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的意义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篇1

[关键词]印度环境主义古哈

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将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说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关心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我们在探索自身环保模式的同时,亦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而在国际的环境话语中,能够直接与发达国家的学者进行对话的发展中国家学者,当属印度的学者。所以,了解印度的环境主义研究及其世界性贡献,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环境主义研究,而且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环境主义的界定及其在印度的形成

环境主义(environmentalism)首先是一种历史进程,其次是包含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原则或信念,最后是将历史进程和环境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环境性行动。环境主义者对环境的忠诚超越于任何其他对象。印度环境主义研究的第一人拉马昌德拉・古哈(RamachandraGuha)认为,环境主义不仅仅是对大自然景观的文学欣赏和生物物种的科学分析,还应被视为一种社会规划,旨在保护人类珍贵的生存环境,防止其退化,并发展破坏性较低的技术和生活方式。

印度的环境主义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思考。从1947年印度独立至20世纪70年代初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中知识界的思考与民众的社会运动结合了起来。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至今可被视为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环境主义作为一个概念逐渐被大众接受,部落民、森林居民、农民、渔民和妇女等成为印度环境运动的主体力量。这些社会弱势群体的行动激发了印度中产阶级当中敏感群体的灵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信息,紧接着,这些敏感群体和城市居民又建立起新的与环境运动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为环境运动提供交流平台,从而促成印度“环境主义”的概念化。可以说,独立之前印度的环境主义处于萌芽阶段,完整意义上的印度环境主义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

二、印度环境主义的代表者及其研究重点

印度环境主义研究的三个阶段中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研究重点如下。

第一阶段的代表人物⑤中,首推圣雄甘地。他是20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伟人之一。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自由民主战胜极权法西斯方面成为影响最大的伟人,爱因斯坦在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方面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看法,而甘地则在精神道德方面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政治世界的看法。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他的乡村建设主张、他的“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但却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的至理名言,都可以在环境主义著作中找到其深深的烙印。第二位是1889年出生的拉达卡玛尔-慕克吉(RadhakamalMukeIjee)。他是印度杰出的社会学家之一,主张保护森林和动物,节约用水,通过植树造林与合理放牧来控制土壤流失,他还强调城市中人口的空间分配问题。他认为,“自然环境、植物环境和包括人在内的动物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这样的平衡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文明古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第三位是1892年出生的受甘地思想影响的经济学家库马拉帕(J.c.Kumarappa)。他强调土壤保护、水资源保护与循环、森林管理权归属于乡村、生物保护经费的建立以及对手工业的保护等。这三位思想家都深切地关心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其思想成为印度环境主义的基础。

独立后印度环境主义的研究者中有四位非常突出。第一位是巴特(ChandiPrasadBhatt,1934~2008)。他被誉为印度森林知识的“活宝库”。他主张采取分权的方法来制定发展计划,而且要传播那些适合当地需要的乡村技术。1964年他首先在喜马拉雅山区的高帕什渥(Gopeshwar)镇建立了一个环境非政府组织达肖里自治服务同盟(DGSS,DashauliSwarajyaSevaSangh)。该组织有力地推动了抱树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成为众所周知的“抱树运动”之母。该运动于1973年4月在印度的喜马拉雅山区发起。由于原始森林被大量砍伐,当地妇女依赖于原始森林的生计难以为继。她们受到巴特领导的非政府组织DGSS的影响,自发组织起来,围抱住大树以阻拦商业公司的砍伐行为。这一甘地式的非暴力斗争方式迅速在喜马拉雅山区传播,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发展成了上百个村民自治基层社会网络,参与者以妇女为主。他们不但成功地使政府补偿了由森林减少而使自己受到的损失,而且使英迪拉・甘地政府了15年禁止伐木的命令,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喜马拉雅山区周围5000平方公里的森林。第二位是加吉尔(MadhavGadgil)。他于1965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生态学博士学位后返回印度。他是第一位倡导为了生存而保护红杉林的生态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就在印度积极倡导民主的、科学的生态保护,即“人民的生态”。第三位是梅塔(M.C.Mehta),印度最著名的环境法律师和社会活动家之一,曾因成功地呼吁保护泰姬陵和恒河而获得高曼奖,创立了梅塔环境基金会。第四位是印度最著名的环境非政府组织“科学与环境中心”(CSE)的创始人阿尼尔・阿伽瓦尔(AniIAgarwal)。他曾接受过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的接见。2002年他去世后,科学与环境中心的新任主任苏尼塔编辑出版了他的演讲录。这位印度非常著名的环境主义者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做出的反思是,“我们国家的精英没有能够在日常行为中自觉遵守生态原则(internalizetheecologicalprinciple)。我们释放到环境中的每一种毒物最终都通过空气、水和食物返回给了我们。这些毒物慢慢渗入我们的身体,经年累月之后就变成了癌症。”

目前,印度影响最大的环境主义研究学者首推古哈。他从1982年开始从事印度环境主义的研究,成果丰硕,是名副其实的印度环境主义研究的第一人。他曾在耶鲁大学任教,后回国,在班加罗尔的印度科学研究所工作,现在是自由撰稿人。他于1989年在美国《环境伦理学》杂志上发表的《激进的美国环境主义和荒野保护:一种第三世界的批评》一文在美国的环境主义研究领域引起较大反响,迄今仍有余波。他后来对全球和印度环境主义的两个阶段划分,对美印两国环境主义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印度环境史和抱树运动等的研究都使他的著作在相关领域享有相当的知名度。目前他开始从环境的视角来研究印度当代史。古哈倾向于更加乌托邦式的深生态学、激进的比较史学和社会生态学。他认为,正确的环境计划必须建立在公正的哲学基础上。公正的哲学包括参与性的民主、计划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信息自由、政治分权以促进地方发展,发展私营企业以减少政府腐败,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好

的医疗卫生和教育以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

目前非常活跃、影响仅次于古哈的另两位学者是德里大学的兰加拉詹(MaheshRangarajan)和尼赫鲁大学的祖扎(RohanD'Souza)。他们都是印度著名的环境主义杂志《环境保护与社会》(ConservationandSociety)的编辑。兰加拉詹侧重研究殖民时期的森林政策及其社会影响,还有近代以来印度野生动物保护的历史。他曾就读于牛津大学的历史和政治专业,也是非常活跃的印度政治的评论人,其环境主义研究体现了自然、历史和政治的跨学科有机结合。祖扎是三人中最年轻的环境主义研究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强调资本主义在环境危机形成过程中的责任,并强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解决环境问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与古哈同样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女性学者是文达纳(ShivaVandana)。她是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代表,不仅是学者,而且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她认为妇女是南亚环境运动的主要力量,甚至是领导者,原因在于在森林经济中,作为采集者的女性比作为狩猎者的男性发挥的作用更为关键。现在非常活跃、影响仅次于文达纳的印度环境主义研究界的女性学者有四位。第一位是苏尼塔・纳拉因(SunitaNarain),她是学者兼环保活动家,在阿伽瓦尔去世后担任科学与环境中心的领导。她主编的杂志《零污染》在印度引起很大反响,引发社会对雨水收集、饮用水安全、供水私有化、国际生态债等问题的关注。第二位是比娜・阿伽瓦尔(BinaAgarwal)。她认为印度不能回归传统,“从根本上说,要改变男女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提高妇女与男子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保护环境的人与破坏环境的人之间的讨价还价能力。”第三位是克里希纳(SumiKfishna)。她在印度的部落政治学和印度的环境话语的研究方面成就突出。第四位是巴维斯卡尔(AmltaBaviskar)。她是印度部落政治、环境与发展方面的专家学者。文达纳、阿伽瓦尔和巴维斯卡尔都是印度政府计划委员会的顾问。

三、印度环境主义研究的特点

从研究成果的来源看,所有的环境主义作品都是作者在丰富的实践经验或长期的实地调查基础上经过科学思索完成的。如上所述,很多印度环境主义研究的代表本身既是学者也是社会活动家,如阿尼尔・阿伽瓦尔、纳拉因、文达纳等,巴特、梅塔等基本上是社会活动家,他们是在从事环境保护活动的过程中对环境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古哈、兰加拉詹、克里希纳等学者都是在长期而扎实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完成其研究的。他们还针对学术与实践的关系进行过论述。古哈与克里希纳都认为学术研究的职责是客观真实地描述事实并予以分析,而不是为政策开药方。因为,对于环境与发展问题,很多学者给出了很多解决方案,但他们很少关心其解决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所以,学者们首先应该反思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是否应该提出新的问题以取代过时的问题,学者们还应该反思搬用西方的环境主义修辞(rhetoricaltechniques)是否能够解决印度的环境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在政治层面,如何看待国家在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中的作用,是他们争论的主要问题;在经济层面,“发展是环境问题的成因还是解决方法”成为他们争论的焦点,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是环境与发展的两难选择。社会文化方面,他们主要讨论的议题是关于传统文化、妇女、种姓制度、乡村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口、消费与环境的关系。

