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现状学科发展

1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历程

1.1萌芽起步阶段

从《黄帝内经》、《脾胃论》至明清,历代著名医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清末至民国时期,福建省名中医力钧和吴瑞甫都曾主张中西医取长补短,兼求并进,这是我省最初出现的中西医结合思想。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已有半个多世纪,我省中西医结合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一些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开始用简单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中西药并用、西医检查方法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等,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初步形式,1958年,福安专区医院老中医许少与西医殷慕道合作研究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满意疗效,并获卫生部颁发的银质奖章。

1.2创业发展阶段

从1958年起,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福建省对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由简单的临床总结、经验积累,逐步发展到科学分析、系统研究和重点深入的新阶段。1963年,省卫生厅召开首届西学中班人员座谈会,陈绍宗运用行气荡积治法治疗手术后粘连性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较好。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1964年起对恶性肿瘤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运用“理胃化结汤”结合手术与化疗治疗胃癌比同期国内外报导的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明显提高。70年代起在综合医院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971年,省人民医院住院部建立中西医结合病区,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出血疗效显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2年起莆田县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疗效突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疡、急性胰腺炎、慢性胃炎等,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3年~1977年,省人民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药为主收治溃疡病出血505例,全部痊愈出院。该院赵竟成等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结石,以大柴胡汤加减为主治疗胆石症,排石疗效较好。泉州市人民医院应用赛霉胺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达94%。省立医院于1973年至1980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62例,结果痊愈61例。1974年~1977年省人民医院以清胰汤为主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以利胆安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取得较好疗效。70年代,厦门市中医院康良石以中药与民间青草药组成“乙型肝炎合剂”系列制剂,治疗乙型肝炎取得良好疗效。漳州市医院于1975年~1987年,应用泻下祛瘀法与调和气血法为主,中西医结治疗肝性血卟啉病35例,疗效较好。

1978年以后,我省医学科研机构以中医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为指导,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科学性强、方法严密的临床观察实践和基础理论探索,使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1978年~1984年,福州肝癌协作组把美洲大蠊与澳洲大蠊的成虫提取物用于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大多数病人肝区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食欲增加,治后生存期延长。此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福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于1979年应用止泻冲剂治疗急性胃肠炎312例,用大通筋注射液治疗腹痛100例,有效率较高。80年代初,福建省中医研究所杨春波等进行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基础研究,在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采用胃镜、胃液分析、植物神经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慢性胃炎的中医“证”的现代病理基础,表明中医的“证”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组织学基础。1980年起,省立医院等单位研究发现肝瘿线可作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客观体征之一。福州市医科所等单位研制应用消益肝片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1982年,中国中西医结

*第一执笔人:柯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合研究会福建分会成立。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所,1983年~1987年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的研究,存活率从原来的20%~40%提高到59%,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福建是胃癌高发区。1985年,福州红十字医院肿瘤科潘明继等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治疗。1987年,省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肝病学组在福州成立,并举行学术交流会,交流对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病毒性肝炎活血化瘀法等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研究的经验。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事业的发展。

2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参与,从多方面、不同层次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理论研究进展

2.1.1证的研究进展

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突破口。而脾本质的研究为近3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内脾本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脾虚证。1992年起,杨春波、柯晓等率先在国内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现代科学研究,弥补了对脾胃实证研究的不足,该研究获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7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了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症候学调查和辨证标准的现代研究。经临床调查,400例脾胃湿热证患者表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脘闷胀(91.8%)、食欲不振(91.0%)、小便异常(78.8%)、大便异常(71.8%)、口苦粘(65.5%)等,舌质多淡红、舌形多正常、苔全黄腻,脉象以滑、弦为主。涉及中医7个系统43种疾病,分属西医的消化、呼吸、泌尿等11个系统72种急慢性疾病,提示与炎症性疾病关系最密切。

(2)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以揭示其现代病理学内涵。初步发现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湿热证呈胃肠粘膜炎症活动性的多,且程度较重。胃粘膜防御能力降低:胃窦黏膜内表皮生长因子和三叶因子表达阳性率显低;炎变的胃粘膜细胞增殖明显、生长因子(TGF-α)表达显高,结肠粘膜抑制因子(p16)表达低;胃炎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膜能量(Na+,K+-ATPase活性)代谢代偿性亢进;胃酸分泌功能增强;胃HP感染率高,产毒菌占优势;菌群失调:需氧的肠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肠杆菌比例均增高,厌氧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低;黄腻苔菌群密度、菌群多样性高,细菌比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升高,革兰氏阳性杆菌及球菌下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为主;免疫功能紊乱:胃粘膜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的IgG、IgA、IgM和树突状细胞均增强;外周血体液免疫的IgG及补体C3、C4及B因子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胃炎血液流变学呈粘、稠、凝状态;缩血管物质(ET-血浆内皮素)显高,扩血管物质(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显低。

(3)对“脾胃湿热”证黄腻苔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泄泻的黄腻苔的脱落细胞,发现其S期细胞高,相关因子CDK4、CDK6阳性细胞显高,细胞内微核细胞、P53反应强度和出现频率亦高。认为S期细胞高及其相关因子反应增强,可促使细胞周期从G1期提早进入S期、抑制细胞从S期进入G2期和M期。表明黄腻苔的形成与其脱落的细胞周期异常有关。

(4)清化饮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显著,退苔效果好。

(5)谢振家等采用“复合因子+HP”基本成功复制了大鼠脾胃湿热证的动物模型。经用临床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清化饮水剂作防治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抗HP感染和减轻胃粘膜炎变的防治作用。

(6)共发表学术论文14篇,交流8次。中文文献有14篇被他人引用128次。

2.1.2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在胃病发病率居第一位,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后者可出现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具有一定癌变倾向。现代医学对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逆转非常困难。我会杨春波等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①清热解毒、活血凉血药抑制HP、促进胃粘膜急性炎症消退或恢复;②健脾益气、理气化瘀解毒促使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逆转;③健脾益气、酸甘化阴或甘寒养阴促进胃酸分泌和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针对CAG气虚湿热和阴虚燥热两个主要证型,分别用自创的健脾益肾、行气活血、祛湿清热的胃炎1号和养胃滋肾、舒气活血、清热育阴的胃炎2号治疗93例,总有效率69.2%,病理有效率73.1%。随访1~4年,远期有效率63.2%。还作了胃炎1号、2号合剂的药效和毒理实验,证实了其疗效和作用,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清化饮”对慢性胃炎之脾胃湿热证进行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厦门市中医院涂福音、吴耀南等用“胃圣”袋泡剂治疗CG78例(CSG46例,CAG32例),总有效率96.12%,其中以“虚实挟杂证”疗效最好。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吴和木用“除萎平异颗粒”治疗CAG344例,总有效率80.48%。

2.1.3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研究进展

目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存在着愈合质量不高、远期疗效不理想等问题。柯晓等对闽中、闽南地区3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证的调查,显示:热证(湿热46.84%,郁热11.36%)最多,其次虚寒证(21.52%)、气滞证(13.92%),无阴虚证;HP阳性患者中:呈湿热证>虚寒证>气滞证>郁热证>瘀血证比率。我会消化专业工作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行之有效的方案:①川连、丹参、乌梅等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对HP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②发现部分中药有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等药理作用;③活血化瘀的中药能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④健脾益气的中药有保护胃粘膜的功能。柯晓等用胃舒康胶囊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例,愈合率64.2%。林禾禧主任研制的“健胃愈疡颗粒”具有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明显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我省研制的“荆花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寒热错杂证358例,愈合率81.8%,优于雷尼替丁组。

2.1.4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①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它可以引起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②HP感染也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根除HP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治疗措施;③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有一定关系。④HP也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癌因子;⑤HP与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感染患者初起时热证多于寒证,实证多于虚证,证型演变规律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热肝郁脾虚脾胃虚寒。我会杨春波、柯晓、唐福康主任医师研制的“清化灭幽”胶囊治疗HP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除率约30%,较西药不良反应轻微。今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2.1.5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一组有消化道系统症状,而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等检查并未发现有器质性变化的疾病。这类疾病常有动力和感觉异常,其发病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常见有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食管反流病(GERD)、肠易激综合征(IBS)等。目前这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尚无诊断的生物学标准,治疗也是经验性或对症治疗。近年来,我会学者对此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GERD西医治疗主要是抑酸,促动力抗反流和保护食道、胃粘膜。中医辨证包括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痰气交阻等,我会柯晓等临床运用加味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复代赭汤、温胆汤等,与促动力药或抑酸剂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FD的主要证型有气滞型、虚寒型、热郁型、阴虚型、瘀血型。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型、胃运动障碍型、吞气症型均以中医气滞型多见,而溃疡型和特发型以中医虚寒型多见。我会林振文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FD的疗效优于单用柴胡疏肝散及法莫替丁、多潘立酮组。张闽光等将FD分为中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气虚、寒热错杂4型,随机分为2组,采用柴枳香砂六君散为主治疗,与西药对照,观察68例,结果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2.1%,西药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伊春锦将l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用香乌消痞汤合西利治疗,与单用西利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郭森仁用中药“理气化瘀法”组方的“胃动饮”治疗FD疗效确切、安全。陈寿菲等分气滞型、虚寒型、阴虚型、热郁型、瘀血型论治,分别用四逆散、六君子汤、金铃子散合沙参麦门冬汤、养胃汤、左归饮等加减,临床疗效达94.08%。此外,陈朝元等用复方陈香胃片、刘文奇等以加味半夏泻心汤、黄恒青等以四磨汤、陈亚平等用小柴胡汤加减等,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IBS西医治疗主要为解痉、止泻、通便、促动力等,还有多种内脏止痛剂可选用,但价格昂贵,疗效欠理想。本病主要病机为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失职。中药治疗腹痛以气滞为重者多用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芍药甘草汤加减,便秘常用麻子仁丸,六磨汤加减。我会的郑立升和陈朝元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学进行了初步探讨;黄可成、陈寿菲采用疏肝健脾的方法治疗IBS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泉州市一医院郑柏菁认为脾虚湿胜是腹泻型IBS发病主要因素,用七味白术散加减以健脾化湿,总有效率达91.9%。

2.1.6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研究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是UC。UC是易感基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反应导致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产生造成结肠粘膜损伤。西药治疗首选氨基水杨酸,重症用皮质激素或配合免疫抑制剂,但临床治疗复发率甚高。我会杨春波、柯晓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系湿热蕴结肠腑,日久损伤肠络,治疗以清化湿热为主,观察63例患者,治疗组予清化肠饮口服同时予灌肠一号方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巴柳氮口服+灌肠,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33.33%,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完全缓解率:20%,总有效率为83.33%。陈云斌自拟健脾清肠饮联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9例,对照组单用西药,3个月后评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有效率为91.7%,无显著差异;观察6个月后定为远期疗效,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7.8%,2组差异显著。此外,唐江山以健脾调和汤健脾益气、调和肠胃;洪伟华以健脾疏肝清肠汤健脾理气、疏肝清肠;姚自力以肠风合剂温中涩肠、清热燥湿等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在90.0%~96.05%之间。武一曼教授等正在进行UC大肠湿热证动物造模的研究。吴耀南等研制的肠露灌肠剂(补骨脂、黄芪、丹参、鬼针草等)经动物实验,对小鼠UC有明显疗效。

2.1.7脂肪肝研究进展

脂肪肝多由于饮食不当,过量饮酒,或肥胖症、糖尿病等所致。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久之有发展为肝硬化之虞。中医认为脂肪肝相当于“肥气”、“痞满”、“胁痛”、“痰癖”等范畴。大多因肝脾失调、气血失畅、痰湿交结、痰阻血络,或嗜食肥甘厚腻之品,或长期嗜酒,酿生痰湿、肝郁血瘀为患。治疗以化湿清热,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补肾益精等为主。邵武中医院姜国峰等以消脂益肝茶配合复方丹参片,疏肝健脾、理气化瘀;省第二人民医院吴宽裕以平肝脂汤(柴胡、半夏、郁金、泽泻、丹参、香附、决明子、黄精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降酶祛脂;惠安县医院潘志坚等用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临床治愈32例,显例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6.7%;平潭中医院杨际芳等认为脂肪肝以肝肾虚为本、痰湿为标,用肾气丸化裁治疗62例,总有效率为85.5%。南平第一医院邱磷安等以清肝散活血止血、清泄湿热、消肿止痛;厦门第一医院赖畅钦自拟化痰祛瘀方疏肝理气祛瘀、健脾祛湿化痰;福州中医院林振文等自拟消脂益肝汤清热利湿、柔肝活血;省立医院陆霞等以活血化瘀基本方活血化瘀、祛痰化浊;厦门市中医院蔡虹用清热利湿、健脾化痰方等治疗脂肪肝,均取得较好效果。

2.2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目前已获全国、省科技奖计5项。分别是:

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三等奖(2006):《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杨春波,柯晓,葛振华等;

