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学方向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篇1

关键词:习题教学;研究;能力

读《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第16页的文章《一道值得商榷的题解》一文,读后颇受启发,但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再深入探讨,便于澄清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原文

问题: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与转台之间能出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物块重力的k倍,物块与转轴OO′相距R,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当转速增加到一定值时,物块即将在转台上滑动,在物块由静止到滑动前的这一过程中,转台的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A.0B.πkmgR

C.2kmgRD.12kmgR

解析转台加速运动,静摩擦力除提供向心加速度外,还提供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大小,故静摩擦力并不指向圆心,其方向为图2所示F的方向.物块刚要滑动时,最大静摩擦力F的一个分力F1提供向心力,另一个分力F2提供切向力,设切向加速度为a,当物K即将在转台上滑动时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有

F2=F21+F22,F=kmg,F1=mv2R,F2=ma

联立得kmg=mv2R2+(ma)2

物块刚要滑动时动能为

Ek=12mv2=12mRk2g2-a2即为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的大小.

当物块随转台由静止缓慢加速转动时不用考虑切向加速度,故答案为D.

二、深入探讨

1.阅读完原文后,会给读者(特别是学生)留下以下几个疑问:

(1)物块在滑动前相对于转台静止,v=0则F1=mv2R=0,为什么还有向心力?

(2)为什么物块随转台由静止缓慢加速转动时不用考虑切向加速度?

(3)是否会出现a过大,导致kg

(4)物块刚要滑动时动能Ek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分析

(1)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相对圆心而言,在原文“问题”中物块的线速度是相对于圆心,而不是相对于转台,圆周运动的圆心在转轴上,转轴OO′是相对地面静止的,圆心相对地面也是静止的,实质上物块的线速度是相对于地面而言,则物块的线速度不等于零即向心力不等于零.

(2)由于速度的增加是由于切向加速度的存在,当物块随转台由静止缓慢加速转动时,切向加速度非常小,可认为趋近于零,所以不用考虑切向加速度.

(3)在原文“问题”中转台加速运动,静摩擦力的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另一个分力提供切向力,即静摩擦力除提供向心加速度外,还提供切向加速度,所以最大切向力不会超过最大静摩擦力F(F=kmg)即切向加速度a≤kg,所以不会出现kg

(4)当转台由静止以很大的转速突然加速运动时,物块此时会相对于转台运动,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a=kg时物块的动能Ek=0.当物块随转台由静止缓慢加速转动时不用考虑切向加速度,此时物块的动能Ek=12kmgR,所以动能Ek的取值范围是0≤Ek≤12kmgR.

三、启发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习题训练受到普遍重视,因为它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巩固知识,检测结果,领悟方法,增强能力,但是,由于对习题训练缺乏深入研究和筛选,很多教师已把它演变成了一种题海,训练盲目,过量,单调和简单重复.这样学生整天忙于应付作业,不但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而且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学生很可能对做过的题目留有疑问.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习题训练呢?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老师在平时习题教学中,是否注重深入研究,能否在习题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为此笔者在习题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1.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可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如何进行一题多变呢?可以通过变换题设条件、更新物理背景、创设新的物理情景、改变物理模型…

2.一题多解

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技能技巧;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他们增长知识和智慧;还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如何进行一题多解呢?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采用不同的运算过程…来思考、解答问题.

3.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是由题述信息出发,按信息量和信息点的不同提出各种相关的问题,可以是学科内的一题多问,也可以是学科间的一题多问.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针对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的理解能力等设计些一题多问的题目,充分发挥习题在知识方面、技能方面、方法方面的教学价值,让学生通过练习以达到有利于概念辨析、有利于解题技巧,让学生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得以训练.

如何进行一题多问呢?可以进行横向发散,纵向挖掘,从多个角度展开设问和讨论.

4.一题巧解

在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中,首先审题时应弄清题中所给的条件和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过程以及需要求什么,在此基础之上阐明解题的依据,建立物理方程,将物理问题数学化,最后解答,这是常规解物理习题的方法.但是如果能透彻、全面、深入研究有关物理问题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数学知识和思想,变换研究问题的角度,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可以使问题简单、迅速得到解决,这就是巧解.

对题目巧解,不但节约了学生解题时间、提高解题速度,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如何进行一题巧解呢?引导学生利用合适的知识、选择巧妙的方法、采用恰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总而言之,为了使习题教学起到渗透学习方法,诱导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品质,老师应当对习题进行深入地研究.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篇2

关键词:物理知识思维解题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处理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就很可能在高二被理科“淘汰”而选学文科.众所周知,物理这门课程比较难学,仅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即使一字不差地背下所有公式定理,当面对题目时还是照样不会做.

那么,如何使学生不畏惧物理,学好这门功课呢?我认为,教师要艺术地处理好教材,化难为易,使学生掌握高一物理知识,才能从容面对新的挑战.

下面从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入手,谈谈高一物理学习的方法.

