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实际意义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互动、创新、交流工作
为了推动高校国际化的教育背景理念,创造创新性的教育环境,通过建立高等教育交流工作方案并且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工作,各大高校加快脚步开始了积极的教育国际化交流工作,这样的工作具有实质性意义,能够促进国际教育的融会贯通,通过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国际交流的具体工作流程以及这样的教育交流工作带来的重要意义。
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个国家的教育理念不一样,接受的观点和思想不一样,考虑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并且,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所以正对这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以及这各个领域各个国家高校的教育情况不同,而有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说法。有教育专家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回应社会、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全球化的需求和挑战的系统努力”,这一概念表明了由于外在的经济市场的需求,需要高校进行国际化教育交流工作,并为之做出相应的努力,这一概念更倾向于社会和经济劳动。更深层次定义的意义在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基于知识文化教育水平和政治经济等多重要素,而进行的教育推动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适用性人才,和技术性人才,还为了国际的整体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为了为国家提供更坚实的人才基础,并且在教育问题上加强知识文化的概念,将这一系列的理念灌输实施到真正的教育当中,完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体系。在国际中充分地发挥本国的文化底蕴内涵,将上下五千年积累的文化教育到每个高水平的学子身上。通过自身的教育水平提升,和与国际交流的教育工作,高等教育国际化会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创造性的教育交流国际化体系。就本国而言,开展实施高校国际化交流工作的具体体现是迎接国外的学生来本校交流学习,感受本国高校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课程,从中感受到国际化教育的多元化,并且本国的高校派送出优秀的学生当交换生到国外优秀的高校进行学习,在学习到更多知识的同时,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和擦出的创新的花火。
其次,高校国际交流工作随着知识学术的深层次研究,随着教育工作的深层研究,以及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大量需求,已经成为了迫切实施的重要工作,为了培育国际化的创新性人才,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得以顺利进展,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具体流程,以及创立这样流程的具体意义。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和规范的体系,更需要具体地实施,强力地推动,足够的重视。一个健全科学的机制,能够为整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国际交流工作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这样的导向作用来自于各大高校所建立的来自国际化交流工作的计划实施和来自于国际政策的支持工作。一个优质的机制体系,不仅能够为高校国际交流带来更好的引导方向,还能够为进行具体科学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一系列服务和帮助。使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好的保障。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是一个大工程,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动力的支持,不仅要在科学方面使之得到发展,还需要知识文化的整体推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树立创新观念就成为了建立体制中的一个关键点。教育从古至今都在进行当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的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观念有所改变,社会的需求也在慢慢地改变,经济发展也在为一切教育的工作有所要求。新社会需要真正的人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需要有想法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这样的背景之下,就需要高等教育工作有着基本的创新意识和具体的创新工作实施。需要从本国出发,放眼国际的创新性教育模式,参考借鉴并结合本国的时机,做出良好的结合。
有了前面的健全完善机制体系,以及国际化创新性思维,整个高等教育高校国际化交流工作的思想基础已坚实,需要的最后一步就是改善高校的硬件设施。为了更好地完成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需要资金的支持,改善硬件设施,更好地完成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这样的现代化设备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技术要求,并且让高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学术研究。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样的国际化教育交流工作的意义。最显著的意义在于为越来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提供了适用性的人才,并且为创造更强大的社会提供了创新性人才,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国际人才做贡献,更需要更具有聪明才智,机敏思维的人来为社会提供帮助和服务。其次,能够为高等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发展的新高度,并且从这个发展过程中更创造出科学的深层次和教育的新理念,从中,为后来的高校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后来的人才培养进行长期性的机制完善。最后,国际化高校交流工作能够增强国际的互动,并且互通有无,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为本国和国际的教育工作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结语: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高校国际交流工作越来越重要,时代高速发展,教育同样也要高速发展,因为适应这个时代并且跟上时代的脚步是我们要完成的课程之一。在国际化的教育交流中,我们不仅能够从中了解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更知道了深层次的内涵,并且了解到高校国际交流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在了解的过程中,更具备清楚的理念认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高校的国际交流工作中,为知识文化的提高和教育的完善化,提出更好的想法,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吕福军,于凤银.高校开展国际交流有关问题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篇2
从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来理解党建理论的特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党建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
任何科学研究的前提都是了解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把握这门科学的性质、特征。党的建设理论要研究工人阶级政党产生、发展及其自身建设的规律,毫无疑问,这个研究对象决定了党建理论既是科学也是价值,是一种思想武器。当然,从最终结果看,任何科学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都具有某种价值功能。但是,党建理论是直接为锻造思想武器而产生的,则是这门科学的突出特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阐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及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又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不可能自发地实现,需要人们认识、运用这个规律去自觉地改造世界。马克思的学说里,既有对客观规律性的清醒认识,又有对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由此出发,作为学者的马克思和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统一起来了。着手建立工人阶级政党并阐发党建理论,就是把二者统一起来的最重要步骤之一。党的建设理论从诞生起,就不单纯是书斋里的学问,作为“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有着鲜明的政治意识和价值目标:指导工人阶级政党的实际斗争和自身建设。所以,党建理论具有科学和价值的双重性质,准确地说,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建理论的科学内容会不断丰富、发展、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的价值取向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共产党人不能放弃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东西。不讲科学是错误的,放弃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危险的;不尊重科学的价值是盲目的,离开价值的科学研究(这里说的是人文科学,尤其是政治性比较强的社会科学)是脆弱的,不可能产生物质力量。研究党建理论不讲科学、只重价值,甚至在坚持价值目标的口号下忽视客观规律、无视情况的变化,会导致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另一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党建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站在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认识问题;把握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和追求共产主义,才能防止在纷繁复杂的现象面前迷失方向,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以发展实现坚持,使党建理论创新真正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从客观上讲,党建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取向是统一的,因为“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于工人的利益和愿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3—254页)。问题是我们在理论创新中能否把二者统一起来?我以为,关键在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在这方面,党建理论工作者可以从《邓小平文选》中得到启发。关于党建理论,文选中有大量的“新话”,而这些“新话”都是从新情况出发,辩证地分析问题,以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如,对于党的领导,既要坚持、又要改善;讲干部队伍建设,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又以革命化为前提;谈党群关系,强调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对反倾向斗争,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讲反腐败,指出不反对腐败,党会走向自我毁灭,又坚信共产党能消灭丑恶的东西;讲历史发展,承认过程的曲折性,认为出现反复是合乎规律的现象,又坚信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这些深刻、睿智的思想中,目标与方法、困难与希望、挫折与前景、忧患意识与坚定信念都辩证地统一起来,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党建理论,清晰地展示了继承传统又勇于革新的先进政党形象。邓小平能够做到这一点,因为他尊重客观规律,“相信讲的实事求是”,同时又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一切思想、行动都以中国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坚信中国人民及其领导核心的伟大力量。邓小平留下了丰富的党建思想,更留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于我们从科学与价值的统一去把握党建理论,推进党建理论创新,有极大的启示。
正确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复杂关系,在理论与实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发挥理论的能动性、导向性、前瞻性作用
理论创新是为了指导实际。应当注意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却不能代替实际,理论与实际始终不是等同划一的,它们之间永远存在距离。一方面,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提升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思考、酝酿;另一方面,理论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实际成果,理论向社会现实的转化不仅取决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实践主体具有运用这一理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二是具有转化为现实的中间环节,至少有这样四步:首先是将高度抽象的普遍原理转化为比较贴近实际的具体的理论原则;其次,具体的理论原则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方针政策制度;再次,落实方针政策制度,形成规划、方案、措施;最后,这些规划、方案、措施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现实,产生物质成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妨碍理论指导实际,出现实际与理论的差距乃至反差。在现阶段,导致实际与理论出现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思想认识、思想意识或利益驱动阻碍了理论原则的贯彻,如对理论的理解不准确,产生主观主义、片面性;与理论要求反其道而行之,甚至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这种差距是理论原则在实际中被扭曲,是少数人的行动背离理论要求的结果。二是理论转化为现实的中间环节不完备。理论与实际的这种复杂关系对理论创新有重要启示。要保持坚定的理论信念,不能因为存在这种现象怀疑理论、影响理论研究、理论创新的热情,也不可把理论指导实际的过程看得过于简单。实际上,正是这种差距给理论创新、理论探索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要在理论与实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现实的东西不一定是合理的,更不会是永存的。理论创新不仅是为了说明世界,更是为了改造世界。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对现实提出的大量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从问题中分析原因,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从过程中揭示趋势,由此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同时,也要在如何使理论指导实际的研究上下工夫:研究落实理论的条件,包括实践主体掌握理论的程度,现有方针政策制度与理论的耦合度和应做的改变,以及如何把方针政策制度具体化为方案办法措施等。这正是理论的能动性所在。另一方面,不仅说明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还要说明将来做什么、怎样做。如,关于党内民主,既要研究现阶段发展党内民主面临的问题、对策;还要研究党内民主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此作出预测,以指导党内民主的发展。这后一方面的研究是为了解决新问题,也是理论创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轻视这方面的研究,理论研究就不可能体现出前瞻性和导向性。
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把研究新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逐步构建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
理论创新的着力点是什么,是研究新问题还是首先构筑一个思想体系?这需要弄清楚。
科学体系的形成是一种思想理论成熟的标志,古往今来,思想家无不殚精竭虑,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但是否形成科学的思想体系不在于自我标榜,而在于是否达到下列要求:有一个明确的世界观作为方法论基础;有一个需要着力回答的中心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观点。党的建设理论体系构建是与时代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以往我们党建教科书的党建理论体系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以党史为素材,以总纲及各章节为构架建立的,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很明显,这个体系未能涵盖时代提出的大量新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新条件下党的建设和党建教学工作的需要,必须进行新的探索。构建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要经过长期的酝酿。对此首先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在党的建设方面,时代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如何适应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如何适应从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转变?如何适应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如何适应世界范围兴起的政府管理革命、科技革命和新的民主浪潮的挑战?这四个问题归结为一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中心或主线。围绕这个主线,产生了三个基本问题:党政关系问题,即执政党如何领导国家政权?党内关系问题,即执政党在市场经济和全面开放条件下如何保持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群关系问题,即如何在新形势下维护执政的社会基础,包括巩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每个基本问题又派生出一系列重要问题。包括,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加强和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进;党政关系的规范化、法治化、制度化;坚持党的领导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利益关系多样化对党的团结统一的影响;现阶段党内矛盾的性质及其解决;实现党内和谐与发展党内民主;党内民主的目标与实现形式;党管干部原则的落实和干部制度的改革;党员队伍变化和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社会结构变化与党的阶级基础的巩固、群众基础的扩大;社会生活新变化与群众工作新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与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克服腐败与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新观点,并由此逐步深入和展开,把握各个观点的有机联系,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形成完整的系统。这是构筑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的最佳路径。如果置大量新问题于不顾,为体系而体系,脱离实际地编造体系,这样建立的体系很可能是空洞的、抽象的,既不能在理论界形成共识,也于实际党建工作毫无益处。
