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长效机制就业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008-03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有余而力不足”用这些话来形容目前群众对就业现状再合适不过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当前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不仅直接影响毕业生个人的生活和思想情绪,还会诱发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其次,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最后,大学生毕业后能否成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因此,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及大学生本身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1.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就业前景、就业意向和影响因素四个方面。

2.调查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云南农业大学非应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时间为2013年12月。对非应届毕业生发放200份,回收调查问卷190份,回收率为95%。对此次研究选取的基本信息调查如下,非应届毕业生性别调查:男性占58%,女性占42%;毕业学历:硕士研究生占2%,本科占98%;家庭所在省份:省内占83%,省外占17%;家庭户籍所在地:城镇占32%,农村占68%;学习成绩排名:前1/3占20%,中等占51%,后1/3占10%,不清楚占19%;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多选):校学生干部占7%,院学生干部占26%,班级学生干部占26%,社团负责人占12%,没有担任过的占45%。

3.调查方法

利用自制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先对学生们讲解本次问卷调查的意义,然后发放问卷调查表,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问卷,当场收回。

4.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前景

目前有七成大学生找第一份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仍是“专业对口”,这一观念成为众多毕业生就业的“障碍”,是毕业生就业的一大误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看法(见图1),只有10%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很好,60%的学生认为一般,23%的学生认为不好,还有7%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对专业相关职业群的了解情况调查(见图2),只有2%的学生非常了解,87%的学生了解一些,10%的学生非常不了解,还有1%的学生不想了解。结合两张图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就业前景比较客观冷静,对本专业也有一定的了解,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比较悲观,对本专业不了解。事实上,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企业和单位在招聘时,主要是看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你学什么专业看得并不重。如有的外企到大学招聘,并不看重专业背景,主要看其可塑性有多大。同时也反映在高等教育上,存在一些专业一拥而上的现象。有的专业很多高校同时招生。而社会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这种重复的生产、低层次的培养,造成人才的浪费。因而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应加强专业教育,引领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专业,了解就业形势是十分有必要的,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实现多层次地就业。

2.就业意向

第一,就业性质选择。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64%的学生选择“就业”,15%的学生选择了深造,21%的学生不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见图3)。在此笔者认为,最合理的事实,就是能够把考研与找工作兼顾起来,考研与找工作并不矛盾,因为考研是毕业那年的春节前,而找工作可以一直找到第二年夏天毕业。所以,花上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来复习是值得的,即使没考上,还可以在考完之后,再加入找工作的大军。这里需提醒的是,学生毕竟要面向社会,考研也逃避不了严峻的就业形势。

第二,工作单位的选择(可多选)。在工作单位的选择(见图4),一半的学生选择毕业后去“国家机关”或“自主创业”工作,部分学生选择去“央企”“三资企业”“中小型企业”“科研单位”工作,只有很少的学生选择去“学校”“私营企业”或选择其他工作。“天之骄子”和“精英意识”的传统观念是大学毕业生首先应转变的想法,找准自身的定位,清醒地认识当前严峻形势的机遇和挑战。利用国家和政府为大学生推出宽松的就业政策,树立主动竞争、自主创业、多渠道就业的意识,也是当前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就业技能。

第三,工作薪金的期望。本研究对学生做了工作薪金的期望做了调查(见图5),39%的学生选择工作薪金期望在2000~3000元,31%的学生工作薪金期望在3000~4000元,17%的学生工作薪金期望在4000元以上,12%元的学生工作薪金期望在1500~2000元,也有1%的学生对工作薪金的期望在1500元以内。在校大学生对今后就业还存在好高骛远,对薪金要求太高,过高地看重自己。学校应该加以引导,让学生早日了解社会,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多充实、提升竞争力,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从基础做起。

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在不同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时对薪金要求还是非常理性的,期望薪金与乐观薪金,即社会实际的工资水平有高度相关性,这说明大学生对薪金的态度还是比较务实的,期望值不再不切实际,可能这也是近几年扩招和就业压力加大的影响结果。同时,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会使得大学生在工作选择、薪金标准和工作单位三者之间做此消彼长的调整,当竞争压力从宽松转向紧张时,薪金标准的着重程度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愿意淡化对“就业”或“深造”和工作单位的要求。就此,大学生要抛弃过去的精英情怀,努力摆正自己的心态,明白自己真正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扬长避短,务实地做好自己的定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必须把自己摆在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位置,扩大择业范围。在工作单位、薪金标准和“就业”“深造”的要求上,灵活把握,尽可能地使自己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来选择较理想的单位,施展自己的才华。

3.就业影响因素

第一,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就“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可多选),我们准备了6个选项供学生选择,结果见图6。从图6中可以看出,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分别为“个人在单位的发展空间”“薪酬与福利”“单位发展前景”,对于“工作地点”“专业对口”“是否提供进修和培训等机会”因素考虑很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在校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毕业生要主动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正确评价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理性分析自己的职业诉求,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大城市、好单位、高工资”的择业标准,要清醒地认识到,就工作岗位而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某些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到边远地区、人才匮乏地区去就业发展。

第二,择业时的决策影响因素。毕业后求职过程中对决策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发现(见图7),父母和学生自己对择业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朋友的影响,老师的影响最小。从侧面反映出,家庭地位较高、拥有广泛社会关系的家庭,对于毕业生就业具有显著的作用。其次,毕业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毕业生及其家长过分强调单位的性质、地理位置及工资待遇等。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因而需要纠正部分大学生注重个人发展淡漠社会责任和贡献,诚信意识弱化、重金钱轻事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不良价值观念。切实加强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引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务实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毕业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转变盲目从众的择业观念,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的首要任务。

三总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错位,学校就业指导尚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四建议和对策

第一,培养大学生树立“带着知识去实践、带着问题去实践、带着思考去实践”的社会实践理念,与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专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职业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开展走进企业、走入社会活动,将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功能,激发大学生职业潜能,同时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从而实现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作用。高校还应建立固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用校企合作的操作模式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不仅能分担高等院校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压力,也有利于把学生的实践推向社会化,创造积极的社会价值。

第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不仅是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竞争过程,同时也是考验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的过程。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工作结合起来,构建大学生就业的融合机制,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和辅导,加强大学生的诚信、廉洁教育。

第三,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应只针对大四毕业生,而应贯穿于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所要求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绝不是毕业前一段时间内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提高,而逐步积累起来的,因此新生从入校起就应该接受长远职业意识的培养,在学习与实践的进程中,结合自己的专业,逐渐形成合理的职业理念。著名职业生涯研究学者萨帕(Super,D.E)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五个阶段模式”学说。大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而探索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暂定期就业指导(15~17岁)、转移期(18~21岁)和试行期(22~24岁)。大学时代正是跨越了转移期和试行期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因此,大学生需要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以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霍海伟、郭婧.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3):23~25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

研究生基本素质环境发展

一、新时期素质研究背景

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的动员令,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社会要由全新的人构成,因此,人的素质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指标;国内外关于素质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二分法”即基本素质(研究生的素质平台,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和特色素质(研究生的核心素质,包括研究素质、社会实践能力、身心素质),“五分法”即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社会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其采用的方法大多是文献分析法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其素质研究,要站在背景的角度探讨。

二、教育背景下研究生的基本素质

在教育背景下,研究生的教育是一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的进程。笔者认为研究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学术科研创造中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有写作素质、科研素质、创新素质、专业素质。

1.写作素质

研究生学习中,无论是论文、资料、报告等形式文字资料,都应离不开写作素质。拥有一个好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方法,能更好地去进行文字语言编辑和科学研究表达。所以研究生应根据自身情况补缺和积累文学基础知识,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文字训练,增强文字功底。