⑵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200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杨春波,潘秀珍,徐顺猷等;《治疗消化性溃疡新药――荆花胃康的研究》,张勇川、苏少宁、林炳辉等。

⑶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基础探讨》(1987),杨春波,潘秀珍,徐顺猷等;《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2007),杨春波,柯晓,葛振华等。

2.3消化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我省开发的消化新药有荆花胃康、肠得安胶囊等。另外许多有效的复方还被制成了院内制剂,如清化饮、胃圣袋茶、除萎平异颗粒、藿砂合剂等在临床广泛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1995年,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成立,这是我省开展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消化科技人才的场所。分会成立的宗旨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分会以中西医结合人员为主体,同时欢迎中医药、西医药及其他学科人员参加。分会委员至今已换三届,现有委员47人,其中含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6人,常务委员18人。其中60%以上为高级职称。他们是我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学科的骨干力量,其中1人被选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对象之一,3人先后被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2人为常委)。其中脾胃学组为组长单位,举办了5期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进展学习班,260人次参加;有621人次参加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活动,形成了一支较完整的科技队伍。

2.5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先后召开了8次学术交流会(每2年1次),分别对“脾胃理论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脾胃湿热”、“脾为生痰之源”、“脾主生肌”、“脾为生化之源”、“脾为气血之乡”、“脾主运化”等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行探讨、交流,计596篇论文,621人次出席。并成功承办过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术会议和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每年均组织我会专家投稿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术会议,已13次(每年1次)。在福建电视台、教育台、泉州电视台和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老年报、福建卫生报等作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科普宣传100多次。

3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趋势和挑战、机遇

3.1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作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族中一个重要学科,其学科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研究任务。中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互有短长,互补性很强。如果取长有术,补短有方,就会促进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共同提高。总体来说,中西医在手段与药物上的兼容比较容易,兼容的难点在于理论与思维方法。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是结合并创新,但创新需要一个探索及积累过程,不可能一旦结合立即创新。在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面,我会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如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等。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缓解某些病因不明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为一些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中西医结合在防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一定优势,运用得当可取得良好疗效,也有利于促进中西互补或结合创新。中医脾胃理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有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加以应用与研究、完善及发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疗实践相结合,都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今后的中西医结合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脾胃理论的探索与论证,以促进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证、四诊与治则、经络、针灸等都是传统医学中的独特理论或诊治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诊治疾病,研究其产生或作用机制,无疑将有利于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脾胃理论与学说,也有助于形成新的诊治方法。在中药与方剂的研究中,我会消化学科亦将着力于新型中药方剂或复方制剂的研制,以期在药理及治疗上有更多的突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多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科学体系。

3.2面临的挑战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的研究,追求的是在结合中创新和超越单独的中西医,绝不是重复中西医或中、西医知识的简单“拼盘”。而如何不断在结合中创新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必须具有把中医脾胃理论知识及脾胃病防治知识,与现代医学消化学科理论知识和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知识,互相联系地综合运用于临床,其形成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方法,要勇于接受临床实践的挑战和检验,不断地通过临床实践肯定正确的、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否定和错误的、无效的理论和方法,补充新的理论认识和科学技术方法。要能依据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研究实践和经验,不断提出中西医结合研究新问题,特别是有关学术、理论重大问题及临床关键技术和方法等问题。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化,不能只是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

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患者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同时我们必须弄清楚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各自的优势病种是哪些;对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中西医治疗各有哪些特色;在疾病的同一阶段,中西医对不同的病理环节分别有哪些作用;中西药物同时应用相互之间有没有影响等。通过对重大问题或关键技术方法的研究解决,面对学科未来发展的挑战。

3.3重大机遇

中医是我国科技领域中走在国际领先地位的少数领域之一,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领域之一,是中华民族能够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域之一。因而我国对中西医结合发挥原始创新寄予厚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也是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龄化社会逐步到来,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变化;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模式转化;新的医学模式改变了对疾病、健康、医学任务的认识,医生的职责将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其重点会转为预防疾病,开展保健服务,增进健康,从以救治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保障健康为中心,从技术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从医疗服务转变为预防保健服务。从而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中国传统医学以整体观念为基本特征,重视天人相应,强调内因,通过用药调整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由机体自行抗击疾病。中医是辨证论治的,重视个体化治疗,重视人的情志,既可治疗,又可预防,更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中医学从综合角度考察疾病,重视人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贯穿于认识和治疗疾病全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把人的疾病置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三维结构中考察。因而,中医的人文精神和理念与新医学模式是比较吻合的。当今世界,回归自然、重视植物药和自然疗法已成为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现代科学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先进的科研手段。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同时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健康产业将是未来的核心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医疗保健观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保健和治疗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应充分发挥中医脾胃理论在疾病的预防、康复、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中西医结合会显示出巨大的产业前景。

4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的战略应对

4.1创新理论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既要综合研究中、西医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科学认识,又要综合运用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于临床实践或实验研究中,不断深化与创新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科学认识。要对中医学有关“脾胃”及其传统概念、理论、范畴等进行全面系统整理。通过中西医比较研究,科学、系统地比较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以及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防治方法等异同,掌握其内在联系,探索其中西医结合之规律,互补结合或综合创新,把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相同或不同的科学认识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中西医结合系统知识和科学认识。在寻求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中西医结合规律中,通过对中西医科学认识的互相结合统一,形成相应的观念、概念、理论知识,通过对中西医学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观,以及具体的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的结合研究,形成对人体消化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构建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4.2突出研究重点

4.2.1在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通过近50年的研究,我省在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脂肪肝、慢性肝炎等疾病预防和治疗上发挥了中西医结合优势,建议今后更进一步加强上述疾病的研究,并在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目前研究重点是加强对胃肠道的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研究。虽然目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效果仍需进一步扩大验证,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的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病的近期愈合率较高,但溃疡愈合质量欠佳,远期复发率仍很高,因此如何提高和巩固疗效,防止溃疡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研究方向。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应提高中药或中西医结合对HP的根除率,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4.2.2加强对胃肠动力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的防治

功能性胃肠病具有消化系统症状,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未发现胃肠有器质性病变或结果难以解释其临床症状;而胃肠动力疾病具有明确的形态学或病理学证据,如神经、平滑肌的变性及退化等,其病因有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或消化道以外的疾病累及消化系统所致。以上两大类疾病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尤其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不仅发病率很高,症状繁多反复迁延,而且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通过发挥辨证论治的长处,也就是结合患者的社会、心理、体质、生物和环境的诸多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个体化和整体性治疗,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这正反映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色,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并争取在提高临床疗效和理论创新上都有所突破。

4.3重视人才培养

学科的发展,人才起着决定作用。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培养具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综合能力强、身心健康,具有坚实的中西医基础,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人才。二是学科团队的建设。鉴于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卫生厅选拔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或西医院优秀的低年资临床医生学习中医,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接班人;建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增加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的投入。并建议人事主管部门和科研主管部门加快人事体制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4积极开展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现代医学的发展是多学科合作共同发展的结果,强调生物学杂交的优势,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广泛的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4.5加强科普知识宣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从过去注重有病治病的观念逐渐转向了无病防病的共识和基本生活方式,体会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学战略正在深入发展,因此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是“治未病”理论参与疾病防控的重要发展思路。

课题组成员:

1、柯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脾胃学组组长。

2、吴和木,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福州市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3、王大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顾问,第三届福建省脾胃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学院教授。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病早期防治的方法,寻求一种最有效的疗法。方法对我院内科2007年3月――2009年3月治疗的120例早期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三组进行分析。对各组的疗效、副作用、治疗时间及治疗后随访1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是目前防治早期心脏病的最佳疗法。

【关键词】心脏病早期防治体会中西医结合

心脏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高发于中老年人。据资料统计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于心脏病,在我国,每年也有几十万人死于此病。现代医学对其的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只停留在缓解症状的层面上,无法从根本上治愈。于是造成患者和家属的谈心脏病色变,对于疾病的治疗毫无信心。其实医学上对于早期心脏病的治疗,不仅能够预防其发展,部分患者完全可以治愈。我院内科2007年3月――2009年3月采用三种疗法对120例早期心脏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简述如下:

1研究资料及分析方法:

1.1基本资料:

120例患者均经我院科室会诊确诊为早期心脏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在52――87岁之间,平均年龄68.4岁;38例症状明显直接确诊,82例结合超声心电图确诊;冠状动脉心脏病2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25例,肺性心脏病13例,心肌病19例,心脏肿瘤6例,血管病变15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

1.2数据分析方法:

将研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l3.0和SA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P

2治疗方法

2.1西医治疗:

西医对于心脏病的治疗常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对于早期心脏疾病的治疗,常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曲美他嗪、胺碘酮、β1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钙治、阿司匹林等通过抗感染、吸氧、利尿、强心、血管扩张等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来缓解患者的症状,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2.2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心病从脾(胃)论治理论,使用方剂:炒黄土25克、神曲25克、炒麦芽25克、丹参12克、人参25克、贝母25克、枳壳12克、太子参12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泡参25克、土茯苓25克、白术25克、炒山楂25克、水菖卜5克、紫菀25克、冬花25克、枣皮18克、猪苓15克、白豆蔻5克、炒枣仁15克、三七55克,日一剂,分四次水煎服。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进行相关加减。

2.3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西药抗感染、吸氧、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在症状得到基本缓解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方法治疗,临床上使用艾灸、针刺、穴位按压、中药方剂等治疗。我院内科采取方剂配合治疗,使用加味参附龙牡汤:红花10克、紫苏子10克、红参9克、白术12克、生姜12克、制附子9克、黄芪25克、桂枝15克、茯苓25克、赤芍10克、地龙9克、橘红10克、煅龙骨25克、煅牡蛎25克。每日1剂,水煎取分3次口服,15日一疗程。根据患者情况,结合我院自制的中西药复方口服液,处方为:肌甘片20片、复方丹参片60片、乳酶生片800片、肝泰乐片20片研碎,加入到10%葡萄糖液400ml,摇匀,日两次,每次100ml,五剂一疗程。

3结果

经我院治疗,120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除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5例患者病情加重,采取手术治疗外,89例患者康复,26例患者靠药物维持。随访一年无死亡病例,复发12例,加重3例。三组具体数据见下表:

4讨论

近年来对心脏病的治疗采取西医治疗,虽然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但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等弊端使得治疗结果差强人意。中医治疗虽然能够从根本上治疗,但由于起效较慢,容易贻误病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了上述来两种疗法的优点,即迅速缓解了症状又从根本上进行治疗,疗效高达96.4%,副作用出现率仅为3.8%,复发率仅为7.2%。而且中西医结合疗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偏远地区和医疗条件落后地区使用。综合上述优点可以作为一种早期心脏病防治的有效方法进行推广。

心脏病并不可怕,尤其是早期心脏病只要诊断正确,合理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结合西医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证实中医药的疗效,发扬中医文化做出了贡献。也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我院内科治疗的120例早期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疗效、副作用、复发率等比较研究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是目前防治早期心脏病的最佳疗法。

参考文献

[1]张玲,赵金武.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内静脉血栓形成1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8

[2]许兰兰;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缓解期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7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篇3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西医治疗组4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服用奥美拉唑加左金丸加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治疗。西医治疗组给于标准四联[PPI+2种抗生素+铋剂]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西医内科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这类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自从幽门螺杆菌[Hp]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胃粘膜组织发现幽门螺杆菌[hp]并在1983年顺利的从人体中分离出来,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机构[IARC]正式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成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重要课题。目前,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国内报道仅70%。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中医内科脾胃肠病症的痞症范畴,病位在胃腕,病变脏腑在脾胃,以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为基本病因。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症状迁延,西医治疗差,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低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中医辨征中属脾胃湿热证居多,这符合六淫病中湿邪特点,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粘,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疗效优于单纯用西医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本院患者80例。随给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应用标准四联治疗各组4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20~55岁平均37.5岁,西医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20~60岁,平均年龄40岁。

1.2选例标准,13c-尿素呼气实验[BUT]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电子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胃湿热证。

1.3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组服药方法,给于标准四联,[PPI+2种抗生素+铋剂],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奥美拉唑20mg+左金丸和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每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饭后服,两组均治疗四周。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13c-尿素呼气实验[BUT]检测为阴性,有效,临床症状减轻,13c-尿素呼气实验[BUT]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13c-尿素呼气实验[BUT]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

1.5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中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西医治疗组40例,显效29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p

讨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西医内科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全球各地差异甚大。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属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估计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40%-70%左右。人是目前唯一被确认的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经济落后、居住环境差及不良卫生习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正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几乎无例外的引起胃粘膜炎症,感染后机体一般难以将其清除,而变成慢性感染,因此,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患病率与该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是平衡的。

治病求本,只有针对病因治疗才是治愈疾病的最佳方法。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大力提倡和宣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就餐习惯,是预防消化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疗效优于西医治疗。一方面,奥美拉唑具有强大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另一方面,中药黄连、黄芩、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除了直接杀灭幽门螺杆菌外还可提高机体抗幽门螺杆菌的能力,苍术、吴茱萸、半夏、陈皮、藿香、茯苓、厚朴具有理气健脾、祛湿之效,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抑杀幽门螺杆菌。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篇4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中西医联合;辨证施治;临床观察

