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程序;定期安全审查;专题

引言

我国核安全法规《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HAF103)明确规定:“在核动力厂整个运行寿期内,考虑到运行经验和从所有相关来源得到的新的重要安全信息,营运单位必须根据管理要求重新对核动力厂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而且“必须采用定期安全审查的方式”。

运行核电厂定期安全审查是对常规安全审查与专项安全审查的一种补充,是对营运核电厂安全的一种综合地、系统地重新评估。定期安全审查将考虑已经实施过的改造、运行经验反馈、电厂积累的老化效应、组织机构的变化以及安全标准和核安全技术的发展,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核电厂的实际安全状况,明确核电厂对现行安全标准的满足程度,检查核电厂与最新的核安全标准和国际实践的符合性,并针对发现的缺陷提出并实施现实可行的纠正措施,保证核电厂安全相关各项工作的充分性,确保核电厂在后续的运行寿期内始终保持高的安全水平。

1程序要素的专题划分

按照《核动力厂定期安全审查》(HAD103-11)的要求,定期安全审查(PSR)将开展14个安全要素的审查,包括:核动力厂设计、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实际状态、设备合格鉴定、老化、确定论安全分析、概率安全分析、灾害分析、安全性能、其他核动力厂经验及研究成果的应用、组织机构和行政管理、程序、人因、应急计划、辐射环境影响。在上述要素中,程序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要素审查,主要对核电厂的程序是否符合适用的标准的状况进行审查。

目前,国内核电厂定期安全审查的审查方式上有两种,第一种是按照核安全导则中对各个要素规定的要点进行审查,另一种就是对要点进行划分,按照专题的方式进行审查。目前国内已完成首次定期安全审查的有秦山核电厂和大亚湾核电厂,从目前正在开展或启动的岭澳、中核运行一、二、三厂以及田湾核电厂的定期安全审查的情况来看,要点和专题的审查模式都存在,各个电厂会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关注度选择采取哪种审查方式。针对程序要素,本文将探讨PSR程序要素在专题模式下的划分以及各专题审查的基本思路。

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已开展PSR的核电厂的定期安全审查大纲,对定期安全审查中程序要素的专题划分进行了分析,通过综合对比,主要分为常规专题和特殊专题的划分,常规专题基本按照法规的要点和范围进行的划分,而特殊专题部分,不同的核电厂其自身的特点和关注度不同,将会有一定的差别,本文将通过已了解到的信息,简单对其进行叙述。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专题需重点常规专题审查的要点以及与导则规定范围的覆盖情况,本文设计了专题与要点的对照表,详见表1。

关于特殊专题,主要是取决于电厂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比如在大亚湾核电厂第二次定期安全审查中,其提出了14个导则规定安全要素以及4个新增专题,包括堆芯与核燃料、电力系统安全、仪控系统安全、通风系统安全。针对程序要素,也存在个别电厂根据自身特点而设定特殊专题的情况,比如大亚湾在第一次定期安全审查中,在程序要素中增加的定期试验监督大纲专题,其目的主要是参考法国新版GOR9对监督大纲验收准则的分类方法,甄别电厂监督大纲中的安全验收准则和功能验收准则。本文将对常规专题的主要审查思路和思路进行阐述,不对一些特殊专题进行赘述。

2专题模式下的程序要素审查思路

2.1总体审查策略

在现场实际审查过程中,程序要素的审查从策划、执行、控制和改进(PDCA循环)几个方面逐步开展工作(详见图1)。

具体的针对执行的过程,首先应针对不同专题选定审查基准,主要来源是核安全法规/导则以及相关业界的良好实践。其次便是审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筛选,在此过程中,数据来源一般是电厂的上层的文件(政策、大纲等)、管理程序文件、技术文件(技术规程等),同时,还得对相关的电厂记录文件/报告进行收集和审查,另外,由于程序要素涉及的样本较大,因此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应选定筛选数据的准则。最后,根据审查的角度来确定电厂在各个专题下的基本概况,针对弱项提出纠正行动建议。具体的审查策略见图2。

2.2L馍蟛樗悸

2.2.1事故规程和运行技术规范专题

该专题的审查范围已在表1中进行了描述,其审查思路如下:

(1)审查电厂事故规程和运行技术规范的升版、维护和控制情况,此部分审查主要通过对规程的版本、使用记录以及核安全局关于上述与核安全相关的规程的变更申请、审查和批准记录。

(2)重点关注电厂是否存在事故规程和技术规范根据良好实践而进行修改的情况,同时对进行变更的规程是否存在验证记录或报告,以及变更过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本专题下运行技术规范的范围应包括运行技术规格书和安全相关的定期试验要求的相关内容。

(3)审查主控室(MCR)事故规程是否保存良好,规程是否清晰可用,此部分接口人因要素的人机接口部分的审查内容。

(4)对超设计基准事故管理规程和以征兆为导向的应急运行规程(SOP)进行电厂实际状况的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2.2.2运行、维修、监督、辐射防护和在役检查的主要技术程序的维护和控制专题

该专题的审查范围即为这五大类的主要技术程序,其审查思路如下:

(1)对电厂五大类程序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重点对电厂程序体系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和描述,并对电厂技术程序的层次和种类以及功能是否满足国家核安全法规的要求的状况进行审查和描述。

(2)筛选审查样本,由于样本量较大,原则上抽样比例在15%左右。主要审查这些程序的版本控制状况、技术程序的使用和程序的升版控制情况。

(3)对审查中发现的弱项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改进建议。

2.2.3变更改造对文件的影响专题

该专题的审查范围主要针对电厂当前PSR审查周期内的变更改造项对电厂技术文件的修改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以及电厂的变更改造管理程序是否满足核安全法规的要求。主要的审查思路如下:

(1)对电厂变更改造的管理程序进行与核安全法规的符合性审查,其主要依据《核电厂换料、修改和事故停堆管理(HAF103-01)》中关于核电厂修改方面的要求。

(2)获取电厂总体变更改造的清单,由于定期安全审查的周期为10年,涉及到变更改造的项目较大,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对改造项进行筛选,一般为核安全相关的改造项全选,而与电厂可用率相关的重要改造基本全选,具体视总体样本量决定。

(3)对变更改造项目的申请、审查和批准流程的实施是否规范和有效进行审查,尤其是对核安全相关的改造项目,对与核安全局往来的相关批文进行审查,确认过程均按照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

(4)对抽样的变更改造项目进行审查,主要审查改造中涉及的程序文件修改项是否关闭并得到有效实施,主要审查改造涉及的相关规程、流程图、接线图等文件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变更。

(5)对专题审查过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进行跟踪。

2.2.4事件对相关技术文件的影响专题

该专题主要针对电厂审查周期内涉及技术文件修改的事件(主要指运行事件和内部事件)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和关闭,以及电厂事件相关管理程序与核安全法规的符合性进行审查,主要思路如下:

(1)事件相关的管理程序主要包括电厂的经验反馈政策和大

纲、状态报告、原因分析、事件相关纠正行动的管理以及编码等相关程序,主要对电厂的事件报告和反馈的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其主要依据《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HAF103-04)》中的规定。

(2)对事件进行筛选,主要筛选电厂在审查周期内的运行事件和内部事件,同时,将这些事件中涉及文件修改的事件筛选出来行程专题的审查样本。

(3)按照事件纠正行动项中关于技术文件的修改要求,进行逐项核查,并形成审查记录。

(4)对事件相关文件修改的管理程序和制度进行审查,对可能存在的弱项进行分析。

2.2.5监督规程专题

本专题的监督规程的维护和控制在五大类程序专题中已有内容的覆盖,因此该专题重点关注监督大纲完整性以及定期试验监督大纲的升版和制情况。其审查思路如下:

