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教育;大学生;农村留守经历

一、有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一)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低下

幼年和童年时期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这类大学生幼年时期长期远离父母,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完整的家庭教育环境的熏陶,造成其性格内向,进而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进入大学以后,这种幼年时期的成长经历造成的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的心理特征在开放、活泼的大学生生活和人际关系环境中更加凸显出来。通常这部分大学生在学校往往不愿或者难以与人进行沟通,内心自卑感强烈。

(二)感情意识淡薄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类大学生在年幼时期往往难以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来自于正常家庭生活的感情熏陶,久而久之,他们对人与人之间基本的感情缺乏应有的意识,这与他们内心深处极度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的感情期盼形成了矛盾,造成在感情他们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导致缺乏应有的感情意识。

(三)法治意识淡薄、学习目标不明确

由于家庭教育的确实,许多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幼年和童年时期没有收到来自家庭和父母的严格的管束,造成了从小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行为上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学校纪律、甚至国家法律等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规则意识淡薄。另一方面,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通常受到父母外出务工的艰辛生活的影响,从小能够立志读书学习,以期能够找到体面工作拜托父辈的命运,但是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幼年、童年时期的学习目标已经实现,于是在学习上关于以后的发展他们往往失去学习的动力,学习目标也不再明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际应用分析

(一)运用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建设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建设目标,是全社会、全民族奋斗的终极目标,同时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远大理想。当前,由于一系列社会外部因素以及具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特殊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心理特征,他们往往缺乏正确的社会理想,这造成了这部分大学生在个人学习和奋斗中目标不明确或者是方向不对,给他们的成长造成了及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具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心理教育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建设目标作为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的思想价值观念。

(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这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建立一个人人参与、公平自由的社会秩序的美好追求。由于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其幼年和童年时期遭受了生活的艰辛和困难,因此,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作为标准,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对社会的美好的向往,消除留守经历给他们造成的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品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现代公民与合格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个人品质。在对具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价值目标引导他们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道德素养,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能够按照这一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传递社会正能量。养成优秀的个人品质,为个人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做出来自个人的贡献。

三、结语

具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经历的特殊性,其个人心理具有明显的特征。在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时,我们应该针对其具体的心理缺陷,利用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使他们在学习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个人道德品格和思想价值观,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大学生。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1篇2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研究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高素质群体,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伟大使命。对于每个研究生而言,研究生阶段教育可以对其一生产生巨大影响作用。教育机构应该采用有效方式,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为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建设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党的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明确表示,开展国民教育活动,应当充分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群众自主参与积极性。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已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并结合实际发展状态,提出相应发展目标,希望可以逐步建设文明、民主、和谐、公正型社会。该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域的创新,同时也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全面概述,其带有十分显著的理论及现实研究价值。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研究生的影响

上文中我们了解到,研究生阶段教育对其一生影响作用十分@著。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基础参照物,尝试从根本角度全面提升该群体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对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价值观指导,规范了研究生的行为。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研究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研究生阶段,价值观、人生观等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备显著发展意义。其可以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创造良好基础条件,同时也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体参照物,为实现相关教育目标打造良好条件。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从教育内容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较为复杂的发展体系,同时其可以直接控制研究生的部分行为。以研究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为基础,实际生活中,研究生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作为自我约束条件,以相关行为准则为基础,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满足科学性发展要求,此外,其还可以对生活中的部分行为进行管理,使研究生可以热爱生活,乐观接受生活中的一切不顺利,共同为实现最终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全面提升研究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从实质发展内涵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可以对研究生思维及行为起到一定指导作用,但不仅可以作为研究生行为的参照物,同时也有助于完善研究生生活体系。实际发展过程中,其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整体道德水平,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活动中,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为实现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标做好充分准备。

2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现状分析

为了相关调查活动可以全面了解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笔者共计发放调查问卷九十份,其中,有效回收八十七份。同时,也对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掌握其实际理念,广泛搜集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态度,为开展相关研究活动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2.1积极与消极的政治观共同存在,其中积极政治观占据主导地位

在基本信息调查中,62.07%的人已经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有的也已经是预备党员和党员。说明他们大多数都已经接受过的教育,有较强的思想觉悟了。从中我们不能拿看出,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研究生接受过更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日常生活中,研究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成员较为关心时事,90%以上的学生都会通过网络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信息。

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研究生的政治观并不如想象般纯净,而是始终处于不断选择过程中。通过开展访问活动,笔者了解到,一般学生在入党选择上会有十分明确的态度,说明该方面问题有认真考虑过。而且大部分人是在积极政治观作用下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好的为祖国及人民提供服务。

积极与消极的政治观共同存在,其中积极政治观占据主导地位。调查信息显示,研究生是一个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较高的群体,他们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发展理念,强调一定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人。由于接受过良好素质教育,其自身行为理性程度较高,而且拥有承担历史责任,将国家未来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出来。但其也存在一部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即是部分研究生缺乏完善政治理念,同时对共产党的信仰也不够鉴定,在较低道德准则作用狭隘,使其总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偏激性较强的语言,不关心国家事务发展状况,价值观也带有显著消极性特征。

2.2实践观上情感认同较高,践行较低

大部分学生群体均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认可。调查显示,学生中,认为中共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分别占41.38%和52.87%。但仍然存在情感缺位的现象。认识不准确、思想意识浅薄等均是研究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甚至一部分研究生的认知带有显著的迷信化色彩。另外通过访谈还了解到学生对平等、公正的社会关注度最高,并且充满期待。

从基本认知和践行的角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不同,缺乏全方位和深层次的认知。调查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研究生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仅为6.9%左右。67.82%的基本了解,有21.84%的仅是有所耳闻。这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平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重视,而且也能反映出可能是因为宣传不到位让学生对此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相对十分片面,无法与实际发展状况保持一致。关于诚信方面,仍有30.74%的学生在诚信方面还是不重视。虽然研究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作用,但在相关因素影响下,其无法对自我理念进行全面控制。关于和谐、友善方面。在研究是否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别人交流时,有8.5%的完全符合会把自己科研成果大胆的与别人交流共进步。60.92%的学生基本符合,说明心里可能存在的一些戒备,能分享一些,但却不完全分享。还有27.59%的不好说,存在一些不相信不信任对方的心理,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他人。

2.3道德观公共道德认识高,道德选择迷失

学生具备较高的公共道德水平,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学生愿意为需要帮助人士让座;百分之八十八学生厌烦也不会出现公共场所吐痰行为。百分之二十二左右学生认为,学会做人比学会理论知识更重要。

但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虽然认知水平较高,道德选择缺失现象缺十分严重。百分之四十二左右学生曾经在考试中出现过作弊行为。其中,百分之四十认为是由于学习压力大导致,百分之十强调只要不被发现即可。

理论与实践相比较,道德观的实践能力水平较低。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崇高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财富。从道德选择角度分析,理想往往与现实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针对问题处理,其无法与社会道德相吻合,在严重缺乏道德底线基础上,其不能有效判别行为的对错,相关因素都将成为社会道德治理的重要问题。

3加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对策

3.1加强学生的自我的思想认知

不可否认,外部社会环境的确对研究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作用,但大部分影响因素都是由于学生本身元素导致,简单理解即是外因是由于内因所引起的。

受自身思想认识和个体认知水平程度的影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意义的认识及其对基本内容理解和把握等,都有待于提高和拓展。实际发展过程中,作为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核心价值观应当正式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范畴,彻底解决研究生核心价值观缺失方面问题;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对外来价值观的合理认识,毫不质疑地追捧西方文化,所谓文化不自信,价值观不自信,这严重影响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状况。综上所述,提高学生整体认知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所具备的实际学习能力。

3.2发挥学校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保持正_核心价值观可以对自身行动进行有效约束。实际发展过程中,教师对社会核心价值观认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等,均可以对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结果产生直接性影响作用。专业教师的思想信念、政治素养、学术态度和敬业精神也都是学生关注的重点。通过采用多样性沟通方式,教师有效搜集学生的相关反馈信息,结合存在相关问题,有针对性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3.3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

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打造良好内部发展环境,共同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建设任务。从整体发展状况来看,构建良好校园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目标的基础条件。首先,通过开展多样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面认识。其次,不断进行宣传模式创新,在合理化宣传载体作用下,确保学生的精神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共同为实现社会文明建设目标做出巨大贡献。最后,强化网络舆论站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形成强有力的舆论态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

3.4整合校内外资源

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充分搭建平台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不可否认,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中小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认知机会相对十分有限,大部分认知只是停留在感性及书面认知阶段。进入高等院校后,其希望有更多机会与社会进行接触,从根本角度提升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因此,在相关因素共同作用下,学校在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想要全面解决该方面问题,高等院校需要构建完善社会资源分配体系,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将学校与社会资源有效结合,共同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发展目标做好充分基础准备。

参考文献

[1]黄莉,邹世享.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06.

