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篇1

1.1对软硬件系统的依赖性

电子文件是按照确定的某种标准规则,记录在特定载体上的编码信息集合,需要特定的软硬件系统环境才能翻译阅读。脱离了这种特定环境,就根本无法看到电子文件的存在和记录的信息内容,所以电子文件对产生的标准规则及软硬件系统环境有极强的依赖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标准规则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更新,就有可能导致原有电子档案信息无法读识。电子档案信息对软硬件系统的过度依赖性给今后的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存储的高密度性

电子信息的发展和数量,呈几何倍数增涨,海量的数据需要大容量的存储介质,随着记录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信息由早期的纸带打孔到后来的磁带、磁盘再到现在的光盘等,存储密度不断提高。目前一块硬盘容量已达数个TB,一张蓝光光盘通过纳米级波长的蓝光激光光源及多层记录技术的应用,可以记录数百GB数据。光盘上构成0和1数据刻痕直径小于0.15μm,1张光盘可存数百万张打印在纸上的文字信息。电子档案的高密度,一方面对节约空间、拓展应用带来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却对电子档案的保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任何一个小的失误或一条轻微的划痕都有可能导致数量巨大的档案信息遭到破坏。

1.3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

传统档案是固化在某种载体上,不能分离,称之为档案实体,有明显的原始性特征,不易被复制加工。而电子档案,虽然依赖于软硬环境,但按一定的规则可以非常轻易地被复制、更改,传输,可以做到迅速而不留任何痕迹。因此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凭证作用就受到威胁和质疑。这种信息与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给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保护电子档案实体不受破坏,同时也要保护信息内容不被人为篡改。

2档案信息的保护目标

电子文件技术随着整个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电子文件的产生环境、文件格式、存储介质在不断更新,而作为档案的电子文件却需要长期或永久保存并被查询利用。因此,如何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可用性是保护电子档案安全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保密性也是主要保护目标。

3电子档案保护的技术措施

3.1电子档案系统安全

电子档案系统安全,一般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构成。硬件系统本身的安全称为物理安全,软件系统的安全主要有操作系统的安全、网络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及各种功能的应用软件系统安全等。因此,这种保护措施可分以下几类:1)设备层的安全管理。设备层的安全主要通过采用物理防范,解决机房场地的防灾保护,电源的稳定与净化,重要服务设备的冗余设计,安全可靠的存储,以及信息系统的异地存储保护,不低于3套的脱机光盘保存等,同时制定完整物理层面的管理规范和措施提供安全技术方案,使设备免受外来攻击造成意外损失。2)网络层的安全管理。网络层的安全任务主要是防止病毒、木马、黑客的攻击,防止档案数据被非法访问。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行档案信息系统的网络与外界实行物理隔离,但电子档案的最大优势,如远程查讯利用、共享资源等受到局限。而在公共网络上,资源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但安全问题又成为难题。近年来,随着政务信息的公开,档案资源的逐步开放,公共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外网的安全是必须面对并努力解决的问题,目前可以通过使用路由器及交换技术设置、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等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提供相对安全的解决方案。3)应用层的安全管理。应用层的安全主要通过使用网络监控与恢复技术,防病毒、漏洞检测,入侵检测技术,上网行为管理等对网络安全进行扫描、实时监控、权限控制、自动报警,并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使用情况建立日志记录,及时发现系统中的异常情况。

3.2电子档案信息内容安全

确保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长期可读性,是档案信息内容安全的基本要求。电子文件的存放寿命依赖于存储介质的寿命,理论上光盘的寿命可达百年,但实际上谁也不能保证该光盘数据10年后还能够完整读出。尤其文件格式技术上的发展与改进,软件环镜与硬件系统的更新,都需要档案人员对存档的电子文件进行备份转存、文件存储格式的转换等维护。这一过程,要建立制度,明确责任,严格审核、评估、管理,以延续电子档案保存期限,确保档案内容的安全。另外,应用软件系统中针对用户权限的管理;档案数据密级划分,目录和文件的读写权限,开放范围的划控等,是对在线档案信息内容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任何一个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重点思考解决的问题。

4电子档案信息的灾难恢复

4.1灾难恢复含义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中表述灾难恢复是指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将灾难圈定为由于人为或自然灾害,技术风险、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信息系统运行严重故障或瘫痪。主要涉及的技术和方案有数据的存储、备份和恢复;本地的高安全防护和远程异地防护方案等。

4.2灾难恢复前的存储备份方式

信息数据的存储、备份,是灾难恢复的前提,没有安全可靠的存储、备份,无从谈起恢复。备份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最常用的主要是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全备份是将整个系统中相关软件、数据全部备份一遍;增量备份就是每次备份的数据只是相当于上一次备份后增加的和修改过的数据;差分备份就是备份上一次全备份之后新增加的和修改过的数据。全备份所需时间最长,占用的空间最大,但恢复操作最简单,当系统中数据量不大时,采用全备份是可行可靠的;增量备份恢复起来比较麻烦,但每次的备份任务少,系统资源占用最少;差分备份相对节省存储空间,恢复较方便,但备份时较麻烦。因此,在备份时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灵活使用。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的备份方式常是以上几种的结合。

4.3灾难恢复采用的技术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1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发电机保护;断路器;配合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363(2017)03―0031―02

1断路器跳跃闭锁回路电路

继电器是引发发电机跳跃闭锁回路发生的根源,经过对跳跃闭锁回路实现的过程分析(如图1所示),图中TBJ继电器是通过电流启动器TBJ/I与电压保护器TBJ/U共同运行而达到控制效果,电流启动器通常有两组触点,一组是TBJ1、TBJ4动合,另一组是TBJ2、TBJ3动断触点,动合触点与动断触点相继安装连接在断路器跳闸线圈回路与断路器合闸回路中。若是继电器触点SHJ闭合是处在断路器断开之前,TBJ会在已发生闭合的SHJ与TBJ4中自保持,TBJ2与TBJ3的断开能够控制断路器不闭合,进而完成断路器跳跃闭锁。

2继电器跳跃闭锁技术

2.1电流启动值

电力系统设计中,对继电器跳跃闭锁技术的设计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定范围,电流启动值对继电器跳跃闭锁非常重要,会影响到电流启动时的可靠性,通常电流启动值要与断路器跳闸电流有一定的配比值,一般是以1:2为最大配合值,若超出会发生电流不正常的现象引发跳闸,此时需要控制回路电流参数值,一般以TBJ启动电流的2倍以上为准,才能够为其提供可靠性保障,一般以>2为可靠系数值。

2.2电流线圈电压降

结合有关电流设计规程标准,确定跳跃闭锁继电器电流线圈电压降系数值,以操作时的回路电压额定值为准,保持电压降数值控制在5%以内,以此保证电压降的稳定性。

2.3电压动作值

跳跃闭锁电气电压动作值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操作回路额定直流电压为准,保持在7/10范围内;运行过程中控制直流电源电压值,对电源电压值也有相关的控制范围规定,电压动作值超出操作回路额定直流电压的1/2,对电压动作值合理控制,才能保证操作过程中直流电源不会在回路接地时出现差错。

2.4触点性能

继电保护装置出口继电与TBJ两者的触点性能一致,继电保护装置出口中间继电触点性能在返回值中的系数值要控制在额定值的1/10以上,干簧继电器在返回值中系数值控制在额定值7/10以上,其闭合容量基本以直流回路220V、5A为准,接触电阻若是利用毫欧测量值,其标准值应控制在

2.5绝缘性能

绝缘体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与稳定有着重要的保护能力,是缩小事故发生严重性的主要系统。在电力系统中,若是触点组发生断开,则电压所能承受的工频值是1000V,保持时间在1min,若是无电气联系导电的某一部分,则承受的工频值是2000V,保持时间1min。

2.6防跳回路保护的更改措施研究

对发电机防跳回路保护更改的研究,要以WFB811型保护屏为电气防跳回路主要保护手段,利用西门子储能式真空断路器为发电机出口断路的主要保护手段,因为自身就带有防跳功能,所以很难在继电保护中同时发挥保护作用,若是利用断路器机构实施防跳保护,则需要将防跳回路去掉。

3对断路器防跳继电器进行优化配置研究

3.1实例分析基本信息

下面以某工厂针对发电机使用时保护改造设计环节的研究为本文分析案例,主要针对发电机断路器系统防跳回路进行研究,采用模拟装置方法对回路运行以及断路器跳开后的合闭情况进行观察,利用相关实验对防跳回路运行重新进行一次观察,两次结果都是断路器跳开后无合闭现象,并且相关的指示灯停止运作,随后又采取断路器断开,电源操作试验,断路器合闭成功。