(1)审查电厂安全重要物项监督的管理程序是否符合核安全法规的要求,主要依据《核电厂安全重要物项的监督(HAD103-09)》。

(2)按照《核电厂安全重要物项的监督(HAD103-09)》中关于主要监督类型(如:a-监测、取样,b-功能试验,c-仪表校验、标定和响应时间的验证试验,d-检查)的规定,从审查系统设备功能的角度验证电厂监督功能项目(见导则附表),并验证电厂在监测取样、功能试验、仪表校验和检查4个方面的程序是否满足法规的要求。

(3)按照《核电厂安全重要物项的监督(HAD103-09)》3.2节的要求,从核电厂核安全屏障的完整性角度验证屏障项目,分别验证核电厂最终安全分析报告和电厂各个大纲是否覆盖了这些屏障要求,以及电厂的技术工作程序是否落实了核安全屏障项目的试验监督,并最终形成审查记录。

(4)对核电厂定期试验监督大纲的编制和升版记录进行审查,

同时,应对审查周期内电厂的定期试验记录进行审查,并对各年度的有缺陷(试验结果不合格、延迟等)的定期试验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另外,对电厂的定期试验报告进行审查。

3结束语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篇2

关键词大数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工作人员

1优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

构建完善的广播电视节目播控系统,提升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效果,首先要注重优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同时,要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节技术和安全播出管控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网络时代,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工作和网络光缆系统密切相关,因此,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必须全面优化数据传输承载接入光缆网。从微观视角来看,大数据时代对节目数据信息传输承载网的安全要求体现在7个方面,即速率高、时延超低、实用性强、精度高且能同步、组网灵活、能够支持网络切片管理、能实现智能管控。从承载网的运行结构来看,数据传输承载网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前端传输、中间传输与回传。此外,数据网络在建设初期会选用CU/DU这一合设部署模式,同时,兼顾前端传输和回传的各项需求,并全面优化组网方案。其次,从传输需求结构来看,前端传输主要是运用光纤直连方式和单纤双向型技术来传输无线侧网元结构内AAU和DU之间的所有数据。回传则是在初期使用IPRAN网络承载所要传递的无线侧网元结构内CU到核心网元之间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到了后期,就需要正确运用OTN建设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处理集中海量业务的区域,同时,也可以将PON技术作为安全补充性技术。再次,从发展视角来看,做好广播电视节目数据安全传输承载作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同时对网络技术进行挖潜,组建充分融合固网业务和移动技术的网络架构,做好统筹规划作业,改善部署方案。而且,需要完善数据网络传输承载接入光缆网的基本建设策略,全面考量业务需求、网络服务特征、技术的成熟性与支持保障和终端产业链的完整性以及总建设成本,着重细化以下建设策略:1)实现多网的统筹与协同关系。该策略主要是确保5G和4G以及WLAN室等内外网络结构的协同,满足多种不同场景的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传播需求,推动网络服务的平滑升级,确保网络系统能够平稳运营。2)促进目标网与经济性技术的有机结合。完善数据网络基架构,组建理想化目标网络,必须做好安全性技术的分析工作,即在确保安全技术质量的前提下兼顾技术成本,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使目标网与经济性技术达到完美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效果。3)精确选址,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做好数据网络传输承载接入光缆网的基本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本光缆网现有的网络资源,根据综合业务需求,精心选址,以此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共享。与此同时,应充分发挥当前宽带接入局所的作用,做好4GBBU、5GDU/CU和OLT等各项接入层网络设备的集中部署工作,组建全能业务型接入局所。同时,应根据5GRAN的光缆组建目标和光宽接入,科学运用当前所有的接入光缆网络资源,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尽量控制4GBBU、5GDU/CU和OLT以及总体网络架构的部署难度,在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传播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支出成本。4)根据区域网的特征科学部署广播电视数据传输基站,正确组接光缆网资源。目前,广播电视安全传输组网模式主要分为3种:第一种是C-RAN集中化建设模式,该模式主要应用于综合业务部门和普通机楼网络部署作业中,所接入的基站在10到60个之间。第二种是C-RAN小规模集中部署模式,是为综合业务局站和接入点机房部署CU/DU,运用主干光缆环和B设备进行组环,所接入的基站在5到10个。第三种是D-RAN建设模式,主要是为宏站机房分层部署CU/DU,所接入的基站在1到3个。此外,在部署5G基站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机房的空间面积大小、管道资源、电源空调与光纤资源等不同因素,秉承因地制宜方针,选用最佳部署模式。

2重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制度

建立完善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制度,必须客观分析大数据时代的背景特征,根据发展趋势构建适宜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体系,重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管理制度,规范安全播出技术使用措施,编撰安全值班日志,优化电台电视台工作人员的交接班管理制度,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于广播电视机房管理工作,应全面开展24小时值班制度,禁止非工作人员肆意进入机房。与此同时,要为机房设置智能化自动报警器,从而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机房的安全防范功能。

3培养高素质管理人员

提升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广播电视台必须着重培养高素质技术管理队伍。在大数据形势下,高素质管理技术人员首先必须认真学习各种文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无论是在新媒体时代还是传统媒体时代,工作人员均需要对所有文件信息进行编辑、整理和加工,使信息内容更有价值。因此,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各种优秀文学知识,从中强化自身的书面语言表述能力,赋予广播电视节目以良好的文学气息,撰写富有特色的作品,从而全面提高节目的吸引力。其次,在大数据时代,各项工作均需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广播电视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全面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目前,网络成为传播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的重要平台,广播电视安全管理人员应结合这一特征,全面提高自身的网络编辑技能与管理技能,运用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促进音频、视频、图画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做好后期剪辑工作,确保节目的安全播出,以此全面提高节目作品的视觉审美效果。再次,发挥广播电视节目的价值作用,则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编辑素养,恪守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能力,确保广播电视节目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府所倡导的方针政策以及思想理念,秉承崇高的精神,坚持先进思想的引导,不断提高个人政治文化素养。在编辑、整理和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应充分节目的思想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理念,用优秀节目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社会正能量与优秀政治文化。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台须重视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素养和心理素养。一般来讲,管理工作能力是文化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广播电台工作人员的必备能力之一,提高本职工作效率,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必须着重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素养,由其是安全管理素养。简而言之,广播电台工作人员应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管理技能与明察秋毫能力,树立综合思维,及时收集各种节目信息,并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刻剖析,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此外,当代广播电台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难免会遇到工作压力,因此,必须重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保持积极、健康、良好的心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意志坚定,情感健康,智力丰富,有主见,但是不武断、草率,勇于创新但不鲁莽,及时与广大群众进行沟通,聆听群众对节目的心声和建议,努力维护国家与集体利益,不随波逐流。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篇3

[关键词]ISO/IEC13335;模糊综合系统;安全性能;评估标准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068-01

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是当前我国专用的通信网络之一,同时也是电力应用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于电网调度应用系统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市场运行的具体形式和信息化处理手段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当前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主要以光纤、数字传播为主,其中承载着多种表达形式,必须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将其应用到语音录入、数据传输及继电保护等方面。

1.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1.1基本集合

根据基本集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影响因素的影响条件和因素,具体集合的表达形式如下:

(1)评价因素集合U=(u1,u2……un)

(2)确定因素集合V=(v1,v2……vn)

(3)权重集合用W表示,在实践中必须考虑到不同因素的差异性,进而在实践中根据其整体发展形式的需要,确定权重集。其中m、n均表示>1的自然数[1]。

1.2相对隶属度和隶属度矩阵

基于不同影响因素的本质性差异,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发展趋势,确定映射方式。由于不同的评定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需要根据现有的评定标准对应用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隶属度,不同应用指标的应用范围不同,因此要对样本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并且在第一时间进行量化处理,必要时设立具体的指标处理方式,具体应用方式如下:

由于不同的隶属度矩阵存在一定的联系,必须对其采用一体化的处理方式[2].

