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房地产;公寓户型;公寓开发

Abstract: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supporteffectiveinvestmentdecision-makingmethodsandthedevelopmentorientationdirectionoftheGuangzhouMetroCorporationinthepropertydevelopmentoftherailwaysuperstructure.Bycollectingalargenumberofcases,investigationanddemonstrationofexistingapartment,unitsandapartmentdevelopment,thisstudyhascompletedandperfectedavarietyofunitcombinationsofplane,matchingmethodsofRelevantprofessional,developmentmodelsandtheestablishmentofaneffectiveoperationoftheoptimizationsystem.ThestudyhasanimportantandreferenceonthedevelopmentoftheGuangzhouMetroCorporation.

Keywords:realestate;apartmentunits;apartment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8-0045-04

1引言

从现时地铁商业的发展来看,国内的地铁在发展需要消费习惯的培育、地铁运营对安全的要求等因数上还处于一个萌芽状态,地下商业和地面上盖商业没有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但随着地铁网络的发展,其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会更为突显。

近年来,广州地铁借鉴国内外地铁运营的成功例子,拟开发、建设、经营地铁上盖物业,建设轨道交通、公交枢纽、商业、公寓一体的综合枢纽项目。地铁上盖物业是以后地铁商业实现的载体和平台,地铁上盖物业若能规划好、建设好、营运好,无疑为将来地铁的经营起了好头,打了基础。

图1-标准公寓功能及空间组合

2公寓研究意义及分类

有鉴于此,对地铁上盖物业的研究势在必行。一方面为了配合完成坑口公寓项目的户型设计,另一方面也为将来地铁上盖物业中的公寓产品开发提供参考经验,有必要在深入了解地铁沿线区位、客户需求、市场销售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公寓户型产品研究,这对地铁房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系统研究城市交通轨道沿线的上盖物业建筑,重点探讨公寓在该位置的商业意义,及如何设计好公寓户型,对系统行业的运作提出可行的、有利的符合城市进步的发展方向。2)通过实例调研及国内外现有部分公寓的资料对比分析研究,提出符合本地区各区域内城市交通轨道沿线的上盖物业——公寓开发的最佳设计方案。即研究出具体的公寓户型组合,规划定位,合适的得房率,灵活的结构形式及结构组合,交通流线布局,最佳朝向的选择,立面造型及色彩配置,设备材料的合理选择等。3)对本项目进行特定的经济分析,提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相关数据资料。给甲方做中长期规划、特别是公寓户型及开发做好前期的相关预测工作。

根据公寓的用途、服务对象及行业惯例,我们可将其分为普通公寓、商务公寓、酒店式公寓三个类型,相对应的客户类型如下:1)普通公寓的主要客户类型:多为自用居住者与投资客。自用居住者多为20-30岁的年轻白领,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稳定的高收入来源,工作繁忙,需要一个温馨、舒适而又便于打理的生活空间。2)商务公寓的主要客户类型:多为创业型的小公司,会选择商务小户型作为办公地点。习惯租用或购买酒店或高级公寓等作为工作居住两用的小户型,成本低廉又容易转手。3)酒店式公寓的主要客户类型:多为不愿住酒店的外来长住客商,酒店式公寓最理想,居住费用相对酒店低,入住方便,转手容易,一举多得。

图2-公寓基本户型

3公寓调研

本项目采用从实地踩盘调查与网络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公寓各个空间功能布局、空间尺度、配套设施、经济等方面进行汇总,归类分析。按照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对所有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将相关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将结果通过直观的图示表达出来,分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户型设计的规律。从公寓在广州市城市空间的分布分析,总体上公寓的选址分布接近广州的商务中心,并沿轨道交通及主干道交通从市中心由内向外扩散分布。广州的商务中心区为环市路商务区、天河体育中心周边商务区、珠江新城商务区。从公寓类型和商务区的布局相关性分析,即在城市的“面”的层次上,酒店式公寓、商务公寓大部分设置在商务区的附近,这和商务区对高端的酒店式公寓的需求是相吻合的,商务公寓在商务区中可称为高端写字楼的有效补充。酒店式公寓和商务公寓设置在商务区附近反映出该区域对此产品有较高的需求,也就是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普通公寓则分布较广,甚至远到白云新城和黄村,也符合一般城市居住型建筑的分布规律。在调查中,有相当部分公寓并不是采用单一类型设计,有些面积大、层数高的公寓采用三种类型中的其中两种公寓混合设计。公寓采用混合设计具有市场的合理性。一般类似具有两种公寓的混合设计都是面积比较大的建筑,通过市场细分将公寓分开类型设计,能将产品线拉长,达到快速销售和出租的目的。混合设计的公寓一般不同类型的公寓出入口分开设置,保证各类型公寓的使用功能的独立性,也使客户具有明显的身份认同。两种公寓分别设置独立的电梯间,采用较大的公共大堂,使住户能体验公寓的豪华与尊贵,亦有效地将公寓的临时住客和普通公寓的长住客分开,加强了住客的身份认同,也有利于管理。两种公寓使用共同的大堂,可以使住户共同享受酒店和物业管理提供的服务,也节约了物业管理人力和物力。

调查的55栋公寓,取得了其中113个户型平面,其中主要为单房户型,共42个。本报告对单房户型和复式户型的内部空间进行分析研究。就公寓的单间而言,内部空间的设置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的,这种需求是多方面的,公寓内部空间有多种复杂的形式,如单间、一房一厅、复式、跃层复式等,各种形式的产生是基于复杂的个人需求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每户居住人数、生活品质、地段、地形、楼价、法规限制等。在众多复杂的户型中,我们发现其中单间的户型比较多,并已形成类似标准化(如酒店标间)的设计。通过研究该标准间,可以找出公寓设计的基本要求。其他新的户型变化,可以认为是由于基本户型的外部条件增加而产生,因此可在此基本设计的要求下,衍生新的设计要求。公寓基本户型的研究,我们采用从使用者需求入手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居住者的基本需求和由基本需求产生的功能空间的模式及组合,完成对标准单间公寓的空间重组(图1、图2)。

为使得调研信息更具代表性,我们所设定的调查表涵盖了与户型设计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使得调研信息更具准确性及实用价值,我们注重信息来源的渠道及真实性。因此在调查形式方面,主要采取了公寓项目现场踩盘、网上搜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论文等文献资料的调查方式,并辅以调查相关规划资料、咨询房地产专业人士、咨询相关部门等形式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补充和核实。在对各类公寓进行调查后,根据所收集的户型平面,我们按面积20-40m2、40-60m2、60-80m2、80m2以上5组对户型平面进行了整理和归纳。面积20-40m2户型中,除翠馨华庭的跃层复式设计(某香港建筑师专利设计)外,一般为单间设计,随着面积增大内部功能空间逐步完善。在40-60m2户型中,一般可做到一房一厅设计或小两房一厅,60-80m2一般为两房一厅,80m2以上为大两房两厅或三房一厅设计,基本上和住宅户型设计相差不大。

图3-坑口地铁出口与公寓的交通联系

4经营效果分析

现时公寓市场其经营模式多数以发展商先把产品卖给业主,业主再自行委托中介出租,发展商聘用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统一管理为主。这对发展商而言较利好,可以迅速收回开发资金。而象早期新世界的新凯国际公寓,发展商自信持有物业,采用只租不售的形式则较为少数,主要原因在于这种经营模式对资金实力有严格要求,因为国际公寓是一种长线投资。另外,使用者的口碑、租赁服务也是对发展商和其所聘请的物业管理公司的一种考验。目前广州公寓的租赁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日租、短租、长租。目前广州公寓整体投资回报率在4-5%之间,仅属中等水平。原因在于公寓最为集中的珠江新城、琶洲等商务办公气氛未完全成熟,配套相对较弱,叫上目前全球市场不振,国家调控房地产等不利因素影响,使租赁价格暂时受阻。而在往后几年,随着市场气氛渐趋成熟,预计未来公寓投资回报率将在5-8%之间。

5户型设计建议

5.1公寓的类型定位:从公寓的分布图可以看到,普通公寓、商务公寓、酒店式公寓三种类型的公寓,在城市的分布上和商务区、城市主干道、交通可达性具有相关性的,符合城市的级差地租规律。在实际的房地产操作中,从取得用地的环节就必须考虑公寓的类型定位。对较大规模的公寓,在确定类型时可考虑混合类型,以增长产品线,减低风险。

5.2户型设计:在确定类型后内部户型则要在单一户型和多种户型间取得平衡,一般而言,须以一种户型作为主力户型,适当设置多种户型作为补充,但户型不宜太多。在户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段的客户需求,投资者的租金回报。标准单间户型是首选参考户型,地块宜设计一个标准单间户型为主的方案作为比对方案,其他方案可与该方案进行投资、收益等多方面比较,最终确定户型设计。

图4-“坑口公寓”底层平面

图5-“坑口公寓”夹层平面

图6-“坑口公寓”剖面

6坑口项目分析

坑口项目属于商业居住型综合体,坑口地铁站属于地面站,由于该类建筑的建筑密度较大,一般很难在地面形成小区花园,小区花园多设置在裙楼天面。对此类建筑,与出入口的方式是采用“换乘”的方式,即设置从地面到裙楼天面的穿梭电梯。住户出地铁口后,通过穿梭电梯到达裙楼天面,穿越裙楼的风雨走廊、花园,到达各幢住宅的大堂。采用这样的衔接方式使商场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便于安全管理,安保人员数量也可大幅减少,住户通过花园再进入大堂,使住户感受到小区优美的环境,提升了居住品质(图3)。

坑口公寓基本户型见图4、图5、图6。

7公寓开发原则

7.1公寓常用面积,户型面积按照大小一般可分为小面积30-60m2左右,中面积60-80m2左右,大面积80m2以上,此方法可大体分出公寓规格档次。而实际公寓户型面积有时也不一定严格按照此方法分出小、中、大。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服务对象,更具有户型面积变化的灵活性。因此地铁站口部上盖物业的公寓开发可不受固定户型面积的控制,而是要依据不同要求,采取多规格、多组合的灵活方式,达到更实用适宜、价廉物美的公寓开发新模式。

7.2公寓造型的特点,一是要满足岭南建筑气候特点的需要,形成岭南建筑空间的自由、流畅、开敞的特点,尽量保证房间的南北对流及合适的门窗大小。二是要与地铁站口部上盖物业的总体造型相协调,尽量保证“地铁”特色,开创“地铁”品牌。

