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影响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文化人格异化行为失范

一、网络文化引发大学生过分沉迷网络

对网络的过度沉迷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发育、人格成长、社交行为以及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产生体验对立,对现实世界反应迟钝或者拒绝承认现实世界所具有的真实性,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情感异化等一系列心理病症。同时过度沉迷网络会直接导致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激素失衡以及神经紊乩,引发忧郁、焦虑和头痛,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关于这一点,媒体对沉迷于网络导致猝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在大学生群体中为了减轻自身心理压力或者为了娱乐等原因而导致的沉迷网络现象逐渐增多,而与之伴随的是此类人群普遍出现视力下降、头疼、失眠、神经衰弱等身体反应,情感上也存在着冷漠、孤僻、交往障碍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文化引发大学生人格异化

(一)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诱使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

在网络世界中的大学生很少受到如同现实社会中一样的控制和管制,大学生能够在对自己的身份进行隐匿的情况下从事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大学生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而这种随意性的产生是因为不用为交往行为承担任何责任。另外,网络文化环境的隐秘性也使许多学生更倾向于在交往中选择使用网络,如果对这种交往方式产生过度的依赖,则可能引发学生对现实社会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回避,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并削弱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创造能力,导致大学生出现责任感的缺失与心理扭曲。

(二)沉迷和过度依赖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异化

在大学生的生活中,由于必须待在课堂中的时间相比较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要少得多,而在大学生可以进行自由支配的时间中,许多大学生也选择了互联网当作自身娱乐身心的主要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失去了与社会以及其他进行接触的机会。尤其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对网络世界的沉迷会淡化他们与同学、朋友乃至亲人之间的感情联络,使入学生与这些本来具有亲密感情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距离感。而由于大学生要面临就业,当他们从能够令自己身心愉悦的网络世界走向现实社会的时候,会发现现实社会的种种不理想,从而产生失望情绪和悲观情绪,并导致网络孤独的产生。

三、网络文化引发大学生行为失范

(一)网络信息污染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

在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今天,无组织、无控制信息不仅不能被称作资源,反而会对其他信息造成污染,并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产生干扰,这些信息虽然让人们十分烦恼,但是事实上却又防不胜防。一方面,在互联网中的许多网站内容都是对其他媒体信息的转载,或者对其他媒体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补充之后,导致网络中产生很多重复、多余且没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在网络信息管理措施欠缺及时性和有效性,陈旧或过时信息大量地占用着网络的信息存储空间,同时也让网络用户检索信息难度加大。第三是在网络中普遍存在的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虚假信息对网络用户产生着欺骗和诱导作用。第四是网络中具有各种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同时也具有一些能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破坏的思想与言论,如恐怖主义信息、种族歧视信息、反政府思想与信息等。这些信息不仅侵害着网络用户的思想,同时也损害着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网络中的这些信息对大学生产生着诱惑,诱使大学生产生网上道德失范行为,这些失范行为包括在网络中传播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在论坛等网络平台发表低级言论等。在上网过程中,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受到其他人传播的不良信息的经历,并且部分学生也会主动浏览不良信息。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浏览过程同时也是传播不良信息的过程。还有一些大学生利用不良信息牟利或者制造与传播网络病毒,并蓄意对他人的网络终端系统中的信息与资源进行破坏和窃取,这些行为对网络运行的秩序以及网络安全构成了十分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大学生普遍对我国国情和民生所具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缺乏认识,欠缺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因此十分容易被表象蒙蔽双眼和激怒情绪,有些情况下他们有可能对我党领导的正确性以及社会的公平性产生怀疑。而网络在传播这些事情时发挥着推渡助澜的作用,经过网络传播对事情表象的放大,一些消极的思想会逐渐扩散蔓延并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使人们的思想以及社会的稳定受到挑战。由于大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待完全成熟,并且大学生自身的政治经验欠缺,所以在自由、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存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容易产生随大流心理的情况,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许多大学生并没有理智地分析问题就已经得出了结论与意见,并将自身的结论与意见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与扩散,这对社会的稳定以及网络的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黑客技术促成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调

黑客行为也是网络文化引发的大学生失范行为之一,在网络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黑客将奋斗目标定位于信息的共享。但是随着黑客人数的增多,世界黑客群体逐渐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各种蓄意非法传入他人系统并窃取和破坏他人信息的事件也十分普遍,这对计算机系统安全带来了很大挑战。许多在校大学生或者计算机职业技术人员都具备精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他们可以通过对木马以及各类工具的利用,来窃取他人网络系统中的密码与口令,甚至非法入侵学校、企业以及政府的计算机系统并篡改、破坏和窃取重要资料。由此可见,黑客行为不再单纯的指计算机技术行为,而是增加了侵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等不道德行为的含义。根据檀江林在2003年到2006年作出的调研工作显示,31%的大学生曾经使用非法手段攻击或者进入过他人网站,40%的大学生崇拜网络黑客和黑客文化,30%多的大学生则希望能够具备黑客技术,27%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曾产生过对机密网页进行入侵的想法,并且有个别学生具有制造病毒以及传播病毒的恶意行为。

(三)网络信息的复杂性混淆了大学生是非明辨行为

网络中所曝光的一些道德事件的真伪性难以辨认,但是大学生却容易被事件中所描述的“事实”蒙蔽,因此大学生往往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人群。在网络暴力事件中,许多跟帖者对网络暴力的参与都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行为体现在他们对这些道德事件并没有做出理性的判断、思考和鉴定真伪,而是被网络暴力煽动者的情感所引导,而接受引导者的立场和观点。而网络暴力中的无意识参与者则是被事件的者所利用,他们无意识的参与在网络暴力的形成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事件的者、跟帖者是促成网络暴力产生的主要人群.而网络中的看客则是推动网络暴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事实上,网络看客并不算是网络暴民,他们只.是想了解事件、关注事件进展,但是他们在对事件进行搜索、点击的过程中也间接地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暴力的参与者们往往打着“惩恶扬善”的旗号,而被利用的人群主要是包括人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网民,他们针对网络热点事件所发表的言论往往超过正常的理性。

(四)网络虚拟性诱发大学生产生网络诈骗行为

网络诈骗是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体现之一。网络以及网络文化凭借自身的美丽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生活背景的网民参与其中,但是与此同时也吸引了部分破坏分子或者居心叵测的人利用网络来从事犯罪活动,并且网络的虚拟性也让网络成为了这些犯罪主体最理想的藏匿环境。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发达带给了人们很多便利,也让一批网络寄生虫看到了“机会”,他们在进行网络诈骗的过程中利用的是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同时也利用着法律的空白、人们的善良以及虚荣心理。如果法治意识欠缺、个性张扬且崇尚自由的大学生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而参与网络犯罪活动,则会同时对网络社会以及现实社会的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肖银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赤子(中旬),2013,09.

[2]石h.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3,10.

[3]段长元.网络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4.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关键词主流媒体;网络暴力;破解;发声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41-0183-02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我国网民的数量不断攀升,仅2015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人数就增长1894万,达到6.68亿人。庞大的网民群体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推动而外也衍生出了很多问题,网络暴力就是其中之一。

从2006年的“虐猫案”到2015年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其扩散的速度以及带来的恶劣社会影响也越发受到学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热切关注。

1何为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网络暴力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2网络暴力的成因

那么为什么网民能够如此趋之若鹜的进行网络暴力的行为呢?

首先,网络的虚拟世界给了网民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网民的言论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度大,例如“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

其次,“人肉搜索”是促使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在原因。各类事件当事人的信息通过网民的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模式将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公之于众,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例如:“铜须门事件”。

再次,网民的整体媒介素养亟待提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七月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中国网民中,10-39岁年龄段占比为7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为31.4%,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网民中初中学历占比为36.5%,高中/中专/技校学历占比为30.5%,大学本科学历占比11.8%,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

年轻人容易冲动、易怒,而且年龄也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思想认知的水平,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网络暴力的发生在所难免。

最后,网络的监管不严和主流媒体的缺位也使得网络暴力事件频发。如果能够继续加强网络监管并且发挥主流媒体的“意见领袖”作用,网络暴力将有所收敛。

3主流媒体的特点

笔者认为,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主流媒体包括权威的传统媒体和影响力大的新媒体。

那么主流媒体有哪些特点呢?

3.1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其他网络媒体不具备的,这是由长久的积淀而得来的。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报纸、电视以及近些年颇具影响力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他们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是经历了很久的积累才有了自己的品牌。

3.2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主流媒体中的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赋予了不同议题更加深入的认知,这样可以让人民对重大事件的判断更加清晰。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也就决定了大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舆论走向。

3.3主流媒体的理性

主流媒体的从业者能够非常理性的面对当下的社会热点,在进行相关的报道和转载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把关”,这些“把关人”会将对待事件更加理性的认知呈现在公众面前。

4主流媒体如何发声

面对网络暴力,主流媒体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来缓解网络暴力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加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做好信息传递的“把关人”和“领导者”。笔者认为,面对网络暴力,主流媒体亟需做好以下几点。

4.1加强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内涵就是媒体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数量和力度,从而形成一种对受众的问题更加深刻的认知。加强议程设置,可以让受众更好的判断事件,引导受众更加深入了解问题实质,这样无形之中就减少了网络暴力的发生。

4.2多做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主流媒体中广播、电视、报纸的特色报道形式之一。深度报道是在短时间内,媒体将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通过多角度、多方式在短时间集中报道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对应对网络热点话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度报道可以让受众在短时间内对时间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并且更加理性的看待问题,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4.3主流媒体迅速发声

前文中笔者提到,主流媒体除了传统媒体中的广播、报纸、电视而外也包含当下关注度高、权威性强、公信力强的网络媒体。比如,某些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某些政府部门的网络平台等等。

那么在备受争议的新闻事件发生后,这些主流媒体的迅速发声就显得尤为重要。前不久,西安地区的网友广泛传播有关行车不带灭火器交警部门要进行扣分、罚款处罚的消息,@西安交警就迅速“主动出击”进行辟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很多网络暴力事件的主体很有可能就是政府机构。如果不进行迅速的“灭火”,那么必将会引起社会舆论的不理性声讨。

4.4主流媒体要做好全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体的职能处理监督舆论和引导舆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全民教育的作用。作为主流媒体如何更好的引导网民理性对待社会热点事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广大公众不信谣、不传谣;遇到热点新闻事件在没有调查清楚或了解真相之前不要随意转发、扩散。

近几年发生的“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中的一句“我爸是李刚”就是网民的不理性扩散导致事情性质发生完全变化的典型案例,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4.5信息来源一定要进行核实

当下很多主流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的很多新闻线索均来自网络,很多记者每天通过刷微博、看微信朋友圈寻找新闻线索。这些线索看是关注度很高、社会影响很大,但是网络平台的很多信息纷繁复杂、真假掺半,如果记者不进行认真的甄别就会陷入网络暴力的帮凶。所以加强对新闻线索的调查以及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5结论

信息爆棚的网络时代不断挑战者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在当下这个不断加快发展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对信息的快速获取能力不断提升,但是甄别能力却在下降。作为主流媒体,在引导人们正确认知信息的工作上任重而道远。同时,每一位网民都应该严于律己,为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做出我们自己的应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新华网.

[2]喻国明,等.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基础理论、评测方法与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

[3]刘立红.“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之成因分析》[J].东南传媒,2009(1).

[4]周利群.浅议“网络暴力”[J].法制与社会,2008(10).

