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认识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篇1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实践教学

在理工科院校,因其重点学科是理工科,虽说开设了金融学专业,但对金融学的发展重视不够,投入较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成为工科院校金融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应用型金融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教学计划的完整性,而忽略实践教学内容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校对每级学生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时和学分要求,有些高校过分追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实践性的学时和学分也有相应的要求。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做为课程组成部分的各类实验课、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学年论文、金融模拟实习、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这些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明确规定,规定了实践环节总学分的上下限,各实践环节也有规定。加之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英语、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类等公共基础课所占比重过大,势必要压缩专业课时,与专业课相匹配的实践环节内容的完成很难得以保证。

2.实践教学时间过短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实践教学内容相对薄弱,各教学环节相对分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环节。有些实践性环节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的假期,暑假天气过热,寒假忙于过春节,一些实习单位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实践时间大打折扣,与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3.缺乏一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队伍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师资不能局限于高学历、高职称,普通高等院校师资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教学评估,引进人才时更注重学历要求,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的理论教学学时要求和科研水平,教师很难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符合当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4.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为此,2005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办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以及将实验室建设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点考核内容,各高校才真正重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金融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以金融模拟实验室为主,它只是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学专业要申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难度大,一些重点高校以打包形式获批部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投入较大,学校投入也有较大的积极性,而对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侧重点却不同,因此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实验内容较少等问题突出。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校外也建立起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揭牌仪式多,实习内容少,由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接受学生实习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身工作,加之实习多安排在假期,学生数量多且集中,实践基地往往很难一次性接收,有些实习单位分批安排实习,但学生整个假期将被占用,实习带队教师时间也捆得过死,很难利用假期时间从事科研活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而造成学生和老师的实习积极性不高。

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金融业的竞争可以说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对其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学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要适应金融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就必须明确实践教学在金融学本科体系中的地位,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主线,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以下4个层面: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程设计与实验、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写作、专业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1.专业技能的训练

专业技能是从事金融学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外语口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金融软件的操作、点钞、珠算、银行会计实务操作等。尤其应针对银行电脑汉字输入、点钞及伪钞鉴别、计算器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来安排,技能训练考核标准参照工商银行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熟练掌握后走上银行工作岗位上手更快。

2.专业课程模拟操作与实验

金融学专业课程主要包含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三大类,这些课程实务操作性都很强,可根据各课程的性质,在学习该课程理论课后,适时开设专业课模拟实验,通过建立的校内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目前有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已开发出一些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的金融软件,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期货外汇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通过全方位的仿真模拟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理论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都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运用,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学年论文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字数要求比毕业论文更少,但要求论文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基础。毕业论文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可根据毕业实习搜集到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质量上应比学年论文要求更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习是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习主要包括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组织形式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结束后,学生经过三年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生产认识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找出差距的学习机会,学生更能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它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大检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大演习。可采取顶岗实习的模式,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可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搜集资料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现实素材,写出的论文才能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大肆抄袭现象。

三、加强金融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

1.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金融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一定金融理论知识,熟练和掌握外语及计算机等基本技能,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按照协议,我国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开放金融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基金机构以及保险机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业越向纵深发展,对金融人才复合性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高校应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制定出适应新形势变化的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指导书,学生可通过实践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建立一支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达到教育部对师资的评估要求,我国高校引进教师时,过分强调学历、职称,无形中淡化了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这些老师虽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应逐步实现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学校应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安排教师有一定时间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从事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熟悉该单位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从事科研活动。第二,建立一支有政策保障,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实验管理中来的实验队伍。要求实验室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应培训资格证。第三,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国外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来自工业企业,都具有工程师资格。高等院校引进一批学历层次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验教学顾问,优化师资结构。只有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师资队伍,培养应用型金融学人才才有保障。

3.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在金融学教学中实践教学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实践教学未能起到真正作用,这种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方面给予倾斜,以提高教师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实践经验缺乏的教师,应加强自身实践经验的提高,同时,还必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将来求职的关联度,还可以聘请本专业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友现身说法,以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可缩短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转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人生发展。

4.增加学生实践时间,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金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较强的二级学科,且具有金融行业分布的广泛性,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学生四年的金融学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安排总计不少于1年的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校内模拟实验室,可通过购买相应的软件,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位的模拟操作,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模拟到时实务工作情景,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还可弥补金融企业因业务资料保密性造成的校外实习效果不佳情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金融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定,建立稳定的企业、学校“双向互助”的实践教学基地,金融企业能够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节约人才选拔成本和培训费用,也可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金融企业的了解,从而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家华,汪祖杰.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思考南京省计学院学报2007(2)

[2]王东升.金融业发展与实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浙江金融2008(10)

[3]徐扬、戴序.构建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现代商业2008(17)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1篇2

【关键词】科技金融结合特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积极加快科技和金融的有效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与效率,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正是基于以上的实践背景,本文深入研究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并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做了全面的综述,这对于我国加快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的途径与机制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国外关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

在梳理现有国外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国外学者单一论述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的文献资料很少,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以及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投资方面。

科技金融的相关定义。SergioandEsteban(2001)在其文章中定义科技金融体系是在科技金融环境下,由科技金融需求方、供给方、中介机构、生态环境及政府等科技金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并指出科技金融的供给方主要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科技保险机构和科技资本市场,另外,个人也是科技金融的供给方,如民间金融和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融资等。

加快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性支持。目前有关科技与金融的最重要研究进展,是CarlotaPerez(2007)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她指出,风险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迅速投资于新技术领域,继而产生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耦合,从而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由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和它的公益性、效益外溢性等特点,因此科技金融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JaffeeandRussell(1976)认为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科技创新的研发投资收益比传统项目投资的收益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这就会这使得私人部门在新技术上往往投资不足。另外,研发实施者同投资者之间高度的信息不确定性也限制了投资者对研发项目的资助。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选择。AhlstromandBruton(2006)认为,创业风险投资是专业投资机构在承担高风险并积极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投入高成长性创业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并积极追求高额收益的权益性金融资本,包括私人创业风险投资和公共创业风险投资。CestoneandWhite(2003)研究了科技贷款,他们认为科技贷款是为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提供债务性金融支持的贷款,并将其分为四类:商业银行科技贷款、政策性银行科技贷款、民间金融科技贷款和金融租赁。HoganandHutson(2005)也指出,企业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具备不同的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期资本需求量和需求方式也不同,因此需要与之相对应的金融政策和服务。

金融支持科技发展。国外学术界在探讨金融支持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Chou和Chin(2006)的研究表明,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利于加速推经技术创新。CalderonCeasar和LiuLin(2003)也用实证的方法说明金融创新有利于促进技术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而Koekemoer(2002)在对南非科技创新的研究中指出,技术创新需要战略化管理、培养新兴企业以及新项目融资。然而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所面对的项目融资相当冷淡,缺乏针对性的方式和结构化的协调。可见,在金融产品的创新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这一观点上,国外学者基本达成了共识。

国外关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已经很多,主要是关于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发展的路径、效果等方面,但具体到科技金融的结合机制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也没有直接提出科技金融的概念。

二、国内关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

科技金融的相关定义。国内很多学者从科技金融的定义出发,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的。其中比较权威的是赵昌文(2009),他认为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源,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少安、张岗(2001)对科技金融环境做出了界定,认为其是指科技金融各种工具运行的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科技金融环境影响着科技金融的发展水平和运行效率,是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育明(2001)详细分析了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中介组织,将它们分为六类。

科技与金融互相作用的研究。对于科技与金融互相作用、共同促进的关系,很多国内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杨刚(2006)等学者认为科技金融重点研究科技与金融的互动及作用。一方面是科技发展促进金融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发展。吕炜(2002)在对风险投资的研究中,探讨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风险投资对技术进步有一定推动作用的观点。辜胜阻等(2001)提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动机。其中,风险投资作为投融资方式的创新,具有市场筛选、产业培育、风险分散等功能。

科技金融产品的设计。冯海昱(2010)提出,为了从根本上回避信息不对带来的各种弊端,保险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为实现各自战略目标而进行合作,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协议达成一种创新战略联盟,让保险业真正介入科技风险投资领域,实现从单纯的投保——理赔关系向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的转变。王兰军(2011)认为,中央财政应该出资组建专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筛选优秀的专业化机构,采用市场化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国际惯例惯例经营产业基金。朱鸿鸣、赵昌文等(2012)论证了建立科技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科技银行通过产品创新能够改善向战略性新兴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收益结构,并通过溢出效益,引导其他商业银行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放贷款,从而真正起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的作用。