7.3公寓结构,公寓建筑常用的主体结构型式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中筒结构。另有装配式结构公寓。“装配化”是复式公寓内部间隔的发展趋势。经过对公寓六大功能空间深入研究,得出标准配备户型的组合形式,应区位、客户、档次、需求等不同的因素在“标准户型”的研究基础上,发展成多项组合形式,带来设计上灵活多变的优势。

7.4公寓设备,公寓的主要设备有空调设备系统,供水、排水和卫生设施系统,电气设备系统,及公寓节能设计系统。而公寓的智能化设备,即指纹门禁、可视对讲、可调灯光、遥控家电、自动窗帘、智能防盗、红外防火、网络监控、密码控制、数码有线、无线办公、紧急呼救、等等,依照对智能化设计要求的不同,可分出多档次的装配结果,提供出各种不同要求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公寓户型,并直接影响总体造价。此项应慎重考虑。

7.5公寓个性化装修,在公寓设计中,个性化装修的精密设计需要充分挖掘有限空间的潜力,让每个细节都能体现其功能和价值。而对于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应以不同的个性化装修要求为目标,又必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公寓空间的各个环节,所以设计要从细节出发,关注住宅设计的每一个部分,使之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目标客户群的基本需求,又能尽量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及较为强烈的个性化特征,打造出地铁站口部上盖物业的公寓开发特色品牌。

7.6公寓成本控制,公寓常用的成本控制除了设计成本控制以外,主要是对可变成本的控制,如:建筑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施工间接费等,另外还有装修成本控制,智能化设备的成本控制及物管成本控制等。而真正要全面控制成本,则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成本控制方法才能达到有效的结果。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商业地产的发展,商业形态从单个独立形态向综合化形态转变,逐渐出现了连锁超市、购物中心及城市商业综合体。近年来,空间巨型化、功能集约化和价值复合化的商业综合体在我国大中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商业综合体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塑造城市新形象,是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交通拥堵、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一种有效的手段;商业综合体可以同时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消费需求以及日益增长的娱乐休闲等更高层次需求,符合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建设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塑造城市的新形象,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环境认识不清、项目规划定位失误、资金链断裂、开发商能力不足、后期运营不利等因素造成商业综合体开发的失败,出现了商业综合体商务效应弱、人气不足、处于空运转状态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开发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本文通过阐述商业综合体的内涵本质和发展动力,并以杭州城西银泰城为例,分析商业综合体开发成功的要素,对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1、商业综合体

以大型综合性商业购物中心为主体,包含多种商业业态的综合性建筑群体,称为商业综合体。该类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商业核心地段或新兴规划区的中心位置,具有土地开发强度高、交通可达性好、人流量集中等特点。商业配套设施给周边人群带来巨大的生活便利,往往会使综合体中的其它物业随之增值,但要注意避免购物中心与其他物业类型的相互干扰。商业综合体,以建立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为基础,各种业态相互补充,并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与更新。它涵盖了丰富而全面的业态,通过对不同业态的整合,从而实现规模上的集约化,发挥巨大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

2、城市商业综合体种类及特点

2.1、单栋综合体建筑

单栋综合体建筑从外形上来看属于内封闭建筑形态,出入口处仅与城市交通量较大的城市道路相连,入口较大,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常以此来彰显标志性外观;可以将单栋综合体建筑看成是开放性内街空间郡空间形态为线性空间或具有节点型的中庭空间;空间结构是由回游式、穿越式和网络式组成的;商场交通常以扶梯为主其是结合坡道、室内景观电梯等元素而进行设计的。

2.2、多栋综合体建筑

多栋综合体建筑常应用于旧城区改造中,一般位于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左右沮原本就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商业中心和社区中心;设计时常以原有的街道空间尺度为依托对商业、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进行整合为购物者创造自然、亲切的氛围;该综合体会以一个片区街道为主轴洛种高档专卖店、普通综合性商店、步行街及相关体育设施等。

3、当前城市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的要点

3.1、和谐性设计要点

和谐性是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下面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相似和谐:新建筑和旧建筑所呈现的风格要相一致,同时追求新建筑与旧建筑逻辑上的协调,主要做法是在颜色细部轮廓上使之发生联系,建立统一的面貌。(2)逐变和谐:在新建筑和旧建筑中可以使用中性元素,采用相应的方法促进和谐统一。那么,这类中性元素不仅能起到建筑的延接作用,还能开敞空间绿化自然的水面地势,达到环境连续性的效果。(3)对比和谐:新风格建筑和旧风格建筑之间可以形成明显的对比,以创造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达到统一。

3.3、整体性设计

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空间有较大的影响力也是那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大型商业综合体通常都是位于一个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就其本身渲染力而言,主要是由平面、立面、自然环境和环境等构成的。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协调好交通空间和城市的建筑环境,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建筑和地理环境;在环境上要协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形态上要协调功能与空间风格特色;在功能上必须以建筑为主体,构建城市内外相联系的空间;在地理环境上则与城市文化和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

3.4、人性化设计要点

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在业态上包含了居住、办公、娱乐等多种功能,而且建筑面积巨大,为人提供的居住休闲工作娱乐的空间,所以在规划设计的过程要本着“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思想,并以人们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全方位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3.5、开放空间环境设计

开放空间环境设计是城市规划中所特有的,它也城市商业综合体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此同时,在现代综合体以卧街区的开发模式,把城市片区划分为若干街区单元,进行组团式的开发,从而获得整体的功能组合效益,以达到更好的满足当前城市发展和开发的需求。

3.6、经济性分析

城市开发与建设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一种以商业利益为主的经济体系在城市发展当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整体规划设计当中,尤其是在交通空间设计中时更需要对其经济适用性进行深入评估。交通空间作为是城市综合体的辅助空间,虽交通空间不具备收利功能,但是交通空间对商业建筑经营有直接的影响,它能确保每个商铺都能拥有最大的临客流界面,来以吸引更多的人、客流。

3.7、与周边建筑的和谐性要点

相似和谐:新旧建筑风格统一,互相包涵或者联系的构图,追求新旧建筑在逻辑上的统一具体做法就是在颜色、细部、轮廓上使之发生联系健立统一的秩序对比和谐:新旧建筑产生强烈的反差,以创造视觉的震撼力给人深刻的印象运用对比的手法达到统一,具体有垂直与水平、颜色的反差、高与低、虚与实、轻与重、几何造型的对比、结构形式的对比、古典与高科技的对比等。渐变和谐:在新旧建筑插入“中性”要素,采用“个性一中性一个性”的方法达成和谐这种“中性”要素可以是起到延接作用的建筑,也可以用开敞空间、绿化、自然的水面、地势达到环境的连续整体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对合理应用城市空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虽然,我们国家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上跟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长期的实践当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设计理念。希望在今后的实践当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做好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工作,营造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海龙.万达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2]李静波.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空间集约化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09.

[3]陈磊.基于区域空间的商业综合体复合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1篇3

旅游资源的分布通常是呈现空间离异布局的,镶嵌于城市不同区域的旅游景点(区)是城市旅游节点的形成的推动力。伴随着旅游节点开发和人气的聚集,邻近旅游节点处往往会吸引商业设施的进驻,值得注意的是,在旅游经济效应和人气聚集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商业活动在旅游节点空间内的过度开展与旅游节点容易产生难以协调的矛盾,例如,由于商业设施不断进驻旅游地,旅游空间受到挤压,休闲游憩场所也被过多地挪用于商业销售行为,从而使得游客感到拥挤与不适,并导致其旅游行为难以完全释放;而另一方面,一些邻近旅游节点的商业设施却得不到游客的青睐,旅游节点与周边商业设施网点的关系松散、连带效果较弱,导致商业设施旅游功能和效应不明显,无法从旅游节点导引客流。目前从旅游协同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协同的经济效用和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协同方面,对于微观尺度的节点协同关系研究尚未不足。区位相邻的旅游节点与商业设施如何便利往来,进行联动发展,互利协作,模糊界限是本文研究中的重点。

一、旅游节点与商业设施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Dredge(1999)指出城市旅游节点包括两个相互联系基本的组成部分:旅游吸引物聚集体和旅游服务设施。从城市旅游供给方面来看,城市旅游的旅游区、住宿设施、饮食设施、购物设施、交通(区内、区外)设施及娱乐设施等都可以作为旅游设施的提供者。本研究的旅游节点主要界定为以接待旅游者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旅游吸引物聚集地,吸引游客,获得旅游经济收入的旅游资源供给方。本文研究的“商业设施”即邻近(同一商圈半径内)于旅游节点,在广义的商业范围内的商品流通,主要以出售旅游商品或提供旅游服务的场所。

(二)旅游节点与商业设施空间布局模式

商旅联动应以主动协作、优势互补的形式实现利益共享,对于两业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是一个有益尝试。旅游空间优化,要充分重视旅游节点与商业设施的规划和布局,通过旅游节点聚集人气作用,吸引游客前往,结合合理的商业设施规划,为旅游节点发展提供相应的辅硬件设施,为游客的驻留消费提供有力吸引要素。

Pearce在1995年曾提出区域旅游供给的五大空间影响要素:即吸引物、交通、住宿、支持设施和基础设施。国内对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认为旅游空间结构形态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即由节点(junctionpoint)、通道(path)和域面(domain)的要素集合。其中节点要素,一般是旅游活动最密集、最活跃的地方。节点以其自身的功能在各个方向上构成一个空间吸引域,即节点区域;通道要素,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间上具有确定线段的旅游交通线路;域面是节点和通道要素赖以存在的空间基础,具有确定的空间范围,域面作为各种旅游活动的场所,其空间范围和内部要素的密集程度等都会随它们与节点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状态而变化。在借鉴城市旅游空间理论与形态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旅游节点与商业设施的空间布局模式,从微观的位址尺度来探讨城市的旅游节点与商业设施的空间关系,从形态上,可以认为旅游节点是“一个面”“静态的”“停顿的”;商业设施是“一条线”“动态的”“行进的”,采用场所观察分析法,旅游设施节点与商业布局节点的空间组合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如图1所示,对各组合模式类型的分析如下:

