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理论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067-04

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这条路线是我们党领导广大群众在残酷的革命战争环境中提出和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也成为党的生命线和基本的工作路线。新时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现党的十确立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备方法。新时期要坚持和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牢记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确立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1〕

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一门科学,而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正是由内(思想)而外(行为)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存在的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执政要求和外部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这是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一种适应积极变化过程,因此,心理学的某些原理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首先在美国兴起,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书,书中指出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应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积极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帮助人民找到幸福,使儿童能健康成长,使公众能称心如意,使公司内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和谐相处,实现个人和企业双赢。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但是传统的心理学更偏重于研究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等产生的原因,比如精神分析、抑郁症的成因、成人的犯罪心理等,重在对这些负面心理行为的研究。传统的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是儿时的心理创伤、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恶劣的生活环境、信息社会带来的工作压力等等,这些研究给现实社会带来的变化非常有限。于是,心理学家开始思考,患有精神疾病和经常犯罪人群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环境、同样的压力下依然能够健康的成长,更有一部分人相当的成功,当他们继续研究这些成功的人时,他们发现这些人儿童时期并非是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们性格普通,生活环境也不是很理想,但是成就非凡。心理学家发现积极的情绪体验、乐观和自信、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价值观、主观幸福体验、积极改变等是这些人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和动力。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不仅为心理学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与血液,扩充与完善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视角,而且推动了教育、社会工作、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发展。同时,它能够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2〕

二、积极心理学在群众路线教育中的应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集教育学、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于一身的活动。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必然对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价值观,自信与乐观和积极改变的理念,不仅对激发个人潜能,达到人格的完善,最终达到个人的幸福、快乐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有很重要的启示。因此,积极心理学在此次教育活动中将大有可为,期待教育实践活动者们进一步去发现。

(一)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所持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它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能被动适应环境,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而且还知道应该做什么、选择什么,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这些都是由每个人的价值观支配的。价值观决定、调节、制约个性倾向中低层次的需要、动机、愿望等,它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统帅。人的价值观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一旦确定则反过来影响调节人进一步的需求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使全党同志牢固树立群众路线观点,清除存在一些干部头脑深处的、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错误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增强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都来自于人民。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在和李立三安源煤矿进行实地考察,不断宣传马克思主义,唤醒工人阶级的革命热情。1922年2月,成立了中国安源路矿支部,这是中国产业工人中成立最早的支部,中国共产党人成为了领导核心。1922年9月14日,在刘少奇、李立三的主持下,在广大产业工人的大力配合下,发动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次运动取得的成功,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和组织能力,显示了群众工人运动的巨大能量。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积累了经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联合起来,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和团结全民族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提出:“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抗战胜利前夕,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七大”上,深刻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含义,并把其基本精神写入,确立了群众路线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执政地位得以确立,但是在我们党的内部滋生了一些不良倾向,部分党员干部骄傲自满、以人民的功臣自居,思想上不艰苦,开始贪图享受,逐步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二位。思想上的变化导致工作中作风盛行,脱离群众,不听取群众意见,一些干部往往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不切合实际,欺上瞒下,不择手段,采取了蛮不讲理的工作方法,极大的伤害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党的威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党回复和发扬了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在随后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深入贯彻群众路线,肯定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1978年发生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创举,拉开了中国农村波澜壮阔的改革序幕,充分体现了群众路线的伟大力量。

二是树立群众工作无小事的观念,要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上。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整个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积极探索联系群众的渠道、方式以及领导群众实现自身利益的途径。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具体事情抓起,真正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使我们党与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三是要意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的生产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绝大多数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为精神财富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都是通过人民群众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生产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群众路线”作为全体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个重要法宝,作为一种认识论、一种工作方法和一种工作作风不断继承和发扬下去,作为检验每名共产党员学习和工作成果的价值尺度。全体党员干部要积极地投入到这次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践和发现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特点,密切党与人名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对党的事业充满自信与乐观

自信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自信,是指不断地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你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当你拥有自信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得到成功的滋味,自信源自实力。积极心理学中的自信定义为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其取决于个体实际成就与抱负之间的比值,它强调了积极自我是一种结构,通过比较我们现在和将来的期望值,来实现自我价值与评价自己。

积极心理学认为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动机成分。乐观的人更容易拥有好心情,更加不懈努力和成功,并且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乐观的作用主要是在认知水平上起调节作用。一个乐观的人更可能习得促进健康的习惯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当然,乐观有时会产生“乐观的偏差”,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从而表现为盲目的乐观而不现实。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个体具有较好的主观感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积极心理学探讨了“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这种对“现实的乐观”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诠释:让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使全体党员清楚地认识到“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健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进党的作风,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巨大价值,具体的讲就是对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以及对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一种积极乐观态度。在第十二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三个自信”与中国梦之间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和内在的统一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自信是根基、是方向,理论自信是灵魂、是动力,制度自信是保障、是支撑。然而这种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不断的探索,不断继承和发展群众路线的结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深化为理论又深入实践,既全面推进又重点突出。〔3〕

在党的建设的初期,从单纯的发动工人阶级运动,到枪杆子里出政权;从发动人民群众抗战,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探索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到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从党的领导核心的确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时期,是群众路线理论从无到有,从基本概念建立发展到丰富的理论内涵,从不完善到完善的一个过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群众路线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体现了党的创新精神和居安思危意识。如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上来,改变旧的制约经济发展的生产关系要素,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解放了思想;认真听取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反映的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政策导向,通过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到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效。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理论成果。从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都来自于人民群众积极实践、不断提炼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结果。

十后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项重大举措,期待能够使得全体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是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基于这一目的,群众路线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全面展开,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认真查找差距,同时,又突出重点,从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争先创优、三进三同到查“”,循序渐进,使党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改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树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使得广大干部群众有一种理论、道路和制度上的自信,有了这种自信,才会在实际工作中不迷茫、不懈怠、不抱怨,才能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在遇到各种困难时,群策群力,坚定信心,始终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新的挑战,并最终取得胜利。

(三)在自我完善中积极改变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生命的每个时期都可能面对不同的机遇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身心的极限,我们要积极调整好心态,努力朝着积极的方向去改变,每经过一次考验,生命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会提供更多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并且,这种心智的成长是螺旋式、不断上升的,是会成为一种习惯固化在人的一生中。因此,人活着就是要成长进步,不可以过得麻木不仁、原地踏步,应该每天都处于变化中,勤思和考验提醒您应从哪些地方改变,会使你的人生变得更美好。

我们的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保持清醒,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敏锐的察觉到作为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想要经受住这“四大考验”,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监督是不可能的。〔4〕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提出,坚决反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要达到这一要求,我们的党要敢于接受挑战,正视问题,克服任何艰难险阻,抓住新一轮改革的机遇,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丰富党的执政理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一是加强民主政治的建设。民主政治已经成为各国政治发展的潮流,它是当今世界尊重和保障公民各项权利的最有效的政治制度,决策者要主动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而不是坐等群众前来参与,必须正真落实人民群众的民利,是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得到恰当的表达并真正影响政治决策。在发扬民主政治的基础上贯彻群众路线,用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规范和提升群众路线,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完善群众的监督机制。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净化剂,广大群众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良作风深恶痛绝,对转变作风寄予深切期待。作风转得怎么样,关键看老百姓肯定不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创造条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发动群众积极监督,及时回应百姓关切。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和改进现有的制度、举报制度、社会调查制度、巡视制度、申述制度、政治协商对话制度、意见征询制度、领导接待等制度的建设,规范一些信息化条件下的监督方式,如博客、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媒体,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三是工作方法制度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群众路线这一工作方法的制度化体现,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加人民群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在群众和决策者之间搭起一座良好沟通的桥梁。〔5〕

三、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不仅谋求个体的幸福,而且关注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倡导心理系统中积极的一面,对于目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但是,群众路线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价值取向,借鉴心理学的方法时,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而是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群众路线教育要突出体现在我们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突出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使广大党员有一种自信油然而生,能够积极投身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敢于改变,善于创新,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陈坚,王玉谨.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J〕.共产党员,2013,(7).

