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篇1

意义所在

进一步完善城市土地价值研究体系。传统的土地价值理论认为,土地价值是土地收益即地租的资本化,没有考虑到土地的生态景观价值。土地价值构成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其在土地资源利用配置过程中发挥作用。正确和充分认识土地价值的组成,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向,完善土地价值的内涵。

拓展我国城市土地价值的研究领域。当前,国内对城市土地价值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地价评估及动态监测、地价时间、空间或时空分布规律等方面。而围绕生态环境从微观因素来重点剖析城市土地价值的研究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我国开展这项研究十分必要。通过研究可以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揭示生态景观环境变化影响城市土地价值变化规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可以指导城市规划的合理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是依据城市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当前或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但长期以来,对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价值认识的缺乏,导致生态景观环境要素,如绿地、广场等,成为城市规划中的“边角余料”,无法形成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体系,所以难以在规划上得到反映。通过研究生态景观环境对土地价值作用的规律,可以从土地经济角度为城市规划决策者提供借鉴意义,调整规划方向和理念,重视生态环境对土地价值的增值作用。

可以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房地产商品,尤其是住宅,价值最大,地域性强,人们在做出购房决定时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质量。城市景观环境研究土地价值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开发商理性投资,增加景观环境投资,注重房地产开发与自然景观环境保护的结合,实现房地产的健康长远发展。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保持自然生态良性持续发展为基础,使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承载力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往人类建设城市得到的主要教训之一是使城市远离了自然,导致城市自然环境丧失,城市环境严重恶化。基于城市生态景观的土地价值变化规律研究。可以从生态景观环境角度优化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结构和方向,从土地经济角度提高人们的城市环保意识,以“生态环境区位”来配置土地资源,使土地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实现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与土地价值和房地产价值的研究,国外开展得比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967年。如Rjdker和Henning注意到空气质量、水质量等一些环境特征对作为消费物品和生产要素的土地价格有影响作用,他们借助特征价格模型发现土地价格与空气质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随后。各种关于城市生态景观环境要素对土地或房地产价值的影响的研究接踵而至。1973年以来,美国的Darling、Morales等人运用特征价格模型研究了美国独立树对不动产价值的贡献;Arthurc・Neleon通过对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华盛顿镇的实证研究。发现边缘城市存在的拥挤、污染、噪音等环境问题对其土地价值具有负面影响。1998年,Reynolds和Realado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湿地,如森林沼泽湿地、灌木湿地和浅塘湿地等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2000年,Lihanwainen与An晒Mieninen通过对芬兰Salo区的研究,发现距离林地的距离每增加1Km,就会导致住宅平均价格降低5.9%,且在其它特征相似的前提下。拥有森林景观的住宅价格要比没有的住宅平均高出4.9%。

相对于国外而言,国内此类研究开展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园林景观已越来越成为购房者选择住宅商品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有研究资料显示,2004年上海市陆家嘴靠近黄浦江的景观房价格比远离江景的住房价格平均高出约1倍,稀缺资源景观房与一般景观资源房的价格差距通常可达到20%左右。

浙江大学吴宇哲和富毅对杭州市住宅价格分别进行时空演变规律与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共同发现杭州市住宅价格总体上以西湖为中心向四周递减,武林广场是住宅价格的次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自然水域、广场绿地等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其它研究如周刚华通过收集2000~2002年间的居住和商业用地样本,对杭州和绍兴两个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环境质量因素是影响两个城市土地价格的重要因素。此外,杜德斌、蒋芳等对城市地价进行区位研究时,发现公园、自然水域等生态环境要素对地阶的影响很小或不显著。

国内比较新的、正式的对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与房地产价值进行的定量研究为数甚少,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广州和济南两个城市。我国香港大学的c・Y・Jim和HWendy・Y・Chen,运用特征价格方法对广州市城市环境因素对住宅价格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环境因素是决定广州市住宅价格的关键因素,其中,绿色空间视野和临近水体特征均能提高住宅价格,其贡献分别达到7.1%和13.2%;在广州市居民消费偏好与环境外部性研究中发现,包括绿地供应、临近公园和绿色空间、水域景观在内的优质户外环境对住宅具有显著的特征价值。FanhuaKong、HaiweiYin等借助GIS技术和景观指数,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对济南市城市绿地舒适性价值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城市绿地对周边住房价格具有积极影响,其中风景林区规模距离指数、到公园和广场绿地通达性以及城市绿地百分比等生态景观环境变量的统计显著性达到了5%。

存在问题与不足

纵观国内外研究,尤其国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作用机理研究不足。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实证角度开展的,缺乏景观环境改善和塑造对土地价值产生作用的原因或机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如土地价值的构成、景观环境的作用等,无法从本质上揭示其作用和贡献。

景观环境指标体系不完善。已有的研究都是侧重于生态景观环境某一要素(如空气、森林等)或某几个要素(如森林、公园与水体等)来分析其对土地或房地产价值的影响,指标单一,缺乏一套相对完整的衡量城市生态景观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不具备普适性。此外,对相关指标的量化主要采用虚拟变量和距离衰减两种方式,同类要素不同个体之间作用(或规模)大小的量化甚少,量化精度不高。

缺乏土地价值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虽然部分研究借助了GIS技术,但是其侧重点在于各指标的空间量算,对于它们对土地价值的影响只是做一些描述性分析和评价,没有具体研究土地价值在景观环境作用下的空间分布规律。

此外,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较晚,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一心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较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价值的研究。

今后完善的方向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从土地价值、生态景观概念出发,揭示土地价值的构成、土地价值的影响因素、生态景观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景观对土地价值产生作用的机理,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依据。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1篇2

作为地理教师,要在探寻中思索培养学生乡土地理环境意识的途径,以传统的考试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乡土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初衷相悖。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主,开展与乡土地理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乡土地理知识的熏陶,自发地重视乡土地理环境。强制性地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环境意识的灌输,并不能够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地理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乡土地理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乡土地理环境意识,让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自发地认识到保护乡土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过程[1]。但是,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并非易事,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活动价值,如在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理为例”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乡土地理环境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为学生设置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有哪些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哪些是由于当地人缺少乡土地理环境意识而进行的人为破坏?应当怎样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措施?”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相互配合、合理分工,通过翻阅史料、上网搜集等方式得出正确的答案:“古代(唐宋后)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是当地人盲目耕种及战争和瘟疫导致的;近代(清代后)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是由于移民实边、开放蒙禁导致的;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草原牧区和旱农地带是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导致的[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治理的措施主要有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从内容上来讲,学生除了了解课本内容之外,也补充了更多关于荒漠化的知识,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能够让学生对乡土地理环境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从形式上来讲,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乡土地理环境知识,培养的也不仅是地理环境意识,更多的还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对今后的学习也大有裨益。另外,学生从活动当中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意识的重要作用,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也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师在乡土地理环境意识教学的讲解中和为学生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所包含的乡土地理环境内容需要符合以下标准。一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是与乡土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的;二是学生要想回答活动问题,则需要相互配合,通过多种合理渠道获取当地的地形地貌及历史环境、人文环境等内容,并且要对其有所研究学习。

二、在学习中开展“校本乡土地理环境”的研究

教师需要不断开拓教学思维,以新颖且可操作性强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乡土地理环境意识,而“校本乡土地理环境”的研究是非常好的一种培养方式。在学校开展“校本乡土地理环境”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是当前地理教学中的全新尝试,这不仅具有可操作性,在培养学生乡土地理环境意识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其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及个人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每个地区都在不断地发展,也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学生通过“校本乡土地理环境”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知识,也是对所研究地区的一种有效宣传。但因为区域的不同,校本课程资源也会不同,学校与教师应当根据实际的资源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研究环境。如在学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教师可以这一主题为校本研究的课题让学生深入了解区域的经济建设、文化底蕴及风土人情等相关内容。这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过程,仅靠教师与学生完成难度较大,需要学校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为课题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从各方面影响因素考量。比如,以“南北方居住差异的自然原因”为研究课题,然后各选取一个南北方的特色建筑进行分析研究,这样研究范围被缩小了,可操作性也就更强。首先,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边强;北方居民的墙体严实厚重,南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檐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其次,南北方的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一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边大。最后,学生从一系列的探究中会了解由于乡土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独特的差别有哪些,并且逐步认识到乡土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素质与能力,方可高效地完成课题研究。与“乡土地理环境”相关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是培养学生乡土地理环境意识的重要一环,这不仅是知识的扩充,意识的培养,也是能力的锻炼。学生在进行“南北方居住差异的自然原因”的课题研究时需要明确三点:一是要了解南北方的地理环境差异;二是要了解南北方的人文差异;三是在对比中探究形成居住差异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核废料处置库围岩粘土岩(包含泥岩、页岩)

中图分类号:U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084-01

1前言

核电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能源,较传统的火力发电而言,具有消耗资源少、污染轻、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并且燃料成本占发电总成本相对较低;核燃料密度较大,便于运输。但核电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高放废料的安全处置问题。高放核废料处置一个前沿的研究课题。其中,场址选择,尤其是围岩的选取成为这一课题的研究难点之一。

