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范例(3篇)

来源:网络

地基与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地基;基础工程;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房屋住宅的建筑质量必须有所提供高,建筑的地基与基础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地基与基础工程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在建筑工程中占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因此,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的提高对于整个修筑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修筑工程的速度,经常在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建筑中发生一些问题,造成建筑物质量较差以及居住时间较短。在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各种问题中,造成地基不坚实牢固的原因多种多样,查明这些问题的所在,成为修筑建筑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一些房屋地基问题的出现,我国的检测领域也在相应的不断发展,使得检测技术越来越严密先进,这对于检测地基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地基检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房屋的质量问题。

1、地基与基础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1.1、检测机构管理不规范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目前,我国将建筑工程对地基与地基基础的检测机构分成了两个类型:其中一个是国家指定的检测机构,另一个是中介检测机构。由于检测机构分散,不能得到统一,这是造成地基与地基基础存在重要问题的主要原因,给整个工程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还有个别的检测中心为了谋得利益,在市场竞争中得到认可,做出了很多错误的行为,比如将检测资质卖出,或者为了通过检测,将不完整的检测报告卖给不检测的单位,这些现象都给建筑工程的地基与地基基础的质量问题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应该对检测机构重视起来,进行规范化处理,杜绝这些现象的发生。

1.2、检测地基的力度不够检测机构的管理不够规范:因为检测机构较分散,无法得到统一的管理,甚至有个别检测单位为牟取利益,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认可,选择了很多错误的做法。检测人员在检测地基基础的过程中,施工也同时在进行,这导致了许多人身伤亡事故,为检测工作埋下安全隐患。某些检测单位并未引起对地基检测的重视,危机意识薄弱,并未对检测工作制定出十分周到的计划;检测过程中引用的资料不够完善及全面,无法反应出检测的问题;对各种检测值的判断不准确,操作不规范,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由于对检测人员的管理特别分散,管理制度也不太严格,使得检测人员综合的素质不高,因此在工作中出现许多缺陷,使检测工作严重缺乏规范性、严密性、科学性。

1.3、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近些年来,由于地基基础存在着不良的问题,在检测中出现了很多人身事故伤亡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检测人员对地基基础的检测过程中,建筑也在同时施工,这促使很多人身伤亡,主要的影响是检测人员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造成了很多的安全隐患,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格外重视。例如,在地基基础监测工作中一般应用声波投射法、低应变法、轻型动力触探法等等各种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是在检测中同时进行的,由于同时进行使用会发生一些物理反应,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为了避免人身伤亡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检测方法分开使用,避免同时进行。所以,再使用检测方法的同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4、不勘察、勘察深度不够或勘察错误

在设计地基基础之前,必须对地基进行勘察,只有对地基进行认真的勘察才能为设计提供地基土质、承载能力大小、水位高低、土层分布、有无局部异常情况等资料。然而近几年却有不少工程是在没有任何勘察资料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设计基础,导致隐患严重和浪费严重。例如:某省某县水泥厂采用定型图新建了两座直径6m、高度11.5m的生料仓,也由于地基未经勘察,建成后不久即因基础严重沉陷失稳而倒塌。

1.5、在设计基础之前不调查、不计算

地基承载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指标。一栋建筑物的基础,应根据地基土壤的性质、外部荷载、基础材料和形状来确定基础底面的尺寸,使基础底面应力小于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使地基土变形值小于容许变形值,从而保证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但近年来,一些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并未经过计算,出了问题以后才发现基础的强度与稳定性严重不足。

1.6、地下有害气体勘察

有害气体是指第四系沉积物中有机质在还原环境下经厌氧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富甲烷气体,亦称浅层生物气,约占全世界天然气资源量的20%。有害气体生成后,以溶存于地下水中的溶存气体及存在于土颗粒空隙中的游离气体两种形式存在于土层中。土壤中的氡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存在于固态或液态介质中的氡,还有一部分是从固态或液态介质中释放出来,随土壤中的气体迁移的氡。土壤氡的测量对象,就是这部分随气体迁移的氡,也叫做土壤气氡。

2、解决地基与地基基础问题的方法

2.1、要精心设计,对建筑物场地条件要充分了解

首先,要做到在全面、正确了解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再进行精心设计、施工,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设计中应统一考虑。要认真分析地基变形,正确估计施工后的沉降。还要做到按设计资料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精心施工。其次,要重视对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全面、正确了解。

