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篇1

一、公共信用信息开放的定义范围

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概念源于欧美国家,美国通过制定《1966年信息自由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搭建开放网站(data.gov),为信息开放提供法制基础和平台载体,有效推动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信息资源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工作,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制定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加快启动政务信息共享国家示范省市建设”。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开放网站相继投入试运行,取得一定成效。

公共信用信息属于公共信息资源的一种,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以及提供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煤气、电信等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中产生的可用于识别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行政司法机关记录产生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表彰奖励信息或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等;二是依据法律法规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如工会、社科联、工商联、共青团等记录的违规行为信息、表彰奖励信息等;三是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单位如电信、煤气、水务公司记录的欠费信息经权威仲裁机构认定后属公共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与政务信息、商业征信信息等均存在差异。公共信用信息由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用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等公共部门产生,而只要是政府部门产生的信息都可称为政务信息。商业征信信息由市场交易主体产生记录,属于契约双方的交易行为信息,具有私人性质;公共信用信息由公共部门产生,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各地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均对公共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和开放做出规定。一般认为,信息公开指社会公众无需授权就可通过信用网站、新闻媒体等媒介获取信息,即信息无条件向任何社会成员提供。信息共享指提供信息的公共部门通过公共信用平台共享获取其他单位记录产生的信息,即信息在公共部门之间共享共用。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指将信息以个别查询或批量共享等方式提供给具备一定资质资格的社会机构的行为,以达到发展壮大征信市场等相关行业的目的。随着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以及征信市场的兴起,各地逐渐重视公共信用信息向征信机构开放使用问题。

二、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开放共享观念理念

理论上,公共信用信息属于公共财产,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只属于记录产生部门,而应由社会相关各方共享共用。现实中,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轨阶段,计划经济色彩和官僚意识严重,服务型政府尚未建立以及财产权利意识尚不发达,社会整体缺乏信息开放的理念意识。公共部门普遍认为,信息所有权和使用权属公共部门所有,信息开放不是必然要求,可依其自身意愿决定,此外基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以及规避法律风险的考量,大部分公共部门对信息开放的态度非常谨慎。

(二)缺乏法律法规支撑

虽然国家规划纲要提出了公共信用信息开放的设想,但规范管理信息开放行为的法律法规尚未配套完善,信息开放缺乏法治基础,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保护措施不健全。信息开放与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保护是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信息开放需要在保障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进行。欧美国家经验表明,加强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是培育发展征信市场的重要保障和基本要求,为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各地只对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进行规范,缺乏专门规范信息开放行为的法规制度;三是已有的规章制度层级低,约束力不强。省级层面出台的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约束力不强,并且地方各试各法,未有全国统一的信息开放标准规范。

(三)缺乏衡量公共信用信息价值的统一标准

公共信用信息具有价值是社会共识,但如何衡量存在争议,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公共信用信息作为公共财产,应无偿向社会机构开放共享;二是征信机构通过市场竞争方式获取信息,并以市场化交易形式衡量信息价格;三是征信机构按照数据记录和维护的成本对公共部门进行一定经济补偿,以此获得数据使用权。由于以上方式均存在一定争议,目前社会各界对信息价值的衡量缺乏统一认同,阻碍了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此外,信息归集整合机构与信息产生记录部门之间如何分配征信机构给予的经济补偿,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四)数据质量较差,数据归集不及时

公共信用数据质量差、信息孤岛严重、数据难以及时归集共享等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信息虽然较多,但可以展现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却较少;二是信息记录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信息普遍存在数据重复、数据项缺失和数据逻辑错误等情况,一些部门甚至未电子化记录信息;三是缺乏惩戒约束或者利益激励措施导致数据归集不及时,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数据提供报送机制。由于征信机构对信息质量要求较高,以上情况影响了征信机构购买获取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的动力。

三、征信机构对公共信用信息的需求分析

(一)传统征信机构对公共信用信息的需求分析

传统征信模式存在征信数据获取困难、数据分散难以集中、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获取门槛高等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归集整合公共信用信息。一是有利于获取工商、编办、民政等法人注册登记部门以及公安等个人登记部门掌握的个人、法人权威注册登记信息。二是有利于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全面展现。吴氏三维信用论认为,信用包括诚信度、合规度和履约度等维度,传统征信机构记录的交易行为信息只能展现履约度情况;而公共信用信息可展现征信对象依法依规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即合规度,因此将公共信用信息纳入商业征信报告,将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征信对象的信用水平。

(二)互联网征信机构对公共信用信息的需求分析

互联网征信指互联网公司利用社会成员在互联网活动中沉淀的海量数据,从交易行为、活动轨迹、履约情况等维度对征信对象进行评价并形成信用报告的征信模式,其具备以下特征:数据来源广泛、类型丰富;数据量大且杂乱、数据整合困难;需经较长时间和实践才能检验数据的真实性;个人隐私保护困难,容易侵犯社会成员的合法权利,面临法律风险。互联网征信机构获取公共信用信息后可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可准确识别信用主体身份信息。从征信技术上,互联网征信采取的先让用户自主上传数据资料,再通过其他线上或线下手段验证的数据收集模式,导致数据权威性严重不足,获取公共信用信息后可解决此问题。二是可进一步评估整合互联网海量数据。归集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后,可迅速验证交易行为、活动轨迹等数据的准确性,提升信用报告质量。

四、政策建议

一是制定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办法。各地制定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尚不能满足信息开放的现实需要。为此,建议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法规,对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开放相关问题进行规范明确,确保既能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又可为征信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公共信用数据支撑。

二是尽快建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价值定价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部署,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协调处理好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整合机构、信息产生记录机构和征信机构等各方的关系,依法依规建立起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定价机制,为信息开放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三是抓紧建立保障公共信用数据质量的工作机制。数据是征信机构的核心资源。开放公共信用信息的前提条件是信息记录产生部门提供质量良好、更新及时的公共信用数据,特别是公共信用信息价值定价机制建立后,数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共信用数据的定价水平。因此,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起提升公共信用数据质量的工作机制,确保公共信用数据质量符合征信机构开展业务的需要。

四是加强对征信机构获取公共信用信息相关行为的监管。在注重信息开放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征信机构的监管,建议完善已有征信机构许可备案制度,加强征信机构获取使用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相关行为的监管,加大对泄露数据、侵犯信用主体合法权益行为的惩戒力度,推动信息有序、规范、安全地向征信机构开放。

五是进一步明确公共信用信息向征信机构开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数据批量提供并在征信机构落地。由于公共信用信息内容涉及到信用主体信用状况,如果监管不到位,将导致信息泄露及侵犯信用主体合法权益,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应该谨慎使用。二是开放数据端口,提供批量查询服务。由于数据不落地,可避免数据被滥用和泄露,较为安全可控,因此推荐采用此方式。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篇2

【关键词】生物识别技术社保领域应用研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在社会中地位逐渐提升,为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广大群众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生物识别技术在社保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进行申报人的真实身份识别,打破了传统身份认证手段技术落后的困境,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持。

1生物识别技术的相关概述

1.1生物识别技术的介绍

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身份识别技术,能够通过人脸、静脉、指纹、声音等生物信息来确定个人的真实身份。不同自然人的生物特征作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在生物识别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能够高效的为各个险种及网上业务办理提供身份认证服务。社保卡系统的稳定运行就是建立在生物识别技术基础之上的,合理的使用生物识别技术建立社保系统平台,在发放社保卡的过程中对参保人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收集,并且将其生物特征信息保存在生物识别系统中相对应的位置,建立生物特征信息库,为自然人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各个险种以及网上业务办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

1.2生物识别技术的建设

1.2.1构建生物识别身份认证平台

参保人在办理社保的同时,工作人员会对能够证实其身份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采集、抽取和审核,确保参保人身份信息准确无误之后,将其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集中储存,为日后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参保人身份识别提供数据支持。社保部门构建生物识别身份认证平台,并且定期将各基层社保机构采集到的参保人生物特征上传到生物识别身份认证平台中进行集中储存,确保对参保人生物特征信息的有效管理,通过社保卡实现生物识别身份认证平台中信息数据的共享,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生物识别技术在社保领域中的作用。

1.2.2设计养老保险身份认证子系统

养老保险身份认证子系统是社保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利用生物识别技术为养老保险身份认证子系统提供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双重身份认证服务,利用储存的参保人的生物特征信息,为参保人身份信息的安全性提供基本保障,这样社保机构就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参保人身份信息的查阅,为社保机构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方便职能部门对参保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3硬件设施的合理配置

生物识别技术在社保领域的使用需要多种配套硬件设备的支持,社保部门利用购置先进的人脸识别仪和指纹识别仪,通过对参保人生物特征的准确采集与识别来进行其真实身份的认证。

1.3生物识别技术的实现

生物识别技术的实现要对参保人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采集,主要分为人脸模板数据信息采集、指纹模板数据信息采集和其他生物特征模板数据信息采集。社保部门会将采集到的人脸数据信息与公安数据进行对比,将信息一致的数据直接传送到生物识别特征数据库中,将信息不一致的数据下发到相对应的社保机构,再一次进行参保人身份信息的核对。指纹数据信息的采集主要是在办理社保业务或者进行身份认证的时候,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参保人指纹信息的采集。目前比较常见的其他生物特征数据信息的采集是指利用二代身份证照片作为社保卡照片,通过高质量的二代身份证照片进行参保人身份信息的核对。

2生物识别技术在社保领域的应用

2.1社保领取资格认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包含的业务种类非常丰富,并且不同类型的险种每年所需要办理的业务也不尽相同。像是养老保险、新农保等业务要求每年进行资格认证的领取,传统的认证模式比较繁琐,需要参保人到社保经办机构现场进行认证,或者提交参保人的生存证明来确定其身份信息。这种认证方式不仅会浪费参保人的时间,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效率。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这种传统认证方式存在的弊端,通过对参保人生物特征的识别来确定其身份信息,参保人可以在社保经办机构、家里、网吧等多种场所随时随地进行身份认证,为社保部门和参保人都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2网上自助业务申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人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保领域网上自助业务申报的实现也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参保人员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客户端进行相关社保业务的申报和办理,在填写完申报人相关信息之后,会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对申报人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核与认证,进一步对申报人的真实信息进行识别,_保相关信息的准确无误之后,才能够完成申报材料的报批。

2.3社保自助业务终端身份认证

参保者在使用自助业务终端查询信息的时候,自助业务终端会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对参保者的身份进行认证,确保参保者身份信息准确无误之后,才会为参保者提供信息查询、业务申报等服务,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中的信息安全和社保基金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2.4医保智能就医监控

医保管理部门构建医保智能就医监控系统,当参保人使用社保卡在医保定点医疗就够就医购药时,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对参保人的真实身份进行认证,确认参保人身份信息无误后,方可允许参保人享受医保待遇,可以有效地防范虚假冒名住院、骗取医保基金等行为。

3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加强社保领域与生物识别技术的结合是非常必要的。社保部门可以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参保人身份的认证与识别,为参保人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同时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构建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库,对参保人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和设备通用,进一步推动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虹.基于指静脉识别技术的社保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2.

