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建议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篇1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从年开始,我已经连续三年参加的建设工作会议,都是受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盛情邀请,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城乡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是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将会极大提升的对外形象,省建设厅对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一直十分关注,我来参加这次会议也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首先,我代表省建设厅,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市委、市政府、市直各部门和各区县党委、政府对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几个典型发言讲得都很好,听了很受启发。市长的讲话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符合实际,我完全赞同。稍后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先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城乡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年年来,每次都有新变化,每次都有新感受。去年以来,在历届领导班子打下的基础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团结全市人民,带领各级各部门,坚持“城建靓市”方针,围绕建设“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干事创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建设工作又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有几个方面我感受和印象很深:

一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建设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加以把握和推进,工作思路清、眼光境界高。市委、市政府对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主要领导具有很强的城市意识,始终把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形象、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来抓;市人大、市政协积极献计献策,经常视察、调研、指导、监督城建工作。在市五大班子领导的影响和带动下,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的领导同志都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城乡建设,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和密切协作的强大合力。书记、市长思路开阔,求实务实,眼光境界高,决策水平高,工作要求高;市长责任心强,作风扎实,工作水平高,对城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及时研究,对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对重点项目现场指导、靠前指挥。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为做好城乡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是建设系统干部职工始终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关键时刻经受住了考验。地震发生后,市建设系统积极做好板房安装队伍组建、技术培训、板房运输、安装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先后组织几十名干部职工到灾区一线开展板房援建工作。援川人员冒着余震、滑坡、滚石等危险,在灾区一线连续作战1个多月,圆满完成了1500套、3万平方米高考板房建设任务,是省第一个通过正式验收的援建板房项目,也是灾区第一个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高考专用板房项目。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过硬的思想作风和政治觉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受灾群众的广泛赞誉,为争得了荣誉。省委姜异康书记视察援建工地时,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市建委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参加援建工作的上百名同志受到国家和省、市的表彰。

三是在工作指导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特别是狠抓保障性住房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年全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完成施工面积19.4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廉租住房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93万元,惠及2156户。房地产业运行平稳,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9亿元,销售面积万平方米。住宅与房地产市场比较理性,发展健康平稳。

四是在城市建设上始终坚持“三高”原则,打造了一批重点和亮点工程,城市人居环境有了显著改善。要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档次,就必须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去年市完成城建投资45亿元,启动了以“两城一河”为重点的十大建设工程,东昌湖风景区完善、运河四期、接待中心、古城门角楼和体育公园场馆主体工程等取得重大进展。高标准拓宽改造了7条道路,建设改造了6座桥梁。大力实施“一湖、两园、六河、六带、十三路”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公顷,投资数额为历年之最。污水处理实现新突破,新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实现了省政府确定的“一县一厂”的目标。这些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有力提升了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

五是在城乡建设中始终坚持城乡统筹,村镇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组织开展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科学发展观摩活动,全面完成了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去年完成村镇建设总投资19.5亿元,以“三清”、“四改”、“四通”、“五化”为重点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村镇试点建设进展顺利,涌现出了阳谷后郎湾、冠县田马园等先进典型。

六是在落实中央和省扩大内需中始终坚持积极作为,为我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央18号和省委21号文件下发后,根据中央和省确定的扩大内需具体措施,市建委立即行动,紧急调度、汇总、储备了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102个,及时向省和国家有关部委汇报争取。目前共有个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5个廉租住房项目被列入中央新增投资计划,分别获得补助资金1330万元、500万元。

今天的,经济基础厚实、人民生活宽裕、社会安定和谐、人居环境优美。在推进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打造了营造城市特色、优化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脉、维护群众利益的城建理念,探索了统筹安排、周密策划、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工作方法,展示了不甘人后、奋进争先、求实务实、拼搏奉献的精神内涵,走出了一条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争先创优、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成功之路,成为全省中西部地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典型代表。

二、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推动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搞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及节能减排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的工作安排与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是一致的。希望建设系统的同志认真学习研究,把国家、省里和市里的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按照中央和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积极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全市城乡建设事业再上一个新水平。关于下一步的城乡建设工作,我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紧紧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强大支撑,是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实现以城带乡、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途径,是增加投资、稳定就业、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改善城乡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加快推进城镇化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去年月份以来,按照书记、省长的要求,根据、副省长的指示,省建设厅会同省委研究室、省政府调研室等部门,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行了省内调研和省外考察,就调研情况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做了专题汇报。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上半年省里要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城镇化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城镇化工作,目前省建设厅正在全力做好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具备了很好的基础,城市定位非常明确,城市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当前,要抓住省里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和“济南都市圈”的有利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把城镇化同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紧密结合起来,尽快将聊城打造成晋区域经济文化高地。

(二)紧紧围绕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着力抓好住房保障工作。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建设领域扩大内需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按照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保住一头、启动一头、放开一头”的要求,认真贯彻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131号和鲁政办发[]73号文件,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要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力度,确保将保障范围全部覆盖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大力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整治和城中村改造。要进一步放开搞活房地产市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鼓励支持居民住房消费的税费和信贷优惠政策,清理房地产收费,提高居民购房支付能力,降低开发成本,促进住房消费,努力保持房地产投资规模适度增长。要规范和强化住房公积金管理,大力发展公积金个人贷款业务,加强对居民住房消费的支持。要严格实施房地产开发全过程监管。刚才,市长讲今年市里要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万平方米,为2156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廉租住房补贴保障,新建或改造廉租住房400套。应该说力度很大,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落实到位。

(三)紧紧围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下大力气抓好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启动农村住房建设,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既是应对当前形势、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载体,更是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书记就针对全省农村住房和公共设施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将此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研究分析,争取有实质性的推进”。1月中旬,省长安排、、三位副省长,召集省建设厅、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六部门,研究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月1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就专题研究了这项工作,前天又召开了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省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常务副省长主持,、两位副省长出席,会议公布了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印发了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讨论稿)》。会议规格高、措施实、要求严。省政府确定,从年起,用三年时间实施“百万农户建新房”工程,每年新建农房万户,力争达到100万户,三年完成投资2000-3000亿元;力争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8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半岛8市三年内基本完成,其余9市五年内基本完成;年全省力争先行改造5万户,任务非常繁重。建设系统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省长重要讲话和省政府《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精神,把这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迅速行动起来,扎实开展工作,确保取得实效。目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深入调查,科学规划。要抓紧开展农村住房现状调查,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本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先易后难”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分期分批展开。三是按照群众自愿原则,多方筹集新建、改造资金。四是统筹兼顾,改善人居。改造时要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统筹安排。五是要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六是确权发证,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四)紧紧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努力在推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下功夫。节能减排是国家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已经列入政府考核监督体系。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的任务相当繁重,重点工作有两项:一是抓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突出抓好的三大重点节能领域之一。要全面推进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加强设计、施工及验收各环节的监督检查,着力提高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要按照统筹规划、示范先行、先易后难的原则,建立财政支持、企业自筹、社会资金和受益居民共同投入的投融资机制,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要加大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力度,推进供热分户热计量,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供热技术和工艺,限时淘汰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率落后的供热系统、工艺和设备。二是抓污水垃圾处理。要加快配套完善污水管网,实施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建设污泥处置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集中处理率和处理质量。要引导和鼓励人口多、实力强的小城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倡临近乡镇共建共享。要以城市水源地周边地区为重点,开展村庄污水处理试点。要建立和落实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建设规范化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争取到年实现“一县一场”。要按照“村收、镇运、县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逐步健全村镇垃圾收集和转运系统,重点抓好乡镇垃圾周转站建设。

