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1篇1

关键词:临床药学;中医医院;工作方法

我院自成立临床药学部以来,临床药学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中医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应结合中医的特点,现就临床药学的工作思路及方法作几点探讨。

1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

1.1临床药学的政策环境2002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颁布,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要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2007年12月卫生部发文《关于开展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42家医院作为试点单位,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药师准入标准、配备标准、管理制度、工作模式、岗位职责及临床药师工作的评价体系。

1.2实际工作中的难点虽然国家为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由于国内临床药学与药学实践的发展不均衡,药师在融入临床、参与用药决策这一核心工作中,举步维艰,进展缓慢[1]。笔者开展工作之初,也碰到不少困难,首先是自身知识背景不足,知识结构中以化学为主,缺乏必要的医学与治疗学方面的知识,从而缺乏与临床医师的共同语言,难以与医师与患者沟通;其次,临床医生对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性质也存在一定的误解,医生往往认为药师是来监督用药的,从心理上抵触,从思想上轻视。再者,医院在初始阶段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资料匮乏,信息来源不足,都是工作进展困难的原因。

2临床药学工作思路及方法

2.1分层次工作重在临床临床药学工作是一个内涵丰富、边缘学科涉及面广、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对于不同级别的医院,也有不同的要求。临床药学工作系统由基础、中级、高级三个不同的层次构成,基础工作包括处方点评;按照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理论,审核处方的合理性;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编写药学通讯;提供药物咨询等。中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求临床药师要走进临床,与医护结合,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药学服务。最高层次的临床药学内容是根据前两个层次的信息反馈和临床实践要求进行工作,并为前两个层次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2]。

根据笔者的经验,中医医院临床药学的开展尤其先要把基础工作做实,药师从最基本的工作中可以掌握更多有价值的药物信息资料,为后续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药师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临床中,深入病房,参与查房、会诊、病历讨论等,并结合临床实际参与患者用药。与医师、护士密切合作,共同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尽力保护患者免受或减轻、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从事与临床药物治疗相关的工作中,这样才能不断积累临床用药实践经验。

2.2书写药历扩展知识面笔者在从事临床药学工作中,坚持书写药历,深感药历的书写在临床药师工作学习之初的重要。药历是药师通过查房、询问、阅读医师书写的病历获得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系统的关于药物治疗过程的记录,记载药师对药物治疗过程的干预、评估以及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教育过程。由于其涵盖内容较广,几乎囊括了药师工作的所有内容,体现了药师的知识价值。书写药历是药师短期内掌握本专业临床知识及药学知识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可以有效地扩展临床药师的知识面。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篇2

关键词:老龄化;医养结合;中医药健康养老;养老服务模式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与老年医疗资源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养老与医疗资源亟需优化整合。如何有效衔接养老与医疗资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我国中医药服务内涵丰富,其具备的医疗、预防、保健、养生等价值也被现今多数老年人所接受,因此,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医养结合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及其实施背景

1.实施背景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2005年的11.03%上升至2015年的16.1%(见附表),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22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8亿人,占总人口的18%。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蕴含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要求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同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2年)》(〔2015〕32号)及《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提及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各地开始积极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老机构,探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优势与前景,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目标而努力。

2.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内涵

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是在养老和医疗资源融合后,将中医药健康养生与“治未病”理念引入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做到未病先防、未老先养。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强调服务对象、服务提供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政策保障五个方面的创新。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健康、亚健康老年人,还包括慢性病、残障、恢复期及绝症晚期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服务提供方包括各类养老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服务站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一些社会机构等;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等,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既病防变、综合摄养”;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支撑模式(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新建模式(中医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合作),还包括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养老机构等;政策方面包括政策方针、法律保障等。

二、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实践探索

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的结合,如北京、天津、江苏睢宁等,本文以服务模式为依据,介绍以下几个地区试点情况。

1.陕西:支撑模式

2015年,陕西省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结合社区托老院18年养老服务经验,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实行养老、康复、诊疗、护理一站式服务,加强中医药康复内涵建设,为老年人开展特色预防保健工作,受到了入住老年人的支持,医院也由此展现出新的生机。

2.黑龙江:新建模式

黑龙江省利用三级中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零距离的医疗救治、专业化的康复护理、全方位的养老养护、五星级的保健服务。例如省中医药科学院率先与4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随后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与三亚瑞城假日酒店合作建立“中医医养中心”。

3.辽宁:合作模式

辽宁省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开通方便老年人就医的绿色就诊通道。营口市开发区中心医院和辽宁省亲和源公益养老中心签订协议,成立营口亲和源健康管理中心,每位养老中心的老年人都会接受更加方便的体检、中医保健、诊疗服务。目前,已建成12家中医养老机构,开放中医养老床位1400张,全省100多家中医医疗机构与辖区内养老机构建立了多项协作关系。

4.浙江:社会资本

兴办浙江元墅公司以“机构+医疗+居家”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成功托管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了浙江省首批“养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和杭州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并开展连锁化运营,开创了居家养老购买服务、中医服务项目上门的先河。桐庐江南养生文化村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为主题,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养生文化和技术,集养生、康复、延寿为一体,建立了持续性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养老综合体[7]。

三、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割据及监督评估体系不健全

我国养老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由人社部、民政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共同管理,其中医疗由卫生计生部门主管,而养老由民政部门主管,使医疗及养老资源融合不够,“医”、“养”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目前,上海市建立了包括机构监督及老年人需求评估的全面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养老服务。但我国大部分试点地区缺乏相关的监督评估体系[8],只有严格监管,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让服务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2.相关人力资源缺乏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5年末,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达2.8万个,但通过内设、并设、引入医疗机构来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不到一半。据测算,我国目前需要1000万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但目前从业人员仅22万人,经培训的养老护理员仅2万人,且不具备专业的医学背景,特别是中医药背景的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医养结合”进程的瓶颈。

3.相关医疗保障制度尚未落实

医护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养老看护支出费用连续上涨,急需建立长期医养保险制度来缓解照护费用,这也是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需要保险制度作为支撑,但目前缺乏针对老年人健康特点的保障模式,大多数医保基金难以与养老机构进行直接结算。4.资金投入不足无论是中医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还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都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许多养老机构受资金和场地限制,无法做到医养深度结合,更不用说引进相关人才、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没有规范,养老市场还不成熟,造成社会资本处于观望状态;相关部门没有设立养老服务专项发展基金;医保基金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如果开放医保,养老医疗易被滥用,滋生骗保现象。

四、对策建议

1.加强多方协作,完善中医药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法律,通过部门联动,在医养结合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因地制宜地整合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居家养老等各方资源,利用中医医院的资源和教育机构的科研力量,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养老院、教育机构之间的有机合作,形成以中医为主题的“医教研”合作的服务体系。

2.培养中医药相关人才

在高校教育规划中,结合中医药在养老、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新设相关专业,加强健康养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提高老年家政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相关技能;同时,加强对社会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理念培训,设定资格准入,促使其主动学习中医药知识。

3.将中医药优势引入老年人健康服务

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引入老年人健康管理。膳食方面,将中医提倡的因人因体质和缓进补,饮食宜多样清淡、温热熟软、细嚼慢咽等营养学理论引入老年人膳食管理。手段方面,将针灸、刮痧等中医保健养生技术引入老年慢性病的调养。运动方面,将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引入老年人运动管理,预防跌倒、强身健体。同时,引导优质中医资源,开展以中医为主题的养老服务试点,鼓励和引导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典范意义的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带动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的全面发展。

4.发挥保险作用,建立多元筹资渠道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为居家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协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资金和个人账户比例,缓解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压力;深化养老保险改革,将养老护理院建设纳入基本养老范围。同时,拓宽筹资渠道,设立中医药健康养老专项资金,以此为杠杆,吸引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同时,鼓励慈善团体等公益力量关注中医药健康养老事业。

参考文献:

[1]郝晓宁,薄涛,塔娜,等.我国医养结合的展望和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6,11:3-6.

