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必要性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

段琼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2l世纪的医疗卫生服务将彻底走出学科和服务高度分化的“象牙塔”,向多样化、社会化、个性化、终身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我国的医学教育专家根据以上要求,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医学人才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背景,必须进行医学教育改革。这种改革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方法的改革两个方面。预防医学以及以“预防为导向”的全科/家庭医学成为世界医学的主流。应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互动式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快速反应等)。

孔繁增(河北北方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传统的“一个医生,一个病人,开一个处方,做一个手术”的纯治疗模式,将转变为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的治疗模式,以更好地体现医学与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的结合。

加强人文社会生物心理等学科与专业课程的综合。增加教学计划中人文、群体和行为科学的比重,开设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卫生管理、卫生经济、初级卫生保健、全科医学基础、社会医学、医学美学、医学逻辑等课程很有必要。可将上述课程与专业课相渗透,或以病例作为引入人文社会生物心理等学科的载体。也可将小学科综合成大课程,用指导性课程来取代大课灌输,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将会有利,如把伦理学、生物统计学、营养学、流行病学、行为科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等学科综合成跨基础科学与临床科学领域的“医学与社会”、“健康与疾病概论”等课程,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到病人、人群和社区环境中去。

赵宏(青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

为了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应树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学观念。培养在学习上有独立性、在工作上有创造性、在集体中有合群性、在社会上有适应性、在医疗上有责任心,既有治病的本事,又是预防的能手,既对病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有足够的了解,又能考虑到病人的经济负担的“五星级医生”。工作重点是以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为主线,相关学科紧密衔接、交叉渗透,教学内容的选材和涵盖交叉体现整合优势,体现课程结构及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联系。在压缩总学时的前提下,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等选修课程,安排较充分的自由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优化课程结构是对传统的学科进行重组,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实现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渗透。在课程内容方面,可在前期学习阶段将基础学科同临床联系起来,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案例学习。可试行临床教师参加基础课教学,基础课教师参加临床查房,或实行一、二年级学生参加以社区见习为基础的社会实践。

建立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将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水平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要使考试测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教学评价成为创新教育的外在着力点。

刘琥(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未来的临床医生,不仅仅要精于医术,而且应同时胜任服务于个体和群体的,承担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服务的职责。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预防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宣传,特别是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从教材、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改革。综观国内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现状,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教材和课程设置主要针对群体预防,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习内容均与临床医学相脱节;即使是诸如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医学方法学亦与医疗实践相去甚远,不能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

谢娟(天津医科大学):

培养合格的“五星级医生”,不是某一名教师或某一专业的教师所能够独立承担的历史使命,而是必须集合医学院校所有教师的集体智慧,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支持下,在临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把教师职责和师德修养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上。

培养合格的“五星级医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关系着21世纪我国未来医学事业的发展成败的系统工程,关系着如何协调人民群众不断上升的医疗服务需求与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之间的平衡;培养合格的“五星级医生”,医学院校责无旁贷,教师责无旁贷。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坚持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原则,为促进医学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严薇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强医生自身的医疗诊治能力。增强临床医学生的预防观念,把预防医学教育渗透到各个相关学科中去。加强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重视终身教育。

王程强(桂林医学院):

要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学导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加大投入,积极采用CAI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教学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认真研究“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以地区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等教学方法的利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医学教育改革的成果在我们的工作中开花结果。

戴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尽管我国医学教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仍不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医学教育专业口径过窄、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将要从事的既是为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医疗卫生职业,又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神圣而伟大的医疗卫生事业,他们将要担负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所以,除了重视学生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人格的培养,即: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协作意识的培养。

当前医学教育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将促使教育进行深层次改革。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适应市场经济的程度,取决于学校本身办学的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卫生改革,也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已逐步树立起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质量观,传统的教育思想在逐步改观,强调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只有加强上述六个方面能力、意识的培养,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生。

李军(湘南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为了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和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我们应树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人文、群体和行为科学的比重,开设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初级卫生保健、全科医学基础、社会医学、美学、逻辑学、运筹学、领导科学等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资料,自己分析、讨论和综合有关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学生探讨所学知识在可能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通过思考能够发现问题不仅意味着对旧事物的某种否定,也包含着对新事物的某种发现,实际上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增加在实践基地教学的比重。对学生撰写专题报告、学术论文等不要有过多的条框限制,以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自由探索能力。

在教学管理上,应强化开放性,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开设更多的选修课,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评价上,要摒弃唯分数论的传统做法,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

除此之外,还要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培训,以适应培养“五星级医生”的要求,要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当地的专业实践工作,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同时,可在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部门聘请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新世纪培养“五星级医生”的要求。

夏真芳(海南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①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从现代医学课程设置上看,医学基本上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在医学领域中渗透、融会,为医学添加新的文化因子,导致医学内涵蕴义、框架结构的善变和医学品味的提高,从而促进医学的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对医学生的教育,不仅要他们掌握高深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能,更应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而决定一个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人文精神更能在深层次上体现知识创造和人才品味的素质。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可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所以,医学从来不是一门与社会人文无关的纯自然的科学,而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所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和观念是医学教育自身的需要。“五星级医生”的培养目标是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和素质、能力的综合,其中素质贯穿于知识、品行和能力中,如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要素一样。

②拓宽知识面。医学毕业学生与综合性大学的其他人文社会语言等专业毕业的比较,知识面显得较狭窄。如果说医学生毕业后到非医药卫生及相关行业的岗位工作,我想那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学的除了医药卫生知识外,就学校教给我们的还有一点外语及计算机知识,而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到非本专业的岗位仍然可以从业。所以我们需要增加各种非医学的政治、法律、理、工、农等专业选修课程,或者与其他学校联合培养,学习国外的理念,先培养全面知识的合格素质的大学生,再培养医学知识,或者同时进行培养灌输。

③培养管理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人才是知识的载体,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一所医院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人才培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竞争机制,创造适宜的条件,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使医院高素质人才培养取得成效。管理素质的提高是医师实现自我价值,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是医师素质教育的形势所需。

张竞超(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①培养立足于社区的全科医生。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了全科医学这一学科。全科医生的出现导致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即全科医生制。它意味着城市医疗保健从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所有人和人的健康为中心。

实行医学教育改革为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要求,医学教育改革要实现由以病人为中心,即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以主要维护人类健康向以兼顾促进人类的健康的方向转变,并以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高等医学院校要面向未来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②对临床专科医生的培养。现代的医学时代,应该是专科医学与全科医学并存的时代,以满足人群的不同需求。虽然专科医生的工作场所和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与全科医生工作性质的不同,但即便如此,临床专业医生也应该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深刻领会和应用“五星级医生”的思维模式,尽可能地从多角度关注人群健康,充分运用可能的社会资源,为人群的健康服务,以有限的卫生资源创造出最大的健康收益。

③加强医学教育。以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首先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一场变更,既要注重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注重更新学生的教育思想观念。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获取医学知识时,会合乎逻辑地思考、推理和判断,并在学习中摸索学习方法和总结归纳问题。

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实行课程改革,教材的选择应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相互渗透。加强或增添医学人文、社会、预防医学课程,使医学生建立起从生理、心理、社会、伦理等方面认识健康和疾病的知识结构,并在临床专业实习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实践是学校联系社会的纽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了解疾病谱、适应全科医学模式变化的重要途径。教学医院的大量开设开放,第二课堂的发展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基本理论学习有极大的意义,还能使医学生尽早、尽多地接触病人,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介绍各学科研究、发展的最新动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层次的科研活动,使两者有机地结合,都将有助于专业人才素质,尤其是创造性素质的迅速提高。

吴建林(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培养五星级医生首先要培养医生五星级的道德品质。优秀医生首先是立品,即医生要有良好的人品和高尚的境界,要有爱心、责任心、同情心、侠义心、平常心等。其次应培养医生精湛的医术、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以及博采众长、创新的精神。同时,还要培养医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循证医学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健康的体格和心态、团队精神的培养也是培养五星级医生的重要内容。

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当代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从事临床的工作者都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都应立志做一个五星级的优秀医生并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应当注意的是,一个优秀医生的塑造和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巨大的、系统的工程,除了上述一些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外,崇高的敬业精神、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吴汉奇(川北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非技能因素培养:①独有的思维模式。由于医学专业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医生们就学时期一方面面对的是出不得半点误差的基础医学课程,另一方面则是纯生命现象,因此,既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调整能力,又要有较好的理解和立体思维能力,才能脱颖而出。②性格特征的自我培养。要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准确地与临床实际相互结合与渗透,既要有灵活应变性,又不能违反科学规律与专业禁忌。这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细致果断的性格特征。而这些性格特征要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多看、多干、多问逐渐磨练而成。③博采众长,开拓创新的意识。专家、名医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不仅具有普通临床医生的职业性格特征与思维模式,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不同的经验积累方式,并在平常中加以探索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推演,再用于临床加以补充与完善。能力培养:①接受和表达能力。作为医生,要知道怎样与患者交流,能否清楚地描述患者的病史,能否用正确恰当的语言把诊断结果告诉患者。是否尊敬、理解患者,是否能让患者也理解你想让他做的事,你的同事是否理解你的想法,你是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对患者的问题有很好的感知力,只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就抓住了要点。②将基础科学运用于医学实践的能力。一个医生要把握疾病产生过程的基本原则,只有掌握了这些普遍原则,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有的放矢,尽职尽责。③善于考虑社区及周边环境的能力。要重视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和经济环境。不仅要治疗患者眼前的疾病,还要考虑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回归社会的问题。④专业技能与人文理想结合的能力。不时有医生被患者或家属殴打见诸报端,医患关系趋于紧张。而对这种情况,医生不能只抱怨患者的态度,也应想到自己应对患者负什么责任,如何对待患者,了解疾病的伦理学关系,了解医生的情感对治疗的影响。⑤循证医学的能力。我们往往过于重视先人的经验,然而每年世界上发表的医学文献很多都是无用或有错误的“垃圾”,医生要通过循证医学来辨析和寻找最佳证据。⑥自我感知的能力。每个医生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此外医生的压力都很大,致使国外很多医生滥用药物成瘾,医生也要学会排解自己的烦恼。当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后,自我感觉也许很糟。也要认识到自己会出问题。⑦终生学习的能力。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往往超过30年甚至更长,所以毕业工作只是医学教育的开端。不断更新知识,终生学习才能做好医生。