科技金融的成效评价。王海和叶元煦(2003)利用层析分析法构建了评价科技金融结合效益的模型,对中国的科技金融结合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从19911999年间,我国的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和金融投入指数都增长了3倍多,但科技金融结合效益却没有明显增长。崔毅和赵韵琪等(2010)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各地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益进行评价,发现科技的金融投入结构与科技产出的阶段不相协调以及金融投入资源的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广东科技与金融结合效益并不令人满意。曹颢和尤建新等(2011)对2002-2008年我国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科技金融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经费指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科技金融产出指数显现下降趋势。

纵观以上关于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本文发现这样几个特点:对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理论体系,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科技金融的某一侧面;我国的科技与金融并没有达到有效结合,金融资源投入不断增加,但产出没有明显提升,国内学者对于金融投入结构与科技产出的阶段协调性以及金融投入资源的管理效率研究还不够充分;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研究比较多,但具体深入到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还不够。

总体上看,目前的相关研究的框架结构还没有完全建立,同时各个侧面的研究也并不深入,而且与实际运行的结合也并不紧密。因此,需要全面架构并深入研究适合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的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和对策。

参考文献:

[1]CarlotaPerez,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译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ChouYuanK,ChinMS.Financialinnovationsandendoge-nousgrowth[J].AppfiedMechanicsandMaterialsJoumal,2006,(3).

[4]赵昌文,陈春发等.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篇3

关键词科技金融;实践误区;金融普惠;普惠性科技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6)11-0086-07

一、问题提出

2016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下文统称《规划》),绘制了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版图。根据规划指导,中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要在2022年跻身世界前15位,正式加入“创新型国家俱乐部”;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也由当前的55.3%提增至60%。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关注点不仅仅框限在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的革新和发展,而是更加注重关乎国民经济主战场,关乎面向科技前沿,关乎面向重大需求,比如科技金融(SCI-TECHFinance)问题。在《规划》中也鲜明指出,“要健全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体系”。自此,构建合理高效的科技金融体系正式成为部级的战略规划。不难发现,中国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双重叠加的大背景下,经济结构转型优化,提升产业科技内涵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核心要义,如何围绕经济结构部署创新链条,并围绕创新链条辅之以金融服务,探索科技和金融的最优结合机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技金融正式进入中国理论界的视野应当追溯到1993年[1],在历经一个较为充分的发展阶段后,科技金融体系发展在实践中有着怎样的阻力,又应当如何解决?在科技金融实践中是否存在某些误区,以至于学理界对科技金融体系的研究没有很好地响应实践的需要?现有的科技金融体系是否存在帕累托优化路径?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将通过理论梳理和实践分析,归纳出当前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中的宝贵经验与实践误区,尝试为政学业三界厘清问题导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体的改进路径,为下一阶段的中国金融结构体系改革优化提供经验与政策启示。

二、理论文献轨迹述评

有关金融对科技创新作用的阐述,具有早期代表性的研究当属Schumpeter(1912)[2]的信用创造论,该理论认为,具备复合功能的银行机构可以对那些运用新生产技术的企业进行有效甄别和支持,并由此促进了科技创新。Hicks(1969)[3]甚至认为,工业革命的贡献不应主要归功于技术创新的结果,而应突出金融革命的核心地位。KingandLevine(1993)[4]的研究则展示了科技与金融融合创生的可能路径,即金融体系为科技进步提供了评估企业家、归集资本、平滑风险以及预估技术的收益等服务,从而缩短了技术革新的周期并提高了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多层次、有递进的科技金融体系成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所在[5]。

相比之下,国内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则存在一定的滞后。在赵昌文、陈春发和唐英凯(2009[6])之前,“科技金融”概念尚未从理论的角度来进行严格界定,亦没有形成独立性的科学内涵。学者对科技金融的定义多停留在“金融机构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进而在“金融机构与科技管理部门密切合作”的含义上使用[7]。直至赵昌文、陈春发和唐英凯(2009)才正式系统地描摹出科技金融应具备的轮廓框架:科技金融对于科技研究开发及其后续的成果转化、产业化所衍生的各种金融问题,也包括一些重大科技问题的金融解决方案,是理论、政策、工具和服务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之上,洪银兴(2012)[8]进一步拓宽了科技金融的视野范畴,认为科技型企业所内生出的特殊“科技”属性(无形资产为主、产权交易不活跃、难定价等)决定了适配这种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具有更高的准入门槛和特殊性。传统金融结构在对接科技企业时极易产生金融渗漏。由此,财政性和政策性资本注入成为科技金融的重要方式。随着经济进程的推移,商业银行机构同资本市场一道,也逐步适应了科技企业的特征模式,并成为科技金融的重要构成。

前述文献已从不同角度在科技金融的领域内进行了有益尝试,但仍可在某些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针对科技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的风险特质,应当形成以创业投资为主体,以多层次资本市场和科技信贷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科技金融体系,并在政府支持和中介服务的框架下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对接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9]。中国现有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长期存在[10],形成了银行机构的科技信贷是科技金融体系下的主要力量的思维范式。然而,银行机构作为理性的经济个体,具有着明显的“嫌贫爱富”行为偏好[11],在面对处于孵化技术、科技创新试验推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政府引导政策性金融来解决这种市场失灵问题成为科技金融问题中的重要一环。但是,银行机构的风险厌恶、资产抵押偏好和政府调节的滞后性决定了这种间接的科技金融模式极有可能存在效率沉降乃至导向偏误。因此,以天使投资为代表的具有主动性和专业性的直接融资模式颇受学者的青睐,洪银兴(2012)认为,面对大数量级且呈分散状态的科技成果研发、转化项目仅依靠资本市场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而集中性的孵化器所具有的共享性和公益性可以有效地促成产学研的合作平台,当然,这仍离不开政府机构的“牵线搭台”。尽管目前的科技金融体系面临着显著的进步,但依旧免除不了低效化的症结。吴翌琳和谷彬(2013)[12]的研究发现,虽然现有的科技企业的资本来源多元化趋势明显(金融机构科技信贷、政府资金、财税政策、风险投资等),但这些创新资本之间更多地呈现出了拮抗的特质,未能形成有效合力。这也说明中国现有的科技金融体系中仍旧存在桎梏,需要进一步从实践中寻找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三、中国科技金融的实践误区与偏差

(一)实践上的误区:科技金融的核心调节手段拘泥在市场机制

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而来,倚赖市场“无形的手”来对资源进行调节分配成为诸多学者的期盼与共识。在科技金融格局中,同样坚定倡导由市场决定的金融来接洽科技型中小企业。从理性趋利偏好来考察,基于科学技术创新所内生出的金融需求,以及金融自身更新换代需要创新支持的角度,由市场决定的金融应当主动与科技创新活动相融合,并演变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力军。然而,科技创新所内含的极高的风险特质决定了把市场配置作为科技金融的导航必然会陷入“二律背反”的泥淖之中①。科技型企业在其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资金的介入。但必须承认的是,不同阶段的风险释放特征以及金融的风险偏好,决定了不同类别的金融资本进入科技创新的阶段性选择的巨大差异[13](见图1)。

在科学技术思想蝶化成为技术孵化的初级阶段,即图1中所描述的“科学范畴”和“技术范畴”阶段,是对资金需求量最大的阶段。而在现实中,上述这两个阶段的资金投入却最为匮乏。在这个阶段,创新收益几乎为零,且超出了传统金融资本所能承受的风险边界,理性的市场性金融更偏好于“商品服务范畴”阶段。在科技创新和孵化过程中的企业难以按照市场规则获取资金支持,特别是在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导的“创意设想―科学研究”阶段,其距离市场也最远,回报率极低的事实也导致了市场性金融对其产生了明显的行为排斥,而该阶段恰恰是科学技术研发的奠基阶段。因此,现今主流理论所强调的由市场主导的科技金融模式,使得金融资源都汇聚在了商品服务阶段,并在该阶段中形成了资金需求度低和资金供给量大同时存在的异象,降低了金融资源的运作效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具备十分明显的社会正向收益,在该模式下创新收益难以收敛到具体的个人和企业,这种正外部性现象本身就是市场机制缺陷所造成的“失灵”,因此想要简单通过市场机制对其进行修复并扭转科学技术研发初始阶段的资金匮乏之像,具有很大的难度。

