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的发展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篇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当前,网络文化方兴未艾,为我们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提供了新的途径。重视并发挥网络文化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作用,可以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充分重视网络文化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互联网具有开放、迅捷、扁平化等特点。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网络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更迅捷地传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信息。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使党和政府的信息层层下达,使群众的意愿层层上传,信息传播受到一定局限。互联网是分布式结构,依托于互联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信息可以实现全方位、跨时空、多形态的传播。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提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素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观念,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基于资源共享理念而形成的互联网呈扁平化形态,具有内在的平等性。网络文化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广大网民在民主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增强民主意识,提升政治参与能力。再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效率。长期以来,人民群众主要是通过定时定点会议、传递文字材料等途径进行政治参与,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而网上论坛、网上投票、网上调查、手机短信等“在线参与”快捷方便,大大提高了民主参与的效率。
积极探索网络文化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实现途径。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积极探索其实现途径。当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探索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建立社情民意的网络资源库。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愿所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社情民意的网络资源库。网络资源库的建立应定位准确、设计科学,畅通信息采集渠道,及时整理分析信息,以便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建立网络平台。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需要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对相关信息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政治参与的水平。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建立信息的网络平台。平台应以党和政府网站设立的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栏目为主导、以商业网站为补充,同时积极发挥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三是建立网络交互平台。应重点建好两大平台:党和政府与普通群众的交互平台,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与普通党员、群众的交互平台。
努力消除网络文化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消极影响。网络文化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在看到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消极影响。比如,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可能导致民主的非理性,网络传播的盲目性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数字鸿沟可能造成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性,等等。因此,发挥网络文化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当前,需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加强网络立法。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网民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迫切需要网络立法加以规范。我国已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但随着网络发展,这些法律法规的部分条文已显滞后。应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确保网络文化有序发展。二是缩小数字鸿沟。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方面存在差距,造成民主政治参与的不均衡。因此,必须抓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普遍服务政策,普及网络信息技术教育,以缩小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创造机会均等的网络平台。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1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并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对于科学地认识政治文明,自觉地进行政治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目前学术界对政治文明的研究,从整体而言,还是初步的。本文拟对政治文明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以及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政治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自己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文明思想。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将社会生活划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层面,而且明确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并将其作为集权专制的对立面[1]。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提出“文明国家”的命题[2]。后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文明时代的标志、文明社会的概括和文明时代的基础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明确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3]。这些论述,毫无疑问都包括政治文明。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也不可能从学理上对政治文明予以全面的研究,更没有把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因为在他们看来,“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3]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建立在已经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物质文化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经过了过渡时期的社会变革,阶级已经消灭,包括国家在内的政治现象都成为多余的东西。也就是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野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之后,将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而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随之作为国家制度的政治现象也就不存在了,当然也不需要了。恩格斯曾这样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它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4]由此可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并不是要建立新型的政治文明,而是要使政治文明归于消亡。诚然,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到无产阶级的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时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2]他们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认为“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的基础”[5]。公社以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对公职人员实行选举制、撤换制和普通工人工资制,公社是兼顾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并用地方自治代替资产阶级官僚中央集权。这种民主制包括后来恩格斯所论及的“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6]指的都不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但仍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特有现象。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尤其是未看到经济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因而尽管他们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并预测了未来理想社会的某些特征,但是他们不可能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详尽和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况且他们一直认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作为国家的国家等政治文明已经不复存在。列宁也没有使用过政治文明这一概念,然而他对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将民主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文明的认识以及社会文明的结构与相互关系的论述和理论概括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诸如民主、法治等有十分详尽、深入系统的论述外,并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反复强调要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一个时期又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江泽民在2001年1月10日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7]2002年7月16日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强调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8]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9]胡锦涛同志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文中指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自己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新概括。全党同志都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牢牢地把握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这一点把握不好,把握不牢,走偏了方向,不仅政治文明建设很难搞好,而且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害,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二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三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全面加以推进。”[10]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的创立,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主要在于第一次将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十分清楚地界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性质,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联系;阐明了政治文明的属性和政治文明蕴涵的内容及政治文明涉及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和具体原则;明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充分说明了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原则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特别强调了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如此等等,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提出了一系列课题,开辟了诸多研究领域。随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其理论价值和理论意义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就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也正是这三大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虽然马克思在这里并不是分析社会的构成,但上述论断确实蕴涵着这样的思想,那就是文明社会可以划分为三个生活领域,或者说三个系统。与此相对应,人类社会的文明也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种结构形态。人类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什么时候社会就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反之亦然。忽视、偏废了任何一种社会文明的建设,不仅这个社会就会残缺不全,呈畸形态势,制约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便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果断地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带领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共十三大正式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不渝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雄辩地证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使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新和全面的事业,作为实现现代化伟大目标必经阶段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在政治方面,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完善,基层民主更加扩大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健全,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具体的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通过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决策机制,行政管理机制,司法体制,人事制度,推进中国政治的发展,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影响和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真正地发挥其规范和保证作用。因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文明建设中不仅是不可缺失的内容,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政治文明以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广泛地介入和规范社会生活,影响和制约其他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以其自身的权威和能量引导、控制着社会的发展前景。其他文明一旦超出它所允许的范围,政治文明就会予以干预。社会的其他文明建设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它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当然,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它的作用程度又会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的制约和影响。以政治文明的核心——政治制度为例进行分析和考察,就会更加清晰地看到政治文明的独特作用。众所周知,政治制度是在特定社会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规定的或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各种政治主体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维系这种关系而如何组织、分配和行使政治权力的各种原则、方式和程序等强制性规范的总和。它以自己的规范体系规范和调整社会政治系统中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其强制性对全社会提供普遍的约束力。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和社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人民的这种权利是通过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具体政治制度和专门政治制度)来行使、体现和保障的。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不断地满足人们政治参与的愿望和要求,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有助于健全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9]。在决策的难度空前加剧,决策的复杂性、艰巨性日益增加,决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它实际上指导着整个国家的内外行为,规定着整个社会的各种生存方向,牵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决策制度并不是绝对不会出现失误,而是当出现失误时容易得到纠正,不至于出现因决策失误而酿成的政治动荡和整个社会制度的毁灭性灾难。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有助于增强公共权力主体(派生意义而言的)的合法性和政治权威。