狼疮性肾炎(LN)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且伴有明显肾脏损害的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性肾炎,同时也是SLE最常见的内脏损害[1,2]。SLE患者70%表现出明显肾脏损害,病理检查肾活检光镜显示肾损害达90%,而结合免疫荧光和电镜几乎100%显示有肾脏病变[3]。目前,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为主,病人预后有很大改变,但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4],致使许多患者不能长期坚持,故寻求临床效果可靠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肾内科医师一直探索的课题。考虑到中医药在疗效巩固、降低复发率和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LN越来越被得到重视。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LN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笔者采用前瞻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LN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前瞻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LN患者,诊断标准西医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伴持续性蛋白尿>0.5g/d或者多次蛋白尿≥+++,亦和(或)细胞管型尿;且伴活动性LN临床表现:LN临床活动性指数评估积分大于8分或者肾病理检查显示肾组织活动性病变。中医辨证分型诊断参照2003年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肝肾阴虚型、热毒炽盛型、脾肾阳虚型和气阴两虚型。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男性3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为18~55岁,平均为(32.40±8.37)岁,病程1个月~9.6年,平均为(26.4±14.2)个月;西医治疗组男性4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19~54岁,平均为(31.90±8.79)岁,病程3个月~8.9年,平均为(28.1±13.8)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西医治疗组采用激素常规疗程(标准剂量的强的松)+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具体治疗如下:(1)激素常规:应用强的松1mg/(kg・d)晨起1次顿服,治疗8周后逐渐减量,待减至0.5mg/(kg・d)时可将2日量合并,隔日晨起1次顿服,以后再视病情需要,每周可继续减10%至隔日服0.4mg/kg或者停止治疗一段时期先观察情况。(2)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将CTX以8~10mg/kg的量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静滴,静滴时间不应少于1h,连续2d,通常每4周1次,重症者每2周1次,累积总剂量不超过150mg/kg,一般冲击6~18次,待病情好转改为每3个月冲击1次。(3)其它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的药物可选用肝素、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等。

联合治疗组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LN的中医分型和不同阶段特点,应用中西医联合的方法进行辨证施治。具体治疗如下:(1)肝肾阴虚型:宜养阴清热,活血解毒,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2)热毒炽盛型:宜清热解毒,凉血养血,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3)脾肾阳虚型:宜温补脾肾,采用用真武汤加减。(4)气阴两虚型:宜益气养阴清热,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此外,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酌量增加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桃仁、川芎、泽兰、益母草、蜈蚣、土鳖虫等)。以上中医方药用水煎服,每日1剂。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补体C3、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及血清白蛋白,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

1.3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表现为临床症状消失,免疫等各指标恢复正常,红细胞及尿蛋白消失;显著缓解:表现为临床症状消失,免疫等各指标滴度降低但仍高于正常,蛋白尿、血尿和血肌酐下降大于50%;部分缓解:表现为临床症状缓解或消退,蛋白尿、血尿和血肌酐下降20%~50%;无效:表现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恶化或无改善。将完全缓解、显著缓解和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

1.4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者17例,显著缓解者9例,部分缓解者3例,无效者1例;西医治疗组完全缓解者7例,显著缓解者12例,部分缓解者4例,无效者7例;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优于西医治疗组76.67%(χ2=5.192,P<0.05)。

2.2生化指标比较联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补体C3、Scr、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与西医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发生柯兴氏综合征、感染、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低于西医治疗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3,P<0.05)。

3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肾脏损害称为狼疮性肾炎(LN),其临床表现复杂,常表现为皮疹、发热、关节痛、脱发、怕光及多器官和系统的损害,其中肾脏系统的损害最为突出,常表现为血尿、水肿、蛋白尿、肾功能损害、高血压[5]。由于目前SLE病因尚未明确,临床实践常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典型LN可结合临床表现和血清中抗体易作出诊断,但不典型LN特别是抗核抗体或者抗-dsDNA抗体阴性病例容易漏诊或误诊;二是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其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因此,制定和实施合理化治疗方案,降低治疗副作用所带来的危害非常十分重要。

近年来利用CTX冲击疗法联合激素治疗对控制狼疮活动和诱导病情缓解取得良好疗效[7],但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诱发感染,常常使治疗方案不能完整进行,缓解率降低。从我们的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LN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对提高缓解率、改善预后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报道一致[8]。LN在中医上认为是因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或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七情内伤,卫外不固,营卫不和;或不节,伤及肾精,或服食毒热之品,造成气血不畅,阻滞血脉,邪毒久稽,损害肾脏。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进行分型辨证施治,发挥中医优势,巩固CTX和激素疗效,减少复发率和感染率,大大延长本病的缓解期,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黄谨武.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辨治.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7(1):37-38.

[2]钱桐荪,迭展云.中西医结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经验与体会.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11):621-623.

[3]张秋霞,汤水福.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6,24(1):51-52.

[4]束永兵,李传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22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4):13-14.

[5]卢叶明,黎晓辉,邵洁莹.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78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3):162-163.

[6]颜学桔,范伏元,旷惠桃,等.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进展.中医药导报,2007,13(6):111-112.

[7]张正秀,杨真荣,何洪斌,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40例.四川医学,2007,28(1):55-56.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篇5

[关键词]中西医;慢性乙型肝炎;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10)05-34-02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约有3.5亿人。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根据1992~1994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BV标记流行率高达57.6%,而HBsAg的人群流行率为9.75%。按照该资料计算,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而HBsAg携带者高达1.2亿人。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现患乙型肝炎病人为2800万人,现患率为2770/10万,年发病率为230/10万。尽管疫苗接种已经有效地降低了90年代以后的新生儿发病率,但我国人口众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绝对数量巨大,因此HBV感染相关性疾病仍将是我国未来50年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主动干扰宿主的免疫系统和被动适应宿主的免疫压力而长期存活于宿主体内。根据感染时宿主免疫状况、遗传背景、病毒数量以及病毒株的不同,乙型肝炎感染人体后会有多种转归。慢性乙型肝炎实质上是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应答障碍的免疫系统与乙肝病毒斗争的长期过程。

1中医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认识与探讨

随着西医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医界也主动开始了对乙型肝炎病毒性质的探索。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湿热疫毒,但仍有一些问题不能满意解决,许多医家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现作简要综述如下。

HBV是外来疫毒之邪。HBV是通过体液途径传播的病原体,属典型的外邪。对其流行病学的研究证实了HBV在人群间的染易性,我国感染过的人群高达70%,因此将HBV归为疫毒之列并无疑义。对于HBV侵犯的病理层次,目前认识不太一致。多数医家认为是湿热邪毒蕴于中焦脾胃,熏蒸于肝胆,病邪主要在气分,可波及于血分。近来,许多医家认为感邪早期,HBV已经侵犯并潜伏于人体血分,逐渐生湿化热后方进入血、气同病阶段[1]。亦有从《伤寒论》六经角度认为感邪后邪气陷于少阳半表半里者[2]。目前此问题尚无定论,仍须继续研究。

HBV是湿邪,目前HBV多被认为是湿热之邪,但也有部分医家[3]认为HBV仅为湿邪。湿邪粘滞,其致病缠绵难愈,与慢性乙型肝炎久治难愈的特点比较一致,对于此观点并无分歧。但是认为HBV为热邪则有医家认为不妥。

HBV易成为伏邪,近来许多学者[4]提出HBV感染容易成为伏邪。HBV感染人体根据受感染者的免疫状况不同转归不一。其轻者常常如感冒一般症状,更轻者甚至未能自知即告痊愈,而幼年期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则多要经过漫长的无症状携带期。至于邪气伏于何处,目前尚无定论。从卫气营血层次来看,李振洲[5]认为邪伏血分。从六经来看,李伟林[6]认为邪伏少阳,并使用升散透达类药物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有学者[7]通过对临床观察肝病中阴黄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对阴黄的定义与病机,黄疽概念等进行厘定:黄疽者,不必面、目、身三部黄染悉具,而以目淡黄或深黄为诊断要点;面或面身色晦者为阴黄,多为阳黄迁延所致;阴黄症情复杂,常为湿热、气滞血癖、脏腑虚损及功能紊乱等交织的虚实夹杂证,但非目前《中医诊断学》教科书普遍认为的由寒湿所致。

2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的疗效探讨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报道较多,尹桂兰[8]对部分文献进行了粗略总结共涉及文献25篇,病人4994例,疗程在1~12个月不等,平均治疗有效率74.3%,其中中药治疗有效率82.14%,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效率88.91%。病毒指标:中药治疗后HBeAg阴转率为50.66%,中西药治疗后HBeAg阴转率为56.14%,由此显示中药和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自然阴转率2.6%~18%、9%~18.5%(P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舌质、舌苔R、G、B各组证候的值均低于慢乙肝组,舌质、舌苔R、G、B值的变化可以作为区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与慢乙肝的参考指标。舌质G、B值的变化趋势为肝胆热毒炽盛组

李笃等探讨了9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诊断分期及预后的关系。95例患者中早期14例,中期37例,晚期44例。气阴两虚型早期发生率为7.70%(1/13),中、晚期发生率为92.30%(12/13),气阴两虚型在中、晚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后有效率,在血癖血热型为51.52%(17/33),脾虚湿困型35.29%(12/34),气阴两虚型15.38%(2/13),脾肾阳虚型42.86%(3/7),肝肾阴虚型50.0%(4/8),血

癖血热型有效率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型,其他各证型之间的疗效预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前景与展望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在病毒控制方面,目前缺乏特效药物。为有效去除邪毒,刘星[10]总结西苑医院经验,主张多种清热解毒药物大剂量联用,但是弊端较多;在免疫调节方面,中医治疗可以通过对于证候的把握适时地发挥免疫抑扬剂的作用,效果尚好。就其治疗效果来看,在病毒指标的改善方面,血清HBV-DNA的下降相对较慢,但是与拉米夫定显著不同的是,HBV的下降常常伴随着较为稳定HBeAg的下降;在生化指标、肝脏纤维化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方面,中药治疗的优势比较明显,对于减轻组织损伤、延缓纤维化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作用。在中医角度来看,如何有效地抑制邪毒是进一步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

当前,开展以拉米夫定为抗病毒药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论从中医角度还是从西医角度来看,都有助于提高疗效。部分临床医生对此进行了临床观察。高广甫[11]报道以拉米夫定与氧化苦参碱联用,在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率、血清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停药反跳率方面联用组均优于拉米夫定对照组,所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同时,联用组的症状改善率也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对照组。国内杜爱玲对拉米夫定联合猪苓多糖的治疗方案进行了研究[12],结果提示,6个月治疗结束时联合用药组的HBeAg阴转率高于拉米夫定对照组,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指标亦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一年的随访过程中,联合用药组的HBV-DNA和HBeAg阴转率高于拉米夫定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此外还有研究者[13]对拉米夫定与其他中药制剂联用的效果进行了短期疗效的探讨,结果HBeAg的阴转率也较单用拉米夫定高。以上结果提示,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可能在HBV-DNA、HBeAg、ALT等指标的阴转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源远流长,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遗憾的是在中国这个慢性乙型肝炎大国,我们中医界至今没有一份被世界认可的成规模的临床研究报告。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致力于诊断客观化的研究,如刘文兰[14]引入数码摄像和色彩分析技术对舌诊的客观化进行探索,如高月求[15]在哲学理论高度对诊断问题的探讨。张秋云[16]探讨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辨证与舌诊客观化指标的关系。采用前瞻性横断面分析及多中心临床调研方法。蔡春琳等[17]应用结肠透析与常规灌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效果优于常规灌肠治疗组(P

总之,中西医结合或中医药治疗重型肝炎具有一定的优势[18-21]。邱华等[18]进行慢性重型肝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更全面地发挥中医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作用,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医疗费用、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普明.慢性乙型肝炎从毒辨治探讨[J].四川中医,1997,15(12):6-7.

[2]李伟林.慢性乙型肝炎病因及其证治简释[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24-1925.

[3]杨柏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探讨[J].甘肃中医,1999,12(3):25-26.

[4]尹常健.对乙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再认识[J].中医杂志,1998,34(7):431-433.

[5]李振洲.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中医治疗[J].浙江中医杂志,1996,31(9):398-399.

[6]李伟林,赵仙铭.升散透达药对慢性乙肝患者HBV抗原阴转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4):14.

[7]李和平,李莲.关于界定现行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中阴黄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9):1002-1003.

[8]尹桂兰.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况[J].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2):574-576.

[9]王伯祥,聂广.肝脏病学新进展-基础与临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54.

[10]刘星.西苑医院肝病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之特色[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6):358-359.

[11]高广甫.拉米夫定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3):181-183.

