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企业再造

一、企业再造与电子商务

企业再造也译为“公司再造”、“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它是1993年开始在美国出现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所谓“再造工程”,简单地说就是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按照该理论的创始人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哈默(M・Hammer)与詹姆斯・钱皮(J・Champy)的定义,是指“为了飞越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process)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也就是说,“从头改变,重新设计”。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企业再造包括企业战略再造、企业文化再造、市场营销再造、企业组织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再造和质量控制系统再造。企业再造的目标,在于重新设计企业作业流程以增加绩效。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不断增长的供货能力、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和不断增长的全球竞争是现代商业的三大特征。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改变自己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也就是进行企业再造,来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随着信息技术在国际贸易和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Internet实现商务活动的国际化、信息化和无纸化,已经成为各国商务发展的一大趋势。电子商务正是为了适应这种以全球为市场的变化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企业实现电子商务的同时,进行企业再造是许多企业的必由之路。企业再造的本质就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企业再造不仅是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且也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的结果。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发展,不仅可以为企业寻找更多的客户,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和控制问题的能力。通过将供应链上的供应商、本企业和客户有效集成,它使企业的业务流程各个环节联系更紧密,过去被分解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融为一个整体。企业电子商务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同时进行企业再造,优化企业组织架构、服务体系,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才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

电子商务建设是企业再造的推动力。正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使企业能够打破陈旧的制度,创建全新的商业模式,使远大的目标得以实现。企业流程与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的协调合作、人的组织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与融合等紧密相关,因而,企业再造不仅仅涉及到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而这些又都是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的特征。因此,电子商务的应用能体现企业再造的核心,它既是企业再造的出发点,也是再造的最终目标体现者。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企业的再造

目前企业对电子商务非常关注,许多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经营的飞跃。但有也许多企业把电子商务视为具有法力的“魔杖”,以为只要开展电子商务,把企业的商务活动搬上网,企业发展就会左右逢源、万事大吉。这种认识导致许多企业仅仅为了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只触及电子商务的皮毛,未能使实施电子商务成为提升企业发展力与竞争力的良好机遇。事实上,对于企业来说,电子商务不是美容工程,而是脱胎换骨的企业再造工程。但是,电子商务对传统企业的再造,又有其不同于一般企业再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改变企业经营的理念

(1)全球化观念。不管企业需不需要,市场的全球化意味着竞争的全球化。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将面对全球的客户,同时也会面对全球的竞争者。因此,企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应该具有更广泛的全球化观念。

(2)协作观念。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竞争者与合作者均因市场全球化而成百倍、千倍地增加。企业必须提供比竞争者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只有通过电子商务与更多更好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共同协作,才能应对来自更多的竞争者的威胁。紧密协作是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经营的基本特征之一。

(3)个性化服务观念。最终消费者有个性消费的需求,这种需求通过电子商务网络可以有效充分地表达。那些能够响应个性化消费的需要,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的企业,才有在电子商务时代的立身之本。幸运的是,电子商务提供了企业协调全球优势资源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

2、电子商务重塑企业市场行为模式

电子商务使企业面对全新的市场:全球化的消费者、全球化的竞争者、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最终消费者的直接交流等等。面对变化了的市场,企业必须重新审视本企业的市场行为模式,规划本企业新的市场策略。

确定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市场行为模式应注意以下要素。

(1)市场响应能力。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习惯的客户与消费者,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应能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服务。企业要规划从接受需求订单到提品或服务的作业过程。电子商务有利于企业建立快速的市场相应能力。

(2)精心培育忠诚度。电子商务使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意味着这一企业和它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更容易被其他企业所代替。客户与消费者忠诚是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市场制胜的法宝。

(3)洞悉市场机会。把握或制造市场机会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之一。电子商务不仅是一个交易平台,还是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企业应具备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和Internet工具分析客户、消费者行为方式与消费习惯,挖掘市场机会的能力。洞悉市场机会并迅速满足市场需求,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3、电子商务重组企业核心竞争力

骤然放大的市场、骤然增多的竞争者、骤然增多的合作伙伴,改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企业必须反思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重组核心竞争力意味着企业在新市场中的重新定位。电子商务使企业的一些传统优势迅速丧失,因此,企业必须重新定位,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把优势资源集中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放弃那些没有优势的项目。这既是社会分工的要求,也是电子商务所带来的新的市场竞争的需求。

4、电子商务再造企业神经

电子商务打破了市场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限制,这要求企业必须即时响应市场需求,将市场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等导入企业内部“神经网络”――企业信息系统,并指导企业内部协同动作,使企业能将产品或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适当的价格提交客户。只有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无缝集成,才能尽享电子商务对时空突破的优势。

5、电子商务再造企业组织

电子商务再造了企业的功能,传统的科层制组织难以适应电子商务对快速市场反应的要求。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组建扁平化的、自我管理、自我创新的组织是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的要求。扁平化组织减少了信息传输和管理的中间环节,拆除了信息在组织内的分享壁垒,组织内部更容易进行有效的协作,以迅速回应市场需求。扁平化的、自我管理、自我创新的组织,是企业以电子商务制胜的组织保证。

6、电子商务再造企业价值

传统企业的价值可准确地反映在资产损益表中。有形的价值是传统企业价值的基础。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的价值已经不局限于企业内部与有形价值,还包括:知识、创新力、客户关系、企业文化等。

(1)知识是企业的价值基础。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与积累的经验、所拥有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是企业最根本的价值要素。企业要管理好自己的知识资产,开发人力资源,从而创造出远大于资本的价值。

(2)创新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独特的产品与服务是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安身立命之本,这需要企业的创新力做支撑。创新力来自于企业对知识资产的科学开发。

(3)客户关系是企业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要素。良好的供应商、经销商关系,是企业开展外部协作的基础;良好的消费者关系,是企业产品或服务最终实现价值的前提。开发与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是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前提。

(4)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的个性。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所提品或服务的个性,塑造着企业的市场形象。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树立独特形象,提升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内涵,为企业的发展营造精神环境。

7、电子商务再造企业协作空间

电子商务使企业面对的市场大大拓展,更大的市场意味着更多的竞争者和更激烈的竞争,企业的服务力与竞争力面临着考验。企业只有强化核心竞争力,开展协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才能生存与发展。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协作,不但自企业内部深层次的沟通,也来自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的紧密合作。只有在内外部形成互相支持、顺畅承接的协作网络,才能形成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电子商务使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空间更大,从而再造企业间协作的空间。

三、结束语

电子商务影响企业的方方面面。电子商务为传统企业的再造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创造了条件。只有经过再造的企业,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把握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宁、郑小玲: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郑文堂:变革与创新――企业再造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3]李琪: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金江军:企业信息化与现代电子商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摘要]江西是个绿色、红色以及深厚文化底蕴的大省,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有效的利用旅游电子商务能够促进江西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核心竞争力

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产业的模式,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对许多传统的产业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变。旅游电子商务是一个比较新的商务模式,它与传统的旅游业相结合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一、江西旅游电子商务现状

近年来,江西旅游业发展成效有目共睹,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江西红色旅游在全国的地位。江西是首先提出发展红色旅游的省份之一,是率先发起《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的省份之一,是首先进行红色旅游规划的省份之一。江西红色旅游在全国拥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二是打响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品牌。近几年,江西着力宣传和推介“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旅游特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为江西具有独特优势和广泛影响力的对外开放品牌。三是推动了全省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江西旅游业接待人数都以每年1000万人次的速度快速递增,特别是红色旅游,2006年接待人数达到22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46.58亿元,同比增长25.02%和33.25%。旅游产业已初步成为江西省国民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与之相配套的旅游电子商务没有建立起来,整个江西的旅游电子还处于萌芽状态。

1.整个江西的电子商务网站还处在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阶段。江西省的旅游景点、人文古迹等在网上的宣传介绍没有一个系统的、统一的、协调的组织,全部凭借自己的喜好来建立网页,更不用说是旅游电子商务了。

2.各行各业间的壁垒森严,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联盟。旅游业是一个跨多行业的产业,不仅包括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人文景观以及各种各样的商业。但是整个江西省的各行业之间的相互联盟没有出现,并且相互影响。

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会自动转化成竞争优势,需要相应的机制和条件加以支持。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企业内部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同时具有延展性、独特性、用户价值、创新性、动态化的核心资源与核心能力因素,决定着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与强大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在本行业、本领域获得的明显竞争优势的保障,还是积极应用企业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甚至是建立新的主导产品、实现战略重心转移、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江西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江西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江西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红色旅游、绿色家园以及丰富的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江西的龙虎山是道家的发祥地,因此对于道家来说龙虎山有着特殊的含义。

红色旅游作为核心竞争力是逐步形成。2006年江西卫视打造的“红歌会”,使江西的红色旅游在全国影响很大,2007年的中国红歌会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江西是一个绿色大省,有着迷人的风景,庐山、井冈山、三清山、婺源、龙虎山等又与红色旅游联在一起,两者相互相成。这些作为核心竞争力需要长期的提炼和宣传。

综上分析,江西旅游电子商务应进行全省范围各种资源的整合。

1.把整个江西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系统规划,建立一个统一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这个平台里面分为三大模块:红色旅游模块、绿色家园模块、以及道家文化模块。

2.对这三个模块进行细分最主要的每个模块中都应该包括:

(1)“内容介绍”。要抓住红色旅游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井岗山的斗争,从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到长征的出发地等,从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介绍,

(2)“商业文化”。这里的商业文化主要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如景德镇的瓷器、赣南的客家文化等等。重点突出地方特色。