与世界其它有核国家一样,中国也面临着如何安全处置核废物的问题。对中低放废物,中国将采取近地表方式或岩硐方式进行最终处置。而对于乏燃料,则是采取先后处理再玻璃固化,然后用深地质处置方式进行最终处置。完整的核燃料循环链中重要的一环是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置高放废物,这同时受到了世界各有核国家的高度关注。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论证,目前世界各有核国家普遍达成共识的方案是基于多重屏障系统的深地质处置模式[1],即把高放废物埋藏在地表以下深约400~1000m地质体中。现阶段都倾向于利用深部岩石洞室(花岗岩、粘土岩、岩盐等)作为永久储存库。

当前世界上各国对各种围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尤其是针对粘土岩、盐岩、花岗岩等围岩类型都建立了地下试验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2-13]。本文主要介绍了粘土岩的基本特征及其工程特性,阐述了其作为核废料处置库围岩的优点和不足。着重介绍了世界各做对于粘土岩的研究进展。

2粘土岩的基本特性及工程特性

粘土岩(包括泥岩、页岩等)是一种主要由细颗粒物质组成的并含有大量粘土矿物的沉积岩。粘土岩作为处置库围岩的主要优点如下[2]:(1)分布广泛,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粘土岩储量较大;(2)渗透系数小,透水性极低,构成了地下天然隔水层;(3)含有的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等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可以有效阻止核素迁移;(4)含有的有机质和黄铁矿不仅能吸附放射性核素,而且能使变价放射性核素处于较难迁移的低价状态;(5)可塑性高,具有良好的自闭性能。

粘土岩作为处置库围岩也有其缺点:(1)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盆地地区,不利于建立核废料地下处置库;(2)本身矿物复杂,造成自身不均匀性;(3)可塑性高,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流变;(4)热导率低,从而不利于排除核废料衰变所产生的热量,对处置库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5)含有的有机质腐败之后,产生对核废料包装材料有腐蚀的物质。

3粘土岩围岩的研究进展

3.1法国Callovo-Oxfordian地下处置库

法国最初确定了三处地下实验室:即Gard、Meuse/HauteMarne黏土岩场址、Vienna花岗岩场址。后来,由于Vienna当地人民的反对,试验室被取消。Meuse/HauteMarne黏土岩场址地处人烟稀少的地方,且地质状况良好,因此建成了试验室[3]。

近年,法国致力于开挖地应力改变的研究,尤其是对于非饱和粘土扰动区域的监测和分析。其中包括对于静水压力、岩体变形以及空气相对湿度的监测分析。对于粘土岩(泥岩)的热力耦合研究也在进行当中。

3.2比利时Boom黏土岩处置库

1975年比利时开始了地下处置库选址工作,由于国内缺乏类似于盐岩和结晶岩的地层结构,因此选择了粘土岩。此种粘土岩组成部分如下:古生代岩石(页岩)和非坚硬可塑性强的新生代岩石(Boom黏土)。

比利时政府建造了Mol地下实验室二期工程,研究了Boom黏土岩的力学性质等。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结论:非坚硬Boom黏土适合作为核废料处置库围岩,因为它具有较低的渗透率、可塑性强以及有效阻止核素迁移的优点。Mol地下实验室将开展大尺寸现场加热实验,进一步研究粘土岩长期储存高放废料安全性和可行性。

3.3瑞士处置库

瑞士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了处置库的选址工作,初步选择的围岩类型为花岗岩和粘土岩两种。目前,2个地下实验室正在运行:Grimsel(花岗岩)和MontTerri(黏土岩)对黏土层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详细的特性调查,进行了一些研究项目[11]。

2006年,瑞士政府认为ZurcherWeinland预选地区的Opalinus黏土岩是建造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合适的围岩,从而标志着粘土岩最终成为核废料处置库围岩[5]。由于MontTerri地区的不稳定地层构造,因而不是可供选择的围岩类型。

3.4中国粘土岩处置库

我国从1985年开始着手核废料处置库围岩的探索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围岩的勘探和筛选,历经全国遴选、地区遴选和小区域遴选三个阶段。场址选择的关键因素有:地质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1989年开始我国重点开展了北山花岗岩围岩的研究工作[6-11],但作为处置库围岩有其不利条件:花岗岩内含有一定数量的节理和裂缝。地下水可以在其中流动,从而给地下处置库的稳定性带来巨大的隐患。从而花岗岩作为核废料处置库围岩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由于粘土岩其自身具有渗透性低、可塑性高以及抗辐射性强等作为处置库围岩的优点,着手研究粘土岩作为处置库围岩成为许多研究人员的共识。粘土岩的研究甚少,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预选场址。上述国际组织在粘土岩选址方面已经有相当多得经验,我国可以从中借鉴。

参考文献:

[1]沈珍瑶.高放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J].辐射防护通讯,2002,22(1):37-39.

[2]王驹,徐国庆,金远新.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围岩[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6,23(4):222-231.

[3]RaynalM.法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现状.见:[美]P.A.威瑟斯庞编.王驹,张铁岭等译.世界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90

[4]MckinleyIG,McCombieC.瑞士高放废物管理:背景与现状(1995)[A].王驹,张铁岭,郑华铃,等译.世界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C].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208-216.

[5]郑华铃,傅冰骏,范显华,等.建议我国重点研究黏土岩处置库预选场址[J].辐射防护,2007,27(2):92-98.

[6]王驹,苏锐,陈伟明,等.中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4):649-658.

[7]张华祝.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现状和展望[J].铀矿地质,2004,20(4):193-195.

[8]王驹.论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J].中国地质,1998,25(7):33-35.

[9]王驹.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战略规划探讨[J].铀矿地质,2004,20(4):196-204.

[10]王驹,徐国庆,郑华铃,等.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1985~2004[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5,22(1):5-16.

[11]徐国庆.2000~2004年我国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研究初探[J].铀矿地质,2002,18(3):160-167.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综述

目前,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需要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合理安排各类用地,然而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弹性和动态性。另外,规划重在编制贵在实施。规划制定后各地地方用地是否按照规划实施以及实施程度如何,需要通过规划实施评价来分析。到目前为止,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2003年建设部要求进行城市规划动态监测。2004年6月2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法[2004]133号)》,标志着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制度的初步建立。2005年5月30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2005]32号)》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基本内容和预期目标,提出要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评价和管理的保障体系。这两项文件建立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制度的基本框架体系。2011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实行,要求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目的与意义

所谓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土地利用规划执行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与综合后所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冯建美,陈龙乾等认为是提出规划修编的前提,也是确保规划修编依法有序推进的重要措施;王玉波,唐莹认为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有利于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为新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高希瑞,张永福等认为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可以发现上一轮规划实施的效果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张秀芳,王玉东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目的进行了总结,认为规划实施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现行规划实施情况、促进规划的有效实施、为规划修编和规划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管理。

随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实践工作的开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目的和意义除了涵盖上述之外,还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有利于把静态的规划编制与动态的实施管理相结合,实现土地利用动态规划,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保持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和连续性,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方案还处于试点阶段,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范例。国内很多学者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机制,并且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因此本文尝试对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主要进展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阶段划分

国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起步较晚,依据已有文献,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95年前)。最早是从规划实施效益评价研究开始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史京文[6’就对土地利用规划三大效益的实质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土地利用规划追求的是三者最佳的综合效益;师学义,王云平从三大效益最优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评价和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贺晓春,李长林…针对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提出了连环替代法。

第二阶段是探索阶段(1995年--2004年)。孙施文,周宇对有关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开展规划评价的基本思路及具体方法;赵小敏,郭熙[9’明确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内涵和系统构成,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这些研究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自2004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第133号文件和此后的国办(2005)32号文和国土资发(2005)9号文等相关文件之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开始逐渐深入。大多数学者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思路是,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针对某一具体研究区域,选取富有针对性的指标,构建数学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众多学者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分类、存在问题。、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选择和实证研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下一阶段是完善阶段。目前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机制,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还需要加强,另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评价理论

国外,没有类似于我国相对独立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以政策分析为思想基础的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研究开展较早,以A,wildvaksy、Alexander、Faludi、PatsyHeaely和EmsilyTalen等为代表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较为成熟。国内主要有孙施文、平宗莉和陈银蓉等少数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评价理论进行了研究,孙施文,周宇希望通过对有关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唤起我国对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视;陈银蓉,梅昀等认为我国土地规划实施评价才刚刚起步,需要加强对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目的和要求,引入政策科学的理论,提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内涵;平宗莉,闫整首先对国外规划实施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对国内开展的实证研究进行归纳分类,并做出了简要评述,认为目前学术界大多是将国外规划实施评价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国内规划实证研究并且还处在初步实践阶段。综上所述,国内关于规划实施评价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大多数是对国外规划实施评价理论的总结研究,需要人们在对国内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和我国土地利用情况相适应的理论,同时需要对规划实施评价展开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评价方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吴秀在其硕士论文中对部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然而这些方法难以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需求,因此许多学者尝试将更多的方法引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汤江龙,赵小敏等,采用理想点法对多种规划方案进行择优。该方法优点是能反映出规划方案间的细微差别,便于实际操作和理解,且评价结果可靠性好。缺点是在某些准则上难以精确地定量化,因而影响理想点的准确确定和理想点方法的评判效果;任奎,周生路等通过构建基于可持续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对连云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可持续度进行了评价,并且通过测定规划实施的协调度与障碍度,对规划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陈秋林,毛德华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将生态足迹法应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分析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从而反映土地利用是否可持续。周方运用层次分析法较全面的对汝城县的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吴秀认为规划实施过程本身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且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处理此类问题上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规划实施评价;陈海素在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评判法,建立AHP-FURRZY模型,构建富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进行规划实施评价;贺美利结合模糊评判法和PRS模型对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张雪松,张莹等将效用函数引入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该方法相对来说操作简单,并且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黄海清认为灰色综合评价法善于处理信息系统,它能在有限的资料和缺少信息的条件下建模、预测、评估和决策,并基于此构建了基于灰色评价模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支持系统;黄中杰以成都市为例,将变异系数法、灰色关联度法引入规划实施评价中;徐春涛首次将回归分析法应用到规划实施评价中,不仅对规划的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变化量进行分析,还较好地反应规划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朱祁连指出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应当充分利用指标综合法和民意调查两种评价方法,完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实施评价模式。