(二)融资对象的误区:科技企业本质把握偏移

在现有的科技金融理论体系中,对科技企业的把握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大量的科技企业处在初始发展阶段,企业规模较小,也构成了现有科技金融理论体系的重要认知基础。以至于在对科技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探讨时,容易将原有的“小企业融资”理论简单地挪移到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上来,使得科技金融在构架和塑造时陷入了原有的路径依赖之中,脱离了科技企业的风险和生命周期特征。更何况,传统的理论范式框架同样没有很好地解决“小企业风险高―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实践悖论[14],这种融资理论范式的效应就更值得存疑。第二,传统的科技金融的关注对象出现了损漏,仅将融资支持的对象集中在市场“经济主体”上,对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金融支持上,甚至出现了真空和断层的现象。应当说,高校、科研院所是创意设想、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科技型企业生产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将其视为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但却由于其非经济主体的地位被现有的金融体系所忽略。当然,强制性地要求经济理性的金融资源投入到非经济主体(高校、科研院所)的高风险研究中确是有失公允的,也是不符合市场运作的经济效率原则的。因此,寻找一种替代性的金融体系(机制),用以接洽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研发行为,成为当今实践条件下科技金融的一大重要内容。

(三)融资机构(市场)的偏差:金融机构机制失灵、资本市场循环梗塞

1.金融机构融资机制失灵

现有的商业银行机构对于科技企业的本质把握失当,使得科技企业在间接融资市场上屡遭困境。传统银行机构的授信模式并不能契合科技企业的重要特征(无形资产突出等),加之科技企业初创期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等难以在市场上寻求到合理的定价模式。因此,银行机构只能拘泥于原有的固定资产抵押技术,而这却恰恰是科技型企业的弱项所在,其最终的结果,就是缺乏固定资产的科技企业难以在银行机构信贷市场上通过传统方法来取得(足够的)资本金。即便银行机构开发出了以“三品”、“三表”和“三流”为主的具备一定创新价值的“软”信息技术贷款②,但仍可将其归类为流动性贷款,这种仍旧拘泥在“本量利”分析模式下的审贷流程,很少有基于项目投资前景提供的中长期信贷服务,并不能客观科学地反映出科技企业的特异于一般类型中小微企业的“四高”模式(高科技、高投入、高增长和高风险)。这样的信贷结构特征对于时常面临支付脉冲的传统小微企业而言尚可,但对于那些需要长期、大量资本注入的科技型企业来说,并无裨益。

进一步地,银行业大小银行机构的差异构成了现有的“企业融资―银行机构”格局的认知基础。在面对中小型的科技企业时,传统的“小银行优势”理论也被简单地挪移到该融资领域中来,强调小型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的适配度更高。这种理论导向忽略了科技金融的融资对象和传统金融融资对象之间的巨大差异。具体来说,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阶段前移至了“种子期”和“初创期”,在该生命周期内,绝大部分的投资行为毫无利润可言,甚至亏损已成常态③。那么银行机构想要很好地接洽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其融资思路必须从传统的“逐利目标”向“社会责任”的方向转移。然而,这对小型的银行机构而言是难以企及的。特别的,银行机构是可以吸收社会居民存款的特殊金融机构,其对所面临的风险较之于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有着更低的风险容忍度阀值,更不用说小型金融机构囿于经济规模制约,在风险冲击下是否能够有效管控。如不以利润为导向的话,在现今的经济市场环境中,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想要延续生存周期则显得十分困难;从客观来看,希冀小银行机构承担带动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只能倚赖国家的政策引导,但对于营利性机构而言,国家政策的影响力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相比之下,大型银行机构多有着国家信誉链条的嵌入,其在经济实践中更能响应国家号召,也具备了更高的风险容纳能力[15],能够更好的接洽科技企业的融资。不难发现,原有银企融资范式的沉珂,明显阻滞了科技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

2.资本市场融资退出机制缺失

在现有的文献研究中,暂不论诸如天使投资等科技金融运作模式同样是存有规避风险之倾向,并对于企业的种子期和初创期而言形成了玻璃门阻隔,就投资资本循环周转方式而言,真正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其测度的手段一方面在于金融支持的对象的发育程度;另一方面在于金融本身流动的绩效状况。具体而言,能够有效测量科技金融发展的一大观测点,可能不在于科技金融嵌入科学技术创新研发链条的效率水平,而在于金融资本投入之后能够顺利获利并退出的程度。单纯考虑“融入”的绩效而忽略了“退出”的贡献,就类同一个只“进”不“出”的生命系统,是难以长久运行的。在传统的资本市场融资理论与实践中,这本就是一个被忽略的内容,更不用说在新兴的科技资本市场上构建一个资本循环渠道畅通的机制了,在现有的经济实践中,鲜有资本从种子期、初创期进入并顺利退出的案例。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在科技企业成长期乃至成熟期进入的资本,实质上是落入了“嫌贫爱富”的囹圄之中,对于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言仅仅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研究这种类型的资本退出渠道已不是提高科技金融融资效率的重点内容,过多地研究科技企业成长期、成熟期的资本运转状况甚至还会将我们的科技金融工作引入困局。

(四)科技金融的融资链条断截:“为金融服务的金融”环节缺失

从金融结构、资本市场的体量来看,中国的金融总量历经了高速的增长,直接为科技创新研发而服务的金融正面临稳定的增长。然而,“为金融服务的金融”却出现了极大的损漏,成为科技金融链条中“缺失的一环”。具体而言,第一,为了适配科技企业的融资特征,对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定和估价成为松释其融资难题的有效路径。然而,要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要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而又必须经过查册、登记等相关程序。以广州市为例,其相关的评估机构十分缺乏,对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的评估无法在当地进行,而需要在北京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下属的产权交易中心等机构进行无形资产相关文件的查验和评估,毫无疑问,这极大地延缓了授信进度。第二,由于科技企业的运行特征较之原有的小微企业而言存在极大的行为、经营模式差异,想要准确把握科技企业的周期运转模式和风险变化,并为金融资源流向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离不开第三方的咨询服务支持,以此帮助金融资源对优秀的科技型企业进行准确“瞄定”。然而,在现实经济实践中专注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智力密集型知识服务管理型产业的发展尚处于空白之中,限制了科技金融的发展触角。第三,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从金融机构、资本市场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范围的变动趋势以及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结构及其趋势来看,简单的资金支持功能呈现淡化,依靠金融结构所派生出的其他金融服务的价值链条作用正在凸显,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的“辅助经营”功能已经逐步成为诸多科技型企业的期盼,此时的科技型企业对金融的需求不仅局限于资金投入,而更加注重是否能够获得全方位式的配套支持,但可惜的是,现有的金融服务链条仍旧处在单一化的资金支持上。第四,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种子期阶段,承担“创意设想―科学研究”任务的大多为高校、科研院所,在当这类机构形成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后,还要走出“象牙塔”跟企业、实践相结合,这种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则可看成是“惊险的一跃”,如若缺少了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以帮助高校、科研院所顺利评估、定价、协商并让渡知识产权,那么这种科研技术创新链条则会出现断裂,最终变成“纸张上的创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技企业在取得优良的科研技术成果后,如果通过中介机制反作用于高校、科研机构,促使其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相关研究尚未形成有效系统的研究,在实践中也缺乏典型的经验可谈。在此境况下,不单耗费社会资源,还使得企业科技创新缺少源头活水,那么科技金融的支持也就无从谈起了。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从侧面“为科技金融服务的金融”仍有缺失,这也制约了科技金融的发展空间。