理论研究的方法也是学风问题,理论创新的伟大事业呼唤新的学风,要以学风建设推动理论创新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应用和丰富发展执行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时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既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根本任务。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已经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内涵要求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用宏观的视野站在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整体性指导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不断实现实践创新;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实现理论创新;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时代特征、民族特性有机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2.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要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就必须把握时代内容、反映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展相结合,满足时展的要求,才能反映和代表各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历史发展的要求。时代化,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反映科学文化进步的新实际,体现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大众”就是人民群众,而不是某些特殊的或特定的群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三个向度:其一是实践向度,就是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即武装大众的思想,指导大众的实践;其二是理论向度,就是以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把大众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三是主体向度,就是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一项大众所参与的事业,使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决不应该是“少数人所得”的文化。概括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的现实指导,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使其通俗化、普及化和群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中,成为他们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1.联系实际
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指出,只有善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践相联系。”他还把这种“相联系”比喻成“有的放失”。邓小平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并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切实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懂,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好。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要搞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理论指导实践,又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反对从书本出发靠照搬马克思主义词句解决问题的教条主义、从狭隘经验出发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和满足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的经验主义。
2.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找准“历史方位”,推动社会进步。把握规律性,就是要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使我们的思想理论正确反映事物的固有规律,使我们的实践活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误入歧途和劳而无获。富于创造性,就是要坚持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三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时代性是前提,把握规律性是核心,富于创造性是目的。实践证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3.开拓创新
联系实际和与时俱进,要特别重视开拓创新。创新就是创造和革新,包括前所未有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等创造性发现和发明,也包括新思想新概念发展到实际成功应用即创造的某种价值之实现,还包括运用现有知识产生或形成某种有用的新事物和通过对已有事物的改进、完善、扩展和延伸获得新效益。与时俱进的核心就是创新。第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勇于创新,则民族强盛有望;固步自封,则民族没落难逃。第二,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味着发展。第三,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意味着生命。任何政党只要失去创新的能力,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就难逃的命运。第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是理论创新,它总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推动理论创新,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我们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达到坚持与继承马克思主义、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抓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平台
1.抓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要有两个阵地或渠道:一是学校。高中部应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尤其是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课;高校应开全开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并把它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是培训班。无论是对领导干部进行的党校综合培训,还是对一般干部或专业人员进行的单项培训,都应有选择地开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专题课,要努力达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的“三进”:
第一,进教材。教材必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首先,要反应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整体,特色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教材内容具有统一性。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次,要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统一”:即理论基础、理论发展和理论运用的统一;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体验的统一。最后,无论是哪门课,都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和特点出发,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要求,突出重点。
第二,进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起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功能决定了它必须“进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党校、培训班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也是干部和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主阵地。作为教育的主要组织和开展形式,课堂教学最直接、最集中和最真切地表现了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意义追求。高校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第三,进头脑。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课堂”不等于“进头脑”,“进课堂”容易“进头脑”难。“进头脑”就是要让干部、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传授的内容,然后通过干部学生的选择、整合、内化,最后外化为其行动。“进头脑”,首先要强调灌输,通过灌输解决学生(学员)从不知到知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注意避免单向灌输有余、双向交流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其次,教与学犹如唱与和的关系,教与学是共向的,也是互动的。没有学的积极性,教的效果自然不会好;但没有教的热情,也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进头脑”必须先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一是教师必须重视榜样力量和人格示范效应;二是教师做学向也要“知行统一”;三是教师应该专博相济、一专多通,既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要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
2.抓好理论教育
随着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等活动的开展,各级党委和行政部门要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职工、青少年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把活动开展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每一个科室、每一个班级,覆盖到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每一个职工和每一个学生,以达到理论教育的广度。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必须抓好四个层次的理论教育:一是党委中心组学习。要有计划地开展学习研讨,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讨工作重点难点或带普遍性的问题,以达到正确决策。二是中层领导“每月一课”活动。这一活动要从质和量上要求中层领导系统学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实际提出实施意见,以达到贯彻落实。三是党、团组织生活。通过党员组织生活中的上党课等学习活动,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党性、党风和党纪教育。通过团员组织生活中的上团课等学习活动,对团员进行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青年团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等教育。四是干部职工政治学习日。各单位尤其是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都应建立干部职工政治学习日制度,每周固定时间为学习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
3.抓好学术交流
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和基本形式,它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更加深度化和成果化。
第一,成立研究机构和基地――以点带面。一是成立马克思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研究会,并组成由宣传部、党校、社联和大专院校等参加的研究基地,每年按计划下达研究课题,开展分散研究或集中研究,达到深度研究、广出精品。二是提倡在中学高中部成立马列主义小组,专科院校成立马列主义协会,本科院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或马列主义研究中心,以此示范和带动全校学马列用马列活动的开展。
第二,开展理论研讨活动――深入研究。各种不同的研究机构和党委宣传部门应经常组织内容丰富的综合理论研讨和专题理论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活动,推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营造学术氛围。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理论魅力。
第三,组织学术交流――取长补短。学术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采用。一是以协作会或专题座谈会、讨论会的方式组织小规模的专题研究;二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请知名专家来作专题报告,并根据需要组织报告团走出去巡回宣讲;三是出版论文集或学术刊物以及新闻媒体网站上发表调研文章等出版物,相互赠阅,起到相互启发、扬长避短的作用。
4.抓好文化宣传
繁荣文化,大力宣传,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根本途径。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篇4
一、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现代经济学认为,商品生产不仅取决于各种传统的生产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的数量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组合上述各种生产要素的技术。因为技术不仅可以节约稀缺的经济资源,同时在给定的要素规模条件下可以实现更大的产出和生产更多样化的产品。事实上,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早已肯定了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影响,只不过当时强调的是“技术”的绩效——劳动生产率而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以俄克歇尔-奥林-萨缪尔森(H-O-S)为代表的新古典要素禀赋模型,其中尤以“新要素禀赋理论”、“贸易技术论”、“市场结构论”和“动态比较优势论”等为代表。
“新要素禀赋理论”与H-O-S模型的区别在于:其一,从“劳动”这一传统生产要素中分离出熟练劳动(即人力资本)和非熟练劳动。其二,将知识也视为一国的禀赋之一。通过研究和开发(R&D)产生的知识,既可以体现在劳动力上,也可以体现在资本上。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其隐含了一国在动态意义上可以创造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其三,将“技术”变量引入要素禀赋模型,如同传统的劳动和资本一样,强调创新对贸易模式的影响。技术变量主要借助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R&D支出水平和具体的创新数据来表示。“新要素禀赋理论”虽然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和R&D支出等新要素比较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但是没有触及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问题:首先,理论中没有彻底解决“技术”的待遇问题。因为“新要素禀赋理论”虽然将“技术”视为要素之一,但是既没有探讨高低技术能力共存以及相应地对相对生产力和相对增长模式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忽略了“技术”的动态特征。其次,“新要素禀赋理论”将生产要素看作是贸易流向的内生决定因素。事实上,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等几乎所有的要素都是在不断变更着的,因此不能以静态的眼光将要素看作是一国固定的“禀赋”。