〔2〕王琦,应通.浅析积极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3〕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基本经验与前瞻〔J〕.重庆社会科学,2013,(6).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

关键词:网语网民暴众心理

一、名词解释

网语(netlanguage)即网络语言,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语篇类型,是语言的一种功能变体,其标志性语体特征是变异性和个性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语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语言体系、句法结构,因此,本文中我们使用“网语”一词,体现出网络语言的独立性。

网民(netizens):指称特定的对广大网络社会(或环境)具有强烈关怀意识,而愿意与其他具有相同网络关怀意识的使用者一起共同合作,以集体努力的方式建构一个对集体价值取向有利的网络社会的一群网络使用者。

暴众心理(mobmind):暴众心理主要是指很多人做出一些超出常人意料的事情。因为责任的承担者是群体,所以责任就无法具体落实到个体身上。因此存在免责的侥幸心理,放心大胆地去做一些伤害别人身体以及财产的事情,导致最终产生一种不良的群体效应。

二、前言

本论文的调查阶段,正是网络上“高富帅”、“白富美”、“丝”文化盛行的时期,网民以自轻自贱的形式对“高富帅”进行各种调侃,网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功能――阶级属性。这种对人群的硬性划分,带来了暴众心理的形成机制,即一种隐藏于庞大人群的免责错觉,使网民的言论逐渐倾向于带有强烈仇富意识的人身攻击。与此同时,网络上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网络反贪,不可否认,网民在反贪腐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功把一些贪官拉下马,但在这过程中,网民的集体泄愤也是明显的,这种情绪甚至愈演愈烈,在之后的其他一些网络事件中,网民的理性分析逐渐减少,倾向于简单粗暴的情绪宣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决定为这样一种群体心理找到一个合适的宣泄途径,这就需要对这种现象的形成进行全面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网语这一情绪载体的演变过程为研究主体,用社会心理学中的暴众心理为分析手段,辅以传播学的一些理论,试图理清网民的心理机制、宣泄方式,并给出合理引导的对策。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初期,我们使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理清网语的演变轨迹,整理出一个网语演变的时间轴,我们所关注的是网络热门事件中的语言载体的演变,在研究中我们整理出了网语演变的基本规律,即由“词汇”演变为“句子”,再演变为“体”,最后形成“概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清晰地发现,网民的情绪载体已经由零星的词汇发展成为完整的概念化的系统,至此网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载体。

在理清了网语这一载体的演变过程后,我们开始对网民的心理进行分析,主要使用社会心理学中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对网民的语言暴力行为我们利用了挫折―攻击理论进行分析,并用从众心理原理分析了这种暴力扩大化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我们使用了“暴众心理”这一概念对网民的攻击作了全面概括,暴众心理(mobmind)这一概念来自美国心理学家EdwardAlsworthRoss的著作《SocialPsychology:AnOutlineandSourceBook》,该书作于1908年,但这一理论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以往只在对足球流氓的行为分析中使用过(见《A.Soccer,MasculinityandviolenceinNorthernIreland:BetweethHooliganismandTerrorism》),我们认为在对网民的心理分析中,使用暴众心理这一概念是恰如其分的。

在进行了社会心理学角度的分析后,我们又辅以传播学理论从另一角度分析了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了网络媒介的特殊性。

在对网民心理做了详细分析后,我们结合中国网民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几点应对暴众心理的对策,试图实现将网民的情绪宣泄引向一个正面方向的目标。

四、研究内容

互联网发展一直是一个受人关注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中,网络语言的发展是很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我们在本次研究的初期,将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了语言学上的整理,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网络语言已经由零星的热词发展为具有符号意义的概念化语言体系,例如现在提及“丝”一词,其背后的含义就是难以简单定义的,“调侃”、“自嘲”、“自卑”、“仇富”、“草根文化”……不同的人会对其进行不同的解读,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融合起来,形成这样的语言符号,在当今网络环境中,这样的网语比比皆是。根据米德提出的符号互动理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网语的这种发展轨迹,就是符号互动的结果。

研究网语演变作为网民情绪宣泄载体的演变过程,我们认为网民的心理是非常关键的切入点,研究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发展,并试图给出解决对策,网民的心理是极其重要的。

网民在针对网络热门事件的情绪宣泄中,常常使用语言暴力,这种暴力符合社会心理学中对攻击行为的定义,即“意图伤害他人的言语行为或者身体行为”。一种行为必有其心理原因,社会心理学中的挫折―攻击理论是解释攻击的常用理论:挫折常常会导向攻击行为。挫折的定义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当我们达到一个目的的动机非常强烈,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产生了。研究表明,人们的攻击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当别人会对攻击行为表示反对时,人们往往会克制直接的报复,而把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由此可以推论,当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上文所指的挫折时,这种挫折感所产生的攻击动机便促使人们在不需为自己言论负责的网上施以语言暴力。中国传统文化是隐忍克制的儒家文化,是一种讲求和谐一致、自我克制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重与身边人的关系。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因“挫折”产生的攻击动机往往无处释放,而网上的匿名性、开放性正好为网民、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不用负责任的安全舆论空间,隐忍克制下的攻击动机终在网络上找到了发泄的途径。

网络语言暴力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学原理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由于群体压力而引起的个体行为或信念的改变。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群体的压力不会像现实生活中那么明显,但是,一旦个体的语言与主流非理性情绪和暴力言论不一致,经常会引来大量的攻击,这会给持理性思维的异议者带来心理的不适。况且网络事件往往不涉及网民的切身利益,网民通常不会为一个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事件坚持己见而遭受语言暴力。同时如上文所分析,网络形成的公共领域成为网民情绪的释放场,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化言论氛围,会使虚拟空间中的其他参与者受到影响,激发他们的语言暴力倾向。当一次讨论中理性思维者不占主导地位时,整个讨论往往会受到情绪的感染,其他网民不自觉地融入这样的言论场中,形成集体无意识的施暴。所以网络事件中理性的声音往往会逐渐消失,非理性的暴力语言大行其道。

综合起来,网民的攻击性用美国心理学家EdwardAlsworthRoss在其著作《SocialPsychology:AnOutlineandSourceBook》中提出的mobmind(暴众心理)这一概念可以更为恰当地解释。网民之所以异化为暴众,一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挫折蓄积了攻击性,二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下语言暴力带有强煽动性,同时网民的理性思维弱化,综合导致了网民的集体无意识施暴。这两种条件综合作用,就产生了暴众心理,我们可以类比此前学者对足球流氓现象的分析,不难发现,足球流氓的形成也是基于挫折―攻击,加上从众心理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可以将暴众心理定义为“挫折―攻击”理论和从众心理的综合理论。根据暴众心理理论的研究,网民的暴众行为,事实上是无意识的,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加以引导的,将这种集体的攻击性情绪引导向正面的方向,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力,反之则会阻碍社会良性运转,因此,如何引导网民的暴众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待网民暴众心理的问题,则可以得到更全面的解释,我们利用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在李普曼看来,人类生活在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双重环境中。目前受众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要经过过滤和选择,加工后的信息已不是事实本身,所以网络环境是虚拟环境。网络使人长期生活在虚拟环境中,对现实的真假判断能力就会降低。

而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关人”,在这里要提到卢因的“把关人”理论,大众传播的把关人是指在大众传播渠道上工作的新闻记者、编辑、节目制作者等。他们对信息进行取舍,决定传播内容的重点,并企图给受传者造成某种预期影响。把关人研究的意义在于,让受众可以更客观地看待经过把关的内容,减少所接受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在一些网络热门事件中,一些没有明确真假的言论被网络迅速传播,把关人有失职之嫌,对于网络上的言论又不加引导,致使语言暴力发生。当然,网络是很好的舆论监督工具,但是有人不论是非,采取过激的表达方式,甚至是落井下石,有些言论中已经没有了当事人的声音,暴力性的语言对事件所涉及的主体或多或少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往往又会产生恶性循环,出现纽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有很强的力量去塑造一种强势的意见气氛或多数意见,使人无法逃离这样的意见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大众越来越不敢表达优势意见以外的意见,要么保持沉默,要么依附优势意见。如果受众的意见跟大多数人的意见即优势意见一致的话,他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不一致,他就会保持沉默。这样很容易导致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而其他少数派的意见会慢慢消失。

五、研究结论

我们利用暴众心理理论这一个在国内少有人提及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对网民的语言暴力进行了分析,这一角度是新颖的,为研究网民的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同时我们使用传播学的一些经典原理,进一步分析了网络语言暴力问题。这样从两个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网络语言暴力问题是有明晰的心理学及传播学根源的,根据其发展轨迹,我们认为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是完全可行的,但目前中国互联网监管倾向于“堵”,一味采用删帖封号等强硬的手段,根据我们的分析,这样的手段是无法解决网民积蓄的攻击情绪的,这样的情绪必须找到突破口,所以我们认为今后的互联网监管应当以“疏”为主,将网民的攻击性情绪引向监管者预设的“靶点”,良性释放,这样的释放事实上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是有利的。

六、讨论

本次研究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我们利用语言学分析了网语的发展轨迹,又利用社会心理学及传播学的理论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在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中,我们利用了暴众心理这一国内较少提及的理论,对网民的语言暴力问题通过这一理论阐释是恰当的,也是具有创新性的。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是有更大研究前景的,我们预计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得到进行网络实验的权限以及资源,在各大网民集中论坛进行同一话题的控制组与实验组比对实验,研究不同言论产生的螺旋效应,以得出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并整理出日后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言论控制对策预案。

本次研究亦有许多不足,受资源以及理论水平的限制,我们的研究停留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虽然挖掘了较为生僻的理论,但没有提炼出新的理论。同时,我们设计的网络空间比对实验也因为技术限制以及权限限制没有完成,这是研究中的一大遗憾。因此,该研究尚有很大的延伸空间。

七、对策

针对网民的暴众心理,我们的研究认为,现行的以“堵”为主的网络监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于网民的暴众心理一定要“疏”,只有疏导了,宣泄了,才能解决。

我们认为,现有的网络监管人员应当建立一套“靶点”机制,形成完整的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网络突发事件,监管人员应当对事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情绪宣泄的“靶点”,这个“靶点”应当是关于该事件的最理性言论,然后按照言论的理性程度,以靶点为核心进行言论疏导的分级,我们认为网民言论大致可分为理性言论、无意识的理性言论、消遣性言论、消遣性的攻击言论、无意识的攻击言论和最为恶劣的有意攻击言论。

在分级完成后,要对现有的网民言论进行评估,每个级别的言论所占的比例,可以得出一个偏离靶点的百分比,根据之前制定好的应急预案,比对偏离的程度,就可以得出监管人员需要进行何种程度的引导,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反面的强硬措施,既简单的删帖处理,而我们认为不到严重偏离的阶段,是不应该采取删帖措施的,这样会激化新一轮的矛盾,处理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靶点机制运行,可以计算出言论偏离程度的系数,我们称之为“靶点系数”,这样一来,对于网民言论的疏导就可以有公式可循,形成这样的计算公式是意义重大的,因为网络突发事件的一大特色就是言论发展速度很快,只有迅速评估出言论的偏离程度,才能有效对其引导。

参考文献

[1]EdwardAlsworthRoss.SocialPsychology:AnOutlineandSourceBook[M].NabuPress,2010.