(五)紧紧围绕迎全运和建国周年,继续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第十一届全运会今年10月将在我省举办,也将承办部分赛事。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争取使全市的城市环境面貌和重点景区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一是扎实开展集中行动。要按照去年省政府电视动员会的部署,逐项对照检查搞整治、抓落实,使比赛场馆和接待场所周边、交通干线沿线、城市出入口、重要景点、主要商业街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环境面貌发生新的变化。二是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很快,下一步要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实施精细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工作新突破。要规范城管执法,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关心群众利益,反映群众意愿,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推进市容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三是提高市政公用行业运行和服务保障能力。要继续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培育和规范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建设、运营、作业市场,理顺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提高运营效率,确保城市安全、高效运行。

(六)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加快发展目标,进一步增强规划的指导调控作用。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非常重要的工作。要严格贯彻《城乡规划法》,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的意见》,加快规划编制进度,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确保尽快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要编制和修订好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各类专业规划及分区规划,促进总体规划的分步实施和深化落实。要继续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县域村镇布局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大幅度提高小城镇详细规划覆盖率。要逐步健全市、区、街、居四级规划监管网络,尽快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全覆盖。各项控制性规划要真正体现公众利益和发展需要,成为建设管理的法定依据。要继续坚持重大项目规划设计面向国内外招标,引入实力强、水平高的队伍,编制出符合聊城实际的高水平规划。要继续深入落实“阳光规划”和规划委员会制度,严格建设项目规划控制指标批后调整,不断提高规划的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社会监督水平。

(七)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继续实施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打造城市新亮点。要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提高路网密度,完善路网结构。要加快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重地上、轻地下”的问题,力争尽快完成城市管网配套和主次干道管线下地。要抓好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尽快建设一批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要进一步搞好城市绿化,优化绿地布局,增加绿量,提高档次和水平,争创国家园林城市。要继续开展城市水系整治,截污、清淤、蓄水、增绿、造景并举,打造新的城市生态走廓和濒水景观带。今年城市建设动作很大,市区计划投资46亿元,实施古城开发、运河四期、接待中心、火车站改造、体育公园、群众文化设施等重点工程。在实施这些项目时,一定要树立精品工程的意识,不建则已,建就建好,做到一草一木都是精品,一砖一瓦都是艺术,为后代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

关键词:辽阳县;城镇化;控详规

背景

按照辽宁省辽阳市文件要求,辽阳县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落实,成立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部门及乡镇参加的专题会议,结合辽阳县“十二五”规划,针对推进城镇化工作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并明确了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在有序进行。

1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1.1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推进城镇化实施方案

辽阳县委托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刘二堡前杜村城镇化实施规划编制任务,并上报市里。规划涵盖首山镇和兴隆镇25个行政村42个居民点,规划面积78.1k㎡。估算动迁投资54亿元。规划2011年重点完成马伊屯和安庄子的城中村改造工程,2012年重点完成向阳寺和土台子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为城市近期发展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指标。2015年将逐步完成首山镇其余村庄改造,并初步启动兴隆镇部分村庄的集中建设工作,为远期首山新城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指标。到2015年末实现建设用地18.0k㎡,人均建设用地120㎡/人.

1.2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编制重点区域的控详规

1.2.1首山新城城镇化基本情况:

1、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辽阳县责成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以马伊屯整村改造为重点编制了控详规。马伊屯村作为新城建设的起步区,规划控制范围1.6KM2,回迁安置为就地安置,动迁核量工作已结束。拟动迁人口0.53万人,拟动迁房屋总建筑面积1.41万M2。西部控股有限公司年前与政府已签署了改造框架协议,相信不久将会签署正式协议。

2、改造向阳寺、土台村。两地均为就地回迁安置,其中将向阳寺村整体动迁改造,打造山水入城的公园式高档居住区;将土台村整体动迁改造,打造宜居小区。这两个项目西部控股有限公司均有意改造,其中土台村浙江一开发公也有意开发,目前正在洽谈之中。

3、辽鞍路两侧改造完成了控详规,以辽鞍路为突破口对辽鞍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对两侧厂房等建筑进行改造,通过对道路两侧建筑和景观的美化处理,提升辽阳县城市整体形象,形成辽阳县的十里景观画廊。

1.2.2刘二堡新市镇城镇化基本情况:

1、老城区改造工作紧锣密鼓。

2011年计划动迁刘柳街两侧的居民,藤空土地17万平方米,用于建设一座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商贸城,其余土地建居民区,安置村屯居民。目前刘二堡城镇拆迁核量工作已完成,现正进入规划阶段。

2、前杜中心村建设全面展开

由省规划院负责的《中心村总体规划》现已完成编制工作。计划将后杜村、陆家村并入前杜中心村。实现生活城镇化、环境花园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住宅小区3月份起开始建设。

3、金桥街贯通及金廊花园小区开发

动迁河南村居民,腾空土地10万平方米;可建设回迁安置房15万平方米。现已进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阶段。

4、刘柳大街东贯及安置房建设工程

拆迁东堡村、中心村居民,腾空土地200万平方米,可建设安置房300万平方米。现已转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阶段。

1.3全面铺开新城新市镇建设工作

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总体规划已委托同济大学规划院完成论证,进入报批阶段。

1.3.1首山新城村屯拆迁动迁核量工作基本结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首山新城投资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了城市雨污分流;投资的燃气项目完成燃气站建设和主管道铺设工程,已经实现供气;投资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主体施工完成,铺设城区一级主管网9.5公里;投资的兴隆大街项目完成了地道桥穿越工程;投资自来水改造工程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投资实施了首山公园、兵马河植物园、外环路和城区绿化工程;投资实施了老城区路面修复、小区改造工程。

1.3.2刘二堡新市镇推进工作进展顺利。金桥街贯通、刘柳大街东贯、金廊花园小区及安置房建设工程拆迁核量、规划设计已经完成,马上转入拆迁补偿、房屋拆迁、道路与安置房建设工作;前杜村《中心村总体总体规划》已开始编制,计划将后杜村、陆家村并入前杜中心村,实现生活城镇化、环境花园化、农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化。

2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安排

2.1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抓紧完成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总体规划报批工作,同时做好拆迁补偿等前期工作,确保3月初首山新城、刘二堡新市镇、刘二堡前杜村三个试点安置区启动工作。首山新城启动马伊屯、安庄子1253户回迁楼建设。

作为首山新城的北侧入口,以风景区、清风寺广场的建设带动居住区的建设,居住区紧临高速出入口和兵马河景观带千亩植物园,同时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初中、小学、酒店、医疗设施、市场等。

马伊屯地区北侧即靠近烈士陵园一侧,规划绿带40米,将风景区与居住区分隔开。兴隆大街红线宽50米,一侧各25米绿化带。沿兴隆大街两侧布置商业,打造该区的繁华景象。

2.2抓紧实施向阳寺、土台子、辽鞍路两侧的拆迁动迁核量工作,加大开发力度,以重点区域改造带动整个首山新城建设。

2.3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方案,将以刘二堡前杜村为重点抓紧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完成前杜村剩余300户居民回迁,确保整村动迁改造到位,开发设施农业5000亩。刘二堡新市镇启动安置600户回迁楼建设。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用地提供保证。

3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建议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篇3