四、科技金融发展的新导向:普惠性科技金融

从中国的科技金融发展的现实境况来分析,金融服务的广度(BreadthofNeeds)和深度(DepthofEngagement)都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科技金融行业“盈利导向”的盛行导致金融覆盖行为的排斥性特征显现,优质且大数量级的资本汇聚在科技企业的成长、成熟阶段,而使得真正对资金有着渴求的种子期和初创期对金融的需求难以得到有效对接。这个情况加剧了当前科技金融发展的扭曲与失衡,也对现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了严重的阻滞效应。本文认为,针对科技金融的发展态势,应逐步对其引导并塑成具有显著“普惠特征”的科技金融体系。普惠金融(InclusiveFinance)立足于机会平等的原则,在政策性导引下健全金融体系,在合理的成本负担框架下为社会全体成员,尤其是被排斥在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之外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16],这与中国的科技金融的导向是具备良好“通约性”特征的④。易言之,科技型企业在承袭了传统小微企业的无抵押物、经营风险高、信息不对称等症结的基础上,还衍生出了技术风险高、本量利财务指标法失效、无形资产突出、资金需求时间(规模)标准高企等特征,使得这类企业在融资市场上步履艰难。而科技金融的出现旨在将这类被排斥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科技企业重新覆盖起来,保障科技企业创新研发领域的金融权利,实现科技企业与金融产业链的全方位嵌合。不难发现,科技金融的内涵主旨中有着明显的“普惠特质”。但是,也正是由于普惠性金融与科技金融乃至其融合体“普惠性科技金融”与传统金融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异,加之科技金融体系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使得科技金融在逐步镶嵌普惠金融特征时应当总结和厘清相关问题。

第一,科技金融的普惠,不再坚持盈利目的导向。从理论上看,普惠科技金融体系的受益对象是所有的科技型企业,而这类企业的资本投入回报率之低,已然超出传统金融所能接受的可控边界,金融资本投入科技创新的意愿趋向于零。换句话说,当超过一定的风险水平时,传统的市场金融体系会放弃这类项目融资机遇。在普惠性科技金融的扩展过程中,受益的是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创新发展投资,优化的是整体社会的科技创新福利,而相应的经济成本由商业性的金融来背负是不切合经济伦理的。在此情况下,普惠性科技金融极强的外部性特征将严重框限自身的发展。因此,普惠性科技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公共属性”,这也就意味着国家的引导力量成为这类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不仅依靠市场的“理性导航”。本文认为,当下的科技金融亟须转变思维方式,创造一种不同于市场金融的金融模式,肩负供给侧结构调整转型之重任,聚焦长远回报,甘愿承担科技创新及其技术孵化过程中所衍生的高风险。同时,与科技创新研发的正向外溢相适配的,需要有特殊的、非市场化的融资制度安排。就中国而言,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无疑是一个可行的选择,这种模式下的“政府金融”能够充分体现政府政策导向,直接或间接地承担了部分公共性责任,不再简单地以经营利润来作为金融运行的准绳,由政府来承担科技创新体系的资本融通支撑,具有弥补市场机制失灵、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研发战略目标,推动具有正外溢性特征产业的发展及进行超偏好的风险平滑管理。

第二,科技金融的普惠,不再是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普惠。在经济实践中,科技金融主要将金融融通的功能集中在发展阶段处在成长期、成熟期的科技企业上,对于科技企业发展的种子期和初创期却少有关注,这造成了科技创新研发链条的断裂。普惠性科技金融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对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上,这种有重点的全面普惠才是真正的普惠性,那种讲求真正平等、全面的普惠性科技金融体系,最终又会落回偏爱成长期、成熟期的窠臼之中。在金融资源面临约束线的条件下,对企业所有生命周期提供泛化性的金融覆盖其实是背离了普惠性的宗旨理念的。因此,应当引导政策性金融的直接扶植与强力推进功能,针对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的特性,以必要的制度进行引导、激励和培育,激励现有的银行性和非银行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引导足够的金融资本投入到科技型企业的阶段向创新的前期阶段尤其是孵化新技术阶段位移,最终促进科技知识的孵化和实现科技型创业企业的融资目标。

第三,科技金融的普惠,不再是经济主体(企业)的普惠。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高校、科研院所承担了大多数的科学研究开发工作,但在实践中却由于其非经济主体的地位从而受到政府乃至市场金融的忽略,以至于这类处在创新链条上游的机构难以获得(足够)的科技金融支持。应当转变原有的思维观念,将这类研究机构视同为(类)经济主体,对其创新研发活动给予更大的金融资本和金融服务的支持,从而扩大科技金融的普惠覆盖面积。

第四,科技金融的普惠,不再是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普惠。李苍舒(2015)通过对中国既有的普惠性金融体系进行分析后发现,普惠金融的构成中,金融可获性的重要性最大,其次是使用状况,而金融服务的质量所具备的权重最低。在科技金融体系中研究也发现,科技金融更多的集中在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上,但围绕科技企业相关的金融服务乃至质量水平,却着墨不多。应当说,无论是普惠性金融还是科技金融,都有着重资金融通、轻金融服务的症结,当着两种金融模式进行融合创生时,更有可能出现“重硬轻软”偏好的叠加强化。如上述,需要强调的是,普惠性科技金融,更应当注重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和链条化,通过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担保、评级、律师咨询、会计审计、等)来促使科技企业进行研发、协同和再生产,比简单的资金支持更为有效。

第五,科技金融的普惠,不再局限于资金需求侧作为受益对象。普惠性科技金融体系应以政策性金融为主要构成,但政策性金融在科技金融道路上过分地“孤军深入”时,又会引起金融运转低效甚至衍生腐败的苛责。想要降低这种情况所带来的效率沉降,则必须重视市场性金融的重要作用。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市场性金融参与普惠性科技金融体系构建的积极性?以往的研究都集中在了如何将科技金融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研发市场中,却忽略了这种金融资本应该如何“全身而退”的路径。其考量的重点都集中在了科技企业的经济福利上,对资金供给方的受益(退出机制)却语焉不详,这种资本有去无回的境况必然折损了市场性金融进取的积极性。本文以为,为市场性金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疏导退出机制,实现市场性金融的循环再造,从而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⑤,才能提高市场性金融的运作效率。如此演绎,一方面,是科技企业显著受益;另一方面,是科技金融介入后获得了相应收益。从而实现了科技金融供需两侧的“琴瑟和鸣”。

[注释]

①市场金融是厌恶风险、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方式,更偏好于排他性地占有收益;而科学技术创新研究却具备了“九死一生”的高风险和强烈正外部性特征的领域范畴。市场金融在此情景下难以获得全部收益并同时涤除风险可能,由此带来了“上帝不能创造自己搬不起的石头”的悖论。

②“三品”即人品、产品和抵押品;“三表”即水表、电表和税表;“三流”:人流、物流和现金流等符合经营特征的非财务性指标。

③根据美国布茨・阿伦和汉密尔顿咨询公司的调研总结,一般而言,新产品设想到成果产业化之间存在着高强度的筛选机制:产品设想能够进入经营效益分析阶段的,通过率约为35%,按照盈利原则进入研究设计阶段的,占总产品设想数目的30%,当跨越到了生产阶段后,仅有5%的产品能够通过实验性生产并形成最终产品,但到最后能被市场所承认的,占比不足2.5%。

④在库恩(1962)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指不同研究范式之间的不可相互解释特征。在本文中,“可通约性”解释为普惠性金融本就具备科技金融改革目标的内质,或者说科技金融改革中,存在着与普惠性金融的共同区间。

⑤或说通过政策性金融对市场金融进行补偿和激励。当然,这种回馈可以是非经济性、间接的。

[参考文献]

[1]房汉廷.促进科技金融深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科技产业,2011(1):49-52.

[2]Schumpeter,JosephA.Thetheoryofeconomydevelopment[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12.

[3]Hicks.Atheoryofeconomichistory[M].Oxford:ClarendonPress,1969.

[4]King,RG.,R.Levine.Finance,EntrepreneurshipandGrowth:TheoryandEvidence[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93(32):513-542.

[5]JeongH,TownsendRM.SourcesofTFPgrowth:occupationalchoiceandfinancialdeepening[J].EconomicTheory,2007(32):179-221.

[6]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7]CarlotaPerez.TechnologicalRevolutionsandFinancialCapital:TheDynamicsofBubblesandGoldenAges[M].London:Elgar,2002.

[8]洪银兴.科技金融及其培育[J].经济学家,2011(6):22-27.