合法性理论认为,政治权威是指在政治生活中人们公认的威望和所形成的支配力量,它是政治权力具有效能的典型体现。而政治权威的基础是其合法性。也就是说它必须得到公共权力委托者的认同和拥戴。在每一个公民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人人都直接参与各种管理的情况下,究竟谁代表大家行使管理权,就变得相当重要。如果公众对公共权力主体的合法性产生怀疑,产生合法性危机,不仅难以形成实现既定目标的合力,而且有可能使社会分崩离析,陷入混乱之中。而公共权力主体的产生只要依据法定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就会保证公民对权力体系产生认同感,形成坚强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正是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所必需的。坚持和健全各项政治制度,也有利于建立、健全以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的干部人事制度,特别是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作机制,从决策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运作机制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真正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保证党和国家的决策能够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纲领、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无疑会带来国内阶级结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新型组织不断涌现,职业分类与职业活动方式也将进一步加剧,从而使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利益主体逐步多元化和清晰化。这种社会结构带来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可能通过政治主体演变为政治关系。这些关系能否合理、妥善地予以协调和处理,不仅关系到各社会主体的合理定位和潜能的发挥,而且关系到各自利益的满足程度和政局的稳定。因而社会的各种关系能否和谐,各社会主体之间矛盾能否调解,都需要通过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地健全各种缓解矛盾、化解冲突、消除张力的机制和体制,完善协调政治关系有效、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跨越性发展,必将冲破各种时空界限,使国民的眼界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结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都在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当中也蕴含着某些各国都必须承认、维护和促进人类政治发展的共同性标准。在中国国民的眼界不断开阔的同时,他们的民主观念、法治观念、自主意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和发展以及各种制度的演进而不断增强,利益和需要日益向更高层次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开辟各种渠道和途径,不断完善各项民主制度和运行规则,有序地扩大民主,同时也要加强法治建设,根据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在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自由、合理愿望和进取精神的基础上,构筑法律体制,借助于法治使各政治主体的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并通过规范、引导,逐步将法治的规范内化为政治心理,使其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行为更加理性化。实现政治行为既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又有较好的效能,实现与预期效果、宗旨的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所有制结构的重大调整,多种分配形式的实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原有的利益格局通过一系列的调整、转换,变得更加多样化。各种不同利益已经和正在产生碰撞、矛盾,如何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调适社会心理,消除不断积聚的社会张力,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整合,保持社会持续长久的政治稳定,各种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带根本性的。通过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使政治制度具有更加坚实、广泛的阶级基础,以政治制度的巩固和生命力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利益上的重大调整加剧了社会成员对各种利益的追求以及各种态度、情感发生急剧的变化,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日益多元化。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中西思想意识的碰撞,西方发达国家以科学技术发展和资本的全球化活动为基础的高位文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扩张和渗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在此情况下,我们在大量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通过政治文明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政治标准、政治理想、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规范体系和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评判标准,推动全社会形成一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
信息化社会的沓至,明显地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瞬息万变的国际风云,要求每一个政治主体、社会主体有敏锐的反应能力,把握利用每一个时机,以政治的高效能促使广大社会成员政治效能感的增强,这就要求国家、政府和政党具有较高的能力、能量,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这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当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过程。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从学理上讲,任何文明社会都是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的统一体,社会的文明形态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并表现出来。做这样的区分,有利于深化对各种社会文明的认识,把握各自的特征,揭示其规律性。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更多的情况下它们往往互相渗透、彼此依存。特别是到了近现代,政治日益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任何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借助于政治的手段。随着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加快,政治文化日益世俗化,指导或驱动着政治主体的行为;广泛存在着的社会政治心理,日益成为潜在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形势的晴雨表,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难舍难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总目标的一致性,尤其是所面临的任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同一性,使得它们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特别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转化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旦超越具体的界限发展成为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时,那么就必然成为政治问题,往往必须通过政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予以解决。当然政治文明和某些方面问题的落实和解决,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也必须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予以实现。因而刻意地单独强调某一方面的建设是不现实的。当然,三个方面的建设其主次缓急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主要任务的调整而有所侧重,但即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并不意味着舍弃其他方面的建设,在一个社会的全面建设时期更不应该有先后之别。倒是在社会急剧变革的短暂时期或许存在这样的现象。因而从大局出发,在理论上科学认识,在实践上合理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从中国国情出发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是基于对政治文明涵义的科学理解。有关政治文明的涵义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积极政治成果和一定社会阶段上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况。如果这个涵义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有的积极政治成果,那么它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民族和地区,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它必然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蕴涵着某些人类共同追求的积极因素和进步成份,也曾在历史上发挥过一定的作用。或许还有不少内容至今仍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此,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国的国情从性质上分析和把握,它是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从发展的角度看,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个辩证否定过程,这种否定不是割断历史,也不是闭关自守,发展就意味着不断地超越,超越的基础就是继承其科学成果与精义的过程,继承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积极因素、合理内核。同时应该明确,政治文明既然是文明社会的特有现象,而文明社会是与阶级的分野和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因而从本质上讲政治文明无论是哪一种形态,都鲜明地带有那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色彩,任何政治文明都是统治阶级所主导的政治文明,其宗旨是使自己和统治合法化、固定化,超阶级的政治文明是根本不存在的,任何复杂的政治文明都可以通过阶级分析方法予以剖析和说明,抹煞了政治文明的阶级性,也就等于舍弃了政治文明本身,使政治文明说不清、道不明,难以认识和把握其本质。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坚持政治文明建设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懂得,中国的国情从时空上分析,是21世纪的中国。在此背景下从事政治文明建设,绝对不能脱离实际。众所周知,政治文明尽管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但并不是绝对的,政治文明具有社会相关性,它受特定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民族特征的影响,深深地带有民族的鲜明特色。因而在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就是同一阶级内容的政治文明,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各个国家因历史传统、民族特征、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其政治文明也会显示出不同的具体形式,因而各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始终不渝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即使是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也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进行必要的批判和改造,绝不可照抄照搬。
(三)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政治发展都是由建设和改革推动的,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改革和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但政治发展过程都离不开它们的作用。体现在政治领域,那就是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中国的政治发展。至于政治建设方面,多年来更多地强调民主、法治建设等。尽管民主、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毕竟民主与法治并不是政治文明的全部,民主法治建设也并不等于政治文明建设。提出政治文明建设,只是使政治建设更加全面,更具有高度的概括,也更好地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契合。不能以此来否定或取代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当年在提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时,也没有将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的动力仅仅局限于二者的建设上,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十年之后确立的。因而并不意味着因为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便发生发展战略的转移。为了很好地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倒是有必要从理论上搞清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文明建设在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毫无疑问,二者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不同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而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较为丰富,它不仅包括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民主形式的丰富,而且还包括政治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政治行为的不断规范、理性,政治关系的和谐,政治思想观念的创新,法治的健全,管理效率的提高等等内容;政治体制改革的对象是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政治文明建设不仅对既有的政治关系的调整,政治体制的变革,而且要进行创新性建设。二者对于政治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样重要,正如物质文明建设不能取代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互为替代,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政治文明建设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这一强劲动力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3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5,2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3,177-17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7-378,3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74.
[7]人民日报,2002-06-01.
[8]光明日报,2002-07-17.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1篇3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变迁;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056-02
一、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的现状
(一)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
1956年,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abri-alA.Al-mond)发表《比较政治体系》-文,把“政治文化”(politicalcul-ture)纳入政治学的研究范畴。后来,阿尔蒙德和西德尼・维巴(Sid-neyVerba)等对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等五个民主国家进行了大规模跨国调查,并写作了《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书,该书成为比较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1978年,阿尔蒙德和小G宾厄姆・鲍威尔(GBinghamPowell,Jr)出版《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该书对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组成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阿尔蒙德等人在政治文化理论研究方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把政治文化建构成为一种解释政治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分析工具。政治文化就是指人类在政治活动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等精神层而的因素。一方而,政治文化直接表现为这些作为存量的精神层而的因素;另一方而,这些存量的精神层而的因素又会对特定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等产生深刻影响,并由此形成政治文化的传承机制。这样,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政治文化的正向变迁会对政治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变迁与政治发展
中国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整个政治变革的趋势就是君主制度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更是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浓厚的大一统观念和君权思想,这种文化极大地泯灭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白由,使现代政治理念很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内萌发出来。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变迁也有所显现。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必然会对中国政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深化,中国政治发展的积极成果又会反过来巩固政治文化变迁的积极因素,并使之制度化和进一步推动它的变迁。这一关系大致可以表示为:社会进步一文化变迁一政治发展。