会议采取参观典型、专家辅导、集中开会、经验交流的方式进行。10月12日,在郑文芝副书记、陈巳副市长的带领下,利用一天的时间,全体参会人员参观了双阳、莲花山、九台、德惠、农安和绿园6个县(市、区)的11个新农村建设典型。10月13日上午,邀请省财经办郭庆海主任做了《关于农村发展形势与任务》的专题辅导报告;市委副书记郑文芝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同时,会议总结交流了德惠市和双阳区整体推进经验,学习推广了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土地整理推进新村建设模式、九台市龙嘉镇红光村村企联姻建新村模式、莲花山开发区景观带建设模式、绿园区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模式等新农村建设模式。会议还就当前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印发了《长春市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会议对过去几年长春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会议指出,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全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长春实际,突出抓好167个省级示范村建设,创新开展市级领导联乡包村活动,深入开展乡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长春市农村呈现了令人欣喜的显著变化。

会议认为,长春市新农村建设经验可以概括为:一是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机制;二是建立了领导、部门和社会力量帮扶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三是推广了旧村整治、新村建设、迁村并点等分类改造建设模式;四是丰富了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等发展形态;五是探索了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这些思路、经验和模式也是下一步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法。

会议对全市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继续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要突出示范村功能建设,科学谋划村镇布局,构筑城乡联动的新型村镇布局体系;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筑城乡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提升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构筑结构合理的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突出人居环境建设,整体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生态建设体系;突出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构筑和谐稳定的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创新思维,抓住工作重点,用现代意识教育农民,用现代装备武装农村,用现代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农业。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

一、建立村民议事会制度,实现村级民主自治

村民自治是法律赋予村民的基本权利,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实现途径,关系着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但长期以来,村民自治中部分村民对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积极性不高、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不规范、一些民选干部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开等问题同时存在,成为村民自治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各级政府对农村投入不断加大,一方面,村级组织行政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为新一级政府或半政府,与村民民主自治的宗旨不相符合;另一方面,民主选举村委会,一些有钱的“能人”或有势力的家族贿选或干预选举,出现村内资源为少数人控制占有,农村被家族势力控制等负面现象,导致农民利益受损,引发新的干群矛盾。为改变上述状况,成都市探索了常态化的村民议事会制度,有效地发挥了农民的智慧,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同时,村党组织作为议事会的召集者,为群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增强党在基层的凝聚力找到了群众欢迎的载体,提高了党组织在农村的威信和号召力。目前,议事会在成都等地农村已经成为“村民自治的代言人”和“基层工作的多面手”。

(一)制度建设。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民政局发文确定了村民议事会组织规则和具体实施规范。

一是明确村民议事会的职责。村民议事会受村民会议委托和监督,根据授权行使村级自治事务决策权、监督权、议事权,其决定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监事会负责监督。村民议事会的议事内容主要包括:本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规划、集体资产使用和管理、村级财务收支、扶贫开发项目、村级公共服务项目等。

二是村民议事会成员由选举产生。议事会成员为村内居民(包括在本村长期居住的户籍在外地人员),由村民“一户一票”选举产生。为保证议事会成员的广泛代表性,每个村民小组有两个以上村民议事会成员名额,每个村的村民议事会成员不少于21人,其中村组干部不超过50%。监事会成员由议事会成员担任并由议事会讨论决定。

三是议事程序民主公开。成都市推行村级资金使用的“六步工作法”,即:宣传动员、收集民意、梳理讨论、议决公示、实施监督、评议整改,要求村民知晓率和满意度达到90%以上。在确定村级公共服务项目等议事过程中,邛崃市创立了“三步量分法”,第一步按照“一户一表”界定实施范围,第二步“议事会票决”界定实施项目,第三步“一户一票”决定实施先后顺序,公开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务。

(二)组织保障。成都市对村支部书记采取“公推直选”的形式确定,确保村书记在村民中的公信力。村民议事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村党组织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一是严把会议召集。村民议事会召集人由村级党组织书记担任,确保议事会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规范议事。

二是严把议题审查。村党组织负责接收和审查村民议事会的议题,不符合村民自治权限、违反政策法律的议题等不予上会;涉及本村长远发展和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重大议题,在提交议事会决议前,召开党员大会,提出建议方案。

(三)议事保障。议事会制度的建立在制度上保障了“有事能议”,但要真正议出效果,还得益于以下两点:

一是群众有热情。成都市议事会制度的探索和完善伴随着一系列村民关注的利益分配。如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分配救灾物资过程中,一些村庄摸索出村民议事制度;成都市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由议事会协调解决,由于关系到切身利益,激发了群众关注和参与议事过程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民主议事不再走形式,议事效果也比较好,得到群众认可。

二是议事有效率。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常态化地召开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比较困难,成都探索建立人数较少的议事会制度,解决了这一难题,既做到了“有人议事”,又提高了议事效率。村民议事会成员由其所属村民小组选出,村民小组选民可以罢免任期内本村民小组的议事会成员,这增强了议事会成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议事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四)经费保障。2008年成都市设立村级公共服务资金,对每个行政村给予不少于20万元的经费,由各村自主决定用于本村的道路、农田水利、文体活动、环境整治、社区管理等支出,2013年这一补助标准已提高到40万元以上。再加上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常态化投入,使村内“有事可议”、“有钱办事”、“议则受益”,同时也从制度上保证了公共财政投入的使用效果。

二、加强乡镇公共服务,集中推进小城镇建设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政府,是政府职能的最终承担者,适应乡村治理变迁的需要,推进乡镇政府改革,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重要一环。从调研情况看,各地均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作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乡镇政府有意识地避免大包大揽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方式。乡镇经济发展职能主要体现在发挥农村资源与市场主体对接的服务和纽带作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不再由村级组织直接参与经营,而是通过发展农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带动等市场化形式实现,政府不再承担市场风险可能引发的矛盾。随着公共财政投入农村的增多,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得以完善和加强,群众普遍受益,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一)多策并举推动乡镇转变职能。一是整合乡镇行政资源。成都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打破城乡分治的行政管理格局,将县级部门的城镇管理、镇村规划等事业站、所及派驻机构归口镇政府管理。乡镇因事设岗,配备必要编制,在机构设置上促进乡镇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提升行政效能。二是创新乡镇领导选举方式。成都市新津县推广乡镇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制度,增强党组织书记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三是扩大小城镇管理权限。在选拔任用中层干部、评议考核派驻干部、选用新进人员等方面赋予小城镇一定权限;将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领域涉及县级部门的96项审批、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事项下放乡镇,使小城镇“看得见、管得到”,提高了行政效能。

(二)依靠并服务于市场力量发展农村经济。调查发现,乡镇政府的经济职能少了行政性的直接介入,开始更多地体现在扶持、引导和服务各种市场力量在农村的发展。例如:成都市进行了农地确权,为市场化的农地整理创造了清晰的产权条件,并对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土地合作社、土地银行、租赁等不同方式实现农地依法、有序流转,实现农民出租土地、打工收入和股权分红等收入来源多样化,增加了农民和村集体收入。

(三)协调推进小城镇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既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又需要政府的规划引导。成都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一是统筹编制土地、产业、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大中小城市和特色城镇梯次衔接、以大带小、功能配套的产业分工和发展方向。二是推进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实现集群集约发展。在资金、土地、能源等要素配置上,优先支持符合规划要求和产业定位的重点项目,为城镇化提供有效的产业依托;配套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农民就近向城镇集中居住。三是整合农村建设用地用于产业发展。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新增建设用地。成都市运用“耕地增减挂钩”政策,整合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在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节约出的土地用于城镇的产业发展和社区建设。海口市也开展了30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琼山区规划整合乐来、谷桥两个行政村468亩土地资源,引进项目开发,一方面解决了城镇化发展的用地问题,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增加了农民和集体收入。