(3)“交通住宿”。航空、铁路、水送、公路运输在全省己相当发达,住宿也具有特色,要让广大游客随时掌握,心中有数。

3.建立一个虚拟旅游模块。在这个模块中,主要利用虚拟技术再现各地特色旅游。特别要利用三维技术把江西的绿色家园全部展现出来。这样,很多游客可以在网站上就可以进行旅游了。

4.建立一个游戏模块,在这个模块中把红色旅游的所有内容进行再现,游客可以在这个游戏中参与到解放战争中去,使他们能够对当时的历史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5.建立一个交易模块。在这个模块中,游客通过网上旅游看上了某些特色产品之类的可以进行网上购物。

6.建立交流社区。在这个社区,游客可以通过BBS、BLOG进行交流旅游心得和体会。

江西旅游电子商务的建立要全省统一建立,各个景区加上自己的特色来进行充实完善。加之配有与之相适应的物流系统。这样,江西的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业定有一个大发展。

参考文献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1篇3

关键词:企业战略网络;合作关系;学习策略

一、引言

我们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国际互联网及其相关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当今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话题,与此相关,经济组织的变化将是随之而至的,已经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企业组织(或产业组织)的格局是“小企业,大网络”(smallcompanies,largenetworks)(Kleiner,1995)。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是适应网络经济时代新的企业战略思想,强调在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中充分考虑企业的关系网络和网络的整体利益。本文以我国电磁炉企业为例,结合电磁炉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来探讨企业如何利用企业战略网络提高其竞争优势,希望对我国广大企业的竞争和合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二、企业战略网络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企业战略网络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不同的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战略网络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描述式定义,如:战略网络是利益一致的不同组织之间为了获得或者保持相对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长期效果的有目的活动的网络(Jarillo,1987)。战略网络是彼此独立的企业通过合作协议连接起来的集合体(Gomes-Casserses,1994)等。

企业战略网络是一种特殊的联系(经济活动和利益关系)联结起来的组织网络,是一种为了共同的远景,以战略中心企业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将具有战略意义的战略伙伴通过紧密的关系契约联结在一起的、以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经济合作关系网络,它为企业提供了潜在的信息、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渠道,利用其知识、规模以及范围经济等优势,企业更容易达到其战略目标,例如分担风险、外购价值链的某个阶段或者组织功能。简言之,战略网络就是由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战略网络系统由消费者、市场中介(包括商、销售渠道、销售补充产品及其提供服务的人)、供应商、竞争对手、其他产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其他组织(如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战略中心企业等节点构成的。战略中心企业是指那些有能力将自身置于网络中心位置,领导一批组织,将它们聚集在一起并创造集体活动的企业。凡是与战略中心企业构成战略合作关系的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组织都是一个战略网络。基于这一认识,联盟网络、多方合资企业、战略外包、长期买卖伙伴网络、企业集团、许可证协议、连锁经营、企业集群、互惠贸易协定和基于长期合作的虚拟企业等都是战略网络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式。

三、我国电磁炉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电力的紧张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及电磁炉研发技术上的突破,电磁炉以其独有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加热快、无烟、节省空间等优点,使很多追求舒适方便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使用电磁炉。近年来,电磁炉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小家电产品之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电磁炉市场近年快速激增,未来5年,电磁炉在国内将有7000-8000万台的市场潜力,每年以60%-70%的增幅高速增长,市场容量将可达到数百亿元。但是目前我国电磁炉行业却面临着许多严重问题,阻碍了行业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竞争激烈,低端竞争现象严重

电磁炉产品是目前家电行业最容易装配的产品,入门拼装容易,同时巨大的利润也吸引众多企业争相进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共有300多个电磁炉品牌,1000多家电磁炉制造企业,这些品牌大抵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国内的知名家电品牌,顺势推出自己品牌的电磁炉,如美的、格兰仕、TCL、九阳等;一类是一直在耕耘市场或是近期强势介入的外资品牌,如尚朋堂、正夫人、三洋等,剩下的就是一些以前为别人贴牌的厂家和乘机上市的二三线品牌。目前,电磁炉的企业普遍存在拼价格、拼瓦数、拼赠品等低端竞争现象。

(二)缺乏核心技术

电磁炉行业受组装简单、市场进入度低、利润率高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加入这个行业,但是电磁炉中最核心的部件IGBT和MCU(微处理芯片),由于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大型厂家手中,国内主要电磁炉厂家全部都需要进口,因此,国内电磁炉厂家只能争取微薄的组装利润。而面临日益激励的市场环境,许多主流厂家开始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而由于企业自身研发力量不弱,多数厂家开始寻求国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合作,提高研发水平。

(三)产品同质化严重

目前市场上的电磁炉,无论是产品的外观还是功能,基本上大同小异,区别只是品牌不同而已。原因就是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本土品牌,电磁炉生产很多是采取OEM方式,出现“100个品牌产品长着相似的面孔拥有同样的机能”的怪圈。

(四)缺乏行业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庞大的市场容量以及较低的市场进入门槛,滋生了电磁炉生产不规范、品牌多而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规范市场,标准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而缺少行业标准成为电磁炉的软肋,家电管理规定没有有关电磁炉方面的技术标准,对于整个电磁炉行业来说也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据了解,现在大家对电磁炉所能看到的一点儿技术标准就是热效率,可是,究竟热效率是多少才算达到电磁炉的标准,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规定。现在很多主流电磁炉厂家强烈呼吁制定一个行业标准,以此来净化电磁炉市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四、引入企业战略网络思想有效促进电磁炉行业发展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电磁炉行业现在面临一个高增长、多竞争的局面,企业如何去切市场这块大蛋糕?未来的战场将是怎样?怎样的战略才能引导行业发展?

国内电磁炉行业,消费者需求与产品功能不对称,存在差距,这是电磁炉行业的短板,更是企业的机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得靠技术创新,以战略制胜。但是在企业自身技术实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跨越企业边界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竞争企业中获取技术支持。因此,必须引入企业战略网络思想,有效促进电磁炉行业的健康发展。电磁炉企业战略网络主要是以电磁炉制造企业为核心,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供应商、经销及其他国内外电磁炉制造企业等网络成员的一系列战略关系网络(如图1)。

从我国电磁炉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电磁炉生产企业在整个企业网络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我国电磁炉企业战略网络的建立和维护应该以电磁炉生产企业作为核心。担当核心企业的网络成员有必要展开宣传,通过适当的手段来建立必要的网络机制推动战略网络的形成和维护战略网络的稳定。

(一)慎重选择战略合作伙伴

企业在挑选战略合作伙伴时,要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战略网络中,企业不仅要提供自己的核心资源和能力,而且需要获得其他企业的独特资源,这些资源应该是互补的,最利于获取最大竞争优势的。如美的电磁炉公司与家电研究院、清华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大学开展的技术合作,公司与家电研究院、清华大学的合作主要在电磁应用方面、降低电磁炉辐射方面。而与湖南大学、江南大学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工业设计方面。目前电磁炉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外观设计趋同化严重,为了寻求产品外观设计上的突破,公司采取赞助各大高校学生电磁炉外观设计大赛的方式,获取新的灵感。从获取企业重要资源的角度出发,企业不仅可以同本土企业合作,也可以同外国企业合作,如日本三洋公司是全球电磁炉行业技术领先的企业之一,尤其在大功率、多头电磁炉方面拥有很强的实力。在这方面处于弱势的国内电磁炉公司可以与三洋公司这种大型外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二)建立信任机制降低成员企业的流动性

在充分频繁地监督和成员企业充分低的流动性的条件下,企业战略网络的合作是可维持的。因此必须要求企业网络成员之间承诺建立一种长期稳固的关系,最主要的是要相互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彼此相互依存。参与各方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建立或参与企业战略网络的合作是企业专业化战略条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当然,信任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的长期努力,这种努力往往要受到互惠的驱动,也正是这种互惠使企业间将“信任对方”作为在交易过程中的重要信念,并以此作为双方谈判以及进一步交易的基础。在交易过程中,契约的作用并不是促动大家履行“约定”的主要力量。

确实,信任在我国主要电磁炉企业与其他企业,特别是在处理配件供应关系的交换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电磁炉企业在采购零配件的过程中,虽然某些新进入的供应商价格便宜很多,而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价格要贵很多,但考虑到后者更有质量保障,所以电磁炉企业更愿意采购这些企业的零配件。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网点核心竞争力

经营网点作为商业银行的基层经营单位,是市场经营的前沿。在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下,经营网点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全行的经营与发展。因此,提高基层网点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绩效,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影响基层网点核心竞争力的因素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率先提出的,后几经衍变,现在的概念是针对竞争对手而言的,是指企业独有的、可实现产品差异化或持续低成本的力量,是由企业拥有的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资源或要素以及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所组成。

商业银行基层网点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是指为客户服务时所运用的技术、产品和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又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服务技能。基层网点通过整合这些服务技能与资源,逐渐向服务差异化、提高客户忠诚度方面转型,因此这些服务技能与资源构成了网点的无形力量,是基层网点争取高端客户的利器。而影响商业银行基层网点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于:

(一)网点利润空间过低

通过数据调查显示,ATM成本是网点成本的60%,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的成本仅为网点成本的14%。影响网点成本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功能结构、人员结构、网点定位和经营策略等,所以网点经营中常常出现成本投入过高却得到不相应收益的情况。从网点经营来看,柜台业务多为小额现金业务,如存取款、贷记卡还款、挂失等,占用网点资源多,且利润空间低。

(二)网点工作效率过低

在对基层网点员工培训中,习惯性强调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往往忽略了销售意识和服务礼仪等营销知识的培训,致使网点员工在业务受理时,过于强调风险意识,没能做好风险管控与业务发展的均衡发展,制约了网点的高端客户、忠诚客户发展。同时,网点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过于强调风险管控,影响了业务受理的效率。