“贸易技术论”将技术差异视作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在波斯纳的“贸易技术差距模型”中,一国由于发现了某种新产品和新工序而获得了暂时的比较优势,直到其竞争对手具有了相应的创新模仿能力,创新国才会丧失这种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创新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可以不断地通过新的创新取代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旧创新,进而在各阶段始终保持比较优势。在海什和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中,假定一国在创新生产上具有优势,在商品生产的初期,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商品价格较高、产量较低,加上接近市场有助于接受消费者的信息反馈和进行相关的服务,生产在创新国进行;随着商品的成熟和标准化,价格下降、生产时间变长,商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其他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创新国继而可以生产另一种新产品。可见,无论是“贸易技术差距模型”、还是“产品周期理论”都认为创新国会出口新产品;都强调在引进一种新技术对产品生产定位影响中的时间的重要性;都认为新产品的生产和R&D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应该位于技术能力发达的国家。但是,“贸易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周期理论”忽略了以下两个事实:其一是时间,时间会使产品趋于标准化,增加成本的重要性;其二是技术扩散,技术扩散会提高外国生产新产品和模仿现有产品的能力。
“市场结构论”又被称之为“新贸易理论”,主要用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该理论不仅增加了对国际经济的需求方面的考虑,同时将有关的理论研究置于不完全竞争框架之下,强调了垄断力量、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性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市场结构论”对“技术”的处理有两种方式:其一,将“技术”视作产品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二,在布兰德和斯班瑟的模型中,“技术”是一国攫取垄断租金的一种策略性资源。
“动态比较优势论”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即知识)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在格罗斯曼和海尔普曼的模型中,将比较优势定义为R&D与制造相对效率的跨国差异。该模型的主要观点是:通过研究经验的积累促进R&D生产率的提高,从而获得比较优势,并借助规模收益递增而提高一国的增长率。克鲁格曼模型的结论也很相似:由于“边干边学”会增加知识的积累,因此比较优势是建立在学习的差异的基础之上的。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其一是新古典论,将比较优势置于一般均衡框架之中,对现有的贸易模式进行了要素禀赋上的解释:“新要素禀赋论”拓宽了生产要素的范畴,最终考虑了内生技术的动态意义。其二,从产业经济学中引申出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市场结构论”,将诸如垄断力量和规模经济等不完全竞争特征引入国际经济学,而“市场结构论”和H-O-S模型从某种意义上看也不是必然矛盾的。其三,是那些既不能归入新古典理论、也没有被主流贸易理论吸收的学说。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技术理论”认为“在出口绩效与R&D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虽然“新技术理论”将“技术”置于核心位置,但是仍然难以将“技术”融入新古典模型之中;同时也忽略了作为“技术”核心特征的那些来自于垄断力量和技术变化等的动态意义,坚持一国经济的专业化模式仍然呈中性增长。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熊比特关于创新的观点被结合到新贸易技术论之中:一方面,技术差距学说与技术进化论相结合,说明了技术差距对增长和专业化模式的动态含义;另一方面,技术的厂商特有性质和垄断力量与成功的创新相结合,用来解释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厂商维持技术优势的目的。
二、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一般影响
如上所述,当代的贸易理论认为,在从静态意义上,技术创新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动态意义上,技术创新是维系动态比较优势的关键。无论是对初始的贸易出口国、还是对初始的贸易进口国而言,都存在着这样的事实:一方面,为了获得或维系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成为国内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伴随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转移或扩散,既能刺激初始创新国的再创新意识,也能削弱其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表明,技术创新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基础之一。因此,贸易出口国往往是某种技术领先的国家。国际贸易对于出口国,或现实世界中的技术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而言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其一,在静态意义上,只有技术创新,才可能有新产品和新工艺,才能具备出口的潜力;因此,一国只有进行充分有效的技术创新,才能保持相应的比较优势,进而将这种创新优势体现在相应产品的净出口增长上。其二,如果信息对称的话,国际贸易会借助进口国的市场反馈促进商品输出国的技术改进,或带来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活动。其三,在动态意义上,伴随国际贸易的展开,商品输出国的创新优势会随着各种技术扩散的发生逐渐消失。其效果无非是,要么放任自由,在特定技术创新逐渐消失的过程中丧失相应商品的净出口地位;要么改进技术或从事新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后者往往会达到刺激初始出口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效果。其四,出口国通过初始出口所获得的贸易利得也有助于增强其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因此,初始技术领先国在某种意义上讲,拥有一种“先发优势”。这种优势如果不被外界经济事件打断的话,对本国的技术创新而言,不仅能持续下去,有时极有可能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其五,国际技术贸易虽然意味着技术创新的扩散,但是对于技术输出国而言,其输出的技术往往是次重要、次核心、次关键和次新的技术,其在本国的收益率已经明显处于下降通道之中,因此适时地将其出售并获得较好回报,对于新一轮的技术创新而言是一件好事。
倘若就技术落后国家而言,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渠道:其一,国际商品贸易将新产品输入发展中国家的同时,给输入国带来了模仿生产的动机,而模仿生产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溢出开始发生,输入国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所增强。其二,由于输入商品的竞争力会影响到当地厂商的市场份额,国际贸易也会间接地刺激当地厂商的技术创新活动,以期达到抗衡的目的。其三,如果输入商品本身拥有相当的技术含量或技术诀窍,往往伴随国际贸易的是各种形式的技术指导,由此技术创新会在不同程度上扩散到输入国。其四,在国际贸易的准备阶段,为了便于进口方了解产品的性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商品认知的差异,输出方会在一定限度内展示其产品的特性,由此导致技术创新的部分流失,一旦贸易谈判破灭,这种扩散往往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其五,国际技术贸易是技术创新扩散最为直接的方式,它不仅会对技术引进国的技术存量具有积极有效的影响,同时由于引进国的市场需求状况、人力资本、生产设备等等诸方面与输出国存在着的较大差距,因此会刺激引进国的“二次创新”或适应性创新。总之,通过以上种种方式,最终会增强输入国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而言,通过上述渠道积累的某种技术一旦达到一定的水平,原输入国不仅能减少对由该技术生产的产品的进口依赖,而目。极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上相应的商品净供给者。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仅在静态意义上提高了本国的技术存量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并改善了本国的技术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动态意义上通过各种渠道和机制促使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机制的形成,为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三、国际技术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
国际技术贸易既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也是国际技术转让的主要形式之一。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包括:许可证贸易、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合作生产。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国际技术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其一,国际技术贸易日趋活跃,规模不断扩大。科技进步以及技术信息的传播加快,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其二,技术转让“软化”。纯知识或信息形态的软件技术转让,如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情报等等,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三,国际技术贸易格局呈现多极化,但发展不平衡。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等原因,国际技术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发达国家在技术出口中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其四,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跨国公司控制了相当份额的国际技术贸易;此外,跨国公司以技术输出带动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改变了以往对发展中国家单纯的资本输出。
影响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包括发展中国家创新的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诱导的反应机制等。而国际技术贸易(技术引进)对提高发展中国的技术能力、改善创新诱导的反应机制都有重要的作用,并最终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1、国际技术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一种存量,它是历史积累的结果。技术能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形的技术能力,表现为创新主体技术存量水平的增加。二是隐含的技术能力,表现为创新主体的成员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组织经验等。就国家而言,常常表现为一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寡;就企业而言,具体表现为企业员工所拥有的技术技能以及组织经验。
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技术贸易直接引进技术,能够提高本国两方面的技术能力,并最终影响到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引进技术,无论引进的是成套生产设备等硬件,还是专利技术等软件,都直接提高了本国的技术存量水平,从而也提高了该国有形的技术能力。其次,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引进技术也能提高发展中国家隐含的技术能力,因为技术的引进常常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员工对新技术的学习、掌握的过程。比如,企业在引进技术项目时一般都要求附带的现场指导和培训计划,企业员工可以通过接受培训和技术应用的实践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所有隐含在企业员工身上的技术能力的加总就等于一国隐含的技术能力,也就是说,技术引进通过促使企业员工学习、掌握新技术而增强了一国的技术能力。反过来,这些技术能力又为发展中国家以后的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二次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2、国际技术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诱导反应机制
国际技术贸易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或经济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融经济、技术、科学文化、甚至政治为一体的复杂过程。譬如说,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属于技术贸易的范畴)进入中国市场,它首先要从国家有关部门获得市场准入的许可,这可能要涉及到政治问题;它要寻找合作伙伴,考虑投资的成本收益问题,这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内在固有具有的企业文化、经营文化会影响到众多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是文化方面的问题;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新颖有效的特许经营方式被众多的国内厂商所模仿,形成了遍及全国的连锁经营热潮,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制度性创新。因此,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引进而已,换句话说,国际技术贸易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从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角度而言,国际技术贸易的外部效应主要表现在它改变创新主体的内在意识,并改善创新主体内外部的制度环境,从而使得发展国家创新诱导的反应机制更加灵敏,最终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首先,国际技术贸易能够改变发展中国家创新意识缺乏的状况。很多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一种维持传统和稳定为主调的社会意识结构,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借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常常会陷入“累积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之中,也就是说技术创新在低水平上的停滞发展。而这种恶性循环是内在力量所无法克服的,这时候需要一种外在的推动力量,使其能够跳出这种恶性循环,而国际技术贸易可以看作是这样一种外在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改变的是创新意识方面的问题。正像上述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的例子一样,技术的引进带来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新变化,先进的经营模式所具有的明显优势促使大量的模仿,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显然,在这一过程当中,企业和个人都经历了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认识、接受到模仿,甚至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进行二次创新,这种普遍性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一个国家创新意识的兴起。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机制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为只有具备创新意识的国家,政府才会对技术创新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为技术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企业具有创新意识,才会留意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并且投入充分的资源进行R&D活动,将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收益;消费者具有创新意识,才可能接受创新产品,进而形成潜在的技术创新需求。
其次,国际技术贸易能够改善创新主体内外部的制度环境,促使发展中国家创新诱导反应机制的灵敏化。从引进技术的企业来说,为了充分利用引进的技术常常需要在企业的组织管理方面做出较大转变和创新,也就要改变企业内部的制度环境,比如说企业为了利用维护一套价值昂贵的生产线,需要新建立专门的技术部门,负责对其进行维修和改进,同时加强企业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制度,这些制度性的转变和创新都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在国家层次,政府为了保证技术引进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专门的技术金融制度以确保技术引进的配套资金。而且在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技术贸易需要建立起一整套专利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否则,就难以从国际市场上引进技术,即使能够引进也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因为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损害技术出让方的利益。也就是说,国际技术贸易客观上提出了对发展国家改善技术创新制度环境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主体更好地对创新的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反应,最终有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机制,并提高其水平。
