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发展史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篇1

在解释中国近代经济衰落时,历史学家黄仁宇经常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清朝政府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缺乏理解与掌控,最终无法与西方世界竞争、抗衡。从本质上说,中国近代的货币政策(如果有的话)松紧程度,或多或少与当时的白银供求相关。事实上,自明朝以来,银本位就成为中国主要的货币制度。

现代经济学家和金融学家们不太熟知的一个重要史实是,差不多在明朝时期,全球已经出现了第一次严重的贸易失衡。当时,中国向西方世界源源不断出口瓷器、丝绸和香料,换回高额白银“储备”,形成了对西方国家巨大的贸易顺差。到了明万历年间,朱明政府实行重商主义,鼓励出口赚取白银,以支持军费开支,打击犯边的满族人。其结果是,西方国家的白银被大量运到中国,导致本国货币供应量下降,引起通货紧缩。为了实现贸易平衡,抵制白银外流,西方国家剑走偏锋,开始出口鸦片给中国。

从1809年到1842年,清朝逐渐走向衰落。深层次原因自然是中国在制度竞争中失败,表象为政府腐败、愚昧;直接原因则是大规模的鸦片流入损害了中国的生产力,导致出口下降、严重失业、白银大量外流。上个月,在美国波士顿,我买了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的一本新书――《“大萧条”中的中国》,作者是经济史教授城山智子(TomokoShiroyama),该书描述了1929年至1937年间的货币改革如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让人对白银故事领会更深。

1867年,在巴黎举办了一个货币改革的国际会议,以推动国际货币标准由金银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转变。这项货币改革措施在1910年被英国和法国进一步推动,最终,中国以外主要的大国都实行了金本位制。当金本位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时,白银就开始贬值。白银贬值实际使中国获得了出口优势。

从1890年到1930年,白银贬值促进了中国的出口,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在这一时期,一些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开始在贸易融资领域大量开展业务,并广泛开展白银外汇交易。当有出口盈余和白银流入时,银行就有钱借给商人,用做贸易和房地产融资,因此,增加了货币供给。而当白银外流时,银行就必须紧缩信贷,从而打压房地产价格。所以,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乘数取决于全球的白银价格。换句话说,当时中国的货币政策完全依赖于全球白银供求的均衡结果,政府无法控制货币供给量。

从1929年到1931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处于“大萧条”中。由于这些国家采用金本位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有限,加上贸易赤字带来黄金外流,导致通货紧缩。中国由于采用银本位,刚开始并没有通货紧缩。1931年9月以后,大多数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制,并使货币贬值,以提高贸易竞争力。这样,中国在坚持银本位的情况下,白银对其他国家货币急剧升值。升值的后果是白银大量外流、贸易赤字和国内通货紧缩。美国在1934年又颁布了《白银采购法案》,以保护白银在美国的价格,这使得中国的情况进一步恶化。白银外流意味着货币供应量下降,银行必须回收国内的贷款,以保证流动性。这个“去杠杆化”过程加剧了危机,就和当前银行“去杠杆化”带来的后果一样。那时,上海的房地产业因流动性不足,陷入危机,并导致银行业出现整体性危机。

换句话说,坚持银本位制度使得中国在“大萧条”中承受了更大的损失。因为中国无法控制白银的供给和需求,致使国内投资和增长完全取决于国际银价。

在1934年的银行危机以后,国民政府不得不改革货币制度。1935年11月4日,中国放弃了银本位制,建立中央银行,但是,并没有把中国的货币“元”和在亚洲影响最大的三种货币――英镑、美元或日元挂钩。更重要的是,中国没有引进外汇控制机制。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因为一旦抗日战争爆发,财政支出超出控制,币值就不能保持稳定,带来高通货膨胀,最终将严重损害政府的信用。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篇2

虽然在1951年长沙211号墓和401号墓均有少量的金质金饼出土,但毕竟数量稀少,与2006年在长沙望城风篷岭山上M1号墓葬出土的金饼大致基本相同,圆形凹底,表面凸凹不平,重量都在244.2-254.125克,金饼正、反面都刻划有标记,金的成色为99.3%左右。如:1951年长沙211号墓葬出土的金饼反面刻有“辰”字,直径6.1厘米,最厚1.15厘米,重244.125克;401号墓葬出土的一件正面戳印“黄”字,另又刻划三个字,其中有一“君”字,直径6.3厘米,最厚处0.82厘米,重254.125克,211号与401号墓出土的金饼成色均为99.3%(《长沙发掘报告》),长沙张端君墓出土的金饼上刻有“齐”字,直径6厘米,重245.6克,以上金饼的重量约相当汉制(铜权)一斤左右。

为什么在长沙望城风篷岭山会出土大量的黄金饼呢?黄金饼在西汉是不是正式流通的货币?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湖南考古专家周世荣先生,并查阅了大量的史料,下面谈谈笔者的认识。

为什么在长沙望城风篷岭山会出土大量的黄金饼呢?据历史资料记载,西汉初长沙国是一个国土最小,经济比较贫困的异姓国。同时,西汉长沙国,长沙王是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所封,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异姓诸侯王国,在其统治的四十多年期间(前202年-前157年),由于国力较弱,地方狭小封闭,在这块小小的国土中不仅保存了楚国传统的金币遗迹,而且楚地也是黄金的主要产区,长沙望城风篷岭山一带又为较密的西汉前期长沙国王陵区。而风篷岭M1号墓主的身份考古资料证实:风篷岭M1号出土了书有“长沙王后家杯”的书有“张姃(或姫)橯槃”的漆盘3件,说明墓主就是某代长沙王后“张姃(或姫)”。在西汉长沙王国这块狭小的国土,长沙王在这长达四十多年的统治期间,历代长沙王中都会积累自己的财富,达到他们的统治地位,待他们(或王后)去世后,一部分金银财宝跟随他们陪葬,所以,在长沙望城风篷岭山会出土大量的黄金饼,就不难理解了。

黄金饼在西汉是不是正式流通的货币?长期以来,对于西汉黄金货币的认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把西汉的黄金货币估计得很高,认为汉时通货“专用黄金”,有的认为汉代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货币高居支配地位,是事实上的金本位时代;另一种意见认为西汉的黄金“不是正式的货币”。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偏见。

作为称量货币的黄金,实际上仍处在物品货币的历史阶段,具有两重属性,即既是货币,又是物品。物品货币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以称量来决定价值大小的黄金货币,起着与其他商品交换的媒介物作用。1954年长沙左家公山15号西汉墓中出土了金钣(或金饼),同时,还出土了天平砝码。而砝码的数量却多少不等,同时还装有算筹和泥金饼,说明砝码是用来称量黄金用的。

长沙出土的天平砝码中,以“钧益”砝码(环权)保存最完好,共10枚,根据天平砝码的重量单位来看,它主要是为了权衡金钣(或金饼)所割取的重量以铢两计重的,而且最大的重量是1斤。由此可以推论,汉代黄金基本单位是以“两”计重的。“金”等于“两”,所以汉代金钣(或金饼)中时常出土“金”字钣或“两”字钣。而不见“斤”或“釿”字钣。说明长沙国的黄金钣(或金饼),是采用“两”(或“金”)制。而不用“斤”(或“釿”)制。从1954年长沙左家公山15号西汉墓中出土天平砝码来看,金钣(金饼)在不便于分割的情况下,往往还采用重量更小的“菜(采)金”,以补其不足。

不过由于与金属铸币的铜钱同时并行,其价值尺度不明确而流通不便,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黄金“不是正式的货币”。同样,处于物品货币阶段的黄金,不可能“是事实上的金本位时代”。金属称量货币实际上仍然是一种自然的金属铸块,还没有完全摆脱原始的物品货币的形态。

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黄金世界”。当时君臣赏赐,友人馈赠,赐金之事不绝于史,其赐金之数少者上百、中者上千、多者上万。如武帝赐丞相以下至二千石“(百)金”;高后赐诸侯王各“千金”、汉高祖赐陈平“金四万斤”。由于金等于斤,等于两。故“金”或“斤”也可理解为“两”。西汉黄金的大宗赏赐或赠与,虽也可作为货币的大量赐赠,但由于不存在双方交换的行为,因而宁可作为贵重物品的赏赐或赠与则更为合理。忽视西汉黄金货币具有物品属性的作用,必然会作出不恰当的估计。

西汉的黄金所具有的货币与物品的两重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新莽政权以后,群雄割据,货币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有的地方甚至用布帛粟米进行物物交换。在这种情况下,黄金的货币属性逐渐失去作用,而物品的属性占主导地位。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当刘秀恢复五铢钱时,并没有明文规定恢复作为“上币”的黄金货币。据《后汉书·马援传》注引《东观记》记载,当时马援建议恢复五铢钱,事下三府,遭到三府的反对,“凡十三难,援一一解之”。恢复五铢钱尚且如此困难,要恢复黄金货币更谈何容易。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篇3

【关键词】货币发展演变

一、我国货币发展的阶段

1.古代货币发展史

古代货币的发展史指的是从先秦到鸦片战争前期货币的发展史。中国的古代货币制度,与其它国家不同,不存在什么本位制度,也没有主币副币之分,往往金、银、铜、谷、帛以及后来的纸币都同时不同程度地行使货币的职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侧重而已。各个朝代的货币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种种变化和区别,叙述起来不胜枚举。

在这一期间,我们大致将货币的发展分为先秦钱币、秦汉钱币、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代钱币、辽金西夏、元明清阶段,货币的发展由最早的贝币到秦半两、五铢钱、开元通宝以及北宋纸币“交子”的出现等等。由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独领,所以此时中国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理论的研究、货币制度的发展以及货币制造技术工艺的进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古代世界上国际经济交往,特别是亚洲各国货币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丛艳丽之花。

2.近代货币发展史

在此期间,主要指的是辛亥革命,民国时期,人民政权革命三个阶段。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在海外发行了筹饷券,南京临时政府发行了军事用票和军用钞票,这些为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地方省、地、市、甚至县,亦都相继发行了各类众多的钞票,铸行了多钟金币、银元、铜元、镍币等货币。人民政权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组织,发行了银铜纸布等货币,这些统称为人民政权货币,这些币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稳定金融,推进革命形式的发展,扩大任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公共,乃至中国的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3.当代货币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当代货币的发展史大致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调整,和改革开放等六个时期。自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发行了四套人民币,同时还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发行了一定数量的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等;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后,还诞生了香港货币和澳门货币。在建国之初,人民金融业经历了通货膨胀的洗礼,通过“三平”政策,有效的抑止了10余年来的通货膨胀;从58年至76年,人民金融事业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时期,人民金融受浮夸和盲目发展的驱使;在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它为把国民经济推上协调发展的轨道做出了贡献;在中,它也保守破坏和摧残,曾有两次转轨,又两次受挫而被压制下去。粉碎“”后,金融事业迈出了新的步伐。

二、中国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的重大演变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关于中国货币,有人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人说,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考证的标准不同。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众所周知,海贝便是其中之一,海贝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取得了实物货币的地位,这个约是四五千年以前的事情。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中国货币史上,最早取得支付手段的是一些自然物,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221年),由于诸侯割据,中国的货币文化呈现出自由奔放的势头,就青铜铸币而言,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的货币。不同地区的铸币,它们的器形、重量、文字标志、货币单位、合金成分都不一样。中原地区的货币形制起源于工具刀削,称之为刀币;南部地区的货币形制起源于青铜贝。称之为蚁鼻钱;中西部地区的货币形制起源于纺轮(或是玉壁),称之为圜钱;大约在战国中期以后出现了方孔圆钱。就目前掌握的资料,除了大量的青铜铸币外,有时我们还会发现铅质的铸币。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还使用黄金,称之为金钣,也有人称之为印子金。西方的秦也曾仿制过金钣,中原也有过金贝、银贝,还发现过银币。战国中期以后,秦国的主要货币是“半两”方孔圆钱。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因为“钱重难行”,确立了法定铜钱重五铢的制度,第一次推行中央集权的政策,由上林三官负责铸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王莽篡位以后,打出复古旗号,实际是推行大钱制度,收敛钱财,于是在中国货币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当千、当五千的大钱,并且恢复了布币、刀币等钱制。但它只是昙花一现,汉光武帝重建东汉政权以后,很快便恢复了五铢钱制。从此,五铢钱一直沿用到隋末唐初。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北宋太宗时,年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渐增加。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交子”先是由四川地区的一些富商发起,政策在益州设“交子务”,并于第二年正式发行官交子,以取代私交子,这便是由政策发行的最早的纸币。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早期的纸币,名目繁杂,制度也不规范,经过宋、金时期的实践之后,到元朝,纸币成为中国的主要通货,这对西方也曾经有过很大的影响。到明朝,纸币名称统一为“大明通行宝钞”。清朝曾一度禁行纸币,到咸丰三年,因财政拮据,才又重新发行“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对于这些古代的纸币,钱币界统称之为古钞。中国的新式纸币,出现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即由北洋铁轨官路总局和台湾先后发行的银元票。光绪二十三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最早的银行,从此中国才有了银行发行的兑换券。