[2]赵元.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践行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川东北地区;家长;社会交际能力;中学生心理健康

家长自身的素质是制约家庭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福禄贝尔指出:“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充分说明了家长素质在家庭教育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家长的社会交际能力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显得稀缺而又重要。家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给孩子呈现的为人处世之道、处理事务的态度等都影响着孩子后来待人接物、经世处事的方式,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心理健康的形成。

一、被试

针对此课题选取的调查对象是川东北地区的在校中学生及其家长。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川东北地区五所中学的1000名在校生及其家长,其中包括三个乡镇中学,两个城镇中学,学生年龄从11到20岁不等。

二、研究工具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三、统计方法: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一)研究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5份,有效率为77.50%。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调查川东北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分布特征一(见表1)

2.调查川东北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分布特征二(见表2)

3.川东北地区家长社会交际能力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二)分析与讨论

在川东北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人口学分布特征的分析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的大多数中学生都有轻度心理健康问题(如表1所示);样本中没有中学生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样本的中学生中12岁到13岁之间的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其余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均反应大多学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样本中没有学生存在重度心理健康问题(如表2所示)。12岁到13岁之间的青少年刚从小学升至初中,相对于小学课业的轻松,初中里学习负担会显得更为繁重些,再就是环境的改变和此年龄段学生在生理上开始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等因素,都可能是造成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要更为严峻些的原因或是诱因。

家长的社会交际能力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总评分、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学生自出生后生活时间最长的外环境是家庭,接触最多的是家长,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孩子行为认知的首要模板,家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给孩子呈现的为人处世之道、处理事务的态度等都影响着孩子后来待人接物、经世处事的方式,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心理健康的形成。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着显著的特殊性,家长应重视处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在与中学生日常的相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避免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针对中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家长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早纠正。

参考文献

[1]谢芳.高一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汪四美.辽宁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其家长及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学位论文,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文艺社会学;中介论;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231-01

1800年法国的斯达尔夫人发表《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这成为文艺社会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文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直至20世纪70年代,西方文艺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共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实证主义经验派、批评辩证派、发生学结构主义以及苏联的艺术社会学。这四个流派,究其理论而言,都清晰地指明了文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即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但是似乎又都没有说清文艺与社会的关系究竟如何,正如约翰・霍尔所说:“传统的文学社会学的主要弱点之一,是不能确定文学与社会之间的确切联系。”要确切弄清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首先要从本质上分析。文艺,就其根源来说应属于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因此文艺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它的各种要素身上都充满了社会的气息,但是,文学并不是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忠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它作为人类思想领域的存在,需要通过各种中介环节反作用于社会,因而更显现出与社会变迁不相同步的相对独立性。

中介,指的是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两极之间起居间联系作用的环节。中介概念最早由黑格尔提出,他在《逻辑学》里说:“不论在天上,在自然界,在精神中,不论在哪个地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同时包含着直接性和间接性的。”他认为作为事物之间联系环节和事物转化、发展中间环节的中介,是普遍存在的。的确,在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就大量存在着这种中介因素,因此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从而构成了纷繁复杂的文艺现象和文艺问题。

在文艺与社会之间的诸种中介因素之中,审美心理是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中介之一。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性的审美实践活动,是一个主体全身心参与的过程,在整个审美活动过程中发挥效能的主要机制就是心理因素。

审美心理,即人在审美实践中以审美态度感知审美对象,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它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和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通过情感、想象等因素促使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审美品味及审美经验创作出具有自我独特风格的作品;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则通过感知、理解等因素,对审美活动进行一定的价值判断和取舍,以丰富自我的审美经验。就审美心理的产生而言,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接受主体,他们的审美心理都是社会性审美实践的结果,是社会生活内容在思想领域形成的心理准备,这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

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是各种审美心理要素彼此交融制约、综合作用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心理“三要素”:感觉、情感、理解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

审美感觉因素。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里对人的审美感受有一段论述:“只是由于属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属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即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简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或者发展起来,或者产生出来。”由此看来,审美活动是人的本质能力,而审美感受则是人在此社会性活动中的最初表现。人们往往通过审美感受对审美客体进行价值判断,因此审美感受直接推动着文艺实践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审美情感因素。人是一种情感动物,拥有“七情六欲”。心理学上说,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往往关于物质生活,因而带有功利性、欲望性,而审美情感虽以日常生活情感为基础,却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审美情感非关审美主体个人的切身利害,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精神需要,因此超越了个人的利害关系和物质上的功利追求,蕴含着更为公正、深刻的社会思想。

审美理解因素。当代美学家蒋培坤认为:“审美活动中的理解,主要表现为对对象形式意味的直觉把握,近乎中国庄禅和诗学中的‘悟’。”在整个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心理的各个要素都是贯穿始终,彼此交融综合起作用的,而不是孤立的分阶段发挥其功能的。当然,能否达到审美认识深层次内在的理解,仍然取决于人们体悟审美对象的水平,而这种水平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深化的。审美理解的深入发展,可以使审美主体的感受、情感得以表现、陶冶和升华,从而真正提高自我的认识水平和感知能力。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篇5

【关键词】高师院校研究性教学社区心理实验教学

社区心理学是我校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教学过程既要重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也要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社区心理学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实践运用,如何提高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是全面提升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当全面实施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积极进行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统社区心理学科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实践教学是社区心理学科理论知识应用与演练操作的重要平台。但由于缺乏社区心理学科相关的实验仪器及教学条件的限制,社区心理学的实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为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多,不会设计综合性和操作性的实验。传统的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操作――教师总结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常先由教师拟定好实验内容,直接向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及步骤,然后学生被动地按照相关要求去重现。实验内容多为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研究型设计实验较少。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缺乏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应当重视改革目前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切合实际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是以探索和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引导学生从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索学习转换,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应当也必然采用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二)培养创新性心理学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所在,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新世纪社会需要的心理学人才不仅要具有深厚的学科基A知识,还必须具备严谨的治学方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心理学科专业人才,应该积极进行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研究型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由知识型心理学人才提升为创新型心理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者王巨光认为,心理学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心理学中国本土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迫切要求对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及相关教学制度实行改革,而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正是其改革的必然取向。同时,他认为研究型教学模式对推进社会心理学中国本土化建设也有较大的助益[1]。

二、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开展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一)优化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完善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方法

社区心理学实验课教学不同于其他理工类学科实验,在专业实验室里重复进行某种操作是行不通的。它必须打破常规的实验教学形式,让学生走出学校专业实验室,深入社区实际生活,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科研素质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安排社区心理学实验内容时应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将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自主性、创新性实验拓展,增加学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不断完善社区心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申鲁军等研究提出以验证性、操作性实验教学为基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辅助的“1+1+1”教学模式,强调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研究能力[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带领广大学生深入社区基层组织,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如对社区人员吸毒情况、老年公寓养老情况及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问题深入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验设计,将实践中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处理同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理解结合起来,增强实验的综合性、自主性,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要求和问题去系统学习和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与创新能力。同时,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方法,结合日常的科学研究,将学科实验教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二)结合案例进行研究性实验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作为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的专业课程,社区心理学教学活动注重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联系。因此,在开展研究型实验教学时我们特别注意学科实验内容与社区实践活动的交叉和渗透。在社区心理学科实验设计过程中,围绕学科相关的研究主题,进行开放性实验设计,鼓励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如结合房祖名吸毒事件、导演王全安事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明星生活的各种心态;结合四川省出台“坝坝舞”管理办法探讨社区管理及心理调适方略。采用以社区案例讨论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首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提出学科核心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大量查阅文献后开始实验设计,提出实验方案,反复讨论和修改论证,最后确定实验方案后再进行实验操作。同时,给学生布置课外研究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网络等各种媒体信息选择典型事例确定讨论主题并通过实践调研形成研究论文,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科有关知识,借此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能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拓宽学生的思路,增强各种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三)加强社区心理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研究型社区心理学教学团队

作为社区心理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我们重视研究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建立完善的教学团队机制,倡导合作与创新精神。这是社区心理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当前,社会对心理学人才需求模式发生转变,这必然促成对心理学科教学模式的转变,对高师院校心理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为此,学院整合社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科教师资源,建立研究型社区心理学教学团队,要求社区心理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心理学科新理论、新成果的吸收和应用,及时追踪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并广泛涉猎交叉学科的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为充分发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社区心理学授课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导思想,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社区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设计问题来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从事科研、创新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可以说,没有一支优秀的研究型教学团队就无法彻底地进行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也就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心理学专门人才。

(四)改革社区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观现有的社区心理学科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一般是通过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以学生最后得到的实验产品为主要标准。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分析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社区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极为重视研究型实验教学工作的全面落实,强调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要求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实验讨论,认真分析各种实验现象和结果,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尝试引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根据学科实验目的和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实验,训练学生运用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研究型实验教学是将以单一实验操作为主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以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能力为主的综合性实验。同时我们尝试将学科的考核分成实验考核和面试能力考核。实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对以往学习知识的掌握对教师给定的实验内容进行独立操作;面试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并将考核工作贯穿于日常教学实践。实验教学必须强调培养学生自由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通过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机会[4]。这些都是社区心理学科行之有效的研究型学习方式的实践运用,值得大力推广。

社区心理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逐步推进并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高师院校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进行社区心理学科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创新,并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为他们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巨光.研究型教学:大学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97-99.