2.科研素质

学术研究的前期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问题,不模仿抄袭,避开前人研究点,进行科学知识创新运用来解决问题;中期的调查、研究、检索要科学客观,资料的运用要进行严格的标注;后期的成果汇报上与人员参与评定上,不弄虚作假,不伪造工作和参与人员等问题。科研素质中除了学术道德外,进行科学的研究成为关键,所研究的方向要有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各类型的调查研究数据以及资料进行分析,建立观点。

3.创新素质

创新的素质落实到具体也就是研究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机制中,学术前沿少,文理交叉学科不够,使得思维局限。研究生进行学术创新需要花时间在该学科的学习、交叉文理学科、社会知识学习等相融合,具有开阔的视野,在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氛围中提高接触新事物和改变新事物的能力。

4.专业素质

研究生的学校是一种专业性的学习过程。除了理论知识以外,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研究生的学习要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上下苦功夫。例如某些工科类研究生的研究是要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创新结合运用开发产品,具有特殊的该专业技术技能才能使其毕业后适应就业需求。

三、社会背景下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自身综合素质

自身综合素质包括工作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对该行业进行知识积累,兴趣培养和再创造同时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去面对工作学习、工作环境和生存压力。十召开前就“是否延长退休年限”展开了社会各界热烈讨论,说明国家的老龄化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工作者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去适应终生学习和终生工作。

2.社会能力素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社会能力素质要求要有一个社会责任感素质,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品质,包含了社会价值观、道德观、诚信观、服务观、奉献观、批评观等作为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存在。社会能力素质还要求发现、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

四、时代背景下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人文素质

研究中要关注人文,对社会中环境变化和人的生存危机等问题在研究中要给予重视。例如,对人文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该专业的关系研究,也就是在人类经验中,对人文发展有帮助的事项尽心延续。人文素质要求当下研究生树立生态观,关注环境,关注变化,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2.信息素质

信息化进程,要求研究生要会进行信息化平台上获取、储存、传递、交流信息的能力。在虚拟世界以外的真实世界也应在社会活动交流中获取信息。在多维的空间下,运用感官器官(视觉、听觉、动觉)去获取信息。信息的获取使得研究生在研究环境中能获取前沿研究,寻找适合当下发展的研究点。

3.国际化视野素质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研究生们提出了“研究生国际化视野素质的一般解析”提出研究生要拥有国际化的技能、国际化的思维、国际化的胸怀和国际化的交流能力。面对全球化的背景,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素质应提高外语能力,国际文化背景了解的能力,站在宏观微观结合的角度去进行研究。

五、探讨“多项双向机制”研究生素质培养环境

研究生具有的全方位的基本素质,是一种完美设想,如果人人都具有,社会也会进行一种自然和谐发展状态。在现今环境下,我们不能做完美,但每个人在系统中通过自我和他人去发现缺乏的素质去追求基本素质的不断完善过程。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多项双向机制”环境的建立。“双向机制”是指两种个体环境的相互作用,“多项双向机制”是指建立多个“双向机制”,每个“双向机制”又在大的环境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例如,在研究中要构建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包括专业素质、思想品德、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的百分比评分。就会出现三种双向机制作用:导师对学生评价、学院对学生评价、学生对学生评价使评价全面些。如果是研究一项素质提高的计划,会变为导师与学生,学院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院与学院,导师与导师,学院与学校进行双向讨论得出结果的六种双向机制,在六种作用中得出这一素质提升计划。在研究生素质研究中去寻找“双向”,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具体事例研究在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作用去进行分析,考虑子因素去形成大系统,希望对如何培养研究生基本素质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种研究系统环境视角。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2]刘景华.论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6).

[3]周佼佼,朱飞,黄彬.研究生“国际化视野”素质的一般解析[J].文教资料,2012,(4).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1篇3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性

2016年我校经历的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全面推动了教学改革各项措施的出台,也引发了深入热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集中在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这类企业各岗位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旅游者。学生要胜任这些岗位的工作,成为适用型创新型人才,主要应掌握计算机运用等基础知识,掌握旅行社经营概况等旅游专业知识,重点掌握饭店、旅行社、景区等各岗位的一线服务与管理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等勾通合作能力。教学功能重在通过课堂与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能力,而社会服务旨在实践“考核”学生的能力,可见教学和社会服务的目标导向是一致的。因而,高校旅游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社会服务必须相互融为一体。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形式

1、文化引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学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它更体现在旅游观光、旅游娱乐、旅游食宿、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环境,以及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等具体的旅游诸形态中。每个地区经过长期发展与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文化。高校作为文化机构,是地方文化先导的高地,引领先进文化就是其基本职责。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人才与学科优势,在挖掘、研究、发展和应用区域旅游文化成果中起示范和引领作用。

2、人才培养。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既是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体现,也是高校服务于社会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旅游业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行业,不仅需要知识结构完备和专业素养良好的理论型与研究型人才,更需要行业经验丰富、专业技能高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要做到能不断地为旅游业输送需要的合格人才,就需要高校时刻掌握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旅游规划。所谓旅游规划,是对特定区域未来一段时间内旅游发展目标、路径和方式的计划和规定,经相关政府部门审核批准后,成为区域旅游开发与建设的基本依据,旅游规划需统筹全局,为区域的旅游实践提供指导性的方针乃至具体的实施方案。伴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规划热潮应运而生。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多目标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旅游规划人员专业背景涵盖面较广,包括地理、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林业、旅游、文史等学科,而高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人才济济,具备了从事旅游规划的智力资源。因此,国内许多高校成立了旅游规划设计机构(如旅游规划研究中心),并申请了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开展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实践工作,为政府和企业在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旅游业规范发展方面提供了决策依据。

4、行I培训

(1)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开展教育培训和学习,可以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组织旅行社、景区和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及部门经理参加岗位职务培训,可以增强旅游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3)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包括导游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星级酒店服务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和景区从业人员及讲解员培训等三种类型,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注重实用,培训内容重点为岗位服务技能。

(4)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搞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服务,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了解旅游知识,懂得一定的旅游服务礼仪和服务心理,接受一定的导游、餐饮和客房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

5、信息咨询

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其发展离不开旅游信息的支持与保障,高校应发挥在信息方面的优势,为当地旅游业提供咨询服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依托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合作成立公益性质的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的主要功能是:(1)为游客提供旅游地各种信息;(2)作好旅游企业宣传促销和市场调研的特殊媒介;(3)为旅游主管部门提供相关决策的依据。

三、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水平的措施

1、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建设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的平台加强对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的研究,教师应当走进旅游产业,要研究旅游产业发展等课题,也要研究前厅接待、旅行社计调、景区导游讲解、旅游促销等课题。同时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做”一体转化。

2、重视教学与相关社会服务的衔接。

“顶岗实习、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一直是我们专业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旅游服务的模拟或现实中学习基本的旅游服务技能,为未来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在认真修订过程中,强调教学内容和社会服务的内容相互融合是必然方向。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工作安排应与课程内容衔接,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并检验学生校内所学。

3、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师生相关社会服务的研究。

专业教师应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与知识体系研究学生该到哪些企业实习、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社会实践等情况,并调查研究学生在企业社会实践的心理动向、社会服务的表现、能否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等,并调查研究毕业生工作岗位的变化、毕业生对学校实践学习的看法等等,把学生的企业实践与其他社会服务作为课题研究,寻找产学研更好的平台和校企合作的更好方式,探索大学生更好的社会服务效果。

参考文献: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篇4

1980年代以来全国旅游主题公园近80%已倒闭,给中国旅游业已造成3000多亿元的损失。其中的代表是亚洲投资最大(10多亿元)的科幻公园福禄贝尔乐园于1998年1月宣布破产清资,投资上亿的通什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开业不到8个月就倒闭。武陵源为了保住“世界自然遗产”这一金牌,不得不拆除违规建筑,耗资3.45亿元,相当于1990年到2001年底武陵源所有门票收入的总和!在我国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这两大问题的根源。忽视游客体验,产品就没有市场,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旅游开发有今天没明天。本文旨在整合体验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决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产品错位与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一、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的开发与经营理念