[2]A.Soccer,MasculinityandviolenceinNorthernIreland:BetweethHooliganismandTerrorism.

[3]HerbertBlume.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M].

[4]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5]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库尔特・卢因.群体的生活渠道[M].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篇3

论文摘要:决定大众文学品质的,不是创作主体的身份、地位和生活阅历,而是与精英文学创作主体不同的独特的创作心理和思维方式,这就是:线性想象,扇形心理,以及表现欲望等。要做到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真正融合是不容易的,这种融合也没有必要成为文学发展的方向。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曾经说过:“凡是存在的同时是合宜的和不合宜的,而两者都对。;}i}y的确如此,若从精英的角度看,大众文学属于粗劣产品,它的存在有失文学的水准,是不合宜的;若从大众的角度看,它适合了大众的精神需要,他的存在却又是完全合宜的。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精英文学如此,大众文学也如此。

大众文学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主体的创作;二是受众的阅读。前者是它产生的理由,后者是它存在的理由。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前提。本文探讨的正是这一方面。

很明显,无论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界都存在着两个群体:精英文学创作群体和大众文学创作群体。这两个创作群体的不同,主要的还不在于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从大众文学最主要的部分小说来看,它的作者和精英文学的作者一样,大都是文化水平较高同时地位也较高的人。黄禄善《美国通俗小说史》所论及的自18世纪末到20世纪后半期美国180余位通俗小说家中,标明是大学毕业的就有120余位,而风许多人都毕业于哈佛等名牌大学,不少还是博士或大学教授。从国内情况看,几位通俗小说大家,金庸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梁羽生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古龙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淡江英专)。赵树理虽未上过大学,但他中师毕业(1925年进山西长治第四师范学校),这在上一世纪20年代的旧

而精英文学就不同了。虽然,从传统观念看,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但与人物相比,它毕竟是次要的。到了20世纪,故事情节在小说中更是被现代派逼到了边缘角落,正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文艺批评家阿多尔诺所说:“叙述者实际上不讲故事了。”卿,这故事情节的退却和边缘化,正好凸现了精英文学的特点。精英文学的作家们,他们的注意力无一不在人物形象上。为了塑造人物,可以借助于故事情节这一手段,也可以不借助于这一手段,这也正如阿多尔诺所说:“小说真正的描写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与僵化的社会之间的冲突。”l卿我国文艺界在上20世纪60年代曾有“先有人物,还是先有故事”的讨论,这次讨论没有明晰的结论。但是无论“先有故事”还是“先有人物”,都还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这是精英文学的视角,并不是大众文学的视角。

就总体而言,从本质上说,精英文学是人的文学,精英小说就是人物小说。高尔基的经典名言“文学是人学”,就是对精英文学来说的。相反,大众文学则是故事文学,大众小说则是情节小说。为了塑造人物,精英文学的作家们,无一不耗尽精力,呕心沥血,想象、虚构能凸现人物性格的生活场景、生活事件以及生活细节,中外的精英文学名著都是最好的证明。这种想象能力是“点’,性的,因为人物、场景、事件和细节都是“点”。精英文学成功的标准,主要就在于人物这个“点”上;而大众文学的作家们,他们无一不在费尽心机、搜肠刮肚想象事件的发展,以情节吸引、感染读者。他们想象故事的能力是“线”性的,这“线”,就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流向。

二、扇形心理:大众文学创作主体的又一独特之处

还是那本《美国通俗小说史》。在该书所列的180余位作家中,又有近70位担任报刊编辑、记者,或广告人、推销员。我国的大众文学大家金庸、梁羽生,都当过众所周知,报刊是以大发行量为目标的。这种报刊工作人员的职业习惯,造就了大众文学作家的迎众心理。其他许多作家也因生活拮据,把创作当作挣钱的手段。所以,自工业社会以来,特别是在当今东西方一体化的市场经济环境里,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中,大众文学作品都和报刊一样,追求畅销即最大的受众面,并以此作为成功的标志。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1篇4

【关键词】从众心理;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常被网民昵称为“围脖”,是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从诞生以来,迅速风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狂热追捧,认为是一种新潮的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国家热议、生活琐事,微博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是无比强大的。这也就反映出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究竟这是利是弊,如何积极有效的利用这一新媒体来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运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密切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微博时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1]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没有自己的想法,不由分说就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的影响,也使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表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册微博的从众心理

在微博上,只要注册的用户可以用几个字,或者是几个表情,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信息,实现所想要的即时分享。

2、关注微博热点事件的从众心理

微博的强大力量,使得大量的热点事件纷纷登上了微博的舞台。一个用户的发出可以引起数百,甚至是成千上万条的转发。

3、关注微博名人的从众心理

微博有个特别的地方,明星也都在上微薄。抒发真实地感受,记录私下的真实生活。于是大学生看到有关注度比较高的名人,无论认识还是不了解,便纷纷关注,随波逐流。

4、微博应用从众心理

微博社区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应用程序,例如“微博达人”、“微博勋章”、“微公益”、“微活动”、“微音乐”等等。

5、微博语言从众心理

微博的特殊性使得形成了大量的微博词汇,微博用户也拥有着自己的交流语言。

二、微博从众心理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微博是新媒介发展进步的产物,大家都玩微博便成为从众心理最好的理由,必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包括思想。

1、微博反映从众心理的积极方面

首先,微博丰富了大学生知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更便捷、时效,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的途径。因为随着微博的发展,政府企业、学校、公益机构,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只要注册的,都可以信息,这样使得媒体和社会的信息交融在一起。其次,微博能够满足大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宣泄心理有助于身心健康。一些在老师、同学面前不能抒发的情绪,都可以在微博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下,变成尽情宣泄的最好渠道。最后,微博能够满足大学生人际发展的需要。

2、微博反映从众心理的消极方面

首先,大家知道网络行为本身就是很难控制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增加了把握的难度。从大事到小事,只要有感触,大家总爱聚在微博上说几句。说的事情有真假难分,也无从考证。因此,在微博上各种的“口水战”和“人肉战”,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例如:在天津卫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求职者郭杰被质疑学历造假后当场晕倒,引起轩然大波。事情的原委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并不确切的知道,但是大学生对于这一事件的反映和态度,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来微博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其次,大学生网民的从众心理会逐渐影响到日常社会生活。微博存在,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网民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说微博这种新媒介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延伸。

三、如何利用微博从众心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合理利用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

舆论导向既是心理现象,又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调节机制。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敏感的群体,大学生关注的往往都是热点,而且都是处于意气风发的年纪,不成熟的表现在所难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合理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有效的宣传,有效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充分利用微博这一新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课堂是的灌输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应该积极合理的运用微博信息快、范围广的特殊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另外,利用微博,将工作和生活的感悟、看法发表在微博上,这样学生可以参与讨论,同时也可以从中感悟人生、体会价值。

3、合理管理微博平台,加强从众心理健康教育。

归根结底,大学生微博从众心理还是网络心理问题,处理当否,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引导大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提高他们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思想上的免疫力。培养他们独立而稳定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特征,增强自信心。只有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积极引导,从而减少盲目的从众,使其行为更有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中央苏区党的先进性建设基本经验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以闽西、赣南为辖区,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地瑞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政府撤离上海后也迁入瑞金。中央苏区成为全国红色根据地的领导核心,同时起着典型示范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即明确了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党在革命实践中,将马列主义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通过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的考察,可以探索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进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经验,给当代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中央苏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保持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的先进性是党的组织上、作风上先进性的基础。因此,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是保持党在思想上先进性的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从党的理论、路线、纲领的内容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就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即善于用先进理论来武装自身。曾反复强调,“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根本途径是加强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中央苏区时期是党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阶段,对党的先进性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最先创办了中央根据地党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苏维埃大学、列宁团校等,在这些学校里均开设有马克思主义教育课程,、李、董必武、也曾多次到校讲课。其次,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央苏区成立了以为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会定期召开讨论会,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如《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列宁主义原理》等。通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更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最后,通过党的新闻报刊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中央苏区新闻报刊类型多样,数量之众,最具影响力的有《红色中华》、《斗争》、《红星》、《青年实话》等报刊。

密切联系群众,竭力实践群众路线,保持作风上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最为成功的实践经验即是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使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到群众中去又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党的先进性教育最根本的是实践群众路线,实现党的自身目标与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中央苏区党的工作重点是以解决群众十分关注的土地问题为契机,以建立工农联盟为基础,实践群众路线。从革命工作重点来看,首先,十分关注群众的生存权,如广大农民的土地搭配、劳动互助等基本生活问题。土地革命前期,中央苏区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又通过没收地主、富农的其他财富壮大了苏区的经济势力。其次,党很重视群众的教育、修桥补路和防病治病等问题。针对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曾提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广大群众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①,可见,群众路线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的法宝之一。这种群众路线的实践把党同人民群众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保持了党在作风上的先进性,使苏区的党政干部在工作作风上以为最广大的群众谋利益为根本,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任务,不断改善着党的工作作风。