[2]申鲁军,杨磊,崔金奇,等.“1+1+1”社会心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初探[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4):46-48.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

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上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据统计,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为23.25%,90年代上升为25%,近几年有的大学已达到30%。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最新的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对于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课程理念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级大学生200名,其中100名大学生(男生53人,女生47人),在体育课上进行拓展训练,称为实验组,100名大学生(男生45人,女生55人),正常上体育课,称为对照组。实验前,两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无明显差异,体育课为每周一次,一学期32学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广泛查阅有关著作、论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UPI),该量表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者1993年从国外引进并修订的,主要以青年大学生为对象,可以了解大学生的苦恼、心理冲突、迷惘、焦虑,有无心身疾病、神经症、精神病等问题,是目前在我国普遍应用的一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筛选量表。采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该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主编的,1999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测量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量表。

一学期结束,同时向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发放问卷。两组各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为97.5%,其中实验组96份,有效率为96%;对照组99份,有效率为99%。

3.访谈法

对大学生及相关教师,就拓展训练开展的有关情况进行访谈。

4.数量统计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Excel2003进行初步的录入和整理,运用SpsslO.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拓展训练简介

拓展训练,英文名outwardbound,寓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船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二战以后,这种训练的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等。

(二)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分析

青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学子们,上大学是一件积极而有意义的事,但环境及各种关系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他们所不曾想象的压力和挑战。大学阶段对大学生成年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整个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由表1看以看出,在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类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很显著,在存在某些心理问题和心理较为健康两个类型上,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这是因为:拓展训练中的大部分项目都是针对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设计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克服心理恐惧战胜自我,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让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困难保持平和的心态,充分相信自己和队友,挖掘自身的潜能,再困难的任务也能完成,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拓展训练中运用较多的“空中断桥”项目,要求学生在7米高的地方从一块木板跳到另一块木板上,在这种特定环境中能否及时调整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果断、勇敢地跨出一步,将是成功的关键。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做人就是社会适应范畴的内容,由此可见,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社会新型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体现在个体应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既要进行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应对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又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从表2可以看出,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性检验中,除了在适应能力很强等级上差异不显著,在适应能力良好、一般、较差三个等级上差异显著,在适应能力很差等级上差异很显著。拓展训练要求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坚定地信心,既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更需要团队问和团队内部的精细分工,学生需要根据训练需要,所扮演的角色、地位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求学生在困难面前竭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在主动寻求帮助与帮助他人的同时,从集体中获得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充分彰显个性。角色的定位、变换与清晰的分工在使学生体力、毅力、交往、分工与协作等全方位得到锻炼的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广泛的社交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提高。例如:“盲人方阵”这个项目要求十几个人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一捆杂乱无章的绳子拉成一个正方形,并且所有的人要平均分配在四条边上,整个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要蒙上眼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阐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集体协商最后达成统一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个项目,让学生学会了交流、倾听和阐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由此可见,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相对剥夺理论;旅游研究;社会心理学;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表征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旅游研究,很多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积极投入到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旅游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展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是较早介入旅游研究的先锋学科(Jafari,1981),至20世纪80年代末,将旅游问题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学科增至15个(Jafari,1988)。90年代以来,旅游研究的多学科属性进一步加强,参与旅游研究的学科累计多达26个(Cheng,etal.,2009)。在众多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旅游态度、行为和满意度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纳入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作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能为旅游活动过程中相关主体的感知、态度和行为等问题的研究提供独特的理论分析视角。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被成功应用于解释和分析旅游发展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旅游研究的理论水平。然而,旅游引发的社会心理现象十分复杂,旅游态度、行为和满意度方面的研究需要借助于更加多样化的理论分析工具。相对剥夺理论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已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旅游研究方面的应用还十分薄弱。本文在阐述旅游研究中既有社会心理学理论视角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相对剥夺理论在研究旅游社会心理问题方面理论视角的独特性、新颖性及其与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的互补性,以期为相关旅游问题的研究寻求更多的理论支撑。

1旅游研究的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

1.1社会交换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社会学家Homans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后来,Blau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而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归结为一种交换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只能是一种交换关系(吕萍,1996)。现实生活中社会交换行为十分常见,有物质性的也有非物质性的,如送礼物、婚姻及亲戚关系、组织行为与管理、市场、参与休闲活动及捐赠行为等。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一个人在与他人打交道时,总是力图做到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多的报酬(李有根,等,1997)。对交换的利弊权衡以及交换结果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态度和心理感受。一般来说,当交换结果利大于弊时,人们会形成积极的态度,而当弊大于利时,人们就会对这种交换行为产生消极的态度。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后,在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早在1967年,Sutton就指出“交换是旅游过程中主客交往的基本特征”(Ap,1992)。20世纪80年代初,Bryant和Napier较早地应用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了户外游憩设施的满意度问题(Bryant,Napier,1981)。后来,Perdue等(1987)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研究了美国科罗拉多5个乡村社区参与户外游憩活动对当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进入90年代后,Ap的工作极大地提升了社会交换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他指出,关于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问题的有限的解释性研究使得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缺乏理论支撑,进而提出了一个社会交换过程模型来解释为什么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Ap,1992)。随后,许多学者都在研究旅游感知和态度问题时将社会交换理论作为分析的视角。例如,Lee和Back(2003)研究了韩国一些地区发展业前后居民感知的动态变化;Jurowski和Gursoy(2004)研究了距离因素在社区居民旅游态度形成中的影响;Andereck等(2005)研究了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

我国旅游学者对社会交换理论的关注和应用始于90年代中后期。李有根等(1997)首先将社会交换理论引入中国旅游学界,并阐述了该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价值。随后,刘赵平(1998)以河北涞水野三坡为例,应用社会交换理论对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社会交换理论比阶段理论和涵化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近年来,社会交换理论已成为我国旅游学界分析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的主要依托理论,不少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将其作为分析居民态度形成的理论依据(章锦河,2003;宣国富,等,2002)。一般而言,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旅游主体对交换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收益的比较会直接影响到当事人对旅游业的态度。换言之,对旅游者而言,如果从旅游活动中获得的体验质量超过了其付出的代价,他对旅游地及相关的经营管理服务者的态度将是积极的,否则就是负面的;对当地居民来说,如果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的利益超过了其付出的代价和承担的成本,那么他们对旅游业的发展将会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反之则会持消极抵制的态度(Ap,1992;章锦河,2003)。

1.2社会表征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主体主义倾向的泛滥,北美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危机。人们强调实验室研究,忽视了自然情境下的真实问题,忽略和遗忘了人类思想中社会的、集体意义的特性,许多学者意识到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应整合“社会”的成分(张敏,聂长久,2007;管健,乐国安,2007)。针对这些问题,法国社会学家Moscovici在Durkheim集体表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表征(socialrepresentation)理论,他认为社会心理现象和过程只能在历史的、文化的宏观社会环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和研究。Moscovici把“社会表征”定义为“拥有自身的文化含义并且独立于个体经验之外而持续存在的各种预想、形象和价值所组成的知识体系”。简言之,社会表征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观念、意象、社会知识和社会共识,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或系统(管健,乐国安,2007)。社会表征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出版物和电子媒体、社会互动以及直接经验(Pearce,etal.,1996),由此形成的社会共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

社会表征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相对晚于社会交换理论。Pearce是较早将社会表征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的学者,1991年他开始尝试从社会表征的视角分析旅游影响和社区感知问题。1996年他与Moscardo和Ross合作完成《TourismCommunityRelationships》一书,系统地介绍了社会表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剖析了社会交换理论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了社会表征形成的概念模型(Pearce,etal.,1996)。近年来,相继有学者应用社会表征理论来分析旅游感知和态度问题。例如,Yuksel等(2002)对土耳其Pamukkale利益相关者访谈和旅游规划的研究;Fredline和Faulkner(2000)对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社区居民对事件影响的反应问题的研究;Ateljevic和Doorne(2002)对新西兰的旅游形象和意识形态的研究。相比之下,我国学术界对于社会表征理论的应用研究还很薄弱,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屈指可数。2004年,应天煜撰文向国内同行初步介绍了社会表征理论的基本内涵,指出社会表征理论在分析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方面的独特视角,并详细阐述了旅游研究中应用社会表征理论的步骤(应天煜,2004)。2009年,张朝枝等应用社会表征理论实证研究了开平碉楼和村落世界遗产申报与社区居民的遗产价值认知问题(张朝枝,游旺,2009)。