试验发现,断路器防跳继电器运行过程中断路器跳开后不会自动合闭。之后又对TWJ回路与防跳继电器进行试验检测与分析,结合相关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在RTWJ与TWJ回路电阻是12kQ时,正常运行电压为120V,回路电压为35V,能够实现合闭状态,并且其储能电机的运作在合闭后开始运行,运行结束后自动复位,断路器合闭成功,防跳继电器开始运行,断路器合闸,防跳回路恢复正常功能发挥效果。图2是断路器防跳继电器运行的基本情况图表,以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3.2解决方案分析

下面是采取常见的两种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并方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参照图为图2)。

方案1:K1防跳继电器线圈与阻值R相连,并且功率值达到最高值范围,并与另一个电阻并联,其阻值在2kQ左右,同时调整分流,达到适合运行要求的标准,此时需要对继电器动作值进行适当调整,实现与断路器跳闸电流相符的结果,在本方案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金属氧化膜电阻,其功率标准在8w~10W之间。本方案中需要注意的是预防电阻断线问题,所以选择上述所提的电阻相对安全可靠,满足并联要求后,电压值达到28V左右,实现K1防跳继电器顺利返回。

方案2:K1防跳继电器利用合闸线圈32脚或11脚作为引线,实现与TWJ路并联。西门子开关结构相对复杂,运行空间狭小,作为引线非常不方便,而本方案的实施会直接引起防跳回路断开,所以在断路器运行期间还需要加以监视环节,对合闸回路运行全程监视。

以上2种方案中,方案1试验效果相对较好,具有可预知特点,该厂通过此方案,实施对各项机组保护与改造,可有效降低类似故障问题发生,并且还对电站运行稳定以及安全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篇3

信息,同企业其他资产一样是种资产,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信息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纸质的、电子的、图像的等。我国信息专家钟义信认为:“信息是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自我显示。”顾名思义,信息安全既保障“信息”的“安全”。关于信息安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为:“信息安全是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我国信息安全专家沈昌祥院士则认为:“信息安全是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中断、修改和破坏,为信息和信息系统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二、企业信息安全体系设计

2.1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方案概述

2.1.1信息安全体系设计原则

企业信息安全体系的设计应遵从以下原则:

(1)性能平衡,合理划分: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低点”的性能,保证各层面能得到均衡防护;按照合理原则划分为安全等级,分区域、分等级防护。

(2)标准一致,功能互补:在产品技术、产品设备选择方面,尽可能遵循同一业界标准;充分考虑不同厂商、不同安全产品的功能互补,在进行多层防护时,考虑使用不同厂家的。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1.2信息安全体系框架

网络安全的实现不是目标,是过程。其过程经历了安全评估、制订安全策略、安全培训、安全技术实施、安全网络检测、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等环节,并不断地螺旋式提高发展,得以实现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体系的三要素:管理、技术和运维。通过一系列的战略、系统和机制的协调,明确技术实现方法与相关安全操作人员的职责,从而达到安全风险的发现和有效控制,从而改善的安全问题反应速度和恢复能力,增强整体网络安全能力。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结构;技术方面,建立分层网络安全策略;运维方面,通过不同的安全机制,提高网络安全的能力。

2.2企业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2.2.1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概述

(l)设计原则

分析企业信息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体系。安全技术体系的总体性要求如下:全面综合:采用综合解决方案,体系层次化,具有纵深性。集成统一:有效集成各类管理工具,集中化管理所有IT系统。开放适应:支持各种安全管理标准,能适应组织和环境的变化。

(2)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框架

通过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进行建设。具体有以下措施:物理安全防护建设;统一容灾备份中心建设;防火墙系统的部署;入侵防护系统的部署;系统安全防护建设;防病毒系统部署;漏洞扫描系统部署;信息审计系统防护。

2.2.2物理安全防护建设

(1)配套设备安全

采用多路供电(市电、动力电、UPS)的方法,多路电源同时接入企业信息系统大楼或主机房及重要信息存储、收发等重要部门,当市电故障后自动切换至动力电,动力电故障后自动至UPS供电。并且,当下级电源恢复后,应立即自动切换回去。这样,既保证了安全性,又降低了运行费用。形成一套完整的先进和完善的供电系统及紧急报警系统。供电系统中,会有尖峰、浪涌等不良现象发生,一旦发生,轻则断电重启,重则烧毁并引发火灾。这种情况下,UPS也无济于事。为避免对供电质量和造成不安全因素,可以使用电力净化系统。电源净化系统不仅保证电源质量,同时还可减少电磁污染,避免信息随电缆外泄。用多路供电接入企业机房及重要部门,降低了运行成本,又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2)计算机场地安全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如国标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等。《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规定了站址选择条件:计算机场地尽量建在电力、水源充足,自然环境清洁、通信、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应尽量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应尽量远离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应尽量建在建筑物的高层及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规定了温度、湿度条件并将它分成ABC三级;规定了照明、日志、电磁场干扰具体技术条件;规定了接地、供电、建筑结构条件等。

2.2.3统一容灾备份中心建设

无论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维护得多科学合理,故障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设计时都应考虑容灾解决方案,即统一容灾备份中心建设。基本思路是“数据冗余+异地分布”,即在异地建立和维护一份或多份数据冗余,利用数据的冗余性和地理分散性来提高对灾难事件的抵御能力。企业数据容灾,存储是基础,备份是核心,恢复是关键。信息网络采用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的混合方式,以确保数据或系统的安全。通过各种层面的冗余技术,减少单点故障;使用合适的备份技术实现针对各个位置存放的数据的保护、隔离和严格访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包括:存储磁盘的冗余设计,对系统盘采用RAID1技术,对数据盘采用RAID5技术。数据的冗余备份设计: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存放采用基于SAN架构的存储方案,在保证读取速度的同时,利用远程数据镜像和数据复制技术进行冗余备份,在区域性空难发生时能更大限度保证数据完整和安全。对核心业务的数据库数据,还可利用SQLServer自带的数据备份工具进行数据库文件备份,有效应对文件损坏或人为误操作带来的数据风险。对正常业务中关键数据或全业务数据进行保护,将主数据库的数据以逻辑的方式在异地机房建设一个同样的数据库,并且实时更新数据,当主数据库因灾损坏或失去,异地数据库可以及时接管业务,从而达到容灾的目的。

三、结论及展望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篇4

电子图书安全的本质是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和社会安全,而电子图书安全保护又是政府行为的体现,从战略上讲,有必要把握电子图书安全保护的一些战略控制点,如电子图书安全总体控制、计算机办公产品的信息安全设计与控制等。在电子技术日渐普及的今天,电子图书己获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年轻大学生的青睐。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突破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同时能够满足人们交流沟通的需求。但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更理性、更高效的安全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3],注重电子图书安全保护,对于加强电子图书安全,促进电子图书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电子图书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

风险存在于电子图书管理的方方面面,开展图书信息安全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图书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不仅仅是关注信息档案的现行效用和运行效率,以及是否及时归档等表面工作,而且还要创新档案工作者管理信息档案的思路。

(二)减少电子图书信息遭破坏所带来的损失的需要

图书档案信息遭破坏易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对于许多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来说,它们一旦被破坏,即意味着历史记录的丢失。即使软硬件修复后,信息系统即可恢复运行。但是人们为此付出的主要是经济代价或信息价值。

二、电子图书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电子图书安全管理是指保护电子图书中的信息系统相关资产免受任何可能的威胁和损失,保持其中信息资源完整性和可用性并保障其实现所设定信息服务和其它功能的行为。电子图书安全管理是基于电子图书的服务目标,结合业务流程,对所有这些要素进行适当调配、组织,确保其正常发挥作用的完整体系。电子图书安全主要包括安全政策、过程管理、访问控制、备份与容灾、应急响应等内容。

(一)电子图书安全的保障措施

电子图书只占用电脑的存储空间,而不会占用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因此,相比印刷图书,电子图书的馆藏更方便,检索也更便捷。但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及技术的应用、电子图书内容的保护、版权的维护等都需要引起图书馆的重视。在电子图书管理中,图书馆要根据具体的安全建设目标和战略,制订有效的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措施,对电子图书的数据库建设、图书馆管理运行、日常维护和服务进行持续的监控和改进,并形成完整的规章制度与流程规范,这些工作是电子图书管理安全管理的保障。