[5]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影响学生心态行为倾向负面影响

互联网络目前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智能化移动设备的发展加速了各种网络信息的传播。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的网络使用者中,大约有30%-40%左右为在校学生,可见网络对在校学生的渗透和影响非常之深。但是,在校学生大多尚未形成完善的价值思想观念,因此网络对其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一、网络对在校学生心态及行为倾向的负面影响表现

其一,相对于现实的世界来说,网络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在网络中,学生可以不拘泥于真实世界的规则,各种行为更加随性。但是,当学生长期以某种特定的行为去做某件事情时,这种就会成为一种特定的习惯,并直接投射到真实的生活和学习中。比如说,学生在玩网络游戏时,可能喜欢比较刺激、暴力的游戏,并经常会使用语言暴力对付自己的对手,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投射到生活中,学生也会用这种暴力的行为和语言,对待自己的老师、家人、同学。因为在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和认知中,这种行为是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实体伤害的,而他自己本身也并不需要针对这种行为负任何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长期以来接受的各种社会规范、道德的学习都将会受到影响,各种价值观念都会被颠覆。简单来说,网络加剧了学生心态的虚拟U型,更加重了学生对自身行为的放任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学生的社会观、人生观通常与真实世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为网络世界中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与真实世界的规则相悖,当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使用暴力时,这并不是一种犯罪的行为。对于心智尚不完全成熟学生,他们可能将现实世界与虚拟的网络世界混淆,当他们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说谎等行为时,他们的犯罪感、道德意识、法律意识都是极低的。

其二,网络对学生最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之一,莫^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虽然现如今,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科学、合理的使用网络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可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仍有很多家长和学生未能够掌握科学使用网络的方法。因此,沉迷网络仍旧是学生使用网络的一个难题。很多学生过度使用网络,网络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以至于学生很少花费时间在学习和真实的生活中。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下降,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在夜间使用网络,在白天上课是,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直接导致了成绩的下降,甚至在很多地方,学生因为沉迷网络世界而辍学。同时,过度沉迷网络,也会使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困难,往往在网络中的“万人迷”在真实的世界中可能都不具备与人交流沟通的基本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当今社会中存在如此之多的“宅男”、“宅女”。

其三,网络加剧了学生的语言和行为的暴力倾向,这种暴力在网络和真实生活中均有所体现。在网络游戏中,3D等画面呈现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更加真实的感受。它让学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紧张、惊险等感觉,这些感受与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和学习中所获得的感受截然不同,它更加符合青少年叛逆的心理。另外,网络游戏的竞技性特点也是学生沉迷游戏的原因之一,因为每次升级、胜利都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可能一个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不受重视的学生在网络中可能会受到更大的认同和尊重,这种心理上的满足让学生日益沉溺于游戏中。由于心理发展并不成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行为习惯,习惯用语言和行为上的暴力来获得满足感和紧张感。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案例: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回到家中后为了寻求刺激砍杀了自己的父母。可见,网络暴力的危害之大。另一方面,学生计算机水平不断提升,甚至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络犯罪,这主要是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部分学生出于“炫技”的心理进行网络犯罪,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

其四,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在学校中生活和学习难免会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他们渴望追求和探索一个更加新奇的世界,而网络更好满足了他们的这一种愿望。在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形形色信息,但是最为引人注意的信息往往充满着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元素,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学生将会沉迷在这种不良信息中,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精神状态堕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预防网络负面影响的途径

网络对在校学生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为了预防这种影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和限制,彻底的查处散播暴力、色情信息的网站;同时,对于网络中多种多样的信息,需要相关部分建立起完善的分级管理制度,对于在校青少年,只能传播正面、积极、健康的信息。因此,各个网站需要了解不同用户的资料,甄别的给出相应的信息。

其次,学校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学校需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及网络健康相关的课程。让学生知道并了解网络世界的利与弊,教会学生如何鉴别和避免负面的网络信息,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网络犯罪以及在网络中形成的暴力行为都是不对的,及时是未成年人,也要付出一定的法律责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对于当代在校学生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不利于学生健全、健康人格的培养。文中就此展开分析,希望引起相关教学人员的注意,加强引导,确保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参考文献:

[1]胡晓迪.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分析[D].西南大学,2012.

[2]陈春燕.社交网站对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团购从众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

[3]刘鑫.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4]安蔚.网民心态对网络舆情影响的相关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1篇4

一、网络不良文化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网络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而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长阶段,像一张白纸一样任人描绘,容易受到外来思想的冲击。未成年人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自身又不完全具备成熟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对事物正确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极易模仿网络中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被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误导和侵蚀,产生犯罪动机,实施犯罪行为。

(二)网络的虚拟性使未成年人的道德责任感缺失。网络本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上网者的行为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一举一动都能得到监督和约束,网络空间里没有强制的道德约束,缺乏监督,各种违规行为很难被发现,基本靠行为人的自律意识,而一旦自律防线减弱或丧失,违法犯罪就可能发生。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在人格上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态势,沉溺于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关注自我感受,逃避现实,漠视他人、缺失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网络本身的应用环境淡化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罪恶感。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淡化,违法犯罪产生的危害后果同样被淡化。在网络中许多未成年行为人并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违法甚至是犯罪,把能进入防卫严密的计算机系统看成是自我才能的体现,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四)未成年人从网络中极易学习到违法犯罪的手段和方法。在网络上有许多非法知识的介绍,这些介绍很容易使未成年人受到教唆,同时网络上对犯罪手段和反侦查方式也提供了一些非法的介绍,这也加剧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能性。

二、未年人涉网犯罪的特点

一是涉网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比重较大。多个机构及政法单位统计表明,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达到六成左右。

二是暴力犯罪突出。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区分良莠的能力差,易受网络游戏内容感染,盲目模仿游戏中带有色情、搏杀、武斗等暴力情节,痴迷其中,行为受到影响,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诈骗、强奸案件是涉网犯罪的主流。在虚拟网络的暴力文化的影响下,许多未成年人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对犯罪行为表现得出奇的冷静、平常。在犯罪手段上不计后果,犯罪方式成人化,而且犯罪后缺乏一般的认罪服法心理。

三是行为人文化程度偏低。初中文化程度占最多,占其中的60%,小学文化占大约25%,高中以上仅占15%。;

四是行为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较差。一是单亲等特殊家庭涉网犯罪的未成年人较多;二是在学校成绩差、缺乏关爱或过早辍学的未成年人较多;三是农村贫困家庭的未成年人较多。

三、未成年人涉网犯罪主要有六种类型:

所谓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是指未成年人以网络为犯罪诱因或犯罪手段,以网吧及其附近为犯罪地点,以及所有与网络有直接或关联的犯罪行为。从实践中发生的案件来看,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一是为获取上网费用,实施财产型犯罪。大部分未成年人为没有经济收入的在校学生,平时零花钱有限,而在网吧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等需要大量金钱支持,当家庭不能满足消费需要时,有些未成年人铤而走险,不惜采用犯罪手段获取钱财,以满足上网之乐。这些学生平时不爱学习,经常旷课、打架斗殴,往往涉嫌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财产犯罪。部分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游戏,无力自拔,最终因无力支付网络游戏费用动起歪脑筋,铤而走险。因而财物型犯罪在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中比例最高。一些长期“泡”在网吧里的未成年人,非常熟悉网吧和出入人员的情况,或将网吧选为作案地点,将出入人员作为犯罪实施对象;或在网吧内物色作案对象,伺机在外实施抢劫。我市某区一起案件:四名被告人家庭均比较拮据,长期上网玩游戏形成网瘾,经常随身携带尖刀不分时间、地点、对象,随时抢劫,作案十余起,目的仅为取得数十元的上网费用。

二是受网络游戏诱惑而犯罪。网络暴力游戏是导致未成年人犯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的主要诱因。未成年人长期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经过长时间的心理积淀,很容易淡化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界限,一旦在现实中遭遇矛盾冲突,往往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游戏中的方式去做,即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将游戏情景带入现实社会,在现实中体验暴力游戏的快感。有些未成年人由于长期上网、沉迷网络游戏,变得孤僻、冷漠,不愿与人交往,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便将虚拟世界中的暴力行为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有些未成年人在网上聊天过程中产生口角,互不服输,便在网下进行报复,实施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暴力犯罪。例如,我市某县发生的一起故意伤害案,16岁的被告人在自己村里的黑网吧玩游戏时与被害人发生争执,相约出去说事,随后用携带的尖刀猛刺被害人数十刀,转身继续回去玩游戏,被告人供述自己实施犯罪时的心理时,称“捅刀时感觉和游戏里的场景一样,感觉还在游戏中,想着如何打游戏。”

三是由于色情信息诱惑而犯罪。有些未成年人浏览黄色网站,受到色情信息的诱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实施强奸、猥亵等犯罪行为。

四是以“网络结社”形式实施共同犯罪。由于未成年人个体力量、智力、胆量等相对比较弱,所以结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显著特点。一般为单个犯罪分子产生犯罪想法,事先通过网络寻找合作对象,在网络上预谋、分工,改变了以往犯罪团伙多为熟人,聚集起来商讨犯罪的模式。这种方式更隐蔽,也更容易发展犯罪力量。也有一些未成年人由于经常出入网吧,结识一些社会上品行不良的人员,被引入犯罪歧途。实践中存在多名未成年人以“帮忙打架”为业,以网络聊天方式得到信息,迅速纠集同伙实施犯罪行为,得到报酬后迅速离开。

五是利用网络销赃。由于网络信息量大且畅通,速度快,销售犯罪所得无需中介,即使交易不成也互不相识,不会有后顾之忧,一些爱好网络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联系陌生买家,处理赃物。网络扩宽了赃物的处理途径,也使得利用网络的犯罪更隐蔽。

六是“炫耀”型的高科技犯罪。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一定数量的未成年人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网络知识,有些未成年人出于“炫耀”技术的动机,成为少年黑客,非法侵入国家保密的计算机系统,继而实施攻击、恶意篡改网页内容,窃取国家秘密和商业机密,对国家、社会网络安全构成较大危害。

四、未成年人因网络而犯罪的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导致的,未成年人因为网络而犯罪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是未成年人成长阶段的自身原因:未成年人刚踏入青春期,自控能力差。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可塑性强。在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后,往往会走上犯罪道路。未成年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容易沉迷网络聊天和游戏。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到暴力、色情等信息的诱惑。同时,未成年人认识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对法律缺乏基本的了解,在网吧容易受到不良人员的教唆或者利诱,从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家庭原因:很多未成年人都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父母关爱从而沉迷网络,有些家长到外地打工而忽略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关注,或者教育方式粗暴,缺少与孩子有效的沟通,由于得不到家庭的关爱照顾,而这些青少年的邻里、同学等又对其另眼相待,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关爱,而网络的虚拟世界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导致孩子选择去上网,结果患了“网瘾综合征”不能自拔,最后导致违法犯罪。

三是社会原因:社会原因是导致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最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实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对未成年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道德预防体系不健全,社会不能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一个美好、和谐的环境,使未成年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寄托于网络中精神世界。第二,社会对网吧管理不到位,让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有生存的根基。网络经营者屡屡违规。目前网吧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屡屡违反相关规定,本来“禁止接纳未成年人”和“零点停止营业”是网吧的行业规范,可涉案网吧几乎无一例外违反了此规定,导致许多未成年人夜不归宿。第三,网络监管存在严重的漏洞。在互联网上这个虚拟社会里,由于管理存在漏洞,许多色情电影、暴力游戏、非法论坛屡见不鲜,这些暴力、色情的信息能够被青少年轻易获取,又由于青少年人生经历短浅,他们由此而想入非非,不务正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五、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的对策

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案件的增多,由于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渠道应对,才能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涉网犯罪增多的趋势:

(一)加强网络教育,加强未成年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自律。预防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根本问题是要加强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使未成年人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完成道德的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从而能自觉遵守和维护网络道德。一方面全社会要树立全新的与网络文化教育相适应的观念,让青少年在网络文化中充分吸收营养,为其健康成长服务;另一方面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进行合理调控和积极疏导,并以后者为主。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各大媒体包括互联网本身,大规模地宣传网络法律,报道网络案例,要让未成年人懂得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规范,从而努力做到严格遵守网络秩序,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和防范网络风险,树立起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1篇5

在2003年以来的不少重大公共事件中,如“孙志刚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华南虎事件”、“邓玉娇案”、“杭州飙车案”等等,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局面,网络舆论对公共决策和政治过程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从而有效推动了一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这让公众看到了网络舆论对公共事务的影响力,也使公众对网络民主推动中国民主进程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然而,随着公众网络参与的不断深入,网络多数暴政现象开始露头,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成为网络的新忧思。

网络的隐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表达意见建议,实现政治参与,网络民主在一些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孙志刚事件”、“厦门PX项目事件”等都充分显现了网络表达的民主意蕴。您对此是怎样看待的?

■不可否认,随着互联网的扩展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使用,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形式开始出现。互联网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政治参与者的来源,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并在沟通、交流与讨论过程中体现了最大限度的公平、公开、平等原则,成为民意和公共舆论的重要聚集地。

在一些网络事件中,如“虐猫事件”、“铜须事件”等,一方面向世人彰显了网络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网络的负面问题。群情激愤的道德审判,曝光当事人隐私,进而围攻、谩骂当事人的事态演变,让整个社会开始反思网络的作用。您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应当注意到,中国少数网络参与者随意在网络上宣泄不良情绪,一些网民在公共议题中缺乏真诚和理性,加上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和网状扩散性质,过去难以聚合的个体在网络上非常容易集群,致使网络空间中的多数暴政现象成为可能。

在这些事件中,网络舆论发生了蜕变,并逐步走向网络多数暴政,极大地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您提到了“网络多数暴政”一词,如何理解民主与多数暴政?