[9]陆岷峰,张玉洁.中国科技金融创新模式选择的争论评析与思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0-94.

[10]Demirgüc-kuntA,FeyenE,LevineR.TheEvolvingImportanceofBanksandSecuritiesMarkets[J].WorldBankEconomicReview,2011,27(3):476-490.

[11]李华民,吴非.谁在为小微企业融资?――一个经济解释[J].财贸经济,2015(5):48-58.

[12]吴翌琳,谷彬.科技与资本“联姻”: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服务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4):109-112.

[13]杨雨清,李华民.基于风险功能视角的科技金融的政策性禀赋[J].南方金融,2013(9):27-31.

[14]韩亚欣,何敏,李华民.大银行何以为中小企业融资?――基于某大银行支行的案例分析[J].金融论坛,2016(1):72-80.

[15]李政,吴非,杨雨清.适配小微企业的银行融资调整[J].金融理论探索,2016(4):51-57.

[16]李苍舒.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实践及前景[J].金融评论,2015(6):109-122,126.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

文章来源于

1科技金融研究现状

1993年深圳市科技局首次提出科技金融一词,经历20年的实践发展,学术界仍未对科技金融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借用西方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如早期资本结构理论、MM理论、企业融资控制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知识产权融资理论等研究科技企业融资,其中以知识产权融资理论研究占比最大。苑泽明[2]提出法律制度不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不健全以及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不完善是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融资的主要障碍。周升平[3]的研究表明,知识产权融资过程中存在知识产权计量和估值难、登记制度不完善以及变现能力差等问题。张铁力[4]指出知识产权融资存在道德风险、估值风险、资产形态、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问题。对科技金融进行科学定义是发展科技金融理论的关键。赵昌文教授在其撰写的《科技金融》一书中首次对科技金融进行定义: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钱志新教授在《产业金融———医治金融危机的最佳良药》一书中将科技金融定义为,科技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融资过程,包括融资工具、融资制度、融资政策以及融资服务,融资活动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其它社会团体[6]。为了推动科技金融理论的发展,需要学术界从金融本质与科技企业融资特征出发,对科技金融及相关概念进行更为科学的定义以指导实践。

2技术资产概念及其特点

2.1技术资产概念

我国《民法通则》界定知识产权应包括着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及其它科技成果权。传统企业融资,主要集中于标识类知识产权,如商标权、服务标记权、厂商名称权、地理标志权和域名权等,属于非科学技术形成的无形资产。科技企业融资主要基于由科学技术形成的知识产权,如专利、专用技术权、着作权、植物新品种等。除此之外,一些与技术相关的其它因素,如与技术相关的称号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科技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融资的特点,引入技术资产概念,即企业拥有并控制、可为企业筹集资金、主要由科学技术形成的无形资产。

2.2技术资产表现形式

技术资产属于无形资产,有别于传统知识产权,外延上与传统的知识产权有重叠交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技术产权。即技术成果类知识产权(创造性成果权力),如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权以及软件着作权等,是科技企业在融资中运用最多的技术资产,如科技贷款中的专利权质押贷款等。(2)科技产品称号。即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称号,一般要通过政府或专业机构进行认定。为了鼓励与扶持科技创新,政府对享有科技产品称号的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3)科技企业称号。即以高新技术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称号,一般要通过政府或专业机构进行认定。通过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所得税减按15%征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特定合同享受免征营业税等优惠政策。(4)科技人才称号。即掌握某项高新技术的人才称号,一般要通过政府或专业机构认定。获得中组部认定的“”科技人员每人可享受中央财政1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资助,有关地方提供配套支持;国家和地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资)金给予优先支持;可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任务,其产品符合要求的可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等。

2.3技术资产特点分析

除拥有知识产权的一些特点外,技术资产还具备一些自身特征。(1)专属性。一项技术一般仅限于所属领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其它配套技术。技术资产的价值只有在特定的领域和环境才能体现出来,制约了其市场价值和交易性。(2)依附性。技术资产无法独立存在,无论是技术产权或相关称号都必须依附于人、设备和工具等特定载体,因而在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难以评估技术资产的贡献率;另外,某种技术人才、产品和企业称号一定要依附于特定的人、产品和企业,导致交易困难。(3)虚拟性。不同于传统的固定资产,技术资产主要以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存在,容易复制,难以确保其唯一性,从而影响其商业价值和交易。(4)垄断性。拥有或撑握一项技术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技术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产生技术壁垒,进而带来超额垄断收益。(5)溢出性。如前所述,技术资产的虚拟性导致技术资产容易不断被复制;同时,技术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传播,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因而技术资产的价值还取决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6)时效性。包括两方面,一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旧技术失去其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二是技术资产存在一定保护期,随着保护期临近,其价值在逐步缩水,最终成为社会公共产品。(7)预期性。技术资产在形成过程中,通常预期形成技术壁垒从而获得高额垄断收益,从而在估值过程中容易被高估而造成风险。

3技术资产金融分析

3.1理论基础

传统金融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资金融通,是与货币、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关经济活动的总称,如存款、贷款、担保、保险、信托以及租赁等。信用源于道德范畴,属于社会学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逐渐从道德范畴扩展到经济层面并受到法律保护。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将信用解释为商家或个人货款取得货物的能力以及债权人赋予债务人延期支付或延期偿还的权利。在现代法框架下,信用已逐渐从最初的人格利益转化为财产利益。我国学者吴汉东[7]指出,法律上的信用是民事主体所具有的偿付能力,即现代信用主要建立在基础资产之上。由此可知,传统金融活动建立在固定资产信用基础上,实现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的融通。随着信用理念在金融活动中的不断深入,建立在固定资产基础上的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出现资产证券化,金融活动开始由货币市场延伸到资本市场。证券是一种拥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索取权的凭证,凡根据一国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发行的证券都具有法律效力。广义的证券包括证据证券、凭证证券和有价证券;狭义的证券指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固定资产是有价证券的基础,资产证券化赋予了现代金融新内涵。科技企业融资借用科技金融手段以技术资产替代传统的固定资产,在货币市场进行信用化融资以及在资本市场进行证券化融资。因此,技术资产的信用化和证券化是科技金融的本质。

3.2技术资产信用化分析

技术资产信用化是指科技企业以其拥有的技术资产为信用基础资产进行债权融资,融资途径具体表现为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等。由于受到自身盈利模式限制,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信用化资产在公用性、变现性、保值性以及可估性方面具有较高要求,与技术资产的专属性、依赖性、时效性以及虚拟性等特征相抵触。因此,技术资产在信用化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①评估难。技术资产具有虚拟性、依附性等特征,导致其在价值评估时独立性差,可复制性强,在参数选择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量化结果难以体现其公允性;②变现难。技术资产具有专属性、依附性等特征,在信用化过程中表现为不易变现,交易性差,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质押贷款的积极性不高;③保值性差。由于技术资产具有时效性,科技企业在利用技术资产进行质押时,由于金融机构担心技术资产存在随时贬值的可能性而严重制约技术资产信用化。技术资产在信用化过程中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需要有专业的贷款机构或部门,如科技支行和小贷公司,并实行专门的运营机制,对技术资产实行更为专业的价值评估和风险评估,解决收益与风险不对称问题。如北京银行中关村支行专门为科技企业量身定做了“小巨人发展计划”、“创融通”、“及时予”、“信保贷”、“助业桥”等系列金融产品,内含文化创意企业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信宝”信用贷款、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49种融资航母产品,全面解决了处于创业、成长、成熟期等各阶段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8];第二,寻求专业的第三方担保或再担保机构,由于技术资产质押风险较大,需要寻求专业的第三方担保机构,通过其专业性分散风险,如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就是一家专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金融机构;第三,实行联合贷款互保或联保机制,即同一技术领域的几家企业共同贷款并且相互之间进行互保或联保,解决科技企业融资规模小,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以及由于技术资产专属性带来的交易问题。