以中心支部和模范支部为依托,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确保党基层组织的先进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是党在组织上保持先进性的前提。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来源于实践的党的理论也不断与进俱进。中央苏区以加强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目的,建立了许多中心支部和模范支部,确保全国根据地中党基层组织的先进性。党组织的先进性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中央苏区非常重视党组织建设,认为其可以提高党的战斗力量,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首先,中央苏区按照村乡县省的行政编制建立党组织,并成立中心党支部。村成立党小组,以乡为单位建立党支部。以江西省为例,1932年3月,全省除石城县共有14个县,下辖1089个乡,总共建有998个党支部。党支部成立是按照行政区划成立的基层党组织,除此之外,苏区党组织根据中央的要求,实践了中心支部和模范支部的推动作用。中共六大提出建立中心支部和模范支部,中央苏区深入贯彻落实了中央局的要求,在苏区党基层组织建设实践中,以乡为单位建立了中心支部和模范支部。中心党支部是根据区域位置及其在党组织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而设立的,中心党支部对于其他党支部具有影响和推动作用。模范支部与中心支部不可能完全分开,模范支部是在所在党支部中确定的具有先锋模范作用的支部,可能是中心支部,也可能是其他支部,模范支部必须在工作中成为其他支部的楷模。苏区党中央也充分认识到:“一切工作要推动支部去进行,特别是区委要以全力去帮助支部的经常工作,建立起中心和模范支部,务使支部成为工厂作坊乡村街道群众中和其周围一切群众政权武装组织中强有力的领导者”。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的多次围剿,党生存面临着严重挑战。为此,1933年8月,苏区中央局指示下辖的各级党部要以模范支部为榜样,加强改进落后党支部,并明确规定:区委和支委要利用建立的模范支部和模范小组指导一般和落后的支部,并组织突击队去加强和突击落后支部、小组工作。③苏区党中央以中心支部和模范支部为依托,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其最终目的便是确保党基层组织的先进性。

中央苏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现代启示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思想上保持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恩格斯、列宁、也曾多次提到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基础是科学的理论,他们都强调加强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即中国化了马克思主义。保持中央苏区党的思想上先进性是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中央苏区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促进思想理论成果的形成。苏区党中央之所以能够领导革命根据地顺利地开展土地革命,在于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可见,一个政党的发展与壮大,不能离开理论指导,并且要坚持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从而在思想上保持了党的先进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了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学习型政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这种形势下,理论创新、用新理论武装全党应该向纵深发展。十报告中回顾了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党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全面贯彻十八精神,把学习十精神的热潮引向深入。2004年,党中央全面部署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此后,又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应该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概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改革开放伟大业绩,就是因为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已经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现今,在世界资本主义浪潮冲击下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必须永葆思想上的先进性,与时俱进,为此,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增强党对政治的敏锐性和鉴别力。

坚持群众路线,确保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作风上保持党的先进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共产党在作风上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苏区党中央之所以能够取得土地革命的胜利,即是共产党依靠群众路线,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其他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苏区土地革命时期,、、等中央领导同志与农民打成一片,助农帮农,亲自参加农民的生产劳动,因为苏区党的领导干部心系群众,关心群众,才能得到群众尤其是农民阶级的极力拥护,巩固了工农联盟新形势下,党要汲取苏区党中央保持工作作风上的先进性经验,永远抓住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群众路线作为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要坚信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结合起来,认真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从思想上深入贯彻群众路线,体现党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提高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发扬党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心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全体党员要把握当前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以实践调研为基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利益问题为契机,认真履行党员职责,积极探索,不断进取,争优创先,从思想上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总之,要在坚持群众路线,确保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基础上,克服党员不思进取、贪图安逸的思想,使其牢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奋发进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骨干作用,从而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加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在组织上保持党的先进性。中央苏区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乡为单位建立党支部,以村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党支部成为党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同时又以中心党支部和模范党支部为龙头,推动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其成功经验成为目前党加强改善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借鉴之一。可见,基层党组织是团结群众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保障。

目前,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十精神,首先,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以社区为单位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全社会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工作的覆盖面。要以加强推进城市社区、农村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动社会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其他组织完善与发展。

其次,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整合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建设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保障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经费,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最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员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基层组织建设要抓住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员发展对象的培育工程。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健全党员群众监督和民主评议等制度,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另外,要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结构。通过这三个方面措施,加强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在组织上保持党的先进性。

结语

中央苏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可以总结为:在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重大理论成果的基本条件,是指导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的理论来源。而在作风上,党一定要实践群众路线,通过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扩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扎实打牢党的执政根基。党要保持在组织上的先进性,必须以中心支部和模范支部为依托,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组织,要把夯实基层党组织作为改进党组织的一个重要的契机,通过建立模范型党组织带动整个党组织。

可以看出,中央苏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进行总结,党的先进性建设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其对当代的启示是:第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思想上保持党的先进性;第二,加强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的组织基础,在组织上保持党的先进性;第三,坚持群众路线,确保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作风上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三个方面的启示也是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来划分的。但这只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党的先进性建设内容,其实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是党实施群众路线的保证,也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实施群众路线是党基层建设的具体表现,也是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主要内容之一。

(作者分别为陕西省安康市委党校副教授,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注释】

①《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杜,1991年,第138~139页。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给我们提出的一项新课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天优势,但现实中让大多数人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也并非易事。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实现大众化,内化为人民的精神和意识,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发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应有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从“以人为本”的视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我们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要从“以人为本”的视野出发,唤醒群众内心深层次对理论的需求意识,使广大群众自觉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运用,把马克思主义变成国民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要大力增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引导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民主法治精神、和谐合作精神,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境界,形成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局面。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过程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避免一刀切。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抓住广大党员干部这个教育重点和主体。第二,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社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全体人民的斗志。在现阶段,特别要注意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第三,要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精神生活,有效提升大众的道德修养水平、认知能力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吻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在理论内容和理论形式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上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点进行统筹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本质体现,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只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才能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进一步端正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有效地引领社会思潮和群众意识的良好氛围,达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目标。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形式的通俗化,转换话语表达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力争做到“三贴近”,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要让马克思主义走出领导机关,走出中央文件,走向人民中间,就是要将“学术话语”转化为“群众话语”,把政治生活“官方理论”转变成社会生活“群众理论”范畴,实现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让公众听得进、听得懂、记得住、用得好,实现理论的表达方式与受众的解读期望相一致、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读心理相一致,使理论真正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信念和行为准则。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际运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换为具体政策,让群众在政策中理解理论

党的理论只有变成具体的方针政策,才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才具有可操作性,使人们在政策中理解理论、信仰理论。同志曾指出“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且表现于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一个革命政党的任何行动都是实行政策。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不是自觉地,就是盲目地实行某种政策。”①要紧紧抓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具体政策转换这一根本环节,始终把最大多数人的需要作为各项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直接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突破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转化成居民住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为大众服务的理论,只有这样的理论群众才会接受,才会向着从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方向思考,进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仰。实践层面,在推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时,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具体化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并且在实践中让群众感觉到理论推动政策,政策推动实际的清晰进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我们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化为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让群众明白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这些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成功转化为政策的典范。

在理论宣传上和舆论引导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确保强大而有效的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大众化的重要保证。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系的工作。弘扬主旋律,要把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地位。真理虽然被人发现,如果长期被束之高阁,这只能算是一种客观的思想,而算不上通常意义上的真理,只有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它的真理性才能得到实践证明,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和宣传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宣传经常化、丰富化、实效化。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执政,必须有正确的、统一的思想总揽全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形成统一的思想意志。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功底、能够紧跟时代潮流、结合实践,不断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践问题,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家和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当前,制定政策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选拔和培养已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鼓励理论研究者深入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社会不同层面的广大人民群众对现实问题的不解和困惑,然后运用理论进行科学解释,运用现在传媒方式唤醒群众对理论的需要,加强群众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一要树立新理念,增强主动宣传意识。确立在与各种思想的交锋中必胜的信念,让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走进千家万户,入心、入脑、入行。二要发挥大众传媒作用,注重宣传方式的时代性、简洁性,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宣传方式的多样化。利用网络、电视、广告、电影、动画等多种现代传媒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送到群众的头脑中。三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形式。一是把马克主义大众化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让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取得实效,从而产生对马克主义的学习需要和认同。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运用多种形式实现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青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握了青年就掌握了未来,年轻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学校特别是高校已经成为我党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争夺下一代的“主战场”。我们应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分层教育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积极探索各个年龄段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并组织编写相关教材和读物,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渗透到大中小学生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去,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行动。

树立榜样,推动马克主义大众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对全国马克主义理论学者专家进行摸底,选拨出有代表性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进行重点培养和宣传,使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由之路,只有走群众践线,在群众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探索丰富广阔的实现路径,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1篇7

这几年,我们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胆探索实践基层理论宣讲的大众化、通俗化、本土化,让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在基层激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把党的创新理论还原到社会实践和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形成情理交融的“磁力”,才能使高深的理论自然流进广大群众的心田。