2相对剥夺理论及其缘起

相对剥夺(relativedeprivation)理论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相对剥夺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其他群体或自己过去的经历进行比较后而产生的不公平感(罗桂芬,1990)。“相对剥夺”这一名词首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Stouffer于1949年在其《美国士兵》一书中提出的。他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士兵的士气和晋升的关系时,发现士兵不是依据绝对的、客观的标准来评价他们在生活中所处的位置,而是根据他们相对于周围的人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如果比较的结果是自己处于较低地位,他们就会有“相对剥夺感”。然而,Stouffer并未对相对剥夺进行严格的界定。后来,Merton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提出了“参照群体”的概念。他认为个体或群体对于自身相对状况所持的态度,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源于人们对自身利益得失的判断和评价,是一种社会比较的结果。在比较中,人们选定与自己某一社会属性相近的其他个人或群体作为参照物(即参照群体),并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参照物进行比较,若认为自己本应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就会产生剥夺感。由于这种剥夺是相对比较后产生的,因此称为“相对剥夺感”(肖雪莲,2006)。Davis(1959)指出,人们选择的参照群体可以是自己所在的人群,也可是本群体以外其他的人群,两种比较均可能导致相对剥夺感的产生。Runciman(1966)认为相对剥夺感的产生至少应具备4个条件,即(1)某人没有某物X;(2)他发现别人(或自己以前)拥有某物X;(3)他希望得到某物X;(4)他觉得自己应该而且可以得到某物X。Davies(1969)明确指出,除了参照群体外,人们自己过去的经历也是产生相对剥夺感的另一根源。有的学者提出将人们与其他参照群体进行比较后形成的相对剥夺称为横向相对剥夺,而与自己过去的经历相比较而形成的相对剥夺称为纵向相对剥夺(王宁,2007)。

20世纪70年代,Gurr进一步发展了相对剥夺理论,认为行动者对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是相对剥夺感产生的深层原因。根据价值能力和价值期待关系随时间变化的差异,Gurr将相对剥夺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即下降的剥夺、渐进的剥夺和渴望的剥夺(Gurr,1971)。下降的剥夺是指人们在价值期待保持相对均衡而价值能力却在下降时感到的相对剥夺(图1);渴望的剥夺是指人们在价值能力相对静止而价值期待却在增长或加强时感到的相对剥夺(图2);渐进的剥夺是指人们在价值期待增长与价值能力下降同时发生时感到的相对剥夺(图3)。一般而言,在稳定的社会中最可能出现下降的剥夺,而渴望的剥夺和渐进的剥夺则多出现在正在经历剧烈社会经济变迁的社会中(李俊,2005)。

一般来说,在社会经济转型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和时期,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增多,经济收入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分化重组,相对剥夺现象较为普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转型剧烈,城乡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社会分化加剧,社会不满情绪滋生蔓延,弱势社会群体的相对剥夺问题十分尖锐。通常而言,相对剥夺感一旦产生后,人们会对造成这一现象的个人或群体乃至与之比较的参照群体或个人采取不满甚至敌视的态度。实践表明,如果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得不到及时疏导和消除,会直接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在社会变革较为剧烈的地区,如何应用相对剥夺理论建立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外,相对剥夺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并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Stewart,2006)。在旅游研究领域,尽管有的学者零星地提到了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但真正以相对剥夺理论为分析工具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Seaton(1997)是第一位应用相对剥夺理论研究旅游问题的学者,他以古巴为例研究了由于旅游者的示范效应在当地居民中引发的三种相对剥夺现象。我国学术界关于相对剥夺理论的讨论始于80年代末,一些学者应用相对剥夺理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肖雪莲,2006;邓东蕙,黄菡,1999;李强,2004;李俊,2004),也有的学者将其应用于公司企业员工和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分析(郭星华,2001;李汉林,李路路,2000),但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未见报道。

3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

一个地区旅游开发后,旅游业的发展不但会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还会加速社会的变革和转型。人们的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不公问题加剧,原有的社会结构进行新的调整。那些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被边缘化甚至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弱势群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尤其在那些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地区,旅游发展引发的相对剥夺问题更为突出。

根据主体的差异,旅游引发的相对剥夺现象主要两种情况。一是当地居民的相对剥夺。我国的旅游发展通常是由地方政府和投资者主导,当地居民通常处于弱势地位而缺失话语权,在旅游发展中大多被边缘化,其相对剥夺问题也最为突出。由于旅游开发征地、景区移民安置、旅游参与机会受限等多种原因,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相对剥夺感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而且通常是多种相对剥夺感交织并存。二是旅游者的相对剥夺。旅游者外出旅游,面对旅游服务不满或与旅游经营管理者发生纠纷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旅游者相对剥夺感的形成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方面,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倾向于将自己所消费的旅游产品和以往的旅游经历相比较,如果觉得自己支付同样甚至更多的费用而没有得到相称的旅游产品,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另一方面,在旅游过程中和同行的其他旅游者相比较,如果感觉遭到了不平等待遇,也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4三种理论视角的比较

社会交换理论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后,为旅游感知和态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对于那些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来说,旅游业带来的利益得失评价对其态度的形成有着明显影响,社会交换理论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交换理论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出来。Pearce等(1996)指出,应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目的地居民的态度问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社会交换理论将人类过于简单地假设为计算得失的信息处理器;第二,人们的许多知识是从社会中间接获取的,而不仅是来自于直接经验;第三,人们的感知和态度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而不是在孤立的实验室中形成的。简言之,社会交换理论的不足在于将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社会交换关系过度泛化了,并将人们在交换中的利益得失作为态度和行为解释的唯一依据。实际上,除了对交换得与失的评价外,还有一些别的因素在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形成中起着作用。实践表明,居民关于旅游业的一般知识与他们对旅游业的支持与否相关。现实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从旅游中获益的居民对旅游业的评价可能是负面的,而从旅游业发展中利益受损的居民对旅游业的评价却可能是正面的,这种现象是社会交换理论所难以解释的。此外,社会交换理论对那些受旅游业直接影响的人来说具有较好的解释力,而对那些没有参与旅游业或没有受旅游发展影响的人来说,其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形成问题也是社会交换理论所难以解释的。

相比较而言,社会表征理论重视将人的感知和态度的形成放在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来进行考察,强调社会共享的常识对个体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影响,较之社会交换理论更符合实际情况。社会表征理论认为个人的直接经验、各种出版物和电子媒体以及社会互动是社会表征形成的三个重要来源,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表征理论比社会交换理论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因为各利益主体在旅游发展中的种种交换行为为他们提供了参与旅游业的直接经验,但社会交换理论将这些直接经验看作利益主体们感知和态度形成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社会表征理论认为个体将参与旅游的直接经验和从各种媒体上获得的旅游认识综合,并通过社会互动后形成的对旅游现象的一般认识才是个体感知和态度形成的重要依据,因而社会表征理论比社会交换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可以解释那些没有卷入旅游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的旅游感知和态度问题。

相比之下,相对剥夺理论的引入可以为旅游感知和态度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在分析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态度形成时,是从自身的社会交换行为和社会共识出发的,而相对剥夺理论则是从横向和纵向比较的角度为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提供了一种补充性的分析视角(表1)。尤其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剧烈的地区,对于那些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和权益受损的弱势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相对剥夺理论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解释力。需要指出的是,相对剥夺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是多维的,不仅可用于分析旅游感知、态度和行为倾向等问题,还可用于旅游满意度评价;不仅可用于分析社区居民的相对剥夺问题,还可用于研究旅游者、旅游从业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对剥夺问题。

5结论与讨论

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借鉴和引入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自身的成长。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已逐渐成为旅游感知和态度研究最为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是两种较早引入的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本文在分析两者的概要、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讨论了相对剥夺理论的概要、旅游发展中的相对剥夺现象及其与既有社会心理学视角相比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分析表明,社会交换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它将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社会交换行为作为分析人们感知和态度形成的唯一依据。社会表征理论除了考虑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而获得直接经验外,还重视通过媒体和社会互动形成的社会共识在解释人们感知和态度形成中的重要性,因而较之社会交换理论有更好的解释力。相对剥夺理论则强调从比较的角度来研究人们的态度问题,尤其适用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研究。本文的目的并非要强调这些社会心理学视角孰优孰劣,事实上,每一种理论分析视角都有自己的长处和解释范围。同一个问题若能从多维的角度去分析和审视,对于我们更加全面地展开研究并找到解决的办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总体来说,社会交换理论在国内外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比较多见,社会表征理论在国外旅游学界的讨论并不鲜见,但在我国还十分薄弱。尽管相对剥夺理论在提高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旅游者的满意度、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以及目的地的经营管理水平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潜力,但就已有的文献来看,相对剥夺理论在国内外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很少见,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旅游研究社会心理学视角。鉴于旅游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那些旅游发展迅速、社会转型剧烈的地区,相对剥夺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对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危害性,有必要加强相对剥夺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寻求相应的对策。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对相对剥夺理论作了粗浅的分析,在旅游地相对剥夺感的表现形式、成因、疏导机制以及程度测量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实证研究,以深化相对剥夺理论在旅游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ApJ.Residents’perceptionsontourismimpac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2,19(3):665-690.