[12]杜爱玲,吴永义.拉米夫定联合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J].淮海医药,2002,20(6):455-457.

[13]蒋亦明.拉米夫定、治肝灵冲剂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1):57-58.

[14]刘文兰,于玫,张炎,等.亚健康状态及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色诊客观化比较研究[J].陕西中医,2004,25(1):27-28.

[15]高月求,王灵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研究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8):40-41.

[16]张秋云,李秀惠,刘绍能,等.漫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辨证与舌诊客观化指标的关系探讨[J].天津中医药,2006,23(5):365-367.

[17]蔡春琳,钟凤英.结肠透析与常规灌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18(2):83-84.

[18]邱华,毛德文,胡振斌,等.慢性重型肝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5):260-262,276.

[19]余安清,王克奇,张文鼎,等.加味小柴胡汤与病毒唑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3):133-135.

[20]吴惟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若干问题[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11):641-643.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1篇6

1临床研究

1.1病因防治引起crf的原因较多,必须认真查找原发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因治疗,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在原发性肾脏病中,慢性肾炎占居首位,其次为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在继发性肾脏病中,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病较为常见。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肾脏病中确能行之有效地控制其演化成crf,而在继发

性肾脏病中中西医结合防治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控制可逆因素crf的病程是渐进性发展的,但在某一阶段受到某因素的影响,可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因而及时祛除这些可逆性因素,已被公认为是防止肾功能急剧恶化的重要措施。促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因素主要有(1):①累及肾脏的疾病复发或加重;②水、电解质紊乱;③各种感染;④高血压、心力衰竭;⑤应

激状态;⑥其它各种不利因素。这些可逆性因素采用西医常规措施,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中医认为其可逆性因素主要有(2):①外感风热或风寒;②痰热;③水湿;④湿浊;⑤湿热;⑥瘀血;⑦风动;⑧风燥。中医针对这些邪实证,除常用的辨证口服汤剂外,还采用如专方、专药、内服、外洗、灌肠、静脉给药等措施(3),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有标本同治之妙。

1.3饮食加必需氨基酸(eaa)疗法近年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可减少肾小球的血液灌流量,使“健存肾单位”的滤过率减低,延缓肾小球的硬化过程,从而保护了残存的肾功能。为了防止低蛋白饮食带来的负氮平衡及不利因素,目前多主张采用(1):①低蛋白饮食+eaa疗法;②低蛋白饮食+α-酮酸疗法。饮食疗法历来

被中医所重视,但由于crf的特殊性,虽有虚证诸象,但其“气化不足”,易生浊毒。因此,其“虚则补之”而不能呆补、腻补、纯补,必须补而有节,特别是应以肾的气化功能和邪的兼挟情况为参考,辨证进补(4),这样更能符合crf之病情。

1.4辨病与辨证治疗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可逆因素是治疗crf的关键。crf非透析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1):①减少尿毒症毒素和代谢废物的蓄积,利用肾外途径增加尿毒症毒物的排出;②避免或消除crf急剧恶化的危险因素;③治疗crf原发病,控制crf渐进性发展的各种原因;④针对各系统症状和并发症予以治疗。中医辨证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五个证型辨证选方(2),但由于crf往往有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毒内蕴为标的特点,其组方多以虚实并理、补泻合用、攻补兼施为特点(5);而中医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也主张依据脾肾阳气虚、脾肾气阴虚、湿热中阻并浊邪犯肾、脾阳虚弱并浊邪内蕴、脾肾虚弱并水瘀互结证型特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由于crf是一个病情不断变化的过程,不可能用某一型某一方治疗贯彻始终来处理如此复杂多变的疾病。病症结合,标本兼顾,方能灵活地解决正邪、标本、病证之间变动着的矛盾。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更有确切延缓crf进展的作用。

1.5胃肠及结肠透析胃肠透析是利用人体自身生物膜—胃肠粘膜清除代谢废物的原理,但因传统的方法进液量较多而腹泻剧烈,病人无法坚持。随之研究的化学吸附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氧化淀粉及活性炭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其局限性。针对传统的胃肠透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首先是中西医结合方法解决了进液量过多和腹泻频率的问题。如成药尿毒清及含大黄的复方汤剂等透析药,其药性缓和,并可控制其入液量和排泄次数,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肠透析疗法又是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一大改进,它是在胃肠透析的基础理论前提下,利用中药复方大黄制剂进行结肠透析,又进一步推动了胃肠透析疗法在临床的广泛运用,大大地弥补了中西医各自的不足,使胃肠透析疗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胃肠及结肠透析疗法,不仅融汇了现代医学的理论,更发挥了中医中药全身性调节与治疗作用,对于延缓crf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2药物研究

寻求与研制防止crf进展与恶化的有效药物,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大黄为治疗crf的有效药物之一,并经多种动物实验证实其有延缓、阻止crf病情进展的作用。大黄治疗crf的机理主要为(6):①对血bun(尿素氮)的影响;②对系膜细胞的影响;③对肾代谢的影响;④对血脂的影响;⑤对血液流变的影响;⑥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⑦对过氧化脂质及其它方面的作用。除大黄对多种crf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疗效外,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还论证了黄芪、参类、附片、当归、川芎、地黄、冬虫夏草等药物防治crf的机理(7),这些药物均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中筛选出来的,将这些有效的药物组方应用到临床中则更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3方法研究

由于中西医对crf认识上的差异,既谈中西医结合,就应该是有机地结合。如南方医院潘氏提出:降尿毒、维护肾功能、延缓crf的自身进展速度以中药为主,以西医的饮食疗法、利尿降压、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祛除可逆因素等手段为辅的方法即为中西医结合。这种观点在目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苏州医学院的卢氏则提出:crf的中西医微调优化疗法,即建立在功能肾单位理论、超滤过理论、矫枉失衡理论、小球小管反馈理论以及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和crf病理生理特征基础上,着重优化观点,取中西医药二者之长而避其短,紧密与病人(具体)病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将中西医有机地结合。方法研究的目的还在于开创中西医结合治疗新途径。如笔者曾撰文探讨尿毒症皮肤透析疗法的思路与方法,这种机理便是现代医学的自身代偿、皮肤排泄和中医汗法理论融为一体的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则发展成为肾衰水浴方,利用中药与水浴的双重作用,加速出汗排毒,利用皮肤半透膜的生物特性,达代偿性治疗的目的,经治后有效率达88.4%,临床疗效显著。这种中西医结合新思路、新方法的探索,更丰富了临床治疗理论。

4问题与展望

4.1如何结合中医药的长处在于能促进氮质由肠道排泄,从而有效地阻止废物蓄积,而西医药擅长于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处理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及各种并发症方面发挥作用。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主要有上述特点,并适用于crf的早、中期治疗。正是这种方法有效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进展。但我们也不难看到,这种结合尚处于最简单的阶段,因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其结合不仅仅是临床的相加,更应有相适应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目前这种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特别是如何有机地中西医结合、病症结合,仍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4.2诊疗标准西医将crf按照肾小球滤过功能储备的程度分为三个阶段,即代偿期(肾功能储备减退期)、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及衰竭期(尿毒症终末期);而中医则按照血肌酐水平分为ⅰ~ⅴ级,并依据改善的层次判断临床疗效。但目前尚缺乏crf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这种诊疗标准既能体现病情的不同阶段而采取不同的治疗,又能适合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虽然全国及国际性的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已召开了几届,但尚未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故希望有关专业委员会能引起重视并推行crf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以推动国内中西医结合防治crf的研究进展。

4.3基础研究探讨crf进行性恶化的机制,寻找有效方药早期预防、延缓或阻止crf病情的进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针对肾小球硬化的研究主要在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紧张素ⅱ及饮食蛋白上下功夫,药物如大黄、冬虫夏草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对crf的多种病理机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但尚未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适合于临床的药物或剂型,这种基础研究与临床脱节的现象仍是目前的困扰。这种困扰的关键是开发的新方法或药物,既要符合中医理论,又要符合西医观点,同时又要有较高疗效,而只有中西医结合理论方能解决上述难点。故此,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如何有机地融汇中西医药双重理论,并达殊途同归之效,仍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难点。

4.4宏微观研究中医认识crf的思路主要在宏观上,即从天人相关的整体观察认识crf的发生发展过程;西医则从微观的细胞、分子等水平认识crf的病情与发展,中西医结合工作则是宏微观研究的交汇点。如何把握住中西医二者的协调研究与创新,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4.5结语crf非透析疗法的原则,一是阻止废物的蓄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二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避免肾功能不全的增恶因子、合并症以防其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符合上述原则,充分发挥二者互补的优势,并使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使crf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有了不少的突破。但我们也不难看出,crf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尚有许多空白,仍需广大专家学者不断研究与探索,以形成crf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阎祝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非透析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6):332

2刘宏伟.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定标准在全国肾衰研讨会通过.中医药信息,1991;8(2):27

3俞祖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治近况.中医药信息,1997;14(2):5

4傅文录.慢性肾衰的饮食宜忌及临床重要性.新中医,1997;29(5):5

5傅文录.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治疗近况.国医论坛,1991;6(5):41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篇7

【关键词】临床研究;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Abstract:Theauthoranalyzedthemainissuesincurrentclinicalstudyofintegrativemedicineintreatmentofrenaldiseases,andproposedthetargetorientedstrategyforclinicalstudyofdifferentrenaldiseases,emphasizingtheimportanceofmethodimprovementforacademicinnovation.

Keywords:clinicalresearch;nephrosis;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herapy

通过近30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在临床、科研等领域均取得了较大成绩,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分析总结以往的工作成果既能看到中西医结合具有极大的优势与潜力,同时也不难发现存在一定的局限与不足。

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例,以往的临床研究大多将其视为一独立因素处理,基本采用以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进而对不同干预措施加以比较的研究方法。没有考虑到原发病种的不同和病理分型的差异等因素所带来的偏倚与误差,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免疫球蛋白A型(immunoglobulinA,IgA)肾病等所致的肾功能衰竭均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如将其混为一谈则不利于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亦不利于中医疗效的评价。因此建议按照原发疾病,逐个深入研究,加强对单病种疾病的认识,总结其治疗规律,从而逐渐达成单病种疾病的诊治共识。

又如IgA肾病,其被临床认识已有30余年,据近年的文献报告,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且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认为它是一组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如单纯以某一方案进行治疗,难免出现顾此失彼、力穷效微的局面。因此对于此类复杂疾病,在临证中既要重视中医传统的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更要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结合理念。以辨病为纲,辨证为目。在寻求疾病治疗的普遍规律——辨病论治的前提下,再加以辨证论治以寻求疾病治疗的复杂规律,两者有机结合可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制定治法和方药,方能更为准确而有效。

再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为例,目前临床仍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进行治疗,此类药物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但其存在毒副作用大的缺点,有时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或不良后果,导致患者中途退出治疗;当激素减量时还会复发,存在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等诸多棘手问题。中医药在减毒增效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如能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激素使用的阶段、剂量及反应的不同规律,加以中医辨证用药,以降低激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帮助顺利撤减激素,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于此类西医已有明确治疗效果,但仍存在较大局限的疾病,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中西合璧、扬长避短,才有望在难治性肾病的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西医结合肾病临床研究,学术创新是亮点,临床疗效是关键,机制探讨是根本。如何才能出现学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之新局面,我个人认为改进和完善研究方法十分重要。

1要重视临床资料采集和管理

目前各大医院肾科门诊业务都十分繁忙,许多医院肾科年门诊量达8万~10万人次。大量的临床病例是我国肾病医生研究肾病特别优越的条件,也是一份十分宝贵的财富。如果没有及时将这些病例的原始资料详细收集,如何能做好病人的随访工作?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以及它对疾病的预后影响也拿不出确凿的依据。由于病人多、工作量大,可以先从科研病人和疑难病例做起,建立电子病历,设计切实可行的数据库,希望我们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忽视了临床资料的收集和保存。

2寻找合理的研究切入点

如何发挥中西医各自特色,形成有机结合以期达到最大的整合优势?以下列举几个不同特点的中西医结合类型加以说明。

2.1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如对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中医药在改善肾功能方面疗效较好,但在降血尿酸和降血压等方面就没有西药快。因此,在对痛风性肾病治疗时常用中药改善肾功能,西药碳酸氢钠、别嘌呤醇或痛风利仙来降尿酸。我科以益肾活血泻浊汤(生黄芪、红花、狗脊、土茯苓、制大黄等)治疗48例痛风性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结果显示,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14例,稳定4例,无效2例,显效率58.33%,总有效率达87.5%。

2.2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如重症IgA肾病病理有增生硬化者,如未得到积极治疗很可能在短期内就发展到肾功能减退,而且进展十分迅速。在治疗这类病例时,凡见血肌酐上升迅速、24h尿蛋白定量大于2g者,笔者常在中医治疗的同时配合小剂量(30mg)激素加骁悉(0.75g/次,2次/d)。经观察,大多数患者肾功能能稳定或改善,尿蛋白量也有下降。临床观察发现单纯西药治疗方案易导致合并感染,如带状疱疹,甚至重症肺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并很少合并感染。