一、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根本区别点

1.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

以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到第四章为例谈谈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第一章讲述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知识,为动力学做准备.第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第三章是牛顿运动定律,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即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第四章则分析物体平衡时运动状态不改变(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这几章就构成了一个动力学体系.

2.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

例如,物体的运动,初中只介绍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对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变必然有加速度,而加速度又有加速和减速之分.又如摩擦力,高中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个难点,“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首先要分清是相对哪个面,其次要用运动学的知识判断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然后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问题还要从物体平衡的知识中得出结论.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理则注重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要难,当然也更精确.如对于摩擦力,初中只讲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则要分析和计算摩擦力的大小,还要注意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是由物体的状态来决定.

不难看出,初高中的物理知识的区别也正是学生“束手无策”需要面对的问题.知识难易的不同必然引起学习方法的转变,所以教师就是要解决学生面对的学法问题,只有学法跟上了,自然学起来也就不感到困难了.

二、高中物理强调物理过程和实际应用

1.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

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就是要了解物理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析在物理过程中哪些量不变,哪些量发生了变化.

例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刚好能匀速下滑,现在要使它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问需要在沿斜面方向施加多大的力?此题是一个典型的两个过程的问题.第一个过程中,我们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N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三个力的作用.由物体匀速下滑(处于平衡),在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上应用正交分解法分解重力得N=mgcosα,f=mgsinα,即所受合力为零.对第二个过程而言,由于匀速向上运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改变,但大小不变,所以推力的大小为:F=f+mgsinα=2mgsinα.如果题目改为用一水平力推物体匀速向上,则摩擦力不仅方向改变,而且大小f=μN也要改变(由于推力的作用,使得f的大小改变),则由第一个过程到第二个过程中,只有物体的重力和动摩擦因数未变.因此根据受力分析得知物体作匀速运动时所受合力为零.

2.注意运用图象分析物理问题,简化求解过程

图象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处理问题简单明了,但是容易混淆.

例如,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就容易混淆,学生常感到头痛,其实只要分清楚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结合运动学的变化规律,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3.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解题能力;培养

高中物理课程是我国大学物理学习的基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大学的学习。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已经成为高中学生目前的首要任务。但是由于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力学、光学、电场磁场、机械运动等内容逻辑性较强,并且需要学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这就使得每天除了学习而对生活观察不够的学生、逻辑性不强的学生出现了成绩下滑。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逻辑能力成为了高中物理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

1.高中物理课程分析。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初级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客观物理世界规律以及物理抽象理解能力。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教材以经典物理学基础知识为主,其中以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建立学生物理思维为主要目标。由于初中教学方式与高中教学方式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的学习习惯,加上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之间连贯性不大、逻辑性更强,导致一些原本初中物理学习较好的学生在升入高中后物理成绩一直不高。这是由于高中物理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物理基础思维、灵活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善于总结物理规律。

2.高中物理解题能力培养。了解高中物理特点及其对学生能力培养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物理解题能力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基础。针对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可以明确高中物理解题能力提高培养的主要方向。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对定理、定律等烂熟于心,方便解题过程中对于定理、定律的应用。其次加强高中物理的归纳总结,对章节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对于相似定律进行有方法的区别,可以促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于各个定理定律的应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反向思维能力,在正解找不到解题方向时,可以从反方向进行反推后,找出正解关键。

2.1高中物理解题思维培养――解题能力提高的基础。由于高中物理课程对于学生物理解题思维要求的提高,使得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必须从学生物理解题思维培养着手,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是对基础物理定律定理的应用,是对物理基础知识熟悉的基础上,通过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隔离思维、整体思维、图像思维等思维方法对题目进行解答的综合各种思维方式的思维。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各种思维方式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进行讲解,以此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

2.2高中学生物理兴趣培养――解题能力提高的关键

兴趣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关键,是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老师。通过高中物理兴趣培养,可以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通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使物理理论与日常生活常见事物、情景进行联系,调动学生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物理兴趣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兴趣的提高与培养,促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2.3高中物理解题能力提高――计算题的解题方式

高中物理解题能力的提高,要通过兴趣培养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通过物理思维方式找出解题方向。无论是力学题、电学题,在进行有一定难度的计算题时,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关键。通过认真的审题找出题目中给定的各个条件,然后通过不同思维方式,找出解题方向。然后进行画图,通过画图建立直观的物理情景。物理计算题一般采用两种解题方法,解析法和综合法。前者是利用物理公式,一步一步地从已知向未知求解,后者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列出物理方程式求解。在实际做题时,不但要对物理知识有很好的理解,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数学推理能力,通过双方面的作用来提高解题能力。