[2]AndereckKL,ValentineKM,KnopfRC,etal.Residents’perceptionsofcommunitytourismimpac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5,32(4):1056-1076.

[3]AteljevicI,DoorneS.RepresentingNewZealand:Tourismimageryandideology[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29(3):648-667.

[4]BryantEG,NapierTL.TheapplicationofSocialExchangeTheorytothestudyofsatisfactionwithoutdoorrecreationfacilities[C]∥NapierTL.OutdoorRecreationPlanning,PerspectivesandResearch,DubuqueIA:KendallHuntPublishingCompany,1981:83-98.

[5]ChengCK,LiX,PetrickJF,etal.Anexaminationoftourismjournaldevelopment[J].TourismManagement,2009,20(6):1-9.

[6]DaviesJC.TheJcurveofrisinganddecliningsatisfactionasacauseofsomegreatrevolutionsandacontainedrebellion[C]∥GrahamHD,GurrTR.TheHistoryofViolenceinAmerica.NewYork:Bantam,1969:690-739.

[7]DavisJA.AformalinterpretationoftheTheoryofRelativeDeprivation[J].Sociometry,1959,22(4):280-296.

[8]FredlineE,FaulknerB.Hostcommunityreactions:Aclusteranalysi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0,27(3):763-784.

[9]GurrTR.WhyMenRebel[M].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71.

[10]JafariJ,RitchieB.Towardsaframeworkoftourismeducation:Problemsandprospec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1,8:13-34.

[11]JafariJ,AaserD.Tourismasthesubjectofdoctoraldissertation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8,15:407-429.

[12]JurowskiC,GursoyD.Distanceeffectsonresidents’attitudestoward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4,31(2):296-312.

[13]LeeCK,BackKJ.Preandpostcasinoimpactofresidents’perceptio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3,30(4):868885.

[14]PearcePL,MoscardoG,RossGF.TourismCommunityRelationships[M].NewYork:Pergamon,1996.

[15]PerdueRR,LongPT,AllenL.Ruralresidenttourismperceptionsandattitude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7,14(3):420-429.

[16]RuncimanWG.RelativeDeprivationandSocialJustice[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66.

[17]SeatonAV.Demonstrationeffectsorrelativedeprivation?ThecounterrevolutionarypressuresoftourismICuba[J].ProgressinTourismandHospitalityResearch,1997,3:307-320.

[18]StewartQT.Reinvigoratingrelativedeprivation:Anewmeasureforaclassicconcept[J].SocialScienceResearch,2006,35(3):779-802.

[19]YukselF,BramwellB,YukselA.StakeholderinterviewsandtourismplanningatPamukkale,Turkey[J].TourismManagement,2002,20(3):351-360.

[20]邓东蕙,黄菡.社会转型期中国民众的相对剥夺感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4-28.

[21]管健,乐国安.社会表征理论及其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98.

[22]郭星华.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71-78.

[23]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J].社会学研究,2000(2):1-17.

[24]李俊.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J].社会科学,2004(4):74-78.

[25]李俊.相对剥夺理论的价值论视角[J].学海,2005(4):175-178.

[26]李强.社会学的“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J].学术界,2004(4):7-22.

[27]李有根,赵西萍,邹慧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知觉[J].心理学动态,1997(2):21-27.

[28]刘赵平.社会交换理论在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的应用[J].旅游科学,1998(4):30-33.

[29]罗桂芬.社会改革中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心理浅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4):84-89.

[30]吕萍.霍曼斯与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比较[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27-29.

[31]王宁.相对剥夺感:从横向到纵向——以城市退休老人对医疗保障体制转型的体验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9-25.

[32]肖雪莲.运用“相对剥夺感”理论对我国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心理进行探析与调适[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79-82.

[33]宣国富,陆林,章锦河,等.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6):741-746.

[34]应天煜.浅议社会表象理论(socialrepresentationtheory)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旅游学刊,2004(1):87-92.

[35]张朝枝,游旺.遗产申报与社区居民遗产价值认知:社会表象的视角——开平碉楼与村落案例研究[J].旅游学刊,2009(7):43-47.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篇8

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成因特殊性分析

1.意外原因

(1)疾病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亡故。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改善,但由于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医疗服务资源80%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非常薄弱,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绝大多数农民看病靠自费就医,80%的农民无法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农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农民无法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有病不敢看,小病拖成大病,许多农民到医院治疗的时候,都已经是大病的中、晚期。

(2)灾难事故。其一,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和农村,地震、台风、泥石流、洪水等地质灾害频发,极易使农民的住房受到损害,人身受到伤害;其二,农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农村科学文化知识还没普及,在生产劳动中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时,常由于没有得到科学及时的救助而失去生命。其三、农民工在一些企业和矿区务工,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工伤事故频发。一些农民工患职业病后,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久病成灾。

2.父母离异

(1)经济因素。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农民和经纪人,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首先发家治富。但这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未成为农民共同致富的“领头羊”,而是受腐朽落后文化思想影响,在外包养“二奶”或情人,最终造成家庭离异。

(2)外出务工经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沿海发达城市打工经商,他们各地奔波,在外时间长短不一,长期夫妻分居和高强度的打工生活,很容易使夫妻的感情冷淡,造成离异。

(3)家庭暴力。许多农村地区部分妇女既要从事繁重的劳动,还要忍受丈夫的虐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与

配偶离异。

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原因

1.矛盾的自尊和自卑心理。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父母亡故或离异,长期得不到家庭温暖,极易产生矛盾的自尊和自卑心理。一方面,父母的亡故或离异,使家庭因为失去主要劳动力而陷入困境,在经济上失去了稳定的支持,精神上难以得到完整的家庭温暖,心理失去平衡,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身处繁华的都市生活环境,他们不想让别的同学知道自己家庭变故,常会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理,比如隐瞒家庭事实,故意夸大家庭美好的环境等。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在外部行为上就是在参与集体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不大胆、自甘落后、怯懦、孤独寡言。

2.意志消沉。许多农村大学生有着吃苦的精神,中学阶段学业优秀,原来都是父母和乡朋眼中的“精英”,备受关怀爱护,由于遭受家庭的变故,他们开始过早地体验生、死,体验对家庭的责任意识。但由于他们还无法诠释生活中的这些变故,更重要的是,他们找不到解决心理失衡的最好办法,因此,常会因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而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

3.敏感孤僻,受挫意识降低。和城镇生源的大学生相比,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所受到的各方面的关心要少得多。一方面是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减少,难以提供更多的物质关爱;另一方面,农村社会救助和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单亲家庭难以得到社会的帮助,高额的大学费用,使得原本艰难的家庭经济更是捉襟见肘。因此,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常会有强烈的负罪意识,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渴望摆脱贫困的窘境,但情感和经济上又不得不依赖家庭,心理表现很无助和脆弱,稍微的打击都将使他们雪上加霜。有时候为了寻求解脱,他们会选择独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理压力,但时间长了,容易使他们出现社会交往障碍和人格交往的缺陷。

4.心理乖戾,喜怒无常。青年大学生天性是乐观进取的,但农村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在遭受打击后,经常会心理乖戾,出现一些行为异常。首先,许多农村家庭在离异前,父母就经常吵闹,尤其是父亲对母亲的暴力打骂,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训斥,极易使这些孩子在沦为单亲子女后,受父(母)粗暴性格同化,心理扭曲。其次,亲生父亲或母亲重新组成家庭后,面对继父或继母以及新的亲朋所形成的新氛围,他们更加压抑,情绪烦躁不安。再次,父母离异后,把对离异配偶的怨恨迁移到孩子身上,粗暴地对孩子训斥、打骂。上了大学后,虽然在生活的环境上摆脱了原先的家庭,但身处大学校园,家庭的阴影依旧积压在他们的心头。第四,部分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在家庭得不到关爱,在校园找不到朋友,转而沉迷网络,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精神慰籍,充斥于网络的暴力游戏满足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弱势心理,他们把自身的遭遇看作是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对周围人群产生怨恨,并进而不自觉模仿网络的打斗行为产生暴力倾向。长而久之,部分农村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心理会变的乖戾,喜怒无常。