[2]樊山水.生物识别在社保领域的应用――以河南超锐贸易有限公司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5(07):45-46.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篇3

[美键词]元数据数字图书馆

1元数据产生的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出版物不断增多,正在以呈几何级数不断膨胀;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将成为图书馆馆藏的主体。因此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因而日显重要要,元数据的出现有其必要性。

2元数据的概念、特征、类型、格式、作用与结构

2.1概念与特征

元数据的英文名称为Metadata。迄今为止对于元数据人们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最常规的定义为: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aboutdata)。在哈佛大学数字图书馆项目里,其定义为:元数据是帮助查找、存取、使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信息。在这个定义里,元数据既适合于电子资源,又适合于非电子资源;不仅包括编目信息,也包括其他管理和存取资源的信息。国际图联IFLA的定义为:“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指任何用于帮助网络电子资源的识别、描述和定位的数据。”

元数据具有三个特征:(1)元数据是一种编码体系,它能根据某种标准来对文献中的词及其他元素进行编码,从而揭示、描述文献的这些基本元素。(2)元数据不仅可以描述数字化信息的内容特征,而且可以描述数字化信息的基本属性,使得数字化信息得以被有效传播、交流和利用。(3)元数据为数字化信息资源建立了一种机器可理解的框架。

2.2类型与格式

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常用的元数据有五种类型:①管理型元数据是用来管理与支配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如信息收集、版权与翻版跟踪、排架信息、等;②描述型元数据是用来描述与识别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如记录编目、寻找帮助、专题等;③保存型元数据是与信息资源保存管理有关的元数据,如资源的物质条件、数字资源的保存行为);④技术型元数据是与系统怎样运行有关的元数据,如硬件与软件,数字化信息的格式等;⑤使用型元数据是与信息资源用户层次和类型有关的元数据,如用户记录、用户使用跟踪等。

网上数字资源比较常用的元数据格式有:①艺术作品描述类目。主要应用于艺术作品、珍善本和其它三维作品。②建筑文献基础/建筑图样咨询组格式。作为描述建筑图样类目的指南,能为描述与访问建筑文献信息提供指标。③美国视觉资料协会核心类目。主要用来描述网络环境下的艺术、建筑、手工艺等艺术类视觉资料。④艺术与文化遗产数据输出格式。用于文化艺术类作品及珍善本等的著录。⑤美国机读目录格式USMARC格式是目前适用于书目记录数据系统最完善、类目最复杂、标准最严密的元数据格式。⑥都柏林核心数据(DublinCore)。都柏林核心数据类目是为改善万维网资源的索引与检索而提供的基本信息或者说元数据类目

2.3作用

元数据是数字信息资源组织的重要工具。它在数字信息资源组织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描述作用(Descrip-fion)。它最基本的功能就在于对信息对象和位置进行描述,从而为信息对象的存取与利用奠定必要的基础。(2)描述作用(Loca.tion)。元数据包含有关网络信息资源位置方面的信息,由此便可确定资源的位置之所在,促进了网络环境中信息对象的发展和检索。(3)发现作用(Discovery)。在著录的过程中,将信息对象中的重要信息抽出并加以组织,赋予语意,并建立关系,使检索结果更加准确,从而有利于用户识别资源的价值,发现其真正需要的资源。(4)评估作用(Evaluation)。元数据提供有关信息对象的名称、内容、年代、等基本属性,使用户在无需浏览信息对象本身的情况下,就能够基本了解和认识信息对象,参照有关标准即可对其价值进行必要的评估,作为存取与利用的参考。(5)选择作用(se.1ection)。根据元数据所提供的描述信息,参照相应的评估标准,结合使用环境,用户便能够作出对信息对象取舍的决定,选择适合用户使用的资源。

2.4结构

对于一个元数据格式来说,它由多层次的结构组成,具体如下:(1)内容结构(ContentStructure),对该元数据的构成元素及其定义标准进行描述。(2)句法结构(SyntaxStructure),定义Metada-ta结构以及如何描述这种结构。(3)语义结构(SemanticStruc―ture),定义Metadata元素的具体描述方法。

3元数据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元数据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检索。要有效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数字收藏,必须对其进行著录与标引,得到提示其内外部特征的元数据,科学地将其组织起来,以便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2)作为设计与维护数据库的工具。在进行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设计时,设计人员须查看每个可能成为数据来源的系统的物理结构、逻辑模型和业务规则等,这个进程就是元数据的搜集进程。(3)作为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向导。通过公布描述数据库的元数据,可使用户无需浏览信息对象本身,就能对信息对象有基本了解和认识,从而作为取舍的标准。

参考文献: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篇4

一、要筑牢一个基础,建立完善税源精细化管理机制

税收管理员是税源管理部门中负责分类、分片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职责的工作人员。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税源管理到户,是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把税源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的根本性措施;是强化税源管理、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的主要抓手;是加强税收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已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制度,作为基层国税部门就是要因地制宜的贯彻实施好这一制度,在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过程中,建立完善税源精细化管理机制。要突出抓好以下四点:

1.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务管理员职责。要按照属地管理和税源管理到户的原则建立健全税务管理员岗责体系。要求税务管理员要做到管户准确、税源清楚。要全面掌握所辖区域责任区内的纳税户信息,特别是开业登记、纳税申报情况、生产经营、行业发展等基本信息,以便及时了解税源情况、税源变化情况、税收政策执行情况,掌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和税收管理的主导权。

2.建立电子平台,规范税收管理员工作任务。考虑目前税收管理员日常事务性工作过多、难以集中精力持之以恒地搞好税源监控的实际,要充分利用近几年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以CTAIS系统为数据基础,建立专门的税收管理员电子工作平台,按其工作职责分别设立子项目,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全面反映税务管理员的工作情况,以督促税收管理员投入时间、投入精力研究和实施税源管理工作,并逐步走向规范。

3.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作用。按照“抓大、控中、促小”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分布、税收管理员数量和素质高低等因素优化配置税收管理员。要逐步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力量,将熟悉税收政策法规、企业财务管理、熟练掌握纳税评估的人才充实到重点税源管理岗位;要根据行业管理需要合理调整中小企业管理力量,适度配备个体税收管理力量。要通过对税收管理员配置结构的优化,使管理力量和税收收入相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4.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要搞好税收精细化管理,考核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手段,应充分利用税收软件的功能,严格按照税源精细化管理各类标准设置考核分数,并利用电脑对税收管理员电子平台记录情况进行自动打分考核,打破人情考核的弊端,同时,要加大考核力度和精度,并推行绩效考核。要通过考核,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促使每一个管理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促使每个精细化管理点都能达到规定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二、要抓住两个关键,理清税源精细化管理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清晰的思路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前提。在税源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必然要不断摒弃旧的和创立新的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要求、质量标准等,该如何取舍,就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遵循的原则。

1.围绕税收工作目标,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税源精细化管理是手段、方法,其目的就是要做好税收工作,推进税收事业的发展。手段、方法应该服从于和服务于目标的实现。为此,就应围绕以下“四个有利于”来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一是有利于提高执法水平。保证每个环节的合法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差错,也就可以提高执法能力,促进税收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有利于提高征收效率。规范征税的程序,规范征、纳行为,提高税源管理的有效性,切实堵塞漏洞,使纳税人依法及时足额申报税款,提高征收的效率和税款的入库率。三是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精细化管理就要以税源管理为核心,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纳税评估等环节加强管理,实行过程控制,环环约束,真正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四是有利于提高税法遵从度。通过精细化管理,征纳双方办事的要求更加细致严格,不仅税务内部会监督,纳税人也会监督税务干部的行为,从而促使干部必须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办理每一项涉税事务;对纳税人来说,办税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必须资料齐备、手续齐全、环节到位,才能符合精细化管理提出的要求。这样有利于提高征纳双方规范执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力度,提高税法的遵从度。

2.遵循税收工作原则,制定税源精细化管理措施。一是遵循依法治税原则。只有以依法治税为前提,才能统筹考虑精细化管理的整体工作,不致偏离法治的轨道。二是科学管理原则。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进行科学的论证,按照可行性、方便性、有效性的要求,应用科学的方法,特别是要应用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途径、成果,来将需要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进行科学的分工、细化管理。三是效能最大原则。在设计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时,一定要考虑其简便可行性,该细化的细化,不该细化的决不细化,不能走极端,要投入最小的精力、财力、物力,取得最大的收益。四是方便纳税原则,要从方便纳税人做起,在精简办税流程的基础上,着重对内部的管理环节进行细化,对纳税人的办税事项要在细化的同时尽可能归并办理,以方便纳税人。

三、要“三管齐下”,抓住税源精细化管理重点

税源精细化管理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是要根据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和管理对象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明确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断提高税源精细化管理水平。当前,要抓住以下三个管理重点:

1.加强重点税源管理和城区税源管理相结合。大企业和重点税源是一个地方的支柱税源,对大企业的管理一直是各级国税机关的难点。要从目前的以收入预测分析为主的管理向把握税源规律及控制税基转变,特别是对这些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生产经营管理规律和财务核算模式等,要做深入研究和掌握,并从税源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和办法,以切实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和税源管理质量。同时要适应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现实状况,将税源管理的重点向城区税源转移,向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和产业链转移。

2.深化分类管理和实行属地管理相结合。实行属地管理是落实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管理到户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税务管理员的职责和责任。但要管深、管细,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抓不住重点,也难以将税收工作做细,所以说分类管理是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当前的分类管理应在总结以往分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纳税人规模和行业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从宏观分析地区产业链和行业规律、微观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律和涉税信息变动规律入手,按照不同类别纳税人的特点,提炼把握每一类、每一个行业甚至每个纳税人的税收征管规律,科学确定管理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申报纳税情况。

一是对大企业税源,要充分应用CTAIS系统、金税工程、税控装置、电子报税及票表稽核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做好日常管理、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企业基本信息,强化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的监控分析,防范关联企业税收转移,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科学预测税收收入,堵塞税收征管漏洞。

二是对中小企业税源,要从不同行业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涉税信息及其变动规律的分析把握入手,分行业确定监控方法,建立监控指标体系,采集纳税人相关信息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定。

三是对个体双定业户税源,实施“划片管理”,注重“管片交流”,在管理重点上突出抓好个体大户和临界起征点业户的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行以票控税和微机定税,在管理制度上普遍建立定额调整听证制度,推行“阳光办税”。

3.加强征管薄弱环节管理和针对性专业管理相结合。按照“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深化税源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加强和改进税收分析工作,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管理的措施,通过精细化管理,堵塞漏洞,整顿秩序,使宏观税负、行业税负和纳税人实际税负日趋合理,申报准确性逐步提高。对增值税的管理要针对近年来各地查出的大案要案暴露出管理上的突出问题,重点加强对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经营两类特殊企业和民政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商贸企业、涉外企业等行业切实搞好对专用发票以及货运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发票和农副产品发票等抵扣审核和小规模纳税人管理。

四、要唱好“四步曲”,科学运用税源精细化管理手段

以“一户式”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为基础,建立税收预警系统,进行纳税评估,实施税收约谈和日常检查是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四项重要内容和手段。

1.以“一户式”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为基础,实现税收征管资料高度共享,促进税源精细化管理。税收征管资料是形成于税收征纳活动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纳税人生产经营的重要信息和税务机关税收征管工作的基本过程。结合总局提出的“一户式”资料管理要求,实现税收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是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是要通过三个途径进行“一户式”资料的归集。首先充分发挥国家税务总局的综合征管软件的功能,将软件中的分户税收信息资料导入,使“一户式”征管资料在与综合征管软件相一致的前提下补充完善;其次用扫描仪将未进入综合软件的纸质资料录入保存;第三是对应归入征管档案又无法录入其他纸质资料,将其档案类目号录入在“一户式”征管资料中,在档案电子管理系统中查询的资料,如果想进一步查看实际的纸质资料,可通过档案类目号直接查找书面档案即可,提高了档案服务于征管的价值。

二是要用档案管理软件将已保存的电子资料进行整理归档。首先将征管资料档案的范围、分类、收集、立卷、归档、使用等要求以软件的形式编制在“一户式”税收征管资料电子管理系统中,不按规定流程整理便无法归档,从而使征管资料档案化管理标准统一,要求规范。然后便可按使用者的需求检索资料,同时,网络版的征管档案管理软件,通过授权可以实现系统内网中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方便地检索和查阅征管档案资料。而不论你是在县局、分局还是在市局,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十分实用而又容易普及。

三是实现“一户式”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实施电子档案管理可以在纳税人涉税事宜办结后定期从综合征管软件导入或扫描录入,解决了有些单位平时不注意征管资料的收集整理,造成资料散失遗漏的问题,保证了征管资料的归档率和完整率。真正实现“想查征管数据用综合软件的信息系统,想查分户的详细征管信息资料及其所对应的原始书面资料用一户式征管资料电子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了互补作用,为征管信息化建设辅平了道路。同时在掌控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科学地计算出相关的税收指标,分析税收管理的深度和力度,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对管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修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将每一个管理细节管好,每一个管理环节衔接好,真正利用科学手段将税收工作管深、管细、管彻底。

2.以综合分析税收征管资料为突破口,建立税收预警监控体系,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加强纳税评估实现“一户式”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是为了更好地为税收征管服务。利用电脑对电子征管资料自动分析提示功能,建立税收征管预警监控体系就是税源精细化管理重要环节。建立税收征管的预警监控体系,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依靠科学手段方法设计监控指标体系,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监控指标上下波动幅度确定其预警值,并将预警标准指标设定在软件内,由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对纳税人每个时期的监控指标进行计算监控。只要纳税人的某一指标出现达到或超过预警值而不符合标准的,预警系统就会自动将预警信息传递到专门的管理科室,专门的管理科室报经分管领导批准将指令到税源管理科室再到管理员,根据指令,税源管理科室或管理员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调查处理。对预警提示的问题若属纳税人生产经营临时变动形成的正常情况,要注意跟踪监控;对预警提示的问题若属纳税人生产经营的正常变动,要重新调整预警指标;对预警提示的问题需进一步分析审核的,则转入纳税评估,从而真正强化对纳税人的有效管理。

税收征管预警效果的好坏,在于税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预计指标的科学性。为此,建立税收预警系统的关键是要有可供电脑自动分析的数据源和人工确定的警戒线。笔者认为可设置以下几类预警模型:一是纳税申报预警,可根据“一户式”电子征管资料反映的纳税人申报时间是否按期申报来确定。二是纳税人购销情况的预警,可根据分析测定其销售额的浮动区间和进项税额的常规量来确定。三是税负变化预警,应针对零申报、微税负和不正常税负来确定。四是税款解缴预警,是主要针对欠税的业户设置的预警,既要定期发出催缴通知书,又要监控纳税人的资金、资产转状况。

3.以纳税评估为主要手段,促进纳税人真实申报纳税,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当前在推行税收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认真贯彻落实国税总局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强化纳税评估工作,以评估来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好纳税评估工作。