可以说,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

1、经济增长主义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

2、资源保护主义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Gunn,1994)。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两者这看成是对立关系。

3、可持续发展观

19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社区方法(CommunityApproach)是这一思想的代表。Murphy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5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这种方法强调应将整个社区呈现给旅游市场,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旅游产品。Murphy还把它称为社区旅游产品。

后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引入,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与社会的代内代际公平。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WTTC等,1995)。”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完整的统一。经济效率指既要维护现在的经济生产力又要未来下代的经济机会。社会公正指保护人类与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指保护基本的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Keyser,2002)。

可持续旅游的观念中有4个重要概念:娱乐机会谱(RecreationOpportunitySpectrum)、可接受的变化极限(LimittoAcceptableChange)、游客影响管理和旅游最优管理模型。娱乐机会谱(ROS)概念是1970年代由美国林业局提出的,其基本假设是:游客体验的质量是通过生态多样性与游客寻求的体验所必需的背景来保障的。娱乐机会谱根据容易进入程度、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游客相互接触程度、景点开发程度与现场立法程度将多样性排列成:原始、半原始、半开发(RoadedNatural)、开发四个等级。娱乐机会谱还从物质特征(可进入性、遥远程度、自然特征、以及规模)、社会特征(与其他游客的接触以及游客影响的可接受性)和管理特征(景点开发程度与当地的立法程度)进一步比较了娱乐机会等级。(Newsome,MoreandDowling,2002)。

二、错误假设下的中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

中国旅游景区开发在过去的2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内的旅游开发长期受经济产业思想主宰,把旅游收入超过地方GDP的5%(或8%)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目标。层次稍高的开发重视市场定位,但从根本上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非常弱。

1、指导中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的几条错误假设

指导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几条重要假定是:

l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l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

这两条假定,一方面鼓励人们大力发展旅游业,另一方面它指导的旅游发展方式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根本不会导致资源与环境破坏。这种理念必然导致人们忽视旅游业对资源与环境造成的恶性破坏,忽视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中国在1978年以后的发展历史中许多地方都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来获得发展的。发生在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恶性事件:如武当山遇真宫的火灾、张家界的城市化、泰山的索道缆车、孔庙的水洗事件的现实都证明旅游业“浓烟滚滚”。

而“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是建立在我国旅游资源国有的基础上。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土地都是通过无偿划拨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的前提是“旅游资源无成本”。

在这两条错误假定指引下的中国旅游开发必然是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掠夺性开发,必然是大规模生产的工业主义。进入2000年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在中国的旅游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世界遗产的管理体系的引入,中国旅游业的环境与文物保护意识产生了质的提升。

2、政府对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的规制

多年来,中国旅游、建设、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在“政府主导”的大旗下,对旅游业采取了积极的干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政策措施。

部级风景名胜区:从1985年到今年4月建设部审批了4批部级风景名胜区共有151处。根据“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200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开展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活动。2003年4月11日关于建设部颁发了《做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与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核心景区要编制核心景区专项保护规划;要确定核心景区保护重点、保护措施、保护责任;要加强对核心景区保护工作的监督。

国家自然保护区:林业局对国家自然保护区实行了分区管理。把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核心区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缓冲区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部级旅游度假区:1991年国家推出部级旅游度假区发展战略,在全国选择了12个地点发展度假旅游,希望推动中国旅游目的地由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商务会议综合型目的地转型。由于时代太超前、数目过多、类型单一,加上当时定位为国际度假目的地,不切实际,发展势头疲软。当时的优惠政策反被利用于房地产炒卖,北海就是代表。

AAAA景区:1999年全国推广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国家标准GB/T17775-1999),根据“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并参考“游客意见评价体系”对旅游景区进行评级。这项措施对景区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意见,但管理较松散,对景区的约束力弱。

部级旅游扶贫实验区:2000年在宁夏固原建设第一个部级旅游扶贫实验区,使中国的旅游景区承担了独特的使命。但该政策推广面小,在广东、海南、贵州等地做的还比较成功。但对于贫穷地区,改变观念比优惠政策与投资更重要得多。

世界遗产:我国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申报成功28处世界遗产。但过度商业化与城市化严重破坏了世界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世界遗产组织的“摘牌”威胁并非空穴来风。而且盲目申报,对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过高的保护成本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而近年景点公司上市、景区经营权转让方面,存在很大争议,除了认识水平外,更多的是旅游景区管理的多头隶属关系所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地方和中央都在管景区。立场不同自然发出的指令有分歧,使得景区无所适从。

三、最优体验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体验经济的特征

PineⅡ和Gilmore(1998)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他们将体验分为4大类:娱乐、教育、遁世和美学。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是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Spot)的体验。到迪士尼乐园、赌城拉斯维加斯就属于最丰富的体验。PineⅡ和Gilmore还提出了塑造体验的5种方法: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强化主题印象、淘汰消极印象、提供纪念品与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

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2、最优体验标准:畅

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都不能让人获得快乐体验。

3、游客需求的转变:快乐“三感”与“两求”

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一个体验经济时代的游客的特征是:

1.更愿选择散客而非团队;

2.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

3.不是购买整体产品而是购买零件自己组装;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

4.从“走马看花”式的巡游到“下马赏花”式的游览;

5.从“旁观”到“参与”,从“领受”到“奉献”;

6.从只重视“到此一游”的结果到同时重视“结果”与“过程”,从“被组织”“被安排”到“自己组织”“自己安排”(吴正平,1994)。

从游客的旅游终极目标来说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新鲜感,即新奇与鲜活。亲切感是从接触中,特别是人与人接触中,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他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孤独,只有那些欢迎、关心与理解的接触才能够产生亲切感。自豪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一种对自己满足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尊重的人,值得自己也值得别人爱的人(吴正平、邹统钎,1996)。

日常生活不能够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实现的途径是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三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满足游客的“两求”(求补偿与求解脱)。

4、体验思想对景区开发与经营理论的冲击

①快乐体验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关注游客的体验,游客到一个景区如果没有获得快乐,就没有游客。许多主题公园失败的根源就是没有给游客带来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无法满足游客的求补偿求解脱的心理。没有了游客,还谈什么旅游可持续发展?

②可持续发展是快乐体验的基础:游客是通过“两求”来实现快乐“三感”。新鲜感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新鲜感来自于差异,差异来自于文化与自然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就是要维护景区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是新鲜感的基本保证。亲切感来自于理解、赏识与交流。尤其是平等与相互尊重。这就要求顾客要尊重景区的居民、员工,尊重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与习俗,与他们平等相待。社区居民也以友好的态度接待游客。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内公平原则。自豪感产生在成就某项作为、征服某种困难后。高层次的自豪感来自于克服困难为他人造福,或克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游客通过自己的行为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丰富了社区文化、保护了社区的环境必然产生一种造福他人之后的自豪感。

③共赢是基本的游戏规则: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结合点是:游客、社区与环境共赢,这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基本游戏规则。

四、快乐剧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经营模式

一、目标

从本质上说,旅游景区就是一个快乐剧场,游客与居民、员工共同演出一场欢乐剧。以体验为中心的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有三个重要特点:质量:可持续旅游在改善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保护环境质量的同时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持续:可持续旅游要保证自然资源的持续与社区文化的持续。平衡:可持续旅游要平衡旅游业、环境与地方社区的需要,重视游客、社区与目的地的共同目标,注重三方的协作。