类型一,紧邻型(如图1a):即旅游设施与商业节点在空间上是紧密相连的,游客可以通过步行实现不同节点的转换。距离接近的无缝结合优势通常使得两者在功能区位上能实现较好的互补,旅游旺季时利于游客的分流,同时避免景区内部的商业附加建设破坏景区的环境和景观。

类型二,边缘环绕型(如图1b):即商业设施以街道形式环绕旅游节点,旅游节点与商业设施之间通过大于一条的连接通道实现往来,距离为游客可以通过步行或直达的公共交通工具到达。在此类型,连接通道的空间路径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不仅有明显的标识,同时应向游客提供最为便利的交通工具。

类型三,内部嵌入型(如图1c):即在旅游节点内部,为满足游客需求和商业利益的追求规划发展商业节点,通常表现为商业街、纪念品特产店或小吃一条街等。内部嵌入型的旅游企业由于所处位置接近游客而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但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其价格通常会高于旅游节点外部的商品价格,对价格敏感的游客可能选择不购买,位于旅游节点内的商业设施应以符合旅游节点内部的景观主题进行有特色的设计,塑造和谐的空间景观。

类型四,组团互补型(如图1d):即空间上联系相对分离的旅游节点和商业设施借助连接通道彼此衔接,在空间上形成互补带动的关系,应强化区域空间的功能分工以形成整体性的空间结构体系。通过便利的交通提高两者之间的紧凑和顺畅,降低游客的心理距离。

以上四种区位邻近的旅游节点与商业设施的空间布局模式是城市区域旅游设施与商业节点的空间组成一般模式,不同的布局达到的组合效果也有所不同,并且在旅游线路中发挥的作用也有所区别,尤其是空间上联系相对比较松散的节点,连接通道的顺畅与否决定游客行程节奏是否紧凑,可达性的高低决定游客是否具有更多的活动自由和空间选择,当然各节点的空间位置是不变的,外部环境的改变或可达性的变化都可能使其呈现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同时旅游者由旅游节点向商业设施空间转移的实现易受到其对邻近节点可进入性感知的难易,是影响其做出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篇4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合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合肥市建设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1],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稳定发展的房地产业有助于推动合肥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选择合肥市主城区住宅商品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统计分析法,采用OrdinaryKriging技术探究了合肥市商品房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绘制出房价分布等值线图,对合肥市住宅商品房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商品房价格;空间分布;OrdinaryKriging;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F29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62-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不断增长且全国涨幅超过100%,使得大部分百姓对商品房望而却步。[1]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期抑制快速增长的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蓬勃发展。

2003年合肥市区商品住宅价格均价为2341元,2012年商品住宅价格均价约为6200元,涨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几年,合肥市出现众多新楼盘和转让二手房,房地产投资旺盛,房价上涨过快。2011年合肥市出台了省六条,在2010年调整住房贷款利率和契税等政策的基础上,于2013年3月11日实行住房限购,以促进合肥房地产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本文以合肥市商品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中的地统计方法,探讨房价空间分布特征,希望能对居民购房、政府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开发商确定房地产项目选址等提供参考依据。

2数据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区域的选择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皖江工业带、合肥经济圈的重要城市,发展后劲十足。到2012年初,合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突破310万[1]。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立体化交通格局初步形成。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大为改善,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合肥市“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的出台,合肥市的区划范围在不断向市区扩大,现在的合肥市主要由九个区三个县组成(本文研究范围没有包括2011年划入合肥市的巢湖市)。2013年合肥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合肥市将实现由“141”城区空间战略到“1331”市域空间战略升级,构建“1331”市域空间发展新格局,优化提升主城区,把合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第四极和生态宜居的大湖名城[1]。本文的商品房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所选择的空间范围是合肥市的四个主要城区,分别是: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包河区。其中,经济开发区、政务区包括在蜀山区内;滨湖新区包括在包河区内;新站区包括在瑶海区内。

2.2数据来源和处理

目前,合肥房地产交易市场上,住宅商品房是主要交易类型,主要包括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存量房)等。住宅商品房是房地产中的主要房产类型,其数量众多,存量和增量都很大,而且空间分布范围广泛,所以本文选择交易量较大的商品房作为研究对象。用于分析的样本数据来自合肥房地产交易网、合肥搜房网、安客居网和万家房产,总共收集整理的样本数据为2011年到2014年4月的商品房楼盘,共计237个。作为合肥市住宅商品房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的样本数据。在ArcGIS中建立了点数据图层,价格属性为楼盘的销售均价。

随着时间的发展,受物价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住宅商品房的价格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收集到的楼盘销售均价进行市场状况调整,主要使用价格指数法对销售均价进行调整[2]-[5]。本文主要使用定基价格指数,以2014年4月新建商品住宅定基价格指数为基准,将收集到的全部楼盘价格调整至2014年4月。

2.3地统计研究方法

地统计(geostatistics)又称为地质统计学,Lancaster大学空间统计学研究组Diggle教授将其定义为:“用于一个离散位置集上观察数据的模型和方法,以便是观察值zi是作为一个底层连续的空间现象F(x,y)在一定空间区域A内相应采集位置(xi,yi)的值的直接度量,或者与其统计相关。”该定义揭示了地统计学是关注连续空间现象分析的理论,它是空间统计学(spatialstatistic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对空间场模型研究其中的空间相关,并以其为基础进行空间预测的理论[6]。

本次利用ArcGIS10.0中的GeostatisticalAnalyst模块来进行房价的空间分布分析。

2.3.1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

地统计是以区域化变量为基础,借助变异函数,研究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或者具有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的自然现象的一门学科。地统计学认为研究区域中的所有样本值都是随机过程的结果,即所有样本值都不是相互独立的,是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的[7]。地统计学中,假设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在取得样本数据后,首先应进行数据分析,如果数据不符合正太分布,应对数据进行变换,使之符合正太分布。

在ArcGIS10.0中可以进行数据分析的工具有直方图、Voronoi图和正太QQ图等。直方图能够比较直观反映出样本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是用来检验数据正太分布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本文取得的样本数据使用直方图工具进行分析,得到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最高值为16711元/m2,最低值为4720元/m2,平均值为8028.9元/m2,中位数为7770元/m2,偏度为1.6371,样本数据属于正偏度。进行Log对数变换后的数据样本特征:最大值为9.7238,最小值为8.4596,平均值为8.9708,中位数为8.958,偏度为0.72215,基本符合正太分布,为使用地统计方法进行空间插值提供了前提条件。

2.3.2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

克里格空间插值法是地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的分析方法,南非矿产工程师D。R。Krige1951年在寻找金矿时首次采用这种方法。克里格方法以是以变异函数理论和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空间局部插值法,它是地统计学所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一种最优、线性、无偏的内插估计量[8]。对样本数据采用地统计内插法推算出未知区域的数值,进而作出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分布格局图,从而探究该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据样本数据统计特征的不同情况,目前地统计学插值方法主要有简单克里格插值、普通克里格插值、泛克里格插值等。

鉴于本次研究所选用的数据样本比较充足,可以满足地统计学插值方法对数据样本容量的要求,而且经过对数变换后数据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可以利用克里格方法对合肥市住宅商品房价格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在ArcGIS10.0中的GeostatisticalAnalyst模块选择普通克里格法进行插值预测,得到合肥市住宅商品房价格空间分布图(图1)。

利用Arcgis10.0软件中的工具,以等值线间距350元/m2绘制商品房价格等值线,得出合肥市住宅商品房价格等值线图(图2)。

3合肥房价空间分布特征

(1)合肥市房价空间分布总体上符合由城市中心向城市房价递减这一规律。越靠近城区中心,房价越高,并且由中心向四周逐级递减,虽然在局部地区还会出现高值点,但是总体上还是呈现递减趋势。

(2)合肥市的房价极高值区域出现在一环内。这里交通便利,是合肥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枢纽地段,同时也是城市中心商业圈。其中,合作经济广场是2009年备受关注的“庐阳地王”。从图1中可以看出房价在10587-11150元/m2之间,是合肥市的房价极高值区。

(3)合肥市的房价次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由蜀山区和庐阳区的城区中心。这两个城区大都位于北一环和北二环内,交通密集度大且通达性较好,加之城区建设比较完善、自然环境较好,房价大于8500元/m2主要集中于这两个城区。蜀山区内有大蜀山风景区、徽园、天鹅湖,生态环境优良,适宜居住,因而这两处附近住宅区颇多,价格均值大多在8000元/m2以上。庐阳区是合肥市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齐全,新开盘的商品房楼盘均价在8000元/m2以上。区内学校众多,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区)、安徽农大、合肥市八中(新区)、五十中、农大附属中小学等,教育设施配套齐全,实力雄厚。此外,一环、二环、三环环线环绕两区,两区距离商业中心比较近,是合肥市房价次高值地区。

(4)合肥市房价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多中心分布。从等值线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蜀山区的住宅商品房分布比较密集,出现多个峰值,是居民购房意向比较高的区域。蜀山区地理环境优越,商品房数量最多,商品房均价也高于其他区。政务区是房价峰值中心,商品房价格均在10000元/m2以上。包河区住宅商品房则主要集中于滨湖新区和省政府附近,滨湖新区依托巢湖,水系众多,生态环境良好,商品房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吸引了不少购房者。瑶海区的住宅商品房则主要集聚于新站区。

(5)房价低值区主要出现在瑶海区、蜀山区区和庐阳区这几个城区的地带。2009年正式纳入瑶海区的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由于距离市区远,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区内工业园区批发市场集中,市民居住意向不高,因此商品房价格也较低,大都在4000-6000元/m2之间,皇马花园为4988元/m2.蜀山区内的经济开发区靠近肥西县,距离市中心较远,科教文卫设施相对较少,房价相对也较低,南艳湖附近的前城芒果墅均价为4599元/m2.

(6)合肥市交通条件的优劣也会对各个区域的房价产生影响。合肥市三环以内,交通道路网密集,通达性好,为房价的高值分布区。一环以内,为房价极高值分布区,价格大多在8000元/m2和9000元/m2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000元/m2.包河区内的省行政中心位于一环内,交通极其便利,加之是省政府所在地,房价形成一个高值区。二环内是中等房价布区,房价的分布值在7000/m2以上。三环边缘是较低值区,房价大致在6000元/m2-6500元/m2之间。而三环以外,为房价较低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范围,但是几条交通干线的连接点附近的房价要高于周围房价。在各个区的,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远,交通不发达,通达性差,因而也是房价的低值分布区。

参考文献:

(1)合肥市“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修订)[Z]。合肥:2012.