(二)电子图书安全的过程管理

就电子图书的内容保护而言,一种方式是将采购的电子图书存放在供应商的服务器里,图书馆提供链接,用户登陆供应商网站,在供应商服务器里浏览或者下载相关内容,这种方式的不足是,图书馆因此成了供应商的机构,丧失了它作为公益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位置。一旦电子书供应商退出服务领域,图书馆将要承担丢失电子图书的风险。此外出版商还要对这些存放在图书馆服务器中的电子书应用加密、解密技术进行版权保护。另一种方式是将采购的电子图书存放于图书馆的服务器中,用户通过登陆图书馆网站进行在线阅读,不过这需要图书馆硬件设备的支持[4]。所以在电子图书管理中,必须结合电子图书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过程管理目标。电子图书安全的过程管理体现在确立电子图书安全目标,建立组织架构,明确职责,进行角色分配、风险评估、安全审计、系统分类、制订预案、事故处理、回顾检查和改进的过程进行管理这些方面,并通过持续的执行这些过程管理使电子图书的安全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在电子图书的管理中,应根据具体实际,摸清现有系统的情况,对其范围内的信息系统相关资产所面对的各种威胁和脆弱性进行评估,对已存在的或规划的安全措施进行鉴定,了解其弱点、威胁和风险所在,制订相应的对策和预案,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三)电子图书的访问控制和环境安全

电子图书安全管理的访问控制包括:(1)由于电子图书的网络性和可达性,因此要建立全面的用户访问控制管理,避免系统的未授权访问。并应明确告知用户其可访问的权限,明确其权利及所承担的责任。(2)在电子图书服务中,应尽量关闭网络设备与主机系统不必要的服务端口,减少系统被非法利用与攻击的可能。利用应用与系统的分类采用不同的防护手段等级划分不同的防护区域,使外部非法访问内部服务器的可能降低。(3)电子图书管理环境安全的基本要求是确定物理环境安全区域,明确责任部门与人员,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并注意在防火、防水、配电、温湿度控制、防静电、防雷及电磁防护等物理安全方面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要加强机房环境的安全,应注意出入人员管理,对来访人员的控制,有必要时加强门禁控制与视频监控手段。

(四)电子图书的备份与容灾

电子图书的备份和容灾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以及相关资源确保既定的电子图书关键数据、处理系统和关键业务在灾难发生后可以恢复和重续运营的过程。电子图书的备份与容灾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异地备份方案。异地备份应注意信息资源的加密与传输中的一致性,以确保可靠安全与运营恢复。在电子图书安全管理中,可以根据需要分类分级制订备份与容灾预案。同时,要根据应用与资源的特性合理选择备份介质、频率周期,并定期检查及测试备份内容与恢复程序,确保在预定的时间内正确恢复。

(五)应急响应

电子图书管理应急响应包括应急计划和应急措施两个方面。电子图书管理应急计划的制订至少要考虑紧急反应、阻止事件发展、恢复措施三个因素。电子图书管理应急措施可以包括应急预案、软硬件备份、信息资源备份和快速恢复措施等。相关计划与措施都应注意做好测试、培训、演练与维护。可根据电子图书运行情况相关的安全预警信息,并根据安全事件的发展情况向公众或定义的用户群体公告信息。

三、结论与建议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篇5

工业以太网技术由于开放、灵活、高效、透明、标准化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在工控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两化融合”和物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工业领域。目前,超过80%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依靠工业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控制作业,如:电力、水力、石化、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2010年10月发生在伊朗核电站的“震网”(Stuxnet)病毒,为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最近几年,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攻击事件成百倍的增长,引发了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用户的高度重视。今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3年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强调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四大领域之一。2011年工信部451号文件《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中更明确指出,有关国家大型企业要慎重选择工业控制系统设备,确保产品安全可控。现在,国内大型企业都把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建设提上了日程。如何应对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企业信息安全现状

目前,虽然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国内企业集团等都开始重视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并开始研究相应的对策,但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1)信息安全专责的缺失:国内信息安全专门型人才比较缺失,很多企业甚至没有专门负责信息安全的专员;(2)制度形式化: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可以有效的防范最基础的安全隐患,可是很多企业的管理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威胁工控系统信息安全的隐患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进入企业系统内;(3)安全生产的矛盾现状:保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营是企业的首要目标,而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案部署又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部分企业消极应对信息安全的部署。

3常见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面对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很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出了各自的安全策略,强调的是“自上而下”、注重“监管”和“隔离”的安全策略。由于企业内部产品、设备或资产繁多,产品供应商较多,“监管”系统无法“监视和管理”企业内部庞大的设备或资产,导致部分系统依然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同时,这些解决方案部署时又面临投资比较大,定制化程度比较高等缺点。有的企业通过在企业系统内部部署“横向分层、纵向分域、区域分等级”的安全策略,构建“三层架构,二层防护”的安全体系。这些解决方案又面临着“安全区域”较大,无法避免系统内部设备自身“带病上岗”的现象发生。如何在企业内部高效部署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同时又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增加企业的负担,同时又不增加将来企业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对维护人员的能力等的过渡依赖,是企业部署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时面临的现实问题。

4符合国情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针对这种现状,施耐德电气将原来“从上到下”的防御策略逐步完善为符合中国客户实际应用的、倡导以设备级防护优先,兼顾系统级和管理级防护的“自下而上”的三级纵深防御策略。其中,设备级防护是整个安全防护策略的核心和基础。

4.1设备级防护

企业内部的系统从管理层、制造执行层到工业控制层都是由不同的资产或者设备组成的,如果每个单体资产或者设备符合信息安全要求,做到防范基本的信息安全隐患。这些资产或者设备集成到企业系统中就可以避免“带病上岗”的现象,作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可以有效的防范针对这些设备或资产的各种安全威胁。施耐德电气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积极推进构建安全、可靠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率先在工业控制设备集成信息安全防护体系:(1)集成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昆腾PLC产品率先通过了国家权威信息安全测评机构的双重产品安全性检测,成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通过并获得此类检测认可的PLC产品。在企业内已经运行的昆腾PLC可以通过升级固件的方式达到信息安全要求,大大的减少了企业在部署信息安全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还可以减少对技术人员技能的要求;(2)SCADAPack控制器内嵌的增强型安全性套件:IEEE1711加密和IEC62351认证以及时标等安全功能,最大化系统的安全性,确保远程通信链路不被恶意或其他通信网络干扰破坏,有效的提升了信息安全功能;(3)针对所有的控制系统还可以采用软件安全属性的辅助设置功能,如增加访问控制功能、增加审计和日志信息、增加用户认证和操作、采用增强型密码等措施,增强和加固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功能。

4.2系统级防护

主要是通过优化和重建系统架构,提升控制系统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保证企业系统的“横向”、“纵向”、“区域”间数据交互的安全性。(1)施耐德电气的ConneXium系列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的MAC的地址绑定、VLAN区域划分、数据包过滤、减少网络风暴等影响保证了工业控制系统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ConneXium系列工业级防火墙产品可实现针对通用网络服务、OPC通讯服务的安全防护之外,还可实现所有工业以太网协议的协议包解析,有效的防范了威胁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隐患。同时,软件内置的针对施耐德电气所有PLC系列的安全策略组件以及模板模式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可用性。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篇6

紧紧围绕“一强三优”发展战略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更新安全理念,树立科学安全观;以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为首要任务,强化电网安全措施;以杜绝人员责任事故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严厉打击违章违纪,全面实现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确保湖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二)工作目标

突出“三保”:保命、保网、保主设备。

确保“六无”:无生产人身死亡事故、无重大电网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水电厂垮坝事故、无重大生产场所火灾事故、无特大交通事故。

实现“三少一杜绝”:减少一般电网和设备事故、减少输电线路一类障碍、减少违章违纪、杜绝110千伏及以上恶性误操作事故。

(三)具体工作意见

第一条建立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常态机制。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是公司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的重大战略,是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稳定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为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要制订安全生产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工作制度,建立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工作的常态机制。二是在认真总结2006年安全生产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无违章工作现场”活动,以保护人的生命、杜绝责任事故、确保电网平安为根本目的,把工作重心放在员工、班组、作业现场,深入落实公司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十条措施》的实施意见。三是建设“平安文化”,培育“平安理念”,树立“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大力营造“以人为本、珍惜生命、遵章守纪、安全文明”的氛围,让“奉献爱心”融入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夯实和谐企业的基础,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