在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摒弃初中学习过程中罗列公式、生搬硬套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题步骤与思路的应用,以此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3.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分析。许多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常常会发现上课时对于老师教学的课程能够听懂,但是一旦做题就会发现无从下手。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典型题型的联系,不能掌握高中物理题的规律,没有将高中物理基础牢固掌握造成的。针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促要从基础理论记忆、做题积累、各章节内容综合以及提高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熟记基本概念、规律以及基础结论,以此保障在解题过程中对于基础知识有很好的掌握,利于解题方向与关键点的发现。同时在记忆的基础上,要注重日常学习中的解题积累以及知识点的积累。通过日常解题中对于不同类型题目的解答以及解题过程和总对于知识点的分类整理,促进记忆的加深,加强记忆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并将这些知识与基础共识、定理、定律联系起来,通过有思考性的积累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篇4

关键词:大学物理高中物理区别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有什么不同呢?很多刚进入到大学的同学翻看大学物理课本时,会发现大学物理教程里有些内容在高中已经学过了,那么在大学教程里怎么还保留呢?这样是否重复,是否浪费同学和老师的时间。当然不是,在此,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大学物理教学和高中物理教学到底有什么区别?

大学物理教学和高中物理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矢量的大量引入

虽然在高中我们也已经学过矢量,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

,知道矢量可以表示物理量的大小和方向,但并没有要求所有的物理量都要用矢量来表示。进入到大学以后,我们所学的物理量都会要求用矢量来表示。因为,首先矢量能够更好更全面的描述物理量;其次物理量之间相互点乘、叉乘可以得到新的物理量,比如

;再则矢量表示还可以明确的告知我们该物理量的方向。因此物理量通过矢量表示后,我们可以统一的用左手定则来判断物理量的方向。在中学我们学习电磁学内容的时候,对安培力和洛仑磁力的方向我们是用左手来判断的,而判断电流的方向我们采用右手来判断。这样一下右手一下左手很容易混淆,给学生增加了很多的学习负担。而大学里矢量的引入就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判断方向我们统一用左手,即,两个矢量相叉乘得到第三个矢量,第三个矢量的方向可以这样来判断:伸出我们的左手,四指由前一个矢量沿小于180度的方向转向后一个矢量,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为第三个矢量的方向。举个例子,如对这个公式而言,力矩的方向规定为四指由r沿小于180度的方向转向F时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力矩的方向。第二、从特殊到一般

我们知道,在高中我们学习的很多公式是有限制条件的,也就是说它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适用。比如,洛仑磁力,这个公式要求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方向必须与磁感强度的方向相垂直。如果不垂直的话,这个公式是不适用的。而进入到大学以后,我们所研究的则是一般性的问题,要求我们给出的结论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因此大学教程中给出的洛仑磁力的计算公式为。在这个公式中速度的方向与磁感强度的方向成任意角度都适用。再比如我们学习运动学的时候,高中研究的直线运动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则主要是匀速圆周运动。而在大学课程里我们所研究的运动可以是一切形式的变速运动。

第三、微积分的使用

大学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在于在大学物理教程中引入了微积分。其原因也在于大学物理研究的是一般性问题,比如曲线运动,变力做功等。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把曲线化为直线,变力化为恒力,这样就必须借助微积分。微积分的引入使得我们的研究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扩展,也使得我们的物理学习变得更加的生动,实用性也更强。

第四、注重过程与结论的不同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物理公式的运用,题型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是在考察同学们对某一个公式的掌握情况。而进入到大学以后,我们不再强调同学们对于某个结论的具体运用,我们注重的是这个公式是如何得到的。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会花很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推导某个公式的由来。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高中物理老师和学生直接面对的是高考这根指挥棒,同学们物理学的怎样,最直接的体现是同学们在物理试卷上考了多少分。而大学物理的教学就没有高考这个困扰,这个时候老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公式,它怎么来的。要求学生能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也是大学物理教程的一个很大的突破。它在于培养学生如何去学习,而不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同时,老师带领学生在推导公式的过程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在培养学生一种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师生们会遇到很多结论以外的知识,这也极大的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视野。因此,虽然大学物理教程里有些我们中学学过的内容,但两者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希望同学们进入到大学以后,不要觉得自己学过了就可以放松学习了。如果这样的话,同学们就会错失很多知识,同时也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学习了。所以需要同学们把握好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之间的区别,以便更快更好的学学物理。

参考文献:

[1]马文蔚物理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1篇5

为了有效地完成物理教学任务,充分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十分有必要把物理实验引伸至课外,课外实验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特别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大自然和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阔的大课堂,有意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大有裨益。

实验教学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常用办法,改进完善实验设计,实现实验创新,突破教学难点。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对教师的要求是: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将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

例如,在进行浮力方向教学时.对于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多数教师都是依据一些物体放在水中松手后上浮来说明的,也有一些教师利用静态的实验来说明,这些做法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学生的头脑中对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还是模糊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实验实现突破,为突破这一难点。设计如下实验:采用动态实验操作,可以充分说明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将乒乓球用细线拴住,细线一端固定在烧杯底部,向烧杯内倒水,当水达到一定深度时,乒乓球浮起,细线逐渐张紧。说明此时水对乒乓球有向上的浮力。说明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方向相反;将烧杯逐渐倾斜。但是,细线始终沿竖直方向。说明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敢于且习惯于打破思维定势,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