二、总体管理:全方位与全过程管理

前国家建设部长俞正声指出:风景区工作的方针是“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目标是利用,关键是管理”。长期规划、总体控制;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社区管理;从家门到景区大门的全程空间管理;挖掘筛选,多角度开发的资源整合。政府方面要鼓励公众参与规划,严格监管企业开发行为,制定行业规范。对游客进行教育与沟通,培养负责任的旅游者。评估与监控旅游影响。推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以粮代赈”等政策。

三、项目配置:差异性、参与性与挑战性

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为唯一、第一与多样。要体现新鲜感,首先景区产品要有特色,具有唯一性,即独特性;第二景区产品具有第一的特征;最后要给顾客多种选择。特色要求景区要有主题,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senseofplace)。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就象你在黄山与在泰山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一样。由于任何项目都要衰老,维持独特性或新鲜感的根本是项目持续创新。中视无锡影视基地之所以成功,也在于不断的产品更新。1987年4月建西游记宫,1991年5月建唐城,1994年三国城开放,1997年建水浒城,以及2002年在水浒城内建大宅院。西方国家对主题公园衰老问题的对策是每3年进行一次产品更新,而节庆表演节目则每年有30%的更新率。

参与性:如果没有参与,难以形成真正的体验。游客不仅是体验的主体也是体验的成分。参与性体现在两方面,项目本身需要游客参与以及游客参与项目的设计与组合。景区是剧场,顾客则既是观众更是演员。重在参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作为一个被动的旁观者。“顾客就是商品”。要做到这些,必须要顾客来参与产品的设计,或者是提建议或者是自己组装,才能够提供顾客真正需要的个性化产品。

挑战性:项目的设计还要考虑对游客有一定的挑战性,给游客突破自己生命极限证明自己生命价值的旅游项目,这些项目为游客培养自豪感。当游客爬上一座高峰、跳一次蹦极、飞跃某一峡谷等征服某种艰难险阻,成功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或自己以前无法完成的事件时,自豪感就产生了。比如极限运动需要冒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使人在跨越心理承受极限时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当然景区配置项目一定要掌握好项目的难度,要让游客有选择,大多数项目的难度要适度,即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够成功,否则反而会产生挫折感。

四、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式:“减”人数“增”植被

资源与环境的多样性是独特游客体验的必要条件,也是新鲜感的基础。没有了生态多样性,自然就不能给游客带来新鲜感。生态环境成为了景区的重要吸引物。在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需要的同时,保证文化统一、基本的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对文物保护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指导方针,以及因地制宜,采用分区、容量控制、轮休等方法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防止“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恶性开发。

保护生态可以做“加法”,如碧峰峡,有意塑造红、黄、绿、蓝等五彩的森林景观,种植一批红叶,精心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同时配套种植黄芪、虫草、贝母、当归等特产药材,以及沙棘、蔷蔽、花椒、红豆杉等经济植物,变单一林种为综合资源。

另一种资源管理方式是“减法”,就是对开发的限制措施。世界遗产管理中常见的减法包括:

1.限制总体游客数量,不让游客数量超过承载力;

2.暂时的景点关闭;

3.提供复制品对顾客开放,而将真品保护起来;

4.实行分区:在重点文物区与游览区之间设立缓冲区,减少游客对珍稀文物的破坏;

5.设置固定参观路线;

6.价格限制:对有些景点免费,而有些易受破坏的景点采用高价限流;

7.移走人工制品:对一些易风化的文物,如摩崖石刻,采用搬迁的方法在博物馆中保存起来,而不暴露在外。

在我国的敦煌和九寨沟已经实行了定时定量方法来限制旅游人数,莫高窟每日限定数百游客进窟参观,九寨沟每日限定2000游客进区旅游,对国外游客如日本游客实行预约参观。黄山则实行轮休制度。苏州开始通过政策杠杆与价值杠杆来达到保护园林的目的。在碧峰峡,为保证统一规划,万贯集团斥资1000多万搬迁了景区内的数十户农户,其房屋除一部分改作竹制别墅外,其余部分全部拆除,恢复自然状态。

五、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中国特色的景区功能

社区是塑造游客体验的重要道具,社区参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的影响感受最深;二是社区居民本身是构成游客体验中“友好气氛(HospitalityAtmosphere)”的必要成分。促进社区发展实质上是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社区为游客的新鲜感以及亲切感提供必要的基础。景区开发要带动社区发展,增加地方就业、社会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在老少边穷地区,旅游扶贫是中国特色的景区开发的必要使命,2000年8月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开工,这是我国第一个部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广东、贵州与海南纷纷仿效并且在通过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

六、景区服务:亲切感的源泉

员工服务是游客亲切感与自豪感的重要来源。派恩二世与吉尔摩的名著的题目就叫做:体验经济:工作是剧场,每项业务是舞台(TheExperienceEconomy:Workistheatreandeverybusinessastage)。既然每项业务都是舞台那么景区员工就是演员。现场服务(On-siteService)将会成为今后景区管理的核心。地中海俱乐部的导游(文雅组织者,GentilsOrganisateurs)是地中海俱乐部的灵魂。他与游客(文雅成员,GentilsMembres)同吃同住同娱乐,与顾客打成一片。就象一个节目主持人,风趣幽默、恭谦勤快、对顾客有求必应。为了给客人美好的体验,员工要从三方面努力:服务产品、服务背景(ServiceSetting)与服务过程(ServiceDelivery)(FordandHeaton,2000)。

在共同营造景区氛围中,员工起着主导作用。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对游客的服务行为表示上。这种行为包括微笑、眼神交流、令人愉悦的行为、特定角色的表演,以及与顾客接触的每一细节上。现在的服务业特别重视服务情景中的员工与顾客面对面接触的真实时刻(MomentofTruth)的管理,这一切都为了给游客一个快乐体验。

参考文献

1.Csikszentmihalyi,M.(1990).Flow:Thepsychologyofoptimalexperience.NewYork,NY:Harper&Row.

2.Ford,RobertC.andCherrillP.Heaton,ManagingtheGuestExperienceinHospitality,DelmarThompsonLearning,2000.

3.Gunn,Clare,A.,TourismPlanning,Basics,Concepts,Cases,ThirdEdition,Taylor&Francis,1994.

4.Keyser,Heid,TourismDevelopment,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374.

5.Newsome,David,SusanA.MooreandRossK.Dowling,NaturalAreaTourism----Ecology,ImpactsandManagement,ChannelViewPublications,2002.

6.PineII,B.Joseph,andJamesH.Gilmore,WelcometotheExperienceEconomy.HarvardBusinessReview,July-August97-105,1998.

7.WTTC,WTO,andEC(1995).Agenda21fortheTravelandTourismIndustry:TowardsEnvironmentallySustainableDevelopment.WTTC,Landon.

8.吴正平:旅游心理学教程,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

9.吴正平、邹统钎:现代饭店人际关系学,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

OntheManagementModeofTourismAreaintheEraofExperienceEconomy

ZouTongqian“”版权所有

(SchoolofTourismManagement,BeijingSecondForeignLanguageUniversity,Beijing100024)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篇5

社会出现风景园林热,当然有其原因:伴随着在全球范围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可逆转与加速推进,人们对景观的强烈需求正无限扩大。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中国更是如此。

被称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奥姆斯特德早就敏锐地认识到这一点,感受到了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渴望亲近自然的需求。他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成为景观设计发展中的里程碑式建筑。这座位于市中心的城市公园覆盖了大面积的绿地,对改善城市环境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作纽约的“绿肺”。

在韩国,20世纪60年代,首尔市填埋了清溪川的河道,在被覆盖的清溪川上架起了一座日通行量可达16.8万辆车次的高架桥,直通城市中心。但在2003年,首尔市政府决定重建清溪川。重建耗资3.6亿美元,拆除高架桥,恢复通水,绿化河岸。经过重建,长达5.8公里的清溪川成了一条在城市里蜿蜒穿行的美丽河流,并于2005年10月对公众开放,3个月内就接待了1000万名游客。如今的清溪川正逐渐成为野生生物的乐园,而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也越来越多。