1.3灰关联度一嫡法确定因素权重

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掌握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权重差异对应用系统进行检查。在应用过程中涉及到信息墒的基本原理,由于因素比较集中的值越大的因素将使系统越发混乱无序,值越小的因素会使系统更加有序。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排除主观因素的不良影响,了解系统的基本构成,并对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3]。

1.4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评断法主要是应用在模糊理论对目标体系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同时基于不同信息技术的本质性差异,必须根据权重差异对评价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不同的评断方式的评价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关联性方法的设置过程中必须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适当的改进,进而客观地确定后续评价工作的范围和方向。

2.基于150/IEC13335的电力通信网安全生能评估步骤

2.1对系统基本构成的模糊综合评判

基于该系统的特殊性,在应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数据的标准化,在实践管理中涉及到很多影响因素的干预,因此必须对基本构成因素进行详细的评估,其次根据现有的模糊数据综合评断方式的不断变化,必须对所有的属性和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批判。首先需要建立高风险控制体系,该控制体系中涉及到很多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可以对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级管理从形式,明确不同等级的具体管理形式,以此为控制中心。电力通信网络系统基本构成的设备比较多,必须在后期发展中及时替换现有的设备,可用相对于整个系统投资水平的比例来衡量[4]。

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构成方式比较多,容易产生的故障类型也随之提升,为了提升其整体应用效果,必须按照既定的应用方式对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要确定可修复性应用形式,根据现有的发展形势可知,不同的构成因素存在一定内在差异,例如以(A、B、C、D、E)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算法进行适当的改变,分别采用电力通信网中的OPGW和ADSS光缆、蓄电池组、调度交换机、PCM设备及电力线载波机进行实践操作。

2.2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综合性评定形式的多样性,在应用过程中要根据现有的操作形式和评定方式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现有的计算形式和标准规定,改进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得到的指标。

2.3后续评估

后续的评估工作对整体工作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必须根据实际变化趋势,确定风险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评估方式。后续评估工作是影响整体性管理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其内在方式的类别,针对当前基本构成因素的多样性,必须采用适当的风险管理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情况,实现基线的全方位保护。在实践中必须结合实际防护措施的种种要求,根据防护措施的基本要求,选择那些与被评估系统相关的部分,识别已经存在的防护措施并与基线目录中所列出的防护措施进行比较,最终确定合理的防护措施。此外基于电力信息发展的多样性,电力通信行业相关历史数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必须综合专家的意见,对评估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结语

基于电力通信系统的多样性,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优化措施。由于现有的评估方式趋于多样性,则必须以统计学知识、相关理论性知识为研究标准,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关键性的指标评价模式,要有合理的网络结构及自愈能力,光缆和光通信设备及其电源系统的日常运行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或技术管理规定,此外要有网络监管系统的监测才能保证在出现故障时的及时抢修和维护,进而达到提升网络通信安全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振明,等,SCADA(监控与数据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9(23):90-92.

[2]高会生,孙逸群,冉静学.电力光纤保护通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的研究[J].继电器,2011,35(3):61-65.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1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安全生产;供电

安全生产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一理念目前已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而在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近年来电力系统通报的安全事故来看,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大致都能归结到人的因素上来。实践证明,供电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个人健康及安全防护水平、灾害预判分析和应急处置能力、意志品质、精神状态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生产安全。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主动发挥作用,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在制度、培训、考核、防护等方面,综合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有效消除和化解安全隐患,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安全生产的关系

目前,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计划、劳动组织、劳动用工、教育培训、人才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及保障等内容,其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工作任务和目标均围绕着“人”展开,通过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来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涉及每名员工的切身利益,对规范和制约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也必须是以“人”为出发点,通过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最终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在供电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人”的因素往往是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表面上看,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诸多方面,但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由设备采购或安装设计的先天不足所造成的装置性违章,由运维管理不到位带来的设备缺陷,还是由监督管理不到位、考核不严格形成的安全管理漏洞,都是由于“人”的安全意识和管理不到位而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因此,改变“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管理缺陷”固然重要,但在管理中都必须把人的因素摆在首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共同的管理基础、一致的管理目标,两者的联接点和关键点都是“以人为本”。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层面分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本质上就是人的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的实际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也渗透在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人力资源部门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积极参与安全管理,能够更加有效地消除和化解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在供电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所涉及的每一方面内容、每一工作流程,都对企业安全生产发挥着巨大支撑作用。组织设计是基础。在人力资源规划计划的编制过程中,只有紧密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和管理实际,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进行安全生产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能设计,才能使企业的安全保证和监督体系更趋完善,切实发挥作用,为安全生产提供组织保障。用工选配是关键。供电企业不同的生产、管理岗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各不相同,如果在员工招聘、岗位配置等环节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导致新招聘员工的身体状况或基本技能不达标,或所配置岗位的要求远远高于员工个人专业技术水平,都会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素质提升是前提。研究分析表明,事故的发生与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态度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更和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水平直接相关。要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就必须通过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和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来提升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在内的企业整体队伍素质。薪酬福利是核心。薪酬福利涉及到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切身利益,也是员工关注度最高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要素,其分配体系应充分考虑到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只有将其与安全责任直接挂钩,才能让相应人员更加重视安全生产,更加清楚自己的安全责任,才能真正的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健康防护是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和工作目标,其中劳动保护用品直接为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合理的工时与休假管理能够保证员工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谐的劳动关系和保障制度使员工完全消除后顾之忧,都可以有效防止劳动安全事故发生。绩效管理是杠杆。绩效计划和合约中明确安全生产的风险防控措施和目标,可以使安全生产管理关口前移,做到未雨绸缪。对绩效目标实施过程的严格管控,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违章或事故隐患,防范事故发生。对已发生的事故严格绩效考核,予以相关人员警示惩戒,则可以吸取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在企业安全生产层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着眼于服务安全生产,把“安全第一”的理念和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相结合,在进行各项日常管理业务时,坚持全方位、全流程的参与安全生产管理,重点把好以下六个管理关口:把好劳动组织关。严格按照“三集五大”规范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动态开展定员测算和岗位评价,编制人力资源供需计划,明确相关岗位安全管理职责,从组织体系建设方面降低人的不安全因素,以满足企业安全管理和监督的需要。把好用工管理关。完善企业用工管理制度,严把员工入口管理关,根据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对不同岗位的差异化要求,合理制定人员配置方案,结合供电企业当前用工实际,健全岗位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化解结构性缺员矛盾,着重解决一线专业技能人员匮乏难题,不断优化员工队伍结构,为安全生产提供人力保障。把好教育培训关。供电企业应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全员培训计划,通过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岗位调整员工转岗培训等,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使员工懂安全、会安全。积极开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班组大讲堂等安全专项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把好薪酬福利关。供电企业应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对负有重要安全责任的岗位给予一定比例倾斜,激发员工安全生产动力,实现员工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把好安全防护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中要积极发挥作用,主动参与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关心员工健康状况,改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依托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补充措施扫除员工后顾之忧,调动员工积极性,防止事故发生。把好监督考核关。进一步深化全员绩效管理,强化各级管理者和员工间的绩效沟通与交流,把安全工作业绩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员工晋级和奖励考核内容,在抓好目标预控、过程监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严格落实奖惩考核,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四、结束语

影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虽然有很多方面,但人力资源管理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它也是极易被忽略的一个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视程度不足或管理缺位,将会为企业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甚至导致事故发生,这就需要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多加深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职能,不断促进供电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乔志平;任俊武.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

[2]陈林杰;王红汉.人力资源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6).