6.名目繁多的银行卡业务

银行卡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智能卡等。银行卡的出现,是银行业务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中,信用卡是银行卡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信用卡是代替现金和支票使用的支付工具,发卡人是银行,也可以是公司和零售商店。信用卡具有“先消费,后付款”的特点。发卡行还为持卡者规定一个透支限额,即可超过存款金额支付。信用卡在刷卡和透支使用时,已在某种程度行使了货币的功能,直接通过银行终端支付,是现代社会货币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7.网上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

现金流通困难迫使红色政权自已造币

井冈山“工”字银元起源于1928年5月,当时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了湘赣边界红色政权。根据地建设进入鼎盛时期,朱毛红军主力有6000多人,根据地范围扩展至遂川、宁冈、永新、莲花和湖南的茶陵、酃县6县,面积约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80余万。由于井冈山根据地地处湘赣边界山区地带,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林多田少,属于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经济区域,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现金流通量很少:加上当时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实行严密经济封锁,不仅红军需要的武器弹药得不到补给,就连军民必需的生活用品尤其是食盐、棉花、布匹、医药无从购入。那时红军官兵生活极为艰苦,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菜金,晚上点一根灯芯的油灯,寒冬腊月仍然穿着单衣,夜里以稻草当被。即使这样给养也入不敷出。曾写道:“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吃饭大难”。说明井冈山根据地经济的困窘局面。当时支持红色政权的主要财源来自红军打土豪,没收地主官商财产以及对敌作战缴获所得。但随着红军的发展壮大及根据地的扩展,这些来源已不足以支撑革命力量生存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当时流通的银元缺乏,无法与根据地周边的地区开展正常贸易,严重影响了根据地军民的生活供给。为了打破军队的经济封锁,改善根据地军民的生活供给,以为首的红色政权领导人一方面实行,将地主田地分给穷苦农民,鼓励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并以征收粮食产量的一成半到两成作土地税的方式解决红军给养;另一方面决定建立红军造币厂,自己铸造发行银币以解决商品交换中的现金流通问题。于是中国红色政权发行的第一种贵金属货币“井冈山‘工’字银元”就应运而生了。

“银本位制”驱生井冈山“工”字银元

为什么不选择印钞票而是选择铸造银元作为井冈山根据地的流通货币?这是与当时特定的历史和经济环境条件分不开的。金银在中国作为财富贮藏载体和相应价值流通货币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宋、元、明、清朝代都曾将白银作为基础货币流通。明朝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纳税法已明确规定各地向朝廷缴纳财税须铸成一两、五两、十两直至五十两一个的元宝状银锭,既供上解国库,也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清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颁行《币制则例》,实行“银本位制”,开始制作银元流通,不过实际上仍为银元和银两并行。而国外流人的银元是明、清和民国初期作为购进中国出口的茶叶、丝绸、瓷器付给的国际流通货币进入中国的。清末和民国年间,英、日、西班牙、墨西哥等国的银元在中国市场上流通很广,数量达10多亿枚,对中国改银锭为银元铸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晚清时期朝廷已少量发行“光绪元宝”几种银币,比以前的元宝状银锭更便于携带和流通。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在1914年颁布了《国币条例》,决定实行“银本位制”,以圆为单位,规定铸银须重七钱二分(相当于26.6克),直径38毫米,成分银九铜一,即其中每枚银元含纯银23.98克(后又改为银八铜二)。民国三年(1914年)政府发行的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则是贯彻《国币条例》的标准国币,在国内发行流通最多。可实际上当时民国政府始终没能统一中国货币的制作和发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权铸造的银元、铜币和印制的纸钞都在国内同时存在,或在全国或在局部规定范围内流通使用,其中以铸有孙中山、袁世凯头像(俗称小头洋、袁大头洋)的中国银元和日本龙洋、墨西哥鹰洋、英国仗洋的流通信用度最高,而各种杂币和纸钞市场信用度不佳,流通不便。何况当时井冈山根据地也无法解决印制纸钞的模板与特种纸张,但却有着浇铸银元的物质基础――白银。按照各国常例,实行“银本位制”国家,银币的名义价值与其本身包含的实际价值相当。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进行等值交换。当时红军打土豪没收地主官商财产中收缴了大量的银链、银手镯、银戒指等首饰银器。而且井冈山根据地又恰好有广东龙川籍谢氏兄弟几位银匠,具有手工打造银洋的专长技艺。依靠这些物质和人力条件,1928年5月下旬,由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决定创办的“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正式在井冈山上井村借用村民邹甲贵的民房诞生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造币厂,其制作发行的“井冈山‘工’字银元”也是被后来的领导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根据地独立发行的第一批具有兑换、保值、支付功能的流通货币,这在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经济影响。

井冈山“工”字银元搞活了红色经济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就地取材,运用简陋、粗糙、手工的传统工具铸造银元的。造币厂由出身井冈山绿林的红军第三十二团副团长王佐兼任厂长,由谢荣珍、谢荣光、谢荣昌三兄弟担任铸币工匠,并聘请数十名工人,按照熔银、浇铸、印花、凿字、做旧等道工序进行铸币生产。为保证造币厂安全,他们将银坯的翻制与印花等若干工序放在上井牛路坑、大井铁坑、茨坪和金狮面的山洞里操作。在币型选择中。他们根据市场上的流通信用程度和制模铸造的难易程度,选择仿制了墨西哥版的1895年和1905年两种花边为直式锯齿形和麦穗形这种比较简单的鹰洋版式。由于没有冲床等机械制币设备,生产银元的工具主要是风箱、火炉、铁錾、铁锤、溶银罐、冲压架、冲压碓石等。这冲压碓石是由花岗岩石头制成的长80厘米、宽40厘米、厚30厘米的长

方体,分上下两块各重250斤,分别嵌入墨西哥版的鹰洋正、背面印模。冲压架是由杉木做的高1丈、宽6尺的硬木架。操作时将下碓石固定在冲压架下端的中央,冲压架的上端装有滑轮,用棕绳穿过滑轮靠人力提上碓石,一人及时在下碓石表面放上粗胚和熔好的白银液体,然后让上碓石准确而又迅速地冲压在下碓石上,让粗胚冲压成型。如此一放一拉,每天可生产数百枚银元。冲压成型之后还要经过印花、凿边、刻齿纹、凿上“工”字,再用中药水煮做旧等道工序才能出厂。开初时,由于经验不足,银子不纯,用钢模冲压银元,造出的银元表面麻麻点点,品相与声响皆不太好,出厂后不太受市场欢迎。为提高铸币质量,亲临铸币厂视察,强调要提高工艺水平,保证银元成色,纯银不少于八成六,重量不能少于七钱二分,确保市场信用价值。造币厂工人执行指示,一面选用纯银作材料,一面不断改进工艺。经过多次试验,他们发现用铜模比用钢模冲压质量更好,就收集铜壶、铜钱,熔成铜汁,铸成铜模,使用这种铜模浇铸银元时再加入适量茶油。用这种改进后的方法造出来的银元重量足,成色好,声音佳,完全符合银币规格。为了有别于政府铸造的银元和国外流入的银洋,也为了防止奸商假冒制作伪币,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特别将自制的银洋上凿上“工”字表示由工农兵政府发行。为了严把质量关,他们对浇铸好的银元在出厂前逐一进行质量检验,凡有质量不合格的都打上印记回炉再造。本文开头苏庆年先生收藏的那枚凿有“山工”和“山审”字样的银元,很可能就是被抽审认为不合格有瑕疵的次币,有幸被保存下来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造币厂制造的“工”字银元,每50枚包成一筒,交给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财政部门发行,作为金属货币在根据地辖区内流通使用。每枚银元和当时国统区发行的袁大头银洋等值,抵十角银毫。初发行时商人和群众见“工”字银洋做工粗糙,表面不平,有点凹凸,不太乐意接受。为了提高“工”字银元的信誉,根据地政府在辖区设有钱币兑换处,用“工”字银元可与其他制式银洋及铜元等流通货币兑换。同时还规定,凡是持“工”字银洋到工农兵政府所设公卖处或商店购物,价格从优,能比其他等值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这样用市场的手段推广“工”字银元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根据地军民很快接受了由工农兵政府发行的“工”字银元,就连根据地周边地区的商人入境经商时也乐意将自己携带的制式银元换成井冈山“工”字银元,再按优惠价购买井冈山土特产品。还有不少商人因“工”字银元含银量足、成色好而将“工”字银元带到根据地周边市场上使用。由于市场对“工”字银元需求日见增多,红军造币厂的白银原材料日显不足。特向红四军颁发命令,要求各路红军将作战缴获的银器和没收地主官商的银首饰等妥善上交军需处转给造币厂做铸币原料,王佐定期派人将打土豪得来的各种银料送往造币厂制造银元。而根据地周边地区商人带进来的制式银币被根据地商店与兑换处购换之后,又被我方人员带到周边地区,购买根据地军民紧缺的食盐、布匹、棉花和药品等所需商品,对打破军队的经济封锁,活跃根据地经济和改善军民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井冈山“工”字银元成为红色政权独立发行货币首创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1篇5

战国时期赵铸币。是品“西刀”(图1),有人称之为“西化”“西人”,为小型尖首刀,通长12.3厘米,重4.6克。其形制瘦小,刀首倾斜角度甚大,近陡坡状;刀刃处微内敛,刀背由微弧渐为平直,四周有细边廓;刀柄正面有两条细竖筋,背面只有一条,刀环呈椭圆形,出土时已破损。从其形制上看已完全脱离早期尖首刀之特征,应是同类别种。与“西刀”相同者尚有“西”四字刀,有释其为“西禺之刀”或“西魏之刀”者,由于其字迹漫漶,奇诡难辨,尚待考证。对于这种刀面文上的“西”字,有可能为铸币地名,其地望说法不一,尚无定论。

有人把这种刀币与赵铸平首尖足布中的“西都”联系在一起,认为“西都”和“西刀”币文中的西字风格相近;“西都”在今山西孝义一带,离赵国边城蔺地不远,蔺地曾铸行过刀币,“西刀”有可能为西都所铸。近又有学者认为:西字应释为“卤”,为卤地所铸之刀,卤即汉之卤城,因产盐而名之,《汉书・地理志》隶代郡,在今山西繁峙县东百里之处。过去由于“西刀”形制奇特,出土情况不详,给判定其铸地带来一定困难。

近年来在陕西神木马镇、栏杆堡和府谷后河川、浪湾等地先后出土过这种小型尖首刀,且数量达百枚之多。其中大部分文字无法看清或无文,品相完好、文字清晰的“西刀”和“西”四字刀所占比例极小。与之同时出土的尚有部分“蔺”字小直刀,这就给研究“西刀”的铸行地提供了实物依据。

春秋战国时期,陕北一带曾是狄族的活动范围,陕、晋、蒙交界处是狄之所属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战国中期,赵武灵王为了强兵富国,用法令改变习俗,实行“胡服骑射”之策,建立起强大的骑兵,开疆拓地。后来赵国伐灭中山,攻破林胡、楼烦,扩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林胡、楼烦原为游牧民族,精骑射,赵筑长城以为防御,其活动区域内出土的这种形制奇特的小尖首刀,似应与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有关,有可能是赵武灵王收服林胡、楼烦后,赵国为适应当地情况而铸行的货币。“西刀”是先秦货币多样化的一种体现,目前存世稀少,品相完好、文字清晰的更为难得,是先秦货币珍稀品种之一。