在以上常用方法研究中,理想点法用于对规划实施前规划方案的选取;可持续度法、生态足迹法是对规划实施的总体宏观评价,对具体的土地利用控制指标等的评价不够,且生态足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AHP-FURRZY、PRS模型、效用函数、灰色综合评价法、回归分析法可以用于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以及土地利用控制指标等具体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其中,层次分析法比较简单,但是可能由于个别指标的显著差异从而对规划实施评价造成重大影响;模糊综合评判法排出了层次分析法中可能由于个别指标的显著差异从而对规划实施评价造成重大影响的缺点,但是精确度不够;AHP-FURRZY模型融合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二者的优点,但是计算有点复杂;PRS模型主要用于从“压力-状态-响应”的角度建立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效用函数法计算比较简单,该方法的关键是合成模型的选择;其他的一些方法也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因此,还需要继续尝试其他方法的探讨。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评价技术

3S技术的发展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撑,尤其是GIS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林艳丽利用GIS技术,采用图层对比法,进行了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实施评价;李琼提出了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信息系统的构想,并对系统的设计及各个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薛春露、郑新奇等依据软件工程原理,采用原型开发法设计与实现县级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系统;赵素霞,胡佰林等以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业务为主线,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的数学模型和具体过程,设计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过程的自动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袁成军结合GIS与DSS技术,以MAPGIS6.7为二次开发平台,以VisualC++6.0为开发工具,开发一套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用户界面5个部分,实现了数据管理、辅助评价、空间数据处理等功能,为实现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评价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才能够指导实践,同时实践也能够反馈信息使理论得到改正和升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只有应用到实际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国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实证研究,按照规划实施评价对象的行政等级可以分为全国、省级,市级、县级和乡镇级五级。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省级、市级、县级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王玉波,唐莹建立了AHP-FURRZY模型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实施至2004年所产生的总体效果实施评价,为新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支持;杨忠学利用单因素多角度法和综合指数法两种方法对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高希瑞,张永福等针对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特点,对上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冯建美,陈龙乾等参照相关研究成果,并根据中牟县的特点以及所能获得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中牟县进行了评价;平宗莉强调规划实施结果评价和规划实施过程评价相结合全面、合理、客观的分析研究方法,从维护公众利益角度对济南市贤文片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出实施评价;另外,钱正强]以南平市为例根据部级生态示范区的要求对部级生态示范区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还有些学者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进行了探讨。吕萌丽,吴志勇尝试采用分解式研究的方法,以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年度报告的形式,探讨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期限内的实施过程;黎登琴提出了规划实施年度评价思路,通过研究发现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波动明显,规划实施的政策延续性不强,规划实施过程的及时评估和动态调整势在必行。

以上主要是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运作形式的探讨,然而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龙瀛等认为目前大多研究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比规划实施结果和发展现状的一致性,属于时空静态的针对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价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Logistic回归和GIS的时空动态的规划实施评价方法。将1947年至2008年分为5个时间阶段,分析各个阶段城市扩展的驱动因素,识别各版城市规划在不同阶段所起到的城市扩展促进作用;并以2004-2008年为例,以各个区(县)为子区域,探讨2004版总规在中心城市、近郊区和远郊区实施效果的空间变化,识别总规在城市扩展中的空间异质性。

在规划实施评价结果的可比性方面一些学者也进行了初步探讨。孙志波对规划实施效益的评价选用的是模糊综合评判法,并且对规划实施评价的结果进行了纵向比较和分析;刘鎏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乐山市规划实施评价,并在总结不足时指出要应尽可能增加区域内外规划实施的横向对比性评价;徐向克对遂宁市市中区的规划实施效益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但是其在选择比较区域时仅仅以区县所在市州划分经济等级,而且没有选择一个与研究区域在同一等级的区域进行比较分析,因此,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实证研究不够深入,规划实施评价的动态研究相对较少,只是对规划实施动态评价具体运行方式以及实证研究和规划实施结果的可比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后需要拓宽规划实施动态评价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总而言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

三、总结与展望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实施评价机制,虽然目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理论研究

目前,结合我国土地利用情况,借鉴国外已有的理论,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理论,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机制,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有效实施。

(二)丰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

评价方法方面,虽然相关研究对一些方法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复杂性,目前的方法仍不能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需求,应该进一步加强系统、动态的评价方法研究。

(三)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技术研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技术的应用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大大提高了精确度和可操作性,同时还为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评价提供了支撑,下一步还应继续加强“3S”等其他技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应用中的研究。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篇5

问题中心与方法中心的分裂。信奉自然科学进路的心理学家笃信客观实证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只有客观实证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他们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不在于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而在于是否使用了客观实证的方法。这种以方法为中心的作法尤其以行为主义最为典型。在行为主义者看来,方法决定研究的问题,意识因为不可观察,因此不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坚决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应根据研究的问题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也就是说,人本主义不是一味地反对客观实证的方法,只是反对方法至上主义,正确的作法是以要研究的问题为中心,依据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

价值中立与价值摄入的分裂。自然科学认为,科学的任务是研究事实和逻辑,不涉及研究者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一观点在科学心理学中的体现就是“价值中立”。在科学心理学眼中,心理学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截然分开的。研究者面对的只是人的可观察到的行为或事实,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不能投射任何个人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只有这样,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才是客观的、普遍的和唯一的,才能符合自然科学的特征,才能保证心理学的科学性。按照价值中立说,科学心理学的研究结论将超越和不受文化、历史与经济政治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反对价值中立的取向,认为价值中立只会造成心理学研究资料的简单累积,心理学将蜕变为机械的研究的重复,从而失去研究的方向与意义。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最大不同在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僵化的物,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则是生动的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历史的存在和价值的存在。因此,心理学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文化的形态做到纯客观的研究。同样的事实或行为在不同的文化历史样态下,在不同的民族群体中,其含义是不相同的。①西方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充满了波折。大约明朝中期,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最早的哲学形态的心理学。直到清末民初,西方科学形态的心理学才传入中国。此时的传入主要以翻译介绍为主。比如颜永京于1889年翻译了JosephHawen的《心灵哲学》;廖世承与陈鹤琴修订了比内西蒙的智力测验量表;北京师范大学在1902年首次开设了心理学课程;陈大齐在1917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中国的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心理》于1922年出版。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初步有了心理学课程、教材与实验室,有了中国人自己的心理学。但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阻碍了中国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原因,西方心理学的引进与传播受到了批判。中国心理学转而开始全面学习苏俄,尤其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随着中苏交恶及的开始,心理学被看做伪科学再次遭到批判。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科学心理学著作与思想涌入中国,中国心理学重新开始了复兴。

我国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进程及其研究成果

从本质上讲,西方心理学也是一种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用于解说西方人心理与行为的科学的本土化心理学。然而,在传播过程中,西方心理学逐渐奉行文化霸权主义,简单粗暴地认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结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忽略了其他民族异质文化的特殊性。综合大陆及港台学者的研究,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③

(1)保守的本土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指本土化的最初十余年,以港台学者的研究居多。这一阶段的研究以中国的社会及文化为背景,以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为研究情境,以中国人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为研究内容,以实证主义为研究的方法论。研究范围涉及人情、面子、孝道、做人、仁义、义气、信用、友谊、天命观、金钱观、价值观、道德观、择偶标准、社会取向、民族性格、笔迹心理学等方面。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研究课题广泛,成果丰富。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实现了由西方向本土的转换,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的方法论与科学观仍然受西方实证主义的局限。(2)拓展的本土化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寻求多样化的研究方式。在理论探索方面,葛鲁嘉教授提出建立心理学的大科学观,克服和摆脱西方心理学狭隘的小科学观的束缚;他还提出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性学说,建立用于描述和解说中国人心理行为的新心性心理学说。在实践研究方面,张海钟等人对中国人的文化类型与区域文化心理的研究、心理学城乡分野的文化心理学研究等都具有本土化的代表性。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努力旨在彻底摆脱西方心理学的羁绊,建立本土心理学。虽然这个阶段的研究努力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已经开始规范性的尝试。综合现行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其中最能体现中国人文化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孝”的本土化研究。孝文化是华夏民族生活智慧的结晶,今天它仍然是家庭和谐不可缺少的基本道德要求。台湾学者杨国枢认为,孝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文化中家庭关系的核心。他将孝分为认知、感情和意志三个部分,并对孝的认知结构划分了四个维度,分别是尊亲养亲、护亲荣亲、抑己顺亲、奉养祭念。张坤、张文新研究发现,当代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核心内容,如尊亲、养亲、悦亲等依然高度认可;但对顺亲、荣亲、祭亲、留嗣等观念并不太认同。这说明孝的核心价值观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孝的次要价值观念则因社会发展的冲击而受到削弱。④邓凌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孝道观念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尊重父母、热爱父母、感恩父母、履行赡养义务、平等尽孝、注重对父母的精神之孝等。杜灵乐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认为应该把孝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逻辑起点。王大华对老年父母对孝顺的期待作了研究,发现居住地是影响老年父母孝顺期待的一个重要变量,表现为农村老年父母对子女孝顺的期待明显低于城镇老年父母对子女的期待。王仁燕、付红主张应该将孝道观念贯彻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去,以实现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文化教育的多重效果。第二,对“面子”的本土化研究。(1)对“面子”的内涵界定。由于面子内涵的复杂性,迄今对其内涵的界定仍未取得一致意见。但有人从反面给出了面子的含义,何有晖指出,面子不等于地位、身份、声誉、名望、自尊等。胡先缙则对面子和脸做了区分,认为脸和面子虽然相关,但却是不同的评价标准,并认为一个人的脸决定一个人面子的多少。⑤