李嗣生(安徽省巢湖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加强实践性教学。为了适应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五星级医生”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在学习上有独立性,在工作上有创造性,在集体中有合群性,在社会上有适应性,在医疗上有责任心;既有治病的本事,又是预防的能手;既对病人的社会和心理需要有足够的了解,又能考虑到病人的经济负担。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要努力克服重书本知识,轻综合能力;重课堂教学,轻实践锻炼的陈旧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走实践成才的道路。

第二,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调整课程结构应以新的“五星级医生”培养目标为依据,从现代医学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对总体结构进行优化和创新,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促进个性发展和增强适应性。可试行以下具体措施。

课程结构的优化:对传统的学科进行重组,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实现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渗透。如将人体解剖、组织、局部解剖、放射四门学科重新组合为人体形态科学,

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重组为病原生物学,医学统计学、公共卫生学、流行病学重组为预防医学基础等。在前期学习阶段将基础学科同临床联系起来,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案例学习。以案例为基础的临床问题可作为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的切人点,便于例证基础学科概念和原则与临床的联系及应用。可实行一、二年级学生参加以社区见习为基础的社会实践。

加强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五星级医生”的培养目标是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和素质、能力的综合,其中素质贯穿于知识、品行和能力之中。

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导学生探讨所学知识在可能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增强临床医学生的预防观念:世界卫生组织强调,21世纪的医生应当不仅是技术上的好医生,而且是好的人文医生;应当明确病人是服务对象,但是更重要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医学要从研究疾病发展到研究健康;应当明确医疗重要,预防更重要;应当有宏观的卫生背景知识,即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应将其渗透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相关学科中去,使学生理解预防在几乎所有的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培养学生树立预防观念和群体观念。

重视终身教育:要通过继续医学教育来保持星级标准。不断调整和改进自身各方面的不足,适应社会和人民健康不断发展的需要,及时充电,以便提供更优质可靠的服务。

总之,要使未来医生成为“五星级医生”,必须完善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改革课堂教学和积极培训在职临床医生,只有采取三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使我们的未来医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五星级医生”。

“五星级医生”可作为确立我国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参考标准。未来的临床医生,不仅仅要精于医术,而且应同时胜任服务于个体和群体的,承担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综合服务的职责。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篇2

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医学、管理学、金融保险学等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财务知识,熟悉医疗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法规与政策,能够运用医疗保险专业技能和方法,创新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运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岗位与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紧密相关,由职业岗位要求所决定的人才内涵也将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总体来说,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理念、制度构思到制度设计再到制度实施的过程,是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转化为医疗保障实践的过程。按照医疗保险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人才。理论型医疗保险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主要承担发现医疗保障规律、创新医疗保障知识的重任;应用型医疗保险人才把发现的规律、创造的知识变成可以实施或接近实施的制度形态,主要承担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制度运营管理与操作的任务。同时,依据应用型人才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还可以将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进一步细分为专家型、管理型和实务型等不同层次的人才类型。专家型人才主要依靠所学专业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将医疗保障原理及知识转化为制度方案与政策设计;管理型人才主要从事医疗保障产品开发、运营决策与管理等活动,将医疗保障制度与政策转化为具有某种保障功能的产品并制订相应的运行规则;实务型人才则熟悉医疗保障运行规则与业务流程,依靠熟练实务技能来实现医疗保障产品的各项具体功能。基于医疗保险人才内涵以及对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职能的基本认知,可以归结出医疗保险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素。

二、新医改对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新医改就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目标、体系框架、制度运营、监督管理以及信息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改革要求,从而对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新医改要求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改进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其目的是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弹性,更大范围地覆盖不同群体特征的民众,方便民众就医,体现医疗保障制度在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方面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准确把握现行医疗保障制度特征,发现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和异地就医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运用管理学和医疗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创新医疗保障制度和政策设计,改进管理方案和运营规则,构建高效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有效化解制度衔接问题,消除各种就医结算障碍。

2.融合不同学科知识,集成多种专业技能。

新医改要求强化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控,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这就要求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医疗卫生政策法规、疾病分类与病案管理、药品目录与处方管理、健康风险管理、医疗保险的核保与理赔、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等业务内容。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与专门技能,能够将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相融合,把保险技能、医学技能、风险管理技能系统集成,善于运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开展工作,对医疗服务实施有效监控,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3.不断学习,勇于创新。

新医改要求发挥市场力量,创新医疗保障的经办管理模式,发展以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必将对医疗保险职业岗位的内涵和外延产生影响,也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具备与医疗保障的实践要求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验证,才能将不同学科知识不断融合,技能不断集成,具备适应岗位变动的能力。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碰到的许多新问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其复杂程度之高,很难从教科书上或国外经验直接获得答案,需要医疗保险从业人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查阅资料,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医疗保险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医疗保障制度设计、政策法规、运营管理、技术工具等方面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善于总结、不断创新、大胆实践。

4.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凝聚团队协作精神。

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是新医改核心内容之一,是关系民生的重大改革。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保证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使医疗保障制度惠及广大的参保人群,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同时,医疗保障制度是一项业务范围广、利益关系复杂的疾病风险保障制度,涉及制度设计、政策规划、管理决策、组织实施和评估评价等工作,这些工作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险从业人员通过合理分工、明确功能、精心组织、有序协作向民众提供广覆盖、分层级、多样化、高效率的医疗保障服务。因此,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是确保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新医改背景下完善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1.制定基于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培养方案。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依据高等教育改革纲要,结合办学理念、办学资源与办学定位,围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就业要求设课程,结合课程与学生特点灵活施教”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回应医疗保障改革的基本要求,既要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也要重视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适应新医改对医疗保障改革的新要求,避免出现“功底浅薄,后劲不足”的现象。同时,鉴于当前大多数高校医疗保险专业归类于管理学科,习惯于依据管理学专业特点制定培养方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医疗保险专业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特点。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有必要适当淡化专业的学科特点。高校应在牢牢把握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从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要素结构来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

2.优化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本载体。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通识基础课程、大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其中通识基础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结构、技能和素质。同时也可以考虑开设通识课程选修课,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则着重为学生打造较为扎实的医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保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课程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保留7门课程,以交叉学科课程为主(如医疗保险学、保险精算学、保险统计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课程),反映专业的交叉性学科特征。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和实务性相结合,突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和应用性,体现医疗保险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专业方向和跨学科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达到扩充学生的理论知识视野和培养职业素养的目的,使学生更加明确医疗保险职业与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为将来选择就业,从事职业活动作好准备。

3.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培育职业精神、拓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医疗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于实践教学,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专门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与理论课程体系相配套、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由实验课、实训课、学科竞赛、学生科研、毕业实习(论文设计)等多个环节构成,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开设的实验课;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保险经营、医疗保险、社保管理、卫生监管、医院管理与病案管理等课程内容的实训课或短期实训;以专题演讲、程序设计、数学建模、市场营销等形式组成的学科竞赛内容以及由“三下乡”、“挑战杯”、大学生科研活动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指导等形式构成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综合实践活动。经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精神、职业技能,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激活创新、服务社会”的目的。

4.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1篇3

[关键词]农村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

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由我校牵头、其他有关兄弟院校配合,开展了立项课题其中一个子课题———现行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研究范围、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范围及内容。基于对不同层次医学教育培养定位的考虑,本研究中,“农村医学教育”的概念限于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因此,研究范围为国内开设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育的医学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性学院或大学。结合此类院校的分布情况,选择42所院校进行典型调查。这些院校分布在全国22个省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研究内容包括:(1)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总体现状;(2)课程设置体系及其结构层次、类型分布;(3)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4)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学时分布情况;(5)其他有关问题。

(二)研究方法。

1.资料分析。收集相关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含课程设置),进行综合分析。

2.问卷调查。分3类问卷进行调查:(1)对开办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教育的院校,主要调查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学时及其运行现状、存在问题等。(2)对基层医院(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单位的骨干医生,主要调查农村卫生岗位的需求和特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其改进意见等。(3)对近三年毕业的从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本校及兄弟院校毕业生,主要调查岗位满意度、工作适应力、从职感受、对课程设置的建议等。

3.现场调查。选择5-10所医学院校,前往进行实地考察,就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问题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访谈。

4.专家咨询。专访全国知名医学教育专家若干名,就有关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问题进行求问咨询,聆听指导和建议。*通讯作者

5.召开座谈会。召集100多家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此集团由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漯河医专牵头)成员单位,广泛听取对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课程设置总体现状。

1.课程分部。从层次上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部分;从特性上一般分为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训)课程两种;从类型上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各院校基本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组织课程教学。

2.课程学时数。课程总学时数平均为3393学时(见表1)。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比例平均为8.731。理论与实践比为0.771。3.课程门数。平均课程总门数39门,其中必修课30门,选修课9门。

(二)课程分布特点。

1.各院校总学时数相差较大。如,总学时最多为4188学时,最少为277时,相差140时。

2.各院校部分课程教学时数相差较大。公共基础课程,如政治课,校际之间最大相差114学时、英语课相差167学时。专业基础课程学时数也相差较大。如:人体解剖学,最多为144学时,最少51学时,相差93学时;专业课程存在类似情况,如:全科医学概论,最多为68学时,最少为18学时,相差50学时;社区预防保健(预防医学)、中医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等,都存在学时数相差亦较大的情况。

3.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门类相差较大,选修课类型复杂多样。必修课开设门数,最多为39门,最少为18门,相差21门;选修课开设门数,最多者为17门,最少者为4门。

4.基层(社区)实习环节相对薄弱。通科轮转实习平均41周,其中,基层(社区)平均实习周数仅2周。

(三)主要课程学时分布。就课程设置对于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性来看,可以分为主要课程和一般课程。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把开设院校在8所以上的某一门课程作为主要课程来处理。分析可见,共有主要课程33门,其中:公共基础课13门,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医用化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基础课9门,包括医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专业课11门,包括全科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基础、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五官科学。

(四)与全科医学、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有关课程开设情况。此类课程,共有18门,仅有社区预防保健(预防医学)为多数院校普遍开设,开设率为88.10%;其次是全科医学概论,开设率为35.71%。其他有关课程,如卫生法规、社区常见疾病防治技术、健康档案管理、社区健康教育技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等,开设院校数均在五所以下,说明这些与全科医学和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重庆医专、浙江医专、天津医专、赣南医学院、海南医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医科大学,这七所学校以培养“全科医生”、“社区或乡村医生”为方向,制订了课程设置方案,凸显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的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五)现行课程设置的特点。

1.选修课比重增加。说明各院校都重视学生个性学习需求。

2.人文社科选修课程普遍开设。这对于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

3.课程设置向“小课程”方向发展,这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学科门类日渐增加和扩展有关。

4.课程设置标准不一,差别进一步扩大。这与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自的扩大有关,各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凸显自身优势和灵活性、自主性。

三、关于农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结合农村医疗卫生岗位需求,以专业基础主干课程为起点,合理设置主要课程,发挥骨架支撑作用[2],同时,合理安排选修课程;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提高适应基层岗位的能力[3]。加强全科医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合理开设全科医学课程[4]。

(二)加强课程管理,统一课程设置标准。课程设置标准是课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和组织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农村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具有一致性,那么,课程设置的标准也应该具有一致性。因而,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在门类、学时、比例等各元素上一致的课程设置,使教学活动围绕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进行,对于培养农村基层需要的实用型卫生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姚黎英,杨帆,许晓晴,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79-80.