■民主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多数原则。但是,民主的多数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可能损害少数人的权益,并使民主扭曲成统治阶级打击少数人的借口,从而使民主走向坏的一面。在向信息时代迈进的过程中,公众在互联网上重新遭遇了19世纪政治思想家们对于民主政治所做过的最坏打算――“多数暴政”。

多数暴政与少数暴政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是一种专制形态,背离了民主好的方向,侵害了公共利益和个人自由。网络多数暴政往往是一些网民利用网络民主的旗帜,以民主的名义形成强势的网络舆论,从而侵害少数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多数的假象

在网络世界中,往往会有“一呼百应”的效应,将问题几何级放大。这是否构成了网络多数暴政的诱因?

■网络传播具有“蝴蝶效应”,任何一点小小的浪花都有可能借助网络媒体变成轩然大波。网络论坛中一个帖子或网络上的一条小消息,可能引起大量网民的关注或介入,进而使事态不断升级,导致事实信息的扭曲和舆论评价的压倒性倾向。人们往往相信多数人的意见,由于网络传播中“蝴蝶效应”的存在,有些时候并非多数人的意见就是正确的,甚至正好相反。

一些网络公共事件升级到一定程度之后,真相被假象所掩盖,本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化解的事件被严重对立化和情绪化,任何与多数发言者立场不同的观点都会被迅速地扣上各种各样的大帽子,谩骂和攻击替代了真正的理性批判。由此形成网络环境下的多数暴政现象。

在您看来,网络多数暴政的成因还有哪些?

■在网络空间中,“群体极化”现象非常容易形成。为了避免怀疑与批评,网民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态度和立场相近或一致的场合表达意见,在认同感中肯定自己的价值。这样一来,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比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就更为明显,并且导致在发言讨论中部分网民态度偏颇、言词激烈。

同时,由于网络空间领域聚集的网民群体表现出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网络很容易成为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相同态度和立场的人频繁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沟通,且不愿意听到不同的声音,使之更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从而强化了这一态度,形成极端倾向,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您提到了网络群体“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能具体阐释一下吗?

■人们在网络上发表意见,有时缺乏应有的理性,对许多不良社会现象的声讨和谴责往往偏离理性的轨道,带有强烈的个人偏见。普通大众在特定情况下会对这些错误的观点或者看法产生认同,形成某种非理性、情绪性的共鸣。

在现阶段,中国网民对网络舆论环境和自身网络行为影响的认识都十分有限,导致中国网民的网络行为表现得比较幼稚,经常出现一些非理性和不成熟的举动。这可能也是网络发展的初始阶段中国网民要付出的学习成本。

在网络上,时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变得越来越强,言词变得越来越激烈;而那些理性和温和的声音不断受到打压,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弱;介于两者之间的声音,则一部分沉默,一部分走向偏激。如何来解读?

■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作“网络空间中的‘沉默的螺旋’”。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在网络空间中,社会孤立的心理恐惧感并没有消失;网络群体对个体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有所变化,但其影响依然存在;网民的从众心理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网络信息越多,人们反而失去了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时间与兴趣,沉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从而为网络多数暴政打开了便利之门。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网络多数暴政中的多数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事实上的多数。只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少数人的声音很大,表面上他们好像构成了多数,从而形成了一种多数的假象。

道德的自律

如何看待网络多数暴政?

■网络的出现给网民更自由、更平等、更多样的意见表达机会和政治参与形式,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塑造着网络民主这种新形式。但是,网络民主具有两面性,应当坚持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前提下保护少数人利益的原则。否则,网络民主就会背离民主的初衷,形成网络多数暴政这一变种。

从一定程度而言,民主与多数暴政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实行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在于是否能够尊重多数、保护少数。

如何避免或者减少网络多数暴政现象的出现?

■首先应当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引导网民理性看待网络舆论。网络环境中多数暴政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网络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问题,网民缺乏道德自律也是重要原因。网络道德可以说就是现实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中的体现,是网络的开发、设计与应用中应当具备的道德意识和遵守的行为准则。

对于网络多数暴政下的少数,您有何意见建议?

■一旦发生网络多数暴政的情况,受到侵害的个体面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处境。而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一些受害者可能连辩白、证明、呼救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因此,保障这些受害者的言论权,就显得十分重要。

能否借用网络外的力量?

■要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比较,具有信息源更权威、可信度更高的特点。针对一些重要话题和热点问题,传统媒体应该及时跟进,适当引导社会舆论,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消除在形成过程中。

近年来,国家针对网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制,但似乎收效甚微。您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中国网络立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中国管理互联网的法律规则存在过于分散、法律层级偏低、某些方面相互冲突、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差异性对策

网络暴力行为是网络主体借助网络媒介,通过BBS论坛、天涯、猫扑等虚拟社区,时刻关注网络动态,在不计后果、不分事件真实与否的情况下,发表攻击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甚或是披露个人隐私,以期对当事人的现实生活进行侵扰等。经访谈与文献研究,笔者自编《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共48个项目,分为暴力行为特点、暴力行为动机与需求、暴力行为角色与规范、暴力行为媒介四个维度,试图通过对集美大学在校生的调查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差异性作出尝试性的解释。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差异现状

(一)地区差异问题。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网络暴力行为特点、暴力行为动机与需求和对待网络正式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由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通过登录QQ、BBS、人人网等方式更加频繁地使用网络,他们采取网络暴力行为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在网络虚拟上投入时间较多,对网络事件的了解也会更深入。另外,在对待网络暴力行为正式规范方面,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会更加仔细阅读论坛公告。而在角色扮演上,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多扮演信息者的角色,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较多扮演跟帖或网络看客。而在非正式规范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采取网络暴力行为时会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多地考虑道德与社会的接受度。

(二)性别差异问题。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网络介入、上网动机和网络行为角色与规范等方面存在差异。所谓网络介入,是黄少华依据青少年的网络使用频率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两个变量而建构的。笔者将青少年网络使用者分为一般使用者、中度使用者和重度使用者三类,调查显示,男性大学生的网络介入程度要高于女性,男性大学生为了宣泄愤恨、增加事件的娱乐性和证明自己的能力而采取网络暴力行为的动机高于女性大学生,表现得更为激进。而在行为角色上,男生更多地扮演信息者的角色,而女生较多扮演的是跟帖者或网络看客,男性的主体性意识会强于女性,自主与冒险精神会高于女性。而在正式规范上,男生在发表言论时会受到更多规则限制,而在非正式规范的各个项目上,女生在采取网络暴力行为时会更多地考虑道德与社会的接受度,体现了男女对道德关注度的差异性。

(三)年级差异问题。

在网络交流方式、网络介入、上网动机等方面,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差异。调查发现,大四毕业生比其他年级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QQ、MSN、BBS、网络论坛和网络聊天室等虚拟网络中。而在角色扮演方面,高年级学生更多的是扮演事件者的角色,在论坛交流中起带头表率的作用,希望自己在网络上依旧可以和现实中一样具有影响力,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受到尊重。

(四)政治面貌差异问题。

不同的政治面貌大学生在行为表现、行为动机、行为角色、行为规范上存在差异性。总体来说,党员身份的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中会受到较强的规范的约束,会在较为理性思考后采取行动,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会比较强。因此,在行为过程中,较多扮演网络看客或跟帖者的角色,言词也较缓和,只在需受道德谴责的事件中才会使用相对较激进的语言。在行为动机上,更多的是为了解事件本质和发展态势,对事件也比非党员有更全面与客观的认识,有是非判断力。在网络行为规范,党员学生会比非党员学生更多地感受到社会潜在规则与压力,自我约束性较非党员学生强。

(五)个体心理与道德差异问题。

大学生在参与虚拟网络时,常常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具体表现为:1.大学生过多沉溺于网络,降低了大学生对信息真伪的判断。正是由于网络的快速、便捷,使大学生更多依赖网络,一旦遇到困难,首要想通过网络解决。然而过于依赖网络,往往让大学生失去对网络信息真假的判断力;2.大学生已形成了“网络万能”的概念,大学生们宁相信网络,而不相信同学、朋友,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大学生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网络时,必将减少现实中与人交往的机会,慢慢造成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疏离;3.大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无形中增多了接触网络事件的可能性。在网络环境的熏陶下,大学生不再认为谩骂、恶语相向、采取人肉搜索等行为属于不当行为。再加上网络的虚拟性,为大学生释放现实压抑的心情提供了发泄平台;4.大学生在网络事件中,常常表现出较低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学生往往借网络自身开放、虚拟的特性,极大地解放自己。这种自由、开放性,淡化了大学生的道德和责任感,逐渐产生了随心所欲,不受约束的网络意识。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差异问题原因分析

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它不仅包含了人类社会长期的文化积淀,还包括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待以及大众媒介对性别差异的强化等。男女性别的差异主要是程度和倾向的区别,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改造加以消除的。与此同时,差异并不完全由于性别本身的原因,它往往还与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传统文化等人文因素息息相关。

不同年级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并不完全是由于年龄的关系,还与主体意识、价值观等有关。依据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高年级学生拥有相对较多的时间与自由,在大学环境的熏陶下,高年级学生常常把自己摆在学姐学长的位置上,认为自己理应扮演较为有主见、有领导力的角色,在网络事件的参与中,高年级学生会努力表现出自己的“成熟与稳重”,希望自己的能力受到肯定。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存在差异的原因较为复杂,从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城市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相反,广大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网络发展相对滞后。具体而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或生活在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比生活在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享受到更多的网络资源,思想也更为开放,这可能造成不同地区大学生之间的社会不平等。

不同政治面貌的差异性并不完全由于党员与否的这种身份差异,而是潜在党员标准的意识作用。一般高校都会成立许多党支部,而党支部中成员之间相对比较熟悉,在党支部大会上,成员之间都会有较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一个严格的时间安排与过程。一名普通的学生,经过层层洗礼与指导,在表现优异的情况下,经过时间与党组织的考验,才可以光荣入党。可以说,这一漫长的过程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大学生,使得党员分子凡事起带头表率,培养自律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等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差异问题的对策

(一)克服差异,加强自律。

网络自律能够促使网络环境的自我净化,规避网络暴力的产生和蔓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描述了一个实验,一个大礼堂中有千余人,实验者要求大家开始鼓掌,起初杂乱无章的掌声却很快节奏一致。互联网世界也是如此,它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网络社会成员的合作趋势自发产生趋同性,而网络自律可以进一步促使网络环境的自我净化。如果文明、理性的声音占据了网络言论的主流,那么那些惯于使用语言暴力和谩骂的攻击者也就会自动退场或者改变其行为方式。

大学生可以通过多渠道向先进党员分子靠拢学习,通过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观念与意识,并使这种良好的思想与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在虚拟网络中依然做到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用“君子慎独”的方法加强自我修身,在没人在场、个人独自活动时,依旧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匿名加入群体后就表现出暴虐和放纵。

(二)克服单一性,多元化生活。

针对年级的差异,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高年级学生会比低年级学生较多地采取网络暴力行为,在行为上程度也较高,究其原因是高年级学生相对而言拥有更多的时间与自由,而这正是高年级学生在接触网络频率上更高的症结所在。因此,努力让高年级学生走出网络这一单一的信息获取渠道,通过多元化生活,在转移大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现实,在现实的基调上,形成良好的规范与行为。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助人的平台,让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当然,在这种扩展化的活动中,也使大学生与同学、朋友、亲属的交流与沟通增多,间接缓解了社会的疏离性,满足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活动时,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始终会有一种责任意识在鞭策,进而规范网络行为。

(三)强化社会责任,建设网络社区。

从走入大学校园的那天起,大学生基本步入成年,已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也逐渐养成了自主判断的习惯。大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网络知识,如果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那么大学生的价值性将得以翻倍的体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作用,带头建设和谐、有序的网络社区。网络社区与社区成员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网络社区良好氛围的营造、发展与变化来自于社区每一个成员的努力,而网络社区环境也影响着每个社区成员。大学生是网络社区最活跃的群体,在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优势的基础上,将对网络社区的构建与塑造产生积极的作用。针对高校环境,大学生可以从自己学校开始,从学校的BBS论坛开始,努力营造良好社区氛围,净化网络社区环境,让更多的学生群体加入到网络社区环境的建构中来,做社区的主人,对网络暴力事件和行为给予较为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当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可以从学校的BBS向外扩展,参与并协助协助更多的网络社区环境的净化与构建,让网民可以在网络上更为安全地交流和获取更为真实的信息。

如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暴力行为问题,而虚拟网络是否良性发展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及时关注与处理好,不仅对网络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对网民的现实生活带来危害,进而影响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因此,政府、学者以及社会各系统都对网络暴力行为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引导,而网络的消极影响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睦温馨的网络环境理念必将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0.

