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一、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概术

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其外延包括以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管理权力几经变革,经历了高度中央集权、扩大地方权限、加强统一领导和管理、权力下移与地方负责等几个阶段。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也经历了六次变革,由于它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形成,所以主要有高度集中、自我封闭、垂直领导等特点。虽然说在时代背景下它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就逐渐暴露出来,从而不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样对教育管理体制的缺点改革就势在必行。1999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程改革目标。我国各个地方主要采用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它真正的实质是以乡为主,由各级县、乡、村实施对基础教育的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体制也出现了弊端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试行)》,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进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三级课程的制度和模式就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了正式而明确的规定。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框架分为三个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现在我国各个地方主要采用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它真正的实质是以乡为主,由各级县、乡、村实施对基础教育的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体制也出现了弊端。现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是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和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隶属关系表现为: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与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同时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隶属同级政府,体现了一种从属制。这样就把前面的基础教育管理的体制优点结合了起来,抵消了不足之处。这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为:一是关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二是对政府在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作用进行了调整,提出了“省级统筹,以县为主”。三是经费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四是依法实施义务教育,树立责任意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管理缺乏自主管理权

我国在开初由于国家集权,实施的主要是垂直领导。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的事物几乎就全部都由政府决策,学校只是执行政府命令,是政府的附属物。后来虽然说经历了中央“放权”,对学校而言是建立一个政府的宏观管理,有利于去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但是政府和学校关系没有改变,仍然是直接的行政管理,从本质上看,仅仅是单纯的管理权限的变化,不过是换了一个管理机构而已。因此,学校拥有极其少的自主管理权,让学校的本质去为统治阶级服务,而不是从学生本身的身心健康出发,使学校成为了一个冷冰冰的为国家输送所需人才的机器制造厂。

2.学校的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的学校办学主体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国家和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参与度很小。由于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单一的国家和政府办学很难调动办学的积极性,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就面临严峻的考验。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可以调动全社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让学校教育扩大影响和减少国家的财政危机。

3.各个教育行政组织机构间的管理混乱、职责不清

科学合理分配各个教育行政组织机构间的职责是搞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在教育行政机构与学校的关系上,从我国建立起,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大多数都是直接干预学校的教学过程、学校管理过程的情况十分严重。导致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工作和任务繁冗复杂,该负有的职责落不到位导,这是没有理清职责而导致的问题。

三、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解决措施

1.改变管理观念,相应放权实现学校办学的自主化

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对基础教育管理观念进行改变。观念上的改变首先是要根据现实社会的需求,因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既源于社会需求也受社会制约,教育带有各个时代社会的特点和要求,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性质。其次,要创设基础教育的新目标,让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对于政府就需要对学校放相应的权力,由以前的直接管理和微观管理转为间接管理和宏观管理,除此之外,应该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激励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基础教育面向社会,扩大学校办学的自。

2.使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

要进一步拓展学校的投资渠道,实现投资和融资的改变,这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家应该积极鼓励地方学校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学校吸引社会上的企业和个人来投资。学校也应积极主动到社会上拉拢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局面。

3.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责,弄清各级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

从三级课程的例子来说,他们都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各自都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相应责任。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国家有相应的职责。虽然设计国家课程的主体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但是国家要落到实处,地方政府特别是学校也有相应的职责,同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也一样。所以不同部门有各自的承担责任,各自的侧重点也不同。(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晶晶:《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14.

[2]蒋友海:《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及未来改革趋向》,《现代教育管理》,2010.

[3]潘晓婷:《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沿革及其对改革的启示》,《教学与管理》,2011.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1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

[作者简介]曹新锋(1977-),男,陕西渭南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工资。(河北邢台054035)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28-0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与投入,高职院校自身规模不断扩大,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以国家教育改革的宏观指导为调控方向也在不断地进行自身的完善,逐步解决了快速膨胀的规模与办学能力之间形成的一些矛盾,但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水平仍然是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各省配套的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为标志,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始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调整转型。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又面临着不被社会认可和生源减少而竞争更加激烈的不利形势,这些机遇和挑战对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工作也要由“经验型”转变为“科学型”。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探寻高职院校的管理规律,推进科学管理,促进高职院校规范有序、和谐高效地运转,促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的本质内涵

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激励、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等资源,以期高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组织社会活动有序进行的过程,对应的英文为Administration或Regulation;狭义的管理是指为保证单位或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的活动,对应的英文是Manage或Run。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就是一个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具体实施并不断改进从而达到组织各项目标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含义: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总之,管理就是不断地决策和实施,在反复地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协调调动各种资源,指导和激励组织内部的人员共同努力,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科学化就是使管理工作符合客观规律,从而达到实事求是、规范高效的过程。“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管理科学化既包含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组织文化、发展愿景和长远目标,也有切实可行的具体计划、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还包括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以及及时有效的监控和反馈等。管理科学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时代性,组织目标及具体的实施计划和落实手段都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其次是系统性,每个组织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所有要实施的计划和反馈的问题都应纳入这个系统,在系统内进行统筹考虑、科学决策;再次是规范性,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工作程序都很明确,也很规范,不是临时动议、信马由缰的;最后是人性化,管理科学化真正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作用及其自身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能动性和创造性。总之,管理科学化是注重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是符合组织发展规律和管理规律要求的管理。

高职教育虽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别,但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因此,高职院校在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上都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在管理上自然也有特殊要求。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要求,把握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对高职院校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就是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的内涵所在。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就是指管理者对学校面临的所有问题进行统筹分析处理,提供和采用可操作计划、程序、方法和手段,实现对整个学校管理的系统分析、系统决策和系统控制,对学校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涵盖学校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管理的全过程,是学校管理思想体系形成以及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动态过程。

二、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的必要性

(一)基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历史的特殊性需要

一方面,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由中专升格而来,要么是继续沿用原中专的管理模式,要么是在照搬模仿普通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而没有结合自己本身教育特点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高职教育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迅猛增长,增长速度已远超软硬件建设的速度,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因此,必须推进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二)基于高职院校自身职能的特殊性需要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大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在其承担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上也有特殊性。在教学上,高职院校强调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实际的技术操作能力,采取的是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大量时间要么是在校内仿真实训,要么是在校外的企业中顶岗实习和生产实训,这都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适应这一要求进行科学管理。由于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更注重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高职教师一般在传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上处于劣势,而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改造和推广等服务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而这类研究又同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因此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也需要适应规律的科学管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或与社区联合等方式,在科研开发、技术应用、教育培训、咨询、信息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更加切合市场实际,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因此也需要科学化的管理。

(三)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特殊性需要

高职院校的教师既有来源于校内固定编制的专职教师,也有来源于企业一线不占学校人员编制指数的兼职教师,校内满足“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要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需要每年及时深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和行业发展现实,不断地更新技术,从而提高实践技能;从企业聘请的能工巧匠,平时需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而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一线指导。这种不同身份和不同阶段工作场所不断变化的情况使得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如果不能科学管理,就无法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四)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需要

国家对高校实行的录取体制和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以及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是那些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和整体素质较差的群体,而且大部分都来自于农村,在生活习惯、学习要求和自我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偏差和弱化,外界对大学的层次论和对高职不客观的评价又强化了他们本身可能就存在的自卑、失望和埋怨情绪,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必须科学管理才能做到和谐稳定。

(五)基于高职院校管理现状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上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和认可,时至今日高职教育已占据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兴起时间不长,近年来又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因此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具体的高职院校管理层面都还缺乏对高职院校内在发展规律的深入探讨和全面认识,高职院校的宏观管理和内部管理都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宏观上讲,国家缺乏对高职院校的专门管理体制,在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其他日常管理制度上都等同于普通高校管理,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方面,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忽视高职院校的特殊性,普遍存在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而忽视实践教学管理和外出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重视学校内部正式职工的管理而忽视外聘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重视后勤经营指标的实现而忽视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等问题。另外,在学校内部部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观念不强,工作标准认识不清楚,沟通衔接不好,也影响着高职院校的管理效率。因此,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无论是从学校整体还是管理者个体来看,都需要管理科学化。