四、基本结论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能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关系我们以什么样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关系我们能否以透彻的理论说服人,科学回答干部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能否获得科学有效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武器,从而逐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才能获得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和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规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和建设,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和建设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进一步强化主体取向、问题取向、开放取向。所谓主体取向,就是深深植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植根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创造符合中国实际与需要的理论成果;所谓问题取向,就是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所谓开放取向,就是根据理论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客观规律,始终以实践的发展为根据,不断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坚持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发挥理论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的先导作用,关键在于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是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熟谙教育规律的教育家。培养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新成果的教育工作,以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为此,应切实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教育、培养、培训体系和机制,构筑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高地,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篇6
新业态:跨境电商迈大步
每当临近圣诞节、元旦,义乌市吉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几乎每天都要发出近万件包裹,送达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近3年来,这家公司跨境电商出口的商品货值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统计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义乌跨境快递日均超60万件,同比增长50%。
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分别为50.5亿元、351亿元和433亿元。2015年实现交易额582亿元,同比增长34%。依托实体市场和产业链优势,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呈现集群发展、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已成为市场采购贸易之外新的外贸增长点。
义乌市吉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才民认为,经过几年发展,义乌跨境电商已不再是单一传统意义上的跨境买卖,而是从基本的跨境采购到国际物流、金融产品、新型服务等产业的延伸,跨境产业链日趋完善。
海外仓也在快速布点。目前,仅义乌本地设立的海外仓就达17家,面积达5万平方米,其中8家获批开展省级公共海外仓建设试点。当地还出台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建设基本要求、服务规范、数据交换规范三项地方标准,并获批建设浙江(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省小商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
新市场:“一带一路”布新局
2016年11月5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集装箱火车缓缓驶入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中央火车站2号站台。这是首列义乌―里加中欧货运班列,它17天前从义乌出发,一路向北,行驶1万多公里,顺利抵达远在波罗的海东岸的里加。
84个车载集装箱里,满载着来自义乌的装饰品和纪念品。里加并非货物的终点站,部分货品随后即被转运到东欧和北欧其他国家。目前,全国已有16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线路总数达到40条。义乌则成为国内开通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线路最多的城市。
义乌―里加中欧班列是义乌开行的第6个国际货运班列。2014年11月18日,义乌―马德里中欧班列从义乌发车,21天以后到达西班牙马德里。它的开通开启了义乌对外开放的大通道,也使得义乌顺利搭上了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快车。
义乌市商务局局长王碧荣表示,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奠定了义乌在新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将有效促进义乌乃至全国的商品走向世界。
新产品:义乌智造受青睐
无时不在的创意较量中,义乌总能拔得头筹。对此,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文阁说,这要归功于义乌人对市场敏锐的反应,让义乌的小商品无时无刻不在创新。创新后的新品在义乌常以更快的速度投放市场。
VR技术是当今最受关注的前沿科技之一,如今已被飞豚数码总经理包海刚搬上货架。2015年6月初,一直以经营电子产品为主的包海刚就一直忙着升级版VR眼镜的研发。他说,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始终紧跟市场潮流而动,抓牢设计关,真正将最前沿的科技运用到电子产品中。
义乌市场上,已有越来越多像包海刚这样的市场经营户认识到只有创新才有竞争力。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勃然兴起。义乌不但引进义台创意设计中心、韩国设计义乌基地等一批文创机构,还在北京中关村设立国内首家新型飞地孵化器。
在义乌小商品城,品牌的力量愈加深入人心。丹妮玩具是较早一批玩具经营户之一。2004年,总经理崔霞注册“丹妮奇特”商标,成立丹妮玩具开发设计团队和生产销售团队。目前,丹妮玩具已在全国大中小城市拥有200多家总,产品进入多个大型零售连锁商场和超市。首趟义乌―里加货运班列抵达里加(图/新华社)
新制度:改革红利强释放
作为“世界超市”,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广受关注。这项改革的重点一直围绕着“便利”二字。2013年4月,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两年之际,商务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函同意在义乌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正式确立了“市场采购”这一新型贸易方式。在这种贸易方式下,义乌市场上一大批小额小批量、低风险的商品,可窗口审单、直接放行。
国际贸易的流通数据印证了这一新型贸易方式的强大威力。在国内外贸出口压力较大的形势下,义乌小商品出口却井喷式增长。2015年,在义乌338.6亿美元的出口货值中,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达283.9亿美元,占义乌外贸出口的84%。目前,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已在全国多地进行推广。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篇7
――冯军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爱国者凭借移动存储、MP3等产品,在中国市场迅速站稳脚跟,并逐渐成长为中国知名IT品牌。近期它接连推出一系列颇具新意的产品,如哥窑相机、具有投影功能的DV、加入云概念的筋斗云手机等。爱国者旗下的哥窑相机在1个月内涨价3次,于2010年12月28日中午12点涨价至9999元,使这款产品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涨了6000元。而在北京陕西商会公益拍卖上,2010号爱国者哥窑相机更是拍出高价,来自陕西的企业家侯新民以60万元的拍卖价购得2010号哥窑相机,爱国者哥窑相机的价格也再一次创造新高。60万元买一台卡片机,听起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这一切都与爱国者的创新有关。在爱国者总裁冯军看来,这些新产品属于“爱国者式创新”――并不局限于技术创新的新型创新。
国际象棋加炮
“爱国者式创新”与传统意义上的创新有何不同?这还得从爱国者的“国际象棋加炮”说起。国际象棋中本来没有“炮”,加入“炮”的意义何在?我本人就是国际象棋的爱好者,多年研究国际象棋后发现它的游戏规则对做企业、搞创新大有裨益。在国际象棋里,“卒”攻到底就可以升“后”,威力剧增,中国象棋中的“卒”却“只能前进,沉底则成死棋”;同时国际象棋中的“马”特别灵活,没有中国象棋中“别马腿”一说,因而更具战斗力……诸如此类的区别,可以启发企业、员工转换思维模式,获取前进动力。而象棋中的“炮”,是中国象棋最大的优点,它代表着跨越、跳跃性思维。二者的结合,将出现“1+1>2”的效果。
文化创新
“爱国者式创新”还有更深一层含义。一直以来,我都有个梦想:想给中国制造插上两个翅膀,一个是技术的翅膀,一个是文化的翅膀。如果将“技术的翅膀”比作国际象棋,那么,中国文化就是那个“炮”。而人们一谈创新就只想到技术创新,却没想到只有技术的翅膀是飞不起来的。技术、文化,两个缺一不可。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1篇8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科学。它所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其价值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人们提供观察社会生活,指导人生实践的方法、原则和思维方式、认识工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固然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但更重要的是把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习者的思想实际相结合,解决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提出的实践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理论学习解决实际生活提出的问题,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答现实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科学性、实践性、发展进步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提供给人们的是观察、认识、解决人类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原则和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实事求是。而人类社会生活与较之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的时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无论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演变,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成、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演变、对社会主义的不同模式的探索,还是有关各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自己的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路径选择及其实践活动方式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提出了无数的现实课题,需要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给予有价值的理论回答。实践的发展变迁要求理论认识必须与时俱进,而且更需要人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行超前的理论思考,推动理论的先行发展,以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停留在既有的理论认识水平上止步不前。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就成为理论学习和推动实践发展的关键环节,也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充分展现其科学性和增强其生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高校教学活动规律和任务的内在要求。高等学校是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殿堂。高等学校的使命就是传承人类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智慧之花,但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是在教学活动中,使受教育者超越前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高校的教学活动是主客体互动的过程,而且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转换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传授知识时,教师是主体,学生学习、接受知识时学生为客体。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原理,并从知识原理出发,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而提出问题时,学生便成为主体,教师便成为客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关键之环节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这种主体地位发挥的突出表现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展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展现主体地位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呼应教师的讲解和提问,并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问题,要求教师给予理论上的解答。这充分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非常高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应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成长进步,真正学有所成的目的性要求。古人讲“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和思考是相互促进的过程,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两个方面,也是创新性活动的前提。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性教育,其价值指向就是学生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不断的超越过程。而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则是这种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和不断超越的鲜明标志。我们教学活动的效果怎样,是否达到了授业解惑的目的,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真正学有所成,人才的培养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需要,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有所建树,有所创造,在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成为检验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是紧密相联的,而社会实践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纷繁复杂的,这种理论的学习客观要求学习者必须逐渐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凡是学习能力比较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强,考试成绩好、论文写作的能力就比较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强。这说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和努力的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真正学有所成、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
教师作为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如何充分认识和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下去,就成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逐渐认识到:
教师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教学活动承担着神圣而伟大的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的光荣使命。教师必须勤奋敬业、努力学习、认认真真讲好每堂课,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负责,积极、热情、主动地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以设问方式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教师在备课、讲课,答疑的各个环节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甚至把讲解的理论问题从几个角度去分析、认识、介绍,体现教学活动的学术性,与学生一起展开学术讨论,而不能为求简便而照本宣科。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不断增强以及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导方面。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是相互促进的。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挖掘科研潜力,结合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实际,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教师科研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深人探讨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所蕴涵着的指导社会实践的真理性价值。并把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既备教学内容又备学生,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学术性价值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学习过程中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学习的过程变成超越和创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就会成为充满激情、富有吸引力、创造力的快乐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彼此促进,教学相长。除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应开展经常性的学术讲座活动。针对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为学生进行学术讲座,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的前提是,教师的讲授必须知识丰富、信息量足够大,而且富有学术性,只有这样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才有坚实的基础,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创新而创新,否则就成为空泛的花架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进行启发式、联想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解释力、指导性、预见性、真理性价值。使学生们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人们认识、观察、分析人类各种纷繁复杂社会现象的人类智慧之学。使学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逐渐培养起自己的理论学习的问题意识,提高自己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联想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于实现师生互动,深入探讨教学内容所指向的社会问题,打开师生的思路,启迪师生的智慧,把辛苦的学习过程变成再创造的快乐过程。