(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成都市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推动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一是推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前,成都市已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消除城乡在社保制度方面的差异。二是推进社会事业一体化。2008年,统一城乡小学和初中的生均公用经费保障,卫生、文化投入也向乡村倾斜。三是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耕地不减少。为保护耕地和提高农民参保能力,成都市县两级财政从土地收益中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按基本农田每年每亩400元、一般耕地每年每亩300元的标准奖励农民,并鼓励农民用于购买养老保险,在保护耕地的同时,提高了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四是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制度,为推进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铺平了道路。2010年,成都市全面放开农民到城镇登记入户政策,实现了城乡居民自由迁徙。

(五)创新社会服务方式。一是村庄便民服务直接向村内延伸。邛崃市通过建立市、镇和村三级政务大厅,便民服务采取村委代办制,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二是村庄便民服务定点定时向乡镇集中。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要求逢集场日,村(社区)干部轮流到乡镇和乡镇干部一起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群众利用到乡镇赶集的时间即可办理所需服务,既比村级代办更快捷,又可节约增设村级服务人员和服务中心等硬件建设等成本。三是发挥社会组织在城镇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城镇化的发展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都市新津县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返乡大学生、失地农民等组建物管公司、家政技能培训中心等各种社会组织,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将道路保洁、景观绿化、就业培训等公共服务事项转移给社会组织,大幅降低了财政支出,提高了服务效果。南充市顺庆区各乡村成立了“乡友会”、“村友会”、“和事佬协会”,充分发挥本乡本村能人的带动、协调和教化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困难和问题

(一)推广村民“议事会”制度存障碍。一是缺乏法律保障。目前只在成都市层面给予了制度规范,缺少上级法律制度的认可和规范。二是缺乏财力支持。目前我国大部分村庄为“空壳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如果缺少类似成都“村级公共服务资金”等公共财政常态化的支持,议事会制度将面临“无事可议”、村民不关注、议事成形式等情况。

(二)农业经济发展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传统的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弱、信息来源渠道少,大部分即便成立了农业合作组织,还是缺少信息、技术和市场销售渠道,目前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类似服务的很少,许多农民没有真正感受到专业合作社带来的收益,加入的积极性不高。而合作社内部治理多数不健全,成为少数人牟取私利的工具。二是大资本投入农业农民受益少。目前农业生产受益少,这为大企业低成本地投入农业创造了条件。一些地方领导反映,这些投资短期内增加了农民收入,但这些企业一般与农民签订了长期的土地租赁合同,农民很难再享受到土地的增值收益。

(三)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需完善。一是进城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处置难。农民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享受城市各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后,是否应该放弃其承包地和宅基地,地方对此有不同看法。如果进城农民仍然保留土地资源,确实不利于耕地的规模化经营,造成农村宅基地的闲置浪费;农民要放弃其土地权益,就要研究农民通过市场交易或者通过政府赎买等方式获取合理补偿的政策,而不能强制农民放弃损害其利益。二是小城镇建设用地政策不明确。现有土地制度规定:不得以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等方式提供给非本集体组织成员用于非农业建设。地方反映,利用农民宅基地整理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招商引资发展二三产业,如果保留集体用地性质,存在与现行政策相违背的风险,如果采取征地变为国有,农民将难以获得持续的土地收益,形成资本对农村新的盘剥,成为农村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城镇化配套措施所需成本较高。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领域,限于财力,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标准较低,而在公共服务、社会事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软件方面考虑得更少。这既降低了人们到小城镇就业居住的吸引力,又很容易造成转移到城镇居住的农民无业而贫困化。因此,要统筹推进城乡、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间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等配套建设,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乡村自身创造的财政资源少,大部分地方财政难以承担,需要中央层面加以支持解决。地方反映,目前各部门下达到乡村的项目资金种类增加很快,但整体规模不大,多属于要求基层配套的硬件建设,很难与地方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不但解决不了农村面上的问题,还造成了财政资金的分散、浪费。

四、几点思考

(一)探索村级治理新机制。随着公共财政投入农村的资金日益增多,经济发展带来农村土地等资源的价值快速增长,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容易导致农村资源被家族势力等少数人掌控利用,形成新的干群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在坚持村民自治的前提下,把民主选举与民主协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公共事务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才可能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真正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因此,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是政权稳定的基石,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组织保障,是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果的有效方式,是新时期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基础。

目前,各部门都在开展涉农项目,但绝大部分是抓少数的“点”,很少研究可在面上推广的政策新机制,造成资金的分散、浪费,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成都等地的议事会制度建立了一个农村建设、经济、文化、服务和谐发展的民主决策平台,各部门到农村的资金都可以运用这一平台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益,村级公共服务资金则为这一平台发挥作用提供了基本的财力保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以作为探索村级治理新机制的一种模式加以总结推广。

(二)研究促进小城镇发展新机制。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让农民就近进城,是城镇化的主要趋势。德国有60%的人口、80%的中小企业分布在2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中。成都市和海口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也表明,依托大中城市产业分工,产业定位更具特色的城镇化非常具有生命力,是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居住的有效实现途径,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同时,政府支持小城镇发展要尊重产业和人口自然聚集的市场规律,不能是圈地搞建设,也不能再走大拆大建的造城、造村运动。城镇的发展要保持长久的活力,必须坚持量力而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有科学合理、定位准确、功能完备的城镇规划,既需要政府的投入和引导,更要建立可以激发市场活力和调动城乡社会资源的体制机制。为此,有必要探索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新机制,优先选择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小城镇,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构建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地方政府管理、城镇居民参与的财政资源整合使用平台,促进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提高小城镇政府服务和管理能力。

(三)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新路径。党的十提出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其中之一,就是要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的管理,在财力保障到位的情况下,让大多数公共服务由县级基层政府来提供,以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大,对于乡镇的发展定位要因地制宜、分类处理:一些乡镇经济比较发达,少数乡镇人口、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等,甚至超过中等县市,这类乡镇要赋予其更多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以及提供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等履行职责所需的必要财力,支持其向中小城市发展;对于欠发达的乡镇,过多的机构设置反而促使有限的财力用于养人,造成人浮于事、管理僵化的局面,可以考虑改乡镇为乡公所等政府派出机构,重点为农村农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服务,并与村民自治等社会组织相互补充,形成高效的乡村治理机制。

县级政府是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乡村治理机制改革对县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统筹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并没有像最初设想的那样成功,多数地级市并没有发挥中心城市对所辖农村区域的带动作用,反而增加了行政层级,增大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一些地方“市管县”变成“市刮县”,大量的资源被集中到了城市,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目前,一些省份推行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遇到和行政管理体制不配套的制度瓶颈。因此,应变“市管县”为“省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减少行政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扩大县级政府的管理权限,赋予县级政府同步的财力、事权和管理权限,切实改善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更大活力。同时,实行“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必然导致省级管理幅度扩大,而目前省域之间土地面积、资源禀赋、人口密度等差异很大,特别是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均衡经济发展、提高管理效率上看,也有必要调整优化省级行政区划设置,适当增加省级建制。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篇5

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县城总体规划范围的不断扩大,对**镇原农村村民保留下来的集体土地长期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控制和用地管理,使其逐步形成了城市发展的异化物“城中村”。随着新×××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优化提升城市环境,显得犹为紧迫。“城中村”现象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不尽快扭转其现状,不仅将延缓×××城乡统筹的进程,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的现代化建设。希望县委、县政府在制定“城中村”改造总体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尽快修订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学习和引进外地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积累下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率先推出一批“城中村”改造范围内的土地进行“招、拍、挂”,并以次作为试点,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的步伐。本提案以平邑镇为背景,探讨“城中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城中村”改造的建议。