(三)网点服务意识薄弱

基层网点员工往往疲于应付柜台顾客,由于业务流程繁琐,迫使员工强化业务操作技能,往往忽略了客户作为服务对象的地位,服务意识明显不足。另外,网点的空间中没有将功能区域和服务区域有效分割开,缺乏职业的VIP客户经理,无法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严重制约网点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化银行网点发展。

(四)网点创新意识不强

基层网点员工的工作流程所限,每个员工都是单独面对客户受理业务,所以对于客户的营销往往是单一化的简单销售,很难顾及客户的后续服务环节,也就无法深挖客户资源、激发客户的消费潜力,因之无法掌握全面的客户资料,适时地进行产品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也就意味着网点只能开发低利润的交易型客户,对于潜力雄厚的高端客户望尘莫及。

二、怎样提升基层网点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正在向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在痛苦的转型期,基层网点如何实现全面提升,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

(一)改善经营区域布局

经营区域的布局对于基层网点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网点展示自身形象的窗口,更是有效分流客户的手段。改善网点的经营区域而已,实际上是有效发挥金融服务的功能。设计理念应从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体验值的角度出发,将网点原有的营业面积进行合理分割,分成业务受理区域和VIP客户服务区域,有效分流客户,也方便对高端客户进行整合营销。

(二)合理运用电子银行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电子银行这一新兴产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电子银行不但能有效分流柜台业务受理的压力,还可提升中间业务的收益。发展电子银行客户是基层网点未来发展保障的重要客户资源。首先,研究电子银行客户的结构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捆绑营销,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群;其次,以网点为营销前沿,通过平面和可视媒体全方位的宣传,提高电子银行的社会认知度;再次,细化销售服务,坚持客户回访制度,随时了解客户的动态,以便实现重复销售;最后,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培训,使营销人员熟识电子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服务。

(三)建立客户经理团队

营销团队是基层网点实现高利润空间的基础,一支综合能力强、业务素养高的客户经理团队,可大大提升基层网点的核心竞争力。客户经理是从员工中选拔的业务尖子和营销骨干,采取竞聘考核制,能者居之,末位淘汰,不断充实营销团队的血液,使这支团队时刻充满活力,并具备市场敏感度。有了这支团队,基层网点可顺利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业务模式转变,提升营销服务层次。

(四)增加中间业务占比

中间业务是基层网点提升利润空间的重要业务,优秀的基层网点,中间业务收益占总体收益的50%。网点员工需要对中间业务的地位有清楚的认识,激发员工销售中间业务产品或服务的迫切感,使中间业务被客户所熟识和信任,提升中间业务的销售占比。

(五)调整网点考核机制

考核是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网点发展的保障。原有的网点考核机制,往往注重柜员业务量的考核,而忽略对员工营销能力的考核,给员工以业务能手的政策导向,不利于营销型网点的发展。

在商业银行向扁平化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要求基层网点不断修正自身经营策略,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阿什利・布拉干扎.全面流程再造[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篇5

关键词:重组电信企业管理

我国电信企业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公司化动作,当前,从全国范围看,各大电信运营商正在通过内部改革,调整经营策略,实施差异化竞争,不断巩固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企业的认识和市场行为的理解,讨论我国电信企业在管理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电信营销

我国电信企业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公司化运作,面对竞争的国内外的市场环境,以有形产品为基础创立的4P营销经典模型已经显得过于单保经典4P是指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4P模型认为营销活动中包括合适的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活动结成的一系列的策略,通过营销组合以达到营销目标。

就目前而言,电信企业4P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方面,所有电信企业都认识到电信产品的无形性,建立了维护和保障通信畅通的运行机制。但传统观念中,电信企业将服务独立于产品之外,这使电信业务的核心产品与附加服务出现人为的分离,从而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定价方面,电信企业缺乏对必要成本的分析和核算,寄希望于以价格战的形式以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造成“囚徒困境”。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没有针对不同的消费目标群实行不同的交费策略,营销活动的针对性和目标性不强。

渠道方面,电信企业的营销渠道以自办营业厅为主,为辅的营销渠道,模式单一,且营业费用过高,不能适应市场规模、细分市场及动态竞争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信企业的经营效益,是电信企业由规模经济性向效益经济性转变的一道瓶颈。

促销方面,一些促销活动没有以科学的经营方式作引导,合理计算成本,层次化和多元化没有充分体现出现。

二、危机管理

所谓企业危机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的危机,而就危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处理和企业形象恢复管理等行为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电信企业在参与竞争的同时要对企业自身的潜在的危机进行分析,作好企业危机预防(事前管理)包括危机管理意识的培养、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危机管理技能的培训;企业危机处理(事中管理)危机信息的获取传递、危机处理机构的建立、危机事态的初步控制、危机事件的全面评估、危机处理计划的制订、危机处理计划的实施;危机恢复管理(事后管理)、危机处理结果的评估、恢复管理计划的制订、恢复管理计划的实施。

从目前电信企业经营情况来看,中国电信业存在在着三个方面的潜在危机。①资源危机,由于我国电信市场特殊的情况,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互联互通造成的通信事故时有发生。部份运营商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企业的传输网、通信网,造成重复性建设。②诉讼危机,随着电信市场全面竞争的开始,消费者对电信服务的要求也提高,传统的电信服务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当电信用户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电信运营商随时面临着被法律的危机,这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非常危险的。③人才危机,由于我国电信企业在员工的培训、激励、薪酬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人才变动将受到挑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具体落实在“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四个核心层面上,并以文化建设、动态管理机制和IT建设作为支撑系统。

三、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资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具的,支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要打破落后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提高竞争力,作为电信企业而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以塑造品牌为导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技术、营销创新为手段,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动力,以企业文化为支撑,全面的打造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塑造品牌为导向:一个成功的品牌,就像企业在市场竖起的一面旗帜,能将众多的客户吸引到旗下,形成一个庞大的、忠诚的客户队伍。品牌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塑造品牌,一是,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二是做好恰当的品牌定位。三是保证质量,第四,品牌宣传必不可少,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现代市场竞争进入了以客户服务制胜的年代,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就是要具有客户至上、令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令人满意、高质量、有特色的服务,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新客户。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动力: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一体化管理。那么企业怎样实现信息化呢?最主要和最关键的两项: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的信息化,二是人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工作,要通过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而言,电信企业要抓住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特征和表现形式的方法,从而从企业内部视角出发分析和辨识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

中国电信企业在面对国内外竞争市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不断解放思想、转变经营观念、破除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旧观念、探索适合企业自己发展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使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一系列的活动。

电信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企业使命和愿景,电信企业的使命是企业存在的意义,是电信企业要考虑的重点;企业愿景就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②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的标志。③企业及企业家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共同的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的追求,电信企业不可没有企业家精神。④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

因此,电信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电信企业只有形成自身独特企业文化体系,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电信市场竞争中立于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奎因.企业应付变化的战略[M].北京摘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篇6

[关键词]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6)10-0056-03

[作者简介]汤水林,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企业制度。(江西南昌330013)

从产业政策的角度来看,在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过程中,为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效率和保证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完善:一是政府通过制定电信产业政策,创造稳定的、良好的企业竞争环境;二是企业适应政府制定的政策并加以消化,将其合理地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使产业政策转化为电信企业培育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一、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以创造良好竞争环境

(一)创造电信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1.实行政企分开。我国的电信管理今后应尽量减少和尽快取消由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各类方案的做法,改由申报、听证、审批制取而代之。政府只是制定总的发展规划、总的国家发展战略,协调各个企业的关系、矛盾;实现主要由企业自行确定自己的发展方针、资费策略、业务开放种类、年度发展计划、技术演进方向、资费调整方案等;政府管制部门在加强宏观调控管理的同时,放宽对业务提供者经营范围的限制,使一种业务提供者提供多种(增值)业务有一定的可能性。

2.积极组织协调国内各企业,加快他们进入全球性竞争的步伐,从管理上完善这些企业,使他们能够符合竞争的要求:切实做到电信业开放市场与政府调控并举,尽快制定和完成电信市场开放的管理法规,以此指导电信企业有的放矢地建立自身的行为规范;建立一整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竞争规则,使国内电信市场逐步开放形成公平的竞争关系。

3.对国内电信企业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中国加入了WTO,但进入WTO并不意味着国际竞争马上就会在中国通信市场发生,它将按照有关程序进行。从国家安全和利益出发,国家要给予国有企业较大的政策支持,使之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促进国内外投资,拓宽产业投融资渠道。开放债券、股票、短期资金市场,允许外商兼并国内电信企业,简化审批程序、完善服务体系等,吸引外资进入同时,也应给予国内民间资本国民待遇。

5.进一步优化电信业投资结构。对电信基本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优先投资。对企业在基本基础设施(例如网络扩容)和技术基础设施(例如提升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开发电信应用与技术创新)的投资给予政策性优惠,鼓励电信企业扩大投资力度。

(二)鼓励企业业务创新

1.制订鼓励创新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业务创新,为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网上试验时间的安排、设备入网许可证的发放等方面大力提供优先的扶持。为规范对新型电信业务的管理,明确新业务在电信市场中的定位及发展政策,保证电信新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电信管理局将结合《电信条例》,积极完善电信新业务发展的管理制度,制订并出台《新型电信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新业务市场定位、发展时机、产业发展和竞争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2.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技术和新业务试验。在已完成前期跟踪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3G技术试验、宽带用户驻地网试点工作、LMDS的商用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一定范围的数字集群业务商用试验、电话号码――域名对应(ENUM)技术的应用试验等。下一步,电信管理局要密切跟踪电信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对电信技术、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中已经和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如IPv6、软交换技术等在我国引入和发展的时机、策略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利于在电信业务发展和市场管理上取得主动。