同样,在国内,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发展、高层决策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宜居城市、园林优先”的理念,正被更多的城市建设当局、社会公众所认同。追求清新宜人的居住与工作环境早已成社会潮流,甚至不少地方都将城市居住环境当作生产力加以大力发展。

在此背景下,社会上风景园林热持续升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城市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市场规模也谈得上是与日俱增。有统计显示,全国有地市级园林管理局近700个,园林规划和设计公司1200家以上,物业服务公司、花卉市场、苗圃花圃等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无不直接导致了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扩大。

即将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上海应该是目前中国风景园林建设成就最高、产业做得最好、市场化程度也最高的地区。据一项调查称,目前上海园林设计总体从业人员应该不下五六百人,但能称为设计师的也就10多位。另据了解,园林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近600万人,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20万人。专业人才明显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高校纷纷开设此专业。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只有5所,目前已有150所以上,加上专科层次的院校,更是多不胜数。

不过,风景园林热让我们感到欣喜的同时,也需要我们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学科从19世纪50年展至今,已经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和要求,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态、艺术、旅游、环保、地质、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需要设计者掌握和具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可以说,风景园林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专业工作,一个不专业、不符合规范、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就足以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如果仅仅看见市场升温而“怦然心动”,恐怕有失冷静与理性。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不像建筑设计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至少要给植物生长的时间。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也像他所设计的景观作品一样,需要成长的时间,必须坚决摒弃一哄而起。”有景观设计师如此感慨。

现实的情形是,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风景园林的理解可能有些急功近利、过于简单、甚至就是被市场的热情轻易“感染”了。所以,不少地方都不顾自身自然地理条件,斥巨资一味追求所谓高水平、高层次风景园林效果,也出现了将深山里的大树挖来栽在城里、照搬别处的做法引种彩叶植物、大规模铺设人工草坪以提高人均绿地面积等社会现象。其实,这些做法很不科学、不节约,需要冷静反思。

说白了,一段时期以来,风景园林行业内“跟风”现象严重。

风景园林切忌简单模拟、盲目类比。别以为栽几棵树、种几棵草就是景观设计了,也别以为只要弄些新品种就不愁卖不出去。实际上,作为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一个高门槛专业,风景园林既需要良好的审美素养和设计能力,也需要系统、扎实的与园林相关的各种社会综合知识。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社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

所谓社会转型期,主要是指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变成现代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促使了企业管理的不断改革与转变,在这一时期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基础,这主要是源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管理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因素的需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企业管理创新及其管理模型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企业管理创新及其理念

企业管理创新与传统管理模式和方法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主要是指企业以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和实际生产经营需求为基础,在当前企业管理制度背景下创建的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实质上它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一般而言,企业管理创新主要分为三大类内容,即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机制创新,进而又可以细化为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运作过程创新以及相关制度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等。对于企业管理创新而言,它主要融合了决策层、操作层和执行层的共同创新,其核心在于制度上的创新。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外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的相关代表人士就提出了双重核心的管理创新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整体创新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同时,还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将管理人员的组织学习能力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市场竞争优势和企业发展的基础。国内最早提出管理创新概念的是芮明杰,他在《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一文中提出,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不仅是对资源整合及利用的全方位管理,而且也是具体资源利用和目标整合的细节管理。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地建立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型,首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影响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要素。管理组织人员是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的本体;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及其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动机来源;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目标;资源整合及其利用是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改革的间接目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长期坚持的活动。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对全部参与者的影响能力,同时还包括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与执行力,从而更好的实现其管理目标。

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可能性

第一,加强企业管理中的人性认识,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从实践来看,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被管理人员,都是广大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通常会以人性论为基础,对如何使管理工作有效地满足人性之需求。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若该种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理想目标,则管理人员就应当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强化与完善。若是不能满足以上需求,则管理人员应当对人性关系进行全面的探索,从中找到不合理的因素和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探究新的、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人性与管理相协调的过程中,将会促进管理实效与人际关系更加的和谐,对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非常重大作用。一般而言,人性化管理创新理论关注的是人性之需求,对当前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的人性发展及其变化也是一种客观的反映,因此,基于人性化的思考,管理模式创新将成为顺应管理理念和管理逻辑要求的有效管理模式。

第二,将把转型背景条件下的现代社会文化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去。一般而言,社会文化既包括存在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文化内容,又将管理纳入到了社会文化的范畴。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的注入实际上就是管理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制约与相互融合。根据西方管理模式之特点,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很早就对企业管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加强注意,而且多数企业管理中通常都会有本企业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在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企业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源泉,实践中只有对企业进而全面的资源调整与生产劳动关系改善,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企业管理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当前的资本市场文化进行统一,以此为契机来加强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价值观与制度的融合,管理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自身的价值观念认可及其自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三,社会经济与企业管理转型实际上是同一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社会形态就会随着而改变,即社会来使发展转型。企业管理转型,实际上就是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客体、行为、组织以及具体的管理方式改变与完善。一般而言,社会形态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的,生产关系又决定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形式与特征,对上层建筑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企业管理创新,实际上就是管理精神和文化的一种创新,管理文化滞后必然对管理创新造成消极的影响;相反,社会转型会对精神文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企业管理创新创造新的条件。企业管理创新,通常是建立在企业管理思想创新基础之上的,社会形态的转变通常会带动思想认识的进步,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变得多元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3、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在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的同时,提出了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最早出现的意义在于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对当前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优胜劣汰式的选择与应用。对于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实际上是一项非常科学的管理研究课题,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建立成为该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与核心。从实践来看,当前企业管理创新概念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概念模型的提出与管理情景的发掘。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交易费用的降低与经济效应的创新。虽然看上去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企业的管理创新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企业管理模式是在不断的转变过程中改进的,它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复杂,企业管理也随之变成了一种职业。在该种模式条件下,一定要实现技术与管理上的不断创新,将管理理念有效地运用到企业制度和文化机制之中。在当前的新社会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通常会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只有根据市场发展之需要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管理创新效益的最大化。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对当前企业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提高其利用效率,尤其是企业目标与管理过程的不断优化。一般而言,管理创新主要由以下情况构成:新管理理念的产生与应用;管理机构的创新与新管理理念的适应;新型管理模式的配套适用以及企业内部各项机制的改变与完善。所谓管理创新,就是通过人为的油画布置使企业管理系统中各项工作更加的协调,提高其积极性,以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通常情况下,管理创新主要是指手段、任务以及目标上的创新,一个合理的可供选择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当包括创新基础、手段的创新、任务的创新以及管理目创新等内容,其中创新基础又可以分为管理基本形式分析、思想出发点分析以及人性论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这种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当遵循传统理性。所谓理性,主要是指人的各种行为所蕴含的能力及其所遵循的准则,而传统理性则是利用传统作为诠释各种事物及其发展模式的道理或者根据。根据传统理性的要求,以人治人的管理;理念与人性本善的人性论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促使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形成。这一概念模型的提出,无论是普通的管理普适性要求、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的管理特色性确立,还是将该种要求归结于四个要求,其本身均带有非常强的经验论特色。

其次,根据经验方法获得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从形式上看,虽然该种模型源于传统理性,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让这种传统理性与当前的实用性理性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理性认同。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实际上就是在对管理时空的连续性承认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根据管理活动的普适性、特色性要求确定下来的,而这两种要求都是根据经验分析所得,同时也是对传统理性的一种客观反映。社会转型背景下,传统理性似乎逐渐失去了其原本合理的原始属性,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际应用也将成为实用理性的有效支撑,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被不断地证明实用理性的科学性,才能认为该种模型确实具有实用价值的真理性与规范性。以上仅是对概念模型的理论分析,实践中仍需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实际应用对其进行验证。社会转型时代,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发掘,实际上就是传统理性和实用理性共融的方法论选择问题。

再次,将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若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与创新模型内容相一致,则应当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实用性。针对这一问题,通常我们可以认为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已经对企业具备了建构管理创新模式的真理性与实用性;同时,也可以按照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四个基本维度对企业管理创新属性进行深挖掘。从而找到企业建立在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基础之上的有效模式。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若企业管理创新与概念模型的内容不相符,则企业概念模型及其管理之间也是不相贴合的,那么再继续使用这一概念模型将难以确立企业管理创模式。在这种条件下,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对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发掘已不再具有实用性,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进或选择其他的管理概念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

结语:总而言之,社会转型背景条件下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企业只有在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身的整体创新。因此,应当不断地加强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研究,并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之中,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洪林.基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中国经贸,2012(18).

