012〕.....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