(2)徐晓辉。上海市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1997,17(1):80-87.

(3)梅志雄,黎夏。基于地统计分析的房间空间分布差异研究——以东莞市2006年普通住宅价格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4):120-126.

(4)任辉,吴群。基于ESDA的城市住宅地价时空分异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5):760-765.

(5)王倩。贵阳市普通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6)周成虎,裴韬,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原理[M]。科学出版社,2011.122-124.

(7)汤国安,杨昕,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12.419-422.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立体构成商业空间教学创新

在我国多数设计院校的设计课程里,立体构成一直作为基础训练中相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注重的是良好的设计理念与功能需求相结合。本文结合立体构成的基础课程与商业空间的实际运用与操作,分析两者之间的概念,使其有效地融合,力求在两者之间得到一个良好的结合与平衡。

一、立体构成训练的价值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与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并称“三大构成”。立体构成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有意识地设计组织体块,创作出更新颖的形体,在无数次反复积累中,获得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育成。立体构成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构成能力,训练由零到整,由整至散的组合分散技能;同时,强化学生的宏观掌控能力。立体构成相对于其他构成是形式感强烈的、相较抽象的,所以,如何将看似抽象无序的形态整合在一起,形成更为完美的形体,将是学生重点训练的目的。

二、商业空间设计的特点

商业空间设计是室内环境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公共空间中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其包含四大基本特征:第一,商业空间具有一定的展示性,通过商品的展板、展台激发顾客的购买兴趣,设计者应创造出适应顾客心理的展示空间设计。第二,商业空间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把最新型的商品信息传递给顾客,使人们参与活动时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精神快乐。第三,商业空间具有人流量大且复杂的特点,所以解决人流动线、交通流线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商业环境基本特点的同时,设计者也应当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创造一个以人为主体、具有综合性生活机能的现代商业环境。

三、注重空间能力的培养

从最初的包豪斯,到如今各大院校纷纷开设立体构成课程,处处体现立体构成训练在当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包豪斯学院的诞生使设计教育纳入了一个良性而正规的发展道路,它有着许多颇具价值的教学理念。在伊顿的《初步基础课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分为三点: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分,重视材料和质感对学生的启发,了解创造性的构成原理。当下,许多院校仍在进行立体构成训练,如同济大学让学生做6×6×6厘米

的立体构成训练,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练习4×7×7厘米的立方体组合等。在教学上,笔者此次训练方式与以往训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别开生面――商业空间形体

形式主要体现在物体的空间结构上,它决定着所构建物体的形态、布局及功能。形式是组成立体构成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本次设计课程以3×3×3厘米的方块组成8×8×8厘米的立方体,创造出立体构成的设计感,兼顾商业空间的实用性,同时要求空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空间感,锻炼学生的感知觉能力。

(二)形形――材质丰富呈现

立体构成课程的材料是多元化的,例如泡沫、卡纸、石材、木块、塑料、金属等,这不仅体现的是建筑空间的质感,同时可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再次利用。大多数学生以3×3×3厘米的泡沫方块或卡纸做成的方块为主,加以颜料上色,或者半透明塑料板与卡纸的结合、锡纸等。学生对于材料的创造表现不同材料纹理的结合碰撞,使得立体构成更为多变、生动有趣。便于学生在今后商业设计中使用材料时对新型材料的创造性、对环保材料的社会认知性都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数不胜数――构造灵活多变

相较其他院校的6×6×6厘米而言,8×8×8厘米的立体构成讲究空间的多变、复杂,更高要求的思维灵活性。在500多个方块中,包含各种组合,以单个方块为单位,或以两个、三个方块为组合,进行两到三组的有序排列,设计组合成各种形式,由方块堆砌使其形成各种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运用到商业空间中,既能让人们在浏览时保持其基本的人流动线,又能使人感觉空间扩大,改善体验环境。

(四)争奇斗艳――色彩各具特色

制作过程中,在色彩体现方面学生多以单色、多色为主,或者同为互补色或相近色来制作立构作品,互补色更能突显作品效果,同时也能吸引注意力,而相近色则强调的是统一协调的关系,多色的作品则是以活力的、丰富的色彩感取胜。在商业空间设计上,颜色在分布时应具有方向性、渐变性,使得空间多变且不繁杂。

(五)有无相间――空间合理利用

在建筑或是空间设计上,强调的是建筑的空间关系,整体与个别、单个与多个之间的联系。在设计时,从抽象的点、线、面、体的基本形态入手,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打造立方体中所形成的空间,同时考虑空出的部分与实物的协调关系,让作品实体与虚体、阳与阴都能表现出特有的效果。在商业空间布局上,应分析空间的流线分布,从底部到顶部、从建筑外到空间内部,有良好的人流分布走向。

(六)浮光掠影――光影突显氛围

光感反应是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最容易吸引眼球的一种视觉效果,通过物理灯光投射所产生的明暗变化后,所照射的物体面与面之间具有更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强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透视感,也使得空间更具有表现力。同时,在光感表现时,除了会产生明暗的变化外,不同强度的光感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在一间咖啡厅,设计较为幽暗的光感色调,空间会显得更为安静、优雅,而在一处办公空间设计时,选用较为明快、亮堂、高强度的光感效果,身处内部的人们也会更加提起精神、加快节奏的处理事务。

结语

本文从商业空间设计角度,从立体构成的训练价值解析室内的空间设计,包括材质、色彩、空间等,使学生在训练时的感受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同时,在空间训练中,通过在教学中立体构成与商业空间训练相结合的独特方式,以求达到学生学习立体构成课程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为日后学生融入社会打好基础,从而完成商业空间设计训练的目的。

[注:本文为2012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资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401号;湖南师范大学教改资助项目([2012]65号)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伟.建筑创作中超越物质性层面的非物质观[D].天津大学,2006.

[2].付悦.商业中心区的空间构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城市商务酒店;大堂;空间类型Abstract:InthebackgroundofChina'srapideconomicdevelopment,thenumberofChinesehotelbuildingandneedsimprovement.Analysishasbeenbuilthotelexample,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hotelbuildingdesign.Thelobbyofthehotelisoneoftheimportantaspectsofthehoteldesign,itisoneoftheimportantactivitiesofthehotelpublicspace.BasedonthebuiltTradersHotelcityastheresearchobject,throughaccesstoinformation,researchexamples,examples,analysisofthreetypicaltypesofcityspacethatthelobbyofTradersHotel,thepapersummarizesthedesigncityTradersHotellobbyenlightenment.

Keywords:CityTradersHotellobby;space;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绪论

酒店建筑是一种古老的建筑类型,每一个酒店建筑都至少有一个大堂。大堂不仅提供给旅客休息,登记,停留等所需的场所,它的空间形式还能带给旅客美感。

20世纪前,酒店建筑空间受本身结构影响,大堂的面积多为一个或多个开间。1976年,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设计的拥有大型中庭空间的亚特兰大海亚特摄政酒店开业,这种巨大的中庭空间被纷纷效仿。到了20世纪末,随着建筑思潮的革新,大堂空间也呈现多样的形式。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酒店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分析总结已经建成的酒店实例,可以为酒店建筑设计提供参考资料。文章以已建成的城市商务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调研实例,列举实例,分析得出城市商务酒店的大堂有三种典型的空间类型,总结出设计城市商务酒店大堂的启示。

二三种空间类型的特征

文章通过查阅资料与调研实例,分析出大堂空间类型可以分为三种:门厅式,中庭式,波特曼式。他们的特征如表1。

表1三种类型的特征

三启示

大堂功能与空间的设计

五星级城市商务酒店的大堂功能一般有如下项目:(表2)

表2五星级城市商务酒店的大堂功能

共享空间是主要的展示空间,它可以设计成一层楼高,也可以多层楼高或者形成巨大的中庭空间,其他的功能与空间都围绕这个空间布置。

三种空间类型的精神构建

大堂是客人进入酒店的第一空间,大堂中共享空间最能打动人心。不同的空间类型给旅客不同的感受,也体现出酒店的档次和品味。门厅式大堂给人舒适亲近的感觉,精品酒店常常用到;中庭式大堂给人大方得体的感觉,普遍的高端酒店常常用到;而波特曼式大堂给人豪华奢侈的感觉,而拥有波特曼式大堂的酒店数量较小。其次大堂的空间形式,介质,序列和光影都能创造不同的氛围。

未来大堂的设计

面对酒店业强烈的竞争,特色成为酒店发展和吸引客人的亮点之一。当代酒店设计呈现专业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商务酒店大堂的空间会随着酒店建筑设计会变得更实用、更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蔡镇钰主编,建筑设计资料集4(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王征.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2008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现代商业建筑、经济发展、建筑设计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etyandeconomy.Theriseofmoderncommercialbuildingistheinevitableresultofeconomicdevelopment.Commercialbuildingsandcontemporarymasslifehasbecomethemostcloselyrelatedoneofpublicbuildings.Inthearchitecturaldesignofbuildingbusinesswhendesignershavehigherrequirements.Theauthoranalyzedfromseveralaspectsthecommercialbuildingdesignprocesstoseveralnotableproblems.

