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化学的技巧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篇1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课本上很多理论知识,都是经过很多次实验之后总结出来的,化学实验题已经成为高考热门题型。我们要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掌握好化学实验题的一些解题技巧。

一、高中化学实验题的主要类型

化学实验题是高考必考题型,而且其分值占有的比重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考察学生化学实验主要通过两个方面:选择题和综合题。选择题一般考的内容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考察某个单一的知识点,例如某些实验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某个步骤的作用等,这类实验题型,只要我们熟悉实验内容,掌握好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就能够答出来的。综合化学实验题对很多学生来说,答题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好答题技巧,会相当吃力,而且就目前高考化学的实验题来分析,考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学生在平时实验中都接触过的东西,就某种程度上来说,化学实验考的不仅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一个实验题,里面涉及的内容往往会有:实验的基础操作还有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反应原理,某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还有涉及到的一些相关计算,一般这类题目总的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如果没有掌握好理论知识,面对这类题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二、高中化学实验题的主要特点

高考题目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绝不会出现学生见过的原题,当然,还是会出现相似题型的题目,但是学生也应该知道,高中三年的学习,每门科目做过的题目,见过的题目数不胜数,而且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将这些题型、课本上的知识点通通吃透的。化学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难学的科目,加上化学很多知识点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实验题中如果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点,也就意味着其难度不低。

三、高中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要保证化学实验题的正确率,首先当然需要我们熟悉掌握课本上有关实验的实验步骤、原理、目的,以及实验的相关要求和一些注意事项等,这些基础知识是解答化学实验题的基石,此外,我们应该学会举一反三,因为很多物质都有其相似点,学生要学会自主思考,在实验课上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向老师提问,并得以解决,不能将问题越积越多。我们只有充分了掌握了那些应该要掌握的知识,在做试卷的过程中遇到化学实验题的时候才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有了思路之后,还需要注意解题方法,高中化学实验题一般都是考综合题,看到题目后,要认真的审题,分析考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在确定正确的解题思路后,结合自己的解题习惯,找到最好的解题方法。通过平时考试中总结出的一些错题,总结经验,此外,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化学实验题在解题过程中有很多细节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例如:化学反应中,一些产物的状态,沉淀需要沉淀符号(),气体需要气体符号(),实验过程中的条件也是需要在反应式中标明的,很多同学对考试内容非常熟悉,但是就是因为没有注意这些小细节,所以造成失分的后果。

四、高中化学实验题例题解析

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____做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解析:题中制取氨气,此题目总共四问,通过读题,发现前两问与题中所给的图没有直接关系,就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这问直接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写出来的,实验室一般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直接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2NH3+CaCl2+2H2O”。第二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采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来进行干燥。第三问,要引发水上喷只要改变上部烧瓶中的气压就行,当滴管内的水进入烧瓶内时,氨气大量溶于水,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瓶中,所以只需“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而第四问只需要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1篇2

1.老师观念的转变。在规范办学、新课标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老师的眼中没有差生,每一名学生都有其优秀的一面,每位学生都是优生。只有老师发自内心地去欣赏一个学生,这位学生才会觉得自己得到了信任与尊重,才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老师不能到处找学生的缺点,然后忠心地指出来让其限期改正。这样做一次行得通,两次也行得通,而“问题生”往往有多种“问题”,说多了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的逆反心加重而破罐破摔,对老师不尊重。我们老师要做的是到处寻找这些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哪怕是一般学生都具有的而这些问题学生以前不具有但现在具有了,也算是一种进步。真诚地对其表扬,只要表扬得恰如其分,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无论哪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若是找不到就要创造条件让其发光。

案例1

学生A在初一时因为生病而休学,回校后整天沉溺于网吧,老师多次批评也没有改,后来通知家长亲自处理也无效,而且上网更加严重,甚至偷了家里的几千元钱住进周边乡镇的网吧里几个月,等钱用完了才回家。家长很无奈、很担心、更加痛心,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扔掉被砸碎的电脑,又重新买了一台新电脑供其在家上网,不让他出门。平时怕他溜走连lO元钱也不让他碰到。我在接手这名学生时,家长亲自将他的200多元的生活费送来并告知其原来的一些不良嗜好,让我对这名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家长明白孩子终究会长大的,一定要给予他信任;之后与学生A谈心,意在表明他给老师的第一印象是值得信任的,老师对他很有好感。最后希望求家长将钱交给学生A,由学生亲自交给老师。为了以防万一,由家长远程目送其进校园。当我拿到他亲手交来的生活费后,我是真的觉得有一种成就感,并且找到了赞扬学生A的理由。在我不断的表扬和鼓励下,他又做了几件让老师和同学都很赞赏的事情。从此这名学生好像是变了个人,不但学习认真了,成绩提高了,而且还改了好多坏习惯。每改一个坏习惯之后,我都会先单独表扬他一番后再告诉他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让其逐步改变。初一时他一个月上学一两天,其他时间都逃学。初二时就连迟到都没有发生过一次,且学习非常努力,可见表扬的功效太大了。

2.学会宽容。对犯错误的学生要有宽容之心,这一点我们好多老师都做得不好,虽然能意识到对学生要宽容,但由于我们老师喜欢追求完美,往往在处理时严厉有余而宽容不足。动辄批评训斥、检讨保证、家长协助,甚至回家反省教育。其实祖国的花朵需要的是更多的呵护。这并不是说对犯错误的学生就可以不闻不问,而是教育的方式上要宽容些。有些处理方式适宜用来吓唬人,不宜真用;有些方式用一、两次就行了,不宜常用,用多了就不灵了,甚至越用越遭。“问题生”犯错误后对一些常规处理方式习惯了,很快产生了“免疫力”。无论是家长参与还是在同学面前出丑都无动于衷,因为这些他都可以不在乎。那么他们最在乎什么?最怕什么?问题学生最在乎的是人们对他的关心,最怕的是思想教育,怕别人碰触他们内心深处的灵魂。不要担心处理的力度不够,思想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惩罚。而教育因为教师的时间问题和学生的时间问题,不宜一次性完成,可视犯错的严重程度将教育时间分成数个阶段进行。一般情况下,“免疫力”再强的学生也会吃不消的。