5.生活无趣,厌世心理严重。一方面,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得不到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关爱,容易产生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有的甚至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另一方面,怀旧心理使得他们非常怀念原来的父亲或者母亲。尤其是父母离开人世的,更容易钩起他们对往日家庭的回忆。现实环境和旧有环境的比较偏差,使

这些农村大学生易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

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

社会支持对策研究

农村单亲家庭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类群,由于所经历的家庭结构的裂变以及支持力量的微弱,在青年大学生中属于弱势群体。只有建立以自我调节和支持为基础,以家庭支持为纽带、以学校支持为主导,以政府和公共舆论支持为依托的社会支持网,才能解决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为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1.建立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社会救助机制和网络。弱势群体的一个显性特征就是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农村单亲家庭的经济资源的缺乏是造成单亲家庭大学生经济困顿和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他们在经济上所面临的问题要比城镇家庭严峻得多。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农村单亲家庭以及他们的孩子提供各种制度性支持,包括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定期的周期性的支持和不定期的临时支持。首先,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保障和增加农民福利,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切实保障农民尤其是单亲农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其次,要关心农村单亲大学生的生活。他们远离家庭,由于失去了必要经济保障,不得不节衣缩食,长期下来,营养跟不上,影响身体健康。再次,要建立农村单亲大学生的救助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户籍所在地村、镇应该重视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家境和学习情况,借助政府行为和福利机构,或者向社会和企(事)业捐款,拓宽相应的救助渠道,推动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开展对这些学生的困难补助。学校要建立贷、奖、助、补等途径的助学体系,积极通过开通绿色通道、减免学费、缓交学费、勤工助学、师生结对、校内捐款等方式,开展对这些学生的帮助。要通过建立救助的机制和网络,缓解单亲家庭大学生经济窘境,避免他们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出现失学、辍学状况。

2.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单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承受力脆弱是弱势群体的另一显性特征,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亦然。大学要为农村单亲大学生营造一个温暖、友爱的氛围。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学校和老师、同学的关爱更能够弥补他们精神上的缺憾。首先,老师和同学应该平等地对待单亲家庭大学生,理解他们的遭遇,倾听他们的真实心声,共同承担他们的心理忧伤,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单亲的现实,绝不能够歧视、鄙视和冷落他们。其次,要信任他们,结合他们的自卑、敏感等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再次,要优化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单亲家庭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原先的优越感丧失,有的学习成绩会波动比较大,教师和班主任要做好心理辅导,让他们尽量适应大学生活。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建立广泛而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逐渐消除其消极情绪。第四,积极实施各类激励措施,用爱心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教师可以采用目标激励、行为激励、语言激励、评价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激发他们正确对待现实,自立自强。

3.开设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一般比较封闭压抑,不善于和老师同学沟通,很容易造成人格和精神分裂。学校可以聘请懂心理学、伦理学知识的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讲座活动。同时,为了保护这类学生的心理秘密,也可以通过广播建立心理驿站、心理咨询信箱、特殊周记日记、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们把心理的痛苦发泄出来。此外有条件的大学也可以建立导师制,在生活、学习和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整合;分化;适应;自然选择;社会心理;模块

社会心理学经历了分化与整合的百年历程,多元与分化带来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和繁荣,整合和统一则保证了社会心理学的内在一致性。社会心理的研究在学科取向、文化取向、方法取向上不断探索和发展,进行分化和整合。

一、进化社会心理学的整合缘起

在研究取向上,社会心理学在近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多学科的研究取向。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生物学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涉足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领域。近几年还出现了进化社会心理学等一些新的研究取向。有人甚至提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可以包括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等研究取向,研究取向如此多元,在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等基本问题上存在如此大的分歧,有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不成熟学科,仍处于前学科水平。于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呼吁要对不同研究取向进行整合。

在文化取向上,本土社会心理学日益兴起,时至今日,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依然占据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地位。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本民族发展的现实社会心理问题,其兴起有助于在多元文化观的基础上建立真正属于全人类的社会心理学。

在方法论上,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大致可以归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百年进程中,科学主义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一直占据着方法论的主导地位,但是其以人的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具有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性质,因此,众多学者极力主张研究方法,包括总体方法论和具体操作技术的日益多元化。但是更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在追求方法多元的同时,也在寻找能够包容和整合不同方法论的新理论。事实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绝非对立,心理学的很多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勒温的场论,都一方面借用了自然科学,另一方面又引进了现象学的研究。因此,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存在整合的可能。新进发展起来的西方进化社会心理学是一种运用进化理论来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尝试。把适应作为解释人类社会心理现象的一个核心概念,试图将生物学观点和文化影响结合起来。

二、进化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近20年来,进化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心理学领域引人注目的新趋向,其把当代的进化理论与目前对心理现象的系统阐述加以综合,把适应和自然选择作为核心概念解释人的心理行为,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行为和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从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来探索人的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认为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这里的过去不只是指个体成长发展的经历,还指人类种系进化的发展史。过去不仅在人的身体和生存策略上刻下深刻烙印,在人的心理和相互作用行为策略上也留下印记,今天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是进化的产物,是保存完好的活化石。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祖先成功解决了所面临的生存和繁殖问题后的产物,所有人都带有导致祖先成功的适应机制。

进化社会心理学还认为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方法。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如同人的身体一样也是适应的产物,必须弄清心理现象能解决什么适应问题,也就是有什么用,要弄清不同的心理机制是用来解决哪些适应问题的,弄清心理现象的功能,这就是功能分析。如男性比女性为何更倾向于暴力?女性为何偏爱选择比自己大的伴侣?弄清了这些心理现象的功能才能对现象有清楚的理解。

进化社会心理学还认为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提供了一种相互作用观,并不认为行为是遗传的不能改变的。心理机制必须被背景激活才能产生社会行为。所有的外显行为必然是背景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产物。

进化社会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的性质是模块的,主流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具有普遍意义,所有的心理现象都能根据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机制加以解释。而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由大量特殊的但功能整合的心理机制组成,不同的心理机制处理不同的适应问题,不同的适应问题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Fodor(1983)把这些特殊的机制称作“模块”或特定范围的认知程序。Cosmides(1994)把心理隐喻为一把“瑞士军刀”,它包括不同的工具,每一个设计都能有效完成某个任务。由于人类面临的适应问题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猿类祖先。因此,人类心理机制在数量上也大大超过其他物种,越来越复杂,人的大脑也不断发展。

进化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元理论,引起了很多社会心理学家的探索,对社会心理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解释,也提出了质疑。在性别差异和配偶选择研究上做了大量的研究,进化心理学还对人际关系、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社会认知、社会动机、文化心理等都作了许多有创造性的研究。

三、进化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

进化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个人重要的元理论,对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有效解释的途径,尤其是对性别差异和配偶选择的心理研究中提出了更加深刻的解释,如:在性别差异上,其认为性别差异是由于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男女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决定的。在适应问题上,男女面临的不同问题有:父亲身份的不确定性,确定高生殖潜能的女性,确定可投资的男性等问题。

在配偶选择中,吸引是配偶选择的前奏。进化心理学从进化的角度对此提出了新颖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1篇10

因此,本研究以幼儿教师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其工作投入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幼儿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提升和幼儿园管理等方面提供一些实证依据。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是对积极心理学的丰富和延伸。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是近年来兴起的一股很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力量。目前该学科相对比较年轻,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理论框架。对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如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的实证研究对于该学科走向成熟和完善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实践意义

探寻幼儿教师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及其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幼儿教师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不但为幼儿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科学根据,也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和组织者提供管理依据和建议,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研究假设

1.假设

根据研究总体构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1:幼儿教师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及其工作投入的各维度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可能存在差异。

假设2: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社会支持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假设3: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查阅法等

3.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幼师专业学生及部分幼儿园老师为研究对象

三、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在其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具体分析如下:

(1)从婚姻角度来看: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已婚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未婚的幼儿教师。这与高晓敏(2011)、贾普君(2011)、王艳芝和李素英(2006)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2)从年龄角度来看: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教师的心智发展日益成熟,社交往能力也逐步提高,幼儿教师各个方面的经验都较欠缺,园所领导及管理层人员对其不太重视,此时也难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关系网,因此这一阶段的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感普遍较低。

