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策克口岸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从一个简单易货贸易初级市场发展成占内蒙陆路口岸的第三位的边贸市场。本文从金融服务的角度对促进其发展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论文关键词:金融服务;口岸贸易,策克口岸一、策克口岸贸易发展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额吉纳旗策克口岸自1992年12月首次开关以来,共开关42次,小额贸易过货总量2.4万吨,成交总金额2.9亿元人民币,出入境人员25万人次,出入境车辆6万辆。进口商品主要为原煤、绒毛、皮张、松籽、废钢铁、废铝碎料等等,出口货物以小麦面粉及轻工业产品为主。策克口岸贸易方式有易货贸易和合资合作两种。策克口岸开关初期主要以易货贸易为主,近几年随着口岸经济的发展,人民币跨境投资已变成策克口岸外贸经济的主体,人民币也成为跨境投资的唯一货币。从近几年来看,人民币与图格里克的比价基本稳定在1:140左右,人民币在策克口岸誉有“美元”之称。因口岸接壤蒙古国地区地广人稀,出口商品不足过货总量的1%,主要方式为边境小额贸易,人民币流通几乎是单项流出。二、策克口岸贸易金融服务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一)策克口岸贸易金融服务状况由于策克口岸长期实行季节性开关,当地金融机构在口岸没有设立正式的服务网点。2001年额旗农业银行在口岸设立临时代办点,办理代保管及现金存取款业务,其后工行和农村信用社也均尝试在口岸区设立服务站,但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各行的服务点又全部撤了回来,到2005年口岸区金融服务成为空白。原因有二:一是安全问题难以保障;二是服务成本过高。目前,当地金融机构对口岸贸易的支持,主要是对进口企业和从事口岸贸易的第三产业进行信贷支持。截止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农行对在口岸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累计发放贷款1000万元,另外额旗农业银行还在办理现金送款业务,即客户需要大额的现金时,农业银行负责送到口岸区。结算方面,目前有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两种方式。小额贸易全部通过现金进行结算,因口岸区没有为客商提供结算服务的金融机构,所以大多是自带现金到口岸区,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完成双方的交易。转帐结算仅限于庆华——纳林苏海特煤矿的煤款的结算。庆华集团也是阿盟唯一一户涉及人民币跨境投资,真正办理审批手续、纳入国际贸易结算的企业。目前庆华集团在农行额旗支行开立帐户,不定期与蒙方进行结算,资金从农行额旗支行汇入二连浩特农行,然后通过二连浩特农行汇入蒙古国贸易发展银行进行结算。2005年资金清算额达7000万元。(二)策克口岸贸易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1.金融机构缺位。策克口岸建关至今已14个年头,但没有一家金融机构在此提供服务。随着口岸贸易日趋繁荣,从事进出贸易的企业和从事口岸小额贸易的第三产业、个体工商户迫切需要银行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口岸金融机构的缺位已严重制约了口岸贸易的快速发展。2.金融服务缺位。一是货币兑换问题。虽然人民币在策克口岸非常受欢迎,并在蒙古国内直接流通,成为硬通货,但汇兑外币的需求还是存在的。由于当地没有金融机构开办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业务,使得人民币与蒙币斯图里克及其他外币不能兑换。兑换需求得不到保障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边贸业务的发展。二是现金存取问题。口岸开关期间,海关、口岸办、边贸公司、运输等管理部门都有大量的现金收入,非常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据策克口岸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2005年四个季度开关,仅关税就达776万元。三是贸易结算问题。随着中蒙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延伸,原有的易货贸易形式已难以满足贸易发展的需求,部分企业和个人逐渐开始到蒙古国跨境投资或从事贸易活动。由于中蒙双方金融机构未建立业务往来合作关系,国际结算渠道不畅,资金不能直接汇划。如:内蒙古庆华集团划往蒙古国的资金均是通过二连浩特农行汇入蒙古国,所需时间大约2—3天,造成企业资金在途时间长,降低了资金使用率,增加了企业的结算成本。3.边贸结算方式单一,现金管理难度较大。策克口岸通过多年发展,口岸经贸往来日趋活跃,但中蒙边境双方的金融机构仍未达成行协议,边贸结算和边民交易仍采取现金结算方式,边贸结算方式单一,直接导致口岸地区的现金流通量增大。以2005年额济纳旗地区现金流量为例,在小额贸易集中的3月、6月、9月及12月,现金投放量分别达到3166万元、2403万元、5127万元和3416万元,4个月的现金投放量占全年投放量的49.40%。剔除额吉纳旗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外流因素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跨国外流。据调查,2005年通过正常的报关手续每名出境人员可携带人民币2万元,但实际上报关的人数廖廖无几。但因为人民币现金结算在中蒙边贸结算中占比大,其他国家货币结算渠道不畅通,蒙币汇率不稳定,海关的查处力度又不是很严,所以私自携带人民币出境的现象较普遍。非正常的现金流出,大量现金体外循环,易造成当地现金流通秩序的混乱,为当地现金管理和反洗钱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三)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在小额贸易集中的时间,汇入资金和持卡提现用户明显增加,需要金融机构备付金账户储备一定量的资金。各行从成本核算的角度出发,将大量的资金上存,因计划不到位,常出现客户需要提款,而各行因在人民银行备付金账户资金不足提不出来。三、改进金融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一是当地政府要紧紧抓住口岸贸易的发展前景,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客商来策克口岸从事边境贸易,丰富出入境商品的种类,扩大出入境商品的数量,为口岸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备,各项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健全提供必要的条件。地方金融机构要从服务、促进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更好地开展口岸地区金融服务的措施建议,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联系,争取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为全面提升口岸金融服务创造条件。二是建立边贸工作联席会议及座谈会议工作制度。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与日趋繁荣,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在工作上协调一致,各个职能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召集下定期进行工作交流,互通有无,共同商议,为边境贸易的发展创造更有序更良好的发展空间。如在人民币出入境管理方面,口岸管理部门应实行有效监管,按规定对出入境现钞办理申报和登记手续,将走私途径结算货币纳入正常渠道中来,就能从根本上维护正常的现金流通秩序,促进双边贸易健康发展。三是加快人民币区域化结算进程。随着中蒙双方贸易的扩大,中蒙双方货币当局都应采取积极的办法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地方政府、外汇部门都应鼓励当地银行与相邻的蒙古国银行建立行关系,实现双方客商资金的转帐汇划业务,减少现金交易量。在此基础上,双方可进一步加强联系与交流,探讨和实施多种结算工具的操作和使用,解决结算渠道不畅的问题,以货币流通促进贸易发展。四是随着策克口岸的逐步发展,额吉纳旗本地偏小的金融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口岸贸易的信贷需求,阻碍了口岸贸易的做大做强。阿盟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信贷投向,加大对从事进出口贸易企业的信贷支持,缓解企业融资困难,促进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渠道

1国际贸易融资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已有百年历史,其长久的发展足以证明贸易融资是一种先进的金融方式,具有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实质作用。

1.1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贸易方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综合运用结构性融资工具,对交易中所涉及的存货、预付及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其多存在于有形或进出口商品的国际加工生产贸易之中,所以较一般信贷业务而言,其具备十分鲜明的特点。

1.1.1业务周转快,自偿性强

国际贸易融资建立于外贸业务基础之上,其对承接业务的贸易背景及还款来源要掌握得十分明确,而外贸融资一般依托于业务的实际支付结算,一笔贸易完成并达成国际结算后的所得款项将作为偿还融资的第一来源,故其自偿性较强。再加上单笔进出口贸易一般期限较短,因此,国际贸易融资亦具有融资期限短、周转速度快的显著特点。

1.1.2低融资成本,低信用风险

基于国际贸易融资每笔业务均对应一个真实商贸背景的前提,所以其授信还款来源明确。同时通常以货权为抵押的方式也使融资授信条件相对宽松,因此,鉴于还款来源与融资用途的紧密联系,企业融资所需成本及各方融资风险程度大为降低。

1.1.3融资方式灵活,综合效益好

国际贸易融资在融资方式上根据进口和出口方向的不同分设了多元方向。具体的进口方向融资方式大体涵盖信用证、信托贷款及海外代付等,而出口方向则主要囊括出口押汇、国际保理、出口议付及出口信保、退税、发票贷款等多种模式。这不仅为贸易企业提供了便利,为银行提供了手续费、汇差、利差等综合收益,同时也带动国际间贸易结算业务的迅猛发展。

1.2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激烈的同业竞争和日益增长的客户差异化需求,银行已不断推陈出新,提供诸如供应链金融方式,即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无缝对接性特色服务,为企业的产供销提供国际化融资方案。同时,由于外贸融资形式的创新,当下其不仅能够提供针对大宗商品进口的商品质押融资,还有针对出口的包括应收账款质押在内的多样融资形式。此外,融资手段更为灵活,呈现出外贸融资与金融衍生工具在外汇掉期和远期结汇等方面的双向结合,既有效规避了融资风险,又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再有,基于国际结算愈来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银行方面可在综合考虑贸易特点、资金把控、风险承受及借款人信誉、相关政策法规等的基础上,将融资与风险缓释工具进行搭配,以实现国际间进出口商贸融资的量身定做,最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及行业腾飞的美好愿景。

2中小企业外贸融资现状分析

国际贸易融资行业发展得蒸蒸日上,但面对如今全球经济的低迷走势,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及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资金紧张,难以为继等风险频现使得资金短缺而又难以获得融资的问题成为其在国际贸易中扩大经营、寻求发展又一难题。

2.1国家现行宏观政策存在保障空白

目前,在中小企业外贸融资的宏观层面,国家已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加以扶助且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部分新型业务方面,尚存国家法律法规有效保障的盲点,所以,中小企业外贸融资政策支持相对较弱。况且部分政府对国家出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这也在无形中延缓了融资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我国现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等服务机构发展得又不太健全,致使财政预算及服务机构执行发挥受限,再加上目前国内金融体制中银行独大,垄断程度较高,因此,金融资源的不均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外贸融资。另外,我国金融体系存在对商业及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故寄期望于单一银行性融资便有可能会有所失望。而部分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向民间借贷,又会因市场的消极及高息的利率而饱受双重夹击。还有股权、证券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也会加剧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管控风险,因此,上述问题亟需得到有效改善。