[3]刘晓红;钟云峰.以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理念与技术的突破[J].经营与管理,2012(5).

[4]吕冬云.分析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因素[J].中国经贸,2012(10).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篇5

安全文化的提出,是将安全问题由自然科学向人文科学的转化和深化,是对安全管理思想和理论的一种新认识。倡导和建设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电力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是树立电力安全形象,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安全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的安全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对电力企业来说最关键、最根本的是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为广大用户及相关方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电能。安全文化在注重设备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的管理,全面落实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时代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强化干部职工保安全的过硬技能,把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安全行为、精神面貌凝聚到共同的安全理念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优质、可靠的电能,是电力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安全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确保电力企业实现长治久安、持续稳定。安全是电力企业的根本所在和命脉所系,必须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把实现电力的长治久安和持续稳定作为企业的追求;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特点,又离不开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劳动纪律做保证。但这种就安全抓安全、就管理抓管理的做法,不能完全消除管理上的漏洞和作业中的隐患,特别是容易引起职工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安全文化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注重突出人的观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把管理的有限性和文化的无限性有机统一起来;把管理的强制性和文化的能动性结合起来,用管理制度之外的素养理念、先进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方式培育具有安全素质的人,以此来保证电力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建设安全文化又是实现电力安全有序可控和基本稳定的客观需要。

(三)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是电力建设的实践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与人的素质紧密联系的文化,为电力企业建立起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和环境,在树立电力品牌和良好形象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文化来建设。

(四)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是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超常规的发展,必然需要有坚实的安全基础和保证。“经营电网建设、整合电建资源、参与电源建设”等各项工作,无不是以安全作为重要保证,安全是实现电力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之一。必须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出发,从培育文化的层次定位,进一步深层次地反思安全工作、总结安全经验、探索安全规律,以文化氛围优化安全环境,以文化品位提升职工安全思想境界,以文化素质提升职工安全保障能力,以文化规律创新安全管理,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营造和健全安全防控体系,以良好的安全环境保证电力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积极探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培育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理念是一种精神理念,主要是指积淀于职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包括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职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思维方式、安全道德观、安全美学观、安全价值观及共同愿望等。培育安全理念文化,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安全第一”的宣传教育、安全形势教育、“安全在我心中”演讲等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干部职工的理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使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培育职工个人和群体的安全价值观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通过网络、报纸、宣传栏、安全教育室等载体,广泛营造“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等理念,引导干部职工牢周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大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每年开展的安全月就是全国范围的一次安全教育行为。

(二)培育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影响与情感认同,包括安全行为准则、作业标准、队伍素质、职务状态、精神面貌等。培育安全行为文化,一是要通过教育、培训、岗位练兵等手段,提高职工的基本素质、作业技能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抓职工的行为养成。提高职工的自控能力,就是要从日常行为抓起。要用先进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方式培育每一个人、规范每一个人,使企业的每一名职工都能主动规范自己的言行,变要我安全为我要保安全、我会安全,使职工不仅能正确掌握安全技能,而且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形成共同的安全行为准则,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让尊章守纪成为习惯。三是要重视职工的安全心理,认真研究职工的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安全制度文化。安全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及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建设,如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标准化、规范化作业体制等。根据安全形势变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应用等,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找出科学的、规律性东西,健全适应时展的安全目标、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为广大职工所主动接受、自觉遵循的安全管理机制和行为规范,使安全管理机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激励干部职工把确保安全的价值和实现自身价值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协调统一,成为安全生产的保险绳和加速器。

(四)培育安全环境文化。安全环境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硬环境,如安全监控设备的开发、管理、使用和维护,必要的资金投入,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安全基础设施、职工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等,又包括软环境,如职工的精神需求,安全品牌、企业形象等。实践证明,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员工的情绪与心理。培育安全环境文化,一是要保证必要的投入,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探索现代安全管理手段,推广应用各种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二是要重视职工的精神需求。既重视职工的物质需求,更重视职工的精神需求,通过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美化职工工作环境,在不断提高职工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尽可能满足职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追求,激发职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三是要抓好安全品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本单位安全管理、基础建设、队伍素质的实际,大力宣传和弘扬先进典型,引领干部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积极向社会宣传电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的好的做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三、正确把握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注重科学性。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建设安全文化中,必须不断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各级领导要在思想和行动中体现以人为本,针对人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实行更加人性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不仅提倡职工负重争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以科学、文明、人本的态度去对待职工的生命权、健康权,不能只把职工看作是劳动力,更要把职工看作具有价值追求、有无限潜力、有待开发培养的社会人。激发职工自觉把安全生产与自身利益、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当中,使每个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就是体现职工自身价值”,引导和启发职工从生命价值体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亲和力和亲切感,以自身无穷的内在动力迸发出无止境的安全追求。现代企业领导在思想上越来越重视安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前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在具体行动上要有落实,避免出现安全工作“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职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的“三高”现象。

(二)把握规律注重预见性。安全工作虽然头绪很多,但有其内在规律可循,要抓住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把握住工作重点和关键点,抓好标准化作业的落实。建设安全文化就是要能够发觉事物发展的趋势,善于从超前性、预见性、规律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抓起,把握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注重日常安全行为养成,灌输并使其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多做起长远作用、起根本性作用、起超前预防作用的工作,为电力安全的长治久安、持续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的放矢注重实践性。这是我们建设安全文化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当前我们安全工作的弱点,必须在工作中得到加强。培育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本着循序渐进、实践检验的基本原则,把安全文化发展战略、奋斗目标、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等每一项内容、目标、任务都按照时间进度量化、细化、具体化,做到实际、可行、有效。要针对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不断加大安全文化的渗透和建设力度。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电气安全;评价因素;评价方法

一、电气安全及其评价

电气安全是安全领域中与电气相关的科学技术及管理工程。包括电气安全实践、电气安全教育和电气安全科研。电气安全是以安全为目标,以电气为领域的应用科学。它包括用电安全和电器安全,其基本理论是电磁学理论及安全原理。

由于电能应用的广泛性,电气安全也具有广泛性,不论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离不开电,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电气安全问题。电气安全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不仅与电力工业密切相关,而且与建筑、煤炭、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等各行各业都密切相关;再者,电气安全工作既有工程技术的一面,又有组织管理的一面。

电气安全评价包括有效性和经济性评价两个方面,本论文则侧重于电气安全的有效性评价。系统的电气安全有效性评价,是从电气安全角度来评价系统中各部分布置是否合理,各部分所采取的电气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合理,能否协调工作,整个系统是否存在电气安全的死区等。也即对工业企业现实系统中的电气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并预侧由于电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从而提出电气安全措施和整改建议。

对于一般的工业企业,电气事故主要有触电、电气火灾和爆炸、雷电危害、静电危害。但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由于其原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的不同,电气事故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如油田单位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时,由于火灾、爆炸是损失重大的易发事故,所以应将电气火灾和爆炸、雷电危害、静电危害作为评价重点。而对于机械加工厂,由于车间内金属存在系数大,易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应将触电作为评价重点。