(3)从学历角度来看: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在社会支持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与赵丽君(2007)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该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的幼儿教师其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学历为中专、大专的幼儿教师。

(4)从教龄的角度来看:幼儿教师的客观支持这一维度上差异显著。而在总体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不显著。这与曹亚萍(2008)年对上海市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她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两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5)从职称的角度来看:不同职称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的差异不显著。结果都表明不同职称幼儿教师的总体社会支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采取问卷测量和访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可知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的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都有显著影响,心理健康对社会支持的正向预测力也较大(可解释的变异为39%),而且社会支持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对工作投入产生间接效应。鉴于此,我们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以及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为幼儿教师自身及幼儿园管理者提供以下对策和建议。

(1)人职匹配才是上策

根据Maslach等人提出的工作――个人匹配理论,个体特征与职位要求相一致时,个体的工作投入程度会比较高,反之,则会减低工作投入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和优势,而不同职位也有不同的任职要求,幼儿教师要对自身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可观的认识,在应聘具体职位时,要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而幼儿园管理者在进行幼儿教师选拔和分配时,也应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教师的个体特征,分配与之相适合的职位。

(2)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本研究已经证实幼儿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其工作投入产生一定影响,可见社会支持可以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投入。那么对于幼儿教师自身而言,要在维持现有社会网络的基础上,主动开拓和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幼儿的家长等等,当然,对于幼儿园管理者来说,作为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来源之一,在给予幼儿教师更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上,需经常主动与幼儿教师沟通,了解他们在工作中欠缺的工作资源,制定出相应的支持策略,及时提供给他们工作上所需的各种资源,如资金、设备和培训等。

五、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后续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加以完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资源、精力以及时间的限制,本研究只选取了部分地区的幼儿教师教师为考察对象,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抽样,其中有效的测试对象数目也较少,因此,样本的代表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其它地区的幼儿教师和其它教师群体(特殊教育教师)或其他职业(医生、护士、警察)中去,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去考证。

(2)研究所涉及的变量都属于正性构念,这种评定趋向的不足就在于有些幼儿教师在填写问卷时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而高估自己的心理健康感受以及社会支持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变量的测量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考察不准确。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篇11

[关键词]就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6?0018?05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是与就业紧密相关的三个概念。厘清三类资本的研究现状,可为高校就业教育提供借鉴,本文拟就此作一综述。

一、人力资本

(一)概念

人力资本(HumanCapital)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T.W.Schultz)和贝克尔(G.S.Becker)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力资源上的、主要以劳动者的素质表现出来的资本,包括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知识、技能及表现出的能力[1]。根据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能力和素质,是可以进行量化比较的。研究求职就业的学者Fugate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进步的一系列变量,包括教育,经验,技能,知识等方面,并认为求职者的人力资本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获取就业机会的可能性[2]。徐晓军认为,人力资本实际上起着一种市场准入的作用,人力资本在中国环境下的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表现为:第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第二,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第四,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收益率。第五,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4]。

人力资本投资比其他方面的投资回报率高。国内有学者认为大学生人力资本是高等教育价值凝结于大学生身上的、通过具体劳动能够使大学生获得未来收益的价值总量。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进行实际生产劳动之前,他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大学生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5]。

(二)研究现状

人力资本的研究中,在不同时期,由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引出自己不同的研究重点。从学科方面来看,有以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以卢卡斯、罗默等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理论,以明塞尔、贝克尔等人为代表的劳动经济学,以舒尔茨、库兹涅茨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等。从研究线索方面来看,乔根森侧重从生产率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本的数量问题;根据不同目的引入人力资本概念,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新的理论、完善原有理论,把人力资本作为研究的工具;舒尔茨等人的研究则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6]。

人力资本在管理实践中影响到不同领域的工作,形成若干流派:①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理论,由舒尔茨最先创立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体系;②人力资本增长理论。主要由罗默、卢卡斯等建立模型和理论框架;③人力资本配置理论,是对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说的延伸,探讨了不同部门和地域的人力资本合理调配的问题;④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论证人力资本的产权归属和与之相关的收益分配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引进介绍、推广概念、理论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的发展历程。体现出了两类比较集中的研究:一类是体现在如李忠民等人源于自己博士论文中关于人力资本的主要论著[7];另一类是如张维迎等著名经济学家有针对性的对人力资本进行的论述[8]。研究内容可分为对人力资本概念的解释,人力资本投资及相关教育问题,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关系问题等四个方面。

对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较少。笔者仅发现两项研究,例如,陈海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决定因素。因为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源比较缺乏,在以市场竞争为主的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容易调动[9]。谢勇和赵亚普在南京市所做的调查发现,人力资本因素与大学生成功就业概率、起薪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0]。

(三)相关研究评述

就笔者收集的相关人力资本的文献来看,目前国内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较多,针对就业的研究也不少,但是关于人力资本对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只有对人力资本和大学生就业起薪关系的研究。无论从人力资本的定义还是测量,都没有对特定群体(高校毕业生)的细化和系统分析。现有研究在内容上大都集中于大学生就业角度,理论上还局限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简单介绍,在研究方法上,仅仅套用一些简单的理论模型,没有结合我国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形成现状、特点等进行方法上的创新研究,且定性多于定量研究。

二、社会资本

(一)概念

社会资本的定义有的侧重资源,例如,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ue)对社会资本采取了系统分析并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关系中可以利用的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镶嵌在社会关系当中。只有这种社会关系中的成员才有身份获得这种资源,他们可以相互交换达到互惠的目的。这种社会群体中成员得到的潜在利益可以称为社会资本[11]。”

社会资本的定义还有的侧重社会网络,例如,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Robert·D·Putnam)则认为,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组织中,可以利用社会组织中的规范、网络提高团体效益,提高行动效益。普特南关注社会资本特征,通过社会资本存量来研究社会资本[12]。

也有学者结合了社会网络以及镶嵌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例如,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Coleman)从功能角度界定社会资本,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潜在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他还认为,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并通过社会结构中资源的流动来实现[13]。概括社会资本相关定义见表1。

(二)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①劳动就业与移民;②教育与家庭;③社会分层与社会转型;④经济与社会发展;⑤社会参与和民主政治;⑥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⑦社会责任的消极面。下面就第一个领域中劳动就业综述相关研究。

社会资本对个体求职影响始于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对社会关系与个人求职关系的研究。他的“弱关系力量”假设,提出了“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理论,认为人们经常使用弱关系寻找

工作[14]。边燕杰等人用“强关系力量假设”对此提出了质疑,强关系假设认为,在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社会条件下,人们使用社会关系网络找工作时,更多的是使用强关系。边燕杰调查发现超过60%的帮助者和被帮助者是强关系,提出了“找回强关系”的观点,在中国不允许借助“关系”就业的大环境下,只有强关系才会冒险帮助实现成功就业[15]。

近些年,关于论证社会资本对帮助求职者成功就业的力度有多大,社会资本丰富或贫乏对通过正式渠道或非正式渠道就业质量的差异,是否通过非正式渠道求职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统一定论。有些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例如,北师大“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在2002年对全国14个省市5990名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社会关系”在工作落实的重要原因中排名第二[16]。

而更多的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作用不大。例如,学者胡永远,马霖等人研究发现,将所有显著影响就业的因素做大小顺序排列,位于前三位的都是非社会资本因素[17]。我国学者徐晓军通过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这一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双重机制,认为本科以上学生的社会资本的就业贡献率要小于人力资本[3]。

(三)结构与测量

如同人力资本直接测量非常困难一样,在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们虽然开发出各种测量社会资本的相关指标,但是这些指标至今没有被广泛认同。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关于社会资本测量的研究陆续出现。国内学者大多从社会网络分析入手,从微观和中观层面对社会资本的测量进行研究。

相关就业的实证分析中,Seibert,Kraimer&Liden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社会资本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指出网络结构和社会资源构成了社会资本[18]。边燕杰在评述市场经济和再分配经济体制下社会网络对于职业流动不同作用的社会学理论中,采用了“关系类别和强度,信息和人情,关系人及其特征”三维测量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19]。

(四)相关研究评述

纵观社会资本研究领域,虽然国内有关于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但仅有少数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的作用和影响。在社会资本的研究方法中也存在着只有简单频率统计,没有统计检验的问题。另外,研究中的因变量只考虑是否就业,没有考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满意感和起薪等其它因素。在研究设计方面也不太严谨。还有学者研究社会资本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把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结合在一起,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起到正向促进作用[20],这为大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提供了一定依据。

三、心理资本

(一)概念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社会学、经济学、投资学等文献中,是指各种“积极导向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21]。