是品西刀级别为二级下,目前市场参考价1.5万元。

战国时期赵铸币,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赵在当时是战国七雄之一,商品经济较为发达,货币形制也比较复杂,其种类较多,且富于变化;综观整个战国时期,赵国境内所流通行用的货币形态大体可分为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三孔布、刀币、圜钱几大类别。在赵铸币中,地名为“蔺”字的货币,就有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直刀、圜钱5种,这说明蔺地当时的社会经济和商品贸易十分发达。

蔺,古邑名,春秋时晋地,战国时为赵国边城,其地望在吕梁山西侧,属黄河支流三川河流域。汉在此置蔺县(今山西离石市西柳林境内)隶西河郡。战国时蔺地是秦东进攻赵必争的战略要地之一,曾屡遭强秦之攻击,甚至一度被秦占领,但大部分时间仍属赵所有,足见战国时邻近国家的城池疆域时彼时此。

《史记・赵世家》载:赵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秦攻我蔺”。赵肃侯“二十二年(前328年),张仪相秦。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赵武灵王“十三年(前313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从这些史料记载中得知,秦、赵曾在蔺地进行过多次战争,蔺地最后入秦的时间大致是在赵惠文王十七年(前282年),当时秦将白起率军先是攻取了赵国的蔺、祁两城,次年又夺取了与蔺地相邻的离石,对此《史记・周本纪》中有明确记述:周赧王“三十四年(前281年),苏厉谓周君曰:秦破韩、魏,扑师武,北取赵蔺、离石者,皆白起也”。

“蔺”字圜钱为赵国铸币,是在魏、秦货币制度影响下产生的铸币。其圆形圆孔,背平素,面文仅纪地名,没有货币单位;其文字和形制具有三晋风格,币文位置有左、右之分别,以“蔺”字在左者更为稀少。是品“蔺”字圜钱(图2)为左蔺,直径3.75厘米,重9.9克,其钱面有隐起之外廓,文字饱满洒脱,形制规范,锈色品相绝佳,级别为二级中,是不可多得的先秦货币珍稀品之一,目前市场参考价2.5万元。

战国时期秦铸币。前350年,秦孝公“以鞅为大良造”,总揽军政大权,实行第二次变法。这次首先是把秦国都从雍(今陕西凤翔)迁到交通便利的咸阳,以利于进一步向东发展;并开始推行县制,“集小乡、邑,聚为县”,建立起完整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开阡陌封疆”,彻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制定新的赋税制度;统一度量衡,“平斗桶、权衡、丈尺”,以方便交换与税收;禁诗书与游宦之说,以李悝《法经》为本,制定《秦律》,以法治国。秦国经过一系列改革和新法的推行实施,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盛的国家。卫鞅也因功著于秦,得到於、商之地15邑封地,号为商君,后人称为商鞅。商鞅变法是强秦以后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根本。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篇6

[关键词]铸币税;通货膨胀税;财政赤字货币化

一般说来,一国的经济主权主要有两个:货币主权和课税主权,其中货币主权在经济上的实际形式便是政府的铸币税收入,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铸币税问题的讨论一般是同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相联系的。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一直主导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造成财政赤字经常化。在关于中央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的研究中,铸币税形式的财政赤字融资方式不容忽视,即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印刷以铸币税形式为财政赤字融资。问题是政府过度的货币发行会引起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所以,政府通过铸币税形式为财政赤字融资客观上有一个数量界限。财政赤字货币化或者说政府债务货币化是指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策导致经济体系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经济体系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未必导致通货膨胀,只有在货币供给大于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时,才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财政赤字货币化过程中铸币税收益问题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即货币经济发行过程中的铸币税收益问题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铸币税收益问题。

一、铸币税的一般涵义

从本质上说,一国货币的增加是一国经济的共同创造物,但如果说货币本身是足值的,如黄金,就不存在铸币税问题,因为生产黄金需要与黄金价值等的等额劳动。当货币进入不足值状态以后,包括过去的铸币,现在的纸币、信用货币甚至电子货币,生产某一额度的货币,比如100元人民币,其成本肯定低于100元,可能只有几元钱。然而,这100元毕竟可以支配100元的商品,这里就有一个收入问题,由此产生了铸币税,即国家占有货币发行收入。以上是对铸币税概念的基本理解。铸币税的英文原文是seigniorage,seigniorage是从法语seignear(封建领主)演变而来。历史上原本任何人都可以铸造金属货币,后来铸币厂为统治者所垄断。“税”是一个与统治者特权分不开的分配范畴,所以才将由凭此特权获得的收益译称作“铸币税”。统治者(君主域领主)在铸造货币之后,要收取一笔费用,这笔费用包括两个部分:铸造货币的成本和君主或领主取得的净利润。另外,在历史上,统治者还常通过减少铸币重量、降低其成色等方法收取seigniorage,即所谓“硬币消边”。所以,在一些货币银行学书籍中,seigniorage又被定义为贵金属铸币面值与相应贵金属材料的市场价格之差,比如,1盎司白银的市场价格为1比索,而政府在铸造1比索银币的时候只用了0.5盎司白银,此时,铸造1比索银币的白银的市场价格仅为0.5盎司,这样,政府每铸造1比索银币便相当于征收了0.5比索的seigniorage.照此意义,在现代社会,由于现钞和硬币的生产成本与它的币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seigniorage基本上也就等于货币的面值。

二、财政赤字货币化过程中铸币税收益问题分析

财政赤字货币化过程中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然出现财政赤字货币化过程中的铸币税收益问题。货币化是天然赋予中央政府的一块巨大资源,在西方国家,铸币或货币印刷是作为为政府公共部门赤字融资的基本方式之一加以研究的,这方面的概念和理论被斯旦利。费希尔和威廉。易斯特利称为“政府预算约束的经济学”。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经济增长本身会创造出对货币的需求时,才会导致通货膨胀。

(一)财政赤字货币化过程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情况下铸币税收益问题分析,即货币的经济发行过程中铸币税收益问题分析。

两极银行体制下,货币包括通货和活期存款,它是央行、商业银行、财政、借款者和存款者五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量上,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其总量由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准备金)进行调控。银行准备金按照法定的准备金率来确定,它是影响货币乘数的重要指标,流通中的现金即通货由政府(包括财政和中央银行)所发行:在一些国家如美国,纸币由中央银行发行,硬辅币(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少量纸币)由财政发行,中央银行收入扣除一定的费用(日常运行费用和中央银行股东的股息)后,交由中央财政;在有些国家如中国,通货全部由中央银行发行,中央银行利润归中央财政;在一些国家,通货由财政发行,或中央银行直接购买政府国债,还可以通过其他资产业务发行货币;在有些国家中央银行则不能向财政部直接购买国债而只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购买。因此,seigniorage在现代最一般的含义是指政府在创造任何货币过程中获得的利润,它包括:(1)中央银行所获得并上交中央财政的利润(创造货币过程中展开的资产负债业务利息差减费用),(2)中央银行在基础货币创造过程中通过购买国债向中央财政提供的资金,(3)财政直接发行通货所获得的收益。

上述三项收益除财政直接发行通货获得的收益外,其余两项均发生于中央银行向经济体系中注入基础货币。通常,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增加外汇储备,(2)从公开市场买进国债和其它票据,(3)增加给商业银行的贷款。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分析政府的货币发行收入。

1.中央银行买进外汇。对应于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央银行把等价的基础货币注入金融体系,通过乘数使用,经济体系中的广义货币量得到一定倍数的增加。在这一过程中,(1)中央银行把外汇储备用于投资,可得到一笔收益,(2)当商业银行按准备金率把相应货币存入中央银行时,中央银行可能要为此支付利息(银行准备金往往不生息,或只有很低的利息,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他们丧失了获得更多利息的机会,等于是向中央银行纳了税),中央银行外汇资产收益减除中央银行为准备金所支付的利息(再减除其它一些交易成本)即为中央银行的净收益。

2.中央银行通过公平市场业务买进国债(或其它票据)。中央银行由此而得到相应利息收入和其他可能的增值,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必须为商业银行存款增加而根据准备金要求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支付利息,两者之差即为中央银行的收益。

3.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中央银行所收取的利息和它支付给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的利息之差即为中央银行的收益。

从上述分析讨论中,我们得知,铸币税可以归结于经济体系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m),在一个处于增长状态的经济中,由于可以增发更多的基础货币而不致引起通货膨胀,即货币经济发行过程中,政府可以征收更多的铸币税。

(二)财政赤字货币化过程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超过经济增长以货币的需求,即在通货膨胀情况下铸币税收益问题。

政府过多的货币发行会引起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从而,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会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布兰查德等的高级宏观经济教程中,铸币税被定义为:

s=m/p

(1)

其中m代表新增货币供应量,p(p=p0+p)代表物价水平,s代表铸币税。

显然,这里的s为实际铸币税。为了进一步分析通货膨胀情况下铸币税收益问题,不必要引入另一个与铸币税密切相关的概念-通货膨胀税。铸币税与通货膨胀税是两个密切联系的不同概念,在有些著作中,两者则被混用。假设公众的实际货币余额(所持货币的实际价值)为m/p,则政府所获得的通货膨胀税为:

f=p/p×m/p

(2)

式中m=m0+m,从式(1)可以看出,当物价水平上升时,政府所能征收的实际铸币税将会减少。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式(1)进一步变换为:

s=m/p=×m/m×m/p

(1)

从(1‘)可以看出,当货币增长速度给定时,如果公众所持实际货币余额因物价上升而减少,实际铸币税就会减少。政府之所以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弥补财政赤字,其必要条件之一是公众愿意增加货币持有量(货币需求量增加了)。为什么公众会增加持有货币量?在不考虑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公众持有货币是为了使其实际购买力保持在一个给定的稳定水平上。如果通货膨胀发生,公众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为了保持原有实际货币水平,公众会吸收政府的名义货币量。

假设在开始时物价上升速度滞后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可令p=0),把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政府将获得大量铸币税(s=m/p),但此时通货膨胀税为零(f=p/p×mp=0)。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p/p0上升则p/p上升),通货膨胀税将增加。从式(2)和式(1‘)对比可以看出,当物价上升速度等于货币增长速度(p/p=m/m)时,政府所征收的铸币税(m/m×m/p)等于通货膨胀税(p/p×m/p),两者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当通货膨胀率(p/p0)进一步上升后,由于公众越来越不愿意持有货币(m)以及物价水平(p)急剧上升,货币实际余额(m/p)会比物价上升速度(p/p=m/m)时,政府所征收的铸币税(m/m×m/p)等于通货膨胀税(p/p×m/p),两者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当通货膨胀率(p/p0)进一步上升后,由于公众越来越不愿意持有货币(m)以及物价水平(p)急剧上升,货币实际余额(m/p)会比物价上升速度(p/p)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作为p/p和m/p(实际货币余额)乘积的通货膨胀税,在达到一个最大值之后将迅速下降。这样,由于恶性通货膨胀,政府最终将无法征收通化膨胀税。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政府通过财政赤字货币化手段获取铸币税收入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政府可以从赤字货币中得到多少铸币税收入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取决于下面三个因素:(1)经济对基础货币的要求,即m(m0+m);(2)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它是决定p/p0的重要因素。基础货币的增长,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未必导致通货膨胀,因为经济的实际增长会引致新的货币需求(主要是指货币的交易需求);(3)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即m/m与p/p的对比关系。

举例说明:假定通货对gdp的比例为0.13,基础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为1,那么,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政府就可以印刷相当于0.13%的gdp的货币,而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gdp增长率是6.5%,政府就可以在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前提下获得相当于占gdp0.85%(0.13×6.5%)的铸币税。假如通货对gdp的比例不因通货膨胀而改变,那么,当政府允许通货膨胀率达到10%时,就可以再获得相当于gdp1.3%(1.13×10%)的铸币税。但是,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基础货币需求是会下降的。因此,政府通过铸币税可以获得的收入最终产会达到一个最大值。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1篇7

■危机之中矛盾重重

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陷入严重危机和衰退之中,此次史无前例的世界性危机尚未看到尽头,对经济造成损失惨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难以解决的矛盾。

