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篇1

前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小故事,革命战争时期,有个刚参加红军的青年问一位老党员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老党员郑重地回答,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比如要冲锋在前;可能会坐牢,甚至被杀头;如果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等等。要说"好处",只有一条: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你。我认为,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入党不是为了个人有什么好处,而是为了让人民群众都满意,都幸福。二是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为人民服务"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的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每个党员的行动中。三是党的先进性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因而也是不断发展的。时代在前进,实践在深化,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党员,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在任何时候都要树立理想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管东西南北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不偏离,工作变,党员本色不变;环境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情况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人生观不变。

什么是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呢?总书记提出了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根本宗旨,坚持勤奋工作,坚持党的纪律,坚持两个务必即"六个坚持"的标准。胡总书记"六个坚持"的标准,是从各个岗位、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先进性中抽象出来的,是对各行各业党员先进性的高度概括,是每个党员必须坚持的。每个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必须和具体的岗位、行业、部门紧密结合。那么,统计系统的党员的先进性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或者说,具有先进性的统计系统的共产党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认为,他是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人;他是求真务实、诚信主动的人;他是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人;他是艰苦奋斗、不图名利的人。

他在任何时候都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任何时候都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共产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对这"四性"笃信不移。决不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影响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决不因目前资本主义经济、科技的先进性,影响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决不因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影响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在暂时落后中有坚定理想信念,在一时曲折中有坚定理想信念,即使处于逆境中也有坚定理想信念。其次,始终坚持廉政为民,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到廉洁奉公,不,不买官卖官,不与民争利,不为官所搏,不为权所拼,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尊重自己的人格,始终保持高尚的社会情操和高昂的革命斗志。统计部门虽然是一个清水衙门,但是,统计系统的人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西方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在我国逐步蔓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经常受到社会生活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勤政为民,自觉与各种不良风气作斗争。

作为统计人,求真务实是统计系统共产党员最基础的标准。统计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有效手段,是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的依据,真实、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求真务实既是统计部门立足的根本,也是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统计部门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在向社会、向党政领导提供统计产品时,即会受到统计设计的影响,也会受到统计调查的影响,甚至受到人为的干扰,因此,只有在思想上牢牢筑起求真务实的思想防线,才能经受住各种干扰的考验。作为一个统计人,还应该具有诚信主动的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信息瞬息万变,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生产统计产品的过程中,既要完成现有统计的任务,满足决策的需要,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同时,更要善于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发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为满足社会各界对统计的需求做出最大的努力。目前,对于经济普查办公室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各地市县区正在进行数据处理。经济普查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普查的结果是否真实可靠。作为普查办的一员,在普查办人数全国最少,任务较多的情况下,唯有严格按照经济普查方案的规定,充分发挥每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作用,才能确保普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有人说,统计工作成天埋在数字堆里,工作非常清苦;也有人说,统计工作整天唱歌,多来米法索拉希多,如果没有爱岗敬业的精神,那他绝对做不好统计工作。拒绝平庸,追求卓越是统计系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选择。追求卓越必然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勤奋学习,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责任;勤奋学习,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善于学习,注重当代经济、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注重业务知识学习,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是统计系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今年,局里已经提出把省统计局建设成为学习型统计局的响亮号召,普查办全体党员干部决心响应局里的号召,认真学习,热爱学习,提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用促学,学用相长。

追求卓越必然敢于创新。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敢于创新不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开拓。从我局的工作来看,通过管理创新,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力度很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局里的统一部署,加大创新的力度,特别是在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方面加大创新的力度。目前,在各专业处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们已经拿出了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抽样方案,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方案,劳动统计改革方案等,民营经济统计方案正在征求处室的意见。我们的方法制度改革的力度将是最大的一年。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篇2

《统计学》是财经院校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定性和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研究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更好地掌握《统计学》课程,除课堂教学应有的54课时外,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总结,重视本课程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实现本课程的既定目标。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及总的要求: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明确统计这个认识工具的特点、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提供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变量、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统计调查的意义,统计调查的分类。

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和调查表、调查时间等概念。

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作用和内容。

各种专门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统计整理的意义、步骤。

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和形式。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分配数列中的名词概念,尤其是组中值的计算。

统计表的作用、结构和种类。

统计表的编制原则

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总量指标的分类,尤其是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各种相对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注意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

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各种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特点,尤其是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正确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

动态数列的概念和作用。

动态数列的种类。

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各种动态水平分析指标和动态速度分析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些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如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的关系、发展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关系等。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异同点。

平均发展速度两种计算方法的侧重点。

动态数列的四种变动形态。

几种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尤其是用最小平方法配合动态趋势方程。

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

指数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的计算。

平均数指数的编制原理,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

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以及平均数指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以及根据指数体系进行指数间的推算。

抽样推断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抽样推断的理论依据。

抽样误差的概念和抽样平均误差的意义,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方法。

抽样极限误差的意义及计算。

概率度的意义及其与抽样推断可靠程度的关系。

区间估计的方法与步骤。

抽样方案设计的内容以及抽样方案设计的原则。

主要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

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种类,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两种类型:函数关系、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的特点。

相关关系的测定方法,相关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性质。

回归分析的概念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特点、方法。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相关系数与估计标准误差之间的数量关系。

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概念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

国民经济核算中三大产值指标的核算方法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中的五大平衡表及四大账户体系。

教学难点: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

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区别。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分类,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

各种平均指标的应用条件及计算方法。

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各种动态分析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指标之间的关系。

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区分和编制。

算术平均数指数与调和平均数指数的区分和编制。

因素分析法。

抽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的意义。

概率度与概率的关系。

区间估计。

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

相关关系的种类。

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及其与直线趋势方程的区别。

估计标准误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哈耶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哈耶克是当代新自由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家,他对自由市场经济有着坚定的自信,称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之路”,社会主义是“致命的自负”。实际上,哈耶克的这种道路自信是以进化论理性主义为指南,以自发市场秩序为保障的,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有机统一。

哈耶克的理论自信

哈耶克的理论自信集中表现为他对建构论理性主义的激烈批判和对进化论理性主义的坚定维护。

哈耶克所谓的建构主义是指科学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运用。“哈耶克把那种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误用到社会科学的做法,称之为‘科学主义’(scientism),并将那种把科学主义视作控制社会的正当理由的做法,称之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邓正来,2004)。哈耶克认为,西方社会自笛卡尔以降,形成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传统。这种理性主义产生于对科学技术进步所形成的盲目乐观,认为由于人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准确地认识自然、控制自然活动的发生,因此人在社会科学领域也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准确地认识和控制每一社会事件,能把周围的世界改造成一架庞大的机器,只要一按电钮,其中每一部分便会按照它的设计运行。这种相信能够运用科学理性来按照自己的意图随意改造社会的理性主义,就是他所反对的建构论理性主义或构成论理性主义。“构成论理性主义者(认为)在所有的人类制度和行为中都能够发现人类的理智、意愿和企图,因此他们相信人类能够主宰人类社会,相信人类能够根据理性标准来重新改造社会”(安德鲁·甘希尔,2002)。

哈耶克认为建构论理性主义不仅错误,而且非常有害:它使人类思想回到了早期的幼稚方式,并从中产生了现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极权主义;它成了我们的传统,影响了我们现时代的全部思想,没有给正确的社会理论留下一席之地;“它肯定会毁掉所有的道德价值,它也倾向于根据所追求的目标为一切手段进行辩护”;“不少现代社会理论,恐怕都会因这种谬论而失去价值”;“使一切事物都臣服于理性的控制这种思想,似乎并不能使理性发挥最大的效用,倒不如说,因为误解了理性的力量而滥用理性,到头来只会毁掉许多自由思想的自由交流,而这种交流正是理性得以繁荣成长的基础”;“它侵蚀了欧洲某些最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甚至包括伊曼努尔·康德”(哈耶克,2000);它可能断送个人自由。

为了反对建构论理性主义,他提出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理性是人类对社会的识知能力”。但在哈耶克看来,“所谓理性,我并不认为它在此处的含义是指那种构成了思想之链以及推理论证的领悟能力,而是指一些明确的行动原则,正是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产生了所有的德性以及对确当养育道德所必需的一切东西(邓正来,2004)。可见,哈耶克的所谓理性,主要是指个人从事社会活动时所凭借的主观原则。他认为,个人所凭借的这些主观原则的形成发展,如同生物的进化一样,不是人类特意设计的产物,而是通过个人谨慎的、渐进性的、尝试性的和不断试错的过程形成的,是一种通过个人进化与选择过程的产物,经由示范和教育的手段,主要是经由语言教育,得以延续。因此,他把持这种观点的理性主义称之为进化论理性主义。

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特点在于特别强调理性的有限性。这种有限性既是一种共时层面的有限性,也是一种历时层面的有限性。在共时层面上,哈耶克认为,每个人的主观知识都是分立的、相对于其他人来说不可知的,所以其他人的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也必然是他无法知道的,是他理性不及的。在历时层面上,哈耶克认为,理性的完善有一个个人无法预测的进化过程,因此任何个人在任何时候他的理性总是不完善的、有限的,从而任何试图用个人理性掌控一切的做法都不过是“致命的自负”,都是错误的、不可能的。

哈耶克的这种进化论理性主义实质上来源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并与其一致,不过在波普尔那里,哈耶克所称的进化论理性主义和建构论理性主义分别被称为“批判的理性主义或真的理性主义(证伪性的)”和“非批判的理性主义或全面的理性主义(实证性的)”(卡尔·波普尔,1999)。事实上,“哈耶克1957年接受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杨建飞、刘宏雄,1999),而且哈耶克自己也说,“我们从卡尔·波普尔那儿知道(1934/1959),我们的目标只能是尽量加快我们犯错误的过程”。

哈耶克的道路自信

借助于两种理性主义的区分,哈耶克以之作为武器,对计划经济展开了猛烈的批判,以坚定地维护自由市场经济,这就构成了哈耶克的道路自信。

哈耶克所谓的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包括一切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实施干预的理论主张,如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他认为这些理论主张都是等同的,“他把它们统统归为‘集体主义’、‘计划主义’、‘集权主义’,认为它们统统是通向奴役的道路,尤其憎恶(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靳玉英,2001)。因此,哈耶克对计划经济的批判也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批判,反之亦然。但他所谓的社会主义主要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所提倡的科学社会主义,后者只是他所批判的一种,是他最憎恶的但不是他最主要批判的。他批判的主要对象是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是建构论理性主义的产物。他(2003)指出,“对社会现象进行自觉控制的理想,在经济学领域里影响最大,当前‘经济计划’的流行,可以直接追溯到我们前面讨论过的惟科学主义观念的得势。这个领域中的惟科学主义理想,是以应用科学家,尤其是工程师所采取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不妨把讨论这种影响与评价工程师的典型理想结合起来”。即,现代应用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科学主义的盛行,由此产生了在经济领域实行计划控制的信念。因此他认为,反对计划经济与反对建构论理性主义是一致的。