案例2

学生B兼校内暴力、偷窃、逃学上网、夜不归宿、搞小团体等多种毛病于一身。初三那年家长找领导协调,要将孩子放到我的班里。明知该生恶习不少且对家长老师的处理习以为常,我还是接收了他。开学后的第二天夜里他就犯网瘾了,夜里爬墙山去,凌晨4点回校睡觉,然后正常起床。当我调查出他夜里上网之事后,他先是死不认帐,然后是一幅“上网了,你又奈我何’’的表情。明知批评训斥、检讨保证、找家长都无济于事,干脆就用宽容的教育方法对待他。对他进行了七次教育,每次不超过20分钟,有时怕话说重了,就到阅览室查阅资判后再找他谈,从第三次开始他的思想就动摇了,第六次就能深刻反省了,第七次时他到办公室就主动跪着保证不用老师再找谈话了。后来又因为其他小问题找他淡过几次,之后平安度过了最后一年。

对于常犯错误的“问题生”,有时用一些刚性制度来处理不一定奏效,若用一些柔性的教育:疗式反而能事半功倍。这说明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环境更适合人的成长。

3.防范于未然。一个班级中的“问题生”毕竟还是少数,这些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生”,主要是成长背景不同寻常。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成了单亲家庭,有的为逃避计划生育管理而将小孩交于亲戚抚养,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常年不在孩子身边,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有的孩子有先天性的疾病等等。班主任在接管一个班后要全面了解班级中的“问题生”的成长背景,有的放矢地做好防范工作。

找学生谈话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渠道,谈过去、谈现在、谈将来,既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增进师生感情,又可以了解班级状况,及时化解矛盾,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写道德周记和批阅道德周记也能: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现在各学校都实行双休,可安排学生在双休日将一周来的工作进行总结记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成长,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利于班主任发现班级或该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察言观色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到教室就会习惯性地查看人数,对学生察言观色,有时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案例3

学生c是一名酷爱文学的12岁女生,她天生具有演讲家的口才、诗人的气质,写出的文章语言优美,情文并茂。只是她从小就患有白癜疯病,而且是在整个脸部。虽然她的文章表面把自己写得刚强勇敢,但我却常常感到其内心的脆弱,因为一味地提到自己刚强就会让人从相反方面去想,而且具有诗人气质的人本来就会感情用事,缺少理性。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照样到教室去看学生,发现学生c在读书,但表情有点怪异,当我找她谈话,夸她文章写得好,鼓励她努力学习时,她说一切都太晚了,因为周末在家里和奶奶闹点矛盾,刚刚由另一个班的好友陪她吃了毒鼠药。找到那名女生时她正在扫地,药力都还没有发作。多亏抢救及时,有惊无险。对“问题生”若不能察言观色,及时发现,说不会酿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因此班主任要做有心人,到教室巡视的时候要留意学生的学习状态。

4.善于运用“散弹”批评。对于一些问题学生,老师的正面批评见得多了反而不怕,但若在批评时有意不点名却会像“散弹”一样打到他,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既能留有一点面子,又有改过的机会。对其他人也很威慑作用。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篇3

1翻译语言学理论概述

翻译是以准确通达为基础,将一种语言信息文字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活动。而翻译语言学则是从翻译活动中抽离出来的一门学科体系,其以翻译实践活动为原型,将翻译所涉及的语言现象、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的方法进行系统构建,以理论的视角对其研究分析,从而促进语言翻译学理论体系的塑造。从唯物辨证注意的观点来说,翻译是在翻译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翻译语言学理论则是从翻译活动中提炼出来的方法论。翻译与翻译语言学理论在辩证中统一,在统一中互相融合。

1.1翻译的概念及其原则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其通过一定的语言规则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不仅包括文字翻译,而且图片以及符号也都是其所属的范围。所以,翻译的内容是较为广泛的。最早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埃及,其距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但是翻译理论体系却一直到上个世纪初才开始建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翻译一直为人所忽视,而且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局限性,不同文化语言的人基本处于隔绝的状态,直到新航路的开辟全球经济的融合,翻译才被视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语言行为。另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行为,其通常以“信”、“雅”、“达”为主要标准。“信”是指翻译必须遵从其原有意思,保证原文的真实度,完整而准确的将原文信息表达出来,不得曲解原作者的意思。而“雅”是指翻译活动中应当以雅俗共赏的文字将原文进行翻译,注意翻译的遣词造句。“达”则是指翻译的通畅性,译文的语句表达流畅,没有逻辑错误。

1.2翻译语言学理论的体系构建

卡特福德把翻译依此分为音素、单词、词组、子句、句子五个等级,然后又结合翻译的性质将其分为逐字译、直译与意译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翻译等值这一理论,即原文与译文完全或部分相同。翻译等值这一理论将词汇的特点、语法规则以及句子构成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然后初步构建了翻译语言学理论体系。而后随着翻译的进一步发展,翻译等值理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不同媒介与不同音位学之间的翻译几乎不可能实现,进而也阻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后,20世界70年代,德国的汉斯•弗米尔根据翻译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目的功能翻译理论,并首次将目的论引入了翻译语言学的框架中。目的论视阈下的翻译语言学理论是指翻译行为必须以受众的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原文的意思对其进行整体翻译,不能完全束缚于翻译等值的模式中,对于不能以直译或者意译方式翻译出来的句子,可以通读全文然后运用抽象概念的形式对其进行构造翻译。总之,翻译语言学理论的产生较晚,但是其发展进程较快,其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大融合。