在物理实验教学各个环节中,合理的信息技术应用丰富了实验教学的手段,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恰当的生活再现,把引入环节变得活灵活现,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设计实验变得简单易行;观察环节极大地拓展了实验的可视性和可重复性;数据采集环节信息技术让物理量的测量简单方便、精度高;数据分析环节能将学生从简单、机械、繁琐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更有创造力的方面。

一、用生活化、可视化的场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用多媒体把这些问题场景再现,让学生去思考,往往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者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例如讲授《光的折射》时,可先提出以下一些问题:透过老花镜看紧靠镜片的物体,显得比原来怎么样?透过老花镜看远处物体,物体又会怎样呢?透过装满水的杯子看插入的筷子,发现筷子会在分界处折弯,这又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觉得简单有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在讲授磁场时不能直接观察到,这些都需要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去理解,这就使学生在学习物理中遇到了很大困难,而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恰好能够弥补这些缺陷。

二、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进行实验,可以节约学生学习时间,把操作变得简单易行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非常多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学习“连通器”这一节时,课前让学生通过因特网查找收集相关连通器的实例,小到家用茶壶,大到工程船闸,使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就已经体验到连通器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让学生自已动手设计实验就会简单易行。

三、采用信息技术增强实验现象的可控性,把实验现象放大、缩小、放慢、交互、重复等,方便学生观察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篇6

一、摩擦力教学中的难点分析

教材中关于摩擦力的概念是直接给出的,学生不容易把握。为了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我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实例,给出了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三个条件中,前两个容易看出,主要是第三个条件较难把握,学生容易将物体有相对运动理解为物体有运动即可。为了帮助学生区分,我在实际教学中加入了一个小实验:将黑板擦放在课本上,用手缓慢地拉动课本向前运动,让学生分析黑板擦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而对于相对运动趋势主要在于“趋势”二字的理解,我通过实例分析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摩擦力的作用,比如手握瓶子,瓶子由于受重力作用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瓶子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判定是这节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将一个刷子的刷毛直立在课桌的桌面上,用力推动和拉动刷子,观察刷毛弯曲的方向与刷子相对桌子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最后由学生讨论,归纳得出摩擦力的方向。(注意实验时要选择刷毛长而软的刷子,这样比较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二、摩擦力教学中的实验分析

摩擦力中的两个实验是学生动手操作的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从而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教学中应做到由教师引导。学生动手自主完成探究过程。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我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1.实验一: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之前学生需要知道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而条件是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就要求学生实验时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小木块,此时拉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从而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实验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在探究之前让学生提出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避免学生无从猜起或者随意猜想,教师应利用举例子、做实验等手段,创设对学生猜想具有启发和暗示性的情境,使学生明确猜想的方向,不至于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猜想结果。部分学生的猜想可能很荒唐,教师应找出其中有用的信息,让学生说明每一个猜想提出的原因,引导学生回到正题,不要一味否决,应多鼓励学生。

针对学生的猜想,引导学生思考:在多个因素对同一物理量有影响时,我们应怎样进行研究呢?从而提出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然后根据实验猜想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列出具体的实验步骤,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就能够做到条理清晰,不会手忙脚乱。教学中我是通过让学生做好实验准备,提前写好实验预备报告规范学生的。

三、教学中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研究

参加工作这几年,除了送走了四届的毕业班,我参与了两次中考阅卷的工作。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及综合中考阅卷的经历分析,我针对学生在做练习中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1.由于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在教学中我通过一个典型实例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①问:将一个小木块放在匀速向右行驶的传送带上,小木块会如何运动?答:小木块会向右运动。②问:在小木块由静止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过程中,小木块相对于传送带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答:小木块相对于传送带是向左运动的。③问:小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哪?答:摩擦力向右(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④问:小木块相对于地面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答:小木块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由此引导学生得出摩擦力的方向并不一定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也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篇7

一、在概念探讨中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

“功”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一般应以师生互动为主进行教学,辅以学生的自学与讨论。功的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可以在探究了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之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根据功的定义,求物体做功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让学生明确,首先要找到力,再找在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的距离。(2)一个重200牛顿的物体被人提着沿水平方向移动10米距离时对物体做了多少功?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能回答没有对物体做功,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受到手的拉力竖直向上,但物体在竖直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两个力对物体都没有做功。

这样就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着,教师再提问:做功需要哪些因素?只有一个行吗?让学生总结出对物体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体会到在概念课教学时,既要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又要有思维过程的具体化,两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又把抽象的东西和直观、感性的东西联系起来,易于理解和掌握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二、在探究举例中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使用身边的实物进行探究活动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力做了功?哪些力没有做功?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及推理的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加强合作与交流,将抽象思维形象化,概念的东西具体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就容易掌握。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学生在生活中还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如人提着货物上楼、推土机推土、马拉车前进、挖土机挖土后高高举起……在同类事例中,它们有着共同点: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作”或“做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包含有一定的“功效”的意义。在此再说一遍,物理学中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一段距离,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就没有做功。