[2]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63-68.

[3]马丽丽,汤少梁,陈娜.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广西医学,2016,38(1):143-146.

[4]赵文.中医药“医养结合”展现新生机[N].中国中医药报,2016-02-18(2).

[5]佚名.“以医带养———医养结合”模式开创黑龙江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新篇章[N].黑龙江日报,2015-10-21(7).

[6]刘甦.辽宁设处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N].中国中医药报,2016-09-21(1).

[7]章关春.浙江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迈大步[N].中国中医药报,2016-01-25(1).

[8]王阶.利用中医药发展医养结合推进健康中国[N].经济参考报,2016-03-25(A23).

[9]上海将全面推行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方式[EB/OL].

[10]周蔓仪.“医养结合”要迈几道坎[N].中国中医药报,2015-09-30(1).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1篇3

如有一位学生来自加拿大,已获得博士学位,因为对我国传统医学有浓厚兴趣故而来我校学习。该学生英语流利,知识结构完整而丰富,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深度也有更高的要求。而超过80%的学生刚刚高中毕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学习能力有限,这就给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要兼顾有特殊需要和要求的学生。文化背景差异导致理解困难中医学理论是在古代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理论、经络、针灸、中药、方剂、辨证论治等。中医学的认识与思维方法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是广大劳动人民两千多年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5],因此,它与西方医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留学生主要来自•53•东南亚、非洲和美洲,具有不同的和文化背景,很多中医学理论、概念、中医术语等留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想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或西医术语来表达清楚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针对上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提高教师中医英语授课水平,保证教学质量进行英语培训,强化口语训练语言障碍是中医学全英文授课的最大困难和障碍,为了强化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一方面学校可针对性开设英语教学培训班,邀请有经验的外教上课,以提高教师的听力水平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在另一方面可尝试开展留学生教学观摩课,挑选有留学经历并具备丰富英语授课经验的教师来上课,利用他们的示范作用,指导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全英语授课能力的青年教师。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有资料[6]显示,中文教学的备课与授课时间比为5∶1,而英文教学的备课与授课时间比为20∶1。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英文授课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教案和幻灯片课件,熟悉上课内容,尤其对本节课可能会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一定要多读多练,直至熟练为止。这些工作做好后,可自己模拟上课情景反复练习,直到发挥自如。准确翻译中医专业词汇及中医理论由于缺乏权威、系统的中医学英文教材,许多中医专业术语如何准确地译成英文,国内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广泛查阅资料,借鉴前人经验,并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参考国外原版英文文献,力争准确翻译每一个专业词。对某些中医理论有的概念,如气”、阴阳”、三焦”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语,此时音译是最好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学生反映理解基本没有障碍。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是课堂教学中保证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一环。结合中医学的授课特点,在设计中我们努力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注意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由教师及时归纳总结,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注重使用丰富多媒体资料由于留学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他们在教学中对中医文字描述的理解上存在障碍,因此多媒体资料的配合使用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多媒体资料既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又可以弥补留学生语言理解上的不足。如在对四诊的讲解中,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等概念学生理解困难,配合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可使留学生记忆深刻。再如中医学中的特殊概念、名词,如疳积”、乳蛾”等病证表现,以文字、语言形式很难解释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但如果换作图片资料,则可充分展示其形、色等特征,使文字表述更加直观,便于理解。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篇4

到会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栾承彰先生,中国中药协会顾问、中国中药协会原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司长阎洪礼先生,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秘书长刘成起先生,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副主任医师、卫生部妇幼司原处长张静女士,中国健康事业对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著名医药保健品专家刘建文先生,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药报社原社长吴大真女士,第305医院门诊部主任林玉珍女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库成员、主任药师周志锷先生,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健身与长寿专业委员会主任郭锋女士,北京中医医院皮科专家邓丙戌先生、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博士陈正光先生、清华大学培训中心主任纪振华先生,北京博士园毛发研究中心总裁、医学博士王朝刚先生,北京博士园毛发研究中心营销总监韩建成先生,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航天总医院、清华大学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科专家。

王朝刚:《左传・僖公十四年》里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说明健康头皮是亮丽毛发的基础,要像爱护自己的脸一样爱护自己的头皮。毛囊的损伤分为雄性激素性脱发、斑秃、全秃、普秃、瘢痕性秃发及其他。毛发变稀、变细会导致雄性激素性脱发。日本资生堂的研究报告显示:337名16岁到61岁的男性(其中250名脱发者)进行头皮测定(测定面积为5平方毫米)后,他们发现――受测人的头发数量并无太大差别。非脱发者头发直径平均为80微米,脱发者头发直径平均仅为60微米。直径不满40微米的细软毛发占非脱发者全部头发的10%,但却占到脱发者的30%―60%。但人们在解决毛发的问题时,又走入了毛发防治的误区中。加上国内针对毛发问题的专门医疗科室是少之又少,专业的医疗人才更是微乎其微,他们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防治理念及技术与产品;而国外又分科过细,毛发治疗与毛发移植医生各行其道,他们过分依赖西药,治疗手段匮乏。

博士园毛发研究中心的理念是①科学育发以科学指导为前提,实现科学消费为目的;②头皮抗衰老;③从脱、秃发的成因及防治机理入手。它开创了中西结合综合防治毛发疾病的先河。

韩建成:据统计,中国25岁-35岁男子患雄性激素性脱发的比例高达40%,总人数已超过1.5亿;现有市场容量巨大并且治疗市场增长快,但它缺乏正规引导,因此,医疗专科门诊应势而生,这是一个竞争弱,潜力大的市场。患者迫切需要的是一个正规的治疗脱发的场所,只要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引导他们必将走进医院毛发专科进行治疗。北大医院皮肤科杨淑霞博士就高声呼吁到正规医院找皮肤专科医生进行诊治,以免延误治疗最佳时机,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为脱发的病理级别越高,治疗难度也越大。医院从卫生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角度,主动针对病人需求设立专科门诊服务,主动提高效率,拓展服务,不但可改善资源结构,更可以降低运行成本,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成立毛发医院专科,让脱发患者有一个可以信赖的治疗场所,让脱发患者走进医院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栾承彰:毛发市场要形成产业,单一的医学是不够的,要全方位的产业发展。作为企业,发展前景广阔,高科技时代,要创建民族品牌。王博士在国外发展20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真正做到了中西医相结合,其研究成果领先于国际水平。今后的健康产业将主宰21世纪,首鄯毛发健康专科医院势必会应运而生。

刘建文:王博士所讲非常专业,使我对“三千烦恼丝”有了新的认识,中医讲“发为血之余”,古人也有戴帽子睡觉的习惯,那是为了给头部皮肤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博士园的研究成果大有前景,1.6亿人的需求,要发挥中医药学的优势,来开发毛发产品,积极发展产业化。

阎洪礼:古人有一夜间白了少年头之说,而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仍会发生。可以说是心理因素起了主要作用,所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病体会有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心态才可以抵抗衰老!