[2]王晶.性别差异在组织文化中消极影响的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博硕士论文数据库,2006(4):2-3.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篇7

一、网络暴民的界定

网络暴民指在网络参与暴动或暴乱的人,他们是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集合在一起的虚拟群体。网络暴民与传统暴民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虚拟性,是存在于网络虚拟环境中而非客观现实中的群体。但网络暴民行为的扩大化对现实社会存在影响,当网络暴民的行为延伸到客观现实,网络暴民则可能会转变成实质暴民。网络暴民作为一种新型暴民群体,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和重复性,使得网络暴民群体的形成和解体与传统暴民相比更加迅速和短暂。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曾联合开展了一项在线调查,网络暴民通常被认为具有以下特征:“主观上有恶意制裁别人的倾向、出口成“脏”、不经当事人允许就擅自公开其隐私、威胁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动不动就质疑当事人的道德品质、盲目跟随别人的意见。当然,网络暴民也不同于一般网民,他是一种变态了的舆论主体,凡是在网上参与、发表意见的舆论主体可视为网民,而网络暴民是网民群体出现的严重极化现象,“群体通过讨论而对成员已有观点的增强或夸大效应就是群体极化效应”。[1]

二、网络暴民的心理机制

群体极化倾向的网民即网络暴民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中不负责任地公开他人隐私、威胁他人、质疑他人道德、盲目从众有其必然心理原因,就在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和意见领袖的引导性,这使得网络暴民易出现去个性化心理、去抑制化心理和从众心理,而沉默的螺旋则更加激化网民行为。

1、去个性化心理

所谓去个性化是指独立的个体在群体状态中,感到自我身份意识的缺失的效应。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立一人时,他通常会尽量克制暴力行为,即使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但一旦成为群体一员,他就会意识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暴力念头膨胀,并且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意料的障碍会被狂暴的摧毁。[2]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认为,个体在群体状态中有意识的人格就会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了上风,个体行为不再受自身意志的支配,而是受无意识的动机支配,从而形成去个性化现象。勒庞认为无论个体社会地位高或低、受教育程度多或少都有可能成为暴民。因为当众多的个体成为群体的一部分时,群体的智力水平会普遍降低,即使个体受教育程度高也会成为暴民一员。每个人都可以参加集体行动并感到他们都是平等的。因此,不能说行为和思想在群体中的人在这种状况下会趋向平均值。实际上,他们是最小的公分母的“平均值”,也就是说,群体中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会接近哪些最低水准的人的平均值。勒庞对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消极方面的断言虽有偏激,但在失控形势下的群体行为会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提出挑战。

在以个人责任为基础的法制社会中,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公民身份的网民,要受到道德约束、舆论监督甚至法律制裁。在现实的社会中,个体受到理性意识的控制并不能为所欲为,而网络结构能够瓦解现实的社会等级结构,把权力分散到更多人群中。网络技术在分权化、平等化的配置上较其它组织模式更为优越。在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个人更易于采取联合行动。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空间开放性,使其不必受到诸如社会生活中各方面规则的限制,在现实社会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和认同通过网络空间得到了满足。

2、去抑制化心理

对社会规范和内心准则的减弱和消除称为去抑制化。在现实社会中,对社会规范和内心准则的遵守是保证主流社会秩序稳定和谐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网络上,由于种种不同于现实环境条件,这种抑制大大减弱甚至不复存在,网民行为便出现一种去抑制的特点,网络暴民不加推理的以“是”或“否”的极端语言表达其偏激愤怒情感。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群体中的去个性化之外,去抑制化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谓去抑制化心理就是对社会规范和内心道德准则的减弱和消失。[3]

在现实社会中,公民个体要受到社会规范和个体内在道德的制约。当代社会是以个人责任为基础的法制社会,公民个体作为社会成员要受到外界各种压力的影响,而在网络空间中这种抑制会大大减弱甚至不复存在。赫次伯格认为个体的主观意识有两种,分别是公我意识(publicself-consciousness)和私我意?R(privateself-consciousness)。注重公我意识的个体注重他人的看法,在意他人对自身的评价,注意看待他们的方式,以及他们在其他人面前如何表达自己。注重私我意识的个体则更多的对自我进行分析和思考,更加关注自身的内心感受。[4]网络中个体自我意识对个体行为的调控相比于现实社会宽松得多,在网络空间中,网络匿名性使网民个体更趋于根据自己内心思想、情感、动机、态度、目的等来表达自我,网民的私我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公我意识相应的逐渐减弱。网民在私我意识的驱动下直接表达其意见,即使运用一些强大的技术调控也无法防止谩骂、驳斥、冲突等偏激行为的发生。

3、从众心理

除网民个体在群体中的去个性化而形成的网民间身份认同外,从众压力的影响同样使得网民在其行为、情感、态度上保持着一致性。网络空间中的去个性化和去抑制化因素及其从众心理使网络暴民成为不可阻挡的具有强大攻击力量的群体。当一个人的活动是出自其他人都这样活动时,这种活动在心理学上就称为社会遵从或从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泰勒等人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从众是改变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使其和群体的行为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性。[5]网民顺从于某种决策与意见的程度将取决于群体人数的多少、直接性、重要性或强度。网民中的多数派有力量,网民彼此情感和意见一致,网民个体则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当网民人数增加时,从众的可能性就加强。尤其大多数网民所持一致意见或情感时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网民持一致态度的多数派不断壮大,成为有攻击性的网络暴民。政府虽然可以从网络暴民的诸如谩骂、讥讽、驳斥等暴力性表达中了解民情民意,但是网民对某一事件关注热情的增加,从而导致的无意识非理性的动乱维护社会秩序带来挑战。勒庞认为群体是犯罪,是具有攻击性、伤害性、毁坏性的愤怒的人,从众或许是个体感性的自我意识的追随,或许是经过个体理性思考后的自认为审慎的决定。

4、沉默螺旋效应

在网络虚拟空间,媒体宣传不仅影响网民对外部世界信息的理解,而且能够提供具有倾向性的意见并影响某一事件发展的趋势。具有共同认知的网民为何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强大社会控制力量?诺尔?纽曼的“沉默螺旋”理论可解释这一现象:人们害怕在社会中被孤立,为了不被社会孤立和制裁,一般人在表达其意见和观点之前要观察“意见气候”,当他感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派”或处于“优势”时,便积极地表达对他人的意见,此时的他显得很勇敢、直言且大胆;当他发觉其意见属于“少数派”或处于“劣势”时,即使有公开发表观点的机会,在无形压力下,可能为防止自身被社会孤立而选择保持沉默。[6]一方的沉默无形中造就了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此方势力越来越大,而另一方由于沉默力量越来越弱小甚至消失的螺旋发展过程。网络传媒的宣传形成了“沉默螺旋”,网络空间中传播与加工的信息大多是民众认为的主流意见或是官方说法。正像诺尔纽曼揭示的,网民意见与强势意见一致,以证明自己做了正确的判断,而那些与强势意见不一致的声音,可能会遭到强势一方的网民的舆论制裁,使得强势意见形成难以控制的强大力量。

三、网络暴民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1、新媒体手段是网络暴民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

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媒介对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掌有主动权,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信息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网民习惯性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而新闻媒体在网民中的指向引导功能使得网民无意识的服从新闻媒体宣传的某种意向,而这种意向可能是潜在的或隐藏的。

媒体信息组成的世界并不等同于真实的客观世界,网民通过网络空间提供的与自己设想的“虚拟世界”中进行感知、体验、经历并做出一定反应。正如沃尔特?李普曼所言:“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的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做出激烈的本能反应。”[7]随着现代社会复杂化而民众注意力及实际活动范围的有限性,对大多数网民来说外部世界是“不可见”的,“他在虚拟环境中的表现就是一种反应。然而,恰恰是应为这种表现,那么产生后果――假如他们是一些行动――的地方,就不是激发了那种表现的虚拟环境。而是行动得以发生的真实环境。”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认知外部世界并对外部世界做出一定的回应,通过网络空间提供的信息获取外界信息以认知外部世界。掌握着信息主动权的媒体,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筛选,而网民信息只有被动认知,这种信息不对称使网民在虚拟空间的反应与外界形势的发展不一致,网民所做的决策或许是错误的,这种决策在匿名状态下传播,网民却不需承担责任。

2、信息采集和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在大众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舆论领袖”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过滤作用,“舆论领袖”指传播媒介接触量大,善于做人际传播,经常积极的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网络中纷杂的信息使受众很难有理性判断,而在网络中的“舆论领袖”的权威性发言使受众依从于“领袖意见”,“领袖意见”主要是指在网络中意见领袖给出的意见,其发出者是“意见领袖”。因此,作为“舆论领袖”的新闻媒体要保证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筛选内容的客观性和多元性,使媒体信息组成的世界更加接近真实世界。网民从中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进而能够更好的认知外部世界使其言行更具有理智性从而引导网民理性,分析外部形势,切实发挥网民对政治事务的监督作用,对于莫须有的事件、有意制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信息,网站编辑、网络管理人员不可粗暴删帖,要注意运用理性力量和情感因素,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引导网民理性思考,使之产生认同和共鸣。从以媒体为管理或信息传播主体角度来分析,网民在网络新闻知晓中扮演的角色多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多作为事件的承受者,对其反应进行描述分析研究,但如果新闻媒体掌握了充足的信息资料,对信息搜集和筛选自主选择,故意选择部分真实信息,或制止某些信息的流传,而作为信息被动接受者的网民却仍蒙在鼓里,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网民行为会在媒体的“指挥棒”下任其摆布,网民在虚拟的信息世界中接受自以为是的信息,因此在网络中会时常出现在媒体炒作下的热点事件。

四、治理网民道德失范的他律与自律

对网络暴民的消极言行,应在保持民意上传下达的渠道通畅的前提下,合理引导、尽量消解网民的暴力性语言,而对网民个人而言也要善用?W络。

1、政府为主导的虚拟环境治理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网络作为新型传播媒介日益被大众所掌控。鉴于民众的认识普遍平庸很容易导致极端行为,对于主流意见或官方说法只是演变为简单的支持或抵制,以此成为对其他网民予以的正面或反面的回应。网络暴民在其集体行为过程中,将那些可能会遭暗箱操作的事件纳入到公众视野,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网民关注的公共事件,我们可以称在网络空间中的恶性事件为“网络动乱”,称网民善意的言论和行为是“网络监督”。如何实现网民真正意义上的监督而不产生非理性恶性事件,政府和媒体要更加重视网络舆论对政治事务的监督,加强信息公开化,对突发事件进行“第一时间”信息,用客观、公正的信息引导舆论,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网民对信息的质疑或是对网络虚假信息的盲目信任;其次,政府应当摒弃“信息不公开”的旧思想,保证民众的知情权,媒体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本着对民众、社会负责的态度,真实迅速的对危机事件进行报道。从信息传播的客观角度对群体事件处理进行分析,增强网民对政府和媒体合法性的认同。

如何净化网络环境,使网民在发表其意见和观点使其从真正的本意出发?有学者提出实行网络“实名制”。认为实行“实名制”可以制止网络暴民对公共事务不负责任的讥讽、谩骂以及鼓动暴乱。诚然,网络“实名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实行“实名制”却阻断了正在发展网民进言的渠道。笔者认为应该实行有限的“实名制”,即网民在特定的网络领域中如在关系国家政治事件使用网民真实姓名,网民之所以在网络上表达其真实意见,网络匿名性是重要原因,如果在所有?I域都实行“实名制”,网民在阐发其意见表达其意志时由于个人信息公开化就不能使“私我意识”充分实现,网络有限实名制这一种他律手段客观上能够促进网民的自律能力,使网民为其言行负责,减少网络暴民犯罪行为。

2、加强网民自身道德规范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篇8

在电影《搜索》中,主人公叶蓝秋因没有给一位老大爷让座而引发了“‘墨镜姐’不让坐”事件。这一事件通过媒体的爆料和后期炒作,引起社会各界轩然大波。舆论纷纷指责这位伪社会精英沦丧的道德品质,导致叶蓝秋一夜之间成为了社会名人。网民展开人肉搜索,叶蓝秋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来自网络的舆论暴力如此汹涌,让叶蓝秋在忍受病痛折磨的同时倍受打击,最后选择了跳楼自杀,事件才得以真相大白。