三、在情景再现中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1篇8

【论文摘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思维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物理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前言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其重心所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近年来,关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著述颇多,在物理教学方面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物理教育是青年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形成物理概念和建立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高中物理实际上还是和初中物理一样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引入不当、推导呆板、僵化,就可能变为老师武断地把学生往前“拖”,“拖不动就可能抱着学生或背着学生“走”,从而使学生变为死记结论。所以“引入”和“推导”不是看老师说了多少,而是看是否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如果老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入和推导,则“话不多”而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引入”的方法有:实验引入法(实验要求明显、新奇、巧妙)、类比引入法(类比要恰当、生动形象)、现象引入法(现象要典型、充分,这种方法也叫举例引入法)、问题引入法(也叫提问法,提问要富有启发性)和逻辑推理引入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概括,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升华。

2.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应用逆向思维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程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按事物发展的过程先后,从起因分析推断事物发展的结果,称为正向思路;按相反的程序称为逆向思维,即从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溯起因。牛留信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研究对象的逆向思维;条件的逆向思维;思维程序的逆向思维;因果关系的逆向思维;光路可逆的逆向思维。笔者认为,这确实符合物理教学的实际,其实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处处时时都可进行,并结合正向思维开展,效果会更好。下面,我们以《曲线运动》一节的教学案例来说明:

(1)引入新课时的问

师(引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如果运动物体不是沿直线运动的话,那将做什么运动?

生(回答):作曲线运动。

师:肯定吗?是不是一定得作曲线运动呢?

学生(犹豫):有回答坚持说一定做曲线运动,还有的说是静止。

师:请注意我们指的是“运动物体”。

在学生终于搞清后,我让一个同学上黑板来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给机械运动分类,即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对课堂教学中得到(归纳总结)的结论进行反问

例如,当得出“一切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后反问:“一切变速运动都是曲线运动吗?”

(3)在巩固应用知识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问和反问

可见,通过课堂上这种反问式的逆向思维陪养,不但上课效果明显了,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采用开放题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改革传统教学,其中改变唯一解题方法的传统题(或封闭题),但适当地采用和引入一些更具发散思维的开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理由是:①按照“马登理论”,学习的本质就是鉴别,又由于鉴别依赖于对差异的认识,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扩展变异维数(或者说,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而,又由于开放题不仅具有多种可能的(正确)解答,也具有多种可能的解题方法,因此开放题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事实上就有效地拓展了学习空间。②另外,由于常规的物理教学主要集中于收敛思维,因此,这就凸显出开放教学的一个明显的优点,即特别有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培养。叫任何好的题目,如果没有适合形式的教学去保证,这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可能性就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性。

例如,一质量m的小物体(可看作质点)以vo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倾角为e的斜面冲上去,当它静止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多少?已知物体m与水平面及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p,且近似认为m可能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可见,教师要进行思维教学,必须本身是问题解决(当然包括解物理习题)方面的高手,并且能够根据各种资料上的习题或网上的习题,结合生产、技术和生活等方面的物理情景编制出一些高质量的题来。

3.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对于名家千锤百炼编写的教材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要不迷信书本和权威的结论,不轻易就相信。学生作业中有错误,老师批改后找出来归类,然后让学生相互评定,找出错误原因。也可尝试学生互批作业,然后让学生报告发现的错误之处。这样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0角的两个力fi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分析:此题其实只要一提醒,学生很快就清楚它的“缺陷”了,可提问:“该物体受几个力呢?”学生自然会提到重力,再问:“f1与f2的方向是竖直方向、斜向上或下还是水平方向呢?”最后问:“按这样一分析本题能求出其合力吗?”然后,介绍教材编审者的意图,指出其编题粗糙。这样的习题如果想当然地按教材去解,势必束缚学生的思维。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篇9

关键词:摩擦力;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

关于摩擦力的内容是在高一上学期学到的,在关于摩擦力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关于摩擦力的定义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中对摩擦力的定义是:“两个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上课时,需要向学生阐明三点:第一,需要向学生说明弹力与摩擦力存在的关系。定义中包含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以及接触面不光滑。前两条是产生弹力的条件,因此需要向学生说明弹力和摩擦力存在的关系: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存在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一个必要条件,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没有弹力一定没有摩擦力。第二,要说明“相对”的含义。一般的运动没有特别说明,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为什么这个地方要有“相对”两字呢?此处特指“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参考,而不是参考其他物体。第三,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摩擦力,静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吗?笔者觉得对静摩擦力的定义有点不准确。正是因为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才有的静摩擦力,如果摩擦力阻碍了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就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了,那样也就没有静摩擦力了。笔者认为,阻碍的应当是“相对运动的发生”,而不是相对运动的趋势。