[2]白咸勇,赵明东,秦国民,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及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28-29.

[3]崔明辰,刘畅,王福青.医学专科学校促使毕业生“下得去”的实践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6):833-835.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篇4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必要性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在提高国民素质的伟大工程中,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处于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医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分子,将来是要从事医疗工作的,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他们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培养德术双馨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所在。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即是使医学生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选择与继承,内化为医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良好的内在品质,对医学生的发展具有潜在、长远的作用和影响。它是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乃至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但人文素质教育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灌输,更是人文学科中内含的价值――以爱国主义和高尚医德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中的内化,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所在。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文明与时代的要求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让科学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是时代的要求和趋势,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大作用是使人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品质,而完善的人格品质会使人具有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使人对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医学生也不例外,以生物医学为主导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医生及未来的医生――医学生除了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要有厚实的人文基础,有关注人类价值与精神的能力,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能力。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处于医学教育弱势地位的要求

由于受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选择的前苏联单科性医学院校办学模式的影响,这种过分强化“专业”意识、专业教育的模式,导致了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较差等。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高校都开始意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特别是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50多所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后,各试点院校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不可否认,目前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医学院校,其教育思想、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与现代医学发展不相适的问题。[1]反观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非常重视人文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许多国家明确提出在教育中给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我国传统医学教育重医学轻人文,较少考虑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随着实践的发展已暴露出严重的弊端。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不得不重新考虑医学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追求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对人才评价的要求

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必定是拥有较深人文底蕴的人。人文底蕴是一个人内在生命中文化积累的深度和厚度,是生命发展中最重要的潜质,它能加深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沟通和理解。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方式。在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就业不仅需要从事某一行业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文素质,如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工作责任心、意志品质、行为合作能力等。这必然要求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认真研究与实践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无疑具有深刻的意义。[2]

4.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新时期什么样的医师才是合格的?许多国家在通过对未来卫生服务需求的预测和对现行医学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的共识是: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医学人才。合格的医生不但在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思维方式、体魄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达到新的水平,而且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1995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2001年又出台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指出:“发展医学教育,提高我国医学科学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队伍,使卫生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既涉及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医学生的教育,除专业知识教育外,还必须加强与健康、医疗有关的社会科学、哲学、文化、环境和伦理等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健康人格的优秀医学生。[3]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医学生是未来从事医疗活动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人文素质如何,不仅显示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水平,而且折射出我们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病人。

1.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业务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而教师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营造人文氛围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行为常常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业务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一是不断加强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同时,鼓励他们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扩展教师视野,要求他们重视自身的人文修养,克服重专业轻人文的错误倾向,并鼓励教师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二是对于人文课程教师,要求其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在这一点上,我校始终倡导将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从而不断推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结合

对于医学生而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在专业内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一种对生命更深层次领悟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医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按新的医学模式改革现行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构建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新体系。其次,在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大胆地、充分地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作为医学生成长的源泉,凡一切有利于他们塑造博爱、高尚、健康人格的知识和理论,都应积极吸收,为其所用。最后,在教育方法上,应倡导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话剧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支系,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亚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旨在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活动,使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除了校园景观的美化外,首先应开设一系列的人文讲座,诸如我校开展的名家讲坛、“科学人生”系列讲座、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诗词鉴赏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讲座等,拓展医学生人文知识,开阔其视野。其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事实和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例如,我校通过开展“中华诗词名篇朗诵会”、“红色赞歌”大型晚会、“军歌嘹亮国旗红”大型广场歌会、“母亲赞歌”等群众性活动,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使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又培养了我校医学生健康、高尚的优秀品质,使优雅灵秀的校园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4.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情感的体验、实践的熏陶、生活的磨炼。要使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有所提高必须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启发思考,培养学生关注人、关注社会,从情感上体验到对人文素质的渴求。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医学教育特点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参加见习、实习教育过程及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对他们不失时机地进行历史、文化、服务意识、医德医风、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应结合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民服务活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充分培养、锻炼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逐渐内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服务社会中感悟和实践医学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顺应时展的潮流,使医学生真正成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保护神。

总之,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明确目标,稳打稳扎,长期坚持,必将会有可喜的进步,医学人文精神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明确目标、坚定信念、不断探索和前进,就一定能培养出新时期社会认可和需要的德术双馨的优秀医学生。

参考文献:

[1]赵降英,郑飞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年第1期,第50-51页.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胜任力医疗保险人才培养

一、基于胜任力模型选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当前,胜任力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在组织人员的选聘中,通过以绩效优秀的人所具有胜任特征为标准的模型的建立,对人才获取上评价的标准精确性和适应性更强。因此,结合社会组织的期望与要求,思考高校学生的素质培养模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高度重视具备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企业建立胜任力模型或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价值与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从McClelland的胜任力模型可以看出,从绩优者身上抽取出那些关键的、能够影响绩效好坏的几类特征将确立标杆。企业在招聘筛选的时候,总希望应聘者本身的既有素质与岗位的胜任力要求最好能够无缝对接;对于那些已经进门的员工来说,可用胜任力模型这把尺子给每位员工量一量,对于那些符合要求,且有一定潜质的员工来说,可在将来的继任计划中加以考虑,而对于那些暂时还未达到胜任力要求的员工来说,则可以进一步明确将来的努力方向,帮助企业或者员工自己明确培训需求。

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说,听取企业专家的建议并理解胜任力模型十分有必要。大学对于社会的贡献即在于通过提供具备高度胜任力的人力资源从而反哺社会。而若实现这一宏旨,必须践行大学教育的使命。这样就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如何使学生在高校提升自己的胜任力?哪些胜任力需要提升?这些问题,自然地触及了问题的核心,即基于胜任力,明确学生的核心能力并研究其培养模式。

二、目前医疗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困惑

目前,我国培养医疗保险类的专业主要包括保险专业(医疗保险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方向)两类专业。分别分布在两类院校中:一类是含盖医学院的综合类大学,如北京大学、江苏大学;二类是医学院校,如江西中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

我国医疗保险专业的办学出现在医学院校或涵盖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而不是其他非医学类的大学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医疗保险人才的知识结构由医学、保险、管理三大知识结构构成,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复杂性专业没,不少院校对于该专业的培养模式问题感到不好把握。在不同类的院校,由于各自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不同,所制定的办学目标存在两种不同倾向:一种倾向医学知识,医疗保险专业在培养主体上医学院校的难以替代性与医疗保险人才在岗位需求上的难以替代性给医学院校的专业发展带来契机,也为医疗保险人才的就业与发展创造了机遇;另一种倾向偏重经济管理知识,此类院校多为涵盖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这样一来,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是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主,还是以自身资源优势为主,存在困惑。

三、基于医疗保险产业人才胜任力的培养理念思考

人才培养理念是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渗透和综合体现。医疗保险人才培养目的应达到自我塑造与社会需要、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教育过程与教育氛围的协调一致;因此,为实现医疗保险人才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图1所示。

1.优化培养过程,建立培养模式。尽管我国医疗保险专业起步较晚,人才培养尚无固定模式,但保险类、社会保障类人才培养的实践为其提供了有益参考。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人才培养的宝贵经验,吸收最新成果,使培养计划、方案及保证人才质量的措施架构成形。

2.推进开放教育,提高实践能力。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的主题。教育者投身于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吸取素材;教学环节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即敞开校门办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和消化知识,即创造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3.倡导自我教育,塑造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自主发展的余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完善自我教育机制的条件。要合理安排时间结构、内容结构、过程结构,使个性在空间中强化,知识在过程中升华,能力在发展中提高。

4.适应社会需要,提升胜任能力。专业建设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社会需求导向的变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意见》政策根本上改变了医疗保险人才的类型、数量、质量和结构。社会需求的变化,要求医疗保险专业的培养学校在医疗保险人才培养上提高质量、适应类型、优化结构,以胜任力为导向培养“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高级复合型人才,

5.跟进产业发展,培养创新能力。社会是在创新中发展,医疗保险担负着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重任,而且医疗保险行业更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这从根本上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建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学新体系、采用创造性教学方法等综合措施。

参考文献

[1]McC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erican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篇6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多层次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及其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制品、材料、装置和系统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其主要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理工医结合,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在军医大学这样的医科院校中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必须要改变原有培养医科学生的模式,采取适应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体系,突出工程性,强调实践性教学。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需要体现的重要内容[1]。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经验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向我军卫勤保障的需要和军事医学的发展,培养具有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军事医学电子卫生装备等专业知识,具备将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能力,能够从事军事医学电子卫生装备研究、设计、管理、使用和维修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由于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是生物医学电子工程,这是一门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应用性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创新探索都必须依赖实践来验证。因此,实践教学占据着战略性地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根据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工程特性,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该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通过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来培养,更要通过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来锻炼,以使学员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于实际医学问题的解决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2.1注重基本实验技能训练,重组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教学包含了一系列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医学电子仪器等等),对这些课程的实验项目进行精选、整合、改造,实现以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块为基础的分层递进的实验教学内容。对现有的实验进行优化整合,主要目的是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熟悉理论知识和掌握基本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益,在不增加现有实验课学时的前提下,适当开设综合性实验。