吴大真:历代帝王将相自清朝起就有食疗保健等措施,中药整体治疗,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进入医疗市场是小综合,大专科。

林玉珍:21世纪对美的追求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毛发问题已经被提到日程中来。从预防、治疗到移植毛发,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专科医院是首创,还要采取个体、综合治疗相结合的策略。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中医急诊;传统观念;治标治本;科学创新;中西结合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44-02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医术。它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的治疗往往讲究效率,对于“药罐熬药”“以毒攻毒”的落后治疗方式逐渐停滞,而取代它的为疗效显著,方便快捷的西医诊疗方式。本文通过对中医的发展现状和分析其未来规划前景,希望能对人们的传统观念有所改变,在对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选择对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最佳的治疗方案

一、中医的发展渊源

我国在原始社会时就有了对中医的记载,当时只是简单的草药消炎止痛等,发展一段时期后;约到了东汉年间,像我们经常提到的“华佗在世”来形容一个人的医术高明,那时中医的发展就不仅限于简单的草药治疗方法了,它利用中医理论对外科手术和麻醉技术进行医治,使得当时的中医急诊广为盛行,当时华佗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至今还有人用它健身;再到后来唐朝时期,孙思邈在总结前人中医理论的同时并总结经验,收集了5000多个药方,医治了各种疑难杂症,因医德高明,被人们尊称为“药王”,这时的中医达到鼎盛时期;而到了近代清朝末年,由于中国受西方侵略,国运衰弱,同时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的发展;再到了1996年,医学界对中医的阴阳、五行等中医哲学有了新的创造性的认识和见解,一直沿袭至今,像针灸、中药等仍然用于很多疾病的治疗

二、传统观念对中医的认识

中医大多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若干器官、肝脏、骨骼和血液组成,并且认为自然界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体,只有人和自然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治标治本的目的。所以它的的治疗原理大多主张身体同疾病作斗争,秉承了传统保守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

1、中医治疗慢性病,西医治疗急性病

在现代的医疗条件下,中医大多讲究里疗外敷,内外兼治,在不伤害人体机理的情况下做到调解、缓解直至治疗的目的,它的过程漫长,见效缓慢,他主张调理机体,达到和谐统一的治愈目标,而不单是哪里有病治疗哪里的观念,通过病情分析病理,从而达到里外兼治的目的。例如,胃炎的诊治。胃炎是我们经常遇见的慢性疾病,它的治疗过程通过西医输液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治疗会对身体内的其它器官造成影响和发生病理,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愈的目的,而且胃炎顽固易复发。我们治疗方法中通常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结合病因和病理,以八纲和脏腑辨证为主进行治疗,它的治疗药物大多是性情温和无刺激作用的良性药,像山楂、陈皮、山药、白术、茯苓、麦芽等,既能缓解疼痛又能调节脏腑机理,达到内外兼修的治疗目的

2、中医的“以毒攻毒”治疗原理

中医大多采用“望、闻、问、切”对患者进行诊断,结合病理对其用药,对机体内的重病和难病往往采取“医病不着,原病退还”的治疗精神。他们在开的以毒攻毒的药物处方中,即使对症下药后有毒性作用很大的药物(像毒性较大的蜈蚣、蝎子等),通常也辅以陈皮、白术、砂仁等良性药,以缓解毒性药物的过渡功能,以调动自身的正气为治疗特色。在临床急诊中,中医变现出的不敢大胆尝试,缺乏冒险精神,采取保守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被效果显著的西医代替而得不到发展

3、落后的药罐熬药和繁琐的工序

目前,在人们越来越讲究疗效,越来越注重效率的现代,由于中药治疗中大多采用药罐熬药的传统方法,它工艺复杂,工序繁琐,逐渐被西医中的打针、输液和服药所代替,具有携带方便,服药快捷,见效快的特点。而中医的药罐熬药则需要大量时间,它通常都要熬制三遍,繁琐的工序费时费力,而且有的熬药过程还需要药引子的辅助,例如红糖、红枣等。虽然服用后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由于它见效慢、过程复杂,常常被人们忽略,作为最无奈的选择

三、中医急诊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现代中医,由于人们传统思想的作崇,使得中医的发展出现了短时间的停滞,在现实西医盛行的时代,是否就没有中医的立足之地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西医未进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辈们都是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的,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临床实践,也证实了中医无论是在治病上还是防病上,都是切实可行的,并在有些领域达到了西医所不能的地步。例如,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得病需救助,大多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注重中医中药的治疗,因为它安全无毒副作用,而且起到调节整个机体作用,不会对她的特殊身体状况造成伤害,中医中药就是良好的选择,而西药的毒性大,副作用多,这也是它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其次是中医在健康养生方面的研究和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和养生保健,这就给中医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无限施展空间,发挥了它独有的调节身心,健康生活的治疗理念。据统计,我国每年花在保健品和健康养生方面的费用就高达30亿元,可见中医中药的未来发展前景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观念对中医存在着偏见,为了适应科学发展,我们应发挥中医急诊的传统技术和理论的科学性。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全面的、宏观的,它的里调外敷治疗理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只不过是它的工序复杂,工艺繁琐,我相信,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中医的传统煎药模式一定会有所改变,它的未来发展前景不可估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在对疾病的治疗与抗争中,临床医学中最好达到中西医结合,互相渗透,治标治本,通过最佳途径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快捷为患者解决痛苦

参考文献:

[1]李雁,王新.中医急诊学临床教学探新[J].医学综述,2008(10)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篇6

1、高差利用

本项目设计的难点是用地地形复杂,高差较大,但是任何影响设计的因素都是有两面性,给设计带来制约的同时也会赋予项目本身的特殊属性。山是托举起来的地,立体的山比平面的地具有更大的展开面积并缩短了楼层与地面的距离。高差起伏较大的地段不利于水平交通组织,但却可分层设入口,有利于交通流线的组织,并给建筑带来丰富多变的空间类型,本项目结合现状地形,采用依山就势,南侧结合道路标高在一层设有门急诊入口,而北侧结合地势低的特点自地下二层设住院入口,地下一层设消防出入口,实现分层设置出入口的目的。从整体设计到建筑的细部处理,我们都紧扣了山地这一策略,充分发挥它的环境优势、地理特点、彰显建筑个性及地域特点。

2、功能布局

遵循“三横一纵”建筑布局理念,门急诊、医技、病房三大功能通过医疗主街顺建筑走势展开,南侧体块布置门急诊和体检康复功能,中间体块布置医技功能和妇幼专科功能,北侧体块布置病房、培训和行政后勤功能。医技区处病房、门诊和妇幼专科楼中间位置,有利于缩短检查流线,方便资源共享。培训和行政后勤功能靠东北角设置,和医疗功能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传染楼和精神专科楼设置于地块西北角,相对独立且处主导风下风向,有利于院感控制。精神专科楼有封闭式屋顶活动平台,满足精神科功能需要。生活区位于地块西南角,相对独立,环境优美。根据地形的特点,南高北低,东低西高,每个区块的标高因势而定,进行适当的整理及微调,并通过道路相接,方便联系。