二、关于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静摩擦力的方向是平行于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所以,确定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非常关键。运动趋势就是一种要向什么方向发生运动的倾向,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比如一个人在水平面上正常走路时,人的身体虽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但与地面接触的脚掌与地面却是相对静止的,故人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前脚和后脚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样吗?后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而前脚有向前的运动趋势(相对于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而学生缺乏生活中的体验,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设想放一块西瓜皮在脚下,体会脚的滑动方向,借此感受正常时脚的相对运动方向。动摩擦力的方向相对较容易一些,只要能明确相对运动的方向就可以了。关于摩擦力的大小,在很多题目的求解中,学生出错的原因不是记不住公式和方法,而是没有弄清楚是什么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求解一般利用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来求,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时,才用公式算一下;动摩擦力一般利用公式f=μN来求。还要注意摩擦力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一般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三、关于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摩擦力,既可指动摩擦力,也可指静摩擦力,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不足,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或发生运动。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作用效果自然是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发生,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例如,集装箱内的货物,在汽车加速起动时,货物相对于车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前,与货物的运动方向相同,是动力;刹车时,货物相对于车厢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是阻力。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取决于它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相同(或成锐角)还是相反(或成钝角),前者是动力,后者是阻力,与其他因素无关。

四、仍需强调的问题

第一,分不清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有同学总是觉得: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就是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还是没有真正理解“相对运动”与“运动”的区别。动摩擦力实际上就是产生在“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相对运动”的物体不一定真“运动”;静摩擦力也就是产生在“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相对静止”的物体也不一定真“静止”。也就是说,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动摩擦力的作用。例如,随传送带从低处上升到高处的货物,在上升的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但它是运动的,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在桌面上滑动某一物体,桌子是静止的,但与物体却是相对运动的,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为动摩擦力。总之,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取决于两个物体是相对静止还是相对运动,而不是运动或静止。

第二,求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一定要先确定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主要判断摩擦力是发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还是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然后再求大小,静摩擦力一般依据二力平衡,动摩擦力利用公式来求。还有关于静摩擦力的两点需要说明:一是静摩擦力是一种“被迫力”,原因是它的大小和方向会随着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和强弱的变化而瞬间变化,当然都在最大静摩擦力的范围以内。二是一般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第三,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是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间的静摩擦因数成正比。对此,不要求学生进行定量计算,能定性理解即可。正常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一点,没有特别说明,我们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近似相等。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愿这几点建议能对高中的老师和同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篇10

关键词:加速度运动物体变化力

加速度是中专物理课程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一个比较抽象和较难掌握的概念,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核心概念,是联系这两部分内容的桥梁,初学者必须弄懂、学透,否则就会影响今后的物理学习。

“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个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的加速度。”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能死记硬背,要找出其中的关键部分深入理解。

1、加速度是反映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不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的,要把“速度的变化”和“运动速度”严格分清,要特别注意“变化”二字。

2、要理解“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个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这里的时间是指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速度的这种变化和这种变化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正是加速度的数值,习惯上也叫“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或叫“速度的变化率”,通常表示为:a=

=

3、加速度的单位由速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时间的单位是s,则加速度的单位是m/s2。

4、加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在上面的定义中,方向问题似乎看不出来,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直线”一词就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只能在直线方向上,这样只用加速度的正、负就能反映其方向了。教材上是这样规定的:以初速度vo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加速度正、负的判断方法为:若vt>vo,加速度a>0为正值,表示a和vo方向相同;若vt<vo,加速度a<0为负值,表示a和vo方向相反。

在明确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错误地认为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实际上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度的大小决定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有的物体尽管运动速度很大,如果其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变化很小或不变化,则它的加速度就很小或为零。

这就是说,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就大。例如匀速飞行的高空侦察机,尽管它的速度接近1000m/s,但它的加速度为零。

2、有的同学容易理解运动物体在某点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不一定为零,但不容易理解运动物体在某点即时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却不一定为零。这里的错误还是因为没有理解加速度决定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尽管运动物体在某点的即时速度为零,但只要稍离开这一点,其速度就有了变化,故加速度不为零。

3、要牢固建立力和加速度相联系的观点,明确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一个物体,如果它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了改变,或者仅大小和方向中的一项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例如列车出站时,在机车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并且速度不断增大;列车进站时,由于受阻力的作用,速度不断减小,最后停下来。现象表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于受到了力的作用,物体具有了加速度,因而我们可以说“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要理解牛顿第二定律F=ma中加速度a的物理意义。牛顿第二定律F=ma公式中的加速度a与合外力F有相互依赖性、瞬时性、同向性。意思是:合外力与加速度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合外力增大,加速度也随之增大;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也随之减小;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是一致的。但是要注意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即速度的方向)一致,也就是说,不能认为物体一受到合外力作用,就一定都是沿着合外力的方向运动。