一、××ד城中村”现状

×××**镇辖区内共有18个“城中村”,这些“城中村”违章建筑普遍存在,土地资产流失严重,居住环境极差、公用基础设施薄弱、人口构成多元化、治安状况堪忧、计划生育难、火灾隐患大、村民综合素质、转变生活习惯跟不上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城市管理和新×××建设必须根治的问题,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从源头上治理脏、乱、差,是×××建设和长远发展的一个根本性措施。

二、“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

(一)拆迁补偿问题

1、违章建筑的认定问题。“城中村”违章建筑具有普遍性,若承认其合法,给予相应补偿,必然引发新的违章建筑浪潮,加大城市管理难度和增加拆迁成本;若认定其违法,则强制拆迁难度大,必然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2、拆迁补偿模式问题。根据调查,大部分村民乐意接受异地安置或回迁安置,不愿接受货币补偿,这给开发“城中村”带来巨大的改造成本和风险,令开发商望而却步,对参与“城中村”改造失去积极性。

(二)村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是广大农民最大的后顾之忧,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给失地农民一颗“定心丸”,是能否完成好“城中村”改造的关键。

(三)“城中村”改造操作模式需进一步探讨。“城中村”改造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谁主导改造,如何操作还需进一步探讨。

(四)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善。“城中村”改造后的供地模式、规划设计要求等相关政策不完善,使得“城中村”改造没有明确的目标,不能很好地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三、“城中村”改造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主导,做好拆迁补偿。

1、对违章建筑只给予补助,体现违章无利可图。由于“城中村”违章建筑具有普遍性,可兼顾拆迁成本和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有法必依的原则,对违章建筑只给予补助,补助额不大于建筑物成本。

2、加强异地安置与货币补偿相结合的拆迁补偿模式的研究。把外地“城中村”改造的先进经验和实际做法揉和到具体操作过程当中去,积极加强对各种补偿模式的研究,对“城中村”的改造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建立健全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

1、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费用支配机制。征地补偿费应作为农民养老的主要保障,可将此部分资金实行多元化投资,用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其他合理的投资,确保资产增值。

2、建立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尚未立法,各项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其资金筹措可以按国家、集体、个人都出一点的思路进行解决,初步建立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就业是失地农民最好的保障。联合有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重视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大以职业技术、岗位技能为重点的就业培训,提高失地青壮年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建立多层面的县、乡(镇)、村三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体系,使失地农民充分就业。这既提高了村民综合素质,又保证了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三)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操作的新模式。

“城中村”改造应以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设计,以市场运作为主要模式,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不断探索“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新办法。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1篇6

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对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扶贫开发、民族文化发展等作了深刻论述,并要求贵州要在深化生态文明、扶贫开发、挖掘民族文化等领域率先实现改革突破。

水城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奋力将水城打造成为全省农村“三变”改革的“试验田”,擦亮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品牌。

健全“三变”改革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调整充实“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三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研究“三变”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建立县、乡“三变”改革服务中心,明确编制和人员,配齐配强领导班子,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支持“三变”改革向纵深推进。

夯实“三变”改革的基层基础。结合县、乡、村三级换届工作,注重把熟悉“三变”、善抓“三变”的干部选拔到乡镇班子中,配齐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强化对各级干部队伍的“三变”知识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懂“三变”、善抓“三变”的干部队伍。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注重在产业链上建支部、合作社建支部,加大村级党委、园区党委的组建力度,为“三变”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配齐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管好、用好200名村文书,全面提升村级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

培育“三变”改革的承接主体。进一步做大做强9个县级平台公司,将平台公司作为实施“三变”改革的承接主体,对全县“特色产业”进行保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小微企业、扶持一批种养殖大户、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作用,全面整合资金、项目、政策等各方面资源,精心选择县茶叶公司作为“包装上市”企业,将玉舍镇海坪村作为“整村上市”示范村进行打造。县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包装上市”企业和“整村上市”村的发展。

搭建“三变”改革的产权平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所有权等农村各项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确保颁证工作今年内全部完成。充分发挥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的作用,为农村产权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搭建平台,今年3月开始已有产权进入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进行交易。

壮大“三变”改革的产业载体。坚持“能变尽变”的原则,将“三变”改革贯穿特色产业“种、管、套、变、加、销”各个环节。规范“三变”合同样本,明确公司、村集体、群众三者的权力和义务,切实将这三者打造成“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各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用“三变”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打造“三变”改革的典型示范。采取建议联系制度、明确联系领导、落实责任部门等方式,分层次、分批次打造“三变”改革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盆景”变“风景”。明确将青林乡作为市级“整乡推进”示范点进行打造,将米箩镇和新街乡作为县级“整乡推进”示范点进行打造,其他27个乡镇各明确落实一个“整村推进”示范点,形成全县30个乡镇“一乡一亮点”的良好格局,提升“三变”改革整体水平。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篇7

会议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这个主题,总结工作,认清形势,明确今年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与会代表围绕杜鹰同志的报告,就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和做好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本栏目特分期刊登一些省市的文章,就做好农村工作的好经验、好思路与大家共享。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做了以下七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

为推进全省城乡协调发展合理布局,2000年,我省开展了省、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2003年开展了《中部城镇群规划》编制。2008年又编制了全省“百镇”发展规划,实施“百镇建设工程”,申请国家开行100亿元贷款,用于“百镇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发展。目前,全省有71.2%的建制镇(不含县城镇)、43.9%的集镇编制了总体规划,有28.9%的行政村、17.4%的自然村编制了建设规划。通过规划的编制实施,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努力构建城乡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明确、设施共享、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

二、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一是推动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转变。在城市重点抓了816户国有企业改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建立了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光电子、能源、冶金、建材、纺织和旅游等十大产业基地,实施千万吨油气产能、千万千瓦发电装机、200万辆汽车、百万吨乙烯、百万吨化工醇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加大县域突破战略的实施力度,在县域中心城镇集中建设工业集中区和农业产业化集中区,优化配置资源,聚集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主要是以玉米、水稻、大豆为主的粮食产业加工系列,以猪、牛、禽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加工系列,以参茸、果菜、中药材为主的特产业加工系列,以林副产品为主的林产工业。全省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3280户,拥有固定资产820亿元。在县域工业集中区中农业产业化项目已占70%以上。辐射带动农户248.3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5%,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种植基地3500万亩,占全省耕地的58%。三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优质粮食生产方面,全面实施了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规划》建设的十大工程29个项目,目前开工建设26个项目和4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累计完成投资80.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30.8%。在精品畜牧业发展方面,实施了畜牧业加快发展3年攻坚计划,确定建设生猪、肉牛、奶牛和家禽15个产业园区,计划到2011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100亿斤。为此,从2009年开始,省政府每年投入1亿元资金,支持1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引领饲养方式不断向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促进养殖业升级。在高效园艺特产方面,重点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经过4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使全省棚膜蔬菜建设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达到500万吨,产值达到200亿元,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100万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三、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是重点规划启动了五大水利项目建设,解决现代农业、城市工业、城乡饮水、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对水利的需求。相继启动建设了老龙口水利枢纽、引嫩入白、大安灌区、中部引松和哈达山水利枢纽等五大水利工程。工程竣工后将有利缓解我省供水能力不足问题,有效解决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狠抓农村公路建设,解决交通滞后问题。到2008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70609公里,有99.2%的乡镇、80.2%的行政村通了水泥沥青路。农村道路正由“村村通”转向“屯屯通”。三是加快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民饮水难问题。到2008年底,全省解决了201.3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有150万人告别了饮用高氟、高砷水的历史,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66%。2009年全省又解决118.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四是突出农村能源建设,解决农村生产生活能源需求问题。农村电网改造完成10245公里,年售电量86.11亿千瓦时。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建设户用沼气池6.4万户,应用节能炉灶118.3万户,节柴省煤灶288.8万户。2009年,结合牧业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池30个。与此同时,农村风能、太阳能和小水电综合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五是加强农村信息通讯和广播电视建设,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匮乏问题。全省60个县(市、区)和62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站,1000个行政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点。固定电话达到226.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9.4%;移动电话达到721.7万户,平均每2个农村人口就有1部移动电话。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正在向农村延伸。六是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截止2009年底,全省已累计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38.9万户,取得了改造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阶段性成果。2010年计划改造20万户,预计2011年完成改造任务。2009年已经完成18个国有林业局4.3万户林业棚户区改造任务。结合全省农村泥草房改造和林业棚户区改造,突出抓了沿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三线整治。加强村屯绿化、净化、美化、亮化。2009年启动20个县(市)2000个自然村屯绿化美化工程,规划绿化面积54.2万亩。