三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策略和措施
高中教学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对于我国素质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为了更好的促进素质教学的改革,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素质教学教学模式的推广,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缺乏效率性,不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获取知识,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需要将实验操作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化学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模式对于未来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高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技术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当下社会最为宝贵的能力要求,创新能力通常指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在生产实践和从事领域不断的激发思维,提出一定的具有独特价值的方法和技术,这种新的思想、新的方法以及新的能力都是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对于时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高中化学教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对于未来人生方向的启蒙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老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掌握新的能力和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解决实际中问题做好基础。在素质教学的不断发展中,建立高效的教学课堂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具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在整个高效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积极引导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未来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高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较低
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不能够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很多教学模式都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对所讲知识进行罗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无法体验到真正的思维分析的方法,在枯燥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思维相对较为僵化,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较差。
2.2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不完善
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课程而言,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很多高中学校而言,为了应付教学课程,缩减教学经费,对很多实验教学课程进行缩减,较少的实验课程导致学生无法切实的体会实验过程中的教学,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措施和途径
高中化学教学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加强高中教学的素质化发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当下教育发展重要步骤,推进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够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3.1加强高中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高中化学属于实践性教学科目,其教学知识体系与实际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过程应该与实际生活进行积极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理解知识;但是对于当前很多高中化学的教学模式而言,教学老师并没有积极的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资源进行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构建高校的教学模式要积极的与实际生活进行连接,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2从思维意识角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启蒙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时期,在高中教学时期,教学老师要积极的注重素质教学模式,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意识的角度进行知识教W,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思维意识的不断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教学老师要积极注重实验课程的讲解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同时培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素质教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加强高中化学素质教育,构建一个高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高中化学高效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教育教学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家水.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J].新课程・中学,2015,(2):241.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党的十报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深刻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战略任务,首次聚焦并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要求。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外在的表达形式,一定的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内容总是通过相应的话语体系得以表现,任何思想理论的创新都蕴含着话语体系的优化和发展。
话语体系的构建将对党的理论自信给予更加科学的诠释。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业已成为研究者们当前密切关注的热点。
话语体系构建是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迫切需要构建话语体系。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引起了世界关注。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影响力扩大了,但话语权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短期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和国际问题互联。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软实力竞争,能否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建立自身的话语体系,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①。这就意味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话语体系具有逻辑关联性和内在统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为构建话语体系提供了实践基础、源头活水和精神动力。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迫切需要构建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两个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是创造性的概念和主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理论探索,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别强调与实践相结合。②由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文化观念多样化的趋势和特征日益明显,各种西方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产生了较大干扰。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本质上就是在争夺话语权,是各种话语体系之间的一种较量”③。因此,我们必须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迫切需要构建话语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构成,是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本途径。话语体系不仅是话语权的载体,也是社会发展道路的折射,还是文明传承积淀的汇集和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构建话语体系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一个总问题中的问题。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括离不开话语体系构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从事实存在到语言概括再回归生活,符合理论生成的逻辑过程,这就要求立足中国实际、创新话语载体、确立核心概念和提炼科学内涵。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传播离不开话语体系构建。话语是教育传播最重要的载体,通过转换话语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能够被多数人理解掌握的、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履行离不开话语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关键在于赢得最广泛的人民群众。通过优化话语语境,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引导人民群众在领悟和认同的基础上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构建原则
从宏观的角度看。首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构建应当遵循“三者统一”的原则,即坚持“社会存在、语言概括和回归现实”的逻辑统一,坚持“中国视角、国际视野和学术视阈”的三者统一。其次,话语体系构建应当注重“三个自觉”的原则,即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坚持和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自觉吸收与借鉴,对中国文化的自觉继承和创新。最后,话语体系构建应当满足“三个体现”的原则,即体现中国话语体系深刻的时代内涵,适应当今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体现旺盛的思想活力,适应当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从微观的角度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构建,一是要坚持“神与形相统一”。思想理论体系的内容制约并决定着话语体系的形式,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并影响表达效果。如果没有事实作依据、没有思想理论作依托、没有对事实阐述的内容和逻辑的统一,那么任何话语表达都将是华而不实、苍白无力的。同样,如果在话语表达上不注重形式的规范性和逻辑性,随意堆砌辞藻,什么时髦用什么,表面上看可能很全面、新鲜,但实质上往往会造成思想内容表达的混乱和矛盾。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构建,绝不仅仅是话语的汇集、概念的翻新,其“精气神”必须体现出科学性和方向性,这就需要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需要着重对“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并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定型。
二是坚持“理与实相结合”。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没有意义,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使其在客观上摒弃一切脱离实践的、主观臆想的和凭空杜撰出来的东西。鲜明的实践性和广泛的认同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出特色。话语体系构建应当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运动和人民群众的现实活动要求,鲜明的实践性和广泛的认同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出特色。话语体系构建需要自觉遵循理论在实践中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作用和科学内涵的认识,深入研究当前社会存在的价值共识和主要分歧,“学会不用书本上的公式而用为群众事业而奋斗的战士们的语言来和群众讲话”④。
三是坚持“质与量相协调”。语言本身没有阶级性,但话语体系是表达一定思想和观点、反映一定利益和要求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阶级的话语权。而阶级的话语权是实现一个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指导权、主动权的重要体现。从“质”的规定性讲,就是要造就集中反映我国人民的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从“量”的容纳性讲,既不是贪大求全地罗列观点,也不是简单地“浓缩成几个词或一句话”,而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和概括。
四是是坚持“内与外相呼应”。话语体系构建需要解决好内外两个问题:一个是在国内最大限度的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另一个是掌握话语权,努力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进一步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构建“只有首先赢得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⑤。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构建途径
构建话语体系,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和提升中国话语权、主导权的前提。从整体上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构建,需要不断增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改变我国理论研究和学术创造落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状,打破西方长期主宰国际话语体系的束缚,积极探索有利于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从直面话语体系内在制约因素、把握话语体系发展规律的角度,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延伸话语解释链条,突出话语体系的科学性。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不仅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也为进一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其存在地位、话语权、创新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国家意识形态解释模式的安全和政策实施的理论化、系统化”⑥。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构建,一是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主导地位,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诠释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追求。
二是对中华历史文化中的格言、典故、成语、寓言等所凝聚的传统价值重新加以解读,并赋予这些话语新的时代内涵。
三是吸纳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新的直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概念和话语,使之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某种程度的对接。四是借鉴反映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经典话语,筛选反映当今现实和群众心理的时尚话语,丰富话语的价值意蕴。