3、交通组织

全院主出入口设南侧道路,门急诊流线和体检康复流线通过院前广场进行分流,根据规划要求将南侧公交车站设置于出入口附近,乘坐城市交通的就医人员下车后可以十分方便地进入院区。北侧且沿贵毕路设置院内辅道,机动车通过辅道进入院区,减少院内交通对城市主干道的影响,且沿辅道分流各流线,传染流线、住院流线相互分离,住院人员流线可以通过院前广场进入设置于地下二层的住院大厅,住院机动车由入口处专用坡道爬升到地下一层高度,并就近进入地下室进行停放,传染流线也有专用坡道,可直接到达传染楼和精神专科楼。东侧设次出入口,作为培训入口和行政后勤供应入口。临近出入口设置大面积停车场,且利用地势高差使停车场和地下车库地坪同高,机动车可以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停放。

由于地块东侧地势较低,与周边城市道路衔接顺畅,因此将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布置于地块东北角,方便与城市管网相连,污物出口、锅炉房、污物暂存间、公共厕所也布置于东北角,且采用地埋式处理手法,使其尽量隐蔽,污物流线和辅道相结合,污物处理时段避开人流高峰期,使污物流线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4、竖向设计

对全院地形做综合分析,主要设三个室外标高,主入口广场、门诊楼、医技楼、传染楼处黄海高程1407米,东入口停车场、病房楼、培训后勤楼处标高1402米,这样设置使东入口地面停车场和地下一层在一个高度,机动车可以直接由停车场进入地下停车库,北侧住院楼外道路也为1402米,北侧机动车也可直接进入地下车库停放,但由于贵毕路标高只有1394米,所以将住院大厅设置于地下二层,标高1397米,使北入口广场进过起坡后和住院大厅同高,住院流线可以直接平进住院大厅,方便就医人员。机动车流线通过专用坡道进入院区。西侧地势相对较高,因此将生活区处标高定为1412米,为减少土方量,对院内山体做充分保留,在医疗楼西侧形成山体景观,既美化环境,也节约土方成本。

5、绿化景观

景观系统顺应建筑的图底关系和山体地势轴向自然生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空间,达到视觉空间的多样与统一。点:以庭院景观为主要元素,穿插于建筑之间,使内外环境相互渗透,创造良好的内部景观环境,线:以沿路景观带和建筑周边绿化带为主要元素,对景观节点起连接作用,面:院区内留有大面积山地景观、广场景观和中心绿地等景观面,对全院绿化起统领作用,以椭圆形南北向主街联系建筑功能,并在其中布置绿化景观,为病房楼提供优质的绿化景观和活动场地,也成为全院景观的点睛之笔。

通过建筑减法及架空处理,使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融。景观规划注重连续性的同时,加强对局部环境的异质化处理,达到移步换景的目的。利用中庭创造多元化空间形态,满足多种功能要求,引入水体、雕塑等小品元素作为环境的烘托,形成蕴藏丰富内涵的空间高潮。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

护理的多元文化特征

护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多元文化特征。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由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理论体系涉及的面广,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而且呈动态变化,随社会需求和医学体系的不断改变而改变。

多元化的临床护理类型。现代护理理论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医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广泛应用的护理理论和模式也多由国外引入,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模式等。由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对护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中,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目前,在中医院内,基本上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护理职能任务、工作内容的多元性。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多层要求,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需走进社区、家庭。护理职能的范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多种任务及角色,甚至在死亡不可避免的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护理等。从而要求护士文化知识的全面性、多元性。

护理对象的多元化。护理工作的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和生命的不同认识,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对悲伤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

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目前,我国中、高等护理教育已纳入现代护理模式内容;部分医院和医院的部分病区实施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护理模式还占相当比重,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结合起来,对培养护理人才标准、知识结构、具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也与西医截然不同。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了解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互补部分。中医护理具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施护。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可谓异曲同工。

增加人文知识,了解与研究不同民族的健康及疾病观、护理保健手段。自古以来,文化与医药便有不解之缘,医药源于文化,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健康与疾病、生死观、价值观等方面均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并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饮食习惯等。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有特定的斋戒期,有法定的节日并享受假期。一些民族的饮食习惯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如藏族嗜肉食、浓茶以御寒、助消化。因此,要想对不同民族提供相应的护理,就要深入研究不同民族的习俗,了解他们的需要,以人文、地理等知识来缩短相互间的差距,达到有效沟通。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篇8

[关键词]SWOT分析;中西医结合;现状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61-02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中西医结合进行分析的方法很多,本文拟采用SWOT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1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分析(StrengthAnalysis)

1.1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较好

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诊断,丰富发展了临床诊断学,提高了对疾病、机体状态的整体认识,使临床诊断更趋全面、深刻,避免漏诊、误诊,并有利于指导临床中西医药结合治疗[1]。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众多国际领先项目,如急腹症、骨折、针麻及针刺镇痛原理,多脏器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研制、砷制剂治疗白血病等,展现出中西医结合研究远大前景,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1.2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1976年,卫生部组织制定《1976-198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1980年内,每个省、市、自治区至少要把一所典型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分别办成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的重点研究基地。”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是中西医结合医疗和科研基地,也是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截至2008年,我国已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236家,中西医结合门诊部179个;拥有中西医结合医院执业医师11109名,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执业医师648名[2]。

1.3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我国先后创办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17种专业期刊;陆续出版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等数百种中西医结合医学专著;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的成果。近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日益活跃,每年召开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30余次。通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国际学术交流,使中医药在更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医学界得以更广泛的认识和传播。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已逐步进入西方国家医药学术界和高层次研究机构。

2中西医结合的劣势分析(WeaknessAnalysis)

2.1中西医结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在现有学科存在着不足,其理论和技术难以解释或改造客观世界出现的新问题基础上萌芽、出现、发展和成熟。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有时是反复的科学探索过程。中西医结合也是如此。中西医结合还处于中西医理论,技术简单组合的阶段,只有突破这一阶段,才能迎来属于自身学科的理论与发展。在此之前,争议与批评将一直存在,直面争议、研究争议、回答争议,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从起步走向成熟的过程[3]。

2.2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

中西医人才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保证[4],人才队伍虽然不断壮大,但是我国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严重影响了中西医结合队伍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对中西医结合医师的准入比较含糊;对中西医结合医师的判定条件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制定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学制、教材及师资队伍均存在问题;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业人才队伍职称、学历结构不合理,中西医结合拔尖人才培养不到位等。

3中西医结合的机会分析(OpportunityAnalysis)

3.1有力的政策支撑

制订于1997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进一步规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200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将推动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开创新局面。

3.2疾病谱的转变为中西医结合带来了机遇

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单纯采用中医或西医都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中西医结合能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例如:在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扶正固本很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放、化疗反应,延长存活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对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治疗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中西医结合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5]。

3.3中西医结合型人才契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要求

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解决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健需求,这已成为共识。但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大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全科医生缺乏便是其重要因素之一。中西医结合诊疗疾病的效果高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疗法,中西医结合医生不仅需要掌握中医理论和中医技术传统疗法,还需掌握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和抢救技术,防治疾病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切实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廉价的卫生服务。中西医结合型全科医生将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特色。

4中西医结合的威胁分析(ThreatAnalysis)

4.1中西医不能结合的思想误区

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虽然产生了技术层面上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临床成果,但是却没有揭示出属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自身独立的医学概念,更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这一局面让许多工作者为中西医结合的前途担忧,一些学者将其总结为:“中医学与西医学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两种医学所形成的文化背景不同,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按照指导中医学形成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改造西医,或按照西医学形成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改造中医,都无法进行[6]。”中西医学尽管存在着文化、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但提高临床疗效、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为全民健康服务是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

4.2名为中西医结合,实为弃医存药的误区

一些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为中医药理论古老、落后,并存在不少缺陷,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并难以磨合,而中药的疗效不可否认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主张以西医理论为标准,符合西医观点的中医理论为正确,不符合者为错误,甚至主张干脆抛弃中医药理论,以西医理论来指导中药的治疗,致使临床工作人员照搬照套西医理论,失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其结果,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究其原因就是不用中医药理论而用西医理论来指导中药治疗,它违背了中医多靶点的整体治法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病原则。

5发展建议

通过以上SWOT分析,可以看到中西医结合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先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建设和特色专科建设,逐步形成学科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扩大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的培养,完善和健全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医学发展的需求;加强中西医结合科研机构建设,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政策研究,为中西医结合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士奎,陈可冀.21世纪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方向[J].中医药学期刊,2002,20(3):281-2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45.