2.2国内银行金融机构具有融资偏好

银行是中小外贸企业短时间内快速缓解资金压力的主要动力,但是,基于银行机构的贸易融资却存在一定局限。首先,中小企业规模的划分对其在银行方面融资形成一定障碍。在多数从事外贸的企业中,从业人员较少而收入却较高现象实属自然;而通常情况下,一旦被划定为中小企业,就必须接受银行对其融资额度较低的事实,所以凤毛麟角的资金供应不能解决其实际需求。其次,中小企业外贸结算及融资方式较为传统,所以,无论银行还是自身而言,传统即为束缚,使其无法适应日趋变化的时代需求。虽然现已有不少新型融资方式开始兴起,但流程复杂,国际信用评级及风评体系亦不健全,都使新型产品被疏于选择,所以新型融资产品的推广亦然关键。最后,中小企业办理外贸融资业务的准入、信用评级及审批流程复杂,办理时间偏长,而全球经济放缓也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因价格问题造成货物大量囤积,不能按期归还银行借款,再加上下游客户的信用危机,迫使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而提高业务门槛,因此,多数中小企业想要获得银行融资绝非易事。

2.3中小企业外贸融资需求十分迫切

国内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外部资金的有力支持,只有获得经营资金的融通,才能抓住稳步成长与扩大规模的机遇。然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外贸融资问题却屡见不鲜,以致于外贸融资难成为制约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国际贸易不同于其他行业,经营过程更为复杂,例如出口商贸,一般需要经过前期备货、定仓、制单、报关、贸易结算及出口退税等多个环节,资金回笼周期因此而被迫延长,所以,对于资金实力本身较弱的中小外贸企业而言,资金需求无疑表现得更为强烈。况且现阶段,国内中小外贸企业多为纯贸易性公司,自身能够实现生产加工的企业较少,而批发型客户业务类型较为单一,业务频繁但利润不高,且资金回笼依托下游企业,自身付款实力不强。此外,出口企业业务流程前期备货阶段需要占用大量资金,而整个贸易流程的延伸,无形中拉伸了货物运输及到港卸货的时间,致使企业收汇时限延长。如出口企业单纯依托自有资金日常运作,货币资金周转必成问题;而对于进口企业而言,其不仅运输环节时间较长,到港后的仓位费、滞港费及垫付关税也会占用资金,况且货物一旦未能销售,企业就会陷入经营困境,从而对其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3改善中小企业外贸融资问题的创新举措

解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只制定单方举措就能够缓释甚至解决的。国家应从政策,金融及中小企业自身等多角度出发,制定全方位的有效方案,才有可能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3.1健全、完善国家宏观政策体系

为使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更好更快发展,首先应从宏观政策层面着手,创造足以支撑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宏观环境,着力完善有关国际融资的保障体系、政府支持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以解决中小企业无抵押无担保借贷的尴尬局面。并鼓励中小企业专注于新技术研发与利用,促进风险项目的投入。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对中小融资企业的信用监督及约束机制,以政府为先导,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优势,以保障国际贸易融资的良性发展。此外,政府还可通过民间资本构建支持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草根金融格局,并建立专项服务的政策性银行,以此为其融资提供多层次信贷支持,解决经营资金的不足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助力于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全面贯彻与落实,达到行业与政府双赢的美好未来,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就业稳定、国际贸易收支总体平衡的目的。

3.2构建全面、立体的金融服务体系

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带动了中小型贸易企业的涌现及成长,各商业金融机构同时也针对国贸特点及现状制定了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措施,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加强和培养员工创新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融资体系,方能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其国际贸易融资的倾斜力度,并逐步完善金融的系统化管理,对信用评级及授信程度良好的企业,在融资业务的申请流程,包括准入条件上给予一定便利,进而保证融资的时效性,以便企业能够抓住良好的商业时机。同时,应对中小贸易企业应设立专项负责团队,一来便于企业办理业务,二来可考察和评估市场变动及企业风险,及时作出政策及产品方案调整,为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合作提供组织保障。除此之外,加强金融机构的国际人才培养,引进结构性贸易,并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直接渠道,如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寻求债券市场支持,加大集合票据及集合信托等产品研发,并倡导典当、票据贴现等新型融资方式,以实现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3.3大力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

中小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依旧是国际贸易融资难的主要根源之一,所以,作为融资主体,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转变传统经管理念,树立成本管控及信用风险意识,规范财务内部管控,并努力与国际接轨,充分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把控,实现有利于自身易于获得融资的良好口碑及形象,才能在企业管理层全面提高经管决策能力的同时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中小企业应主动维护市场秩序,且应想方设法地提升产品竞争实力,在高度关注国际市场变动的前提下,采取稳妥方式防范现存及预计风险,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自觉杜绝恶意竞争现象,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目的,以与银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渠道,以国家及国际政策为导向,维护企业在行业中的稳固地位,扩大盈利空间,同时实现业内的良性竞争,以营造积极、健康的国际贸易市场大环境。

作者:何爽孟宪军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佳朋.关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06).

[2]王国英.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1.

[3]王九华.外向型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4]逯词章.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及法律对策[J].中国商贸,2012(05).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04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04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正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宏观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负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会损害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维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正相关的状况,是国家调控对外贸易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坚持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确保两种效益的协调同步增长,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矢量和,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那么从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考虑,必须剔除和修正有损宏观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效益。换句话说,任何建立在损害国家宏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微观经营活动,不管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必须加以制止。在这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同时进行所取得的相关结论,是政府行为发生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滑冬玲.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3).

[2]佟家栋.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分析,南开学报,2005(6).

[3]陈柳钦,宾建成.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南方论丛,2005(2).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1篇4

对于加工贸易负面作用的认识,有些是客观存在,有些则是由于看待问题角度的失误,存在夸大甚至强加于加工贸易之嫌。无论如何,看待像加工贸易这样重大的事物,关键要从大局出发,比较其利弊得失。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是为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否定加工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引导加工贸易更好地发展。因此,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地分析。

一、关于加工贸易“飞料”走私问题

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规定,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实行“保税”监管政策,即用于加工贸易出口的料件进口时,免征关税与增值税,出口时不退增值税。以加工贸易名义进口的料件,若用于生产内销产品,要补交关税与增值税。对于采用部分国内中间投入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政策。应该说,这是在当前我国增值税率和关税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一个明智之举。正是实行了这些政策,才使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少数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利用加工贸易进行走私犯罪活动。不法分子采用虚报品名、规格、数量,进口以多报少,出口以少报多,高报单耗,以次充好,甚至采用“假单证、假印章、假签名”等“三假”手段,从事走私勾当,将保税进口的货物在国内倒卖。1997年开展严打走私运动以来,连续几年破获了大量以加工贸易之名进行的走私犯罪活动。据海关统计,1997年查获30万元以上的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401起,合计案值33.3亿元,分别占全国海关查获大要案总数的36%和总案值的54%。1999年查获加工贸易走私大要案47起,合计案值28.7亿元,分别占全国查获走私案总数的39.5%和总案值的53%(邵祥林、王玉梁、任晓薇:《未来国际贸易的主流》),第82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2000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案件752起,案值25.4亿元,虽然案件数只占全部走私案件数的7%,但案值比例高达42%。2001年上半年,海关调查部门立案的走私案件,涉及加工贸易的案值,仍达到总案值的42.7%;海关缉私警察立案的走私案件,加工贸易的案件呈明显上升势头,共立案148起,增长48%,案值12.5亿元,增长76%,擅自倒卖保税料件、成品、甚至减免税设备是走私的主要形式。

从海关查获的走私案件看,利用加工贸易走私案占较高的比例。但是,能否据此认为加工贸易就是走私最重要的渠道呢?答案是不确定的。据国际经验,查获的走私案值,一般约为实际走私案的10%,甚至更低。在查获的走私案件中,不同方式的走私,被查获的难度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从已查获的走私案件中的比例,来推算不同方式在全部走私案件中的比重。加工贸易走私,由于必然在海关留下有关单据,因此,与那些“闯关”走私案相比,以加工贸易之名走私的案件,事后仍然可能查获,所以,当大规模开展打击“走私”活动时,对以往的案件,加工贸易走私更易被查获。因此,我们尚不能从近几年海关查获走私案中加工贸易走私所占的比重来推论其在全部走私渠道中的比重。也许所查获的以加工贸易方式走私金额占较高比重,只是说明这种走私更易被查获。

走私活动的猖獗,不是因为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而是由于过高的关税和增值税造成的巨大利益的刺激,以及监管手段的落后和官员的腐败。只要上述诱发走私的原因存在,不管是否实行加工贸易政策,走私都是不可避免的。

开展打击走私活动以来,海关加强了对加工贸易进口的监管,同时,通过保证金台账“实转”等方式,试图防范加工贸易走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现行的监管手段降低了通关效率,对正常的加工贸易活动,特别是交货期很短的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活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说明,沿袭这种传统的方法加强监管,成本与收益是不对称的,必须探索新的监管思路与监管方法,在提高监管效率的同时,更加方便加工贸易进出。

二、关于加工贸易出口与贸易磨擦问题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发展,引发出两个问题,一是与有关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二是所谓的贸易磨擦问题。

中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东亚新兴经济体对我国转移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大幅度向中国转移了生产制造能力,这些企业原本就是以美国市场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移到中国后,由于充分利用了我国生产要素低廉的优势,很多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因此,对美出口进一步增加。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东亚新兴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之间形成了独特的“三角贸易”关系:中国从日本和“四小龙”进口料件,在华组装后出口到美国市场。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使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问题突显出来。按照美方统计,2000年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深入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有几个问题需要指出。第一,中国对美贸易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实际上是取代了以往东亚其他经济体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的企业。例如,1986~1988年间,美国鞋类进口的60%来自中国台湾和韩国,中国大陆只占2%。到1999年,这两类产品进口国的位次完全颠倒过来,美国从中国台湾和韩国进口的鞋类仅占2%,而从中国大陆进口的鞋类所占份额上升至60%。玩具和体育用品的情形也相类似。1985年,美国从中国香港、台湾和韩国对该类产品的进口占60%以上,中国大陆仅占6%,到90年代末,所占份额数刚好相反,中国大陆占60%,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减少至6%。(N."Lardy,IntegratingChinaintoglobalEconomy",Chpt.5,TheBrookPress,2002)。第二,由于香港的转口贸易,中美两国对双边贸易的统计都出现了误差。在美国的统计中,经香港对大陆的出口,被统计为对香港出口,而非对中国大陆出口;而中国经香港对美出口的产品,按原产地原则,仍然被统计为自中国的进口。中国的统计恰好相反。因此,美国统计的双边贸易逆差夸大了实际情况,而中国的统计则低估了贸易不平衡状况。有关研究表明,中美贸易逆差应介乎两国统计之间。第三,中美贸易不平衡,并非中国保护市场造成的,实际上,近10年来,中国市场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1990~2000年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几乎增长了四倍,1990~2000年,美国企业对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其他出口市场,到2000年,中国成为美国在全球的第出口市场。