2茶文化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2.1翻译手法单一,尽失茶文化的深层意蕴

茶文化是从繁忙的茶事活动中抽离出来一种文化现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包孕了茶学、茶画、茶歌、茶故事,还涉及到了茶曲、茶书以及茶诗等,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茶文化仅用汉语的形式就难以道尽,更何况将其以英语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从漫长岁月里走过来的茶文化,在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后,愈发耀眼夺目了。但是,其却在纸醉迷金的现代社会陷入了发展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茶文化持一种漠然之态,甚至不认同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而我国的翻译人员也由于其自身对茶文化的认知比较浅显,导致其难以将茶文化的深层内涵翻译出来,更无法从民族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独特化翻译。另外,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英语翻译时,其所沿用的翻译手法也较为陈旧,依然以等值翻译为立足点,根据字面意思对茶文化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没有立足于茶文化的整个发展历程,对其所寓含的文化历史内涵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入翻译,从而外国大众对于茶文化的了解依然是一片空白。

2.2翻译理论陈旧,忽略了跨文化交际因素

众所周知,我国的茶文化是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发出来的,其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精华而成。所以,茶文化思想的复杂体系结构可见一斑。然而,我国的茶文化在被翻译为英语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却忽略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并没有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茶文化内容进行具体的翻译,大多只是从我们中国文化的角度对茶文化进行翻译,没有考虑到翻译国本土的语言文化特色,进而导致翻译出来的茶文化英语与本地人的思维表达习惯不相符,从而在无形中阻碍了茶文化的传播,降低了其影响力。再者,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翻译时,其所沿用的翻译理论也较为落后,而且大部分翻译人员固守于一种翻译模式,没有利用现代翻译理论对茶文化英语翻译进行科学构建,其所翻译出来的茶文化英语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不合时宜的标签,也无法满足外国受众的需求。总而言之,翻译人员的素质能力与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茶文化英语翻译的质量,僵硬的翻译模式以及固化的翻译思维对于茶文化英语的翻译而言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3翻译语言学理论下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技巧

3.1以语言翻译的原则为指导,不断完善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技巧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曾一度被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然而,我们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却不及日本茶文化。究其原因,我们茶文化的精粹都没有被翻译出来,不能为外国人所知晓。所以,翻译人员在进行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时,应当审慎遵循语言翻译的原则,将信雅达作为茶文化翻译的首要任务,综合运用翻译的技巧与手法,构建完善的茶文化英语翻译体系。首先,翻译人员应该以提高自身的茶文化知识为出发点,结合茶文化的不同文化形式,逐步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艺术形态,在把握了茶文化的核心要义后,再以准确通达的翻译标准为切入点,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再现茶文化的原有文化面貌。其次,翻译人员也可以从语言翻译理论体系着手,对不同的茶文化内涵进行分层翻译,具体而言,翻译人员可以根据茶文化内涵的不同表达方式,结合不同的翻译理论选择与之相应的翻译手法,进而推动茶文化英语翻译向完善化与系统化发展。

3.2立足于不同文化的异同点,采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相结合的手法

唐朝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正式诞生,其自产生之处便沾染上了我们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在千年的传承中所汲取的本土民族元素更是不可胜数。所以,翻译人员应当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采取归化与异化翻译相结合的手法对中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体系进行全面构筑。一方面,翻译人员可以从茶文化的社会性与文化性出发,应用翻译语言学理论,从深厚的茶文化内涵中提炼出传统文化元素因子,而后以此为突破点,尽量以直译的方式对茶文化内容进行翻译,而不能直译的则采用目的行为翻译理论对茶文化进行归化意译,充分发挥翻译人员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翻译人员也可以翻译国的本土的文化习俗特点为切口,根据其当地的语言交际模式以及思维方式,对茶文化进行地道化的翻译表达。当翻译人员进行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时,面对难以翻译的古文茶文化其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在脑海中构图概括,再从茶文化精神着手,依据翻译国的文化信仰以抽象翻译的手法将古文中的茶文化以英语的形式阐释出来。同时,翻译人员也可以从翻译国的俚语入手,从中挑选与茶文化意思表达相近的语句对茶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注释,从而帮助外国大众加深对我国茶文化的认知。

作者:王博单位:西安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敏.对《乌镇旅游指南》的翻译质量评估———基于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语篇质量评估模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37-138.

[2]罗灵江,陈宇.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的特征及技巧运用[J].中国商贸,2012(21):221-222.

[3]吴晓燕.功能语言学视角下新闻英语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v.28;No.196(1):78-80.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幽默化教学;教学技巧;幽默品质

中职学生往往是中考成绩不够理想、学习意志薄弱的学生,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更是对自己在学习方面的成就和未来成才方面表现得信心不足。这为中职数学教学增设不少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加用心,了解中职学生的现状和性格特点,不断发现教学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难题,从而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完成教学目的的最佳效果。

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积极采用了幽默教学法。幽默是教育家十分重要的助手,幽默可以变苦学为乐学,是一种艺术和力量的表现,更是一种教学睿智的体现。为此,笔者分享了以下几点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幽默化教学的技巧:

一、活跃课堂气氛,缓解焦虑心理

课堂上只有教师在不停地高谈阔论而不见学生质疑、师生交流等现象,弄得课堂气氛异常严肃。在压抑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只是带着耳朵听,属于被迫式学习,往往达不到“学会”的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用心学习。往往教师一句不经意的拟人、夸张的语句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就有这样的教学经历: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笔者一直在给学生严肃地讲解、剖析例题,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笔者提问了一个学生,只见学生“扑通”站起来,神情十分紧张,憋了半天一脸通红的还词不达意。这就是因为学生在严肃、压抑的课堂气氛中,思想意识也异常紧张,不敢说、害怕回答错误被责备,一直处于担心、焦虑之中,没有全身心投入学习。后来笔者发现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经常与学生沟通,在课堂上用幽默诙谐的语气为学生营造轻松民主的气氛,有问题大家一起探讨,当再次提出问题时,学生都争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偶尔遇见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笔者也能很好地利用幽默教学顺利化解尴尬。