二、建立评价因素体系的原则

欲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科学的评价因素体系,必须先了解以下几个建立评价因素体系的指导原则。

1、科学性。科学能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建立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也必须能反映客观实际以及事物的本质,能反映出影响企业电气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只有坚持科学性原则,获得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有效。

2、全面性。对企业电气安全现状的评价是一种全面性的多因素综合评价,为了保证这一点,选取的因素应具有代表性。选取时应从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着眼,尽管最后确定的评价因素不一定很多,但选择初始时,被选因素一定要多一些,全面一些,以保证有选取余地。

3、可行性。建立的评价因素体系应该能方便数据资料的收集,能反映事物的可比性,做到评价程序与工作尽量简化,避免面面俱到,繁琐复杂。只有具有可行性,评价的实施方案才能比较容易的为企业的安全部门所接受。

4、可比性。为了便于比较,评价因素应当量化。电气安全既包括电气安全技术又包括电气安全管理,即具有技术和管理的双重性,评价对象比较复杂,其中有些因素难以量化。但是事物的质是要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的,因此,评价因素应尽可能量化,只有量化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

.net5、稳定性。建立评价因素体系时,选取的因素应是变化比较有规律性的,那些受偶然因素影响大起大落的因素就不能入选。

三、电气安全评价因素分析

安全原理指出:在某种情况下,事故是否发生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都有其深刻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这便是综合论事故模式的基本观点。基于这种观点,这些物质的、管理的、环境的以及人为的原因就构成了安全评价中的危险因素。

1、电气设备固有安全性。工业企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电气设备,它是带来电气危险的根源,且人们与之接触的机会很多。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性能直接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状况。因此,在评价工业企业电气安全现状时,应把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性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权重的分配中需给予重点考虑。

2、电气环境。这里所说的电气环境是指对电气安全有影响的自然及非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雷电、静电等;非自然因毒主要指电气系统工作的场所的环境因素,如电磁辐射;易燃易爆、高温、潮湿、腐蚀、金属占有系数大等特殊场所。电气环境对电气系统的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评价工业企业电气安全现状时,应把电气环境放在较重要的地位,在权重的分配中需给予较重考虑。

3、电气安全管理。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既有工程技术的一面,也有组织管理的一面。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相辅相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严格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没有完善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则只是一纸空文。由此可见,必须重视电气安全综合措施,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四、电气安全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

1、权重确定方法的理论基础。在评价因素体系中,每个因素对实现系统评价目标和功能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权重表示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或表示一种效益替换另一种效益的比例系数。可见,权重是综合评价的重要信息,应根据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即因素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确定。基于信息基础,可以选择定性的经验判定方法,精确的定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混合方法确定权重。而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是“成对比”,而“比”得是否准确和一致是一个关键问题。“成对比”的主要方法是权的“最小平方”法和“特征向量”法。

2、电气安全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根据以上对权重确定方法的分析,德尔菲(Delphi)法是由专家凭以往经验,主观判断确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主成分分析法虽然是一种客观确定权重值的方法,避免了主观随意性,但由于电气评价因素多为定性的因素,所以对于电气安全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五、评价方法的探讨

在众多的安全评价方法中,有一个较为新颖并已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是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方法。模糊数学自1965年诞生以来,其应用领域一直在扩大。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性质,安全系统亦不例外。已有前人将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方法用于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安全评价、矿山安全生产评价等行业综合安全评价中,但应用于专业领域的不多,只见有用于工业企业安全管理的,尚没有针对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系统的综合评价。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人――机――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除客观事物的差异在中间过渡阶段呈现出“亦此亦彼”的特点外,还有人的思维和行动也存在模糊性。所以,基于电气安全系统的特点,在电气安全评价中引入模糊评价方法是适宜的。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篇7

关键词:桩基检测、危害、应对措施

引言:随着基础建设和房屋建设的发展,桩基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桩基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复杂工艺流程相互衔接紧密,施工时稍有不慎极易出现断桩等多种形态复杂的质量缺陷,影响桩身的完整性和桩的承载能力,从而直接影响上部结构。桩基的检测成为控制桩基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桩基检测作业环境中危险及其有害因素分析

建筑业是高危险行业,建筑工程中危险事故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作为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有着本身复杂性的特点,施工作业环境较差,与其他施工过程交叉作业,造成桩基检测中存在着更多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具体如下:

1.1桩基钢筋、模板铁钉,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造成在行走于钢筋或拆除的模板时造成扎伤。

1.2作业场地狭窄。建筑施工工地场地狭窄,各种施工过程交叉人员较多,导致桩基检测的施工作业环境有限。人员在进行作业时,场地环境狭小。在发生突然事故时不能及时的撤离到安全地带。

1.3建筑工地管理不善。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导致场地内杂物乱放,材料堆放不当,建筑用电乱扯,导致堆物倒塌伤人;乱扯电线导致人员触电被伤等危险有害因素。

1.4桩孔无任何遮挡物、或遮挡不善。建筑施工安全意识不足,在桩基孔洞处无遮挡物或遮挡不当,未有警示标志,导致人员误跌入桩基孔中,被钢筋扎伤对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

1.5夜间施工照明不足。夜间施工照明不足,造成人员操作环境较差,视物不清造成人员伤害事故。

1.6建筑场地硬化绿化不到位。建筑场地湿滑,造成人员跌伤,或跌倒后被钢筋头划伤。

1.7安全防护、装置缺陷。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安全绳、手套等个人防护装置,导致人员作业过程中被划伤或坠物砸伤。

1.8恶劣气候条件现场条件极端恶劣气候比如暴雨、狂风等造成人员伤亡

二、桩基检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目前,对于桩基检测的方法有:低应变检测、高应变检测、静载试验法、预埋箱深层平板荷载试验、浅层平板荷载试验、深层平板试验、岩基荷载试验参见(JGJ06-2003标准)先对上述方法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析。

2.1触电事故

桩基检测作业中,多数是从事操作和使用电气设备。在遇到电气线路老化、磨损漏电、短路、地面潮湿等情况时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伤及人员生命安全。

2.2坠物伤人事故

在进行设备的起吊运转、设备的搬迁、维修和拆卸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坠物。脱落、倾覆导致人员被重物砸伤。

2.3机械伤害事故

各种机械在运转过程中,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不够导致被设备铰伤。

2.4高空坠落事故

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安全防护意识不足,安全防护设施不够,操作平台有限,容易引发人员坠落事故。

2.5坍塌事故

由于孔壁维护不好,或地下地质不良等原因造成孔壁坍塌埋没操作人员。在堆在平台重物反力法竖向静载试验过程中,由于基础不牢、堆载不平衡等原因导致堆载物坍塌等原因造成人员伤亡。

2.6超负荷劳动

在进行人员搬运重物时,或设备的装卸过程中超负荷拖拉重物造成人体受伤。

2.7其他伤害

在进行桩头的打磨过程中未佩戴防尘口罩等进行尘肺病的防御。造成操作人员身体伤害。

三、桩基检测危险和有害因素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通过对桩基检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桩基检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不断完善各项生产安全制度,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流程,是桩基检测中的基本工作。落实责任到人,是预防安全事故频发的基本对策和措施。

3.2加强人员安全意识。

人员在进行桩基检测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因素。所以对人员安全意识要进行加强。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活动,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安全教育,营造遵章守纪、安全施工、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组织进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排查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员工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