2.3中西医结合各有侧重例如,狼疮性肾炎在急性活动期,当以西药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配以中药养阴、清热、活血化瘀可以减少激素副作用,对细胞毒性药物的肝损伤和骨髓抑制也可用中药来保护;如处于稳定期,则以中药调理为主以改善症状,调节免疫紊乱,减少西药用量,减少蛋白尿,可起到较好作用。

2.4对于临床出现的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发掘中西医结合优势例如,腹膜透析中由于腹膜高转运而引起超滤衰竭是影响腹膜透析疗效的常见难题。江苏省中医院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观察含黄芪腹透液对高腹膜转运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患者腹膜超滤功能的影响[1]。该研究观察了治疗组(含黄芪腹透液)与对照组(市售腹透液)各17例高腹膜转运CAPD患者在治疗前后透析超滤量、腹膜溶质转运性能及葡萄糖吸收率的变化。观察发现治疗组治疗后第1个透析周期超滤量和24h总超滤量明显增加,治疗观察期高糖透析液使用量减少,葡萄糖吸收率有降低趋势,并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腹膜对溶质的转运,总有效率76.5%,优于对照组(P<0.05)。从而得出结论: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可有效地提高透析超滤量,对高腹膜转运CAPD患者腹膜的超滤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3中西医结合疗效也要经过循证医学的检验

开展循证医学研究,要沉下心来。任何一项循证医学研究结果都有其特定的研究人群(适应证范围)、具体用药的选择和有限的观察期限。根据肾病的特点,其疗程不可太短,有些疾病治疗在短期看不出疗效,但延长疗程,疗效就显示出来了。因此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半年至一年为1个疗程较妥。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IgA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2],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了依据。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资助了慢性肾脏病及膜性肾病的研究,其中,“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证治优化方案的示范研究”,试图建立被国内外医学界普遍认可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优化并制定能反映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最高水平的治疗方案;“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试图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明确以中医药为主治疗膜性肾病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案,从而确立中医药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相信这些研究项目的完成,必将使中西医结合肾病的临床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有巨大的创新和发展潜力,也使得我们有可能在此领域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学科是一个开放性、多态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同样任重而道远,我们这代人完成不了,还要由下一代人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ShengMX,SunW,JiangY,etal.EffectsofAstragalusonperitonealdialysisultrafiltrationfailureinhypertransportCAPDpatients.ZhongguoZhongXiYiJieHeShenBingZaZhi.2007;8(4):205208.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盛梅笑,孙伟,江燕,等.含黄芪腹透液对高腹膜转运CAPD患者超滤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4):205208.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篇8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科疑难病;治疗优势

【中图分类号】R47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中西医产生的历史背景不一样,很多术语不一样,理论体系不一样,诊病治病的方法不一样,所使用的药物也不一样,但他们的研究对象一样,都是有病的人。中西医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西医侧重于病因和病理形态的诊疗,中医侧重于全身生理病理的疾病反应的诊疗,将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对整个病情有较全面的了解,增强了诊疗的深度和广度。辨病和辨证相结合,中西医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显露出了较大的优势。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了中西医结合、辨病和辨证结合的诊疗标准,中西医结合防治内科疑难病已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本文以中西医临床实例,说明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

1消化系统

胃病方面,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中,临床证候改善较西药快速而显著,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病变消退明显,对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也显示出一定的缓解和逆转作用。中药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明显,并能减少复发。中西药结合抗Hp的三联疗法不仅其根除率可达到90%以上,而且具有副作用少、费用低、疗效稳定和依从性好等优点。肠病方面,中药的全身辨证用药加局部灌肠给药或中西药结合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或相似于西药,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少,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中药对改善胃肠道各部位的动力紊乱均具有很强的调理作用,尤其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更为其他西药所莫能及,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值得深入发掘。病毒性肝炎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在改善临床症候和肝功能损害上,疗效较西药明显,在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和调节营养代谢失调方面也不逊色,尤其是防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更显示出卓著的效果,非西药所能及。胆胰疾病方面,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有良好的效果,虽炎症消退与西药相差无几,但症状好转快,疗效巩固。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仅用中药就能治愈,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实验研究证明,通里攻下法和活血化瘀法对重型胰腺炎并发的肺损伤、胰腺血循障碍,肠屏障破坏都有很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为疗效提供了细胞分子学的理论依据。

2肿瘤

对处于早期的癌症,西医经典的三大疗法即手术、放疗、化疗,有很好的疗效,甚至可治愈;如早期的鼻咽癌,单用放疗就可治愈;早期的乳腺癌,手术切除即可;有些早期的恶性淋巴瘤,只须用化疗便可完全治好。但对占80%以上的中晚期癌症(包括转移与复发),三大疗法只能起到姑息治疗的目的,而且由于其副作用或毒性作用,反而促进了病情的进展。而中医药通过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力(即人体的正气)而抑制或消灭肿瘤。往往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既重视西医对肿瘤的诊断,又重视中医辩证论治的特色;既注重整体与局部的结合,又兼顾了宿主与肿瘤的关系,使诊断更加完善和客观,使治疗方案比较全面和合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放疗、化疗是肿瘤治疗的常用手段。由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常常限制了肿瘤病人治疗的顺利完成。中医中药在与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具有解毒增效的作用。一是减轻了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腹痛、口腔溃疡等是化疗常见的消化道反应,我们在化疗的同时采用理气健脾、和胃降逆的方法,可以起到减轻化疗引起消化道的作用,保证了化疗完成率。二是加强了对骨髓的保护:放、化疗常引起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影响化疗周期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化疗间歇期运用益气养血的方法,可以减轻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保证了放、化疗的完成率,且降低了病人费用。三是加强了对肝功能的保护: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在肝脏代谢,肝功能损害是常见的化疗毒副作用。养阴柔肝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减轻肝脏损害,减轻患者痛苦。四是减轻了心脏毒性:蒽环类药物是肿瘤化疗的常用药,心肌毒性是限制其运用的主要原因。现代药理实验研究抗氧化、抗自由基药物可以减轻其心肌损害,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丹参、当归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抗自由基作用,可以减轻蒽环类药物的心肌毒性。我们在运用含有蒽环类药物化疗时配合活血化瘀药物,可以很好的降低心肌毒性。五是防治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和后遗症:放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放疗可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及后遗症。在放疗期间同时应用中医药治疗,可达到局部与全身兼治的目的,取得更好的疗效。在放疗后,继续服用中药攻补兼施,以防止复发和转移。六是配合放疗的增敏:部分肿瘤细胞由于处于乏氧状态而进入休眠,故对放疗不敏感。乏氧细胞是根治性放疗失败的根本原因。中药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改善血液供应、增加血流量、减少乏氧细胞数量的作用,故对肿瘤放疗起到增敏作用。

3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篇9

关键词:脑梗塞血栓中西医结合脑软化中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499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37-02

1中西医治疗脑梗塞现状分析

脑梗塞的病理病机在中医(血瘀阻脉)和西医(血栓栓塞)上具有一致性。近年来,随着现代新型先进诊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更为精确。但与之相比,治疗研究进展相对缓慢[2]。主要是没有能被确认为行之有效而又安全可靠的药物和方法。目前我国中西医在治疗脑梗塞方面各有其特点和优势,也各自存在局限和弊端。单纯中医药在急性期见效慢,往往耽误抢救时间;西医技术存在严重的颅内出血并发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不同程度的药物副作用。在我国,中西医结合、多手段、多方法,应成为研究治疗脑梗塞的最佳途径,而减少急性脑梗塞的致残率、病死率应成为主攻方向。众医家在积极探求有效方法和药物的同时,已经认识到中西医在治疗脑梗塞的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挈合点,并有广阔前景。中山医科大学的苏镇培救授提出的诊治脑梗塞的策略[3]辨证论治的观点和华西医科大学的刘鸣教授从循证医学的观点,主持针剌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课题[4],可以充分说明中西医从理论和方法上可以找到某种契合点。为此,现就脑梗塞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方面进行如下探讨。

2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思路探讨

2.1溶栓加中药益气活血加针灸醒脑开窍治疗脑梗塞“超早期”。脑梗塞发病前6小时这一时间窗称为“超早期”[1],而根据西医对脑梗塞的病理生理认识和众中医医家的临床实践证实,此期的治疗是重点,是关键。笔者认为脑梗塞是局部脑血栓形成为标,整体体虚为本,溶栓、介入治疗直接溶解栓子,使血管再通,力专而猛,是治其标;用中药益气活血,补虚乃是治其本,破瘀与益气,标本兼顾,可减少出血之弊,并促使体虚康复,方选如温胆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温胆汤合复脉汤加减、血府逐瘀汤加减、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针灸早期介入治疗既可配合溶栓又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针刺取穴有辨证取穴,也有独特取穴,如醒脑开窍法、颞三针疗法等。针刺如百会、人中、四神聪穴等。但仍需辨证论治、个体选择,对于有溶栓、介入禁忌症或不在时间窗者,应加强中药祛瘀力度,结合针刺醒脑开窍。

2.2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细胞途径治疗策略贯穿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急性期治疗是否积极直接关系到脑梗塞的预后。祖国医学认为,脑梗塞多为气虚血滞,脉络淤阻所致。由于气虚不能运血,血不能荣,以致气血淤滞于脉络,致使肢体偏瘫。因此,必须采用补气活血的原则进行治疗。补阳还五汤是补气活血的代表方,药物组成包括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勺和地龙等。几百年来该方一直用于中风偏瘫恢复期的治疗,疗效确切可靠。现代医家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发现用于脑梗塞急性期也有较好效果,总有效率为88.3%[5]。过去的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的药理基础包括:①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滞性:②扩张脑血管,增加脑的血流量,改善脑的血液循环:③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④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⑤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善脑组织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⑥调节脑缺血所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紊乱,提高免疫系统功能[6-10]。因此结合细胞途径治疗策略,如甘露醇、甘油果糖或―t叶皂甙钠等脱水,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或(和)氯吡格雷等抗凝、降纤,结合胞二磷胆碱、纳络酮、极化液保护脑组织等,将提高临床疗效。

2.3针灸理疗加补气活血药贯穿治疗恢复期和后遗症期。针灸理疗、补气活血药具有协同作用。根据经络学说,六经辨证,临床上施以各种各样的针灸理疗,如电针、水针疗法、头针、体针、眼针、耳针、舌针、子午流注针刺疗法、透刺法、针刺意象疗法、针剌易化疗法等结合补气活血药包括中药和抗凝降纤的西药,能有效的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而发挥它神奇的魅力,能培养患者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3结论

对脑梗塞的治疗,中西医各有所长,现代医学的溶栓、介入、抗凝溶纤扩容、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损伤、降颅压、脑保护剂和支持疗法等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学强调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及中药作用的多途径性也占相当优势。

中西医结合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为治疗急性脑梗塞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充分运用西医的急救处理和对症支持疗法,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然后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因时、因地、因人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中药的不同剂型和不同疗法早期介入,利用中医药多组成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优势和特点对提高脑梗塞患者的存活率,降低病残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溶栓、介入疗法是现代医学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最为有效、最有希望的疗法,而补气活血法则为祖国医学治疗脑梗塞最为确切的方法,因此采取优选组合原则,中西医相结合,优势互补,可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的副作用,二者的联合应用极可能为脑梗塞的治疗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针灸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一部分其前景是光明的。如果能从机理着手更加深入地研究针灸对血流变学、血脂、组织的供血供氧、神经传导系统以及脑电波、脑血流的作用和影响,将能使针灸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中发挥它更加重要的作用和独特魅力。

总而言之,研究脑梗塞的治疗应视其为系统工程,中西医研究者需克服各自的狭隘与局限,扬长避短,携手奋斗。

参考文献

[1]王维冶.岁祖明.神经病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

[2]孟家眉.神经内科临床新进展.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3]苏镇培.脑卒中的辨证论治,当前脑卒中谚治策略第三届国际临床神经病学学术研讨台论文集2000.(q).20

[4]刘鸣.实践循证脑卒中学:提高脑卒中临床治疗研究的质量.第三届国际临床神经病学学术研讨尝论文集.2000.(9).17

[5]张道杰,吴玉生,彭立义,等.SOD、MDA测定对补阳还五汤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疗效评估[J].新中医,1996,28(5):59~60

[6]程禾森,张伟龙,郭海平.补阳还五汤的药理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1999,11(2):40-41

[7]李泓,郑有顺,李先浩.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临床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1996,18(3):42~43

[8]卢明,刘茂才.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6):17-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1篇10

1内治法

中药注射剂联合西药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得到较广泛应用。较常用中药注射剂有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等。喜炎平注射液是采用现代提取技术,从植物穿心莲中提取的水溶性穿心莲内酯,为纯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具有抗病毒、杀菌、解热作用,喜炎平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广泛应用于临床。李莹洁[1]等应用喜炎平注射液与维生素B1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根据病情喜炎平采用肌注或静点,维生素B1用量10mg/次,2次/d肌注。治愈率96.3%,平均治愈时间为2.59d,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于启明[2]等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思密达口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26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持续时间、治疗3d后粪便轮状病毒转阴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戴颖[3]等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96例,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上,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

2外治法

西药药理与中医经络穴位理论相结合,西药穴位贴敷疗法、西药穴位注射疗法等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了良好疗效。王夕平[12]采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外敷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均予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观察组1在对照组基础上家用654-2注射液外敷脐部,方法:654-2注射液每次用0.5支撒在一张麝香壮骨膏上,剪成三份,贴在脐周,1次/d;观察组2单用654-2注射液外敷脐部,方法同前,观察统计止泻时间及疗效,观察1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和92%;而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和7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内外治法联合应用

陈革[19]等运用西药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两组均给予病毒唑、液体疗法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内服方:茯苓、白术、山药、葛根、乌梅、车前子、炒扁豆、山楂各10g,鸡内金6g,木香2g;外敷方:木香、肉桂、吴茱萸各3g,丁香2g,研末,陈醋调成糊状敷于神阙穴,纱布固定,更换1次/d,观察组患儿大便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总疗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4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方面有独特优势,探索出了很多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如西药中用、中药西用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发挥中、西医特长,能够达到标本兼治、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的目的,但临床治疗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中药尤其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的应用缺乏个体辩证,是影响临床疗效甚至出现药物副反应的因素。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时一定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探索一套临床切实有效、副作用小、患儿痛苦少的治疗方法是今后中西医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莹洁,何娟,叶飞跃.喜炎平与维生素B1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49-3450.