但是,不管原因何在,中美贸易不平衡使我国在对美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一些美国政客出于政治动机,夸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以期在对华交往中取得主动地位。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影响,并不是像一些论者所宣称的,影响了一般贸易的对美出口,实际上,美国借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中国出口产品直接采取的限制措施并不多,除少数纺织品受配额限制外,绝大多数产品并没有直接受到限制措施,主要原因就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贸易不平衡,只是转移了其他东亚经济体对美贸易的顺差,并没有直接威胁美国本土企业。而且,很多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对美的出口,本来就是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或者美国企业在华的“代工”企业的产品。这种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影响,主要体现在美国在双边贸易谈判中,以贸易不平衡为武器,要求中国加大开放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加速了我国市场开放,对国内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市场开放对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是利大于弊的。

第二方面的问题则是贸易磨擦问题,或贸易伙伴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的不正当保护措施。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遇到的反倾销问题。目前,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已经超过500起,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被反倾销最多的国家。不少国家将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对中国出口产品滥用反倾销措施,使我国出口形势空前严峻。不少学者与官员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对华反倾销,是因为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太快造成的。但是,国家经贸委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最近完成的一项反倾销研究课题的调查表明,我国被反倾销的产品绝大部分是由一般贸易出口引起的,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反倾销案例不到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例的5~10%。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易被反倾销,基本原因在于,加工贸易出口大多仍利用了外方原有的出口渠道,出口量、价格均由外方控制,不会出现一般贸易出现的乱打价格战的情形。这一研究成果显示,以往对加工贸易的评价,夸大了其导致贸易磨擦的负面作用,实际情形并非如此。

三、关于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关系问题

有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挤压了一般贸易发展。在进口方面,对加工贸易设备与中间投入品进口实行保税政策,使我国进口纳税产品比重很低;在出口方面,加工贸易挤占了一般贸易出口市场份额。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关于加工贸易与进口关税收入的关系,以下几点需要明确

第一,对加工贸易进口免征关税,是合理的。加工贸易进口最终会包含在出口产品之中,如果对加工贸易进口征收关税,就会扭曲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使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

第二,关税对总税收贡献的下降主要是由降低关税水平引起的。我国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从1985年的44.3%(N."Lardy,IntegratingChinaintoglobalEconomy",Chpt.5,TheBrookPress,2002)下降到2001年的15.3%,降幅为66%,但同期关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只从10%下降到5.5%。

第三,关税比重降低的原因还在于其他方面的减免税。我国有四大类产品不纳关税,一类是加工贸易进口,二类是外资企业设备进口,三类是技术改造等进口减免税,四类是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馈赠。1998年我国进口应税品比重只有19%,加工贸易进口占总进口比重为48.9%,外资企业投资项下进口占10.3%,二者合计为59.2%,通常馈赠进口不到1%,因此,技术改造等免税进口占到20%。也就是说,在应该缴纳关税的一般贸易进口中,政策性免税进口额达到一半以上。关税收入比重的降低,这类政策性减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加工贸易挤占一般贸易出口市场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第一,加工贸易出口市场是一个开放的竞争性市场,即使中国不发展加工贸易,这部分市场也不会自动地留给一般贸易出口。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国投资者可以在其他国家,如东盟国家加工出口。因此,中国发展加工贸易并没挤占一般贸易市场,只是挤占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第三国的市场。从过去10多年来中国和东亚其他经济体的不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的增减,可以看得很清楚。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1篇5

(一)当前中非经济贸易合作现状

首先,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现实,中非之间的经济贸易额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非洲地区经济的腾飞,中非贸易额年增幅不断提高。其次,中非贸易比重在我国对外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上升,并且非洲在对外贸易比重方面与过去相比也有较大的提升,我国作为非洲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在非洲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另外,在中非贸易商品结构方面一直保持着稳定的结构态势,非洲主要向我国出口燃料和矿产品,而我国主要向非洲出口制造业产品。最后,从总体上来看,非洲对我国贸易顺差,但是个体对我国逆差,这主要是因为在非洲除了少数国家以外,大部分非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经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二)当前中非经济贸易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非经济贸易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首先,中非贸易合作关系的基础四资源禀赋差异,这种合作出发点对双边贸易关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首先来自西方国家中非贸易的恶意揣测,认为我国利用经济方式对非洲进行资源掠夺,破坏了中非经贸合作环境。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这对我国大量的制造业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有些国家正在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中非贸易合作形势不乐观,加上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以石油、矿产等不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中非贸易形势面临新的挑战。其次,由于我国和非洲经济仍然处在发展阶段,并且中非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范围较窄、中国企业对非洲市场的自信心较低等原因,中非贸易合作总量仍然处在较低的层次。

二、中非经济贸易合作未来发展趋势

(一)加大非洲进口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非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加大非洲进口是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趋势。首先,要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增加非洲产品在我国市场上的占有量,这是改变当前中非经贸关系逆差状况的重要措施,在于我国有着良好外交关系的非洲欠发达国家95%税目产品输华免关税的待遇措施要得到切实的落实,并且在未来考虑将这一比例提高到97%,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细则,促进非洲国家出口创汇。其次,建立促进非洲非资源类的产品宣传销售平台,创新营销手段,为非洲企业建立良好的宣传和推介环境,为其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二)改善我国出口

改善我国出口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要对我国出口非洲的市场秩序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强化质量监督机制,严把质量关,禁止向非洲地区出口劣质产品和残次品。其次,要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行不断的提升,在非洲地区建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增强营销渠道等等,强化企业的国际经营模式,不断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的品质。

(三)强化中非经贸合作的便利性

强化和促进中非经贸合作的便利性是未来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的必然要求。首先,落实相关会议规定,利用法律援助、资本融资等方式方法,帮助非洲国家对其海关、商检的设施进行调整和改善,提高非洲国家的清关效率。其次,要在海关、税务、质检、产品标准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沟通,强化我国同非洲地区在部门对口合作、业务合作机制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基于双边经济发展现状和相关制度措施,借鉴国际经济法和国际贸易法等相关制度规定,建立符合相关制度的便于经贸合作的合作机制。最后,积极跟进贸易便利化中的“单一窗口”合作协议的落实工作,不断提高中非贸易合作的便利性。(四)在整体上优化中非经贸合作在整体上优化中非经贸合作是解决当前中非经贸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整体上优化中非经贸合作,最主要的就是要用投资代替部分制造业在产品对非洲出口,紧紧把握当前非洲国家工业化发展初期的良好机遇,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下,在非洲地区开展绿地投资、劳动密集型产品投资等,逐步降低中低端制造产品对非洲的出口,是深化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措施。

三、结束语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篇6

(一)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

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例如,由于退税不及时,加工贸易“一日游”现象日趋严重,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行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发挥现有保税区的功能,可以替代香港的中转作用,境外“一日游”将大大减少。但是,海关与税务部门对保税区的规定是不配套的,海关认为货物运到保税区视同出口,但税务部门认为只有货物离境才能享受出口退税。税务部门的这一规定,不仅使加工贸易境内“一日游”取代境外“一日游”成为不可能,而且也大大阻碍了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实际上,税务部门关于退税的规定,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就存在差别,国内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可以享受出口退税。

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将“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视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与管理中存在的第一位问题(参见表1)。

表1企业认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按重要程度排序

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1

管理规定过于严格、手续过多2

有关管理部门有效协调不够3

鼓励国内采购政策不明显4

来料加工企业深加工结转不能退增值税5

管理机构办事效率过低6

管理人员操作随意性过大7

保证金台帐制度增加企业资金成本8

深加工结转视同国内销售征税9

审批规定不明确10

企业遇到问题无处咨询11

不法企业走私,造成不平等竞争12

管理人员有意刁难企业13

企业受到不公正待遇,投诉无门14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二)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

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已成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的焦点问题。深加工结转政策涉及面广,据调查,山东约25%,江苏、浙江约40%,福建、广东约60%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需要深加工结转后再出口(《关于研究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据海关统计,2000年深圳市80%的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深加工结转,结转进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20%;苏州市21%的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深加工结转,结转进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1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意见的通知》规定,对深加工结转业务,国家有关部门视同进出口贸易实行保税监管。但是,税务部门认为,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属于国内销售行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应该征收增值税,出口时再予退税;如果使用国产料件加工成半成品后结转,不能退税。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自2001年1月1日始,所有企业的间接出口应统一执行中间环节征税,出口环节退税的政策。显然,税务部门的政策与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定并不一致。

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货物实行“免、抵、退”政策,改变了以往的深加工结转货物保税政策,在出口退税手续繁琐、周期长的问题仍没解决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变化将直接打击加工贸易企业国内加长国内产业链的积极性。这种政策上的不一致造成了具体执行政策中的混乱,不同地区的作法存在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地区没有征税,有些地区采取挂帐,有些地区给予免税。

(三)一些政策违背了鼓励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的方向

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是三个:即上规模、上档次和提高附加价值。满足第一个目标,需要结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营造一个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总体制度环境。针对第二个目标,则需要吸引技术水平更高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产品升级。提高附加价值则需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长国内产业链,分别向上游零部件产业上溯和向下游物流业延伸,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鼓励其提高国内采购率。提高附加价值不仅关系到我国从加工贸易中可能得到多少实际经济利益,而且可以使加工贸易从“无根工业”变成根植于我国的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但是,近年来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各个部门往往从本部门管理方便的角度出发,较多地关注了如何防止不法企业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走私”、“骗退税”,忽视了鼓励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有的政策客观上甚至不利于鼓励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例如:

出口退税按计划而不是按出口实绩进行,导致欠退税越来越多,加大了企业财务负担,阻碍了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的积极性,是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境外“一日游”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实行的对来料加工国内采购不退税政策,降低了来料加工国内采购的积极性。1994年税制改革以前,增值税率很低,来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大体相当,来料加工国内增值率为23.1%,比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高出2.22个百分点。2001年,来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为46.32%,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则已经达到61.58%,来料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率已经比进料加工贸易低15.26个百分点。从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国内增值率变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退税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具有重要的影响。

尽管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强调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但因为我国现行政策中存在不少与鼓励加工贸易提高国内采购率目标相矛盾的规定,加工贸易企业感觉现行政策与政府宣传的目标不尽一致,从调查结果看,企业认为“鼓励国内采购政策不明显”是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位列第四位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政策调整方向与长期政策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暴露出我国现行政策制定机制的弊端。各个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从本部门的目标与管理出发,例如,海关关心的是如何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走私,税务部门关心的是如何防止税收流失,对于如何鼓励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从而提高其对国民经济贡献这个根本的政策目标,却考虑得较少。因此,部门的有关政策虽然有利于局部目标的实现,但却有损于宏观目标的实现,政策的机会成本相当高。要保证具体的政策规定有利于实现宏观目标,就必须有超越部门之上的强有力政策协调机制。这正是目前我国政策制定机制中的一个重大缺陷。