3.3严格执行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严格执行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切实做到一机一闸配电保护,加强用电管理。

3.5建立安全巡查制度

定期对施工作业的现场、设备进行巡查。巡查作业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对起吊设备作业时巡查各设备的支架是否伸展完全。是否有支架基础下沉和设备毁坏情况。对桩基高应变法检测时,重锤在下落时容易倾倒撞击桩头造成桩头飞溅伤人,应重点巡查人员是否撤离到安全区域;对反力法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时重点巡查,卸载时主梁和次梁以及基础的支撑情况,卸载是否至零;对堆载法试验重点巡查在堆载过程中的是否是均匀的将配重堆放在荷载平台,密切注意承重墩基的稳定性;进行配重时,不能使操作人员超过一定限值小砂包不超过50kg,大砂包防止吊带绊人;井下安装设备时注意查明是否有有害气体。

四、结语

每项工程的建设的奇偶存在着安全隐患,桩基检测过程也不例外。要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从施工的环境条件、设备的等综合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随着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技术科技的不断提升,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也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必能够确保桩基检测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永喜.浅谈建筑桩基检测的主要内容与常用方法[J].科技资讯,2010,(09).

[2]覃键.桩基检测的质量控制及方法[J].民营科技,2010,(07).

[3]徐国翔,王婷婷.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J].浙江建筑,2010,(03).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变电运行安全生产

安全关系到供电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是供电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1供电企业变电运行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1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1.2管理工作不到位

供电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

1.3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供电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

1.4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

2影响供电企业变电运行安全因素

在安全生产中,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最大的敌人又恰恰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从根本上杜绝各种习惯性违章行为,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供电企业变电运行安全因素有:(1)逆反心理因素;(2)侥幸心理的危害性;(3)投机取巧、自作聪明;(4)帮倒忙,好人变罪人;(5)碍于面子,不懂装懂;(6)安全生产不能靠运气;(7)漫不经心与心理防备;(8)自负逞能;(9)常规认识的消极心理;(10)思想情绪的影响。

3供电企业变电运行安全生产的关键

3.1推动变电运行工作责任到位的基础是各级人员的到位

第一,安全思想教育要到位。第二是要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到位,建立一整套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第三是安全工作要做到位。

3.2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是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确保操作票的执行、监护、检查到位,工作票的签发、许可、交底到位,安全措施的布置、现场检查到位,设备的巡视检查到位,危险点的预控分析到位等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电网事故、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

3.3要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责任到位,还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

对变电各级人员责任制的完成情况实行动态考核与指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以严、细、实的要求推动各级人员的全面到位,与干部的任用和奖励挂钩,重奖重罚,以维护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严肃性。

3.4供电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在明确安全责任的同时,确保责任的到位则是抓好责任制落实的重点。一个单位、一个车间或是一个班组的安全工作好不好,关键在于人员安全责任是否到位,是否严格履行职责。变电运行工作的责任到位与否对保证变电安全运行就显得至关重要。

3.5变电运行工作责任到位的关键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首先到位

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所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对安全生产有高度的认识,做到领导到位、思想到位、工作到位。

3.6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安全生产产生直接影响

谈责任到位,说到底也就是人的问题,一系列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必须依靠人去实施,没有良好的素质,就不能有效地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3.7增强运行人员参与安全管理意识,特别是运行值长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

每月定期召开运行分析会、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预控活动,及时对本月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危险点分析。

4有章不循是供电企业变电运行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

4.1有章不循产生原因

4.1.1领导认识不到位,灌输教育不彻底。

4.1.2规章制度杂多,制定随意性大,熟悉了解难度大,安全履职不到位。

4.1.3制度本身的不公正、不平等,放大了执行难度。

4.1.4制度执行不较真、不碰硬,助长了有章不循。

4.1.5员工的思想障碍、行为偏差,造成了有章难循。

4.2有章不循的解决对策

4.2.1加强安全教育,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4.2.2加强安全生产的过程监管,做到各个环节不掺假。

4.2.3齐抓共管,到位不越位,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作用。

5加强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变电运行永恒的主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保人身、保电网、保主设备安全”的原则,严肃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有效地防止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

5.1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并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对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5.2严抓企业安全制度建设

供电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产工作规定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

5.3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离不开员工的努力,离不开员工的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

5.4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培训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这项工作抓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全体职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掌握的扎实不扎实,安全管理素质有没有提高,安全观念牢不牢固的问题。

5.5抓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设备健康水平是安全生产的硬件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设备的缺陷有关。

5.5.1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

5.5.2加强危险点的分析与控制。

5.6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

5.7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5.8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

5.9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

参考文献: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篇9

【关键词】高压线路周期寿命成本

一、影响高压线路周期寿命的因素

输电线路选用材质。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核算数据显示,由于技术更新不够、设计缺陷的存在,线路内部的消耗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导线的内部设计是关键,即导线使用的材质和截面。一般导线的选用时多会出于经济的因素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其使用寿命达不到一般标准,因此要在综合考虑导线导电性能、使用寿命、核算成本等因素的前提下,选用符合使用规范的导线。电能损耗是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中应主要考虑的问题,一味地加大导线直径以扩大截面的调整方式会因为重量增加、性能改变影响线路的架设和输电实际,导线在正常范围内能基本使用30年,在选用时要充分结合使用寿命、导线材质、预计成本等因素,通过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找到经济与实际效益的最佳结合,有效控制全寿命周期成本。

输电线路路径方案优化设计。在输电线路的材质和寿命有保证的前提下,科学的架设安排是进一步的设计要求,技术性的设计不仅影响输电效率、减少能源损耗,其优化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同时合理的安排能够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行。线路路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架设地区的地貌、气候、水文特征,因地制宜地选用最佳的安装方案,从设计角度减少不必要的线路长度,提高使用寿命周期内的使用率。

改良杆塔和基础性能。输电线路的架设性质对地面的基础建筑和杆塔有较高要求,一方面是质量和寿命,另一方面是选址和架设。一般的使用寿命是与导线同时间的30年内,改良性能的建议是从经济投入和后期维修花费的角度力求控制成本,保证线路安全营运,排除因设计不合理、质量不合格人为造成的安全隐患。

线路外部绝缘、防护性能改良。就导线通电性能而言,其材质以较高的承受、导电性能为优,而相反相成的一面是对线路绝缘性能的要求,外部的设计和相关构件要求绝缘是为了防止线路跳闸、连电后造成事故,影响连续供电和人身安全。绝缘和防护性能的设计改良即在充分考虑架设地区土壤、大气环境、季节天气情况的前提下,通过增加爬距、采用经济的接地材料以控制线路养护的花费的相关工作。

二、降低高压线路周期寿命成本的对策

线路路径选择。对线路路径选择前,首先要联合气象地质部门对架设安装地区的地质、天气条件作出调查和评估,线路架设多选在空旷的野外,人为控制不足,所以要尽量避免地质不稳定和气候多变的地区,减少因条件限制的维修养护不足影响因素,可通过曲折性的设计加大人力

做好气象分析控制。气候因素是输电线路设计的参考的关键数据,影响材料、型号的选用、架设方案等,联系着成本控制。考虑到风速、雷电天气所占比例、冻害发生率等不可控的天气因素会导致基础建设的破坏,因根据区域天气作出调整,预计不足将会增加维修养护成本,反向来说,预计设计高于条件因素将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预算,因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以控制成本。