哈耶克认为,实行计划经济或社会主义是错误的极其危险的。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行社会主义的计算不可能。除了秉承其老师米塞斯的思想外,哈耶克从其知识论出发,对社会主义计算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他认为,知识是分立的,计划当局无力使之集中,并且情势是变化的,人们对何种消费更重要的评判依情势而定,计划当局也无力安排,所以计划当局如果想剥夺个人自由选择商品的裁量权,事事亲躬,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实行计划经济必然剥夺个人自由,必然是通向奴役之路。哈耶克(2003)认为,“在没有私有财产权的条件下,竞争必定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因此这个方面的问题也只得留待中央权力机构经由专断决策的方式去解决”。结果,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所有的产品都归集体所有,由中央权力机构统一指导所有物质性生产资源的使用,因而中央权力机构可以命令任何人做任何事情。这就必然导致个人自由的丧失和极权主义政府的出现。他认为法西斯主义的出现正好证实了这一点,“法西斯主义不过是集中控制全部经济活动所导致的同一种极权主义的不同变种”,所以如果隐含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央计划经济和社会之过程中的极权主义趋势得不到制约,那么俄国和德国的命运也同样会成为英国的命运。

第三,实行凯恩斯主义既解决不了失业,又解决不了通胀。凯恩斯主义是为了应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而产生的,它主张通过通货膨胀扩大就业。因此,其实质在于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在哈耶克看来,“它将破坏货币通过价格体系在市场经济中本该发挥的那种传递信息的作用,使市场经济自身所具有的自动调节功能失效,使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经济处于失衡状态,经济波动频繁”(靳玉英,2001)。其结果是,“首先,为了达到其目标,这种通货膨胀会不断加剧,而这种加速度的通货膨胀,迟早会达到让整个市场经济秩序失效的程度”;“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从长远看,这种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更多的失业,其结果甚至比它要阻止的情况更为严重,即陷入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凯恩斯主义以牺牲通胀来解决失业,结果只会导致更严重的通胀和失业。哈耶克认为凯恩斯主义之所以陷入悖论和失灵,不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缘故,只是因为“它的论证与年代久远的小店主意识颇相吻合,即他的生意兴隆,全赖消费者对他的货物有所需求”这样一种心理原因。

为了反对社会主义计划,哈耶克提出了自由主义计划。哈耶克认为,他与社会主义的分歧“不是价值上的分歧,而是有关具体措施将会造成的结果的分歧”,因此社会主义的错误不在于它要实现的价值目标,而在于它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错误的,要纠正社会主义的错误,就必须正确地辨明它的手段。

哈耶克认为,计划这个概念歧义丛生,自由主义计划比社会主义计划其含义更科学。所谓自由主义计划,就是承认计划只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是个人自己的计划即服务于个人自己目的的计划。自由主义计划的特点是,为了个人的目标“仅仅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永久性框架,在这一框架之内,不同的个人会按照他们各自的计划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具有强制权的人应当“把自己局限于一般性地创造条件,使个人的知识和创造性有最好的空间,从而使他们能够最成功地进行计划”。他认为,只有自由主义计划才与他的知识论一致,才是科学的。

为了实行自由主义计划,哈耶克认为最重要的是发展市场经济。他认为,正如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样,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等于个人自由。市场经济是他毕生都为之辩护和坚定维护的。他之所以维护市场经济,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与进化论理性主义一致,是利用分立的个人知识以有效利用资源的唯一手段。哈耶克(2003)指出,“可见,保证我们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如何使一时一地的具体知识得到最有效利用的问题;理性的社会秩序的设计者所面对的任务,是要找出如何使这些分散的知识得到最好的利用。……一个从事计划的结构,根本不可能直接掌握它们的全部相关细节。……因此,要想使它得到利用,就不能自觉地把它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只能利用某种机制,它把具体的决策留给拥有这种知识的人去做,并为此向他们提供有关一般环境的信息,使他们能够最好地利用只有他们自己了解的那些具体条件。这正是各种不同的‘市场’所发挥的作用”。

此外,市场经济是维护社会文明的关键。“在哈耶克看来,文明社会之所以优于原始社会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文明社会能够维持更多人口的生活;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在于工业社会能够增加多少人口数量而经济核算就是生命个数的计算”(安德鲁·甘希尔,2002)。据此他认为,资本主义是比社会主义更加文明的社会,因为资本主义使人口大量增加,资产阶级“创造”和养活了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尽管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是仍然能够生存生活,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无产阶级的境遇也在持续改善。当然他也看到,市场经济必然产生两极分化,使一部分最贫穷人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但是他认为,只要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了,这也未尝不可。更重要的是,他认为,“人们加之于资本主义制度身上的很多罪名,其实应该归咎于资本主义前的制度之残余或复活:垄断要么是不够明智的国家活动的直接后果,要么就是由于没有弄清竞争秩序要平稳运行,需要某种合适的法律框架”。即,资本主义即使是罪恶的,也不是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而是资本主义之前的制度所留下的残余造成的。

哈耶克的制度自信

为了进一步批判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哈耶克提出和区分了人造秩序和自发秩序,并激烈批判人造秩序,坚定维护自发秩序,确立了他对自发秩序的制度自信。

在哈耶克看来,所谓秩序(order),就是由人的知识所组织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系统),“即它是‘一种事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各种各样的要素(指个人的知识——引者注)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以至于我们可以根据对整体中某个特殊部分要素的认识,去形成对其余部分的正确预期,或者至少是有机会被证明为正确的预期’”(邓正来,2004)。因此,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必然导致对秩序的理解不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秩序。为了保持社会主义秩序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秩序与市场经济的含义在逻辑上一致,他首先区分了Economy(经济)和交换系统(cartallaxy)。

在他看来,“Economy(经济)一词既指致力于一系列统一的目标而对资源进行的精心安排的组织,如家政和企业,以及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组织,又指由许多相互联系的这类Economy所组成的结构,即我们所说的社会经济、国民经济或‘世界经济’,它们常常也被简称为‘经济’”。因此,经济与建构论理性主义一致,它与计划组合形成计划经济合乎逻辑,但若与市场组合就不符合逻辑了,因为市场经济应当与进化论理性主义一致。因此,哈耶克别出心裁,从词源上另找一词“交换系统”(cartallaxy)来指市场本身。“这种旧词新用的做法,主要的目的是强调,Cartallaxy既不应当、也不能被用来服务于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因此对它的表现也不能根据具体结果的总和加以评价”。这样,“市场经济”就成了“市场交往系统”,达到了逻辑的一致。

在哈耶克看来,计划经济与市场交往系统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秩序,与之对应,他提出了人造秩序与自发秩序。哈耶克的人造秩序就是“人为秩序”、“Taxis”、“Teleocracy”(目标的统治),指由人之计划或设想建构的计划秩序,主要是计划经济秩序。哈耶克的自发秩序,也就是“自生自发秩序”(Spontaneousorder)、“自我成长的秩序”(self-generatingorder)、“自我组织的秩序”(self-organizingorder)、“行动结构”、“Cosmos”、“Nomocracy”(规则的统治),指独立于人之计划外、在人之行动作用下偶然生成的一种秩序,主要是市场秩序。“自发秩序包括两个必要的机制,一是个人对具体情况的调适,另一个是人们对某些规则的普遍遵守……规则与个人调适构成了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的全部内容”(靳玉英,2001)。哈耶克晚年在《致命的自负》中称之为扩展秩序,“意指这种自发秩序必须从家庭分工,扩展到国内的社会分工,再扩展到国际分工,直到全人类都被纳入这个合作的秩序内,这个过程是自发的”(靳玉英,2001)。

在他看来,人造秩序与建构论理性主义一致,自发秩序与进化论理性主义一致,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目的性与非目的性。人造秩序是人为设计的产物,其最根本特点是目的性,是指向特定目的,为特定人的特定目的服务的。自发秩序是在普遍规则约束下知识分立而有限的个人在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自发形成的,不指向特定目的,也不为特定目的服务。因此,哈耶克把人造秩序称为“受目标统治的社会”即极权主义社会,而把自发秩序称为“法治社会”。二是封闭性与开放性。人造秩序是一种只有利于特定群体的封闭秩序而自发秩序是对所有人都平等开放的秩序,人造秩序是一种僵化而没有活力的秩序而自发秩序是一种充满活力不断进化的秩序。三是强制性与非强制性。人造秩序建立在命令与服从关系的基础上,上级对下级具有绝对权威,有权对下级实施强制性指挥。自发秩序以个人的意图和意愿为基础,只受普遍规则的约束,是个人追求自我利益的偶然产物,没有强制性。四是简单性与复杂性。由于人造秩序具有目的性、封闭性和强制性,所以它就简单明了,可以精确预测。相反,自发秩序没有设计者,没有整体的目的,有的只是个人的目的,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因此是一种复杂的秩序。五是非道德性与道德性。人造秩序没有自由平等,个人不能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不能因其而实现文明进化,因而是不道德的秩序。反之,自发秩序以体现个人自由平等的普遍规则作指引,个人能够自由追逐自我利益,社会文明也因之而不断进化,所以是一种合道德的秩序。

结论

总的来看,哈耶克的自信确实存在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是他坚持进化论理性主义批判建构论理性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主张人的认识变化发展的辩证观点反对孤立静止地看待人的认识的形而上学观点;二是实践证明哈耶克对计划经济和人造秩序缺陷和问题的批判比较有效,他所指出的计划经济的问题,如无法进行有效计算和抹杀个人的平等自由等,确实客观存在;三是他揭示了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某些一般规律,如知识、信息、货币、价格、竞争、产权、公平规则等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充分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哈耶克脱离实践,主观地从个人立场看问题,割裂个人认识发展与人类认识发展的关系,个人理性有限性与人类理性无限性的关系,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作为形式的资源配置手段与作为内容的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从片面发展计划经济的极端走向片面维护自由市场经济的极端,以致不敢正视自由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的问题,相反却极力为其辩护,这就使其理论最终成为一种片面的深刻和深刻的片面,而其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难免成为另一种“致命的自负”。

参考文献:

1.邓正来.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英]安德鲁·甘希尔著.王晓冬,朱之江译.自由的铁笼:哈耶克传[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英]哈耶克著.冯克利译.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论文演讲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4.[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预言的高潮:黑格尔、马克思及余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杨建飞,刘宏雄.经济哲学若干理论问题刍议[J].江海学刊,1999(6)

6.[英]哈耶克著.冯克利等译.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7.靳玉英.自由主义的旗手:弗·冯·哈耶克[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8.[英]哈耶克著.秋风译.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9.[英]艾伯斯坦著.秋风译.哈耶克传[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篇4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的规定性,它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量的规定性,它明确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的统一。