一、何为“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于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口诛笔伐的一种攻击行为。这些恶语相向的语言文字,通常是一定规模数量的网民们的一些违背人类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触碰了人类道德底线的事件所发表的言论。这些言论尖酸刻薄、恶毒残忍,已经完全超出了对于这些事件的正常的评论范围,不但对当事人进行人身身攻击,恶意诋毁,更将这种讨伐从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中。甚至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和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这些评论与做法,不但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精神状态,直接破坏了当事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1]在电影《搜索》中,《今日事件》的专家说道:“只谈个人隐私这块儿,一个漂亮的姑娘遇上那么一事儿,结果她的名字、她的手机号、她的身高、体重,她的工作单位,甚至是她初恋男友的名字,这一切一切都被晒到了网上。”这正是网络暴力的体现。

人民日报曾分析过网络暴力的三大特征:一是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是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是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2]

二、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1、事件本身有悖于传统道德规范。

事件本身往往是网络暴力产生的导火索,它包括当事人的身份、表述姿态以及事件的道德倾向,这几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中,当事人如何表述以及整件事件呈现出何种诉求,是网民做出抉择的两个主要判断依据。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墨镜姐’不让座”事件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中,“墨镜姐”不让座的行为已然违背了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的传统美德,更过分的事出现了她拍拍自己大腿对老人说“坐这儿”的调戏老人的言语,自然让围观者和网民们群情激愤。可以说,由于当事人的所做所为与多数网民们共同的价值观和心理情感相悖,使得当事人不得不面对网络舆论的攻击,成为众矢之的。

2、网络本身的特性—匿名性。

匿名性是网络的主要特征,网民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对当事人进行攻击,倚仗的正是匿名身份。老话说“法不责众”,而这些网民正是这些“众”。对他们而言,“匿名的网络不仅是一个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合理渠道,也是一个风险趋近于零的放纵之地。在网络空间中,网民可以通过匿名行为将自己的本我展现出来。”可以肯定,如果以真实身份出现,他们必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顾忌。[3]

此外,网络具有虚拟性,每个人在网络中都可以隐藏或编造自己的真实身份,而这种身份的匿名性又使得人们不必遵守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道德规范,网络中的道德底线很容易被冲破。对于那些自律性不强、极易冲动与放纵的网民们来说,无疑是进入了一个自由的天堂。“郁闷了,为什么现在的社会主义还有这样的人?”“缺德缺到这份上,也得让人佩服了。”“见过狂的,没见过这么狂的!!!!”

3、网络媒体追求“点击为王”,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上,点击率体现了一个网络媒体受欢迎的程度,点击率的多少决定着网络媒体的收益多少。因此,许多媒体为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一味追求点击率。他们致力于策划有争议的议题,他们用引人注目的大图片和充满刺激性的大标题,加上夸张的情节,使得本来新闻价值不大的事件几乎覆盖整个网络媒体行业,引起社会轰动。

“‘墨镜姐’公交不让座,调戏老者”“妙龄女子乘公交拒不让座调侃老翁”“‘墨镜姐’狂不让座,公德丧失引社会反思”“‘墨镜姐’不让座视频引网民热议,网民群起谴责”···在《搜索》中,如此的言论几乎充斥着各大网站,叶蓝秋打开电脑,都是谩骂自己的言论,这与网络媒体的大肆宣扬不无关系。

4、网民文化程度和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基于中国近70%的网民文化程度在大学本科以下这一事实,也使大量网民对事物的认识深度与广度带有局限性。他们容易受到表面信息的左右,急于下是非判断,难于在短时间内理清事物背后复杂的心理及社会动因,容易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惩罚他们认定的“坏人”,容易受群体情绪的影响,难对自己在“善良行动”下所导致的行为做出全面客观的估计等等。而所有这些局限性,都可能导致“网络暴民现象”的出现,[4]从而引起网络暴力。

此外,有必要划清言论自由与侵犯个人隐私之间的界限。在没有法律约束的世界里,网民在行驶言论自由权的同时,都不得以道德的名义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否则,叶蓝秋似的悲剧会再次上演。

三、解决网络暴力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对大众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倡导文明上网。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暄指出,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特性,现实社会中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在这一领域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而网络空间并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规则,导致网络存在一些杂乱无章的现象。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特征,司法举证困难,对我国的法律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缺少伦理道德约束的虚拟空间里,仅仅依靠网民的自律性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不够的,必须强化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在良好的道德观念下文明上网。此外,要有针对性的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指导人们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养成他们心中有法的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利用法律观念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使用互联网时,既能文明、合法上网,又能有效抵制不良信息。

2、建立完善的网络立法。文明上网应该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总体来说仍不成体系,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督还很不够。不仅如此,国家在个人信息保护这方面也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

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友们针对不平的事件可以谴责、抨击,可以发表言论,这些对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和制度建设都是大有好处的。但是,怒不择言、毫不顾忌后果和影响地去发掘别人的隐私、代替法庭兴师问罪,轻则使越俎代庖,重则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严重伤害。[5]《搜索》中,网民们的“人肉搜索”对叶蓝秋的精神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国家应尽快出台一套成体系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监督与管理,既保护网民们的言论自由权,又避免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媒体加强自身建设,承担社会责任。《搜索》中的叶蓝秋之所以最后走向了死亡,与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前期的曝光和炒作已使叶蓝秋成为社会名人,不仅如此,媒体为了收视率的提高,拒绝将播出叶蓝秋的道歉视频,将事态进一步严重化。而要杜绝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媒体必须从自身做起,勇于承担责任。

坚持真实性为第一原则,遵循“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新闻规律;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正确发挥媒体的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文化责任;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把那些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内化为他们自觉和自律性的要求,使之成为良好的职业习惯,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使传播走了样,变了味。

4、广大网民加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遵纪守法,大力推进民主进程。由于中国网民的庞大数量,当前实行网络实名制难度还很大,因此,只有网民自律意识的提高才能使“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成为可能。另外,我们应该看到,网络暴力之所以屡屡出现,与中国社会当中民众自由表达渠道的缺失也有很大关系。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民众提供了自由表达意见的场所。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民主修养和有效的自我约束,加之网络以外没有更多的表达渠道,网络暴力的产生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合理、自由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使民众的言论自由切实得到保证,而不仅仅是在网上。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人们浏览信息、自由表达提供了便利,也导致了网络暴力的产生。解决网络暴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涉及到政府、各行各业和每一位民众,只有将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处理好言论自由和暴力言论的度,网络暴力才能早日解决。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网络暴力现象探析

[2]《人民日报》:《网络舆论暴力来势凶猛如何向它说不》,2007年8月13日

[3]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的内涵及原因分析,《成都大学学报》,2007年5月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篇9

2012年3月20日,舒淇在微博中表态支持甄子丹,随即引发支持赵文卓的网友炮轰,许多网友到舒淇的微博上留言,谩骂声不断,甚至有网友将她成名前所拍的古装艳照都翻了出来。不堪忍受的舒淇于3月26日凌晨一条一条地把1000多条微博全部删除,并取消了全部关注,关闭了微博。众多公众人物纷纷声援舒淇,引起一片混乱。力挺舒淇的香港演员杜汶泽随即宣布以后再也不上微博,著名导演王晶则效仿舒淇把微博全部删除。

这一系列事件让网络暴力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不禁要问,网络暴力何以再一次猛烈来袭?互联网如何实现理性回归?

何为网络暴力

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在突破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底线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一些事件还未经证实,就有网民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受损,心理承受重压:甚至一些网民还挖掘出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网络暴力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暴力,网上频频出现的人肉搜索、“水军”围攻等事件,都可以归入网络暴力的范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如何礼让,也知道不该随便问别人的工资,不问女士的年龄,这是礼貌所在。但是在网络空间中,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网络文化。

网络暴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盲从性。往往是一条信息发出以后,很多人就假定这条信息是真实的,于是进行转发、评论等。但很多事件都证明,初始的信息可能是不真实的,或者是存在误导的。信息的人,有一些出于善意,但没有核实信息的来源,也有一些在主观上确实具有一定的恶意。

此外,现实生活的紧张忙碌,让部分网友积蓄了较多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为这些压力和情绪找一个发泄口,是网络暴力产生的—个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通过网络发言缓解现实压力和负面情绪,但是这种发言本身,不能骚扰、打扰别人,更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和正当的权利。

环境影响态度

“网络暴力”这个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网络的发展,由民间开始使用,后进入了学术界,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有些平常生活中循规蹈矩,甚至温文尔雅的人在网络上就会变成谣言的制造者和毫无理性的谩骂者呢?人不是天使,也不是野兽,人本身具有两面性,而且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个道德水准普遍不高的社会中,当监督力量减弱的时候,即使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某些人对自我的控制力有时候也会大大减弱,在网络这个空间进行交流的时候,就很容易超越日常人们交往的底线,出现一些道德方面的问题。

浮躁心态的反映

网络暴力是现实社会浮躁心态的反映。在当下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人们焦虑、浮躁的心态有所增加,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由于缺乏监管和约束,人们的文明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会降低,于是出现了在网上随意发泄,甚至对他人进行攻击、侵犯的行为。此外,网络的隐匿性,也使人们从众心态加强,容易让个人宣泄转变为群体表现形式。

“非理性网友+网络水军”造就暴力

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相对宽松的虚拟空间中,一些非理性网友习惯于把自己的压力与不满发泄到网络上,还有人则出于无聊,制造事端,于是网络暴力时有所见。这样的网络暴力不仅侮辱了当事人的人格,也损害了网络的公信力。

实际上,在此次事件中,大部分网民都对舒淇表示同情和理解,王晶、杜汶泽、冯小刚、姚晨、陈坤、曹方、宁财神等众多名人也都力挺舒淇。尽管如此,为什么多数响亮支持的声音却还是比不过只占少数的“网络暴力”呢?有专家分析说:“实质上,短期内有组织的网络暴力只有一部分来自非理性的网友,大部分还是来自行动有素的网络水军,他们往往知道攻击对象的痛处,攻其一点便达到目的。”

网络暴力上危害

网络暴力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网络暴力看似针对个人,但观众是谁呢?观众是整个社会的人。这些人作为旁观者,他们在看热闹。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会失去道德感,失去对人的爱心,而且往往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是网络暴力对社会的一个根本危害,而这个危害可能很多人意识不到,因为这个事情没有摊在自己头上,而一旦摊在自己头上,大家恐怕就会深刻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

还有一些不那么明显的网络暴力事件,危害同样不容小觑。比如泄露他人隐私,表面上看无关痛痒,不过是说了几句话,但它造成的后果有时候是非常严重的,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网络暴力的危害不存在大小之分,彻底将其根除才是正道。

如何根除网络暴力

文明理性表达

网络是公共空间,好的网络环境需要大家共同营造,这需要网民们加强网络自觉、提高网络自律,重视网络隐私保护。网络的确给了每个人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肆无忌惮地使用网络暴力。现在反对网络暴力,并不是不让网民们在网上说话,而是要求网民们文明理性地表达,不要造谣、谩骂,更不要侵犯别人的正当权利。如今网络趋于透明化,每个人都犹如生活在显微镜下,一言一行随时可能曝光于网络之上,这更提醒网民们应对自己在虚拟世界的言行负责。

守卫道德底线

现在上网的网民中未成年人的比重是相当高的,而网上的暴力行为很可能诱发未成年人去模仿。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一代人如果习惯于在网上恶搞、谩骂、造谣、诋毁,甚至随意搜寻、曝光他人的隐私,那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就会大大降低。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牢牢守卫道德底线。守卫道德底线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和正当权利。你尊重别人,别人才有可能尊重你。

强化制度监管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篇10

互联网络延伸了人们的触角,让人们有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选择。借助于网络,人们与既是虚拟又是真实的他人交流着思想。在网络中,人性中“我本善良”的一面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网络成为爱心传递的桥梁。网络使更多的人关注社会中一些不幸的事件,并且通过爱心和力量的凝聚使一些现实社会中的爱心在网络得以更广地散布。更多的人们通过获得网络信息,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升华。譬如,与大牌歌星相比,刚刚过世的丛飞可能算不上著名歌手,可是他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慈善事业的事迹在网络中大范围地传递后,网民们都被他深深地感动着,激励着。丛飞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光辉的一面,网络使丛飞的感人事迹的传播得到最大化,而广大网民更是从中又一次受到心灵深处的洗礼。在网络中,数千网民为困难网民出谋划策、奔走呼吁的事情一直不绝于耳。网络成为善良的人们心灵交流的场所,网民们善良的一面得到全面的展现。