国际金融危机动荡加剧尚无缓和的迹象,危机尚未看到尽头。IMF警告全球金融危机将继续恶化,“最糟糕的时刻尚未到来”。2008年11月22日,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警告说,全球金融危机还将恶化,在2010年之前情况都不会好转。目前美国金融机构减记的资产,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的总亏空的一部分,其中还不知道埋藏着多少“定时炸弹”。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风暴仅仅是开始,目前市场流动性仍未完全恢复,一旦未来引发更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甚至是国家破产,现有的救援计划只是杯水车薪。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是房产泡沫的破灭,发达国家房产泡沫高达20万亿美元。经合组织计算显示:西班牙的房价背离正常价格的比率高达98%,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分别以90%、77%和72%紧随其后,美国的背离率也达28%。据统计,14个发达国家的家庭住房资产总额按时价计算为60万亿美元,相当于这些国家GDP总额的2.2倍,全球GDP总额的1.1倍。如按经合组织计算的背离率算,其中20万亿美元都属于被高估的价值。即是说,如果房价回归理性,即有高达20万亿美元的家庭财富随之蒸发。

次贷危机这场金融风暴重创了美国银行体系,粉碎了这个“世界最完备体系”的神话。次贷危机影响房价下跌,然后波及房贷和金融机构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和倒闭。从2008年年初到8月底,美国已有10家州际中型银行和众多对冲基金倒闭,陷入困境的银行有117家。美国名声显赫的五大投行三家已倒闭、两家被迫转为商业银行。由于雷曼的破产,对金融体系造成了系统性破坏,华尔街金融危机一发不可收拾。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住房抵押机构自身所有权益只有800多亿美元,而“两房”直接发行和提供担保的债券高达5.2万亿美元,大大低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权益资本要求。次贷危机中,“两房”陷入倒闭困境,让世界投资者惊出一身冷汗。幸好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正式接管“两房”机构。11月17日,美国政府宣布向21家银行提供注资335.6亿美元资金救助。

由于资产泡沫的全球化,泡沫破灭狂潮不可避免的影响全球经济下滑。目前,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已连续两个季度下滑;美国房地产投资已经缩减,而在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价格交替下挫的负向财富效应的拖累下,美国居民消费日益疲软,影响实体经济衰退。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因汽车销量猛降濒临破产困境,要求美国政府提供340美元的救助。世界经济衰退情况在欧洲、日本及发展中国家均已出现。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2008年10月20日在索马维亚新闻会上说,国际劳工组织预计全世界失业人数将从2007年的1.9亿上升到2009年底的2.1亿。鉴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更大。这种局面将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美国自身的贪婪导致的金融危机,竟让全球为其买单。全球红极一时的美国五大投行,为了贪婪地谋取暴利,把巨额次贷包装成资产证券化,让全球投资者上当受骗遭受巨额损失。IMF的研究显示,各国持有的美国机构债券损失非常严重,最保守的估计,国际债权人的损失也达到4500亿美元。鲁比尼(因成功预测次贷危机而声名鹊起的纽约大学教授)预测最终次贷相关损失将达3万亿美元。IMF预测损失是1.4万亿美元。

■应对危机改革世界货币体系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充分暴露出当今以美元独霸的世界货币体系是金融危机的根源,现行的世界货币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制破灭后,1971年确定美元和黄金脱钩,使美元可任意行使世界货币的权力。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致命的缺陷,美国巨额财政赤字(2008年累计赤字总额达5万亿美元)和巨额的外贸赤字(1973―2007年累计贸易赤字为7.5万亿美元)使美国可通过超经济发行大量美元来弥补,即是说美国可利用美元这个世界货币的权力向全世界借贷来维持它的无限的超前借债消费。这也导致目前美国发生金融危机,资产缩水,全球各国要为其买单的咄咄怪事。主席在《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所作的《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主张是十分正确和及时的。只有重建全球多元化的货币体系,对美元独霸、操纵世界货币体系的地位给予改变和约束,才有可能避免发生类似的新危机。

如何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大体有以下三种主张:一种是对现行货币体系进行渐进式改革,力争取消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一票否决权,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并扩大区域货币的作用。另一种是改造特别提款权(SDR),使其真正成为支付货币,从而以某种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一篮子货币”取代现有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再一种主张是依据如今世界经济贸易的多元、多极化要求建立多元、多极化的国际金融体系,应着力构建没有货币霸权的国际货币体系。可以考虑在美元的基础上加入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港元等。在此基础上,最终产生一体化的、作为各国支付、储备、投资的统一的世界货币。世界货币可以由联合国或世界银行等组织发起发行。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篇8

关键词:财富虚拟化;数字货币;比特币

2017年伊始,我国央行科技司宣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平台已经研发成功,并将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有望成为世界上最早推出数字货币的中央银行。

一、财富的虚拟化趋势及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必然性

(一)财富虚拟化趋势不可逆转

在远古时代,人们曾将牛羊充当货币,但由于牛羊可能死亡并且不便携带,于是将贝壳等作为货币的替代品。后来,金银由于其自然属性而成为天然的最佳货币材料,历史上还出现了铜、铁以及合金材料制成的货币。宋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但由于战乱等原因,纸币未成为主流货币。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出现了股票。股票是一种纸质凭证,虽不是货币,但通常代表着更多的财富以及财富自动增值。货币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们对财富的安全性、交易便利性和增值性的要求,也体现了财富逐步虚拟化的趋势。现代财富的虚拟化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伴相随。凭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纸质股票的买卖被电子交易替代。互联网世界的各类游戏币本身是一组计算机程序编码,虽然称为币”,本质上只是一类商品,企业可以将其卖出,换取真正的货币。

(二)数字货币的诞生

我国在多年前就出现了虚拟货币,比如Q币,它是一种游戏币,实质是由某些公司控制生产的一组计算机代码,由于计算机复制的便利性,只要公司愿意,可以瞬间生产无数Q币。Q币可以用来购买游戏装备,也可以用来兑换现金,对于生产它的公司来说,只要有人愿意花现金购买,Q币就可以等值交换人民币。虽然生产Q币的公司不可以直接生产和发行现实中的货币,但实质上具备了央行的一些功能。比特币是世界上出现最早也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真正的数字货币。它出现于2009年,由在互联网上分布式区域链的计算机生成,总共2100万枚,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计算才可形成。任何一网计算机都可能生产比特币,因此比特币不属于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交易双方同意,目前的比特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取现,用于交易数字物品甚至实物。

(三)央行推出数字货币的必然性

数字货币是一组具备一定购买力的计算机程序编码。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发行货币是各国央行的本职工作。而今,各种虚拟货币的出现,使各国央行发行货币的权力受到挑战。除了比特币之外,还有莱特币、无限币、可可币等,这些数字货币的发行量虽小,但是长此以往必将动摇央行发行货币的根基。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支付渐成主流。在五年前的中国,人们以现金和银行卡交易为主,而今则以手机支付为主。目前数字支付的手段主要有两种———支付宝和微信,它们分别属于阿里巴巴公司、腾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已获得金融牌照。退一步说,它们即便没拿到金融牌照,事实上也已具备金融机构的一些功能。简单对比一下:一家普通的大型银行吸引1000亿人民币的存款需要很长时间,而在所谓的双11”购物节上,淘宝、天猫一天的交易额就可以达到上千亿元人民币。实际上,人们在支付宝中存放的资金额远远高于网购交易金额。既然数字支付渐成主流,那么央行有必要顺应人们的这一需求,适时推出数字货币。

二、我国央行的数字币与比特币的区别

其一,发行人不一样。比特币根据特定算法经过大量计算而产生,可在任何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挖掘、买卖,没有发行人,也不属于任何人和机构。我国的数字货币明确中国人民银行是发行人。其二,合法性不一样。目前,美国已经宣布比特币合法,我国政府尚未界定其合法性,反而一再强调其风险性。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发行机关,其发行的数字货币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合法性。其三,交易过程不一样。比特币交易过程复杂,只有连续得到6个区块的交易确认,才算是不可逆转的。我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没有这么复杂,自生产出来就是合法的。其四,风险性不一样。持有和交易比特币的风险巨大。首先,比特币是存储在硬盘上的一组数据,如果硬盘丢失或者被格式化,那么以比特币计价的财富也将化为乌有。2013年11月28日,英国一位IT工作者误扔了一块存有价值约750万美元比特币的硬盘,令网友们为之叹息。其次,比特币的交易由各国的比特币交易网站主导,这些网站自成立以来就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而这些网站可以隶属任何机构和个人,目前有数万种病毒瞄准比特币持有人和比特币交易网站,其脆弱程度可想而知。2014年2月7日,因遭到网络攻击,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网站Mt.Gox被盗走价值约4.67亿美元的比特币,不得不宣告破产。一些不良网站可能打着比特币交易的旗号而实施诈骗。2013年10月底,香港GBL比特币交易平台携款潜逃,卷走的客户资金约2000万元人民币。再次,比特币交易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因为其交易不受涨跌停限制,在短期内可能暴涨暴跌,投资人会因此暴富或者产生巨额损失。最后,由于无法确定持有人和交易对象,比特币经常被用于洗钱等非法活动,因而潜藏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有国家信誉做保证,不但技术力量雄厚,而且有法律和国家机器的保护,其风险自然低得多。

三、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特点

以国家信誉为保证。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为法定货币,与通常的纸币具备同等效力。在这个意义上讲,它比比特币等具有天然的优势。由于比特币数量有限,只有区区2100万枚,因而不可能成为全球统一的支付货币,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有可能成为全球统一的支付货币。成本低,流通更便捷。数字货币就是一组程序编码,由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它的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流通更便捷。但是,数字货币的生产不是简单地将程序软件复制粘贴,而是涉及复杂的运算,并且要面对全球黑客攻击,所以它背后有一支部级的安全维护队伍,其运营费用也比较高。安全可靠。对于计算机编码,人们总归有办法破解。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应该是可追踪的,数字货币流通过程中的所有踪迹都是可循的,因此所有的犯罪线索也必将无处遁形。严厉打击犯罪行为。行贿、受贿、洗黑钱等所有犯罪行为,只要有资金流动,央行即可一览无余。所以,我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打击经济犯罪、提升社会诚信水平等都有重要意义。

(二)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国民经济的具体影响

1.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可以想象,我国央行的数字货币正式流通后,人们的收入和支出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数字货币实现,数字货币的载体也将多元化,银行卡、手机等在未来都可以作为数字货币流通的载体,甚至人们只要记得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或银行卡密码,不用带任何工具就可以实现支付。

2.对商业银行业影响巨大

首先,商业银行作为央行中转行的作用将大大降低。长期以来,从央行到企业和居民个体之间隔着商业银行,但发行数字货币后,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将大大降低,只要重新整合业务流程,取消商业银行作为中间层的作用也是有可能的。不管是企业还是居民个人,只需要一个标准账号或者使用身份证号,在央行注册即可,所有结算都可以通过唯一账号进行。这样,商业银行就可能萎缩直至消失。当然,这在短期内不可能发生。其次,人们在银行的户头将趋于单一。每人只需要开立一个银行账户,无论在哪家银行,都可以从事任何合法交易。最后,商业银行的网络业务竞争会更加激烈。未来,拥有多个实体营业网点,将成为一些商业银行的劣势,而擅长网络业务的商业银行将迅速崛起。评判商业银行的规模大小不是依据员工和营业网点的多少,而主要看客户数量和银行存贷款规模。这样,商业银行唯有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吸引顾客。换句话说,数字货币成为主流后,存贷款资金在行际的流通更加便捷,一些服务质量不好的巨无霸银行”有可能一夜之间因资金全部流出”而被迫倒闭。银行的安全边际线也会大大收缩,商业银行必须注重企业形象,尤其是在网络中的形象。

3.对现行的网络支付方式产生影响

目前,人们的网络支付方式主要有支付宝、微信、银联卡等。在数字货币正式推出后,短期内对现行支付方式可能影响不大,但从长期看,对现行支付方式会产生较大冲击,支付宝的交易模式有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4.对企业的影响