(四)加工贸易中的一些政策与管理手段不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上对我国产业转移的速度与力度均大大加强,我国加工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现行政策与管理手段未能针对加工贸易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实际运作中政策与管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传统管理方法远远不能满足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90年代中期以来,以台湾对大陆投资为导因,境外大量IT产业转移到我国,从事出口加工贸易活动。目前,IT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出口的第

一大类商品。IT产业是一个国际分工非常明显的行业,其运作具有“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生产零库存”的特点,这就大大缩短了从采购到交货的周期,对于货物通关效率提出了比传统产品高得多的要求。但是,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管理依然采取80年代初的合同、手册管理办法,不能适应IT产业加工贸易的要求。例如,IT产品加工贸易只有电子订单,没有合同,为了适应加工贸易需要经外贸部门审批合同的规定,企业只好人为地编造一个毫无意义的合同;IT产品对通关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通关效率不高,不少跨国公司将其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放在中国境外进行,国内只能开展低端IT产品的加工贸易,这不利于实现我国提高加工贸易档次的政策目标。苏州和深圳已经开始了改革这种监管模式的尝试。苏州海关对关区内的四家IT企业进行了联网管理。这些企业的特点是料件繁多,用手册管理困难大。具体的监管程序是外经贸局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总量备案,海关与被监管企业实行联网,海关直接从指定的数据库提取数据,抽查核对产品单耗,定期查验库存,查验时间与企业盘点一致,最后进行核算核销,对差异进行核销。深圳实行的是联网保税工厂的方式,即利用网络和电子摄像技术对整个企业实行全封闭的监管,整个工厂相当于一个保税区。与苏州海关的做法相比,这种方式在防范结转过程中的走私、“飞料”方面效果更明显,但投入较大,一般的企业可能无法负担。无论哪种方式,对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实行联网监管是今后加工贸易管理发展的方向。目前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快统一思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比较一致的做法,避免因地区间差异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现行政策与管理规定不适应在华建立采购与配送业务中心的要求。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制造业能力,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重要的出口基地,因此,不少大型跨国公司计划在华建立采购配送中心,同时发展物流业务。但是,由于我国在保税区退税政策、保税区(仓库)监管等方面的规定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大大阻碍了加工贸易向下游产业的延伸。

(五)某些新的政策调整脱离了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实,政策效果低于预期

以出口加工区政策为例。出口加工区是国际上不少国家采用的加工贸易管理方式,而且成效卓著。我国参照国际经验建立出口加工区,有利于提高对加工贸易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但是,出口加工区政策出台以来,实际运作效率并不理想,不少出口加工区入区企业很少。究其原因,就在于出口加工区有关规定脱离了加工贸易发展的实际。

加工贸易企业迁入出口加工区的愿望比较低。从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参见表2),86%的受调查企业不准备在出口加工区投资,准备将现有工厂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只占2.6%。

表2加工贸易企业对搬入出口加工区的意愿

意愿企业数

将现有工厂搬入13

将新增生产能力搬入,但现有生产能力不搬59

不准备在出口加工区投资437

接受调查的企业总数509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表3接受调查的企业不愿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原因

原因企业数

搬迁成本太高269

出口加工区政策不利于产品内销52

区内企业采购国内零部件不方便32

区内监管效率并不比区外高18

区内土地成本高于区外50

不了解出口加工区政策143

接受调查的企业总数462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现有加工贸易企业之所以不愿搬入出口加工区,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参见表3)。对于现有企业而言,搬迁成本高昂,58%的受调查的企业将此作为不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原因。另外,31%的受调查企业因不了解出口加工区政策而拒绝做出搬入的决定。除这两项原因之外,某些具体的规定由于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成为阻碍企业入区的原因。目前,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都不再是“大进大出”的100%出口企业,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已经成为主流。出口加工区的管理政策,对于“大进大出”型的企业而言,监管效率大大提高,但对于与国内产业与市场有密切联系的加工贸易企业,则存在诸多不便。例如,出口加工区企业可以不实行手册管理,但区外的深加工结转企业必须用手册,区内企业没手册就无法与区外的企业做生意。对于部分产品内销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加工区外的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只需按进口零部件税率补交进口零部件的关税和增值税。但区内加工贸易企业内销产品时,补交关税时适用成品关税税率,在大部分情况下,成品的关税水平高于零部件,由此将加大区内企业内销的成本,削弱其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总之,出口加工区的有关规定,实质上削弱了区内企业与国内市场的联系,这对于大多数已经兼顾内外两个市场的企业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而且,区内企业与国内市场联系的削弱,与加长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发展目标也是不符合的。这就决定了出口加工区只适合那些新建的100%出口型的加工贸易企业,而且国内采购不能太多,对于这样的企业,区内监管效率方面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对于其他加工贸易企业,绝大部分仍然将留在区外,因此,出口加工区政策只能有利于加工贸易增量部分的合理布局,不能改变目前已经存在的加工贸易“放养”现象。如果将出口加工区政策定位于给“大进大出”的100%出口型企业创造一个监管效率更高的局部小环境,出口加工区政策将是成功的,如果定位于以此改变加工贸易“放养”的状态,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则注定是不会取得明显效果的。

二、我国加工贸易政策未来调整的方向

政策是对现实的反映,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促进发展。加工贸易政策应该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出发,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促进加工贸易充分发挥其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和加长产业链的潜力。为此,加工贸易政策应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对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内采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2001年,来料加工贸易进口额为289亿美元,占全部加工贸易进口额的30.7%。受现行来料加工国内采购不退税政策的影响,来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比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低15个百分点。如果对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内采购实行退税,将有力地促进来料加工贸易企业扩大使用国内料件,带动国内上游产业的出口,加长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按来料加工出口的国内采购率达到进料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计算,2001年来料加工国内采购值约可增加44亿美元,而且,随着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逐年增长,其国内采购值也将逐年增长。但需要强调的是,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延长与监管成本和风险的增加成正比,因此在采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延长的同时,要研究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的办法。

(二)完善深加工结转政策

深加工结转涉及面广,情况非常复杂。深加工结转政策实质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进口料件在国内加工后转厂时,是否继续实行保税监管的政策,另一个问题则是对深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国产料件是否退税。由于这两个问题高度的复杂性,不同部门对深加工结转政策调整存在不同意见。

对于第一个问题,经贸主管部门倾向于维持现行的保(免)税政策;财税部门则主张实行“免、抵、退”政策;监管部门结合了上述两种政策选择,主张对部分优秀、守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继续实行保税监管的政策,对其他企业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则实行“先征后退”的政策。

对于第二个问题,各部门分歧更大,经贸主管部门认为应该对深加工结转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逐环节采取“免、抵、退”政策,即对加工贸易企业使用的国产原材料在结转时给予退税,由海关对结转产品(其中含国产原材料成分)进行保税监管;财税部门认为逐环节采取“免、抵、退”政策税收风险过大,操作困难;监管部门则认为如对国产材料进行保税监管,将进一步加大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

结合各部门的意见,课题组认为,对于深加工结转政策,应该统筹考虑,分步实施,短期内为了避免对加工贸易产生过大冲击,应该总体上保持现行政策的稳定性,只作局部性改进,中长期则应该按照鼓励加工贸易提高国内采购率和附加值的原则,以及提高监管效率的原则,对现行政策进行根本调整。为了合理引导企业,确实落实吴仪同志“优化存量、控制增量,规范经营,提高水平”的指示精神,政策设计方案一经确定,就应该公布政策调整的内容和实施的时间表。

具体而言,短期内(例如3年内):

———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仍维持现行政策,即对结转环节视同出口,免征增值税,由海关对结转进口料件继续实行保税监管。

———对深加工结转环节所采用的国产料件维持不征不退的办法,增值税进入产品成本。

———对销售给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企业视为出口,即深加工结转产品出口到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可以当作出口办理核销手续;国产品进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可以给予出口退税。

———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销售给区外企业的产品视为进口,用于加工贸易的可以实行保税监管。这样,至少可以用“境内一日游”替代“境外一日游”,节省加工贸易成本,同时,增加了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引导企业逐渐进入区内。

———对易于管理的大宗原材料商品参照钢材“以产顶进”做法,在生产企业销售给加工出口企业时视同出口并办理增值税退税。

中长期(3年后):

保留短期政策的后三条,除此之外,另进行如下调整:

———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实行分类管理。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企业和区外实行电子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企业,其深加工结转实行保税监管。其他加工贸易企业产品可出口到境外或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如要进行深加工结转,海关对第一环节结转企业按加工贸易内销规定办理。其他环节结转,则视同国内销售,按规定向税务部门照章纳税。转入企业将其作为国产料件,享受“免、抵、退”政策。这样,海关只需对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企业和电子联网企业的深加工实行联网监管,监管效率将大大提高。

———对深加工结转所用的国产料件实行“免、抵、退”政策。

———取消现行不符合WTO有关规则的各级政府的出口奖励政策,所结余资金用于对出口退税不及时造成的企业利息损失进行补偿。这样,即使退税有时滞,企业也不会承受过大的财务损失,实质上保证了及时退税。

———足额退税,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与增值税征收税率相同,保证出口产品国内增值税的零税率。

(三)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进步

———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更加高效的管理制度。现行的手册、合同管理办法,比较适合上下游企业关系稳定、价格变化慢的传统产品加工贸易的管理,但不适应国际市场价格瞬息万变、生产配套企业众多的电子产品的加工贸易。因此,要适应电子信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生产零库存”的特点,改革现行的合同、手册管理办法,取消不必要的合同审批环节,探索电子手册管理办法,提高监管效率。

———提高通关效率。上海海关实施的“大通关”试点,为提高口岸管理部门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摸索了很多好的经验。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加以总结,向全国各个口岸推广。

———加强各监管部门工作的配合,提高监管效率。

———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在其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制造平台,国家应加强对技术、品牌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促进R&D活动的开展。

(四)促进加工贸易向下游采购、配送领域延伸

———加工贸易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发展,为发展国际采购、配送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的内在要求。发展加工贸易的下游采购配送业务,将大大提高加工贸易在国内的附加价值。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篇7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全球价值链;增加值贸易