5、有的同学对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不理解,认为向心加速度a=是有一定数值的,但它又不改变物体运动的线速度数值,这是否矛盾?同学们之所以对此发生误解,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速度的变化包括数值和方向的变化。实际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会,物体转弯半径r一定时,物体运动越快(v大),转弯越困难;物体运动速度v一定时,转弯半径r越小,转弯也越困难。根据上面的分析,向心加速度和物体质量的乘积(m)反映了向心力的大小,这个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但它不改变物体线速度的数值,只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加速度是中专物理课程中较难理解和较难掌握的一个概念,建议在“直线运动”一章中只要求学生知道: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加速度的正负号可以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在“牛顿运动定律”一章中,则要求学生理解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相互依赖性、瞬时性、同向性。在“曲线运动”一章中,则要求学生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物体运动的线速度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大昌《物理》第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

关键词:教学层次设计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允许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在智能。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能力和天赋是不同的,对学习的需求也不同。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为了使教学目标的编写更加科学化,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结合我国教学实际,他们提出了一些目标层次的设想: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习内容,区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学习内容,哪些是基本的学习内容,哪些是加深或扩展的学习内容,提出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而不是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达到同一学习目标。

教学层次的设计是整个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学生对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反映快慢情况,从而影响学生课堂的活跃气氛。也直接影响课堂目标的达标程度,也影响到教学是否能按照你设计的程序顺利按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即: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

如何设计教学层次呢?我认为:

一、首先,教师应吃透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层次。

像物理“理解功和做功的条件:作用在物体上有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有距离”。这个问题的理解,首先分析到物体是否受到力和力的方向什么;然后分析物体是否运动。若受力了,不运动,则,该力不做功;若物体不受力了,物体运动了,则,该物体也不做功;若受力了,也运动了,且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则这个力对物体也不做功。只有作用在物体上有力,同时,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也移动了距离,这个力才对物体做功。并且对力做功有两种说法:若物体受到了力,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力的方向相同,则称为这个力做了功;若物体运动的方向和作用在物体的力的方向相反,则称作“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二、教学层次的设计应根据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层次要求从最基本的层面开始设计,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需要设定。

像物理“理解功和做功的条件”如果按下面层次设计:让学生自学物体做功的条件:然后判断下列现象物体是否做功

例题1一人用力推一大石块,但是没推动。这个人做功了吗?

例题2一个人用力搬一块大石块,但没搬动,这个人做功了吗?

例题3一个人提着一桶水静止不动,这个人对桶做功了吗?

例题4手推冰块后,冰块在极光滑的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是否有力对冰块做功了?

例题5一个人用力踢足球后,足球在足球场上运动过程中,这个人对足球做功了吗?

例题6一个人提着一桶水在水平方向走了50米,这个人对桶做功了吗?

例题7一个人手托着茶壶在水平方向前进,这个人对茶壶的托力做功了吗?

例题8飞机用绳子拉动物体上升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做功啦吗?

例题9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向上运动,举力做功了吗?

例题10马拉着圆木在水平面上运动,马的拉力做功了吗?

根据上面事例:做功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你现在的理解,你认为,在物理学中“功”应怎样定义呢?

然后告诉同学们:力做功有两种说法:若物体受到了力,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力的方向相同,则称为这个力做了功;若物体运动的方向和作用在物体的力的方向相反,则称作“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这样会有一少部分同学回答出来,但回答问题以后,让他们根据练习内容让学生总结什么时候,力不做功,什么时候力做功时,却有很多同学总结不出来。从而使课堂气氛不活跃。降低课堂效果。力做功有两种说法,没有例题,学生也理解不透。

如果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学物体做功的条件:然后判断下列现象物体是否做功的每个例题后面再加上“为什么”,并在相似的例题后面及时做好总结,到最后再让学生作整体归纳。

例题1一人用力推一大石块,但是没推动。这个人做功了吗?为什么?

例题2一个人用力搬一块大石块,但没搬动,这个人做功了吗?为什么?

例题3一个人提着一桶水静止不动,这个人对桶做功了吗?为什么?

上面三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例题4手推冰块后,冰块在极光滑的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是否有力对冰块做功了?为什么?

例题5一个人用力踢足球后,足球在足球场上运动过程中,这个人对足球做功了吗?为什么?

总结例题4、5有什么共同特点?

哪些情况力不做功呢?

例题6一个人提着一桶水在水平方向走了50米,这个人对桶做功了吗?为什么?

例题7一个人手托着茶壶在水平方向前进,这个人对茶壶的托力做功了吗?为什么?

总结例题6、7有什么共同特点?

例题8飞机用绳子拉动物体上升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做功啦吗?为什么?

例题9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向上运动,举力做功了吗?为什么?

例题10马拉着圆木在水平面上运动,马的拉力做功了吗?为什么?

总结例题8、9、10有什么共同特点?

根据上面事例:做功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你现在的理解,你认为,在物理学中“功”应怎样定义呢?