第二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实现2007年安全生产目标。按照公司决定,2007年为“安全生产年”。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深刻领会活动的重要意义,扎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活动。一是要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按照公司“安全生产年”活动方案进行部署和安排,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和措施,落实各项工作的部门、责任人,确保取得实效。二是要广泛宣传动员,应充分运用公司系统广播、电视、报刊、安全信息平台等媒体,大力宣传“遵章守纪,构建和谐”的主题,大力宣传公司《安全生产“违章下岗”实施规定》,以“三铁”反“三违”,树立“遵章光荣、违章下岗”的良好意识,保障员工平安。三是通过开展一系列安全活动,落实“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措施,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领导更加重视、气氛更加浓厚、措施更加得力、员工更加自觉、设备更加健康、电网更加安全,全面实现2007年安全生产目标。

第三条加强管理,强化措施,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公司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加强电网管理方面,一是坚持电网统一调度,严肃调度纪律,严格执行调度规程和有关规定,保证生产、调度系统指令畅通,切实维护好电网运行秩序。二是根据电网负荷、设备健康状况等运行情况的变化,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按照规定留有必须的旋转备用和事故备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和可靠供电。三是要认真吸取国内外电网事故教训,积极开展大电网安全稳定问题及低频振荡问题的研究,完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利用科技手段,加强低周低压减载装置管理,构筑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三道防线”。四是提高电网事故应急处理水平,根据电网运行特点,制定电网事故处理预案和滚动修编黑启动方案。重点落实防止枢纽变电站全停和保厂(站)用电措施,组织实施电网反事故演习,提高调度、运行人员处理事故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做好各类安全检查工作,认真开展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安全大检查工作,做好重要政治活动和节假日保电检查及各类专项安全检查工作。检查工作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力戒形式主义,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重点、有落实、有反馈。

在强化继电保护专业管理方面,一是针对2006年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认真做好电网元件、35千伏及以下重合闸等保护、自动装置的技术监督工作,排查整改设备隐患,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二是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网事故十八项重大反事故措施》,各单位要对照继电保护反措相关要求,全面检查落实反措情况,明确时间要求和责任人。三是加强继电保护全过程的技术监督,依据相关技术规程、规范,重点做好继电保护装置和综合自动化装置投产验收工作,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未落实的工程项目,不得交接和验收。

在生产技术管理、监督工作方面,一是开展对设备的整治,使设备更加健康。二是推进设备评估,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以设备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以主变压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2007年要对40%以上已到大修期限的主变压器进行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重新确定大修时间。三是强化设备薄弱环节的监督,发挥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在技术监督方面的作用,及时排查、整改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四是落实电力设施保护的技防和人防措施,保证设备安全。

第四条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开展好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价工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规范》要求,一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的研究及试点工作。以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预防意识和基础管理,针对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防范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的安全风险评估标准,通过对人的行为以及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进行评价,找出存在问题,提高防范风险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措施,消除隐患,努力减少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二是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着力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宣传动员和教育培训工作,使各级人员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增强员工安全风险和危害的辨识能力,为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做好准备。三是试点单位(长沙、株洲、永州电业局和东江电厂)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安全风险评估两个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组织评估,加强过程控制,注重实效。公司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积累和总结经验,以便推广和持续改进。四是做好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好输电网、县级企业、并网电厂设备和基建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评价工作,组织排查电网薄弱环节和设备重大隐患,实施重大隐患监控整改,实现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闭环管理。通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价工作,逐步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安全管理从事后管理向预防管理为主转变,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第五条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各类应急预案。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一是要落实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建立各级应急机构,健全抢险救灾物质的储备制度,配齐专(兼)职人员,组建应急抢修队伍。二是要规范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结构,补充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各单位要定时间、定部门组织编写好各类应急预案,做好评审和上报备案,确保预案符合实际,以满足各类突发事件的需要。三是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四是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社会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要求,促进应急处置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五是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监督14个地级城市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预案编制、演练和评估工作及电厂的黑启动工作方案编制、演练和评估工作,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

第六条深入推进反事故斗争,减少事故。反事故斗争是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的长期任务。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的要求,继续深入落实公司反事故斗争二十七条措施,切实抓好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面的“对照检查”,落实安全责任制。二是要把反事故斗争与安全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与公司安全目标结合起来,突出开展反人员责任事故的斗争。各单位都要制定实施措施,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充分吸取国外大面积停电事故和去年华中电网“7.1”大面积停电事故教训,开展隐患排查与治理,强化电网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电网事故。四是与重大设备事故作斗争。开展主设备隐患清理整治工作,对可能构成重大设备事故的主设备建立档案,重点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设备隐患。在变电方面,开展变压器专项整治活动,大幅度减少变压器(和高抗)强迫停运事件。进一步做好变电站的接地改造工作和220千伏变电站瓷瓶探伤技术的监督及红外测温工作,开展变电站直流系统和非电量保护的全面清查与整改,减少故障。在输电方面,进一步做好输电线路防雷击、防污闪、防山火、防冰灾工作和红外测温工作,重点对35千伏及以上运行年限超过30年的老旧输变电设备或缺陷较多的设备进行综合治理,减少线路故障率。在基建方面,重点突出对大型施工机具缺陷的排查。在水电厂方面,要突出大坝和主机、主变的技术监督工作,提高水电厂设备健康水平。

通过反事故斗争,杜绝由于人员责任、设备问题和外部因素造成的人身、电网、设备事故,确保公司2007年度安全目标的全面实现。

第七条落实安全监督体系职责,强化专项安全监督。为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监察体系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常规监督、专项监督、事故监察三者相结合的监督机制。落实安全监督职责,要强化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的监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不断强化执行力。要进一步落实事故监察职责,严格贯彻执行《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和《国家电网公司人身伤亡统计分析管理规定》,做好事故调查处理与统计分析工作,按照“四全”安全监督与管理要求,将农电生产和人身伤亡事故、通信安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统一纳入事故管理体系。全面开展人身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掌握事故规律,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采取预防措施。在开展专项安全监督方面,针对2006年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一是开展以防人员责任事故为主的现场专项安全监督,着重贯彻新《安规》,重点打击26种严重违章行为,减少直至杜绝人员责任事故。二是开展应急预案专项安全监督,督促应急体系的建设,补充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速度。三是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的专项安全生产监督,促进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将作业中的风险降到最低,有效防范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四是开展班组建设专项安全监督,以班组建设安全管理部分为标准,以现场安全管理为重点,强化基础管理,促进创建“无违章班组”和“无违章工作现场”活动的开展,夯实企业的安全基础。五是开展“两措”费用落实情况的专项安全监督,督促各单位足额划拨“两措”费用,保证“两措”费用真正落到生产一线。六是开展交通安全专项监督,监督《七项硬性措施》贯彻执行情况,确保交通安全。七是开展消防专项监督,重点是无人值班变电站消防报警装置是否完好和消防设施是否齐备。

第八条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全面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工作机制。一是要突出分层次、分级培训,充分发挥基层班组和车间的作用,建立车间、班组培训制度,并下达培训次数、指标,检查考核培训效果;二是要突出针对性,注重现场培训、岗位培训和实际操作,缺什么,补(培训)什么。对厂、局(公司)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要集中组织,分批开展,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现代安全管理知识等,提高领导干部安全管理水平。今年要对安监人员组织持证上岗培训,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规程规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监察人员业务能力。对一线人员的培训重点是岗位技能、标准化作业和《安规》培训,做到真正懂业务、懂技术,熟悉标准,能实施标准化作业,做到持证上岗。新人员入厂培训,要强化纪律教育,必须将26种严重违章行为作为重点培训内容,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样提出来,使他们牢牢记住,为以后拒绝违章打下基础。针对2006年作业现场中出现的违章现象,必须强化《安规》、“双票”、“26种严重违章行为”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等安全规程制度的培训,注重提高解决岗位实际问题和“三不伤害”的能力,让大家读规程、懂规程,做到按章指挥,照规程办事。