根据学者曹杏田,励骅等人的总结,学术界对心理资本概念的研究可分为类特征论、类状态论和综合论三类[22]。类特征论的代表人物有经济学家Goldsmith,Veum和Darity,他们认为,心理资本是影响个人工作效率的个性人格特征。类状态理论代表人物是Luthans,他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confidenceorself-efficacy)、希望(hope)、乐观(optimism)和坚韧性(resilience)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个体的基本心理力量和状态,都符合积极、独特、可以测量、可以开发和绩效相关等积极组织行为的标准[23]。综合论的观点认为应该将前两种观点加以综合进行分析,认为心理资本既有人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又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相关的品质,从而达到提高工作能力的需要。

目前关于心理资本概念的研究以状态论为主,国内比较赞同这一观点,国内大部分学者在Luthans等人的观点的基础上,摆脱了西方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束缚,积极探讨这一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结合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研究现状

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是对各单一维度,如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等研究较多。心理资本作为这些积极心理能力的集合体,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核心构念,但是,对这一整体概念的研究起步较晚,特别是我国本土心理资本的研究。

纵观国内外对心理资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在Luthans等人于2004年将心理资本的概念拓展至管理领域后,心理资本的研究开始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研究工作环境下组织员工的心理资本影响效应及开发策略。我国学者也不断拓宽心理资本的研究领域,例如,对不同行业领域员工心理资本的研究,接待业员工[24]、知识型员工[25]、营销团队员工[26];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27];心理资本应用,如就业指导作用的研究[28]。在李超平[29]翻译Luthans等著作的《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后,心理资本在教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的作用逐渐被认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心理资本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心理资本的理论价值也日益凸显。

但是目前,国内学者很少有针对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仅仅在心理资本关系研究中少量涉及,例如,张墨在验证企业员工心理资本模型的研究中发现,员工职级,企业所在地和企业规模对心理资本有一定的预测力[30];唐强在研究中发现国内企业员工的环境支持感、工作挑战性和自我强化对他们的心理资本水平产生正向的影响[31]。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少的原因大致存在两点:一是目前心理资本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二是影响心理资本形成的因素太多,且存在类型上、影响程度上的差异,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研究难度较大[32]。

关于心理资本与结果变量关系之间的研究主要体现为四类范式:主效应模型、缓冲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动态效应模型[33]。主效应模型,亦称直接影响效应,指心理资本对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的相关结果变量具有直接的增益作用,其效应独立于其他变量。目前,关于心理资本的影响研究主要采用主效应模型。缓冲效应模型,亦称间接影响效应,指心理资本通过影响一些中间变量来间接地影响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起间接的中介作用。调节效应模型,认为心理资本是通过调节作用来影响结果变量的。动态效应模型是最近提出的一种研究模式,它假设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而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动态变化,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的关系可能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有时可能是曲线关系,也有可能是阶段性变化或阂限的关系。

(三)结构与测量

田喜洲[34]对于心理资本的结构进行了概括:①二维度说。经济学家Goldsmith、veum和Darity认为心理资本由自尊和控制点两个因素构成。②三维度说。Luthans、Jensen认为心理资本由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组成,强调心理资本是由它们构成的更高层次的核心竞争优势。③四维度说。Luthans、Youssef及Avolio提出心理资本由自信(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个维度构成,并且编制了四维度测量量表。④多维度说。有学者提出,心理资本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只要是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和心理资本选择标准的元素都应该纳入心理资本的维度之中。汇总心理资本结构研究,见表2。

由表2可知,各研究者对心理资本的理解不同,故而他们确定心理资本的维度和开发的测量工具也有所不同。但即使如此,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构成有乐观、自我效能、希望和韧性四个要素。各量表中,心理资本量表(PCQ-24)的信效度得到了较完整的验证,其余量表仍有待研究。PCQ-24包含四个维度,每个维度6个题项,在对工作场所员工的测量中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除此,对于潜在心理资本的开发也成为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取向,如创造力、幽默等素质,正如Luthans在《心理资本》一书中表明,对潜在心理资本的探讨,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将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思考[29]。

(四)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评述

由于当前我国对心理资本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然而对大学生心理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教育体系和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案例。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西奥多.W.论人力资本投资[M]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9-10.

[2]Fugate,M.,Kinicki,A.J.,&Ashforth,B.E.Employability:Apsycho-socialconstruct,itsdimensions,andapplications[J].JournalofVocationalBehavior,2004,65(1):14-38.

[3]徐晓军.当前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人文杂志,2002(3):68-72.

[4]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0-61.

[5]孙贝贝.大学生人力资本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98.

[6]莫志宏.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20.

[7]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6-30.

[8]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关系[J].经济研究,1996(9):3.

[9]陈海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J].青年研究,2005(11):8-15.

[10]谢勇,赵亚普.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J].南方人口,2009(3):49-56.

[11]BourdieuP.LanguageandSymbolicpower[J].ThompsonJ.B.CambridgePolityPress,1991(74).

[12]罗伯特·D.普特南,杨蓉.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3):61-64.

[13]ColemanJS.Socialcapitalinthecreationofhumancapital[J].AmerieanJournalofsociology,1988(94):95-110.

[14]马克·S.格拉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J].国外社会学,1998(2):39-49.

[15]边燕杰.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J].国外社会学,1998(2):50-65.

[16]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8.

[17]胡永远,马霖,刘智勇.个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7(6):61-67.

[18]Seibert,SE,Kraimer,ML,Liden,RC.ASocialcapitaltheoryofcareersuccess[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01,44(2):219-237.

[19]边艳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20]曾江洪,崔晓云,俞岩.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5):55-59.

[21]Goldsmith,ArthurH,JonathanR.Veum,andWilliamDarityJr.TheImPactofPsychologicalandHumanCapitalonWages[J].EeonomicInquiry,1997(10):815-829.

[22]曹杏田,励骅,葛明贵.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现状与展望[J].铜陵学院学报,2011(1):109.

[23]刘素婷.培养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途径和方法[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6):16-19.

[24]田喜洲,蒲勇健.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在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旅游科学,2008(1):57-60.

[25]周菲,高英,袁少锋.心理资本与知识型员工组织承诺的关系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9(4):36-39..

[26]邵建平,张建平.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X型团队构建与开发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173-176.

[27]陈桂兰.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82-83.

[28]高燕,那佳,李兆良.提升女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应对就业形势[J].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2009(13):77-78.

[29]LuthansF,YoussefC,AvolioBJ.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35-60.

[30]张墨.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模型及其验证[C].重庆:西南大学,2009:10-20.

[31]唐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维度及其因果关系的初步验证[C].杭州:浙江大学,2008:15-22.

[32]王雁飞,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5):32-39.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文篇12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接受价值观系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培育“理想人格”的价值指南。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的真实状况和辅导员“亦师亦友”的管理角色,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对理工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先在优势。

本课题重点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缘性关系,理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的作用。分析理工类院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相关政策,实证调研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最后,笔者基于辅导员学生管理的角色和身份,梳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通过对本课题相同或相近主题的研究成果等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凝练,得出现存文献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现状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成果。总体来说,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学者主要侧重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功能和作用、途径和方法、认同机制等几个角度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认同状况和特点,找出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改善策略。从学者对选取的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近八成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说明对其认同感较高。同时,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务实,趋向功利性,价值取向更加多元。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

学者主要通过理论思辨和经验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李明(2012)认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大学生主体出发,发挥主体自身的教育功能,从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大学生接触、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纪岩(2010)认为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培育的目标,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坚持四个统筹,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分层次建立培育的长效机制。高巍翔(2013)认为“通过凝练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来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路径”。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机制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从心理学视角审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实际,使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接受机制,从而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到践行的过程。汪立夏等(2012)认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机制、动力机制、体验机制和固化机制的创新,可以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理论自信,进而将其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最后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研究培育路径时,涉及传统文化教育,但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部分学者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郭学利等(2013)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进而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三、问题分析

从对已有研究的综述中可以看出,已有研究存下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从研究切入点来看,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重构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不足;第二: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不足;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较少。从研究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仍不太理想,还需继续探索和发掘新的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1]吴莉,张杰,廖桂芳,黄亚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

[2]郭学利,高红梅.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7).

[3]汪立夏,李曦.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的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4]李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J].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2013(6).

[5]高巍翔,方虹力.凝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国家助学贷款范例(3篇)

    - 阅0

    国家助学贷款范文篇1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惜贷现象;防范措施AbstractAmajorinitiativeofthenationalstudentloanisthesupportof"rejuvenatingthecountrythroughscienceandeduc.....

    人文地理分析范例(12篇)

    - 阅0

    人文地理分析范文篇1关键词:学科思维;教学策略;推拉力分析方法;高中地理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地理学经典理论之一。赫伯尔(1983)首次系统总结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由于迁出地的推.....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