三、高职院校管理科学化的实现途径

(一)在转变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管理理念

要实现管理科学化,高职院校就要在高职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模式的转变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新形势:一是由被动维持型管理向主动创新型管理转变,被动维持型管理就是仅仅局限于日常事务和常规程序的消极管理,主动创新型管理就是主动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强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强调管理的前瞻性、全局性和科学性;二是由传统的封闭式静态化管理向开放式动态化管理转变,传统的封闭式静态化管理主要是和普通高校一样的内部常规化管理,而开放式动态化管理就是要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点所构建的管理;三是由刚性管理为主向柔性化管理为主转变,刚性管理片面强调规章制度,讲求人的无条件服从,而柔性化管理则以人为本、以德服人,让教师主动自觉地服从。

管理理念的创新包括整个学校的管理要树立起以人为本、以制度为基础、以文化为根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教师管理要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的理念,树立起以投资效率和产权概念为基础的管理理念;教学管理要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过程管理、持续提高培养质量为理念;学生管理要以学生为本、变管理为服务、先成人后成才为理念;科研管理要以突出高职特色为根本,以提高产业服务能力和科研水平为理念;后勤管理要以学生和教学为核心,以服务至上、兼顾效益为理念。

(二)在分析高职办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符合高职办学需要的组织结构

高职教育是面向市场以工学结合为教学方式、以就业为导向的开放式办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管理必须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也不能简单地移植普通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对于与企业和市场紧密联系的高职院校来说,必须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符合高职办学需要的全新组织结构。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和趋势下,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组织结构的再造不仅需要提高内部组织结构和所需功能之间的契合程度,而且要构造高职院校与外部各个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在高职院校组织结构的再造过程中,既要基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发展战略对高职院校组织结构及其功能进行探索,还要依据校企合作的现实情况对学校生存发展环境的变化进行探索,以便建立起真正契合高职特点的组织结构。在具体的管理结构构建中,高职院校要充分体现市场的需要,建立企业、市场和社会相关人士参与的学校董事会,营造并落实民主管理机制,在公众监督之下行使管理权限。

(三)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并优化保障高效运转的学校运行规则

高职院校的内部运转和外部合作交往要求必须设计并实施一套有效的运行规则和机制,以制度创新为手段激活组织功能。符合组织目标并且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一个学校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组织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在体现公平原则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保障制度体系,使任何事情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在制度创新和制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和求职的需要,要遵照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指导方针,做到各项工作数量化、标准化和精细化。例如,可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避免党政两条线的基础上做到信息沟通、协调一致;实行专项工作统筹制,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和统筹协调地解决问题;实行系部二级管理制,在招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加强系部的危机意识和管理责任意识;实行同一管理岗位二人制,即每个管理岗位有两个人承担管理责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出差、培训或个人事务等临时离岗造成的管理缺位;建立真正可上可下的岗位聘任制及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在加大管理竞争意识的同时完善管理岗位责任体系,从而保证学校的有效运转。

(四)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提高思想认识和管理能力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管理岗位人员要么是从专职教师转岗调任而来,要么是刚毕业的普通大学毕业生,都没有进行过管理学的教育和培训,也没有管理经历和经验;另一方面,即使是管理岗位之间的轮换,也缺乏对新岗位的管理经验,因此必须通过系统的培训才能使其胜任新岗位的工作要求。同时,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与绩效评估、激励等手段结合运用,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和整个管理队伍的能力,增强活力,提高工作效能。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将学校的战略目标、发展形势、规章制度、运行机制、重大决策和管理要求等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全院教职工,尤其是处于管理岗位的人员,这样可使管理层和执行层统一思想,了解管理目标,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其次,对教职工特别是管理层要常抓不懈地进行政策宣传、形势教育和管理规范的培训,对学校全局的了解可以有效地激励管理者主动思考、提高工作绩效。最后,要对管理者进行本岗位的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可以加速本岗位的适应速度,为早日顺利高效地进行岗位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

关键词:教育云存储;聚类分析;副本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34-03

一、引言

提供快速、高效的教育资源服务一直是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追求的目标。早在2010年7月,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而在当今21世纪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资源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进而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我国教育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以多样化的形式发展,但随之而来教育资源的数据量也会以几何级数增长,导致教育资源服务面临着海量数据管理困难、数据存储成本高、响应速度慢等难题。而随着云计算的出现,其提供的云存储是一个易于扩展的、虚拟化的存储资源池,可以向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存储,使国内外有关教育存储的学者将研究的视角转移到云存储领域当中。但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把云计算技术移植到教育领域中,忽略了教育资源本身具有的特性,如强交互性、多态性、个性化等特点,而现有云计算提供通用的存储机制难以满足这些教育特殊性的需求。因此,如何结合教育资源自身的特点对云存储的存储机制进行优化则成为现代教育资源服务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尝试从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基于模糊c均值的聚类算法,建构相应的教育云存储的副本管理策略,以此来优化云存储的存储机制,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服务效率与质量。

二、相关研究

1.云环境下的副本管理策略研究

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不仅给资源管理与调度带来了挑战,对副本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副本管理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海量数据处理平台的性能,也能有效地保障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数据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为了提升云存储系统的效率与性能,许多学者都在关注副本机制的研究。YIJIEWANG等[1]对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副本技术提出了间接副本算法,可以减少副本重复存储和存储开销,使存储系统的持久性和安全性提高。MohamedY.Eltabkh[2]等针对Hadoop缺少对同一组节点协同定位相关数据的能力,提出了CoHadoop的数据放置策略。魏青松[3]等提出了一种旨在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的效益,同时提高云存储性能和负载平衡的CDRM模型。许信等[4]提出了一种面向可靠性副本管理策略,该策略将副本放置的过程分为副本初次放置与自适应放置,在初次放置时主要考虑节点的存储剩余空间、当前QoS负载Load、失效次数、历史访问次数等参数,从而得到副本放置倾向度,然后选择倾向度最高的节点进行放置。熊润群等[5]提出了基于QoS偏好感知的副本选择策略,该策略使用了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副本选择的三维QoS模型,并使用模糊综合法对节点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到具有最高QoS满意度的副本节点,来为各类个体服务质量敏感的用户提供合理的副本策略。可以看出,许多学者提出的云存储优化机制,通常都使用了副本技术。副本技术是云存储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研究对数据副本进行合理的管理,可以改进客户访问数据的性能,加快各种服务的反应时间,同时还可以平衡系统的负载。但以上提出的存储优化方案缺少领域的针对性,目前结合教育资源特性来优化云存储的研究还比较少,也缺乏相关的实践验证。

2.数据访问模式的研究

随着资源越来越数字化与网络化,使资源的数据访问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开始关注资源数据访问特性来提高资源服务质量,包括资源的重用性、相似性、聚集性、生存性等特性。Francisco等[6]对校园的移动无线用户聚集现象进行了统计,经过分析发现对于无线接入来说13%的网站占据了70%的访问量,而且当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用户更有可能查询相同数据,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环境具有查询和信息的空间聚集性。HUANGLan等[7]基于Hadoop框架从web日志数据中提取用户信息,进而分析用户的访问行为,这是云存储中考虑用户访问模式的一个重要研究。吴俊杰[8]等对数据访问的重用性、相似性与亲和性这三种特性进行分析与优化,并基于这三种特性提出一种层次存储的访问分析与优化方法,这是考虑解决存储墙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李梦源[9]等从用户体验质量的角度,分析云环境下用户访问服务的行为,利用其访问服务的偏好性,提出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服务选择策略,在保证较高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云服务的质量。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数据访问模式很少有结合云存储技术进行研究的,即使有,也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一个提高云存储效率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海量资源优化、功能服务的研究重点是满足通用性需求,但目前满足教育领域资源云服务需要的研究比较少见,而结合教育资源数据访问模式研究云存储优化策略更是少见。为此,探究如何结合教育资源自身的特点对云存储的存储机制进行优化则成为现代教育资源服务技术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三、基于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的云存储优化策略的设计

本文提出的基于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的云存储优化策略的设计主要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先要对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进行优化;第二个步骤是对教育资源副本管理策略进行优化。其中,对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的优化结果是副本管理策略优化的基础,其存储优化的框架如图1所示。