(2)对“面子”维度的研究。胡先缙认为,面子可分为“道德面“和”社会面“两个维度。华人心理学家Ting-Toomey依据面子指向的不同,将面子分为三个维度:自我面子、他人面子和共同面子。赵卓嘉采用因素分析法提取出面子的四个维度:能力要素面子、人际关系面子、个人品德面子和自主需要面子。(3)对“面子”的测量。目前尚未开发出直接测量面子的工具,对面子的测量主要集中在影响面子的因素方面。结构主义观点认为面子受个体的地位、身份、成就、名声等影响。认知主义观点认为,只有在具体的人际交往情境中,上述因素经过情境中他人的确认,并经过个体的主观认知和体验后,其面子才会受到影响。(4)面子的作用机制研究。行为主义坚持“刺激—反应”模式,认为面子随着语言刺激而出现,有什么样的语言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面子反应。陈之昭与左斌认为,特定的语言刺激与面子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决定面子改变的是具体的情境和个体对于语言刺激的理解与体验。朱瑞玲从众多因素中提取出三个影响面子感知和维护的因素,分别是情境因素、个体因素和行为因素。她认为,个体的面子是否受到威胁,个体是否想要维护自己的面子,都与具体的人际交往情境有关。换句话说,个体的面子总是在具体的人际交往情境中发生改变。(5)面子的社会功能。陈之昭将道德、法律和面子的功能做了对比,认为道德规范的是少数的君子,法律规范的是小人,面子规范的是伪君子。所不同的是,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在于事先的预防,而面子不仅能预防个体不适当的行为,还能积极引导个体做出社会期望的行为。第三,对人情的本土化研究。各个民族都讲人情,但只有中国人将人情提升到人际交往的核心地位。对人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情的含义。李伟民认为,人情既是人际交往中双方相互交换的资源,也是双方应该共同遵守的规范。作为资源,人情既可以物化,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活动。作为规范,人情就是待人处事之道。⑥

(3)人情行为规范。情与理都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规范,两者常相提并论,如合情合理、通情达理等。但李伟民认为,情与理的重要性并不是等同的。理偏重于逻辑和秩序,表现为个体在认识和行为上的主动遵守,情则偏重于个人色彩。林语堂曾说过,“近乎人情”胜于“合乎逻辑”。在中国人的实际交往中,往往情在理先,情大于理。(3)人情的运行规则。姚本先对比了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形态,发现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规则———中国人讲究互惠,西方人讲究公平。互惠规则讲求的是回报和算不清,算清了也就没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交往了;而回报则有两个要求:一是要延时回报,二是要加利回报。通过互惠,施惠者与受惠者的角色在反复地转换,于是人际关系就建立起来了。西方人的公平原则讲求等价,因此交往通常具有暂时性。

我国心理学本土化之难题

在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存在着几个根本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关系到心理学本土化的学科基础、方向与道路。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心理学本土化的“本体论”问题。针对心理学本土化,杨国枢提出了“本土性契合”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受到了个别学者的反驳。林正弘表示:“本土性契合”是否意味着必须要以当地的文化与历史的观点来研究当地民众的心理行为?为什么只有以当地的观点来研究当地的现象才能获得真实的结论?不是当地的研究者,为什么就不能研究当地民众的心理行为?他们对当地人心理行为的研究,为什么就一定做不到杨国枢所说的“密切贴合或契合呢?”⑦追根溯源,林正弘的质疑关涉的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本体论”问题,即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本体是什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去研究这种对象的本体?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影响到本土心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知识体系的性质,还影响到研究者的方法论。换句话说,心理学本土化的所有争议与分歧,其根源就在于本土心理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知识论。

第二,我国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论问题。杨国枢引用菲律宾本土心理学家Enriquez的研究,将本土化区分为“外衍性本土化”与“内发性本土化”。他认为,外衍性本土化建立的是一种“外衍性本土心理学”。这种心理学是以他国他地的社会、文化及历史作为研究的资源与基础,而不是以本民族的社会、文化及历史作为研究的资源与基础。他认为,与西方心理学相比,外衍性本土心理学只是更换了研究对象与研究情境,研究的方法论依旧是西方的,这样的心理学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地社会、文化及历史,因而不能算是真正的本土心理学。林正弘对其说法表示质疑,他反驳道,如果外衍性本土心理学不能真正有效地反映当地社会、文化及历史,那么势必要有某个超越各个理论之上的中立的标准,以判定当地真正的社会文化及历史是什么,否则不同的心理学体系均认为其所反映的就是当地真正的文化与历史。问题是,这个中立的、超越的判断标准究竟到哪里去找呢?⑧中国心理学研究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预设,展开对诸如儒学、孝经、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利用。⑨

第三,我国心理学本土化的知识论问题。不同体系的心理学有不同的前提假定与理论预设,这决定着研究者要采用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来解释研究对象。杨国枢建议心理学本土化要尽可能多地采用符合当地风俗习惯的概念,尽量减少使用西方概念,以保持所研究的对象的本来面貌。针对这个建议,林正弘质疑道,杨国枢并没有说明是在描述研究对象时尽量采用本土概念,还是在解释事实时采用本土概念,还是两者都采用本土的概念。如果在解释事实时采用本土的概念,则本土心理学将不得不使用大量的本土概念。但这些概念似乎只有那些非常熟悉当地社会、文化及历史的人才能掌握其真正内涵。这样的人要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要么是长时间生活在本地的人。但这并不现实,否则,不同地区的心理学家该如何沟通呢?林正弘的质疑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心理学工作者究竟要对他研究的对象进行“再次解释”,还是要保持所研究的对象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本土心理学者如何才能以本土心理学为基础,发展出既能反映全人类共性,又能兼顾本土民众特殊性的全球心理学?人类学者陈其南回答了第二个方面。他认为,神话的结构与所有人类的心灵结构都是一样的,但在不同的社会或文化中,经验的事实却完全不同。前者是人类的逻辑结构,对所有人类来说都是一样的,不存在本土化的问题,后者则存在本土化的问题。

对我国心理学本土化的若干思考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难题,心理学在本土化过程中,还有一些基本的、局部性的关系需要思考。对这些关系的思索与解答有助于消除研究者头脑中的模糊或错误认识,理清研究思路,更好地利用心理学资源,明确心理学本土化的目标与路径。

第一,心理学本土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心理学本土化的使命在于立足本土的文化历史传统,挖掘整理本土的文化资源,解说与构建本土民众的心理生活。但立足本土文化传统并不意味着要返回传统文化,将其中的每一个心理学思想都作为今天本土化的资源。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确实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生活,体现了当时人的心理面貌。但是时代和社会在变迁,文化与历史在更替。要想正确解说现代人的心理生活,一方面要立足传统文化中的心理资源;另一方面,也要结合现代人生活的文化环境,这是现代人心理生活的直接根源。面对传统心理学思想,要抛弃那些已经被历史淘汰了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选择那些迄今仍然体现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有生命力的思想,作为心理学本土化的基础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解说本土民众的心理生活。

第二,心理学本土化与科学化的关系。心理学的科学化是指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普适的,是超越文化的,是没有地域之分的。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指人的心理生活作为文化的产物,是有文化属性与地域属性的。两者不但不矛盾,而且还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化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存在于人类之中的普遍的、共同的心理规律,体现的是人类的统一性。而本土化则是为了发现某一文化传统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文化传统不同,受其影响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也就不同。所以本土化体现的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多样性。科学化体现的是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普遍性。没有多样性,也就没有统一性。多样是统一下的多样,统一是多样基础上的统一。心理学本土化的过程就是将本土心理学科学化的过程,换句话说,科学化是心理学本土化的必经之路。心理学本土化对科学化的依赖有两种表现:一是科学化为本土心理学的研究设立规范,使其科学有序地发展;二是科学化推动整个心理学科学观的变革,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第三,心理学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通过本土化,可以建立起一套解说与干预本土民众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但本土化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建立一套互不关联、各不相通的心理学体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最高物种,必然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这就为建立共同的、统一的全球心理学奠定了物种基础。每一种本土心理学都从本土的观点充实了全球心理学的内容,但它们只是在比较具体的层次上建立的只能解释某一特定文化中的民众的心理学体系。而这些知识的融合就为建立全球心理学———一种描述与解说全人类共同心理行为的学说奠定了学科基础。本土心理学之间要想沟通与交流,相互理解与渗透,相互接纳与融合,就必须建立全球的心理学。所以,心理学的本土化离不开全球化,否则本土化将固步自封;全球化也离不开本土化,否则全球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篇6