从研究方法而言,其特征是多元统一。具体表现在印度学者普遍使用“环境主义”这一概念,而“环境主义”充分体现了环境研究的跨学科性。笔者进入印度环境主义研究这一印度研究的新领域时,首先遇到的是环境研究的学科分野问题:中国研究环境史的学者认为印度没有环境政治,只有环境史,而研究环境政治学的学者认为印度的环境运动属于环境政治的研究范畴,研究环境社会学的学者则认为环境运动是新社会运动中的一种,无疑是社会学研究的内容。总之,不同的学科研究环境问题的视角不同。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主流的印度环境研究者大都使用“环境主义”这一概念。在笔者看来,这一概念比环境政治或环境史等概念更适合用来称呼印度学界特别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界对环境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古哈从事环境研究二十余年,他一再主张环境主义的研究必须打破陈旧的专业划分的惯例,否则,会造成研究方法的僵化,以至于酿成时代与知识的脱节。2007年印度出版了一本环境主义研究的论文集――《印度的环境议题》,囊括了各派学者的研究精华,选录的文章充分证实了印度环境研究的综合性。历史学家、记者、科学家、社会学家是印度环境主义研究的主体。尽管研究者的学术背景各异,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综合了经济学、历史学、生态学和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数据统计、档案资料考察、实地调查、生态实验和质量分析。例如,当代环境主义研究的四位前辈之一的加吉尔,其学术背景是生态学,但他的很多研究侧重于人类学。古哈的本科专业是经济,开始从事环境主义研究的时候是一名社会学博士,而现在,他在很多书中把自己定位为历史学者,其研究方法是历史的、辩证的。兰加拉詹的学术背景是历史和政治,但他的环境研究是自然、历史和政治的结合体。祖扎亦有历史学的学术背景,但其研究综合了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学等学科方法。后两位印度学者都告诉笔者他们是环境历史的研究者。所以,从这一角度看,印度环境主义的研究也是对历史的研究,而且是多元的历史研究,以至于美国环境史学界认为他们构成了世界环境史研究的南亚学派。

从研究者的思想流派来看,这些作品在意识形态方面都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尤其是早期的作品,左倾思想比较明显。这是因为对中产阶级出身的印度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说和社会不平等理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情感上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古哈明确表示自己开始从事环境主义研究的时候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但后来脱离了,他无法接受“印度马克思主义者”的圈子,然而他的作品仍然受到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吉尔与古哈甚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的概念,创造出“生态生产方式”和“资源资料”的核心概念,他们还对应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划分,把社会上的人分成“生态系统的人”、“无所不吃的人”和“生态难民”。

四、印度环境主义研究的创新及贡献

下文将根据上述学者的著述,特别是根据南方环境主义和环境经济学的知名学者马丁尼兹-阿莱尔(J.Martinez-Alier)的研究,总结一下印度环境主义研究的创新点,即其世界性贡献。

第一,印度是“穷人的环境主义”这一概念的摇篮。印度环境主义研究的关注点是人的权利,是社会正义的问题,是为了让穷人与特权阶层一样享有自然界的成果。而西方的环境主义研究的关注点不是人的权力,而是动植物和野生栖息地。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主义主要倾向于荒野保

护主义,是中产阶级的发明,与生活质量和个人需求的满足密不可分。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主义不是富裕的产物,而是贫穷的产物,是农民等社会群体为争取拥有土地、森林、牧地和水资源的控制权以维持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而展开的斗争,属于“穷人的环境主义”。

第二,印度社会学教授拉达卡玛尔・慕克吉在1930年美国的《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社会学的生态方法》一文为“生态社会学”这一新的学科勾勒了基本框架,从而成为第一位在特定的生态意义上使用“社会生态学”这一术语的人。

第三,“贫穷是最糟糕形式的污染”是英迪拉・甘地在1972年世界第一次环境大会上发言的主题思想,也成为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布伦特兰报告“贫穷是环境的主要敌人”思想的蓝本。

第四,印度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思想。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提出这一思想的不是专门的农业专家,或生态伦理学家,或北方的新农村运动的活动家,而是真正的印度农民。他们在国际贸易会议上提出“有机农业”的思想,随之这一概念风靡世界。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仅针对北方国家的农业科技,而且是作为一种可替代的现代化方案提出的。

第五,与有机农业相关,“生态债”(ecologicaldebt)的相关概念和思想也起源于印度国内对环境问题的讨论。如生物盗版权(biopiracy)概念的由来以及碳债(carbondebt)概念的来源。1991年印度国内在探讨“平等排放权”(equalentitlements)问题时指出,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应该平等拥有海洋和大气空间,就像平等拥有碳库和水库一样。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篇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共同参与。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意识强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目前生态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较为欠缺,在此情况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一个重要途径。一、生态教育及其对大学生的意义1.生态学与生态教育。进入20世纪后,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使得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学兴起。生态学这个名称,是1866年由厄恩斯特•赫克尔为了他所研究的有机体与其环境间的关系模式而发明出来的。……贯穿于这门科学的历史中的主题和构成其思想的是生物的内在依赖性。对这一特质更富有哲学性而非纯科学性的领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生态学观点’。”[1]545生态学所描绘的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以及有着错综复杂联系的世界。它提出了一种新的道德观:人类是其周围世界的一部分,既不优越于其他物种,也不能不受大自然的制约。”[1]10这也是生态学与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最大不同。生态学的核心是生态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在此基础上生态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及其实践,需要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生态教育。所谓生态教育,是建立在生态哲学基础之上,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我们的世界观进行根本变革的教育。它不仅要求对全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更加要求从根本上革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整体观、和谐观,承担起个性与社会发展的责任,积极融入社会、政治改革之中。”[2]11-132.大学生生态教育的重要意义。虽然目前大学教育在中国已经大众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还是社会的精英和国家建设的栋梁。在中国快速发展而生态问题不断凸显的情况下,在国家大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是知识、道德、身体等全面发展的。但长期以来,注重智育、忽视德育特别是忽视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是目前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问题。而现代社会,生态意识席卷全球,一个没有生态意识或生态意识薄弱的民族最终也是没有希望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使大学生增强生态意识,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其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对国际环境政治压力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大发展战略,自这一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迟缓,我国的很多环境污染指标的总量呈上升的态势,如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并在近期内可能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这也使得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环境政治压力。所有这些,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此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还需进一步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而今天的大学生———明天的企业家、政府管理人员、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工人、新型农民等等———他们的一言一行决定着未来国家生态发展的走向。因此,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生态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生态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在地包含着生态教育。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正是生态学核心的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的基础。除此之外,他们的著作中有着及其丰富的生态学观点,对于这一点,西方学者是极为认同的,维兰科特(J.G.Vaillan-court)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早期著作》、《政治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从这些著作中,他总结说,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的、政治的和社会生态学的先驱。”[3]93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是与时俱进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是在前人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蕴含有极其丰富的生态学内容。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建设的四大文明。而科学发展观更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是以人为中心,那种将自然视为资源库、排污池的人类中心论是与将人类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作为出发点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完全不一样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目的是要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包括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蕴含有丰富的生态学内容,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在目前大学教育课程体系缺少专门的生态教育的课程情况下,以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己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并突出生态教育的内容。2.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任务需要进行生态教育。#p#分页标题#e#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今天,新的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②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的基本国情,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的趋势,等等,都是上述的一些重大而紧迫课题中的内容。要解决好这些重大课题,完成新形势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任务,加强生态教育,使生态意识深深烙入学生脑海进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成为必须的了。3.加强生态教育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发展的需要。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设置、师资质量、教学水平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例如,学生到课率较低、说教比较严重、教学效果欠佳等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以上存在的一些不足。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是一个重要方面。生态保护是与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相符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中的很多内容能够进行生态教育,如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国情教育等等。在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生动的事例,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融入生态教育,就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扩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受到学生的更大欢迎。除此之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生态教育,可以倒逼思政课教师更多地涉入生态保护领域,学习更多的生态知识并在此方面有更多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做生态保护的自觉践行者,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形象。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多种教育途径。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的内容。如前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生态学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以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根本的前提下,结合各课程的特点,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进行生态教育。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关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关于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等内容都是教学的重点,而作为生态学核心的系统观、整体观和联系观与以上的教学内容是一致的。第二,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深入学生头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大任务,而生态学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内在一致性。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讲,新世纪新阶段发展承受着来自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是其重要方面,而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借鉴,特别是一些国家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而致使发展面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并为解决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通过对此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生态保护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凸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顺应国内外的发展实际提出来的。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来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两型社会”等内容都包含着生态教育的内容。第三,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相关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处处可以进行生态教育。如在生态教育意义方面,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崭新的大学生形象等内容能够融入。在生态教育的内容方面,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反对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新国家安全观中的生态安全、实体法律制度等内容无不包含着生态教育丰富材料。在如何践行生态思想方面,关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的重视道德践履、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等内容能够进行贯穿。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在这一阶段中,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保的重视不够,生态环保的资金不足,生态环保技术储备不够,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还有一个逐渐增强过程,导致生态问题凸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对我国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这也成为我国国情的一个表现方面。因此,面对这一国情,必须加强生态教育。第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的相关内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选修课,它在介绍二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演变与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全球意识有着重要意义。在这门课程中,关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关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困境而加大对自然的索取力度,关于全球环境政治、绿色(环保)思潮与环保产业,关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等等内容,都与生态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可以专题讲述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对策等相关内容。#p#分页标题#e#2.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生态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教育,也必须通过以上途径、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第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进行生态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专题讲授的办法,如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可以专题讲授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制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可以利用1934年席卷美国东部的黑风暴”这个案例,来讲述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这一内容;可以采用课下查阅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的办法,如在科学发展观”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此方式引导学生对目前中国面临的环境、资源压力进行讨论。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生态保护的相关理论,对生态保护形成全面的基本理念。第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须方式,也是进行生态教育的好形式。在实践教学中,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对周边的生活生产环境的状况、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等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参观一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工厂或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场所;可以进行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以实际行动清洁周边的环境;可以在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中融入生态保护的内容;等等。通过以上实践教学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生态问题的状况,并通过自身的参与培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1篇3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二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一)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二)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三)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四)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一)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二)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三)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篇4