第九条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安全监督与管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对基建安全管理的规定,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若干规定》,规范建设项目全过程安全监督与管理。一是要加强基建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力度,各施工基建单位一定要根据各自施工能力承接业务,不得超能力承接,再层层转包。对电网新、改、扩建工程,必须组织技术力量,妥善管理,精心组织施工,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安全。送变电公司要特别加强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定期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督促落实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确保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安全;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落实项目法人的安全责任和监理部门责任制,加强对各类危险场所、重要施工作业点的安全监理,以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安全。三是要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继续开展安全文明施工竞赛活动,全面推行安全性评价,对500千伏电网工程都要进行施工项目安全性评价,严格执行危险点分析和安全预控措施。四是要加强外包施工队伍的管理,发包单位必须严格审查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资质,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坚决不能录用。在签订合同时应有“如果分包方不遵守安全规程,甲方可以随时更换”的条款,促使他们加强安全管理。发现外包员工违规,要马上清退。五是要按照公司要求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以规范基建工程分(承)包工程安全管理,降低企业安全风险,严禁以包代管。六是要认真吸取“7.4”和“11.19”事故的教训,开展施工机械安全隐患专项安全监督,仔细排查,杜绝各类施工机械超期服役,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七是严格招投标管理,加强承包商和供货商资质管理和业绩考核,推行安全业绩与工程项目招投标联动机制。八是要关心关爱施工单位一线人员、农民工的基本利益,充分调动积极性,构建和谐文明施工氛围。

第十条落实责任,强化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职责规范》的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农电六项机制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一是理顺农电安全保证和监督体系的关系,做到职责明确,界面清晰,农电安全保证体系以安全管理为主,农电安全监督体系以监督为主,按照职责分工全面落实各自的责任。二是进一步落实农电监督体系的职责,规范农电安全事故调查监督统计考核机制,将农电生产人身事故纳入各级安全监督事故调查统计体系,按照农电安全管理考核制度,统一监管考核。三是为防止农电人身事故,要立足农村供电所,全面落实“三防十要”反事故措施,开展农电标准化作业,强化作业现场安全风险防范,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杜绝工作的随意性,确保现场安全。四是继续开展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今年完成全部县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查评工作,夯实农电安全基础。五是加强农电员工的培训教育,开展县供电企业负责人、供电所长、工作负责人的《安规》和安全知识调考工作,提高安全技能和防范意识,提高遵守工作纪律和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六是进一步做好农村安全用电“三道防线”的构建工作,第一是做好农村安全用电宣传工作;第二是做好台区总保护和家用漏电保护器使用的调研,规范台区总保护器的运用,提高台区总保护器的安装率、投运率和正确动作率;第三是加大整治低压线路工作的力度,着力整治农村危及人身安全的低压线路,防止对地距离不够或线路断线导致的事故。

第十一条加强多经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对多经系统安全管理的规定,在安全管理上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多经系统要加大力度,提高安全管理和监督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监督体系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的作用。二是针对多经系统施工队伍杂,“三工”、外聘劳务队伍多的特点,要参照基建系统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外包队伍和“三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严格审查外包队伍的安全资质,签订合同及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职责。三是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认真审查施工“三措”,在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上禁止以包代管。四是原则要求“三工”人员应从有法人资质的劳务队伍中招用,降低企业安全风险。超级秘书网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篇7

关键词: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

一、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电力二次系统包括电力监控系统、电力通信及数据网络三方面。电力监控系统,是指用于监视和控制电网及电厂生产运行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处理系统及智能设备,包括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换流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广域相量测量系统、负荷控制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和水电梯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实时电力市场的辅助控制系统等。电力通信是指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设备。数据网络,是指各级电力调度专用广域数据网络、电力生产专用拨号网络等。

电力二次系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安全问题:①管理区和生产区存在双向的数据交互;②缺乏加密、认证机制,没有入侵检测等预警机制;③没有漏洞扫描和审计手段,接人存在安全隐患;④病毒代码手动更新难以及时,厂站端各种站、工控机防病毒管理困难;⑤地、县调系统结构复杂,数据交换缺乏规则。

二、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

1.明确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目标。

建立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抵御黑客、病毒、恶意代码等通过各种形式对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发起的恶意破坏和攻击,特别是能够抵御集团式攻击,以防止由此导致一次系统事故或大面积停电事故及二次系统的崩溃或瘫痪。

2.制定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根据《电网与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应具有以下原则:在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中,安全等级较高的系统不受安全等级较低系统的影响。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等级高于电力管理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电力监控系统必须具备可靠性高的自身安全防护设施,不得与安全等级低的系统直接相联。

3.拟定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的安全分区。

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内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原则上可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生产控制大区可以分为控制区(安全区I)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管理信息大区内部在不影响生产控制大区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企业不同安全要求划分生产管理区(安全区III)和管理信息区(安全区IV)。不同的安全区确定不同的安全防护要求,从而决定不同的安全等级和防护水平,阻断非法访问、操作和病毒侵害。

安全区I,即实时控制区,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度员中心EMS系统和广域相量测量系统等系统构成,是安全保护的重点与核心,凡是实时监控系统或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系统其监控功能部分均应属于安全I区。其为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安全防护的重点与核心,能够直接实现对二次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具有纵向使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或专用通道的典型特征。

安全区II,即非实时控制区,主要由负荷控制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等部分组成,不具备控制功能的生产业务系统,或者系统中不进行控制的部分均属于安全Ⅱ区。其所实现的功能为电力生产的必要环节,可在线运行,但不具备控制功能。

安全区III,即生产管理区,主要由EMS资料平台、气象信息接入、生产管理系统、报表系统(日报、旬报、月报、年报)和信息翻览WEB服务器等部分组成。本安全区内的生产系统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可以提供WEB服务。该区的外部通信边界为电力数据通信网(SPTnet)。

安全区IV,即管理信息区,主要由管理信息系统、办公管理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组成,该区的外部通信边界为SPTnet及INTERNER,所有办公PC应部署正版软件和网络防病毒措施,及时进行更新。

4.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策略

要根据管理信息大区安全要求,在管理信息大区应当统一部署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和恶意代码防护系统等通用安全防护设施。要按照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的安全要求,在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必须设置经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同时隔离强度应接近或达到物理隔离。要根据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安全区之间的安全防护要求,在控制区与非控制区之间应采用国产硬件防火墙,具有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或相当功能的设施进行逻辑隔离,以禁止安全风险高的通用网络服务穿越该边界。要依照在生产控制大区与广域网的纵向交接处安全防护要求,在生产控制大区与广域网的纵向交接处应当设置经过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或者加密认证网关及相应设施,实现双向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

要根据处于外部网络边界的通信网关安全防护要求,对处于外部网络边界的通信网关,应进行操作系统的安全加固,并根据具体业务的重要程度及信息的敏感程度,对生产控制大区的外部通信网关应具备加密、认证和过滤的功能。还应依照对电力监控系统的备份及恢复的安全防护要求,定期对电力监控系统关键业务的数据与系统进行备份,建立历史归档数据的异地存放制度,确保在数据损坏或系统崩溃的情况下快速恢复数据与系统,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并对关键主机设备、网络设备或关键部件进行相应的冗余配置,安全I区的业务应采用热备份方式,其它安全区的业系统可根据需要选用热备份、温备份、冷备份等备份方式,以避免单点故障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结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电力生产安全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除了依据国家规定建立可靠的网络安全技术构成的安全防护体系外,还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才能真正达到保证网络安全的目的。电力二次防护系统是自动化系统的支撑平台,二次防护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的保障。同时,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是一个动态的工作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或者目标。随着风险、人员,技术不断地变化发展,以及应用环境的发展,安全目标与策略也发生着变化,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管理需要不断跟踪并应用新技术,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加强管理,才能保障电力行业安全稳定、高效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劲.论述广西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J].广西电力,2005(4)

[2]李志杰,牛玉臣,阎明波.调度自动化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J].电工技术,2006(12)

[3]张晓阳.电力行业二次安全防护解决方案[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8(8)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1篇8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优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X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39101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要解决好上述诸多问题,不仅要提高井下供电安全、可靠的认识和意识,同时还应结合井下供电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法措施,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预防漏电和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已成为每个煤矿机电工作人员研究的重要内容。

1.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的技术要求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中,第441、442条中明确规定,不仅井上需采取两回路电源供电运行方式,同时还将两回路供电运行方式技术规定延伸到井下采区变(配)电所中,这样可以确保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要求向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井下变(配)电所必须采用分列运行方式等,这样可以确保井下通风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井下两回路供电电源采取并列运行,即按照一用一备和分列运行方式进行供电。另外,要结合井下采区供电机电设备的种类和负荷等级,确定合理的供电方案和运行方式,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井下作业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进行。