3.加强设备进网认证管理,确保网络互联互通和网络安全。新业务要通过设备来使用,易用性、统一性是设备普及推广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电信设备市场开放较早,在标准制订上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种类繁多的电信设备,从局用设备到终端设备大量涌入我国电信市场。技术标准之间的差异、接口技术的非通用性,往往造成不同设备之间不能互联互通,同一个网络上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也不能互通。另外,用户需求的日益个性化,也对终端设备提出了丰富多彩的要求。而终端标准的不统一,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新业务的推广造成障碍,影响用户对新业务的认知度。为此,电信管理局要做好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工作,保证在多厂商、多运营商环境下实行进网许可的电信设备标准的统一,把影响互联互通和网络安全的设备排除在网络之外,切实维护网络安全,保障消费者利益。

4.密切跟踪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进一步加快有关标准和规范制订。电信业全程全网的特点决定了其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是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兼容。统一完整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是保证通信网的先进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及满足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业务的互操作的前提。当前新技术、新业务发展很快,但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的情况比较严重,电信管理局要与部内其他司局一道,根据市场的需要,加快标准制订的进程。

(三)取消不对称管制

在市场开放的初期,采取非对称管制的方法,可防止市场上原有的垄断企业滥用其优势地位,排挤和压制新的竞争者,促使有效竞争局面形成。我国在电信市场开放初期也采取了不对称管制的政策。但是,随着我国电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电信企业间实力的逐步均衡,不对称管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继续采取不对称管制的模式,就会出现严重的弊端:一是不对称的资费管制会造成价格扭曲、市场扭曲,使被管制的运营商由于在资费上的被动,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二是不对称管制会使现有的固话运营商背上沉重的包袱,影响其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甚至可能固化为未来改革的阻力。

因此,在市场形势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尤其是我国已经加入WTO的形势下,通信管理部门应尽早解除不对称管制,并逐步转变电信行业的管制政策,将管制目标从简单的破除垄断转为维护电信市场的公平竞争;将管制重点从严格控制市场准入转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将管制中行政干预逐步让位于市场调控。

(四)排除政策障碍以加快行业融合

目前,无论是从市场还是从技术来看,“三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十五”计划发展纲要中也对此有明确的要求。但是,目前政策上的羁绊挡住了三网的融合之路。“三网融合”的僵局,不仅对广电发展不利,更为严重的是阻碍了宽带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电信业整体发展进程。

我国宽带产业至今迟迟发展得不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内容十分贫乏。从目前情况看,在各地开通的宽带网中,除了互联网接入、VOD视频点播、远程教育、智能社区服务等,其他增值服务少得可怜。网络基础设施再好,没有人使用或使用者的数量不足,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不是宽带运营商使用何种接入技术,而是他们所付出的费用能否得到满意的服务。

内容和服务的贫乏制约了宽带接入率的上升,而用户发展速度慢又影响了宽带行业的整体建设进程。在国内,目前在宽带应用内容供应上,广电最有发言权。全国有线网未来网络服务内容将包括:视频业务、数据业务和专业频道;基本频道大约传送20套左右节目;专业频道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传送上百套节目及VOD和AOD点播服务。可见,“三网融合”实现之日也是宽带繁荣之时。因此,为了广电、电信的发展,电信市场重组后,有关部门应摒弃部门间的利益争夺,消除政策障碍,加快“三网融合”进程。

(五)完善行业监管体制

1.应按照WTO规则体系设计监管模式,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深化国内电信运营商的组织机构改革,划清各项业务进行分开会计核算,避免主导运营商的内部交叉补贴等不规范竞争行为。应加强对主导运营商的信息披露管制,保证公共传输网的开放使用。在互通互联方面,应制订完善的规则体系,在互通互联的管理、资费标准、技术规范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搭建公平有效、合作性的竞争平台,以此确保电信业这个特殊行业实现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保证互通互联的高效率实现。

2.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对不同业务领域采取不同的管制手段,限制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建立公平透明的互连互通规则,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保证平等接入,保证信息流通的畅通安全;要加强国家通信资源管理,实行资源的集中统一配置和监管使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资费调整机制,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强化对网间互联互通的行政干预,保证各企业对网络资源的平等利用,推动企业之间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通过频率、卫星轨道、号码和IP地址等通信资源的分配,对市场主体和格局进行调整。分阶段引入有偿分配通信资源的规则,促进数量有限的通信资源能得到合理利用。加强资源管理的信息库及管理监测系统的建设。

3.完善法律环境。当前,通信法制建设要围绕贯彻《电信条例》,抓好现有部门规章的贯彻落实,加强配套规章和制度的建设,在全国形成统一、完善的法律环境;中国已加入WTO,形势要求中国必须尽快出台符合中国国情的《电信法》,提升通信主管部门的权威性,将电信监管提高到国家法律的水准上,“违法者,以法制之”,按照加入WTO的要求,全面清理现行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增强法律法规的公开性、透明性。

二、企业合理利用产业政策

1.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内在基础,竞争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外化表现。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竞争优势是培育核心竞争力、防范核心竞争力流失的重要思想方法。真正的竞争优势是以“内生性”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和依托的,外在因素可能造成短时期的表面优势,但不能形成本质的优势。比如,企业靠政府减免税收和财政补贴产生的利润并不反映企业具有运行中的成本节约特性和组织上的效率特性。而电信企业的高利润率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用户的高增长以及国家的政策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改善运作、改革或优化体制与组织以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永久性的过程。

2.正确发挥企业高层的领导作用。竞争能力在客观上的演变过程是必然的。面对这种客观上不可逆转的过程,企业为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地位而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从主观上努力。而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意识是主观努力的重要方面。

在电信企业这样一个行政色彩很浓的企业里,企业的决策者往往受到政府部门的牵制,这就需要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要好好把握时机与度。这要求企业的领导者要具有极高的管理能力与协调能力。一个企业家的行为不仅能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能推动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等。企业家个人的才能、魄力和远见卓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微软公司的软件技术及其开发能力和辉煌业绩令世人侧目,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总裁比尔・盖茨卓越的组织领导。因此,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在核心竞争力的保障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逐步建立动态竞争条件下的柔性组织。由于部门间的沟通不畅,也会导致核心竞争力的丧失。而中国电信企业的组织结构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相对组织层级多、结构僵化、沟通困难而趋向于刚性化。因此,中国电信企业应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企业体制改革,转变观念,尽快建立起组织结构高效、产业布局合理、管理制度科学、市场运作规范、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集约化新型管理与运营模式。

在组织结构上,中国电信企业应建立扁平化、集约化和网络化的新型组织架构,改变各省级公司权力过大、各自为政的局面,使集团公司拥有更大的权限;坚持人员“负增长”,优化人员结构,在企业组织结构重组过程中要坚决删除不需要的岗位,以有效的岗位、薪酬制度改革留住人才;建立动态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鼓励员工轮岗,打破部门门户之见;通过企业间的动态联盟方式形成虚拟组织(即保留企业经营、维护、财务、人力管理等核心功能,将其他功能通过外购、外包的方式虚拟化)、虚拟小组(为某项短期和具体问题而设计临时团队)、外包经营(企业非核心的业务经营、维护等,交给外面的公司,本企业只保留有限的员工主要用于管理和协调)等,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以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造和发展奠定基础。

4.积极推进知识型人才开发与管理。知识型人才是知识经济中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携带者。开发和管理好知识型员工是防止核心竞争力流失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企业对知识型人员的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第一,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自主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主动创新,自主完成任务。第二,实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知识型员工更多的从事思维性工作,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其无太大的意义。组织中的工作设计应体现员工的个人意愿和特性,采取可伸缩的工作时间和灵活多变的工作地点。第三,强调以人为本的自我管理。适当分权,给知识型员工一个创新的空间,可通过信息分享,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等方式使他们参与决策,让员工感到在企业中的自我价值。第四,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人才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提高他们自身的提升机会,培养他们的终身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andG.Hamel(1990),Thecorecompe-tenceofcorpora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Vol.68(3),PP.79-91.

[2]C.M.Fiol(1991),Managingcultureasacompetitiveresource:anidentity-basedviewof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JournalofManagement,Vol.17(1),PP.192.

[3]DorothyLeonard-Barton(1992),Corecapabilitiesandcorerigidities:aparadoxinmanagingnewproductdevelopment,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Vol.13.PP.111-125.