关键词:社会科学;国家形态: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1-62-03

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文化成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个重要的逻辑前提是社会科学在不同国家是不是具有相应的特色。我们可以把具有国家特色的社会科学称为社会科学的国家形态。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就是中国形态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为什么有形态?有怎样的形态?如何保持这些形态的科学性?这是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科学形态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原因在于为人类揭示了可以运用的客观规律。

1.科学的本质在于揭示客观存在的规律

人们对科学一词的定义有多种,立足点也有两种理解:其一。科学是一种逼近真理的知识体系。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赫・斯宾赛说: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据此,并不能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科学是一种最逼近真理的尽可能不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这一定义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辞海》中,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这一定义更能反映社会科学的特点。其二,科学是探索真理的事业。百度上的词条“科学”还包括“一项成果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是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体系(显然,这里指的是自然科学。)”。这个定义中,科学包含了知识体系及其产出系统和机制,科学不仅是知识体系还是生产这些知识体系的事业。

人们理解科学一词较多落脚在知识体系上,科学就是科学知识或科学知识体系。不论如何界定,科学的本质任务是揭示客观规律。基于此,笔者定义科学是揭示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揭示自然事物运动规律,社会科学揭示各种人类社会现象的运动规律。必须注意的是科学并非客观规律本身,科学是已被揭示的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

最近的百年,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显现出无比的力量。显性地。推动人类物质生产方面发展的是可以转化为技术的硬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所转化的技术一旦被人类普遍运用,技术在全球各国普及时,国家在其中的意义似乎主要是基于它们的自然环境等差异使科技的生产力增量不一。其实,人们越来越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对硬科学的技术转化率有硬约束。社会科学探讨社会规律,求真求实求是形成的知识体系与硬科学一样,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社会科学探索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政治、法律、情感等关系的运行规律,其研究成就不直接转化为技术,但对人类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有巨大的反作用,这些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主导社会整体的运行方向和方式。比如,经过研究一国的社会发展需要和支撑力,会形成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由此决定的科技政策,或促进或阻碍硬科学的探索、应用、发展;又如,科学史上社会科学对解除神学排斥科学有重大作用。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既在整体上相互促进开拓运用,局部环节上二者又存在摩擦,这说明科学系统内不同的科学体系,显性或隐性地对社会发展和科学本身的进步起客观作用。

2.科学具有不同形态

百度百科解“形态”一词,有形状神态、形状姿态之意,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形态有时候被称为程式,指一种结构性要素,体现着对形态所流行的那个时代的重要观念的关注;不同的元素的排列组合或者编码方式构成不同的形态。不难推断,任何事物都有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态,科学是揭示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形态至少可以反映为:其一,揭示不同领域规律的知识体系,形成不同表现形态的科学,这通常俗称为学科。在这里还包括以不同的逻辑组织方式表述规律,也形成不同形态意义的科学知识。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在哲学中称为人类社会运动的总规律,在政治经济学中称为一般经济规律,反映了知识的起点不同,智慧的落点也不同。科学形态的这种差异与学科形态的差异是有联系的,各个学科表述知识体系的方式、知识体系逻辑组织习惯等不同,科学知识在形式上有差异,致使科学的形态也有差异。

其二,从姿态上理解,一个学科的知识集成了不同环境下相关规律的不同作用趋势。规律发生作用的系统要素及其结构的诸多差异,决定了揭示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在内容上会有差异,形成科学的各种形态,反映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三,从生成与应用形式看,科学有原生或原创形态、继发形态(应用性)、原生与继发混合形态。科学形态包括科学知识体系的具体学科形态(哪类哪科知识)、表述形态(用什么样的组织逻辑、语言、数学模型表述等),知识姿态(规律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什么过程与结果)。学科形态体现科学知识的类差异;知识姿态,反映科学知识的种差异。科学还有如语言表述形态、从不同角度或用不同方法解析事物真相的流派形态等。阐释科学形态,从一定意义上又是对知识体系进行分类,从不同角度可以观察和揭示科学的各种形态。

李春泰在《科学形态论》一书中“借助于科学史与科学论两个方面的研究,发现客观上存在着科学形态。”指出“科学形态是人们无意识创造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思想体系。”这可以佐证科学有形态这样一个命题非笔者一家臆断。

3.自然科学形态的例证

物理学是典型的基础类自然科学,物理学中把某个物理量在空间的一个区域内的分布称为场,场的实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环境,如温度场、密度场、引力场、电场、磁场等,表征温度、气压、磁状态等环境情况。在不同环境中,物体变化的状态和形式不同。“场”亦或环境,影响乃至决定规律发生作用的过程与结果。

自然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应的知识体系也会不同:牛顿力学知识基于地心引力和物体低速运动环境;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基于物体运动能否接近光速。常规理论主要表述常态情形下的结果,如“开水”这一概念是1个大气压下,水温到1000C便沸腾的知识,接受和运用这些知识时,人们自然地基于低气压环境里水温到1000C就沸腾这

种环境前提。

二、社会科学的国家形态

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一般以国家这样的统一体作为存在形式,这就决定了超越以国家为载体的社会形态,社会科学的研究便没有意义也没有出路。

1.社会科学具有国家形态

社会环境不同,社会科学揭示的那些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和结果也不同,社会科学也就存在不同形态,这在本质上同理于自然科学有不同形态。巴甫洛夫的名言:“科学没有国界”对于自然科学知识多数情形下成立。比如不论哪种社会形态、哪个国家,1个大气压下水温到1000C都沸腾;对于科学事业,这也成立,任何社会形态、国家都因为其科学事业的发达而相对发达。但是,对于研究对象是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来说,国家是社会的一般载体,国家的性质、状态等是社会运行规律作用的“场”,一国的社会环境因素不同,决定了社会科学需要回应的问题不绝对相同,回应该国相应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知识也会大相径庭,社会规律在一个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下作用的过程、形式、结果都会以不同形态表现。可见,国家形态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形态。“科学家却有祖国”也至少在爱国语境下表明不同国家的社会差异。

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每一种情况都适合于它的一个特殊。”社会科学的国家形态是指运用社会科学的普遍原理,回应、解释、解决一个国家社会现象、问题,从而可能形成一个国家处理社会问题模式的知识体系。一般地说,社会科学已经揭示的规律及其相关原理可以被运用于多个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科学原理的普遍性与某个国家社会运行环境的特殊性结合,产生系统因素差异所致的社会科学国家形态,表现的是社会科学具有适用性的特点,这是较低层次的一种社会科学国家形态;但是当一种社会问题最先发生于一个国家时,探讨和揭示前所未得的规律成为社会科学的新课题,突破这些新课题意味着揭示出新的规律,形成原创性意义的社会科学新知识,这种较高层次的社会科学国家形态会丰富和发展社会科学。所以,社会科学国家形态,可以是反映适用性特点的那些,但价值更大的是反映原创性特点的社会科学体系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增大和提升了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法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布尔迪厄(1930-2002)一直关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自主性的问题。为了研究科学知识的社会状况和组织情况,布尔迪厄提出了“科学场(场域field)”的观念。对于科学,场域把参与者、制度、机构和环境条件放在一个敞开的空间里分析,布尔迪厄分析科学活动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中的运作情况,推动了对科学进行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分析。这从侧面说明,社会科学工作者已经意识到社会因素及其对科学系统和科学形态的影响。