2.井下供电优化布设方案

井下供电电源由地面变电所经二台升压隔离装置后,向井下采区作业面进行供电。地面上两台升压隔离装置采取一用一备运行方式,即:一台运行、另一台带电备用,通过双电源向井下采区作业面上的所有电气设备、照明、动力设备等用电设备进行安全可靠供电。井下变电所馈电盘柜向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等提供双回路电源进行供电。井下动力电压等级按照机电设备功率容量按照6.3kV、660V、380V进行优化布设,照明、信号以及煤电钻等电气设备按照127V进行供电,交流控制回路按照36V进行供电。

井下所有供电系统均需要建立完善匹配的漏电保护体系,通过低压漏电保护器馈电开关实现漏电保护,避免漏电触电事故发生。井下按照规范要求均设置完善的接地网和接地极,并通过接地铜线、接地扁钢、等电位联结体等,构成完整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系统接地,通过汇集到井下主接地极中,构成一个完善的全矿井可靠接地网,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井下高低压电动机均选用矿用低压磁力启动器或真空启动器进行控制,同时在电机控制箱内装设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装置,为电动机的短路、过流、漏电等进行综合防护。在采区掘进工作面上,通过完善的继电保护闭锁装置实现风电、瓦斯电等闭锁工作,同时在回采工作面上构建完善防护系统实现瓦斯电闭锁。

3.提高煤矿井下供电安全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3.1提高井下供电可靠性

当煤矿井下一类负荷出现供电中断时,将会引起严重的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不仅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造成巨大社会负面影响。所以,必须保证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每一矿井均必须采取两回电源进行供电,且对于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立井提升系统等一类负荷,必须从井下变(配)电所中采取两路互为备用电源进行供电。井下供电双回电源回路,必须引自不同的发电厂或变电所,并配置完善可靠的自动切换装置,一旦工作电源回路出现故障,则会通过自动切换装置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回路,快速恢复供电,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可靠性。为了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井下供电的两回电源回路应单独设置,不得与其他负荷进行分接共用。

3.2合理优化布设提高供电安全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较为恶劣,且安全威胁影响较多,为了提高井下长距离供电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合理优化布设供电系统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取提高井下供电电压等级、装设相敏装置、分列分段供电、增大供电电缆经济截面、合理调节供电方案等技术措施,同时结合加大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力度等管理措施,确保井下供电具有较高安全可靠性,保证井下作业安全。

3.3完善继电保护设备系统

完善井下供电继电保护方案,改善继电保护装置系统,提高供电系统故障或事故工况下动作选择性、可靠性和速动性。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等高压动力设备、控制设备等,均需按照要求设置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等保护功能。煤矿应根据井下作业用电负荷类型、保护等级、分布位置、使用频率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井下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的优化设计,同时应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措施、设备装置等,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供电故障或事故影响范围,同时提高故障或事故排除速度,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3.4加大井下供电设施检修维护力度

煤矿井下供电设施要随用电设备功率容量、性能等参数的变化,及时准确做出相应及时升级改造。严格按照检修维护计划,对井下供电设备及时完善可靠的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具有较高性能水平。维护检修过程中,一旦发现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存在防爆性能下降、遭受破坏等现象时,必须采取更换处理,严禁继续在井下采区作业面上继续使用。对于陈旧或不符合安全规程的机电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处理,减少设备故障发生,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3.5引入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引入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对井下供电设备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利用井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在监测井下电网、电气设备运行工况性能的同时,还可根据安全监测系统所检测到的相关特性数据,判断井下供电系统故障或事故的特征性质,快速准确的判断供电事故发生区域,便于制定高效合理的措施快速准确切断相应事故区域的电源,确保非故障区供电安全。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篇9

【关键词】电力;信息网络;网络安全;防范对策

在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下,电力系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加,信息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体现了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在现有电力信息网络平台下,做好安全防范机制是不可缺少的,电力企业要狠抓信息网络安全的维护,消除潜在性的信息网络安全事故隐患。因此,需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防范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对策,从而提升信息网络安全标准。

1电力信息网络的需求性

当前,随之时代的进步,区别于早期的纸质文件及办公流程,如今的电力系统更多的运用了基于信息网络的信息系统进行各类业务的处理,从营销业务使用的电力营销系统、电能量计费系统到企业管理用到的OA协同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及生产业务用的GIS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等,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有着相对应的信息系统,电力系统资源及流程的整合基本都依靠着信息系统来进行处理和管控。在此基础下,对于信息网络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开展应具有多面性,对网络的稳定性、扩展性、安全性都要有所考虑,这些都是提高网络建设的关键,也是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基础。

2电力信息网路安全的重要性

由于当前电力系统对于信息系统非常依赖,各个业务领域都有对应的信息系统,所以承载着信息系统的信息网络的安全方面将非常的重要,而信息网络自身的脆弱性又导致了信息网络容易被攻破的风险很高。管理、营销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企业信息泄露或是客户信息泄露,在生产业务方面,在电力系统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如变电、发电、输电、用电及配电等环节,信息网络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系统保护、调节、控制还是系统通信,都少不了信息网络的参与,如果在生产方面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轻则造成系统瘫痪、无法操作等,严重的可造成设备故障或者电网停电等。所以当下电力系统的信息网络安全维护变得非常重要,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以及信息系统的高效性,确保信息不被丢失、篡改和损坏,这些都是提高电力信息网络运行效率的关键,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性意义。

3风险因素分析

3.1信息网络自身的脆弱性

信息网络本身存在着脆弱性,在信息的输入、处理、交换、传输、存储以及输出的过程中信息容易出现被破坏、篡改、伪造、窃取以及存储介质的损坏等情况;通信光缆的易损坏也很容易信息网络的中断;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协议等环节存在的漏洞都是普遍的安全隐患。

3.2信息安全意识的薄弱

在很多企业来说,由于对信息网络本身不够了解,很多职工对信息安全上的意识非常薄弱,比如个人终端账户能不用密码就不用密码;信息系统账户能用简单密码就不用复杂密码;内网终端能共享文件、打印机就不用U盘;杀毒软件安装后从来不做扫描;能使用账户密码登陆系统就不用KEY身份认证等等。

3.3其他外力因素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造成的威胁;电磁泄露、雷击、火灾等环境安全构成的威胁;设备故障或工作人员误操作从而导致的事故等。

4防范对策讨论

4.1加强管理方案

我们要知道,没有任何设备和技术能够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在任何企业中,管理制度和标准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制定好对于电力信息网络相关的一系列管理标准及制度并严格执行。信息网络管理部门应做好事故预想、应急预案;保证网络设备有着后备应急资源;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对信息网络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及处理能力。而其他的业务部门也需要定期进行信息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自我信息网络安全意识。

4.2网络架构的优化

可以通过构建A、B两路通信通道,利用物理隔离和需求切换来提升信息网络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对重要站所或办公大楼建设第二路由,能很好的消除各类因外力事件造成的网络中断事故。利用防火墙进行边界防护,作为网络安全中的重要防护措施,防火墙在网络的建设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实行“网络隔离”,把内网(这里定义为电力系统内部的综合数据网、调度数据网等)和外网(定位为英特网)之间添加物理隔离装置,而互联网的出口统一至省电力公司一级,地市级公司及各分公司统一从省电力公司出口访问互联网,外网应用系统与内网相关系统的访问(例如支付宝预交电费等业务)必须通过隔离装置及防火墙进行。

4.3建立访问控制

引入网络准入控制系统,目前比较主流的控制系统有联软科技准入控制系统(UniNAC),利用此系统配置网络准入控制:从接入层对访问的用户进行授权控制,根据用户身份严格控制用户对内部网络访问范围,确保企业内网资源安全;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还必须通过终端完整性检查,查看连入系统的补丁、防病毒等功能是否已及时升级,是否具有潜在安全隐患;对通过身份认证但未满足终端安全检查的终端不予以网络接入,并强制隔离,提示用户安装相关补丁、杀毒软件和安全设置等;对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的访问进行认证管控。

4.4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响应力

我们电力企业强调的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但是前边提到过,网络的安全是没有100%的防范可能的,在上面提出的防范策略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提升对可能产生的信息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处理的响应能力。(1)建立一套合理的响应机制,并安排好处理问题所需的资源以及人员配置。(2)要定期对各信息系统以及重要资料进行备份,并做异地存储,要做到随时对信息网络及系统进行恢复。(3)先查出事件原因,然后提出控制措施,在分析事件的处理办法。(4)待事件完全处理完毕后,事件已清除或者控制后,恢复网络运行以及系统或数据备份的恢复,并做好相关记录。

5结论

总之,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发展是动态的,随着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不能一层不变的维持现有的信息网络安全维护方案,在现有的信息网络安全方案下,还应该定期调整安全策略,进行安全评估,改进安全方案。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建设更为先进的信息网络安全维护平台,最大限度的保障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充分发挥电力信息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作用,构建信息化的电力企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宋宏艳.浅析电力信息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

[2]张文晋.实现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思路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16).