从2008年开始,我们采用“海选”的方式,面向社会选拔出一批思想坚定、表达力强,形象好,能用群众语言生动活泼地讲理论、说形势、议是非的“百姓名嘴”,成立了“百姓名嘴”宣讲队。许多普通党员和基层群众踊跃报名。这支队伍深受群众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群众主动学习理论、积极宣讲理论的热情。2010年底选聘理论宣讲志愿者,成立了形势政策教育志愿宣讲团。目前,“百姓名嘴”宣讲队和形势政策教育志愿宣讲团拥有成员1000多人,其中有机关干部、退休教师、普通市民、大学生村官,还有私营企业主。近年来,“百姓名嘴”和宣讲志愿者走社区、进校园、到企业、下田头,长年开展义务宣讲,被和省委宣传部等表彰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党的十之后,我们迅速组织集中学习和培训,第一时间给他们“充电”,“百姓名嘴”和宣讲志愿者认真钻研、精心备课,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展示了生动而又朴实的“草根宣讲”新风尚。

让宣讲活动跟着群众走。宣讲者怀揣讲稿,走进群众之中。哪里的基层组织和课堂有要求,宣讲活动就安排到哪里。公园、广场、农家书屋、社区活动室乃至车间、田头,都是“百姓名嘴”和志愿者宣讲的舞台。听众人数不论多少,都是他们宣讲的对象。这种小型化、平等化、零距离的宣讲,便民不扰民。

把宣讲内容做成“微报告”。宣讲主题与时俱进,宣讲内容通俗易懂、可亲可近、贴近实际。这是理论大众化的首要前提。面对基层和群众,“百姓名嘴”和宣讲志愿者对十这一重大主题的宣讲,针对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把理论宣讲主题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结合起来,从小角度切入,从小事情入题,力求用数字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说活,把理论讲透、讲实、讲活,使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最终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比如,围绕“两个翻番”、“三个自信”、“四化同步”、“五位一体”等重点,用“小故事”讲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讲懂“新道理”,用“新鲜事”讲清“硬道理”。宣讲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长的也就半小时左右,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短、平、快、简”是其最鲜明的特色,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微博式报告”、“微信式讲座”。

让宣讲形式不断翻新出彩。“百姓名嘴”和宣讲志愿者中许多人多才多艺,在说、学、唱、演等方面各有所长。在宣讲实践中,他们创造了一系列为广大基层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有的把“全面小康”编成快板,有的把“反腐倡廉”排成小品,还有的把“四化同步”改写成说唱表演、鼓儿书等形式。有几名宣讲志愿者,创作编排了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广场健身舞”,中间插入最流行时尚的RAP(快板),“三个倡导”的内容和着明快的节拍和旋律铿锵飞扬,人们跟着节拍翩翩起舞,在体验运动快乐、享受艺术美感的同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熏陶。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性;切身利益;通俗化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45-04

众所周知,科学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被束之高阁,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回到实践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真正发挥出巨大威力。正如同志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众是一项紧迫性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但如何才能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却并非易事。

一、应精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回答“化什么”,即需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历史经验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要做好“文本选择”工作,不能不加筛选。邓小平同志为此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3]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需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能忽略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传播。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浩如烟海,单就已出版的马、恩、列全集、选集、文集就有100多卷之多,再加之选集、文集十几卷本,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且不说一般大众不能做到全面理解、驾驭,即使对于从事专门研究的学者而言想要做到信手拈来也绝非易事。不仅如此,单就马克思主义著作而言,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创作而成的,时过境迁,有些著作所谈的问题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已逐渐丧失其现代意义与价值。正如有学者所言,“特别是马克思的一些分析和论断,在当时提出来时是对的,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些论断已经过时了”[4]。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与时俱进的文本选择。

问题是如何才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做出精准取舍?关于这一问题,需从历史经验中寻找答案。早在党的“七大”上,同志就曾指出:“加强理论学习至少要读五本书,我向大家推荐这五本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民主革命中社会的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里马、恩、列、斯的都有了。如果五千人到一万人读过了,并且有大体的了解,那就很好,很有益处。[5”不仅如此,同志与1948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明确指出:“如果要求大家读全部马列选集,也不现实,可以挑选一些,不然书那么多,读起来也是困难。华东局印了五本,说是有人在读。如果五本不够,可以选十本,包括《联共(布)党史》、《列宁主义概论》、《帝国主义论》在内。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也可以选一些。宣传部可以研究一下,看挑些什么书好,五本不够就十本,但是不要太多,多则不灵。”[6]正是经过一次次精心选择,才确定了12本“干部必读”的经典著作:《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左派幼稚病》、《列宁主义基础》、《苏联共产党历史简要读本》、《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思想方法论》。这套书目被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认定并由解放社在1949年6月到1950年6月一年时间里全部出版发行,一共印行了300万册,成为建国初期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教材。

事实上,虽然上述12本书在今天看来未必要完全学习研讨,但在当时则是必须的。这些经验旨在说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定要做与时俱进的选择,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指导性文本,不断提高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度,以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历史发展期,因此,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养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众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关乎全局的大事件。而这均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精准取舍。

2.应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精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还要全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曾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7]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须抓住主要矛盾,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内涵,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9]由此可见,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脉相承且深深扎根于中国具体社会现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因为其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具体现实,很好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0]因此,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核心内容。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涵而言,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构成。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关乎中国建设事业全局的基本命题,从而勇敢地开创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随着邓小平同志科学深入地完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论证,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基本路线的确立等,我国就此界定了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及发展方向。之后,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反映了党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之下自觉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尤为重要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探索并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又一战略性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问题提到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崭新高度,是自觉尊重客观规律、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发展观;同时,它科学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辩证论的发展观。当前,对科学发展观的大众化普及尤为迫切。

二、应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需进行文本选择外,还应始终确立人民的主体性地位。而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被重视。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内在价值;而若想被群众掌握,就必须承认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承认群众的主体地位,就要求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且以群众所能接受的传播形式为载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众化的顺利推进。

1.人民群众主体性的界定

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或者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或者把人看成是受制于自然的被动的人,均没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则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论证了人的本质并非是先天具有的某种抽象物,而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具体的实践劳动过程中不断形成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1]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是隶属于自然界的自然存在物,更是能够改造自然的社会存在物,人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不断地改造以至创造新的存在物。在这种能动性的改造过程中,人不仅创造了对象世界,而且创造了人自身。人是自由地确证、发展着自身本质的。

关于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通过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曾明确地进行过论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曾这样说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与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2]在此,马克思批判了所有旧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在于未能从实践视角理解人的主体性,没能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的本质只是单个人的抽象物;面对自然,人只能被动服从而缺乏主体性;他把“人”这一现实主体只理解为一种对客观事物无所作为的、被动的直观者、感觉者。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则是人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正是在这种本质属性的驱动下人才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自身的一次次超越。对此,马克思曾说道:“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3]可见,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表明现实的人正是通过具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而获得自身独立人格特征的。因此,有效参与实践的前提是必须承认人的主体性。而这种主体性作为一种群体意识,便成为群众的主体性。群众的主体性才是创造历史的原动力。

界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上,除了证明科学理论必须为人民大众这一历史主体所掌握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以外,在确保大众化的推进效果上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价值取向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应以民众切身利益问题为核心来展开,从而充分调动人民大众运用理论工具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完善自身、创造历史;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传播方式上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适合人民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符号转换,做到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平实。(当然也应考虑到人民大众内部的层次性,应把人民大众内部的精英阶层与普遍阶层区别开来;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化主要为适应最广大的普遍层级。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实现民众切身利益为核心

同志曾说过:“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14]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5]那么,如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化进”群众生活,使之“在群众生活里发生作用”,“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呢?这就要求将实现民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来抓。

长期以来,民众切身利益的实现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凸显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与社会转型的加速,该问题愈发突出。切身利益的实现,不仅关系着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深层次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人格塑造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创造。其间,大众会以切身利益为核心对各种工具、手段、理论、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进行取舍、比对,筛选标准在于能否增进福祉。凡是能有效增进福祉的,便会被大众欣然接受、吸收、使用。而作为一种理论,也只有能帮助大众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切身利益,才称得上科学、真理,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拥护。事实上,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述的正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道理,诸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实践魅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根本原因。

值得警觉的是,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强调理论体系至上性与强调民众日常生活层面的某种脱节,即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被更多当作一种意识形态教育而并非将其作为一种理论工具以帮助大众提高实践能力。比如,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的时候,有学者热衷于从马克思主义本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以及政治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等方面来重点论述;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宗旨的时候,也有观点认为应“旨在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6]。虽则观点不偏倚,但并未将理论的工具性价值放在首位。这使在大众化过程中大众则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人民大众的主体性特征,从而使得大众化难免成为说教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大众化效果。其实,决定大众化效果的根本因素则在于对大众积极性的调动与正确的推进形式,而能够充分调动大众积极性的则只能从大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的实现角度着手。当前,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依然存在,社会弱势群体在多方利益博弈中依然处于弱势,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等,使得多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民内部矛盾正处于高发态势,这无形中增加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难度。当然这并非理论本身的问题,而只是在理论传播的方式方法上有所欠妥。总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以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实现为核心,使大众自觉主动地在实践中学习它,在信任中接受它,在发展中信仰它,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认同。这同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所在。

3.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

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在推进过程中,还须设法将现有的理论体系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达形式,即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