转变话语表达方式,突出话语体系的大众化。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上来自于实践和群众,同时必须回到实践中、回到群众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是指立足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实际,把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和具体问题作为重要任务,从而使话语体系构建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生活”就是要走进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使话语体系构建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贴近群众”要求话语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行为特征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亲和力、吸引力与凝聚力的关键在于这种理论的彻底性,并且通过话语转换实现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社会生活经验相对位、全面发展预期相观照。
一是将理论语言转化为通俗话语。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序和次序表达出来,用更亲切、更鲜活、更能打动人心的口语来转述书面语言,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话语来传播道理。
二是将精英式讲述转变为生活化语态。即把眼光聚焦于人们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社会多样的生活和人生选择课题,要善于借助生活化语言和民间语言来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语言的人文情怀,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
三是将非主流语言加以合理引导和转换。即关注人们当下时尚化、网络化的生活趋向,为网络生活的规范化提供思想道德和文化支撑,通过非主流话语的选择与解读接受规范传递与价值引导,促进主流话语的创新和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风化雨般融汇进脑、传播入心。
拓展话语覆盖领域,突出话语体系的影响力。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打造了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实践互为表里的话语体系,涌现出许多经典理论名句。但是,当前的话语体系构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比,仍有脱节迟滞之嫌。具体表现在:零碎性成果多,系统性成果少;感性呼吁多,理性思辨和客观论证少;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者多,“立足现实、顺乎民意、尊重学术、承续文化”综合考察者少;“简单套用西方的范畴、理念和结论,用西方话语来解释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者不少,主动、自觉争取国际话语权者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构建,内在要求拓展话语覆盖领域、创造新的鲜活的话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方面,增强话语体系在国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要求我们必须研究群众思想活动的新规律新特点,洞悉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趋势,熟悉教育宣传引导的新工具新载体,善于发现、吸纳和提炼国内诸多领域、行业中的话语资源,进而创新话语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干部群众所理解和践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另一方面,提升中国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主导权和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展话语覆盖领域、积极搭建好与国际交流的话语平台。
面对世界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不可避免的新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创新话语体系的自觉意识,改进双方沟通的渠道,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从而使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使中国形象在世界上显得更加亲和。
【作者分别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十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页。
②郭建宁:“打造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话语体系”,《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9期(下)。
③查少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11期,第21~24页。
④《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42页。
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52页。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1篇11
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本内容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涵盖国际贸易的整个过程和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从基本内容来看,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首先表现为各国对外贸易观念上的创新。它具体包括:
1.把贸易开放看成是对外开放的起点和基本方面,因此,贸易开放度成了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基本标志。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浪潮,而各国的对外贸易开放始是这场浪潮的排头浪。对外贸易作为最古老的对外联系方式在当代重新焕发了青春。2.客观估价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把经济发展与贸易发展的平衡、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协调看成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许多国家都重新认识了对外贸易在本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作用,相继逐步放弃了“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旧的经济发展思路,越来越重视对外贸易与国内经济发展的更大程度上的融合。3.把对外贸易看成是处理国家关系的越来越重要的外交手段,“贸易外交”成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国际环境中,由于“贸易外交”的“和平性”和“发展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对外贸易在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并通过贸易促进、贸易限制和贸易制裁等方式来调节对外关系。美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克林顿政府执政后,很快把对外贸易提到“美国安全的首要因素”的高度,并到处挥舞“贸易报复”、“贸易制裁”的大棒,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谋求所有的贸易伙伴对美更大规模地开放市场,并以此来调节和制约双边关系的其他方面。观念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础和核心,它不仅规定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方向,而且还决定或影响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其他方面。
(二)格局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国际贸易格局的创新上。它具体包括:
1.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贸易集团取代了以政治联盟为基础的贸易联盟,贸易集团化格局基本确立。进入90年代以来,欧洲经济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运行,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合作也进入了实质性的起步阶段。上述以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为基本目标的三大贸易集团的基本形成和相互对峙,标志着国际贸易集团化发展格局的初步确立。
2.区域贸易集团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展的趋势,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欧洲经济区正在实质性地考虑向东向南的延伸,北美4自由贸易区已经按照最新一轮“美洲国家首脑会议”的决议向全美洲扩展,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apec)也有意向南美洲伸展。这种大型贸易集团对外扩展的趋势本身就是贸易集团化格局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全球贸易一体化的阶段性标志。它不仅表明了贸易集团化和贸易一体化之间的逻辑和历史联系,而且标志着全球贸易一体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国际贸易重心已经从单一的欧洲重心过渡到了多重重心并存的状态,并正在形成以亚太为重心的新的单一重心的格局。随着国际经济多极格局的形成,国际贸易重心也相应出现了分散化的特征。但是,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重心有从多重重心逐步向亚太单一重心收缩的倾向。格局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典型标志,它标志着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三)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又一重要标志。它具体包括:1.世界贸易组织的创设。根据“乌拉圭回合”签署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从1995年1月1日起,新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临时适用”40余年的关贸总协定,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制度创新方面的最大成就,标志着国际贸易制度向完善迈出了十分艰难的实质性的一步。是因为:国际贸易从此有了具有真正法人地位的组织机构;比关贸总协定预期更大的权威性、更强的约束性和更高的运转效能,将更有利于全球贸易的协调和自由化发展;关贸总协定无法管辖的部分货物贸易(农产品和纺织品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被真正纳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安排之中。2.区域协调的迅速增强。随着区域性贸易集团的纷纷建立,区域内贸易政策与措施的协调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制度的一个最大特征。区域内协调不仅起着在全球协调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和运行的条件下部分地发挥全球协调功能的作用,而且还直接推动了全球协调制度的创新。3.国别管理贸易制度的推广和流行。在美国带头推行对外贸易的“管理贸易”制度后,“管理贸易”制度逐步成为流行于各国的基本的对外贸易制度。它构成了当代各国对外贸易制度上的共同的最鲜明的特征。制度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内在的本质特征,它构建了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框架。
(四)政策创新。
政策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内容。它具体包括:1.有限制的可调节的自由贸易政策逐步抬头,保护主义逐步地相对地退入低潮。在全球性的自由和开放的浪潮推动下,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在总体上有向自由化倾斜的趋势。保护主义势头尽管不减,但它已经从七八十年代的那个泛滥猖撅的高潮中回退下去。2.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措施所取代,新型的更灵活和更隐蔽的贸易限制政策和措施正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从总体上看,各国对外贸易政策中的单纯的关税措施和直接的非关税措施都在相对地和绝对地减少,其作用也在明显地减弱。但是,各种间接的非关税措施却依然阻碍着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步伐。而且,各种新型的非关税措施层出不穷,并开始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外贸易限制政策和措施的主体。3.贸易政策趋向于和其他经济政策甚至外交政策的更大程度上的融合。由于贸易和其他经济领域包括某些非经济领域的联系日益增强,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越来越影响到一国其他领域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目前,许多国家的贸易政策有明显的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倾向。4.区域内的共同贸易政策开始受到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欢迎。共同的贸易政策往往意味着区域内的共同开放和区域外的共同保护,它是区域内成员在获得共同保护承诺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获取自由贸易利益的基本政策选择,因而构成了当代国际贸易政策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政策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观念创新、格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反映和具体化。
(五)构成创新。
贸易内容构成上的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又一重要方面。它具体包5括: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出现了重大调整。它表现在:服务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正在快速上升;制成品中技术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产品中具有特别意义或战略意义的资源产品的贸易量增长迅速。2.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乌拉圭回合”协议把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之外的农产品和纺织品纳入到了新的多边贸易的范围,并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措施并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构成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最显著的方面之一,它清楚地揭示了当代国际贸易在内容构成上的本质特征。
(六)工具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还包括国际贸易工具的创新。它具体包括:1.投资和知识产权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贸易的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国际投资的增长和以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为特征的知识产权的推动。2.现代通讯计算机技术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新的手段。这突出地表现在edi(电子数据交换)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普遍的运用。而正在掀起的全球性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浪潮将进一步便利国际贸易数据的交换和处理。3.国际贸易惯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更科学地规范了国际贸易的全过程。国际商会《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生效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500号出版物)的实施以及其他机构有关贸易规则和惯例的变更都更便利了国际贸易的发展。4.运输方式的革命使国际贸易如虎添翼。集装箱运输的普及使传统的“港一港”运输逐渐让位于“门一门”运输,进一步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5.各国政府为促进或便利对外贸易发展而实施的各种新的贸易政策、措施和手段也是国际贸易工具创新的重要内容。如各种便利的和优惠的贸易融资方式、贸易信贷担保方式等。工具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了当代国际贸易在实现手段方面的巨大变革和创新。
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主要原因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现实基础,因而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转换,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极为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国际贸易发展史清楚地表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国际政治环境健康稳定的时期往往就是国际贸易蓬勃发展的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动荡不定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战争时期,国际贸易就会停滞甚至萎缩。因此,宽松的国际政治环境是国际贸易发展和创新的前提条件。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美苏对抗的“冷战”的国际政治格局把整个世界长期笼罩在政治和军事对抗的威胁之中,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无疑受到了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和制约。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国家的剧变,“冷战”的政治格局终于被打破。但是,由于旧的国际政治格局的打破具有“突发性”,新的国际政治格局无法形成,因此,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一个新格局的酝酿和形成的“无格局”时期。在这个时期,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状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突然没有了政治对手而表现出政治神经的从未有过的松驰,国际政治矛盾与对抗被暂时搁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明确。在这个“无格局”时期,各国为了迅速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以便在未来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纷纷把注意力转向了经济贸易的发展方面。在国际间的双边和多边关6系上,经济贸易关系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为了推动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对外贸易的利益,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并在健全和维护国际贸易制度、法律和秩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努力。所有这些都推动和促进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形成和发展。