[2]于启明,王燕.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26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1):75-761.

[3]戴颖,汪奇伟.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96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04):151-152.

[4]汪晓阳,楼方.消旋卡多曲联合丹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239-240.

[5]罗军,罗杰平.消旋卡多曲联合四君子合剂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0,16(4):28-29.

[6]刘成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思密达治疗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及依从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575-3576.

[7]金海华,管丽芬,王秀芬等.培菲康颗粒联合秋泻灵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6):52-54.

[8]裴文丽.秋泻灵合剂与潘生丁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0):2528-25301.

[9]郭鹏,唐钺,梁勇.参苓白术散辅助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的Meta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0):1173-1177

[10]王红伟,冯斌.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195):1224-1226.

[11]王德虎,台光耀,孙燕等.秋泻散联合补锌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病8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5):426-427.

[12]王夕平.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15):1840-1841.

[13]姬宇.云南白药加山莨菪碱敷脐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59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169-170.

[14]王爱民,牛俊岩,邸素敏.吴茱萸联合山莨菪碱敷脐佐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335.

[15]黄中炎.小剂量654-2腹泻特效穴注射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60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12):1482-1483.

[16]杨美娟,吴晓燕.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8):173-174.

[17]左军.维生素K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腹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234.

[18]郝毅.重组人干扰素α1b足三里封闭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5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2):149-150.

[19]陈革.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26-27.

[20]董峥,张素兰,孙亚峰.中药贴敷神阙穴联合锌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4):264.

[21]魏广州,洪丽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1):17-18.

[23]白瑞珍,史军然,魏学燕等.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15(2):36-37.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篇11

关键词:中医学;学术流派;文献研究;学术思想;

Abstract:Thepopulationagingisbecomingmoreandmoreserious,theincidenceofgeriatricsisrising.Anactivepreventionandtreatmentofdiseasesiscausingthewideattentiontothewholesociety.Bythecombinationbetween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wecangetbothoftheirstrengthstopreventthegeriatricsandlearnfromeachother,andmakeabetterwaytocopewiththeworseclinicalenvironment.Inthispaper,basedonthecurrentdevelopmentofcombinationof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reatmentofgeriatricsinChinaandabroad,acomprehensivereviewisgivenonthecurrentcharacteristicsofgeriatrics,anti-aging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diagnosisandtreatmentmethods,andthecurrentutilizationoftheclinicalofthecombinationbetween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Weanalyzetheadvantageandtheinsuffici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byfacingthisgeriatricsdiseasealonefromseveralaspects.Weputforwardtheconceptiontothetreatmentofthegeriatricsbythecombinationofth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andfurtherdescribethefeasibleandthenecessityofthismethod,alsowemakeaconclusionandforwardlookingtothismethod.

Keyword:Geriatrics;Combine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hought;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老年病的发病率逐日增高,积极防治老年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组织器官机能的衰退,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退行性改变,是老年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老年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白内障和前列腺增生等,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每种疾病的患病率和排序都有所不同。(2)多因素致病是老年病的病因学特点。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免疫功能下降、器官和组织功能衰退,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引起老年人发病,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明确病因,有时甚至难以分清是自然衰老还是独立的疾病。(3)多数老年人发病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这是老年病临床表现的特点。(4)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脏器功能降低、免疫力低下、代谢平衡被破坏、认知功能下降和肢体活动障碍等病理生理特点,一体多病十分常见,有的甚至一个脏器就同时存在几种病变。(5)由于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或多病共存,常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或是多系统功能障碍。(6)多种老年综合征的表现,老年综合征包括跌倒、痴呆、尿失禁、晕厥、谵妄、帕金森氏病、抑郁症和脆弱综合征等,其中脆弱综合征表现为机体功能低下、易疲劳、性欲减低、情绪躁动、骨质疏松加剧、肌肉强度下降和高度疾病易感性等临床表现。另外,老年人容易出现褥疮、便秘、失眠、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及多重用药和用药副作用。

老年病往往多病共存,起病缓慢,病程缠绵,表现不典型,无症状(亚临床型)多,若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病情变化又非常迅速。

老年患者的这些临床特点无疑对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准确把握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老年病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而目前我国现存中医和西医两大医学体系,作为医学,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现阶段尽管各自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又都没有包治百病的能力。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势在必行。

根据中医或西医治疗的效果进行疾病分类,则可以把疾病分为四类,即:中医治疗效果好的疾病,如疑难杂症、慢性病、功能失调性疾病等;西医治疗效果好的疾病,如感染源明确的感染性疾病、机制明确的急性疾病、一些外科疾病等;中医西医治疗效果都不好的疾病,如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中医西医治疗效果都好的疾病,如急性黄疸性肝炎、荨麻疹、痔疮等。对于以上分类法产生的四类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这就是中西医结合存在的本质原因或现实依据。

1、中西医结合现状

1.1、辨病和辨证结合

中医辨病和辨证以症状和体征为依据,症状和体征是中医辨病和辨证的基础。中医许多病名以主要症状和主要体征命名,如咳嗽、呕吐、便血、泄泻、黄疸、水肿等。而许多老年患者多病共存,多种症状和体征交织在一起,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面对众多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辨病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中医一个病名可能包括西医多种疾病,西医的一种疾病也可能从属于多个中医病名。许多以症状和体征命名的病名不能反应疾病的内在规律、严重程度和预后,如便血按现代医学诊断程序,首先明确病因,可能由消化道溃疡或肿瘤引起,若是肿瘤,不至于盲目地运用中药治疗而延误手术时机。许多老年病属慢性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往往在体检时通过理化检查被发现,即“有病无症”,因而中医“无病可辨,无证可辨”,易造成漏诊。而现代医学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对许多疾病能够明确诊断,仍有一些疾病患者虽自觉症状明显,但经各种理化检查均无阳性结果,无法做出疾病的诊断,因而治疗无从下手。如西医学中的一些神经官能症,患者大多主诉强烈,但缺乏有诊断价值的阳性理化检查结果,因而治疗带有盲目性。老年病多属慢性病,大多与机体老化有关,许多疾病往往出现在中青年时期,病程较长,一旦发病,易出现多器官受累。因此,对于许多老年病的治疗,机体的整体调理显得非常重要,而这方面恰恰是西医治疗手段所欠缺的。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互补性结合。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许多特长。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它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因此,将西医的辨病(病)与中医的辨证(证)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模式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基本思路。在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西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及现代药理研究也越来越多的融入疾病的选方用药中来,指导临床治疗,体现出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如心衰患者,感染为主要诱因,由于感染诱发者,最初都是始于外感之邪侵袭,邪之来路即是邪之去路,即使表证不显,也可酌加发散解表的药物,如麻黄、细辛等。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多伴有房颤,易致附壁血栓形成,造成血栓栓塞类疾病,临床应尤其重视活血化瘀类药物应用;冠心病心衰患者如伴有心律失常,如房早、室早、心动过速等,可辨证加入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降低异位起搏点兴奋性、调节心脏传导功能的药物,如苦参、黄连、常山等,常能取得较好效果。伴高脂血症者,则可在辨证基础上加入药理研究证明有降脂作用的药物如山楂、三七、大黄、何首乌等。附子、枳实、五加皮等药理研究有强心作用,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临床也常有所采用。

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模式可以获得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的临床疗效,这一点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肿瘤的治疗,在西医辨病诊断明确的基础上,予以手术、化疗、放疗或免疫疗法等确有疗效,但手术、放化疗也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创伤和反应,而且部分肿瘤患者无手术指征,对放化疗不敏感,放化疗后出现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抵抗力下降等情况使病人的生存质量下降,因此,完全有必要辅以中医的辨证论治,如食欲不佳,可用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虚泄泻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等等,这样就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高机体耐受能力和生存质量;慢性肾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西医诊断可以很明确,西医治疗效果有时不够理想,单纯依靠中医的辨证施治却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并且应用中医药也可以减轻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所以,在这些疾病中往往会病症结合诊治。

老年病大多与机体老化有关,病程较长,一旦发病,易出现多器官受累。中医辨证论治可以尽显其整体观念之优势,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许多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需接受多种药物治疗,中医可以根据多种疾病在同一患者的症状表现统一辨证施治,即“异病同证,异病同治”,多种治疗寓于一方,简化治疗程度。老年病虽多属慢性病,病程缠绵,但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病情变化又非常迅速,易于传变,产生许多并发症。西医辨病施治,对于并发症的防治是被动的。而中医辨病辨证诊治是从整体出发。综合调理,能有效起到既病防变的效果,对于并发症的防治较为主动。

1.2、功能与结构有机结合

功能和结构有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核心方法,中医多倾向于功能方法,重整体观念;西医多倾向于结构方法,注重局部组织结构的有形改变。中医注重机体整体功能的研究,中医关于生理、病理的阐述主要靠宏观的。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辨证素材,运用中医理论归纳分析对功能变化进行思维理论的描述。而西医则注重解剖、实验,侧重于对人体器官和机体机构的研究。西医关于生理、病理的阐述是具体实在的描述。如把老年人发热解释为人体某器官受到致病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治疗方法就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在医疗实践中找不到细菌或病毒感染证据的发热,也不乏其例,对此,西医在诊断治疗方面也往往有时显得盲然无从。可见西医之缺陷。中医用的是功能方法,西医用的是结构方法。这两种方法从不同的侧面把握住了疾病演变过程。各有侧重,各有精妙所在,但也各有其不足。如果把中医、西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功能到结构、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研究人体的生理与病理现象,反映其客观规律,则能更好地揭示疾病本质。如中医的“肾”在其脏腑学说中有极重要的地位,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有“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之称,“主骨生髓”之说。而这些理论,现代科学的研究也印证了人体肾脏器官确实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有着源头根本的作用。西医发现肾脏分泌的维生素D,先在肝内羟化,后在肾脏进一步变成具有高度活性的物质,与骨骼的生长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使中医“肾”的功能认识与西医肾脏的结构认识趋于统一。它不仅对中医传统理论概念的本质予以深入有形的分析和揭示,而且也丰富了西医现代科学理论和临床内容,对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功能与结构的的验证互补有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核心方法。

1.3、动态联系和综合的思维模式

中西医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中医学依赖于传统哲学的思维,形成了以整体观念、辨证求因、宏观调节为特点的整体医学体系。中医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种手段中最重视辨证论治。宏观调节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手段。现代西医发展的模式是以还原分析方法为主的模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西医从多学科、多层次向纵深发展,带来西医学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西医虽然各有不同特点,但人体生理病理活动有其固有规律,这些规律并不会因为认识手段不同而改变。因此,注定了二者具有相通之处。尽管中医和西医所走的道路不同,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西医之间的相似点越来越被揭示出来。例如,运气学说与气象医学,阴阳学说与机体平衡理论等,都可以从现代科学中找到一些证明。可以认为两种体系在医学观、方法论、诊疗模式等方面认识高度不同,而又殊途同归。又如现在西医提出的“医学一心理一社会模式”与中医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等思想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用科学的辨证综合代替形而上学的部分分析,实现否定之否定,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思维方法复归,绝不意味着回到原先的起点,而是认识论新的飞跃,在中西医发展问题上,首先应正确对待中医朴素的辩证法,吸取其思想的内核。另一方面积极鼓励现代医学向纵深和高度分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科学方法与整体辩证思维的统一。在相对静止、孤立、简单的基础上建立动态联系和综合的思维模式。