关键词: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13-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一、国外乡土课程资源研究的相关历程

国外对课程资源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从40年代到70年代,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曾存在过四种模式,即美国课程专家泰勒的目标模式,英国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美国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的实践模式以及英国教育学家斯基尔贝克的情景模式。其中,情境模式要求课程开发者全面、动态、系统的考虑特定的环境,把课程开发与当地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更加广泛紧密的联系起来。这种把课程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理念在实质上就是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另类描述。因此,可以说,国外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之中。

在20世纪80-90年代,国外曾出现过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和主体教育观。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强调的是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它认为国际性与民族性是相互依赖的,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国际性的生成是建立在尊重民族个性和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只有在异民族、异文化的不断交往中,本民族、本文化的自我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其个性才能不断完善。其实,这种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另一个层面上也体现的是对于国家性与地区甚至乡土性的辩证认识。主体教育观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即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问题。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的整个20世纪,科学世界在课程内容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受科学世界支配的课程体系严重脱离了生活世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直至世纪之交,人们才开始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与融合,当今时代,将生活世界、乡土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已成为教育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例如,近年来美国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学生最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入手来安排课程。《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指出:“为保证学校取得成功,我们要超越课堂,把眼光放到我们的家庭和社区上。我们每个社区都要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地方。”英国的新课改也十分重视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有效教学的作用,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的詹姆斯就认为,给小学生上课,应该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如一座年代久远的房子或一棵老树着手,一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好奇心;二是促进学生对自己周围事物的了解,增强孩子们的乡土情怀。另外,英国的“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13――16”推出的新课程大纲中单元设计的主题就包括“乡村房屋”、“教堂建筑与陈设”、“乡村景观形成”等。虽然,这是历史科方面的大纲计划,但至少,在课程内容里,人们已经有意识的将乡土资源纳入其中,可见,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起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与此同时,国外对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也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日本在初中开设语言文化课,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供学校使用,内容包括日语传奇故事、社区文学、乡俚说语、民间歌谣以及本地方言。加拿大在中学开设了爱摩斯基语言和文化的课程等等。这些都是国外开发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积极表现。但是,从可以查询到的资料来看,国外对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则表现得相当不足。

二、我国乡土课程资源研究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课程资源研究较国外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课程资源的概念才被介绍进来,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学者才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至于专门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研究的情况还不存在。新课改之后,开始有部分学者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研究,但为数不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主题为“乡土课程资源”,时间是“2000-2012年”的条件进行搜索,找到的相关期刊、论文的总篇数仅有50篇。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王颖莉写于2010年5月的硕士学位论文《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言玉梅、郑朝波、王向红的《海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课程、小本课程建设的思考》等。这说明,我国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力量还不够强大。不仅如此,国内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学科课程资源的角度,诸如从历史、地理、政治、音乐、德育、美术等方面展开的,而对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则呈现出严重稀缺状态。

虽然,我国对乡土资源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了乡土资源走进语文教学的影子,即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是语文课程的不竭源泉,这生活也就内含了本乡本土的各种自然、人文及生产生活经验等资源;社会是语文课程活动的重要阵地,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局限于狭小的教室,我们还需要走进自然,走进社区、社会,去体验、感受和实践真正的语文,真正的生活。在这个“以青天为顶,以大地为底,以二十八宿为墙”的社会学校里,我们的教育材料,教育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会大大的增加,人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做我们的同学,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因此,陶行知先生的这种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国早期就潜藏着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隐形概念。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教学是完全寓于生活世界的,那个时候的教学只是一些简单的口耳相传,无文字、无教师、无教学场所。虽然我们无法将那些口耳相传的内容称为乡土资源,但实质上这些内容确实就是当时人们身边存在的事、景、物,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来看,不也就是我们当下所谈论的乡土资源吗?由此可见,我国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

国内外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虽很悠久,但当下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却不尽如人意,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2.

[2]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0-187.

[3]姬秉新,荀正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9-181

[4]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以广东南海西樵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9.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1篇7

人类进行边坡防护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防护与绿化美化两方面一直没有统一,与传统防护材料相比,生态混凝土既有较高的强度能有效地进行边坡防护、加强边坡的稳定性,提高防护年限,又具有很大的孔隙率便于植物在其中生长,具有改善环境的功能,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生态修复材料,因此,开展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强度、干湿交替作用下的耐久性、护坡构建和综合生态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基本性能方面,本论文研究了生态混凝土在掺加矿物掺合料时,其强度随着掺合料掺量的变化规律。除此以外,还研究了掺加矿渣的生态混凝土处在干湿交替作用下的耐久性特点,进行了生态混凝土抗干湿交替性能的试验。在护坡构建中,还研究了植物必要的生长环境、生态护坡植物的选择以及生态护坡基质的选择。此外,本文最后研究了不同粗骨料的生态混凝土水质净化性能和污水处理的标准。

关键词:生态混凝土,干湿交替,生态护坡,强度,水质净化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河堤护坡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河道水流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过渡的一个通道。河道不仅仅具有防洪、航运等基本功能,还应具有生物栖息地和人文景观等功能。传统的浆砌石或混凝土河堤护坡虽然结构稳定,具有防止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作用,但水体封闭在河道中,切断了水体和近岸陆地土壤之间各生态要素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系统的有机联系,破坏了原有水陆交错带的生物群落。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不能正常生长而消失,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

此时就需要考虑发展能与自然协和共生的建筑材料来建造护坡。此护坡可保持水土,加固堤岸,又可维持甚至增加生物多样性并净化水质。这样,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就被引进了。生态混凝土又称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又名亲环境混凝土,可以减轻环境负荷同时也与有机物相适应,它实质上是一种有着连续孔隙的多孔混凝土,水与空气能够很容易通过或存在于其连续通道内,能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可使水质得到净化。虽然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它的强度和耐久性都有所不及,但是其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生态混凝土的净水功能主要由于它存在大量的孔隙,所以具有良好的透水与透气性。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它的净水机理主要是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以及生态综合效应三个方面:

1.物理作用

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率在5%~35%之间,并且连通孔占15%~30%,平均孔径为4~5mm,并且孔隙弯弯曲曲,这就形成了很好的过滤材料,但是它的比表面积是远远小于如沸石、活性炭等良好的吸附净水材料。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想像到,它的孔隙会慢慢堵塞,从而丧失了过滤的功能。因此它通过物理作用来净水的效果是不会太明显的。

2.化学作用

大家都知道,我们经常使用石灰来净化水质,因为它不但可以调节pH,而且作为无机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絮凝沉淀,在澄清的同时也降低了水中污染物质的含量。混凝土组成材料中的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以及混凝土浸泡在水中都会不断地溶蚀出Ca(OH)2,从而起到净化作用。但是这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其碱性也会对生态植物产生影响。

3.生态综合效应

由于生态混凝土是多孔结构的,所以它就提供了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生存环境。在其表面和内部有大量的细菌栖息繁衍,包括硝化菌、甲烷菌、脱氮菌等喜氧性和厌氧性细菌。而且多孔混凝土上形成的生物膜中生物种群较多,可以充分发挥生物膜的作用,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另外水草等植物附着生长在生态混凝土上时,可以吸收水中的N、P等污染物质。

总之,生态混凝土在水中富集的微生物、动植物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生态效应从而取得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因此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水土保持、水质净化和退化生态环境的修复和重建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人们试图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保水、排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一系列包含复杂技术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多孔混凝土是一种采用特殊工艺制备的含有连续空隙的混凝土,它既有一定的强度同时又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多孔混凝土在水中富集的微生物、动植物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生态效应从而取得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才开发使用生态混凝土这种新型的材料,尤其是日本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日本大成建设技术研究所进行了连续四年的探索性研究,在1993年提出生态材料(environmentconsciousmaterials)概念的基础上,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在1994-1995年设立了“生态混凝土研究委员会”,1995年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提出了生态混凝土(environmentallyfriendlyconcrete/eco-concrete)的概念。[1]

在生态混凝土的水质净化方面,文献报道日本近畿大学的玉井元治教授从90年初就开始进行多孔混凝土(POC)在自然水环境中生物附着和水质净化的可能性的研究。表明POC在自然水环境中会有大量不同的生物附着生长在其上面并具有水质净化的效果。[2]文献报道日本长崎大学于1994年起进行海水现场试验,将直径1m高0.5m的有孔试块10个一组地投入海中,并于1995年2月至1996年2月每月实测一次水质变化,发现生态混凝土有富集营养物质的功能.另有文献报道,使用生态混凝土在公园内小河上建造净水渠(15m×2m×0.4m),水在其中停留1~3h可去除水中的BOD40%~50%,长时间停留可去除80%~90%。[3]日本德岛大学的水口裕之教授1997年在实验室建立了POC水质净化装置并开始研究多孔混凝土的空隙率,粗骨料粒径,孔隙直径对混凝土的强度,生物膜附着和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发现空隙率20%~30%,粗骨料粒径5~20mm的混凝土(28天强度7.5~23MPa)在实验装置中浸泡30天,T-P除去率达60%,T-N去除率达50%。[4]林正浩和水口裕之教授通过在生态混凝土中添加高炉矿渣和沸石粉方法,研究其对多孔混凝土强度和水质净化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成果。[5]日本宫崎大学中泽隆雄博士等也通过室内实验装置对POC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表明POC对废水的TOC、T-P、T-N的去除有明显的效果。[6]