短期内,央行已经研发成功的数字票据系统将取代商业银行研发成功的数字票据系统,直接影响企业的收支行为,可能极大地简化企业的资金交易流程,减少票据诈骗事件,降低交易成本,杜绝三角债”等债务链条的产生,进而优化商业交易环境。数字票据系统的推行可以催生一系列新产品和新设备,形成全新的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刺激经济增长。

5.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美国称霸全球,靠的不仅仅是最强大的军事实力,还有强势美元。一旦美元崩溃,美国的世界霸权也就自然随之而解体。近年来,美国一直指责我国政府操控人民币汇率,甚至威胁要将我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进行制裁,其目的是阻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延缓我国超越美国的步伐。可以将央行推出数字货币看作对美元霸权的一次挑战。数字货币有利于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以本币计价的方式走出国门,在纸币不流通的情况下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国际区域经济范围内使人民币取代美元,进而推动全球结算的人民币化。中国人民银行是世界上第一家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从品牌的角度看,容易在国际市场上先入为主,较易取得主导地位。只要是承认人民币的区域,就没有理由不承认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只要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在美国经济走向不明、欧元及英镑比较疲弱的情况下,人民币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硬通货,数字货币就更容易被全球接受。所以,只要我国能够稳住国内经济,人民币汇率就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数字货币将逐步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

参考文献:

[1]米晓文.数字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6(3):43-47.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篇9

中国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钱币文化有着光辉灿烂的篇章,是世界钱币文化宝库中的瑰丽遗产,曾经对世界各地发生过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三韩、高句丽、新罗、百济、朝鲜、日本、琉球、爪哇、安南、占城、暹逻、万象(老挝)、缅甸、真腊(今柬埔寨地区)各国产生的影响最大。另外,中国钱币曾经在天竺、印度、波斯、泥婆罗(今尼泊尔)、大秦(东罗马)、苏门答腊、婆罗洲、吕宋(今菲律宾境内)、鲜兰(今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东印度群岛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流通使用,曾经扮演过世界货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此外,考古学家曾经在中亚细亚各国,两河流域、波斯湾地区、尼罗河口至索马里、东非沿岸、马达加斯加迄南非各国,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尼加拉瓜、巴西、秘鲁、圭亚那、智利、加勒比海区域以及西印度群岛等地,均发现过中国古代钱币的影踪。

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布、环、贝四大货币体系,一直到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货币制度(包括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铸造成外圆内方的秦“半两”钱,逐渐发展到西汉武帝的“五铢”钱;及至唐代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铸造“开元通宝”钱,以“通宝”名称取代了以往的“两铢”式货币,这三次重大的货币制度改革,都是与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帝国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秦汉时期,中国的方孔圆钱就开始流出国外,但是,当时的数量较少,影响不大。唐代初期,中国钱币流向境外的数量增大,中国钱币在国际上逐渐被认可,在各国流通使用,这与当时中国的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不但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还拥有丝绸、陶瓷、茶叶等特产,而且还有着准国际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国家。

秦始皇统一制造“半两”钱以后,虽然历代屡有兴衰,钱币也时有改进,但是基本形状大致不变。这种重量划一、大小适中、外型美观、携带方便的圆形方孔钱,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用到清朝末年,其使用寿命长达2000余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国古代钱币文化以中国为核心,向周邻各国和东南亚地区以及世界各地不断辐射,从而形式了以方孔圆形为主要特征的东方钱币文化体系,其特征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钱币形制:

中国早期钱币如刀、布、环、贝等的形制,形状独特,各有千秋。从秦代“半两”开始,大体为内方外圆,基本形状不变。东南亚各国钱币的主要形式,除了极少数的几种钱币外(如日本的“天保通宝”、“万年通宝”、“筑前通宝”、“盛岗铜山”等为椭圆型,“仙台通宝”为方型,另外琉球的“琉球通宝”、也为椭圆型外),其余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发行和流通的大部分钱币,基本上都是仿照中国的内方外圆的式样铸造而成的,其渊源可以上溯到秦代先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受中国唐高宗“开元通宝”钱的影响,日本开铸的仿中国方孔圆钱,最早的是在奈良时代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即唐中宗景龙二年)铸造的“和同开珍”钱。这是日本在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开铸的著名的“皇朝十二钱”中的第一种,其后50年中依次是“万年通宝”(淳仁天皇天平宝字四年、即公元760年铸)、“神功开宝”(称德女皇太平神护元年、即公元765年铸)、“隆平永宝”(桓武天皇延历十五年铸)、“富寿神宝”(差峨天皇弘仁九年、公元818年铸)、“承和昌宝”(仁明天皇承和二年、即公元835年铸)、“长年大宝”(仁明天皇嘉祥元年、即公元848年铸)、“饶益神宝”(清和天皇贞观元年、即公元859年铸)、“贞观永宝”(清和天皇贞观十二年、即公元870年铸)、“宽平大宝”(宇多天皇宽平三年、即公元890年铸)、“延喜通宝”(醍醐天皇延喜七年、即公元907年铸)、“乾元大宝”(村上天皇天德二年、即公元958年铸)共12种方孔圆钱,日本自天平胜宝五年(公元752年,即唐玄宗天宝十一年),鉴真和尚东渡以来,对于从中国外流到日本的中国古代钱币,日本钱币界通称为“渡来钱”。其后,在江户时代但1636年,“宽永通宝”开始铸造,约在700年间,日本政府未再过铸钱令。日本一直仿铸多种唐钱,在其国家里流通使用,充分地说明了中国古代钱币文化对日本钱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日本出土最早的中国钱币是东汉时期四铢半两钱、西汉的五铢钱;最晚的是明代朱元璋制造的“洪武”通宝钱;出土最多的一次中国钱币是日本北海道函馆市三个窖藏中含有94种中国古钱,总数量达37万枚。

朝鲜最早的钱币是在穆宗十五年(公元998年、即宋代咸平元年)铸造的“乾元重宝”背“东国”钱,其材质有铜、铁数种,形制外方内圆。这种钱币完全是仿照唐代高宗的“乾元重宝”钱币的形式。此后,还曾经铸造过“海东通宝”(公元1103年、即萧宗八年铸)、“朝鲜通宝”(公元1423年、即世宗五年铸)等。朝鲜铸钱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常平通宝”钱,该钱始铸于仁祖十一年,即公元1633年,累朝鼓铸,迟至公元1890年才停铸,前后流通时间长达230年之久,称得上是朝鲜历史上的长命钱币。

“常平通宝”钱的版式繁多、种类丰富,除了有小平、折二钱,还有折五、当十、当百等钱,背文有户、工、商、向、宣、兵、备、总、营、武、训、抄、统、守、开、水、原、海、昌、京、黄、平、江、忠、咸、咸北、咸南、尚水、全兵、全左、全右等几十种文字。另外,还有一种“常平通宝”钱,其背文竟然是铸有中国的《千字文》,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等四、五十种文字。此外,还有不同的形制,不同的材质……。日本钱币界研究“常平”钱的版别专家称,已经搜集到的“常平通宝”钱的实物,大约有一千余种左右的品种和版式。

琉球最早的钱币是尚德王于公元1416年铸造的“高世通宝”钱,该钱字体歪斜、铜质粗恶。此后,琉球又仿照中国“永乐通宝”钱的式样,铸造“大世通宝”(公元1453年、即泰久王时铸)、“金圆世宝”(公元1470年)、“中山通宝”等钱。其形制、大小、版式、结构都与中国钱币相似。

越南最早的钱币,是丁朝于太平年间(公元966年),铸造的“大平兴宝”背“丁”字钱(有些钱谱误作为“太平兴宝”)。据《大越史记》记载:“安南丁部领于宋开宝三年建国,改元太平,号曰丁朝。此钱面文太平,纪年,背文‘丁’,纪国号也。”

公元十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初,是越南独立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时期,四百多年间,越南先后经历了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以及中国明朝的统治。丁朝“大平兴宝”钱的发行,开创了越南独立铸钱的先河,此后虽然有曲折,但铸钱始终未断,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在越南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并且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对于越南最早制造的这枚“大平兴宝”钱币,中国北宋时期的钱币学家李孝美,在他所撰的《泉谱》里就已经明确论述过,可是,他却错误地将“大平兴宝”读解为“大兴平宝”。“大兴钱,李孝美曰:此钱径八分,重三铢六累,文曰大兴平宝,复有一丁字背文穿上。余按此钱,今世至多,丁字不常其处,或在穿上,或在穿下”。这个钱文读法的错误今天我们应该纠正。

大平兴宝钱的制作比较粗糙,但钱风古朴,其风格与中国的五代时期的钱币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越南长期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必然结果,但是,作为越南的第一枚钱币的“大平兴宝”钱,则有别于它以前的中国钱币。

泰国与中国的货币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云南的早期贸易都使用天然海贝,其海贝的来源就是从泰国传入云南的。《星槎胜览》一书载:“暹逻国以海贝代钱,每一万个准中统钞二十贯。”而云南地区一直到清朝时期,仍然有不少地区在使用海贝作为货币流通。

泰国最初流通使用的钱币称为“铢”,形状为半椭圆形,中间有穿孔,这是受中国方孔圆钱的影响而成。

缅甸一向是中国人民的亲密邻邦,唐代缅甸称为“骠国”,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骠国派遣使团来中国长安访问,此后,官方与民间的往来和贸易不断。缅甸商人携带大批的披毡、蛮刀、甲胄、麝香等货物,换取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宋代时期,政府曾多次通过广西、云南等地的边境贸易,用中国的铜钱购买缅甸的马匹,作为战马补充部队。而缅甸是出产吉贝之国,国用均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向云南、广西出口,但是在中缅的双边贸易中,被各国认可的则是中国的方孔圆钱。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到位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集体要道,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航海者抵达这里。隋代,中国政府曾经派遣使者到马来半岛的赤土国,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外交、贸易关系。对外贸易除了双方相互以物易物之外,另外也采用中国的铜钱以及金银作为结算货币。

十二世纪中叶,新加坡兴起成为国际贸易的港口城市,各国的商船把该地作为补充淡水、食品的中途停靠站,中国的各类特产除作为互相交换的货物外,中国的铜钱由于携带方便,信誉良好被作为国际通货使用。

马六甲早期使用锡铸造钱币,这种货币俗称“斗锡”。“每块重官称一斤八两或一斤四两,每十块用藤缚为小把,四十块为一大把,通市交易,皆以此斗锡行使。”由于这种货币笨重不堪,使用不便,受中国铜钱的影响,遂改铸成圆形的锡钱。

二、钱币名称:

东南亚各国铸造的钱币由于受到中国钱币文化的影响,其钱币名称大都沿用中国唐代始创的“通宝”名称,钱币直接采用当代帝皇的年号来命名,其中虽然有名目繁多的“通宝”、“元宝”、“重宝”、“珍宝”、“泉宝”、“兴宝”、“之宝”、“永宝”、“全宝”、“新宝”、“安宝”、“洪宝”、“万宝”、“正宝”、“封宝”、“至宝”等多种名称,但是,无一钱币不带有“宝”名,这是东南亚钱币受中国古代钱币文化影响的具体表现。

如日本著名的“皇朝十二钱”中,除了“万年”和“延喜”二钱采用“通宝”名称外,有采用“开宝”者1枚,有采用“永宝”者2枚,有采用“神宝”者2枚,采用“昌宝”者1枚,采用“大宝”者3枚。

日本在桃山时代制造过4种年号钱,均采用“通宝’名称,依次为“天正”、“文禄”、“绍圣”、“永乐”,其中除“绍圣”钱名称为“元宝”外,其余都为“通宝”名称。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对外贸易的需要,从江户时期开始,日本也铸造完全与中国方孔圆钱一致的钱币,如北宋“祥符”、“治平”、“元?”、“熙宁”、“元丰”、“景德”钱等,以及明代“洪武”、“永乐”等钱。