二、激发学习兴趣,拉回分散注意力

一节课时的成败就在于学生是否对所讲知识点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面对中职学生薄弱的数学基础,在教学之初,不要急于向学生讲解新的知识点,为学生增加负担,而应消除学生畏学的心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笔者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中,不是在课堂伊始就向学生提出等比数列的概念,而是通过一部电视剧中的故事情节展开这个课时。首先,教师问学生有没有看过黄晓明饰演的《唐伯虎点秋香》,然后带着学生回忆出其中一次比赛的奖励。唐伯虎不要金银珠宝,只是提出按要求在国际象棋的方格上放粮食,他的要求是第一格1粒粮食,第二格2粒,第三格4粒,第四格8粒……国际象棋一共64格,要求在最后一格放263粒,财主听了觉得太简单了,欣然接受了赌注。可在实现赌注时,财主按捺不住了,粮食的数量大得惊人,最后命手下人一算,将全城的粮食收集起来都不够。

笔者利用电视剧的故事情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往下听的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按要求铺满棋盘格子到底需要多少粮食,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入了教学的知识点——等比数列求和。最后得出按要求铺满棋盘格子的粮食可以将地球表面铺上3厘米厚的一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重点,抓典型,善于运用幽默化的语言进行概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掌握。例如笔者在讲授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与性质时,套用一句流行语:“爱上移动,心有联通,感觉总在服务区。”由于学生对移动、联通两家通讯公司十分熟悉,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来了,都在集中注意力听。接着笔者进行解说,“爱上移动”:y=Asin(ωx+φ)的图象,关键就是一平“移”,一伸缩(“动”)。平移,认识φ;伸缩,x/y轴两个方向上的伸缩,认识ω和A。“心有联通”:“联”系起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特征,“通”过换元法深入认识。这样就容易掌握和记住相关的知识、技巧,从而解答习题时总会找到感觉,“感觉总在服务区”。

数学就是整天和阿拉伯数字打交道,枯燥、抽象,很难让学生感兴趣,若非主动专研学习,一个人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不被其他思想打断的最长时间为11秒,所以,面对学生在课堂上走神、开小差,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教学上来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件事。

三、注重幽默品质,提高教师威信

在教学中采用幽默教学,是要充分发挥幽默的思想性、启发性、高雅性等品质,而不是滑稽逗乐的低趣味性。幽默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学生的“笑声”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如果教学过程中对幽默使用不当不仅不会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增色增彩,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采用幽默教学要注重品质,并且幽默的表现技巧是建立在人们的理解基础上,现在有很多冷笑话说出来有时让人莫名其妙,因此,使用幽默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打破枯燥的讲解、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漫无目的地使用幽默教学,确实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逗得学生哄然大笑,但是幽默要注重品质、适可而止,否则有部分学生自制力差,就会沉浸于幽默故事中而忽视了真正的教学知识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中职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授课教师的喜好程度。曾经就有人做过实验,分别请了两名教师给同一批学生讲课,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诙谐满堂、漫用幽默,而另一名教师则是有的放矢、适用幽默。结果学生给的评价是前者“有趣”,后者“有水平”。韩愈说过:“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凭借自身的文化底蕴,巧妙运用幽默手段将数学知识讲得诙谐、睿智,才能达到幽默教学的真正目标,才能赢得学生的掌声,提高教师的威信。

四、服务教学目的,适时掌握技巧

幽默教学服务于教学目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掌握好使用技巧。例如:①幽默诙谐的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运用形象的实物图设计直观图,将抽象的概念、公式类转变为诙谐的图画形式,更加直观,给人印象深刻,便于记忆。②引用生活中数学原型。在讲解调查的方式、方法时可以导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情节:父亲让儿子去买火柴,要求要看好火柴的质量,保证火柴好使。火柴买回来后,儿子很自信地告诉父亲:“火柴质量非常好,保证每根都好用。”父亲听了很高兴地说:“你这么肯定,老板向你打包票了?”儿子答:“不是的,是我将每根火柴都试了下。”这则生活中幽默诙谐的小故事,不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还引入了教学知识点“调查的方法”,更使学生对抽象调查方式加深了印象。然后进入教学正题,向学生讲解在产品检验等过程中采用随机抽样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③动手操作,推导结论。在向学生讲解直棱柱、正棱锥的侧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将直棱柱、正棱锥剪开,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形,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推导出了直棱柱、正棱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中职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剪纸、拼图活动,既幽默又可以让学生记忆牢固。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数学学习尤为重要。大量的专业课都需要数学知识作为铺垫,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才能真正服务于专业课学习。所以,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适当运用幽默教学、掌握使用技巧,让数学学习幽默起来,让课堂轻松起来,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彩虹.幽默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01).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1篇5

论文摘要:以意造象是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外化技巧,从古至今文学家们均普遍运用。以意造象应讲求“意”的新颖、深刻;而“造象”应符合事物本质,要有象趣和个性,方能产生艺术魅力。

“以意造象”,是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的~种外化技巧,就是作者从创作意图出发,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出适合于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形象。“意”即主观的思想情感,“象”即客观的人事景物。《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造象”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意”。有什么样的“意”,就会有什么样的“象”。没有“意”,就没有“象”。人的思想情感是内在的、抽象的,而人事景物则是外在的、可感的。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需要附载在具体的人事景物的形象上,即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等,才能被人理解、接受和引起共鸣,产生艺术魅力。

“以意造象”,在古典文学创作中十分常见。

如《诗经·关雎》中开头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水鸟欢快的应和呜叫,表达了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赞美之情。“关关,水鸟叫声。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鲁》说日:关关,音和声也。’……《玉篇》:‘关关,和鸣也。”《集传》:‘雎鸠,水鸟。”,(诗中用起兴手法,写水鸟的呜叫,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的“意”,才造了水鸟的呜叫“象”。

又如杜牧的诗《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一曲对秋天的赞歌,赞美了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诗人对秋的思想情感是要表现的间接对象。诗中写诗人登高远望,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貌,并用南山这个有名的归隐之地来作衬托,使“秋”的形、神都得到了具体的描绘,更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秋”之高远无极的景色与诗人旷达胸怀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让人心有所悟。

还有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对“绿肥红瘦”的描写,皆为表达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绿”和“红”是冷暖互衬的两种颜色,“肥”和“瘦”是差异明显的两种形状,这样的描绘对比鲜明,生动形象,怜春惜花的情感被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意造象”,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十分广泛。如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用“黑奴的外表”、“燃烧”的模样表达了诗人眷恋祖国的炽热情感;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了青翠、挺拔、永不低头的井冈山的毛竹,以表现英雄的井冈山人以及亿万

所以,要注意“意”和“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形象的塑造贴切生动,思想情感的表达才可能深刻感人。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以意造象”的写作技巧,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呢?