社会科学的国家形态与国家形态的社会科学,前者强调形态即特殊性:后者强调科学即所包含的知识。如不涉及严格的对比,二者可以混称。

2.黑格尔“让哲学说德语”浅证社会科学具有国家形态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说过:“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与欧文同时期的黑格尔。在写给把荷马译成德语的J・H・沃斯的一封信里说:“路德让圣经说德语,您让荷马说德语,这是对一个民族所作的最大贡献,因为,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现在我想说,我也在力求教给哲学说德语。如果哲学一旦学会了说德语,那么那些平庸的思想就永远也难于在语言上貌似深奥了。”

这个例子表面上反映的是人类共享世界优秀文化的科学知识需要解决语言表述形态的转换,而在本质上看,一方面,把外来哲学思想介绍给德意志民族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哲学在德意志的文化土壤上诞生,哲学思想先用德语表述再推介给世界,其经由民族意义达到的世界意义更具有价值。

三、社会科学国家形态的科学性与世界意义

科学是人类认知客观与主观世界的产物,具有意识形态性,牡会科学国家形态突出国家的社会特色。人们自然会更加质疑其科学性。

1.社会科学国家形态的科学性

似乎一涉及意识形态性,人们就害怕其主观色彩与科学相悖。其实,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并不必然降低其科学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具备和坚持保证科学性的条件和基本原则:第一,必须以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为出发点和归宿。科学有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个特征。国家形态的社会科学,必须遵从科学研究和论述客观实际、科学研究的结论可验证、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系统完整。这既是避免社会科学走向伪科学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也是社会科学成果的矫正器和过滤器,脱离实际和主观主义的都将被滤出。第二,必须反映客观规律与本国社会环境的结合。社会科学的国家形态是运用社会科学的普遍原理。回应、解释、解决一个国家社会现象、问题,揭示客观规律与国家“场”的结合,从而可能形成一个国家处理社会问题模式的知识体系,体现规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建构和发展一国社会科学国家形态,只讨论普遍性很难回应该国的具体问题,也容易走向“本本主义”,只强调特殊性,忽视规律普遍性的内在要求,容易偏离规律亦偏离科学性。所以,社会科学国家形态必须实现客观规律与本国社会环境的结合。第三,以科学方法论指导研究,以科学方法分析、解释、解决一国的问题。如果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或者说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哲学本身不科学,那就决定了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科学;没有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的研究不但到达不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还会强化意识形态性异变的伪科学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构建和发展一国社会科学国家形态的方法论之根本,而具体的研究与分析方法则应该据此展开。

2.社会科学国家形态的世界意义

社会科学的国家形态是普遍规律在一定时空环境下的产物,特殊性蕴含着普遍性,因此社会科学国家形态必定具有世界意义,即在各个国家或社会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篇5

【关键词】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帕森斯功能主义继承与发展

功能主义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史上相对最久远且最深厚的理论传统之一,20世纪中叶一度成为社会学中的主导性理论观点。20世纪60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极大地动摇了功能主义传统的主导地位,社会理论家们纷纷指责以帕森斯为首的功能主义“反个人主义”、“反变迁的保守主义”、“唯心主义”和“反经验主义”的缺陷和偏见,并以此发展出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反功能主义理论如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等。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西方社会学理论一直处于这种多元并存、百家纷争的对抗性局面之中,各家各派画地为牢,各执一端。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社会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局面的消极后果,意识到进行理论整合的必要性,开始为发展出更为综合的理论而努力。以亚历山大为代表的“新功能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

亚历山大(JeffreyC.Alexander)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理论著作,旗帜鲜明地倡导新功能主义观点。他在《新功能主义》一书的导言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功能主义观点。他指出,新功能主义的出现,虽然不是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的翻版,但二者的确有某种亲缘关系。他说“功能主义”这一术语“所指的并非是一套概念、一种方法、一种模式或一种意识形态。毋宁说,它指的是一种传统。”下面就方法论基础和社会行动两个方面来谈一下新功能主义对传统功能主义的重建。

一、方法论基础:重建社会学的理论逻辑

亚历山大指出,实证主义的理解最关键的预设就是认为事实(经验)陈述可以和非事实(非经验)陈述及关于一般问题的论述相分离。社会学中表现为强调以经验观察为基础,通过归纳经验观察的方法来逐级概括,最终得出一般性的理论陈述。亚历山大认为,这种将科学研究视为单向运动的观点,必然会导致米尔斯所说的想象力的枯竭。由于过分强调经验观察和证实的作用,必然会极大地缩小经验分析的范围,致使经验概括越来越停留在简单相关分析的水平上;同时,社会认识论问题逐渐变成单纯的方法问题,使社会学研究日益专注于统计分析等量化技术的改进,以为科学进步主要就依赖于这种改进。与实证主义专注于经验归纳活动不同,非实证主义专注于理论之间的分析与综合,忙于尝试将理论观点还原或合并为种种这样或那样的特殊的非经验规则。所以,任何实证主义或非实证主义绝对化的倾向都是偏颇的。

为此,他提出科学连续统的概念:科学可视为发生于两种不同环境所构成的背景下的智力过程。其一是经验观察的世界,另一个是非经验的形而上学世界。虽然科学的陈述可以更多的指向其中某一种环境,但却从不可能为其中任何一种环境所单独决定。科学连续统中每一层次之间在研究规则上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彼此间还有高度密切的联系。社会学理论逻辑的任务就是要解释这些科学规则的作用及其内部相互关系,而且唯有对科学加以这样的区分理解,才能解释唯心主义者同实证主义者或唯物主义者之间的分歧,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本身,任何科学的结论都是经验环境与形而上学环境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

而社会学的理论传统通常把这一科学连续统中的某一层次视为比其他层次更具决定意义,对于这种决定性成分的各式各样理论的理解,成了社会学主要传统的基础。功能主义者强调,模型水准决定社会学思想的基本性质,采用制度模型或功能模型的决定产生意识形态信仰。意识形态论证说,科学家的政治倾向产生模型。他们常常论证说,功能主义模式导致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理论则说是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了对功能主义模型的崇拜。亚历山大认为如此的争论正是由于对社会学的理论逻辑不明产生的。每一项实际的科学分析都隐含着对科学连续统中其他成分的指涉,模型、定义、命题,看上去是科学陈述在类型上的差异,实则反映了在一给定陈述内对一般性(理论)或特定性(经验)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亚历山大称这种关于科学实质的观点为“后实证主义”的观点,它有四个基本原则:(1)所有的科学资料数据都是由理论内在构成的;(2)经验的承诺并非单纯以实验证据为基础;(3)一般理论在常态上是独断论的和水平向的,而非怀疑论的和垂直向的;(4)科学信念的根本转变只有当出现了其他理论框架从而是以应付经验时才会发生,因此理论争论是科学变化的动力之一。这四个原则突出的都是理论在科学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亚历山大为新功能主义确立的方法论立场是: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并重,通过二者的双向运动来推进我们对社会的认识。

二、社会行动的理论:行动与结构(环境)的双向作用

帕森斯以前的传统功能主义都没有包含明确、系统的行动理论。韦伯把行动引入社会学领域,帕森斯把行动及关于行动的研究引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来,试图克服传统功能主义只重宏观不重微观,只重社会不重个人的缺陷,将理解社会学对微观个人行动的强调与功能主义社会学对宏观社会结构的强调结合起来。

帕森斯将行动体系的基本单位称作“单位行动”,包括行动者,目的,环境,规范四个要素。特别强调规范的决定性地位,行动有选择的空间,但帕式这种选择空间极其有限。帕森斯对行动系统的分析侧重于对宏观行动系统的分析,他将行动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文化系统的基本单位是意义或符号,社会成员经过社会化之后,将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内化,并且经过内化的社会价值观将对行动者的手段和目的的选择进行可选择范围的限定。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但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强调社会行动的协调性对于整个社会结构维持的重要意义,将社会看做是一个静态稳定的模型。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第二个层析,社会系统是存在于一定情境中的单个行动者相互作用的复数形式,这种情境至少具有物质的或环境的部分并具有按一种“满足最大化”的趋向为动机的行动者,这些行动者与其所处的情境的相互关系是根据文化构成的,根据共同分享的符号系统来定义和传达的。人格系统是行动系统的第三个层次,帕森斯对人格系统的研究集中在个人的需要、动机和态度上。行为有机体系统包括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系统、社会系统通过作用于行动者的人格系统来作用于行动者的行为方式(手段、目的的选择)。