【摘要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问题是当代世界最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当代主流经济学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Grosfeld,1990)。尽管现代主流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关于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学说,但从总体上来说,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有一套现成的“过渡”理论或“转轨”理论用来指导经济体制国家改革的重大实践。这意味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而且这个实践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呢?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就是整个社会的共产(共同占有和共同生产)、整个社会的自由联合劳动、商品生产和竞争的消除、阶级的消灭等等。显然,这样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是不能结合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而言的。而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由发达资本主义脱胎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是基于当代实践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高形态共产主义。就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而言,我们的基本定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根本定位。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做了科学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确切地说,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一些学者在讨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中,总是把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形态的特征同市场经济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研究,如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仅仅归结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公有制形式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较低生产力水平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必然导致平均分配。这样来理解社会主义实质上降低了社会主义的标准,模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另一种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种基本制度本身就包含着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元的产权关系、包含着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产权主体的存在提供了市场经济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藕合有其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得以共同存在的一个前提。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的生成确实是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但在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并没有演化为以市场为中心在社会范围的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存在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而分工越发达,单个私人资本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就越有限。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这一矛盾的解决,一是通过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组织方式的变革实现财产占有与运作的社会化来解决的。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我们选择了公有制度而西方国家则是通过选择了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来解决这一矛盾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消除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因财产一定形式的社会化运作而使其经济体制演变为计划经济体制,因此笔者认为把市场经济区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不科学的。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它直接联系的或调节的对象是生产要素或财产的组织单位——企业,而不是所有制制度。市场制度所要求的是采取什么样的生产要素或财产组织形式使企业既能适应财产社会化运作的要求,又能按照市场价格信号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经济主体。历史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法人产权独立于所有权,所有权与法人产权分离与制衡机制的创立,曾使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突破自身的局限,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在社会范围内组织生产。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公有制财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所有制社会结构的调整,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与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的相藕合,也与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经济低效率直接相关。本来意义上的计划经济是以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的,全部社会生产都要有组织地进行,社会对全部劳动和资源都要有计划地配置和调节,商品也就随之自动消失了。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同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共产主义是相同的。从计划经济的现实来看,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的计划经济,共同特点都是排斥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其运行机制是通过国家的统一计划和行政手段来调节,计划经济运行的基础是政治安排,而政治的本质是支配与强制,即国家对社会经济实行全面垄断和政府的超经济强制,因而是一种“统制经济”、“命令经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单纯理解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有三个最为基本的特征: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这与计划经济的基础和本质是根本对立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借以产生和存在的制度基础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奢望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改良出市场经济。事实上无论是理论意义

上的计划经济还是实践意义上的“统制经济”都是同市场经济相根本对立的。如果不是这样来理解,那么就意味着不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就可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种模煳认识是非常有害的。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真正的计划经济只有在市场经济的历史任务完成之后才会出现,而“统制经济”实际上是超越客观实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制度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有着一种与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世界性背景和意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界或地域限制的,市场经济的这种属性必然要求打破国家或地域的限制,从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跨国公司的出现正是市场经济这种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因此,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趋势,无疑使中国经济隔离于世界市场的“经济鲁宾逊”式的设计最终归于梦想。世界需要中国,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问题的另一面是:中国也需要世界。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为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企业,而不是政府。因此,我国高度集中体制下的传统的经济模式中,政府作为一个超级的“经济托拉斯”来与国外企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和竞争,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必然导致经济的X非效率。因此中国建立与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相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有了理论上的或概念上的依据。我们把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置于国际大背景的坐标之中,就会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总体氛围的条件下的现实选择。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可以说,中国加入WTO的实质是同市场经济制度接轨。

二、市场化及其标准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市场化改革就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和价值取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不少学者也对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和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判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由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即市场化及其判断标准问题。

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至少需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理解市场化;二是市场化有无标准;三是市场化的研究方法问题。

市场化是一个与市场经济直接相联系的范畴。国内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市场化的理解是有一些分歧的。例如,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认为,市场化是指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行政配置向市场调节的转化,具体说,就是“取消或放松国家对商品生产要素供求数量及价格的管制”。而较早系统研究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市场化进程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持续地增大,对市场机制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增强的演变过程。市场机制包括供求、竞争、价格、风险、利益机制等,是市场化理论含义的延伸[3]。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持续地增大的过程这个定义非常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正统规范,但是忽略了市场经济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人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见物不见人。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自从19世纪末新古典主义的创始人马歇尔等分析供给与需求以来,资源配置问题就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但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供给和需求背后恰恰是人作为市场主体的行为,因此现代经济学把市场过程更多地理解为市场主体的博弈行为和博弈过程。另外把市场化单纯理解为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会偏离市场化的本质。已如前述,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私有财产制度、自由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把市场经济理解为市场机制调节配置资源的过程,是有一定的理论假设和前提的,那就是在一个完全竞争和市场化已经完成的经济中,在私有财产和经济自由已成为既定前提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自然就是由市场配置资源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市场经济才被称为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制度或经济形式。经济市场化就其本质来说,首先是经济主体的经济自由权利的确立、实施和得到有效保障的过程。经济自由权既包括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也包括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化的实质就是经济自由化。市场主体在明确的产权关系和平等互利的条件下,自主从事交易活动,交易双方不仅能够从中获得利,而且还能够创造合作剩余,这样就使原来我们认为并不增加社会财富的交易活动具有了生产性,市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也因此凸现出来。

第二个问题,关于市场化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问题,专家学者们也是有不同的观点。多数研究者认为市场化进程有绝对的标准。这种观点最有代表性的学者陈宗胜教授认为,要判断和评价体制改革是否达到目标,就必须对测度市场化程度的标准作出界定,尽管这是一个难以统一的复杂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作出统一的结论。所以,他认为,应以100%作为完全的市场化的标准,以0%作为完全计划化的标准。其理由是由于各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国家对不同领域的干预、在不同时期的干预都不完全一致,所以,如果不是以100%来界定完全的市场化(尽管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市场化程度达到100%),而以某一个市场发达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作为对比的基础或参照系,那么,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失去统一的标准,同一个国家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时期的比较也会发生困难。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化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相对意义[8]。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计算或测度市场化程度的绝对值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也不能从绝对值的意义上去理解市场化程度。说一个国家的市场化达到一个百分数,会给人一个错觉,好像世界上存在一个100%市场化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并不存在;即使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调控的手段、方式、程度等方面也不完全可比;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化的内涵也相应改变,所以,不存在一个静态不变的市场经济标准。因此,对市场化进程的绝对评价是无意义的,而只能进行不同地区之间进程快慢的相对比较,即以名次之类的顺序尺度进行衡量。

笔者认为,市场化不仅在性质上是

可以定性的,市场化的过程在本质上可以看做是经济自由化的过程,而且在标准上也是可以界定的。也就是说市场化的含义是双重的,既包含过程,也是指一定的标准,严格来说它是指市场经济发育的一定程度而言的。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假设一个国家的市场化水平是从5%向10%过渡,我们就不能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市场化了。这就意味着市场化不能单纯是指过程而言的。其次对于标准来说,它是从静态的角度对市场化的程度的一个限定,即规定了市场化的最低标准,比如说5%就不能说是市场化了。至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交易越来越突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在全球范围组织经济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市场化程度只能进行相对比较等观点,并不能说明市场化本身是不能测定的,而只是说明市场化的测度的研究方法问题。

关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市场化程度在15%以下可称为非市场经济或坟墓经济,市场化程度在80%以上可称为成熟或标准的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60%—70%之间可称为准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在40%—50%可称为转轨中经济,市场化程度在50%—60%左右可称之为接近准市场经济或转轨中经济。国内学者对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尚有一些不同的判断,主要是有高、中、低三种估计,高位估计是65%,中位估计是55%—60%,低位估计是60%[7]。正是基于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基本达到或已经接近60%的判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新世纪5—10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我认为关于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判断基本上是比较准确的,国外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据世界遗产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利用50多个经济指标对世界150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化程度的评价结果,中国市场化程度大致相当于美国的50%,考虑到可存在的人为的偏差,中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估计至多达到美国的60%—65%,处于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认为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对于十五期间,要在5—10年中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有相当的难度。从西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英国、美国和日本来看,英国大体上用了250年使英国成为标准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用了10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封建制度几千年,计划经济30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长期的社会革命,对此,我们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如生产要素市场化问题、市民社会的建构问题等等,对此我们应当有科学的判断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市场化程度的研究和判断,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国内学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主要有:江晓薇、宋红旭[5]提出的测算指标是:(1)企业自主度:包括企业的14项自主权,即生产经营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口权、投资决策权、税后利润分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资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2)市场国内开放度: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价格调节、投资管理;(3)市场对外开放度:包括进口依存序、非关税壁垒,直接投资实际额;(4)宏观调控度:包括税收负担、政府补贴、贸易管理、社会消费、信贷管理;国家计委课题组[6]是从商品市场(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入手进行测算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际上就是国家已经放开、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量的那一部分占全部市场的比重。顾海兵[7]则是从要素市场化方面进行研究。他提出的测度指标包括:(1)劳动力市场化,包括农村劳动力市场、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的户口管理体制及城镇、城乡的户口封闭体制;(2)资金市场化,包括资金市场的主体结构、资金结构、利率结构;(3)生产市场化,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三产业;(4)价格市场化,包括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房地产价格、医疗价格。陈宗胜[3]认为,对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测度,最好按经济体制自身的构成,即企业、政府、市场三方面展开分析。徐明华[8]则从8个方面进行了测算,这8个方面包括:(1)所有制结构:包括工业总产值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等5项具体指标;(2)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效率:包括GDP与政府消费之比、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等6项具体指标;(3)投资的市场化: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基建投资中非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比重等3项指标;(4)商品市场发育:包括出口总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商品销售额与工农业产值之比等3项指标;(5)要素市场发育:包括合同制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每万人职业介绍机构数等5项指标;(6)对外开放:包括外贸依存度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2项指标;(7)经济活动频度:包括每万人商业网点数、每万人工业企业单位数等3项指标;(8)人的观念:包括每万人个体户数、每万人私营企业投资者数等4项指标。笔者认为,运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来探索研究市场化的程度判断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实上每个指标体系都不能做到完全真实地反映市场化的程度,重要的也不是运用不同指标体系判断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而是对市场化进程的基本趋势的把握。就研究方法而言,笔者认为应当结合借鉴美国遗产基金会的研究方法,该基金会的经济学家首先把经济自由化定义为“对于政府在生产、分配、消费等方面管束的消除”。他们对经济自由化指数的测量也是针对政府对于经济所施加的束缚程度进行考察,因此这种考察的具体对象主要是政府的相关政策。这种考察是对影响经济自由化的“投入”方而不是“产出”方进行考察;该机构共设置50项变量或指标,采用分值测度的方法进行“打分”和评估。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考察制度因素对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当然影响一个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的差异还有人口素质、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考虑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盛洪。市场化的条件、限度和形式[J]。经济研究,1992,(11)。

[2]张灿,谢思全,董利。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

测度[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

[3]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陈文通。如何正确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N]。北京日报,2002-04-19.