2.2、测算好工程建设关键指标

地基承力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各类地基承受基础传来荷载的能力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一限度,首先发生的是建筑物具大的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开裂;如果超越限度过多,则可能因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整体滑动或急剧下沉,造成房屋的倾倒或严受损。地基整体剪切破坏事故,它造成的工程事故灾害很严重,必须引起土建工程技术人员极度重视。

2.3、对检测人员进行提高管理

检测人员应该了解岩石工程勘察资料,了解临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类型、分布及结构质量情况。同时工程设计图纸、设计要求及需达到的标准,检验手段。砂、石子、水泥、钢材、石灰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该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质量是否可以提高,与检测人员的检测力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要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能力与科学技术水平,所以要对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把实际工作落实下来,提高对地基基础的检测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培训,相关机构应该设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培训内容,还有此相关的法律文件、指导文件,全方面的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

2.4、合理组织施工,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方案和技术指导要兼顾彼此的问题,特别是各工种间的互相协调配合问题。要加强对搅拌站和计量器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搅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和控制,对所有材料都要采用重量比,并计量准确;对有试配要求的砂浆、混凝土等,必须先进行试配,调整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配比进行施工。

2.5、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

消灭安全隐患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和基础防潮层失效等,均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若要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避免这些质量通病的发生。

2.6、地下有害气体压力的勘察方法

3.6.1、直接测定法

用静压设备把探杆(探杆中部通气)压入土层预定深度后,接三通设备,然后可直接在孔口从压力表读取压力值。

2.6.2、直观估算法

据各勘探孔孔口因气压喷水的高度进行估算。

2.6.3、等效换算法

根据土层中气、水平衡的原理,通过计算承压水的压力值换算成气体压力值。

2.6.4、电离室法

电离室法也叫静电计法,其原理是基于射线对空气的电离作用和带电导体在电场中的运动。含氡气体进入电离室后,氡及其子体放出的α粒子使空气电离,产生正负离子。电离室的中央电极积累的正电荷使静电计的中央石英丝带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石英丝由于洛仑兹力的作用发生偏转,偏转速度与其上的电荷量成正比,也就是与氡浓度成正比,测出偏转速度就可知道氡的浓度。

电离室法的优点是:方法可靠,直接快速,既可以直接收集空气样品进行测量,也可以使空气不断流过测量装置进行连续测量,在实验室使用可较快地给出氡浓度及其动态变化。

2.7、地下水的处理

地下水的处理具有有多种可行的方法,从降水方式来说可总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止水法,即通过有效手段,在基坑周围形成止水帷幕,将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浆法、地下连续墙等;排水法是将基坑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排除,如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等。井点降水法,它是在拟建工程的基坑周围设能渗水的井点管,配置一定的抽水设备,不间断地将地下水抽走,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降低至设计深度。井点法防水适用于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基坑,它有克服流砂、稳定边坡的作用。由于基坑内土方干燥,有利机械化施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目前国内常用的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在我国,井点降水法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工程的基坑<槽>附近埋设大量的渗水井点管,与此同时地面组装抽水管路系统,通过井群连续抽吸地下水,使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以下一定深度,以保持基坑干燥状态。通常把这一方法叫做井点降水法。

2.8、基坑防护施工

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理,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一般应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在软土层及变形要求严格时,应采用留土护壁,快挖快撑.“分层、分区、分块、分段、跳槽开挖,先形成中间支撑,限时对称平衡形成端头支撑并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基坑开挖必须建立“任务单”,填写“挖土支撑记录表”的制度,使挖土、支撑的作业人员对施工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承台开挖与内支撑焊接同步进行,钢板桩插打施工完毕,承台开挖到支撑位置,即进行内围檩施工,防止围护结构变形.为防止基坑底的土被扰动,基坑挖好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要预留20~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2)严格控制基坑边堆载,基坑上口5m以内不得堆土、放材料、停大型机械等,以免影响边坡稳定。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应堆放指定地点.基坑顶有动载时,坑口边缘与动载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基坑深度、坡度、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动载大小等情况确定,且不小于1.0m。基坑开挖完成后立即进入下道工序,不能长时间暴露,否则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3、结语

重视地基与基础工程是提升筑物质量的重要手段,若要从根本提高建筑基础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认真勘察规范设计,严把材料构件和设备质量关,实施责任到人制;合理组织施工,加强施工管理;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消灭安全隐患。同时对于不同形式的基础,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如果在建筑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能及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找原因,从而提出控制质量的措施,那么在基础工程中就会少出问题,甚至不出问题,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就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全面掌握地基与基础工程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并做好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和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地基与基础工程范文