帕森斯的行动系统是一个静态的模型,关注与系统对于行动者的作用,尤其是关注文化系统对于社会行动的决定作用。行动的手段和目的是可选择的,然而在帕森斯那里,这种选择是有限的,行为方式的选择框架便是文化规范所允许的范围。文化规范选择的范围,帕森斯提出四种类型的模式变量,他认为任何行动都是这四类模式变量的排列组合:先赋性—自致性,广泛性—专门性,情感性—情感中立,特殊性—普遍主义。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特别关心在限制和规定的手段下达到目的的程度。他认为社会结构独立并超越于个体行动,社会结构对行动产生决定性影响。强调规范性对于行动手段和目的的决定作用,强调文化系统对社会的整合作用。

为了消除帕森斯理论的上述缺陷,新功能主义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亚历山大在吸取符号互动论等微观社会学理论合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具综合性的微观行动理论模型,他认为行动不能帕森斯想象的那样理解为高度规范化和机械化的过程,亚历山大认为行动总是沿着“解释”与“谋划”两个维度进行。解释又包括类型化(是社会成员理解社会现实的重要途径)和创新(无法归类的行动,划分的社会事实,创造出新的类型或者范畴来表示)。谋划是寻求目标和手段的最佳结合。亚历山大的行动是一种理性行动,理性体现在对手段的选择,以获取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手段的选择基于自身的解释。帕森斯则将对环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类型化”层次上,是被动接受文化或环境的影响,但这种接受又因个人给予不同,是个人有所“创新”,此为“理解”层面,理解层面便产生了个体多样性,进而“谋划”。

亚历山大认为他揭示了在帕森斯那里处于“黑箱”状态的行动的内部过程,行动不再是规范性行动,而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理性行动。亚历山大认为行动由外部环境的理性适应与内部的主观理解共同塑造,是一种应变行动。人的应变行动发生在一定的集体性结构环境之中,行动受到环境的制约,反过来又塑造环境。亚历山大为功能主义提供的一种新的行动模式是:环境对行动有强制性,行动对环境有变革作用,行动具有偶然性与创造性。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新功能主义者们的努力,新功能主义社会学的理论空间确实被大大地加以拓展了。关于行动过程是一个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建构过程以及行动过程是一个策略性的理性选择过程的思想,关于社会结构不是一种完全外在于个体行动的既定存在而是一种不断被人们的行动所建构的未定存在以及社会结构是一种利益——冲突结构的思想,关于社会过程是人们能动地创造自己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过程是一个充满了群体冲突过程的思想,关于社会变迁思想等等,与功能主义关于社会是一个有着自我功能需求的相对独立的有机实体的强调似乎可以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尽管有以上这些进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如他们大都承认结构与行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在许多实质性的具体讨论中,它们仍更多地侧重于探讨如何重新解释结构对行动的约束作用,而对于人们如何通过行动来建构社会这一点却仍然缺乏足够的说明。

参考文献:

[1]J.C.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M].彭牧,史建华,杨渝东译.译林出版社,2003.

[2]J.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M].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苏国勋校.商务印书馆,2008.

[3]J.C.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M].贾春增,董天民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1篇6

本章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教材在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安排了极地内容的学习。本章教材主要落实以下两条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本条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以某一地区为案例学会分析描述地区的位置、范围。完成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是对第一个要求的总结和深化。要在前一要求基础上,利用读图归纳综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归纳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本条标准是“极地地区”的专项内容。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三方面,而这种特殊的自然特征又形成了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探究原因则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让学生认识两极地区这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培养及能力要求的落实,也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是对第一个要求的阐释。因为两极地区特殊的位置形成了特殊环境,而特殊环境又造就富有特色的资源,加之人迹罕至,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而人类的考察活动又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互相联系成为一体。利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归纳分析这些问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利于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初步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空白图上正确填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和相临较近的大洲、北冰洋周围的大洲、目前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和名称;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明确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引导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环境差异,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自然环境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我国在极地建立科考站进行科学考察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对极地有关知识的了解,认识保护极地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三目组成,通过“寒冷”这条主线贯穿整体:两极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气候严寒,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均为冰雪覆盖的地区,因而形成冰川、极地动物等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同时两极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

第一目“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五段正文、五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与生物资源,重点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而在图10.1和图10.2两幅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辅以图10.1和图10.2介绍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状况,通过“活动1”的读图活动加深对两极地区海陆位置与相对位置的掌握;利用第二、三段正文辅以阅读材料“南极地区的大风”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教材用“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这些形象化的比喻高度概括了南极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材第四段正文介绍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活动2”比较两极地区气温的差异;利用第五段正文辅以图10.3和图10.4两幅图片介绍两极地区寒冷环境下的生物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寒冷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最后利用“活动3”引导学生总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第二目“科学考察的宝地”:由三段正文、四幅图片、两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进行科考的原因。从逻辑关系上看,本目内容既是上一目的结果,也是下一目的原因。教材首先通过第一段正文概括说明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利用阅读材料“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了解我国在两极建设的四个科考站,同时点明南极的三个科考站建设时间都在2月,利用“活动1”引发学生思考南极地区“极昼”现象带来的具体影响。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点明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解释人类进行南极科考的原因。利用图10.6帮助学生简明地了解极地科考的基本过程,进而结合“活动2”秦大河的一段话加深对极地科考意义的理解。阅读材料“穿越南极”则具体阐述了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的活动,不仅加深学生对南极地区恶劣环境的印象,更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畏艰难险阻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最后,通过第三段正文结合图10.8和图10.9介绍对北极地区科考的意义及科考状况。利用“活动3”识记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理解北极科考的意义。

第三目“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上一目内容的延伸和深化,由三段正文、两个阅读材料和“活动”组成,介绍极地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阅读材料“日本猎捕鲸”说明南极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10.10点明北极地区的环境危机,从而引出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通过第三段正文介绍极地地区主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如《南极条约》的签订和《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制定),通过阅读材料“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介绍个人行为对极地环境保护的意义。“活动”从两幅公益海报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演讲,在行动中形成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图1]

四、图表利用

本章教材配备了11幅各类地理图像,给学生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极地科考与保护搭建了合适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并引导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及应用详见表1。

五、活动建议

本章教材共安排三组活动计7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第1题属于知识巩固类,重在训练学生阅读极地投影图的能力,也是对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的复习和巩固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读图探究展示,根据情况可适当拓展到在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第2题属于知识拓展类,不仅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出南、北极地区的气温差异,更要引导学生从两极地区的海陆分布入手,比较分析其气候差异的原因所在,认识地理事物间的联系。第3题属于知识巩固类,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篇7

1.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将环境作为审美对象,其研究目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最终能够健康长寿。环境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环境伦理学、自然美学以及景观美学。环境美学要求物质条件既满足人类生存生活的条件,又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现主要针对的环境为自然环境、室内环境以及室外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包括:风景旅游区以及周围建筑等;室内环境包括:房间格局布置、室内设施等;室外环境包括:街道设施、周边绿化等。总之,环境美学的兴起是对传统美学的突破。

2.生态美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哲学学科,然而这两门学科在研究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找到了特殊的结合点。生态美学就生长在这个结合点上。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二、从文化立场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西方环境美学是中国生态美学发展与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参照。从文化立场的角度来说,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都是以保护当代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早在1966年,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就发表了《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赫伯恩也因此文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而中国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产生的。从时间上看,中国生态美学明显接受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资源。

然而,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产生的时代、地区以及历史背景是不相同的。环境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当时,这些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中国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步形成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逐步深化的时期,人们发现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必须将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审美相结合,于是,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生态美学建设面对的是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要求。

三、从字意学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字意学的角度来说,“环境”与“生态”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英文中“环境”(Environment)有:围绕、包围、围绕物等含义,明显是外在于人的事物,与人是二元对立的。而“生态”(Ecological)的含义则是:生态学的、生态保护的,其词头“eco”有:家庭的、生态的、经济的等含义。“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将okios(“家”或“家园”)与logos(研究)这两个希腊词组合而成的。因此,“生态”一词除了有生态学的、生态保护的等含义,还有居住、家园、逗留等含义。