一要明确分工,注重协调,形成评估体系。县以上国税机关主要侧重税源总量和税负变化的宏观分析与监控,分析宏观税负、地区税负、行业税负及其变化规律,定期税负情况,同时建立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为基层单位开展纳税评估提供依据。基层税源管理单位和税务管理员是纳税评估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具体负责对所辖纳税人实施行业和个案评估。一些重点税源大户或跨区域的、复杂的、重要事项评估也可组织专人开展评估。

二要结合实际,落实任务,拓展评估范围。要结合征管工作实际来落实总局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把纳税评估任务量化到税源管理部门,考核到税务管理员。既要对通过税收预警转入的有疑点的纳税行为进行评估,又要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进行定期的分析评估,还要将目前以增值税评估为主拓展到多税种的评估。要按照总局纳税评估的相关规定结合各个税种管理特点,选择行之有效的评估办法。

三要依托综合软件,注重人机结合,提高评估质量。要在利用综合软件和“一户式”资料存储的基础上充分占有纳税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还要特别重视外部关键信息和有用信息的采集,提高信息采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在依托信息化的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管理经验的灵活运用,切不可过分依赖信息化手段、过分注重评估的程序和形式而束缚了手脚,将评估搞成高科技工程或繁琐工程,使税收管理员望尘莫及,从而失去了开展评估的本意。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1篇5

一、对税收信息化内涵的认识

一般来说,作为一个发展过程的信息化,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方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提高管理、监控、服务的效能;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影响和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

根据信息化本身内涵和近几年税收信息化发展实践,我们认为税收信息化应定义为: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税务管理,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水平,并由此推动税务部门业务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塑,进而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过程。这一定义至少应包含以下内涵:税收信息化是税务管理改革与信息技术运用相互结合和互相促进的过程,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税务管理中广泛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税收信息化是个技术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个管理创新的过程,将引发管理变革,推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文观念、组织模式、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税收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只有广泛采集和积累信息,迅速流通和加工信息,有效利用和繁衍信息,才能通过信息资源开发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效能;税收信息化是以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为目标,它既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又是管理现代化有机的组成部分,因而税收信息化不仅包括税收征管业务的信息化,还应包括税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当时主要局限于应用计算机模拟并替代手工操作(如用于计会部门产生报表、用于计算机开具税票等),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税收信息化的认识偏重于工具层面。随着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实施,特别是1995年底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征管改革的目标模式后,各地以征管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在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对税收信息化内涵和规律也逐渐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但是仍有不少人对税收信息化的认识偏重于技术层面。由于对税收信息化的深刻内涵缺乏全面、正确的把握,因而导致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不少误区,制约了税收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误区一:重技术,轻管理。实践中许多地方对技术比较注重,似乎更热衷于投资购买硬件设备和大量的软件开发,而对系统需求的整体分析研究不够,对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问题重视不够,不注意信息化建设所需干部素质、观念、技能的培养和信息化环境的营造。有的地方只是用现代化手段去重复、模仿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没有或不敢触动原有的管理方式、组织结构、价值观念,最终阻碍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误区二:重信息系统应用,轻数据资源管理。许多地方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注重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更多的是重视信息系统替代手工操作的功效,而忽视了数据资源的管理和信息资源的有效挖掘和利用。有的税务机关由于忽视了对本单位内部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转化与利用等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结果导致辛辛苦苦建起来的信息系统因基础资料不规范而形同虚设。有的信息技术应用,往往只停留于辅助管理、加快处理速度、减少差错或节省成本等表层作用,对如何把数据转化为信息,把信息转化为知识,以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信息需要研究不多,致使税收信息化没有真正发挥其潜在功效。

误区三:重税收业务系统建设,轻信息资源整合及一体化建设。对税务部门来说,税收征管业务是其核心业务,绝大部分的税务机关是从征管业务着手开始其信息化建设的。近年来,一些地区的税务机关也进行了行政管理、辅助决策系统以及外部网站的建设,税收信息化逐渐发展到包含各个方面的信息化。但大部分建设要么突出征管业务而弱化行政管理或其它的信息化建设,要么重自身的封闭式开发,缺乏与上级机关、外部门及社会的信息一体化建设,造成目前各自为政、信息资源割据的状况,不能形成合力,制约了税收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以上误区,一方面是对税收信息化内涵缺乏全面认识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税收信息化的建设中,对税收信息化的发展目标认识模糊。在正确把握和理解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尽快明确税收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目标。

二、税收信息化的发展目标

税收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既是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努力方向,又是衡量税收信息化建设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尺。确立税收信息化发展目标,一方面要遵循信息化自身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当前税收工作对信息化所提出的工作要求。据此,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应贯彻“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的指导方针,把发展目标定位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效率目标

这是税收信息化的第一目标或基本目标,就是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到税务管理中去,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也就是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税收征管、行政管理和辅助决策,用信息技术手段替代手工作业,加强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管理手段的电子化,大幅度提高征管效率、工作质量和行政能力,降低管理成本。

(二)监控目标

就是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的监控。通过建立内联外通、上下贯通的网络系统,实现历史数据、过程数据、审批信息的网上传递,从而使税务系统上级机关能够监控下级机关,决策层、管理层可以监控一线操作层的行为,税务机关能够监控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和税源异动情况,从而有效实现管理目标。

(三)服务目标

当前,税务管理工作正在适应加入WTO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从“监控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而服务的广度、深度和含量也需要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得以提升。确立服务目标,就是要通过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税务机关为纳税人、为社会各界服务的水平,以低成本将税务机关已建立的信息公路和信息资源延伸到纳税人和社会,实现开放式管理和服务。

(四)信息共享目标

在税务管理领域,客观地、大量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税务机关上下级之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导致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博弈以及税务人员的寻租行为。税收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通过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信息的网上和传输,消除“信息割据”、“信息壁垒”等,加强信息的流动和共享,缓解税务管理中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矛盾。

(五)流程再造目标

税收信息化并不是传统税务管理模式与信息技术的简单结合,而是在转换职能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革现有的管理方式,打破各级管理部门的组织界限、工作流程的繁琐性与,用最快捷的电子方式在上下级之间、内外部门横向之间传递信息。这种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带来业务重组、组织架构和文化观念的重构。

三、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从税收信息化的内涵和发展目标可以看出,税收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一般要经历工具信息化、事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直至组织信息化四个不同层次的建设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按照信息化发展规律,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既是保证税收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实现税收信息化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为此,我们认为税收信息化建设在实施策略的选择上应坚持以下“五个结合”:

(一)坚持税收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平台

技术平台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原动力。要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实现五个基本目标,首先必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不断扩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促进税收信息化技术平台的不断提升。当前税收信息化建设应把技术创新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开放式信息网络。应实行“三网并重、三网联通”的策略,即:既要建设从国家税务总局到省、市、县国地税相通的内部网,又要重视加强与政府部门相连的外部网、与INTERNET相连的社会公众网的建设,以最大限度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

(2)运用科学的软件系统。首先需要将业务需求与软件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对需求进行分析与交互的基础上再进行软件开发;其次应主要采用三层体系结构,把生产系统与分析系统相互剥离;再次在软件技术框架的确定和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要保证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安全性、扩展性和兼容性。

(3)充分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它包括软硬件及网络环境的升级和扩容,以及已有数据资源的整理、迁移和组织。应在主题化模型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智能信息等技术,逐步建设集成化智能型税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在数据采集、信息抽取和知识发现基础上税务管理由信息化管理向知识化管理的跃升,实现信息向知识的转化。

(4)强化信息技术在优化纳税服务中的应用。通过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建立“虚拟政府”,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务。要满足构建电子政府的要求,不断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对税收工作的需要,尽快建立网上服务渠道,以用户即纳税人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①为纳税人提供网上申报、网上下载表格、网上获取税务信息及政策法规、网上咨询、网上投诉举报等服务。

(二)坚持税收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相结合,拓展信息化支撑下的管理手段和方式

管理创新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管理创新反过来又为信息化的推进拓展了应用空间。在信息化条件下,管理创新的空间很广,方式很多,通过建立网络化管理监控平台,实现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虚拟管理”就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管理创新方式。可以在数据集中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网络控制中心,该中心不仅能够对办税服务厅等现场进行视屏监控,对全部计算机进行桌面监控,提高监督效能,而且可以通过对各类税收业务管理信息的及时监控、抽取、筛选、分析和推送,将征管信息资源进行集成,打破跨系统、分部门、分地区税务行业管理的信息障碍和壁垒,提高税收征管绩效;通过综合办文、办会、办事等各类行政管理的过程控制信息,按行政目的进行抽取、分析,并推送决策层进行行政干预,可以达到信息化条件下规范行政管理权、提高行政效能的基本目的;通过对外部和内部WEB网站及其运行监控,及时捕捉“文化热点”,掌握干部的行为特点、思想倾向和个性特质,对干部思想和组织文化进行积极引导。通过对上述税收征管、行政管理、干部行为等各个方面的管理监控,可以实现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数据信息的有机整合,形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综合管理后台,从而改变管理和决策过程的整体状况和结构。

(三)坚持税收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挖掘相结合,切实强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地位。在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支撑技术平台的同时,要将更多的注意力用于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首先,要加强对数据采集的管理,按应用需求对数据采集内容进行规划,加强数据审核,尽可能从源头保证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其次,应定期进行数据的清洗和校验,把垃圾数据杜绝在信息系统之外,确保在此基础上加工的数据产品真实有效且能对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再次,应在数据加工与分析上下功夫,把各种历史数据、各类财务信息、申报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通过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抽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与决策分析,从而把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知识,最后将它输送到决策者和用户手中。为加强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在全国设立若干个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安全、畅通的网络,保障各级税务部门与数据处理中心实时交换信息;数据处理中心再与外部网络平台(工商、海关、公安、统计等)实现良好的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多层体系结构的数据仓库技术,对所有涉税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的联机分析处理,通过数据抽取、加工、分析等功能,整合异源异构数据资源,形成有效信息;利用科学的分析预测模型进行目标、过程和行为的管理决策支持;利用电子户档、报表、征管质量分析等数据产品提供信息服务,使数据真正实现向管理信息的转化,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四)坚持税收信息化建设与综合改革相结合,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业务、机构、制度体系

推进信息化的过程本身是一场改革,坚持税收信息化建设与综合改革相结合,就是要通过信息化支撑,重新设计、整合税收征管、行政管理的业务流程,重组组织机构,从而获得绩效改善的跃进,实现税收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税务机构的扁平化。为此,税收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税收征管改革、行政管理改革及机构改革结合起来,实行综合互动。首先,要通过征管改革、行政管理改革,加快业务流程重组。其次,要大胆推进机构改革,重建组织机构,实现由非信息化组织向信息化组织转化。改革的目标是“三化”:集中化:征管机构上可采取税款集中征收、信息集中处理、硬件集中管理模式,尽量精简机构。扁平化:改变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由非信息化组织的“高耸结构(tallstructure)转变为信息化组织的“扁平结构”(flatstructure)。因为多层级的组织机构容易导致执法随意性大,信息采集、汇总、传递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信息失真、衰减等现象。而在信息化下,各种信息都会突破纸介质限制,通过网络达到空前的集中与共享,上级可以很容易地穿透行政层级,了解下级工作状况,使控管更加垂直,管理更加有效。专业化:通过征管查专业化运作,使职责明晰、环环相扣、流水线作业,有利于加强规范化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篇6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一、大数据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一)大数据时代的内涵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得人类正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实际上就是指采用传统的处理模式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数据采集、整合与分析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内容丰富,但是信息密度相对较低,所以要想真正意义上应用往往十分困难。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大数据已经在客观上成为现阶段互联网信息的主要来源,甚至成为生产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来源,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属性。

(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数据体量大。大数据基本特征就是数据量的发展,数据量的级别更是从PB发展为ZB,这样一来数据的内容更为丰富,可以利用的范围也被有效拓展,推进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甚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其二,多样性。数据的来源与类型并不固定,往往存在多种内容与多样性的特征,除了数字结构化的信息之外,还包括有图片、视频以及图像等等,这些内容在实际的人力资源当中普遍存在,从实际出发来抓住重要信息能够显著改善工作效率,并降低工作总量,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其三,数据价值较高。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的运用效率、数据筛选的成果往往决定了相应的价值。不同部门人员通过内部数据信息来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确保人力资源信息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大数据时代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影响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来确保员工能够在其工作岗位上尽可能发挥作用,以此来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提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给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

(一)挖掘员工潜力,提高交互式能力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关键在于提升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从而获取更高的价值。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决定了数据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员工的潜力数据与信息都可以及时的收集到系统当中,采取合理筛选的方式就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内部协调能力,从而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价值,更为努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优化组织机构,构建良好企业文化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实现组织架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从客观上来看,大数据网络技术加速了数据更替,从而实现了内部结构的转化。为了适应这种转化,企业的学习氛围更浓厚,企业员工开始重视培训以及技能提升。