二、推动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治文化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的增长,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多数国家都没能做到的。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取得了重大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公民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平等、自由和民主意识逐渐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治文化中自由与民主的倾向成分越来越多。并且,中国人更倾向于追求知识、财富和个人的自我实现;在政治生活中,不再盲目崇拜和绝对服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浪漫与激进的政治心态开始被摒弃,政治稳定已经成为被普遍认同的政治目标,重视秩序成为重要的政治心理。这种注重稳定和重视秩序的理性心理有利于人们摆脱各种非理性观念的束缚,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变化的影响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生活中最基本、最复杂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相比,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一元化的意识形态相结合,把社会成员严格地束缚在简单的身份等级划分之下而缺乏流动机会的社会体制。在这种状态下,国家的力量获得了极大的扩展,社会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几乎不存在了。
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突出了作为公民政治文化主体的公民的地位,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变迁。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新变化,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的改变,并引起政治文化的变迁。在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逐步增强。
(三)社区政治发展的影响
村民自治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兴起的农民实行自治和直接民主的社会实践。实践证明,这一形式顺应了农村社区管理的需要,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一种合适的制度安排。经过村民自治的民主实践,中国农民的主体利益意识逐渐被唤醒,规则意识、协作意识、民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得到了增强。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最初,城市社区建设主要以社区服务为突破口和龙头,然后逐步扩展到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环境和社区治安等方而。随着城市社区政治建设的推进和发展,社区居民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等方而也逐步发生着变化。从目前来看,城市社区建设使民主和法治意识得到增强,对政治主体的认识更趋于客观,对白身权益和政府权力的认识更趋于理性。从而促使政治文化向着理性化和世俗化方向发展,也使他们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民主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对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推动政治体系倾向于民主、开放和透明
政治文化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影响政治输入和政治制度运行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同
时,又被社会成员视为一种权威性的内在力量。当政治文化中理性、民主、包容的因素增多,并成为多数公民的一种心理诉求的时候,其必然会被输入到政治体系之中,政治体系也会逐步吸纳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改造,从而推动政治体系朝着民主、开放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随着中国政治文化转向理性、民主、开放,中国政治体系也越来越多地响应这一要求,并且,这两种转变表现出明显的互动性。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指出: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二)推进中国法治国家建设
法治,即“法律的统治”,是法律制度的一种特殊状态。近代意义的法治原则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法治必须以民主政治为前提,法律要体现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意志;二是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必须服从法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加深和公民意识的提高,中国公民和其他政治主体的法治意识在近30多年中从弱到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通过政治实践和法治实践的具体行动,推进了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
法治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在法治国家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治建设开始迈出重大步伐。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的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200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而落实,作为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而部署。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这标志着中国全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法治意识的提高与法治建设的展开表现出了良好的互动和促进关系。
参考文献: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东方出版社,2008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高校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215-02
随着国际合作的日益密切,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取向也愈发凸显。高校作为思想和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载体,承担着为祖国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为了促进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要求高校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重要的地位,同时积极的营造和建设高校校园文化。
1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1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1)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的校园文化是泛指校园内的一切,比如学术水平及其成果;校园内部的设施建设和校园环境的建设以及校风校纪等各方面。狭义上的校园文化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在被称为“小社会”的大学校园这个组织范围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创造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状态等的总和。(2)校园文化的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能够在大学生身上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同时也能反映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反映科技变革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内校园文化带来的影响。高校校园不仅能够传播优秀的历史文化,而且也是创造和孕育新文化的“家园”。在目前快速和相互融合的社会发展潮流下,高校校园内不仅拥有传统的历史文化,而且会吸收来自国外的文化,并且能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校园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吸收,借鉴,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对于那些优秀的文化采取吸收,继承的态度;对那些落后消极的文化采取的是摒弃的态度。校园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来自不同的地域的文化和人文风貌在相互融合与碰撞中形成新的文化。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主要以人为教育对象,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一项实践活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这个特定环境下的具体化,在其形成中有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具备了自身的独特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坚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坚持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为主线,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还有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针对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之梦的实践者。
1.3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存在于高校校园这个特定社会组织中,都离不开校园这个大环境。在校园文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中大学校园、师生都是必不可少的参与主体。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原因是校园文化中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各个要素。(2)校园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正确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渗入到学生的价值观中。校园文化本身具有很好的导向、凝聚和约束功能。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就能发挥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3)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涉及到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等很多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又与校园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工作就要准确而且正确的把握时展趋势。(4)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导向。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建设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社会发展的多样性给学生带来了多样性的冲击,其中可能会有错误和消极的思想,所以必须保持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上的一致。(5)二者相互补充发展。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存在于高校校园内,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发展,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积极健康发展。
2基于校园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存在受教育者对理论学习应该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认识不足,而且学习的动机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很扎实,但是缺乏实践经验,主要是由于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两耳不闻窗外事,认为实践是以后进入社会后的事情,在学校期间主要是学习,一味的只是关心成绩和排名,忽略实践的重要性;还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想要通过社会实践得到锻炼,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但由于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能力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还有待改善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够完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动态想贴近。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实际的基层工作经验,一般都是直接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就是学校大多没有给教师提供一个高效的工作交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者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更新速度慢,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大学生思想处于活跃期,学生大都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接触的知识面又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相当一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知识及经验也不足,不能根据大学生的活动和行为来进行正确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2.2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的问题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在校园中并没有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统一;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约束功能不强,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约束主要体现在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约束和调节。而约束中存在的问题是约束方式单一,只是通过学校规章制度约束学生,还有规章制度的宣传与执行工作不到位,没有落到实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蕴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能够激励教师积极的进取精神,职业责任感。在激励作用中存在的问题是物质激励和竞争性激励没有普及,激励作用落不到实处;校园文化的创新功能弱化,大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校园文化内没有新的内容融入,很难发挥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2.3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校园文化自身建设存在不足。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物质建设而忽略了精神和制度层面的文化建设;课外文化活动层次不高,课外活动举办的原因主要是对课堂教育进行补充,使大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但是目前大学生举办的课外活动大多较肤浅,可学习性作用不强,从而影响了校园文化的整体水平。(2)对校园文化的管理存在问题。高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只是简单的认为就是要举办大量的课外活动,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很难形成符合大学校园主流的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做好系统的谋划工作,对校园文化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发展不利;高校中缺少专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部门,无法对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3)外部环境对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3基于校园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3.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校园文化的传承性,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内涵;加强校园文化的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创新;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有效性,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多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克服校园文化中的消极影响因素,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2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自身发展要求,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为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将文化育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中,在目标的指导下要做到将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落实;
3.3发挥文化激励作用,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动力
采取行动将大学生组织起来参加活动,唤起学生参加活动的动力,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给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动力,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需要;只有在满足校园文化参与者的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给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