四、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一是进一步优化了就业环境。在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同时,围绕统筹城乡就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涉及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农民工子女入学、计划生育、权益维护等各个方面,为统筹城乡就业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初步建立了城乡就业组织体系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了就业工作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协调机制,就业工作逐步向城乡就业并重发展,就业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劳动保障工作网络。2009年,全省农村劳务输出预计达到35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三是基本建立了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以“春风工程”和“阳光工程”为载体,全面构建技能培训网络,覆盖全省各县、市。年均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0%以上。四是建立完善了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全省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基本做到了月清月结,当期支付。深入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和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专项扩面行动,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农民工参加大病医疗保险人数逐年增加。

五、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已经全部免除了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学杂费,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资助,农村教师工资和校舍维护费用全部纳入县级财政。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以县(市、区)为统筹单位全覆盖的目标。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80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保障标准从2004年的每人150元提高到420元,初步实现了农村低保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全省完成了668所农村社会福利中心的建设改造任务,确定了10个全国社区建设试验县(市、区),主要在村一级开展社区建设活动。大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步形成省、市、县、乡四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实施扶贫开发项目5500个,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左右。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玉米、水稻、大豆参保面积占全省三大作物播种面积47%,还开展了能繁母猪和奶牛的保险,为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农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着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以建立完善新型乡村治理结构为目标,着力解决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各类矛盾问题,维护城乡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着力建设了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和运行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目前,党支部书记和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的村已达到3756个,占村总数的40.2%。在化解农村矛盾方面,2009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土地确权工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构建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长效机制上。依托县乡农经部门成立了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将政府调节和法院裁决纳入土地仲裁庭统一裁决,增强了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目前,全省有55个县(市、区)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专门仲裁庭,统一了徽标、仲裁文本、庭审程序和庭审语言。在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乡镇普遍成立了由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组成的综治委,全面加强农村综合治理工作。在农村户籍政策改革方面,紧紧围绕突破城乡二元户籍壁垒,积极开展了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确定了先期户籍改革的18个试点镇,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申请办理了城镇常住户口。取消了“农转非”制度,放宽了农民进城落户条件。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篇8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再建设的过程,包括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然而,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城市不断的发展,城市和农村接合部区域内的集体土地逐步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城市中也必然会出现大量不适应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特殊现象,在城市里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体制的特殊社区,成为城市中不和谐的部分,即通常所讲的“城中村”。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但在土地权属、户籍、组织制度、行政管理体制以及生活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特殊城市社区。它既指社区不和谐物质空间结构状态的改变,同时也包括在有意识的引导或推动下,为实现社区经济社会层面的优化,而对社区实施的组织及制度层面的变迁。①其土地的利用有以下主要特点:(1)土地权属的变化:乡村土地所有权通过各种土地流转程序,将由农村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2)土地用途的不稳定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土地利用类型将由土地利用类型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3)土地升值潜力大,土地使用价格转变为所有权价格。②但是,现行征地制度不够完善,应尽快地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农民与土地使用权的关系不再凝固化,对城市化进程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原因

从客观上来说,“城中村”的形成是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产物,我国的城市数目从1978年的30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660多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也扩大了两倍以上。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耕地获得扩展的空间。从主观上来说,“城中村”的形成是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及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所造成的,这也是深层次的制度原因。所谓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指“城市”和“农村”分属不同的管理模式,二元所有制结构是指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而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制度,国家实施了城乡不同的户籍、粮食供给、教育、就业、养老、住宅等制度。③二元管理体制使得“城”与“村”分属不同的机构体系管理,县城在对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宅基地的土地使用、建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真空,城市规划管理范围及建设管理法规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宅基地、留用地等的管理无效,这种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城中村”的根本制度原因。因此,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农民与土地使用权的关系不再凝固化,对城市化进程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④

“城中村”改造对促进城市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拓展城市空间,优化资源配置。“城中村”土地利用率低,通过改造,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有利于解放土地和劳动力,实施集约化经营。如:将城市规划用地或分散在用地者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根据城市土地供应计划,有计划地投入市场。

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集中地,也是政治、社会管理的中枢,是当今社会的主体。⑤“城中村”的改革改造是建设现代化城市、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通过改造可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和竞争力,为扩大现代化城市的经济效益提供动力。

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素质。“城中村”相对封闭,村民基本保持农村传统生活方式,观念陈旧,管理滞后,环境脏乱差。通过改造,促其向现代城市方式转变,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整体素质、居住环境都能得到提高。“城中村”村民因为失去了耕地,已不可能进行农业生产。进行“城中村”改造,随之而来的是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为村民素质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提供保证,帮助其在就业市场找到一席之地。

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改造,旧的村落建成现代化的公寓小区,配以良好的公建设施和科学的物业管理,使居住环境大大改善,违章建筑基本杜绝,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为良好的城市管理提供了保障。

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只要符合政府的土地使用规划,就应当允许农地使用权的自由交易。当农地改变用途时,开发者必须从按照规划加以保留的土地使用者那里购买足够“份额”的土地开发权,充分补偿失地农民所损失的机会受益,保证其今后生活水平不会下降。⑥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问题

目前,“城中村”改造领域面临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建筑密度大,违章建筑泛滥,安全隐患多。有的城中村建筑密度达到70%甚至更高,形成“一线天”、“贴面楼”等现象。因为缺乏必要的消防通道,消防安全隐患严重。环境卫生、防洪排涝、生活服务等市政建设和公共配套设施普遍缺乏。电力、电信、供水管线走向杂乱。物业管理缺乏,卫生死角多,垃圾遍地。“城中村”成为环境“脏、乱、差”及生活质量低下集中地区。

不少“城中村”成为“两不管”地区。一些城区边缘及新划归城区的“城中村”至今仍是城市管理的空白地区;无法对这些区域内的宅基地、留用地实施有效的管理。

成为社会治安薄弱地区。各种违法和违章建筑泛滥,公共安全隐患多,刑事犯罪率高。“城中村”中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又缺乏严格的管理,极易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

土地流转过程中资产流失较为严重。“城中村”中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流失严重;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界限、权属不清;非法转让宅基地、违法开发等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具有较大增值空间的土地,被征用后,长期闲置;还有的为逃避政府查处,只投入少量人力物力,开发一小部分,其余的等待更大的升值后再开发。

已成为新市民的农民边缘化倾向明显。“城中村”村民的医疗、社会保险等仍被排除在城区之外,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城中村”的存在不但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可耕土地的减少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造成投入多、产出少、销售难的局面。“城中村”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不尽快扭转其现状,不仅延缓城乡统筹的进程,还在很大程度上困扰城市现代化建设。2003年9月30日郑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从而为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供了帮助。

应注意和做好的几项工作

“城中村”改造涉及的面较广。包括:

“城中村转制”,即城中村由村民自治管理体制转变为城市居民自治的管理体制。转制后的“城中村”按城市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建设、管理。集体土地依法全部转为国有土地,村民由农业户口转为城市居民户口;转制中集体资产的处置原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依法进行清产核资等。

规划管理:“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编制改造详细规划。

土地管理:“城中村”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后,按照国有土地进行管理,并依法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土地用途的评估、补偿等。

建设和拆迁安置: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安排原村民居住用房;优惠政策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实行统筹规划。“城中村”改造涉及建设、发展计划、农业、财政、规划、土地、民政、教育、房管、公安、法制等诸多行政部门;同时要求以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设计为基础,把“城中村”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之中,加大城市规划宣传力度,建立城市规划展览系统。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的要求,编制“城中村”改造详细规划。总之,“城中村”改造必须统筹安排,各职能部门协调一致,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依法确定权属。一是已经依法审批的建房,《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市区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不应该存在集体土地这种形式,依法进行管理和分批次征为国有,“城中村”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后,按照国有土地进行管理,并依法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各种手续齐全的完全合法的房屋,予以确权。二是经过处理的违法建房。主要是在违法用地大清查中已作处理,原则上亦予以认可。三是对少批多占的房屋,严格按批文确权,对超建的房屋一律视为违法建筑,不予确权。要防止滥用土地征用权和侵害被征土地权利人的利益的情况发生,就必须依法办事。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整地认定机构,负责对事业的目的进行审查;增加公告和通知程序,规定土地他项权利人在一定期限内到有关部门备案申报权利;赋予被整地人对土地征用和整地补偿决定的异议权;建立对异议的复议和诉讼程序。⑦

尊重农民利益。切实把保护农民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村民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村民的收入及生活质量能否提升,是衡量“城中村”改造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制定补偿标准,把保护村民利益作为“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旧村拆迁安置的计划,土地管理部门与拆迁所分期签订委托拆迁协议,验收后支付拆迁补偿资金。要提高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水平,征地、拆迁应补给农民的费用要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如数交给农民,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除着力解决失地农民培训与就业外,还要推动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区的对接。

围绕征地补偿,应加紧建立土地价格评估制度,通过评估,确定补偿标准。在征地过程中应赋予农民应有的权利,让农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诉讼救济权。产权调换以确认的原房屋建筑面积为依据,结合考虑拆迁安置人口,确定安置房面积。此外,还要发给搬家费、过渡安置费和提前拆迁奖励费。⑧从开发区整体功能布局的角度,对安置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统一标准,统一配套公建设施,并打破原行政村的区域,采取集中联建方式,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利用率,节省开发改造投资成本。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

办好权证。应建立健全集体土地产权交易规则和产权监管制度,推动和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以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平等法律地位。严格按政策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按一户一宅的要求,对拆迁户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实行全村“农转非”后,对该村所剩的集体土地,由土管部门进行勘查测量,核定面积,签订土地补偿协议,预付回收土地补偿费,将集体土地征为国有。

总之,“城中村”改造工作,要能够真正地促进城市的管理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注释:

①蓝宇蕴:《论城中村改造的社会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3)。

②陈丽:《城市规划区内乡村土地利用与流转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6(6)。

③⑥袁铖:《二元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农地法律制度创新》,《法商研究》,2007(3)。

④王志宏:《城市化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关系研究》,《边疆经济文化》,2005(3)。

⑤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⑦杨进、张迎春:《关于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经济体制改革》,2005(1)。

⑧《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郑州市人民政府[2003]32号文件。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篇9

一、村民自治协议拆迁

最高人民法院[2006]民立他字第23号答复规定,村民小组长以村民小组的名义和行使诉讼权利应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7条履行民主议定程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2条规定,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可以做出决议,对不履行搬迁义务的村民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对全体村民具有法律效力。形成村民会议决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后,村民小组长针对少数拒不履行该决议的村民,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待法院判决生效维持决议效力的,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基层组织有凝聚力、群众呼声较高、容易形成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新启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可以采取该种方法实行村民自治协议拆迁。广东猎德、杨箕成功地采取该方法,其特点是将社会矛盾下移至最基层解决。最高人民法院[2006]民立他字第23号规定,赋予村民大会决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强制力保障,通过强制力保障促进了协议拆迁,同时,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拆迁。具体程序包括:(1)落实补偿资金,无论进行土地储备、政府出资还是政府招商、引来开发商出资,均需要落实补偿资金,所需资金加上安置房能够抵充被征收拆迁房屋价值;(2)制订补偿安置方案、报批建设设计方案,“城中村”区位较为优越,被征收村民普遍希望回迁,其自然关注补偿安置方案和改造建设设计方案;(3)土地征收预公告,组卷报批,同时,为了防止突击抢建,应当加大违法建筑执法力度,《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土地征收的程序,集体土地征收需要提前谋划,为依法强制奠定基础;(4)确定户代表,对于涉及被征收人数较多的项目,组织村民会议难度较大,一般采取选取户代表的方式,为举行村民代表会议奠定基础;(5)就补偿安置方案、授权村民小组长向法院、授权村民小组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三项属于村民重大事宜,形成村民代表会议决议;(6)选取评估公司,通过选票确定评估公司,无法形成超过半数意见的,采取公证抽签方式确定评估公司;(7)入户丈量,经丈量组签字确认后公告,被征收人签字并非必经程序;(8)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何种程序对补偿安置协议效力并不产生影响,所以在土地征为国有之前签订协议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9)等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复;(10)村民小组长向法院“钉子户”,最高人民法院[2006]民立他字第23号答复考虑村民小组作为诉讼主体通常情况下没有印章,便决定以村民小组长名义代替村民小组作为原告;(11)依法强制执行,法院通过审理判决村民会议或者代表会议决议合法有效的,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城中村”改造涉及城市居民或者非本村村民作为被拆迁人,村民会议决议对其没有约束力,这些被拆迁人当初购买农村集体土地或者农民房屋违反了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可以根据城乡规划法按照违法建筑依法处理。

二、国土资源部针对少数“钉子户”作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

许多“城中村”改造项目绝大部分已经拆迁,遗留少许“钉子户”漫天要价、满意不满足,再补签村民会议决议较为困难。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45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山东莘县、太原成功地采取该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程序简便、效率较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规定,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45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其作出的责令交出土地决定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征收土地方案已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2)市、县人民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已经依照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程序实施征地行为;(3)被征收土地所有权人、使用人已经依法得到安置补偿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安置补偿,且拒不交出土地,已经影响到征收工作的正常进行;(4)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6条规定的条件。该司法解释第(四)项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政强制法》第53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裁定予以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裁定不予受理。该方法的具体程序为:(1)省级政府批复,土地征为国有;(2)通过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完成大多数拆迁任务;(3)丈量、评估,依法确认房屋、土地、建筑物、构筑物、附属物面积和数量;(4)国土资源局做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5)被征收人的,国土资源局应诉,《责令交出土地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期限届满未的,国土资源局向法院申请非诉执行。