从“意”的方面来说,有两个要求:

一是要有新颖、深刻的立意。如丁芒的诗歌《家书》,这是一封作为老军人的父亲写给在部队的儿子的信。没有象一般的信那样,写报告亲人平安、家乡建设等老一套内容,而是寄给儿子“还燃着的青春的记忆”,“闪耀着壮岁风华的巨大的爱情”,鼓励儿子安心驻防,不忘过去,继承革命的传统。诗歌包含着父辈的深情,引人思索。父亲的“礼品”是珍贵的,特殊的,情感强烈,寄寓了老一代军人的期望。诗中的“硝烟”、“刀光”、“血影”、“英姿”等,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诗歌立意新颖、深刻,能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情动与中,感人心魄。

二是要有深厚、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张常信的《秋雨》,这是一首写丰收的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显然是对家乡的牵挂,是对家乡丰收景象的赞美。但他不直接写抽象的思想情感,而是写“洒洒扬扬”的“中秋雨”,写“家乡的美酒”、“黄黄的谷子”、“红红的高粱”,还有心中无比思念的“她”,以及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老乡们,写他们庆祝丰收的醉人场景。一幅幅的画面,象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地闪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情,思想情感深厚、强烈的,打动人心。

从“造象”的方面来说,有三个要求:

一是造象要符合事物本质。所造之“象”符合事物的本质,才有典型性,才具有文学的魅力。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出发,“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阿q渴望革命,却又不了解革命;他痛恨被欺侮,却又总是欺辱比他弱小的人;他对自己受到的欺压无力改变,就用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他希望通过革命过得好一些,但最终只能在被判处死刑之时叹息画押的圈儿不够圆……作者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因脱离民众而招遭受失败的根源,阿q的愚昧及其悲剧命运亦引起读者深长久远的思索。小说的形象极为真实生动,符合事物本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深刻的主题。

二是造象要有象趣。象趣,就是指形象应具有浓厚的情趣。它要求用生动、有趣的形象,表达出某种深刻的思想观点,寓情于象,寓理于象,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教益。所以,象趣既包括作者塑造形象时所带有的情趣趋向,也包括读者在接受形象时所获得的审美情趣。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

图像是高中化学知识最直观的体现,不仅是历年来高中的重点和热点,而且还是考查学生们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掌握,在高中化学图像中包括很多隐含的信息,解决高中化学题目中,要对解题思维有着一定的运用,不仅要有着扎实的高中化学知识,而且能根据具体的题目利用最正确简单的方法进行解题,图像是高中化学题目的一部分,所要考查的知识利用坐标把化学理论抽象为数学问题,考查学生们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思维。

一、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因素以及高中化学平衡移动

在高中化学中,对高中化学反应速率因素以及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的化学知识中,不仅考查的是压强对高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这一基础中更加深入的探讨了物质的状态以及对高中化学平衡移动的探讨。

例:对于达到平衡感的可逆反应X+Y?葑M+N,当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则X,Y,M,N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是以下的(A)。

A,M,N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X,Y,N是气体,M是非气体

C,N,M中有一种是气体,X,Y都为非气体

D,X,Y是气体,N,M有一种是气体

解答:在高中化学本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化学平衡和移动的知识,考察到了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当体系的压强增大以后,可以很明确的得出V1和V2都是同时的偏离了初始的平衡性,二者都有明显的增大,这就说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状态同时都受到了压强的影响,从中可以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二者中都有气态物质的存在,但是现在还不能得出是有一种气态还是二者都有着气态,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对题目进行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能够可以说明生成物中的气态物质中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一定大于反应物中的气态物质中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条件能够从选项中选择出答案,只有A选项符合要求。

在对高中新课标的学习过程中,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也有着外因和内因之间的区分,在内因中,由于物质的本身结构与性质的不同导致的差异,而针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外因,在外因中,我们可以考虑到:反应物的浓度,体系的温度以及压强,在本题中就是利用了压强来进行探讨的。

在高中化学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就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是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所以在改变浓度时就能够直接看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而针对于压强来说,压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必须要通过反应体系的体积来改变浓度,能够进一步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在高中化学恒压的条件下,当体系的压强增大时,体积就会减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会同时的增大,从这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能够解决本题。

二、高中化学离子共存推断题

例:有一种无色透明的溶液,可能含有Al3+,Fe3+,K+,NH4+,Mg2+和Cu2+等离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现向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只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同时析出白色沉淀,如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表示,试推断: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一定不含有()离子,可能含有()离子。

解答:根据本题的题目中,我们可以得知本题是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的推断题,同时还有了相应的图像能够让我们进行推断和计算,要想推断出溶液中所含的离子的种类,就必须从以下着手,首先,从题目给出的要求可以看出溶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因此我们可以把Fe3+和Cu2+进行排除掉,其次,在当加入Na2O2之后,题目所给的是只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这就能推理出只有O2,而没有NH3,因此从中我们就可以排除NH4+,最后,就可以从题目中的图像进行一定的分析,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横坐标代表的是Na2O2物质的量,不同于直接加入NaOH,这一题目考查的就是对物质性质进行一定的了解,这就加大了本题的计算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纵坐标代表的是物理量产生沉淀的物质量,从图像的曲线和点就可以看出,由1开始,就有一定的沉淀产生,在随着Na2O2的增加沉淀也在增加,这就能够推出溶液产生沉淀离子的存在,在当沉淀达到2号点时,沉淀的量达到了最大,在过了2号点后,沉底的量就开始下降,从中可以得到该溶液中有Al3+,沉淀Al(OH)3在强碱的条件下会产生溶解,在当达到3时,沉淀量不减少,再加入Na2O2的量,沉淀量为a,从中可以得出沉淀是Mg(OH)2,在此之后沉淀量是一成不变的。