总之,老年病诊断和治疗较中青年患者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其最终目的是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在老年病科临床实践中,坚持中西医辨病辨证相结合,促进中西医诊治方法上的优势互补,避免误诊误治,漏诊漏治。

中西医结合的形成和发展,是从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的利益出发,从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是适合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的现状,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研究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的健康和疾病。虽然中、西医学有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但这不等于不能结合在一起。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优秀传统、文化应及时吸收其优势,充实创新发展。临床疗效是一切医学方法的试金石,不管是什么理论体系的医学方法,不管是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只要疗效好,社会就需要,就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发展推广。中西医结合宗旨所在是吸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特长,取长补短、使其有机结合,为我所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疗效。尤其适合我国人口中老年人比例不断加大,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2、抗衰老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2.1、关于衰老

2.1.1、衰老的定义

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早期叫做老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的退行性变和生理功能的减退。而老年病是一大群组织细胞在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随增龄而发生的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患病者约1.17亿,占老年人口的70%,其中严重疾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283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3.8%。平均每人患病7种以上,最高可达25种以上。

2.1.2、衰老的本质

机体的退行性改变是衰老的本质,衰老的退行性改变具有积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危害性。这是目前公认的衰老的金标准,又叫做丘比特标准。

2.1.3、衰老的机制

目前关于衰老的机制有很多假说和猜想,但是只有自由基学说和染色体端粒缩短假说比较符合实验研究的推测。在衰老发生机制的研究中,自由基学说是目前公认的衰老学说之一。所谓自由基就是指游离存在,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不配对的电子结构具有较高的自由能和极其活泼的化学特性,对生物体组织细胞有极强的杀伤作用。在生理情况下,机体产生的自由基能被体内各种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及时清除,故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抗氧化酶活性不断下降,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致使自由基在体内过多积聚,使细胞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生成毒性更大的过氧化脂质,造成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线粒体和微粒体膨胀破裂,核酸分子的解聚,影响信息传递、转录与复制,最终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产生各种生理紊乱、病理改变,这可能是引起人类衰老的最重要原因。

中医关于衰老的发生机制有五脏虚损说,肾虚学说,阴阳失调说,脾胃虚损说等。

2.2、目前抗衰老的方法

延缓衰老就是控制衰老速度,衰老速度越快,寿命就越短,衰老的速度首先由遗传决定,但是同样的遗传基因也会因人不同而不同,因为衰老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判断衰老速度的方法有看外观,如看皮肤的松弛程度等,看衰老速度的综合反映,有人提出健康人的五快,“吃的快,睡的快,便的快,说的快,走的快。”这也说明保持五快,衰老速度就会减慢。延缓衰老的方法包括非药物延缓衰老和药物延缓衰老。

2.2.1、非药物延缓衰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是延缓衰老的有效方法,适当运动能延缓衰老是公认的。哈佛大学教授根据大量人群调查发现适量很重要,过少及过量运动都对健康有影响。运动可以增加血流量,增强心功能。近年大量研究证明:自由基尤其是活性氧自由基(ROS)是参与调节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内过量ROS的堆积与细胞死亡率的上升具有密切关系。ROS主要多产于那些具有重要功能、高度活动并有高耗氧量的组织细胞,如脑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以及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细胞等,结果可使这些细胞局部的自由基水平远高于其他组织细胞局部,使这些组织细胞凋亡率增高。大量组织细胞凋亡的结果使机体老化,引发某些退行性疾病。如前所述,自由基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细胞凋亡是影响衰老进程的重要因素。减少自由基产生,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自由基对机体细胞的损伤,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反之则可导致细胞凋亡,促进衰老的进程。长期适宜的运动锻炼不但不会增加体内自由基的生成,而且还可使SOD、CAT等酶的活力增强,提高机体的防御和抗衰老的能力。

2.2.2、药物抗衰老的方法

西药延缓衰老的研究目前延缓衰老的药物研究中抗氧化剂的研究比较多,这类药物的作用是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增强抗氧化保护系统的作用,比如,维生素A、C、E和其他一些酶类,如抗氧化酶类SOD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另一类就是微量元素类,这些微量元素是人体代谢所必需的,但是含量又很低。他们常是酶的辅助因子,对核酸激酶等有一定的激活作用。第三类是免疫调节剂,衰老常伴有免疫功能的下降,免疫调节剂能增强免疫功能,从而延缓衰老,如干扰素等。第四类药物是一些保健品,特别是延缓大脑衰老的保健品,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脑细胞的代谢,扩张脑血管。第五类是抗交联剂,如酒石酸盐等。第六类是核酸制剂,能够帮助细胞的修复,另外就是激素,如生长激素等。俞卓伟等提出联合EPA+DHA,心脑疏通及小剂量阿司匹林灵活用于中老年保健及抗衰老设想。这是基于改善微循环、动脉硬化及抗炎可有助于保健及抗衰老的观点。最近几年,国内外将鱼油制剂、心脑疏通、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中老年保健及衰老干预取得一些效果。

中医中药在延缓衰老的研究老年人具有一些该年龄阶段特有的体质特点,中医体质学概括老年体质特点为肾精亏虚及气血运行不畅。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可将老年人体质特点简要归纳为虚、痰、瘀、郁几个方面。(1)根据这些病因中医提出调理体质是防治老年病的有效措施。《太平圣惠方·食治论》有“安人之本,必资于食”,“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血气”的论述,指出了饮食的重要性。可根据老年偏颇体质的不同,服食相应的食物进行调理。虚者勿过滋腻,可食如小米、牛肉等补气食物,芝麻、牛奶等滋阴食物,羊肉、狗肉等温阳食物;痰湿者饮食应清淡,可食如赤小豆、扁豆等具宣肺、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血瘀者可食如山楂、红糖等具活血作用的食物;气郁者可食如刀豆、玫瑰花等具理气解郁作用的食物。(2)中医从精神摄取提出了老人孤僻、易于伤感等,因此对于老人可以通过书法绘画或弈棋聊天、养花种草陶冶情操。(3)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提出起居清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的老人居住环境。(4)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对老年人的运动要求也提出了“运动幅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活动量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的理论。近几年,中医药在治疗老年病方面有了很迅速的发展,张杰等总结了25首自拟方治疗该病的水平,其中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及安神药用药味次较多,使用频率居前位的药物是石菖蒲、远志、丹参。总结认为对老年性痴呆选用开窍安神、补肾填精、活血药是治病求本的大法,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有效药物。在针灸方面用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血海实施一定的补泻手法益气调血,扶本培元,对于减轻症状和评价指标的改善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的方法论

3.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3.1.1、衷中参西

在近代,西学东渐,西医学以新颖的方式认识疾病,以卓有成效的疗法治疗疟疾等感染性疾病,被广大患者及有识的中医人士所认可和接受,但还是坚持以中医为主,只是借鉴西医,称为“衷中参西”,以张锡纯等为代表。在现代,仍有大批中医人,尤其基层、民间中医,仍然秉承传统中医的理论体系,他们善于发挥中医的长处,追求中医药及针灸等疗效。当然,他们也知道中医药在某些方面的弱点,所以也不完全排斥现代医学,能借助西医的仪器设备,成为中医“望诊的延伸”,也部分接受西医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疗效明显的内容,以提高临床疗效。所以,有人提出“能中不西、先中后西”的观点。

3.1.2、以西医为主体中医为辅助的中西医结合

在现今的中国,西医学无疑已成为主流医学,西医在诊断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尤其近几十年科技发展很快,B超、CT、核磁共振等的出现,将诊断技术推向很高的水平,西医学在急救、手术、抗感染治疗等方面也优势突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使西医学越来越显强大。然而,西医的发展并未解开众多谜团,很多疾病的病因也未得知,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心脑血管病技术的进步及治疗药物的发现、循证医学的规范,也未能明显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疾病的复杂性远超过飞船登月,而且,人的复杂性不同于机械,有很多不讲科学的人文的因素,所以,有识的西医人士看到自身的不足,同时认识到中医之长,可辅己之短,尤其在西医诊断不明、一些功能性、免疫性或变性类疾病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时,能采取中医的一些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感染、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类的中成药口服及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在西医为主导、为主体的医疗活动中,大部分西医或一些中西医结合的医生采取的只不过是浅层次的结合,甚至把中医药作为了一种安慰剂、一种点缀而已,这实质不能称为中西医结合。

3.1.3、中西医并重

只有真正懂得中医、又了解西医的临床工作者,才会看到中医和西医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在医疗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中医或西医的方法共同应对疾病,扬长避短,以求最大的疗效和最少的副作用。此种中西医并重的思路为大多数中西医结合人士所奉行。当然,这种情况也会被称为“中西医联合”或“中西医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避免中医、西医二者单纯的相加,这种简单相加只会增加医疗花费,并不见得疗效提高很多,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或中或西,或中加西。

3.1.4、中西医有机结合

中医、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二者自然不会简单结合,但是,研究的对象是共同的,疾病是同一的,只是认识疾病的方式方法不同,二者有结合的基础,必定有相通之处,即使不能整体的融合,也应该在点面上进行有机的结合,在高层次上的中西医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模式、新的力量。

3.2、老年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

由于脏腑功能衰退,老年人疾病增多,而且常常是多种疾病集于一身,如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等,即使患单一的疾病如肺炎,老年人也不同于年轻人,肺炎的致病菌不同,病情传变也不一样,如治疗不当,可引发呼吸衰竭或肾衰竭,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因此,老年病已形成相对独立了的医疗学科,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病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副作用,中西医结合、尤其是中医在诊治老年病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3.2.1、在养生保健方面

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优势,中医非常讲求顺应自然,修心养性,注重调养,以祛病延年,目前西医在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方面强调改良生活方式,与中医的传统相合。如能遵循中医养生理念,发挥导引、自我按摩、食疗等,加以西医的体检、危险因素指标的监测和控制,提高预防保健能力,必将有益于老年人。

3.2.2、扶正祛邪理念

老年人脏腑功能自然衰退,加之疾病的影响,多有虚弱无力的情况,符合中医虚证范畴,如肾虚、脾虚、心阳不足等等,在正虚的基础上,可出现痰浊瘀血等邪实的情况。西医在祛邪方面有优势,如抗感染、利尿、平喘等,而中医在扶正、增强脏腑功能方面优势明显。如补气、健脾、补肾、温阳等方面,已得到历来的公认。尤其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指导临床,疗效稳定。比如,慢性胃炎的治疗,西医可能注重抑酸、杀灭幽门螺杆菌,而中医则可能健脾温中,改善了病人的脾胃功能,幽门螺杆菌也会灭亡并且不易复发;比如,慢性心衰的治疗,中药中的人参、附子、黄芪、麦冬等在改善心脏功能方面很有好处。通过扶正治疗,可以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3.2.3、重视脏腑之间的联系注重自身的调节发挥脏器的代偿功能

中医的五行相生相克、中医对气的功能方面的重视、中医讲求和合而不是对抗,均是高层次的诊治理念。如能以中医的脏腑理论指导西医的诊治,会提高临床疗效。如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医重视健脾利水,西医也要注意改善脾胃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医强调健脾化痰、补肾纳气、通腑降浊等,西医也要注意化痰、改善食欲、促进胃肠动力、增强免疫功能等。

3.2.4、心脑血管病的诊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点范文篇1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肾疾病;研究思路;方法

Abstract:Chronickidneydisease(CKD)isaglobalpublichealthproblemwithahighmortalityandcasefatality,andmultipliestheriskforcomplicationsofcardiovasculardiseaseandhugemedicalcosts.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seffectiveinpreventingandtreatingCKDwithlessadverse,howevertherearealotofquestionsthatwedon''''tknowwell.Strategiesandapproachesofthe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npreventingandtreatingCKDare:(1)enhancethestudyofoptimizedschemeforsingleentity;(2)acceleratethestepofnewdrugexploitation;(3)augmentthestudyofactionmechanism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reatingCKD;(4)strengthenthestudyofthemechanismofChinesecrudedrugwhichispoisonoustokidneyanditspreventionandcure;(5)utilizethesystemsbiologytostudytheessenceofkidney;(6)establishaguidelinefor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npreventionandtreatmentofCKD;(7)preachupthegeneralknowledgeofCKD,payattentiontomassscreeningandearlypreventionofCKD.Itisexpectedtoimprov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KDwith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bycarryingoutthesestrategiesandmethodsmentionedabove.