Keywords:Moderncommercialbuildings、Economicdevelopment、Architectural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商业建筑是现代人在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一种建筑,是人们购物与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我国商业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但商业建筑在数量、规模和形态上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从纵向来看,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商业建筑必然会在数量与总体规模上日益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使商业建筑在设施设置、空间形态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从横向来看,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商业项目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平均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商业经营、空间形态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必然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逐步缩小,给商业建筑的发展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步行商业街的迅速发展,购物中心的悄然出现,显示出我国商业建筑形态的重要变化;部分城市新建或改建的重要商业场所,似乎在不经意间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或市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显示出我国对大型商业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境外设计事务所开始获得某些大型商业建筑的设计业务,显示出我国商业建筑设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变化都迫切地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现代商业建筑设计。

一、建筑师在商业项目运作中的作用

在商业建设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建筑师的活动不是仅仅局限于建筑设计本身,而是几乎贯穿于整个运作过程的各个阶段。建筑师在商业建筑前期策划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建筑师处于核心地位,在项目整体设计过程中应起着引导与修正的作用。设计师在项目方案构思过程中必须充分研究项目投资商、开发商自身的条件,协助开发商对大量市场调研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这些要素和条件都将成为建筑师开展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前提。从商业建筑项目的开发过程上分析,建筑应把工作重点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建筑师在商业建筑前期策划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建筑师处于核心地位,在项目整体设计过程中应起着引导与修正的作用。设计师在项目方案构思过程中必须充分研究项目投资商、开发商自身的条件,协助开发商对大量市场调研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这些要素和条件都将成为建筑师开展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前提。从商业建筑项目的开发过程上分析,建筑师应把工作重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城市规划和商业发展的角度对土地进行分析和研究。从经济价值和商业运营的角度对项目土地价值进行分析,为项目开发决策、资金运作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2)、通过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品牌资源的研究,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的知识、商业运营的模拟分析和国内外相似案例的调研,对项目规划提出概念性设计原则。同时对开发的目标、规模、周期、商业运营模式、市场定位进行数量化、标准化提议,提供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论证。

3)、在项目业态规划和设施规划的基础上,与各专业及开发团队配合,共同制定项目的开发计划,并对后期的工程管理的重要节点提出工作安排。商业建筑的开发本着土地价值最大化、商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将各个开发环节进行系统整合,使各环节的增值程度加大,最终确保项目开发和运营的成功。商业建筑项目的前期策划与建筑设计作为商业地产开发增值的主要环节更应重视和加强。这要求建筑师不仅要熟悉各种业态的生存条件和环境,还应对其所依存的建筑空间十分清晰。

二、消费者的商业环境行为

消费者商业环境行为分析,是商业项目策划、商业建筑策划、商业建筑策划、商业建筑设计的重要前提。了解消费者得购物心理与商业环境行为特点,对促进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购买动机研究就是要探究购买行为的根本原因,以使策划与设计人员更深刻地把握消费者行为,作出创造性的策划与设计。在商业项目策划与商业建筑设计中,正是消费者需求的这种潜在性与具体行为的不确定性,给策划与设计创新,给商业建筑空间的差异化带来可能。所以,商业建筑策划与设计人员,应该深刻研究消费者相关需要与行为。

三、商业建筑选址

商业建筑选址,一般是在商业项目投资与经营者得组织与主导下,联合市场营销与市场调查、商业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专家,以市场调查为基础,融合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工作的。商业建筑选址是否得当,影响着商业项目投资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目标、经营策略和发展前途。

不同的区位具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特点,决定着顾客的来源和特点、经营的商品与价格、促销活动的选择等等。商业建筑选址得当,就会产生相应的“地利”优势,成为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商业建筑选址一经确定,并购入土地,便具有一般大型不动产所具有的资金投入巨大性、资金回收长期性、地址不可变更性和基地情况独特性等特点。所以,对商业建筑的选址要深入调查,多方面研究,周密考虑。

四、加强交通流线组织

交通组织方面的设计成功与否,体现在对人群活动的引导与集散以及商业场所气氛的营造。为了有效地组织商业建筑的外部交通,应尽量在周围设置足够的人流、车流集散空间和缓冲空间,它作为室内外的一种过渡,可避免同城市道路发生冲突。出入口的设置处理,也是交通组织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商业建筑往往靠近城市干道,这就涉及到其出入口与城市干道交通相协调的问题,处理不当,将影响到商业综合体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城市干道交通的运行。顾客人流较大,流动频率高,可分设多个出入口,引导人群有序地流动,而卸货停车处,通常设置在较隐蔽处,以免影响交通和环境美感。

五、合理划分建筑功能与空间

商业建筑本身的功能组合十分复杂,多种业态使用功能的平衡与协调需要充分考虑。对于商业、居住、办公相互混合的综合体项目,处理的难度会更大。商业及公寓部分经常布置于建筑低端,办公和酒店放在高端。这种设计的好处可以便于楼体管线的布置;低端平层中让出的核心筒位置有利于卫生间的设置;高端部分的景观优势更有利于项目高价值的产品。但在具体项目中,还应充分考虑建筑本身的竖向交通效率对商业产生的影响。在建筑平面布局的设计中,空间的使用效率也要同建筑形式、结构做法相结合。例如很多高层项目在设计时采用了转角的做法,按照经济性的测算,这种做法可以增加大约30%的经济回报,但在具体的项目中要注意不要对街角形成破坏。

六、结语

现代商业的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是多学科、多知识领域相互结合的产物,也是商业地产价值增加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于商业建筑的发展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王晓闫春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5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

论文论文关键词: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活动主体论文论文摘要: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1引言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是由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载体即商业中心,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体即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经营者,是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一般均假设商业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故只重视消费者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历史已有几百年,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域范围内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等级体系、布局规律,以及商业活动主体——消费者空间行为、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文章特指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2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概述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国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真正科学化,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将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2.1城市商业载体的空间结构研究商业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研究注重从商品供给的角度考察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和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研究成果。2.1,1地租理论。杜能提出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最早解释了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的原因。1961年,格苇斯(Getis)揭示了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证实了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加纳研究了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在投标地租曲线上建立了不同商业中心的简明空间。1970年,司格特(P.Scott)用图表表示出租金梯度与商店类型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生态位,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2,1,2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ifstaller,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德国经济学家廖士(Losch,1940)在其《区位经济学》中提出“经济地景模型”,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对城市市场经济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化了中心地理论,构造了边界的无差别线模型。后来,墨苏(R.E.Murphy)和万斯(J.E.Vance)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为依据,界定了中央商业区的地域范围。2,1.3空间分析学派。二战后,地理学界掀起了“数量革命”,复杂的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成为可能,空间分析学派随之产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贝利和加里森首次引入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得出P=AB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数。参数A和B用回归的方法取得,当=I时的P值是门槛人口数。1965年,美国学者贝里(Berry)对芝加哥大都市区商业形态区位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都市区商业问结构模型”。1981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引入多变量功能方程(multivariatefunctionalordinatio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图表,分析商业区功能性质、区位、易达性、形态、发展规模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一。空间分析学派通过大量假设来简化问题,研究方法上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数据处理,借鉴统计学、数学分析及数量地理方法解释问题,促进了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科学化。但过分追求技术、逻辑理论系统完美和空间分析的抽象化,使他们的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2.2城市商业主体空间分析2.2.1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的作用不切合实际,发现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开始注重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贝里和盖瑞逊(1958年)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架构,首次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一空间模型,认为任何一级的中心地的消费者行为均有多样性。1970年,道斯(Dows)提出商业设施认知结构的程序,从商业设施潜在顾客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大量的有关属性、看法、倾向性、评估变量等因素的重要性;1972年,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属性纳入购物中心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1982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完全从消费者的知觉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零售区位的分布问题,提出信息场与利用场的区别。2.2.2消费者空间结构研究——商圈分析。商圈是指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也称商势圈,侧重从商业需求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莱利(WilliamJ.Reilly)首先创立了商圈测定法则——莱利法则,即:两个商业供给地,对于中间一个消费地消费者的吸引力与两个供给地人口成正比,与两个供给地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探讨消费者空间分布法则的研究,派生出康帕斯法则、阿普波姆法则、加萨法则。随着汽车普及,实际距离已不再有很强影响力,莱利法则及其派生法则在商业网点布置中常与现实不符。美国学者哈夫考虑了更多因素,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式中:P,为居住在i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商店聚集区购物的概率,S,为商店聚集区面积,,为从i地区到商店集聚区所需时间,为消费者从居住区到商店聚集区路程中购物障碍要素指标。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程度。一般来说,位于饱和程度低地区的商店,其成功的概率必然高于高度饱和地区。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IRS)的计算公式为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系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用于购买某类商品的费用支出,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数。上述各种模型对于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研究商店顾客来源与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应用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是,影响消费者空间分布的因素众多,除模型中已经考虑的人口、距离等因素外,还受商店本身的竞争实力、所处商业中心的繁华程度、交通流量、竞争商店的位置、所在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新设商店要做出正确决策,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必须与商圈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3国内研究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杨吾扬教授把中心地理论引入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以北京市为例,把城市商业网点分成3级序列:市级、区级、街区级,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现状,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成功地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高松凡论述了北京城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了自元大都以来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结构特点、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宁越敏教授实地调查了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首次建立了界定商业中心的一套指标。他选取了商业中心内商店数、商业中心的职能数等5个指标,对上海市61个商业中心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级别5种类型,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吴郁文、谢彬等在研究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时应用了这种方法,增加大型综合商场、大饭店、宾馆职能单位数占商业中心职能单位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用6个指标对广州市30个商业中心类型及等级体系进行聚类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安成谋以兰州市为例,构建消费者购物模式: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销售范围与消费者总开支成正比,与该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途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与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他划分兰州市3级商业中心区位格局,引入加权平均模型和希尔伯脱模式,分析兰州各市级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度,据此评价商业中心发展潜力。陈忠暖等以商业行业为切入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调整方向_1。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4国内研究评析4.1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相对薄弱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与空间分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加上基础数据库缺失,导致关于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制约了国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传统业态的商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必将对零售业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必然要求研究视角与指导思想作相应调整。4.2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较少从发表的论文看:朱枫,宋小冬,马才学等人分析了商业地理定位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商业选址的技术路线。但总体上国内研究与新方法新手段的结合较少,GIS,GPS,RS等技术引入不足,缺乏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科学模拟。在研究方法上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国外相关研究为了构筑模型的需要,简化商业布局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事实上,商业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复杂化,静态均衡分析将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我们必须注重从动态、综合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好地把握商业布局众多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商业空间结构规律。4.3新型商业业态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随着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消费理念的渗透,厂商在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驱动力之下,生产方式已由批量生产、内部资源整合、单独的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定制化生产、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式竞争。这一系列的转变已促成流通企业质的转变。商业业态大致遵循着百货商店一杂货店一超市一巨型超市一便利店一专卖店一购物中心一仓储式商场一电子商业的轨迹演进,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20世纪60年代,ShoppingMall随着轿车的普及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70年代,ShoppingMall逐渐被引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上海、北京、深圳迅速崛起,迫切需求专业知识指导国内商业地产投资机构和商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址经营决策,促进商业地产知识的普及。近年新兴的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电子网络方式进行商品交换与行政作业全过程。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无店铺经营,造就了三维的空间市场(marketspace),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因而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被视为商业业态的又一次革命。研究网络虚拟购物对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发展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有重大意义。4.4商业分布离心化研究有待加深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有条件逃离城市的拥挤、喧哗与繁杂。近年来,我国部分大城市已出现人口郊区化现象,一些工厂、商业企业也开始向郊区迁移发展,尤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批发商业。某些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近郊区商业销售额总量、销售额增长速度均有超过市区同类指标的趋势;商业数量、从业人员、营业额等比重在郊区有增加趋势,在市区有减少趋势;同时市中心的商业区并没有衰落,这种情况有别于郊区化,我们称之为离心化。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城市商业离心化的程度及趋向、与国外对比、发展中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另外,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集市贸易异常活跃,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有深远意义。我们应该积极扩展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领域,探索农村周期性集市的深层次理论,以指导具体的运作实践。纵观国内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建国初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实现,大大限制了商业的繁荣发展,从而也导致商业研究一度落后于国外。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商业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各地争相建立商业街、商业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蓬勃发展。今后的重点应放在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新方法新手段的引入、新型商业业态研究、商业离心化研究上,并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关注农村乃至城市体系等更广的地域范围内的商业空间结构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篇9