一、全球价值链及增加值贸易

1995年Krugman最早提出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ain,简称GVC)概念,指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中,各个不同的国家通过某一特定阶段的生产活动而得到的增加值的收入。全球价值链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在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过程时,除了要研究生产活动在各行业不同商品间的分配,也要研究各种生产活动在不同的地区之间的分配。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延伸和发展,越来越多的GVC分工产品被生产出来,因此很多国家都实现了增加就业,和创造收入,但同时也使得以传统的用“贸易流量”做为统计标准的的贸易统计数据,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贸易值“重复统计”的问题,这一结果显然使得各个贸易参与国家和地区夸大了贸易利得,而且加剧了贸易各国的贸易失衡现象,而使得贸易实际和贸易统计之间严重失真。因此,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国家的贸易情况。因此,为解决上述的问题,一些学者以现有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并提出了“增加值”的概念,最终形成了“增加值贸易”新型贸易统计方法。利用增加值贸易的统计方法可以计算一个国家出口的货物商品和服务商品中,不同国家对增加值的具体贡献流量,剔除了传统统计方法对贸易的重复计算的项目,真实有效的反映了国际贸易的收入和利益来源,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采用这种统计方法,并且被广泛的运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中。

二、基于增加值统计方法的总出口分解

1.传统贸易统计和增加值贸易统计的区别。以马来西亚、泰国和美国之间的汽车贸易为例,说明传统贸易统计和增加值统计方法之间的区别,表中的箭头表示出口,见表1。具体的贸易情况如下:马来西亚向泰国出口价值10单位的零部件,美国向泰国出口价值15单位的零部件,泰国利用进口的价值25单位的零部件,加上本国价值40单位的资本、劳动和本国价值35单位的中间品,生产出的汽车价值为100单位,然后向美国出口,以满足美国的最终消费的需求。按照传统贸易统计,总贸易额为100单位;按照增加值统计方法,总贸易额为75单位。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传统贸易统计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而增加值统计方法以商品增加值为统计口径。与增加值统计方法相比,传统贸易统计会夸大贸易总额和贸易顺差。因此,增加值统计方法有助于区分一国的总出口中所包含的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只有国内增加值才是一国的实际出口额,真正衡量一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2.出口分解。按照增加值统计方法,一国的总出口可以分解为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国内增加值部分按照进一步的分解又可以分解为中间产品出口部分和最终产品出口部分,其中最终产品被进口国完全消费,以满足进口国的消费需要,中间产品的出口又被分解成为三部分,即进口国加工后又再次出口到本国的中间产品、进口国加工后留在本国使用而不再出口的中间产品、进口国加工后再次出口到第三国家的中间产品(见图1)。

三、中国服务业各部门竞争力分析

本文将服务业细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教育、健康及公共服务。

本文通过对WIOD数据库的数据,画出1995年~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出口形成的DV占比折线图,通过折线图来直观地反映中国服务业出口和分类型服务业出口的发展趋势和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见图2。

根据图2,中国服务业出口形成的DV占比在1995年~2002年上升、在2002年~2006年下降、在2006年~2011年上升,从总体发展态势来看,服务业出口形成的DV占比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服务业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在不同类型的服务业中,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出口的DV占比逐年下降;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逐年上升,在2003年首次超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出口形成的DV占比相对较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教育和公共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DV占比明显低于其他服务行业。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而及健康、教育和公共服务部门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四、我国服务业开放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开放呈开放不足与过度开放的不均衡现象。在服务业开放上,我国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国的一些服务行业开放程度然仍很低,开放明显不足,在国际上与同类服务业竞争的能力较低,服务贸易与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第二,一些服务行业开放过度,政府部门监管不足,导致发展秩序混乱。具体来说,我国在在金融、医疗、信息等行业,对外资仍然存在较大限制,市场垄断现象比较严重。明显存在开放不足。而在商业服务业上体现的更多是过度的开放,其结果就是使得我国在商业服务业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最低端环节。

2.制度壁垒成为阻碍服务业开放进程的最大障碍。制度壁垒是我国服务业开放的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在项目建立之前各个部门都对其有着审批的程序,如在市场准入方面由商务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商务部门管理和前期的审批,另外土地部门、消防部门、环境评价等职能部门也会在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对其进行不同的审批。一旦这些审批中出现问题,便会影响服务业开放进程,此外,政府在审批管理中往往存在审批时间长的问题,审批的时间一般都远远超过预计的时间。而一旦审批通过后,往往又忽视了后期的监管,所以这种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普遍存在。

3.我服务行业对外开放的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服务业开放存在着地区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双重失衡的问题。我国服务业开放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运输、零售等传统服务行业,这些行业基本都处在服务产业价值链的中下端,附加值较低,无法提高我国服务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而金融、医疗、通讯等高端服务行业发展较为缓慢,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总之,传统的服务行业占比较大而知识技术类型的高层次服务业占比较低,物流、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总体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行业中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大型企业相对缺乏,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而产业链的互相延伸延、专业化的分工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五、加快服务业开放、提升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根据上述分析,说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部门和劳动密集型部门,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及健康、教育和公共服务部门的竞争力较弱。因此我国应该努力构建知识密集型行业技术外溢平台。首先,通过降低生产中的固定成本来提高引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具体来说就是为高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更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平台。随着进一步的外商直接投资,服务产业的发展与贸易发展速度更加匹配,相应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也会随之降低。其次,外资政策选择应该把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起来,外商直接投资往往具有较强的外溢性,因此我们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时要提前分析引进后有可能对产业和贸易发展造成的影响。引进外商投资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性在短期内会造成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贸易发展速度的情况。

2.进一步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用产业化的思想来推进部分服务业发展。我国在一些行业如通讯、金融等行业存在严重的垄断经营现象,表现在市场不透明,准入限制多。为了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政府应该减少人为的障碍,形成规范管理,建立透明公开和统一高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并充分发挥市场运行机制,使得资源充分的流动。另外我国在准入审批制度上也存在缺陷,应该尽量减少行政性审批制度,最大程度上减少市场准入的阻碍。另外,在服务业中,有些行业具有公益性质,如文化体育,教育。我国往往把这些行业当作公益福利性质的事业来经营,而忽视了对这些行业的商业运作。这一结果将导致过多的依赖政府投入,因此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因此我们要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用企业化管理的方式去经营营利性机构,即用产业化经营服务业。

3.加强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开放,减少自然人流动限制。服务贸易有四提供模式,我国在这四种模式的承诺上存在差异,比如,在市场准入的方面,境外消费的承诺要明显高于跨境交付的承诺;而对于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这两种服务贸易模式都有着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在国民待遇中,境外消费和跨境支付这两种模式的承诺情况明显要高于市场准入;尽管商业存在比市场准入的限制低;但是在自然人流动的模式上仍然存在不少限制。近几年我国成立了上海自贸区,它的成立打破了传统的商业存在模式,在其相应的配套政策中就有一条是加大力度放宽自然人流动的限制。这一举措推动了服务业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的服务业的发展经验也说明,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活力离不开自然人流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泽芳,宁凌.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考察――基于附加值贸易视角[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6):21-30.

[2]陈雯,李强.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出口规模的透视分析――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J].财贸经济,2014,(7):107-115.

[3]闫云凤.中日韩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贸易增加值的测度与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2015,(1):74-80,128.

[4]康振宇,徐鹏.全球价值链时代的中日贸易分析――基于增加值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5,(4):75-84.

[5]王直,魏尚进,祝坤福.总贸易核算法:官方贸易统计与全球价值链的度量[J].中国社会科学,2015,(9).

[6]何伟,何忠伟.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及其国际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08,(11):74-79,110.

[7]殷凤,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s国际贸易问题,2009,(2):61-69.

[8]丁平.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9).

[9]史自力,谢婧怡.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

[10]程南洋,杨红强,聂影.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8).

[11]冯学钢,赖坤.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3,(7).

[12]黄华云.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上海案例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11).

[13]范纯增,于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兼论上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5,(2).

[14]罗楠,杜兆恩.基于多种贸易理论的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模式探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6,(6).

[15]任靓.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09.

[16]洪宇.中国商品贸易模式演进与背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9.

[17]李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D].沈阳: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0.

[18]蒋庚华.中服务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3CJY093)。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篇8

关键词:进口贸易;进口商品结构;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75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8-0020-03

改革开放以来,进口贸易发展为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中国实施的是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对进口重视不够,致使进口贸易的发展长期滞后于出口贸易。特别是近几年,进口增速明显低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贸结构严重失衡。与此同时,外贸进口“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低效率”的现状也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有效扩大进口,缓解外贸顺差,进而推动经济与贸易的平稳持续增长,成为中国贸易政策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中国进口贸易发展的基本态势

1.进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口增速趋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口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进口增速远远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1980-2006年,中国进口贸易额由200.2亿美元升至7916.1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了39.5倍;中国进口占世界的比重由1%升至6.4%,进口位次提前了18位,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见表1)。然而,中国进口贸易在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几起几落、发展很不平衡的特点。特别是近几年,进口增速大大低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急剧攀升。2004年中国的贸易顺差仅为320亿美元,2007年猛增至2622亿美元,年均增长91.4%,顺差规模由全球第14位跃至第2位。

2.进口商品结构日趋优化。在中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一直远远高于初级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其进口比重长期保持在80%左右。但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原材料进口需求强劲,初级产品的进口增速大大高于同期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增速。如2004年初级产品进口增速高达62.4%,2005年(26.0%)和2006年(26.7%)虽大幅下滑,但仍高于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增速15.4%(2005年)和18.0%(2006年),其进口比重也由2002年的16.7%升至2006年的23.6%。在工业制成品内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明显上升,成为进口主导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比重分别由1995年的39.9%和16.5%升至2006年的45.1%和31.2%。初级产品中,资源、能源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2003-2006年,铁矿砂及精矿、食用植物油和原油进口量分别增长了28.3%、24%和19.3%,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口比重也由1995年的3.9%升至2006年的11.2%。

3.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步增长。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加工贸易发展迅速,进口占比稳步上升,1994年升至41%,首次超过一般贸易(30.7%)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方式,1998年升至最高点(48.9%)后趋于下降。同期一般贸易进口比重持续下降,从1985年的88.2%降至1998年的31.1%后逐步回升。“十五”期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加工贸易的进口比重基本维持在40%左右,而一般贸易的进口比重则基本保持在44%左右。