导线输电性能及配合设计。线路的能耗对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占大部分的比例,上文所列的直截面以及材质都关乎电能消耗,选择性能与工程造价的最佳结合点是导线选择方案的决定条件。在选用、设计前要求充分研究电气、环境的性质,在成本预算的范围内选用性能优良、质量有保证的线路,从长远的角度是提高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利用率,反而节约成本,避免后期的人力、财力消耗,一次性的线路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线路输电要求,是经济环保的新型企业发展方向。

养护维修的成本优化。由于实际的架设条件要求,输电线路在城乡综合区之外的地区多在空旷的野外架设线路,一则是减少人员伤亡事故的安全隐患,二则是出于经济的因素,直线的架设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但综合上文天气、地质因素的分析,贴合实际的全瞻性设计能充分优化各项成本预算。

对自然意外发生条件估计不够将会影响线路运行及维修养护,事故发生后连接的是资金追加、成本预算加大。以近年来由于天气突变,引发南方地区雨雪灾害后对电网运转的影响为例,由于全寿命周期设计时考虑不足,而造成了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因此在选址、选材时要做靠基本突况的分析,采用经济的设计方案,顾及后期的维修养护。

高压输电线的绝缘和防雷性能是必要的设计考虑因素,跳闸、雷击随后增加的工作维修量也就增加的成本预算。应该从设计和监察的角度多方面控制事故发生,提高使用周期内的使用率。设计单位要沟通输电单位、气象等部门,通过整合设计要求和投入运转的实践经验,考虑多方面的实际要求作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建立事故应急措施,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架空输电线路多处荒郊野外,地形气候情况复杂。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线路设计需考虑防鸟害措施。根据当地运行部门掌握的鸟类活动规律,依据活动的频繁程度采取综合措施,能有效减少线路运行的隐患,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线路结构优化设计。近年来,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树木林业资源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但树木却是直接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最大隐患。工程项目建设期的荒地将变成林区,若线路建设初期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造成对地距离不能满足要求,势必迫使运行部门改造线路或砍伐树木,代价高昂。这种情况在设计阶采取避让或按照该树种自然生长高度设计对地距离的措施段即可避免。线路因此增加的投资有限,但经济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塔材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外力破坏事件愈发严重,电力铁塔逐渐成为职业盗窃分子的目标,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大。为提高杆塔运行的安全性,从塔横担以下包括横隔面的所有连接螺栓均使用防卸螺栓,其他除已标双帽的所有螺栓加装一防松扣紧螺母,提高铁塔螺栓抗震和防盗能力。建设期间增加的投资会大大减少运行期间的修补、改造费用。

三、结语

输电工程设计阶段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影响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影响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设计因素,对优化输电线路设计提出了措施与建议。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1篇10

【关键词】电网调度;运行安全;影响因素

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量急剧攀升电力事业趁势迅猛发展,电力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且不断成熟。今年来各大变电站都采用计算机实时监控,逐步实现无人或少人值班的自动化作业。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不断投入使用也呈现出许多的技术管理问题,自动化系统中的各项指标被逐步纳入企业安全生产的考核项目中,这就给维修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该项技术专业化和制度化系统化。

1、影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不安因素

1.1人力资源因素

人力资源是生产关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十分活跃的因素,若确保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高效安全的运行,就要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1.1安全意识不佳,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工作当中安全意识不强,工作的责任心不佳往往会导致工作中问题的出现,既有安全问题又包含技术问题。这种工作心态很有可能给公司带来损失。由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从开始作为调度集控人员工作的辅助系统到现在控制整个电网运行的主系统,产生质的飞跃,其作用价值日益明显。但令人担忧的是,在一些变电站中上级领导没有充分认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当今电力行业中所起的作用,没有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此系统和维护检修系统工作中。一些人仍旧保留重现场,轻管理的思想,认为主站原理现场没有什么安全隐患。一些人注重检修,轻视平时的保养。

1.1.2综合技术业务水平不高,处理问题存在盲目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科技含量高,技术的更新换代较快。许多的技术人员从业技术水平不高且综合素质偏低。对系统运行的规则,规程不够了解或了解的不够熟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用已有的方法进行解决,但不知方法的由来。不能再短暂的时间内找到捷径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缺乏经验同时对与本专业相关连的其他专业也比较陌生,缺乏系统知识。

1.2安全防护体系因素

系统在使用运行中,系统网络主要受到来自外力和计算机内部的双面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应用和连接上。

1.2.1外力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主机硬件和户外线路的安全,由于自然灾害,硬件受损故障,线路阻塞,人为盗用损害。这些因素都导致机组数据库重要数据,口令和账号的遗失。

1.2.2由于系统中的计算机是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因此系统中联网的计算机很容易被公网上的黑客和病毒威胁。再者现在互联网管理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这也给系统安全的维护带来不便。

1.3系统规范及环境因素

1.3.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变电所运行实现综合自动化同时变电所也实现了无人值班的管理制度。调度自动化系统将电网的测量,控制,保护集中为一体,实现统一调配和统一管理。尽管电力事业的发展形势是好的但仍有不利的阻碍因素的存在。例如沿用原来技术标准,在成现实的要求不能被充分满足,导致一些工作受阻不能按时完成。比如通道不够可靠,监视系统不完善等等问题。

1.3.2人机混杂。机组设备的运行环境没有较好的保障。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远动机房,其内部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工作人员没有正规的操作机房,人员随意进出,任意开关机房的空调,窗户。这些因素的存在将大大提升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问题是较严重的,有些领导和监管部门没有将工作落实到位,此类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设备的安全问题受到很大的威胁。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将大受影响。

2、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对策

面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严重问题,经过严密全面的讨论分析,下文给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2.1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先进的技术设备要配备综合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前面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文化水平。为实现此目标就要在企业员工培训的工作上下力度抓工作。就此以下文字将细致介绍两方面的措施要求。

2.1.1对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要从基础培训,全员培训做起。拥有较高的技能和知识业务水平是保证自动化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职工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这对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我们要通过各种已有的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让员工真实地接触设备了解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使职工对机组不陌生,处理问题是不盲目,节省时间和精力减少不必要的无形经济损失。

2.1.2企业的培训要有重点性和突出性。对综合业务技术水平的培训是重中之重,特别要加强与自动化相关联的技术知识的培训。例如:系统的保护,调度,通讯等等专业知识。培训中要加强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联系的培训,拓宽员工的知识面和眼界提高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的组织协调能力,将本职工作圆满完成。

2.2加强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构建

2.2.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当今电力行业发展的主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事关电力行业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计划,因此加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事关重大。为建立一整套的安全保护体系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隐秘性,随时性的各个管理层面出发研究讨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治理方法,核定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保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平稳安全的运行。

2.2.2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网络传输层在传输数据时既要保证数据网络的安全又必须做到向外平稳的传输必要的数据。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中要保证调度控制系统和调度生产关系系统之间保持一个安全的隔离距离。同时还要保证调度生产管理系统和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保持安全隔离状态。为杜绝可能的公网侵害和黑客袭击在四者之间的数据传输中要尽量采用单向传输方式,例如:启用防火墙,专用网络,单向传输门,网段隔离器等有效的网络隔离手段。对于使用较频繁的调度数据专用广域网和局域网采用网络安全访问控制技术,加密通信技术。

结语

总之,在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高涨的今天,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被各大电力企业接受并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对该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尤为重要。工作中如果疏于管理就会给系统运行带来隐患,引发各种事故影响生产。因此我们要齐抓管理工作和生产工作。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积极努力的把日常维护工作做到位。以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精神面貌参加到工作中。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蔡春元.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探讨.继电器,2005,33(7):66-69