1.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优化策略的设计

教育资源的数据访问模式与一般的科学计算的数据访问模式有所不同,它属于多属性的访问模式,因为每个教育资源都有与之对应的元数据记录,该元数据在用户创建文件上传时,就描述了对应文件的属性,而每个属性都可以作为数据访问的一个特性。通过分析教育数据访问特性,发现影响数据访问较大的特性有:一是数据的访问量(聚集性);二是数据访问的生存周期(生存性)。为了体现教育用户对教育资源需求是多方面的,利用模糊聚类技术对用户的数据访问进行聚类,就可以很好地体现用户需求多兴趣大的特点,在进行聚类分析的时候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聚类结果。本文通过采用基于模糊c均值的聚类算法对这两个访问特性进行分析与优化设计,并依据该优化策略结合副本管理策略来对云存储机制进行优化。其基于模糊c均值的聚类算法对数据访问特性优化算法的设计如下:

(1)根据相应的教育资源标准分类法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如本文采用中图法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

(2)分析和统计资源数据访问量和访问的生存周期,结合教育资源的分类,生成用户数据访问向量表,如表1所示。由此得到资源分类的向量:Ui=(Wi1,Wi2,…,Wik,…Win),其中,Wik表示用户Ui对某种资源第K类的需求强度,n表示某种资源的类别总数,且■nk=1Wik=1,其需求强度Wik=Wv×V+Wt×T,Wv代表第K类资源的用户数据访问量的权重,V代表第K类资源的用户数据访问次数,Wt代表第K类资源的用户数据访问的生存周期的权重,T代表第K类资源的用户数据访问生存周期。

(3)相似用户的聚类计算,使用模糊c均值算法(FCM)对相似用户进行计算,输入参数为:聚类数目c和用户数据访问向量表。其输出结果:用户在各聚类中的隶属度和各聚类的聚类中心,从而可以获得各资源类别的热度文件。

通过以上算法设计,就可以对数据访问特性进行优化,从而为下面云存储副本管理策略优化提供优化条件的依据。

2.云存储副本管理策略优化的设计

根据上述数据访问特性优化获得各资源类别的热度文件,结合引入副本池对云存储副本管理策略进行优化。引入副本池,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访问热点文件的传输质量。本文的副本管理策略设计主要是由副本创建策略和空间替换策略组成。副本创建策略主要是为了保证副本池中存在用户访问的热度文件副本,而空间替换策略主要是为了新到的副本创建请求提供存储空间。其算法设计流程如下:

(1)定义副本池的更新周期和副本池热度文件的生命周期。更新周期的赋值主要通过判断新的热度文件是否达到一定量来衡量。

(2)判断是否达到副本池的更新周期,若不达到,则跳至(5);若达到,则根据前面数据访问特性优化得到的用户向量值,将本次更新周期的副本池的各类热度文件与上一次更新周期的各类热度文件做比较,选择出新的热度文件加入副本池的文件,并将这些文件设为文件集N。

(3)判断副本池中副本存储空间文件集N的存储空间大小,设副本池的可用空间大小为SE,文件集N所需的存储空间大小为SN。若没有,则跳至(4),若有,循环文件集N中的每一个热度文件,获取每一个请求创建副本的热度文件,选择相应的资源类别的服务节点Si,然后通过副本定位服务,找到该文件的存储位置,然后通过空间替换策略,在副本池中创建该热度文件副本。

(4)选择一个最长时间没有副本更新的节点,采用LRU的方法删除该节点中旧的副本,并更新副本池中可用存储空间的大小SE。如果SE

(5)判断服务器资源的使用情况,对服务器处于低能耗的时间内,执行该步骤:对已达到生命周期的热度文件进行删除,以释放副本池的存储空间,并返回副本池,可用存储空间大小为SE。

通过以上优化设计,可有效云存储的各类资源节点得到充分利用,优化云存储的服务调度。

四、结束语

教育云存储机制的优化是教育公共资源高度共享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本文尝试从教育资源数据访问特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基于模糊c均值的聚类算法,建构相应的教育云存储的副本管理策略,以此来优化云存储的存储机制。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数据存储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的服务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YIJIEWANG,SIJUNLI.ResearchandPerformanceEvaluationofDataReplicationTechnologyinDistributedStorageSystems.In2006ComputersandMathematicswithApplications,pages1625-1632,2006.

[2]GiuseppeDeCandia,DenizHastorun,MadanJampani,GunavardhanKakulapati,AvinashLakshman,AlexPilchin,PeterVosshall,WernerVogels.SwaminathanSvasubramanian.Dynamo:Amazon’sHighlyAvailableKey-valueStore[C].SOSP’07,October14-17,2007.

[3]QingsongWei,BharadwajVeeravalli,BozhaoGong,etc.CDRM:ACost-effectiveDynamicReplicationManagementSchemeforCloudStorageCluster[C].2010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lusterComputing.

[4]许信.云存储系统服务质量控制与可靠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1.

[5]熊润群,罗军舟,宋爱波,金嘉晖.云计算环境下QoS偏好感知的副本选择策略[J].通信学报,2011(7):32,93-102.

[6]FranciscoChinchilla,MarkLindsey,MariaPapadopouli.AnalysisofWirelessInformationLocalityandAssociationPatternsinaCampus.InIEEE,2004.

[7]HUANGLan,WANGXiao-wei,ZHAIYan-dong,YANGBin.ExtractionofUserProfileBasedontheHadoopFramework.InIEEE,2009.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可视化计算

DOIDOI:10.11907/rjdk.161573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900850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Y245)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杨悟道(1982-),男,云南昆明人,硕士,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可视化计算与人工智能;吴烨(1977-),男,云南昭通人,博士,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管理。本文通讯作者为吴烨。

0引言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通向国家高等教育的金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高等学校民族预科管理工作变得繁琐和复杂[1]。为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满足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业评价与测评需要,基于可视化计算融合社交网络平台,设计并开发了适合预科教育的综合管理评价系统。

1系统概述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特点,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1]。传统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仅仅只是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对日常行为的跟踪和痕迹管理没有明确记录,适应民族学生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处于空白状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平台能够跨地域、跨时间和空间被普通用户快速接受。进校后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使用率达到96%,民族预科学生管理迫切需要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基于此,采用灵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化管理方式,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中心,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设计和开发一套适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特点的智能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设计项目组成员在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对27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到民族学生学籍管理、考勤管理、选课管理、课程表管理、成绩登陆查询、考试管理等模块的现状分析以及期望意见。针对可视化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设计人员提出几个思考问题:①如何将信息化解决方案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深度融合;②如何提高融合信度;③如何提高基于移动社交网络快速扩散信息传播速度;④如何通过本平台对痕迹行为跟踪,从而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可视化渲染。以上4点也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难点。作为综合评价系统,不仅是信息记录和反馈,更重要的是自动化分析和评价,从而为管理者建立合理和健全的管理评价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自动化评价机制要有相应的技术作支撑。系统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系统架构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可视化技术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2]。可视化技术在大数据时代,将以往一堆枯燥乏味的数据变得生灵活现,让数据变得不仅有意义,还让其变得直观、易懂,达到个性化特点[3]。本课题在可视化计算方面,将从语义网入手建立本体语义规则,运用教育技术领域概念图[7]等技术开发数据可视化图解对象。软件系统采用JavaWeb框架引擎开发,斯坦福大学开发的本体建模工具Protégé用于生成自动推理机引擎,利用惠普实验室的JenaAPI包构建语义本体语义解析语义规则库,可视化表示层采用MIT媒体实验室开发包processing2.2.1。

2.1系统开发步骤

系统开发分两阶段:①软件系统研发阶段;②试运行进行系统测试。

软件需求分析是科研项目的重要环节,课题的最终实现是以软件系统实施到预科教育教学管理当中,科研成果最终是服务于少数民族广大师生。软件系统研发的成功因素高度依赖于软件需求分析报告,整个系统研发均采用瀑布模型,见图2。

2.2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见图3。

5系统功能

系统优化了教育教学资源,使相关使用人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实现数据可视化过程中视觉表征语义符号能够通过自动推理机引擎进行解析和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使用本体语义规则,符合语义的表达从而提高其相似度。

(1)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特点,认真履行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要求,建立符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特点的教育教学综合管理评价体系。

(2)综合评价体系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符合现代教学系统理论,评价系统力求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积极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行为习惯,为开发学生行为痕迹管理提供依据[7]。

(3)综合评价体系需要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交互,从而建立人际交互关系。社交网络利用可视化技术分析个人、群体和社会[8]。

6系统测试

系统性能评估[9]数据分析见表2。

7结语

本系统运用智能化来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对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利用系统的痕迹管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追踪取证形成综合性评价管理,从而提高预科基地教学及学生管理水平。使用该系统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辅导员能第一时间快速了解学生情况,学生能快速地与学校进行互动。下一步工作是加大学生痕迹管理可信度,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陈炜,高云鹏,杜鹏,等.民族预科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4(3):116120.