日本宽永时期是日本钱币发展的灿烂时期,从宽永十三年(公元1636年),德川幕府铸造“宽永’钱始,其后历代都曾经大量铸造。年号虽然都为“宽永”,但是,其大小不同、版式繁多、材质不一、种类丰富,除了普通的光背钱之外,还有大量的纪年、纪地、纪号等钱币。日本《东亚泉志》一书收录有“宽永通宝”版式百余种之多,其中有文字钱、岛屋钱、获元钱、耳白钱、七条钱、深川钱、难波钱、鸟羽钱、小字钱、若山钱、伏见钱、秋田钱、膳所钱、四当钱、藤泽钱、川字钱、加岛钱、押上钱、元字钱、足字钱、因幡钱、长字钱、一字钱、久字钱、四年钱、千字钱、正德佐字、享保佐字、元文佐字、安永佐字、享保仙字、元文仙字、寂光寺钱、千字铁钱、真谕元字钱、邑井户铁钱、元文邑井户钱等等,其品种繁杂,无法俱录。

公元十世纪以前,中国的方孔圆钱多冠以“通宝”,或“元宝”、“重宝”名称,但是,越南丁部领铸造的“大平兴宝”钱,则采用“兴宝”名称,实为越南之首创。“兴宝”即有别于中国的传统的“通宝”名称,又具有祝福“大瞿越”国运昌盛、万世太平的含义,该钱在越南货币史发展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中最为丰富的是越南黎显宗时期(公元1740-1786年),所铸造的“景兴通宝”钱最具特色。景兴钱的种类繁多,版别丰富,制造量大,流通广泛。丁福保《古钱大辞典》(拾遗)载有多种的钱文,即景兴通宝、巨宝、大宝、太宝、内宝、至宝、重宝、中宝、正宝、泉宝、永宝、之宝、用宝、宋宝、宣宝、顺宝、求宝、总宝、庭宝、行宝等二十余种。此外,还有光背钱,背加铸星月纹、干支纪年、纪数字等多种形式的钱币,反映了越南钱币中的中国文化内涵。

三、钱币文字:

以中国为首的东方钱币文化体系,与西方钱币文化截然不同。西方钱币以图案、神像为主题,表现了西方神圣的宗教图腾和崇拜风尚。中国钱币的字体采用汉字为主体,钱文书法有篆(包含甲骨文、金文)、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其笔划有点、横、竖、钩、弯、折、撇、捺之分,笔势也有顿、挫、提、按、转、折、虚、实之别。在不到径寸的狭小之地,刻意追求书法对称的美,因此,汉文字的书法艺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而东南亚各国的方孔圆钱,亦基本上采用中国的汉字,其文字的布局结体、运笔力度大体相似,而且书法风格、间架结构几乎出自一辙。

日本钱币的文字源于中国的汉字,著名的“皇朝十二钱”中的12枚钱币,其钱文全部采用中国的汉字,钱文的书法为标准的中国隶体。十二钱中的“开”、“通”、“宝”三字,几乎与唐代“开元通宝”钱中的文字出自一辙。自“长年大宝”钱以后,书体逐渐变化成为楷隶相参的一种风格。桃山时期制造的“绍圣元宝”钱,书法仿北宋时期的绍圣钱,但是,在以后制造的“永乐通宝”钱,不但直径变小,而且文字也渐趋粗劣。综观日本制造的方孔圆钱,无一例不是采用中国的汉字作为钱文的。

此外,朝鲜、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制造的钱币,也多采用中国汉字作钱文。东南亚各国制造的钱币上,由于受地区民风、习俗的影响,钱币文字也采用自己本民族的文字。

四、钱币衡制:

中国钱币的衡制,早期以称量为单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上,有一种从纺轮演变而来的圆形方孔背平素的钱币,如“益化”、“益四化”等。这里的“化”就是古代的钱币计量单位。此外,有一种内外都是圆形的圜钱,如“共”、“济阴”、“离石”、“蔺”等,前者周缘无郭,后者方孔有郭,计量单位均为“金”。圜钱为圆孔无郭,以“两铢”为货币单位,如“重一两十四铢”、“重一两十二铢”;后来发展成为方孔有郭的,再后成为方孔有郭的秦代“半两”钱。以唐代“开元通宝”为标准,即小平钱的重量约在4克左右,直径在2.5厘米之间。

日本“和同开珍”钱的直径在2.5厘米左右,后期虽然直径变小,重量减轻,但总的规格控制在这个标准中间,尤其是“宽永通宝”钱的重量和外径,与中国唐宋钱的规格相似。越南“太平兴宝”钱,一般直径在2.35毫米左右,厚度约1毫米,重量在2.2克左右,要比中国同期制造的北宋小平钱轻一些。

五、钱币制造:

古钱币是金属制成品,中国的方孔圆钱在早期就采用了“一模多个”的铸造方法,不但生产出来的成品质量稳定,而且产量极高。从唐朝后期开始,钱币制造采用先进的翻砂法,即钱币先制成样钱,然后在砂模中形成模型,再将熔化了的金属(大都为铜、铁等)液体,浇灌入型腔之内,待冷却后取出再将外圆锉光便成。铸造钱币的模型钱币学称为钱模,俗称“钱范”。钱范从铜范、石范、泥范、陶范、铁范过渡到采用砂型铸造钱币的方法,这种方法被东南亚各国的人民普遍采用。而西方制造钱币一直采用打压法,早期以手工用锤子敲打模型,后来采用简易螺旋压力机压制而成,直到工业革命以后,才利用电动压力机械,大批制造硬币。

同中国钱币的制造一样,东南亚各国的钱币制造亦采用手工到机械、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各国早期的钱币大都简陋不堪,即钱币直径误差大,钱币重量不统一、钱币文字不规整。

在古代的中国与东南亚其他许多国家的相互交往中,中国的钱币能够作为“准国际通货”,而流通于东南亚各个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除了自铸钱币外,还完全仿照中国钱币的式样,进行大量地铸造,并用作对外贸易支付中去。

如日本曾经仿铸过中国唐朝的“开元通宝”、“乾元通宝”等36种年号钱;朝鲜也曾经仿铸过许多的唐宋钱;越南在历史上仿铸的中国钱多达78种;琉球仿照中国钱币的式样有4种。

日本自制造“皇朝十二钱”以后,再无官方铸造钱币,整个中世纪流通的货币都是以中国铜钱为主,作为贸易的通货使用。为补充日本铜钱数量的不足,十三世纪后期,地方富商开始仿照中国钱币铸钱。据日本考古界研究,1995年在京都出土的一件内有12-14枚铜钱模型的钱范,确认系中国元丰、绍圣、元符、政和四种年代的钱币,共有7枚铸型,其铸造的方法为“连铸法”。此后,还曾多次在日本各地(镰仓、大阪、博多)发掘出铸钱的遗址以及铸钱的钱范。日本铸钱基本上以仿照中国唐、北宋钱币为主,钱范采用“烧型”即陶范。中国从六朝后期开始使用砂型铸造法生产钱币,而日本一直到1636年“宽永通宝”钱的制造,才开始采用砂型铸造法。

六、钱币材质: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钱币,早期的材质都选用铜、铁、铅、锡等普通金属,当然也有少部分采用金、银等贵金属,但这一些大都是王公、贵戚用作赏赐之物,或政府作大额支付之用,不作普通流通货币使用。即使部分国家或地区采用贵金属制造货币,其使用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久。与此不同的是古代西方钱币,大多采用金、银等贵金属材料制造钱币,在近现代仍然采用贵金属制造流通钱币,在商业贸易中作为交换的媒介,只是在19世纪后,贵金属才逐渐退出了流通货币的行列。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篇10

根据MelanieSwan在其著作《区块链―新经济蓝图》一书中的划分,区块链的应用可从以下3个层次来分析:

区块链1.0是可编程货币,是与转账、汇款和数字化支付相关的密码学货币应用。

区块链2.0是可编程金融,是经济、市场和金融领域的区块链应用,例如股票、债券、期货、贷款、抵押、产权、智能财产和智能合约。

区块链3.0是可编程社会,是超越货币、金融和市场的应用,特别是在政府、健康、科学、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应用。

根据申万宏源的研究分析,目前,数字货币已经比较成熟,拥有较多用例。区块链2.0时代中,数字资产记录登记和金融领域的应用,例如去中心化交易,有较大概率成为后续最容易大范围落地的应用领域(如图1、图2所示)。

区块链1.0:可编程货币

通过这一层次的应用,区块链技术首先起到搅动金融市场的作用。大型金融机构诸如纽交所、高盛、芝交所、花旗、纳斯达克等都在过去的一年中进入了区块链领域。目前全球70多家机构已经加入了区块链联盟R3,其核心任务是进行区块链技术的概念验证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时,区块链在证券市场的潜力也引起了各大证券交易所的重视。在纳斯达克公布区块链平台Linq以后,欧洲证券市场的机构也纷纷跟进。

2015年11月17日,伦敦证券交易所、伦敦清算所、法国兴业银行、瑞银集团(UBS),以及欧洲清算中心(Euroclear)等机构联合成立了区块链集团,探索区块链技术如何改变证券交易的清算和结算方式。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27年世界GDP的10%将被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

这一层次应用的另一个影响是构建新型货币体系。数字货币不同于电子货币。当前,数字货币(digitalmoney)尚没有统一定义,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认为数字货币是一种价值的数据表现形式,通过数据交易并发挥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及价值存储的功能,但它并不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法定货币,也没有政府当局为它提供担保,只能通过使用者间的协议来发挥上述功能。而电子货币是将法定货币数字化后以支撑法定货币的电子化交易,因此二者并不等同。目前数字货币的主流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体系可以解决传统货币体系的3大弊端。

第一,区块链体系由大家共同维护,不需专门消耗人力物力,去中心化结构使成本大幅降低,同时,数据的公开使得在其中做假账几乎不可能。

第二,区块链以数学算法为背书,其规则是建立在一个公开透明的数学算法之上,能够让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人群获得共识,实现跨区域互信。

第三,区块链系统中任一节点的损坏或者失去都会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具有极好的健壮性。

目前,区块链已被多家央行视为实现数字化货币的关键技术。英国央行2016年宣布将数字货币RSCoin代码并进行测试。这是一款完全基于央行的需求而设计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目前由伦敦大学学院(UCL)研发并进入了初步测试阶段。同时,荷兰央行正在致力于开发一种被称为“DNBCoin”的数字货币,韩国、俄罗斯央行也表示密切关注区块链技术。我国央行也在2016年年初表示将探索发行数字货币,并于12月15日完成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易平台测试工作。

区块链2.0:可编程金融

除了构建货币体系之外,区块链在泛金融领域也有众多应用机会。基于区块链可编程的特点,人们尝试将智能合约添加到区块链系统中,形成可编程金融,其中以智能合约为代表。

智能合约的核心是利用程序算法替代人执行合同。这些合约需要自动化的资产、过程、系统的组合与相互协调。合约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要约、承诺、价值交换,并有效定义了新的应用形式,使得区块链从最初的货币体系拓展到金融的其他应用领域,包括在股权众筹、证券交易等领域开始逐渐有应用落地。传统金融机构也在大力研究区块链技术,以期与传统金融应用相结合。

股权众筹

区块链技术在股权众筹领域具备两大优势:第一,更加公开透明和真实可信,信息对投融资各方更加对称,记录难以篡改、伪造、删除;第二,促进股权流通和资源共享,股权转让和登记更安全便捷,众筹平台之间投资人和项目可共享。

股权登记管理区块链独特的身份账户体系,可以作为电子凭证。现有非上市股权管理,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人工处理纸质股权凭证、期权发放和可换票据。如果出现频繁的股权变更,股东名册的维护将变得烦琐,历史交易的维护和跟踪也变得困难。区块链技术将会对这一切进行数字化管理,使其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区块链众筹股权登记,将充分利用区块链账本的安全透明、不可篡改、易于跟踪等特点,记录公司股权及其变更历史。

股权转让流通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信用风险。传统的OTC场外股权交易,以交易双方的信用为基础,由交易双方自行承担信用风险,需要建立双边授信后才可进行交易,而交易平台集中承担了市场交易者的信用风险。应用区块链技术后,股权的所有权登记在区块链中,股权交易必须要所有者的私钥签名才能验证通过;交易确认后,股权的变更也会记录在区块链中,从而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

众筹合约

区块链可确保合约履行中不被篡改。在股权众筹发起初期,由发起人、众筹平台、领投人、保荐人等多方共同签署一份众筹合约,来约定各自的责任与义务。这份合约可以变成智能合约的形式存入区块链中,由区块链确保合约履行中不得被篡改。