[4]杨浩.西方企业核心专长理论及应用[J].世界经济研究,2000,(3).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篇7

(一)电子商务对企业基本活动的影响1.对进料与发货后勤的影响。电子商务彻底变革了企业从进料到发货的整个供应链流程。企业可以运用信息手段更好地协调原材料或产品的搬运,在库存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降低库存,同时与采购、生产环节高度集成,还可以改善物流过程,缩短物流周期,降低物流成本。2.对生产作业的影响。电子商务的出现促使了企业的生产流程再造,改变了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作业程序也从“串行”转变到“并行”[8],借助信息化手段与运筹水平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环节可以从传统的先后顺序转变为多道工序同步进行,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3.对销售及售后的影响。电子商务改变了交易方式和人的消费行为,带来了企业销售及售后方式的改变。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广告与促销方式发生改变,如通过网络更好更快地贴进消费者,传递速度加快;网络也改变了企业的品牌塑造战略;销售管道更加扁平化,甚至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企业与消费者更加紧密地结合,客户关系管理更加便捷,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与消费者实时沟通,提高客服效率,降低售后成本。

(二)电子商务对企业支持性活动的影响1.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从组织的构架来看,电商环境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动荡复杂,网络型、虚拟化等新形态不断出现,取代了传统的组织形态,要求企业加强组织结构的柔性;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企业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加强财务信息的整合,改变筹措资金的方式;就管理制度而言,电子商务的运用将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如降低企业内部共享知识的成本和获取信息的成本,有助于企业采用扁平化组织形态加速管理流程,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在电商环境下,时空限制被打破,企业更容易通过网络技术寻找到合适人才但人才的流动性加强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也使得人才的招聘、选拔标准、培训方式等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3.对研究与开发的影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增强,技术升级换代大大提速,企业间技术竞争加剧。就企业的内部研发体制来看,技术创新已经改变了过去单纯依赖研发部门的状态,要求研发、生产、市场等部门共同集成创新,实现技术流与市场流的结合;从技术的来源与外部联系来看,电子商务拓宽了技术来源的管道,也拓宽了企业创新的内外部边界,许多重大的基础性的研发已经很难由单个企业完成而是由企业间以研发联盟的方式完成,如宝洁公司在网上设立“创意集市”,充分吸收公众的智慧。4.对采购的影响。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采购方式,企业更容易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最优的供货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比如形成更紧密的战略联盟以增强竞争优势。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如何管理核心能力

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与交易方式,革命性地变革了企业的生态环境,颠覆了企业的竞争形态,重新定义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势必要对核心能力实施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嬗变。核心能力的管理是多方面的,许庆瑞[9]认为最为重要的管理包括了四个方面即核心能力的选择、建立、部署和保护。

(一)核心能力的选择核心能力不是单纯的某种能力或技能,而是一组能力或技能的组合,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首先识别什么是核心能力。但众多能力中,企业应着重选择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加强创新是塑造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汲取更多的创意,更加贴近消费者,把握市场动态,对产品与服务不断创新。打破传统的研发接口,将创新能力内化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以建立市场中的领先优势。电子商务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运用互联网的商业形态,在电商环境下,经济的运行模式特别在速度方面有了革命性的变革,也因此出现了“实时经济”等新概念。市场竞争对企业的运营包括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还应当把应变能力列为核心能力的重要选项。

(二)核心能力的建立要建立核心能力,首先要对核心能力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魏江认为,为分析核心能力的本质,必须以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和依附载体分析为前提,通过对这两者的分析,魏江得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的特有的知识。因此,要建立核心能力,应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知识的更新换代加速,学科交叉与融合加深,企业应不断吸收新知识,实现知识的集成与融合,加强对知识型人才的管理,同时实现知识在企业内部能做到跨越文化和时空限制的传递与共享。其次要认识到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经营边界日益扩大与模糊化,核心能力的建立也应当跨越传统的企业边界,比如采用虚拟组织,或是加强战略联盟,有效应对激烈的竞争。

(三)核心能力的部署部署核心能力的目的是要使核心能力能够在企业中全方位地得到运用并使之成为进入市场的有效手段,最终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传统环境下,企业要关注的是拥有的资源与能力,而电子商务环境下对能力的运用与部署来得更加重要。首先要编制企业核心能力清单,便于整体把握核心能力,同时有助企业内的隐性知识向显性转化;其次要变革组织结构,以扁平化结构来应对电商环境中对速度的要求,减少管理层次,加速管理流程,为核心能力在企业内部的流动创造组织条件;第三要加强内部学习与培训,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对核心能力进行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要注意点面结合,即从个人层面、战略单元到企业整体的学习与推广,还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并且要能有效规避企业内外的文化差异,使之成为企业上下的共识。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模式转变

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先由著名管理学家c.k.prahalad和garyhamel于1990年在他们所著的“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中提出。文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时代的特点,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核心竞争力有了新的内涵:它是一种运用各种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能整合到一起的能力,是一种能跨越组织界限协同工作的沟通能力,是一种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是一种企业保持常青的学习能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不同表现形式:首先,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争夺环境资源的能力,企业竞争优势可体现在企业控制的某项或几项战略性资源上,如:独特的技术优势、广泛、畅通全面的信息系统、与众不同的经营思想等等;其次,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价值链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环节,可通过企业价值链的各项职能活动使企业产生竞争优势。如广泛的销售网络、快捷的配送、实践经验和内部的默契等;第三,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持续的创新活动,它作为企业的优势,必然存在于创新因素中,是企业发展的保证。wwW.133229.cOm最后,核心竞争力来自具有企业自身特性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日益成为创造经济财富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杠杆,企业通过内部的学习与积累,积极吸收和利用外部资源,形成企业自身的合理、有效的知识分享机制,使企业在固有的分工与部门竞争和反应中具备超越传统企业组织知识系统,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

2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是以国家公共通信网络为基础的,以国家金关工程为代表的,以对外经贸管理服务为重要内容的电子商务工程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政府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金字工程,为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了良好的铺垫。2006年,我国线上b2b电子商务市场增长迅速,全年交付价值规模达到17.96亿元,季度平均增长率达到24.11%,呈现旺盛的发展势头。同时,交易规模和账户规模也在稳步提升,其中交易规模在2006年首次超过1万亿人民币,季度平均增长率超过15%,注册账户规模则超过1700万,季度平均增长率同样超过15%,显示出线上b2b电子商务具有不断增长的需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我国线上b2b电子商务付费账户数增长率也超过了10%,用户正逐步接受更高质量的付费在线b2b电子商务服务。

2007年6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了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支撑体系、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并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促进电子商务的两大重点:一是普及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是在利用现代电子工具(包括现代通信工具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贸易等现代商务活动。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电子商务开展的前提条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商务理论与实务的认识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核心,系列化、系统化电子工具是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以商品贸易为中心的各种经济事务活动是电子商务的对象。

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概念表面看来似乎没有太多新意可言,但实际上它却反映了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商业环境的变化,即从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商业环境转变为全新的全数字化商业环境,这种环境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说,意味着一个从企业内部延伸到外部的信息系统。如同其他生物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一样,企业要发展新的能力才能适应环境,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才能继续生存。

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交易成本。

首先,通过网络营销活动企业可以提高营销效率和降低促销费用,据统计,在internet上做广告可以提高销售数量10倍,同时它的成本是传统广告的1/10;其次,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因为借助internet企业可以在全球市场寻求最优惠价格的供应商,而且通过与供应商信息共享可减少中间环节由于信息不准确带来的损失,有资料表明,使用edi通常可以为企业节省5%-10%的采购成本。

(2)减少库存产品。

电子商务能加快并减少失误使产品更快到达用手中,其需求的应变能力强。由于正确管理存货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能使库存量减少。加快存核查频率会减少与存货相关的利息支出和存储本,减少库存量意味着现有的加工能力可更有效得到发挥。

(3)缩短生产周期和销售时间。

一个产品的生产是许多企业相互协作的成果,因此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销售可能涉及许多关联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将过去由于信息封闭导致的分阶段合作方式改为信息共享的协同并行工作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因信息封闭而无谓等待的时间。internet的使用将进一步减少产品生产和销售时间,其实现途径是扩大企业电子联系的范围,共享产品规格和图纸,或是通过与不同研究小组和公司进行项目合作。

(4)降低销售和市场成本。

电子商务比传统贸易大大减少推销人员和交通费用,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使商品销售价格降低,吸引消费者。如amazon美国最大的网上书店,由于实现“零库存”,大大降低了成本比原来低50%价格销售图书。

(5)创造新的销售机会。

由于网上商店一周7天,一天24小时营业,因而能让企业找到新的市场,吸引更多客户,如从dell公司网站上购买商品的80%消费者和其它的小公司,以前从未在dell公司买过东西。

(6)改变企业竞争方式。

电子商务改变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成本结构,使上、下游企业改变供销合同的机会成本提高,从而进一步密切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扩大了企业的竞争领域,使企业从常规的广告竞争、促销手段、产品设计与包装等领域的竞争到无形的虚拟竞争空间。电子商务构成企业竞争的无形壁垒,这主要表现在大幅度提高了新企业进入竞争市场的初始成本。

4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式的变化

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演化形式主要有:

(1)战略竞争力。企业识别新的市场趋向的能力和企业充分利用公司内部资源开发新的商机的能力。

(2)财务竞争力。企业要成功,必须保证有财力投资任何一项新的营销战略。在电子商务中足够的财务能力,是企业击败对手的主要保证。网站需要吸引访问者,进行网上销售,则要非常大的投资,这些投资用于建立一个硬件和软件系统,雇佣专业人员,对网页每天更换内容,从而确保公司内部信息系统的完整性。

(3)创新力。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对手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很快地深入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产品。因此,企业从自身出发就需要不断地致力于寻找新的方法,改进电子商务的产品,提高技术水平,防止对手模仿、反击与防御。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就必须不断地创新。

(4)劳动力优势。在大多数电子商务市场中,所有公司为了解顾客需要的特征,内部运作都运用了相似的计算机技术,用于提高服务的速度和精确度,保证所有网上系统技术可靠性。这些需要靠员工的技术水平来实现,对企业的运行至关重要。所以,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保留力和提高开发运作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人员的现有技术,是电子商务企业要获得的一大优势。

(5)质量。电子商务被看作一种服务性商务,顾客的忠诚度主要取决于企业为了完全满足客户需求而采取的措施。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向顾客提供各种便利,是企业的提高质量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企业会通过各种方法建立与顾客对话,而且企业采用何种方式对顾客做出最为迅速反映,对顾客做出最为及时和准确的帮助,企业在这方面就最具有竞争优势。