三、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中共中央纪委办公厅、监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征地拆迁行为的通知》(中纪办发[2011]8号)规定,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作出修订之前,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要参照新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精神执行。适用于不能形成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局对土地征收后房屋拆迁工作,一般表现为消极不作为,区政府在主导和推进该项工作时很难得到市国土资源局的支持,区国土资源分局并非法人单位,不能以分局名义做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否则,违反了职权法定原则。笔者结合“城中村”改造实际,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精神,设计如下程序:(1)投资主体与政府签订《“城中村”改造投资框架协议》,九四年财税制度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捉襟见肘,难以提供足够资金进行旧城改造,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借鸡生蛋,根据投资框架协议,投资主体向政府指定的账户打入足额资金并签订“监管协议”;(2)采取被征收人协商一致、票决过半或者随机抽签的方式选定房屋评估机构;(3)征收部门房屋征收入户调查公告,组织勘察丈量,委托评估公司准备评估材料;(4)征收部门起草《房屋征收补偿方案》;(5)规划执法部门加大违法建筑执法力度,遏制少数被征收人为了骗取补偿私搭滥建、突击抢建,为依法征收营造强制氛围;(6)《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经政府法制部门审查把关进行初步修订,以政府名义《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公告》,征求意见不少于30天;(7)《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期间,征收部门组织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并形成书面材料;(8)发改委进行审查,作出该项目是否符合“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说明;(9)国土资源局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说明;(10)规划局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说明;(11)政府组织征收、公、检、法、司、维稳、综治、等部门进行征收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论证,征收部门负责撰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12)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征收部门收集、整理意见、写出总结报告及时公告,在此基础上修订《房屋征收补偿方案》;(13)政府法制部门审查后提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修改后的《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及《房屋征收决定》;(14)以政府名义公告《房屋征收决定》;(15)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协议;(16)期满不能达成协议的,征收部门报请政府作出《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书》;(17)被征收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政府法制部门或者征收部门应诉,补偿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8)期限届满的,政府向法院申请非诉执行;(19)无论是诉讼执行还是非诉执行,法院经审查后做出执行裁定,被执行人仍不履行裁定义务的,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对其进行司法拘留;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规定,移送政府组织;也可以根据《刑法》第31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移送公安机关对其刑事拘留追究其拒不履行人民法院裁定罪刑事责任。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篇10

海曙区近郊原有16个行政村,目前已完成旧村改造的有2个行政村;基本完成改造的有4个行政村;今年正在实施改造的有2个行政村;还有8个行政村和8个城中村未经改造,共涉及村民(居民)5045户,住宅建筑面积59.9万平方米,非住宅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为深入贯彻区委六届八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旧村改造工作,特拟定本工作思路:

一、旧村改造时间安排

1、20__年下半年,继续做好吴家、胜丰(萧甬铁路以西部分)的旧村改造工作和甬台温铁路海曙段的筹建工作。

2、20__年底前启动联丰、双杨旧村改造工作,同时实施前丰的周江岸自然村和胜丰萧甬铁路以东部分的城中村改造。

3、20__年计划实施西成村、后孙村的改造,并兼带两个城中村改造。

4、20__年始,计划每年改造两个旧村,力争20__年之前完成全区的旧村改造任务。

二、主要工作措施

1、积极组织实施旧村改造区域的土地征收(征用)工作;组织实施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工作,对拆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已拆迁地块遗留问题进行协调、处理。

2、根据拆迁工作的需要,做好旧村改造及道路建设具体拆迁地块的拆迁安置工作,包括房屋调查测量、权属确定、拆迁协议签订和拆迁户的安置等工作。

3、加强宣传。在今后的旧村改造工作中,要及时向拆迁户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并加强与街道、村的沟通交流,请他们共同协助做好这项工作,做到公开化、透明化,从而得到村民的支持与配合。

4、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旧村改造工作的经验、做法和深刻教训。要深入调查当前拆迁安置过程中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善于总结我区实际情况,特别是政策执行中的一些历史问题补偿标准,以及经过几年实践已经被广大村民认同的具体问题解决办法,建议区政府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视为我区《实施细则》。

5、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文秘站:]与区旧村改造办公室的职、权、利之间的关系。明确关系有利于各级部门找对“口”,方便群众找对“门”。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1篇11

一、二00九年3、积极参与城市道路建设拆迁工作。组织协调有关市直部门和区政府及单位对金雀山路西延与原临西八路拓宽改造等道路建设拆迁工作进行了调查摸底,制定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具体负责开展金雀山路西延和老临西八路拓宽工程拆迁工作,此项工作可望于年前完成。

4、组织开展陶然路西段道路拆迁建设结算工作。组织协调市财政局、国土局等部门和兰山、罗庄区政府及相关街道、村居对陶然路西段拆迁建设成本进行核算,此项工作可望于年前完成。

5、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关于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的要求,对市区城中村与棚户区改造进行认真总结,整理内业资料,安排检查路线,配合检查验收,得到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为创城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积极开展房地产业协会工作。

1、继续用心办好协会会刊《XX房地产》(双月刊),办好协会网站--XX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为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准确、及时的政策法规、(二)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工作

1、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村居改造现状,编制市区城中村改造与棚户区改造规划及年度计划,将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任务分解落实到区、街道和村居;指导编制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总体策划方案;及时组织调查摸底,研究批复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总体策划方案;协助办理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拆迁、建设审批手续。

2、进一步加强统计宣传,搞好调查研究。严格执行市区城中村与棚户区改造工作季度统计、通报制度,努力营造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城中村与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社会氛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推广经验,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3、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措施。建议市政府组建XX市城中村与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组建XX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两个办公室合署办公,加强对城中村与棚户区改造及房地产业的领导;继续制定完善鼓励支持城中村与棚户区改造的优惠政策,调动各级政府、村居和企业及单位的改造积极性。

(三)大力开展房地产业协会工作

1、提供信息服务。认真抓好协会会刊《XX房地产》编辑出版和XX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的网站建设,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市场动态、开发经营等方面的信息。

2、提供学习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举办培训班与高峰论坛、召开现场会、外出参观考察,对企业经理、经营负责人、项目经理等各类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

3、提供交流服务。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组织召开协会会长与副会长、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及各专业委员会不同层级的会议,针对各类热门话题,进行相互交流,达到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城中村改造建议范文篇12

一、城中村”改造的近期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建立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保障机制。我们把城中村”改造工作列入我区十五建设规划之中,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成立了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机构,领导机构下设有办公室,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该项工作的总指挥,并安排有丰富城区工作经验的副区长张立同志具体负责。城中村”改造工作办公室同时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职责到位,办公经费落实到位。城中村”改造建设的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正在着手研究制定之中。

(二)宣传发动,动员群众参与和支持城中村”改造建设。城中村”改造工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自市委书记到街道调研城中村”问题之后,我们就组织人员深入社区,尤其是深入到初步确定的两个试点村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先后召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试点村的村民大会,进行个别走访座谈20多人次,印发、张贴宣传标语50余条。街道干部还走村串户,向群众讲清楚市委市政府改造城中村”的意义,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到目前为止,两个试点村都没有出现群众逆反心理和产生阻挠滋事的行为。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chazidian.com

(四)招商引资,吸引投资公司一起商榷改造试点村。从我区的财政状况、试点村的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状况等实际出发,只有通过招商引资这个途径才能进行试点村的改造。目前,汪大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有意向参与承办企业村项目的改造建设,立意投资有限公司有意向参与虎田村项目的改造建设。汪大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经对企业村改造项目进行周密调查后,现已初步形成项目建议书,计划投资1.5亿元和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上沙村的改造任务;立意公司多次对我市城中村”改造项目进行了调研,与我区进行了多次友好协商。该公司的股东一致同意在我市成立股份制开发企业,计划首期投资2个亿,选择包括虎田村在内的1—2个项目,参与我市城中村”改造。该公司还表示在我市打造样板工程及标志性工程,力争创造全国城中村”改造的我市模式”。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好处范例(12篇)

    - 阅0

    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好处范文篇1城镇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镇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

    城中村改造优势范例(12篇)

    - 阅0

    城中村改造优势范文篇1一、增加总量,提升质量,做大做强工业经济龙口市把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作为推动区域统筹发展的核心环节,全力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打造新亮点。一是发展大.....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