3.4做好文化建设保障,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加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投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加强校园管理制度建设,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专业保障,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的促进校园文化的创新,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要积极的发挥校园文化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二者共同存在于校园文化这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相互补充又更加有效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赫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关系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7(15):55-57.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政治发展;文化;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065-02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何延续民族的血脉并为之补充新鲜的血液,维护并建设好人民的精神家园,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这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其实质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前进,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文化的发展。
一、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性
文化(狭义上的理解:精神文化)是由特定的符号组成传达的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各种观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包括科学、技术、教育等智力因素也包含思想、信念、价值观等精神因素。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既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也对其产生反作用。
第一,文化指引政治发展的方向。
从结构层次来看,文化包括风俗习惯、行为模式、道德风尚等社会心理层面;法律、艺术、宗教、思想、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等观念层次。对政治发展起导航作用就是包含其中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的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党和人民作出这样的选择不是突发奇想的结果,而是在长期奋斗中发现马克思主义思想这笔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并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将之发扬光大,从而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教育人民,唤起了人们的觉醒和思想解放,从而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和丰富的创造力。取得革命胜利的中国人民发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强大的动力,继续把它作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并且将它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都表明正确的指导思想不仅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而且能够激发强大的创造力。
第二,文化为政治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确保政治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其主要表现为:首先,文化为政治发展的经济基础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经济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政治发展寸步难行。文化因强大的教化塑造、引导调节、社会传承和整合功能,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科学技术等智力支持,而且能够振奋民族的精神面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意志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文化为政治发展提供直接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不仅通过教育和科学为政治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等直接智力保障,而且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三,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作为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主要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和政治价值取向(主要包括政治动机、政治信念、政治理想、政治评价标准等)的总和。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政治文化直接指导政治行为。政治文化规定了人们的政治倾向,成为一种内化了的政治行为规范,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方式。其次,政治文化决定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模式。综观世界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政治革命往往是跟随着政治文化的革新到来的,欧洲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带来了欧洲革命浪潮,我国的新文化运动则带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政治发展的实践也受政治文化的影响。政策的制定、政策的贯彻与执行、政治制度改革都受到政治文化的极大影响。
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文化保障机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建设发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其中文化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但是,我们同时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文化的潜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且一些旧的消极的文化痼弊以及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消极的文化因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还需要在文化机制方面下工夫。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条件;民主;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是在长期的政治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影响整个民族和社会的较为稳定政治倾向和政治心理积淀,是一种“隐性的政治制度”,它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历史和现实。党的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良好的政治文化要先行,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的尊严与价值充分凸显的政治文化,有利于改变传统政治倾向,积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塑造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通过分析和评价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作用和现状,了解什么是和谐社会条件的政治文化,对于怎样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这种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一、建设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文化的重要性
(一)顺应社会转型期政治发展要求,促进民主政治生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近三十年改革发展,与计划经济年代相联系的政治体制已有不少变化。时至今日,新的体制正在成长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已经成型,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化出了较多的利益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一些新兴社会阶层已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话语权。而对于传统的工人农民群体来说,他们期望党和政府加大力度促进社会公平,这种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自然也在情理中。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政治领域的改革变得既迫切又敏感。以和谐社会为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化解民主和稳定悖论找到了答案,因为它善于根据中国实际,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务实理性冷静的思考。这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人们认同新的政治规则,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作为一个“隐性的政治制度”。反映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更多地体现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体制内表达利益诉求,使社会民主生活畅通,破除对西方民主的盲目崇拜,引导社会各阶层在民主法治规则中生活。
(二)撇开左的右的干扰,形成理性认同改革发展的政治氛围
我们知道,政治改革最根本的东西首先就是实现观念形态的变革,有了这个前提,才会有助于人们从僵化的意识形态枷锁中解放出来,破除旧有的体制阻碍,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新的思想僵化。以和谐社会为追求的社会政治文化,作为一种良性的政治文化,可以创造出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促进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作为面向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有助于及时直面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地做出正确的理论阐释,引导公众舆论,引领话语主导权,及时疏导人们的思想问题,澄清了对改革开放的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这样的政治文化对大部分阶层的人来说,能够理性看待改革,对改革充满信心,即使是在利益调整的时期,对改革也有一个比较理性的看法而不是简单否定了事。对于改革中局部利益调整,有一个较为平和的心理承受力,而不是简单诉诸于抵制和否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产物,政治改革的推行,执政党要形成一个善于开拓创新的领导集体,政府和人民要有来自改革思想的长期“熏陶”,形成较为认同的心理。在行动层面上,除中央外,要有来自地方和基层的领导层的支持,特别是广大民众的有力支持,改革才能成功。我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三)塑造新型的“政治人”,培育公民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在于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大力培育与传播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强化公民意识和公民社会的构建,培养出大批具有现代政治素质、脱离封建专制文化影响的现代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实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建设型执政党和参政党;受到法治约束和较强民意监督的民主共和政府;宪法和法律权威成为政府与人民的共同价值等等。在现阶段,特别是理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人民,党、人大与一府两院之间的关系等等。可以说,如果这些思想观念在国民中,在执政党与政府中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立个性的现代公民是否得到健康成长。在当前,民主法治意识的培育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官德培养,对于广大公民的平等、民主、守法、独立的人格意识的政治社会化起着积极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民主法治社会的生成,固然离不开政治变革,甚至激进的流血政治;但民主法治社会的发展,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宽松稳定的条件下长成。新型的政治人,除了精英人物外,大量有民主政治意识的公民的培养与成长,需要和平环境和良好政治文化的长期熏陶才行,毕竟革命是非常态的,建设和发展才是比较常态的东西。
二、如何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政治文化
(一)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全民族前进发展的的主流价值,政治文化的内涵也包含其中,基本特征是它受到党和人民认可,基本上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的内容。以人民当家作主,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于整合思想,凝聚民心具有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兴的、促进我们这个民族开拓创新的精神支柱。它包含着与时俱进的、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成分,通过它,可以从不同方面理解到共产党人和亿万群众变革中国社会,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的雄心壮志和务实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这样的核心价值观在政治领域必然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继续中国化,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我们的执政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合乎实际,拥有更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对社会各阶层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而能够凝聚各阶层人心、增进构建和谐社会共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让民主法治这些东西有大的发展。
(二)加强民主法治的建设
民主和法治两者的结合所带来的社会结构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这个政治目标做过不懈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政治成就同经济改革取得的成就相比还有许多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理顺党政关系,依法治国,破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上已取得不少成绩,我们的政治体制朝着民主法治方向前进,今天的领导集体和青年一代的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由于种种原因,社会生活中的子民顺民意识、等级特权意识、家长制作风还有较大影响,从各方面阻碍着民主法制意识的实践与成长。究其根源,还是传统的专制主义皇权政治文化作祟,因此普及法治理念、树立宪法神圣、依法行政、强化司法监督这些现代政治文明理念还有好长得路要走,更不用说在这之前有相应的政治改革像理顺党政关系、政企关系、党群关系等。考虑到这些,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超越现实条件,想在短短的几年间,变得高度民主,在中国,这种急躁的情绪只会引起动乱和倒退。由于中国的国情要复杂和特殊得多,面对经验教训,我们在政治改革时要谨慎理智。
(三)理顺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篇7
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人们也逐渐重视起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因此各高校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到文化发展与思政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深入钻研与探索,积极营造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文化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文化自觉与含量,在实践教育中全面发掘学生的文化潜能,进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也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弘扬。
1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当前,在很多高校思政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到都忽视了其文化育人的功能,通常只是通过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以及一些简单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和发学生的文化与道德素养。思政课与相应的教学活动虽然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但是由于其属于显性教育活动,因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文化具有感染性、渗透性和多样性等优势,可将原本枯燥、抽象的思政教育内容转化的更加形象化与艺术化,进而使大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快速、容易,也使学生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与发展,也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各高校思政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采用文化育人的措施,进而有效弥补传统显性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1]。
二是,能够充分地满足建设文化强国的实际需要。文化发展视域下,强调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大学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推动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能够为祖国建设与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科学人才,而针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现状正是需要这样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其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我国社会文化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政教育文化育人过程中,在不断消费文化的前提下,也在积极的生产文化,在生产科学、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创新文化,进而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2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措施
一是,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守。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促进全面团结一致的重要思想基础,而作为未来社会建设与党的接班人,大学生应将其作为重要的思想支柱,并一直坚守下去,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这也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应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将社会注意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利用相应的哲学、科学促进社会文化环境得到不断优化,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分析和引导社会思潮,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体系的地位得到有效巩固。同时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弘扬、培育和凝练,还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与政治方向。