四、从美学内涵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美学内涵的角度来说,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这两者中,生态美学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生态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综合了人类一百多年来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探索成果。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人类努力寻找着人与自然生态的科学关系,经历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苦痛教训。事实证明,人类作为生态环链中的一员,与所有包括在内的物种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因此,“生态中心主义”的绝对平等观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即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进行综合与调和,汲取二者的有利因素、摈弃二者的不利因素。生态美学也正是以这种“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导。

五、结语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篇8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经局党组研究确定,今天召开市环保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对全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市委第十五指导检查组组长江敦生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我局的工作实际,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从去年9月份,全党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展开。市委于3月25日召开了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王兆力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并对活动的开展作出了部署。全市动员大会结束后,局党组迅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领导的重要讲话和有关文件精神,对市环保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认真研究。全局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努力使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五年多来,内容不断展开,思想不断深化,越来越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近年来,市环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深化“三学三创”(三学: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三创:创一流工作水平、创一流工作业绩、创一流服务形象)切实转变作风,污染减排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够深入,运用还不够自觉,一些党员干部在真学、真懂、真信上还有差距,学习实践还只是初步的。这就要求我们,面对环保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必须更加自觉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深处扎根,贯彻到环保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成为统领全市环保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推动环保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动全市环保工作上水平的迫切要求。

党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要求。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5次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标志,是环保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全市环境保护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总量减排、水和大气污染防治、环保基础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难以解决生态环保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难以实现环境事业的科学发展。特别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如何按照市委“保增长、抓项目、调结构、重民生”的要求,担负起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既为我市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环保服务,实现“保增长”这一首要任务;又发挥以环保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战略转型的作用,防止污染在保增长的名义下反弹,防止“两高一资”项目卷土重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可以说,当前做好环保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越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局面,越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针定向”。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提振信心的思想基础,作为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工作指南,以环境保护的实践推动我市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三)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毫不放松地抓班子、带队伍、强作风、树形象,环保系统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是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队伍。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特别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思想认识还不适应。有的干部思想不解放,眼界不开阔,工作不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有的同志政治和大局意识淡薄,不能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指导工作。二是工作作风还不适应。有的同志缺乏工作激情和开拓创新精神,因循守旧;有的工作作风浮飘,敷衍了事,缺乏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三是服务水平上还不适应。有的同志业务不精、服务不主动,执法不到位。四是工作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工作制度还不健全,基本规章、工作纪律、行为规范还没有全部建立起来。与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时机,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使党员干部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全党进行的一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洗礼,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当前,环保事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我们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保增长、抓项目、调结构、重民生”的要求,推动鸡西市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把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环保工作的新要求结合起来,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部署上来。

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市委安排,我局为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作为环保部门的同志,我们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指导思想,把握基本原则扎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一)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精神为统领,围绕省委提出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环境、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紧密结合全市环保工作实际,组织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环保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干部职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在推进环保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提高全市环保工作的监管水平,大力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为鸡西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时间紧,覆盖面广,要求质量高,工作任务重,我们必须要把握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环保服务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使环境保护事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突出实践特色。学习实践活动重在实践,重在解决突出问题,重在促进环保服务发展。要学以致用,要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和“从我做起,争当环保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先锋”为载体,紧密结合全市环保工作实际,把实践特色贯穿活动中,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环保工作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环保队伍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确保取得实效。三是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真诚接受群众监督。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吸收群众参与、接受群众评议,切实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四是正面教育为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思想、作风及环保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系统党员、干部服务发展的积极性。

(三)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

按照市委确定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以着力实施穆棱河水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生态市建设,认真解决环境民生问题为重点,学习要突出解放思想,实践要突出改革创新,在环保推动经济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努力做到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措施更加有力、机制更加完善,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四)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市环保局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8月基本完成,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习调研阶段,时间从2009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这一阶段重点抓好调查研究、解放思想讨论两个环节。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委规定的必学内容和必读书目,真正领会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当前突出环境问题确定调研课题,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调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总结经验、全面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形成调研报告。深入开展交流研讨,加深对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理解,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来。

第二阶段为分析检查阶段,时间从2009年5月下旬至7月初。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并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重点抓好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干部作风建设,确定专题民主生活会主题。重点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问题,剖析问题原因,深挖思想根源,落实整改措施。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充分运用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和民主生活会成果,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在分析检查报告形成过程中,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对分析报告和评议结果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第三阶段为整改落实阶段,时间从2009年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一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要做到“四明确一公开”,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和科室、单位,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公布,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二是集中解决突出问题。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努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解决好,特别重点解决好影响科学发展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解决好影响政策执行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完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解决我市建设项目分散布点、结构不优、排污强度大等突出问题;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格局;健全环保责任激励约束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

三、真抓实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环保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的差距,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普遍停留在就环保抓环保、就污染说污染、就问题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环境保护向广度进军、向纵深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就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在抓机遇中思考问题,在迎挑战中理清思路,在全面提高环保工作水平上下功夫,从而使环境保护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

一要立足发展抓环保。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环境保护必须立足发展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影响开始显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形势下,我们更要坚持环境保护服务和优化经济增长,以战略环评促进产业布局合理有序,以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减排污染促进生产技术换代升级,以环境成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在发展中做到有为有位,才能依靠发展解决环境问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准确找准环境保护的定位,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为保护而保护,更不能停止发展来保护,环境保护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

二要以人为本抓环保。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改善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环境质量需求,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坚持环保工作以人为本。因此,我们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着力维护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重点抓好节能减排、环保“四大行动”等主要工作。通过强化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开展环保“四大行动”,促进我市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开展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妥善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通过打造宜居城市和创建生态城市,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三要跳出环保抓环保。在环境保护中坚持统筹兼顾,就要运用战略思维来思考环保工作,着眼宏观层面推进环保工作。环境保护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保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就环保说环保不行,就环保抓环保也不行,应该把环保工作置于人类社会与整个自然和谐相处来思考。如果说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宏观层面,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中观层面,环境保护工作自身是微观层面,那么跳出环保抓环保,就是要从微观层面跃升到中观层面,进而挺进宏观层面。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深刻认识环境保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放在环保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谋划。

四是全面协调抓环保。全面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要求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是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更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需要。中央将“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要求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央和省委、市委高度重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满期待。我们一定要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认真扎实、富有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习实践活动要在局党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进行。为加强对全局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我局成立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赵立波、张玉来同志任副组长,局部分科室、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机关政工科,负责具体协调工作。

(二)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全力以赴抓学习,又要摆正位置受教育,带头搞好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积极参加活动,并结合各自分工建立联系点,深入基层和群众,总结实践经验,发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联系实际,务求实效。我局作为参加全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要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真正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创新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环境发展上,用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四)搞好宣传,营造氛围。按照市委的要求,要充分运用报刊、信息和环保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精神、重大部署和重要活动,大力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大力宣传组织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切实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和党组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以极大的热情和正确的态度,积极投入和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中。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环境教育;课堂教学;渗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有些已经严重影响到部分地区的生态和人民的健康。而这些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恶果,都让人们愈发体会到保护环境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中学生物学科与环境科学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环境科学的教育上,生物学科任课教师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将环境科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在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提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对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将对青少年环保意识的教育纳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中。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转变环境科学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有可无”的观点,在平时备课的时候,按照《课标》要求,将环境教育目标纳入教学计划,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和整理有关环境科学的资料,加强自身对该领域的学习,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二、精心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知识教育

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中都有着与环境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课堂精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中,在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生态环境的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对于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三、关注热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动态信息

在电视、报纸和网络上,随时可见有关环境、生态的新闻。教师在平时应注意收集相关信息,特别是热点信息,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引发学生思考。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中,向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什么是PM2.5?这项指标的监测有什么意义?”“你知道2012年年底至2013年年初发生在我国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的成因吗?它给当地人民带来什么危害?”等。将这些有关环境的动态信息引入教学过程,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开展活动,让环保意识渗透在学生的习惯中

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是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环境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因此,除了在课堂上渗透知识和关注动态外,还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让环保意识渗透在他们的习惯中,在不自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尝试组织以下类别的活动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这些意识和习惯。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在各种纪念日,如“地球日”“植树节”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组织学生投校园广播稿,办相关黑板报,开办小型展览会,为学校树木挂牌等。(2)开展各种调查活动,如,调查校园、小区内的植被种类和分布,调查本地水污染、空气污染情况等。(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环保相关的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

2.规范日常行为

(1)通过日常教学,让学生了解哪些是环保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不起眼,但如果人人做到,却能改变我们的环境和生活。(2)倡议学生力行“节约”,从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饭等小事做起,让学生针对各种环保行为自制每日达标表格,并采用监督评议机制,一周一小节,评出“环保标兵”。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绿色科技:生态文明

[作者简介]陈凡,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沈阳110004;白瑞,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辽宁沈阳110004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015-04