三、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的思维

在高中化学中,针对于图像题解题中,要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思维逻辑的培养,能够根据数形结合的方法,结合题目和图像进行一定的分析,能够从中可以得到隐含的条件,从而更方便与化学图像题的解决,能够把相似的题型进行一定的归纳,训练出一种解决思路和技巧,并且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能够使得学生们在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中更加方便。

结语:

综上所述,对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中,要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一定的分析,抓住题目中所含的关键知识点和隐含的条件,以及反应规律,物质的性质等等,特别是针对图像,根据图像的特征进行一定的分析,能够对解题思维和技巧进行一定的运用,能够方便学生们快速的解题。

【参考文献】

[1]张煜.浅谈高中化学图像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16)

[2]王贞.倡导新型解题方法促进高中化学教育[J].中学数学参考,2013(26)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篇7

一、守恒法

1.电子守恒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即电子守恒。依据这一原理可以巧解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例1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mol/L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M+B.M2+C.M3+D.MO+2

解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锌0.003mol,可失电子0.006mol,若M化合价由+5变为X,

则(5-x)×0.02×0.1=0.006,可得x=2。答案为B。

2.元素质量守恒法。元素质量守恒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种类与质量保持不变的原理进行推理、推断和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2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取1g该样品投入25mL2mol/L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mol/LKOH溶液30.8mL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

A.1gB.3.725gC.0.797gD.2.836g

解析:本题化学反应复杂,数字处理烦琐,但若根据Cl-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KCl固体中的Cl-,全部来自盐酸中的Cl-,即:生成的n(KCl)=n(HCl)

m(KCl)=0.025L×2mol/L×74.5g/mol=3.725答案为B。

3.电荷守恒法。电荷守恒法是依据溶液中或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来列式计算的一种方法。

例3将KCl和KBr混合物13.4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g,则原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1B.1:2:3C.1:3:2D.2:3:1

解析:原溶液中含有K+,Cl-,Br-,由电荷守恒可知:n(K+)=n(Cl-)+n(Br-),选项中符合这一关系式的只有答案A。

二、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

例4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

A.4.6gB.4.1gC.6.9gD.9.2g

解析:Na投入到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

若2molFeCl3与6molH2O反应,则生成6molNaCl,溶液质量减少82g,此时参加反应的Na为6mol;现溶液质量减少4.1g,则参加反应Na应为0.3moL,质量应为6.9g。答案为C。

三、等量代换法

等量代换法就是将物质变化时相互关联的等量关系用相关量代替,从而简化计算过程。解题时如能发现等量关系并运用得当,将会收到奇妙的解题效果。

例5已知由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6%B.22%C.32%D.64%

解析:三种物质中钠元素与硫元素的个数比均为2:1,所以质量比为46:32,可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6%-32%)=22%,答案为B。

四、推测估算法

有些计算型选择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要计算,但只要认真审题,稍加分析,便可以目测心算,得到正确答案。

例6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X(g)和2L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葑2Q(g)+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A.3B.4C.5D.6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篇8

高中化学学习拉开了序幕从高一到高三,化学高分怎么拿?这四点帮到你,很多同学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压力,因为高中化学比起初中化学来说无论是难度还是内容的多少都提高了不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提升化学的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提升化学的技巧方法第一,一定要听老师讲课,而且是在课堂上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有些难懂的章节可以预习,但大家可能都有一种感觉,自己提前看过的东西在老师讲课时就会觉得难以集中注意力,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对于已经了解到的知识总是很难再重新开始一遍,这就好像大家看剧已经被“剧透”了,这样的剧吸引力会大大下降。高中学习是比较紧张的,尤其是高二难度加大,大家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更应该高效利用上课时间,让自己的思维跟着老师走。

第二,随时记录一些小内容。化学知识的细枝末节是比较多的,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最好时常记录,可以有专门的笔记本,也可以写在书上或者习题旁边,只要是自己能够容易看到的地方都可以。因为很多知识是零碎的,所以这些东西不能只记录一遍,遇到一次如果发现自己想不起来了,那就再动手写一下,长此以往,这些零碎的小知识就能熟练掌握。

第三,注重总结的重要性。化学这门学科的体系性还是比较强的,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分章节梳理脉络。除了分章节总结,还可以分模块进行。总结也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平时做得更多的应该是总结题型和实验,尤其是在高三的复习阶段,对于题型和实验的总结一定要做好。知识点熟记于心,而且熟悉题型和实验,这才是拿高分的保证。

第四,多参与化学实验。很多学校高中都会安排实验课,实验课上大家也要积极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与自己所学的课本内容进行对应,这样能使记忆更加深刻。同时,很多化学实验看起来都是很神奇好玩儿的,这也可以带给大家学习化学的动力。

高三化学复习方法一、继续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

在多年的高考化学复习中,发现有的同学在高三复习时完全丢开课本的知识体系,不在课本的知识点和重点知识上下功夫,而是盲目地练了大量的练习题,但对课本上的知识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只能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大家都知道:课本是复习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一切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仍然要继续读好课本、用好课本,还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因为任何练习题、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

二、对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高三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把握复习备考的重点和方向

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问题的基本依据。研究课程标准和考纲,对照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有目的地找出课本上的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有针对性地选适量的不同类型题进行精练,切忌搞题海战术。许多教师的经验表明,高考复习阶段使用400个左右的题目就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训练效果,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让每一个训练题都落到实处;而传统的“题海战术”往往是“水过地皮湿”,学生整天泡在“题海”中疲于奔命,过后却收获甚微。

高考化学的那些审题技巧1.审题要认真:

许多时候答案就应藏在题干中,在高考化学考试中要仔细审题,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高考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危害很大。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决高考化学题的前提。

2.在化学考试中,审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字:关键字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审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

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审突破口: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审有效数字:

①使用仪器的精度。

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篇9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平衡判断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

一、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

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强、浓度,对此,我们将依据控制变量法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特点进行考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只要保证前后反应经过换算得到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前后相同,我们就可以保证该化学反应的等效平衡.这是化学可逆反应中恒温、恒容条件下所特有的,也是恒温、恒容条件下最容易考查的化学平衡知识点之一,需要学生格外注意.