证券交易与发行

基于区块链的证券交易将大幅节省交易费用。以证券的交易结算为例,使用区块链系统,买方和卖方能够直接实现自动配对,并通过分布式的数字化登记系统自动实现结算和清算。由于录入区块的数据不可撤销且能在短时间内被拷贝到每个节点中,录入到区块链上的信息实际上产生了公示的效果,因此交易的发生和所有权的确认不会有任何争议。而在证券发行过程中,传统模式下公司想要IPO,需要有专门的审核流程并由投行机构进行承销。而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这个过程,就不需要任何中央机构来运营和管理,交易过程完全公开透明,能够真正实现点对点的交易。

区块链3.0:可编程社会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篇11

有人说,钱币是指退出流通领域的货币,这种说法是不完全的,因为从文化的层面上理解,钱币应该是货币和货币文化衍生物的总称,即“币”和“章”的合称。既然冠名是“中国钱币”,自然应该包括中国所有的“钱币”,那么从大的概念来看,它应该包括两大块:一是历史上的钱币,一是当代的钱币,它们的交接线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为界,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钱币,可以统称之谓历史上的钱币,它们被视为文物,是我国文物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钱币,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中有的已正在进入历史的行列,成为文物的一部分。

一、历史上的钱币

历史上的钱币,就目前博物馆收藏和私人收藏的情况,可以分为四类,即:古钱、元宝、机制币(章)和纸币。

1惫徘

古钱是指古代金属的铸币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古钱包括先秦时期的各类铸币和秦汉以后的各类方孔圆钱,方孔圆钱的铸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国初年。事实上先秦时期的实物货币,譬如夏商时代的海贝,以及仿制的贝化(货);金属称量货币,譬如西周时代的青铜块等等,也都包括在古钱的范畴之内。

古钱有正用品和非正用品之分,所谓正用品,即是在历史上曾经正式发行和使用过的货币,其中包括因为货币的需要而铸造,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正式发行或流通的钱币。所谓非正用品,我们也可以统称之谓压胜钱(亦称厌胜钱、押胜钱),包括吉语钱、镇库钱、信钱、花钱、打马格钱、宫中行乐钱、瘗钱等等,它们不是货币,不能行使货币职能,但从文化意义上来看,它们和古代的铸币一脉相承,无论从材质、形制、铸造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有共通之处,实际上,铸造精良的压胜钱多出于官炉,出于政府专门设置的钱监。

古钱还包括了生产铸造过程中的一些遗存物,譬如:样钱、祖钱(雕母钱)、母钱,以及早期浇铸钱币使用的各类钱范。

中国古代正式发行的铸币是以铜、铁等低值金属为主要原材料的,但各类古钱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就材质而言,除了大量的铜、铁钱之外,也有金、银、锡、铅等其它金属铸造的,还有玉、石、木、蚌、骨、玳瑁以及陶土等各种不同材料制造的。

传统古钱中的正用品,一般是以文字、及其书法为主要修饰,很少采用图案,正面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上下左右排列,或者是两个字,左右排列或上下排列,显示对称、平稳、严肃。非正用品则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各取所需,往往是图文并茂,钱文内容没有一定的限制。但出于官炉者,会非常注重其艺术性,无论图纹,还是文字书法,乃至铸造工艺的运用,都会十分考究,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

2痹宝

“元宝”科学的名称应是“金银锭”。金银作为称量货币,在中国出现比较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此后各时期的金银称量货币形制不断变化,早期有版形的、饼形的,后来逐步演变成笏形、长条形、船形、束腰锭形,黄金还有金块、金叶等等。“元宝”一词的正式使用是在元朝的银锭上,开始是指元朝宝货的意思,后来才把金银锭俗称为“元宝”。现在人们印象中的马蹄形的“元宝”,则是明以后才出现的器形。各时期各地区的金银锭,不仅是器形不一、铸造工艺不一,并且留下了不同的铭文,记录着它们的性质、用途、时间、地点、重量和铸造部门及有关人员的姓名。

金银锭因重量不同,分成不同的等级,一般大锭重五十两,中锭重二十五两、或二十两、或十两,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规定,五两以下为小锭。因为它们的称量单位以“两”为主,所以白银称量货币也被简称为“银两”。

金银取得货币地位以后,其文化意义上的衍生物亦就应运而生,各种喜庆活动、亲友间的馈赠礼品,会有各种定制的小元宝,定制的金银小饰件等等,它们是元宝文化的发展,它们更强调制作的艺术性。

以前人们多把元宝视为可以保值的硬通货,视为财富的象征,并没有把它视为文物,所以不被收藏界重视,近一、二十年来才引起收藏者、研究者的关注,并成为钱币的一大门类。

3被制币(章)

在古代,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钱币和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钱币,主要区别有三:一是币材,西方以金、银为主,东方以铜、铁为主;二是币面纹饰,西方以图案为主,东方以文字为主;三是制造工艺,西方是打制工艺,东方是浇铸工艺。鸦片战争前后,由于西方货币形制和货币制度的传入,改变了中国货币文化的发展趋向,西方制钱机器的输入,改变了中国的造钱工艺,银元、铜元等机制币的诞生,最终取代了中国传统的银两和制钱。

十七世纪中叶,即明末清初,西方银元开始流入中国。到十八世纪中叶,即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欧美银元流入数量的增多,外国银元开始在中国民间流通使用,于是在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地方政权也开始仿制银元,开始蕴酿中国自己的机制币。光绪十五年(1889)广东试铸龙洋以后,各地竞相效仿,于是各省纷纷自制银元。到宣统二年(1910)以后,开始着手统一国币,但真正实现国币统一是民国年间的事情。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推行法币政策,机制的银、铜元便逐步退出流通。

在近代机制币中,真正发行流通的金币,品种很少,数量也不多,从遗存的实物看,多数是金质的样币和纪念币(章)。

铜元开始是作为银元的辅币铸造发行的,但实际上成了取代制钱的主要流通货币,铜元使用的时间虽然只有三十多年,但品种繁杂、数量众多。在收藏界中,铜元爱好者、收藏者往往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群体,他们和金银币爱好者、收藏者并不属于一个圈子。

近代机制币诞生以后,作为机制币文化的衍生物――纪念章也相伴而生,它们是古代压胜钱的继续和发展,主要是用于重大事件的纪念和喜庆活动的馈赠礼品,包括有金、银、铜等不同材质,不同规格和工艺技术的纪念章,它们多数出自各地银楼,其中国家造币厂打制的纪念章,设计精良,制作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收藏界中,似乎不太看重近代机制纪念币和章的不同性质,收藏金银纪念币的人,也往往同时收藏金银纪念章。

4敝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大约在公元十世纪末叶,即北宋太宗淳化年间以后,四川民间的“交子”已经在行使部分货币职能,后来便发展成“私交子”。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政府在益州(今成都)设交子务,翌年正式发行官交子,成为正式法定货币。

纸币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段,第一阶段是古钞时期,主要特点是:一、纸张采用传统的手工抄纸,木质纤维粗糙;二、票幅比较大;三、竖式单面印刷为主,明以前纸币背面印有小型的面值、图纹及印章,清以后背面一般只有印章和流通过程中的手书记录;四、版面图纹以黑色或蓝色印刷为主,配以p红印章。第二阶段是银行兑换券,新式纸币时期,其特点是:一、纸张采用西式道林纸,或专制的印钞纸;二、票幅明显缩小;三、一般为横式双面彩印;四、近代纸币多数在国外印刷,所以票面上除了中文,还会出现外文字母。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并发行银元兑换券,可以作为两个阶段的分水线。但事实上,在此之前新式纸币已经出现,在此之后,旧式纸币也还在使用,所以有一段混合流通的过渡期。

近代中国的纸币非常混乱,有中央银行发行的,有地方银行发行的,有商业银行发行的,有外资银行和合资银行发行的,还有不少地方性临时政权发行的军用票等等。1935年以后,实行法币政策,纸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1942年以后统归中央银行,但也仍有个别地方发行流通券。

纸币文化也有衍生物,譬如:名目繁多的代用币(券),形形式式的有价证券,以及各种各样的纪念张,它们也同样受到收藏界的注目。

二、当代钱币

当代钱币是历史的继续和发展,而且逐步和国际接轨,形成了品类齐全的钱币体系,就币材来分,有纸币、硬币和电子货币(银行卡),以及它们各自文化的衍生物。就性质来分,有:

1逼胀流通币。普通流通币即“人民币”,包括主币和辅币,主币以纸币为主,辅币有纸币、也有金属机制币。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即开始发行人民币,所以人民币的诞生要早于新中国的成立,第一套人民币还带有战时货币的某些特征。半个多世纪以来,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

2逼胀纪念币(钞)。普通纪念币开始发行于1984年,至2006年底,已发行了81种。1999年9月20日,发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纪念钞一种,2000年11月28日,发行“迎接新世纪”塑料纪念钞一种。普通纪念币(钞)可以按面值和普通流通币等值使用。

3惫蠼鹗艏湍畋摇9蠼鹗艏湍畋乙越稹⒁纪念币为主,也有钯、铂等其它金属的纪念币。1979年10月10日发行第一套纪念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金币。1982年开始发行以熊猫为主要图案的系列普制金币,1997年开始发行彩色图案的金银纪念币,截止2006年底,共发行了贵金属纪念币十大系列,287个项目,1538个品种。

4苯鹨条、块、元宝等投资性制品。这是传统元宝系列的继续,它们中除了国库储存的金、银锭之外,多以金、银工艺品的形式出现,随着时代的进步,运用了新的工艺技术,并出现了彩色金银条块。

5奔湍钫隆0括金、银、铜等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各类纪念章,其中有国家造币厂设计制作的,有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销售的,采用了和金银纪念币几乎一样的工艺技术,由于发行的数量少,时间的限制相对比较宽松,设计思想比较开放,技术动作的空间也比较大,所以其艺术性反映得更为强烈,先进技术的应用更为充分。

数字货币发展史范文

一、古钱币的渊源与由来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二、先秦货币初探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

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下作简介。

1、中原地区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

2、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货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3、西北方的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4、南方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候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与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势。

三、历朝纲钱沿革

纲钱指国家或地方政权法定发行的一类钱币。由一种纲钱的不同版别派生出“目钱”。纲举目张,构成钱币的统系。以纲钱为线索可了解货币沿革史;以目钱为线索可涉足古钱币鉴赏与考古。下文主要由历朝纲钱沿革解读古代相关的政治,经济与历史变幻。

纲钱体系从秦汉到明清可分二大阶段。第一阶段:秦汉与隋唐以铜铸币为主,是以秦“半两钱”和汉“五铢钱”为主干铢两体系阶段。第二阶段唐宋到明清除了铸币出现年号,宝文体系有别于前铢两体系外,还出现纸币与银本位体系,下分叙。

(一)秦汉“半两钱”

秦统一六国后,政治统一要求经济统一作基础,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统一文字,度量衡同时,也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20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钱文“半两”与实重相符,这种方孔圆钱从此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二千多年。为何取这种形制呢?主要是环形便于携带,而方孔穿绳索铜钱不易旋转,可防磨损。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制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秦朝方孔圆钱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货币。

鉴别战国和秦朝的“半两钱”可从书法入手。战国币钱文“半两”为大篆:而秦朝币钱文“半两”为小篆。相传秦币由宰相李斯所书。大概受此影响,秦朝之后的钱文大都出自达官贵人或书法名家之手。宋朝还出现皇帝御书钱。中国古钱币与西方货币的区别之一是中国古钱版面以钱文为主,流通币极少有图案为主的,而西方货币则以动植物,人象等图案为主。古钱上的书法艺术为另一话题当别论。

据说秦始皇为防备百姓造反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这势必影响铜钱的铸量。因铜价极高,货币流通量不足,故秦半两钱价值很高。汉初发生“秦钱重(价高)难用”问题。汉承秦制沿用半两钱,但刘邦当皇帝时国家很穷,改铸了许多小钱,先后出现“榆荚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等。一两为二十四铢,因对秦半两大幅减重,“半两”名实不符。尤其是一种小半两,形似榆树果实而称“榆荚半两”重不足1克,直径不足1厘米。汉还允民间私铸与郡国铸币,引起币制紊乱与通货膨胀,至汉武帝大改币制。