2.2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专业基础课实验中,将过去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中的设计性实验设置为相对独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攻关的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综合训练的目的。具体方法是教师编列实验题目,提出技术要求。题目的难度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题目的内容与专业方向及学生兴趣相吻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优化技术路线,独立开展实验等环节实施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从选题、方案论证、电路设计、电路实现以及装配调试,到最后的总结报告和文档整理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上述实验课教学改革,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3开展多层次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开展了多种类型和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既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也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一种是普及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力求覆盖面广、应用性强,既有教师选题,也有学生自主选题进行实验研究。从专业基础课开始组织,有效地丰富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习内容。另一种是提高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学习成绩优秀、钻研精神强的学生实行导师制,组织他们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全国性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等实践教学,让学生直接介入实际的科研活动中。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员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不足

目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4类。从实践教学的效果来看,目前这种模式存在2点不足:一是课程设置不科学,体系不完整,与国内外其他生物医学工程院校相比缺少专业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这2类课程[2];二是实践教学没有按照实践能力培养的规律进行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基础做起,由低到高逐次递进,以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为例,在设计性实验中应当将主要精力用于方案设计和技术指标的实现上,但是部分学员由于电子工艺基本功不扎实,一些原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却由于焊接加工水平欠佳反复出现,从而影响了设计性实验的整体效果。由于工程实践能力包含了方方面面的素质要求,从设备使用、工艺掌握、器件选择、方案设计等等由低到高的各项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并逐渐形成经验的一个长期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一门课程所能解决的,必须将其作为系统工程搞好顶层设计,在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加以解决。创新实践能力的培训必须是多层次的并且贯穿始终的完整培训,需要完成包括基础电子工艺掌握、基本实验设备操作到复杂医学电子系统的设计等一系列阶梯式的体系化训练。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研究生阶段,不间断地进行传统型、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等各种实践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对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创造性和竞争能力都大有益处[2]。只有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才能具备比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有效地通过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满足用人单位和部队建设的需要。所以,建立健全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按工程人才的培养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4构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设想与建议

创新实践能力可分为基本技能—综合技能—设计技能—创新技能4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要有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通常需要采用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为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必须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首位。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为指导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调整实践教学组织结构;安排大型综合实验设计课程和实践训练,形成科学合理、内容完备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支撑环境。使学生在学校期间,不间断地进行传统型、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等各种实践学习环节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发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造性和竞争能力,这也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然选择[3]。

4.1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地适应军医大学对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并结合其他院校在实践体系建设上的经验,我们认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当涵盖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6类课程。其中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构建4个层次、5个类型的课程培训体系。

4.1.1基础课程实验

这一类实验的内容和方式比较传统,实验和课程内容的联系紧密,每门课程课内安排实验18学时。通过对授课内容的验证、实现与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除基本实验外,一般要求至少安排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验,能够对整门课程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对每一门课程的课内实践环节的安排和内容,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以保证每门课程实验内容的合理性。

4.1.2综合实践课程

这个训练层次的重要性体现在,使学生掌握应用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其初步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获取必须要拥有扎实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所谓创新是没有保障的,即便有非常新颖的想法,但是无法实现也是枉然。创新的方法往往产生于对传统既有方法的熟悉上,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并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创造性地采用不同以往的方法和手段处理和解决问题。创新一定是无限的想像与有限的技术选择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这类实践课程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掌握工程技术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突出工程实践中关键环节的训练,实现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员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培训,使其具备工程技术人员基本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课程在进入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以后安排,将每学期的所有理论教学及考试在前18周内完成,余下的2~3周时间用于开设独立的综合实践课程。其具体设置安排见表1。

(1)电子工艺实习。主要培养学生在电子线路焊接、装配、调试、元器件识别、选择、基本仪器使用等方面的能力,组装具有实用价值的小型电路。安排这个训练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学员在电子技术应用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直接进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阶段,就会出现因为电子工艺不过关造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电路设计和调试带来层出不穷的障碍。所以必须要有这个训练过程,以保证在后续课程中学生具有比较熟练和稳定的电子工艺能力,而尽量避免因为工艺问题造成的失败。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具备电子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训练课程,以电路设计为重点,内容侧重综合应用模电、数电知识,完成制作较为复杂的带有生物医学功能的电路或者小型电子系统(例如心电信号放大器)。一般是给出实验任务和设计要求,通过电路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电路安装调试和指标测试、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路设计水平和实验技能。在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系统设计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3)虚拟仪器技术课程设计。掌握LabView在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以及功能电路整合方面的应用,侧重于生物信号的处理及其虚拟仪器系统的设计。

(4)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综合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熟悉电子系统基本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把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起来,掌握常见的生物医学信号采集方法,医学信号传感器、采集仪器的使用,利用各种信号处理手段解决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信号分析与处理问题。使学生了解医学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过程:医学信号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识别与特征提取临床诊断,培养学生应用Matlab和LabView提供的各种处理方法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并强调各种处理方法的硬件实现。

(5)现代医学仪器综合设计。在学生学完全部课程进入毕业设计前一个学期进行,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合医学仪器课程内容,独立完成一个医学信号检测、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完成医学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存贮、数据显示、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对专业课实验进行的高度整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高层次的融合。学生从本课程拟定的题目中选择,或者自己拟定题目,独立完成一个检测人体信号的小型医学仪器系统,并使所设计的软硬件系统达到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学生通过该课程较系统地学习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和控制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及实验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对医学信号的拾取、测量、处理、应用有一个系统地了解,从而在综合能力上得到培养,同时为完成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4]。

4.1.3创新性课外科技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创新性课外科技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第二层次训练的基础上,了解学科前沿、开阔科技视野、激发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创新实践的潜能,结合军事医学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开展研究性实践活动。结合我军卫勤保障和军事医学的需求,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电磁检测技术等生物医学工程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验活动。从军事医学电子卫生装备设计思想的提出、技术指标的设定、研究方案的形成、工程设计的优化等方面训练学员,培养他们在我军军事斗争卫勤保障条件下解决军事医学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该层次的训练侧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围绕科研方向开展,也可以围绕专业选修课开展,并鼓励学有所长的学生积极申报学校创新实验基金,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国家专利。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荐他们参加各种类型的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对于部分已取得较好成果的学员,可在此基础上直接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并给予他们优先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4.1.4实习

临床工程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临床实习,使学员进一步加深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面了解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熟悉部分医学仪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存在问题,建立医疗卫生装备体系的基本知识架构,培养学员运用已学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分析和解决医学仪器设备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医疗设备专业工作,提升任职能力打下基础。

4.1.5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的质量可以衡量专业教学的水平,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的开展将紧密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和实际科研课题,把重点放在学员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毕业设计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1)调研、查阅中外文献和搜集资料的能力;(2)理论分析、制定或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3)实验研究、综合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能力;(4)交叉融合理工医等学科综合知识的能力;(5)外语、计算机应用和论文写作的能力;(6)综合应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团队合作的能力。方法上让学生自由选题,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课题。针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互相讨论的形式逐步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理论设计,并进行虚拟实验和仿真分析,经过比较优选出最佳方案,进而设计出实用的电子系统,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调试并达到设计技术指标;最后提供设计报告,接受专家组考评并通过答辩。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了解科研的方法、程序和步骤,增强科研意识。这种对科学实践全程参与的教学方式可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4.2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建设旨在针对我军面临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满足我军卫勤保障需求和军事医学发展需要,从军事医学电子技术教学与训练、军队卫生装备教学与训练等方面入手,与烧伤外科学、防原医学、野战外科学、野战内科学、军事预防医学、高原军事医学以及新概念武器防治学等军事医学紧密结合,以电子技术应用、装备教学实训为基础,培养应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的技术方法,解决部队卫勤保障和军事医学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学员专业学习阶段,在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综合实验、军事医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实习以及卫勤演练中对学员实施相关训练活动。从培养军队院校学员为军服务的意识出发,使其在学习训练中了解军事医学的主要问题,学会应用军事生物医学工程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军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员开展相关学习实践以及任职训练是必须要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篇7

论文提要:阐述在中医院校开展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的意义、目的,以及如何构建的一些设想。认为中医药教育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开展中医综合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十分重要的手段,是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医药高等教育理应如此。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医药教育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除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临床实践技能的学习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而开展中医综合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十分重要的手段,它将成为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1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目的和意义

中医历来比较重视宏观和整体的观察,缺少对微观结构和各种代谢方面的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把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中医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现代中医进行科学研究需要的是既要掌握传统的中医研究方法,更要对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开设《中医综合实验》课程,对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具有中医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都有莫大的益处。

《中医综合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独立、综合运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开展中医理论实验教学和中医课题研究的能力。通过《中医综合实验》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医学研究的探索者。将达到以下目的:(1)有助于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强感性认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3)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学习兴趣;(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2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类型和方法

2.1验证性实验教学

配合中医相关课程开展中医理论的实验教学,例如:中医诊断四诊客观化教学实验(舌的微循环观察、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查,脉图描记和分析等),中医温病学相关实验(营分证病理造模实验等)以及中医基础、方剂、伤寒等方面的诸多实验,均可由各教研室依据自身学科特点提出实验教学计划,由中医综合实验室具体实施完成,以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提高教学质量。

2.2探索性实验教学

建议首先在我院研究生《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中,除讲授理论外,给实验课一定学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实施完成一个小型课题,包括选题、课题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实施、指标测定(含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生理等)、统计数据、分析讨论、撰写研究报告等,选题范围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组织小组、班级讨论,教师评讲,通过这一过程的完成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学习兴趣。为保证实验课题的成功及在短期时间内完成教学实验,最后实施的教学课题仍然由教师确定,选择易实施、模型稳定、指标测定可操作、反复验证了的中医小型课题让学生自己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地、综合地运用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课题能力的目的。在研究生实验教学取得一定经验基础上,也应当对本科生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生培养输送优质生源。同时,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高标准的需求。