网络开始日益扮演公平的衡量者的角色。现实社会中的许多不公正的事件在网络上传播后,无数的网民们通过网络声援弱势群体,斥责、鄙夷那些不公平的现象。在网络中,“受伤”的网民们通过发帖、讨论等方式向他人倾诉自己的不公感,具有正义感的网民们则通过大量回帖的形式使事件日益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这里,网络舆论起到了正义的守护神的角色,展现了人性中追求公正和公平的善良的一面,它对社会秩序的有序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网民们的网络话语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力,尤其是对现实中明显不公正现象的影响力会越来越显著,越来越直接。

网络哄客与网络暴民

随着网民队伍的日益壮大,网民的成分和结构日益复杂化,相应地,网络中的“网络哄客”,甚至带有点歧视性的“网络暴民”也在增加。实际上,稍加追究,我们就会发现,部分网民的网络行为其实并不都是善良的,更多的网络行为是善恶难辨,甚至直接就是人性中劣根性的突然爆发。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那种推波助澜与幸灾乐祸式的“网络哄客”。一般认为,“哄客”这个词是由同济大学教授、批评家朱大可首先提出的,它特指网络中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积极参与推动网络事件进展的网民群体。“哄客”们亲身参与网络事件,对现实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有时起哄会使主流文化所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受到威胁,有时一些事件甚至被恶作剧的“哄客”们引向歧路。在网络中,起哄精神被“哄客”们极大或最大限度地张扬,他们自身不用为自己的推波助澜的行为负任何责任,事件的发展结局也与自身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芙蓉姐姐”成为网络红人就要归功于“哄客”们的起哄。芙蓉姐姐无才无貌,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做什么高尚的事,可是近年来,其名望蒸蒸日上,其身影在网络上随处可见,甚至发展到要把自己的个人博客以100万的价钱卖掉的程度。现实中的芙蓉姐姐之所以成为网络中鼎鼎大名的芙蓉姐姐,除了她自身的自我感觉良好之外,最主要的恐怕还是无数网民的恶搞了。这些起哄的网民正话反说,名为赞扬实为讽刺,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在爱看热闹的中国网民中,这种自发的起哄竟起到了明星包装的作用,其包装效应之显著,恐怕连最擅长明星包装的港台娱乐界都自叹弗如。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那种或者无事生非、或者自任卫道者的“网络暴民”。最近一段时间里,“网络哄客”中的一部分人突现出来,被《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冠以“网络暴民”的“美称”。这些所谓的“网络暴民”们思想更激进,行为更激烈,对事件结局的操望更强烈,其中人性中恶的一面表现得更突出。

在不久前的网络中出现的“铜须事件”(丈夫在游戏中发帖揭露妻子与另一游戏玩家之间的不正当关系)中,“网络暴民”就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事件本来在网络中已经走向终结,但因为中央电视台对事件的主角进行了采访,并认为网民的行为属于“在网络上大肆地进行讨伐本身是一个更应该被讨伐的行为”,网络中一度沉寂下来的“铜须事件”再次火爆,演变成一场针对中央电视台的大规模的道德讨伐。“网络暴民”们剑锋直指央视,对其代表和传播主流文化的合法性和能力进行彻底质疑。这些“网络暴民”或者冷嘲热讽,或者直接破口大骂,对主流社会的发声进行了全面的攻击,部分网民的行为本身已经成为“人性本恶”这一千年道德命题的有力脚注。

从善恶并存到抑恶扬善

在网络中,人们的行为脱离了现实社会中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社会规则的约束,因此,他们的行为所体现的人性会更加复杂化,网民可能会刚发帖声讨不公现象,转而就会去起哄社会公众人物,还有可能会极其恶劣地咒骂、发泄。所以说,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待网络中善良与丑恶这两种人性同时爆发的现象。

网络中人性爆发的这种复杂局面之所以会产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网络的匿名化导致了人们行为的“责任分散化”,甚至是“责任虚无化”。“责任分散化”也可以理解为“团体无责任”,或称“法不责众”。因为网络的好处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既近又远,因此你既可以即时即地表现自己,又可以无论怎样表演都处于不用负责任的安全状态。而现实生活中日益沉重的生存压力使人们更加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网络中所传播的事件正好成为这个泄洪口。

我们也不用过分惊讶于网络中人性的激烈表达。赞成者欢呼,网络哄客、暴民的增加标志着公民时代的来临,批评者则说,中国的社会思想体系正在变得庸俗轻浮。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各有偏颇。我们不用过分地紧张于网络中负面人性的爆发。应该注意的是,一方面,网络人性的爆发可以发挥监督现实社会中道德和法律的执行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的力度正在迅速增强,另一方面,这种人性的网络表达可能会使人们形成一种巨大的思想错觉,以为那就是全体人民的发声,而实际上它只是有网络话语权的1.1亿中国网民的声音,甚至只是这些网民中愿意行使网络话语权的一部分网民。沉默的是大多数人,他们的想法实际上无迹可寻。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篇11

[论文摘要]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不良网络文化使部分青少年迷失了方向甚至走向了犯罪道路。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表现在思想、道德、犯罪甚至身体各个方面,全社会应当积极配合,维护网络世界的良好环境。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在逐步增多。在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不良文化在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日趋严重,色情、暴力、迷信和邪教信息在网上泛滥成灾,网上道德逐渐沦丧,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威胁文化安全的世界新公害。网络青少年群体在享受高科技带来欢乐、恩泽的同时,其身心也在承受着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煎熬。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教育、生活以及价值观念等造成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综合素质。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互联网是人类借助数字通信、信息技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模拟综合,构建起的一个与人类精神世界紧密结合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网络群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以及较恒定的行为模式,它们可以被称为“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优势和高效新奇的特点。

第一,开放和虚拟。互联网形成了一个没有中心的、开放的网络世界,无人控制,也没有单一的权力机构对它负责。这样就使得网上交往完全是在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的无限开放性,导致网络文化的不真实性与虚拟性。大多数网民都不愿意用真实的姓名,由此提供的交流信息真伪难辨。

第二,自由与个性化。与传统文化相比较,网络传播是开放的,任何网民的地位是平等、自主而自由。在这里,网民可以自由交流,畅所欲言。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自由性,也为个性化提供了平台,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内容、进程,选择交流的伙伴。互联网如广阔的海洋,任你在信息海洋中自由游泳、大胆冲浪、展现自我。

第三,交互性与跨文化性。网络互联带来了信息传播、人际交流的互动性,使传播与交流不受时间、地域、身份的限制,受众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这种传播交流是双向的,改变了传统信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正达到了主体之间的平等性。网络文化突破了空间、地域、国别的限制,能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对话和互动。

第四,弱规范性和价值多元性。互联网在世界各国都程度不一地呈现出弱规范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在我国也是网络引发多种社会法律问题的基本原因之一。网络的公开性与弱规范性使得网络中的各种信息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甚至混乱的特征。互联网中符合社会主流要求的信息固然大量存在,但是不良信息与网络垃圾也四处泛滥,色情、错误价值观念、恶意政治观点、反科学伪科学信息随处可见。网上的内容可谓是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各种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其价值取向也相当多样化。

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促进

(一)网络文化推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与跃升

网络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界面出现在人们面前,对传统文化规范则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转变。网络文化的信息化和开放化使青少年的视野空前开阔,头脑异常活跃,它使青少年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认知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二)网络文化为青少年充分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网络把人与人以及社会与社会连接在一起,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诞生,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创造力最大限度膨胀与滋生的一片沃野,为青少年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平台。

(三)网络文化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

由于网络文化双向互动性和双向交往性,给人类多国别、多民族、多领域、多形态的文化交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使人类交往水平得以跃升,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使人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社会编织于平行扩张的网络之中。

三、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弱化青少年的民族意识

据统计当前网上的信息来自美国的占50%,来自中国大陆的仅占0.01%。这表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占据互联网这一文化传播的制高点,一方面控制国家舆论,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扒阆”其价值观和精神文化产品。这必将对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弱化民族身份逐渐消解。

(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据统计,日前,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这1%中,只有4%会被指控。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以及网上黄色流毒、黑色信息、暴力文化的泛滥使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逐年增多。

(三)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

网上交往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间接交往。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们不必遵守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规则,也不必承担违反交往规则而承担的责任,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甚至可为所欲为,极易导致青少年对人际交往的道德标准的模糊,易产生对现实中的人的不信任,从而淡漠现实生活中与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关系。

转贴于

(四)影响青少年学业和身体健康

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占用了青少年大量读书、学习的时间,对青少年的学业有很大的影响。长时间上网,致使青少年由于睡眠不足而导致生物钟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器,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

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等。

四、不良网络文化引发青少年犯罪的表现

随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深刻,因网络而引起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加剧。2003年3月安徽合肥16岁的胡某在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因技艺不佳被同伴嘲笑,随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将同伴刺死。2004年5月某中专学生许某和严某上网成瘾,因无钱上网而抢劫出租车司机,致使出租车司机死亡。2008年4月云南警校学员王建军锤杀两名室友,致一死一伤,然后自杀。据分析,该学员沉迷上网,爱玩网络杀人游戏。以上几个案例充分显示了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使一些青少年因种种原因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网络文化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表现。

(一)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的暴力犯罪

网络文化是种虚拟的文化。网络游戏多以扮演角色和互追杀等游戏为主,由于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往往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受网上暴力文化的误导而实施的暴力犯罪

暴力文化,是指坚持有助于暴力行为发生的行为规范的亚文化。在暴力亚文化中,人们的行为规范受武力或者暴力手段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价值观念的指导,认为它是种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社会氛围中,暴力已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渗透到青少年的品质之中,甚至形成种崇尚暴力的观念。这种暴力文化对于身心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尤为深刻,因为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可塑性强。

(三)因上网缺钱而导致的财产型犯罪

据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副所长介绍,在2005年新收的三成未成年犯中,有相当多的孩子都有相同的犯罪规律,先是上网成瘾,然后为筹集上网所需钱则去偷、去抢,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去上网吧。

(四)因受网上色情毒害而导致的性犯罪

据统计,网上的非学术信息有47%与黄色、淫秽、色情有关,70%以上的性犯罪是受网上黄色信息的影响,因长期沉迷黄色、色情网络而导致犯罪。因为网络中传播的色情图片和信息对正处于性意识萌芽和成熟期的青少年带来的关于性的冲动和引发的性冲动是强烈而难以抑制的。青少年过早涉足性领域,网友间的强奸、诱奸事件时有发生。

五、针对不良网络文化影响的对策

(一)立法机关应当加强网络立法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我国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上网营业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这些法规的实施对网络行为已经发挥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仍然程度不同的存在着规定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等弊端,从而有待更加完善和易操作的法律出台,立法机关应当加强相关立法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使原有的管理制度合理化与效率化,真正明确文化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工商行政部门以及电信部门等管理机构的法律责任,为我国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政府应当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

第一要加强对网站和网吧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净化青少年的上网环境。针对目前网吧作为我国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社会场所的现状,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制定对策与措施,网络监管人员应当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对网吧进行检查监管。要求网吧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营业,严格限制未成年人上网。

第二要加大对网络的技术监控,严防各种不良信息的与传播。互联网是信息技术的产物。由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用技术本身来解决可能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但是,我国目前对青少年安全上网采取的已有措施中,技术措施最显乏力。具体方法比如网站分级,国外已有成功先例,同时大量建立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公益性网站,对有效防范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有着积极意义。另外,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开发一些技术先进、实用的网络过滤软件,尽量阻止各种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侵扰。

(三)学校要承担起教育青少年的重任

第一学校要更新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提高教师的网络知识水平和技能,只有教师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引导、监督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同时增加网络相关课程,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对网络上有益知识的学习上,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四)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

第一家长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决不上不良网站,不从事网上非道德和非法活动。积极引导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从网络中汲取各种有益的知识,真正把网络当作孩子学习的平台和助手。

第二家长要关心孩子,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严把上网关,使孩子远离不良网络文化,杜绝不良网络对孩子的危害。

网络及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他们健康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雪、胡敏洁,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网络暴力影响范文篇12