3.3技术资产证券化分析

技术资产证券化指科技企业基于技术资产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如发行股票和债券。证券作为金融工具具有投机性、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等特征,而技术资产的虚拟性、垄断性和预期性特征容易导致证券市场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由于技术资产收益的预期性和垄断性造成证券估值泡沫,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资产的虚拟性造成证券价值低估,最典型的是我国创业板和新三板两种截然相反的走势。我国创业板上市首日平均市盈率达到111倍并一直高位运行。2013年5月15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达42倍,远远高于同期沪市主板11倍、深市主板20倍和中小板31倍。反观新三板,即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转让系统,从2006年试点以来交易清淡,流动性差。截至2013年5月29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实有挂牌公司仅212家,总股本58.19亿股,融资金额89966.19万元[9]。新三板升级为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目的是通过完善入市制度、交易制度、披露制度以及监管制度等活跃市场,促进科技企业股权融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发展股权投资是促进技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措施,也是科技金融促进科技企业融资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创业板、新三板以及产权交易市场由于入市制度、交易制度以及监管制度等与技术资产证券化存在偏差,导致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鉴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为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制度建设,包括做市商交易制度等活跃新三板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和监管制度等。

4结语

科技金融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产生并发展,经过近二十年实践,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扶持、科技信贷、科技担保、股权投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保险以及科技租赁为主的科技金融业务体系,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技术资产是由科学技术形成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技术产权、技术产品称号、技术企业称号以及技术人才称号。虽然技术资产属于无形资产范畴,但有别于传统的知识产权,具有专属性、依附性、虚拟性、垄断性、溢出性、时效性和预期性等特征。科技企业融资实质是借助科技金融手段对技术资产

文章来源于文章来源于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篇5

关键词:系统科学;金融系统;理论创新

一、引言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各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进行比较与分析,探寻各金融理论的适用范畴。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入认知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探寻促进金融系统稳定有序发展的方法,最终实现对金融系统的优化和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不断革新,深受心理学、物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科学的影响。从当前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来看,现代金融理论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资产组合理论等假设基础上的,然而对金融系统的实证检验证明,其假设基础具有局限性,不能对如日历效应、新股谜团等“异常”金融现象作有效解释[1]。此后,行为金融理论借助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研究范式,对“理性人”假设作了有条件的放松,并解释了部分“异常”金融现象,但这一研究范式也存在缺陷(如运用心理偏差过于随意等),受到现代金融理论支持者的质疑。实际上,这两种金融理论研究范式都已经不足以解决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始,相关系统科学理论逐步应用于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态性问题等问题的研究中,并取得了有益的研究成果。他们以实现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和控制为研究任务,是一种全新的金融理论研究范式,代表未来金融理论研究创新的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系统科学范式下金融理论与应用”(项目批准号:11BJY1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YJA901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049023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R2009HL01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超(1969-),男,北京大学研究员,山东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系统科学、制度经济学。孟涛、刘丽,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在梳理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科学金融理论(简称系统金融理论)框架,阐明了其理论基础、核心思想观点和体系结构,并将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与系统金融理论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系统金融理论的优越性。

二、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研究的文献梳理

系统科学主要研究系统的一般属性和运动规律,研究系统的演化、转化、协同与控制的一般规律,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力学性,系统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序和无序状态的形成规律等。系统科学不仅将揭示这些规律作为其基本任务,还要以揭示的系统规律认识系统,并在认识系统的基础上控制系统。系统科学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分析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因而属于一种方法论学科,可以作为新的金融理论研究范式,提供金融理论研究技术、方法。

通过对当前系统科学理论的梳理和综合,可以依据相关理论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当前系统科学理论划分为非线性科学(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分形理论、混沌论、突变论、协同论等)、复杂性科学(包括CAS理论等)系统动力学等三大组成部分[2]。为清晰的了解当前系统科学在金融研究中的进展情况,下面将按照上述理论体系,进行简要文献梳理。

(一)非线性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理论、混沌学以及分形理论等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复杂事物的规律性,采取的方法是非线性的,因此将这些学科统称非线性科学,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1.耗散结构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GeorgeC.Philippatos和CharlesJ.Wilson(1972)最早将熵作为风险的度量。他们用熵函数代替方差,来计算最优投资组合系数,建立了对非正态的概率分布同样适用的均值一熵模型代替均值一方差模型。GulkoL.(2002)将最大熵原理和无套利资产的定价相结合,分析了熵在资本定价市场中的经济学意义[3]。

国内主要有:雷华(1996)从系统科学耗散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经济系统现状,指出宏观调控手段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途径,通过系统负熵流的输入和涨落机制的作用,改善系统自组织功能,从而实现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李华、何东华、李兴斯(2003)等则改进了马可维茨的证券投资组合模型,提出用熵作为风险的度量方法,建立了新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张世晓,王国华(2010)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运用“金融熵”指标建立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方向判别模型,分析了武汉市金融集聚系统的演化趋势及演化机制[4]。

2.分形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Peters(1991)运用R/S分析方法检验了以美国为主的外国资本市场的分形特征[5]。Ghashghaie等(1996)对美元/马克的汇率数据的标度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汇率变化的概率密度与两点间的空间距离之间的关系相类似,进而认为在外汇市场中也存在信息级联,必须用多重分形理论来研究汇率的变化。Lux和Marches(1999)、Ausloos(2000)则利用DFA方法分别研究了金融市场和外汇、证券市场的标度不变性,证实了分型特征在当今金融市场的存在性。

国内主要有:胡雪明、宋学峰和王新宇(2003)利用DFA方法计算了沪深股市收益率的标度指数,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标度区域,上证指数标度指数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深成指标度指数的变化幅度沪深股指在中短期显示出状态持续性,长期表现出状态反持续性。曹广喜(2007)利用R/S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主要是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均证明了我国股市的长期记忆性的存在。徐文坤,张卫国(2011)进行了金融时间序列分形维参数方法估计方法的比较,认为Whittle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稳定性,并对沪深市场的发展状态进行了实证应用。

3.混沌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DayR.(1983)认为,货币政策传导具有混沌性,单一的货币政策非一般或非正常操作能够导致整个系统行为产生巨大的、不可预知的复杂变化和整体涌现性。M.A.Torkamani(2007)研究表明:可以用国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利率、进出口等经济变量来描绘汇率时间序列,认为某些非线性因素导致汇率运动对初始条件和特定参数的取值敏感,从而导致混沌现象的产生,在经济活动中,就表现为汇率的巨大波动[6]。

国内主要有:李玉锁,齐中英(2006)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和Kolmogorov熵值,认为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具有混沌特性,从而不可能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做出长期预测[7]。唐雨丁(2010)运用混沌理论和分形市场理论,探讨了汇率政策的有效性,认为汇率波动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一国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汇率的记忆性以及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4.突变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Perron(1989)把突变点作为外生给定,运用结构性突变单位根检验,对美国经济变量作结构性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发现美国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大部分为结构突变趋势稳定。Oskooee、BrookS(2006)使用结构突变技术考查了二十个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平价。发现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满足传统购买力平价。

国内主要有:南旭光,罗慧英(2006)根据金融体系的非线性及出现的突变现象,将突变理论应用到金融脆弱性的分析和评价中,并且构筑了金融体系脆弱性综合评价突变模型,定义了金融脆弱度。刘磊(2009)采用突变级数法对贵州省遵义市14个县级行政区域进行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得出了经济较差的农村生态环境水平普遍较低,但经济好的地区不一定高且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马太效应。贺凤羊,刘建平(2010)从结构突变的视角对金融危机前后我国CPI涨跌序列进行了内生结构变动的单位根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金融危机前后我国CPI涨跌序列的数据生成为两次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而非一阶单整过程[8]。

5.协同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主要有:Fields等人(2007)研究了美国等几个国家银行保险业并购中的协同效应,并且认为这种效应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并购双方的地理位置显著相关[9]。Chakraborty等人(2008)应用协同理论研究了并购中反收购、金色降落伞和讨价还价问题,认为目标公司股东实施反收购行为不一定总是最优行为。

国内主要有:鲍丹(2008)分析了金融创新的要素协同机制,分析了金融创新的序参量。罗嘉(2010)将协同学引入金融监管的研究中,运用开放系统分析法和协同分析法系统分析我国的金融监管协同机制,发现我国金融监管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我国的金融监管在宏观上处于相对无序的发展状态[10]。黄先可,张伟(2011)运用协同学理论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认为应当创造条件使系统进行协同运动,及时、有效地引导序参量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金融创新。