“符号”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用以表示某事、某物、或某条件存在与否,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象的概念。传播的过程本质上即为信息流通过程,而信息又只有凭借一定的符号才能流通。传播学认为,“符号是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工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都不能离开符号而实现。”[17]事实上,信息内容首先就表现为某种符号,亦或说一种信息的外在形式就是某种符号。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内容,要实现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流通,同样要依托一定的符号系统。鉴于大众的知识结构与理解框架,究竟应用怎样的符号系统来表征和意指,是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的又一重要问题。这需要广大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者根据大众的思维模式、文化结构等的实际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特定的符号转换,以实现理论概括化、问题现实化、实质清晰化、表述通俗化、表现形象化等目标,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易懂地表现出来。

近些年来,为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读物,如《画说邓小平理论》、《画说“三个代表”》等,以及《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大型纪录片,这都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符号转换的生动例子。尤其是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这是一本通俗性尚佳的理论读物。该读物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了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该读物对当前广大民众十分关心的医疗问题、子女就学问题、百姓住房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作了清晰科学的回答。总体上看,该读物做到了把中央的文件精神和群众的内心呼声有机地统一起来,回答了群众关心的诸多现实问题,把深刻的理论化进广大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经验体会之中,避免空话、套话,从而使理论能够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当然,只有这些成果还远不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工程,这就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人员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要求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地将理论与变化着的实际有机结合,设法通过更多群众性的方法、途径、符号等推进。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即进行通俗化的符号转换并不意味着要降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须知,通俗化旨在要求要用百姓语言、思维等表述理论、回应现实,在于将深刻理论回归日常生活,以提升大众化效果。比如,当用百姓语言进行表述时,就可做到“在话语方式上实施平等对话”、“在话语内容上贴近生活世界”、“在话语内蕴上融注积极情感”[18],从而增强了理论的现实感和感染力。但如果就此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位或将其庸俗化,不免背离初衷。

参考文献

[1][5][14]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95,417-418,858.

[2][8][9][10][15]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年版,2007:31-32,10,11,

11,1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叶庆丰.马克思主义“老祖宗”哪些不能丢,哪些需要发展?[J].理论学刊,2007(7):5-7.

[6]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8.

[7]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11][12][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7,46,73.

[16]刘建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33-37.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大众认同;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50-04

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后,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标志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层面深入到价值层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引领的作用,必须实现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是科学理论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检验和发展的唯物史观原理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现实课题。因此,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现实路径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

最早从心理学角度给“认同”定义的是弗洛伊德,即“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认同可以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现代汉语词典中把“认同”的涵义归纳为“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二是承认,认可。”[2]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3]。具体而言,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比照社会主流价值观,把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的过程。在现阶段,价值认同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构成的科学价值体系,它来自于大众实践又指向大众实践,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和群众性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是指数量最为广泛的大众接受、认可和内化这一价值体系并将之转化为自身在实践中的自守,积极践行的过程。从哲学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包括量的大众认同和质的大众认同两方面。量主要是指数量,即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口数量。量的大众认同,就是指跨越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域等界限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认识、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的第一步,是广度上的大众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除了要求量的认同外,更要求大众对这一体系有质的认同。质的大众认同指大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外在的价值规范通过学习、认知而内化为自身认同的价值观念,再外化为自己改造世界的自觉行动和价值实践的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政府主导的外在要求变为人民群众内心的自觉追求,这是深度上的大众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三个阶段

价值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从心理学和价值哲学角度考察,价值认同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由浅及深的三个阶段,即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1]。

认知认同是价值认同的逻辑起点。认知认同是指人们在接受某种价值观之前,要对其内容、性质、特征等有一般性的简单的认知和了解,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根据。

情感认同是指人们在对某种价值观有了比较深入的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上在情感上对其产生满意、喜爱等肯定的心理反应,它一经形成,就会大大强化之前形成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是连接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的中间环节,是内化认同的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性情感因素的参与和介入会使价值认同更深入、更持久、更稳固。

行为认同是自觉地外化认同的阶段,是指个体在认知并接受了某种价值观的基础上,重构自己的价值观来指导实践活动,实现从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行为认同即实践上的自觉认同,处于价值认同的最高阶段,是价值认同的目标和归宿。

一般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必须经历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的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中要努力帮助大众做到在认知层面“真学真知”,在情感层面“真信真懂”,在行为层面“真用真行”,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的实现。只有使大众在每个阶段都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价值认同,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知之”又“好之”更“乐之”,才能在大众生活实践中处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方向、行为准则,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最高目标,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的归宿。

三、知、信、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现实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得到大众认同,从根本上取决于大众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这三个阶段对该体系的认同程度。因此,我们要抓住价值认同各个阶段的特点,从知、信、行三个方面下功夫,促成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信服与自觉认同,使之深入人心,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

(一)提高信息传导效率,在“知”上下功夫

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集团性话语,它并非个人从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必须要首先通过宣传教育进行“灌输”,在“知”上下功夫,提高信息传导的效率。

1.理论表述要通俗化。当前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人民群众在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初会感到抽象难懂,似乎是远离自己的理论教条。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理论的抽象性与高度的概括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理论水平不高,理论的分析理解能力有限,而大众最先接触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文字形态或话语形态的表述,这就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体系要实现从学术语言向通俗语言的转换。

通俗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家们,要贴近群众、深入群众,学习和研究群众语言,要在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科学表述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普通群众的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因素。用通俗易懂的具体、生动的大众语言代替高高在上的抽象概括的政治书面语,使大众易于接受,增加亲近感,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表述更加符合大众的理论理解和接受水平,更有效地帮助大众了解并真正懂得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内涵,达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为进一步在情感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认同,进而为推进大众自觉地将价值认同融入实践并作为实践的价值准则、完成行为认同提供前提保证。

2.宣传教育形式要创新。在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仅凭以往单一的传统说教模式来影响大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远远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必须认真研究大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以及思想形成的轨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上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

(1)积极引导大众传媒,发挥其优势。在任何阶级社会中,大众传媒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载体,它担负着传播和宣传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重要功能。随着大众传媒事业的发展,大众传媒手段日益多元化,其引导和教化功能要充分挖掘。大众传媒中除了书刊、报纸之外,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都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通过形象的视、听再现为受众营造近乎真实的虚拟世界。这些大众传媒具有获取与传递信息、文化传承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娱乐休闲功能,它的影响力广泛,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我们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把正确引导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增强其主流道德文化信息传递功能、提升“公信力”作为着眼点,让大众传媒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宣传工具。我们要利用大众传媒生动形象的特点,把科学理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巧妙地隐含于广播、电视电影、文学艺术作品、公益广告、网络平台等大众媒介中去,使大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受到感染,产生思想共鸣,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以愉悦的心情不自觉地完成价值认同。

(2)发挥大众公共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所特有的教育宣传功能,各地可以根据地方历史和特色文化,密切联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就和群众的切身感受,找好切入点,开展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开办地方讲坛、文化讲座,建立各种历史纪念馆、名人纪念馆,开展各种历史文化展览等形式,免费向大众开放,使大众在参观考察实践中,了解国史国情、省史省情、市史市情,用特定的教育情境,引发大众对现实的思考。比如,大众通过自主参观活动了解所在城市的发展史,通过今昔对比,感受城市的变迁,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及对家乡、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还要开展各种类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大众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不知不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成认知认同的过程。

(二)促进情感认同,在“信”上下功夫

增强大众的情感体验,从思想深处感召大众、凝聚大众,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大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加强执政党的威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上强化了执政党对社会文化的把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统领地位。在大众心中,共产党员向来是重要的榜样群体,他们应该先于广大群众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做宣传贯彻的有力推动者和忠诚的实践者,他们的行为好坏直接决定着执政党在百姓心中的政治形象。然而当前有个别党员干部的行为与党中央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背道而驰,有损党员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党通过长期革命和改革实践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因此,在促进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使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执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及时有效地消除对大众认同造成损害的不利因素,促进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进而增强大众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心。

2.解决民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任何社会关系,归根结底都是利益关系,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一种理论能否得到大众认同,以是否有利于大众的现实生活为判断的标准,因此,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切实地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尤其在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今天,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这些不和谐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享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不平等而产生了利益矛盾和冲突。”[5]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尤为强烈。只有对这些问题认识得深刻,解释得清楚、解决得有效,才能大大提高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心。相反则会使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疑虑,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关注大众现实利益关系,把握大众利益诉求,以切实地解答大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人生问题、实践问题为指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改善民生问题,以大众切身感受到的发展变化来体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凝聚力和归心力,增进大众价值情感认同。

(三)加强政策制度保障,在“行”上下功夫

一种核心价值体系要转变为大众的内心信念和行为方式,得到大众认同,还要以外在的制度规约作为保障和强化,使大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更加稳定而持续。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容易动摇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着政策、法规的性质和方向,为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价值标准和思想支撑。具体政策、法规又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证,进而影响着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6]

一些欧美国家将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纳入到国家的宪法或法律性文件之中,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我们要用法律的权威来确保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至高无上的地位,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使之得以推广和普及,达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广泛认同。

我们要充分发挥法律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推动我国立法的进程,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制定法律、制度的具体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及基本要求融入并贯穿于国家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之中,用法律的威严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利用法律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给予大力扶持,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鼓励,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羊许益.价值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0(4):106.

[2]孙余余.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论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66.