Keywords: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kidneydiseases;researchdesign;methods

1慢性肾脏病的危害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的统计表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占美国医疗人群的7%,却占医疗预算费用总额的24%;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每人每年需要透析的费用为65000美元,预计2010年美国用于ESRD的费用将高达290亿美元[1]。目前我国尚无准确的CKD流行病学数据。据2005年北京市石景山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CKD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病率为9.4%[2]。据此推算,我国CKD病人将超过1亿,ESRD病人超过300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300万ESRD病人中仅有6万人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统计,替代治疗每人每年费用10万~13万元人民币,仅这6万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ESRD病人每年的医疗费用就高达60亿~78亿元人民币,若ESRD患者全部接受替代治疗,医疗费用将高达3000亿~3900亿元人民币。CKD患者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超过150μmol/L时,死于心血管并发症者是普通人群的15倍,尿毒症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是普通人群的35倍。ESRD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患者本人造成终身遗憾。虽然ESRD目前无法治愈,但CKD还未进展到ESRD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去积极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与不足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自然渗透的产物,存在于我国中医院及相当一部分西医院的医疗实践中。许多肾脏病专家都在积极探索肾脏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之路,如著名的肾脏病专家黎磊石院士开发研究中药提取物雷公藤多苷,为临床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陈香美院士获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型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为IgA型肾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提供科学证据。他们是肾脏病领域中西医结合的典范。中西医结合在肾脏病领域有明显的优势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2.1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势

2.1.1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副反应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叶任高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要源于中医,而高于中医;源于西医,而高于西医。”这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使用泼尼松、细胞毒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onⅡreceptorblocker,ARB)等治疗的同时,再结合雷公藤多苷、火把花根片或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其疗效较单纯中医或西医疗法显著提高。中药还可明显减轻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综合征副反应,减轻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和性腺功能的抑制[3]。

2.1.2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中医、西医对疾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各有优势和劣势,中西医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病人得到一体化的治疗。如,IgA型肾病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时,西医无特异性疗法,中医汤剂加火把花根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表现为中等蛋白尿和血尿时,以小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或雷公藤多苷有比较好的疗效;在大量蛋白尿时,则以大剂量激素、ACEI加中药汤剂、雷公藤多苷或火把花根治疗;出现细胞性新月体时,则以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出现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1、2期时,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熏洗,同时配合减轻肾脏“高灌注、高滤过、高压”的ACEI和ARB等治疗;到尿毒症期以替代治疗为主,中药配合改善营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辅。中西医结合在疾病各个不同阶段切入,各施所长才能得到最佳的一体化治疗。

2.1.3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判断疾病预后,提高治疗敏感性例如,肾病综合征不同的病理类型都可以表现脾肾阳虚证型,而微小病变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好,预后好,局灶节段硬化的脾肾阳虚证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西医诊断下的中医辨证,提高了中医对肾病预后的认识。

2.2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2.2.1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方法还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尽管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脏病报道很多,但绝大部分都停留在专家个人的经验和各自单位的临床观察,没有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其疗效的客观性很难确定。

2.2.2疗效机制不明中药的成分复杂,经过炮制、配伍、煎煮和体内代谢后,成分的变化更是不得而知。因此,中药很难用单一指标去考察其疗效,作用机制不明。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药治疗,其疗效机制更是不清楚。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疗效机制只能用“黑箱理论”去解释。

2.2.3行业内尚无《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指南》中西医结合治疗CKD无规可循,中西医结合肾科医生临床诊疗缺乏权威的参考和指引,医患安全性差。

2.2.4基础理论研究较迷惘中医学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其“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现代化的瓶颈。但目前对肾虚证等“证”的研究还没有找到特异性的客观指标,离揭示“证”的本质还有很大距离。

2.2.5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目前中医临床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系统论思想指导实践;西医是以“还原论”为主导思想,以逻辑思维为特征,以实验手段为主要研究方法,借助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手段来指导实践[4]。中医、西医都是在各自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还没有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新理论的形成还有待漫长的时日。

3中西医结合防治CKD的思路与方法

3.1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CKD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报道很多,疗效也比较好,但现在还没有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优化方案出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已经开始资助中医肾病临床优化方案的研究,如杭州市中医院王永钧教授牵头的11家医院肾科参与的“CKD3期中医证治优化方案的示范研究”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牵头的“中医综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5]。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KD优化方案的研究提供借鉴。另外,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科技部门以及企业以各种形式支持中西医结合肾病优化方案的研究,为编写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指南提供证据,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为行业诊治CKD提供最有效的方法,提高肾病的诊疗水平。研究优化方案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为使临床试验信息透明化,提高研究的社会公信度,请在临床试验开始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InternationalClinicalTrialRegistrationPlatform,WHOICTRP)认证的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2)为优化出最佳的方案,请在做优化方案时,先将专家的经验在协作组内讨论,并在协作组外征求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药理学专家、统计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伦理委员会以及护理学专家的意见。优化方案制定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其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第一次临床试验结果出来后,针对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将方案再优化再试验直至优化出满意的方案。(3)CRF应按原发病进行单病种优化研究。CR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因不同,其进展的机制和速度不一样,临床疗效和预后也存在差异。因此,CRF应按其原发病分类进行优化研究。另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要按病理类型进行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

3.2加强确有疗效的新药开发研究目前已开发上市用于治疗肾病的中成药有雷公藤多苷片、肾炎康复片、尿毒清、肾炎四味片、黄葵胶囊等,但还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为了丰富临床医生治疗肾病的手段,满足临床患者的需要,扩大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国际肾病界的影响,则需加强确有疗效、安全的中药新药开发研究[6]。中药新药开发应注意以下问题:(1)临床疗效是新药的生命,只有疗效好且安全的药物才会在医疗市场生存周期长,经久不衰;(2)组方药味不要太多,最好在8味以下,4~6味最好。因为药味太多,工艺复杂,服药量大,不便于控制成本,使患者长期服用;(3)掌握新药的最新分类,因新药分类的不同,药学和毒理研究的要求不一样,请及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去查询;(4)组方的药物如果是没有质量标准的地方药材,要先制定该药的质量标准;(5)中药新药临床适应证必须为先确定西医病名下的中医证型,不能只有西医的病名,没有中医的证型;(6)药效学研究如果没有公认的动物模型,自创的动物模型要有相关专家论证;(7)临床试验方案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指导原则》,若是该原则没有的病种,临床试验方案要请相关专家论证;(8)对照药的选择,最好是同类最有效的中药,没有同类的中药要选择公认有效的西药,对照药是不同的剂型时要做双模拟。

3.3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证”本质的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突破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进行了环磷酸腺苷(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guanosinemonophosphate,cGMP)、内分泌、免疫和基因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没有找到中医肾虚证的特异指标。系统生物学是由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组成,通过生物信息学把基因、蛋白质、代谢产物及表型等横向的研究结果整合起来,采用系统综合的思路和手段从整体水平上动态地对一个集合体的存在特征、活动规律和相互联系加以描述。中医传统理论最具特色的就是“整体观”和“辨证观”,与现代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不谋而合[7]。以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为核心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将为中医肾虚证本质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手段。

3.4加强中医药治疗CKD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是目前的热点,许多肾病工作者研究了治肾病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对肾脏病理和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细胞因子和基因的调节作用,为临床寻找有效的药物,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鉴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和多效应的特点,很难判断有效或无效成分,也很难用单一指标考察其疗效,对它的代谢途径不清楚,半衰期不明,其疗效机制还是用“黑箱理论”去解释。所有的汤剂都是每天服用2次,所有的中成药都是每天吃3次。鉴于目前的技术和方法所限,这种研究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前面所述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与中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和多效应的特征相吻合,但技术条件要求比较高,建议有条件的单位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去探讨中医药治疗肾病的疗效机制,为肾脏病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3.5加强马兜铃酸等有毒中药肾损害的机制研究1964年,吴松寒等[8]报道了2例服用含关木通的药物引起急性肾衰竭,随后也有报道,但例数少,未引起重视。1993年,Vanherweghem等[9]发现9名妇女食用含中药成分的减肥食品后出现肾间质纤维化,其中2例初诊时已为ESRD,经对其药物分析发现,减肥药物含马兜铃酸,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国内谌贻璞教授等[10]也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等。其他引起肾损害的中药还有苦参、补骨脂、土牛膝、川楝子、苍耳子、枳实、白头翁、夏枯草、昆明山海棠、厚朴、牵牛子、草乌、巴豆、使君子、土贝母等。肾损害表现为急、慢性肾衰竭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11]。中药肾损害已引起世界范围内对中草药安全性的怀疑,甚至有的不敢用中药。其实这些药源性肾损害除药物本身药理效应外,与剂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以及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有关。因此,必须研究可能引起肾损害的中草药的产地、服药时间、剂量和配伍关系,禁止确有肾损害的药物如关木通、马兜铃等中药及其制剂在市场上流通,进一步研究可能引起肾损害的机制,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为临床提供治疗肾病安全有效的中药。

3.6组织编写《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西医有美国组织编写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开始组织中国中医药学界专家撰写《中医临床指南》,希望该临床指南既符合国际通用的疾病标准,又能体现辨证论治的中医药特色,成为标准化、国际化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导性文件,该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中。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临床证据不足[12]。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及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牵头,中华肾脏病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中医肾病专家、西医肾病专家、肾脏病理专家、免疫学专家、医学经济学专家、统计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护理学专家以及卫生决策部门专家参与,对中西医结合治疗CKD比较成熟的病种,以病证结合的方式、公认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对证据进行分级,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中西医结合防治CKD指南。

3.7加大宣传,重视普查,早期预防CKD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医疗费用昂贵,但知晓率却不足10%。有的人一生都没有做过尿液检查,肾脏有没有问题一无所知。因此,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Nephrology,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KidneyFoundation,IFKF)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目的就是唤起全球各界人士对CKD的高度关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已经在媒体开展宣传,举行讲座,组织普查,但还有待其他相关学会及政府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并组织专业人士参与大规模尿常规普查。建议及早建立我国在临床广泛应用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的方法,对可能引起CKD的住院病人和体检者进行GFR评价;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等引起继发性肾脏病的因素及早进行预防;对已有肾脏病要积极干预治疗,防止肾损害的进展;对3、4、5期的CKD要防止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ChenXM,WangHY.Increasingtheawareness,treatmentandcontrolratesofchronickidneydiseaseforreducingthehealthhazardtopeople.ZhonghuaNeiKeZaZhi.2006;45(6):441442.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陈香美,王海燕.提高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轻对国民健康的危害.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441442.

2ZhangLX,ZuoL,XuGB,munitybasedscreeningforchronickidneydiseaseamongpopulationolderthan40yearsinBeijing.ZhonghuaShenZangBingZaZhi.2006;22(2):6771.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张路霞,左力,徐国宾,等.北京市石景山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2):6771.

3WeiLB,YeRG,LuanT,etal.Clinicalobservationofthelongtermeffectofsyndromedifferentiationtrea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57patientswithrepeatedrecurrentprimarynephriticsyndrome.ZhongYiZaZhi.2000;41(10):598600.Chinese.

魏连波,叶任高,栾图,等.中医辨证配合治疗成人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7例远期疗效观察.中医杂志.2000;41(10):598600.

4SunZT,NieZH,DengCP.Thepresentsituationandconsiderationofthecombin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YiXueYuZheXue.2006;27(3):7779.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孙泽庭,聂正怀,邓崇平.中西医结合的现状与思考.医学与哲学.2006;27(3):7779.

5ChenYP.Developmentsurveyonstudyofnephropathyinintegrativemedicine.ZhongguoZhongXiYiJieHeShenBingZaZhi.2007;27(6):554555.Chinese.

陈以平.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的发展概况.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27(6):554555.

6WangG.Theresearchdirectionandprospectofnephrolog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ongguoZhongXiYiJieHeShenBingZaZhi.2004;5(6):360362.Chinese.

王钢.中医肾脏病学研究方向与展望.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6):360362.

7LiuY.Thinkingonthe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YaTaiChuanTongYiYao.2005;(1):6466.Chinese.

刘源.中西医结合的思考.亚太传统医药.2005;(1):6466.

8WuSH.Twocasesofacuterenalfailureinducedbycaulishocquartiae.JiangSuZhongYi.1964;10:12.Chinese.

吴松寒.木通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报告.江苏中医.1964;10:12.

9VanherweghemJL,DepierreuxM,TielemansC,etal.Rapidlyprogressiveinterstitialrenalfibrosisinyoungwomen:associationwithslimmingregimenincludingChineseherbs.Lancet.1993;341(8842):387391.

10ChenYP,ChenW.Progressinresearchofaristolochicacidnephropathy.ShenZangBingYuTouXiShenYiZhiZaZhi.2002;11(1):6366.Chinese.

谌贻璞,陈文.马兜铃酸肾病的研究进展.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2;11(1):6366.

11YuanL.Chinesemedicineandkidneydamage.XinYiXue.2005;36(9):542543.Chinese.

原玲.中药与肾损害.新医学.2005;36(9):54254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对自己工作总结范例(3篇)

    - 阅0

    对自己工作总结范文篇1转眼间,又一年快要结束了,做好年终工作总结,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在今后更好的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终个人工作总结通用版_.....

    浪费粮食的好处范例(12篇)

    - 阅0

    浪费粮食的好处范文1篇12、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3、爱惜粮食,从娃娃抓起!4、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5、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6、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7、.....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