3实现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的对策

加强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理应成为我院当前教学领域改革的重点和主攻方向,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的实现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加强中医综合实验室建设

在取得学院领导及各教学相关部门重视和支持下,制定中医综合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及大型、精密仪器操作规程等;制定教学实验计划和撰写实验讲义。目前,该实验室可以先构建框架,利用我院已有资源,由中医各教研室主要负责组织教学、设计思路,动物室、药理教研室、形态和功能实验室以及图书馆共同参与实施,人员由以上教研室教师及实验教师兼职组成,待有一定基础后,逐步实现实验用房、设备、人员配套,由专职教师及实验人员组成的独立的综合性实验室,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医综合实验室体系。

3.2加强中医综合实验队伍建设

中医综合实验室教师和实验人员除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必须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其要求教师不但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基于我院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中医综合实验教学首先应当对我院青年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加强青年教师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开展中医综合实验,为中西医结合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加强中医综合实验教学组织和管理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篇8

特色专业是办学思想、科学研究、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较高声誉、个性风貌的专业,是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新”的个性化专业。2007年至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分批在全国本科高校立项建设了3376个特色专业建设点(涉及特色专业310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自筹)、湖北科技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10所高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其中的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1]。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我国现有127余所高校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科人才培养工作,其中96余所为综合性或单科性理工类院校,31所单科性医科院校。所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都开设了人文社科课程、医学类基础课程、理工类基础课程、工程类核心课程及其与其相关选修课程,不同院校在学分、学时与实施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侧重。一般来说,多数综合性或理工类高校偏向于电子类、计算机类等理工方向,多数医科类高校侧重于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仪器等领域。本研究以南方医科大学与湖北科技学院为例,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

(二)研究资料的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的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原咸宁学院教务处编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0年版)和学院主页及其它查询调研;南方医科大学资料来源于该校提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电子版及其该校专业建设点主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

基本研究方法参照作者前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思路[2],收集研究文献材料采用系统研究法、比较法、统计法对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多维要素质点,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找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提出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措施和建议。

二、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背景简况

南方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其相关专业有医学影像工程、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仪器检测、医学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办学方向,还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07年获教育部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并建设有部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研究生示范课程多门,出版部级教材多部,多次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群

主干学科是生物医学工程;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与程序设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信号与系统、医学传感器、医用X线机原理、CT成像原理与技术、MR原理与技术、医疗器械质量体系与法规、医学电子仪器原理等。

(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决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医疗仪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医疗仪器检测机构、医疗仪器企业的研发机构、三甲医院的设备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从事仪器检测、生产研发和质量控制等工作,也可以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生物医学院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分为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四段式课程构架模式。课程总学分/总学时为14分/2644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183:461/1:0.21。必修课与专选课学分比例是104:45/1:0.43,学时比例是1820:824/1:0.45。

(五)集中实践训练环节

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折合成32周,1280学时,其中模电课程设计1周,40学时;模电课程设计1周,40学时;医疗仪器综合课程设计2周,80学时。毕业实习4学分,160学时;生产实习4周,160学时;毕业设计(论文)14周,560学时;军训与劳动2周,80学时;创新课程4学分,160学时。

三、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背景简况

湖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湖科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其相关专业方向有医学仪器、医学影像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信息工程、听力学、眼视光学、医学信息工程(注:医学信息工程、眼视光学、听力学方向没有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等6个培养方向。2007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2009年获教育部财政部高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出版医用传感器、医疗器械营销实务等10余部部级规划教材,多次获得湖北省部级、教育厅教学成果奖。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群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的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基础医学概论、医用传感器、医用检验仪器、医学影像仪器、微机在医学仪器中的应用等。

(三)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二级以上医院、其他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医疗器械公司从事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与维修,仪器设备管理,医疗器械营销策划与推广,也可以攻读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四)生物医学院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段式五层次课程构架模式。课程中总学分/总学时为158学分/2810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实践学时比例为2200:475/1:0.22;必修课与专选课学分比例是117:42,学时比例是2180:630/1:0.34。见表2。

(五)集中实践训练环节

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共47周,其中专业实习26周,毕业设计(论文)10周,就业实践8周,军训3周;而劳动教育,医学仪器等课程、模电、数电课程设计教研室分散实施,没有载入训练周,这也是与南医大的不同之处。

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一)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比较分析

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结构由政治理论与人文素质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四段式课程构成。公共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其他每段课程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段内必修课与选修课交织在一起。而湖科院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是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段式、五层次课程结构组成。学科基础课程只开设必修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均设有必修课、选修课两层次。南医大没有开设医用化学、电子工艺实习,是为数不多的院校,未开设医用化学课程显示远离生物与高分子材料类。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列入公共基础课程,可能是因为该校属于单科性医科院校,将其列入所有专业的公共课之故。南医大公共基础课程没有选修课,湖科院是学科基础课程未开设选修课。这意味着在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段建立大一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课程教育平台,有利于实现大基础、宽口径、后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与创新,适合于发展专业培养方向,南医大更能体现出平台宽口径。

(二)课程体系学分、学时分配的比较分析

1.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比较分析。两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总学分/总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见表1、表2,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湖科院学分、学时、理论课与实验学时比例分别高出南医大分/166学时,比例高出1:1:0.07,但差异相差无几。两校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学时比较,总学时1831学时,实验课学时为243,占总学时13.3%[3]。两校均高于上海交大,这数据显示出211工程大学人才培养既重理论教学,又重实践研发、自主学习之缘故。2.必修课与专选课学时比较分析。选修课是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必修课的优化和适时、适宜性补充和调节,弥补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内容的不足,调和、衔接课程内容的顺序性,适应市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南医大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分别是1:0.43、1:0.45,而湖科院是1:0.34、1:0.34。数据显示,南医大选修课学分、学时比例高于湖科院而偏高的现象,且选修课偏重于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容易造成学科、课程与教材建设方向性不明,建设稳定性差。由此建议,开设选修课学时数应以不超过必修课的10%为宜,有些课程还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4]。3.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较分析。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数据从表1、表2看出,学科基础课开设门数、学分、学时及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与全程教学课程总学分、学时基本平行,基本上分析内容要素都是湖科院高于南医大,只有一项有意义的数据是理论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差异性大,湖科院高出南医大的1:0.13,显示出湖科院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这种差异性说明,从总体上看湖科院更重视实践教学,反映出其是综合性院校,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组建17个教学院部,给实践教学创建了良好条件和宽厚的共享资源。4.医学课程学时比较分析,课程体系中医学课程开设情况与比较。南医大开设医学课程4门,总学时是212学时,分别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湖科院开设医学课程也是4门,总学时是297学时,分别是基础医学概论(解剖、生理、生化)和临床医学概论。从学时比较看,湖科院医学课程学时高出南医大85学时,高出率约占9%。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南医大是单科院校,医学基础条件好,该偏医的却偏工;而湖科院是综合院校,有较强的理工教学条件却偏医。两校与赵娜等人报道的“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基础课程比例高于理工院校的论点不相符合[5]。从邓军民等人报道资料看[6],首都医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开设的医学课程有6门共472学时,远高于同类的南医大260学时,也高于综合类的湖科院175学时。

(三)专业课程与就业方向比较分析

从课程与就业的关系看,从整体上讲,主要课程设置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在很大程度就决定、支撑着就业方向、就业岗位。两院校对就业方向总体的表述是在医疗仪器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医疗仪器检测与研发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医疗器械公司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而南医大就业方向偏重仪器设备的检测、质控与研发,而湖科院则偏重于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医疗器械公司从事仪器设备营销策划。

(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分析

实践教学环节是集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措施。南医大集中实践训练32周,与湖科院集中实践训练47周相比,从总体上少15周,由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各校各异,比较的实际意义不大。但要说明的要素是,湖科院的医学仪器类、模电、数电等课程设计在操作层面上由教研室分散安排,生产实习实际上是名义,也未开设创新课程。而两校的共性不足是实践教学环节都没有开设工程实践(金工实习)训练课;南医大未开设电子工艺实习课,开设电子工艺实习的湖科院也没有做好集中训练。实质上两校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均不符合高校工科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五、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目标的建议

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分析,参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引导建立国家专业本科教育标准,特色专业建设质量工程评估,配合专业认证制度与任务为载体的课程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办学理念创新,探究专业培养前沿,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理念创新与目标要求可参照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拟综合利用中外优秀的办学资源,发挥国内外企业、集团公司的科研、教学和市场优势,实现“产、学、研”合作与合作教育,培养适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前沿的科技领域发展需要,精通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此外,高校可利用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条件探索与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文科学士培养计划”。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构架

第一,课程体系改革宜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建议建立新三段式九层次课程结构,每段课程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以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为例,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分为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分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工程实践、课外实践(社会实践、科技与竞技活动)[7];第二,未来的任务是积极探索面向市场营销方向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文科学士培养方案,其专业课开设医疗器械管理、经济、营销类课程,学时不少于总学分、总学时的35%—40%;三是学习清华大学,结合本校特点探索夏季小学期制,满足学生个性化课程选修,拓展实践的时间、空间,采用多元教学及实践活动设计。

(三)优化课程体系,规范课程主导原则

课程体系设置可参照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电路设计、传感器与及仪器设计、信息与图像处理、生命科学类等五大模块[8]。要求在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之间应该设置合理比例,淡化学科自身的重要性,打破学科界限,避免体系出现较大的偏颇局面,也应避免面向市场、就业岗位的选修课而冲淡学科基础或主干课程,对开设的选修课一定要突出个性化。鼓励将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快速引入主要课程内容中,拓宽学生的知识新视野。

(四)谋划课程体系策略,适应控制学时比例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篇9

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它规定了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标准,对于教与学双方均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培养目标不仅是人才设计的蓝图,也是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估的核心。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规定了经过数年的在校医学教育后,所培养出的医学人才所要达到的标准。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日益关心医生的任务和职能,对21世纪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或以项目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或以专家论证的方式,提出了各种培养目标,其中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有:

1.1“五星级医生”的培养目标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Boelen博士结合国际上关于培养未来医生的讨论,首次提出了培养“五星级医生”(five-stardoctor)的概念,即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5个方面的能力:1)提供卫生保健:能把病人作为个体和家庭、社区的有机部分来考虑,能提供高质、综合、持续和人性化的卫生保健。2)做出决策:能根据伦理和成本/效益,选择适宜技术。3)善于沟通:能通过沟通,促进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护和增进健康。4)领导社区:能调解个人和社区的卫生需求,发动社区的健康行动。5)精通管理:能与卫生保健系统内、外部的个人和组织融洽合作,以满足病人和社区的需要。国际医学教育界认为,“五星级医生”不仅符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即使对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是需要的。

1.2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规定的医生培养目标

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经过讨论后,提出了医生培养目标:应促进健康,防治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要遵守医生职业道德,热心为病人治病和减轻病人痛苦;应是优秀的卫生工作管理人才,病人和社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开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者。

1.3“未来的医生”的培养目标

英国医学教育总会1993年发表了“未来的医生”(Tomor-row’sDoctors)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医学教育的培养总目标:1)应获取包括个体、家庭和社会的有关健康、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解。2)应获取和熟练掌握基本临床能力。3)应获取和表现出高质量医学实践所必需的态度,包括关系到个体与群体医疗保健、关系到自身发展的态度。这从知识、技能力和态度3个方面规定了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4“社会期望的医生”的培养目标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医学教育界不断根据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更新培养目标,每隔一定时期,通过项目调查研究适时地提出适应社会需要、满足社会期望的医学教育培养目标。1996年,美国医学教育协会设立了“在校医学教育目标项目”(MedicalSchoolObjectiveProject),就社会对医生素质的期望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结果显示,21世纪,社会更加注重医生素质的全面要求,期望医生能够参与卫生保健所有方面的工作。于1999年,提出了满足社会对医生期望的培养目标:1)在伦理学、职业道德方面必须是利他主义的;2)在医学基础知识、科研和临床知识方面必须是知识化的;3)必须具备熟练的临床技能;4)在预防、信息、公共卫生方面必须具备全面责任感。

1.5我国的医生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所规定的医生培养目标注重政治思想、医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增加了预防医学、科研能力等要求。1998年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对医生培养目标规定为:1)掌握医学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临床基本技能;3)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4)熟悉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调查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2000年教育部委托中国医科大学牵头,四川大学等17所院校协作的研究项目开始研究制定新的培养目标。目前待最后定稿的培养目标包括4大方面:1)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包括掌握伦理学原则、交流能力、继续教育习惯;2)掌握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3)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4)掌握预防医学及医学相关知识,包括影响健康的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等非生物学因素知识,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知识与方法、使用医学信息的能力,了解卫生法规和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由上可以看出,21世纪的医生培养目标要求全面适应社会更高的需求,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社会对医生的要求不只是局限于医学技术,还更广泛地涉及到伦理道德、价值观、职业道德、交流沟通等人文素质,涉及到社会观、大卫生观、大健康观。与发达国家的培养目标相比,我国的培养目标对社会的期望和需求反映还不够全面和深刻。

2从教育目标分类看培养目标的内容

分类是一切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础。教育目标的分类在于逻辑地规定教学的最终目标,有助于教和学双方组织实施教学,最后评价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为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年)。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将学习过程分为认知、精神运动和情感3大领域,每个领域又分成若干个层次。1977年,WHO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制定的医学教育目标,以Bloom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并以此作为医学教育测量的理论依据,把医学教育目标所涉及的范围归纳为3个方面。Bloom教育目标对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都有着指导意义,对于医学教育培养有良好医学职业道德、广泛和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较熟练的基本临床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等的医生,更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制定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时,要全面从教育目标分类的3个领域着眼,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运动领域全面地制定要求,按照3个领域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制定培养目标的具体业务要求,不能偏颇其中任何一个。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中的人才观和教学观的影响,我们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过分强调智育,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掌握,忽视态度、价值观、行为等的要求;偏于认知领域的要求,且又局限于认识、理解的较低层次上。因此,应该把对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要求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在认知领域,应要求医学生能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甚至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情感领域,应要求医学生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并能支配自己的医学专业工作和生活。在精神运动领域,应从临床技能等的简单模仿上升到能较精确地操作,基本融会贯通,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程度。如世界医学教育爱丁堡会议对于医生培养目标要求所提出的:必须具备处理病人的能力,开展社区保健工作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他医疗卫生人员合作共事的能力等。

3核心能力概念在培养目标制定中的意义

所谓能力(competence,ability)是指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在学习与实践的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教育和教学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需要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所谓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即是指最基本、最必须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等5个基本要素。可以说,核心能力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态度、知识、技能以及人际交往、责任感等相结合形成的综合体。当今世界,社会变化迅速,科技进步迅猛,处于知识爆炸时代,医学科技不断创新,SARS、西尼罗河病毒热等新的疾病不断产生,疾病谱发生改变,除生物因素外,影响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人们的卫生保健需求不断增涨,卫生保健的服务模式日趋综合化、社区化、国际化……这些对医生培养目标的要求越来越广,越来越高,而在校医学教育的时间又是有限的短短数年,因此,不可能把各种各样的要求全部都列入培养目标之中,这就需要探讨医生培养目标中的哪些是核心(基本)能力,即以培养目标定位,按照教育目标分类,界定经过在校医学教育后医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而这些核心能力是胜任卫生保健的专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最集中体现了社会对医学人才的最基本期望。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1篇10

论文摘要:21世纪中医药学将真正走向世界和实现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必将走出当前几乎单一的用西医学研究中医学、论证中医学的科学性的局面,多学科融合的方法将用于解决中医药学学术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新的概念体系、方法论和研究领域。为此,人们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从促进中医药教育系统的自身进化和中医药现代化的角度,探索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能途径和外部条件。如此,将最终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点和时代特征,更为开放、更高质量、更具创造性的高等中医药教育。

1中医药教育发展的环境与自身的不适应性

人们有理由预料,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人类将逐渐突破工业经济百年来不断完善所形成的各种“成规”,借助科学技术和知识信息等生产力发展内部要素,极大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作为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特征的知识产业,高等教育也应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变更自身的社会定位,在教育思想、发展水平、教育质量、布局结构、办学模式等层面全方位走向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以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保障,同时必须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标准化与特色化的关系。高等中医药教育担负着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和医学发展要求的高规格人才的重任,其改革与发展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兴衰存亡。与此同时,21世纪也将为中医药产业和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人们对疾病的无毒(少毒)、无创(少创)、安全、有效的治疗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亚健康状态的日渐重视,对保健强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中医药拓宽了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医药学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术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必然会在国际间广泛开展,并不断深化。中医药将更广泛地介人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深人将对医学科学产生深刻影响;中药学的研究将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全面进展。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显著提高;中医药学将真正走向世界和实现现代化。21世纪的新科技改革的六大趋势中,把生物技术放到了十分显著的位置。21世纪将开创生命科学的新纪元,生命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将不断形成和发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的研究将不断加强和深人,群体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自然医学的崛起和发展,生命科学正朝着定量、理性、数学模拟、综合的方向前进,一个新的综合科学的高潮正在酝酿之中。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中医药现代化必将走出当前几乎单一的用西医学研究中医学、论证中医学的科学性的局面,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解决中医药学学术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形成新的概念体系、方法论和研究领域。这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医学模式及医学服务的根本性转变,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世纪后20年,随着人类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迫使医学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超生物模式转化,形成了今天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的新型模式,医疗活动也从单纯治疗拓展为以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为特征,以促进健全的身心状态和对环境、社会良好适应性为目标的综合态势。

面对机遇,中医药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求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但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性:

其一,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封闭状态尚未根本解除,中医药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对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密切融合缺乏主动性,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

其二,中医药单一职业教育的局面仍未打破,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情操、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非智力因素对中医药人才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人才适应性、针对性与超前性关系未能理顺,严重削弱了人才的发展潜力和普遍适应性。

其三,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及优化群体知识结构的组合效应方面还不成熟,人才的通用性和专一性关系有待处理,人才多样化成长所相应的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有待建立。

其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人WTO,中医药无论在货物贸易亦或在服务贸易领域都将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所带来的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医疗制度等变化将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教育的国际化也将促使中医药在人才培养、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与国际医学教育相接轨,加快其走向世界的进程。

其五,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仍未成熟,教育的层次性不够,前期教育所承受的负荷过重。

其六,学科体系分散并缺乏开放性,多学科交又融合固有的屏障仍未打破,哲学、自然科学与中医学共同发展的平台尚未建立,使传统与创新这一对矛盾始终未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其七,高等中医院校的发展模式仍未走出单一性,办学体制与机制,质量、效益与规模,政府投资与多元融资等诸多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中医药教育的产业性存在片面理解。

2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可能途径

以上诸种不适应性并非高等中医药教育所独有,这也是长期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围绕中医药自身特点,其改革和发展的切人点必然有其特殊性。综观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其重点主要在于对其系统内部的自我稳定上,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继承与创新、中医与西医的相互关系层面,其目的是求得中医药系统自我的完整性。这些争论在一定范围、时限内有其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必须在系统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去完成其更高层次的稳态。因此,中医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探求一个全新的轨迹。我们应该尝试以系统进化的观点来处理目前面临的十分复杂的环境与问题。进化科学先驱者埃里克·贾菲什注意到:系统进化不仅能够从学术上增进我们理解现实生活各个层面如何与进化动力学相联系,而且还是指导人们在一个多变失衡的状态下和一个人类面临着重新抉择的时代如何规范自己、发展自己的非常现实的实践哲学。

高等中医药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然而这其中又充满了复杂性和多变性,高等中医药发展系统要获得进化与发展的自由能就必须对所处的环境和现实世界进行全新的认识。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催生出的现代混沌理论告诉我们,要在如此非稳定环境下谋求稳定的发展,应首先制定出与新知识、新经济、新观念和新行为方式相同步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同时应注重对发展战略的阶段性调整。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矛盾性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系统发展滞后性的一种反映。要探索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新路,也应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