[5]江晓薇,宋红旭。中国市场经济度的探索[J]。管理世界,1995,(6)。

[6]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课题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判断[J]。宏观经济管理,1996,(2)。

[7]顾海兵。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最新估计与预测[J]。管理世界,1997,(2)。

[8]徐明华。经济市场化进程:方法讨论与若干地区比较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5)。

[9]盛洪。关于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过渡过程的研究[J]。经济研究,1996,(1)。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篇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已经过去整整20年了。20年来,在这次会议所确立的理论、路线指引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令世人瞩目,就法治和法学领域来看,20年的突破和成就也有目共睹。回顾和总结这20年的成就,无疑对于展望和进入21世纪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20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件大事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也为我们思考国家和社会、公法和私法的关系提供了条件。

第一件大事涉及的是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关于后者,恩格斯曾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6页。)这段至理名言说明了国家与社会是两个不同的存在。社会是基础的力量;国家则是驾于其上的力量。社会的作用主要是经济性的,在国家出现之前,社会自身的经济生活已经运转不知有几千年了;而国家的作用是政治性的,它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为了把利益冲突的阶级保持在政治秩序的范围内。依照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的论述,社会即指“市民社会”,国家即指“政治国家”。国家和社会不能混淆,二者的功能是不同的。这在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中是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是如此。认识不到这一点,混淆二者的作用,就要产生根本性的错误。

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存在80多年了。总结80年来的经验教训,重要的一点就是普遍地、程度不同地没有正确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表现在:第一,过分强调国家的作用而忽视甚至取消社会自身的作用。国家作用的手段主要是强制,社会作用的手段主要是自治。国家作用是政治作用,是统治阶级的能动作用,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社会的作用主要是经济作用,是社会成员的能动作用,它体现的是社会成员的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经济生活的规律。过分强调国家的作用必然会影响社会成员自身的积极性,夸大执政党的主观能动作用,以致阻碍经济按其规律发展。第二,国家过分地、不必要地干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有其多个层面:经济方面诸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家庭方面诸如爱情、婚姻、抚养、继承;意识方面诸如道德、信仰、教育、文化;等等。统治阶级和执政党试图利用国家力量指导并适当干预这些领域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想以国家的力量全面干预这些社会生活、甚至想靠国家的组织力量、强制力量粗暴地代替社会的自治力量,结果证明是失败的。我国时期在农村试图以公共食堂代替家庭饮食生活就是最明显的例证。第三,没有正确地理解和处理好两种不同性质法律的关系。国家和法律的关系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法律依靠的是国家的力量,没有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也就没有法律本身。这一点,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是重视的。另一方面,调整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法律与调整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法律,在其性质、手段等方面又有不同之处。有关政治国家的法律是为公法,有关市民社会的法律是为私法,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是以国家和社会职能的不同为背景,决不像有些人主观臆断地认为公法是公有制的法,而私法是私有制的法。由于列宁的一段话被误译,致使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社会主义只有公法而无私法。这样一来,就把本来是调整政治国家的法律及其手段应用到调整“市民社会”生活中去了。(我们今天可以不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终究已经不是17、18世纪的那种社会了,但社会自身仍然存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过分强调国家的能动作用,为国家通过强制手段全面干预一切社会生活找到了法律依据。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在理论上弄清政治和经济、国家和社会、公法和私法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但是应当说,这一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国家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时代应该过去了,相应的观念也应当更新。我们既不是不要国家的无政府主义者,也不是国家万能的国家主义者,我们是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就应当以社会为本位,不忘社会自身的作用和利益。

苏联的法学和西方国家法学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苏联的法学总是把法和国家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这在法学学科的名称上表现得最充分,如“国家与法的理论”、“国家与法的历史”等。似乎法只能是国家的工具和附属物。在西方国家,法学的研究则更多地把法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法社会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应该承认,法是和国家、社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今天我们所要特别关注的应当是进一步把法和社会联系起来。发展法社会学,重视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进一步发展法学的重要一环。

把法和社会联系起来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承认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仍然有一定程度上或者相当大程度上存在着“自治的社会”或“社会的自治”。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就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意志。公法强调的是国家意志,社会上任何个人或团体均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国家意志之上;私法的许多领域则容许个人或团体的意志不同于国家的意志。只有当事人的意志而没有国家的意志当然不行;反过来,只有国家的意志而无当事人的意志也不行。重要的是要准确地界定在法律调整的领域内,哪些应当是国家意志高于当事人意志,哪些应允许当事人的意志不同于国家意志。任何方面的过分倾斜均属错误地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句话,在调整社会生活的法律中应该正确地确定,哪些领域“法定优先于约定”,哪些领域应当是“约定优先于法定”。

关于20年来发生的第二件大事-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从斯大林的一个著名论断谈起。斯大林曾提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组织经济”的职能,而资本主义国家则没有这一职能。这里,国家的这种“组织经济的职能”实际上就是指利用中央计划的手段把生产、流通、分配乃至消费都高度组织起来。一句话,就是全面地用国家的职能代替社会的职能。这一论断后来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影响至深。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会带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相应地,应当确立适应这种变化的法律观念。

首先,国家组织经济之手是计划,社会组织经济之手是市场。苏联的法学理论就把计划看做是法律,违反计划就是违反国家强制性的法律。从法律角度看,一切都离不开利益和意志,权利义务都不过是利益和意志的法律表现。计划是代表国家的利益和意志。虽然主观上执政党认为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就是全社会的利益和意志-“国家即是全民”,但事实上,客观上,国家的利益和意志永远不能与社会的利益和意志完全划等号。市场是代表社会每一经济活动成员的利益和意志,每个成员都按其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进行活动,这就需要国家的指导和必要干预。总的说来,计划经济属公法领域和公法手段;市场则属私法领域和私法手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每个成员按其自身利益和意志的经济活动属私法领域和私法手段,而国家对其必要的管理和干预则属公法领域和公法手段。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就意味着从公法优先到私法优先。当然,私法优先只能就市场而言,不能任意扩大。

其次,法律既包含意志、又包含规律,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者的意志;规律是社会经济的内在法则、正义公平的法则。法律应是这种主客观的统一。这一原则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到是很不容易的。鉴于过去忽视客观规律的唯意志论给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灾难,今天,我们要特别强调法律应符合客观规律。市场经济的法律就需要强调符合经济规律,民法通则中的基本原则诸如“平等、自愿、等价有偿”首先是客观经济的规律而不是统治阶级意志决定的。我们说市场经济活动的法律具有国际共同性(如海商法、票据法等),也是由这种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而不是什么人的偏好。法律虽然总的说来应视为主客观的统一,但在公法领域内,主观的决定因素,即统治阶级、立法者依其利益和意志而自由选择法律如何规范的程度,当然要远比私法领域为高。在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阶段,在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强调私法范围内法律应首先符合经济规律、体现经济规律,这是无可非议的,绝对正确的。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篇6

这个观点是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理论较有代表性的看法·它涉及到经济周期理论或广而言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友法等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首先,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包不包含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熊否用体制、机制解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姗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揭示社会主义经济本质为己任,它是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和许涤新同志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都认为,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性产关系)的发展规律的科学”,也由于《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著作一所以,人们一般认为戏资本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完整地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但是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围的传统框架提出了挑战。既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那么,它同政治经济学的其它部分如资本主义部分,在研究范围从而研究对象上,是否同、一?如界说研究资本二般性质的《资本论冲勺对象就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从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那么,研究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理论经济学置于何处?前述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波动周期性的同志正是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理论经济学排除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大门,认为体制等是外生的可以改变的变量,不具有根本性,而拘泥于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这不能将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引向深入。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经济周期理论)应不应当研究经济运行及发展关系?这是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汤在新教授在《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一文中进行了深刻分析。他认为把考察资本一般性质的《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等同起来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解,而用《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来规范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误用。我很赞同汤在新教授的分析。他说,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在考察生产力、物质财富的生产怎样在一定关系下进行和发展的同时,揭示这种生产的历史过渡性。撇开前者,不成其为政治经济学;撇开后者,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了突出马克思实现的革命变革,说明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区别,把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人们不应忽视了这种研究是以全面考察一定社会形态中生产的运行、财富的增长为前提和依据的。①事实上,经济学界近年也开始从体制角度对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作出可贵的研究。完全局限于“本“质”研究,忽视运行层次,是解释不了社会主义复杂的经济现象的。

其次,即使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可由社会主义本质关系决定,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状态与运行方式、经济本质与实现形式仍有差别。如果我没有理解错,前述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波动周期性的同志实际上是将本质与现象合而为一的。因为它蕴含着一定的理论前提,如社会主义是利益一致的统一体。显然,这没有区分本质层次的利益主体与运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的差别,一个决定资源配置的性质,一个解决经济犷凉护怎样配置即配置方式问题。藏混淆两层次的利益主体,就难免使问题简单化,这里笔者引证一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同性质的学术思潮,深化这一问题认识。

本世纪初到20年代末,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中曾出现了一股否定社会主义存在政治经济学的思潮。这股思潮首先由一度研究过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者提出,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流传.德国的桑巴特和俄国的杜冈一巴拉诺夫斯基早年都曾研究过马克思主.义,以后又都背离马克思主义。但桑巴特在1901年出版的《现代资本主义》中就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可能有政治经济学,因为在那里占统治地位的,不是盲目的经济规律,而是有经济目的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学者此后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卢森堡在《国民经济学入门》中说:“一旦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经济让位于全体劳动人民的社会有意识地组织和领导起来的计划经济制度的时候,作为科学的国民经济学就将失去它的作用了’,②.布哈林也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经济学……只保留‘经济地理’—一种记述的科学和‘经济政策’的规范科学‘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简单而明确,这些关系的物的、拜物教性的表现方式将会消除,而代替自发生活的规律性的,将会是集体自觉行动的规律性”。⑧“只要我们来研究有组织的社会经济,那末,政治经济学的一切基本‘问题’如价值、价格、利润等问题就都消失了。在这里,‘人和人的关系’不是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社会经济不是由市场和竞争的盲目力量来调节的’,①.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甚至认为:“人们关系的本质及其表面形式是一致的。”

历史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不探究分析这一有代表性观点的根源。自然,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没有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精髓,拘泥于马克思主义部分原理的逻辑推演是’阿原因的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们认识的绝对化。他们无一不认为理论经济学是以商品生产为基础关于无组织的社会经济的科学,而社会主义人与人的关系不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人们之间关系的本质与表现形式是一致的,“物的、拜物教性的表现方式将会消除”;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有的是有组织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不是由自发的规律和盲目的力量所调节,而是由自觉实行的计划来调节等等。这就难怪一大批并非庸才浅识的经济学家为今天看来错误似乎极为明显的思潮所影响.执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具有自动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要求,从而从本质上克服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的同志,也有相同的病症。社会主义消灭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实现了全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人民进行“自主联合劳动”,是国家的主人,但是,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并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行政或计划手段自行调整解决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和困难,保持社会对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显得软弱无力。这些同志忘记了复杂的经济现象,忘记了事物的差别和矛盾的普遍性;这是传统政治经济学否认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理论根源

二、其实,从体制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周期并不是新发现,人们早已作出种种解释。但是,这种研究存在诸多缺陷:第一没解决体制研究在周期理论中的地位问题(本文第一部,分),第二,局限于传统计划体制,缺乏社会主义多种模式的比较分析,第三,没有运行主体或波动主体的考察。本文在确定体制研究在周期理论中的地位后.拟对后二个问题作些探究。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社会下进行决策并执行有关生产、收入和消费决策的一组机制和制度。③一般说,它包括‘产权制度、管理和经营机制、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组合结构,以及经济资源的配置机制等。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的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屯生活”。①因此,可以从经济体制两个最基本特质运行主体和运行方式进行理论分析.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市场机制作用已大大加强,动力结构、信息结构、决策结构较传统体制已有很大改变,经济周期波动的体制背景具有明显阶段性。这给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带来一定的困难。首先,国营和非国营部门的体制和经济行为不同,两部门经济波动的机理不一样。其次,国营部门改革前后的体制背景和行为构造不同,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也不一致。特别是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口标模式.更使经济运行主体、运行机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它也将深深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下而我们通过三个不同时期对经济波动进行逐一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波动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在总量波动和结构变动中,体制因素是一个较长的时问变量,用体制变革不能解释短期波动。在我国近和多年的经济发展时期,大的体制变革只有两次,而经济的短期波动却有10次之多‘①尽管如此,体制分析仍有它的好处:可以揭示一定体制下短波在形成上的共有因家,说咀经济如何在不稳定因素作用下,积累、传递周期性波动的因子。我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工业化水平很低,我们时常面临赶超的压力。因此,紧随革命和国有化风暴之后,我们建立并巩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对稳定新生政权起过重要作用、但它“高度集中化,垂直等级管理结构;非价格信号起支配作用,而价格、货币和利润的作用相当微弱,根据指令性计划指标进行控制。’,②这样在既不能保延信息结构向决策者提供用以作出抉择的信息,又不能保证动力结构使他们得以完成计划的情况下,决策的集中化就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从动力结构看。国有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都源于政府的统一计划或指令.企业的产出分配和利润形成过程也由政府决定。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技术生产,投入品从哪里来,产出品到哪里去,开发几项新产品,追加多少投资项目等等,都是由国家直接“经营”,企业行为不过是政府行为的反映。所以单纯用伞业行为很难对中国经济周期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相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是政府的发动。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我国后发展的工业化背景,我们的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具有强烈的扩张倾向,成为经济扩张继而经济波动的主体。