[2]王超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研究.应用科技.2006,34(7)55-59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主要涉及建筑消防工程、空调工程、弱电工程、给排水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等多个环节,所有施工环节均需要从采购、计划、安装、竣工、试运行、调试等多个基本环节出发,进行较为严格的规划和管理,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整个建筑工程机电施工过程无法顺利进行。

1机电安装施工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1设备操作方法不规范

现阶段,建筑市场上同时存在多种型号和规格的机电设备产品,且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的运行标准。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未明确规定机电设备的型号和规格,因而无法为施工单位开工前的机电设备和材料采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进而影响了机电安装施工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很多机电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单位并未明确标明材料和设备的型号及规格等基本资料,导致施工单位无法挑选最为合适的机电材料和设备,对建筑工程机电施工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1.2造价管理不规范

因为部分施工单位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较低,且缺乏相应的造价管理能力,还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存在违规签订合同的行为,进而造成工程造价超标。同时,还有部分施工企业在实施工程项目决算时,会刻意利用工程量定额的扩大评定手段,来提高子项目的工程造价。在具体的安装机电系统项目时,部分施工单位会倾向于使用成本较高但实际质量达不到施工要求的设备机电和材料,进而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1.3设计和管理水平较低

首先,部分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会要求用户选择指定的施工单位,且施工前并未对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论证和会审,造成工程竣工后无法准确客观统计工程施工量。其次,在现阶段我国信息化趋势逐步发展过程中,很多建筑施工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所以,无法满足现阶段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造成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的不及时处理。最后,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对合同管理相关知识和规定的认识与了解,这就容易造成施工单位对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不严格、不科学的问题。

2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2.1机电安装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安全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主要发生原因在于施工单位未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且对安全管理工作相关知识和措施了解不足。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加强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从而实现财产和人员损失的最大程度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施工人员教育和培训工作,指导其掌握应对安全事故的措施,提高其综合素质,树立安全管理观念。

2.2机电安装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子项目和所有施工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且各个施工环节均具有难以更改、一次成型的基本特征,所以,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和实施系统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从施工人员培训、机电设备选购、环境管理、材料选择、质量影响因素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进行科学管理。

2.3机电安装施工中的施工方案管理

在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以现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为基础,组织相关人间会审机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从而合理规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注意涉及施工工序、施工组织、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等几个环节,不同的工程施工方案,其在施工成本、施工工期安排和施工所需设备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施工设计人员应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实现施工质量的提高以及施工成本的降低。

2.4机电安装施工中的材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施工的材料管理过程中,现场控制是施工过程的最核心环节。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做好材料供给工作,在采购机电材料和设备时,施工单位需对其生产能力和供应单位资质进行详细审查,避免发生供应单位资质不足或是施工材料质量低下等问题。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意避免发生材料运输问题,从而对施工的工期造成影响。

3各个机电安装施工工序的技术要点

3.1母线的安装

在机电设备施工前,应将插接母线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场所,避免发生受潮问题,在母线的安装过程中,需加强其信道的土建施工作业,避免发生成品受损。

3.2弱电系统的安装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弱电系统安装主要涉及内部对讲、停车场管理、闭路电视以及消防报警等多个系统。弱电系统的安装过程具有设备成本较高、工期较短等特点,所以,这一安装施工过程在常规的管槽安装的基础上,还应在工程施工的后期进行末端设备和中央设备等的集中安装施工。在工程施工开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系统完善地准备好施工现场资料、工程材料和设备、施工设计图纸以及劳动力等基本要素。同时,加强孔洞和线管的预埋处理。若线槽需要穿过楼板或剪力墙,则应预留孔洞。

3.3机电设备的安装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通常包括解体安装和整体安装两种类型。在开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严格全面地检查机电设备,以保证其符合安全性和质量要求,同时要详细核对机电设备材料的型号与数量。基本检查流程包括:第一,检查机电设备的放线和定位;第二,测试各类机电设备;第三,保证各类机电设备准确就位,对其精度进行合理设定;第四,完成安装施工后进行试运行。

安全用电的基本要素范文篇12

论文关键词: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

电力工业是国家的命脉。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户等几个部分组成。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它的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有着重大的影响,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搞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深远的意义。变电站安全运行,才能给企业、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合格的电能。

一、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的不足

变电站安全生产运行意义重大,多数变电站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强此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但由于变电站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生产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变电站正常生产运行的基础,然而一些变电站不重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无法很好解决生产中权责问题,安全生产无人管、无人问的现象频出。有的变电站虽然有配套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多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无法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且在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部分领导者口上高喊严格管理,但在实际中却没有做到从严考核,对违章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对不安全行为的纵容,增添了单位中违章行为的气焰,严重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水平。

此外,职工素质培训工作不到位,常见的培训活动往往缺乏针对性,且只注重形式,影响了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加强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对策

(一)加强职工心理辅导,安全教育长抓不懈

由于不健康心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此,变电站要真正的关注职工的心理问题。要给予职工心理状态以持续关注,当发现职工存在紧张、焦虑、消极等不健康心理问题时,应当尽快进行心理疏导,并通过开展心理辅导使员工学会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除了心理辅导,安全教育也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变电站的安全活动一般要求每周一次,要利用好安全活动这一形式,这是一个管理者对成员进行安全教育的时机,要让每名员工都要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发言。安全除了有铁的纪律外,而安全本身又是为了保障从业者的生命为根本目标的,因此在安全教育中应多一些情感化,少一些说教。要将工作中一些事例融入到安全教育中,让大家在一个个案例的学习中深化安全意识。(二)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变电站应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安全生产制度,并逐步健全完善,为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筑牢基础。首先要建立起安全生产目标,以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为总目标,以控制“异常和未遂”作为基本目标,并细化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若干分支目标,强调可操作性。第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这个制度对于规范人的行为十分重要,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针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奖励和处罚。安全奖惩制度应尽量细化、量化,不能照抄、照搬上级条文,也不能清一色的下岗待岗,这样会缺乏可操作性,逐渐流于形式。第三、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变电站应结合本站的情况详细制订各级安全责任制,要求每个人熟悉自己的岗位责任,履行好岗位职责。

制度的落实是一个难点,但是如不去落实,制度就是一纸空文,起不到任何作用。制度落实不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落实的人责任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制度的设计在执行上有难度。多数情况下还是第一种原因。在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一定要深究其原因,分析透彻,采取措施,这样有助于之后的制度落实。对于变电运行中即便是小的异常,也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使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罚和全体人员受到教育,只有如此,才能逐步扭转顽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化习惯性违章为习惯性遵章。

(三)深化安全管理工作

变电站要保障安全生产运行,需要根据单位的特点以及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开始,逐级明确各个部门的生产责任,制定完善的岗位职责,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安全事故发生时的责任人,以及责任人对事故如何负责、负什么责、不负责怎么办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必须强化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严格依照生产责任制度逐级进行责任追究,使生产责任制度落到实处,提升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水平。此外,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工作要得到好的效果,除了需要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外,还需要基层操作人员发挥积极性,实现与管理人员的良好配合。

(四)提高变电站人员素质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电信党风廉政工作计划范例(3篇)

    - 阅0

    电信党风廉政工作计划范文篇1一、发挥“大宣教”工作格局,抓好责任分工根据《实施纲要》的要求和市纪委20*年宣教工作要点,年初,宣教室及时召开宣教联席会议,抓好组织协调和任.....

    网络安全技术特点范例(12篇)

    - 阅0

    网络安全技术特点范文篇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