[3]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内涵;必要性;措施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实际”应该有这样几个内涵:第一,中国社会的历史实际;第二,中国社会的现实实际;第三,中国社会面对的国际环境;第四,中国社会发展将来要解决的任务)运用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不同历史时期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进而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开展的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同不断变化的世界发展局势结合起来。根据当今国际国内的实际来审视马克思主义,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个别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紧跟时展步伐,科学回答时代课题,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容,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质就是与时俱进。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通俗的语言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最根本的精神实质。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把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提炼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理论,用来指导今后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理论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

化的核心。曾鲜明地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对理论进行创新,只有写出新的著作,培养自己的理论家,才能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仅仅依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实践也证明了只有在中国化的进程中,才能稳步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也只有了解尊重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内在本质才能外化为现实形态。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来源,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源泉。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适用于当时的时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100多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现在的有着巨大的差距。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还包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对它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绝对不是固步自封的终极理论,而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在实践中保持对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的敏感,使实践与时展相统一。发展性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表现,如果只是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论述上,就很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也就很难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中的大众化,一旦离开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离开人民群众当前的实际,大众化就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

归宿,是拓展中国化和时代化深度与广度的重要途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到了文化大众化的重要意义,文艺工作者要传达的思想要想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就应该首先尊重人民群众、融入其中,用人民群众的熟悉且乐于接受的语言表现。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在武装群众、改变人民命运过程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不竭的创造力和强大的感召力,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汲取更多的经验和智慧,实现了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才更有意义。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形成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的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不可分割同步推进的过程,离开了其中任何一点都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应有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创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群众的实践,体现马克思主义鲜活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特性。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内在

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曾反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也指出“我们决不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共产党人只有在各个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才不至于落后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提供基本原则、方法,而不提供具体的、现成的模板。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因时因地发展的。马恩全集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揭示了理论只有与人民群众这一实践主体相结合,为其所理解、掌握,才能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个深刻的道理。由此可见,将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国内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与各国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相结合,以本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要求。

2.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

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破单一的苏联模式,从马克思主义个别词句中解放出来,才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也是洞悉了国际国内局势,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终走上了改革开放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而反观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指导思想,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党和政府领导人没有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没有让人民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政治上的集权、经济上的落后、思想上的僵化,以致于苏联在解体时都没有大规模的党员为之哀泣,人民群众的叹惋更是少之又少;同样朝鲜如果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朝鲜化时代化大众化一定能更好的指导社会建设和发展。各国成功或失败的实践都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中国就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措施

1.要提高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的重视程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及其后人心血的凝结,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里的那个脚印便是滴水穿石的执着,恩格斯更是发挥炮兵专业出身的优势多次亲身参加革命,列宁花费毕生心力建立起来第一座社会主义国家大厦,带领四万万同胞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站立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形态的理论体系,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就是绝对真理,马克思主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高度提炼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为准则;马克思主是一个时代的理论巨著,不是让读者看了一目了的大白话,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然而当前国际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阶段,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动向: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又是软实力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何其重要!其实当前我们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重视马克思主义,而是怎么样深入认识到怎么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建立一支信仰坚定的专业队伍,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首先,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论主体,马克思主义“三化”始终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展开的。马克思主义永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点,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基点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轨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前提和底线。而且实践证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化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深入。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其次,认清时代特征和把握中国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现在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面临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涌现出大量的矛盾。再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关键环节。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无一不是从理论创新开始的,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更要注重创新,我们要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永不懈怠,永不自满。社会实践决定社会意识,但作为人类意识的理论不仅可以反映而且可以反作用于实践,先进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一定要“落后”于实践,先进的理论可以预测实践,即理论有超前性,马克思当年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回信中就准确预测了某些国家可能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

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勇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书斋里发挥出它全部的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第一和首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才能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如果列宁拘泥于马克思经典中社会主义建立只有在多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才能产生的理论中,那么当时经济、文化、社会都落后的俄国又怎么能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极大地鼓舞全世界人民建立社会主义的信心呢?如果不根据中国的特点,不从中国的革命实践中总结规律,又怎么能从苏联关于城市包围农村,夺取政权的模板中挣脱出来,最终提出截然相反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理论呢?如果邓小平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又怎么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始经济建设,带领中国从此开始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呢?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建设经验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字、句是是绝对行不通的,即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倒背如流也只能做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因此,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必须不断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接受实践的检验和再检验,同时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性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体系的整个过程。

4.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有畅通的传播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由少数人掌握到大多数人掌握,不可否认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也离不开广大政工人员的理论宣传,没有这个传播渠道,马克思主义只能是少数人知道的精英理论,不可能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武器,也就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只有当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自觉时,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即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理解和掌握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改造世界的武器。要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强调理论面向大众: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感召力。理论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社会实践,深入浅出地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仅停留在对问题的阐释说明上,更不能一味在那里唱高调,喊口号,而是要在帮助人民群众确立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为其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目标、途径和前景。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民的现实生活,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的作用,经常开展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宣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马克思主义之花开遍学校、单位、社区。更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尊重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地位,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把握好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始终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言,从创立时起就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服务的,所以,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还要有谦虚踏实的作风,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向群众学习。

参考文献

[1]王中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几个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创新的诠释[J].理论视野.2010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篇11

2014年,在庆祝《心理科学》正式创刊50周年的纪念专栏上,《心理科学》编辑部发表了题为《心理科学研究50题》的专栏文章,提出了未来我国心理学具有前瞻性的、富有研究价值的和能体现心理学研究特色的50个研究主题[1]。其中,涉及了腐败和反腐败的心理机制、网络集群行为以及公共安全事件下的个体心理状态和行为等富有社会心理学特色的研究课题。显而易见的是,公众与政府的关系成为当下一个新的研究焦点。

在公众与政府的关系中,心理学科从自身的研究特点出发,尤其对二者的信任关系格外关注,由于政府的性质及其本身的非人格属性,因此,所谓二者的信任关系,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非对等的、单方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关系。对于这种信任关系的研究,西方多以“governmentaccountability”“governmentcredibility”“governmenttrust”“publictrust”等表示其研究主题和内容,中文对译可译为“政府信任”“公众信任”等。在众多的译法中,一个从行政学借鉴而来的词——公信力,逐渐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和接受。政府公信力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成为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崭新课题。

一、公信力:公众对政府信任的指标

公信力一词,外文直译为“accountability”,意指对某事有一种说明、解释并接受质询的义务以及承担责任[2],这样的解释虽然能说明“公众对政府信任关系”的部分内容,但并不是全部。我们所说的公信力,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概念[3],对于它的理解,要从“公”“信”“力”三个层面展开。在公信力中,“公”代表了所指向的对象,“力”既可以表示成为一种能力、效能,也可以表示成为主客体间关系范畴的概念。而“信”作为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反映了二者的内容。从心理学上看,“信”表示了一种心理活动和心理态度,有相信、信任、信赖等的含义。

已有的研究一般认为政府公信力有两种不用的界定方式,其一是将政府视为主体,公众视为客体;其二是将公众视为主体,政府视为客体。前者将政府公信力视为政府的一种能力或资本,后者则将政府公信力视为一种民众态度和判断。从心理学研究领域上看,心理学所关注的是个体或者团体的行为表现及其背后的心理表现、活动机制和变化规律。当公信力成为心理学上的研究主题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概念的明确与界定,在“公”“信”“力”三个字中,“信”与心理学联系最为紧密,对于信任的研究,无论是人际信任还是团体、种族信任的研究一直在心理学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首先明确公信力这一研究主题应从属于信任的研究主题之中,其中“公”代表了该主题的特殊部分,而“力”则视为指标的体现。

二、公信力:从行政学研究走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关注

国内对于公信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等领域,并在当前已经呈现了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3]。但其起点还是始于传播学和行政学。由于我们着重探讨的是政府公信力,因此将行政学领域对公信力的研究视作是开端。

行政学领域围绕政府公信力的产生根源、影响因素、现实表现和建设途径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公信力的产生根源上看,基于不同的政府理论,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来源有不同看法。阶级冲突理论认为,政府起源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政府公信力源于政府的强制。社会契约理论则强调政府是在公众让渡公共权力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因此政府的公信力来源于政府守约的能力。有限政府理论则认为政府不是万能的,其权力、职能等受到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受到社会的监督,因此,政府公信力就产生在这些限制之中。责任政府理论强调政府对社会公众负有的强制的法律约束的责任义务,并认为公信力来源于政府的负责[4]。

从公信力的影响因素上看,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既受到政府自身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公众的评价和感知的影响。从政府自身来看,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绩效、政府服务程度、依法行政程度、民主化程度、诚信程度、治理的绩效水平、意识形态资源的丰富程度、社会化的能力和水平、公共治理规则体系的公正性、政府自身综合形象等诸多方面[2],[5]。从公众角度出发,公众对政府的主观感知与政府行为的客观效果并不总是一一对应,从而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公众价值观以及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主观认知与评价会影响到政府公信力[6]。

从公信力的建设现状上看,大量研究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公信力整体上呈现不断提高、良好发展的态势。但也有研究表明我国政府公信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存在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政府政策信用缺失和行为信用缺失等方面,大体上可以从政府自身角度、公众角度和社会历史角度三个方面加以考量[5]。在提高政府公信力这一问题上,公信力高的政府能切实做到由“管治”到“服务”、由“无限”到“有限”、由“权力”到“责任”、由“人治”到“法治”之间的转变[7]。提高公信力关键在于加强自身的建设。此外,还要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让民众真正体会到是社会的主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民众参政议政的机会,加强民众对于政府的了解,避免群众对政府的误解。