在中共十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绿色发展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马克思、恩格斯与我国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思想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绿色发展理念,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产生、发展与成熟三个历史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产生

绿色发展是不同于传统“唯经济增长”发展观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理念。资源与环境现实是其前提与内生变量;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其核心目标;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绿色新政、开展绿色教育、加强国际性绿色合作是其实践途径;绿色科学技术创新是其支撑力量;绿色文化与生态文明是其精神内核。

早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马克思、恩格斯就敏锐地意识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潜伏着巨大的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虽然当时二位伟人并未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的概念,但在他们的哲学与经济学思想中隐含着丰富的绿色发展意蕴。笔者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产生阶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中对人与自然一体性的思考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哲学基点。马克思首先肯定了自然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就他本身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同时也强调人与自然以劳动为中介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被人化”,这就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休戚相关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完成了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农业和工业生产中资源浪费、自然破坏、环境污染等现象的描述饱含着强烈的绿色批判意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的逐利本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因为林业收益周期长,所以并不受资本家的青睐,反而“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对比之下,它所起的相反的作用,即对森林的护养和生产所起的作用则微乎其微”。恩格斯多次描绘工业废弃物排放造成的污染问题与劳动者恶劣的生存与工作环境,“它(乌培河)那鲜红的颜色并不是来自某个流血的战场……而是完全源于许多使用土耳其红颜料的染坊”,而工人则“在低矮的房子里劳动,吸进的煤烟和灰尘多于氧气”等。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反生态性与反人道主义,在对其无情的揭露中表达了对自然环境与工人境遇的深切关怀,同近现代的绿色生态环保运动志趣相同。马克思提出只有共产主义才是消解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共同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与核心目标。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原料利用率、促进资源的循环使用,这些观点蕴涵着以科技支撑绿色发展的思想。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料的缺乏与价格的提高,对生产与生活废物的回收利用逐渐得到重视,而正是由于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并赞扬了自然科学上的新发现与技术上的改良对资源循环利用起到的重大支撑与推动作用。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所留下的只是有关生态学或生态经济学的朴素遗产。并没有对绿色发展理论作出系统化的分析。但他们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提倡资源循环利用、肯定科学技术在生产方式变革中的作用、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解的思想都饱含着绿色发展的意蕴,寓意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针对不同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的客观实际与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不断探索符合国情、世情的国家发展道路。对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也有了更加科学、深入的认识。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曲折探索中意蕴渐浓。这一时期属于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发展阶段。

(一)朴素的绿色发展思想

1.认为自然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他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前提,没有充足与高质量的原料,农业和工业活动都无法有效展开,总之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这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一体性思想的继承,也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正确认识。

2.提出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治国与开发利用新能源。他说,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必须节约原材料,适当降低成本和造价,厉行节约。同时,还提出要大力开发利用新的、清洁能源,例如沼气又能点灯,又能做饭,又能作肥料,要大力发展。可见,已经意识到,开发新能源,利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损害的重要作用。关于节约与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可再生新能源的观点符合绿色发展所提倡的生态生产的基本理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先声。

3.重视水利建设与绿化事业,提倡综合改善生态环境。在对历史的经验总结中看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只有进行流域治理、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才能彻底解决水旱灾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森林对改善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支持农业和工业生产、改善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他曾说,“没有林,也不能称其为世界”,并殷切表示“南北各地在多少年内,我们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件事情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广泛开展水利建设和植树造林运动,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生态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急于改变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在后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在人口控制和环境污染方面也有过片面性认识。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的时代特定性。在总结教训的同时,更要肯定关于勤俭建国与绿化祖国等观点的科学性与启示性,它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与实践先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雏形。

(二)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

1.邓小平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的思想,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邓小平认为,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管理好我国的环境,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所以,在制定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战略时,邓小平总是把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统筹考虑。另外,他在继承绿化祖国的思想基础上,更把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提出要继续坚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还体现出追求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内含了绿色发展的理论精髓。

2.邓小平提出生态环境建设需要长远规划,走法治化道路,这是绿色新政的雏形。他认为生态环境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远规划,“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而这一长远规划不但需要政策引导,更需要法制保障,“加强环境管理,要从人治走向法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制定了森林法、海洋保护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全国性、地方性的法律法规,结束了新中国环境保护无法可依的局面。

3.邓小平主张“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认为生态环境建设也要靠科学与教育,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推广方式。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尤为关键,他提出“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而基于我国人口、资源的现实国情,邓小平提出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崛起的道路,要寻求资源耗费少,环境污染小的发展渠道,必须积极发挥先进科技的自身优势,使其成为环境保护的生力军。同时,邓小平坚持要进行环境保护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大家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邓小平主张通过科技与教育推动经济和环保事业发展的理念与绿色发展思想要求树立绿色意识、依靠绿色科技的主张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内涵。

(三)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1.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这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资源与环境问题愈加突出,是否有一种发展方式能够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针对于此,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可持续发展本质上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发展的代内与代际间的关系问题,这与绿色发展的根本目标相一致,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对邓小平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思想的深入诠释与全面超越,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

2.环境保护要走多样化道路。首先,强调环境保护要坚持群众路线,不但要通过教育和宣传,还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动员群众参与环境保护。他还强调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解决关系到人们生活的环境问题中去,环境保护必须着眼于人民利益,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同时,继承了邓小平关于生态环境建设走法治化道路的思想,强调要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各项工作都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加强法制教育与法律监督等。此外,还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而这些全球性问题的逐步解决不仅要靠各国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际上的相互配合和密切合作。的这些理论观点为加强环境保护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符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的新思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深入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成熟

进入21世纪,全球性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愈加严峻,绿色发展、绿色经济、绿色增长等概念逐渐成为定义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关键词。在全球性绿色发展浪潮下,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了符合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现实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我国也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走向成熟。

1.科学发展观蕴涵绿色发展实质。长期以来,我国将GDP作为国家发展速度的衡量指标,在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资源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危害。为此,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它建立在唯物史观和辩证自然观相统一的理论基础上,既要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又要求生态、经济、社会这一有机整体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体现出以人为本与以生态为本价值取向的双重统一,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实质之所在。以科学发展观“引导我们变黑色发展和崛起为绿色发展和崛起”,是由科学发展观的绿色特质和绿色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也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发展属性和特征。

2.以科技创新驱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实现途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具有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特点,符合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强调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中共十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只有发展好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才能彻底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要保证绿色发展的有效进行,还强调突破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创新节约资源能源,走节约型发展之路,建设节约型经济社会,构建节约型发展模式,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3.生态文明即绿色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的最高要义。在中共十报告中,党中央提出要实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更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发展观的科学转变,更体现出社会价值观的生态化趋向以及公众绿色意识的觉醒。反映了人们对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的追求。以人为本发展、以生态为本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它们都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基本内容。可见,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精神内涵,也是绿色发展的最高要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由此可见,自中共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科学发展与绿色发展的新思想与新论断,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创新,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绿色发展的科学轨道,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走向成熟。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为哲学基础,历经我国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断探索、深入发掘与科学总结,在复杂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包含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核、生态文明的文化精髓,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导,是实现绿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9]国家经贸委可再生能源发展经济激励政策研究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经济激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10]论林业(新编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邓小平论林业与生态建设[J],内蒙古林业,2004,(8)。

[14]邓小平年谱(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5]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篇11

一、地理学科中的思想教育因素

思想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教育,而思想教育应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应是知、情、意、信、行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是知(获得概念),然后产生情感,意是解决内心矛盾的和行为支配,树立信念即为信,最后的表现为行。按照上述观点,传授知识本身就是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因为这些知识在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世界观的形成。通过地理思想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均衡发展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以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高中地理学科思想教育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很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以及全球观念的教育。

二、新大纲与原大纲思想教育要求的对比

新大纲与原大纲高中部分的思想教育要求相比较,无论是从内容、具体要求上看都有较大的区别(见下页表)。原大纲对思想教育的要求不够明确,只是提出了总体要求,而没有具体的章节要求;新大纲对思想教育要求比较明确、具体。采用了:认识、领会、提高、树立、培养、激发、规范、见诸行为等词汇来加以表述。这样分类,层次清楚,使教学要求变得更加明确。新大纲除按必修、选修分别提出了思想教育的总体要求外,还在各单元之后结合课题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思想教育要求,这类要求的设定既考虑了与各课题内容的结合,又都能自成一个体系,与原大纲相比,落实思想教育要求更细了。新大纲删除了国际主义教育,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与原大纲比较是一个明显的提高和深化,这是吸收了当代最为重要的科学思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促使人地关系的协调。这些都是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地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培养学生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更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具体反映。