(三)提升人才管理规划水平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人尽其用,所以在发挥这个方面的功能时需要调整好自身的定位,做好人才管理规划工作。大数据时代企业的竞争变得日益严峻,在这样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人才的功能与价值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四)构建有效的人才管理模式

高效人才管理模式不但要求合理科学的绩效评价考核与主观判断,更需要提升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作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部门,需要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关注绩效改革管理的方案以及企业效益的提升,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绩效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现状

大数据时代开展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对于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现阶段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现状,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知存在偏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目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与重点往往集中于人员的行为与结果,在实施考察的时候,某个阶段或者某几个阶段活动中的员工工作状态以及产生的结果往往会对绩效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导致最终考核结果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即使一个员工在整个周期内有过很多成绩与成果,但是由于存在一个较大的错误,所以最终的考核评价结果往往很差。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绩效考核评价的认知存在偏差是导致现阶段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效果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从理论建设的角度上来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考核本身,还需要关注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采取员工工作以及管理活动来获取大量的员工信息,将员工数据信息进行内部连接后来产生更高的价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所服务。然而,就目前来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人员很少。

(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低

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基本依靠绩效以及资源进行管理,在数据信息的考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由于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思想方面的缺陷,导致企业人才革新以及补充都需要面临许多问题。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存在明显的形式化特征,这个特征导致其绩效考核都会集中于月末、季度末以及年末,对于平时的管理则并不重视。除此之外,信息收集后往往会进行适当的处理,但是其具有明显的滞后特征,导致信息的时效性下降。参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人员基本也是根据信息数据来对员工进行激励和责罚,工作过程的认识不足,导致评价的内容十分片面、不客观,在不考虑到工作态度与潜力的前提下做出结论,直接导致大量的人才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甚至导致人才外流。

四、大数据时代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为了体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优势与价值,并迎合大数据时代的背景要求,就要妥善处理好数据收集与分析的相关工作。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数据主要包括人员数据、动态数据以及质量素质等三个方面,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则需要通过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实施。其中,人员的基本数据包括人员的年龄、数量、性别以及工作经验等基础类型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协助企业进一步了解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并以此来完成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构建工作,在信息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根据员工的基本信息来实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便捷化与持续化;动态变化数据主要包括人员的流失、内部员工的流动以及相应的招聘完成情况等,这些信息主要体现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市场竞争能力等内容。通过良好的招聘完成率,企业可以获取高质量的优秀人才,相反则会导致人才的流失。动态数据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研究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完成数据的分析管理工作;质量素质指数主要涉及到员工出勤情况以及满意度等内容,这些数据往往存在很强的内部联系,通过挖掘这些联系可以更好地提升员工满意度,从而协调内部关系,促进企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设置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也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一般来说,绩效评价考核除了基本的定性指标还需要关注定量指标,通过不同类型的指标结合能够有效提升指标的合理性,包括责任心、协调性以及创新能力等内容指标,而定量指标则主要包括有客户满意度、利润以及回款率等等。无论选择何种考核评价方式,都需要调整合适的指标,这样才能够确保信息收集与统计分析的效果。

(三)加强员工与管理人员间的沟通

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当中,企业的管理层与员工往往存在不平等的关系,部分企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关系不和谐,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新型企业模式当中,企业的管理层要想提升信息的运转效率,更好地完善交流与沟通环节是必要的。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有新的想法与思路,此时应该积极的提交上去与领导共同探讨,这样一来企业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有潜力的员工,为企业储备人才、用好人才。加强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还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和谐,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避免员工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五、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探究

(一)创新绩效考评方法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创新离不开绩效考评方法的创新,考评方法创新主要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的途径:首先,做好基础数据的分析与整合,提升信息的收集质量;其次,做好人力资源变动记录与整合工作;其三,加强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并设立预警机制,及时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成本进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二)合理设计绩效考评目标

长效绩效考评目标与评价方法对于提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效率十分关键。通过创新考评方法能够优化过程,常用的考评方法有合成考核、评价中心法等等,在进行这些考评方法的应用时,需要做到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定性定量相结合,同时设置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目标,通过销售额、回款率以及利润等定性指标配合定量指标进行综合考评,采用360度考评方法来确保考评的最终成果。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

为了提高房地产税收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和省局的统一安排,我们以“两税”接管为契机,以契税征管为把手,从整合征管资源入手,不断加强部门配合,全面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今年元至九月,共入库房地产业税收1943万元,同比增长76%,房地产业税收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达到了10.8%,同比上升了3.9个百分点,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作法是:

一、依托两税接管,建立健全一体化管理的协作机制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已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税收涉及的税种多,纳税环节复杂,税源控管手段差,税收管理乏力。2004年全市入库房地产税收1403万元,仅占税收收入总额的6.9%,在第三产业提供税收总额中只占8.3%。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为地税部门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移交地税部门征管后,尤其是“先税后证”的管理要求,为强化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建立房地产行业各税联合控管的一体化机制提供了科学的平台和可靠的保障。结合我市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的特点,我们从理顺协作机制、整合内部征管资源入手,有重点地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一)理顺征管机构。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结构多元,形式多样,关系复杂,我们在税收管理上多年来一直采取的是按单一行业管理或按地段区域管理,征收管理上存在着条块分割,信息不通,环节断链,职责不清等弊端,管理混乱现象比较突出。“两税”接管后,我们首先从理顺征管机构入手,重点解决税务机关内部征管资源配置问题。按照税收管理的流程和环节,统一设置机构,将房地产行业税收比较集中的城区分局过去分散管理的征管机构统一到一个机构管理,设立了专门的建筑安装业税收管理科(股)实行集中管理房地产业相关税收,较好地解决了因征管范围不明晰、征管环节多而出现的重复征管或者漏征漏管的问题,为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两税”接管后,我们以契税征管为把手,认真分析了房地产税收管理的现状,结合税收管理的特点,重点解决控管手段的问题。通过对房地产业涉及的各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划分,在各环节有针对性地寻求各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发挥职能部门的最大管理优势,堵塞各环节的税收管理漏洞。一是取得国土资源部门的支持配合。耕地占用税和耕地契税的征收,过去管理上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信息不通、征缴滞后、欠税追缴难。由于地税部门对用地人的用地情况不清,并且纳税人凭土地用地通知书就可以用地,大多数土地从用地到办证有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待到办证环节征税时间就相对滞后。因此,我们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管理特点,与国土资源部门协商,将土地应税时间提前到用地环节,即国土资源部门只要将用地通知书一下发给用地人,就通过电子信箱迅速将存量地和非存量地的用地信息传递给地税税门,地税部门对相关用地人的有关税收及时进行跟踪介入,实现了土地税收的前置管理。二是加强与房产管理部门的配合协作。房屋交易和发证环节是房屋契税征收和房地产业各税控管的核心环节。我们通过与房产管理部门联系,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了联合控管的方式,在房产交易中心设立了房地产税收审核专班,实地参入房地产计税价值的评估认定工作,审核和开具不动产销售发票,并与房管部门实现了联网。三是密切与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的协作。市行政服务中心是全市行政许可、行政服务和审核发证的重要窗口。在市政府支持下,地税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专门的征管窗口,与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联合办公的国土、房管等部门实现了网络联结,按照“先税后证”的要求,只有在地税税收征收窗口办理完税款征收并点击办理完毕后,国土、房管等部门的工作窗口办理相关权属证书的工作才能进行,否则,在网络联结上不能进行到土地、房管等部门的工作窗口,有效地实现了联合控管。四是与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分管财税工作的副秘书长牵头,定期召开行政服务中心、国土、房管、财政、司法、地税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反馈信息,研究对策,实现了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的社会化协作。

(三)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联系,流程管理、链条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七月以来,国家税务总局提出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的要求后,给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一体化管理的思路也更加清晰,我们结合在曾都区一分局进行的试点工作,认真分析试点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了全市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经验总结推广现场会,制定了《××市地方税务局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流程图》,修订完善了《房地产税收管理办法》和《建安业税收管理办法》,规范了房地产税收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为全市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二、细化管理职责,落实一体化管理的既定目标

我们以信息共享、数据比对为依托,以优化服务、方便征纳为宗旨,综合利用信息,加强跟踪管理,简化办税程序,优化纳税服务,促进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诸环节的有机衔接,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

(一)综合利用信息。虽然房地产业各税种的纳税人、计税依据等税制要素不尽相同,但是,房地产税收诸税种征管所依据的基础信息是一致的,因而可以利用契税纳税申报以及从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获取的信息,将房地产税收诸税种的税源控管联成一体。我们按照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流程,在房管、规划、国土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健全了部门联动的税收监控网络,多方采集房地产企业的涉税信息,对房地产权属转移双方的名称、识别号码,房地产的位置、面积、转移时间、转移价格等相关信息,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在登录入帐的基础上全部输入微机进行管理,并及时传递、比对、整理、归集,按日录入,按周核对,按月订册,初步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库,使之成为涉税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同时,综合利用房地产转让信息,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进行比对,随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让各种房地产信息归入税源管理档案,逐步实现各管理部门之间、各税种之间最大程度的信息互通共享。利用土地使用权交易信息,及时掌握承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名称、土地坐落位置、价格、用途、面积等信息,了解或控制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税源,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对占用耕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及时征收耕地占用税。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房地产交易信息,掌握单位、个人在房地产二级市场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源信息,将转让方名称、识别号码,转让房地产的坐落地点、面积、价格与有关纳税申报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漏缴税款的,及时进行追缴,切实加强在房地产二级交易市场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收的管理。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有关信息,建立健全房地产行业税源台帐和征收台帐,跟踪掌握有关房地产税收的税源变化和征收情况,严格实行以票控税,促使购房者主动向房地产开发商索取不动产销售发票,大幅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元至9月,我们通过国土资源部门传递的信息对16户已取得用地手续但没发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耕地占用税218万元、契税350万元,对25户房屋交易没取得销售不动产发票的追缴税款296万元,收到了较好的征收效果。

(二)规范管理职能。我们以契税为把手,从房地产有关信息的获取及处理,到房地产业有关税种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台账登录及相关资料的传递反馈,对每个税种的征管环节和办理程序进行了细化,并绘制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流程图》,进一步明确了征管岗位责任,形成了一条有序操作的传递链条。为搞好征收管理,我们实行“三个跟踪”:一是通过建立管理台账,分户跟踪了解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投资、施工单位、出包合同或协议以及建设施工进度等情况,及时登记掌握从事建设施工的单位或个人应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印花税等各税种税源情况,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有关税收征管的信息从立项到用地建设到税收征纳入库等情况一目了然。二是跟踪了解并掌握房地产开发商发生的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商品房预售和实际销售进度、收款方式、收款时间等情况,监控商品房的存量变化,通过绘制《商品房预售和实际销售情况平面图》等措施,跟踪监控商品房的销售进度,并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房地产开发商销售商品房的信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税情况进行纳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三是跟踪了解涉税执法程序,按照《税收管理员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要求,严格落实执法目标责任制,规范执法文书,严格税收征管,对税收征管过程环节、税务部门岗位衔接环节、征纳事项告知受理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做到环环相连,程序公开透明,充分发挥了一体化管理的效能。

(三)提高服务质量。一体化管理对内是一个整合管理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过程,对外是一个便民高效、环节透明、服务更优的服务过程。在一体化管理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部门负责,一个窗口服务,一条龙征收管理”的工作思路,把税收服务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简化了办税程序,简并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各种报表资料,将“一窗式管理”理念和方法延伸到所有税种,变多部门办理为一窗式办结,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地税窗口统一办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等涉税事宜,对转让或承受房地产应缴纳的各种税收在一个窗口实行一并征收。办税程序的简化,服务质量的优化,征管效能的提高,征收成本的缩减给一体化管理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围绕一体化方案,创新和完善管理思路

实现房地产行业税收的一体化管理是税收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必然要求,是“以计算机管理为依托,信息共享,环节相扣,链式管理,部门协作,联合控管”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思路,丰富和完善管理办法,为一体化管理提供可靠的制度和管理保障。

(一)信息化铺路,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基础。

税收管理的科学化就是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手段为税收征管服务,“人机结合”,管理互动,以充分显现管理优势。具体到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工作中,就是充分利用房地产开发和转让信息,加强比对分析,掌握税源变化情况,特别要以当前契税征管中积累的信息为基础,对从房地产管理部门以及纳税申报过程中取得的信息进行整合、归集,逐步建立房地产税源信息数据库,充实、完善房地产企业户籍资料和其他纳税人户籍资料,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严格执行“先税后证”的有关规定,把住房地产税源控管的关键环节,准确、快捷地传递有关信息,做到数据集中、信息共享、查询方便,逐步实现利用计算机将税源数据库的信息与纳税申报、税款入库情况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比对分析,促使税收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链条式运转,是落实精细化要求的必然要求。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现代税收管理的客观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税收管理观,走精细化之路。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各岗位密切配合,各环节紧密衔接,要把精细化的基本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各个人员,落实到各税种的具体管理中,落实到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使之形成一个紧密的链条,不断提高对房地产行业诸环节的管理水平。