4.外资企业主导进口贸易格局,进口主体日趋多元化。外资企业自1996年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主体以来,其进口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且呈继续上升趋势。这表明中国进口贸易增长与外资经济紧密相连,对外资的过分依赖加剧了国内经济发展的外在风险和不可持续性。与此同时,集体私营企业的进口比重虽低但增长较快,2001-2007年平均增长56.9%,比整体进口年均增长率高出33.5%,其所占份额也由2001年的5.8%升至2007年的13.3%。这表明中国进口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二、中国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进口商品结构不合理。(1)战略储备性商品进口少。中国进口的重要资源主要用于生产,用于储备的并不多。如中国石油储备的最大能力仅为90天的石油消费量,远远低于日本(169天)。(2)软性技术进口少。2006年中国技术引进合同总额为220.2亿美元,远低于当年货物进口额7696.9亿美元。由于国外主要技术输出国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做法,核心技术进口更少。(3)消费品进口少。中国一直以来主要靠国内生产满足消费需求,消费品进口比例偏低(不足8%),且低档消费品严重积压与高档消费品供给不足的消费断档造成国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无法满足。(4)生产消耗性商品进口多。国内经济迅猛发展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转变导致中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偏高。中国GDP仅占世界的4%,但能源消耗占比却高达15%。此外,中国一些企业还进口了大量高能耗、高污染性产品(如橡胶制品)及各种废旧物质(废铜),对这些产品的加工制造和回收再利用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资源性商品进口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问题凸显。中国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进入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和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后,国内经济对能源和多种战略资源的需求将与日剧增,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问题凸显。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净进口量以每年4%的速度不断攀升,石油进口依存度由1995年的7.6%跃至2006年的47%。①预计到2022年,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将达65%,石油供应的一半以上将依赖国际市场,国际油价波动及大国间利益争夺将极大地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而现实情况是,中国对外依赖的绝不仅仅是石油、铁矿石、氧化铝等,工农业急需的原料和棉花、玉米等重要农产品亦大半依赖进口,加剧了国内经济运行风险。

3.中国企业对进口关键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高科技机电及其他技术密集型产品已成为中国进口的主导产品,然而中国在引进技术设备时并未很好地实现对技术的吸收利用:(1)国外企业为防止技术外泄通常采取较为严密的保护措施。中国设备大多以整套形式进口,设备问题由国外专门人员处理,技术扩散效应差,“技术进口”不能真正实现其目的。(2)中国进口的关键设备大多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淘汰的产品,不便于及时掌握国际领先技术。(3)许多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设备引进贡献率较低,既浪费资源,又不能很好地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度依赖进口会形成对外国的技术性依赖,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4.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存在诸多问题。(1)中国通过加工贸易进口了大量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不利于国内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生产与优化升级;(2)由于加工贸易的管理模式和监管手段不相适应,利用加工贸易进口走私已成为走私的重要渠道;(3)由于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在商品结构、目标市场和进出口配额等方面存在雷同或竞争,其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一般贸易,使国家税收减少。

5.货物进口与服务进口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出于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考虑,中国对一些重要的服务部门和行业(如金融)进行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使中国在服务进口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2006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6908.1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口1008亿美元,服务贸易占中国进口比重为12.7%(仅比1984年的8.8%上升了3.9个百分点),而世界服务贸易的进口比重为20%~25%。②这既说明服务进口与货物进口相比发展速度不快,也表明服务进口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

6.环境监管不力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大部分环保措施不完善,环境立法不健全,环保意识不强,使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污染有机可乘。一些外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将国外淘汰、严重污染环境和禁止使用的技术、设备和危险废物等进口到中国进行生产加工,严重影响了中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将资源消耗高、污染重的产业(如石棉)移至中国,造成结构性污染。这些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制止。

三、政策与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推进进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1)实现进口来源渠道与进口主体多元化,优化和调整进口商品结构(大力加强不可再生的国内短缺资源、本国急需的关键技术设备和中高档消费品进口),通过多元化战略分散进口风险;(2)提高企业对先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能力,注重引进技术设备与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相辅相成;(3)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进口管理,提高加工贸易中国产料件的采购率,设立出口加工区加强海关对进口走私行为的规范和监管;(4)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口,通过引进金融、电信等知识、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服务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5)不断完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严格进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制度,防止危害公民和动植物生命健康与安全、污染生态环境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6)结合国内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不断合理调整进口关税税率结构,如对进口后会给消费或生产(包括产品本身和有关包装)带来污染的产品提高进口关税,大幅降低环保产品的进口关税等。

注释:

①黄锦明:《关于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问题的思考》,载于《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1期,第139、140页。

②裴长洪,盛荻:《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及其调整战略》,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裴长洪,盛荻.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及其调整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7,(4).

[2]成蓉.1950-2005年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整体态势[J].国际贸易,2007,(1).

[3]骆林勇.扩大进口贸易,优化外贸结构[J].今日浙江,2006,(6).

[4]何新貌.进口的作用及当前我国进口战略的选择[J].山东经济,2006,(3).

[5]商务部综合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省略.com,2006-03-16.

ConsiderationonPromotingChina'sImportTradeDevelopment

DuanYanxiu

(CollegeofInternationalEconomyandTrade,XinjiangFinanceUniversity,Urumqi830012,China)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对策分析[论文摘要]随着中美之间贸易量的增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则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只有全面认清了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使贸易摩擦对我国经贸方面的负面影响减弱到最低的限度。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层出不穷,对两国经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贸易差额问题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美中货物贸易3867.5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12.8%。其中美对华出口652.4亿美元,增长18.2%;进口3215.1亿美元,增长11.7%。与此同时,2007年美对华贸易逆差达2562.7亿美元,增长10.2%,占同期美货物逆差总额的31.4%,逆差金额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两国间经常项目收支的逆差,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5%,会发生激烈摩擦;超过2%,就会引发报复行动;如国对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30%,那就是政治问题。美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给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提供了借口,美国贸易保护势力不断借题发挥。(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与市场拓展之间的矛盾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拥有市场份额的多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代,各国经济发展对市场,特别是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市场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可以预见,在今后的一段较长时期内,寻求和占领新的市场仍将是各种经济力量争夺的焦点。就中美贸易关系来讲,美国要求在资本、能源、通信、航空等领域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为保护某些国内的幼稚产业,还不能完全开放本国市场。所以在市场问题上中美之间的矛盾同样不可避免。(三)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即在出口贸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则,在进口贸易上则坚持保护主义,要求实行所谓的“公平贸易”。在美国,钢铁、纺织业、汽车等制造业都属于“夕阳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高,这些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按照古典贸易理论,美国应从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比如中国进口,以节约资源,提高福利水平。但美国纺织品、钢铁和汽车生产商认为中国廉价产品的大量涌入对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就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纷纷转向政府寻求保护,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四)中国的崛起和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战略正如克里斯托弗·莱恩指出,强国争夺是国际政治中的正常现象,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强国地位的上升,中美冲突不可避免,不加管制的自由贸易只会加速中国成为强国的速度。因此,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应从战略而不是从市场考虑来推动,华盛顿不能阻止中国上升到强国地位,但多少总能控制中国成为强国的速度。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虽然有利于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但对试图维持单极世界的美国却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美国向来有运用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实行复合遏制的历史。(五)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1.出口商品结构过于集中。多年来我国出口属于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贸易利益远小于贸易增长,而且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容易授人以柄,成为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理由。2.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存度较高,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较低。中国部分产业与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很大,这更加大了贸易风险。3.企业低价竞销现象严重。企业为了抢占出口市场而不择手段竞相降价,造成出口几乎无利可图,同时遭受外国反倾销。4.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中国在音像、出版、软件等领域存在较严重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盗版产品问题,在药品、化学品、信息技术、专利产品等领域的商标和技术侵权的现象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利益,成为导致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中美两国经济在相互依存关系中的不对等性,决定了中美贸易摩擦必然会成为一种常态,在短期内不会消失。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引发中美贸易摩擦因素,维护两国贸易的健康发展,努力把中美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性降到最低。(一)积极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加入WTO的意义之一,在于有利于通过多边贸易体制中的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争端。我们应熟悉和适应WTO及其他国际贸易规则,在实战中积极利用世贸组织多边机制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和应对各种可能的指控,并在贸易摩擦中处于有利位置。在处理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二)加强两国政府间的协商。加强中美两国政府定期和不定期会谈,及时交流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和看法,积极主动的解决贸易争端。例如,中美两国于2006年9月启动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迄今为止共举行了四次就事关中美经济关系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达成了许多共识,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有力的推动了中美经贸合作和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三)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目前中国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美国,造成美国企业抵制。出口市场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单一的产品集中到某一个国家,即使产品没有低价倾销,也会对该国市场形成压力。市场的过分集中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因此,要进一步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出口的地区结构,在巩固传统的亚洲和北美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洲市场,并逐步向拉美、中东和非洲市场进军,达到分散贸易摩擦风险的目的。(四)鼓励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很好地缓解贸易摩擦。为了减少我国近年来由于出口量持续增长而引发的贸易摩擦,我们可通过海外投资扩大出口,这是出口企业必须重视的发展战略。这是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减少中美间贸易摩擦的有效举措。(五)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无论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还是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都应从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入手,打造产品国际品牌。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趋势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中国产品在世界消费市场的信誉,走品牌竞争的策略才是出路。为此,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企业创新,并尽可能给企业更多途径降低维权的成本;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创造条件到国外申请专利,这样不仅可以在国外市场获得创新所带来的利润,降低出口中知识产权问题带来的风险,还可以应对来自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出口结构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更要求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融入到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框架内,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地缓解贸易摩擦。结语: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摩擦很可能是一个长期问题。与此同时两国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只要双方抱着积极务实的态度处理问题,加强沟通与协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中美贸易一定有更大地发展前景。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0

(一)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

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例如,由于退税不及时,加工贸易“一日游”现象日趋严重,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行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发挥现有保税区的功能,可以替代香港的中转作用,境外“一日游”将大大减少。但是,海关与税务部门对保税区的规定是不配套的,海关认为货物运到保税区视同出口,但税务部门认为只有货物离境才能享受出口退税。税务部门的这一规定,不仅使加工贸易境内“一日游”取代境外“一日游”成为不可能,而且也大大阻碍了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实际上,税务部门关于退税的规定,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就存在差别,国内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可以享受出口退税。

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将“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视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与管理中存在的第一位问题(参见表1)。

表1企业认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按重要程度排序

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1

管理规定过于严格、手续过多2

有关管理部门有效协调不够3

鼓励国内采购政策不明显4

来料加工企业深加工结转不能退增值税5

管理机构办事效率过低6

管理人员操作随意性过大7

保证金台帐制度增加企业资金成本8

深加工结转视同国内销售征税9

审批规定不明确10

企业遇到问题无处咨询11

不法企业走私,造成不平等竞争12

管理人员有意刁难企业13

企业受到不公正待遇,投诉无门14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二)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

深加工结转政策不统一已成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的焦点问题。深加工结转政策涉及面广,据调查,山东约25%,江苏、浙江约40%,福建、广东约60%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需要深加工结转后再出口(《关于研究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据海关统计,2000年深圳市80%的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深加工结转,结转进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20%;苏州市21%的加工贸易企业涉及深加工结转,结转进出口值占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1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意见的通知》规定,对深加工结转业务,国家有关部门视同进出口贸易实行保税监管。但是,税务部门认为,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属于国内销售行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应该征收增值税,出口时再予退税;如果使用国产料件加工成半成品后结转,不能退税。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自2001年1月1日始,所有企业的间接出口应统一执行中间环节征税,出口环节退税的政策。显然,税务部门的政策与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规定并不一致。