[3]赵亮.物联网和云计算对等级测评的影响探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03).

[4]马文,江翰,彭秋霞.电力信息安全基线自动化核查[J].云南电力技术,2013(01).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

1电信网络安全及其现状

狭义的电信网络安全是指电信网络本身的安全性,按照网络对象的不同包括了PSTN网络的安全、IP/Internet网络安全、传输网络安全、电信运营商内部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广义的网络安全是包括了网络本身安全这个基本层面,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信息安全和业务安全的层面,几个层面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安全体验。

电信运营商都比较重视网络安全的建设,针对网络特点、业务特点建立了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我国电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早。2000年,原中国电信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着力建立中国电信自己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分为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管理体系中,包括组织体系、策略体系和保障的机制,依据组织保障策略引导、保障机制支撑的原则。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突飞猛进,单靠纯粹的管理和应急相应很难完成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为此,建立了网络安全基础支撑的平台,也就是SOC平台,形成了手段保障、技术保障和完备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完成中国电信互联网的安全保障工作。这个系统通过几个模块协同工作,来完成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控,完成对网络安全工作处理过程中的支撑,还包括垃圾邮件独立处理的支持系统。

然而,网络安全是相对的。网络开放互联、设备引进、新技术引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存在等,造成了网络的脆弱性。当电信网络由封闭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系统向基于开放、IP数据业务转型中,安全问题更加暴露。从狭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随着攻击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工具的获得越来越容易,对网络发起攻击变得容易;而运营商网络分布越来越广泛,这种分布式的网络从管理上也容易产生漏洞,容易被攻击。从广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业务欺诈、垃圾邮件、违法违规的SP行为等,也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2电信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2.1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给电信网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传统电信网的业务网和支撑网是分离的。用户信息仅在业务网中传送,信令网、网管网等支撑网与业务网隔离,完全由运营商控制,电信用户无法进入。这种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电信用户非法进入网络控制系统,保障了网络安全。IP电话引入后,需要与传统电信网互联互通,电信网的信令网不再独立于业务网。IP电话的实现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TCP/IP协议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引入传统电信网。IP电话的主叫用户号码不在IP包中传送,一旦出现不法行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执法机关,确认这些用户的身份需要费一番周折,加大了打击难度。

2.2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给电信网的安全保障带来不确定因素

NGN的引入,彻底打破了电信网根据不同业务网分别建设、分别管理的传统思路。NGN的引入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从网络安全方面看,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NGN的引入可能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此外,3G、WMiAX、IPTV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都有可能给电信网的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用户向网络侧发送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每一个用户都有能力对网络发起威力较大的拒绝服务等攻击。如果这些宽带被非法控制,组成僵尸网络群,其拒绝服务攻击的破坏力将可能十分巨大。

2.3运营商之间网络规划、建设缺乏协调配合,网络出现重大事故时难以迅速恢复

目前,我国电信领域基本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格局。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还不尽完备,电信市场多运营商条件下的监管措施还不配套,给电信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如在网络规划建设方面,原来由行业主管部门对电信网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现在由各运营企业承担各自网络的规划、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明显弱化。一旦出现大面积的网络瘫痪问题,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能否互相支援配合就存在问题。

2.4相关法规尚不完善,落实保障措施缺乏力度

当前我国《电信法》还没有出台,《信息安全法》还处于研究过程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且缺乏操作性。在规范电信运营企业安全保障建设方面,也缺乏法律依据。运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多地关注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网络安全相关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相对滞后。

3电信网络安全防护的对策思考

强化电信网络安全,应做到主动防护与被动监控、全面防护与重点防护相结合,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3.1发散性的技术方案设计思路

在采用电信行业安全解决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关键资源进行定位,然后以关键资源为基点,按照发散性的思路进行安全分析和保护,并将方案的目的确定为电信网络系统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安全系统,使其具有统一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统一的接口、统一的协议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的规范。

3.2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网络层安全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控制不同的访问者对网络和设备的访问;划分并隔离不同安全域;防止内部访问者对无权访问区域的访问和误操作。可以按照网络区域安全级别把网络划分成两大安全区域,即关键服务器区域和外部接入网络区域,在这两大区域之间需要进行安全隔离。同时,应结合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需要,与实际应用环境、工作业务流程以及机构组织形式进行密切结合,在系统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包括企业级的网络实时监控、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入侵行为取证等,形成综合的和全面的端到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从而大大加强系统的总体可控性。

3.3网络层方案配置

在电信网络系统核心网段应该利用一台专用的安全工作站安装入侵检测产品,将工作站直接连接到主干交换机的监控端口(SPANPort),用以监控局域网内各网段间的数据包,并可在关键网段内配置含多个网卡并分别连接到多个子网的入侵检测工作站进行相应的监测。

3.4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配置方案

由于电信行业的网络系统基于Intranet体系结构,兼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特性,是一个充分利用了Intranet技术、范围覆盖广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它面临的安全性威胁来自于方方面面。每一个需要保护的关键服务器上都应部署核心防护产品进行防范,并在中央安全管理平台上部署中央管理控制台,对全部的核心防护产品进行中央管理。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篇11

[关键词]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防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261-01

随着各级网络技术的延伸与扩展,网络规模日趋庞大,技术成分更加复杂,电网调度在自身规划中的安全隐患与设计缺陷不断暴露,成为我国电网安全运行的重大阻碍。因此积极推动实现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升级改良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调度的重点工作。

一、管理制度安全

管理制度是保证调度数据网运行安全和使用效率的基础,在控制网络运行期间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让数据网得到充分运用。制度安全是整个安全防护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需要顾及多项不同工作的安全保障制度,如:安全防护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网络设备管理制度、操作安全管理制度、值班登记制度等等,同时还要编制科学的防范体系,维持整个制度管理方案的正常执行,从而保证网络使用单位及部门之间协调工作。作为电力企业的网络维护人员,应参照调度数据网自身面临的诸多网络安全威胁,积极创建一套适合本地数据网络现状的安全防护体系,一般需涉及的内容包括制度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并做好应急预案及演练工作,确保紧急情况下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物理环境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指电力周边设施对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的影响,这是调度数据网络安全的前提。安全高效的物理环境可以保护数据网免受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及个人操作事物的影响。物理环境主要包括基本的机房环境、电力调度场地及对应的供电设备安全。积极做好机房环境优化,设置必要的设备防盗防护体系,处理好日常的防雷、防静电等,在物理环境的优化上要根据具体数据网的特点进行合理布置。

三、网络运行安全

1.设备安全

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运行要立足于调度数据网内各项设备功能的发挥,只有在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对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需从不同角度进行,一般采取的措施包括:

(1)账号安全。账号的存在是为了对网络访问者进行验证,避免非法者进入网络系统而造成损坏。保护账号安全主要应利用设备自身的用户管理机制来做好账号管理工作,对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有效控制。在主要网络设备上应对用户选择2种及以上组合鉴别技术进行身份验证,同时还应具有登陆失败处理功能,对身份验证失败的用户进行处理,并告警提示。

(2)配置安全。对电力数据网内的重要数据信息定期实行备份处理,并且对每一次关键设备上的配置修改都进行记录,这样才能保证设备档案信息的有效性。

(3)审计安全。根据《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试行)》,整个调度网络系统还应具备审计功能,可以对系统中的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以供日后分析。

(4)维护安全。即平时要定期安排技术人员进行设备巡视,检查配置文件的完整性和无错误,并定期升级设备操作系统,防止由于系统漏洞造成的系统崩溃及安全问题。

2.结构安全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或设备与传输媒介形成的结点与线的物理构成模式。良好的网络结构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通信速度,并减轻网络通信负荷,保证主要网络设备在业务高峰期正常进行数据传输。保证调度数据网的结构安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使用冗余技术来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提供主要网络设备、通讯线路的硬件冗余;

(2)按照业务的重要性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从而保证在网络高峰期优先保障重要业务的带宽;

(3)对每个业务系统单独划分安全域,每个域的网络出口唯一;(4)做好维护工作,如绘制网络拓扑图、填写设备IP登记表等,并及时更新。

3.边界防护及访问控制

很多入侵者都是通过访问的途径非法控制网络,一般都是在数据传输期间进入网络内部盗取信息。要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在网络边界和访问控制2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切实保障数据网络安全运行。具体可采用以下手段:

(1)严格按照“安全分区、网络专用”的原则,合理对本区调度数据网络进行规划,根据系统中业务的重要性和对一次系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区,将系统分为实时控制区、非控制生产区、生产管理区和管理信息区,重点保护生产控制以及直接进行电力生产的系统,保证电力调度数据网与其他网络实现安全隔离,并通过采用MPLSVPN或IPsecVPN在调度数据网内部分别形成多个相互逻辑隔离的VPN,以实现多层次的保护。

(2)根据“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在网络中部署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电力系统常用的网络安全设备有防病毒服务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横向隔离装置及纵向认证装置等,配合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自有的安全服务,可用于各安全区内部及网络边界防护。由于电力二次系统网络在运行时必须要经过网络边界,这就为各项非法入侵提供了可趁之机,因此可在网络边界路由器、交换机上开启ACL访问控制,配合防火墙上严密的访问控制策略,并结合防病毒服务器、横向隔离装置或纵向加密装置对二次系统实施有效的安全防护。该防护方案基本可以抵制常见的外来攻击、病毒和恶意代码,而入侵检测系统则是这一方案的核心,它可以在运行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警示网络技术人员处理。

(3)实现VLAN和VPN隔离。使用VLAN和VPN隔离技术可以将整个网络在逻辑上划分为不同大小的逻辑子网,每个子网之间无法直接通信,这样既可以减小网络广播风暴的影响,也可以对网络上不同的业务之间进行隔离,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而VPN内部的流量和数据传递则需通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等三层网络设备,采用BGP/MPLSVPN技术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满足对网络节点之间控制的需要。

(4)优化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可以为数据传输运行提供保证,避免数据信息的破坏受损,关闭网络设备中不安全和不必要的服务能及时控制非法入侵行为。为了提高网络服务性能,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性禁用设备的HTTP、FTP、TELNET、SMTP、POP3等服务,或对其设定访问控制,关闭多余的服务。对于必须要用到的服务,则应记录在案,并部署必要的审计设备进行监视,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处理。同时,还可选择MD5方式对路由更新源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处理,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水平。

四、系统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电力调度数据网本身具有网络系统的复杂性,只有积极做好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才能实现电力的合理调度。系统管理工作涉及项目繁多,涉及主要的设备采购及软件开发、工程建设、系统备案等多个方面。在进行系统安全管理时要积极做好核心设备的采购、自行或外包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设置必要的访问限制、安全日志及安全口令、漏洞扫描,为系统及软件的升级与维护保驾护航。

五、应用接入安全技术分析

在电力调度的数据网安全技术中,应用接入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电力二次系统设备厂家繁多,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统一的指导性标准可供遵循,导致生产厂家的应用接入标准不一,无形之中为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优化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系统时,可以依据调度数据网本身的运行需求,从二次系统业务的规范接入、通信信息的完整性及剩余信息的保护等方面着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机制,从根本上保障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稳定。

结束语

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安全性,对电力企业供电的稳定和人民的用电安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网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保障电力调度数据网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的安全,就需要积极应用安全技术,以减少各种安全隐患,提高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能,保障其平稳、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入侵检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新型电气设备层出不穷,人们对电的需求量和依赖性日益增长。电网规模逐年猛增,要给居民提供安全、可靠、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传统的信息监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现代信息化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给电力系统的高效、快捷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也给电网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早期的电力系统仅局限于局域网,在安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很大,但是目前电力系统信息化由局域网变成了广域网,因此在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必须要防止互联网上各种不安全因素给电力系统造成的破坏。笔者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电力系统信息化安全风险分析

根据电力系统的特征和网络现状,目前电力系统信息化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风险:(1)物理安全风险:主要指多种不可预测的环境意外情况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例如:火灾、电源故障、设备被盗等。(2)网络边界安全风险:主要是指多种未经授权的恶意访问、病毒攻击等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3)系统的安全风险:主要是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补丁更新不及时对电力系统信息化造成的破坏。(4)应用安全风险:主要是指电力信息化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资源共享、电子邮件系统等安全性被破坏对电力系统信息化造成的风险。(5)管理的安全风险:主要是指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及维护人员的不专业性对电力系统信息化造成的风险。

2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安全需求分析

通过上述电力系统信息化安全风险分析可知,此系统对于安全需求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信息极易通过辐射或者干扰等方式泄露出去,因此需对系统机房进行必要的辐射干扰机、构建屏蔽等。在物理安全方面可以进行双机备份、防雷及接地等安全保护。(2)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和外网连接的安全性,可以在内网和外网之间配置IP加密,建立隔离网络;在不同区域、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要配置相应的防火墙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还要在系统内配置入侵检测系统,以避免受到恶意攻击。(3)对电力系统配置两个安全系统:第一,安全评估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期对运行中的信息网络进行不安全因素扫描,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进行修复,增强系统的受攻击能力;第二,安全审计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工作人员出现违规、违纪操作及滥用网络资源等对系统带来安全隐患。(4)电力系统需要配置防病毒系统,以保护系统数据、服务器等不受到病毒的破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平台的安全水平,对运行系统进行技术的升级、更新、打补丁等,提高系统安全性;提高系统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例如:电子邮件、www系统、数据库等降低系统的安全风险。(5)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系统,提供数字签名、认证服务等,保证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及限制性访问;建立数据恢复系统,防止意外出现;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防止人为风险及提高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

3电力系统信息化安全技术解决方案

3.1解决方案之防火墙

防火墙是将局域网和广域网进行隔离的防御系统。在电力系统中使用防火墙可以对内网进行划分,对于内部系统中要网段进行隔离,通过限制性访问来降低外网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防火墙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第一,对于通向系统站点的后门无法阻止;第二,无法对内部系统进行保护;第三,无法防御数据驱动型的攻击。同时,防火墙本身没有较强的防攻击能力,极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3.2解决方案之入侵检测系统

为了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之处,在电力系统信息化中应用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常用的措施。IDS的主要功能是对于入侵的病毒进行实时监测及防护,该系统能够主动探测到网络中的入侵和攻击行为,例如:能够记录数据异常现象、能够对危险方式进行实时报警、能够阻断攻击通讯等。但是IDS系统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客服的缺陷,难以解决误报及漏报的问题,此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安全评估系统来配合确认。

3.3解决方案之漏洞扫描技术

随着攻击性手段的复杂化,对电力系统抵抗破坏的能力进行分析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扫描分析系统能够检测出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是保证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技术。工作原理是采用模拟攻击的方式对工作站、服务器、书库据等进行逐项检测检查,同时提供安全分析检测结果,为系统的修复提供技术依据。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及漏洞扫描技术三者配合起来能够较好的为电力系统提供安全保障。

3.4解决方案之防病毒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病毒的种类和传播方式形式多样,同时网络病毒传播速度快、危害大、途径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危害很大。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据丢失;第二,网络通信阻断;第三,打乱正常的工作秩序等,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估量,因此,防病毒侵害已经成为保护计算机安全的重中之重。针对目前病毒的特点,防病毒技术必须具有实时监控、支持多平台运行及多种应用程序对病毒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和处理,目前常用的防病毒手段主要有特征代码法、行为检测法及感染实验法等。在电力系统信息化进行实际应用时,由于要考虑成本、网络综合性能等方面的原因,网络层多是基于Unix平台,服务系统通常为Linux、windows等,要真正实现防止病毒传播的目的,必须对这些系统采取全面统一的防病毒保护措施。

4结语

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信息化网络采用的是TCP/IP技术,该网络极具开放性,导致它极易受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攻击和干扰;同时,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增多,电力网络的安全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是电力企业将要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相关专业人员持续不断的分析和探究。

参考文献:

[1]雷炳晖,霍艳萍,基于IEC标准的配网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和应用[J].高电压技术,2011(50):1160-1162.

[2]陈颂,王光伟,刘欣宇等.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通信技术,2012,45(1):135-137.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线上课堂的利弊范例(12篇)

    - 阅0

    线上课堂的利弊范文篇1关键词:手机;学习;影响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218-02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化节奏的加快,手机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常见的日常.....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范例(12篇)

    - 阅0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特点范文【关键词】浮世绘;绘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浮世绘(Ukiyo-e)是日本江户时代以来最重要的绘画表现形式,其来源于中国,受中国明清版画形式的影响,其文化内.....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