[2]赵慧臣.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J].开放教育研究,2010,16(5):5158.

[3]荣荣,杨现民,陈耀华,等.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3):3037.

[4]曾振柄,陈良育,张骏,等.基于AJAX和自动推理技术构建交互式数学Web服务[J].计算机应用,2007,27(9):22392241.

[5]杜小勇,李曼,王珊.本体学习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06,17(9):18371845.

[6]陈国青,阮达.可转移信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顾倩颐.基于在线学习行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智能挖掘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15,14(12):1214.

[8]吴信东,李亚东,胡东辉.社交网络取证初探[J].软件学报,2014,25(12):28772892.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性;浓缩理论;教学设计;针对性教学

Abstract:AsthedevelopmentofChinaeconomy,thehighvocationaleducationplaysabigroleinhigheducationarea.Managementisaquitenewsubjectwhichroutedbacktoancientwestcountry,theknowledgemayhelppeopleachievehigheffectiveoperationforcompanythatbringshighdemandofadministrativepersonnelforcooperation.Highvocationaleducationcommittedtobuildcreativeeducationmethodtotrainstudents,makingthemtoobtainhighapplicationability.

Keywords:highvocationaleducation;practicalness;keytheory;teachingdesign

一、定位高职教育

1、高职教育所处的教育等级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热,受到众多高考考生的追捧。分析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目前社会对中间型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所谓中间型人才就是介于研究型人才与直接操作人员之间的技术型人才,这一类人才主要是从事生产、经营以及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如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从事客房卫生的管理服务工作,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具备职业技能和一定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受欢迎的原因是其学习年限短于普通的本科教育。近几年的就业情况表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并不比高职院校具备更多的优势,所以一些成绩无法达到重点本科要求的学生宁愿选择高职院校,毕竟社会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量是远远比不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一般是2到3年的学习或是2加1式的教学安排,这样更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更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

2、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一些偏见,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无法与本科教育相比,而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并且相对较大比例的学生会选择接受高职院校接受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我国的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录取分数相对不高,知识基础薄弱和学习热情不强,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但他们却具备一些个性、艺术特长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和方案显得格外重要。

3、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并提高就业率

只有明确教学的目的才能更加准确的制定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人才。将实践教育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贯穿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结合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使理论服务于实践,知识奠定技术应用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方法

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后,明确了高职教育是区别于本科教育的,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特征和学生的就业方向来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等职业管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根本上来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效率。管理类学科因其实关乎于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所以在高职教育中应该更多的注重其实践性,为了更好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优秀的高职人才,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高职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做出以下探索性的方法研究:

1、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中教学效果的优劣。管理类课程的特点是要从企业的现实角度出发来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管理知识,所以针对企业管理过程的实际性和管理知识的抽象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将传统的教学设计做出一定的调整,调整和改革的过程要注意围绕管理科学的应用性来展开。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篇6

办学特色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目标能否实现,特色是高职的生命。走一条有别于学科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办有特色的专业,培养有特色的学生,是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这一理念,要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目标定位更加具体化和特色化,要面对酒店、餐饮业人才需求变化,牢牢把握“变”的精髓,紧紧盯住市场的需求并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人才质量等方面得以具体体现。

1.1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突出应用性,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缺乏酒店管理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学生就无法在工作岗位上立足。

1.2强调由服务层向管理层的联结、渗透能力。从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来看,不仅要掌握餐饮、客房各项服务的基本特点、基本服务程序,而且要具备价格管理、设备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知识;从技能要求上来看,不仅仅停留于一般的服务技艺与技能的掌握,而是在掌握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公关能力、组织能力、成本核算能力、酒店产品推销能力、服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能力等。最终的落脚点要放在服务层面与管理层面的联结点上。

1.3在掌握初级服务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技能训练的层次。高职人才处于社会人才中的较高层次,而他们活动的领域更贴近实践,又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因而教育类型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其服务技能按照有关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应定位于中、高级服务员的技能水平。特别是随着酒店管理越来越多的使用现代化手段,酒店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技手段已广泛运用于酒店服务和管理的各项业务中,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专业技能必须加以强化。

1.4强调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性。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不仅仅是一般的“侍应者”,而是兼策划、培训、营销、管理等多种职能。他们既要掌握一般酒店服务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了解宗教、建筑、卫生、营养、餐饮业发展的历史、各地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要进行充分的见习和演习,以便形成实际的业务能力,并对酒店业务和服务的深刻理解。

1.5适当注重理论知识层次的深入性。高职教育毕竟是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不能将其定位于一般的中等教育层次。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在一定程度上掌握酒店业的发展趋势、中西方酒店管理比较、酒店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酒店管理经济学、酒店财务与收入控制、酒店星级质量标准等较为深入的理论知识。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要求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院校相同,专业水平一致,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的目的无非是使学生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便使学生能在今后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潜能。

2.1以管理为主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经营管理的能力,尤其注重酒店管理能力培养。酒店管理的主干学科是管理学,但又区别于普通管理类专业。因此,开设现代酒店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餐饮管理、酒店会计等课程,使专业管理与管理学科有机地结合,熟悉酒店各部门、各环节管理方法模式,既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2以技能为本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教育目标中要求学生既要拥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注重管理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突出高职自身特色。按照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新的课程体系完全是动态的。这里说的动态是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其一,针对人才市场变化的要求,课程体系结构中相关的部分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其二,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课程体系的总体结构可以被“解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教学,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按不同的功能可以分三个模块:(1)基础模块。除大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外,主要包括经济法与酒店管理法规、酒店心理学、酒店概论、酒店文化学等;(2)扩展模块。主要包括餐饮管理、客房管理、酒店管理、酒店服务技能等;(3)专题模块。主要包括菜点与酒水、食品营养与卫生等。

3、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对策

3.1在方案的实施中产生的第一个问题是教学内容。酒店管理专业教材版本虽然不少,但是缺实用性教材。这就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智能点为基准,来选取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发和编写出反映现代科技成就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是先决条件。

3.2教学方法。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物教学、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开列课外阅读书目、社会调查等方式,启发他们进行思考,从而彻底摆脱“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应变能力。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篇7

关键词:人本理念;小学教育;管理模式

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将人本理念作为基础,对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个性差异的培养十分有利。相比于传统刻板、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人本教育着眼关注于对学生长远发展,旨在建立“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及激励人”为宗旨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够将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师、学生个体潜能集中起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一、存在于传统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中的弊端

1.忽略学生乃至教育管理者个性化培养

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过分强调标准化的教学要求、教学规范,以其作为约束教育管理者、学生的条件。尽管教师的主要责任为传道、授业、解惑,但同时也要注意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来培养,过分的约束与规范只会让学生循规蹈矩,缺乏创新、个性的发挥。同时,教育管理者也仅会利用现有的教育标准来从事日常教学工作,缺乏教学、管理特色。

2.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学生全面素质发展

传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过分的背负分数的负担,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自身能力的唯一标准。然而,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应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不能过分强调智育,突出教育的全面性作用。

3.影响教育管理者的全面发展

在如今教育普及,招生规模不断增大趋势的影响下,教师资源相对短缺,单独教育显示出了些许困难,越来越多呈现的是教师“大众化”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回归到传统的教书匠地位中,无精力与时间投入在每个学生上,对于学生知识领会程度及学习效果缺乏把握。

二、人本理念为基础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精神文化水平层面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急需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彻底摒弃传统的不合理教育管理模式。正是因为人们开始关注情感、信任、沟通、理解与自身价值,人本教育管理模式才发展壮大起来。

第一,发展具有特色素质的人才,关注学生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才是智慧、知识及创造、管理才能迸发的主体,如何有针对性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色素质十分重要。创造性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需要从根本性转变教育管理者的理念,更多的关注学生长远发展,在这一点上,主要是强调教育管理者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尽可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了解自身优势并裨补阙漏。