[2]孟胡勋.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管理观察,2012(27).

[3]陆园园薛镭.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9).

[4]卢国源.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分析[J].大观周刊,2012(12).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篇7

目前,国内关于研究大学生就业与家庭背景关系的文章也有一些,从国内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研究者周宇和尤一于2008年发表的《大学生就业与家庭背景关系的调查与分析》一文【1】,该研究以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为样本,以父母的职业地位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家庭背景与子女就业起薪之间存在的关系。这个研究采取的是抽样调查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剔除了成绩对于就业的影响,但也影响了样本的完整性。成绩仅仅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一个方面,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担任学生干部等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为了样本的完整性,本研究采取了一个整体样本,希望通过对一个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岗位性质、起薪和就业满意度与家庭背景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再从毕业生成绩和担任学生干部与学生就业的关系方面进行剖析,研究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作用与影响机制。“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家庭所在地、种族、民族等。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表了《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该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将中国社会阶层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划分为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本研究参照这一分类,以毕业生父母的职业作为反映其家庭背景的主要指标。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本文以厦门一所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2011届全体本科毕业学生为样本,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以父母的职业地位和家庭经济背景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大学生就业时的岗位性质、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与家庭背景的关系。数据来源:本研究选择一个完整的就业群体样本,共325个毕业生,主要涉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父母的职业类型主要通过查档,即学生信息卡上的父母信息进行统计,通过对父母职业类型的分类,把325位毕业生的父母职业分成行政管理人员,经理人员,办事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司机等)、个体户、工人、农民(渔民)及下岗或失业人群。(具体见表1)。家庭经济背景主要从贫困与非贫困两个维度,材料来源于学校每年一次的贫困生认定的档案,见表1。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源于毕业生就业派遣方案,具体见表2。从就业单位去向上统计,截至2011年8月30日,一次性就业309人(扣除待就业和暂不就业16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5.1%。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通过统计学生大学四年的平均成绩并按顺序排列,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班长、团支书和副班长以及学院部长级以上干部)主要是通过统计历年的学生干部情况。由于研究者即这一届毕业生的辅导员,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有翔实的档案记录,为本研究提供极大便利。毕业生的起薪、工作满意度则是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从表1父母职业类型的比例上看,因研究对象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且是大学生,因此其父母职业在行政管理人员,经理人员、办事人、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个体户这几类阶层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数据基本情况及相关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可见,父母职业类型与毕业生单位性质、起薪、初次就业满意度具有关联关系

。(一)父母职业类型与毕业生去向单位性质表3统计分析显示,“出国”这类毕业生群体的父母职业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人员、办事人员这两类(占70%);就业在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大学生,主要集中在父母是办事人员这类群体(占50%),也就是父母本身也是在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的群体;就业单位是国企的,主要集中在父母是办事人员和经理人阶层;就业单位是民营企业的,其父母职业主要集中在农民、工人和个体户。和体制外。由于体制内岗位竞争激烈,能够进体制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业的质量比较高。因此,我们通常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公有制企业看成是相对好的就业选择。从这个角度看,毕业生就业好坏与毕业生父母的职业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父母职业与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

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质量。从表4的数据上可以看出,家庭背景与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有相关影响,家庭背景越好,起薪越高。最高的是家庭背景为行政管理人员的大学生,最低的为农民或失业人群,两者起薪相差800元左右。

(三)父母职业与毕业生初次就业满意度比较

从表5统计的毕业生对初次就业的满意度来看,不同父母职业的毕业生在满意度方面主要都集中在“一般满意”这一层次,都呈现正态分布的状况,也就是父母职业与毕业生初次就业满意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可能的原因是,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不仅仅受薪酬和岗位性质的影响,还有工作环境、个人期望值和主观判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家庭经济背景毕业生的起薪比较

通过查档,在这个毕业生群体中,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有68人,占20.9%,父母职业主要是农民、临时工和下岗工人。从起薪上来看,贫困生的起薪平均值为2167.275元,非贫困的毕业生起薪平均值为2374.492,平均差距200元左右。从工作岗位上来分析,通过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工作岗位类型的对比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在贫困生中,升学、出国出境、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国企这四类合计占贫困生总数的比例为8.82%;而非贫困生中,升学、出国出境、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国企占非贫困生总数的比例为31.4%;82.35%的贫困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相比之下,只有55.43%的非贫困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由此可见,家庭经济背景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工作岗位、起薪影响较大。

四、家庭背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机制分析

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影响社会阶层流动的因素有时代背景、教育、家庭背景等。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体现,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从资本的角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人力资本,即通过自身的禀赋加上后天教育和个人努力获得,一种是社会资本,主要是通过家庭、家族和亲戚等社会关系的调动来获取社会资源。【3】通过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的情况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就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资本的竞争。【4】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初次就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越丰富,其在初次就业中越容易找到起薪更好、更稳定的工作岗位。这种影响在学生找工作期间,主要表现在能够调动家庭资源,形成社会关系网络。在中国人情社会的现实中,其对大学生就业或职业地位的获得有独特的功能,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家庭社会资本作为社会资本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更倾向把握和利用的重要资源。【5】特别是在中国宗族观念影响深远的社会中,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最受重视。大学生在就业时对于家庭资本的作用性有较强的依赖和信任。【6】从家庭角度,一个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代表一个家庭的阶层地位的重新确认,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期间,一般家庭都会调动所有能调动的社会资源来帮助孩子找到尽可能好的工作。家庭背景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找工作阶段,也体现在家庭拥有的这些资源通过不同方式影响学生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各方面的素质发展,如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知识的累积及形象等。一般来讲,各种资源丰富的家庭,可以让子女接收到更优质的基础教育,更能让孩子较早增长见识,这些孩子在自信心,语言表达和沟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这些,恰恰也是就业时所必需的素养。家庭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初次就业。即便是在美国和日本,只要有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地位的差别,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的结果都难以做到完全平等。【7】在中国这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梁漱溟语)影响深远的社会中,家庭的影响更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现实。因此,作为没有丰富家庭资源的大学生,首先应该做到的是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家庭背景虽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对于每个个体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学生的个人素质尤其是学习成绩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在调查研究中,笔者通过对家庭背景是农民(渔民)及下岗失业人群的129个毕业生进行分析发现,学习成绩排在前20%的有18人,起薪为2221.818元,排名后20%的25人,起薪为2012.5元,两者相差200多元。由此可见,在家庭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就业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担任学生干部角度看,本研究样本中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班长、副班长、团支书、院学生会部长级以上职务)共89人,占27.4%。大概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经统计,主要学生干部起薪平均值为2484.303元,高于全体毕业生的起薪平均值2327.826元。在工作单位性质上,主要学生干部在出国出境、升学、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企和外资几个工作单位上所占的比例均大于非主要学生干部。在民营企业上,非主要学生干部比例明显大于学生干部。从这个角度看,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培养对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们研究的是平均水平,只能说明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机会上的差别而不是决定性的差别。也就是说,出生农民家庭的学生与出生党政机关家庭的学生在获取高质量就业岗位上,只是机会上会少一些。从表3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也有一定比例的来自较低社会阶层的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进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等被公认为较好的就业单位。