(6)效率。电子商务中效率体现在顾客界面效率和物流效率。所谓顾客界面效率,是指企业通过投资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确保顾客各个方面的需求,从产品质量到定购产品都能最大化通过网络实现,没有任何人员的干预。物流效率是指企业定单的生产流程和物流配送。企业在这两方面的高效率,能给企业带来超强的竞争力。

(7)信息系统。企业要通过因特网吸引新顾客,保留现有忠诚顾客,靠简单拼凑信息系统是无法完成的,企业要将所有的信息流进行整合,并要比竞争者效率高,同时不断对公司的信息升级和强化。这种完备的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正是企业的竞争优势。

5措施建议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首先要确立信息化、知识化管理的观念,加大信息化设备投资,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分配;其次要确立知识是关键生产要素的观念,充分理解知识是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接受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收益递增模型,即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高回报又可以对知识积累产生正反馈放大效应;第三要确立经营管理的人性化观念,随着大规模生产逐渐被灵活的网络所代替,这种以知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结构体系的生产经营管理更加强调团队文化和文化人的参与,人性化观念不可缺少;第四要改变传统资产的狭隘观念,确认企业的无形资产及其在高新科技企业的资产主体地位。可以说,电子商务首先带来的应是企业观念的创新和转变。

(2)更新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

企业应实现硬、软管理结合,并逐步过渡到软管理。硬管理指机构、组织、计划、控制等技术性、经济性管理;软管理指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以达到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而在激励机制上,应弱化对过程的控制,将绩效评估作为对员工考核的重要手段,同时给员工以更大的时间弹性和空间自由,强化个性化管理,放松经济性强制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内部应在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市场营销系统,拓展电子商务业务领域,同时要遵守国家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规定。在观念、组织、资金和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小规模的率先在标准化程度高、交易量大、批发次数多、顾客流量大的商品或服务领域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以此为突破口带动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

(4)实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电子商务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在企业内部,使各职能部门有机地联合起来;而在企业外部,通过电子化的贸易手段把贸易各方连接到一起,各成员间的联系更加便捷,客户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另外,网络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命线,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实现了高度统一。

(5)分阶段、分步骤、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推出电子商务的实施。

由浅入深实施电子商务对大企业来说,通过网站来树立企业形象、开展网络营销只是浅层次的电子商务应用,本质上的应用应该是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对我国企业而言,在实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既要克服“等”、“看”的思想,同时又要避免不切企业实际的盲目投资,追求“一步到位”的做法,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客户的需求、市场分布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企业人、财、物、技术等各项资源的情况。

(6)重视人才培养。

企业应该从资本决定论向人才决定论转变,把企业的竞争定位为人才的竞争,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人才对企业资源的合理运用,并明确这种合理的重要性。电子商务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要保证系统软硬件安全、可靠的运行,没有一批高技术人才是办不到的。电子商务的开展过程是商务管理、商务活动、商务理论与现代电子工具的有机结合,故无论是从事电子商务管理,还是从事电子商务活动者都必须是商务理论与实践和电子工具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培养电子商务行业既懂商务又懂技术的复合人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garyhamel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3).

[2]黄敏学.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3]曾凡涛.中小电子商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武汉大学,2004,(5).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成长性竞争环境

一、电子商务的全球环境

1.电子商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冲击着全球每个角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电子商务经济模式的现状和未来,认识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重新审视传统的经营理念和消费观念,用科学的眼光和发展、务实的态度研究这一新兴的、必然的经济现象。电子商务较传统商务复杂,涉及信息产业、金融业、法律法规、交通运输、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企业机制等因素,形成、发展于行业交叉与渗透过程,决策过程严格、标准、量化。政府、企业和个人需要有统一的政策框架和完整的体系结构,满足跨地区、跨行业的社会需求。只有按照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系统有序地进行协调和组织,从战略高度进行推动和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电子商务并为产业服务。

2.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相关的革命性活动

电子商务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通过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电子商务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传统商业贸易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必然对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生革命性的变革。18世纪,机械化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抓住这个机遇,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19世纪,电气化带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抓住这个机遇、取代英国地位,转而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新的中心;20世纪,半导体引起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机遇造就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批国家产业转型,进入经济强国行列;今天,面对数字化网络技术引起的信息革命,又是一次机遇,谁抓住它,谁就掌握未来的主动权。

二、电子商务竞争环境、竞争模式和竞争特点的改变

电子商务时代对企业意味着竞争的全球化和高速化,新的商业理念产生适者生存、快者生存的竞争法则。电子商务的根本目的是,增加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电子商务使全球性市场、交易关系和交易模式产生深刻的变化。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化过程就是关系的整合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企业模式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数字经济的到来,使电子商务背后的社会变革也已经开始。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品牌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传统经济中,机器、资金、人力是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则不同,知识和技术是生产的第一要素,蒙特卡夫定律指出网络上的收益与节点数平方成正比。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未来的经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新的世纪,电子商务将继续获得超速的发展,并将全面进入传统商务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要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认真研究电子商务战略。

电子商务是机遇,更是挑战。网上利润难,是发展企业的电子商务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满足内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传统经济方式相似,企业的电子商务经济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根本目的。企业是开展商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技术支持主体。企业经营在线商务,将定单管理与营销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结合,从网上自动获取定单并将其转换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建立在商务关系基础之上的企业,运用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新商务模式,改变生产活动的实现方式。

1.竞争与创新策略

依附行业垄断优势,可以掠夺整个行业的多数利润;相反,竞争将引起利润平均化,并使平均利润率下降,边际收益减少。在信息技术行业,产品的边际收益愈来愈少。软件产品的无限复制性,流水线自动生产的高效性,使IT行业制造技术不断单一化,而核心技术的生产与经营高度集中化、垄断化。Microsoft公司对windows和office的垄断性生产,Intel公司对CPU的垄断性制造,都形成了特殊的竞争市场体系。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特点和活力所在。Microsoft公司核心定位是市场潜力大的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Intel公司则专注CPU的研究、制造。竞争使企业不断创新。通过创新,使企业维持特有的核心地位,强化竞争优势,拖垮竞争对手。

2.电子商务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

随着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竞争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竞争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变化。回顾过去,上世纪70年代成本竞争,80年代质量竞争,90年代服务竞争。近年来,网上市场的抢滩,强烈冲击传统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网上市场的逐步成熟,更廉价的商品、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先进的销售理念,网上经营成为一些企业竞争的焦点。在市场竞争中,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是引导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海尔集团仍能保持出口的大幅增长,靠的是核心技术、管理技能、营销体系。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模式、营销体系、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等方面具有特长。

3.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的零售环境值得分析。根据Mickael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影响体现于同行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政策调控。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塑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专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的能力,并能使自己长期保持特定市场上竞争优势的内在资源,也是自己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知识体系。2002年11月初,深圳百佳超市与万佳超市的价格大战,在当天的竞争中,两家超市的鸡蛋售价均由开始的每500克1.8元降到了最后的0.1元,甚至买东西赠送鸡蛋。这种竞争有损于双方利益,是恶性竞争。在零售业中,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种关键能力,能即时掌握并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能增强其在行业内竞争地位,经过长期培育建立起来的独特的差别化优势。电子商务是一场创新性革命,代表未来生产与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能力较量的重要领域,也使竞争更加激烈。变革传统方式、与时代同步发展,在未来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企业形成有特色的竞争战略模式,研究企业的竞争、成长战略模式。

4.标准战略

采用企业自己的技术标准是决定该企业在行业中领导地位的主要标志。行业标准形成之前,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其影响,不断推行自己的标准,从而,确定其行业领导地位。由于树立行业新标准难度不断加大,所以,一般产品与主导产品的兼容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这种兼容既包括不同产品之间的兼容,也包括同一产品不同版本之间的兼容。这样,产生越来越多的以主导企业为中心、以产品兼容和服务兼容为纽带的战略联盟。以标准和产品兼容性为基础,产生以市场份额为基础的行业巨头。

5.电子商务联盟策略

互联网的基础构架与开放性,为搭建电子商务的联盟关系提供了契机。电子商务联盟有效组合企业的组织、核心业务流程、辅助决策手段与经营策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从网络采购、合作研究到协同生产、共同服务等更广阔的空间,构建这种联盟目的是以双赢的方式综合企业的能力、识别企业发展所需的流程和能力,在联盟企业间平衡、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作为参与者,企业将关注开发自己的核心能力、核心流程、核心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联盟促成基于产品和服务链的全球性网络,汇聚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有限的战略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拓展新市场、新业务。电子商务联盟将信息变成产品创新和改善服务的动力。

三、电子商务展望

虽然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障碍很小,但获得电子商务成功的障碍却很大。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信息产业推动的。很多的认识偏差都集中在技术层面,而不是在商务层面。其实,电子商务不仅涉及技术硬环境,更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管理等软环境。电子商务重点是商务,重要的是新的工作模式。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非常有限。主要的认识上误区在于,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建网站、网上信息、宣传企业形象、网上产品介绍、网上买卖。从电子商务的要求看,有关网络的网管问题、技术标准、资费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等都存在较大差距。

1.技术安全

解决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主要依靠安全技术、制订的标准。但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的研究存在滞后问题。病毒感染、黑客入侵,容易使用户对计算机安全性、电子商务安全性产生怀疑。所以,预见性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留痕技术等,有很大研究价值,而且,这些技术手段本身在不断更新。为保证交易的安全,在电子商务中,必须采用出入口监控、电子交易证书授权、密钥管理、安全产品评测认证、病毒检测和防治、系统攻击与反攻击等技术。减少交易中直接的票据传递和确认过程,采用电子签名、电子识别等手段、并通过设定标准固定下来。这样,大大降低了不安全因素。