[3]王中越,李剑.中西医结合是个复杂艰巨的发展过程[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1):66-68.

[4]何清湖.突破传统适应需要创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中医教育,2004,23(6):6-9.

[5]吴咸中.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9,20(6):2.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篇9

1.经方方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方证研究的书籍和文献虽繁,然其研究模式一也,从古至今对方证的研究没能走出“注解”之途,即方证研究始终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阐释经文的过程。因此,目前方证的“证”研究一方面缺乏病证结合的坚实证据,即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证据;另一方面也缺乏该方治疗该证的机制,缺乏说服人的依据。在方证的“方”研究方面,首先,经方运用极少用原方,如在411个桂枝汤证医案中,平均每方用药6.25味,但五味药的出现次数分别是桂枝411次、芍药407次、甘草405次、生姜376次、大枣366次[5],说明多是加减化裁;其次,方中各药的用量取决于辨证及医者喜好,还以桂枝汤为例,桂枝最大量为250g、最小量为2g[5],桂枝汤治太阳中风,乃两和营卫之圣药,今照原方加桂,便另立汤名,主治之病,迥然不同,可见桂枝用量不一已不是一方,此差之百倍余,更非同方;再者,病人所服之药产地不一,煎煮方法各异,亦致方药虽似,其实差之千里,从而导致不同报道之间的不可通约性,也难以对桂枝汤方证的报道进行荟萃分析或统计学处理。上述问题的存在使西医学的同行有理由怀疑经方的疗效、方证的可靠,遑论推广至国际。

转化医学:解决方证研究问题的关键路径经方方证来源于临床实践,几千年的传承与经验似乎已经反复验证了方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疑问其实始终没有停止过:一是方证的有效性可能是建立在中医文献历来只记录有效的病例,而无效的则被沉默了的基础之上,怎么解释?二是中医的疗效是否主要是安慰剂效应?三是经方经常会用到毒性药物,而经方家也因为善用毒物,如附子、贝母、巴豆、甘遂等,所以常常可以治时医之不能治,怎么能说经方就是天然药物而安全有效呢?这样一些问题,应用转化医学的方法,可能会有确切的回答。转化医学,或称转化研究,是一个泊来词,原意为translationalmedicine,translationalresearch,或translationalmedicalscience,是随着生命科学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表观遗传组学等飞跃发展,基础生物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而出现的。转化医学最基本的含义是从实验台到病床(frombenchtobedside,BtoB),现根据转化阶段的不同,分为两个阶段模式,即T1和T2,T1是指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研究,T2是指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实践。转化医学的原旨是一种单项转化模式,即经验发展出来的新治疗策略能否经得起临床研究的检验[7]。经方方证虽经几千年的治疗经验而形成,但并未经过严格临床研究检验,当然也就不能提供有说服力、符合现代医学规范的证据。因此,经方方证的转化医学研究是一项必需的工作,就是要为方证的应用提供客观的适应病证和疗效评价,然后再回到临床实践。转化医学是一条双车道,在驶往痊愈的路上还要追求对人类病证及其复杂程度的理解。因此转化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带着此前的临床观察从床边回到实验室,这样的工作专注于科学思想,更具有建设性,并提供更多实用信息。由此可知,经方方证的转化医学研究一方面是验证、评价疗效,这种验证与评价能为经方方证增加新的内涵,并理解其作用的机制,另一重要的方面是,方证的经验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的疾病也能从反证的角度提供一种新的观照,这不但能解决方证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回答对方证的质疑。那么方证的转化医学研究应如何开展才能达到上述目标呢?方证病证结合与方剂组学的转化医学研究经方方证的转化研究要采取从临床到基础(frombedsidetobench)然后再从基础回到临床的路径,即转化医学的双向研究:第一个方向是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提出临床命题,根据经方的实践经验,开展基础研究,了解疾病及方证的生物学机制,如本课题组在临床发现,肝纤维化是慢性乙肝发展为肝硬化的关键步骤[8],大黄虫丸能够通过调控炎症网络减轻肝纤维化,为下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第二个方向是对方证进行基于循证医学的疗效评价,因为循证医学时代,要求我们提供给病人的治疗措施应当具备循证医学的证据,使经方方证从经验医学、实践医学向实证医学发展[9]。

2.经方的方剂组学研究

此前,本课题组提出应该进行中医方剂的方剂组学研究[10],而在中医方剂中首先应该进行的研究就是进行经方的方剂组学研究,因为经方是王叔和总结的“仲景旧论,脉证声色,真方,有神效者”,药少而精、配伍精当、法度森严,用之得当,常能愈大病,起沉疴[3]。经方方证的方剂组学以临床命题为导向,如上述大黄虫丸,然后以经方原方提取物质量控制为前提,以临床疗效为基础建立提取工艺规范,确定其物质基础、治疗效果;选择经方药物的主要成分,去除或者添加该成分,分析其对方证的影响,阐明经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及配伍机制[11]。在此基础上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明确其作用靶点、研究其调控机制,是将经方从实验室研究转化为临床研究的转化医学策略,属于转化医学第一阶段(T1),是进行下一阶段病证与方证结合循证医学研究的基础。该研究将解决经方研究化裁不一、用量不同的问题,并加深了对经方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理解,有助于推动经方方证研究的规范化和国际化。

3.病证与方证结合的循证医学证据

方药中先生在《辨证论治研究七讲》中提出,西医的辨病论治是以病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解剖组织学为基础,以实验室检查为依据的,因而西医的辨病就比较细致、具体和深入,特异性好,针对性强;中医的辨病论治则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几乎完全以临床表现为依据,而不同的疾病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又很多,因此中医辨病就不可避免地显得粗糙和笼统。然而中医的辨证论治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基础上,综合归纳分析患者发病、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强调因时、因地、因人治疗,比西医简单、机械的对症治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提出,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创新的一个好形式[12]。陈可冀等[13]也提出,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模式。因此,针对经方展开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结合的方证研究是重要方案之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是针对临床医学而提出的,即任何医疗行为都应当建立在研究证据的基础之上,是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循证医学包括:①提出临床相关的问题;②查找相关的临床证据;③对获取的证据进行真实性和临床应用性的严格评价;④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准确、明智地加以应用;⑤对应用证据后患者的诊疗效果进行评价。可见,循证医学是转化医学的一个重要步骤,属于转化医学的第二阶段(T2)[9]。应用病证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选用经方在循证医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规范的应用方案[14],既遵循了转化医学的理念,又可以回答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安慰剂效应的质疑,还补上了始终缺乏的临床试验这一课。