MARREWIJK等认为,工商人类学家可能会使用的4种理想的、典型的组织文化干预的研究方法,包括临床调查、参与式观察、民族志的方法、民族志实践家方法。这些工商人类学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层级组织管理和组织内外部环境的研究中,如应对外部的新兴社会环境、不同的客户偏好;内部成员对于组织和管理改变的愿望及影响,及其所涉及的控制点、变化问题、相关目的;还有如何通过提高管理部门的积极性、激发团体的兴趣在组织内部建立权威。对于民族志实践主义的应用有2种不同的情况即集中在民族方法学领域;关注工商人类学的发展[12]。民族志研究方法的特征是它能深刻而丰富地描述社会互动的各种模式,并且能对特定文化人群社会互动模式的意义给予精湛的说明[2]。工商人类学家以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为目的,将工商人类学观点应用于参与组织改革的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一套完善的优化干预策略。如BATE[3]在他关于英国国营铁路的文化研究中,通过重新阐明和界定其组织文化视角的变化进程,帮助英国铁路成功的实现了管理改革。调查导向的工商人类学理论揭示了组织干预在其建构组织文化、设计组织结构方面的应用原理。以ZELL为例,他从工商人类学的角度解释来自惠普2个部门的经理们如何利用员工的创意重新设计建构组织,藉此研究,他帮助其他管理者学会应对来自组织成员的创新和善用这些创新帮助构建新的组织文化、设计新的组织结构[13]。这些研究表明,调查导向的工商人类学理论与干预组织变化过程的相关性。MARREWIJK等[11]在成熟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干涉主义方法的4个不同维度:①干涉主义是自反性的认识过程,具备严格的客体/主体二分思维方式。②管理的取向性要求研究者亲自收集和求证日常活动中的资料。③强调对组织文化“深层次”的理解。④连结多个层面的语境。工商人类学在传统人类学的基础上发展出的纵向研究方法也是干预组织策略的重要特征,他们通过模型化和数字化以往的人类学描述性素材,反映被研究的组织成员、组织文化和其他组织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形式,很好地拓展了过去人类学所取得的成果,丰富了当下工商人类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阿吉里斯的行动科学试图从科学角度(包括认知心理学角度)解释社会科学的本质,而工商人类学可以从不同于科学的文化角度(如萨满、设魅、意志作用、灵感等)来解释组织文化与组织成员行动的互动。

2萨满文化与组织文化管理者

企业管理者与专业管理咨询公司普遍认为,组织文化是可以并且需要管理的,这些人通常会用类似“有计划地、系统地改变公司的文化”的表达方式来阐述他们的观点。他们总结的影响文化变革的因素一般包括:有利于组织文化变化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文化变革的内部条件,变革的压力和突发事件。这些条件的创造和把握有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同时,有助于企业制定文化转变的战略以及详细的计划[14]。企业管理者的作用与萨满巫师的职能有着几乎平行的相似性。萨满文化通过仪式把神话中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同组织规划紧密联系起来,并把它们引入组织成员的日常生活中[15]。这些各部族经济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节日仪式,顺天时应节令,在物质生产活动和各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基础之上形成萨满文化。在萨满文化发展演化的漫长道路中,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不断地总结着在实践中得到的生产、天文、医学、艺术等知识与经验,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某些养分,汇成了民族文化的巨川。作为散落文化现象和残存文化遗产的萨满文化,既属于世界范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原生态区域性遗存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大系统中,是处于正统文化之外的边缘文化。它部分被整合(像饮食),部分被排斥(像萨满教),更多地处于一种自生自灭、逐渐消亡的状态(像民间艺人和生活器物、习俗等)[16]。在日常生活中,萨满巫师在他们的社群与环境之间,充当着沟通者与评价者的角色。一个萨满巫师所拥有的资源就是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源,一个萨满巫师所拥有的知识就是部族文化的内容。充当文化变革者角色的萨满巫师,就像组织文化干预者一样,设计、执行并参与社群文化干预,他们作为变革者的角色贯穿始终,直至新的组织文化形成。

2.1萨满文化视角下的组织文化变革

管理者和萨满巫师依赖于他们自己的信念,都知道组织的问题是社会性的和体系上的,而非技术上的。当他们处于变革过程中时,都能起到有效的引导变革的作用。管理者和萨满巫师能够为组织成员提供可供选择的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并且都渴望获得变革参与者的支持。随着萨满巫师在仪式中扮演角色的变化,其对仪式的指导和构建也发生了重要转变。管理者在控制组织成员,对其制造具有紧迫感或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及具有象征意义的工作引导方面,扮演了萨满巫师的角色。FROST等[15]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身份,探究了萨满文化视角在组织文化变革上的价值,其重要性在于包含各种符咒的仪式、在精神上的地位,以及萨满文化作为变化过程中的一部分推动组织变革的作用。萨满文化的视角是整体性的,强调了组织生活的精神深度,以及组织及其成员潜在的自愈能力和自我修复力。在REITER等[17]看来,萨满文化的视角包含四重现实意义。其一,萨满巫师比其他组织成员拥有更强的意识和理解力,生活于符号化的世界里,理解巫术的用处。巫术是对压力状态的一种回应,是一种在情绪安全与对事物解释上满足人类需要的实践。组织在适应有压力的环境时,就可能被困于某种失灵文化之中,这需要萨满巫师对外部压力作出回应。企业运作也存在类似这种“监狱”场景的困境,组织受困于这样一种恶性循环:挫败的滋生,孤立的加剧,创新的减少,进而为了适应更大的外部环境变化造成变革能力的减退。这种情况下,管理者的协调作用在组织中就不可避免,同时管理者也会被要求提供帮助。其二,在变化着的环境里,为了解释自身行为,管理者帮助组织成员进入和逐步理解符号化的现实世界。REITER等[17]认为解释和预测,特别是与投资相联系的活动,是类似萨满的方式执行的活动。金融从业者是专业人士,他们被期待能既正直又有洞察力地去解读复杂的信息,去把握有利的投资机会,或者使合作更容易实现。BATE[3]认为这种有《圣经》视野的宗教意识,对取得一个变革项目的允诺,是很有帮助的。然而,为了适应现代西方社会的理性,整个概念都很不幸地被切除了。其三,管理者寻找方法去体验和理解雇员们变革的动力来源,并通过集中、加强、反复出现的模式强化变革的动力,增强变革的力量。萨满巫师被视作力量的代言人,联系着人类和精神世界。他们能够修复因破坏症患者与超自然力之间的关系而引起的无序。在学习和自愈的过程中,组织中的管理者使用组织成员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单独附在萨满巫师身上的,它来自于萨满巫师和变革拥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萨满巫师和他的变革拥护者们通过这种力量,希望构建一个对他们的变革行为认知和崇拜的理想环境,因此萨满巫师经常在公共仪式上使用这种力量。如马夸人的仪式是直接与公共政策相连的。在TAUSSIG[18]看来,这些组织里的权威是基于仪式的隐秘知识而产生的,由集会、萨满之歌、特殊语言的使用、参与者身份的限制、还有仪式所需要的物品等共同构成了这种力量。组织文化变革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萨满仪式被反复呈现的,这使得变革的含义集中地展示给组织成员,并在以后的变革活动中有选择性地再次呈现。最后,管理者从整体的视野上来理解变革的过程。在整体视野下,管理者从经济的、宗教的、空间的、符号的内容上理解组织的行为。用整体的视野来理解变革过程中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之间的关联性,对变革策略的实施也是有帮助的。

2.2萨满文化视角下的管理者职能

萨满巫师是仪式的控制者,他通过主持仪式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先知,依靠群体里的其他领导角色和其自身对政治、经济的控制力,萨满巫师的角色已扩张成为文化变革的主导力量。WALLACE[19]认为,萨满巫师和他复兴的仪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变革功能。第一是文化创新功能。组织文化变革包括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系统,重新分配组织内部的知识。由此,复兴仪式通过除去旧文化体系中不必要的东西,将剩下的部分组合成一种更具适应性的文化结构,将组织带入充满新的动力,同时充满新风险的境地。第二是解决群体认同困境。在变革中,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有磨合与碰撞,很多组织成员不具备足够的分辨能力,来与“天然的盟友”结盟抑或辨别出“敌人”。萨满巫师通过确定变革对象将不同的组织成员区分开来。这些变革的对象或是旧文化体系中受害颇深、或是与新旧习惯相结合的、或是化解社会主导媒体和权力界限的文化元素[20]。第三点是社会的重组。重组行为减少了外部环境带给组织的压力,这样的行动还可以促成传统文化价值的再合成以适应其在现代社会的身份。结合以上萨满巫师组织文化变革的职能,立足于PHELAN[21]组织文化振兴的概念,分析得出在WALLACE[19]的六大文化功能变革阶段中管理者的文化变革职能:①在组织文化失去调节作用后的一段时期,根据外部变化,管理者重新安排工作。这样的补救方式是为了让组织成员陈述出自身目标和缺陷,目的是弄清楚现存组织文化期望发生和避免发生的改变。②通过沟通,有魅力的领导者由自己的拥护者来帮助传递信息,强调继往文化的成功,这有助于成员对过去成功企业文化的理解。同时,将过去成功的企业文化放置在当下发生的问题中,会赋予它新的解释,这些解释在与现有组织成员的互动中形成。③可以由拥护者领队,将组织成员分成小团队,组织一场针对其追随者的竞赛。④拥护者可以发展策略或团队行动的项目,克服来自组织中那些不愿意在充满魅力的领导者指定的计划中分享他们信仰的人所造成的阻力。⑤通过对复兴运动的常规化,把组织建立成一个在经济、社会和政治上制度、习惯多种多样的常态化组织。⑥一个被WALLACE称之为“新稳固组织”的新文化价值观就成立了[22]。KOTTER等[23]将这些阶段称之为转变过程,其管理意义在于:激增的紧急事务,建立一个领导团队,对行动授权,创造短期的团队成就,重复,坚持改变。组织文化变革为社会带来新的生命和能量,通常发生在社会经历剧烈的文化变革,外来殖民,或者是感知缺失的时期。组织文化变革是最为精细和困难的,开发最少,但在社会变革度上的潜能却是最有力的,成为一盏在社会治疗和重建运动中的灯塔[24]。理解复兴运动中的萨满和组织文化变革中的管理者在角色和地位上的相同之处,就能在细节上理解决定一场成功变革的因素[21]。