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货物实行“免、抵、退”政策,改变了以往的深加工结转货物保税政策,在出口退税手续繁琐、周期长的问题仍没解决的情况下,这种政策变化将直接打击加工贸易企业国内加长国内产业链的积极性。这种政策上的不一致造成了具体执行政策中的混乱,不同地区的作法存在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地区没有征税,有些地区采取挂帐,有些地区给予免税。

(三)一些政策违背了鼓励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的方向

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是三个:即上规模、上档次和提高附加价值。满足第一个目标,需要结合我国的比较优势,营造一个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总体制度环境。针对第二个目标,则需要吸引技术水平更高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产品升级。提高附加价值则需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长国内产业链,分别向上游零部件产业上溯和向下游物流业延伸,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鼓励其提高国内采购率。提高附加价值不仅关系到我国从加工贸易中可能得到多少实际经济利益,而且可以使加工贸易从“无根工业”变成根植于我国的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但是,近年来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各个部门往往从本部门管理方便的角度出发,较多地关注了如何防止不法企业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走私”、“骗退税”,忽视了鼓励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有的政策客观上甚至不利于鼓励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例如:

出口退税按计划而不是按出口实绩进行,导致欠退税越来越多,加大了企业财务负担,阻碍了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的积极性,是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境外“一日游”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实行的对来料加工国内采购不退税政策,降低了来料加工国内采购的积极性。1994年税制改革以前,增值税率很低,来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大体相当,来料加工国内增值率为23.1%,比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高出2.22个百分点。2001年,来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为46.32%,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则已经达到61.58%,来料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率已经比进料加工贸易低15.26个百分点。从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国内增值率变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退税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具有重要的影响。

尽管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强调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但因为我国现行政策中存在不少与鼓励加工贸易提高国内采购率目标相矛盾的规定,加工贸易企业感觉现行政策与政府宣传的目标不尽一致,从调查结果看,企业认为“鼓励国内采购政策不明显”是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位列第四位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政策调整方向与长期政策目标不一致的问题,从本质上讲,暴露出我国现行政策制定机制的弊端。各个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从本部门的目标与管理出发,例如,海关关心的是如何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走私,税务部门关心的是如何防止税收流失,对于如何鼓励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从而提高其对国民经济贡献这个根本的政策目标,却考虑得较少。因此,部门的有关政策虽然有利于局部目标的实现,但却有损于宏观目标的实现,政策的机会成本相当高。要保证具体的政策规定有利于实现宏观目标,就必须有超越部门之上的强有力政策协调机制。这正是目前我国政策制定机制中的一个重大缺陷。

(四)加工贸易中的一些政策与管理手段不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上对我国产业转移的速度与力度均大大加强,我国加工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现行政策与管理手段未能针对加工贸易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实际运作中政策与管理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传统管理方法远远不能满足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90年代中期以来,以台湾对大陆投资为导因,境外大量IT产业转移到我国,从事出口加工贸易活动。目前,IT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IT产业是一个国际分工非常明显的行业,其运作具有“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生产零库存”的特点,这就大大缩短了从采购到交货的周期,对于货物通关效率提出了比传统产品高得多的要求。但是,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管理依然采取80年代初的合同、手册管理办法,不能适应IT产业加工贸易的要求。例如,IT产品加工贸易只有电子订单,没有合同,为了适应加工贸易需要经外贸部门审批合同的规定,企业只好人为地编造一个毫无意义的合同;IT产品对通关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通关效率不高,不少跨国公司将其高端产品的加工贸易放在中国境外进行,国内只能开展低端IT产品的加工贸易,这不利于实现我国提高加工贸易档次的政策目标。苏州和深圳已经开始了改革这种监管模式的尝试。苏州海关对关区内的四家IT企业进行了联网管理。这些企业的特点是料件繁多,用手册管理困难大。具体的监管程序是外经贸局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总量备案,海关与被监管企业实行联网,海关直接从指定的数据库提取数据,抽查核对产品单耗,定期查验库存,查验时间与企业盘点一致,最后进行核算核销,对差异进行核销。深圳实行的是联网保税工厂的方式,即利用网络和电子摄像技术对整个企业实行全封闭的监管,整个工厂相当于一个保税区。与苏州海关的做法相比,这种方式在防范结转过程中的走私、“飞料”方面效果更明显,但投入较大,一般的企业可能无法负担。无论哪种方式,对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实行联网监管是今后加工贸易管理发展的方向。目前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快统一思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比较一致的做法,避免因地区间差异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现行政策与管理规定不适应在华建立采购与配送业务中心的要求。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制造业能力,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重要的出口基地,因此,不少大型跨国公司计划在华建立采购配送中心,同时发展物流业务。但是,由于我国在保税区退税政策、保税区(仓库)监管等方面的规定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大大阻碍了加工贸易向下游产业的延伸。

(五)某些新的政策调整脱离了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实,政策效果低于预期

以出口加工区政策为例。出口加工区是国际上不少国家采用的加工贸易管理方式,而且成效卓著。我国参照国际经验建立出口加工区,有利于提高对加工贸易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但是,出口加工区政策出台以来,实际运作效率并不理想,不少出口加工区入区企业很少。究其原因,就在于出口加工区有关规定脱离了加工贸易发展的实际。

加工贸易企业迁入出口加工区的愿望比较低。从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参见表2),86%的受调查企业不准备在出口加工区投资,准备将现有工厂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只占2.6%。

表2加工贸易企业对搬入出口加工区的意愿

意愿企业数

将现有工厂搬入13

将新增生产能力搬入,但现有生产能力不搬59

不准备在出口加工区投资437

接受调查的企业总数509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表3接受调查的企业不愿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原因

原因企业数

搬迁成本太高269

出口加工区政策不利于产品内销52

区内企业采购国内零部件不方便32

区内监管效率并不比区外高18

区内土地成本高于区外50

不了解出口加工区政策143

接受调查的企业总数462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企业问卷调查整理。

现有加工贸易企业之所以不愿搬入出口加工区,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参见表3)。对于现有企业而言,搬迁成本高昂,58%的受调查的企业将此作为不搬入出口加工区的原因。另外,31%的受调查企业因不了解出口加工区政策而拒绝做出搬入的决定。除这两项原因之外,某些具体的规定由于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成为阻碍企业入区的原因。目前,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都不再是“大进大出”的100%出口企业,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已经成为主流。出口加工区的管理政策,对于“大进大出”型的企业而言,监管效率大大提高,但对于与国内产业与市场有密切联系的加工贸易企业,则存在诸多不便。例如,出口加工区企业可以不实行手册管理,但区外的深加工结转企业必须用手册,区内企业没手册就无法与区外的企业做生意。对于部分产品内销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加工区外的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只需按进口零部件税率补交进口零部件的关税和增值税。但区内加工贸易企业内销产品时,补交关税时适用成品关税税率,在大部分情况下,成品的关税水平高于零部件,由此将加大区内企业内销的成本,削弱其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总之,出口加工区的有关规定,实质上削弱了区内企业与国内市场的联系,这对于大多数已经兼顾内外两个市场的企业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而且,区内企业与国内市场联系的削弱,与加长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发展目标也是不符合的。这就决定了出口加工区只适合那些新建的100%出口型的加工贸易企业,而且国内采购不能太多,对于这样的企业,区内监管效率方面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对于其他加工贸易企业,绝大部分仍然将留在区外,因此,出口加工区政策只能有利于加工贸易增量部分的合理布局,不能改变目前已经存在的加工贸易“放养”现象。如果将出口加工区政策定位于给“大进大出”的100%出口型企业创造一个监管效率更高的局部小环境,出口加工区政策将是成功的,如果定位于以此改变加工贸易“放养”的状态,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则注定是不会取得明显效果的。

二、我国加工贸易政策未来调整的方向

政策是对现实的反映,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促进发展。加工贸易政策应该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出发,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促进加工贸易充分发挥其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和加长产业链的潜力。为此,加工贸易政策应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对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内采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2001年,来料加工贸易进口额为289亿美元,占全部加工贸易进口额的30.7%。受现行来料加工国内采购不退税政策的影响,来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比进料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低15个百分点。如果对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内采购实行退税,将有力地促进来料加工贸易企业扩大使用国内料件,带动国内上游产业的出口,加长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按来料加工出口的国内采购率达到进料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计算,2001年来料加工国内采购值约可增加44亿美元,而且,随着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逐年增长,其国内采购值也将逐年增长。但需要强调的是,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延长与监管成本和风险的增加成正比,因此在采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延长的同时,要研究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的办法。

(二)完善深加工结转政策

深加工结转涉及面广,情况非常复杂。深加工结转政策实质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进口料件在国内加工后转厂时,是否继续实行保税监管的政策,另一个问题则是对深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国产料件是否退税。由于这两个问题高度的复杂性,不同部门对深加工结转政策调整存在不同意见。

对于第一个问题,经贸主管部门倾向于维持现行的保(免)税政策;财税部门则主张实行“免、抵、退”政策;监管部门结合了上述两种政策选择,主张对部分优秀、守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继续实行保税监管的政策,对其他企业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则实行“先征后退”的政策。

对于第二个问题,各部门分歧更大,经贸主管部门认为应该对深加工结转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逐环节采取“免、抵、退”政策,即对加工贸易企业使用的国产原材料在结转时给予退税,由海关对结转产品(其中含国产原材料成分)进行保税监管;财税部门认为逐环节采取“免、抵、退”政策税收风险过大,操作困难;监管部门则认为如对国产材料进行保税监管,将进一步加大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

结合各部门的意见,课题组认为,对于深加工结转政策,应该统筹考虑,分步实施,短期内为了避免对加工贸易产生过大冲击,应该总体上保持现行政策的稳定性,只作局部性改进,中长期则应该按照鼓励加工贸易提高国内采购率和附加值的原则,以及提高监管效率的原则,对现行政策进行根本调整。为了合理引导企业,确实落实吴仪同志“优化存量、控制增量,规范经营,提高水平”的指示精神,政策设计方案一经确定,就应该公布政策调整的内容和实施的时间表。

具体而言,短期内(例如3年内):

———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仍维持现行政策,即对结转环节视同出口,免征增值税,由海关对结转进口料件继续实行保税监管。

———对深加工结转环节所采用的国产料件维持不征不退的办法,增值税进入产品成本。

———对销售给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企业视为出口,即深加工结转产品出口到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可以当作出口办理核销手续;国产品进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可以给予出口退税。