第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教育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学生创造性、个体性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做基础。现代社会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迫切追求个体性、主体性的发挥,希望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与尊严。而校方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中,应该为之构建具有亲和力、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及优势,发现自身人格魅力所在,增强自信心,这对于其在学习中发挥创造性十分有利。另外,良好文化氛围的构建能够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个体之一,其管理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教育的进步。因此学校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集体协作精神、凝聚力,而且十分有利于其潜在能力的发掘。针对这一方面工作,教师应不断进行新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探索,以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一味批判,以标准答案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下,学生、教师的共同努力便会极大的推动教育事业的前进。

三、如何构建以人本理念为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

1.量化教育管理者激励管理机制

如今,大多数的学校按照规定的考核评定指标来衡量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质量,这样做虽然看似公正,以既定的科学依据为衡量标准,但却会在某种程度上损伤教师工作积极性。这是因为数据在某些情况下仅为工作量的片面反映,而教师学生为工作对象,数据缺乏情感基础与人性化特征,无法衡量教师工作的全面性。而若以人本理念作为基础,加强激励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则相对合情合理。

2.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作为教育管理的基本主体,教师队伍素质的加强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学校应该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定期培训,为其提供与外校、外界交流的机会,提升专业素质、丰富认识。教师应将学生视为己出,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强调人性化教育管理。

3.加强学校文化气氛的构建

人本理念基础上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着重强调以学生为本,通过人文机制鼓励、引导学生,加强管理。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中走出来,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新内容,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以实际取得的教育成果为分析目标,主动反思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培养。要为学生构建敢想、敢说的交流分为,热情鼓励并给与一定的肯定,同时适当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保护与珍惜学生的创造性和特殊性;要宽容对待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误区及对学习内容理解的偏差,并与家长一同为创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气氛而努力。

4.将人本理念贯彻于学生工作、课堂教学中

作为小学生,主要特点是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尚不定型,各方面素质处于发展潜在期,具有十分大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不能够一味被动接受,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埋没自身个体性,要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教育管理者对其教育管理时,应该关注其身心发展健康度,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同时着力发掘其潜能。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学会理解、感受信息、知识的能力,并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善于思辨的主动性,给与学生自主交流的空间,鼓励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生活、学习全面发展。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篇8

一、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的定位

“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加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心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受教育者所应具有的品质,即培养目标。

1.对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我国曾存在几种观点:一是“校长”说,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教育管理方向应培养具有科学管理能力的校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要使教育硕士学员“将来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或校长,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创造性,培养创新人才”。二是“教育家”说,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教育家。如,有人认为,为迎接21世纪社会科技发展的挑战,应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目的定位为培养教育家,教育硕士应当成为教育家的摇篮。三是“临床专家型管理人员”说,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临床专家型’教师和管理人员。四是“高层次管理人才”说,主张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2.在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之初,在教育资源紧张,基础教育中又有大批的现任校长急需培训提高的背景下,“校长说”是合理的。但随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迅速发展和培训现任校长任务的结束,这种观点就显然不合时宜了;关于“教育家”说,笔者认为教育家可分为两类:教育理论家(或称教育学家)和教育实践家。若把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教育家,显然不可能是教育理论家,而只能是教育实践家。

3.笔者比较赞同“临床专家型管理人员”说。它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临床专家型’教师和管理人员。它对学科教学方面的论述比较具体。但对管理人员的具体“临床”特征还未涉及。我们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管理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教育管理实际工作者,侧重教育管理之“术”,即教育管理者的个人实践能力。在外延上,建议使用“管理者”的概念,这样外延更广,可以涵盖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或总务主任等职务;在教育管理现实中我们常常看见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原因何在?我们认为:真正对一个专业人员的实践起关键性作用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由理论知识转化来的实践智慧。“高分低能”的实践者所学习的理论仅仅停留在所倡导的理论的水平上,而没有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智慧;理论水平不高的实际工作者具备的实践智慧,在工作中起重要作用。作为职业性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学位应当培养专业化的教育管理者,应当使受教育的教育管理者具备较高的教育管理个人实践智慧,最终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育管理者,即培养教育管理专家。

二、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对于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国家制定了参考性的设置方案,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基本都是以这个参考性方案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特点来进行课程设置的。通过分析国内几所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我们发现总体上不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不同规格的专家型教育管理者。具体表现在:

1.课程设置未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学位虽然处于同一学位层次,但是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论文要求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还未摆脱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框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框架设置还是以学科为依据,而未以职业为依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专业化特色不明显。

2.结构失衡

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学位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比重过大,选修课的比重太小,学员的选择余地不多,不利于学员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和现有的基础形成自己的岗位核心素质、发展自己的个性。

3.结构的职能不清晰

各培养单位对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功能的认识比较含混。课程结构的职能不清晰,体系比较混乱。有的将本该属于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列入了专业必修课程,有的又把本属于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列入学位课程,还有的把本该属于选修的课程列入了学位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

此外,在课程设置中,缺少学科交叉和学科交融的课程。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中缺少理论与实践沟通的课程和有关教育管理人员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方面的课程。

三、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

1.明确课程目标,强调实践智慧的发展

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素质结构,人才素质结构决定课程体系。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它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者”。因此,教育硕士课程的设置必需反映这一特点,围绕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这一特点来进行课程设置。翻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不难发现,很多课程都提出了提高学员的某门学科的理论水平和培养运用该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实践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双重课程目标。但由于这些知识大部分是在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下习得的,没有经过实践,缺乏必要的情境知识、判断力知识的支持,学员很难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所以,实践智慧才是课程的首要的根本目标。

2.变革课程体系,构建学员合理的知识结构

(1)理清三类课程的功能,明确学位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价值取向。我们强调把实践智慧作为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核心,并不是要完全否认学问知识的价值。学问知识是实践智慧的重要来源,离开教育管理学问知识,实践智慧将成无源之水。不仅如此,即使是对原有实践经验反思和实践智慧的改造,也需要理论知识作为框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提高教育硕士对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的需求还很迫切。

①学位课程应当体现学科课程的基础性,即公共性的价值取向。应考虑教育管理者共同的素质。

②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应当体现管理职业教育的特色,是所有学员都必需学习的教育管理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应强调专业性。

③选修课程应当为教育管理者获取岗位核心技能和提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服务,应体现方向性和研究取向,如学校经营与战略规划、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管理史、教育法学、课程论、教育社会学、国外中小学教育等课程。

(2)考虑层次差别,增设限选模块课程,加强个性化培养。课程体系既要考虑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公共素质,又要考虑层次差别,加强个性化培养。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者都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因而在素质结构上应当有相同的部分;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的岗位核心素质,因此又需要考虑差别,加强个性化培养。

(3)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中,增加跨学科的课程,促进学科交叉,提高综合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科交叉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跨学科研究能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更为重要的是,开设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课程,能将专业教育的专门化和综合化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提高综合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合学科优势,体现培养特色

如何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体现培养特色,创造品牌是培养单位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应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资源,将具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力量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培养特色。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篇9

何谓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究竟是什么?要想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我们必须追本溯源,了解校本管理这一概念的源起。20世纪6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一些教育工作者对集权式的学校管理模式提出批评,并要求在每个学校设立董事会,以期建立一个以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社区或教育局、校长、家长、社区人员、教师与学生等多类人员共同合作的学校管理模式。经过几年的大辩论,南澳大利亚州和首都直辖区先后于1972年和1976年建立起新的学校管理体制:每个学校设立董事会;董事会由校长、社区成员、教师代表、家长和市民联谊会代表及学生(在中学)组成;董事会有权决定学校的教育政策和经费开支、评估校舍设备和仪器的需求情况,实施学校改良方略等等。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在学校管理上重建教育制度,主张成立地方学校理事会,实施以学校为基点的学校管理模式(即校本管理)。校本管理是以研究学校实际和以学校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的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它强调发挥学校基层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积极作用,强调学区、校方高层行政人员与社区、家长、学生共同决策,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改革报告,揭开了美国重建教育运动的序幕。到1999年,全美已有33个州的数千个学区在实验某种形式的校本管理。1987年10月,新西兰发表了著名的皮科特报告,也掀起了重建学校系统的改革运动,其中一个主要措施就是下放财政权力,加强学校的地方化管理与控制,由学校董事会负责制定学校的目标和政策。