(三)部门间配合,是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前提。版权所有

房地产税收与房地产开发、交易密切相关,加强与房地产管理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严格先税后证,实现源头控管,是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的最基本前提。因此,必须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国家、省及相关的联合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才能达到一体化联合控管的最大效果。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篇8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日新月异,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地税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当地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税工作全局,按照省局征管改革和我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全体地税干部职工紧紧咬住“比重提高,位置前移,形象更新”的工作目标,坚定信心,规范管理,科学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我市地税征管工作已驶进了信息化的“快车道”,进一步增强了地税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大地提升了“三个服务”水平,地方税收收入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近几年来我市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走过的历程,信息化建设给地税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组织收入、征管改革、依法治税、阳光政务、队伍建设、基层建设、文化理念等等方面全面进步,不断升级。信息化建设给蓬勃发展的地税事业如虎添翼,亮点频闪。

一是在历史数据录入方面,以信息化为依托,创新录入方法,实行报表拆分,为全省地税系统探索出一条安全、高效、准确的历史数据采集和录入方法;二是在税源管理方面,以信息化为依托,研发出GIS可视化税源管理系统,实现了以税源户籍化管理为基本构架的税源监控新体系,对税源进行有效、科学、直观的监控管理,赢得省局的认可和兄弟单位的好评;三是在税负核定方面,以信息化为依托,我市地税系统创新出电脑定税的新模式,克服了税收管理员执法的主观随意性,加大了税负核定客观适用性,真正做到了“阳光操作”和“阳光税负”。在市政府开展的政务“阳光行动”活动中,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并作为好的典型,在全市进行宣传;四是在征收方式方面,以信息化为依托,创新征收方式,在全市实行无区域征收,将全市税收征管视为一盘棋,首次提出了无区域征收的理念,大大方便了纳税人,降低了纳税成本,赢得了纳税人的广泛称誉;五是在征管资料管理方面,以信息化为依托,研发出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管理资料的电子化、规范化管理,并实现了信息共享,征管资料管理走上科学化的轨道,走在全省地税系统前列;六是在计算机设备管理方面,以信息化为依托,自主开发出计算机设备管理软件,并投入应用,使计算机设备管理有序,管理科学,职责分明,安全可靠,又为信息化建设再添新彩;七是在自动化办公方面,以信息化为依托,引进并改进了政务软件,并在推广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我局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节约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回眸信息化建设所走的路,是一条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路,是一条开拓创新的路,是一条走向成功的路。2011年以来,全市地税按照《省地方税务局2011年至2012年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和“一体化”建设要求,从实际出发,合理筹划,精心组织,保证质量,加强工作的协调和督导,系统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质的跨越。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信息化建设有了良好的起步

万丈高楼平地起。信息化建设的“高楼大厦”,也需坚实的基础。市局党组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地税的信息化,就没有地税事业的现代化,“科技兴税”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基于这样的认识,市局党组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多方筹集资金,科学规划,使我市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良好的起步。

(一)在硬件建设方面:由于领导重视,规划合理,资金到位,硬件建设有了质的飞跃,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根据省局关于中心机房建设的要求,2012年10月底己圆满完成了市局和各个县(市)、区局共15个中心机房的建设;建立了四级网络,实现了数据在省局的集中;计算机类设备配备和管理有了新进展,全市地税系统PC机的数量人均提高到0.82台。所有设备均投入了征管及行政办公使用;在视频会议系统与办税服务厅监控系统的建设上,全面完成了市地税系统视频会议及办税服务厅监控系统集成工作。

(二)软件的运行方面:业务流程配置和岗位设置调整基本到位。到目前为止,完成了我市地税系统400多个征管业务流程的配置和3691个岗位的设置工作,为地税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地税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良好,目前地税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涵盖了管理服务、票证管理、申报征收、税收会统、稽查管理、条法管理、综合查询七大模块;地税管理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走上了正轨,制定了《市税收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制度》,明确软件上线推广的流程和责任分工,从制度上明确工作责任,减少工作的随意性,从制度上和技术上形成一个规范的软件运行维护体系;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良好,得到了干部职工的认同。

(三)网络与安全方面。制定和完善了三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安全管理员)制度和网络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到目前为止,还尚未发现病毒原因而影响我市地税网络的现象。根据全市信息安全状况,制订了《市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系统账号、口令及权限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以信息化为依托,求新思进,开创了地税工作新局面

随着2011年新一轮征管改革号角的吹响,地税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建设是征管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市局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求真务实,克服困难,决定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借征管业务软件上线之东风,迎头赶上。并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发扬井冈山精神,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创新征管工作思路,开拓出地税的特色做法。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些特色做法,大大地推进了税收征管改革的进程,地税的工作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一)GIS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开创了税源管理新路

以信息化为依托,全市地税系统范围内统一了“二维管理,双层监控”户籍管理模式,实现了以税源户籍化管理为基本构架的税源监控新体系。户籍管理改变传统的单纯以纳税人为主线的管理方式,建立了一套以税源地理信息为主线,覆盖管理所有税源业户的图表化税源监控体系,同时加强巡查、巡管、交叉检查,加大对外(纳税人)的监控力度和对内(税收管理员)的考核力度。我局开发了《市地税局GIS可视化税源管理系统》,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构建信息化税源管理模式。该系统以电子地图为蓝本,充分结合我局地税征管业务,并共享省局综合信息系统数据,对税源进行有效、科学、直观的监控和管理。随意点击一户,便可轻易查找到纳税人的方位坐标、税源情况、征收情况等具体资料。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也为领导决策提高直观、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电脑定税模式的开发和应用,开创了税负核定新路

以信息化为依托,在税负核定方面,我市地税系统创新出电脑定税的新模式,杜绝了税收管理员执法的主观随意性,加大了税负核定客观适用性,真正做到了“阳光操作”和“阳光税负”。该系统通过采集纳税人经营信息与计算机系统中已经生成的评税指标、参数、系数结合,产生营业额,同时与录入的共管户国税定税营业额和营业户的上年使用发票总额比对,并根据纳税人税种鉴定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出税额,打印税负核定通知书。通过全面摸底调查,并采用数学方式,科学的制定出税负评定的指标、参数、系数,并将相关指标、参数、系数根据经营项目的不同,确定电脑定税的计算模式。

(三)分散录入方式的采用,开创了信息采集和录入新路

以征管软件上线为契机,不断创新信息采集和录入方式。数据采集和录入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为了减轻工作量,减少差错率,我局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外表格进行套打,并通过程序,进行一些查错、纠错,基本上不会出现错误。同时在数据库中,对一些相同的内容通过复制等方式,进一步规范数据内容,减轻工作量。这种方法得到省局督导组的大力赞赏。在数据录入方面,省局要求原则上集中录入,我局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地税系统的实际,在充分进行性研究后,认为集中录入可能在市局形成数据流瓶颈,分散录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经得省局同意后,采取了分县区局录入的方式。在录入过程中,全系统共投入、调剂设备172台、人员368人,搭建了专门场所和专用网线,在正式录入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实战练兵”。录入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昼夜奋战,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数据录入任务。从录入情况看,质量好,通过省局最后检查,基本上无差错;速度快,最快的县只用了7天,全市只用了12天时间完成录入工作,开创了全省录入速度之最。

(四)电子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开创了征管资料管理新路

以信息化为依托,我市地税系统在征管资料管理方面,开发出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征管资料的信息共享和规范化管理。在征管资料的管理方面,目前绝大部分地方还停留在原始、粗放、主要靠手工管理的低级阶段,这与我省地税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局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于2006年3月下旬组织技术人员自行开发征管资料电子化管理软件,即征管资料档案管理系统。我们选择在遂川县局进行软件开发与试点,由于市、县局领导的重视,组织措施到位,保证了研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研发人员历时一个多月的刻苦攻关,顺利实现了预定目标,开发出了一个功能全面、应用简便、运行稳定的征管资料管理系统。5月中旬开始,进行系统测试运行,取得成功。该系统具有系统初始化功能、资料录入功能、资料维护功能、资料查询输出功能和统计考核功能。该系统功能全面:它具有电子储存,保证安全;快速查询,提高效率;资料集中,信息共享;即时监控,便于考核;统一标准,促进规范的良好效果。

(五)无区域征收的提出和实施,开创了征收方式新路

以信息化为依托,创新征收方式。在征管业务软件全省推广之际,我市地税系统城区的混合征收模式在新系统中得不到支持。在省局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结合我局实际,分市城区和县区域实行大征收,并首次提出了无区域征收的理念。通过整合岗责配置,重组业务流程,使范围内(市城区、各县域)的各征收点,可以征收该区域内任一纳税人的税款,而且该税款能正确入库。纳税人可以选择该区域内任何一个征收点进行申报纳税和办理其他涉税事宜,实现就近纳税。

(六)报表拆分的创新和应用,开创了历史数据录入新路

以信息化为依托,创新历史数据采集录入方法,实行报表拆分。在全省对历史数据的采集录入还没有经验的背景下,我局决定不等不靠,自闯新路,在认真比对分析的基础上,三种录入方法中,决定采用拆分报表的形式,对1—5月的本年数据进行分乡镇、分经济类型、分行业、分税种和报表所需税目、分征收类型、分重点税源企业采集录入,完整重现会统业务,制定历史数据采集录入方案。市局领导高度重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在历史数据采集录入的尝试获得成功。并为全省地税系统找出了一条安全、高效、准确的历史数据采集和录入方法。

(七)计算机设备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开创了计算机设备管理新路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计算机设备的管理问题日益显现,为全方位、无区域管理全市地税系统计算机类设备,从服务基层出发,市局信息中心开发出了一个实用的集管理、查询于一体的计算机类设备管理系统,让全市地税干部可以快捷地查询全市计算机类设备的配置、使用、采购、维修等信息,目前系统已投入使用,各县(市、区)局应用反映良好。计算机设备管理软件的自主开发和应用,开创了计算机设备管理新路。走在全省地税系统前列。

(八)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引进和应用,开创了办公自动化的新路

在自动化办公方面,我市引进了政务通软件,并加以改进和推广应用,以信息化为依托,大大地提高了我局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现在市局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收发文都已在政务通软件上直接操作,方便了广大干部职工调阅、查找、存储资料,节约了办公成本,减少传递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共享,引领办公自动化新时尚。

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资金紧缺、人才偏少、基层建设压力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高、操作水平有待提高、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低、信息安全意识不够强等等。但困难是前进中暂时的困难,只要我们在省、市局正确领导下,提高认识,齐心协力,发扬井冈山精神,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给予的有益启示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做好任何工作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观念,没有正确的认识,就容易迷失正确的方向,也就很难成就事业。在我局的征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全市地税系统干部职工认识到位,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信息化建设事关征管改革的成败,影响本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因此,信息化建设也事关地税事业的兴衰。正因为能够站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所以,全体干部职工能够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加强领导,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我市地税系统在征管信息化建设中,能够稳步推进,开创新局面,取得良好的成绩,一方面得益于省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另一方面得益于市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市局党组班子统一思想,团结一心,求新思进,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从总体布局到具体实施,从工作思路到具体措施,从资金分配到人才使用,市局党组都作了精心的布署和安排。不仅如此,在征管软件上线的第一战场,市局领导亲临现场进行指挥督导,同基层一线的同志同甘共苦。

(二)科技兴税,人才是关键。知识经济时代,要走科技兴税之路,科技兴税,人才是关键。我们的征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了这个真理。我局所有的创新项目研发,都是依靠专门的技术人才,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而且还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在税源管理、税负核定、信息采集和录入、自动化办公、征管资料管理和征收方式方面,他们发挥专业特长,潜心攻关,研发出符合地税实际的电脑软件。在攻关的过程中,他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为我市的征管信息化建设默默奉献。

(三)自主创新是发展地税事业不竭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一个系统、一个单位也是如此。省局提出的“六个坚持”,其中就有“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地税事业的不竭动力。”在我市的信息化建设中,自主创新让地税亮点频频,异彩纷呈。我市地税系统“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地税事业的不竭动力。”在税源管理、税负核定、信息采集和录入、自动化办公、征管资料管理和征收方式方面,创新出有地税特色模式,大大地推进了征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地税的综合实力。

(四)信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征管信息化建设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计算机网络是它的物质基础和支撑。一旦出了安全问题,信息化建设就是前功尽弃,其损失是无法估算的。因此,信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根据全市信息安全状况,制订了《市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系统账号、口令及权限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先后完成了趋势防病毒软件、北大青鸟网管软件、操作系统的升级平台,使我市地税系统的网络监控能力和防网络病毒能力大大增强。同时按时做好了升级工作,确保了网络的正常、安全运行。