就行政学领域对公信力的研究来看,在方法论上,多使用思辨的方法来论述理论,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因素并进而提出提升公信力的解决策略。在这一系列的研究之中,实证性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同时,就公信力这一课题而言,本身就内在地包含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的研究内容和取向,仅仅依靠来自行政学的研究结果和方式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有价值的成果,甚至有来自其他领域的研究结果已表明某些行政学中被认为理所应当的结论仍有失偏颇和公允。因此,对于公信力的研究,亟须开展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丰富研究视野,扩充研究手段。最终,在公信力研究深化的内因推动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兴趣的外因利导下,公信力逐渐成为一个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课题。

三、公信力:社会心理学的崭新课题

公信力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进入中国学术界的时间本就不长,以“公信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做精确检索,最早的文献记录是在1988年,而对于从“政府信任”这一角度理解的政府公信力和政党公信力而言,时间则又要晚上一些(分别在2001年和2004年)。从国外的研究来看,虽然普遍认为国外对公信力的研究要更为成熟和丰富,甚至在最早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中就可以找到公信力与政府联系的最早证据。但对于公信力展开实证性的研究也不过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1964年美国针对公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美国公众信任美国联邦政府,而1995年同样的民调则显示只有1/4美国公众对美国联邦政府保持信任[8]。随后的短短的数十年时间中,出于对公信力研究多思辨和理论分析而少实证研究的反思和弥补,国外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政府公信力展开了大量调查和实验上的实证研究,并且形成了一些崭新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了话语权、e-政府建设、公众意见表达以及重大信息的透明程度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和作用,并与传统行政学研究所认为的“理所当然”的结论有所出入(例如扩大公众知情权的问题),这里所出现的争论,我们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认为孰是孰非,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讲,仅仅是形成了政府公信力研究领域中的一些争论,就已经是社会心理学所做出的贡献。

从国内的相关研究来看,在2000年,参照中国知网的数据,以“公信力”为精确主题的研究文献只有18篇,到了2014年已经上涨到了3792篇,仅“社会学和统计学”分类下就有454篇,显示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并且对于民间的“仇富”“仇官”心态、公众对政府的内隐态度等问题已经开展了相当程度上的深入研究,而对于民众对政府信任程度的研究也已推进到了实证层面,开始了一定意义上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在公信力的定量研究上前进了一大步。

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作为社会心理学崭新课题的公信力研究,在它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从社会心理学对公信力研究的介入来看,主要是弥补传统公信力研究实证上的不足,同时也是对民众政府信任内在心理活动的探讨与关注,从而在一开始社会心理学对公信力的关注就集中在了实证层面。这固然可以体现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的优势,却也为社会心理学对公信力研究缺乏理论构建与体系建设埋下了伏笔,从而使众多的研究难以纳入一个统和、整体的框架中,甚至是依附于行政学的理论而自封其中。其次,目前社会心理学对公信力的研究还处于调查公众外显态度的层面,即便是就这一层面而言,也缺乏统一有效可靠的态度调查量表,而对于内部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的实证研究尚处于基本空白的状态,在“心理学意义的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上关注明显不够。最后,就跨文化的研究而言,公信力的研究仍十分匮乏。

当前,公信力仍然还是社会心理学领域里的崭新课题,不仅仅是就研究的时间而言,更是就相应的理论建设、方法拓展和成果展现而言。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心理学领域内对公信力的研究不可能与其他领域完全相同,也决定了本领域内对公信力研究的独特价值和贡献,尤其是把公信力作为一种主观机制,深入到群体乃至个体层面,为其内在揭示和探索引导式的提升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就最一般意义而言,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党政机关公信力现状,了解影响党政公信力的因素,为提升党政机关的公信力水平提供有效建议,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数据参考。

从众心理理论范文篇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话语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处处彰显着彻底的大众属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评价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初衷就是通过理论研究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革命提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说话,致力于改变无产者被剥削的悲惨命运,最终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作为人民大众中的一员而说话,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而说话,在面对着人民大众说话。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这种密切联系,造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大众化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使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和运用,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是广大人民,贴近人民所想所需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然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非常深刻,论证严密透彻,因此许多都是鸿篇巨著,普通大众读起来会感觉晦涩难懂,困难重重。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上具有彻底的大众属性,但真正要被大众掌握,为大众服务却并不简单。那么如何将这么深奥的内容传达给人民大众呢?答案就是要更好地利用恰当的形式和方式来进行一定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很多,比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课堂教学,融入社会生活等。其中,语言文字表述的通俗、亲和、接地气、易理解是使人民群众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诸多方式之一,因而话语表述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艺术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深知马克思强调的“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为了充分施展人民群众的力量,使更多的群众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必不可少。相应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艺术方面,中国共产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没有明确提出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但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带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维,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民族的、通俗的、简练的、形象的语言形式表述出来。他在运动期间表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1]837用群众的、大众化的语言来表达才能更好地和人民大众沟通交流,更好地将深刻的思想用易懂、易接受的话语传达出来。的名篇《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成功地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内容进行提炼,并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展开民族性的诠释,普通大众都能理解。善于高度概括,他在论证军队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主张不放弃革命领导权时用了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2]547,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军队对于武装斗争和夺取革命领导权的密切联系和极端重要性;在面对党内部分同志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形势产生悲观情绪时,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说明当时看似小小的革命力量会逐渐转变成强大的态势,非常鼓舞人心;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比作“纸老虎”,形象地说明了反动派的脆弱,表明了必胜的信心。在批判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精神的行为时,也用了非常形象的话语,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批评凭主观臆断而不是实地调查和研究的盲目之风;借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来批判那些华而不实,只从主观上研究理论,而不注重调研事物与历史与现实与生活的联系,脱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作风。这些表述将深奥的理论变成通俗的话语,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拉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的距离。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领导人,他高瞻远瞩,思想深刻。但读过《邓小平文选》的人就能发现,他深刻的思想并没有通过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表达;相反地,他善于用朴实、简练的话语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深入人心,这便是话语大众化的魅力使然。他将多年研究累积的多个重大理论融为一体,用三十来字总结归纳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73简洁明了又通俗易懂的话语,化解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各种误解,解除了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捆绑,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邓小平还有许多接地气而蕴含丰富内容的表述家喻户晓,如用农家谚语“不管黑猫黄猫,捉得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用“摸着石头过河”表示从实践中寻找经验探索规律,努力做到实事求是;还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观点和表述不胜枚举,他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3]382在话语的使用上可谓炉火纯青,从他的讲话和文章中可以轻松地看出他博古通今的学识,话语中常常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同时在话语大众化方面也非常出色。他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象地表明了惩治腐败的决心,贪赃枉法的小腐小贪不放过,位高权重的腐败者也绝不姑息;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寻租等不法之举,要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形象地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中提到国际关系时,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样的朴实话语来表明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至于是否合适,只有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比喻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加强群众工作,使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他形象地比喻成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他还常常借用俗文俚语和古今诗文来表达一些政治性话语,使其更加生活化。这些话语形象生动,让群众有亲切感,听得懂,更愿意听。从以上共产党人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一个鲜明的语言特色就是口语化、接地气,语言生动鲜活、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运用各种大众化的话语形式传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大道至简,大义微言。‘大白话’最具原生态,是真正的‘普通话’,是一种为广大普通干部群众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话,然而‘大白话’不是白开水,它通俗而不庸俗、简约而不简单、凝练而不肤浅,更有群众味、更富群众情、更暖群众心,更能与普通群众找到‘共同语言’,拉近心理距离,搭建沟通的桥梁,产生认知共鸣和情感共振。”[4]

三、利用大众化的话语引导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品格。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中体现大众化是理所应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知识’和‘价值共识’,从而在普通民众心中落地生根”[5]10的实现方式。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上,的诸多表述也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大众化特色。“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表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马克思主义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也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他将理想信念比喻成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用以说明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性,如此形象生动的话语表述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6]16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依靠精英阶层的设计和强制的行政命令,必须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接地气,实现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知到它就在身边。“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6]165表明用多种途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像空气一样广泛传播。“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对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决定作用时,强调年轻人要抓住价值形成的重要时期,用朴素的比喻来谆谆教导:“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6]172,说明从青年时期开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用寻常的比喻教导北京大学的师生,培育和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过程的阶段性和艰巨性,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遇阻放弃。必须坚定信念,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循序渐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外在要求转变为内在自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用语上,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品质,用接地气的话语来表述和传达,营造出生活化的场景拉近了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更容易为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深刻体现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维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党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这一思维方法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文秀.纠正干部讲话“假大空长”陋习——话语风格的实践意义[N].学习时报,2014-01-20,(03).

[5]田旭明,陈延斌: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实践自觉[J],学术论坛,2015,(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从众心理特征范例(12篇)

    - 阅0

    从众心理特征范文篇1城市形象传播看似很复杂,其实,说简单一点就是城市管理者将自己愿意呈现的城市形象传递给社会公众的行为。这样说,似乎暗示着城市管理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

    从众心理分析范例(12篇)

    - 阅0

    从众心理分析范文篇1根据县财政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方案,按照《xx县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实施细则》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细则。一、总体目标在分.....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