我国在生态混凝土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与国外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清华大学、吉林水利科学研究所、吉林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对植生型多孔混凝土进行了一些研究。近年来,东南大学高建明教授、吕锡武教授和河海大学的吉伯海教授共同对生态混凝土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并将其成功应用于镇江的江滨治理上。[7]同济大学陈志山副教授利用生态混凝土为材料设置了一套装置并研究其污水处理的效果。[3]除此之外,国内对其研究还是空白。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篇8

引文

目前,人类面临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两大问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必须寻求的一条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国内外倍受关注。在北方采暖地区,将非采暖季节的太阳能收集并存储于土壤中,冬季再被取出供热,这种充分利用太阳能来节约一次能源的技术被称为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技术。

1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技术概述

1.1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的分类

太阳能季节性蓄热是指将非采暖季丰富的太阳能转移至采暖季太阳辐射较弱时加以利用,以补偿太阳辐射与热量需求之间的季节性差异,从而达到更高效利用太阳能的目的。

太阳能季节性蓄热主要包括4种形式:热水蓄热、砾石-水蓄热、土壤蓄热和含水层蓄热[1]。其中,含水层蓄热被认为是成本最低的,其次是土壤蓄热,而带有地下蓄热罐的热水型和砾石-水蓄热成本较高,在没有合适的含水层土壤资源时,一般考虑使用土壤蓄热。季节性蓄热是一种长期蓄热形式,是与短期蓄热或昼夜型蓄热相对而言。

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具有蓄热能力大、热损失较小的优点。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该蓄热方式被认为是跨季节储热的最有前途的方式之一[2]。

1.2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的应用

土壤耦合热泵技术因其可利用浅层地热,且对环境无污染,在国内外被迅速推广应用。但是,在严寒地区,冬季热负荷远大于夏季冷负荷,即冬季系统从土壤的取热量远大于夏季的排热量,常年运行下去,土壤温度将逐年降低,热泵运行效率也将逐年下降。将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技术与土壤耦合热泵技术相结合,通过太阳能的移季利用,使取热量等于排热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热量不平衡问题。该系统被称为季节性蓄热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耦合系统。现已建立了示范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比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更加节能、热泵性能明显提高[3]。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季节性蓄热的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次提出的,7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80年代北欧各国也相继开展了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的研究。1985年,芬兰的Lund和Östman提出了一个三维数值模型,用来模拟垂直埋管季节性土壤蓄热,通过各种模拟分析和优化,得出对于一个有500栋房屋的社区,太阳能保证率可以达到70%[4]。D.Pahud对一个太阳能蓄热式集中供热系统进行了动态模拟。该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缓冲蓄热水箱、埋管土壤蓄热装置组成,短期的热需求由缓冲水箱承担,季节性的热需求由埋管土壤蓄热装置承担。作者对主要的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每年太阳能提供热量的比率为70%,每m2太阳能集热器对应的缓冲水箱体积为110~130m3,埋管体积为4~13m3,对于导热系数为2.5W/m∙K的土壤来说,土壤埋管的最佳间距为2.5m[5]。Olszewski分析了在高纬度国家利用土壤作为季节性蓄热介质的可能性,建立了随时间变化的三维蓄热仿真程序,计算了蓄热过程中的太阳能集热器出口水温和土壤温度场[6]。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利用土壤进行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的报导最早出现在1984年,马文麒对太阳池的跨季度蓄热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7]。从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土壤源热泵技术发展,土壤热平衡问题日益受到高度关注,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作为当前最佳解决方案,成为研究的焦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智艳生和吴冬梅等对严寒地区带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8]。近几年,天津大学对太阳能跨季节蓄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模拟并分析了供暖系统的长期运行特性和土壤的蓄热特性,并针对示范工程开展相应的应用研究[9-10]。中南大学的罗苏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埋管间距对蓄热与释热的运行特性的影响,但是未结合蓄热源进行整体分析[11]。杨卫波等建立了考虑地下水渗流与热湿迁移影响的准三维U形埋管土壤蓄热的数学模型,探讨了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中原有钻孔U形埋管进行太阳能跨季节性土壤蓄热的可行性及其特性,得出地下水渗流的存在可以强化地下埋管的换热效果,但不利于用埋管作为蓄热装置[12-13]。

3现状分析及展望

欧洲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季节性蓄热技术具有很大的潜能,是目前极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内对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近几年才开始建立示范项目,但由于数量少,运行时间短,所获得的实际数据不充足;且该项技术受地域影响大,个别地区的研究及实践经验不具通用性。因此,各地区政府大力宣传并鼓励建立更多的示范工程,是推动该项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内外对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下换热器的形式,地下换热器传热模型,埋管布置方式,土壤特性对传热的影响及运行模式等几个方面,以往的研究多数只研究地下埋管传热,而缺乏对跨季节蓄热式供热系统的整体研究及长期研究,整体研究包括运行模式的选择及控制研究,关键设备(如太阳能集热器、埋管换热器、热泵及末端装置)的匹配研究和工作条件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等。系统的整体运行优化是提高系统运行性能的关键。长期研究是指在系统寿命年限内,对其进行的连续动态模拟研究,如系统连续运行10年、20年、30年后的运行状况,依据模拟结果,为系统的可持续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4结语

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技术,突破了太阳能利用的不稳定性及季节相反性的局限,扩大了太阳能的利用范围。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研究者的积极努力,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SchmidtT,MangoldD,Müller-SteinhagenH.CentralSolarHeatingPlantswithSeasonalStorageinGermany[J].SolarEnergy,2004,76(1-3):165-174.

[2]郭茶秀,魏新利.热能存储技术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张文雍.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季节性土壤蓄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7

[4]LundPD,ÖstmanMB.Anumericalmodelforseasonalstorageofsolarheatinthegroundbyverticalpipes[J].SolarEnergy,1985,34(4-5):351-366.

[5]PahudD.CentralSolarHeatingPlantswithSeasonalDuctStorageandShort-TermWaterStorage:DesignGuidelinesObtainedbyDynamicSystemSimulations[J].SolarEnergy,2000,69(6):495-509.

[6]OlszewskiP.ThePossibilityofUsingtheGroundasaSeasonalHeatStorage-TheNumericalStudy[C].ProceedingsoftheASMEHeatTransfer/FluidsEngineeringSummerConference2004.Charlotte: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Engineers,2004:437-441.

[7]马文麒,李申生.太阳池和池下土壤的跨季度蓄热[J].太阳能学报,1984,5(4):358-367.

[8]M.Y.Zheng,D.M.Wang,Y.S.Zhi.TheStudyofHeatingandCoolingTechniquewithSolarEnergyinSevereColdArea.EnergyandtheEnvironment-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ergyandtheEnvironment,Shanghai,2003:186-191

[9]崔俊奎,赵军,李新国等.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地下蓄热特性的理论研究.太阳能学报.2008,29(8):920-926

[10]赵军,陈雁,李新国.基于跨季节地下蓄热系统的模拟对热储利用模式的优化.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34(2):74-77

[11]罗苏瑜.土壤蓄热与土壤源热泵集成系统的数值模拟.节能.2007,(6):12-15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考

1引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统筹协调,合理安排的战略性规划,是政府加强用地管理,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调控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一轮的修编工作已经完成,本文以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尤其是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2做好专题基础研究是做好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

专题研究包括基础问题研究、专项调查评价和重大问题研究,应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开展。汝州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汝州市有选择地进行了实施评价、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集约与节约利用土地和土地供需预测问题研究。

汝州市基础研究主要进行了上轮规划实施情况研究、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问题研究和土地供需预测问题研究等专题研究。调查分析规划目标和措施的落实情况,研究规划实施的进展、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评价现行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程度、措施落实情况,总结规划实施的成效和不足,提出规划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查清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构成和分布,分析变化情况及原因,预测必须占用的土地,研究提出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措施,分析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围绕有效增加耕地面积,研究提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土地开发整理的政策措施;调查目前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情况,研究其集约节约潜力;在研究用地现状基础上,对部门用地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和可能达到的布局做出科学分析,采用定性、定量、定位、定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科学预测土地供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研究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供科学可行的基础依据;为做好下一步规划方案制定、规划目标制定、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划定土地利用分区、合理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制定合理有限的土地利用管理措施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一些研究结果可以在下一步规划修编中直接引用;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下一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编制打下来良好的基础,部分研究成果和数据得到了直接引用。

3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才能实现规划的可行性

为了增强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行性,该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交通与旅游发展规划、矿产资源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划等规划做了充分对接,使得以上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均得到了体现,尤其是与城市规划的对接显得尤为重要,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模与城市规划的城市发展边界做了最大程度的衔接,更有利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有利于稳步推进汝州市城镇化进程。汝州市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将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划纳入,可有效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和谐社会,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4做好协调和调查工作以提高成果的科学性

在汝州市本次规划修编过程中,工作组安排了20多次的方案汇报会、用地协调会、方案意见听取会和成果公式,充分收集、协调和听取了政府领导、不同用地行业、部门和群众的建议与意见,这些意见、建议在多次的修改、完善中的得到了体现和考虑。这些大量反复的工作从工作方法上保障了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