2.3其他变革主体与文化抵抗

在关于部落组织的文化变革的讨论中,一个很关键的论点是个人与群体如何理解、协商或抗拒变化。AILON-SOUDAY等[24]认为,在全球化变革后,民族身份成为一个标志性对抗资源,民族身份属于为独立而战的重要一部分。在对待有强大支配权的管理者和他们充满侵略性的变革战略态度上,雇员强调他们的专业、合作性或民族的独特性,跟其他个人及群体比的相似点与不同点。这种强调是最典型的,因此往往被看作是身份证明的先决条件。求同存异是管理者都必须要接受的理念。在宽容协调的变革策略里,相互依靠和协同是管理者的重要手段。此外,文化元素由人们建立起来以区分自己与他人,或用于对抗变革。当组织部落以同一个民族的名义和文化价值来组成联盟时,怎样使‘族裔’成为变革的力量,发挥‘族裔’在变革中得作用,这对管理者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空间设置和组织文化变迁的人类学解释

3.1空间设置理论与实证研究

HERNES[25]认为,组织空间设置影响组织内部的活动,组织内部的活动也会影响组织空间设置,两者的相互影响对组织空间的设计和建设起到关键作用。这个影响和被影响的过程包含了巩固和发展。另外,HANCOCK[26]描述了一系列有表现力的人造事物的象征性和审美性结构,包括空间安排和设计、建筑选址、内部空间和家具装饰,进而研究组织文化变革如何通过这些事物的应用而被塑造和传播。KORNBERGER等[27]实证了空间设置和组织文化的相关性。他们认为,从紧密结合物质性和文化的工商人类学视角,深入研究空间设置这个物质性和社会性相融合的概念是再好不过的出发点。以工商人类学研究社区的物质文化与空间设置的相关性为例,道格拉斯在《纯净与危险》中讨论了村子里女人们的房子在山上的位置要比男人们的低,这可以理解为男人们对女人生殖力量的恐惧。MALINOWSKI等[28]注意到特洛布里安岛上村落的空间设置是其整体和次部落分离的反映。BENEDICT[29]研究了普韦布洛(美国科罗拉多州中部城市)印第安人悬崖屋和半圆形村庄的结构与他们的习俗和信仰的关系。这些工商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为研究组织文化变迁和空间设置提供了指导性的实证参考。LATOUR[30]从工商人类学视角来研究空间设置对组织变迁的影响,他指出组织不仅体现出人类的物质性,也是人类在与外在事物相互关联和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性的表现。同时,ORLIKOWSKI[31]认为,不可将社会性和物质性作为组织及其内部活动相互独立的2个方面。她以黑莓的无线邮件设备为例,讲述了其功能是如何改变组织社会性和物质性的交流,认为这不仅与带有某些社会影响的组织物质性相关,还是一个社会性-物质性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

3.2组织文化变迁中的空间设置

空间设置过程中,旧的组织文化对新的空间设置的阻碍常常被低估,新的空间设置给组织固有文化带来的基础性改变也常常被低估。KORNBERGER等[27]认为,修建创造利润的生成性建筑,是一种解决组织文化变迁问题的可行性干预方案。一座生成性建筑反映的是波动,而不是静止的状态,这种生成性建筑从5个方面讲述自己与其他建筑的区别,分别是:骚乱性、灵活性、问题产生、运动和设计[32]。建筑师们一直在尝试着去设计出一种永恒的建筑,但是建筑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它只能是暂时性的。在空间设置与组织文化变迁关系的研究中,对公司总部设计的研究是备受关注的领域。公司总部的设计构思能很好地反映出一个组织的文化形态。如墨尔本国民银行总部的改革设计,其实也是国民银行经营策略和文化改革的组成部分。公司总部的设计也与权力有关,随着权力的增强,建筑也显得更有权威。公司对权力的操控不是从外部强加进来的,而是从内部彰显出来的,生根于空间设置的理念。根据DOVEY[32]对组织内设备放置的研究,空间设置与管理权限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组织内设备的空间放置体现了管理权的不同形式,这体现了不同的组织文化。KOTTER等[33]给出一个关于通过空间设置来改变组织文化实践的例子,他们让同一家公司里的办公室职员和工厂工人混合起来参与文化变革方案。由于业务外包,公司数千平方英尺制造工厂已被闲置。公司决定对工厂进行重新设计:他们把生产线转移到工厂的中心位置,建造一条宽敞的走廊围绕着生产线。走廊的天花板用玻璃建造,这样,即使在多云的冬天也将会有光线通过玻璃天花板照射进来。在走廊的另一边建造行政办公室。基本上,工厂将在整个公司的中间,是办公室,而在两者中间的则是宽敞的走廊。社会物质观由于工商人类学者认真考虑了空间设置的影响而变得有趣。

4组织文化变革中的工商人类学家

工商人类学家们以咨询顾问、变革推动者、跨文化专家等身份积极参与管理,帮助组织解决问题。他们要诊断组织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替代性方案。从理论上讲,工商人类学家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于管理咨询顾问。通常管理咨询顾问都有一套自己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甚至是一项明确的措施。他们更像是医生给企业看病开药,他们行动的哲学是信奉理论;而工商人类学家是企业的“自己人”,他们需要深入地挖掘企业员工的主导变量,即价值观,或者更宽泛的说就是想法,进而是组织的主导变量,即组织文化,通过实际行动与结果之间的不断磨合推导出一套适合企业或组织个体个性的行动理论。管理咨询顾问带给企业的通常是单向的或企业自身形成的双向学习路径,而工商人类学家的目的就是带给企业员工或组织双向学习路径,从根本上将主导变量、行动策略与最终的结果,如更高的绩效统一起来。其中主导变量可以具体到员工的价值观、组织文化等。同时,工商人类学家还强调文化族群间社会化的差异与相似;而管理顾问们则强调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心理因素[2]。在介入理论的设计上两者也存在根本的差异。工商人类学家设计的介入理论是为了通过现存规则的调整来跨越互动与文化脉络之间规则的歧异;而管理咨询顾问设计介入理论是通过政策和结构的改变来操控环境[2]。两者的区别在表现形式上也显而易见。首先,两者最重要的一点区别是“为谁工作?”管理咨询顾问通常与高层管理人员一起工作,获取与高层管理者相同的信息。工商人类学者更倾向于与组织内部研究对象一起工作,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文化的各个层级,他们比管理咨询顾问更能适应组织各科层的工作。PAR-KER[34]认为,工商人类学家是管理层和员工沟通的一个渠道。那些要求工商人类学家对组织成员进行调查研究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们期望得到有关员工的重要信息。工商人类学家在工作中运用参与式观察法,这种方法需要时间的积淀;而咨询顾问们却像是流水线工作,计划井然,步骤有序,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且他们倾向于利用敏感和关键的数据陈述其研究,因为他们遵循着严谨这一工作原则。组织的顾问们却更喜欢用管理者的观点陈述数据。这些差异都产生了对以调查为导向的人类学家的需求。此外,工商人类学家在企业中主要扮演2种不同的角色:一些工商人类学家主要关注企业生产的产品,他们帮助企业设计出有吸引力的畅销产品,并且成功地将产品营销出去;另一些工商人类学家关注商业组织本身,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日产运营效率。当然,不管研究工商世界的人类学家关注的点是什么,也无论他们受雇佣的身份是什么,他们都是通过应用人类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如参与观察法、访谈、分组调查、多样性的跳差技术以及网络分析来开展研究。总之,工商人类学家对组织内部的纵向变化感兴趣,人类学者展示的是协商探讨新的万众期待的组织文化的发展路径,他们的成果展示出当下人们所渴望的解决方法,管理前景和那些以不寻常的方式咨询的人的坚持。在西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工商人类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在中国,国外的相关文献只能提供有限的参考价值,因为管理的本质在于本土化。西方管理理论的提出有其自身的制度环境,与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紧密相关。由此,需要管理学家与工商人类学家共同努力,促进管理人类学与工商人类学的中国本土化发展[35]。如果将中国本土管理学严密地限定在西方主流管理学范式中,中国本土管理学的发展可能很难获得突破,因为西方管理学主流范式的研究对象、方法有一系列先在的预设[36]。

5结语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篇10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下空间实际开发建设的各功能进行空间需求细分研究,综合判断总体开发规模,规模论证,集中分析商业规模的论证。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万博商务区位于番禺区北部,长隆旅游度假区东侧。规划地铁7号线经过该区,设有万博中心站(鹤庄站)。总用地1.49平方公里。是广州首个地面地下统筹规划设计与开发实施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国内外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工作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系统的需求预测方法,以下是我们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的一些常识及探讨。

区位图:

2.技术思路

通过对地下空间实际开发建设的各功能进行空间需求细分研究,综合判断总体开发规模。地下交通、市政设施属于公共设施范畴,且不需计容,规模论证集中分析商业规模的论证。

3.详细规模论证

3.1地下交通设施规模论证

地下交通设施包括地下道路、地下停车、地下通道、地下轨道四项,规模约138.78万平方米。

地下道路规模为13.88万平方米。据《广州市番禺区万博中央商务区控规补充交通规划咨询》报告结论,万博中央商务区的小汽车出行占机动化方式比例为28.5%;经测试地下环路系统建成后利用率相对较高,能承担较多地区进出交通,有效降低地面道路交通压力,改善地面道路交通运作秩序。