2.持续影响传统经济

目前,电子商务在产业经济领域规模还不大。据ICNNIC统计,2006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12,300万,总数量增加较快,但占总人口的比例仍不足20%。网上购物者比例更少,几乎都是年轻人。电子商务经济模式,过去从来没有过,只有在实践中摸索。电子商务有着不同于传统经济的规律与模式,不能照搬传统经济下的模式。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经济,电子商务在资源组合模式、市场运行模式与消费寻求模式与传统工业经济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传统商务中,商品的交换过程是通过谋面的柜台形式完成的。

3.信息技术驱动力进一步加大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篇10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项目管理;连锁经营;供应链管理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图书发行企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图书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图书商品的生产发行具有:计划性强,时间紧,机械化、自动化应用水平较低,劳动时间长,协调关系复杂等特点。鉴于自身特点的局限性,图书发业仍然存在成本不断上升,人工费用不断攀升,材料费用居高不下,资金周转慢等缺陷。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市场,只有提升图书发行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传统的图书发行业获得新生。因此必须对图书商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以增加利润,实施图书发行企业资源物流供应链管理。

一、图书发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是指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使企业在某一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获得稳定收益的独特能力。因此,建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图书发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图书发行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系统地建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1.明确企业战略定位是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前提。因此,图书发行企业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实力,明确自己在发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出较长时期的总体性的规划和发展纲领。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行项目管理是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图书发行企业规章制度一般包括:组织管理、人事管理、劳动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项目管理等制度。而发行企业必须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强化过程控制,推进管理创新。

3.培养学习型组织、构造企业文化,为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动力。加强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核心技术是建立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应用新技术。

5.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必须发展供应链管理,挖掘内部潜能,开源节流、降低物耗、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并基于企业内部的团队式工作方式,在外部企业密切合作的环境下,无限追求物流的平衡,为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的“两个效益”双丰收而努力。

二、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物流(Logistics)是指商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以快速反应、最小变化、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及生命周期支持等为主要目标。对图书发行企业而言,图书包件就是物流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供应链(SupplyChain)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用于有效集成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的一套方法。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往恰当的地点,从而实现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使系统成本最小。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供应链涵盖从企业战略层到战术层、运作层的活动。

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是指从客户有效需求出发,以总商总批发商为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收货、配货、发货、送货、退货以及差错查询处理服务等,将出版商、分销商、零售商、读者等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模型。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以及对出版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方之间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有效控制以达到满足各方要求的目的。

三、构建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管理措施的主要因素

(一)建立良好的图书发行供应链管理战略

影响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原因有很多,根据咨询公司研究报告:影响供应链管理绩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企业有供应链管理的计划,却没有正规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图书发行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与时俱进改革企业的经营思想培育核心竞争力;

(2)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3)与出版社、基层书店建立战略性的、长期的、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4)共享信息,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在于使供应链内各节点企业能共享信息,通过信息共享图书发行,供应链上的各方能及时调整生产、库存、销售等结构;

(5)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绩效度量机制。

(二)培育核心竞争力,完善连锁经营,开展业务外包,组建虚拟企业

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因此,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即分公司、子公司)应在集团总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利用新华书店自身核心竞争力,将每年两季的教材、教辅发行工作做好,争取做到最大的利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一般图书上,特别是本版图书上,要利用集团连锁经营的优势,发挥新华书店图书发行主渠道的地位作用,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在退货业务管理上,尽可能开展业务外包,或上门提货等方式,这样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

虚拟企业是指两个或多个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或项目组依托信息网络资源,以业务包干等形式独立完成策略联盟的某一子任务块,通过共享彼此的核心能力,使共同利益目标得以实现的统一体。虚拟企业能把各自相对分散的技术和管理优势组合成更为强大的竞争优势,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战略与结构有机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可以创造出超出行业水平的利润率。彼此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完成图书发行,体现了强大优势:一是虚拟企业更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二是虚拟企业把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整合,可充分利用每个企业的资源;三是各成员企业只承担自己最拿手的工作任务,可以保证质量,减少风险及环节,缩短作业期。

(三)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证明,当新的观念被引入,新的计划将执行时,人们抵制变化。因此供应链管理必须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这主要包括转变领导层观念,对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许多大型的图书物流中心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奉行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这种万事不求人的陈旧的管理思想使企业成为一个封闭系统,它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不擅长的辅助性业务上,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开放式的现代企业模式相差甚远。因此企业的领导人的观念转变至关重要,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将企业配置资源的视角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为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扩大主营业务的市场份额提供一种新的思想。

对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和知识方面的培训,包括:读写能力、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会计和财务、合同管理、协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改变员工的观念,要使员工建立合作的、共赢的意识,与合作伙伴相互信任,加强交流,通过合作对自己的工作不断加以改进。

(四)利用客户关系管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RM系统是“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的新型商业模式,是一种以“客户关系一对一理论”为基础,对市场、客户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能对个性化需求的市场做出快速响应进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图书批发公司通过建立CRM系统与客户实时进行信息交流,能尽快掌握客户的需求,而客户能实时掌握图书的动态情况等信息。图书批发公司必须了解和服务于客户,为客户创造全新服务和全新价值,以换取长期的客户忠诚度,并与客户建立长期互惠互利关系,进而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又一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连接和合作以及相互之间在设计、生产、竞争策略等各方面的协调。合作伙伴关系考虑如何选择外部合作伙伴、如何同企业建立和管理伙伴关系,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促使合作各方积极关注伙伴的成功,并同他们一起努力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战略伙伴关系通常能在长期内给供需双方带来收益。

(五)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关键,如EDI(电子数据交换)、E-mail(电子邮件)、IE(网络技术)、DATEExchange(数据交换)、RFID(无线射頻识别技术)等信息交换技术,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图书发行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电子商务在图书业的应用,实现了图书发行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实时化和规模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降低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网络可以使整个图书业进行高度快速的资讯交流,有助于增进沟通、改进工作过程和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电子商务在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

(六)供应链体系的建立

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化供应链管理的转变,必须对图书供应、采购、配发、运输、库存、销售及服务等环节进行最优化整合。图书发行企业对于采购、收货、运输、库存都应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系统。供应链涉及资金、企业资源计划、库存管理、计划分享、物流、运输、采购、存货补充、退货,有效反馈响应以及质量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供应链管理存在着安全性、法律法规、协商时间、主动性限制、淘汰性机制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了规范供应链管理必须采纳严格标准的供应链协议。此外,还应建立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测量评价系统与激励机制。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1篇11

[关键词]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基础网络的投入不断加大,企业信息化进一步的深化,通讯设施不断完善,物流设施的不完善,物流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对培养物流电子商务人才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的各种条件。但是我国物流企业的规模仍然不大,在物流电子商务方面认识仍有不足,我国物流企业要在深入了解、找出差距、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中发展壮大,并积极地参与到物流业的竞争中。

一、物流电子商务的涵义

物流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最显著的特点是利用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服务三者的统一,物流电子商务所实现的是物流组织方式、交易方式、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的电子化。从以上定义看,它至少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涵。

首先从物流活动来看,物流服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商务活动,也包括商务活动的洽谈、签约、支付、履行、结算的各个过程,这些商务过程也可以进行电子化,这一过程的电子化也包含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服务(与电子商务不同的是物流电子商务交易的标的是物流服务而不是商品,所以不是物流而是物流服务流),即物流服务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物流电子商务。

其次物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系统之间、企业之间以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间的无缝链接,而且这种链接同时还具备预见功能,可以在上下游企业间提供一种透明的可见性功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控制和管理库存。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新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模式为物流电子商务提供一套先进的、集成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从而为企业建立敏捷的供应链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决策支持。

二、我国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我国物流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在有些方面实现了电子化,但在利用互联网来完成物流全过程和信息化投入方面严重不足。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有关信息可知:近两年来我国成立了73万家物流公司,我国还计划在10年内建100个物流中心、7个主要交易中心,我国物流企业在数量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连锁企业只有700余家左右(其中只有一些规模较大的连锁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物流上市公司40家左右。从以上数字上看我国大型的、成规模的物流企业所占比例非常小,我国物流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目前我国中小型物流业中仍存在着“小,少.弱、散”的特点,即: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等等。

2.我国物流电子商务化水平仍然较低。现阶段我国物流电子商务化水平仍然较低,这是由我国的物流企业和它们的运作有关的。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受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行政控制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具有行业性、地域性和传统性等特点。这类企业只进行传统的货物运输,是属于传统的、业务单一的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另一类是非受控型物流企业。这类企业是指由市场培育出来,按市场规律运作的各类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以及股份制形式直接创立的物流企业。它们不仅经营货物运输,同时进行物流的策划等业务,它们借助分散全国各地之便,通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互联网等方式将产品和服务配送到世界各地。在运作上两类企业也各不相同,前者随着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开始显示出它们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趋势,许多受控型物流企业已经开始股份制改造或其他方式的重组,后者虽然具有较高的市场敏锐度、反应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因为企业小,资金短缺等原因在电子商务信息方面的投入不足,因而竞争能力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3.我国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化人才紧缺。2006年我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物流服务的产值达到59.6万亿人民币,有预测显示我国的物流产业仍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达到600万人之巨,现阶我国仅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每年需求量就为三万到四万人,物流技术操作和营销人才每年需要三万人以上。据教育部的统计我国高等院校办物流专业的院校也只有20多所,每年的物流专业人才只有8000至10000人之间,市场需求缺口非常大。目前,国内的物流高级管理人才主要是从海外留学回国的人员,我国本土的本科层次物流人才的培养

工作,直到2003年才有高校正式启动,而研究生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只是在近两年开始。