(二)复杂性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science)是研究复杂性与复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所涌现出复杂行为、特性与规律的科学。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外学者逐渐将复杂性理论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主要有:1993年,圣菲研究所的阿瑟、霍兰、勒巴伦、帕默和泰勒等人建立了人工股票市场模型研究,它不但可以产生满足有效市场假说的理性预期均衡的结果,包容经典理论,而且也能够显现出主体与系统的协同进化及复杂度加深等复杂适应系统的性质,结果也表现出与真实数据相似的统计特征,这种方法逐渐发展为基于主体的计算金融学。Tesaftsion(1998,2001)建立了一个多主体的劳动力市场模型用于分析市场结构、雇佣关系、工作行为和福利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内主要有:刘洪(2004)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中部分绩优公司与停牌或已经退市公司在管理活动、R&D、市场营销、融资渠道、资源配置和企业形象6个方面的多样性、自发性、融合性、适应性、超越性和变形性6个复杂性指标的分析与比较,验证了公司成长与复杂性之间的正向关系和沿着复杂性增长路径发展的复杂性理论观点。应尚军等(2005)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股票巾场仿真模型,运用分形结构特征变量和稳定性变量来刻画股票巾场的复杂性特征,考察了投资者从众行为这一投资心理与巾场复杂性特征变量的相关关系[11]。石丹(2008)指出金融创新系统具有聚集(aggregation)特性,系统的主体通过相互作用而组成的聚集体可以形成更高一级的主体,比如涉及多个创新领域的金融集团,比如金融中介与研究机构联盟,比如拥有固定客户群体的创新网络联盟等。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系统动力学(SD)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通过结构—功能分析,研究解决复杂动态反馈性系统问题的仿真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学者逐渐将系统动力学应用到金融研究中。

国外主要有:DeLong等人(1990)明确提出了正反馈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个由理易者、理性投机交易者和正反馈交易者这三类交易者在证券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博弈模型。Ozdenoren和Yuan(2008)从正反馈交易行为影响资产价格,资产价格来影响公司现金流的角度研究正反馈交易对资产均衡价格的影响,结论是强烈的正反馈交易导致市场的过度波动[12]。AlessandroVaglio(2010)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复杂性以及人口“成熟”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增长表示为一种过程,外生地产生技术创新,从而增加了劳动分工并使社会机构更复杂[13]。

国内主要有:巴曙松与栾雪剑(2009)应用系统动力学工具,建立模拟模型,对不同货币和财政政策组合下的经济周期发展进行模拟,得出了对比数据,得出了一些对政策组合效果的评价结论,并据此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14]。罗天勇(2009)把经济运行系统作为货币动力学系统来研究,通过定义货币流通速度,推导出货币运动的数学物理模型。据此提出应控制货币总量,确保货币供给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一国经济的稳定高能运行,达到国家输出价值观的目标。李敏(2010)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并应用系统动力学Vensim软件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金融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复杂性[15]。

(四)文献述评

国外学者较早的应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研究金融问题,注重进行数量技术层面的实证分析,但他们大多将自己的研究范式看做是物理学、统计学以及热力学等其他具体科学研究范式。因此,这种研究存在范式归属上的混乱,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是不自觉的应用了系统科学理论。

由于我国较早提出了系统科学的思想理论,因而国内学者已经认识到系统科学研究范式的优越性,认识到混沌、分形、协同等理论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但总体上,国内学者大多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具体的角度来研究一个具体的金融问题,在范式归属上也同国外学者一样,往往将自己的理论归于物理学、信息论的研究范式。

综上,国内外已经开始将系统科学应用于金融理论研究,并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还不系统,理论范式归属还不清晰,因而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为此,建立较为完善的系统金融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系统科学金融理论的概念的界定

构建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首先要对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体系的概念予以界定。系统科学金融理论(以下简称系统金融理论)以系统科学研究范式为指导,以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手段,结合金融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揭示金融系统的演化、转化、协同、优化与控制的一般规律,研究金融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金融系统与金融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系统动力学性以及金融有序与无序状态的形成规律等问题,通过对金融系统的实证/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对金融系统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复杂性建模和仿真,深刻认识金融系统的运作规律,并据此提出预测与防范金融风险、进行金融创新、设计和实施金融管理政策等优化与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力求达到对金融系统的全面认知、优化与控制。

(二)系统金融理论的研究对象

系统金融理论的研究对象是金融系统。金融系统是指所有金融要素围绕着资金的流动、集中和分配聚集而成的具有跨时期资源配置功能的整体,包括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一系列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

(三)系统金融理论的核心思想和观点

系统金融理论认为,金融系统是一个高度开放、多层次的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系统,具有非线性、复杂性、系统动力学性。因此,应当将金融问题放回到复杂的金融系统及其环境中,应用非线性、复杂性、系统动力学等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其核心观点有:

1.金融系统具有耗散结构、混沌、分形、协同、突变等非线性机制。金融系统的耗散活动是其有序运作的基础,也是其演化的动力源泉;金融系统的相体积在耗散因素的作用下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的收缩,产生混沌吸引子,并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的依赖性,呈现出混沌状态;耗散性破坏了宏观运动规律的时间反演不变性,导致无规则运动的混沌吸引子产生,因而具有相空间的分形结构;金融系统以混沌和分形的方式不断演化,在吸收足够多的负熵流后,就到达系统宏观状态发生质的改变的转折点附近,必然通过协同作用走向高级有序态;而金融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态走向高级有序态,主要是通过突变的形式实现。

2.金融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具有多样性、非线性、流、聚集、标识、内部模型、积木等特性和机制,系统组分、子系统具有自适应性,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金融系统的演化。基于自适应主体(Agent)的复杂系统建模技术,可以研究金融系统从微观行为到宏观行为的演进规律

3.金融系统具有多重反馈特性、时滞性等系统动力学特性,是动力学系统。金融系统的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具有复杂的正负反馈作用。金融系统的金融监管、金融政策、金融参与者等各系统或要素之间存在不同的因果反馈环路。

(四)系统金融理论的框架体系及主要内容

依据当前系统科学的发展以及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划分的,与系统科学理论体系相对应,可以将系统金融理论体系划分为非线性金融理论、复杂性金融理论、系统动力学金融理论三大部分[16][17]。

1.非线性金融理论主要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来研究金融系统的的耗散、混沌、分形、协同等非线性特征,并研究如何应用非线性建模仿真技术对多目标交互行为进行优化、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1)耗散结构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与金融熵运动的规律。金融系统耗散活动是其有序运作的基础,因此要:分析系统的开放性及其与环境的熵流交换;分析金融信息交互过程中的熵值耗散;建立金融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研究、评价系统,进而实现对相关参数的调控。

(2)混沌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混沌性与混沌仿真与控制。金融系统的相体积在耗散因素的作用下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的收缩,产生混沌吸引子,呈现出混沌状态,因此要:研究金融系统发展对金融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计算其李雅普诺夫指数、关联维等,研究金融系统走向复杂性的时间演化的非周期性等特征;应用混沌模糊逻辑控制方法(T-S模型)对金融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与控制。

(3)分形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分形特征与基于分形测度金融系统控制策略。耗散性破坏了宏观运动规律的时间反演不变性,导致无规则运动的混沌吸引子产生,即相空间的分形结构。因此要:研究金融系统的空间分形结构;研究金融系统中金融信息传导的时滞性,对相关指标进行R/S分析;应用相空间重构技术重构系统相空间,研究金融系统的自相似性和标度不变性。采用基于分形测度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切换控制策略对金融系统实施控制。

(4)协同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协同性与协同仿真与控制。金融系统以混沌和分形的方式不断演化,在吸收足够多的负熵流后,就到达系统宏观状态发生质的改变的转折点附近,此时可以用协同金融理论来研究支配子系统协同作用的原理。因此要:研究不同开放条件下的各子系统间的协同度;研究金融系统的序参量的产生条件及作用;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金融系统的控制参数与控制系数。

(5)突变金融理论主要研究金融系统的突变与突变控制策略。金融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态走向高级有序态,主要是通过突变的形式实现,可以用突变金融理论研究金融系统的突变行为,因此要:研究金融系统产生突变的条件和基础;研究金融系统突变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仿真模拟,找到相关控制参量。