4.结语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篇10

关键词:医院人性化设计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TU2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医疗建筑设计时,在满足医疗工艺流程、合理管理与操作的的前提下,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包括项目用地范围内和范围外的环境)和谐统一;又要为病人、医护人员从心理学角度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同时,要有一个具有医院本身内涵与地方特色的造型,体现自然生态园林式医院特色。

一、工程案例

某医院用地面积100多亩,总建筑面积30多万m²(见图1)。年平均门诊量150万人次,年住院量6万人次,年手术2万台次,住院病床2000床位。院区根据建设时序分为三大分区:西部的医疗中心区(一期),中部的中心花园区,东部的后勤科教行政区(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为;门急诊、医技、住院及配套辅助用房等。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结合本院大专科、小综合特色,适度超前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起点建设和一次性规划(包括未来发展扩建的规划设计),建成(当前建设规模)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

图1鸟瞰图

总体布局

根据基地地块的实际条件以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城市规划、交通组织、日照、通风、卫生、防火、环保等要求合理布置总平面(见图2)。针对大型医院的特点,按照医患活动区域相对区分,内外有别,模块化灵活可变,减少交叉感染的思路,提出了“整体规划,灵活合理”的设计理念。住院区、医技区、门诊区每个区域都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

医院的主出入口布置在南边皖水路一侧,次入口布置在西边创新大道一侧。考虑到最大程度的减小大型医院对城市道路的压力,后退用地红线较多,这样就形成了较大的建筑展开面。同时门诊区、医技区都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在基地的北侧设置了住院入口,基地东北侧设置了污物出口。

在总体的布局上,各建筑单体大体为南北向布置,我们将院区划分为北侧的住院区、中部的医技区、南部的门诊区。布局上充分考虑了几个功能区块的合理布局,各自独立和相互联系且交通便利,使其成为一个有机高效的整体。采用现代化的医疗街,避免了大型医院迷宫式的布局。利用开敞明亮的中庭,及具有生态景观的医疗街,巧妙的将整个综合医院划分为三个区,这样的布局方式有机地串联起门诊、医技、住院三大分区。

本项目场地较复杂,用地高差约5米,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在竖向设计上结合周围市政道路现状标高,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地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使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柔和灵动,象征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同时为住院、康复提供形式丰富的室外活动场所。

图2总平面功能布置图

(二)流线组织

设计中充分考虑院内复杂的流线,使其互不干扰。本着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人车分流的三原则我们布置了以下流线:

1、机动车流线、步行流线:原则上机动车走外环,人行走内环,这两种流线分离,互不交叉,但消防通道除外。

2、门诊流线:门诊的医疗功能块自西向东水平展开,各个科室的候诊空间面向医疗街水平展开,通过明晰的标识系统,使就诊流线最简洁。考虑到患者的流线较长,通过多组自动扶梯满足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的要求。

3、急诊急救流线:急诊病人和急救车辆设置在门诊的首层。急救车辆通过专用急救通道直达门口,极为便捷。

4、住院流线:住院人流和门诊人流在一层既有效分层分流。经门诊检查过的患者通过医技区和住院区之间的医疗街,乘坐电梯方便的到达各个住院区。

5、探视流线:探视人员可以乘汽车到达地下停车场或在首层步行到达各个住院楼的电梯厅,前往各个楼层探视患者。

6、供给洁物流线:洁物车辆到达卸货区,卸货后洁物由专用洁梯分别送到各医疗区。

7、污物流线:地上污物经污梯送到地下一层,经污廊暂存在垃圾分类处,通过专用汽车电梯即货梯拉升到地面运走。

(三)建筑设计

功能安排:在本医院设计中我们力求创造方便、高效、舒适的就医环境,本项目通过对不同功能区的合理分设,使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实现对不同人流的合理引导,减少竖向交通和人流间的频繁交叉。结合资源共享、缩短流线、独立候诊等措施,共同提升医院运作效率,实现效率的最优化。

建筑内部以大堂中心区作为核心与主脊,医技楼公共空间、病患空间、医护空间分区明确,病患、医护通道相互独立,既关怀了病患,也保护了医护人员。同时利用建筑的屋顶,形成丰富的屋顶花园,体现出现代医院温馨宜人的氛围和以人为本的宗旨,使其真正成为一座生态化、园林化的绿色医院。

(1)门诊楼

门诊楼共四层位于南侧,各科室诊室与医疗街连接。就诊环节简洁明了。门诊采用模块化单元式布置,便于各科室组织与使用。

一层:西侧设有门诊药房、儿科门诊、儿童保健、儿童输液、门诊输液以及东侧的挂号收费、急诊、急救等科室。各单元均设有独立对外的出入口。门诊主入口处布置了四层通高的大堂。大堂、医疗街和纵横交织的公共通道串联门诊、医技的各功能区。大厅内明亮舒适,视野开阔,各个部门的指向性明确直观。同时,医疗街利用不同景观作为参照的主题、明显的标识系统和导诊等措施共同加强医院的引导性。

二层:设有普胸外科、整形美容外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

三层:设有产前诊断中心、妇科、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科室。

四层:设有内镜中心、门诊小手术室、病理科、肿瘤细胞学等科室。

医技楼

作为医院最核心的医技区位于住院部和门诊楼中间,方便门诊病人和住院患者检查使用,保证医技高效率的运行。

一层:西侧设有放射科,东侧设检验中心、门诊、急诊检验等。各科室的候诊大厅直接开向室外庭院,为等候区域提供了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二层:由西往东设有功能检查、脑电图及心血管中心(设有三台DSA)等。

三层:设有腹膜透析区、妇科、宫颈疾病诊治中心、中心供应等。中心供应在无菌区设有洁梯直达手术部。

四层:设有中心手术部。住院楼的病人可以通过连廊进入手术室。手术区中部为医生辅助用房及手术库房,两侧分别设置不同级别的手术室,并严格按手术部流程设计,洁净区、清洁区和污染区三区分明。每间手术室分别与洁净区及污廊相连。术后器械经污廊由专用污梯送到中心供应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器械由专用洁梯送回手术部无菌库存储。医生辅房与洁净区设卫生通过间,有单独出入口。ICU与手术部有单独通道。

住院综合楼

住院区布置在用地的北侧。病房南向布置,东西两侧设有凉晒阳台。通过精心的设计,保证所有的病房均有良好的视觉景观。从而使患者在获得最佳医疗服务的同时能够获得最好的心理治疗。

一层:在住院大堂的东西侧分别布置了静脉配置中心、药剂科和核医学。核医学科设计自成一区,平面设计按控制区、监督区、非限制区原则依次布置。同时控制区还设了甲癌病房。住院大堂通过医疗街经医技楼与门诊大堂相连。各功能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二层:设有产房、LDR病房\单间病房,东侧设有产科病房等。

三屋:西侧设有心血管中心CCU及病房,东侧设有ICU,ICU为全院各科室共用,共设置21床。CCU与ICU分别通过连廊与手术室紧密相连。

四层:西侧设有生殖中心办公区及生殖中心检验办公区。东侧为生殖中心门诊。

五至十二四层为标准病房:住院部的布置,充分考虑门诊、医技与住院的医疗流线最短、最近、最合理、最方便。住院病房可以方便的与医技和门诊联系,这不仅仅是对患者最大的便利,同时也体现出对长期辛苦工作在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