四、今后信息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虽然我们己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有的人很容易滋长骄傲情绪,认为信息化建设就大功告成了,放缓前进的步伐。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中的第一步,信息化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税务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具有强化了税源管理,提高了征收的效率;优化了纳税服务,有效降低了征纳成本;拓展了应用能力,有效增强了管理效能;规范了执法行为的作用。要把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度来认识。要把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部署。要加强对系统干部的思想观念教育,充分发挥和调动全体干部的积极性,认真分析当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困难,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群策群力,克服困难,把信息化建设抓紧、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快征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地税队伍。我们将在现有的队伍中,发现人才,留住人才,重用人才,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潜心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时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鼓励地税人员积极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鼓励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他们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地熟悉并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培养一批既精通税收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并按省局要求建立人才库。让他们成为我市信息化建设的顶梁柱。切实提高干部素质,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做好“四个提高”和“五项运用”,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信息化建设中,我局着重做好“四个提高”,即提高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网络增值服务应用水平、提高基层地税机关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着重学会和掌握“五项运用”,即开展12366纳税服务平台应用、开展网上报税应用、开展外部信息交换应用、开展VOIP(网络电话)系统应用、开展全省统一的呼叫中心应用。通过“四个提高”和“五项运用”,打造“三个服务”的新平台,不断深化办公自动化应用。配合政务“阳光行动”,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层次,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的办公自动化操作水平,推进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规范管理,强化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险系数。为规避网络风险,我局制定信息化管理预警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实行分管领导和信息中心主任负责制,签订责任奖,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尽量将风险降为零。为降低风雨雷电等带来的意外灾难,保障地税信息系统无间断连接,依托省政务核心网,尽快完成省市线路为带宽155M,市县之间带宽为10M的备份线路建设。

(五)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整合数据资源,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加强数据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是在严格执行各项数据管理办法、操作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数据监控职能,建立数据监控机制。二是建立必要的事后复核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三是定期公布征管前台人员数据录入工作量和差错量,建立和完善配套的过错追究机制,用制度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完整。加强数据分析的功能。由于现在新征管软件只是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数据查询功能,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模块还未开发出来。省局正在加快开发出一个集管理、分析、决策的数据仓库,到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模块可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地来加强税源管理,为决策提供支持。不断整合资源,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六)做好结合文章,进一步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要与征管改革相结合。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是地税工作的“前后轮”,我们要实行“四轮驱动”。大力推进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征管改革,是地税部门改进征管手段,提升管理质量的战略举措,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广大地税干部要提高对推进征管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加快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克服自满情绪、松懈情绪、厌烦情绪,振奋精神、只争朝夕,强化信息化成果的拓展与运用,提升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体系,圆满完成今年征管改革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要与规范化建设相结合。规范化和信息化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承,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对ISO9000质量管理等先进理念的宣传和灌输,使广大地税干部更深刻的理解规范化管理方针、目标的内涵,树立规范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积极参与规范化管理的试点与推广工作,适应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实现工作的“五个转变”,即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应付为认真、变不习惯为习惯、变强制为自觉。通过规范化建设,促进信息化建设。

三是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培养广大干部的地税文化核心理念。在当今的文化经济时代,文化是决定发展的主导要素。着力培育地税文化,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是实现地税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不竭动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广泛宣传地税文化建设,使广大地税干部牢固树立起“和谐聚力,诚信服务,争做第一”的地税文化核心理念,明确地税文化的内涵、原则、内容与途径,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1篇9

一、当前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税源管理机构职能“缺位”。在新一论征管改革中,随着征、管、查分离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税务专管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管户”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管事”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情税”和“关系税”,有利于税务系统的廉政建设,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两少一多”现象:税收管理员下户调查研究的少了,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缴税情况及税收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少了,依靠纳税户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指导征收的多了。如申报不实,出了偷漏税问题则由稽查部门去处理。这样一来,在税源的管理上便出现了“空档”,管事与管户在相当程度上脱了节。由于征、管、查之间始终处于变动磨合的状态,未达到统一和规范,税源管理的职能存在“缺位”现象。办税大厅征收人员不再下户,就表征税,被动接受纳税人的申报资料,并不能主动收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动情况;基层分局(所)的税收管理员对税源控管乏力,由过去的专管员下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变成了远离企业、坐看报表的静态管理,对辖区内的税源底数不清,户籍不明,造成大户管不细、小户漏管多,“疏于管理、责任淡化"的问题凸现。

问题二:税源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在当前税源管理过程中,单一地以实现税收的多少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工作重心侧重于重点税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重点户、非重点税源、某些行业、某些区域及工作环节的管理,造成税源管理“头重脚轻”,征管基础薄弱,给一些蓄意偷逃税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传统的税源管理手段相继取消而丧失,而新的信息管理手段又未到位,基层税务干部普遍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有的被动地等待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寄希望于省局为他们提供“一步到位”的办法和手段。虽然近些年加大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了征管业务流程微机管理,但目前税源管理系统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统计工作,对税源的状况不能运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进行调研、分析和预测。此外,还建立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税源监控网络和管理监控机制,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滞后。

问题三:部门协调配合不得力。从外部来看,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管、城建、地税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高度共享。从内部来看,征、管、查三部门、机关科(股)室之间、上级局与下级局之间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工作脱节,协调配合不畅,没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性税源管理机制,适应现代税源管理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问题四:税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困扰基层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征管力量不足,城乡税源管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基层税源少、人员多,而城区或重点税源单位税收任务重、人员少;机关管理人员多、一线税源管理人员少等不合理现象。基层税源管理人员应付事务性工作繁重,很难集中精力开展税源控管,以致对纳税人的信息掌握不全。同时存在部分地区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不到位,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存在任务不明、目标不清、考核不到位的问题。税收管理员业务水平参次不齐,适应现代税收征管的工作能力和税收执法水平不高,工作缺乏主动,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问题五:经济出现多元化,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主体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长期并存,使纳税主体呈现多元化;混合经济、网上交易、资产重组等加剧,使征税对象呈现多元化;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多样性,使其收入来源也呈多元化,增加了纳税环节确认难度,税源监管的复杂性与日俱增。而税务机关对这些变化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使税源管理工作陷于被动。

二、加强税源管理的建议

今年,省局把税源管理作为三大重点工作之一,提得高度可见,重要性之强。要全面提高税源控管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监控思维模式,树立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人机结合强化对税源的管理和监控。

(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全面建立税源管理体系。

按照加强管理、讲求效率和有利于服务的原则,科学设置基层税源管理机构,合理调整征管职能,实现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的岗责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征、管、查三部门的职责分工,避免各环节、岗位之间职责交叉或缺位,三部门应加强业务衔接,既要分工,又要协作;既要制约,又要协调,凝集征、管、查合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税源管理的整体效能。搞好征管信息系统前、后台的业务整合与衔接,加强协调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防止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征管业务流程衔接紧密、运转高效。县(区)局管理股应为专门的税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税源的收集、汇总、分析,监督指导基层分局(所)加强税源管理;稽查局、办税服务厅作为税源监控的辅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纳税人的税源采集及税收征管相关情况的反馈工作。基层分局(所)为税源管理的主力军,经常深入到纳税单位进行税源调查分析,监控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税源变化情况,掌握一些非常规性的税源变化情况,特别要加强对改制企业、有偷税嫌疑的企业、漏征漏管户、新办户、停(歇)业户、注销户、非正常户等纳税人的监控工作,减少税收死角。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税收管理员,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税源进行专项检查、调查、预测、分析和控管,将税源监控置于征管之中,在征管中寻找税源、监控税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征管、税政、法制、发票、计财、信息中心、监查审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特长和职能功效,积极为基层部门强化税源管理提供指导、帮助和监督,多渠道多领域地实现税源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全方位地构建税源管理体系。

(二)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把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到实处。

1、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县(区)级局、基层分局要综合考虑所管辖的税源数量、税源结构、税源地域分布、税源发展趋势、基层人员数量与素质等因素,按照税源管理的需要,结合起征点提高,农村税源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特点,重新整合优化税收管理员队伍,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先保证对大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以及城区等重点税源户的监管需要,并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将管理重点放在税源流失风险较大的环节和领域,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加强税收管理员的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岗位的专业特点和管理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员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积极探索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税收管理员的能力差异分配任务,做到以能定级,按级定岗,以岗定责,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岗责体系,按照税收管理员工作岗位的不同,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职能定位和工作重点,减少日常的应付性事务工作,确保税收管理员有时间、有精力从事税源管理工作。实行税收管理员工作底稿制度,规范税收管理员的执法行为,形成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3、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税收管理员开展工作,要在征管业务核心软件基础上拓展功能,研究开发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通过工作平台规范和固化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事项,自动分配任务,自动提示完成状态,变人找事为事找人,方便管理员查询各项涉税信息。围绕管理员工作重点,通过分析、预警、监控、评估、筛选、异常信息处理、台帐、工作总结等功能模块,解决管理员“管什么”、“怎么管”、“管没管”的问题,提高税收管理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效地加强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创新手段,改进方法,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

1、加强户籍管理,夯实税源基础。基层分局(所)要分区域、分经济类型、分行业、分类别、分户建立纳税人户籍档案。健全房屋、土地、车辆等信息数据库。充分运用税收信息化的手段,加强户籍管理,做到实有户数与系统机内户数一致。加强对纳税人开业、变更、停(复)业、注销、非正常户以及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户籍管理情况的专项清理工作,减少漏征漏管户。

2、坚持属地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实行分类组织与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崇的征管组织形式。根据纳税人规模、行业、企业存续时间、经营特点和信用等级等实行税源分类管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税种等“五个重点”,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管理和跟踪监控制度;二是抓好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征管。尤其是这两行业中的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征管难度大、漏洞多,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全面落实房地产税收一体化;三是抓好个体经营大户的征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个体经营大户的征管,使其生产经营的实际税负接近申报征收入库的税款,减少税收流失;四是抓好娱乐业、饮食业等高利润行业的挖潜增收。五是抓好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纳税人的管理与服务。

3、加强源头控制、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一是要做到源头控制与税收分析相结合。源头控制就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纳税人实现的税款数量,以及各税种收入的潜在分布情况,以便征收过程中心中有数,防止税源流失。税收分析主要是对税收收入的来源和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从中了解经济发展状况和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以便调整税收工作部署和征管重点。事前源头控制和事后税收分析,两者都很重要,都是税源管理的有效方法。但在实践中,一些单位往往重视一头而忽视了另一头,两者未有机结合起来。有的甚至两者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收税凭经验,既不作税源调查也不作事后分析,收税收到多少算多少,收到哪里算哪里,只要完成任务就行。这种做法难免带来有税未收足或收“过头税”的问题。要实现源头控制和税收分析的最佳结合,要求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要做到眼勤、腿勤、手勤,认真负责,不坐等纳税申报等资料,把室内静态分析与深入纳税户实施税源跟踪或动态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掌握税源情况,并善于从调查分析中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要扎实推进纳税评估。积极探索建立纳税评估管理平台,运用指标分析、模型分析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估。在评估工作中,注重综合评估与分税种评估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机结合。三是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形成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款征收,并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税务检查与稽查又促进分析与评估,促进完善税收政策、改进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

4、加强发票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大力推进“逐笔开具发票,奖励索取发票,方便查询辨伪,推行税控器具”的发票管理机制创新,实行消费者监督、税控器具电子监督、税务监督多管齐下,促使纳税人依法开具、使用发票,促进地税机关“以票控税”,强化税源监控。要抓住发票管理的关键环节,改进和完善发票“验旧售新”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税控器具,要将税控器具记录的开票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进行比对,严格按规定征税,真正发挥税控器具控税作用。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税源管理。按照“功能齐全、监控有力”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征管业务软件的涵盖范围,研究开发统一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监控管理,将管理的触角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覆盖整个税源分布点和所有纳税户;进一步拓宽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形成信息联网;积极推行多元化电子申报、网络申报,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税务综合信息库,并使之成为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同时,以综合征管软件应用为载体向深度发展,积极开发一些辅助程序,提高数据综合利用率,迅速、准确地进行税收经济指标和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满足监控、分析和决策的需要。充分利用征管业务信息省级集中优势,运用数据仓库,对各级税源数据逐级分析与查询,实现对征管工作质量与效率考核评价的程序化和自动化,确保税源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稽查,整顿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一是以日常检查为重点,堵塞征管漏洞。建立完善日常检查管理办法,规范日常检查工作程序,提高日常检查的效能。处理好日常检查与稽查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日常检查作为纳税评估与稽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构建一种以纳税评估为基础,以日常检查为纽带,以稽查为总闸的良性互动机制;二是加大稽查打击力度,整顿税收秩序。树立“重点稽查”的意识,对一些税收秩序比较混乱、征管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与行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税收治理,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力争做到检查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税收秩序;三是积极开展涉税违法案件的分析、解剖和宣传曝光工作。对查处的案件特别是典型案件要进行分析解剖,研究发案规律、作案特点和手段,及时发现税收政策和管理上的漏洞,提出打击、防范和堵塞漏洞的措施,并选择典型案件进行曝光宣传。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篇10

关键词:环境会计会计目标会计信息需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新的环境不断出现,使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仅依靠国家环保局的警告处罚是不够的,还需要改变传统会计模式,把环境支出和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即引进环境会计。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使各的环境状况得到充分披露。另一方面,随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树立,企业相关利益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掌握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各方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