2.1“以人为本”,重新审视中医药教育价值的核心

2.1.l努力打浩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环境教育的本质不是物质生产活功,而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它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延续和发展,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和创新。中医药教育也不例外,应试图通过其培养的“人”来为中医药乃至社会这个大系统服务,也必须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不仅要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更主要的是陶冶“人”的情操,养成其健全的且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人格。1995〕年后WFME(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首次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提出医学教育的核心要素必须包含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把对医学生决策技能、批判精神、交际能力和医学伦理等全面素质作为培养高水平的执业医生所必备的条件。因此,中医药教育价值的核心不应仅仅停留在专业课程的数量上面。徐大椿先生倡言‘.医者,非圣贤莫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关键还在于其人才是否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和科学的精神。因此,在人才的规格上围绕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进行知识构架,努力突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特色,这已经不仅是专业上的要求,也是中医药教育实现其人才的社会普遍适应性所必需的条件。从这一核心出发,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不应限于一个狭小的专业空间,必须创造有利于优秀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其教育目标也必将更加呈现出可持续性,其内部的稳定性也将进一步加强。

2.1.2充分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强调厚基础主要基于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科教育重在打基础。中医药学科的教育基础应包含中医基础、中医专业基础、中医临床基础、现代医学基础、横向学科基础、文化基础等多方面,厚基础应成为强能力、高素质的前提条件。注重强能力是指在诸多能力中要强调的是实践能力,跨专业跨学科的结合能力,追踪、开拓、占领中医药学科技发展前沿的潜在能力和对社会的主动适应能力等。高素质是指人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品格,是一个人文化积淀的结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应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和切人点,培养对象的文化基础和文化修养比起专业知识能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质量上的差别性。要做到上述几个方面,目前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综合及自主设计实验课的改革、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课程体系的改革(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融性)、信息技能的培养。同时,应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构建新的培养模式。

2.1.3张扬个性,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不重视发展个性的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个性化原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应该认识到,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全面发展也必须具备个性特征。应该把个性发展看成是群体优化组合的前提,是提高群体创新能力的基础。中医药历来强调各家学说与流派的形成,说到底也是个性张扬的问题。在现阶段落实个性教育,不仅要在中医药专业角度进行探索,更重要的是能在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下,从中医药现代化的高度探索拓宽个性发展的途径。要在夯实中医药学基础、充分继承其精华的同时,将人才放在更为宽松和多学科的环境下进行“孵化”。保证个性发展,中医药学校教育要突破计划教育模式,大力推进和研究适合中医药教育特点的学分制改革,发展个性教育,尤其要研究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提倡以“鼓励”教育为出发点,围绕兴趣培养,探索个性评价的多种实现方式,理顺“通才”与“专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力避学习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做到个性发展与团队精神的统一性。

2.1.4提高继续教育层次,促进人才队伍建设高等中医药教育在通过素质教育提升人才超前性的同时,必须有目的地做好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工作,要着力改变继续教育的低层次状态,其职责不应局限在解决中医药队伍中存在的低学历问题,应建立起与长学制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全新体系,把职业教育的重心从前期学校教育向继续教育转移,不断优化中医药教育的层次结构,理顺人才培养的超前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继续教育也应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要与研究生培养相协调、相呼应,吸引文、理、工、农等各学科人才相互交叉、渗透,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同时也应成为及时传播中医药学科技进步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2.2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打造高等中医药教育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立足市场、不断壮大的重要支柱。高等中医药教育在适度扩张规模的同时,必须注重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保证质量与效益,其实质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良好的学科建设不仅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更是中医药教育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中医药教育有其独特性,但其独特性要内化为中医药教育的核心专长则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其发展进化并不与投人存在必然的线性关系。因此,学科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机制和体制创新上,努力改善学科生存发展的“软环境”。与此同时,目前中医药教育的学科群体仍处在发展的上升期,其功能定位和所依赖的基础仍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单纯依赖学科内部力量并不能保证学科建设上等级、上水平。现阶段要利用联合办学的资源充实和提升中医药教育学科的品质。近年来,我们通过与国外联合办学、联合办实验室等形式,不仅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借此引进和吸收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一方面,应强调现有学科的有机融合,要有形成大学科的概念;另一方面,要努力创建一批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如中医药工程与信息、中医药管理、中医外语等,尤其是外语与信息学科,应该把它看作是中医药教育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加以重视。

2.3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新模式,改革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投入机制

高等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的专门教育,从经济学上讲,它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中医药教育也同样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双重特点。“公共性”指高等教育从来就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从根本上说其受益者是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但其“私人性”又预示着高等教育是一种选择性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教育消费和需求市场。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理论为现阶段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缴费标准提供了依据。但经过一阶段的规模扩张,普通高校生均缴费收人占经常性成本的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25%,达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立高等学校的水平,其上升空间日趋有限,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单纯规模增长对中医药教育投人的贡献率将保持稳定水平。因此,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利用其科技和学科优势,打破原来“封闭高校”的观念,改变资源内取为主的办学方式,积极发展资源外取和共享,寻求新的投入途径和机制。随着知识和信息已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高等中医药教育不仅要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而且应直接参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新途径。

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办学体制的挑战。产学研一体化并非传统意义上单纯以兴办校办企业和成’果转化为主体的单一种增长模式,其内涵是指以政府必要投人与吸纳社会资金相结合的依托市场的办学机制,以编制管理为要素的自我约束与调控机制、教学质量和学术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等。产学研一体化过程更强调在互动过程中产学研三方合作的信任度、有效度和保持长期合作的稳定度。

从世界范围看,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据统计,1983年全美还只有十几个产学研联合体,但仅过了3年,就迅速上升到80多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与社会企业之间实施的合作教育提供实践场所以及资金支持,更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商品化的重要途径,将大大推进大学多学科与人才优势向生产力转化,同时对高等中医药教育本身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必须寻求提高现代大学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此,应积极引进企业经营的理念和模式。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办学的社会效益和规模效益,尤其关注和保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对如何改善学校内部的经营管理却有所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倾向,尤其是对如何开发、经营学校的科技产业缺乏经验。正因为如此,有必要通过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全面借鉴企业中全面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委员会管理的先进理念,加强决策研究和战略规划研究,防范决策风险。

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与信息化相结合。为此,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引人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具有不同学科、不同技术背景、不同领域的人员按照一定目标和方式组成虚拟研究和转化组织,以实现资源的快速共享,形成一批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中心。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篇11

1.1管理体制

从2000年以后,我国原来由原卫生部主管的西医院校除中国医科大学交由地方管理以外,其他12所全部归口教育部主管。这种合并的目的在于依托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和层次,完善综合大学的学科体系。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医学教育归教育部负责,而卫生部门最了解医疗卫生领域对医务人员的需求数量和层次,但医学生的招生数量由教育部确定,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育部和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做良好的沟通与规划,确保医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保持合适的规模。解决这一问题的另外一个途径是发挥行业学会的作用,中华医学会或相关的行业学会可以承担起对医学教育的调研、规划、认证、评估并估算社会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量等工作。同时鼓励民间慈善基金会参与医学教育改革并资助医学教育这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中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是一个宏大的过程,呼唤类似于美国Flexner报告的中国版医学教育改革报告的出台,并能付诸行动。实际上,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既不是纯科学,也不是纯艺术;医学是人文科学中最科学的,是科学中最人道的。医学的显著特点是其为一门横跨所有领域的科学,将其划归为自然科学中的分支,势必造成医学发展的严重缺损,导致医学教育在内容和方向上的迷失。因此,必须明确医学院合并进入综合的重点大学的主旨应该是依托大学的综合优势、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优势,加速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保证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1.2专业设置与学制

中国人口众多使得其医学教育体系是世界最大的,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集中于临床实践,但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几乎囊括了世界上可能具有的任何医学及相关专业,主要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药学、制药工程、医学信息学等专业。就临床医学专业而言,有三年制、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另外,也具有一个递进式深造体系,即本科生经过3年可以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B.A),然后再经过3或3年以上可以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M.D)或科学博士科学学位(Ph.D)。无疑这种体系曾经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实用型人才,但这种复杂的教育体系已经难于与发达的欧美医学教育接轨,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经济以及广大群众对医药卫生服务的要求,需要彻底反思,积极改革。针对我国目前医学教育学制的现状以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区别定位不清等问题,应尽快制定科学规划,统一临床医学教育学制。借鉴美国医学教育的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必须使我国医学专业的设置规范化和学制标准化,医学应该按通才模式培养,专业设置按专业门类,分设医学、牙科学、公共卫生学、护理学及辅助卫生科学等;在一段时期内暂时保留临床医学三年制,大力发展五年制,重点保证八年制,应该考虑取消七年制和六年制。加大临床医学博士(M.D)或科学学位博士(Ph.D)的培养,理顺医学教育体系,以适应医学教育改革的潮流。

1.3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

近20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对医学教育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表现在部分教师和医务人员不重视医学教学、不重视医疗质量、对病人缺乏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缺乏职业责任感,同时像国际上几乎所有研究型大学的医学院一样以科研成果作为钢性的金标准,并以此获得名誉、地位、金钱,而对教学的要求实际停留在文件里,表现在语言里。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临床类医学教师重视医疗效益、床位周转率和获取的经济利益,而对教学投入不足,也没有从事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而学术型医学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能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科学研究,没有充裕的时间从事临床实践,也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而学生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学医的目的容易出现功利性倾向,就是希望以后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丰厚的收入,对医学的社会责任和自身的职业责任不够重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进行全方位改革,首先是对报考医学的考生要进行面试制度,只有具有同情心、责任感、平和的心态、具有良好沟通及协作能力的学生才能进入医学院学习,而不是单独的凭借考试分数录取;其次要调整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知识架构,在整个医学生涯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加强责任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再次需要改革对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考核体系,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另外,对医务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的教育,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待遇,使其没有后顾之忧,积极投身于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1.4招生数量与入学标准