这样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回答问题以后,让他们根据练习内容让学生总结什么时候,力不做功,什么时候力做功时,学生就不会感到很困难了,学会很轻松的总结出来。这样,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课堂效果也好了。然后告诉同学们:力做功有两种说法:若物体受到了力,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力的方向相同,则称为这个力做了功;若物体运动的方向和作用在物体的力的方向相反,则称作“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并举例:马拉着圆木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马的拉力做了功。由于圆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因此圆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马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圆木的运动方向和圆木受到的阻力方向相反。所以,这时也可以说是物体克服阻力做了功。然后让学生回答:一人将一物体匀速举起的过程中做功有哪些说法?学生就很容易回答出来了,这样学生也就对力做功的两种说法理解了。

三、根据课堂的重点、关键点与非重点,层次的设计也有区别。

生物力学方向范文篇12

1关于速度概念的衔接教学

1.1初高中教材中对速度概念的描述

初中:(苏科版8年级上册第113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高中:(人教版必修1第17页)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

1.2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来源出自一道练习.练习;在400m跑竞赛中,运动员用了100s,则运动员运动的速度是多少?初中学生做出的答案是4m/s,高中学生做出的答案是0.由此,不少高中教师曾经极端地对学生说,你们初中学的是错误的,而学生也认为初中教师“不懂装懂”,水平没有高中教师高,对初中教师的信任和崇拜降低.

1.3解决问题的措施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高初中教师都有责任,由于学生的能力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建议初中物理教师在速度概念的教学中增加这样一道练习:

练习1如图1甲所示,小明先从A处到B处用了10s;接着从B处到C处又用了10s.已知AB=BC=15m,则小明由A到C的运动速度是多少?若小明运动的路线如图1乙所示,则小明由A到C的运动速度又是多少?

初中学生在解决以上练习时得到的两个答案都是1.5m/s,关键是教师头脑中要有“衔接”这根“弦”,初中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练习1的结果到高中阶段两个答案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初中教师在这里适当引导,完全可以避免衔接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师:同学们刚才做出的答案是相同的.但是同学们想一想,结果虽然相同,但实际上小明在两图上的运动过程完全相同吗?

生:不同.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两图中小明运动轨迹的不同在哪里?

生:乙图中小明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师:同学们观察的完全正确.在初中阶段我们分析物体运动时,往往不考虑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所以大家根据数据计算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希望同学们记住,到高中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要考虑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甲图的运动轨迹和乙图是不一样的,所以到高中学习速度时练习1的结果最后两种情况是不一样的.这种区分到高中我们会进一步学习.

1.4教学启示

练习1的作用就是使学生知道,初中阶段的解题有时是有“条件”的,即解决运动问题时,不考虑运动方向的改变,在这样的“条件”下,解题是正确的,而离开这样的“条件”就要重新思考.当然.高中教师在谈到位移这个概念时如果能以练习1做铺垫,再进行深入讨论,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

2关于摩擦力方向的衔接教学

2.1初高中教材中对摩擦力方向的描述

初中:(苏科版8年级下册第49页)物体在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统称摩擦力.

高中:(人教版必修1第61-62页)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2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教师在摩擦力的新课教学中往往把摩擦力的方向定位为难点,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不少教师由于在备课中把重点放在“相对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解释上,从而导致学生感到摩擦力的学习很困难,教学效果不理想.

2.3解决问题的措施

初中教师在摩擦力教学中我认为不要涉及“相对”二字.实际上“相对”二字的出现是由于“连接体”造成的,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要描述摩擦力的方向,必须要涉及到“相对”二字,而初中物理一般不涉及到“连接体”问题,只研究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静止)上的运动情况,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回避“相对”二字,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摩擦力的知识,又感到没有难度.建议初中物理教师在摩擦力方向的教学中增加这样一道练习:

练习2如图2所示,A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F=2N的作用下静止在桌面B上.

(1)A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如何?大小是多少?

(2)如图3所示,若桌面B是传送带可以运动,如果A和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A受到B的摩擦力作用吗?

(3)图3中,如果A和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A受到B的摩擦力作用吗?方向如何?

问题(1)学生大都能顺利解决.问题(2)学生用“平衡力”的知识也能解决.问题(3)体现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教学.教师还可以提问学生,这里如果说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还正确吗?给学生一个悬念,同时告诉他们初中物理处理摩擦力的方向比较简单,“条件”是一般只考虑一个物体的运动(与之接触的另一个物体静止),所以可以认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请同学们注意,如果接触面之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或相对滑动的话,对摩擦力方向的描述也要进一步加深,这个问题,同学们到高中还要继续学习.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地面装饰材料种类及优缺点范例(3篇

    - 阅0

    地面装饰材料种类及优缺点范文篇11、医院建筑室内装饰地面材料的选择是众多装饰材料选择中最费心思的课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医院的地面材料都比较简单,最初阶段通常选用.....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例(12篇)

    - 阅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关键词: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维护;数据采集;人工观测【分类号】P412.1地面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地面气象自动化是观测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气象现代化.....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