五、建议

“家庭背景影响子女就业”的状况是一个社会现实,在短期内是难以扭转的。政府、学校和毕业生个人都应该采取相应对策。

(一)政府方面

对政府来讲,近年来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在开拓就业市场,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就业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屡屡出现一些招聘丑闻,影响就业市场的公平。因此,政府应提高就业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避免在招聘就业过程中出现就业歧视、就业信息不畅通、因人设岗、内部招聘等不正常现象,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就业制度。

(二)高校方面

从高校来看,首先要加强高校实践育人环节,提高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各类竞赛,提高综合素质。改革成绩考核方式,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方面的考核,避免出现考试成绩只是学生“考前背背背”的结果。其次要认真落实导师制在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导师一般社会资源比较丰富,在就业技能、就业信息等方面可以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可以弥补家庭背景资源弱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欠缺。再次要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切实落实双困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采取一对一的帮扶措施,深入细致地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全程化职业指导的理念,在大学四年中,针对经济困难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和职业能力方面的拓展训练,提高家庭背景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学生个体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1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近五年来,湖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南省共约50所高校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虽然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5%以上,但毕业三年内,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85%以上,这就是说,旅游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旅游景区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景区售票,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据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每年缺口至少200万,今后每年还将以20万的速度递增[1],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Www.133229.cOm它区别于高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旅游硕士的研究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旅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其中:(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培养酒店中、基层管理者;(2)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3)旅游管理专业景区规划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景区中、基层管理者和规划专业人才[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旅游院校与各地旅游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旅游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旅游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旅游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需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方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旅游产业背景下,业态表现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如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休闲娱乐公司等,有其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规律,它们在经营和管理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用“旅游管理”这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培养和塑造的旅游专业学生,难以达到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专业管理人才能力的需要。为此,我们细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建立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基地,以培养适应旅游业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八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

2.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旅游局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近年来我们已经聘请了谢儒生(耒阳市主管理旅游的市委正县级干部)、黎才发(常宁市主管理旅游的副市长)、尹同君(衡阳市物价局局长)、彭幼平(衡阳市旅游局局长)、危小明(衡阳市旅游局副局长)、邓衡午(雁城宾馆总经理)和李清河(蔡伦竹海风景区管理委会主任)作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雁峰区桂竹山庄总经理)、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陈冬平(副研究员,鸟类专家,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等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为此,我们进行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的改革。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我院首先在2006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与某一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旅游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旅游企业开展旅游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尤其对企业而言,迫切需要那些能够直接参与或较快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旅游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旅游学生更好地具备了旅游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

3.在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上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羸的目标。为了与签约企业建立紧密良好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深度合作项目,我们坚持“边合作、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发挥教师积极性,要求教师与企业挂钩,实行“一教师一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寻求校企合作结合点,设计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并且定期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的评比工作,对合作层次较高、合作内容较深、合作成绩突出的基地,奖励基地建设教师。通过教师与基地挂钩、基地建设与教师奖励挂钩等制度,激发了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一是学研结合建设旅游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旅游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三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

5.建立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工学院旅游专业专门成立了旅游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6.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

7.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我院教师主编了六部旅游管理学教材,其中《旅游政策法规划》教材已入选十一五高校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出版。目前我院陈国生教授承担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旅游文化学》和教育部首批旅游专业硕士生教材《旅游社会学》的主编任务。

8.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工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旅游规划与设计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神州之行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旅游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神龙大酒店、雁城宾馆、珠海昌安酒店集团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景区是湖南工学院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旅游研究所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景区,景区将负责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

参考文献: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篇9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1、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3、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

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篇10

哪些文科专业就业前景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国有新闻单位、网络媒体、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各企业的市场部、音像电子出版社、杂志社、教育推广公司、教学软件开发公司、远程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咨询策划公司、展示展览公司。通过系统学习毕业后能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网络平台、大中型网络媒体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会计专业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注册会计师7万多名,而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这个数字还差了至少35万。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使注册会计师成为未来几年我国炙手可热的人才,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会计师。

心理学专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这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这个词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心理咨询师将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职业。很多人认为心理学专业是专门面向理科生的,但其实,很多师范类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是文理兼收的。

教育学专业

主要学习心理学、教育概论、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教育经济学等课程。

一部分人从事教师职业,但教育的职业范围已拓展到了许多专业领域,如:指导咨询、图书管理员、媒体专家、学校的社会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媒体等。此外还可自主创业,开办各种教育培训、考试培训机构等。

英语类专业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等。

就业目标:教师:在中小学任教;翻译:到外事、经贸部门从事翻译工作;导游:在国际旅行社当导游;其他: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翻译及文秘工作。

专业未来发展。要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选择一个前景比较好的专业,可以让自己未来的道路更加平坦。上大学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如果选择的专业很难就业,那么大学的意义就变得很小了。对于一些热门专业,我国每年都有很多人报考,这就导致了市场人才饱和,毕业生就业将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篇11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择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87-02

大学生就业关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前途,关乎大学生家庭的生活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今,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又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P键所在。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职业选择的一些比较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和心理倾向。”[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及就业体制的深入改革给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创业”发展战略,大学生正确择业价值观的培育关乎“双创”发展战略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上,探讨了“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正确择业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一、当前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在不断调整和改变,呈现出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择业目标理想化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不少大学生由衷感慨未来理想工作与现实就业、生活压力形成的极大反差。现实中,很多大学毕业生择业目标过于理想化、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了解和体认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想当然地以为凭学历和能力能容易地找到一份理想工作。他们对所从事职业的薪金待遇、晋升前景、工作环境及其他福利条件等有着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当择业目标无法实现时,他们宁可选择待业也不愿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总的来看,当前许多大学生没有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专业基础、职业能力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状况,因而使其择业目标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择业标准功利化

择业标准是大学生做出职业选择的重要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助推了西方功利主义思潮在我国的渗透和蔓延,受其影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中日益突显。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看重短期的个人物质利益而忽视长远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利益。他们普遍首选经济发达地区,努力追求优越、舒适的工作环境、较高的薪水待遇及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很少主动选择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边远、落后的农村山区更是少有人问津;同时,功利化的择业标准使大学生择业时对岗位工作稳定性、工资、福利及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也有较高要求,像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薪水较高、工作稳定且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和地位的工作岗位十分“抢手”,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的现象。实际上落后的城市、边远山区的艰苦环境也能使大学生施展抱负,实现人生价值。

(三)择业意向多元化

成长于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自主意识较强,敢于突破传统择业思维的束缚,更追求自由、自主择业,更强调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企业单位和个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体制的构建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遇。他们有更多自主择业的机会,择业意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既有不少大学生追求稳定的“铁饭碗”性质的岗位,也有不少大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和职业素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也有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志愿投身“三支一扶”工作为基层发展挥洒青春,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国家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选择自主创业或继续读研深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二、当前影响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主要因素

当前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呈现出择业目标理想化、择业标准功利化、择业意向多元化等多重特征,这是由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个体等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就业体制改革与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一方面,当前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巩固和完善。市场经济更加强调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就业体制也因此由传统的“统招分配”向“自主择业及大学生、企业双向选择”转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主择业就业体制的建立,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平台和机会,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就业挑战,这使他们择业竞争意识不断强化,择业态度更加自主化、择业意向趋于多元化。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加快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助推了西方思想价值思潮在我国的传播和渗透。在全球化势能作用下,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许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欠缺、服务奉献意识淡薄,在择业上形成择业目标理想化、择业标准功利化的倾向。