关键词暴力电子游戏,攻击,攻击行为。

分类号B849:C91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游戏已经从简单的小游戏、游戏机游戏发展到当前的大型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玩电子游戏的人也越来越多,电子游戏已成为很多人不可缺少的娱乐休闲方式。当前流行的相当部分的电子游戏都带有暴力内容,且相当多的游戏者表现出对暴力电子游戏的偏好[1],据Buchman和Funk(1996)调查发现,青少年最喜欢的电子游戏中有50%带有暴力内容[1]。以上事实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心理学家开始对之展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影响的测量方法和实证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心理机制和特点,最后本文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们先对相关概念做个界定。

攻击(aggression)[2~4]:是一方有意伤害另一方的任何行为,同时攻击者必须相信这种行为将会伤害对方,对方也会试图躲避这种攻击。偶然的伤害由于不是故意的不属于攻击。在助人行为中造成的伤害也不属于攻击(例如,在拔牙过程中患者体验到的痛苦),因为实施伤害的人相信对方不会有意识地躲避这种伤害。

敌意性攻击(hostileaggression)[4]:是由冲动和愤怒驱使地把伤害对方作为最终目标的攻击,它常常是对挑衅、侮辱的一种反应。有时它又被称为情感性、冲动性、反应性的攻击。

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aggression)[3]:是有预谋得不以伤害对方为目的,而以实现某种利益为目的的主动性攻击。

暴力(violence)[4]:是以极端伤害为目标的攻击。所有的暴力都是攻击,但很多攻击不是暴力。

暴力电子游戏[5]:是带有描绘个体试图对其他个体造成伤害的电子游戏。个体可以是卡通人物、真人或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东西。

2暴力电子游戏影响攻击行为及其他相关变量的实证研究

2.1暴力电子游戏实证研究中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测量方法

暴力电子游戏实证研究中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测量是一个核心问题,因此本文先分析这种测量方法。通过分析以往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我们可简单将这些测量方法归纳如下。

对攻击行为的测量主要有游戏行为观察评估和自由玩耍任务(freeplay)两种方式。游戏行为观察评估是对游戏者在玩电子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观察编码来测量其攻击行为。自由玩耍任务(freeplay)是对被试在玩耍中的行为进行观察评估的测量方法,研究人员经常用这种方法测量儿童的攻击行为。

对攻击认知和情感的测量主要有三种方法[5]:投射测验法(如反应时、单词填充测验等)、自陈报告、假想情境。投射测验法是通过被试的反应时、单词填充情况等指标来测量被试内隐攻击认知和情感的一种方法。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IAT)[6]是Greenwald在1998年首先提出的一种测量内隐认知和情感的一种方法,也可用这种方法测量内隐攻击认知。自陈报告通过让被试填写有关攻击量表来测量其攻击认知和情感。假想情境是通过让被试对一些假想的情境如挫折情境做出归因、情感等反应来测量被试的攻击认知和情感。投射测验法、假想情境主要测量内隐攻击认知和情感,而自陈报告主要测量外显攻击认知和情感。

根据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AggressionModel,GAM)[4],攻击认知、攻击情感、生理唤醒相互作用并最终引起攻击行为,因此在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认知和情感的研究中也需要测量生理唤醒,反映生理唤醒的主要指标为血压和心跳。

在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行为的问卷调查研究中,对攻击行为的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自陈量表、他人评估。前者是自己评估自己的攻击行为,后者是他人如老师、同学、父母评估被试的攻击行为。同伴提名法属于他人评估,也可应用于测量攻击行为。

2.2实验研究

研究人员做了相当多的实验来验证被试短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是否会影响及如何影响其攻击行为、认知、情感等变量。根据一般攻击模型理论[4],短期接触暴力电子游戏通过影响游戏者的攻击认知、攻击情感及生理唤醒来最终影响攻击行为。

2.2.1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影响的实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测量攻击行为:一种是对游戏者在玩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观察编码来测量。Anderson和Morrow(1995)考察了被试将暴力电子游戏看成是竞争性的还是合作性的游戏对游戏者攻击行为的影响[7]。他们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两个一组玩一款暴力电子游戏,让一半被试彼此竞争地玩,另一半被试合作地玩,结果发现竞争组的被试比合作组的被试在游戏中“杀死对手的比率”更高,这甚至在杀死对手对他们完成任务没有益处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表明人们在竞争性的游戏中比在合作性的游戏中表现出更大的攻击行为。Panee,Ballard(2002)将36个男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高暴力和低暴力的电子游戏中,玩了一段时间后,让被试再玩另一种暴力电子游戏[8],结果发现,在高攻击启动条件下的被试比在低攻击条件下的被试使用更多的暴力动作且更具有敌意性。这表明暴力电子游戏增加了攻击行为,并使负性情感增加。

另一种是通过对游戏者玩完游戏后的自由玩耍任务(freeplay)或其他行为任务来测量被试的攻击行为,自由玩耍任务主要用于儿童被试。Irwin和Gross(1995)测量了60个7~8岁孩子玩暴力电子游戏和不带暴力的电子游戏之后的人际间的攻击和指向物体的攻击,发现玩暴力电子游戏的孩子在自由玩耍中表现出更多的指向物体的攻击行为,在挫折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人际间的攻击行为[9]。Bartholow,Anderson(2002)将43个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暴力或非暴力电子游戏中玩10分钟,然后对被试给对手的惩罚水平作为对攻击行为的测量。结果显示,玩暴力电子游戏比玩非暴力电子游戏更引起被试的攻击行为,男性被试这种效应更强烈[10]。Mayers(2003)考察了暴力电子游戏对3年级,6年级男孩攻击行为和认知的影响。将被试随机分配到暴力电子游戏组或非暴力电子游戏组,然后玩Bobo玩具,结果发现,3年级男孩比6年级男孩对Bobo玩具表现出更大的攻击行为,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比非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11]。

2.2.2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认知、攻击情感、生理唤醒的影响

Anderson(2001)认为,在实验研究中对攻击认知和情感的测量方法有3种[5]:

第一种是投射测验法(如反应时、单词填充测验等)。Uhlmann和Swanson对121个大学生做实验[12],并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来测量被试的内隐攻击自我概念,发现玩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内隐攻击自我概念增加,被试以前玩暴力电子游戏的时间越长内隐攻击自我概念就越高,且这种效应要大于自陈报告的攻击性。这表明玩暴力电子游戏会导致攻击性自我概念的内隐学习。Knapp(2002)研究了玩暴力电子游戏如何影响知觉到的真实攻击[13]。研究将40个被试随机分配玩暴力或非暴力电子游戏15分钟,然后让被试观察两个人不断加剧的身体冲突的录像,如果录像出现攻击行为,被试就按键,测量反应时。结果显示,玩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反应时要显著慢于非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这意味着玩暴力电子游戏改变了成年人知觉现实暴力的方式,这可能促进了对攻击反应的抑制。

第二种测量攻击认知和情感的方法是自陈量表。Ballard和West(1996)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做实验,发现玩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用形容词检查表(adjectivechecklist)测量的敌意性增加[14]。Williams和Clippinger(2002)]用54个大学生做被试,考察在玩暴力电子游戏时以人作为对手和以电脑作为对手被试攻击认知上的差异,实验是组内设计,被试玩完游戏后就用自陈量表测量其攻击认知和敌意性,结果发现与陌生人为对手面对面地玩暴力电子游戏后,被试攻击认知要小于以电脑作为对手玩后的攻击认知[15。Yu(2003)以60个成人男性为被试,2人组成一对相互竞争。将被试随机安排到6种实验条件之一:(暴力×非暴力)×(胜利×平局×失败)。用量表测量被试的情感反应、痛苦忍受(distresstolerance)、对他人的知觉[16]。结果发现,玩暴力电子游戏的被试比玩非暴力电子游戏的被试经验到更多的正性情感,然而对于负性情感这种差异不显著。游戏失败导致了被试痛苦承受力增加,游戏胜利则降低了痛苦承受。相比于游戏失败、平局的被试,游戏胜利的被试将外表强大的人知觉为更危险的。

第三种测量攻击认知和情感的方法是假想情境。Deselms和Altman(2003)考察了玩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认知的影响[17]。将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去玩暴力或不太暴力的电子游戏,然后让被试读一系列描写犯罪的短文,并让他们给罪犯判刑。结果发现,玩暴力电子游戏的男性被试与玩不太暴力电子游戏男性被试相比对罪犯判罚较轻,玩暴力电子游戏的女性被试与玩不太暴力电子游戏女性被试相比判罚较重。Funk,Buchman等(2003)让66个5~12岁孩子填写电子游戏经验、偏好对暴力的同情和态度的问卷,然后让他们玩暴力或非暴力的电子游戏,玩完后再让被试对日常事件做出反应,对反应的攻击性和同情进行编码[18]。研究发现,长期玩暴力电子游戏的被试同情下降,这证实了一般攻击模型GAM。

暴力电子游戏对生理唤醒的影响主要用血压、心跳等指标来测量。Ballard和Weist(1996)研究了30名男大学生对3种版本的电子游戏(MortalKombat)的心血管系统反应和敌意性攻击的差异[14]。第1种版本的游戏画面最血腥,第二种版本的游戏暴力场面适中,第三种版本的游戏无暴力内容。研究发现玩最暴力电子游戏的被试血压增加的最多,但玩轻微暴力游戏的被试血压与控制组被试无显著差异。两组暴力游戏组被试的心跳也高于控制组被试。用自陈报告法测量的敌意程度也随游戏的暴力程度增加而增加。Fleming,Rickwood(2001)以71个8~12岁的学生为被试,将他们随机分配到暴力电子游戏、无暴力电子游戏、纸笔游戏三种实验条件中,结果表明,由心跳、自陈报告反映的唤醒水平在玩暴力电子游戏后显著增加,并且女孩的唤醒水平要高于男孩[19],该研究并没有发现被试玩完暴力电子游戏后在攻击情绪上有显著增加。

2.3相关研究

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行为的实验研究虽然有助于发现因果关系,但它主要考察的是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的短期影响。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考察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的长期影响及与更多其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在相关研究中对攻击行为的测量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自陈量表。Gentile,Lynch等人(2004)调查了607名8年级至9年级的学生,发现玩暴力电子游戏多的青少年更具有敌意(hostility),更容易与老师发生争吵,更经常打架,学习成绩更差[20]。通过路径分析发现,敌意性是玩暴力电子游戏和攻击行为的中介变量,结果支持了一般攻击模型(GAM)。Norris(2004)网上调查了女性玩电子游戏(计算机游戏)与网上知觉的关系[21],发现玩电子游戏的女性与不玩电子游戏的女性相比,她们知觉到更不友好的网上环境,更少的网上性骚扰并更有攻击性。Abel-Cooper(2001)[22]用问卷调查了355个6~8年级学生,发现男孩玩电子游戏要多于女孩,男孩玩暴力电子游戏与身体攻击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玩暴力电子游戏变量比当前攻击行为变量能更好地预测以后的攻击行为与愤怒。

另一种测量攻击行为的方法是他人评估。Fling,Smith等人(1992)调查了6年级到12年级的男女学生对玩电子游戏的习惯,发现被试自我报告的玩电子游戏的频率和时间与老师、同伴对其攻击性的评价正相关[23]。

2.4有关暴力网络游戏的研究

近几年网络游戏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将网络和传统电子游戏相结合,具有以往单机游戏不具备的人际互动性、情节开放性、更大的情感卷入等特点,可以看作是电子游戏的一次质的飞跃发展。同时当前大部分网络游戏带有更为逼真、极端的暴力内容,因此探讨暴力网络游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的陈美芬、陈舜蓬(2005)在这方面作了有益地探索研究,他们通过实验考察了暴力网络游戏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他们选择网络游戏玩家和未接触过网络游戏的人为被试,用内隐联想测验测量被试的内隐攻击性,发现暴力网络游戏可以提高网络游戏玩家的内隐攻击性,女性的内隐攻击性强度要低于男性,被试是否接触网络游戏和被试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24]。

集中探讨暴力网络游戏的研究很少,以往关于网络游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游戏玩家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其他描述性特征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的暴力网络游戏研究提供基础。如Sorensen(2003)调查研究了11~15岁男孩玩网络游戏的群体特征,发现其网络游戏群体具有层级性,且各群体之间经常发生言语或身体冲突[25]。Griffiths,Davies和Chappell(2003)调查了网络游戏玩家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发现85%的网络游戏玩家是男性,60%多的玩家年龄大于19岁[26]。Griffiths,Davies,Chappell(2004)调查研究了540名网络游戏玩家,比较了青少年和成人在玩网络游戏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与成人网络游戏玩家相比,青少年网络游戏玩家更偏爱网络游戏中的暴力,男性玩家更多,更少在游戏中改变她们的性别角色,更可能牺牲学习、工作时间玩网络游戏。研究还发现,玩家的年龄越小,他们每周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越长。[27]