———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销售给区外企业的产品视为进口,用于加工贸易的可以实行保税监管。这样,至少可以用“境内一日游”替代“境外一日游”,节省加工贸易成本,同时,增加了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引导企业逐渐进入区内。

———对易于管理的大宗原材料商品参照钢材“以产顶进”做法,在生产企业销售给加工出口企业时视同出口并办理增值税退税。

中长期(3年后):

保留短期政策的后三条,除此之外,另进行如下调整:

———对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实行分类管理。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企业和区外实行电子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企业,其深加工结转实行保税监管。其他加工贸易企业产品可出口到境外或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如要进行深加工结转,海关对第一环节结转企业按加工贸易内销规定办理。其他环节结转,则视同国内销售,按规定向税务部门照章纳税。转入企业将其作为国产料件,享受“免、抵、退”政策。这样,海关只需对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内企业和电子联网企业的深加工实行联网监管,监管效率将大大提高。

———对深加工结转所用的国产料件实行“免、抵、退”政策。

———取消现行不符合WTO有关规则的各级政府的出口奖励政策,所结余资金用于对出口退税不及时造成的企业利息损失进行补偿。这样,即使退税有时滞,企业也不会承受过大的财务损失,实质上保证了及时退税。

———足额退税,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与增值税征收税率相同,保证出口产品国内增值税的零税率。

(三)促进加工贸易技术进步

———对高新技术产品实行更加高效的管理制度。现行的手册、合同管理办法,比较适合上下游企业关系稳定、价格变化慢的传统产品加工贸易的管理,但不适应国际市场价格瞬息万变、生产配套企业众多的电子产品的加工贸易。因此,要适应电子信息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生产零库存”的特点,改革现行的合同、手册管理办法,取消不必要的合同审批环节,探索电子手册管理办法,提高监管效率。

———提高通关效率。上海海关实施的“大通关”试点,为提高口岸管理部门管理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摸索了很多好的经验。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加以总结,向全国各个口岸推广。

———加强各监管部门工作的配合,提高监管效率。

———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在其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制造平台,国家应加强对技术、品牌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促进R&D活动的开展。

(四)促进加工贸易向下游采购、配送领域延伸

———加工贸易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发展,为发展国际采购、配送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的内在要求。发展加工贸易的下游采购配送业务,将大大提高加工贸易在国内的附加价值。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1

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制约因素;转型;对策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对外贸易规模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扩大到2009年的22072亿美元,增长107.1倍。其中出口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至2009年的12017亿美元,增长123.3倍;进口额从1978年的108.9亿美元增至2009年的10056亿美元,增长92.3倍。1979—2008年的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7.8%,进口年均增长16.6%。从增长率上看,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为17.9%,远高于同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8%的年均增速。

由此看来,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及世界贸易的持续扩大,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挑战,中国与欧美等国的贸易摩擦也呈上升趋势,而这些摩擦竞争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国的贸易结构问题而导致的,而这又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日后发展。因此,了解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且探讨如何进行转型,对中国来说是极为必要的。

二.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的对外贸易目前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其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三驾马车”之一。随着中国经济2011年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对外贸易日益引起世界关注。下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并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

加强环境保护和金融支持的宣传,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地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和发展的综合体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反映出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劳动和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几点:①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提高并逐渐占据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初级产品所占出口总额比重不断下降;同时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也逐步超过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据统计,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3.5%大幅下降到2008年的5.4%,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则由1978年的46.5%大幅提高至2008年的94.6%。②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机电产品出口由1994年的26.4%逐步提高到2008年的54.5%。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14.9%逐步提高到2008年的28.6%。③从进口商品看,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④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渐渐下降,这是顺应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要求和我国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政策的必然趋势。

2.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结构的现状

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①对外贸易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前,由于实行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垄断经营,我国对外贸易主体只有清一色的国有外贸企业。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营门槛的放低和出口管制的放松,外商投资企业、集体私营企业逐步成长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国营外贸企业份额不断减少。据相关资料统计,集体私营企业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4%迅速上升至2008年的26.65%,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则不断上升,2001年突破50%,2008年更是创造了我国出口贸易总值的55.34%。而同期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则由2000年的46.71大幅下降至2008年的18%。②对外贸易方向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我国该阶段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主要依赖加工贸易这种方式。2000年之后,随着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在不断增加,而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则相对下降。我国的加工贸易逐步由单纯契约式的加工贸易升级为投资式的加工贸易。③服务贸易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不断增加,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我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982年的9.4%上升到11.88%,居世界第五位。

3.中国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的现状

从内部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我国从原来主要依靠几个沿海省市的支持力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从外面看,主要是在日本的中国的传统出口市场,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近年来,三大贸易市场份额逐渐减少,与三大贸易伙伴的中国保持一个较高的贸易往来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贸易关系,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对象涵盖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

4.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总结

笔者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归于以下几点:①出口产品结构仍不合理。虽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升级,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但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而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依然较低。②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存在问题。从内部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及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从外部看,我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这样的过于集中的对外贸易势必会增加经济风险和贸易摩擦。③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存在市场资源过于集中、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服务贸易整体水平较低及高附加值产品稀缺等问题。

三.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全球化浪潮中,要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大力推进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优化产业结构。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的因素。

1.要素禀赋因素

当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享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目前仍然面临自然资源不足、人口压力过大和很多资本不足等问题,当前的要素禀赋优势主要表现在土地和人口上面。

2.产业技术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第一大国,而且中国劳动力就业水平等社会问题决定了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也知道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着需求缺乏弹性、市场扩张难度大、贸易摩擦剧烈等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仍然受制于中国资本结构和技术结构。

3.商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虽然有较大好转,逐步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是高附加值高科技商品在出口份额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而且这些高新技术产品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国外的核心零部件或者关键性技术,容易受制于人,也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同时,我国出口的商品中低污染、低物耗、低能耗产品的品种也较少,品牌竞争力也比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弱势地位。

4.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绿色壁垒要求用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原理去统领和指导整个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到报废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周密的绿色环境管理体系。

5.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的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的进程。国内方面,我国存在金融体系不完善,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不断攀升并大幅搞出国际同行的平均水平。国际方面,欧洲债务危机、汇率市场波动过大等问题也影响了中国的出口。

四.对策建议

1.扩大内需,增加消费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只有三者保持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当前存在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而忽视消费的问题。

2.大力发展自主创新

要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就必须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一是要促进中国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升级,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二是要大力促进大规模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条件的形成与改进,要组织科研力量在一些技术难度系数大、零部件较多的产品的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相应突破,之后迅速产业化;三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完善高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3.注重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

我国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仍占一定比例,这使得在国际竞争中经常面临绿色壁垒问题。因此,我国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金融支持的宣传,努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地区,部门,使环境保护成为全民族的共同事业。(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董红梅.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顾卫平,邓雅勤.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理论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7.4.

[3]郭晓岩.浅析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战略措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8.8.

进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2

关键词:融资方式存在问题

1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分析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围绕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资金和信用的融通活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贸易融资额大幅下降,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9年全球贸易融资缺口为1000亿美元,而世界银行则认为缺口可能高达3000亿美元。贸易融资的缺乏导致国际贸易大幅滑坡,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我国也不例外。正是国际贸易融资的下降,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的出口复苏。当前国际贸易融资的来源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1.1企业出口方面近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6年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

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外贸领域一支重要的力量。但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自有资金积累少,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国中小企业在贸易融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中国目前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机构在中小城市很少,到2007年底,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只有3729个,担保总额为5049亿元、受保企业为21.65万户。虽然中小企业出口信用担保机构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大多数分布在大中城市,中小城市很少。

1.2银行方面银行对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出口融资政策有所不同。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来看,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出口融资贷款利率高很多。另外,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贷款一般采取抵押和担保的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还要支付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难度和融资成本。与此同时,由于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及审批时间过长,迫使许多为求生存的中小企业选择民间融资渠道,而民间融资的高利贷性质几乎是众人皆知的。

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缺乏有效的识别手段。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经营稳定性差、报表不真实等问题,这种状况使得银行传统的企业财务技术分析对授信决策的指导意义大打折扣,使得银行在中小企业进出口贷款方面选择的策略是简单地退出市场。这也从一方面显示出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失衡、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使得整个融资结构的调整难以顺利推进。

2中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问题

原材料和劳动成本的提高,对中小企业生存构成了威胁。而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也甚少惠及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大量倒闭或停产。中国社科院关于“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另有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因此总结目前中国国际贸易融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2.1贸易融资方式过于单一,对象过于集中当今的国际贸易规模、方式都向更高、更复杂的方向发展,虽然现在国际上所使用的的贸易融资方式日益加多,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尝逐步创新,开拓新的贸易融资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基本上仍然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品种少,且功能单一。

银行方面,目前各家银行办理的业务主要以基本形式为主。而比较复杂的,如保理和福费廷则相对比较少,甚至在有些地区尚未开展。

2.2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中小企业生存难,除了内部管理存在问题、缺乏人才、技术水平不高外,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是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缺口。资金短缺直接影响企业运转状况。资金短缺往往极大地限制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和设备升级、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拓展新市场和增加新经营项目。

转贴于

3中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现代信息技术的制约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做支撑,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管理就会显得更高效,便可以将银行相关的部门和分支行高效率、有机地联系起来。然而目前我国的银行业只能说基本完成了金融电子化建设的阶段,金融信息化在有些银行只是刚刚起步,从而缺少网络资源的共享,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无法达到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这样就难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3.2企业规模及内部因素制约在中国经营进出口的中小型企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效益不佳。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常因资金短缺而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信用证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金。银行短期融资实际上往往被长期占用,严重影响银行经营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贸易经营过程中存在投机性经营,例如在某一时期,某种商品的国内外差价较大时,国内贸易商争相进口此类商品。如新闻纸、纸浆、化纤、钢材、食糖、成品油等,而一且这些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下滑,货款无法回收,就会给银行资金带来风险。

3.3银行和政府政策对贸易融资的制约进出口双方银行对促进贸易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国外银行都是按商业化经营原则来经营的,如经营不善,随时有倒闭的可能。而中小企业在选择银行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国外的行进行全面调查,缺乏和行长期合作的经验,同时对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惯例、外贸管理政策了解不够,在贸易结算时有可能遭到无理拒付等现象。中国的银行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中国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中也缺乏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评价模块,而是参照大企业标准,过多地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导致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此,要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例(12篇)

    - 阅0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篇1关键词:电气工程;土建施工;技术配合;协调管理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主流,而在这些高层以及.....

    对兽医行业的认识范例(3篇)

    - 阅0

    对兽医行业的认识范文关键词:畜牧兽医;标准化;工作为了进一步保持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有必要对畜牧兽医工作进行高度关注,有必要研究其规律,确定其标准化的合理性和规范.....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