(二)高校扩招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偏差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持续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毕业人数剧增,这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高校扩招虽然使众多大学生就业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强化,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求职准备,但也有不少大学生呈现出悲观的择业就业心理状态,也有很多人仍然以所谓的“人才”自居,择业时“不将就”、要求高,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待业现象严重。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偏差也影响着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当下许多高校大都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教育,并开设相关课程。但是高校职业价值观的教育缺乏有效针对性,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观各个高校在职业价值观课程和教育中的规划和实施,大多数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紧紧停留在课堂知识灌输和就业信息的阶段,未能深入到职业价值观的影响[2]。在教学形式上,很多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虽然作为公共必修课程,但教育内容体系不健全,采取大班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欠佳。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核心要素,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偏差是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功利化择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家庭教育与家庭就业期望导向的影响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生活的港湾,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熏陶影响意义重大,因而,当前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形成与家庭教育和家庭期望导向密切相关。我们看到不少家庭长辈成员言传身教,教育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设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理性看待个人物质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鼓励他们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大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抗挫折能力和竞争意识强等,表现出积极的择业心理和态度。但不可否认,不少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是温室教育,父母过于溺爱,独立生活能力较弱,缺少生活历练抗挫折能力差,加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立个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容易失业、待业。另外,许多家庭对子女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前景给予过高期望。特别是随着教育投资的不断加大,父母普遍期待大学生子女工作的高收入、高回报,期望他们能从事社会地位高、薪水待遇好、工作环境优越并且发展前景好的理想职业。家庭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对大学生形成功利化的择业标准、理想化的择业目标产生重大导向。

(四)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就业形势认识的偏差

大学生作为择业主体,其择业价值的形成根本在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及其对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不少大学生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以及对就业形势认识上存在偏差,他们没有认识到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文凭优势在逐渐弱化。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仍然以“人才”“精英”自居,自我定位不合理、择业期望值偏高因而形成过于理想化的择业目标。高校扩招及“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体制的形成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不断提高。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职业素养不高,专业知识不扎实、职业技能较弱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生则会产生自卑、恐慌的消极择业心理,也容易出现诚信意识缺失现象。此外,大学生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也导致了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突显。

三、“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正确择业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大学生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正确择业价值观的形成对于“双业创新”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体在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形成中起着重要影响作用,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价值观,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个体应同向发力形成强大合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取向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以及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少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深受西方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导致出现功利化的择业价值取向,严重影响了其顺利就业。从根本上而言,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靠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展蛋糕做大,才能把就业蛋糕做大。因而,加快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首要任务。但同时政府还应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活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价值观,强化新时期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奉献意识。大学生人生境界得到提升,他们就会开阔视界,就愿意扎根基层,扎根在贫穷落后地区,从而不仅成功实现就业,而且成就人生价值。

(二)强化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和就业指导的主阵地,各高校应强化对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就业指导。首先,必须充实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坚持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为主线,同时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始终,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坚持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相结合,塑造具有健康心态、健全人格的合格大学生;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大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辩证看待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合理协调个人价值和社会利益,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其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勇于创新创业。再次,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应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且针对各个年级分别进行就业指导,以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低年级学生引导其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求职做好准备,对高年级学生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信息以及职业价值观教育。最后,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实践锻炼,鼓励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强化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三)转变家庭教育理念,设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家庭教育和家庭的期望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溺爱子女的温室教育观念不利于培养子女的自立能力和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家长应转变温室教育的理念,加强对子女的抗挫折教育,鼓励子女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积极应对就业挑战。同时,家长应转变盲目攀比的心理,抛弃不切实际的功利性要求,充分结合子女自身的实际情况,尊重和支持子女的职业兴趣和选择设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毋庸置疑,很大程度上大学生的择业价值观取向深受其家庭成员职业选择的影响,因此,其家庭成员正确的择业价值观的树立尤显重要。作为家庭长辈要做到言传身教,树立自身正确的择业就业价值观,正确处理好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的关系、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积极响应国家就业政策号召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就业择业氛围。

(四)认清自我和社会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首先应客观审视自我,认清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自己的职业兴趣,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职业定位,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且具有专业优势的职业。同时,需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需求,树立合理的职业理想目标,并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一方面,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大学生应该以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迎接严峻的就业挑战,为就业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应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夯实专业知识、拓宽知识视野,加强实践锻炼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应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择业取向,特别是敢于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勇于创新和创业。另一方面,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强调:“青年选择职业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3]换言之,青年大学生应该摒弃功利主义的择业取向,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实现自身更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薛利锋.大学生择业心理与择业价值观教育[J].东北师范大W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社会心理学就业前景范文篇12

1.1就业率差

毋容讳言,由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城乡大学生在就业观、就业环境和就业水平上产生差距。农村大学生顺利就业往往更急切,但现实是他们更困难,主要原因在于:

1.1.1成长背景

在当下,农村大学生无论社会资源背景、文化传统背景、专业教育背景上都先输一步,他们在生活态度上相对保守,他们在有限条件下封闭接受应试教育导致综合素质和个人自信存在短板。从专业选择上看,因父母文化素养限制和自身封闭成长坏境等影响,他们和他们的家长对大学专业选择及其就业前景把握不够,就业准备先天不足;从技能培养上看,他们没经济实力报辅导班或多花几万块读双学历,没机会学钢琴、练书法、修舞蹈,没条件培养足球、篮球、排球等特长,而用人单位想要的则往往是有见识、有特长、全面而又能独当一面拓展业务的人才,因而他们的就业资本后天不足。

1.1.2教育背景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当前教育的不争事实,越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表现越为明显。据统计,“985”、“211”和较好的普通高校,非农学生比均超过四分之三,而农村大学生更多地集中在一般大专院校,他们更多地被重学历资历、牌子面子的当下社会视为“鸡肋”,制约着就业空间。据统计,就业率最高的是高职院校,其次是重点本科院校,最低的则是一般大专院校,这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难点在一般普通本、专科院校毕业生身上,在农村大学生身上。

1.1.3需求背景

因就业市场的客观需要、世俗偏见和成见,制约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在大学生就业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户籍状况和业务能力、活动能量、外表颜值等,都是影响就业不可或缺的因素,农村大学生在不公平竞争的求职市场往往频频遭遇“隐性门槛”伤害。

1.2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差

农村大学生因经济压力大,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不足,对工作机会、工作单位的选择和把握受限。他们缺乏“拼爹”的资本和“啃老”的条件,虽然也向往收入高、地位的岗位,也想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外企,但他们需立即工作赚钱养家而不是继续考研、求学,重“钱途”不重“前途”;他们不想延迟就业,也无钱多地转战“公招”、“面试”,在迂回较小的就业空间只好一再降低个人发展要求,只求能就业。

2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引发的社会问题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教育公平、生活公平、城乡公平、社会公平,任其下去,必将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首先,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降低了农村人上大学的意愿,催生新的“读书无用论”,造成家长对子女教育投资意愿降低、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教育机会城乡不平等持续扩大,加剧城乡隔阂。其次,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低导致城市社会出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底层群体”,他们较少可能获得父母帮助生存,也很难返回农村家乡谋生,只能接受低收入、不稳定和缺保障的工作,租住拥挤的群租房或环境恶劣的郊区屋,生活趋于“民工化”。另外,农村大学生往往被寄予厚望,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就业生活压力和超常的心理精神压力。自卑心理、自信缺乏使得他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本身能做好的搞砸、可以做的不敢做,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诱发一些心理异常和行为偏差。

3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骨科临床护理范例(3篇)

    - 阅0

    骨科临床护理范文篇1【关键词】压疮;护理;骨科临床上发生压疮的患者多数为高危人群和无自主行为能力的人群,是不能改变的,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也就被认为未能.....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范例(12篇)

    - 阅0

    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范文篇1河南省卫辉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卫辉453100[摘要]目的分析PBL教学模式在康复科进修医生培训中的应用可行性,并研究其应用效.....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