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促进了英国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该法案通过创设直接拨款学校和地方学校管理推行校本管理。

在90年代初,加拿大阿尔波特省的埃德蒙顿公立学校学区开始实验以校本决策为核心的校本管理,把学校管理权力下放到学校层面,家长、社区和企业参与学校的决策。90年代以后,校本管理逐渐从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到其它国家和地区。我国的香港地区于1991年4月颁布了“学校管理改革”的政策,并于1992年开始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正式实施校本管理的改革实验。

由此可见,校本管理将教育的权力与责任转移到学校层面,并由一个相关人员参与的法人团体来负责实施,从而使学校能够合理地分配和运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理清了校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后,给校本管理下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就简单多了: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那么校本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呢?即定义中所强调的权力下移。因为,校本就是学校本位,学校相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是管理主体,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而不是原来的情况下学校的各项事务都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与干预下,缺乏自。这就需要对学校而言属于上级单位的教育行政部门让出管理权,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拥有更多的自,从而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决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国外教育行政当局下放给学校的权力一般有:财政预算权、人事安排权、课程设置权和奖惩权等。学校在拥有这些权力的基础上,可以认真分析、甄别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时发现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然后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其加以处理解决。学校改变了职能,由原来的执行机构变成了决策机构,享有了更多的权力,同时也必须为权力的使用及其结果承担更多的责任。

校本管理的特征有哪些?

校本管理兴起于20世纪中后叶,其哲学基础是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以边缘化、分权化、多样化为中心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这决定了它与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时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教育管理理念有本质上的差异,并通过截然不同的具体特征表现出来。

特征一:从外控到内发

传统的外控式教育管理追求教育需求目标一元化,追求数量的发展,认为理性的行政管理科层结构和集权化是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学校只是一个执行系统,学校所要做的就是按照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行事。应该说,这种管理办法对公共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教育规模的扩充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推动了了学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但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学校缺乏自和应变能力,不能根据社会和自身的需要灵活地制定发展政策和策略。

校本管理能改变这种局面,权力来源的转移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作为上下级关系的个体,在以往的管理办法中,学校是进行教育活动的关键所在却缺乏自力,教育行政部门不直接进行教育活动却拥有涵盖方方面面的权力。而在校本管理的前提下,教育行政部门改变了传统的对学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的方法,转而通过立法、拨款、中介组织、政策引导、督导、信息服务等各种间接手段对学校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政府目标的实现和学校公正、合理地运用得到的权力,真正的办学权力在学校自身,学校通过自身的权力来组织教学活动,培养人才,与外部社会发生有机联系。管理的权力来源发生了改变,从教育行政部门的外控式变为学校的内发式。

特征二:参与式管理

校本管理的理论基础由很多简单明确的论点作支撑,其中有很重要的两点,一是与学校系统有关的人有参与决策过程的权利和义务,二是那些受学校决策影响最深的人(教师、学生和家长)应该在学校事务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提倡参与式管理与共同决策是校本管理的重要特征。校本管理将权力下放到学校,往往不是交给校长一个人,而是交给一个学校委员会(在美国一般是地方学校理事会,在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为学校董事会)。

学校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家长和社区代表(在一些中学还包括学生)组成。学校委员会在经费的预算、人员的聘用、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择以及其它各种事务方面参与学校的各种决策。

例如,新西兰每所学校的董事会成员包括校长1人、学生1人、教职员1人;学生家长5人和社区代表5人;美国芝加哥州每所学校的地方学校委员会由校长、6位家长、2位社区代表、2位教师组成。校长通常是委员会的当然成员,在有些委员会中校长是当然主席,但在有些委员会中校长不得出任主席。有些委员会有权聘任和解聘校长的权利,有些委员会则没有这个权力。委员会成员有选举产生的,也有自愿任职的。委员会的组成或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或由学校自行决定。在许多学校委员会中,还设有各种专门小组(如实验小组、评估小组、教职工发展小组、设备小组等,另外还有各种根据特殊需要而成立的临时特别小组),帮助学校委员会决策。

采用学校委员会等参与式管理能够给予教师、家长、社区人士以及学生更多的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因而能够保证比较民主、质量较高的决策。更重要的是让社区人士、家长和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广泛的支持和帮助。

特征三:强调学校领导者的重要性

但是,国外对高效能公立学校的研究表明,把权力交给集体并不是学校管理最有效的手段,而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人物是成功管理的关键。强调学校领导者的重要性也就成了校本管理的第三个基本特征。

学校领导者通常指校长,在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中,校长的角色只不过是上级指示的传达者和贯彻者,他更像一名“管理者”而不是领导者。在校本管理模式中,一个有能力推动和驾驭变革的校长是成功的关键,他的角色具有多样性,他不但是校本管理的领导者,而且还是授权者、促进者、学习者、与外界的沟通者。

实施校本管理使校长的重要性增加,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与权力相伴而生的责任,权力的获得意味着责任的增加。政府放权以后,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是大了,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相关责任也伴随着权力一起下放到了学校。作为学校法人,校长敢不敢承担责任,对其心理素质和能力水平都是一种考验。敢于承担责任,并且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就能发展。瞻前顾后、想要权力、怕担责任,或者为所欲为、滥用权力,这样的校长是不受欢迎的,是管理不好学校的。

校本管理在国外如何成功?

校本管理的提出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其理论研究还在不断进行和完善之中,而对这种管理理念的实践探索也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西方国家作为校本管理的发源地,对校本管理实践模式的探索远远走在了世界前列,为我们国家进行校本管理试验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加拿大:加拿大实施校本管理的典型是艾伯特省的爱德蒙顿公立学校学区,其改革称为“校本决策”,这一改革导致了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设备,设施与服务等资源分配的非中心化。这种模式的一个特征是成立了校本委员会。学校有资金总额分配的权力,资金总量按照学校的类型与学生需要的层次以及学校提供的服务来确定,资金的分配纳入学校为本的预算之中。为了确保成绩责任制落到实处,确定了监测的过程和机制,定期抽查3、6、9、12年级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并界定和使用了标准的成绩水平或成绩基准,这些基准成为以后学生比较的基础。每年要对学生、教师、校长、学区人员和家长做一次民意调查,请他们对与各自角色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作出满意程度的评定。调查的结果向公众公布,公众从中可以了解到该地区进步的大致情况。有关的学校可以了解到具体到每所学校的数据资料以及该地区各校成绩的比较分析;事先通过申请,家长和其他人也可以了解到这些数据资料和比较分析的结果。其他一些数据资料还有到12年级的保留率、参加在职和脱产专业发展活动的教职员数、学校场所被社区借用的次数、修理和维护费用、资本性项目的费用、日常开支(煤气、水、电等)以及年度预算的赢亏。

英国:英国1980年的教育法案提出了由中央控制全国课程、成就水准以及评估、督导和结果报告的过程。在这个框架内,课程的传递,人力、财力和物力的管理,对家长和社区的责任制,都下放给了学校管理委员会。其新的特征在于试图鼓励学校之间的竞争,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其中包括争生源。

而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教育系统和教育实践的基本价值观,该法案力图从六大结构变革来促进学校为本的管理。这六大结构变革是:①核心学科采用全国统一课程,②对7、11、14和16岁学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③创设直接拨款学校,使其能摆脱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使学校直接从中央获得全额财政支持,④创设城市技术学院(有点像美国的职业教育中学),⑤把伦敦教育局分解为13个地方教育当局,⑥创建地方学校管理框架,该框架包括:在地方教育当局内每所学校实行开放注册入学,对每所学校实行按公式配置资源,确定每所学校分配资金使用的重点,授权每所学校的董事会可以聘用和解雇职员与教师,向家长提供学校成绩方面的信息。

这些政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估、宗教教育、学校活动收费以及各种服务竞标等方面的细节。全国统一课程第一次相当详细地规定了课程的内容和7、11、14和16岁学生的评估。1993年,教育法颁布了一个学校框架,根据这个框架,学校容易成为自我管理的或中央直接拨款的学校。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篇10