三、新教材思想教育内容的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要实现思想教育的渗透,教师必须把知识传授、智能训练、思想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要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思想教育渗透,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结合高一地理新教材进行下列几方面的思想教育渗透。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方法论。新教材各单元中有许多内容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客观事物的系统性、差异性和普遍联系性,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如对宇宙的认识,就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可知的),批判唯心主义的神学观念(如上帝创造一切),使学生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再如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和变化、大气热量的收支平衡原理、海水的循环、地壳物质结构和循环等内容说明事物是在运动、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能量转换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进行的。地球表面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内、外力作用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的活动与地表形态是一对人地关系的矛盾,工、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使学生形成因地制宜布局生产的观点。

新大纲与原大纲比较表(必修)

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全原球观念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使大总体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纲观和环境观以及为社会主义祖国现

代化建设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具体要求无

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

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

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

总体要求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

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

的责任感

一单元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

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单元认识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单元认识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

具污染的重要意义

新四单元树立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

利用及保护的观点

体认识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加深扩

五单元大了与环境的关系,并领会人类因

大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意义

要六单元认识各国应根据国情确定城市

发展的道路

纲七单元认识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

求务业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树立爱护旅游资源的道德风

八单元尚,培养严格执行保护环境各项法

规的意识,激发热爱祖国的深挚情感

认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及

九单元其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

机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十单元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

与意识,并见诸对环境负责的行为

2.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四观”教育,是时代赋于地理教学的新历史使命,这里的“观”即是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通过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将会使学生对世界和未来有更丰富的、更客观的认识。

首先是人口观。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不仅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要与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要加以控制的根本道理,进一步理解“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第二是资源观。就是要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的知识教育,可使学生认识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的重要意义,增强海洋国土意识,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和深度开避更为广阔的前景,“悲观论”是没有必要的。

第三是环境观。就是要使学生理解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观点。人类为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地理环境,如果人类活动与环境相协调,就会创造出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如果人类活动不注意保护环境,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人与环境的对立,受到自然的惩罚。如环境的污染,包括了大气、水、土壤、海洋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包括co[,2]的增加使全球气候变暖,co[,2]的温室效应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科学家的普遍关注,o[,3]层总量的减少出现了南极臭氧洞;酸雨危害的面积还在扩大。保护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已写入我国宪法之中。通过上述环境教育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四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基本目标和任务,由传统的发展观逐渐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是人类发展的飞跃,它将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主旋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要在思想上潜移默化,逐渐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头脑中深化和升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美德。如持续发展的农业,就是要满足人类的需要;追求公平性,解决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协调关系,其最终目标是追求整体效益——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实现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提高、生态要改善的农业。例如:我国吉林西部改造沙荒地的“林—草—田”复合性生态系统就是很好的例证。

3.国情、国策的教育

国情、国策的教育是我们地理学科的优势。国情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注意对本国公民进行国情教育,新教材中涉及我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工农业生产活动及地域联系、乡村城市人口分布、人口问题等基本国情。如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绝对数量居世界前列,这些优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资源的人均数量少,利用不尽合理,一些资源破坏严重,这些劣势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再如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应引起足够重视,使学生能正确对待自然灾害的发生,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另外国情是国家制定各项政策、法规、法令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使学生坚信各项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并由衷地拥护,自觉地执行。

4.爱国主义的教育

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江泽民在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地理学科的传统优势,一向是地理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条主线。例如:通过对祖国优越的自然条件、辉煌的文化遗产和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教学,可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领土与国力的教学,使学生树立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责任感,通过人类的旅游活动了解祖国历史名胜、名山大川,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灿烂的中华文化,进一步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团结,树立为祖国繁荣强盛而奋斗的献身精神。乡土地理的研究,使学生树立建设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5.全球观念的教育

关心人类,关心人类的家园——地球,对学生进行全球观念的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世界发展到今天,各国人民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互相渗透,国际间的协作和相互信赖关系日益加深。如新教材中的四大问题即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都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解决了的大问题。如环境问题就是全球问题,除本国积极保护环境外,也希望与别国共同合作,共同发展。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的《纽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都是全球观念的体现。从个人—家庭—国家—全球等不同层次都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中,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义务和行为,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为人类做贡献的宏大志向。

四、新教材思想教育渗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既教书又育人,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增长知识,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明末清初的著名教育家王夫之在总结自己数十年治学、育人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欲明人者先自明,欲育人者先自育”的名言,教育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言传身教,才能提高思想教育渗透的水平和艺术。

2.吃透两头,自然渗透。所谓吃透两头,一头是教材,要吃透教材,发挥内在联系,把传授知识与渗透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另一头是学生,要了解学生,不断掌握学生思想倾向,使渗透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活动性。

环境科学的意义范文篇12

关键词:化学教学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环境保护教育育人

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科学素养为目标的。并且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有较强的理论性,化学实验现象给人以美的直观感受,对物质结构等的理解更需要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运用恰当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品德、科学能力等科学素养。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良好的人文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化学教师应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既教书又育人。教师要用化学家的故事感染学生、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用规范的操作示范给学生。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指南。中学化学教材中蕴藏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素材,教师应充分理解并贯穿传授知识之中。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运动和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

中学化学探究的是从宏观物质至微观物质,物质的存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就像碘的升华、布朗运动、水的电解、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等都说明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运动的,而静止状态只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是相对的。只要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才能正确看待自然现象,正确分析问题。

2.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由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规律之一,在物质的化学运动中这一规律表现得比较普遍。元素周期性生动性地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同一种物质由于浓度不同性质也不同,如浓硫酸中+6价的硫有强氧化性而稀硫酸中+6价的硫没有氧化性。

3.对立统一的观点。

所谓对立统一,就是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由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构成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这一规律在化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化学键、氧化还原及酸碱中和生成水的过程中包含水的电离过程等。矛盾不但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而且贯穿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物质的化学反应就包含两个相互矛盾的对立过程。

二、爱国主义教育

1.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在教学中,加入化学史的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学习的强大动力。如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陶瓷最早的国家。青铜制品是我国使用金属的开端,距今约五千年,精美的青铜器出现于商代,距今3600多年;铁器和炼钢技术分别出现在春秋和战国的晚期。化学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涉及中国化学史实和现代化学成就。若对这些社会实践成果和实践主体美加以重视,就会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求知欲。

新中国成立后,化学科研不断取得成就。以1960年9月使用我国燃烧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6年10月第一次火箭载核弹头飞行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我国从一个贫油国发展中原油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的石油大国等生动的事实进一步让学生建立热爱祖国特别是热社会主义祖国的丰富情感。

2.矿产资源的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有意识地突出祖国的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让学生形成一个富饶、美好的祖国形象,另一方面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既富足又贫乏的特殊国情的现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煤储存量占世界第二位;石油极其匮乏,原油年产量已进入世界十强。可是煤、石油、天然气在地壳中含量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各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是有限的,对能源的总需求急剧增长。因此,正确认识资源形成爱护资源,节约资源的习惯是爱国主义的一个具体表现。

我国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这是我们的自豪。有色金属品种齐全、储量丰富。我国矿藏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这些丰富的化学资源为我国工业发展、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结合金属教学,我国人均钢铁年产量仅占世界人均量的1/3,与发达国家相比差之甚远,使学生增强学习动力,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奋发图强,刻苦学习。

3.未来化学的教育。

科学家们预言,在以高科技为引领的未来社会里,化学将处于中心科学的地位。化学与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与生物工程自动控制等学科的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树立不断探索的精神,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知识和满腔热情,并以此鼓励他们形成强大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三、环境保护教育

化学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美德,使他们在涉足社会之前就成为地球家园的坚决捍卫者。

1.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常识。

中学化学教材内容中包含许多环境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能进行环境教育的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治理,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环境的美德。从教材内容看,几乎每章每节都可紧密结合教材进行环境教育,这是中学阶段其他学科不及的。

2.理论结合实际,提高保护环境的知识水平。

利用教学内容和习题穿插环境教育内容,这样既讲了化学知识,又培养了环境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身边做起,在化学实验中注意环境保护。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积极宣传渗透环境知识外,还应该身体力行地在化学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中重视环境意识的培养,师生共同从我做起,严格要求。对有些在毒有害物质不能乱抛乱倒,学会妥善处理,绝不能一边讲环境保护一边做污染环境的事。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美容医学论文范例(3篇)

    - 阅0

    美容医学论文范文关键词:美容中医技术教学方法探讨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美容中医技术》是在中医学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研究防衰驻颜、强身.....

    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范例(3篇)

    - 阅0

    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范文随后的12月11日至13日,蒙牛常温奶事业部2006年度总结及2007年度营销策略规划大会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854名蒙牛常温本部的经销商,2000多名市场一线员工.....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