(二)当代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日益增强,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经济舞台和创新压力。当代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社会化、国际化进程,社会分工、国际分工日益朝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发展体系。这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最显著的特点。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国际贸易具有联结作用。国际经济从一开始就是通过贸易纽带联结的。正是由于国际贸易这一特殊的桥梁作用的存在和发挥,整个国际经济才被融合为一个整体。其次,国际贸易具有渗透作用。它通过贸易与贸易有关的其他国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的全面渗透,进一步把整个国际经济各个组部分和领域融合为一个有机的发展体系。再次,国际贸易还具有导向作用。贸易往往是双边或多边经济关系发展的先遣,贸易关系的健康发展总是能够推动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关系包括其他政治、文化等关系的全面发展。这使得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建立在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上。最后,国际贸易还起着助动作用。对外贸易对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助动作用,实际上还表现为对外贸易对一国更大规模和更大程度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助动。这种双重助动作用是国际经济相互依赖体系的重要动力来源。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大规模变迁,当代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无论在其基础还是在其表现形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基础看,单一政治联盟基础正在向以地缘经济联盟为主的多基础过渡。从表现形式看,相互依赖关系逐渐表现为包括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同时还不断产生着迫切要求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协调各国政策与利益的强烈愿望。为了适应上述变化,以便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联结、渗透、导向和助动作用,国际贸易必须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当代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等为特征的当代科技革命,在过去的10年里取得了辉煌成就。它不仅表现为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明,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新技术应用上的突飞猛进。这不仅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勃勃生机,而且还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事实上,电子数据交换的日益广泛的运用和全球范围“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推出,以现代技术服务和信息传输为内容的国际服务产品的形成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交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益壮大,既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础,又构成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组成部分。
二战后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带来了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这不仅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经济衰退程度的下降和期限的缩短,更表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不仅直接带动了当代国际贸易构成的创新,而且还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其他领域和方面的创新。为了适应和容纳当代国际生产力日益膨胀的需要,同时又能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当代国际生产力的更快地增长,当代国际贸易必须在观念、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创新。
(四)当代各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外在强制。一7旦各国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发展方面,那些一直被“冷战”状态所掩盖或淡化的经济发展间题便开始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出来。尽管不同的国家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但都面临着下列共同问题:其一,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如何发挥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其二,如何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如何消除贸易收支的逆差?其三,如何实行各国经济贸易政策的国际间协调?如何合理地分割国际贸易利益。上述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各国迫切希望对“冷战”后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新的安排。这在客观上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起着外在强制的作用。作为这一强制作用的结果,各国开始了贸易观念的反思和创新,并就国际贸易制度、格局和政策的国际宏观安排和微观实施进行着少有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国际贸易的全面创新得到了各国普遍的强有力的扶持和推动。
(五)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当代国际贸易发展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阻挠。第一个方面是国际贸易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的而又无法消除的障碍。这些障碍中最突出的是两个:一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二难选择。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制度的摇摆不定,人为地造成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二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功能残缺与低效能。关贸总协定无法管辖所有的贸易行为,而且仅有的管辖能力还表现为“软约束”。这更加剧了国际贸易发展的无序性和非周期性动荡。第二个方面是国际贸易又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一是如何适时地变更有关国际贸易的一系列的思想和观念;二是如何调整“冷战”后的国际贸易格局;三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和框架上改革和完善国际贸易制度;四是怎样在国际贸易的构成、手段和工具上充分体现当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就和现代经济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上述两个方面的间题和困难严重地阻碍着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及其对国际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它们从国际贸易的内在的最深层次上驱动着国际贸易自身的全面创新。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内在动力之所在。
三、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一般特点和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近现代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现象。它呈现出下列一些鲜明的特征:
首先,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全面性的和立体性的创新。如前所述,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包括了从观念创新、格局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到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的全面创新。同时,上述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的创新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紧密联系,而且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领域的创新也往往涉及许多更具体的方面和内容,共同构成了立体式的创新局面。这个全面的立体式的国际贸易创新局面可以概括为以观念创新为基础、以格局创新为突破、以制度创新为实质,通过政策创新、构成创新和工具创新具体体现的包含国际贸易各个方面,贯穿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创新。
其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分水岭。国际贸易创新不过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一种手段或一种表现,它自然应该是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同时具有强烈的延续性和继起性。但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由于它的全面性和立体性,在时间上便呈现出明显的同步性,并构成了比较明确的划分国际贸易不同发展阶段的时间分水岭。这个时间分水岭大致是1990一1995年。尽管国际贸易创新的某些方面可能明显地早于这一时期,而且,当代国际贸易8创新过程尚未结束,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主要过程、方面和内容基本上都发生在当代国际治格局大转换后的5年左右内。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大调整的时期。当代国际贸易创新预示着国际经济贸易大发展时代的来临。
再次,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突出了开放与自由的主题。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崇尚开放与自由,努力挣脱7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对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近20年的禁锢,鲜明地高举起开放和自由的旗帜,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从观念创新到制度创新,从格局创新到政策创新,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开放与自由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开放的创新、自由的创新,是对长期猖撅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强有力的反击。它迎来了国际贸易逐步自由化发展的新时代。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注意到,这一成就的取得实际上是自由主义对保护主义长期抗争的结果,而且也是自由主义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和退让的结果。这突出地表现在国际贸易格局创新方面。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可以被看成是自由主义的胜利,但是,承诺贸易集团成员共同一致的对外保护的合法性又表明了这种自由化的浅薄。因此,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决不意味着贸易自由主义的根本性胜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寿终正寝。事实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不过是相对提高了贸易的自由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势头。
最后,发达国家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发动者、主导者和主要参加者。这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又一重要特点。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掀起首先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推动。在国际政治发生根本性变迁后,与此关系最为紧密的西方发达国家既出于争取更大的自身利益,又出于维护共同的国际利益,推动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掀起和深入发展,并直接成为各个创新领域和方面的主要参加者。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一直操纵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全过程,把握着创新的发展方向。这些又保障了发达国家最终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最大受益者。从发展趋势看,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在时间上还会顺延一段时期,在内容上可能还会扩展,但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的渗透和融合,尤其是在制度创新的进一步完善与深化方面可能还会有新的突破,如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相关国际组织的协调与联合等。在创新的手段和方式上,可能会越来越依赖于当代科学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之何合作的诚意。与此同时,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许多特点可能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发达国家在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被进一步地突出出来,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特点。所有这些方面,都要求密切关注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以便及时加以分析和概括。
四、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影响
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已经和正在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趋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总体影响。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产物,同时又反过来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着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推动着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带动了当代国际经济的大调整、大转变。它表明国际经济前一竞争时代的结束和新的竞争时代的到来。在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推动下,各国经济实力正在发生变化,整个世界经济正在进行着重新的分解和组合,正在构建着适合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
其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正在孕育着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基础。在国际政治“无格局”状态中,国际贸易创新实际上成了各国积蓄和显示其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国国际地位重新排定的过程。从历史上看,国际间经济贸易的利益与矛盾最终都会表现为国际间的政治利益与矛盾,甚至还会表现为极端形式的直接的军事对抗。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这4次具有世界意义的战争,基本上都源于当时的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利益方面的矛盾,并且在事实上划分了世界政治的不同发展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正在充分地展示被旧的国际政治格局所掩盖的国际间的各种深刻的经济贸易利益矛盾和斗争,并依此重新划分和集结国际政治力量,孕育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基础和基本框架。
(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对国际贸易自身发展的影响。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它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预示着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大发展时代的到来。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辉煌时期只存在于六七十年代,在其余大部分时期内,国际贸易的发展往往表现为缓慢增长、停滞甚至倒退。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受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支配的陈旧的际贸易念、国际贸易制度的缺乏或不健全,国际贸易政策的强烈的保护性和国际贸易格局的不稳定性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兴起和发展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上述诸因素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制约作用。加上较为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从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贸易可望迎来一段相对繁荣的发展时期。