我国目前大约有159所医学院校(不含军队院校),其中合并于综合大学或归口教育部管辖的学校只有12所,其他众多医学院校都划归地方管理。这些高等医学院校的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师资结构不尽相同,办学宗旨各有差异,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对所有医学院校进行规范的评估和认证。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虽然已进入大众化时代,但其医学教育仍多以长学制、小规模的精英教育为主。近10年来,我国相当部分省属医学院校大力扩招,个别院校每年招生量多达4,000-5,000名,这种状况很难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大规模招生势必导致医学人才市场供需失调,数年后医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就会出现。医学教育本来就是投资巨大,对社会回报滞后的一个学科,体现在国家对医学教育投资大,同时医学生的家庭支出也大于其他学科的支出,这种投入和支出不仅体现在本科教育阶段,还体现在毕业后的培训、继续教育以及继续深造阶段,如果出现了严重的供需失衡,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国家卫生部门或医学行业学会每年应当作相关的调研工作,提出社会的需求数量,统筹安排来年的招生数量,以保证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的医学生招生缺乏面试环节以及专业调剂的现象,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应该规范医学生的入学标准,在招生或录取前对报考的考生进行严格的面试制度。面试主要评估学生是否具有与医学有关的必要的生物学、化学及物理学的知识构架?是否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和利他主义精神?是否具备对医学职业浓厚的兴趣?是否具备冷静、沉着的性格和灵活处置的应变能力等潜质?有无从事社会慈善活动或辅助贫弱群体的经历及意愿?规范的入学标准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基础,也有利于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2人才培养体系方面

教育理念:必须确定新的教育理念,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及全面发展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群、面向预防保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医学生将来是为病人服务,病人需要人文关怀;同时,医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医学人才将面对的是社会和人群。因此,医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同时,应当把医德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从而为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性强的医学人才。

培养模式: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应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融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综合、开放式的培养模式。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学教育模式基本维持了前苏联的医学教育的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讲授及实验相结合的灌输式教育方法,给予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不足,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等。部分医学院校不同程度做了局部的医学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或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整个医学教育体系需要通过系统性的改革才能获得发展,才能站在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浪潮的前沿。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要达到各种内容、类型、形态的课程的相互组合的整体优化效应,必须根据医学模式的转变,注意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教学。使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毕业前回归基础。现行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中心,按照学科组织教学,其优点是学习的知识具有系统性,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开展课程整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沟通不同学科专业的联系,按照器官系统重新整合课程,拓展和加深专业教育,使医学生获得更加综合的学科知识,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是我国医学教育的迫切需要。具体做法是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新的教学计划,开展按器官系统组织教学。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结合我国实际组建新的、合理的、有序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知识结构:面对21世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全面主导医疗卫生实践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当代医学生不仅应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实用的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医学教育若不以人为本,而是以知识为本,将手段作为目的,就会忽视人文情怀、职业道德、社会职责的培养,最终必将使人沦为知识的奴隶。无论专业知识或技能都只能存在于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中,都以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为基础,针对我国医学人文素质相对薄弱的情况,应开设医患沟通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辩证法、医学法学、卫生法规、医疗卫生体系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逐步纳入必修课计划,使学生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学方法: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传授式为主,使学习的过程停留在授予式学习或形成式学习阶段,这种单一的教学法缺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严重影响学生创新精神、交流沟通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我国医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要是学生的学习进入第三层次,即和转化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领导的能力。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已经先行一步,开展了有意的尝试,他们引入了基于问题式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这种教学法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完善评价体系:医学教育应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以科学、高效、实用的原则改革及完善评价体系。国家应重视对医学院校及其教学质量的宏观管理与调控,通过专业学会的教育委员会设置量化的规范的统一的标准。院校内部也应设置一定的评估机构及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及教师对教学过程、质量的评价,及时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动态的监控及评价。

医养结合必要性范文篇12

一、培养医学生法律素质的意义

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人文素质,其中法律素质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人文素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文件中指出,医学生必须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可见,法律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与期望日益增加,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医学生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基本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导致在今后的执业中医生没有恰当履行诊疗义务、说明告知义务、医院的安全保护义务,或没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等,使得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因此,提高医学生的医事法律素质,培养医法结合全面发展的医学生,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现状

(一)传统的教育观念忽视法律素质教育

医学是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目前国内大多数普通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培养计划基本上由三大块组成,即公共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其中基础和临床医学都属于专业教育。[2]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医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法律教育则属于完成任务、修满学分的教育。这种纯属应付、敷衍了事的现状根本无法完成培育医学生执业法律素质的目标。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医学生所接受的法律教育课程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是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二是选修课《医事法学》或《卫生法学》。首先,“基础”课是自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改革,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合并的结果。那么法律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大量减少,只占八个章节的其中两章。相应的课时量也在锐减,之前的《法律基础》是36学时,现在的“基础”课总共才54课时,平均分配的话,法律基础的内容只有14学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开展教学,把法律部分的内容讲解清楚给老师们提出了难题,通常任课老师通过两种途径完成,一是把所有涉及到的法律知识点到为止,不深入讲解;二是选取少量相对重要的法律知识分专题讲解。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不可能系统地讲授我国法律体系的内容,无法实现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目的。另外,许多医学院校还开设有《医事法学》或《卫生法学》选修课,目的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了解与医药卫生有关的法律制度。但选修课现在已经沦为部分学生赚取学分的工具,普遍不予重视,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缺乏复合型师资力量

医学法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师除应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外,还要掌握医学本身的规律,了解基本的医药学知识。但是,目前医学院校这样即懂医又懂法的跨学科复合型师资力量极为短缺,师资力量相当薄弱,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造成种种教学缺陷,影响教学效果。

三、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升医学法学学科地位

要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传统的重视医德伦理,轻视法律规范对医疗行为的调整作用的观念,最终形成医学专业知识、医德伦理和法律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机制。医学教育不能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法律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医学法学学科地位,应该优化课时和教材结构,增加法学课程的课时比例,还要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增加培养法律素质的环节。在医学生临床实习前,通过认真学习医疗规章制度和临床技术操作常规,使实习生的临床医疗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带教老师需按照要求认真带教,监督学生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实习生的临床技术操作,如要认真学习《医院各项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3]保证临床工作中无漏洞,无过错,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念

在法律教学中,“基础”课要注重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守法观念的教育。不应局限于法律知识的传授,从而改变以往教学“重法律知识传授,轻法律意识培养”的教学理念。在有限的课时中不可能实现完整法律知识体系的讲授,因此开展医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更具有可实践性和现实意义。关于具体的法律知识可由学生在课下根据自身兴趣自学,遇到问题可由老师通过网络进行答疑,在互联网异常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邮箱、QQ、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以此解决课时量有限与教学内容庞大的矛盾。

(三)开设医学法学必修课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较多。在提高医学生一般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进行医学法律的学习和教育,使医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学法律法规,明确自己在今后的医务服务工作中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正确履行岗位职责,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因此,高等医科院校应把《卫生法学》、《医事法学》列为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从而掌握卫生法或医事法的基础理论、医院管理法律制度、公共卫生监督法律制度,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管理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食品卫生法律制度、药品管理法律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血液及血液制品法律制度、母婴保键法律制度等。

另外要重视教材的选择,选择系统性和实用性强的教材。教材的内容应避免过于单调和枯燥,不能是大量法律条文的罗列,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以医疗法律案例为主,并且案例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的内容还要结合医科院校的实际,具有针对性。如《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药品管理法》、《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等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这些与医学生执业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教学重点内容。培养医学生的法律意识,要知法、懂法、守法,规范其诊疗行为,当出现医疗纠纷时,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式要立足于医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针对性授课。比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着重讲解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内容,并且还应当结合临床实践中容易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指出依法行医的重要性。总之,老师的教学必须具有针对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法律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增强其学习医事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开设法学第二学位课程[4]

如前所述,由于“基础”课的课时局限,学生前期接受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不足,即使开设医学法学必修课,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作铺垫,学生依然无法理解和掌握部门法的内容,因此开设法学第二学位课程可以保证法律知识的传授和法律素质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医学院校开设法学第二学位的教育,可以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医学生法律意识,使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打下“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法律素养,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医学院校在校医学生,今后将走向各个医疗岗位,在他们的学习阶段,应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明确医务人员在医药卫生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正确履行岗位职责。它对拓宽医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增加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更好地从事医药卫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培养医法结合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的成效。提升师资力量,培养一批医学与法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跨专业的高素质法律专业师资队伍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利用医学院校的优势资源,鼓励法学教师学习医学知识,旁听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如《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管理学》等,强化对医学相关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激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增加教育背景,对新进教师要求具备医学和法学背景。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医学法学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六)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校园环境

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医学生提高法律素质的主观意识,实现医学法律教育的目标。医学院校可以设立“医学与人文大讲堂”,专门邀请有丰富医疗实践经验、德高望众的资深医学专家,在人文科学领域造诣较深的知名学者,具有丰富医疗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如法官、律师等,医疗机构处理医疗纠纷的专家,校内在人文素质方面有研究的优秀教师在“大讲堂”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辩论赛等主题明确、生动有趣的各种法制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5]

(七)多样化的实践教学

1.模拟法庭

法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以实际的法律运作使学生认识、消化和接受法律知识。应该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为什么要遵守及如何遵守法律,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答案。在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医学与法律相关知识后,可自行举办模拟法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精选的典型医疗纠纷案例分别担任不同的法庭角色,以法庭审判为参照来模拟审判,学生根据分工讨论具体案情,找出相关的医学、法学知识点,查找相关法律法规,制作对应的法律文书,布置法庭,演绎完整的法庭审判。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法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注重诉讼程序公正性的理念和对医学法律知识的感性认识。

2.观摩审判

这种教学方式有两种形式,一是组织学生到法院现场旁听医疗纠纷典型案件的审判,通过旁听法院审判的全过程,学生可以最直观地感受诉讼的全过程,体会具体的法律知识在庭审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利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把法院的真实庭审搬进校园,在学校进行真实庭审。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更加方便安全,省去了很多麻烦。可以和法院联系选择典型的医疗纠纷案件,通过庭审进校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切感知自己的医学专业和法律的融合,认识到依法行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法律理念的同时又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

3.诊所式教学

“法律诊所教育”又称“临床法学教育”,其仿效医学院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具有司法实践经验的老师指导,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来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特点就是给学生提供真实案件、接触司法机关和当事人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办理真实案件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和把握法律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网络暴力影响范例(12篇)

    - 阅0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篇1【关键词】网络文化人格异化行为失范一、网络文化引发大学生过分沉迷网络对网络的过度沉迷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发育、人格成长、社交行为以及心理健康都会.....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例(12篇)

    - 阅0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篇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当前,网络文化方兴未艾,为我.....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