关键词:地基局部处理;工程质量通病

地基与基础质量的好坏,对房屋的安全作用和耐久性影响甚大。许多工程质量事故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地基或基础,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基础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常导致墙体开裂、地面陷裂、基础梁和圈梁拉裂,以及结构发生倾斜,轻则使人对房屋又不安全感,重则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所以,在基础施工中,保证其有足够的稳定性不发生过量的变形,限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经过几年建筑设计的现场处理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地基局部处理

在房屋地基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古井、坑穴、废窑、暗沟、坟墓等,这些都埋在地下。由于面积不大,如果把整个基础基底整个加深到一个平面上,挖到底,其基础过深,造成浪费。对这种情况需要作局部处理。地基局部处理的原则是使处理后的地基、基础沉降比较均匀,不使局部地区产生过大或过小的沉降。处理方法如下:

(1)挖除松软部分,并注意挖尽。

(2)按基础底部持力层的土质情况来确定回填。如果持力层是硬实的粘土层,可用4:1的粗砂和粘土伴合后撼实(用平板振捣器),如果持力层为角砾,可用4:1粗砂和碎石伴合后撼实;如软土层较深,可分层撼,每层30cm为宜。

(3)松软土长度≤2m,深度不超过50cm时,可不放坡。如果松软土层面积较大,长度超过5m,深度超过50cm,可放坡,每步不高于50cm,长度不超过1m。

(4)如松软土层深度超过1.5m,槽底按以上方法处理时,要在基础顶面设砼圈梁,高度为240mm;宽度按墙体宽度配筋按8Ф12(370宽),6Ф12(240mm宽)为宜。

(5)在建筑物内有枯井或室外5m内有枯井时,应先用4:1砂和素土分层撼实,回填到室外低坪下1.5m处,将井壁周围的松软部分(砖圈)挖去,再用以上方法撼实。

(6)枯井在基础下,在条形基础3B或柱基2B范围内,也需用分层撼实,填到室外地坪2m处再按以上办法回填。

(7)在上述枯井部位下遇有水井,一律用中砂、粗砂、块石或卵石等夯填到地下水位以上50cm处,再按上述相应的办法进行处理。

(8)粘性土含水量趋于饱和时,经拍夯会变软成橡皮土,应采用晒槽或掺白灰粉等方法降低土的含水量。如已变成橡皮土,则应挖除,用砂土或级配砂、碎石撼实。

(9)基底发现古河道及古湖底等,因其含有较多的渣土、淤泥、有机物等,土质松软,含水量大,应将填土挖除,按以上办法撼实,并对基础采用加固措施。

2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

埋在地下的基础的作用是直接把上部建筑物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去,要使建筑物基础只发生较小(允许范围内)且较均匀的下沉,从而不致对上部结构有大的影响。除了要保证地基不发生不均匀沉降外。还要保证基础本身的强度和稳定。

下面对几种基础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2.1基础受冻

(1)设计人员设计的基础埋深满足不了结冻线的深度,施工人员未按标准挖到深度,而使基底处于冰冻线以上。

(2)土方开挖或基础施工时正好处于冬季施工阶段,施工中未按冬季施工的有关规定处理,致使基底受冻。

(3)以上原因导致基底受冻后膨胀,会促使基础上浮,待结冻后又会发生沉陷,致使建筑物墙体开裂,基础强度削弱。

2.2基础上浮

基础建筑在膨胀土上或大孔性陷性土壤时,会出现遇水膨胀、脱水收缩的现象。在反复干湿中,基础上浮,建筑物墙体会开裂。所以要设法保证原有土壤的干湿状态,在施工和房屋使用期间做好防水、排水措施,并要适当加宽散水,设隔水层,预防埋设的管道漏水等。当基础砌筑在大孔性湿陷土壤时,除上述施工措施外,一般从设计上还要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2.3基础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开槽侧边不规则,一般上宽下窄,不进行轴线检查基坑边修理,常常出现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现象。

(2)砌筑砖基础时不控制轴线,基础墙有时凹进圈梁,有时突出圈梁,形成错台现象。

(3)砖基础的砌筑质量一般都较主体墙身的砌筑质量差,如水平灰缝不饱满,尤其竖缝时空的。缺损砖的现象也较多,出现通缝较多,严重影响基础的砌体强度。

(4)毛石基础砌筑错台不准确,轴线错位较严重。拉结石不够标准,砂浆不饱满,打斗石较多等,严重影响砌体强度。

(5)基础圈梁钢筋偏移,造成保护层过薄(甚至露筋)或过厚。另外砼浇灌质量差,出现蜂窝或空洞或不做处理。

(6)沉降缝中模板不拆除,使沉降缝失去作用,建成后建筑物沉降互相影响,导致墙体开裂。

(7)基础条梁下面及两侧用填土夯实,或支撑的底模板不拆除,这种情况改变了基础梁的受力性质,当其中的一个建筑物沉降时,容易使挑梁断裂,甚至使墙体开裂。而且又束缚住另一建筑物的沉降,后果是严重的。所以一定要保证挑梁的沉降自由。