2.从信息结构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纵向的指令性计划,企业生产需要的物质、资金、劳动力等不是通过自由选择的市场舞台实现自动的供求均衡,而是按等级层次实行从上到下的纵向分配。这种以行政协调为基础的纵向要素分配流程,忽视了企业生产结构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多样性。中央计划手段的有限性与实际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日益不相适应,中央计划不可能替代市场的功能分配资源.信息从微观组织传递到各级行政机关,再由行政机关作出调整层层下达反馈回来,经历较长时段。经济生活中不稳定不平衡也素就可能由于出现的变化而被信息传递时滩累积起来.另一方面,企业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普通存在的是服从中央同一信号,一旦经济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在政府的同一信号下,企业就会同时同向同步波动。这是造成传统体制下波幅大的根源。

3.从决策结构看。计划经济应该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动态和长期趋势,采取市场所不能及的行动,保证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所需的比例。但是,计划中过度的行政干预阻碍了企业的随机波动,企业间部门间的交叉波动的可能性被堵塞。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下,经济波动几乎分布在过程的每一个时点上,甲企业(部门)的增长有可能伴随乙企业(部门)的衰退,经济波动在实际中常被抵消一部分。而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下,过度的纵向行政干预,划一的决策信号,加上经济扩张收缩中的放大效应,经济波动就呈现波幅大、频率高的特点。传统体,制时期我国经济波动周期长的为7年、短的只有两年,平均长度刁,习年.离差1.9年,美国1795~1937年共发生17次周期波动,平均长度为8.35年。我国经济波动的振幅,从波峰到谷底的落差,最高达66.2%,接近美国30年代大箫条的波幅70%,最低的也有8.5%,且有三次古典型波动。

(二)计划主导、结合市场体制卞的经济波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否定了生产资料单一全民化倾向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形式。但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之路艰难坎坷,常常受到旧的经济体制和过时的社会关索与政治关系的束缚和牵制,一方面,计划一块市场一块,计划与市场的机会主义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旧的经济体制J日的运行机制还以种种面孔种种方式掣肘经济的健康发解;社会主义经济运行里现双重性质。1,运行主体多元化。《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要“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坚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在这种政策下,形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其他经济成份(个体、私有、外资)为补充的格局。2.运行机制的双重化。首,先,是双重动力机制。国有企业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中型企业,由于国家控制,更多地住重社会目标和产品的使相价值,个体、私有或外资企业关心的多为利润和价值增殖。其次,是双重的信息机制.一是传统体制延伸下来的与计划二机制相协调的以国家计委、统计局与各级经济信息中心为核心的纵向信息体系,二是与市场相适应的不断产生的横向信息体系、。再次,是双重决策机制。表现为中央集中决策同多元主体分散决策。

应该说,上述经济主体多元化和运行机制双重化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运行。大量的集体经济、三资企业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企业经济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主一要接受市场调节,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是经常性的,投入组合也不断变化,它((l成为经济生活的新生力量。但是,近十几年改革并未真正触及到社会主义的根本—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还主要是行政的附属物,依赖于纵向的行政协调,其扩张和收缩依然取决于政府的意向。这决定了计划主导、结合市场体制下经济波动的特点是:1.波动主体由单一的政府转向政府与多层次非国有企业并存。不仅政府及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企业,而且大量接受市场信号的非国有企业也是经济波动的创造者和承受者。2.波动的幅度减小。由于大量非国有企业发挥作用,微观经济的目标取向和行为多样化了。当政府进行总量扩张时,受传统体制影响较大而改革不多的国有企业,往往会随政策而急速扩张。与之不同,私有或个体经济有可能在紧缩时期保持增长的强劲势头,或不像国有企业那样一刀切,而在减速的速度或幅度上平缓一些,这就减缓或部分熨平波动峰谷幅度。3.波动时点分散化。迄今为止,公有企业的价格、工资、劳动就业主要还是由国家计划推动,价格的上调下迭、职工工资的定级及劳保福利安排、就业的总量结构及流动性依然接受政府的控制,但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巅企业,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发挥,这就使经济不稳定因素有可能及时调整而被部分稀释或消化。非国有企业在市场引导下,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衰落,发展与破产交又变化,分散了经济波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波动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篇7

由于受会计工作性质影响,财务会计身份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既可以成为独立实体,又可以不是独立实体,为减少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应当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财务会计。因此,本文将从国内外对财务会计定义入手,从经济学角度阐述财务会计定义。

关键词:

经济学角度;财务会计;定义

在经济与科技的影响下,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会计定义还不够完善,尤其是财务会计定义还不够明确,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会计定义进行研究,以便正确认识财务会计。

一、国内外对财务会计的定义

首先,从国内角度讲,在不同时期对财务会计有不同认识。如上世纪五十年代认为财务会计就是一种经济核算,能够将经济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经济现象体现出来。而到了六十年代处财务会计就被认定是一种计量与分析工作,在七十年代时认为人财务会计是通过货币而体现出来的记账行为,主要用于记录各种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以便反映经济发展成果。其次,在国外的研究中,也对财务会计下了多种定义,如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会计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财务信息,用于构建经济信息系统,而日本会计学家则认为会计就是通过货币完成资本循环。本文认为,财务会计只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涵盖了传统会计技术与计量多种方法,所以,应关注企业,联系市场并为其构建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更要将财务报表确认作为中心环节,且引入其他财务披露信息作为补充,进而做好财务会计工作。

二、从经济学角度阐述财务会计的定义

要了解财务会计,正确认识财务会计工作,需要从经济学角度阐述财务会计定义,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企业

企业是商品的生产者,而是为劳务人员提供工作场所的地方,由于企业的存在,社会经济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所追求的莫过于经济效益,为获得更多利润,企业也需要发行证券,或并购其他企业,在实现了再分配以后进而扩大社会资源。在资源配置中,第一次配置由市场完成,再次配置则由企业完成。企业就是将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再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扩大企业财富。

(二)服务市场

企业发展离不开市场,供需双方通过协商决定交易价格,在交易完成以后,便开始调节市场经济。对于服务市场来说,拥有很多参与者,这些参与者既可以是卖方又可以是买方,而市场的作用就是为其提供公平竞争平台。由于市场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等多个市场,而财务会计所指市场则是资本市场。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基本可以定义为有效市场,这样的市场中所带有的会计信息也具有真实性与公开性,这主要是指具有收益性的财务信息。对于所有上市企业来说,都要进入到资本市场中,这就需要有可靠的财务报告作为依据,上市公司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做好财务报告,编制好财务信息。企业要保证配置投资有效,就要注意财务报告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财务交流,并强化市场流动。公开后的财务信息基本可以认定为是公共产品,而没有公开的财务报告则是私人产品。从市场参与者角度来讲,其中不仅有市场监管者,还有财务信息鉴定者,同样也包括必要的中介机构。所有市场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要遵守市场既定规则,帮助投资人走出发展困境,并为其指明道路,减少不利风险的影响,这就需要通过传递市场财务信息来实现,利用财务信息促进市场发展。这也是利用财务信息实现市场资本转化的重要措施,更可以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财务信息与信息

对于会计来说,就是将企业经济数据转化为经济信息,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就要将企业交易发生活动转变为财务信息活动。对于企业财务信息来说,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能够描述事物特征;第二,阐述事物差异变动情况;第三,展现事物差异性。企业所掌握的资源与都是随着交易变化而变化。但若将交易数据转变为财务信息,由此而来的经济变化却难以被掌握。对于财务信息来说,提供者为企业,若将其在市场上公开,那么这些财务信息就成为了公共产品,能够被所有信息使用者掌握。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始终将获得经济利润放在首位,所以经常需要发行证券或融资,有时也会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方式增强市场占有率,所以,财务信息就会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市场信息,不仅会为市场主体带来利益,还会操控市场,进而为整个市场服务,贡献于所有市场参与者。财务信息存在于整个企业活动中,能够将企业所有的经济行为体现出来,利用财务信息就是将企业活动用货币反映出来,具体来讲就是体现企业财务状况,展现企业现金流量等,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四)经济系统

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系统来说,就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创设经济系统,在该系统中不仅含有企业经济活动,还包括必要的财务数据,经过整理以后就能为使用者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让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来说,一定要保证输出信息真实有效,既不能损害企业利益,又不能让投资者经济利益受损,所以就要做好财务会计工作,保证系统输出精准高效,以便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经济状况。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其次做好财务信息检查,最后接受会计准则审计,且主要与国际权威部门的联系,采用合适的财务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但不能过度迷信权威,毕竟疏忽在所难免,并且要注意与现实的联系。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国内外对财务会计定义的认识并不相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财务会计的认识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财务会计定义,尤其要重视企业、市场在其中的作用,并从财务信息与信息以及经济系统等方面对此展开研究,这样的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财务会计定义的印象,只有正确认识财务会计才能更好的构建会计信息标准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作者:仲树单位: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月.财务会计在经济学角度下的定义[J].时代金融,2014,33:188+191

[2]郭勇.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融合研究[J].财会通讯,2015,04:5-8+4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篇8

论文摘要:知识革命对现代教育提出重大的冲击和挑战,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育变革实践指明方向。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的中国会计发展,需要基于建构主义的会计教学,培养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改革实践中复杂的结构不良性问题的高级会计人才。

本文以中国会计发展及会计教育为例,分析现代教育在知识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国会计教育改革实践,以培养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改革实践中,复杂的结构不良性现实问题的中国会计人才。

一、中国会计教育分析

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为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特别是为了控制和管理大型工业组织,会计发展成为一种结构化的定量技术方法,是科学管理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典框架下,政府外生于人类系统,会计师一般地以公共利益行事,会计被定义为客观地计量经济绩效的中立性社会机构,会计是一个理性的信息生产系统,以满足有效地制定决策的需要毕7,从这个方面看启挤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经济职能叭会计技术被普遍认为是客观的、中立的。这种中立性观点是经典框架的关键,由于会计涉及主观认识和判断,是基于一个特定的哲学立场,或者是政治联盟,因此,客观性和中立性成为会计的一个重要问题;承认会计数据与主观隆和相对性有关,将根本性地改变会计的社会职能;通过挑战经典经济理论基础的基本原则,以及质疑科学管理名义下应用的方法,会计作为一个社会机构,其被认可的职能将遭受怀疑眼。会计.被建立在良好结构性和数学逻辑基础之上卿;会计教育通过采用基于经典经济理论和经典科学方法的理论概念,接受了静态的均衡模型,使用结构化的、定量的方法,以明确定义的、简单的、结构良好的方式来讲授会计学科。