护理单元划分吸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点,所有病床尽量朝南,让病人最大程度的享受阳光、空气和自然景观。自然通风、日照、采光及相关节能设计也是衡量建筑设计作品优劣的重要参数。住院楼设置了完整的医患流线、洁污流线,污物电梯、病人电梯与医生电梯独立分开,并设置独立的病患通道与医护通道。

根据时代需要设有VIP特需诊疗中心,在住院楼的顶层(二十四层)设计了四套高规格的高级病房,其余为单人间病房。

(四)景观系统

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合理设计医院内、外环境,创造出一片舒适易人、环境优美的室外绿地和院内庭院,从而满足各种使用人群的审美及康复需求,进一步提升医区的环境形象品位。

景观布局

在充分考虑总体规划原则及现有用地的前提下,通过仔细分析周边环境和基地内的医疗建筑的关系,采取简约现代的设计手法予以呼应。

2、营造地域特色的环境景观

充分考虑基地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把基地营造成为花园式绿地,并将医院有机地融合于这个自然的环境中,为病人、家属及医务人员创造独具地方特色的环境景观。

清新自然的医疗环境

在特定的基础上,针对医区提出最佳的现代化医疗环境的设计方案,简洁的线条及硬质材质的组合使用,构筑现代医疗环境新形象;同时,呼唤人性回归自然,创造人性化空间是我们设计医疗环境的新追求。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篇11

【关键词】环境功能创新医疗建筑

[Abstract]amanifestationof"humane,personalized,ecologicalmodernization,"theexpansionofthehospital,the"Street"introducedtheconceptofspacedesign,aclearemphasisontheconvenientwayformedicaltreatmentandrecycling,tomeetthehealthcareprocess,patientandmedicalstaffcareandrespectforthesurroundingenvironment.

[Keywords]environmentalfeatures;innovativemedicalbuilding

引言

现代医院建筑不仅满足正常医疗服务的要求,更要设计成使患者既可康复又可疗养舒服的神奇之地。电脑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不可或缺的发展形式。人类的社会心理及行为等各个方面均受到了新技术的强大冲击,而医疗模式也必然要和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这就同时要求我们建筑设计师对传统医院建筑的总体模式有更新的设计要求和构思。医院这个社会特殊和极为重要的体系也正在向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过渡和发展,不再只是门诊加住院的简单组合。

1、工程概况

本方案总建筑面积123556m2,总床位为1265张,20层的板式楼,门诊楼为5层,建筑高度84.6m。安徽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位于原址东北角,四周均为城市道路。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市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但是给院区用地面积十分紧张,所以在设计时尽量做到布局紧凑,用集中式布局来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从而避免用地紧张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既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达到现有的规划条件,又可兼顾医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设计原则与理念

2.1设计原则、目标

充分尊重和利用自然环境。建筑群体形态适度处理好集中与分散、体形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保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生态渗透。注重建筑细节的“以人为本”设计原则。设施的设计以患者的需求为标准,以医护人员的关怀为中心,确保空间环境舒适、安全。

基于“三节”(节地、节能、节俭)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为医院将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医疗城市空间的设计原则,注重内部空间结构的明晰性和逻辑性,内部医疗流线组织基于“医院街”的空间架构展开,科学地解决好人流、物流的组织,各功能区之间保证全天候、无障碍通行。注重第五立面的设计。把复杂的屋顶设备与屋顶绿化统一起来,既强化建筑的整体造型,也加强了建筑通风和防热效果,同时也为今后的扩建预留空间。适应性设计原则。功能区内的建筑空间采用标准化建筑设计方法,满足医院专业功能的灵活性和互换性。

2.2建筑设计理念

芜湖市综合医院的设计充分考虑到综合医院设计的特点,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生态化、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将“街”的空间概念引入设计,强调对便捷明确就医方式的再造,对医疗流程的适应,对病人及医务人员的关怀和对周边环境的尊重。以文脉相承的城市观协调建筑与周边的功能关系,创造山灵水韵的“绿海方舟”的景象。以城市观组织部门流线,外部通过道路与建筑间的灰空间――广场,将综合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进行有机组织,医院内部通过三度灰空间――医疗街,将门诊各科室、医技各科室、住院建立直接便捷的联系。

3、总平面规划

本方案利用两个广场(门诊入口广场、住院绿化休闲广场),两条道路将整个医院分为三部分:医疗区、行政后勤区、康复区。同时,利用一条轴线(沿医院街延伸)结合原有连廊,将医院医疗、行政后勤和康复疗养区紧密联系起来。

3.1基地分析

本工程建设用地位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原有院区内其中黄山中路道路红线40m,建筑红线60m。渡春路道路红线18m。九华中路道路红线40m,建筑红线60m。镜湖路道路红线约13m。基地现状,沿基地范围内基本为平地。地块内自然环境和绿化经过人工改造美化。

3.2规划设计构思

总体布局采用基于直线医院街“枝状生长式”的空间形态,病人到达各功能区之间的距离最短,保证医院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性。景观绿化的设计以闹市中的康复花园为中心,依托西面镜湖,设计为方便病人活动的人工花园和园景。以贯穿东西向的医院街构成院内主体交通架构,达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目的。平行18m大道作为对外出入口的联系道路。地形利用:由于现状已对地形进行了部分改造,所以本方案为保护自然地貌,对其略加改造后地形为从东向西为递减式,以减少地形对沿街主体建筑的压迫,而其余均保留自然状态。门诊主入口位于整个医院的中部,主入口处的主门厅是整个医院的中心,病人方便可到达医院各功能区。

3.3总体布局

明确功能分区,洁污分区。医院整体分为生活区(清洁区)、门急诊住院区(半污染区)、感染病区(污染区)三大区。门诊是医院最前沿的窗口,是接触病人最早、最多的场所,门诊部具有功能、流线、使用人群复杂的特点,因此将门诊部布置在东南面,全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区域,感染门诊病区位于基地西北角,位于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区域,脱离综合门急诊部、医技部、住院部体系,单独设置,与其他各区通过室外庭院、道路分隔开、自成一体,控制感染人群在病区内部完成就诊、检查、治疗等全过程。

3.4道路交通

本医院的交通实行人车分流、人货分流、洁污分流、医患分流。基地主要出入口安排在南面大道和东面大道,南面临规划道路设置后勤生活次入口。内部形成环形机动车通道,停车场主要设置在北面及南面的后勤生活区。人流主要出入口安排在南面,地下车库出入口安排在门诊楼的东南端。医务人员和后勤供应从医院街的西入口进入。传染病入口独立设在西南面的传染病大楼,污物出口靠近住院大楼的北面。基地内部设计4m宽的内部环形紧急通道,供突发事件和火警时使用。东北面广场的庭院将城市的过街人引入医院。

3.5绿化系统

除地面集中绿地、内庭院绿化及道路绿化之外,还利用各标高层的屋顶形成立体化的绿化体系,屋顶花园可作为病人康复的活动场地。利用芜湖自然生态保护得比较好得条件,结合镜湖设计为供病人使用的康复花园。结合场地设计为人工绿带,庭院保留自然树木,形成人工与自然交相辉映的生态环境。