一、环境会计信息需求

(一)环境会计的目标

亨德里克森说,任何领域都要以确定目标为其出发点。因此,会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会计的目标问题,它关系到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会计实务的拓展。目前流行的关于会计目标的观点有两大流派,即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会计目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会计工作为谁服务;二是会计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其中,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目标是向资源委托人报告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决策有用学派则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为投资人等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1.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是指资源的直接管理者(受托者)对资源的所有者所承担的、有效管理所有者所托付资源的责任,即资源的受托者负有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其结果的义务。在环境危机日益加重的今天,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环境概念引入受托责任观,可以得到一个环境受托责任的子概念。环境受托责任的直接关系人包括两种,即委托人(如国家、公众)和受托(企业)。委托关系的建立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环境方面,资源的所有者(委托人)将环境资源交付企业(受托人)使用,并要求企业承担起管好,利用好并做出报告的责任:其次,从经济方面考虑,企业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基于惯常的投资目的,而要求企业在环境方面应该有良好的表现。这样,委托受托关系的建立,客观上产生了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即环境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所有者报告资源受托经营的情况。

2.决策有用论

决策有用论者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使用者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为了保证使用者进行正确地判断和决策,企业有义务和责任向其提供有关经营状况和结果的全面信息,这其中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的环境方面的信息。

受托责任学派与决策有用学派的相同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需要对外提供信息,这反映了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反映信息;二是立论基础都是基于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如果是两权合一,则没有报告的义务。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受托责任学派的观点出发,还是从决策有用学派的观点出发,都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环境会计的目标仍然是提供相关的有用信息,但是,由于环境会计信息不同于一般的会计信息,应该提供何种信息,则应视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定。

(二)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解决会计信息的“流向”问题,它是会计信息的接受者和利用者。对不同的使用者,环境会计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具有不同的作用。

1.环保部门的需求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或民间环保组织,通过企业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对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取得的环保成绩,综合起来作为进行宏观环保决策和对企业进行环保考核与奖惩的依据。

2.政府其他部门的需求

就政府其他部门而言,可利用环境会计信息,制定环境政策和规范,加强宏观管理和控制,促使微观和宏观的协调一致,同时也能准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不虚增国家财富。

3.投资者的需求

外部投资者也需要了解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状况,判断企业由此获得的机会和前景,决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了解企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及其履行状况,判断企业由此获得的发展机会和前景。评价环境措施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同时了解包括环境成本、环境负债在内的较客观准确的资产负债状况、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状况。

4.企业管理者的需求企业管理当局通过规划、预算、和控制来确定企业对的责任和环境的影响,努力改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实施正确的环境措施。

5.社会公众的需求

对于身处企业周围的社会公众来说.企业的环境行为将直接对他们受益或受害,他们也会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综上所述,在近期内,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应首先考虑政府管理机构、投资者、企业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等主要的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近期内环境会计的目标可以定义为:向政府管理机构、当前和潜在的投资、债权人等环境利益关系人提供有关报告主体对其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对于理智的投资、贷款以及其他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环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和及时性等。环境会计信息也同样应该具备这些质量特征。

1.相关性

相关性通常是指与用户决策相关的特性,它是会计信息首要质量特征之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定的相关性包括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和及时性。企业环境会计报告应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才具有相关性。而且,还要提供多种计量属性的信息,如相关的环境支出、环境收益环境活动业绩、环境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影响等,以供使用者选择,才能满足有关方面的信息需要。

2.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和偏差,并能忠实地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它是会计信息固有的也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FASB认为它包括可验证性、中立性和反映真实性三个要素。企业环境报告服务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其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可靠性。企业环境报告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企业对环境信息的真实和客观的反映,还取决于这些信息的可验证性。企业环境报告质量的可验证性特征要求由独立的第三方对该报告进行审计。环境报告审计的作用在于提供公证:将环境审计报告包括在企业环境报告中有助于保证信息的质量,使环境利益关系人获得可靠的信息,有利于他们对于企业环境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了解和监督,有利于他们进行相关决策。

3.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能使使用者以两组经济情况中区分其异同的质量特征,要求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应基本一致。只有环境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使用者才能进行行业、地区比较,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数据挖掘技术;电子商务;应用

0前言

随着Internet的普及,电子商务如同燎原之火,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权威统计表明,06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稳步增长,网民数量增长至1.35亿,电子商业交易总额达到1.1万亿人民币,年增长了48.6%,07年将继续增长。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展开电子商务业务已是大势所趋;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管理者收到大量无序信息,尤其是用户资源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利用,找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商业决策行为,成为电子商务经营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问题。迅速发展的数据挖掘技术,为此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1电子商务用户资源管理

从广义上说,电子商务用户是指使用电子商务信息资源和服务的一切个体和群体。电子商务的用户是在长期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呈现。与电子商务的其他资源相比,用户资源有其特殊性,例如动态的伸缩性,对其它资源的依附性等。

1.1用户资源管理的内涵

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其资源的内涵不断扩展。从有形资源的管理,包括商品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费管理等,扩展到无形资源的管理,包括品牌、文化等。但这种管理概念仅仅局限于电子商务内部。而在现代信息社会,电子商务应把“用户”这种外部资源纳入自身管理体系中,实现与其他资源的整合。

用户资源管理是对有使用价值的用户资源,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程序,来实现电子商务某种服务效益的目标活动。应该包括用户信息管理、用户服务活动管理、用户后期支持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系统的搜集、组织和存储用户的相关信息,通过用户信息的统计和分析,明确用户的需求,划分用户群;用户服务活动管理则负责对用户在电子商务网站内的信息行为进行管理,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指定出电子商务的资源建设和服务策略,实现用户服务活动的相关信息集成;用户后期支持管理指对用户接收服务后的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不断修改和提高的方案。

1.2用户资源管理的重要地位

(1)用户资源管理是电子商务管理的核心。电子商务管理必须以用户资源管理的要求和目标展开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用户”作为一种资源有效的贯穿于电子商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电子商务管理的效果与价值才能真正的以用户使用的效益方式体现出来。简单的说,只有掌握了用户,电子商务才有效益。

(2)用户资源管理是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基础。个性化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方式,通常步骤为:收集用户信息;分析用户数据,创建复合用户特性的访问方式;向用户提供复合其特殊需求的个性化服务。电子商务用户资源管理的本质和目标是对用户信息和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满足用户直接需求的基础上,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使用户得到延伸的服务收益,以此给予用户强烈的个性化服务感受和“无缝式体验”,提高满意度,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前提下的用户和电子商务双赢。

1.3用户资源管理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国内大多数电子商务用户资源管理仍然属于描述型管理,面对诸如哪些商品受欢迎、原因是什么、有多少回头客、哪些用户是最赚钱的用户、售后服务有那些问题等,还只能根据经验推测,更不能实现对大范围用户信息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整理和分析,并据此进行各种推理,进而发现反映其特征的模型和进行用户规模化分类和聚类。而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突破管理局限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数据挖掘技术

2.1数据挖掘的概念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集成了许多学科中成熟的工具和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统计学、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

2.2数据挖掘能够获取的知识模式

(1)路径分析。用于判定在一个Web网站中用户最频繁访问的路径。

(2)聚类分析。输入数据并无任何标记,聚类分析可以从Web访问信息中聚集出那些具有相似特性和差异特性的信息,目的是使同一类数据的相似性尽可能大,不同类数据的相似性尽可能小。以增强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是分类和异常检测的先决条件。

(3)关联规则的发现。找到用户对网站上各种文件之间访问的相互关系,明确用户访问页面与页面之间的相关性和购买商品的相关性和依赖性。

(4)序列模式的发现。在时间戳有序的事务中,找到一项跟随另一项的内部事务模式,即因果关系。

(5)分类和预测。分类发现就是给出识别一个特殊群体的公共属性描述,用来分类新的项。分类的目的是通过构造分类模型把数据库中的项映射到给定类别中的某一个,以便用于预测;也就是利用历史数据记录自动推导出给定数据的推广描述,从而对未来数据进行预测。

(6)异常检测。对分析对象少数的、极端的实例,反常的不合规则的特例进行描述,根据观察结果和预测值的差别揭示内在原因。

3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子商务用户资源管理

3.1用户数据搜集与存储

用户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工作是搜集用户数据。要实现用户数据的有效挖掘的基本条件是将搜集到的用户数据以一致的模式存储,建立用户数据仓库。

(1)用户数据搜集。所搜集的用户数据按类型可以分为用户信息数据、用户需求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和用户反馈数据。通过电子商务的注册和服务过程不断积累。

(2)构建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在集成、一致、经过清理的数据上才能更好的实现,因此要进行数据清理、变换、集成、装入等处理,以建立一个整合的、结构化的数据仓库。例如:非结构化的用户需求和反馈信息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将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

3.2用户特征和群体分类

(1)用户特征分析。针对数据仓库中的用户数据,采用多种数据分析和挖掘方法,如关联分析、序列分析等,对电子商务用户特征进行分析,挖掘用户的隐形信息需求,获得对管理用户与电子商务交互活动所必须的关键性特征,并预测用户的未来行为。电子商务用户的特征主要包括用户的身份特征、用户的需求特征、用户的行为特征,如自然属性、收入、交易额、爱好、价值度等。通过用户特征的分析和提取,电子商务可以与用户建立一种一对一的、差异化的、个性化的、学习型关系。即根据用户行为不断加深对其的了解,针对其特殊需求相应调整网站的访问模式和结构,以及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行为。

(2)用户群体分类。对电子商务用户的特征进行分析的主要目标还在于对具有相似特征的用户建立模型,进行电子商务用户的有效分类和聚类,建立层次结构,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方案。电子商务用户的分类还便于分类识别或预测未知用户的归属。

3.3面向用户生命周期的数据挖掘

用户的生命周期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用户的获取、用户的保持和用户的流失。注意,由于网络的特殊性,用户的保持和流失和注册用户的数量有很大差异,用户放弃该网站并不一定注销用户,所以更应该注重网站的访问信息。用户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要最大限度的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防止用户的流失。

(1)用户的获取。电子商务网站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就要不断获得新用户,维持老用户,而当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用户数据信息不断增多时,就要依靠数据挖掘。利用数据挖掘揭示新用户的行为习惯,生成预测模型,预测发现一些在不同情况下有相似行为的用户,进行分析,筛选出可能的潜在用户,并据此有效增加服务推广效应,把潜在用户和这些用户感兴趣的资源和服务系统的结合起来,为每一个用户提供主动化、个性化的服务,把潜在用户转化为正式用户。

(2)用户的保持和流失。电子商务用户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不到位,包括自身的缺陷和其他网站提供新服务的影响。一般来说,用户的保持涉及三个过程:首先,利用数据仓库中的信息和数据挖掘技术识别、分析和评价用户为什么流失?那些因素导致用户流失?用户流失的风险在何处?从而明确潜在的流失用户群体;其次,识别其中的有价值用户,如消费频率较高的用户;最后,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如付费历史等,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如奖励等,提高用户的忠诚度,保持用户。

3.4几个注意问题

(1)数据挖掘的准确性。来源数据的准确性会对数据挖掘产生很大影响,而由于网络的特性,用户数据尤其是其注册信息的可靠性是未知的,所以应该对用户数据做一定的验证和预处理。此外,数据挖掘只是一种工具,其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应该经由实践检验。

(2)用户隐私的保护。在构建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时,应该把一些涉及用户隐私的数据信息处理掉。

4结论

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子商务用户资源管理能发现大量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可以使网站更有效的确认目标,改进策略,提供个性化服务,改善用户关系,从而使用户更加满意,为网站带来更高的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范文篇12

一、会计枝式的分类与知识经济会计伎式的提出

会计模式是会计实践本质特征的基本映现。由于人们所依据的会计实践的特征不同,因而有着多种不同的会计模式分类的方法。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G·G·米勒将各国会计按会计划分为四大集群,再按企业环境划分十大会计模式;美国会计学会(AAA)按"势力范围"将各国会计分为五大模式;英国会计学家C·W·诺贝斯按照各国现有会计惯例,采用分级分类方法,提出了一种分类系统;我国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课题组将会计模式按经济体制分为六大类型等。

其实,会计是一个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依据一定的技术手段向有关各方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统,具有社会性和技术性两重特征,是社会性和技术性的统一。就情况看,对会计模式的分类一般都是从会计的社会性特征方面进行的,的目的是关于会计的国际化和国家化问题,很少有人从会计的技术性特征出发,亦即从会计的技术环境和会计技术方法重大变革的角度对会计模式进行分类。

我们认为:(1)会计模式的分类应从会计的社会性和技术性双重特征进行,使之适应于不同经济社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2)作为会计模式的分类标准,必须是便会计得以产生并推动会计向前发展的动力基础,即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内部的矛盾运动和重大技术突破。按照上述标准,抛开国别会计差异,我们可以将会计模式划分为农业经济社会的会计模式(简称为农业经济会计模式)、工业经济社会的会计模式(简称为工业经济会计模式)和知识经济社会的会计模式(简称为知识经济会计模式)。