然而,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表明会计数据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是一个政治化过程。在一个政治环境中,有关会计程序是中立性的传统观点,将不再成立;会计人员在一个混乱的环境下行使会计职能,他们被自利驱动,被各种反映不同政治程序的社会经济利益诉求所捕获。由于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政策选择,涉及复杂的利益冲突,从哲学上看,这些决策属于“道德实践活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会计哲学和政治观点发生重要变化;会计实践发展变化更加复杂,明确界定的、有因果关系链的、结构良好的问题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大量新的复杂问题出现。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会计不再被视为一种独立于政治力量与社会利益的中立的、客观的职能,会计也不可能只关注经典框架下狭窄的职能,而不注意会计准则的社会和经济结果。尽管会计信息所处的相关新理论,例如,信息经济学、系统理论、控制理论、混沌理论数学等领域,及其哲学框架,在20世纪末期已经被考虑,但是会计教育却抵制了这些威胁,仍然将会计视为结构良好的技术规范,忽视了会计行为的政治化及其哲学立场。

为适应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中国会计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会计模式,向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的根本性转变阎。通过中国会计学术界“外向求索”,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会计经验,建立中国会计体系哪;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背景下中国会计改革30年,不断修订和完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发展的因应性,决定了各国会计因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同,而存在国家差别。会计研究都是以解决会计实务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的哗。对中国会计发展而言,一方面,会计研究需要立足于中国经济和社会政治环境;另一方面,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在充分理解、吸收西方会计经验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将它们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以解决中国的现实社会经济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及资本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历经30年改革开放,正值中国社会双重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环境快速变化,不断涌现新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及中国特殊的社会与经济转型问题。针对新兴经济中的会计教育与会计研究及会计实务三者的关系,美国会计学会前任会长迈克尔。戴尔蒙德(MichaelA.Diamond)特别提道,经济增长和繁荣的要求可能会使这些群体之间产生更多冲突,解决这一问题会变得更加困难和紧迫阴。中国会计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会计实务和会计研究人才,以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重要使命。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会计教育迫切需要更深层次的变革。

二、知识社会的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

(一)知识革命对现代教育的挑战和冲击

20世纪70年代,由于新科学与高技术迅猛发展,世界的运行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信息革命和知识革命,推动了知识经济崛起和知识社会变迁。由于知识的穿透性和吸引力,这场革命迅速传播到全球,使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化不断加快,其间依赖程度增加,相互影响越来越复杂。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认为,这种变革的经济和社会越来越建立于知识之上,知识社会的基本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或劳动力,而且将来也会是知识,社会价值是由“生产力”和“创新”创造出来的,这两者都是知识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因而,知识成为首要生产力,甚至伴随产生知识霸权,使知识成为民族国家在世界权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赌注。Schlechty认为,知识经济开发的不是机器的力量,而是大脑的力量—思考的力量、学习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学习型经济”,是信息发展模式所特有的,它驱动知识爆炸式激增,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新学科知识门类涌现,并且分化和综合化趋势并存。夸美纽斯(enius)要求“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宏愿变得渺茫,现代教育与学习方式因此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是最大的知识产业,对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引发各国相继掀起教育改革和学习方式变革的热潮。实际上,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学习社会”、“终生学习”概念以来,教育如何培养学习社会的公民的终生学习能力,以适应变化莫测的知识经济社会,便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关注的中心问题。

同时,信息技术革命也给现代教育带来巨大冲击:一方面,它摧毁了学校教育对知识的垄断地位,网络提供全球性的、个人的、交互的、廉价的、永远在发展中的知识资源,给每个人能够获得所有信息的工具;并且打破了有关学习的神话,例如,学校是学习最好的地方,只有教学导致学习,以及同一种方式学习等。这不得不引起对学校教育定位的重新思考,最终使教师的作用发生非常必要的变化。另一方面,知识爆炸使信息充斥,产生“数据烟雾”问题,大量信息以极快的速度传递,需要依靠大脑和思维才能处理这些来自各个渠道的数据、观点以及信息交流。但是,正如尼尔·波斯特曼(NeilPostman)所说,“对于应该如何选择信息或者如何评价信息,信息技术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智慧方面和道德方面的指导”。另外,知识经济的“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fundamentalism),决定了它既可以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市场固有的超道德性局限,会引起与其他社会价值观的冲突。这表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更需要知识社会的教育重在培养批判性思维,以人文精神、人类智慧来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从而实现超越知识经济。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正如WillardDaggett所说,“我们注意的是大学需要什么,而不是现实世界不断变化的需要”。也许正因为如此,拉塞克等认为,教育的内容对于这一使命的成功具有特殊重要性:一方面,它应当提供生活在一个带有科学的深刻印记的世界上所必需的知识和本领,另一方面,它还应当鼓励一些与这种科学相符的态度,以便在科学和道义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恢复平衡。

(二)建构主义认识论与知识社会的学习革命及教育改革

自1980年代末以来,西方教育学界试图从新的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对仍然误导教育的客观主义的认识论作深刻的反思。尽管建构主义的各范式之间本身存在分歧,但是所有的建构主义范式都采用超越主客二元论的方式来看待知识,主张知识是在动态互动中形成的,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建构,它开创了参照人脑的机制构建学习模型,是真正意义上对人的学习研究的开端;由此,学习理论和教育研究领域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一场彻底改变人类学习的理念与方式的革命已经兴起(总序)。这场学习革命与信息革命并行,是将现代有关人脑研究的令人惊异的发现与信息技术的力量相结合,其影响将甚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将触及和引发教育、文化、人性的一系列革命,改变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乃至整个人生(导论)。这场深刻的学习革命,使有关学校教育与教育过程的看法发生重大的转变—教育具有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服务性质,即新教育是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教育过程应该是认知和学习技能发展的源泉,这些认知功能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建构起来。人脑是学习的自然引擎,“基于脑的学习”被认为能够提供有关学习过程的最好决策的基础,因而,围绕脑的自然学习方式重新创设教育实践,可能是最简单和最为关键的教育变革。迄今为止,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尚未被发掘的领域,被冀盼着破解知识获得过程以实现真正的学习革命。国际教育改革专家麦克尔·富兰(MichaelFullan)的研究认为,关于学习理念的知识创造,一包括最前沿的脑研究、认知科学等,必须成为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中心。

斯特弗等说,“对于一个建构论的教育者来说,主要的挑战是使学生加人一系列的对话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角色从被加工的客体转化为对话关系的主体。教育主要通过相互间的互换,即通过协调对话参与者的行动而产生”。建构主义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在教育思想上强调认知主体的主动性,教育应该把主体性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教育为了改变学生,使学生在主体性学习活动中实现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活动目标,不是直接指向学生,而是要指向学生的活动。建构主义的中介行为的社会文化观,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维果斯基的观点。根据维果斯基理论的主要继承者之一阿莱克斯·柯祖林(AlexKozulin)论述,维果斯基洞察到教育过程对学生认知发展作出根本性的贡献,他认为,在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专门化了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包括了符号工具和合作学习程序,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和工具要有成人中介在其中传递,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动力学习来源;真正的学习主体是包括学生、成人以及社会给予的符号工具在内的互动的整体。斯特弗等论述了文本的“对话功能”(dialogicfunction),在教学互动中的重要作用,拓展了维果斯基的观点,他们认为,文本作为有意义的符号集,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明确单义功能,关注如何“充分地传达意义”‘第二种是“对话功能”,则考虑如何“产生新的意义”,第二种功能在于产生内部的多样化,对内化认知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当文本的对话功能在课堂话语中占据统治地位时,学生会把自己的话语和他人的话语作为思维的工具,并非简单地把它们当作可以接收、编码和储藏的信息;当单义的功能占支配地位时,出现相反的情形。对于建构论者来说,教育对话与实际应用环境尽可能地紧密结合;对教育过程的挑战不是在个体的头脑中存储事实、理论以及合理的探索程序,而是产生各种语境,使其中所形成的对话的价值和意义能被最充分地认识;或去创造各种条件,并使该条件下的对话能跟个人、共同体或国家当前的实际追求联系在一起。

三、知识社会的中国会计教育与学习和会计发展

(一)知识社会需要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对知识的不同看法,影响着人们对学习、教学的认识以及学校教育的发展。建构主义不再将知识看作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认为知识是发展的,知识具有建构性,和其他强调知识的社会性、知识的情境性、知识的复杂性、知识的默会性等全新知识观,使强调知识客观性的本质主义及其支配的中国现代教育模式中知识传授式教学和接受性学习遭受到质疑。具体地,以会计学科为例,会计实践发展变化更加复杂,而会计教育滞后于会计实践发展,仍然脱离现实地以明确定义的、简单化和结构良好的方式讲授会计学,这些预先设定的知识仅仅只能用于同初始学习时相似的情境中,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然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推动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的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能够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环境快速变化,特别是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实践中现实问题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这些复杂的结构不良性问题,需要他们能够在新的问题解决情境中重组已有知识。显然,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下的会计课程体系改革,不能满足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斯特弗等强调结构不良睦是普遍存在的。尽管在初级学习阶段,以及结构良好的问题中,按分科课程体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是有效的,但是存在着“简化倾向”,尤其是“分割化倾向”,使现实中相互高度依赖的概念要素被孤立地对待,而忽略了其相互作用的重要方面;这些课程内容通常只有在被纯化的、被限定的教育系统的氛围里,才能被理解和应用。他们认为,这种简单化妨碍了后来获得更高级的学习,或者导致错误的理解,因为即使在那些整体上结构良好性的知识领域,也有结构不良的方面,而且涉及到将知识应用到不受限制的、自然发生的情境或案例中的所有领域,都有着实质性的结构不良特点。因此,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经由信息社会向着鼓励知识创新、以培养知识创新人才为己任的知识社会转型之时。‘总序’,为克服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教学,可能导致学习者不能独立地将获得的知识迁移到与初始教学条件不同的新情境之中的障碍,需要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促进认知弹性的发展,适应理解的需要或问题解决情境的需要。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会计教育和会计发展

在21世纪之交,学习革命风起云涌,教育过程为建构终生学习所需的认知功能的看法,为知识社会的教育变革指明了方向。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其教育计划及其实施都需要“教育想象”(educationalimagination),这成为学校教育重新定位和教师作用转变可赖以的重要资源;在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而不是探究有严格的程式、处方或规则可供遵循的普适性教育规律。因而,本文旨在尝试性地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希望为深人地开展中国会计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提供有益的思考。基于建构主义的会计教育,不仅旨在培养会计人员的终生学习能力以适应会计的扩展变化,而且最关键的是通过会计教育功能促进会计不断发展,在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笔者就两个问题提出个人敝见来结束本文:

第一,关于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及其发展。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了不同于客观性知识的有效性与社会约定性,认为知识是发展的,知识具有建构性。对会计学科而言,会计发展的因应性特点,决定了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是特定会计环境建构的产物。在建构主义者的视角下,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只是经验性的知识生成,有关课程知识体系的客观性和真理是相对的。会计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由于受到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会计系统是开放的,因此,会计发展研究需要系统地考察诸多环境因素的复杂影响。通过各国会计的比较研究,以及研究中国会计在不同的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发展脉络,有利于理解、掌握和揭示会计学科发展的规律,推动会计学科在经济现代化浪潮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与时俱进地发展。会计教育对会计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使用教育功能,将会计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成果介绍引人会计教学,在会计教育、会计研究、会计实务三者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会计教育既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又能够关注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会计研究和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1篇9

关键词:医院统计工作意义现阶段

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并实行统计监督的一项专业工作,统计承担者重要的任务。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分工更加细致,统计的功能正在逐步扩大,在科学研究、国家决策与监督、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医院的一名工作者,探讨医院内部现阶段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加深医务工作人员对统计工作的理解,很有必要。接下来,笔者就现阶段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