二是,创新、发掘我国大学优秀文化。大学在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使传承、创新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阵地,具有积极的教化作用,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思政教育文化高地,在不断消费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地生产文化,积极传承文化的同时还应该试着创造优秀文化。各高校只有不断引领与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能够充分满足高校广大师生不同阶段对文化的实际需求。对大学文化的发掘、创新,主要可以从网络、制度、艺术和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还要充分重视起对大学精神的弘扬、培育和凝练[2]。
三是,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在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形态也不断以各类方式进行渗透于传播,并且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生活理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也逐渐成为了思政教育文化高地构建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想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弘扬,大学生思政教育应从我国传统文化出发,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外文化优劣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创新思维与能力,进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多大学生的接受与认可,并积极的传承、弘扬,最终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是,构建优化、净化的大学文化环境。对大学文化环境的优化与净化主要可以从方面入手,也就是文化软环境与硬环境,这两方面在发展中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应尽量做到统筹兼顾,全面优化。艺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房屋建筑,以及一些自然和人文景观都属于学校的文化软硬环境。其布局与风格等方面都蕴含着相应的文化内涵,进而实现物质与精神有机融合的目的,也能够使硬环境在与人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而学习、校风,以及舆论氛围与网络文化等方面作为大学生精神的重要载体都属于文化软环境[3]。其建设质量的高低对大学生教育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为了不断提高其环境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对大学生文化软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并不断增强宣传力度,进而使大学生能够拥有更多获取和创新大学文化的途径与平台,充分满足大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精神文化需求。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篇8
[关键词]政治制度;文化软实力;关系;启示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129-02
1政治制度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软权力再思索》中,奈指出:“一个国家的软权力资源由三部分构成,对他国有吸引力的文化、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能得到遵循的政治价值观、被视为合法和享有道德权威的外交政策。”文化不仅本身是重要的软实力,而且往往构成了同样体现软实力的政治价值和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政治制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了重要的软实力资源。
政治制度对文化软实力的产生有重大影响。文化软实力的产生必然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国家的政治建制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有序。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内部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国家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政治制度对一国政治稳定极其重要,而强大而完善的政治建制必然受到国际的关注。这个关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国产生了影响力,就是文化软实力产生的过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仅带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国内社会稳定有序,中国政治制度的成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
政治制度对文化软实力的发挥也有重大影响。软实力是一种“能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它强调与人合作而不是强迫人们服从你的意志”。文化软实力作用的发挥来自于其自身所产生吸引力,表现在他人愿意模仿和景仰。政治制度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其所体现出来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能产生软实力效应。完善的政治制度对内能产生凝聚力,对外能产生吸引力。强有力的政治制度对内产生的凝聚力能将分散的力量整合,发挥巨大的整体功能,还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成员的团结,减少和消除不健康的分裂和冲突。其对外所产生的吸引力更能使该国提升国际地位,增强国际话语权,并获得他国的默许和效仿。
政治制度对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也能产生促进作用。软实力与硬实力是实力的两个方面,软实力和硬实力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硬实力带动软实力的发展,软实力促进硬实力的提升。一方面,政治制度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提出全新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观,不断推进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适应社会需要的政治制度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有序进行,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硬实力的发展。而一国成功的经济必然是其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样,政治制度就间接地促进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2文化软实力对政治制度发展的作用
文化软实力在行为层面体现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体现为国家或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外部体现为渗透力、说服力和吸引力。“如果该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则其他国家更愿意追随其左右”。文化软实力对政治制度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在政治制度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内,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政治制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诸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也有利于政治制度功能的发挥。如通过整合各行为主体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有利于统一人民的价值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的提供,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带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上诸多文化因素的发展不仅能推动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而且能增强一国政治制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推动政治制度改革和创新。文化是政治制度的背景和框架,文化的变化必然导致相应政治制度的变革。一方面,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伴随着先进政治文化的挖掘,公民政治素质、政治情感和政治意识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政治制度的改革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理解,从而减少其改革的阻力。另一方面,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创新,从而制定符合政治实际的更先进的政治制度。
对外,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政治制度对他国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来源于政治制度所体现的先进理念、价值观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国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稳定从一个方面体现该国完善的政治制度,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所带来的本国文化的对外传输和他国对本国文化的追捧则更能直接推动一国政治制度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增强。一国政治制度的理念和价值观是隐含于该国的文化之中,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治等软实力资源都以文化为载体。文化的吸引力增强后,在通过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本国的政治制度也内含于其中向外传播。先进的政治制度在国际上能得到广泛关注,得到他国的学习和效仿,在国际议程和规则的设置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并具备更强的说服力。
3政治制度与文化软实力相互作用关系对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启示
(1)政治制度与文化的适应性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政治制度是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与政治文化既相互联系也相互作用。文化以制度为载体,制度的确立以一定的文化为背景。任何社会成功的政治发展,均不能脱离于扎根其中的政治文化背景。脱离开本国文化探寻政治发展的出路,设计政治制度,结果往往与政治发展的初衷相违背。以民主制度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民主制度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引进,但这一制度并没有为这些国家带来稳定、民主与法治。反而造成了他们的政治不稳定、生活贫困。究其原因,制度与文化的不相适应是造成这些国家制度引进失败的关键。因此,我国政治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制度建设与文化背景的适应和统一。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政治制度只有与文化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加强我国政治制度改革和创新。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有利于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又进一步推进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政治制度是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与政治文化既相互联系也相互作用。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改革能带来全新的价值理念从而丰富政治文化系统。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政治制度改革和创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历史性地提出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不相适应,与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不相适应。究其原因,制度的僵硬是阻碍文化发展的症结所在。因此,我国要加强政治制度改革和创新,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营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首先,要革新政治制度制定者的政治理念,打破当前政治制度运作严重的官本位思想,树立民主、科学、法制的政治制度理念。其次,积极推进我国政治文化建设,挖掘先进的政治文化资源,为文化软实力发展吸收更先进的价值理念。
(3)政治文化制度化。政治制度是政治文化中制度化的部分。制度化是指从非政治约束向正式规则的转化与过渡,尤其是用书面语言写定这些规则从而使之成为一种法律规则或正式约束的过程与实践。政治文化是政治制度发展的精神动力,政治制度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才能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通过政治文化制度化可以提高政治制度改革的效率。一国的政治文化背景既可以成为政治稳定的保障,同时也是政治创新和制度改革的阻力。制度化的政治文化具有强制性、直接性和可操作性。政治文化制度化后,可以借助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制度的实施,并且具有明确的规范性,使人的活动处于一定制度的范围内。
(4)全面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我国政治制度的魅力。软实力和硬实力都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奈看来,一国要达到其政治目的,仅仅依靠硬实力或软实力都是错误的,把二者有效统一起来的能力才可以成为全能实力。因此,一国在进行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建设时不可偏废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能从多方面促进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全面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政治制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3]约瑟夫•奈.软权力再思索[J].国外社会科学,2006(4):90.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校园亚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汲取知识和追求人生价值的圣地,在一届届学生的不断追求中,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校园主流文化,它是大学校园中主流价值精神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大环境在信息化的今天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种在学生群体中自发产生、真实表现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文化——校园亚文化迅速产生并发展起来。和校园主流文化一样,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有效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校园亚文化却有意或是无意地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忽视。因此,关注和研究校园亚文化,有利于真实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发展状况,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校园亚文化的特点
高校的校园亚文化是大学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其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总概括,体现了大学生对社会和自身价值观的思考,是大学生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会产生出不同形式的高校校园亚文化。比如,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大学生以穿中山装为主的校园服饰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80年代产生了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崇拜热潮;随着我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90年代以后产生了互相攀比、追求享受的享乐文化;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学生网民的数量增长很快,由此产生了校园网络亚文化。由此可见,高校校园亚文化总是随着社会文化及校园主流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种动态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二)自发性。
由于现在的大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渠道很宽,不像以前那样完全相信老师和书本,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校园亚文化的产生不是由外在的压力或经过事先策划、组织、倡导而形成的,是社会和大学生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是自发形成的,有着明显的自发性。
(三)创造性。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思想比较自由开放,思维活跃,自我创新的意识比较强,他们渴望被他人承认和接受,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因此,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来引起更多人的注意。校园亚文化是在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大学环境基础上真实并及时反映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所体现的价值体系被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或者其他人群所接受,一个新的亚文化群体也就随之而形成。因此,伴随着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变化,校园亚文化会呈现出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四)可塑性。