5做好土地规划数据库建设十分重要

做好土地规划数据库建设可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精确性可操作性。数据库精度要求高,因此,通过建设土地规划数据库可以实现图、数、表一致性,提高成果的严谨性,方便规划成果的使用、出图和规划管理工作,这也是新技术在新一轮规划中的使用和体现。

6结论

通过对汝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总结,认为要想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需要大量的、多方面的、细致的工作,是人力、物力和多方面共同作用和努力的结果,但是,做好以上几个方面对于编制科学、高质量的土地利用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董祚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3]鹿心社.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4]范云峰.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科技信息,2011,23.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篇10

1.下游研究子系统下游研究子系统中的研究主体在实践中发现了大量的土地问题与矛盾,并进行初步地分析研究,但下游研究主体却由于研究资源条件的限制约束,对问题矛盾不能进行深入地研究与解决,由此推动了土地问题向中游及上游的集聚及传导。同时,下游研究子系统作为制度安排以及方法技术的最终实施者可以得到中游及上游子系统的支持指导。2.中游研究子系统中游研究子系统中的研究主体获得下游传导的土地问题矛盾后,也即获得了产生于实践需求的信息参数,通过对问题的整理归纳、科学研究处理后,可以形成相应的解决技术、研究方法以及理论,问题矛盾可以得到相应的解决。同时,由于中游研究子系统处于制度设计的中层,理论研究的最终确定、政策法规及战略的制定必须交由上游研究子系统完成。由于中游子系统承担了大量的基础与运用研究,其研究能力必须逐步提升。3.上游研究子系统上游研究子系统可同时获得下游及中游传递而来的土地问题信息,通过中游子系统所获得的信息问题由于经过一定的研究加工,问题更为精确,由下游子系统传导获得的信息更为粗糙分散,居于制度设计顶层的研究上游可以进一步地对下游及中游上传的信息进行理论提升、创新与综合,并制定出政策法规,形成发展战略。经过上述研究过程,上游研究子系统将相应的制度安排供给于中下游子系统。通过来自于实践的信息参数,上游子系统的理论研究的实践导向性得以不断强化。4.上、中、下游子系统具体内容对土地科学研究的系统模型中三个子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后,表1对三个子系统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类型进行了归纳,由此可具体了解系统的内容。

二、土地科学研究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果关系

在土地科学研究的系统可持续发展框架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土地科研三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作用关系,构造出部门之间的持续运作机制,从而建立起土地科学研究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因果关系,如图2所示。图2中围绕下游研究子系统的第一部分表示:下游部门中的环境参数、现状参数、起点参数共同作用形成了土地实践中的问题与矛盾,伴随着问题与矛盾的增加,汇集于下游研究部门进行解决;围绕中游研究子系统的第二部分表示:随着下游问题的初步解决,受其自身研究资源的约束,不能解决的问题相应增加,通过传导渠道,进入中游研究部门,中游研究部门通过自身研究活动,从而形成技术解决、方法研究、理论研究的累积,并通过传导渠道向下游研究部门传输,用于下游研究部门的实践需求;围绕上游研究子系统的第三部分表示:中游研究部门产生的土地理论、知识、方法通过相应的传输渠道向上游研究部门流动,同时上游研究部门也直按吸收下游研究部门传递的问题与矛盾,从而形成相应的理论提升、综合研究以及政策制定,并通过传输渠道反馈传递到中下游两研究部门,被中下游吸收。可以看出,土地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下游研究部门是系统运作的起点,中游部门承担着大量的知识信息的过滤和分发作用,上游部门处于研究系统的末端,三个子系统各成系统又有机联系,通过正负反馈共同形成系统整体,系统因果关系呈现为良性关系[5]。

三、土地科学研究的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型

1.目标分析构造土地科学研究的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型凸显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去”的实践需求导向,以研究实践作为系统动力,上中下游三子系统彼此协作,通过传输渠道的畅达信息,研究资源的整合运用,构建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反馈关系与回路,进行信息的传导、更替、演进,系统从而形成有机整体。系统流程设计促使土地科学研究过程产生可持续运行机制,同时,系统通过自身的循环运作,其可持续发展功能也将臻于完善,从而实现土地科学研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系统模型基于土地科学研究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构造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反馈环,建立下游研究部门、传输渠道畅通、研究资源充分三个决策作用点,并由此构建出系统动力学流程图,如图3所示。

从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看到系统的总体反馈体系,在影响系统总体反馈的诸多因素中,传输渠道畅通是制约土地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当前土地科学问题的复杂性,土地科学实践中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但现行土地科学研究中连接实践与理论的传导机制缺乏有效性,因此存在理论研究难以把握和考察土地科学的实践需求以及无法有效指导土地科学实践的现状,直接影响着土地科学研究的信息传输质量和效用,这也是现行土地科学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模型由此特别强调了传输渠道畅通的重要性。3.模型特点1)你系统的动力源自实践中的问题与矛盾土地利用实践是土地科学研究的前提,土地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相关政策、法规及技术规程等的制定都离不开这一基础[6]。土地科学研究系统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土地研究与应用的实践,它为系统持续运行提供重要的实践支持[7]。模型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动力就是利用系统下游研究部门实践中产生的土地问题与矛盾积累所导致的系统不均衡,通过系统运行,对各类问题矛盾予以解决,进而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为系统的持续运行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土地下游部门实践中产生的矛盾与问题是一切土地科学研究的发展与完善的方向,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实现土地科学研究系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目标。2)传输渠道畅通是系统持续运行最重要的决策点传输渠道畅通是系统持续运行最为重要的决策点,传输渠道是土地科学研究重要的信息传导载体,是研究系统的信息质量和效用发挥的有效保证。具体而言,各级土地学会、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中的科研部门在系统中承担着三个子系统之间大量的信息传递、承启、黏合、协调、促进的功能,通过不断拓展和完善的传输渠道,让基层土地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可以通过土地学会和科研究部门的桥梁作用在中上游部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理论得以整合和范式化和提升,进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决策依据。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因此要特别依靠土地学会这一群众性学术团体,因为土地学会具有学科联系多、行业广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学会在土地科学研究中的纽带和组织作用,把分散在各个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勘测规划科研究单位、土地资源管理机关以及各产业主管单位部门组织到土地学会的科学研究活动来,结合他们的工作性质与接触面,开展能够发挥他们专长的研究工作[1]。总之,系统通过畅通有效的传输渠道,可解决研究中出现的断层现象,促进系统的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土地科学研究实践。3)模型实现土地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土地科学研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型的动态循环中,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渗透,具体可表现为系统中理论的拓展、实践的充实,方法的创新以及研究渠道与资源的完善,伴随着每次土地知识信息的流动、反馈、循环,便可形成新一轮土地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累积、扩充与丰富。通过下游子系统的充分实践,中游及上游子系统的研究为整体系统提供反映客观规律,可经受实践检验的理论与方法,土地科学研究的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能够实现有机结合,系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系统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这样的多次循环,形成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形成能够指导实践的新的科学理论,系统模型的运行因此可以看作是土地科学研究的应用实践以及理论扩展实践,土地科学领域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由此获得统一[9]。

四、结语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

关键词:盐渍土;岩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进展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盐渍土包括碱土、盐土和不同程度碱化、盐化的土壤。根据《岩石工程勘察规范》的规定,如果岩土中的易溶盐含量在0.3%以上时,且具有腐蚀、盐胀、溶陷等特征,就可称为盐渍土。盐渍土对工程性质和结构有很大影响,危害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使用性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各国都对盐渍土岩石工程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以提高盐渍土的利用效率。

二、盐渍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前苏联开始研究盐渍土,并提出了系统性的理论。国外盐渍土研究是建立在Darcy定律基础上的,以固体热传导方程为计算方法,为盐渍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土壤水盐运动中,将能量概念迁移到盐渍土研究中,对盐渍土研究开始了定量分析。随着色相分离理论的发展,盐渍土研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盐渍土研究中普遍采用了置换理论。所谓置换理论,即溶液通量是由弥散、扩散、对流引起的。在土壤溶质迁移时,对流和扩散也会同时出现。

在1952年,Amundson和Lapidus提出了对流-弥散方程的模拟模型,对盐渍土盐分转移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并将其扩张为三维情况,在稳态流、均质土壤情况下,推导出了溶质迁移密度函数,结合溶质迁移时的弥散作用,推动了溶质迁移理论的发展。在1965年,分子扩散理论也应用到盐渍土研究中,引入弥散度概念,通过模拟模型来分析对流-弥散方程,描述了盐分在介质中迁移的规律。

(二)国内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就对西北地区的盐渍土工程特性、分布、成因和对路基工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至八十年代末,我国加大了对盐渍土的开发力度,对盐渍土结构、物质组成、盐渍土地基的腐蚀性、盐胀性、溶陷性等工程特性进行了研究。下面就从盐渍土岩石工程特性的目的和方向,对盐渍土溶质转移以及工程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1.盐渍土的结构和水盐转移。在盐渍土结构研究方面,雷华阳等人认为,盐渍土结构主要有盐溶液、气体、难溶盐结晶、易溶盐结晶和土颗粒。当土体中的含盐量不断增加时,会出现盐晶体,土壤颗粒会发生变化,土壤的可塑性会降低。在盐渍土出现相变时,如土壤中的盐分在遇水融化后,土壤的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土壤强度会降低,导致地基溶陷。