从学科上讲,现阶段,无论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还是经济科学,都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的。权威资料显示:近年来,物理学预期中很多最伟大的成就都被公认为源于统计学法则,而并非依赖于因果律。同时,迄今为止,作为因果关系所接受的某些重要的法则,经过仔细研究后,均被证明具有统计学特征。统计工作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一手数据,而且为人类探索与发现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思路。

从使用目的上讲,在科学研究中,统计工作既可以用来进行探索创新,又可以用来进行可行性验证。有的科学研究是探索性研究,面对大量的数据资料,研究人员常常感到无处下手。而统计工作正好帮助研究者在大量的信息海洋中提取、浓缩信息,把无用信息丢弃掉。有的科学研究是可行性研究,这种研究一般有从假设开始,而一旦假设提出来之后剩下的工作是验证假设。这光靠逻辑推理论证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充足的现实论证。统计工作的调查统计与统计分析正好弥补了理论推理的不足,为可行性的论证提供了便利。

二、国家决策与监督的重要依据与手段

对于国家而言,统计工作是国家决策时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政策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

第一,统计工作可以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计划,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发展布局提供依据。每个国家在开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如果有效掌握了这些信息,必将对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确保各项事业有效开展。而统计工作就是要全面挖掘出国民经济于社会发展的水平、规模、速度、结构、效益、比例等,把握住其发展趋势与内在规律,为国家提供系统、准确与完整的统计信息,使国家的计划、规划与目标的制定都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

第二,统计工作是国家开展检查与监督的重要手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地区、各部门的贯彻执行情况如何,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制定的相关计划、规划、目标的实施情况、完成情况与进度情况如何等等有需要统计工作来来检验与衡量。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与检验,国家一方面可以全面把握相关政策、计划与目标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积极构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检验相关政策、计划与目标本身的合理性,这样可以及时调整,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总之,决策与监督是统计工作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与途径,统计工作做得好,才能有效地指导生产和建设,发展经济。

三、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

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数据,只有准确把握了数据信息,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也只有通过统计工作,才能准确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制定正确的经营管理战略。同时,统计工作作为加强财务监督、进行市场预测、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手段,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具体而言,统计工作对企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既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属性,如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企业的科技开发、财务盈亏、经营销售等方面的状况,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它既可以表现企业的生产、资产、人员、营销与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产品、技术与质量结构等方面的状况。既可以显示企业产量的增长情况,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率。

第三,它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投入产出等量化方面的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产品与服务方面的质的特征。

第四,它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相关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其他企业或行业的相关信息,能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

四、统计信息对于医院管理工作的作用

医院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在对于医院工作进行管理、医院事件上进行决策、医院政策上进行实施的有效性的充分保证,所以,医院统计工作信息对于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医院工作管理的重要基础。医院统计信息是一种有效且多方面评价医院各项工作的质量以及制定医院工作计划和医院发展规划的主要凭借及依据手段。

第二,制定有效规划指标的依据。医院统计信息往往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来反映医院近几年来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合理地运用该统计信息,不仅可以让医院领导对各科室的情况了如指掌,还可以为管理者制定有效规划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及支撑条件,进而引导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医疗质量管理的根本保障。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充分合理地运用统计信息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及时发现问题和主动采取改进措施的作用,进而提高医院本身的医疗质量水平。

第四,医院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重点依据。医院统计信息往往可以作为检测医院管理者管理行为的依据,因此,可以通过对医院统计信息的分析来检测医院管理者得管理行为是否有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同时,管理者可根据统计信息的分析发现自身的管理行为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定义;科学性;不精确性;局限性

一、计量经济学的含义

1.计量经济学的早期含义

在17世纪时期,计量经济学第一次在戴夫南特和金的研究中出现,但当时,计量经济学这个专业术语并未出现,直到挪威的一位名叫弗里希的经济学家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概念。计量经济学表示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在研究中发现在统计学和数学以及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一种规律,发现这个发现的发现者将其命名为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对理论政治以及纯经济学的主观抽象法则进行试验和数据检验并由此来将纯经济学最大化的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通过经济学与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经济问题理论定量与经验定量相统一的目标。这个定义表现了计量经济学是由统计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数学在经济理论领域的应用,也不能笼统得以为是经济理论问题的简单统计,只有将三者构建在一起才能发挥出特定的效力。

2.计量经济学的现代含义

由于计量经济学的早期目的在于科学化经济理论研究,因此在随后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完善中,计量经济学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定义变的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内涵。第一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学理论数据,将经济学的经验理论包含在内一起分析,通过分析来证明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第二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的目标是建立经济模型来分析经济学中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模型来确定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对其他变量会造成多大影响。使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工具来解决发生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变量变化问题,并引导人们对此类问题分析和了解并解决。小结:发展至今,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但其基础和目标并未有多大改变。还是将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三者合一共同解决和推断经济理论假设的实证研究。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可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因此,计量经济学也可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自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其后果影响至今。作者认为这不一定是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其可归结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计量经济学的滥用和理解的不透彻所以才无法从理论计量经济学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计量经济学的特性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以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独特一面。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标志在于其严谨的数学方法逻辑性和正确指向性的统计推断。当然,对于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质疑也从未间断过。凯恩斯认为计量经济学是“统计的炼金术”,“蹩脚的魔术”。他认为计量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算不上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此作者统计出了科学标准并表现了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1.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首先,科学哲学标准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标准:其核心是事物的可证实性。包括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柏林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以及“亨善尔”逻辑主义。证伪主义科学标准。这种证伪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证实和证伪之间的逻辑不对称。凡是可以被证伪的那就不是科学的。其次,我们可以在计量经济学中发现逻辑实证主义的特性:重视证实,观测,反对因果关系的存在,反对理论实体。从计量经济学中我们更能找到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影子,计量经济学的作用就在于对原有的经济理论或问题进行模式分析,不断假设推断,通过证实和证伪发掘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在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

2.计量经济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首先,计量经济学具有不精确性。其实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从基础来源上来看,庞大的经济数据本身就具有不精确性,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也只能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我们能得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未来是否真是如此还有待商榷。统计学也是计量经济学的构建者之一,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是一个随机事件,是否得到想要的结果还需要共同的努力,这与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并未冲突。其次,与其它学科一样,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之外还有其局限性。从研究方法上而言,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经验实证的模型方法。这既是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所在也是其局限性所在。从经济学的语言层面而言,以统计学和数学为基础的计量经济学的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有着其自带的局限性。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的气息太重,这种以不平衡的逻辑为出发点的方法论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

三、结论与展望

时代在进步,人民富有了,消费提高了,伴随的经济危机也爆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更加重对计量经济学的质疑。无法准确预测经济危机的到来,在解决经济危机上的能力不足都存在于人们疑惑中。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模型,在此模型中我么能够看到理想的世界,能够正确预测经济的走向,但是计量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成分决定了其理想结果之外还存在其他结果。我们应当做的事理解透彻计量经济学并不滥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证明其是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经济领域中变量的变化以及影响的大小并知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或有制定对策,那么应该会有效的应用计量经济学。

参考文献:

[1]洪永激.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经济研究,2007(5):139-156.

[2]Frisch,1993,editorialEconometrica,pl.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1篇11

“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前提。最早提出“经济人”思想的是“古典经济学创始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Smith)之后,西尼尔(NassauWilliamSenior)第一次明确把“经济人”当做公理提出。约翰・穆勒(JohnStuartMill),依据西尼尔所提出的公理,对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进行了形式化的处理,提炼出了“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容:经济人是会计算并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人。

马歇尔(AlfredMarshall)等新古典经济学家引进了实证主义的“行为”概念,确立了“经济人”假设的重要基石――极大化原则,并将“经济人”假设归结为约束条件下的求极值问题。此后,经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等人的发展完善,“经济人”假设的内容变为:在理想情形下,经济人具有完全有序的偏好,充分的信息和完美的计算能力,在经过计算之后,会选择使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中,自利原则和理原则是其核心。

后来,“经济人”成为涵盖人类所有行为的公理,在任何行为中,人们都能够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仔细的权衡,对可供利用的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最优选择,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西蒙(HerbertAlexanderSimon)从“管理人”角度批判了人的完全理性假设。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经济人并没有假设中的完全信息和完美的计算能力,在很多经济行为都是在信息不充分,计算能力也不完美的情况做出的,经济人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追求的往往不是最优解,而是满意解。

马克斯・韦伯(MaxWeber)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仅基于理性,还有非理;韦伯进一步分析了理的类型及实现形式。他在《经济与社会(上)》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把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分为四种类型:目的理性(或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感情因素和传统因素。

沿承这种“理性主义”、“个人主义”或“原子主义”的研究范式,综合上述文献,本文同意一下观点:个人是社会和组织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个人是组织分析和社会分析的基础和单元;人性和人的行为既有理性因素也有感性因素;个人的经济理性是解释组织和社会的基本概念;理性分为目的(手段)理性和价值理性,目的(手段)理性分为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理性主要表现为“合理的”(reasonable)决策;形式理性的实现手段是会计,合理的经济决策通过会计系统实现。

作为意识和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性决策和控制系统,这种理性决策和控制系统提炼概括为“形式化”(formalization)“系统化”(systematization)的部分就叫做“个人会计系统”;每个人的经济理性程度取决于其对“个人会计系统”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个人会计是企业会计的基础和逻辑起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本质是“会计人”假设。

二、个人会计与“会计人”假设

按照服务的主体不同,会计可分为企业会计、家庭会计和个人会计,相对于企业和企业会计来说,家庭会计与个人会计没有本质区别,可以合二为一。但是,当家庭内每个成员的经济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个人会计与家庭会计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经济利益不同或者目标不同也可能有不同的个人会计。所以应该说,个人会计并非企业会计还原后的最基本“原子”,但是的确是根据会计主体划分的最小单位。个人会计专指以个人为会计主体、对个人经济利益进行管理和核算的会计,不包括适应外部需求(如征税和财产公开需求)被动建立起来的会计系统,也不包括个人对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核算,但可以包括外包和形式下他人(人)利用会计系统对本人经济利益的核算和管理。

个人会计就是对个人的经济利益和目标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会计,是个人“财务会计”和个人管理会计的融合,其职能可以简单概括为事前决策,事中记录,事后分析。个人会计也是一种信息系统,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信息搜集、确认、计量、记录、汇总和分析等信息加工环节。搜集信息就是广泛搜集与所需管理和控制的经济利益或目标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预测性信息或历史性信息。由于“有限理性”,个人不可能获取有关问题的所有信息。但是,搜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信息处理和决策的质量高低,是决定个人理性水平的第一环节。确认是筛选、确定计入个人会计系统的信息――即使是个人会计也会有一些无法处理和对比的信息,这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如果是复式簿记还需要对筛选出的信息分门别类计入不同账户。计量就是选择计量工具和计量模式对筛选进入个人会计系统的信息进行赋值、计价、计分等的过程,也包括数据的归纳整理。个人会计的计量手段不限于货币计量,还可以包括时间计量、劳动量计量,甚至可以包括效用、幸福指数等的计量,也可以采用属性计量,只要满足可比性和可计量性要求即可,目的是通过对比得出决策和评价结论。记录就是采用头脑式或簿记式、单式或复试对搜集、确认和计量的信息分门别类加以存储。汇总即归纳已经记录的零散会计信息,形成简单概括可以纵览全局的报告形式,也可以在头脑中进行。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决策结论、进行评价。对于个人会计来说,总结后的信息虽然一般不需要对外报送,但对自己未来的预测、现实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自我反馈。