其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充分显示了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激励着世界各国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并更有效地发挥对外贸易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实际上启动了新一轮的国际经济大发展,它表明国际贸易这种最古老的国际经济形式仍然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同时,它又使世界各国都更注视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变化,更重视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带动。
其三,国际贸易政策与利益的区域协调和全球协调将成为制约国际贸易未来发展的核心间题。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所形成的以集团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国际贸易新格局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制度一经确立,将有一个相当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利益能够得到自动的协调,相反,在新格局、新制度下,它们还将长期存在,并迫切需要解决。它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发展的未来。
其四,当代国标贸易创新强化了国际贸易竞争,国际间的贸易利益方面的矛盾和斗争将会更加激烈和白热化。当代国际贸易创新是各国的注意力从政治转向经济贸易的产物,它本身就预示着一个更为激烈的经济贸易竞争时代的到来。事实上,随着各国注意力的转移,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立即上升为国际关系的主要方面,其矛盾也成为国际间的主要矛盾。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为了争取和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最大限度地占有国际贸易利益,不惜使用各种强硬手段,甚至以国家关系相威胁,逼其贸易伙伴就范,就是最好的证明。
创新的实际意义范文篇12
关键词:党的建设;理论思维;理论建设;理论创新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对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成败具有重大作用。同志强调指出: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重视在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每当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都注重首先抓好理论建设。重视和加强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性作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成熟是我们党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所说的理论思维.既指正确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也包括运用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这就概括地指明了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说.理论是方向.是旗帜,是纲领,是指南。一个政党对于理论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反映着这个政党的理论水平和成热程度而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的属性、功能和作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政党要做到理论成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旗帜,是建设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条件,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在《怎么办》中明确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号召.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同志重视和强调党的理论建设同题.指明了紧密结合当今现实实践加强理论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理论思维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达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从而取得胜利、成功的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同中国近代以来其它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我们党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诞生、成长和不断壮大的.党的事业是在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引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在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是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是邓小平理论。进入新世纪,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具有新的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历程中,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引导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理论建设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作用都曾作过明确的论述。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立党建党的重要标识。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四大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在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就为包括理论建设在内的各项建设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关于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每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都肩负着发展科学理论的神圣使命,都必须通过勇敢的实践和不断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新的实践经验、新的理论创见和新的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理论,在把科学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的实践中.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与时俱进的品质和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成熟的首要标志。8O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不渝地坚信.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类优秀思想的光辉结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正是马克思主义使我们正确认识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从根本上保证我们党能够正确制定和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纲领和目标。同志一再强调要“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而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必然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
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马克思主义是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他们的理论确立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他们一方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一方面反对某些人把他们的理论当作一种必须普遍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其创始人从不拘泥于已有结论,而是根据所处具体历史条件,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修正和创新,使之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从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历程来看,从形成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思想,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邓小平理论,再到着眼于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党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的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依据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立足于活生生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在指导开拓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实践的能动作用,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理论,并且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引导时代前进而又随着时展的科学。它产生的源泉是实践.检验的标准是实践.发展的根据和动力也是实践。
因此.我们在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时.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要自觉地在思想上坚持“三个解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三个规律”,以加强理论建设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同志指出:“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永不僵化,使我们的认识永不停步.使我们的理论建设永远具有开拓致新的活力。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思想上就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就一定要敢于突破一切落后于实践的、不合时宜的观点和做法。敢于抛弃一切只固守于书本、只固守于经验的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教条主义的理解,敢于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和共产党人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根据新的实践要求而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才保持了旺盛的理论生命力,才不断发挥着对社会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因而.理论建设立足于现实实践.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政治经验。善于进行理论思维、辩证思维。注重理论建设,大胆进行理论探索,使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的要求,必须按照同志提出的要求.即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这是我们当前进行理论建设.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大理论任务。开拓性的实践.是理论建设的源泉和基础,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和革命性的自觉活动。开拓性的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认识和把握“三个规律”为前提的革命实践,理论建设立足于这种开拓性实践.就能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作出新贡献。我们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进行理论建设,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不断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理论建设呼唤着理论的不断创新.创新的理论引导理论建没拓展新视野,进入新境界。理论创新是对客观世界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揭示,是一种独立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理论创新的实质和意义.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追求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最核心的就是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及其实践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为指导,以此作为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论作出创新、丰富和发展。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及其理论思维,而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又总是离不开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理论创新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规律的过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品格;创新是科学理论的本质属性和品格,是科学理论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才有理论生命力。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认识而向前发展。我们必预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进而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这正是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所肩负的最重要的理论使命。在当代中国,正是由于理论的不断创新.才使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纪之交国际竞争愈益激烈、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复杂局势,敏锐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大格局、大趋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根据新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形成了新的理论思维和理论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它所体现的时代气息、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为进一步提升党的新的理论思维作出了典范。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改革创新是个永恒的动态进程。高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实现思想认识的“三个解放”.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与时代同步.积极探索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不断推进党的各项工作新的突破。
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必须以是否回答、解决了社会现实重大问题为标准。因此.要突出时代性、创造性.紧跟时代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揭示其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在党的十五大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是我们党总结过去、面向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这就明确告诉我们,离开本国实际和时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这就为我们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O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键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前进。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关键的就是要加强对时代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看待时代的发展.敏锐地把握时代的变化。这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客观要求。他在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索。因此.我们的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现实实践的本质和规律,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它的特殊贡献。惟其如此,才能充分体现理论的价值和功能。: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村级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范例(3篇)
- 阅0村级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范文xx县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x万人,为x个贫困乡镇"摘帽",x个贫困村"出列",x个空壳村"脱壳".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政策文件上,出台了.....
村级互助协会工作计划范例(3篇)
- 阅0村级互助协会工作计划范文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