校园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以大学生为主体而自发形成的,是一种动态文化。在校园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对亚文化具有主导性,其心理特点、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决定了校园亚文化的价值体系。同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是随着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变化的,也是随着自身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变化的,他们很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思想观念的影响。随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逐渐趋向于理性和成熟,将会推动校园亚文化的良性发展。我们在看到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同时,要通过积极、正确的引导,把校园亚文化的发展引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发展校园亚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大学生为对象,做大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它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大力发展校园亚文化,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校园亚文化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多样化。
校园亚文化可以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支配和调动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校园亚文化,有利于形成一个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现代高等教育管理要求的校园亚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一定文化依托和文化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健康的校园亚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形成的,通过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等的影响,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其传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校园亚文化形成的同时大学生也会认同这种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校园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校园亚文化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其中健康的校园亚文化符合社会的主流文化,其中包含的文化要素和信息可以渗透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可以加深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识。在健康校园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学生可以逐步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文化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
(三)校园亚文化可以有效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高校校园亚文化是一种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亚文化,能够非常直接地体现出大学生对社会状况的反映,能够代表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并且会随着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关注重点的改变而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前提下才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否则,将会事倍功半,降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甚至可能还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通过校园亚文化来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四)校园亚文化促使大学生身心平衡发展。
由于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越压越多,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宣泄,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者心理问题。校园亚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形成的动态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姿态和表现形式,为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提供了一个宣泄和展示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园亚文化展示其全部感情,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可以满足有着不同经历、不同问题的学生群体的各自需要,自由地进行娱乐和消遣活动,调剂紧张的生活,回归一个真实的自我,促进身心的平衡发展。在娱乐中陶冶性情,调剂紧张的生活,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促进身心的平衡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校园亚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我们应该借助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因素,规避其不利因素,采取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思想的主导地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学和学生活动中大力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的培育健康的大学校园亚文化,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关注大学校园亚文化入手,削弱不健康校园亚文化的影响力,促进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大学校园内的发展和壮大,巩固和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二)引导校园亚文化健康发展。
充分利用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优秀榜样的精神融入校园亚文化的发展中,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自身身心健康的正确的价值观。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他们自然会向健康的校园亚文化靠拢,健康的校园亚文化将会进一步壮大,进而弘扬和发展健康的校园亚文化。另外,改变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和枯燥抽象的现象,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多渠道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从大学生关心和关注的话题入手,用大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引导,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在兴趣盎然和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引导校园亚文化的健康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
(三)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很多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与分析社会不良现象,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使大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要及时给予疏导和教育。通过大学校园师生的共同努力,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亚文化环境,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赖焱烽,等.校园亚文化.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视角[J].南方论坛,2006,(12).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张耀灿,郑咏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姜春舟等.校园亚文化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7):44.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自俄罗斯启动民主化改革以来,其政治发展进程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公民文化的构建对于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完善及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俄罗斯目前带有权威主义色彩的政治现状,无疑对其构建公民文化提出了挑战。
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自建立“超级总统制”以来一直受困于一些制度设计等结构性难题,导致其政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权威主义”的转向。这一转向尽管在破解俄罗斯目前的改革困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使俄罗斯的政治发展陷人了困境。而公民文化在为现有的政治制度提供必要的和良性的民意认同的同时,又天然地包含了一种继续推进俄罗斯政治体制发展的要求。因此,构建公民文化是俄罗斯走出其政治发展困境的可行之路。
一、公民文化与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创建和运行
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首先体现在政治制度的创建与运行,然而新的政治制度在创建与运行过程中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政治文化或者说公民文化的构建。作为政治发展的核心内容,二者是既有区别又相辅相成的。区别在于:政治制度的变迁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刚性的,是政治发展过程中最直接、最具体的判断因素;而公民文化的变迁是内在的、本质的、柔性的,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相对隐性的判断因素,但却是决定政治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性要素;民主的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发展过程中最直接的成果,可以为参与型公民文化的构建提供推动力;而参与型公民文化的构建,同样有利于民主政治制度运行机制的完善,有利于臣民向公民的转变,对民主成果的巩固将起到最重要的保障作用。
以俄罗斯的民主化改革为例。首先,摧毁一个政治制度是从政治文化的变迁,即公民对于现有政治制度认知的转变开始的。苏联时期,由于国家秩序一直是处于一种低层次的有序状态,集权、僵化、低效一直是描述苏联体制的修饰语,这一方面导致了俄罗斯人对苏联时期的政治制度产生疏离感,甚至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认为国内一切危机都是苏联制度造成的,尽快打碎这一制度成为俄罗斯人的普遍愿望;另一方面,俄罗斯人非常向往西方的民主制度,普遍认为只要在俄罗斯实行了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这种政治认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及俄罗斯民主化进程的开启。其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的创建与运行不能逾越其所根植的政治文化土壤。新的政治制度从建立到运行,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至少需要有一个适宜的运行环境。由于俄罗斯人只是把民主当做解决俄罗斯面临的各种危机的灵丹妙药,一旦这种渴望落空后,人们对民主的态度就会心灰意冷,其政治发展就会出现向权威主义回归的迹象。例如在叶利钦执政时期,由于“休克疗法”的失败,俄罗斯人对民主的热情急转直下。1994年,詹姆斯·亚历山大在对俄罗斯两个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尽管大部分被调查者希望议会能够更加规范化,但是由于对议会的失望,人们已经更加倾向于对强势领导、总统权威、个人权威的支持,议会中的反对党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因此,在目前的俄罗斯还不可能建立像美国那样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所以说,“超级总统制”是俄罗斯深厚的传统政治文化底蕴与西方民主思想融合的时代产儿。
可见,从旧制度的瓦解到民主制度的创建与完善的发展程度是与俄罗斯公民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而在公民文化构建过程中,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遭遇严重的社会危机时,这种传统政治文化甚至会占据公民思想的主流。因此,要巩固政治发展的成果,构建民主的政治文化,从而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二、公民文化与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专制主义色彩浓厚,与之相对应的是“臣民文化”。由于历史的惯性作用,在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进程中,两种文化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这对于培养和提高俄罗斯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树立服从合法权威、遵守法律的意识,以及培养尊重和容忍不同意见的精神构成了巨大挑战。考虑到俄罗斯精英政治的特点,构建符合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兼有时代性和现代性的公民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必须面对和回应的重要课题。
俄罗斯历经几百年的专制统治,在民众中形成了崇尚权威和被动接受专制政治的思维习惯,恰达耶夫说:“俄国人民从来都只将政权视为严厉程度不同的家庭权威,任何一个君主,无论他是怎样的,对于人民来说都是一位父亲”。这生动地体现了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家长制特征,臣民们对“父亲”的崇拜与依赖溢于言表。此外,受东正教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弥赛亚精神、强大帝国心理在俄民众中盛行,集体主义、极端主义、平等主义构成了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涵,表现出典型的依附性。这种依附型的政治文化在俄罗斯人的行为中表现为缺乏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似乎天生与公民生活相抵触,社团生活也不成熟。俄罗斯民意基金会于2001年6月对1.5万名俄罗斯居民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73%的公民不愿意为任何公共组织工作,只有巧%的人愿意为公共组织工作;80%一90%的俄罗斯人不愿参加任何志愿性组织。俄罗斯人参与公共组织的人数很少,大约仅占人口总数的5%。由此可见,俄罗斯人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公民意识较缺乏。用科尔顿的话来说,“历史使俄罗斯人先天地倾向于不信任,禁欲主义地接受政府所做的一切而不是信心十足地影响它”。这导致诚信、守法、宽容等公民社会的积极品质难以成为俄传统政治文化作用下的社会基质。
因此,俄罗斯要实现政治发展,首先应解决其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即要完成构建民主的政治文化的任务。而传统的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即体现为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转化。
公民文化,尤其是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发育与运行,而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是推动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因为这种参与有利于公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这不仅能够保证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公民只有通过积极地参与国家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断促进国家的政治向前发展。因此,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经历过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时代的国家来说,通过构建公民文化来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进而培植一个发达的公民社会,最终实现政治发展,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三、俄罗斯的政治精英集团与公民文化的建构
去除经济的、文化的以及一些外部力量条件,在发展中国家,精英的互动和领袖的推动通常会成为推进其政治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民主政治是一场由国家和公民社会中的少数精英参与其中的博弈”。例茹,在民主改革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民主思想的启蒙,一般都要由一个国家中思想最先进的群体—新政治精英来完成,并由他们来主导民主化开启的进程。在民主改革的第二阶段,即决定阶段,各种势力,包括新政治精英与旧政治精英之间围绕着政治游戏、民主规则的设计与制订,通过互动、博弈、妥协最终决定政治发展的方向。其中精英们根据利益取向,一般会被划分为执政派与反对派,保守派与改革派,温和派与激进派。当民主化进程进人第三阶段,即适应阶段时,针对重新构建的民主制度等各方势力已基本形成认同,政治精英之间的互动则多数以妥协为主了。在这一阶段,推动国家政治发展的重担就落到了广大的公民身上,因此一个健康的公民文化能否形成,将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发展起着最重要的推动作用。
历史证明,俄罗斯的政治发展进程从开端到目前的整个过程就是在政治精英引导下的自上而下的转变过程。“对俄罗斯而言,当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政府政策选择不再为以民主化为中心的政治转型提供资源的时候,社会精英及其行为便成了政治转型成败的关键”。从1985-1991年的准备阶段或者叫民主启蒙阶段,到1991-1993年的决定阶段,即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阶段,再到1993年至今的权威主义转向阶段,无论是民主理论与改革思想的准备,还是具体过程的操作都是在苏联的旧政治精英和独立后俄罗斯新政治精英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的民主化改革主要是由俄罗斯政治精英推进的。然而,在精英主导下,如何发展自己的公民社会,将决定俄罗斯未来政治发展的动力与方向。
目前,俄罗斯的公民社会在整个政治转型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承受的弱势地位,因此,公民社会要取得发展就不得不取决于政治精英的偏好选择。如果政治精英对于建设民主国家的意识不强烈、意志不坚决,那么公民社会在俄罗斯的发展至少不会在短期内得到国家的支持,甚至会遭到挤压而逐渐萎缩。叶利钦执政时期,政治精英关注更多的是任期、政府和立法机构等事关自身权力的问题,对构建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以及培育公共性活动组织,乃至于政党的发展基本上没有给予关注。普京执政后,认识到公民社会不仅仅是对于民主,而且对于俄罗斯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便采取了一系列发展俄罗斯公民社会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普京对于发展公民社会所做的努力,似乎证明了俄罗斯政治精英已经意识到,现代民主政治是广大民众的实践,而不可能是少数政治精英的一相情愿。因为从一个社会结构变迁到另一个社会结构,必须要经过人的主观活动才能形成习惯,进而是自觉,并最终形成文化。而构建参与型公民文化正是发展中国家巩固民主成果,实现其政治发展的关键一环。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篇11
一