近年来,我国密切关注盐渍土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室内、室外研究方法对盐渍土的水盐运动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张雷娜等通过对滨海盐渍土的水盐迁移因素和变化规律的模拟研究,得出了水盐运动在脱盐过程中的3个阶段:盐峰形成、下移、消失,对脱盐过程中土体结构和土壤盐分的含量也进行了分析。史文娟等人在雷志栋公式基础上,结合现有蒸发条件,对盐渍土的蒸发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

2.盐渍土岩土工程特性。由于盐分会忽视地下设施、建筑物,影响了盐渍土工程性质的稳定性。从八十年代开始,由于盐渍土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开始了对盐渍土岩石工程特性的研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盐渍土的渗透性进行研究。在盐渍土渗透性方面,从盐渍土水理性质出发,将盐渍土视为敏感性土壤,其工程特性会受到水环境、含盐量、温度的影响。在水分渗透的影响下,土壤中的盐分数量和相态会发生变化,盐渍土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雷华阳等人通过原位渗透的方法对盐渍土渗透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渗透计算的模型。二是对盐渍土变形特征和强度进行研究。我国对盐渍土强度的研究比较活跃,取得了较好的从成果。徐攸在《盐渍土地基》中,参数了盐渍土结构特点、工程性质、工程特性、地基勘察和处理等问题,分析了盐渍土地基对建筑物的危害,并提出了处理的方法——盐化处理法。三是对盐渍土岩石工程特性进行研究。盐渍土工程特性会主要为腐蚀性、溶陷性、盐胀性,对建筑物地基造成破坏。针对这个问题,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赵景森分析了盐渍土的腐蚀性,对盐渍土地基进行防腐处理。并对盐渍土的腐蚀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盐渍土中的碳酸盐、硫酸盐、氯盐会对建筑物地基产生腐蚀。

三、西北地区盐渍土岩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与进展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在修建青藏铁路和建设新疆农垦时,由于受到当地土壤条件的限制,对西北地区的盐渍土进行了观测和研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西北地区盐渍土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近50年来,清华大学、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科院等单位对西北地区盐渍土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预测了盐渍土的发展趋势,并对工程危害和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罗伟甫等人通过对西北地区的盐渍土成因、危害进行分析,探讨了公路路基设计、选项布局、施工注意事项以及施工方法。沈秋武、华遵孟对西北内陆盆地的盐渍土成因、分布规律、赋存形态、工程危害、地基处理等进行了分析。从西北地区盐渍土的工程特性研究情况来看,大多数是以工程实例为背景的,对具体的工程案例进行针对性研究,进而提出以化学防腐、整体岩基、土体加固、去除盐分、隔断水分等为主治方法的处理方案。

四、盐渍土岩土工程特性研究的展望

目前,我国在盐渍土岩石工程特性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就,随着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推动了盐渍土岩石工程特性的研究。但也应认识到,盐渍土岩土工程特性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继续深入:

(一)对盐渍土的腐蚀性、溶陷性、盐胀性、水盐运动特点等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盐渍土对建筑物地基造成的破坏,根据盐渍土的特点建立了分析模型,逐步完善了盐渍土研究的理论体系。

(二)在盐渍土病害治理方面还有待加强。目前,耐久性方案的制定一般是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而言,方案的经济性和普适性有待加强。

(三)虽然西北地区的盐渍土研究发展较早,但主要工作还集中在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方面,对具体的工程项目开展病害防治,并提出了以化学防腐、整体岩基、土体加固、去除盐分、隔断水分等为主治方法的处理方案,但是由于研究的手段比较单一,仍然以半定量和定性评价为主。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很多工程项目都需要在盐渍土上进行施工,工程类型要受到地表承载力的影响,因此,应从工程项目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盐渍土治理方案。

(四)加大盐渍土岩石工程特性试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开发,便于数据获取,也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西北高寒地区,需要加大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

(五)盐渍土是具有潜在危害的一种土壤,在盐渍土治理中,应结合自然灾害进行防治,引入风险分析方法,为工程建设和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文,张彬,慎乃齐等.盐渍土岩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与进展[J].勘察科学技术,2008,(3):7-11.

[2]杨劲松.中国盐渍土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土壤学报,2008,45(5):837-845.

[3]李建国,濮励杰,朱明等.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热点[J].地理学报,2012,67(9):1233-1245.

[4]李娜娜,张煜,王俊峰等.栽培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7):6-11.

土地开发可行性研究范文篇12

[关键词]空间吻合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P208;F30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15-01

土地利用规划实际上就是利用科学方法,增强土地与使用群体的关联性,从而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规划实施评价的服务群体就是土地规划本身,因而其发展及延伸前提需要建立在土地规划基础上,反之它也能够为土地规划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研究,就能实现对总规划项目的优化调整,因此,土地规划的实施评价也可以看成是推进土地规划实施项目的前提条件。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空间吻合性评价,能够对规划环节的各项数据进行精准衡量,进而实现对总体规划的管理及掌控。

1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推进流程是,在土地规划过程中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对规划项目中的重点问题进行细化考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土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从而形成对全局的数据分析及质量掌控,因此也可以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对规划流程项目中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理论性工作。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其应用主体主要是实施结果评价、效益评价及效力评价。土地规划实施结果评价就是对其推进项目中的细化内容进行分析比对,并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完成情况的判定。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对土地规划的研究仍旧处于发展及进步阶段,这就使得研究主体相对较少,并且在领域内的研究重点都大多停留在了发展问题上,而土地规划研究的频率及涉及范围却相对弱化、缩小。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国所开展的土地规划研究中对缺少对制度的研究,通常情况下,技术的研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并且,我国行之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并不多,虽然研究项目不断开展及开发,但是中间环节却没有相对独立的内容限制。在研究主体中大多是方案形成前期与过程中的量化关系为核心,这就使得整体性评价相对缺失,系统评价有待完善。

2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

对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进行评价,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有四种,其中包括:德尔菲法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在实际评价中,只运用一种评价方法是不能实现权重评定,达不到评价标准。而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的评价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当年的评价,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和过程性。在对规划执行过程中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是对土地利用空间的变化与前期目标的吻合性进行评价,而规划执行结果的吻合性评价是指对土地目前的利用情况与规划进行对比评价,是一种宏观性的考察方案。

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的空间吻合性评价是指对土地变化地类的数量和空间变化进行吻合程度考察,要求在总量和空间位置上都符合规划目标,才能属于空间吻合。该种评价标准对规划实施的速度不进行评价,只考察实施结果的总体用地状况是否满足规划方案。但是,由于评价角度不同,最终的土地总规划实施的空间吻合性的评价结果也不相同。如在规划方案中曾将一块地规划作耕地,但是实际实施时,这块地被用作园地,那么这块用地在评价时就不符合空间吻合性。但是,基于功能性考虑,两种用地模式都属于农业用地,从这个层面考虑又属于空间吻合,因此,在进行实际空间吻合评价时,需要对土地的地类图斑、功能区、区域性三个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进行土地规划空间性评价时,需要采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将土地的空间状况勘测出来,因此,采用的是GIS空间叠加技术。此技术可以将现实土地状况与规划中的土地状况进行叠加对比,实现对比效果,进而直观的了解土地利用总规划的空间吻合性评价。GIS空间叠加技术可以对用地规模和用地范围是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分析用地吻合度差的原因,进行整改,从而提升年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吻合情况,实现土地利用总规划的空间吻合度评价。

3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应用探究

以某一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为例,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该地区属于城市发展中阶段,城市启动了很多土地施工项目,防止土地在建设过程中发生耕地资源大量被破坏,建筑用地面积扩充过快的现象发生,对土地规划执行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数据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该地区的地类图斑数量为45000,包括旱地、水田、村落、道路、河水等多种用地,但土地的分部较分散,利用分散化较严重。将土地根据农用地和建筑用地进行整体的数量统计发现,农用地面积为99654.32hm2,建筑用地面积为41235.14hm2,土地总面积为187502.63hm2。耕地是r用地的主要应用方式,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5.36%,而在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92.36%。对当前该地区的用地状况与前一年的土地状况通过软件进行对比,比较中发现在地类出现的变化主要是农用地改变成其他用地,从斑块层面上看是将耕地转为村民居住点的面积最多,其次的是城镇建设用地,如道路的修建等。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执行过程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

对空间吻合度小于1的地类图斑进行分析,产生此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进行的临时用地调整,这种情况在进行整体用地空间吻合性评价时,评价结果与规划方案中的结果是吻合的。第二个原因,可能出现了违法用地的现象,土地利用没有合法的用地手续,没有符合规划方案的要求,如有发现应严肃处理,要求对已用地进行整改调理,实现土地现状与规划目标统一。对执行结果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评价发现该地区的地类图斑的空间吻合程度差距很大,耕地的空间吻合度最大,为0.95左右,而林地的空间吻合度最小,数值为0。由此可以看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初步阶段,实施效果与规划目标差距很大,特别是林地、农民居住点等,在后期的土地规划实施中应加强规划管理,逐步提高土地规划的空间吻合程度。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河流生态治理范例(12篇)

    - 阅0

    河流生态治理范文1篇1【关键词】始丰溪生态治理背景基础途径一、始丰溪生态治理的宏观背景生态治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经济与环境协凋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例(12篇)

    - 阅0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现状学科发展1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历程1.1萌芽起步阶段从《黄帝内经》、《脾胃论》至明清,历代著名医家对消.....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