即使对于个人,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理性决策也应该科学规范,但是这与个人的理性计算能力有关,同时也与理性计算成本与决策控制收益的对比有关。相对于企业会计和大的利益权衡和决策,个人会计一般不需要过分强调规范化和科学化。如果从个人会计的规范化和系统化水平来区分,个人会计可以分为若干层次:按照“外化”于头脑的会计内容分为:简单簿记式、“简单簿记+决策会计”式、“简单簿记+决策会计+财务分析”式;按照记录方式不同分为:头脑记忆式、文字叙述式、单式簿记式、复式簿记式;按照信息处理方式分为:头脑式、手工式、电脑式、网络式;按照计量手段不同可以分为:属性计量、变量计量;变量计量又分为货币计量、时间计量、劳动计量、效用计量、指数计量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利益管理这个目标,实现个人利益极大化。由于个人无法搜集、处理所有信息,决策行为应是“满意的”而不是“最佳的”。但是无论如何,采用系统化、规范化(哪怕仅仅是在头脑里采用)的个人会计系统应该都是减少主观、偏见、感性、习俗等非理性决策因素,克服大脑生理局限的一种方法。而且,无论多么广泛地搜集数据、进行多么复杂的计算,最终都归结为利弊得失的权衡和分析,归结为+-符号和T型账户。所以,简单的个人会计系统是对个人经济利益和目标最便捷可行的决策和控制手段。

每一个有理性和理性能力并且追求经济利益的人都具有适合自己特色的个人会计模式,换句话说,每个“理性经济人”都是“会计人”。即使是看起来凭直觉进行决策的人往往也是熟练运用个人决策会计系统和熟记既往会计信息的结果,正如西蒙所说:“直觉和判断(至少良好的判断)也都是分析,只不过已被固化成习惯,培养出通过识别熟悉的情境类型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而已。”每个理性经济人的理性有限性程度取决于其个人会计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反之,个人会计水平也有助于提高理性水平。

尽管也有个人会计的情况,但是最终的权衡判断仍然是个人独自作出的,这仍然是个人会计形式。典型的个人会计是个人对自己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的核算和管理系统,具有核算者与核算对象相统一,簿记、规划和分析职能相统一、记录与决策相统一、账证表合一、个人理性与感性及知识水平不可分离的特征,所以这是会计系统的“原子”形态,是分析现代经济组织会计职能和本质的起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会计系统,但不能因此认为每个人都是“会计人”,因为每个人还都具有非理性的成分。但是,在特定意义上和应用领域内,只要承认“经济人”假设就应该承认“会计人”假设――假设每个人都具有他能够搜集到的足够的信息并有能力对此进行计算、分析和权衡,作出他的个人会计系统所能作出的最佳决策。

三、会计人假设的意义

个人会计和会计人概念的提出可以从科学意义上打开个人理性的黑箱,揭示理性的来源和基础,说明理性程度的区别,并进一步将企业会计立足于个人会计基础之上,还可据此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把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领域联系起来。

其一,从个人会计系统角度揭开经济人“理性”的黑箱。理性主要表现为决策,西蒙认为决策分为四个阶段:搜集信息、设计方案、选定方案、评价方案。西蒙等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人类决策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决策思维的信息输入、加工及输出过程,分析了学习、记忆和理解在决策中的作用及其有限性。本文的探讨可以从个人会计信息处理角度说明经济人决策和控制的机理和机制,从而破解决策者从完全理性、有限理性到无理性的差别的会计原因。

其二,揭示企业会计的微观基础,说明企业会计信息影响个人决策的机理。企业是各方利益主体要素的集合,利益主体要素投入决策就来自于个人会计。加入企业后,个人会计也是企业决策执行的基础,组织决策效率程度高低取决于组织中每个人决策的理性程度。西蒙“认为组织的任何一个成员的第一个决策,是参加或不参加这个组织。在他做出这个决策的过程中,就要对他为组织所作的贡献(劳动或资本)和从组织得到的诱因进行比较。如果诱因大于贡献,他就参加。”这种权衡和比较就是一种个人的决策会计,决策者搜集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决策者获得并加工整理这些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后进行权衡和选择,做出自己的投资、投劳决策。“一个人在做出决定,参加某一组织以后,虽然他的个人目标依然存在,但却已经退居从属的地位了。”“组织剥夺了个人的一部分决策自,而代之以组织的决策制定过程”。但是,组织成员的部分决策权仍然存在,“组织就是作为决策者个人组成的系统”,组织向它的每个成员提供其决策所需要的大量相关信息(如管理会计报告),并确定了其成员的决策前提、预定目标和行为态度。组织成员据此预测未来、权衡代价和晋升的可能性、比较离职的成本和收益,决定自己是否继续留在组织内、是否接受某项任务,决策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晋升、调动等,组织成员的这些决策影响了组织的发展,进而影响了要素的流动和生产的发展。个人会计既是企业会计的基础也是企业会计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其三,个人的消费决策决定了消费品的需求和生产。作为消费者的个人会计对消费品效用和代价的权衡决定了消费品的购买行为,对生活消费开支的簿记记录可以使其更好地总结分析得失,影响未来的决策,控制某个时期的消费额和现金流进度,使消费者消费品开支更加理性化,促进消费品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而间接影响消费品生产的发展。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篇12

【关键词】经济学解读;定义;财务会计

前言:

财务会计的定义受会计工作性质的影响,它既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也不能定义为相对独立的实体。财务会计的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列报和披露。列报是由报表、记录、计量三部分构成。只有继续深化财务会计的概念,才能从现象到本质不断加深对其发展的认识,有助于整个财务报告的估计和判断。

一、会计的定义的沿革

任何一项社会活动或学科,都要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认识。只有加深对其定义的解读,才能实现进一步的认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认识也要经历这个过程。在以往对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定义中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已被国际广泛应用。第一种是被简称为“艺术论”的定义,“会计是通过货币的形式,记录和分类与汇总具有部分财务性质的事项和交易,使之具有特定的意义,能够把数据转变为有用的信息,另外还可以解释其结果的内在含义”。第二种是将会计定义为一种服务活动。会计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相关的主体,而这个主体要拥有财务性质方面的量化信息,主要目的是有助于做出经济决策和在可能的备选方案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财务会计是会计的多个类别中的一种,主要是通过货币计量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相关的经济资源和义务的持续性历史和可改变的经济的活动历史。

二、相关学者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研究

(一)科斯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科斯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所发现的交易成本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对经济学研究中,对企业的经济性质和产权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刻的明确。在科斯进行研究之前,相关学者的研究没有发现市场交易成本,认为市场是自由的、无竞争的,对于市场的信息人们也很容易获得,然而,科斯发现市场其实不是自行协调和无障碍的体系,企业将取代几个机制。在市场交换活动中,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来取得交易所需的价格,这种价格机制由企业取代,通过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范围内进行有效、统一的计划安排,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科斯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还有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的性质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不论是在市场还是企业中,借用相应的权威和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都需要财务会计信息作为生产活动的媒介和指引。

(二)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介绍

马克思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在他撰写的《资本论》中,深入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实现了资本的流通和过程的统一。其中还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会计。它的观点是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就是会计,同时还具有两项功能,即反映和控制。同时马克思还提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产规模将不断步入社会化,其中会计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实践中显示,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当企业生产逐步向市场化、大型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时,也越来越重视对财务会计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会计方面的概念,例如例如利润、成本等,为市场经济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提出会计的目标、职能和对象等基本概念,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作用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创始人,虽然之前有很多关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但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才确定了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地位,并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做任何事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企业则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亚当•斯密认为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就会促进市场的竞争,在竞争中会给社会带来福利,促进市场的繁荣。这种理论研究为各国实现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在启发中使市场资源配置得以发挥重大作用。第二,促进了“公司治理”概念的诞生和发展,强调分工的重要性,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这种分工不单是指劳务方面的还有资本、产权的分工,促进了现代企业的进步。第三,国家采取自由发展政策,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其对财务会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财务会计是面向市场、立足企业的,将社会分工从企业产权中分离出来,在需要交易的事项交换完成之后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收入。对企业所有者和市场参与者都有益处,可以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走出资源配置的正确决策,同时也实现了市场信息共享,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务会计的发展。

三、从经济学角度解读财务会计定义

(一)从经济系统层面解读

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同时有各自含有特殊作用的程序,集中到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被称为系统。在社会界和自然界中系统普遍存在,社会、宇宙就相当于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还包含着无数个小系统,天然存在的一般是大系统,人为创造的一般是小系统,通常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就会创造小系统。系统具有独特的特点,如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越大,则它的组成部分就会越多,结构也会相对比较复杂。另外会计系统是在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的,市场是该系统提供的信息,企业在维护自身的利益前提下提供信息,市场参与者通过这些有用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和有根据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和参与者之间进行控制、相互协调。将财务会计看作是人为创造的财务信息系统,证明了会计学的进步。人们可以将目标作为系统的指引方向,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仔细研究。在观察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发现,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结构就是确认形成的财务会计中的财务报表,而确认形成的财务报告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整个财务会计系统的性质和整体目标,其他的财务报告作为系统的补充结构存在,使财务报告具有预测、估计等功能。

(二)从信息与财务信息层面解读

会计是将企业的经济数据转换为经济信息,而财务会计则是把企业生产事项中包含的财务数据和企业发生的交易数据,转换为企业财务信息,他们都是一种信息转换活动过程。对于信息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信息主要特征包括能够反映事物之间的差异、描述事物的特征和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变动。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通常是用货币来计量,描述企业的特征表现在理财、经营和投资等方面,并根据这些描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综合效益和经营利润等,详细说明这些财务信息的具体变化。企业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现金流量、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财务信息只可以反映它们在过去和现在的具体变化,企业的和资源以及变化的本身并不是财务信息。

(三)从面向市场层面解读

市场是一种机制,通过供需双方来决定商品的价格,促使交易完成的平台,并能够对经济进行调节。也有其他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市场中,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成为买卖双方中的一员,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市场可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根据各自不同的交易性质,也可以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种类,如金融市场、劳务市场、资本市场等,我们所研究的财务会计面向市场的解读,主要是面向资本市场。另外在企业没有公开财务信息时,它就属于私有财产,公开之后则变成公共信息,对相关人员的决策具有相当大的帮助,是一项利己、利他的活动。因此面向市场主要是传递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使价格体制得到合理优化配置,维持市场的繁荣发展。

(四)从立足企业层面解读

企业是财务会计的主体,他为经济活动提供劳务和商品资源,创造了极大的社会的财富。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与企业经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对会计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企业也是为市场提供财务报告的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企业的及时提供财务信息,才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结论:一直以来会计理论中的重要问题都是会计的定义问题,在现代会计的不断发展中,会计的公正、真实性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对揭示会计的核心价值也有很大作用,从相关学者对经济学的研究中,分析经济学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并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深入到经济系统、信息与财务信息、面向市场、立足企业中,加深对财务会计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曼远.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2]林曼.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实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3]赵清.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4]董盈厚,侯铁建.基于IASB概念框架的可靠性质量特征之认识———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与讨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05:61-6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范例(12篇)

    - 阅0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高职高专康复类专业心理康复教学困境对策[作者简介]张墨(1979-),女,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德.....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范例(12篇)

    - 阅0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范文篇1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对比子宫腺肌症属于妇产科常见疾病,是由于患者子宫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引起的疾病。对于子宫腺肌症.....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