关于“文明”的概念,西方大多数进步思想家和学者是从“进步的文化”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和使用的。美国着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摩尔根认为“文明”是特指与蒙昧社会和野蛮相区别的历史阶段,是反映历史(文化)进步的状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指出:“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由分工而产生的个人之间的交换,以及把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的商品生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0页。)显然,政治文明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伴随着人类历史(文化)的进步,国家的产生和民族的形成而产生的,是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政治文明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与社会公共权力相关联的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权利、政治制度和体制、政治文化和理念、政治运行规则和政治行为互相作用、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彼此沟通和协调发展的统一体,是政治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政治智慧的运用艺术,是人们改造世界所获得政治成果和政治发展和进步状态的总和,是人类解放的实现程度的体现。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传统各有特色且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政治文明不可能是一种模式,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和不断演进的。
事实上,人类开始他们的政治生活以来,就不断探求政治生活的奥秘及其本质,思索人类和政治共同体的关系,设计符合人类本性的政治生活模式,追求和谐、美好的政治生活。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是与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人类越发展,社会越发展,政治文明发展的程度就越高。人类政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是在人类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
政治文明是社会进步生生不息的过程,它依据一定的条件而产生,又依据一定的条件而发生改变,旧的文明衰落了,新的文明又产生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由此推动政治文明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不断发展,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任何政治文明都不是抽象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政治文明形态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过程。不同的社会形态产生了不同的政治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穿越了悠久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古代文明,经由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进入当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
二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人类一切政治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形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形态,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从政治文明的国家制度形态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否定了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使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上升到了统治阶级的地位,使人类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推进到了更高层次。政治制度是政治生活有序运作的构架机制,体现为各种政治要素的内容及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及其原则的法定性、制度性规定。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府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组织和活动。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代表机关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这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35页。)“使全体居民群众真正平等地、真正普遍地参与一切国家事务”。(注:《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4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所共同享受的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因此,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高度民主。
******同志指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党的有效领导保证了人民民主的正确方向和有效性;人民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社会本质;依法治国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为主体的民主政体,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和民主权利的根本手段。这三者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框架,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与本质。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外在表现和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的具体化。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具体体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一国两制”等。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有效运行的政治体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与本质。
第二,绝大多数人享有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内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需要从国家形态加以分析,还应从公民形态来进行考察。这是因为人类的存在,一是作为个人的人存在,二是作为社会共同体的类的存在。人类政治生活可以分为国家形态和公民形态两个层面。从公民形态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否定了政治生活中少数人垄断和享有政治权利,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真正享有政治权利,实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政治权利意味着社会成员政治自由,表明的是公民作为政治价值的主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主体性扩展到了大多数社会成员,依法治国并充分保障人民的权利与基本自由的实现。
最广大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内容,体现着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以及人们从事政治活动和承担政治义务的范围、内容和方式。政治生活以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性的完善为最终目标。人类社会政治权利是随着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和政治权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成员享有自由权、平等权和民主权,直接参加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和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来参与分配利益的权利和决定资源增益的权利,可以通过政治生活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通过选举权来选择公共权力行使者;通过代议制等形式来行使制宪权、修宪权和普通法律创制权;通过被选举权、任命等形式行使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不限于对公共事务的决定,还直接参与国家权力的运用和对公共事务的处理,以及获得政治生活信息的权利等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确认最广大人民的政治主体地位,而且以健全的政治运行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实现,保障****的充分实现。日益完善的政治利益的表达机制、政治信息的传递机制、政治决策的参与机制、政治权利的实现与保护机制、政治利益整合机制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形态。
人类政治权利的不断拓展和丰富的过程,是政治文明内容不断拓展从而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从早期人们参加议事等简单权利,扩展到今天以公共事务决定权、担任国家公职权、对政治权力的监督制约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治权利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权利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量上的增加,而且体现在功能上的深化,使社会成员对政治生活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成员在政治中的自主程度的提高。政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内容将越来越丰富,实效性也越来越提高。
第三,先进的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底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需要从国家制度形态和公民权利的法律形态来考察,而且还需要从文化价值形态加以透视和考察,这是因为任何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都是与文化价值不可分割的。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视野需要超越制度和法律范畴的局限,向其背后更深的文化价值层次拓展。从政治文明的文化价值形态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否定了那种崇尚强权、表现剥削、张扬两极分化的政治理念,主张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的价值倾向,使人类政治文明的价值选择,趋向了表现社会进步和时代要求的道路。先进的政治文化集一切优秀历史文化之大成,是时代精神的升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反映了人类政治生活方式演进的趋势。先进的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底蕴。
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或“主观心理因素的聚合”,“它包括一国居民中当时所盛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技能”,(注:[美]加而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鲍威尔着:《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如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民族的政治心理、人民的基本价值观等。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的主观领域,它规范政治制度,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是内化了政治行为规范,是一种无形的政治力量。政治文化包括认识性成份、政治情感性成份、政治价值性成份和政治理想性成份,由它们聚成一个整体,构成政治文明的底蕴。政治文化,又表现为显性的思想形态,即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是一个长期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政治思维传统的继承性。其中的优秀成果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到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到邓小平的《邓小平文选》、******的《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理论成果和精髓。
政治文化体现的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是特定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都会分别形成各自独特的政治理念。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先进文化具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和任务。在当代中国,先进的政治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指导,渊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凝聚和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
先进的政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内在统一,蕴含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理想、信念、价值观和现代观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民主集中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主张社会公正、共同富裕;以人民为本位,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政治权利的实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培育“四有公民”,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倡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开拓、创新、变革、竞争、正义、和谐、效益等现代观念;在国际社会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全球化进程中主张共赢共存,推进人类政治生活朝着和平与发展轨道前进;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权;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消亡和人类的彻底解放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作为政治文明的底蕴、灵魂和精神内核,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重要构成,也是我国社会政治深层次现代化走向的根基。
第四,和谐的政治生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持续发展的基础。政治生活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必然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交织在一起,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并且同政治生活之外的系统进行着物质的、信息的、能量的交换,政治生活与其环境达到动态的平衡。和谐的政治生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来达到政治与其环境的互相作用中的动态平衡,从而使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人——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的政治生态意味着政治过程不再局限于政治系统内部,而是朝着把社会、自然乃至宇宙吸纳于其广阔视域的现代政治发展。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注:转引自龚建华:《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概念》,《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第3期。)随着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政治体系在运作过程及其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要考虑到社会、经济、文化、军事乃至自然环境等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注重全球化进程中本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生态关系,而且还需要关注政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建立一套处理公共事务的规则和程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以生态化的观念,自觉地站在人——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处理政治与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把政治——社会——自然看作紧密联系的系统,把政治放到一个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内的广阔的大背景中,对其进行多重的、宏观的考察,寻求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最佳效果,从而使社会主义政治日趋规则化、信息化、技术化和科学化。
和谐的政治生态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基础,是向着协调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方向发展,向着与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的社会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向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深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是以有利于社会的综合发展为准则,注重对社会政治生态的维护,从而使社会政治发展所需的内在资源不被破坏,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获得不断发展的持久动力。