农业经济会计模式是在第一次经济革命(农业革命)及简单的算术技术出现后形成的,以单式记帐为主要特征的会计模式;工业经济会计模式是在第二次经济革命(工业革命)特别是股份制经济形式的出现,在数学和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以原始成本计价和复式记帐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会计模式;而知识经济会计模式是在第三次经济革命(知识经济革命),特别是知识资源成为企业核心资源及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后的会计模式。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将以多种属性计量计价和多元记帐为主要特征。

二、知识经济会计枝式的特征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掌握知识、拥有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会计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应如何真实反映企业拥有的资源(包括人才和知识智力资源门如何真实反映企业资源,的未来发展前景?(2)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特征的信息技术,它充分于会计后,会计应作出哪些反应?对提高会计的功能有什么意义?结合以上两个方面,我们认为,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应具备以下特征:

1·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目标

决策有用性与经管责任性相结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产业成为"主流",日益发达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将广泛应用,信息高速公路使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限制大大缩小,经济将趋向全球化;资本将趋向国际化,世界将逐渐演变成"地球村"。

关于会计目标,在会计界主要有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即经管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两个学派都是建立在两权分离基础之上的:经管责任观主要建立在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十分明确,没有模糊、缺位的基础上的,委托者可以就受托资源的管理向受托者提出具体要求,如果受托者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所有者可以更换并寻找新的经营管理者。决策有用观则认定两权分离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委托、受托双方不直接进行沟通、交流。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如果不能令人满意,资源的所有者一般不是直接更换管理者,而是通过资本市场卖出这部分"产权",并购入投资者认为有效的"产权",从而要求资本市场的资源管理者提供所有与决策相关的信息。

我们认为:(1)决策有用学派对两权分离的认定更适合于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通讯技术、机等信息技术的广泛,使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资本市场有走向全球化的趋势,因而,决策有用性对目标的表述更为确当。(2)两个学派各自所认定的两权分离是同时存在的,在资本市场上既有能够行使控制权的大股东,也有中小股东。从上,知识经济时想的会计目标观念应当是两个学派的有机结合,既注重决策有用性,又不轻视受托经管责任。经管责任观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而需要采用成本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利润;而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迫切要求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要求对商誉、人力资源等软资产进行计尺,用未来现金流尺反映价值(企业财富)。

2·会计假设将被系统化、集成化模式所替代。

在经济会计模式下,由于使用手工方式进行怅务处理,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无法既用清算价格又使用非清算价格进行计价而有持续经营假设;无法实时报告而有会计分期假设;无法既用货币计尺又使用非货币计尺而假设货币是最佳计尺单位、币值是稳定不变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取代资本成为经济的纽带,加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减弱,使知识经济时代一改工业经济时代下相对稳定的态势,经济环境变得动荡不定、难以捉摸,持续经营、分期报告、币值稳定等假设都显得不合时宜。而一旦信息技术用于会计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快速、高效、计算成本低廉等特点,上述各项假设均可以不复存在,会计可以是一种既有原始成本又有现行成本等多种计且肛性同时并存的信息系统,可以是一种既有分期报告又有实时报告的信息系统,可以是一种既有货币性计且又有非货币性计三的信息系统。总之,会计可以是一个系统化的、集成化的信息系统。

3·会计基本原则方面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尽管知识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但人们在进行知识财富生产的同时仍然要进行物质财富的生产。因此,作为对再生产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不仅要具备适应于知识经济的会计原则,也不能抛弃适应于工业经济的原则,"应该是多种原则的并存。以原始成本计价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为例:

(1)原始成本计价原则。原始成本计价原则以成本作为评价及入帐的基础,除非有新的交易发生或消耗,入帐的成本就不再变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依靠发达的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决定条件的竹况下,显订了采用单一原始成本计价有很多缺陷,最主要的缺陷是企业的"软资产"没有得到确认和计且。"软资产"是指能够被企业所控制并能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效益,但没有物质形态,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没有确认的资源,主要是一些无形资产。例如,可口可乐商标的价值已十分巨大并不断增值,但在这家公司的定期财务报表上却没有反映为资产。与此类似,绝大多数的高知识财产,都没有被拥有这些财产的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列为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制造模式向知识密集产品转变,软资产的类型日益增多,价值越来越大,在各个企业的资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原始成本计价下的资产负债表上不予反映,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另外,由于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紧密相关,资产负债表中的缺陷终将连带到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使整个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失去相关性。

原始成本计价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但并不是说在未来的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可放弃原始成本计价,原始成本在完成经管贡任会计目标方面还是相当出色的。因而,我们的结论是:原始成本计价将和其他计价原则同时存在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中,失去的只是其"一统天下"的局面。

(2)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贡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用来确认企业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其他收入以及费用、成本和其他支出的。权贡发生制在影响收入和费用确认的同时,也影响到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权求发生制受到挑战的原因主要在:首先,权责发生制不利于反映现金流量信息。众所周知,现金流量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而在权责发生制下,由于收入确认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实施,使企业的现金流且和经营业绩脱节,而且,忽视了在经济管理中需要着重考虑的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观念。其次,权责发生制依赖于人们的一些未经证明的假定。尽管无论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提出的概念框架结构体系中,都假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所得出的企业收益方面的信息,比只依靠现金收付说明的财务状况更为有用"。然而,上述假定并没有得到实践的验证,相反,会计实践、财务实践却似乎否定上述假定,全球都非常重视编制现金流且表这一事实就是反证。但与原始成本计价原则一样,在知识经济时代,权责发生制也不会消失,它将与现金收付制同时存在于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中。

4·工作中心的转移——从有形资产会计句知识资源会计转移。

会计是一定环境下的,以反映为主的信息系统(监督是建立在反映的基础上的,是反映的目的)。在其所反映的经济发生重大改变后,会计工作的中心也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财务资本密集和稀缺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其主要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作为的核心资本取代财务资本的地位,知识资源(包括知识、信息和创新能力等)也将替代稀缺资源(少数除外)而成为企业生产和的战略性资源。从而,知识经济会计模式要求从以物质资源为核心反映财务资本信息的会计管理向以知识资源为核心反映知识资本信息的会计管理转化,即从有形资产会计向知识资源会计转移。知识资源按照其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已编码的知识资源和未编码的知识资源,已编码知识资源的存在形式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未编码知识资源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所以,知识经济会计是以无形资产会计和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为核心的会计模式。

三、知识经济会计模式的实现技术

知识经济会计模式是一种以决策有用和经管贡任相结合为会计目标的、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多种确认制度同时存在的会计模式。依靠传统的手工处理是无法实现的,主要是充分机技术和技术,并对现有的会计模型进行改造。本文简单说明以下几项策略。

1、事件驱动模式代替顺序化会计处理程序。

在工业经济会计模式下,企业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按照"凭证+帐薄+报表"这种顺序进行会计处理的,我们把这种会计处理程序称之为顺序化会计处理程序。顺序化程序采用单一计价模式和单一信息报告模式,提供使用者共同需要的信息,即主要信息、通用信息。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要求会计不仅能够"落实经管责任",而且能够"决策有用"。在决策有用的要求下,在不同的使用者之间,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往往是难以区分的,而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主次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特别在决策时,专用信息可能比通用信息更重要,因而,单一的顺序化模式不能满足决策有用性的斋要。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应采用事件驱动方式(eventdriven)。"事件驱动"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入工作时,程序指令开始执行。用在会计上,即意味着,平时不进行顺序性信息处理,储存在计算机中的是一些原始性信息,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只要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由于计算机的高速度,便能随时满足需要。在事件驱动模式下,可把信息使用者所宙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千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一个"过程处理程"序"模型,当决策者枯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的"过程处理程序",从而提供相应信息。比如,可以把事件划分为性信息、前瞻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衍生工具信息、分部信息、人力资源信息、无形资源信息、非货币性信息等。通过联机实时系统(on-linerealtimesestem),使用者可通过网络,根据自身特要随时得到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模式下,实现了决策者从被动接受财务报告到主动筛选信息的转化。

2·事项会计取代价值会计。

在工业经济会计模式下,经济业务发生后,用货币进行计量,以会计凭证作为记录经济业务的最小单元,会计科目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经过帐薄分类汇总,然后通过会计报表形式提供信息。此即价值会计。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申,经济业务发生后,除了要用货币进行计量外,还要用其他计量单位进行多重计量。如果继续使用工业经济下的会计模式,就需要为各种决策模型设计出各种"分类帐簿",即要为各种决策铸要设计不同的信息汇总组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采用事项会计取代价值会计,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间题。

美国著名的学家约翰逊指出:"事项(event)是指一项活动(action)特征的可行观察结果,这项活动的特征,能够被直接观察到,并对信息使用者具有含义。事项的核心就是将事项作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日常核算中,仅仅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进行传递,而不进行会计处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根据各自的需要,对事项信息进行必要的积累、分配和价值计量,最终将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于使用者决策模型需要的各种会计信息。

3,复式记帐法为多式簿记法。

自从十五世纪中叶以来,广泛的复式簿记制的核心是"经管责任"。在知识经济,当我们的会计目标转向"落实经管责任"和实现"决策有用性"时,多式簿记法的优点显而易见。科勒(Kohler)早在1952年就提出了棋盘式表,马蒂酉克(Mattessich)1959年提出矩阵会计,井屏雄士在六、七十年代提出的多式簿记以及后来提出的三式薄记等,为多式簿记的建立提供了基础。而在六十年代,索特(Sorter)、约翰逊等提出的事项理论,与多式簿记理论结合得近乎完美。但无论是多式簿记还是事项会计都面临簿记成本的难关而至今无法实施。近年来,机技术,特别是数据库组织结构技术的发展,为多式簿记和事项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4,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的会计报告。

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如何提供以及提供何种样式的会计报告,是斋要解决的重大之一。由于会计目标的双重性和多种确认制度及多种计量性的存在,其会计报告可以借助于发达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技术、超级文本、多媒体技术以及光盘存储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支持。全国可建立一个或多个全国性的计算机化的会计数据信息中心,各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将有关事项性质通过E-Mail传向该中心,该中心与Internet相连接,每个能够进入Internet的人均能通过事项驱动的方式收集、分析、提取其中的信息,供决策之用。

(1)会计报告的传送方式。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将同时采用两种方式传送会计报告,即"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形式和"企业+信息中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形式,在这两种传送方式申,应以第二种方式为主,它可以满足潜在信息使用者的佑要,同时应以第一种方式作为必要的补充,向已知的、合同规定的和要求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必须报送的信息。

(2)联机报告和脱机报告相结合。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发送会计信息给特定的使用者。

(3)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相结合。在采用联机报告的情况下,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可使用实时报告方式,即联机实时系统(on一linerealtimesystem);在采用脱机报告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定期报告方式,定期报告的期限则可以大大地缩短。

(4)信息风格多样化。如上所述,如果企业实时提供有关事项信息并实现了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加工信息,信息可以进行多元结合,可以打破会计报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可以得到一天、三天、一间等任何时点、任何时期的信息,也可以得到企业单个分部、几个分部、全部的个别信息和汇总信息。会计报表的格式可以是表式、图像或声音等。

四、知识经济会计模式冉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系统模式的建立都要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而且往往在系统成熟完善时就是另一个系统孕育萌芽之初。经济会计模式在二十世纪才达到成熟,也正恰恰在此时,人们对工业会计模式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仅仅处于阶段,显然在理论和实施上都存在着不足和局限性,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进。

1·事项理论的不足。

事项理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会计学家索特(GeorgeSorter)提出至今已有三十几年。但事项理论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到目前为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多重计量方面。多重计量到底该用于哪些属性?使用了多重计量后,各种属性之间的勾稽关系应如何在会计上实现?如何实施审计?等等,目前均未有现实的标准。其次,事项理论将怎样使用会计事项信息?怎样将决策留给信息使用者自己处理了而信息使用者的处理能力能否达到要求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果能达到,则预期的目的可以实现;如果达不到,则系统将会全面失败。

2·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

知识模式的建立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而且要求管理的基础工作较好、管理水平较高、企业规模较大、信息使用者众多且分布较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该模式的效率,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这一模式主要适应于一些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股票上市公司。

3·人力资源会计和无形资产会计的落后性。

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将成为知识经济会计模式的中心,然而,有关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的确认和计量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保守性,特别是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

1刘磊等:(知识经济——第三次经济革命),大地出版社。

2汤云为、钱选胜:(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肖泽忠:(信息技术与未来会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1996年第1期。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美丽乡村长效机制范例(12篇)

    - 阅0

    美丽乡村长效机制范文篇1【城乡清洁社会实践报告一】在这个暑假里,让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莫过于参加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这个实践活动。现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成了我们各个乡村角.....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例(12篇)

    - 阅0

    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1关键词:低碳经济;瓶颈;制度模式近年来,气候变暖、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危及到能源、生态、水资源以及粮食等方面的安全,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