地下停车规模为120万平方米。根据《广州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指标》,本区属于B区范围,机动车停车数按照0.8-0.9个/100㎡计算,非机动车停车数按照1个/100㎡计算。停车位约3.79万个,非机动车停车位约4.2万个。,建议机动车停车位的50%-80%采用机械停车方式,地下室建设量可减少约50%-70%的建筑面积。

地下通道规模为4万平方米。根据万博地下空间人流的特点,地下通道设于负一层及负二层。万博大道、汉溪大道地下十字型人行公共通道作为地铁疏散的主要通道,人流量大,因此主公共通道宽度不少于15M,局部为下沉广场处扩大为18M。

3.2地下市政设施规模论证

地下市政设施包括了地下市政站场及综合管沟两项内容,规模约3.94万平方米。

地下市政站场规模为1.7万平方米。根据《万博商务区市政详细设计》,规划范围内共需设置5个地下市政站场,包括:雨水沉淀池,规模为800平方米;

中水处理站,规模为200平方米;2处隧道雨水提升泵房,规模为535平方米;

真空垃圾处理站,规模为1800平方米;

地下综合管沟规模为2.24万平方米。万博核心区对各种复杂的管线统筹布局思路为:沿整个核心区内设有综合管沟,其余外部地区采用管道直埋的方式。

由于地下可利用空间有限,既要考虑进入综合管沟的管道种类、数量,还需考虑管沟外在敷设条件,综合确定管沟尺寸为:B*H=8.9*6.0。管沟总面积约2.24万m2。

综合管沟图:

3.3地下商业规模论证

地上与地下平衡发展的方法推测—商业规模积约20万-41万。根据研究日本中心区地下商业开发面积与地上面积存在1:10-2:10的关系(根据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研究),具体规模与地铁站点、地质及服务人口也有关。由于万博地区地下商业主要集中在地铁站点附近,即核心区内,因此,若以核心区地上面积为计算基础,则地下商业面积宜为:207×0.1-207×0.2=20.7-41.4万平方米。

类比法方法推测—商业规模积约45万。目前我国城市副中心地下商业规模均在40万-45左右,根据“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0”万博地区定位为城市副中心,发展城市副中心是解决城市拥堵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城市副中心的开发建设多集中在大城市,汇总如下;

万博商务中心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规模表如下:

加空间叠加图:

4结论

万博商务区规划37.9万平方米地下商业规模,在总体允许的范围内中等偏高,建议关注商业的运营与开发,增加与主城区的公共交通联系,增加与周边旅游服务功能区域的联系与城市功能的相互支撑。

地下空间需求量预测工作探索阶段,规模论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地面功能、地质条件、地下铁路等均有影响。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日益加快,城市土地可利用资源不断减少,用有限的的土地取得合理的建设容量,同时保持开敞空间。为实现这一目标,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其规模的探索与其运营开发息息相关,我们将孜孜不倦的继续探索。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1篇11

关键词:商业海报;平面设计;表现形式

商业海报平面设计在企业或产品宣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大众了解产品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海报的表现形式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分析商业海报的表现形式研究,本文从商业海报平面设计的概念出发,对商业海报设计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一、商业海报平面设计的概念

商业海报平面设计指的是以大众为对象进行的产品的海报设计,从而呈现出画面感强、辨识度高的画面设计。商业海报平面设计作为产品展现的重要方式,具有快、制作精美等优势,在产品推广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商业海报平面设计作为产品宣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在海报设计过程中对消费者的心理、水平、接受方式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而创作出内容精炼、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商业海报作品。

二、商业海报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创新表现

商业海报平面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一种,不仅要求商业海报具有平面设计的图形、文字、色彩等基本元素,能够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同时还应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转变,增强其目的性和功能性,进而不断增强其商业价值。商业海报平面设计表现形式不仅包括传统的写实、抽象,同时还增强了许多创新表现的形式。

1.综合语言形式

随着技术水平和产品品种的不断丰富,商业海报的表现形式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商业海报应从文字、图形、色彩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准确把握商品主题,最大限度的发挥商业海报的作用。百事可乐作为经久不衰的产品(如图1所示),宣传海报一直以红、白、蓝三色为主,在执着坚持的同时,不忘从文字、图形、色彩等语言形式多方面进行商业海报设计。

2.打破自身形态

商业海报平面设计还可以采用突破海报自身形态制约的方式进行广告设计,充分体现出产品的功能性作用。这就要求海报设计者通过镂空、折叠等多维度的表现形式进行商业海报设计,在提升人们注意力的同时,愉悦大众,进而实现产品宣传的目的。图2是一个洗面奶的户外广告牌,这个设计师运用结果思维,将洗面奶所带来的功能直接呈现于广告牌上,不仅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而且能够直观的进行产品功效表达,达到产品宣传的目的。

3.连续画面表现

连续画面表现形式是结合“蒙太奇”的手法进行的海报设计方式,有助于从多个角度进行主题阐释,能够深化大众对主题的感悟,起到增强产品效果的作用。图3是一个商业广场的商业海报,这个海报在设计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进行宣传,在提升大众对商业广场印象的同时,吸引大众对这个商业广场的进一步了解,从而起到宣传效果增强的作用。

4.借用环境载体

商业海报的载体还从“纸”的限制拓展到环境空间中,将商业海报的文字、图形、色彩等于环境空间相结合,体现出产品的特点,进一步起到增强产品宣传的作用。商业海报的载体拓展同时也体现出科技的进步和环境空间的多样化。图4是绿箭的商业宣传海报,这个商业海报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让人们对绿箭这一产品的天然、健康、环保的理念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说服力。

5.结合装置艺术不同

艺术形式之间是可以相互利用和转化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创作的跨界合作成为新趋势。海报设计缺乏装置艺术所独有的真实的感官感受,通过海报与装置艺术的结合,能够突破平面设计的二维限制,增添新的形式,增强海报设计的宣传张力和效果。此外,商业海报还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增添文字、色彩的点缀,增强海报意境,突出其感染力。图5是某饮料商业海报,充分利用吸管这一材料拼凑出人物的形象,人物就以立体化的状态呈现在环境中,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与海报呈现一个互动的状态。

三、结语

商业海报平面设计作为产品宣传的重要方式,具有快、制作精美等优势,在产品推广过程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对商业海报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商业海报平面设计表现形式不仅包括传统的写实、抽象,同时还增强了综合语言形式、打破自身形态、连续画面表现、借用环境载体以及结合装置艺术等创新表现的形式。

参考文献:

[1]李文涛.平面设计中商业海报的表现形式[D].吉林大学,2016.

商业空间设计研究范文

众所周知,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很多因素影响、涉及面特别广并且十分负责的技术性工作,因此,要求我们在进行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对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设计的因素全面的进行考虑,目的就在于能够使其综合效益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还要求我们必须要对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一些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各种方法,我们才能够从本质上保证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质量,本文中,笔者就探讨和研究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策略。

1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策略之充分发挥社会监理作用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这一项工作的覆盖面比较广,在整个设计工程监督系统中,社会监理是最为重要的单位,要求这些单位必须要拥有完整检测的设备和具有丰富经验工作的人员,因为进行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项目的人员并不多,这些人员在做好设计工作的同时还必须要起到一个监理作用,就需要不断的科学完善监理规范,对于相关的监理人员要进行检查和严格的考核。

2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之严格执行相关设计规定

大家都已经熟知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个道理,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这一项工作必须要遵循这一个重要的原则,要求我们根据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合同的文件和标准进行严格的执行,并且要按照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技术规范进行设计,想要保证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质量,要求我们必须要认真,科学的进行设计管理,规范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技术,严格控制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质量,任何一个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在设计之前都必须要进行认真、全面的调查,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计划,在做好相关的审查工作以后,再进行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拥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和要求,根据相关的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标准来进行设计,不能够不经过相关人员的同意就对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方案进行更改。

3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策略之提升设计队伍质量

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够保证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质量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日常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很多方面,想要保证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能够顺利开展,起到其自身应该有的作用,就必须要认真,要求我们必须要拥有高度社会的责任感,并且要对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这一个事业高度热爱,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施工现场之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

想要做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高效率,方案质量优秀,就要求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人员必须要具有奉公廉洁、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求这一个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人员必须要拥有精湛的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技术水平,具有不怕累不怕苦乐于奉献的精神,此外,该工程的设计队伍必须是经验丰富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方案都是人们设计出来的,保证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质量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要选择质量高的设计人员,任何一个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取得成功必要的条件都包括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队伍必须能够有序的进行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在工作过程中,顺利的沟通和交流能够使我们轻松地对设计人员进行管理,使得整个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质量能够在得到保障的同时进行精致有序的安排,相反的,如果我们不能够拥有一支高质量的设计队伍,一定会为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埋下各种各样的隐患和安全问题,所以,在实际操作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中,必须要按照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合同规定来对中标的企业员工的素质和数量进行保证,特别是要注意对于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人员在上岗之前进行培训。

4结语

因为对于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工作方面一直都具有综合实施这一个特性,所以,我们应该在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选择综合实施的方法,要求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一套十分适用于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实际工程决策的机制和方法,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质量,将投资效益提升,避免了铺张浪费,最终对人们需求的满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博闻.空间的本质回归是对人类潜意识需求的关注――以跑酷城市体验引发的人与空间关系的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2]朱琦.基于TRIZ理论设计和营造心灵的空间[A].Proceedingsofthe2006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dustrialDesign&The11thChinaIndustrialDesignAnnualMeeting(Volume2/2)[C],2006.

[3]黄凯旗,吴延.21例明式家具造型比例的解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

[4]李皓,弓弼,樊俊喜.浅谈人性化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以西安大唐通易坊商业街景观改造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谈谈对土木工程的理解范例(12篇)

    - 阅0

    谈谈对土木工程的理解范文篇1[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127-01近些年我国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出现“高温.....

    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范例(12篇)

    - 阅0

    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篇1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大学语文一、国学与国学热“国学”,是中国五千年来各个民族共同积累的优秀中国文化的“学术”。在电视选秀火爆的时候,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