关键词:高职教学教学改革工学结合实践探索

1.引言

教学管理的过程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即教学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自高职教育诞生以来,高职教学管理体制一直处于探索、改革过程中,经历了初始、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现有文献浩如烟海,已有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纷繁的学说。但从实际操作层面,从可供实际工作借鉴的角度研究教学管理却寥若晨星。因为这很困难,教学管理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规章的统辖下因地、因校制宜,不可能整齐划一;虽然制度、规章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但实际操作是常变的。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2006年,教育部颁布有关文件中再一次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流方向。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管理的新要求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Education)。对于工学结合,一般把它理解为学校学习和岗位工作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和部分时间在企业工作,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质就是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课程教学与岗位工作对接,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使人才培养满足社会服务、生产一线岗位的实际需要。

工学结合的基本特点:一是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岗位实践交替进行,学用紧密结合;二是企业参与了育人的过程;三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四是具有两个不同属性的教学场所。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管理,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对教学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1)教学管理的灵活性要求更高。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育人为主要特征,学校与企业都是教学场所,学校与企业的不同性质要求教学安排具有灵活性,以适应学校与企业各自不同的运行要求。教学管理制度也必须同时适应学校的特点和企业的运作,才能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求教学管理制度既能符合学校专业课程教学规律,又能满足企业顶岗实习实训教学的合理安排。

(2)管理制度要求更具科学性。

尽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世界职业教育史上已有近百年,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仅有十余年的时间,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不足十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仍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因此,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必须与时俱进,管理制度必须随新模式实施而调整,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向。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以适应学校与企业两个教学场所的教学管理为目的,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上。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特点是科学地组织、协调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属性的教学场所的教学组织,充分整合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3)教学管理必须与企业的运营模式相适应。

工学结合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企业参与了育人的全过程。因此,教学组织必须适应企业的运营模式,与企业运作协调一致,否则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为确保学生到企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深入了解企业的管理组织及其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的模式,使实践教学安排与企业生产、营销过程相适应,才能避免发生教学事故的出现。

3.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发展,特别是通过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高等职业院校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力度、课程体系建设等。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全面进入内涵建设时期,内涵建设的核心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既需要教学条件的保障,又需要规范的教学管理。当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在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本科压缩式”教学管理体制,还没真正转到“能力本位式”的教学管理模式上来,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管理方式规范性不强,职责不清;教学计划制订有一定的随意性;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不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畅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不健全。深层的问题有: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后的课堂组织与管理松散、目标不够明确。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粗放;“技能+知识”的考核考试模式运行和管理不规范;课程改革与建设长效还没建立;现行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教学管理为例,实训室使用率不高,这既与师资队伍职教能力有关,又与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有很大关系;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没有具体的考核规定,学生实习实训目标不明确、组织纪律松散、在实训实习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基本素质的要求没有实现;随着项目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保障予以规范等。

基于分析和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发现的问题,本教改选择了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管理机制体制和制度建设进行研究和探索,已解决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存在的教学管理薄弱的问题。

4.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改革的内容

本文结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推进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实际,主要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系部如何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制定相关制度,建立相关机制提出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现行教学运行体制进行分析,完善适应工学结合教学需要的教学秘书、专业主任、实训主任、教学建设与管理负责制等教学管理运行体制。

(2)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实施项目化(工作过程)等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计划安排。主要打破传统教学时段的教学安排方面进行的设计和分析。

(3)运用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教学做一体化运行模式。

(4)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制定相关制度。

(5)以机电系电类专业和汽车专业为例,进行集中顶岗实习和分散顶岗实习的有效管理模式、考核模式,并设计出管理模式和配套制度。

(6)建立学校、企业、社会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运作模式,提出需建立的机制建议。

(7)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分析,提出教学质量标准建议。

(8)根据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议及内涵要求,为校级层面和我区其他院校建立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以上几个方面主要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当前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实战、企业与学校无法实现实质性整合和结合的问题;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后,管理运行模式不能适应“教学做”一体化需要的问题;实训教学环节的管理和评价存在的不规范、不系统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理论不够,实践不强,素质不高”的问题,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会思考,能实战”的人才。

5.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基础

本文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作为研究和实践对象,其实践基础有以下几个特点。

(1)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有一个部级重点建设专业、一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和一个自治区改革试点专业,重点和改革试点专业大力推行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同时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实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现实案例基础。

(2)参与本课题的项目成员是专业老师,也是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同时也都参与了重点和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有的主持了专业建设方案的制订,有的主持了实训室(基地)的建设,大部分教师都实施了工学结合的实训实习教学改革,在工作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发现了诸多管理上的问题;另外,课题成员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专业课程实践(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教学模式改革论文7篇,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正在推进以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机电系支持本课题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理论提供实践探索条件,即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在机电系的教学管理改革中作为试点实施,并在试点实施中进行跟踪评价,不断完善本课题研究成果,使本课题研究更加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系统性。

6.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改革的主要特色

(1)建立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需要的全新的教学管理有效运行模式。

(2)研究分析并制定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制度及标准。

(3)以我院机电系为例,采取实证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具有实践性。

7.结语

本教改项目通过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研究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清晰定位研究与分析,提出建立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需要的管理机制体制建议、制度设计参考、考核标准核心内容等,相关研究成果已作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教学管理改革的参考并试点实施,目前实施效果良好,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有部分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最后形成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改成果。

参考文献:

[1]林小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

[2]丁金昌,童卫军,梁耀相.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8(8):72-73.

[3]王丽婷.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8):42-44.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篇11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部级

基金项目: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海南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资金项目、农业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海南大学“211工程专项资金”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编号:yjg0110)、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1108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8日

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实施了“质量工程”,教育部于2008年有颁布了《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按照《意见》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将遴选3,000个左右本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是指在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2008年9月28日,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得了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围绕如何建设好部级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研究。本文对海南大学部级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首先介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该特色专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海南大学的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前身是1981年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在湛江校区创办的“国营农场经营管理干部专修科”专业。最初只是为热区国营农场培养管理干部而设的专业,在老一代教师的艰苦奋斗下,逐渐发展壮大。1990年开设“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1年获批“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点,是海南省第一个经济管理类硕士点;2003年获批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2007年由中央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立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2008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获批为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批海南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的特色体现如下:

1、研究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占地约4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亿人,横跨华南9省(区)。热带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热带农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本学科点主要研究热带农业经济管理、热带渔业经济管理等内容,努力构建有热带特色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是目前国内其他院校很少涉及的。

2、跟踪世界热带地区各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前沿研究动态。我校是唯一代表国家参与研究热带地区农业的高等院校。本学科点在热带大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方面紧跟世界研究动态,为中国热区经济建设服务。在中国加入WTO背景下,在中国-东盟“10+1”模式下,本研究方向特别关注东南亚、南亚热带地区国家之间的农业经济政策、国际贸易等专题研究。

3、完善与发展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学,基于热带作物生产与管理特色、农垦企业自身特点,开展相关研究。中国热区有各种类型的农业企业,主要是以天然橡胶为主的农垦企业。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培养热带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教育的主要专业。自198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并重的培养原则,累计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与硕士毕业生,为华南热带农业经济,尤其是海南农垦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培养了大量领导干部,并输送了大量优势的专业人才。培养了海南省人大副主任王法仁、广东农垦总局局长赖诗仁等3,000多名专业管理人才,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为海南、广东和云南三大农垦及海南农业厅系统培养了200多名中高层干部。并完成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项目100多项,参与政府与企业咨询200多次,学术报告和培训讲座听众年均3,000多人次。随着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不断改革和优化,教师队伍的不断提升,将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热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从而为海南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

1、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不断完善的同时,师资队伍得到壮大,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成绩显著。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共有30人组成,基本情况如下:

职称结构: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讲师2人,其中有硕士生导师24人,高级职称比例为90%以上。

学历结构:博士11人,硕士16人(其中7人为在读博士),学士3人,硕士及硕士以上比例占90%。

年龄结构:教学队伍中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30岁以下的教师3人,占10%,30~40岁的教师15人,占50%,40岁以上12人,占40%。

其中,出国高级访问学者或具有海外学习背景6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部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省优专家3人,省“515人才”第1层次专家2人;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人次,获省“教学名师”称号1人次,获省级“优秀教师奖”1人次,获“海南青年五四奖章”2人次,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次。