第五,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根本保证。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力量。体现时代进步的政党的领导,是政治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政治文明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因为,先进的、强大的政党能够以其有效的执政,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并提供和创造政治文明的发展所需要的安定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处于执政地位。体现时代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与执政有效性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最终解放,而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宗旨和承担的历史使命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目标,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朝着人类前进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体现时代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了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党通过其强有力的领导及其有效的执政,努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先进生产力提供发展动力,从而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执政党,承担着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其本质就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先进的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底蕴和精神内核。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指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3页。)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用科学世界观武装起来的党,代表了先进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和主导性动力,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朝着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高度的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和宗旨所决定的,它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一切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注:******:《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坚持党的领导,就是为了要保证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需要其先锋队进行概括和表达,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核心作用,能够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而保证了人民民主实践的正确方向和有效性。党的领导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资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
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体现了时代的先进性,坚持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主导性力量和根本保证。
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演进中的革命性变革,在我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先进形态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与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依次更迭相适应,政治文明也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了政治文明演进中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性的质的飞跃,进入了现代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以往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明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以新型民主为核心,第一次否定了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否定了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形式,把人民当作历史和社会的主体,保障了占人口绝大多数人的政治文明的主体地位及其政治权利,实现了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的价值主导格局,具有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然而,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从自身发展程度来看,仍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将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现代文明的属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吸收和继承人类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代表科学精神、时代精髓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体现了人类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社会,力图改善政治生活并通过良好的政治造福于人类社会的政治进步和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张扬人民民主、以民为本、法治、平等、自由、正义的价值观念,意味着政治理性的进步,政治参与的扩大,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拓展,政治资源的分配趋于平等和公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追求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随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政治文化的发展范文篇12
公民政治文化是国家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治文化根植于公民政治文化中,国家政治文化是公民政治文化系统的需求与升华,国家政治文化因为有了系统的国家机器的物质、精神支撑和公众整体认识与支持及其它社会主体的拥护而运行良好,发展快速。在现代,特别是在我国,虽然整体生产力水平上升了,社会进步了,国家的政治文化也发展了,但是,由于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各方面发展悬殊,导致某些地区公民政治文化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国家政治文化发展的速度。政治文化的不均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社会政治利益和其它利益的不均衡分配,使公民的政治心理变得浮燥,自私自利的人性开始滋长并漫延。长期以往,必将不利于政治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公民形成健康、科学的政治认识、情感、评价。为此,要准确把握区域政治文化的需求。
(一)始终满足区域政治文化的和”而不同”需求坚持区域政治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区域政治文化丰富多彩、繁荣昌盛的重要路径。为此,就要求实现区域文化的和”而不同”。这不仅有利于保持本区域与其它区域、国家的整体协调,保持区域政治文化各部份的活力与发展,又利于保持区域政治文化的特色。始终保持区域政治文化的和”而不同”,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1.和”是指区域政治文化要与国家主导政治文化相一致。在我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区域政治文化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于人民。否则,脱离了国家,脱离了大方向,我国区域政治文化的建设就失去意义,甚至会形成一种区域的堡垒,各区域间相互封闭,失去交流与合作,最终会导致区域政治文化的落后,导致国家政治文化建设挫败。区域事务是在国家区域规划的宏观指导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在我国,各区域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区域的发展,区域政治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区域政治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是指区域政治文化各部分要素和谐共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一种状态。世界万物,即使形态、发展程度、生存状况各异,也井然有序、和谐安宁,形成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不至于混乱。最重要的法则,就是各物种间的尊重与包容。尊重与包容是和”的重要的内容。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其它物种之间,都要实现和”,彼此之间相互包容与尊重,才能做到相互发展。区域政治文化也一样。区域内政治文化包含众多的组成部分,同时,区域跟区域之间的政治文化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只有以和”为原则,实现区域政治文化各部份的和平共处,实现不同区域间政治文化的和平共处,才能够相互吸收借鉴经验,达到共赢。
2.区域政治文化的不同”,主要是指区域内和区域间政治文化多元性。区域内政治文化种类多,主要是指区域内各阶层在政治认知、情感、评价方面存在多样,包括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和分类上的差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区域并不像一个国家,有辽阔的领土和权力,但是,区域事务,却像国家事务一样,复杂繁多,自有一套运行的体系。区域政治文化也一样,由于区域内,政治参与的主体层次不同,有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因而,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层次是也是不同的、多样的。同时,区域内,政治文化的每一部分的发展情况也都是不同的,甚至不对等,不相适应的。比如,有的政治参与主体具备较好的发展条件,发展水平高,受到区域公众、政府及国家的支持与激励,相应地,政治文化就发展较好;有的阶层对政治的认知、情感和评价相对于其它阶层来说,可能处于一种抵触的状态,并且,他们的政治文化需求时常得不到重视和满足,因而,这个阶层的政治文化水平就比较低。对于区域内各阶层在政治文化方面存在的差距和差异,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区域内的各阶层慢慢形成一个健康、科学、系统的政治认知、情感和评价。
(二)努力满足区域政治文化的发展需求
1.大力推进区域与主导政治文化机制的融合与发展。主导政治文化,就是在整个政治文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代表着一个阶级、民族或者国家总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并由此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它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核心和灵魂。我国区域政治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的,国家主导政治文化也是区域必须要坚持的主导政治文化,区域要在完善自身政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机制的同时,要积极与主导政治文化的融和与发展,以更好地提高区域政治文化建设水平。区域政治文化相关机制主要是实现为政治文化的建设、发展而提供的机构、制度和其它保障机制。它不仅包括一系列的宣传、教育体系,还包括政治认识、情感表达和评价的制度及保障机制。如今,我国国内外社会问题和矛盾形势复杂,国内的、、势力仍对我国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国外分子的破坏尢为严重。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区域必须将主导政治文化融入到区域政治文化发展中,坚持国家主导政治文化的指导作用,完善区域政治文化相关机制,才能更好地建设、发展、丰富区域政治文化,更好地将区域政治文化与国家主导政治文化相融合,更快地将区域公众的政治认识、情感、评价各方面提升到国家层面上来,才能真正提高区域政治文化建设与发展水平。
2.重视提高区域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是公民在政治认识、情感、评价方面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公民政治参与中。所谓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自下而上的旨在影响国家的政治统治、政治管理等政治过程的活动,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主要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一般来说,当社会的不平等和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还不很明显的时候,可以暂时放缓对民众的政治参与的推动,这样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当社会矛盾比较尖锐时,民众政治参与热情很高涨,这时,就应当积极加以引导、推动,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必要的体制条件。如果在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已经日趋高涨的时候,而执政党因缺乏政治敏感性并忽视这种趋势,或因种种原因而对政治参与采取抑制的态度,则反而会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也很有可能会受到冲击。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受其制约,民众的政治参与意愿、高低也不同,因而,要提高区域民众的政治参与意愿,推进区域公民政治文化建设,切不可盲目来强制”推行或者抑制”公众的政治参与,压制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免伤了群众,害了政府,损了国家。反而,要努力引导公民政治文化,大力培育公民合法、合理的政治参与意识,法制意识,抵制、反国家的各种意识、行动,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要完善公民政治文化的相关机制,为公民的政治认识、情感表达、评价提供完整的有效的机制保障,完善公民参政参与保障机制,以确保公民政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顺畅,防止因公民政治情感表达受阻而带来的公民与政府、国家之间的矛盾的积累与恶化。
二、要严格警惕区域政治文化的异化
由于每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因而每一个区域的政治文化建设起点与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在比较发达的经济水平下会出现高水平的政治文化,而落后的经济则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区域政治文化难免会因为多变的区域情况而出现一些异化,而为了促进区域政治文化水平的提高,确保国家政治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进展,必须严格警惕区域政治文化的异化。
(一)坚决遏制政治超人现象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得到很大的提高,公民与政府、机关的交流变得方便、快速,公民个人的公共行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些个人的主观看法对国家或者政府的议程有一定甚至决定性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政治超人现象。政治超人现象的传播主要得益于网络的发达,通过网络,公民有些不合法、不理性的政治参与快速得到传播,传染给其他网民,并得到其他网民的支持,这样,他们之间形成一个强大的群体,以各种偏激的方式向政府施压,迫使政府对此做出妥协。在区域政治文化建设中,政治超人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并危害着公民政治文化,甚至是主导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政治超人现象。
1.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在公民中,深入宣传、推广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知识,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引导公民政治文化朝健康的方向发展。选择宣传的场合,可以是通过网络普及式地学习,可以是通过一定的事件启发式的学习,也可以是通过一定的演讲、培训。
2.坚决打击公民不合法的、非理性、偏激的政治行为。不合法、非理性的政治文化,是建立在个人政治行为偏激之上的,这可能会对其他公民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甚至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事务的发展起到阻滞的作用。因而,要坚决与这种行为做斗争,维护政治文化的合法性,使区域政治文化健康、持续发展。
3.要使区域公民政治文化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区域行政人员政治文化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区域行政人员的政治文化建设良好,表示区域行政人员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组织工作高效,这会增加区域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但是,如果区域行政人员自身政治素质不行,思想作风低下,组织工作拖拉,但是,却拥有较高的权力、较高且有保障的收入,公民就会出现一些抵触情绪。因而,区域行政人员的政治文化建设不可忽略,这是带动区域公民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从根本上说,区域行政人员政治文化建设,关键要加强行政组织风气建设,提高政治素养,提高办事效率等等。
(二)注重协调,防止区域间政治文化两极分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有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有的区域却非常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整体政治文化的发展。生产水平高的区域,政治文化建设起点相对高,而落后的区域,政治文化的建设起点、发展速度也相对落后。长此以住,如果不注重协调区域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速度,不重视缩小各区域的差距,则很可能会使各区域间导致政治文化的两级分化。为了减少区域间政治文化发展速度的不平衡、落差,使区域间政治文化的发展更协调,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对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区域,要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应的政治文化机制。完善相应的政治文化机制,不仅要加大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服务意识与技能方面的教育,还要健全完善组织制度、服务流程,从而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同时,为了使公众的政治文化水平得到提高,要有序地对公民开展政治文化方面的教育、宣传,在注重公民的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公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水平。
2.促进各区域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区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区际间政治文化发展差距得以缩小的重要条件。区际间的交流、合作,不仅促进了区际间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沟通交流,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借鉴,更重要的是能透过这些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区域间的政治认识、情感得到融合、发展与升华。反之,保守主义,闭关自守,则不利于借鉴其它区域政治文化发展的优势和经验,反而会加剧该区域政治文化的落后。
三、结语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范例(3篇)
- 阅0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范文【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活动;不确定因素;风险处理在市场经济中,对于每一个经营者和企业来说,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从其注册.....
网络暴力存在的原因范例(12篇)
- 阅0网络暴力存在的原因范文篇1关键词:网络;网络暴力犯罪;侮辱罪;诽谤罪我国刑法中有关网络犯罪的规定有《刑法》第285条、第286条和第287条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