二、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

1.起始时,反应物物质的量改变的平衡

恒温、恒压下的化学等效平衡属于一种不完全等效平衡,无论方程式左右的系数和是否相等,该可逆反应都是不完全的等效.对于恒温、恒压条件,在起始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不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按照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换算成方程式另一半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前后的两平衡属于等效平衡.

例如,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为原来的1.8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系数:ab+c

B.压缩容器容积时,v正增大,v逆减小

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的Z的质量分数增大

分析:从题目可知,该方程系数形式抽象,对此,需要利用化学平衡的极限等效法,研究该平衡反应的移动.首先,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则化学平衡必然会发生移动.我们不妨假设此时平衡不移动,则在该瞬间Y、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但是,题中给出的Y、Z浓度变化为原来的1.8倍.由此可知,该平衡向左移动.于是可知a

2.反应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平衡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可逆化学方程式aA(g)+bB(g)=mC(g)+nD(g),若是a+b=m+n,要使前后反应的平衡相同,只要换算后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同,该反应即平衡.在面对反应方程式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平衡时,学生必须注意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变化,区别对待这些化学反应的平衡.

例如,在两个密闭容器内,保持温度为423K,同时向A、B两容器中分别加入amol、bmolHI,待反应2HI(g)=H2(g)+I2(g)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AtBB.平衡时I2浓度c(I2)A=c(I2)BC.平衡时I2蒸气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A%B%D.HI的平衡分解率相等

分析:首先,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方程式前后系数和相同,则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发生改变.那么,要使该化学平衡相同,只要将反应物或是生成物转化成起始状态时与原状态相同,该反应即达到平衡.对于方程式系数相同平衡的化学反应,其反应方向不受压强影响,可逆反应可视为等效平衡状态,前后的生成物浓度相等,故D项为正确答案.尤其是在进行气体式可逆反应的平衡判断时,要根据前后气体分子数的变化,确定是否会产生对应的气体压强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否会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的移动.

三、平衡问题的两个注意点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

一、利用图表,认识概念

在初中刚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一般会做一些趣味性实验,学生对此兴趣盎然,但却对于分子、原子和元素等一些抽象概念,感觉不好理解,心中难免产生失落感。有经验的教师会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教师可恰当运用图表、分子、原子模型图,制作和运用多媒体动画,通过声音、色彩和形状描述原子、分子,从而揭示化学变化的实质,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

二、综合归纳,形成概念

归纳法是许多教师在实施化学概念教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知大量感性材料,通过归纳,抽象出化学变化的本质,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形成概念。

例如,在学习“置换反应”概念时,教师要把铁、镁、铝、锌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反应现象一一列出,引导学生寻找它们共同的特点,让学生自由讨论,用各自的语言表达出来,再通过大家的补充完善概念。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归纳的办法得出的置换反应的定义:即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我们在学习其他概念时,如“质量守恒定律”“复分解反应”等教学时,都可以借鉴使用归纳法。

三、不断剖析,理解概念

教师对概念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例如,我们知道“催化剂”的定义为: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一些学生因为本课中二氧化锰对双氧水产生氧气起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因而认定催化剂就是能加快反应速率的物质。可当教师把改变分为加快和减慢时,催化剂是否只是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又怎么理解呢?于是教师告诉学生,有些有机物的反应速率太快,现象难以观察清楚,需要用催化剂来减慢其反应速率,如炔烃的某些反应。学生在讨论思考以后,理解得到:催化剂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这个改变不等于加快,是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教师通过对概念的剖析,将一些相关知识进行联系,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对化学概念要全面正确地理解,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进行深入剖析。

四、具体分析,把握概念

如果我们对通过归纳得出的概念不进行具体分析,概念的定义容易唯一化,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造成对概念的机械背诵,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固体溶解度”这一概念时,教师在学习中可以提出这么几个要点:(1)100克溶剂。(2)一定温度。(3)溶液为饱和溶液。(4)所溶解的是溶质的质量。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能准确把握住“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例如,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可以理解为在60℃时,在100克水中溶解硝酸钾110克达到饱和状态。

同理,我们对“元素”这一概念的学习,要把握三个要点:(1)有相同的核电荷数。(2)同一类原子。(3)总称。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做出如下判断:(1)同一种元素的核电荷数相同。(2)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学生通过分析,领悟出要把握抽象的概念,就要突出概念的关键,对概念不再有畏难情绪,学习化学的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五、比较辨析,掌握概念

对于易混淆的概念,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把握不同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化学有一些概念容易造成混淆。一是由于字义相同。如“冰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一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是“冰水混合物”,不会想到冰水是同种水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同样学生也易将“纯净的硫酸”理解为纯净物。二是一些概念受生活经验影响。如盐的概念,学生就会想到食盐。三是用字相近。如“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酸碱性”和“酸碱度”,学生极易混淆。四是概念表述符号相似。如酸根与原子团、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等。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比较,掌握概念。

六、明确关联,理清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确化学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寻找它们的个性和共性。

化学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并非彼此孤立,概念与概念或概念与知识相互联系,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关注并分析这种关系。

如元素与原子、分子与原子的相同点为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点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分子可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等。原子描述物质微观构成,元素描述物质宏观组成。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概念的构建过程,效果会比较好。

七、理解记忆,巩固概念

对比化学用语,虽然其中需要较多的机械记忆,但某些化学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理解记忆。分析概念、发现规律、明确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加巩固对这些知识的记忆。