2、实验设备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师生需要。在实验设施方面,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拥有农林经济管理省部共建实验室,实验室的面积达到310m2,为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打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教学实验中心实行全面开放制度,为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重点收藏农业经济、产业经济、世界经济、贸易经济、财政金融、工商管理等六类。期刊方面,院里近年来每年订阅的期刊平均有80余种,报刊及论文材料限馆内阅览及借出复印。馆里的计算机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提供给读者使用,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以弥补纸质资源的不足,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需要。

3、具有良好的办学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有1个本科专业和1个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农业推广和高校教师),2个博士研究方向(生物技术经济学、种质资源经济学);拥有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门省级重点课程。因此,该专业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学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4、积累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0多项,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在《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ReviewofDevelopment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培训以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为学校和农垦及海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化,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类农业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教学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本知识,接受领导技能、经济社会调查、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从近几年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来看,基本上非农企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从事的工作并无差别。但是相对于正规财经类专业科班的学生来讲,无论是在学校影响力,还是专业名称上和实际操作能力,都缺乏一定的竞争力,使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举步维艰,社会认可度逐步下降,导致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规模逐年下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尽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不断地尝试和改革,一些课程依然存在问题。首先,与全国其他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设置并无差别,没有体现热带农业经济特色,同时也没有关注农业热点问题。例如,三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农业发展等;其次,有些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出现。例如,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农业生产函数和农业技术进步测算等内容与经济学中内容几乎相同。

(三)实践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考核依据,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长期以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实验或实习课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虽然有些课程也安排了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要求不明确,实践教学考核成绩(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进行打分)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考核依据,导致实践教学效果难以达到,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三、农林经济管理特色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立足热区,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来讲,其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普遍性,但就各高校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具有其特殊性。作为部级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即“热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热带地区经济发展,以华南地区农业经济、农垦企业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积极探索热带地区的“三农”问题。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也应相应的做出调整,增加华南地区经济专题研究、现代农垦企业经营管理、海南农业政策研究等课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使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真正成为特色专业和社会认可专业。

(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公共课程教学、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特色课程教学。一般来讲,必修课应占70%左右,选修课占30%左右。但由于种种原因,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选修课较少,原本是选修课的课程却变成了必修的选修课,特别是专业特色课程几乎没有开设,导致本是“特色”专业却没有开设“特色”课程。因此,首先,要真正加大选修课课程备选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同时兼顾了学生的个人需要和兴趣等;其次,开设专业特色课程,如热区农业发展概括、农垦企业经营管理等;第三,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实践教学,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认真制定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编写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并与理论教学形成为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重视教师培养,组建优秀教学团队。部级特色专业建设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密切相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且可以提升科研实力,有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学历硕士及硕士以上比例占90%,但具有博士学历的比例仅为36.67%,可见教师的学历还有待提高。为了达到高水平师资队伍,以教学名师领衔担任首席教授组建教学团队,支持团队成员尤其是年轻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攻读学位,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从而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不断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意识,将年轻教师真正培养成为一线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努力培养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风丽,刘俊浩,程钢,王生贵.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专业建设――石河子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品牌专业建设实践[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9.

[2]颜华.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J].农业经济,2009.12.

[3]洪名勇.地方综合性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品牌专业建设构想[J].高等农业教育,2008.7.

[4]庄佩芬,刘伟平,王林萍.对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3.

[5]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8.

[6]季莉娅,史金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大众科技,2008.4.

[7]李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5.

[8]奚祥华,于新刚,曹奕菲.21世纪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9]厉昌习,李国栋,薛兴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资讯,2007.35.

[10]孙自保,李萍,龚红梅,彭岳林.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2006.11.

[11]于战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S1.

[12]张於倩,李顺龙,马文学,万志芳,王玉芳,李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6.5.

[13]尚琳娜.浅议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24.

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范文1篇12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基础教育质量

一、探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必要性

(一)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是由政府保障机制、制度约束机制、质量监测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等要素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监控指标则是这一管理系统中的制度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设计和制定出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作用,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和持续监控,确保基础教育教育活动朝着预期的质量目标方向有序运行。可以说,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实效,不断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如何判断和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态和实施效果,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向、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能力、课程改革的效果与城市基础教育课程的差距以及农村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等等,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质量反馈信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有利于全面评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科学调控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促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提升。

(三)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缺陷的需要。目前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致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建构的研究基础薄弱,进而导致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客观评价,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如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建构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窄化或模糊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的内涵界定,单一性、表面性、随意性和封闭性成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突出问题。

只有从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出发,以科学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设计和制定出全面、可行、开放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与原则

(一)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既要考虑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又要考虑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标研制技术。

1.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政策依据。教育政策法规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立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规定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直接依据。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国家教育目的为指导,依据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按照《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从而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公平公正性。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所强调的多元、过程、开放和发展的理念作为一种思路和方法,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重要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必须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必须用“智能展示”的评价方法,即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二是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即评价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三是它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价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如用情景化评价。

3.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客观依据。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必须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当前农村教育基础改革的新要求、新举措。如体现基础教育内在规定性和农民及其子女现实需求的农村基础教育目标,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以农村文化为取向,反映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的校本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情况,以农村特独特的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用具制作运用及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情况,农村学生的发展状态及水平,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

4.教育指标研制理论。借鉴和运用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方法依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和制定的取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表达方式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支撑。就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而言,是采用纵向展开方式还是横向展开方式,应以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实际,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原则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还必须贯彻和运用以下基本原则:

1.增值性。增值是指自身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变化和提高的幅度。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不能用“一把尺子”作为质量监控指标去统一衡量所有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要关注农村学校的现状、条件和水平以及在原有基础上质量提升的实际表现,突出质量监控指标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灵活运用多把尺子。也就是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既要考虑以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统一性指标,更要考虑不同农村地区、不同学校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的质量增幅度,实现一把尺子和多把尺子的有机结合。

2.过程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应重视农村学校办学、管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状态和水平,如学校服务农村社会职能发挥情况、学校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落实情况,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情况,各个教学要素和环节的质量水平,基于农村学生学习实际的学习方式转变,等等,将农村基础教育过程纳入到质量监控体系之中,从而消除以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窄化现象,确立过程性质量监控与预先性质量监控、终结性质量监控一体化的全面质量监控指标。

3.改进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质提升、学校科学发展和农村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突出质量监控指标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应把制约和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全局性因素作为质量监控指标的主要内容,如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完善状况,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状况,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质量检测机构的运行状况,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成为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调节器”。

三、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内容

基于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理解和国内外教育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根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与制定的依据和原则,我们认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由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特色性指标等三个维度和办学条件、办学目标和理念、师资队伍、生源质量与学生素质、课程与教学、教学管理、经费保障等七个观测点构成的全方位、动态化监控和持续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

(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基础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运行状况和已有教育资源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关注的是农村中小学基本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标、学校教育教学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广大农民对子女就学是否满意。

就具体观测点而言,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和《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基本规范(暂行)》(陕教基[2009]37号)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办学目标能体现国家教育目的的要求,符合学校实际和农村发展需要,办学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师资学历、结构和数量达标,热爱农村教育,具备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农村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原有经验、行为习惯、心理准备和就学预期与学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性;学校课程开设基本符合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教学活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管理规范有序,注意实效;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精神,教育经费基本有保证。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发展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发展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优化和质量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充分利用等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指向的是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是否均衡有效、学校教育教学运行过程和质量是否持续改进、广大农民对学校及其教育质量是否满意。从具体观测点来讲,办学条件要符合或高于国家和省上关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特别是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仪器和艺术、劳动技术、体育卫生保健等教学器材配备齐全,图书馆(室)藏书满足师生学习和教学需要;学校办学目标科学,定位准确,有中长远发展规划,学校办学理念先进,以师生发展为本,符合基础教育规律和农村中小学生成长规律;教师熟悉农村基础教育特点,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加大,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品德修养、知识技能、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心素质不断提高;深化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开发体现农村社会和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建立以发展性为取向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体系;探索和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管理科学高效;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切实保障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范例(3篇)

    - 阅0

    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范文篇1在当前影响通胀的诸因素中,劳动力价格上涨、输入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物价的影响被显著夸大了;而超发货币作为通胀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其影响也在逐步减.....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范例(12篇)

    - 阅0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范文篇1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促销购买意愿联合分析一、问题的提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SocialRespensibility,简称CSR)是20世纪以来凸现于诸多学科领域的.....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