3.6发展规划

充分考虑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后期建设可根据医院的需要作为门诊、医技、住院功能的扩建,发展用地的预留在布局上充分考虑交通联系,布置在医院街较集中的一个方向,使得发展前后的外部空间和建筑造型更为有机,符合原有布局的一致性。

4、总体环境设计

医院是患者治疗、康复;医生工作、休息的场所,患者在医院里有着许多共同的需求和生活规律。医院环境的优雅、美丽、宜人将给患者和医护人员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均质、优美、共享、有序等是医院建筑设计的特点。针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在医院中治疗、康复、休息、工作、交往、娱乐等多种活动,以及对安全感、私密性、环境氛围的综合要求,医院整体环境设计要能考虑各方面的不同因素。空间环境品质会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形态,患者和医护人员居住的空间及环境所反映的内涵,与患者的治疗、康复息息相关。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因地制宜,设计为一个园林化的景观医院,为患者创造最佳的就医环境,使他们于医院的每一处都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5、单体建筑设计

5.1平面空间格局

平面设计原则、医患分流原则、洁污分区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弹性设计原则。平面设计贯彻“枝状生长式”空间的设计概念,适应医院复杂的功能系统,使医院空间获得紧凑的功能、优良的通风采光,利用南北向“医院街”的简明性实现内部空间的易识别性,并形成整体交通核心。各功能区按资源共享的原则,根据医疗流程设计为既相互独立,又紧凑联系的整体。

5.2医疗功能分区

5.2.1门诊部用“医疗城市空间”的原则进行流线设计。将整个建筑群体按一个年门诊量40万人次医疗区的原则来设计,按出入口是城市的门户,洁污分区,便于管理,采用街巷院场式的综合布局,由建筑组成街(医疗街),巷(各科室),院(室内外庭院),场(各候诊、休息处),室(各诊疗、检查场所)等空间,流线设计体现“高明度”与“低密度”的特点。

5.2.2急诊部急诊与急救分设,急救车可开入抢救厅,急救区内设应急手术,检验与治疗,并设“绿色通道”,通过专梯与上部的手术中心联系,赢取宝贵的挽救生命的时间。急诊区内设独立挂号收费区、取药区、诊疗区(各科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输液室、留观室、监护室),使得诊疗、救治工作“一体化”,避免急诊病人来回奔波。

5.2.3医技部医技部安排在急诊部上侧,为独立的单元块,分别通过医疗街与门诊部、连廊与住院部联系。

5.2.4住院部住院部共30个护理单元。每层设2个护理单元,内廊联系南北病房,走廊中间布置了医护人员空间和护士站,以便最快捷的服务各个病室。医务工作区与病室区分开设置,独立成区,设置在北面,将朝向景观好的南面让出布置病房,使得远处的山景引入室内。医务人员与病患通过分设的医务梯和病床梯到达各病房层,实现医患分流,互不干扰。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物品和住院部首层营养食堂的食物经中央洁梯到护士站和配餐间,再由护士分发到各病室。污物及尸体通过两端的污梯送至地下层,再经过污物出口运出基地。

5.2.5地下一层地下室分区明确,分为机动车停放区、非机动车停放区、洁净物品存放区和污物存放区。洁净物品存放区设于南端,位于住院部的下部,有效地缩短了物品的运送流线;污物存放区设于西端,各区域的污物则通过垂直污梯送至地下室,经地下室的污物通道运至污物存放处,再由污物出口运出基地。洁净物品存放区和污物存放区之间通过车辆停放区分隔,就诊病人存车后可通过联系上层各功能区的垂直交通核到达其目的地。

6、建筑风格与立面造型

建筑造型在严格遵循总体规划方案的前提下,力求创造出富有清新气息的现代新型医院建筑,同时也保持了在地段文化上的延伸性,无论在建筑的构成,材料细部的色彩方面都着重体现其与周围景观的协调和尊重。建筑尽量沿主要街道布置,最大可能的占用城市道路面。住院大楼两单元像两只手相扣,紧紧组合,使建筑最大面向南面和西南的镜湖展开,体现出对城市和镜湖景观空间的协调。同时使住院大楼的病房获得最佳景观和最佳朝向,南面的主广场也具有了空间的延续性,形成独特的城市环境空间。还在弧形面设置了遮阳板,形成了垂直方向的韵律感。在建筑的顶部设置了挑板框架,形成开敞的“廊”式观景休息空间。立面的开窗形式为简洁的条形带窗,强调建筑水平方向的韵律感。外墙采用统一的干挂浅色石材,其与周围建筑在色系上是统一的。但在整体形象上不强调其“新”,而在材料的西部做法及色彩等方面着重表现建筑的厚重感与现代感,并注重整体协调性,形成大气、谦和的建筑形象。使建筑在整体上与有悠久历史的镜湖及周遍环境建筑相协调,成为镜湖景观的一个背景和局部的亮点。

结语

以简洁、清晰的现代形象表达现代综合医院的内涵,力求打破传统医院冷峻的传统形象,赋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新意义,形成轻快、活泼而富于标志性的形象特色。建筑形象强调整体感和节奏感,并注重第五立面的设计。其白色调的现代造型大方得体,方舟形象的病房楼形成了主体的识别性,建成后将成为新院的标志性景观。

中西医结合的前景范文篇12

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他的理论的学术价值非常大,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现代医疗手段的进步,诊疗技术日益提高,传统的中医受到严重的挑战。怎样发展中医学,使之融入时展的步伐,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道路,继续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是当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中医诊疗过程是由医者的一系列心理能力组成的复杂认知过程,中医生在处理和传送所接收的信息时具有极大的主动性与灵活性,也有其局限性。有时存在的事物不能被感知,不存在的事物却能被感知,这就是意向的存在。因此,中医生在临床诊病中看到、听到,甚至闻到、触到什么,这些感觉也许一时不能立刻想起,但仍然可以想象出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中医学的特点使其能够在社区中结合西医发挥充分的作用。

在治疗原则上,中医学遵循的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因势利导、标本缓急、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补虚泻实、寒热温清、预防及早治等原则;中医诊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观察面部色泽的变化以及望形体姿态,而推断五脏疾病及其预后。脉诊的方法有遍诊脉法、三步久候法、人迎寸口脉诊法以及寸口脉诊法等。广大中医生能够通过中医的四诊合参在很大一方面代替西医的理化检査,这样势必相对减少社区医疗门诊大型医疗器械的投入和配置,减少社区医疗资金不足等问题,从而节省了病人就诊时的医疗费用,从实际工作中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尽管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完全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医医疗在社区服务中的发展前景。

中医的针灸、精神疗法、按摩、导引、气功、淋浴、术数等,注重开展预防、保健等综合服务。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中医学的这些疗法正好可以服务于老龄化的问题。

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多种文件,强调坚持中西并重,突出中医特色。应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扩宽中医的服务领域,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实践不但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体现于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归属。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新世纪的中医学应该充分发挥在社区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中西并重,进一步为祖国的医学发扬光大。符合老百姓要求的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医进社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西并重,其发展前景良好,将为社区的发展和人民医疗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城中村改造途径和方法范例(12篇)

    - 阅0

    城中村改造途径和方法范文【关键词】房地产;参与;新农村;住宅;模式新农村住宅建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农.....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例(12篇)

    - 阅0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篇1前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小故事,革命战争时期,有个刚参加红军的青年问一位老党员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老党员郑重地回答,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