地基与基础工程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42-02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应依据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需要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需注重其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整合课程,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按照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将原有《土力学》、《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等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整合,并增加“四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模式)内容,使得课程开发紧紧围绕职业性和实用性并反映现代科技水平和职业岗位需求。

课程实现“工作过程”模块化教学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打破传统的先土力学基础知识、后地基基础施工的课程安排,围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岗位“施工员岗位”的能力需要,按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重新整合教学模块。

本课程的“模块化”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课程教学就以身边某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这一综合项目为主线展开,涵盖岩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地基勘察、土方工程施工等7个项目,各项目下设具体的子项目,如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调配、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桩基检测与验收等。各个子项目的具体实施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土方调配子项目需要学生分组确定挖、填方区土方的数量和调配方向,编制出土方调配表,从而实现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效率的充分发挥,达到缩短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训练学生土方调配能力时,需要数学计算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绘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作为支撑,经过反复训练后,学生可以掌握各单项能力,再经串联、并联、融合后可以逐渐形成综合能力。

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配合打破传统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三个中心的教学模式,努力按“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授课,突出学生的能力本位。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分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三部分,在教学中以实验教学为先导,让学生先通过实验将认识由感性高度上升到理性高度,进而顺理成章引出理论部分;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紧随理论教学穿行,使学生及时训练、分步巩固、加强应用。

为学生构建立体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工程案例、工程场景、原理模型和实验的模拟动画;通过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训环境,并在课外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通过共享教学项目的视频、重难点解析、学生自测题等课程资源并安排课程指导教师在线答疑。使理论巩固与实践能力提升齐头并进,为学生学习构建一个课内课外结合的立体化学习环境。

工程案例导入以学生为主体原先本课程的土力学部分理论繁多、内容的连贯性相对较差,但理论知识多与解决实际问题有关。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采用工程案例导入教学主题、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教师引入土力学理论、再转入理论应用的课堂模式。教学中强调基本原理、弱化公式推理,最后重心落在工程应用上,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工程计算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例如,引入意大利“比萨斜塔”案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1)为什么斜塔会“斜”,分析可能的原因。(2)如果你是一名项目经理,将对斜塔进行怎样的地基处理?(3)如果你是一名工程师,将对斜塔进行怎样的地基处理?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入某基坑坍塌事故的照片、技术资料等让学生分析原因和提交解决办法。通过一个个工程案例导入有关地基与基础的问题,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引入理论,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加以应用,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突出实验和实训的地位

本课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原有实验项目进行了改革与调整,减少和压缩验证性的实验,增加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并将学生职业资格培训的相关内容融入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顺利获取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和质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下列实验项目:(1)采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2)采用烘干法测定含水率;(3)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液、塑限;(4)筛分实验;(5)采用直接剪切仪测定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快剪条件下);(6)采用固结仪测定固结度指标。完成上述实验项目是为了进行土的工程分类,让学生制作出简单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校内实训为了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本课程安排4周时间实训,教师带领学生分组形成某简单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的基础施工资料及完成相应的技术实操。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我们必须教授的事物”。设置的仿真式实训项目安排及训练成果如表1所示。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充足的资料、耐心的指导,任何水平的学生都会有能力的提高。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校外实习校外实习是学生提高并巩固能力的良好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进入有关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建筑工程浅基础、深基础施工的实地调研学习;(2)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基础施工的专题讲座,便于交流教学;(3)将学生分组在学校的合作企业进行基础工程施工的专项实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报告。

课程改革无定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探索、总结和提高。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雷云涛.高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5(4):27-32.

[3]宁亚瑜,孟凡静.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5):9-1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公积金缴纳政策范例(12篇)

    - 阅0

    公积金缴纳政策范文篇1【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发展问题一、住房公积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但是在.....

    连锁加盟合同范例(3篇)

    - 阅0

    连锁加盟合同范文第一条组织1、C公司(以下称“总部”)主导本事业,并所有“C公司”登记商标。2、总部适应需要,可在每个加盟者的地区集团设“地区总部”或直辖的“分部”(与前款.....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