(二)汉“五铢钱”与沿革

1、汉武帝首创“五铢钱”。

汉武帝即位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急需开辟财源。同时郡国自由铸钱,造成币制混乱,物价上涨,威胁中央财政。于是汉武帝公元前118年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即钟官(掌铸钱)、辨铜(掌原料)、均输(掌制范),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钱。五铢钱质量高,改变了货币混乱现象,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从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共七百多年。五铢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因五铁钱轻重合宜,中国以“五铢”为主要形制的方孔圆钱还影响日本、安南、朝鲜等国。而泰国现在的货币单位仍称“铢”与此不无关系。

2、新莽币制大乱与铸钱精品问世。

西汉晚期,王莽建新朝,托古改制,滥发货币。如:“大泉五十”是王莽上台后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铸行的一种大钱。“泉”是“钱”字的借用。王莽相信纬学说,在他夺取刘姓天下后,为讳忌“刘”字,刘字由卯、金、刀三字组成,故钱文中不用“金”字而用“泉”。一枚“大泉五十”重量只及西汉五铢钱重量的二个半,却要当五十个五铢钱用。意味着每发行一枚大钱就要从百姓手中夺走四十七个半五铢钱财富,这必然引起人民不满,于是民间仍用五铢钱交易。为此王莽以重刑酷法规定:凡敢私藏五铢钱者将作为犯人充军戊边。由币制混乱可见王莽统治不得人心,必垮无疑。此外还有一种大钱名“刀平五千”即一枚大钱当五千个五铢钱。如此大额钱币必有人冒死伪造。为防盗铸私钱,除颁行刑法重治外,另创造了一种新币形,即把古代刀币和圆钱结合,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枚双色金属钱币。为防假私铸而使“大泉五十”、“刀平五千”等官行币“做工精绝”,这一扭曲风情也令后人千年叹息。

东汉恢复西汉以来的五铢钱制度,到东汉末年,董卓进京毁五铢钱,更铸小钱,引起通货膨胀,货币制度再陷混乱。

3、“六朝五铢”劣钱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分裂时期,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社会经济遭破坏,史称此时“钱法大坏”。为了省铜,五铢钱越做越小,有“鹅眼”、“鸡目”之称,更有剪凿边圈,称剪边五铢,一枚钱改二枚,面额却大,百当千用。钱币界把这一时期五铢钱统称为“六朝五铢”。六朝即建都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一时期五铢钱除铸造粗劣且钱文革率、笔画不全。有将“五铢”写成“五金”者,也有写成反文“铢五”的。但期间五铢钱也有个别例外的,如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史称“重如其文”,质量上乘,不仅使人想到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成功改革。

4、隋朝“五铢钱”与传闻。

隋代隋文帝铸造“开皇五铢”结束了汉末以来三百多年钱制庞杂局面,这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隋炀帝暴政,有人辩认隋“五铢钱”五铢的“五”即“X”字左边加竖|为“|X”,放倒后似为“凶”字。于是有人说是隋的凶兆,预示其灭亡为时不远了。故隋朝“五铢钱”较好辩认。其实这种写法北魏也曾有过,这不过是老百姓借此诅咒隋暴政而已。

(三)唐朝起方孔圆钱由铢两体系转变为以“文”为单位的年号、宝文体系,沿革两宋至清,这是货币发展的第二阶段。

1、唐高祖首创“宝文”“年号钱”

唐代是一个经济文化都发达的强盛朝代。据考唐高祖武德年间621年铸行“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而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的年号,宝文体系铜铸币。“开元”有创始,首创之意,“通宝”即流通的宝货。其在重量单位上有大突破,古代衡法二十四铢为一两。“开元通宝”开创十进位制,每枚重二铢四为一文钱,积十文钱重一两,即十钱一两“以钱代铢”。开元通宝在唐代铸行二百多年而使币制长期稳定。唐以“文”计数,以钱两为重量单位的宝文钱体系沿袭到清朝历时千年。另相传唐高祖铸行的“开元通宝”由初唐书法大家欧阳间所书的增文采,被誉书法币。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对付财政困难、铸造大钱,称“乾元重宝”。这是最早称“重宝”的钱,一文重宝当开元钱十文,引起通货贬值,物价飞涨,盗铸严重,人心不安。至晚唐唐武宗废佛,取佛铜大量铸“会昌开元”钱,使延续了半个世纪的通货紧缩现象才有所缓和。“乾元”,“会昌”均为纪年。

五代十国是军阀割据混战分裂时期,由于政权林立,货币五花八门,是一个货币混乱时期。币材除铜外还有锡、铁等。大额钱币当十当百,甚至当千当万流行。钱制的混乱复杂反映出割据战乱带来的经济恶化。

综上所述,铜铸币方孔圆钱从铢两体系转变为年号,宝文体系为货币发展一大转折时期。

(四)两宋到明清除铜铸币外,还产生了纸币与银本体系为货币发展的又一转折时期。

1、两宋“年号钱”、“御书币”与“纸币”

两宋的铜铸币以采用年号为显著特点。据考证年号首创于汉武帝,而“年号钱”始于十六国时四川成都李寿的“汉兴钱”。最后一枚年号钱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铸行的“洪宪元年,当十铜元。”此钱随袁世凯垮台,存在不到四个月。“年号钱”因铸有年号,标明铸造时间,使人在考证古币年代时可一目了然,这在钱币形式发展上是一个进步。历朝年号钱中宋、明、清三朝的钱币最容易收集。

另外,历代书法中要数宋朝见著。相传宋神宗元丰年间所铸元丰钱有篆、隶、楷、草四种书体,其中苏东坡手笔的隶书钱文沉着、豪迈,被称“东坡元丰”。宋哲宗年间司马光和苏东坡用篆、行两种书法写过对文钱“元裕通宝“。使宋朝流行书币币对文钱。擅长书法的皇帝耐不住寂寞,也往往在钱文上一展身手。由皇帝书写的“御书钱”,据考证第一人为宋太宗赵炅,而历代皇帝中书法成就最高为宋徽宗赵佶。他治国安邦无能,“靖康之耻”与儿子钦宗一起被掳为金兵俘虏。但对琴棋书画情有独钟,尤其是书法“瘦金体”铁画银钩,别具一功。宋朝书法币见著与皇帝身体力行推崇不无关系,尤其是年号御书钱流行。此钱文风到明朝有变。明代中叶开始钱文都出自匠人之手,字体呆板,不讲布局结构,谈不到书法艺术了。

两宋时期铸币铜铁钱并行,因铜器比铜币值钱,有毁钱铸器现象,少见铜钱而出现铁钱。另外随经济重心南移,货币流通扩大,两宋产生的纸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这纸币是一种象征性货币,它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也有关。北宋的纸币主要有交子,南宋有会子、关子。交子、会子都是当时对票据、证券、况换券类的俗称。而币值是否稳定成为经济财政局势的晴雨表。

辽、宋、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与汉族交往中受中原经济文化影响,除了使用唐宋所铸铜币外,也发行过民族文字与汉文类铜铸币。

2、元代币制以纸币为主

元代曾铸行过少量铜钱,但货币主要流通纸币。这在中国古代是较突出的。元代的纸币称为钞。原钞本不许挪用,纸钞发行量有严格限制。但元末政治腐败,皇室奢侈,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政府只好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引起物价飞涨。加上黄河改道泛滥,天灾人祸,故称“开河变钞祸根源”,可见滥发纸币与元朝灭亡很有关系。

3、明朝由纸币政策转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体系。

发行纸币在货币史上虽是一个进步,但历代统治者无不利用它来剥削,掠夺人民而使纸币纸策崩溃。如明朝初朱元璋就推行纸币政策,发行“大明宝钞”与铜钱并用。但大明宝钞不定发行限额,也没准备金,很快就导致通货膨胀,故明中叶嘉靖年后,宝钞已不能通行,民间主要用白银和铜钱。如明朝“班匠”以银代役、雇工工资,富豪积家产等都主要用银量了。银量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从元朝开始,从元朝至元年间开始,银锭自名“元宝”,这是中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同时民间流行铜制钱,质材由青铜转黄铜,铸行以年号为号的通宝钱。

4、清朝铜钱,纸币和机制币

清代铜钱沿用明朝的制度,主要铸行小平钱。清代铜钱中以咸丰钱最为复杂,钱文有通宝、重宝和元宝之分,面值不同,钱局不同。清朝民间商务大数用银,小钱用钱,钱、银并行。

清初一百年以银锭为主币,征税一两以上必须收银,清朝各州县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田赋,完粮必须是足银。因中央不铸造统一流通银两,民间使用的银子未必是足银,各地银锭形式、成色、平码不同,因此每逢纳税前由银匠和银铺将民间散银熔铸成足银上当。一些银匠勾结吏役趁机在银两成色,分量上苛剥百姓,造成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清朝后期银锭开始向银元转化。明朝中叶起,在对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用他们的银元购买中国丝、茶、瓷器等,使各种外国银元开始在中国流行。到清道光年间,从签不平等《南京条约》开始,赔款用的银元都是“洋钱”,当时中国本国还没银元。库存洋钱不足抵销数目剧增的对外赔款,于是迫使清末政府开始自己铸造银元。中国最早的机制洋式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因银元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同时出现机制铜元,又称“铜板”。机制银币和铜元的出现对中国传统的银两货币和方孔圆形为主的铜钱制是一种巨大冲击。

清行的纸币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又可分铜钱票(可兑换方孔铜钱)、铜元票(可兑换铜元)、银两票(可兑换白银)、银元票(可兑换银元)四种。发行纸币开始有库银准备金、钞本来凭证。

综上所述,从两宋到明清,纸币产生与流通,白银货币地位日益提高和明清开始确立银本位制的纸币制度,晚清机制币体系出现,为中国货币史发展的第二阶段后期情况。

以上所列为流通钱币史,钱币界还有众多非流通性货币,如压邪用的压胜钱,祷福避邪的镇墓钱和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杰出人物的纪念币之类此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钱币俗称“花钱”,在货币流通上无足轻重,但对民俗研究却可提供珍贵史料。

总之,钱币学是一门学问,结合历史教学活动初涉古钱币知识,对于领悟与解读中国古代历史变幻开拓历史视野有助,愿此文对你有启示和借鉴,供指正。

2001年4月

教案设计参考

一、教学目标与准备

1、教学目的:

古钱币是古代商品经济活动的历史见证与缩影:古钱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瑰宝。由初识古钱币,了解古货币史常识,有助于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治与社会风貌的考证与解读。且结合专题性参观考察展开有关拓展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一有益活动。

2、教学重点,难点处理:

以货币史中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流通性法定古钱币沿革为主线,将对古钱币沿革、发展的框架性知识介绍与对具体古钱币的识读相结合。课堂教学可配备图示,幻灯投影,使学生对原较陌生的古钱币知识有较感性与理性认识。

3、教学参观地点:

上海多伦路文化街钱币馆,上海历史博物馆钱币馆。

4、教学参考书目:

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图说中国钱币》

二、教学过程:

中国古钱币史简介提纲:

一、先秦货币初探

1、古钱币由来与天然贝的流传

2、战国四大货币经济体系初探:中原三晋地区的布币,北方燕国和东方齐国的刀币,西北方秦国独用圆钱,南方楚国的铸文铜贝“蚁鼻钱”等。

二、封建社会历朝法定钱币沿革

1、秦统一货币与秦汉米两钱方孔圆钱的流行

2、汉武帝定“五铢钱”与沿革至唐朝初期。

3、唐高祖起唐朝方孔圆钱由铢两体系转为以文为计十进位制年号,宝文体系钱币。

4、两宋铜铁钱并行与纸币的出现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对经济危机的认识范例(3篇)

    - 阅0

    对经济危机的认识范文[关键词]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肇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事件,在2008年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009年进入到“后金融危机”的艰难调整时.....

    媒介融合定义范例(12篇)

    - 阅0

    媒介融合定义范文1篇11媒介融合视角下体育新闻的传播理念1.1以人为本理念体育新闻传播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基于通过对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的传播推动,进而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