例如,我们要把化学式与化学试剂结合起来,把典型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初步知识结合起来,如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是+3、+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I4O9,亦可写成I(IO3)3。

理解记忆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学生尝试这一方法,就会发现对化学用语等概念的记忆更牢固,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便会采用理解记忆法。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篇11

关键词:药物分析化学学习技巧

药物分析化学是研究药物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地质普查、矿产勘探、冶金、化学工业、能源、农业、医药、临床化验、环境保护、商品检验等领域。它的任务主要有三方面:鉴定药物的化学组成(或成分)、测定药物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及确定药物的化学结构。根据分析化学任务可分为定性、定量、结构分析;.根据分析对象可分为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根据分析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根据操作方法及用量可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根据分析目的可分为常规分析和仲裁分析。它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们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总有些人会感到越学越难,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结合自身的学习及教学经验,粗浅地谈一下如何学好药物分析化学。

一、学习前知识的积累

药物分析化学是建立在前期无机化学学习的基础上的,课程要求学员对化学的四大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有较深的认识,因此在学习药物分析化学之前,每位学生首先要温故以前所学的无机化学的知识,要掌握好四大平衡的反应原理,比较复杂的是配合反应和氧还反应,必须对以前的无机化学知识概念清楚,思路活跃,才能着手药物分析化学的学习。

二、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对知识的整体感知,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自学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每堂药物分析化学课之前,学生都要将知识点,课后习题,教学资料中遇到的问题归纳成问题提纲,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教材上寻找答案。在读问题的过程中也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要敢于在书本上圈圈点点,最好还能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带着问题学习一遍比不带问题学习五遍效果要好得多。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就能知道课程的内容、问题,对已经理解的部分,就拿自己的思路和教师的思路进行比较,看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差异在哪些地方,由此来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取长补短,提高自己掌握知识的水平。

三、上课认真听讲

听课的目的是要抓住教学内容的要点,为了抓住教材的要点就必须得认真听课。因为有些要点书上可能没有,或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书中的难点、要点时教师可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和见解,同时在听课时还可对预习时碰到的难题征求教师的意见,以便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老师在讲课时,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严防上课"走神"。课堂上认真听讲40分钟比课后认真看书2小时效果还要好,要时刻提醒自己向课堂中的40分钟要效益。

四、知识要“堂堂清”

“堂堂清”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考场上一样紧张地学习,当堂能理解、记忆的知识力求不把问题留到课后,要想达到堂堂清,学生必须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要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一些图表、资料及选学内容。当堂课学的知识,该会背的都会背,该运用的都运用,做错了的都要更正。要达到两个过关:一是知识点要过关。二是能力要一一过关。包括例题能口述、习题都会做、做错的都会更正,最后熟能生巧,准确无误,灵活运用。

五、常复习,多做题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药物分析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要掌握药物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譬如药物滴定分析法中,最重要的就是一条线:滴定条件-化学计量比-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滴定终点的显示(指示剂变色或者电位突跃)-滴定计算,一定要掌握好这一滴定的过程。要学好药物分析化学,不但要记住知识点,更要会用知识点。在复习时可以通过大量做题来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真正的为己所用要多做题目。尽量多做习题是学好药物分析化学的前提,做习题重在理解掌握解题思路。大量习题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习题要比较有权威性、覆盖性、重点性,要把习题同书本内容结合起来看,这样可以加强记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化学的技巧范文篇12

一、构建有机物质网络,明晰物质类别特征

1.基础物质的网络构建

物质名称结构特点对应官能团

2.多重官能团物质的网络构建

物质名称结构特点对应官能团

碳碳双键与碳碳双键…………二烯烃共轭二烯烃CH3CH=CHCH=CHCH3累积二烯烃CH3CH=C=C-CH2-CH3孤立二烯烃CH3CH=CHCH2CH=CH2

二、概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巧写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有机物质的命名大体归为三类:一是无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如烷烃),二是有一个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三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三类有机物的命名都要以烷烃的命名原则为基础,都要遵循六点命名规则,吃透这六点规则,才能为复杂的结构进行命名。选主链—给主链编号—相同取代基要合并—不同取代基小在前大在后—等长原则—等近原则。对于只有一个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只需将烷烃命名原则稍作改动便可完成,改动如下:

(1)在选主链时,将选择“最长”碳链为主链当中的“最长”二字改为“含官能团在内的最长”即可。

(2)在主链编号时,从靠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把主链碳原子编号中的“取代基”三字改为“官能团”即可。

(3)最后一个字要看官能团对应的物质类别,属于哪一类别,最后一个字就落谁。

注意:有两个或多个官能团,以哪个官能团为主,名称的最后一个字就落谁,同时还要兼顾非主要官能团在名称中的位置要求。

2.通过名称书写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1)写出主链碳原子,从左到右给主链碳原子编号;

(2)将取代基及官能团连到主链相应的位置上;

(3)按碳原子四个共价键的要求,补上氢原子。

三、通过建图建表来理解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1.通过构建反应网络来进行反应类型的总体复习

例如:■

上图中函盖的反应类型就有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脱水反应等,学生通过这样的反应网络,易于从总体上把握有机反应的类型。

2.熟练掌握“拆分”与“结合”,完成有机方程式的书写

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归纳总结无非就是五个字——“拆分”与“结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下面通过两种类型的方程式书写来理解这五个字。例如:

上述两种反应中的虚线均为拆分线,将结构“拆分”成两部分,然后与另一反应物的两部分重新“结合”后生成了新的化合物,这就是所谓的“拆分”与“结合”。

3.通过构建性质图表来理解化学性质的综合运用

检验醛、酮性质中常用的试剂表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范例(12篇)

    - 阅0

    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范文1篇1关键词:企业管理;计算机技术;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0-0000-02一、计算机技术概述(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范例(12篇)

    - 阅0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范文篇1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农业院校中图分类号:TP3-41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历史及内容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而非.....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