3暴力电子游戏影响攻击行为的心理机制和特点

有关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影响的心理机制的理论探讨,借鉴了以往暴力媒体如电视、电影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相关理论,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及以前):以行为主义观点为主,代表性理论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28]。该理论认为人们学会攻击反应就像人们学会别的复杂形式的社会活动一样,都是通过直接经验或观察学习得来的。玩暴力电子游戏者通过模仿、强化来学会特定的攻击认知和攻击行为。

第二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以认知主义观点为主,Buchman和Funk认为玩暴力电子游戏可能会减少游戏者对受害者的同情并使其更倾向于把周围世界看作是一个危险的地方[1]。他们发现攻击者对受害者的同情要低于非攻击者,在暴力电子游戏中攻击目标往往被描绘为应该被攻击的,这可能导致游戏者同情减少并容易使其产生攻击倾向。

第三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以认知联结主义观点为主,代表性理论为Berkowitz的攻击行为的认知新联结模型(CognitiveNeoassociationModelofAggression)[29~31]。该理论是认知主义观点的进一步发展,它用现代神经理论与认知主义相结合的认知联结主义观点来解释攻击行为的产生。该理论认为当人反复接触攻击行为时,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会产生更详细的相互联结的攻击性思维网络,接触攻击行为可以引发相关情感及与攻击有关的技能、信念。在特定情境下,它还会使人分不清什么样的行为是适当的,例如,当一个人玩暴力电子游戏时,他的攻击认知和情感就被激活了,长期玩暴力电子游戏会逐渐使他形成攻击性的认知和情感反应模式,这就增加了他的攻击反应的可能性。

第四阶段(本世纪初):对攻击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新联结等理论的整合。代表性理论为Anderson和Bushman(2002)在心理学年鉴(AnnualReviewofPsychology)上提出的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AggressionModel,GAM)[4]。该模型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及暴力电子游戏如何影响攻击行为提供了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Anderson和Bushman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们记忆中与攻击相关的知识结构的学习、激活、应用。GAM模型可由图1和图2来概括[4]。

图1描述的是特定情境的攻击模型。当个体遇到特定事件时(如挑衅),情境输入变量(如玩游戏、受到侮辱、挫折、攻击性线索、痛苦和不舒适、药物、激励)和个人变量(如攻击性格、性别、态度、信念、价值观、长期目标、行为图式)首先影响个体当前内部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生理唤醒)然后个体对该事件进行评估和决策,可能产生深思熟虑的攻击行为或者冲动性攻击行为。暴力电子游戏通过激活游戏者的攻击认知,增加其生理唤醒和攻击情感来增加游戏者的攻击行为。

图2描述了长期攻击行为的学习过程。长期玩暴力电子游戏会改变游戏者5种相关的知识结构(攻击信念和态度、攻击知觉图式、攻击期望图式、攻击行为图式、对攻击的麻木)并导致攻击人格的增加,再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个人变量和情境变量的相互作用影响游戏者攻击行为的产生。

综合以往的有关研究,与影视媒体暴力相比,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3.1攻击行为强化的直接性

电视、电影中看到的暴力属于替代强化,而电子游戏暴力属于直接强化,即游戏者如果表现出攻击性就得到奖赏,这种对暴力的直接参与强化了攻击行为,将使攻击行为增加[32]。

3.2攻击行为强化的即时性

玩暴力电子游戏的游戏者可以即时模仿、强化、练习攻击行为[33]。暴力电视、电影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则是长期、间接的。

3.3对电子游戏角色的认同性

游戏者认同电子游戏中的角色比观众认同电视、电影中的角色更强烈,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游戏者选择并扮演了电子游戏中的某个角色。Leyeus和Picus(1973)发现[34]认同攻击者将增加游戏者对受害者的攻击性,他们发现当让被试假定自己是拳击手时,他们变得比没有假定自己是拳击手的被试更具有攻击性。当前很多3D电子游戏让游戏者从自己的视角来玩游戏,这增加了游戏者对电子游戏角色的认同性。

3.4暴力内容的逼真性、极端性

暴力内容越逼真的电子游戏激发的攻击反应也越强烈[32]。在近几年非常流行的电子游戏《反恐精英》中,游戏场景从游戏者的角度来呈现,暴力场面血腥、逼真,游戏者可以听到对手被击中的惨叫声和鲜血喷射出来的画面。

4暴力电子游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Anderson等人2004年通过对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影响的元分析发现,暴力电子游戏增加了游戏者的攻击行为、攻击认知、攻击情感、生理唤醒(虽然有部分研究没有支持这种影响关系)[5,35]。但关于暴力电子游戏如何影响攻击行为,通过哪些中介变量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以及相比于其他可能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有多大,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第二,尽管一般攻击模型GAM是一个较好地解释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其他相关变量影响的模型,但在以往的研究中仍然有些别的可能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的情境变量没有考虑进来,如青少年的同伴群体、家庭因素等。考虑到攻击行为是一个多变量决定的概念,在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研究中应综合考虑个人和情境因素(同伴、父母、学校等)的影响。

第三,以往对暴力电子游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攻击行为短期影响的实验研究,而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影响的纵向发展研究还非常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考察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的长期影响作用。

第四,实验研究中具有操作性定义的攻击行为与现实生活的攻击行为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暴力电子游戏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具有操作性定义的攻击行为,而对暴力电子游戏对现实生活中的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该领域研究的外部效度。

第五,以往实验研究中主要把电子游戏的暴力程度作为自变量,但在很多研究中这种自变量操作定义仍然不很清楚,且没有平衡好游戏的难度、情节、挫折等控制变量,这就使实验常常发生自变量混淆,实验结果并不能有力地支持研究假设。

第六,以往暴力电子游戏研究主要通过测量心跳、血压来反映生理唤醒,当前ERP、皮肤电等已经广泛应用于情绪等研究领域中,但当前还很少有研究将这些测量方法应用于探讨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生理唤醒的影响,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第七,近几年网络游戏迅猛发展(其中相当大部分带有暴力内容),网络游戏具有单机游戏不具备的人际互动性、情节开放性等特点,因此探讨网络游戏对外显和内隐攻击行为有何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单机游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有何不同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已有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有关研究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入。

参考文献

[1]BuchmanDD,FunkJB.Videoandcomputergamesinthe’90s:Children’stimecommitmentandgamepreference.ChildrenToday,1996,24:12~16.

[2]BushmanBJ,AndersonCA.Isittimetopulltheplugonthehostileversusinstrumentalaggressiondichotomy?PsychologicalReview,2001,108:273~79

[3]BerkowitzL.Painandaggression:somefindingsandimplications.MotivationandEmotion,1993,17:277~93

[4]AndersonCA,BushmanBJ.HumanAggression.AnnualReviewofPsychology,2002,53:27~51

[5]AndersonCA,BushmanB.J.Effectsofviolentvideogamesonaggressivebehavior,aggressivecognition,aggressiveaffect,physiologicalarousal,andprosocialbehavior:Ameta-analyticreviewofthescientificliterature.PsychologicalScience,2001,12(5):353~359

[6]GreenwaldAG,McGheeDE,SchwartzJLK.Measuringindividualdifferencesinimplicitcognition:TheimplicitAssociationTes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8,74:1464~1480.

[7]AndersonCA,MorrowM.Competitiveaggressionwithoutinteraction:Effectsofcompetitiveversuscooperativeinstructionsonaggressivebehaviorinvideogames.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5:1020~1030

[8]PaneeCD.,BallardME.Highversuslowaggressiveprimingduringvideo-gametraining:Effectsonviolentactionduringgameplay,hostility,heartrate,andbloodpressure.Journal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2002,32(12):2458~2474

[9]IrwinAR,GrossAM.Cognitivetempo,violentvideogames,andaggressivebehaviorinyoungboys.JournalofFamilyViolence,1995,10:337~350.

[10]BartholowBD,AndersonCA.Effectsofviolentvideogamesonaggressivebehavior:potentialsexdifferences.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2002,38:283~290.

[11]MeyersKS.Televisionandvideogameviolence:Agedifferencesandthecombinedeffectsofpassiveandinteractiveviolentmedia.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SectionB:TheSciences&Engineering,2003,63(11-B):555

[12]UhlmannE,SwansonJ.Exposuretoviolentvideogamesincreasesautomaticaggressiveness.JournalofAdolescence,2004,27(1):41~52

[13]KnappHE.Desensitizationaftereffectsofplayingviolentvideogames.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SectionA:Humanities&SocialSciences,2002,63(5-A):1997

[14]BallardME,WestJR.Theeffectsofviolentvideogameplayonmales’hostilityandcardiovascularresponding.Journal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1996,26:717~730.

[15]WilliamsRB,ClippingerCA.Aggression,competitionandcomputergames:computerandhumanopponents.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02,18:495~506

[16]YuHong-Sik.Effectsofsuccessandfailureininterpersonalcompetitioninviolentandnonviolentvideogamesonplayers'affectandself-ascribedtoughness.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SectionA:Humanities&SocialSciences,2003,63(10-A):3411

[17]DeselmsJL,AltmanJD.ImmediateandProlongedEffectsofVideogameViolence.Journal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2003,33(8):1553~156

[18]FunkJB,BuchmanDD,JenksJ,BechtoldtH.JournalofAppliedDevelopmentalPsychology,2003,24(4):413~437

[19]FlemingMJ,RickwoodDJ.JournalofAppliedSocialPsychology,2001,31(10):2047~2072

[20]GentileDA,LynchPJ,LinderJR,WalshDA.Theeffectsofviolentvideogamehabitsonadolescenthostility,aggressivebehaviors,andschoolperformance.JournalofAdolescence,2004,27:5~22

[21]NorrisK.GenderStereotypes,Aggression,andComputerGames:AnOnlineSurveyofWomen.Cyberpsychology&Behavior,2004,7(6)

[22]Abel-CooperTB.Theassociationbetweenvideogameplaying,religiosity,parentalguidanceandaggression,insixththrougheighthgradestudentsattendingSeventh-DayAdventistSchools.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SectionA:Humanities&SocialSciences,2001,61(10-A):391

[23]FlingS,SmithL,RodriguezT,ThorntonD,AtkinsE,NixonK.Videogames,aggression,andself-esteem:Asurvey.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1992,20:39~46

[24]陈美芬,陈舜蓬.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28(2):458~460

[25]SørensenBH.Onlinegames:scenarioforcommunityandmanifestationofmasculinity.NordicJournalofwomen’sstudy,2003,11(3):

[26]GriffithsMD,DaviesMNO,ChappellD.Onlinecomputergaming:Acomparisonofadolescentandgamers.JournalofAdolescence,2003,27(1):87

[27]GriffithsMD,DaviesMNO,ChappellD.Breakingthestereotype:Thecaseofonlinegaming.Cyberpsychology&Behavior,2004,6(1):

[28]BanduraA.Socialcognitivetheory:anagenticperspective.AnnualReviewofPsychology,2001,52:1~26

[29]BerkowitzL.Someeffectsofthoughtsonantiandprosocialinfluenceofmediaevents:Acognitiveneoassociationanalysis.PsychologicalBulletin,1984,95,410~427.

[30]BerkowitzL.Ontheformationandregulationofangerandaggression.AmericanPsychologist,1990,45:494~503.

[31]BerkowitzL.Aggression:Itscauses,consequences,andcontrol.NewYork:McGraw-Hill,1993.

[32]DillKE,DillJC.Videogameviolence:areviewoftheempiricalliterature.AggressionandViolentBehavior,1998,3(4):407~428

[33]ChambersJH,AscioneFR.Theeffectsofprosocialandaggressivevideogamesonchildren’sdonatingandhelping.JournalofGeneticPsychology,1987,148:499~505.

[34]LeyensJP,PicusS.Identificationwiththewinnerofafightandnamemediation:Theirdifferentialeffectsuponsubsequentaggressivebehavior.BritishJournalofSocialandClinicalPsychology,1973,12:374~377

[35]AndersonCA.Anupdateontheeffectsofplayingviolentvideogames.JournalofAdolescence,2004,27:113~122

ViolentVideoGamesandAggression

ZhengHongming,SunYanjun

(TheDepartmentofPsychology,Capital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037,China)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例(12篇)

    - 阅0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篇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当前,网络文化方兴未艾,为我.....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范例(3篇)

    - 阅0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范文【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活动;不确定因素;风险处理在市场经济中,对于每一个经营者和企业来说,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从其注册.....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