三、我国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1.建立与物流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物流体系。我国的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目前仍处在比较困难的成长阶段,尤其是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是物流电子商务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实际上任何一个完整物流的电子商务运作过程,都包含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三个环节,在信息流、资金流可以在网上进行的情况下,网下的物流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网下物流体系可以有以下几种组建模式:

一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活动共用一套物流系统。已经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inernet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拥有完善流通渠道包括物流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比isp、icp或因特网站经营者为从事电子商务而建立销售渠道和物流系统更加方便。国内从事普通销售业务的公司主要包括: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制造商进行销售的倾向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得比较明显。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看,制造商的核心业务是商品开发、设计和制造。但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不仅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而且还有覆盖整个销售区域的物流、配送网。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普遍要比专业流通企业的物流设施先进。这些制造企业完全可能利用原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电子商务业务,开展电子商务不需要新增物流、配送投资。对这些企业来讲,比投资更为重要的是物流系统的设计、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批发商和零售商应该比制造商具有组织物流的优势,因为它们主业就是流通。

二是isp、icp自建物流系统或利用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国内一些企业与国外的信息企业合资组建电子商务公司时,解决物流和配送系统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自己组建物流公司。今后将会有一批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物流公司以这种方式出现。新组建的物流公司必须按照物流的要求来运作,才有可能成功。二是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按照供应链理论,将不是自己核心业务的业务外包给从事该业务的专业公司去做,这样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再到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或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公司互相协调和配合来完成,这样所形成的供应链具有最大的竞争力。

三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区域性或全球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它们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的上游或下游延伸,向上延伸到制造业,向下延伸到销售业。

上述三种运作方式各有优、缺点和适应性,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业务性质、作业要求进行认真分析,并做出慎重的选择。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在保证既定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采用更经济,成本更低的方式。

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体系。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组成,它们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是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中坚力量。尽管第三方物流发展前景乐观,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基本上是以旧有的物流流通企业为主体,实际状况不容乐观,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意识、经营作风以适应物流电子商务的要求。电子商务巨大的发展前景,给物流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可以预见,能否抓住服务于电子商务的经济增长点,将是物流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的关键。在入世后我国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应跟踪市场节奏,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我国自己的实际情况,搭建了适应于我国市场状况的第三方物流环境。具体来说,物流企业只有经营意识和经营思路变化了,企业才能合理地进行资产重组,使企业增强活力,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才能合理的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加大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应用和投入;才能合理地进行人才的储备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是建立企业联盟战略。我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企业,随着我国加入wto的物流服务过渡期结束,随着国外从事第三方物流巨头如tpc、ups、dhi、fedex以及近铁公司、日通公司的进入,我国众多的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得不到政府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下,我国企业应着眼于今后的艰巨形势,依靠壮大自身实力,立足于未来的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现阶段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采取兼并、收购特别是成立企业联盟的形式,才能迅速壮大,增强企业的实力。我国现在的物流企业,无论是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还是货代企业都缺少规模型的龙头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装备也较为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缺乏规模优势,也缺乏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只有通过成立企业联盟,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避免恶性竞争,才能够摆脱弱小的现状,走向强大。

3.建立我国企业自营物流电子商务体系。企业自营物流的优势在于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易与生产和其他业务环节密切配合,全力服务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确保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对于竞争激烈的产业,有利于企业对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控制,合理地规划管理流程,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流通费用。对于规模较少、产品单一的企业而言,自营物流可以使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结合更加紧密,从而大大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可以使原材料和零配件采购、配送以及生产支持战略一体化,实现准时采购,增加批次减少批量,调控库存,减少资金战胜,降低成本,从而实现零库存、零距离和零营运资本。企业开展自营物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物流功能自备。这种表现形式在传统企业中非常普遍,企业自备仓库、自备车队等,企业拥有一个完备的自我服务体系。这其中又包含二种情况:首先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彼此独立地完成各自的物流使命;其次是企业内部设有物流运作综合管理部门,通过资源和功能的整合,专设企业物流部或物流公司来统一管理企业的物流动作。我国的工业基本上还处于第一种情况,但也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设立物流部或物流公司。

二是物流功能外包。这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将有关的物流服务委托给物流企业去做,即从市场上购买有关的物流服务,如由专门的运输公司负责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二是物流服务的基础高州为企业所有,但委托有关物流b来运作,如请仓库管理公司来管理仓库,或请物流企业来运作管理现有的企业车队。

4.构建我国物流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自2004年12月始,中国的服务业包括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我国的物流企业如果想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培育。核心竞争力又称为核心能力或者核心专长,是区别于企业一般竞争力,可以树立并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能为其客户带来特殊效用的能力资源。根据我国物流企业的具体情况,为提升我国物流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努力:

一是逐步加大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物流电子商务的特点是利用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服务三者的统一,物流电子商务所实现的是物流组织方式、交易方式、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的电子化。物流企业要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满足客户价值需要,就应该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和有效满足货主企业物流需求的能力。这些都是信息化要求的结果,应加强在电子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才能满足上述需求,具体来说就是加大适应于货主企业物流需求的物流服务产品(尤其是增值服务产品)的开发与设计能力;快速响应货主企业物流需求,为货主企业提供定制的专项或一体化服务的能力;基于货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活动管理能力;帮助货主企业进行物流运营诊断并使其物流合理化的能力;物流信息系统构建及开发能力;进行物流追踪并实时提供物流市场信息及预测、决策能力等等。物流企业只有在具备上述诸项中的某一项或几项,则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二是加强物流电子商务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要实现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或几项,既懂现代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又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复合型物流电子商务人才是保证。我国物流企业在量有了长足的增长以后,要在质方面有所突破,这就是要加大物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培养人才的机制是物流人才和电子商务人才是分开来培养的,这样的人才不符合物流电子商务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邓福建.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j].电子商务世界,2004,(01).

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篇12

关键词国产大片;核心竞争力;培育

以国产大片为龙头,提高我国电影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强的大片品牌,对我国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国产大片要想实现跨越,就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运用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创造比竞争对手强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电影产业特别是国产大片的生存之本。

一、国产大片核心竞争力概念解析

1国产大片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点和构成要素。

依据已经基本成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国产大片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可以解释为:国产大片在完成产业化进程中所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为大片投资方和制作方持续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这里的竞争对手既包括国外的商业大片,又包括国内外相对于商业大片的艺术电影。国产大片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让目标顾客能够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审美娱乐价值、精品大片、周到的院线服务,充分享受大片文化。

国产大片在产业化进程中已经呈现出来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不均衡性。生产要素的不均衡,造成了国产大片竞争力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性受制于国产大片的诸构成要素,特别是关键要素,表现出艺术表现力和票房上的不均衡,直接体现为观众认同度上的不均衡。

(2)相对的优越性。一是作为电影产业相对于其他休闲娱乐产业,比如旅游业、音像制品业、艺术表演业等,所表现出来“龙头老大”式的优越性;二是国产大片相对于那些小投入、小制作、小票房的艺术电影所表现出来的“谁主沉浮”式的优越性。

(3)难以模仿性、难以替代性。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问世以来,国内观众已经形成了对国产大片的审美期待,绝大部分观众在边声讨边上当的同时,仍然对国产大片寄予厚望,事实上已经从善意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国产大片类型的出现以及与之相随的运作模式,是其他类型影片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

(4)延展性。国产大片的出现惠及了相关文化产业,对于电视业、音像业、旅游业、玩具业、出版业等具有不小的拉动作用。

作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难以模仿”或竞争优势,国产大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如下。

要素一:目标顾客,它是影响国产大片核心竞争力的第一位因素,是国产大片能否胜过竞争对手的“核按钮”。归根结底,它主要指国产大片的定位问题,重点解决国产大片“给谁看”、“为谁服务”的问题。这是民族电影常常忽视但也是今后电影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要素二: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决定大片方向和命运的投资方、制作方、主要演职人员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结构水平,以及通过怎样的机制设计,使特殊人才能够为国产大片的可持续发展竭忠尽智;

要素三: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在企业里具体表现为专利技术,是国产大片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保持独特性和延展性并获得长期利润的源泉;

要素四:管理和生产经营能力。这也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核心能力”,主要取决于三支队伍建设水平:一是拥有一支特殊组织才能的管理队伍;二是拥有一支掌握核心技术和技能的制作队伍;三是拥有一支能够满足目标顾客个性化需求、通过有效建立发行放映网络、形成发行放映机制的发行放映队伍;

要素五:打造和维护品牌信誉的能力。在企业里具体表现为商标,它是国产大片能否长期拥有目标顾客的关键。在这里,信誉不单单是一个道德问题,而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制度,它是国产大片获得核心竞争力甚至生存的根本和生命线。

要素六:大片文化。实际上是国产大片产业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具体表现为国产大片制作团队运作民族文化资本的独特能力和水平。良好的大片文化是国产大片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利器。

以上六大要素,目标顾客是基础,人力资本是人力保障,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是智力保障,管理和生产经营是体制和机制保障,品牌是精髓,大片文化是灵魂。国产大片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最终体现为获利能力、市场份额、品牌形象及目标顾客对国产大片及其服务的认同等。

2国产大片核心竞争力的现状比较分析。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中国人寿培训心得范例(3篇)

    - 阅0

    中国人寿培训心得范文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首先要表达的是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感谢寿险营销这个行业,圆了我的创业之梦;感谢中国人寿,对我的哺育与成长;感谢公司领导的潜.....

    数学建模的学习心得范例(12篇)

    - 阅0

    数学建模的学习心得范文篇1[关键词]建模;理解;培养;意识缘起2012年9月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自然成为相关教育部门、教育专家.....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