2.复杂性金融理论主要包括:复杂适应系统金融理论,非线性自组织金融理论(该理论在非线性金融理论部分进行研究)、复杂网络金融理论、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金融理论和综合集成金融理论等。主要研究金融系统复杂性特性及机制(包括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和积木),运用模糊认知图、复杂适应性系统的MAS建模仿真和复杂网络建模仿真等复杂性技术手段构建多Agent模型,采用Swarm等复杂性仿真平台研究各子系统间的交互协调机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金融系统的多样性、聚集、流、标识、内部模型、积木等特征和机制;分析系统的层次性,识别系统中各类自适应主体Agent,从而达到对金融系统的复杂性认知。

(2)研究构建金融系统多Agent交互仿真模型。研究金融系统的消费类、投资类、监管类、决策类、金融类等Agent主体的Agent属性集、Agent货币政策交互事件表、Agent货币策交互规则库;应用Multi-Agent建模技术(简称MAS建模技术)、模糊认知图(FuzzyCognitiveMap,FCM)、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等建模仿真原理构建金融系统多Agent交互系统仿真模型。应用大型复杂仿真系统的VV&A技术(Verification、Validation&Accreditation仿真监控技术)体系优化仿真模型,调整各Agent主体交互规则,研究金融系统的复杂性优化措施。

(3)采用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使金融系统多目标协调运作的控制环路。金融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本身具有复杂性和时变性的双重特性,会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应当运用复杂适应性理论构建Agent模型,采用基于复杂性理论技术的协调控制策略,对金融系统进行有效的研究。

3.系统动力学金融理论的主要包括:系统反馈金融理论和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金融理论。主要采用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金融系统中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分析研究金融系统的正负反馈、作用平台和关键点,探寻金融系统的演化规律,并通过仿真预测来预测金融系统未来的演化方向[18]。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金融系统的结构,划分子系统;深入研究系统的构成因素,并对变量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研究反馈回路的正负极性。

(2)研究金融系统的多重反馈特性、时滞性等系统动力学特性,建立金融系统的相关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建立金融系统的流图以及流图中各变量间的方程;应用Vensim仿真平台对金融系统的系统动力学交互行为进行仿真和预测。

(3)研究相关参数的调节和控制,分析金融系统对不同参数(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的敏感度;研究最优的参数调控(包括参数的选取和数值确定),最终实现金融系统的优化和控制。

综上,系统金融理论的三大部分,虽然所研究领域和对象的侧重点不同,但彼此间有着相互联系,见图2:

因此,应用系统金融理论研究金融问题时,不仅仅要注重某一理论的应用,还应当看到各理论方法的优势和适用研究范围,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将各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因此,系统金融理论本身也是系统的,也强调理论应用的系统性,注重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

(五)系统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

1.强调采用系统科学综合集成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综合以及不同理论方法研究的集成。当前金融理论过于偏重于定量研究,而系统金融理论认为,对金融系统的定量研究固然重要,但也不应忽视对金融系统的定性研究。系统科学理论采用定量研究技术(R/S检验、复杂性建模仿真、系统动力学仿真预测),也注重以定性研究方法研究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和动力学行为,认为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对金融系统的正确而全面的认知。

2.采用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非线性理论认为系统具有耗散性、混沌性、分形、协同、突变等特性,因此可以应用混沌系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基于分形测度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切换控制策略等仿真控制方法对金融系统进行协调控制;复杂性理论认为系统具有多样性、聚集、流等特性,因此可以设计金融系统的Agent模型,应用MAS建模技术,建立MAS复杂系统仿真模型,借助Swarm等仿真平台进行主体模拟仿真等;系统动力学着重分析系统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并进行仿真预测,因而主要通过Vensim等系统动力学软件构建金融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反馈模型和结构流图进行实证研究[19]。

四、金融理论的演化路径及各金融理论的比较

金融系统是不断发展和演化着的,并且越来越强烈的显现出其非线性、复杂性。从现代金融理论到行为金融理论再到系统金融理论,其演化是有路径可循的,符合社会经济实践的需要,如图3所示:

可见,系统金融理论可以成为未来金融理论研究的新范式,它提供了认知金融系统规律的全新思维方式,其理论、技术和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揭示金融市场的演化规律,是实现对金融系统认知、优化和控制的有力工具。它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有着本质的不同,如表2所示。系统金融理论完全摆脱了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假设基础,具有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其结论的可靠性更高,主要表现在:

1.系统金融理论直接采用非线性、复杂性和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方法研究金融系统问题,承认金融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动力学性等行为,研究基础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其结论也就更有意义。

2.系统金融理论以金融系统为研究对象,注重运用非线性理论技术研究金融系统的的非线,而不简单地做非线性问题线性化处理,能够更彻底和有效的处理非线性问题。

3.系统金融理论充分揭示了金融市场的演化运行机制,能够达到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与控制。系统金融理论完全以金融系统的实际运行为基础,不进行特别的假设安排,提出了对金融系统的认知、优化与控制的科学研究范式,这是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所不能触及的。

4.系统金融理论强调采用系统科学综合集成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综合以及不同理论方法研究的集成,致力于实现建模人员、决策者和专家群体的融合,能更全面、深入的解决问题。

5.系统金融理论借助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直接以现实金融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无需做任何线性化、无摩擦化假设,因而研究结论更为可靠。

综上,系统金融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相比具有很高的优越性,更趋近于现实,必然会使其成为未来金融理论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易宪容,黄少军.现代金融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37-177.

[2]李士勇.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3-8.

[3]GulkoL.Theentropytheoryofbondoptionpric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oreticalandAppliedFinance,2002,5(4):355-384.

[4]张世晓,王国华.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2):76-78

[5]PetersE.ChaosandOrderintheCapitalMarket[M].NewYork:JohnWiley&Sons,1991.(03):112-113.

[6]E.Panas.LongmemoryandchaoticmodelsofpricesontheLondonMedalExchange[J].ResourcesPolicy,2001(27):235-246.

[7]李玉锁,齐中英.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同业拆借利率混沌特性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6):140-143.

[8]贺凤羊,刘建平.金融危机前后我国CPI涨跌的路径分析一基于结构突变理论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0(01):106-113.

[9]JanFrederikSlijkerman,DirkSchoenmaker.RiskdiversificationbyEuropeanfinancialconglomerates[EB/OL].,2005.

[10]郑宝安.重新审视混业经营风险及其监管模式——基于协同理论视角的分析[J].新金融.2008(12):40-43.

[11]应尚军,魏一鸣,范英,汪秉宏.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股票市场复杂性研究一投资者心理与市场行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2):18-24.

[12]EmreOzdenoren,KathyYuan.FeedbackEffectsandAssetPrices[J].JournalofFinance,2008,4:1939-1963.

[13]Koutmos,SaidiR.PositiveFeedbackTradinginEmergingCapitalMarkets[J].AppliedFinancialEconomics,2001(11):291-297.

[14]巴曙松,栾雪剑.经济周期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系统工程,2009,(11):14-19

[15]李敏.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系统动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16]刘超.系统科学范式下的金融理论研究[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0,8,24(10).

[17]刘超,刘丽.系统金融理论研究——兼论现代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系统金融理论的比较[J].南方金融,2011(12):9-18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篇6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评价价值认识

一、引言

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它也是引发2008年美国金融体系轰然倒塌并波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元凶。金融学中的杠杆性一般是指通过借贷资本对已有的储备资金进行增补来进行投资,这种投资方式使得收益与风险同时得以扩大,[1]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增加可以说是以产品复杂度的增加为标志的。[2]正确认识和把握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多重价值,深刻认识金融衍生产品这种技术工具的负作用,从哲学范畴的价值两重性上来理解似乎更有其实际意义。

二、从客体受动性、制约性入手研究

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应用及发展极为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数学与模型的发展和支撑,但是对于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却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在现代科技发展史上,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是较为严重脱节的。从价值认识角度来理解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可在理论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技术价值引发出次生性价值,违背主体意愿,对主体构成危害而成为负价值,这是作为主体的人难以预料的。金融衍生产品在金融市场的使用过程中,“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的预期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的不同、出乎预料的影响”,[3]它作为一种技术工具的多重属性,其违背主体意愿的负价值也不断地体现出来。

随着在全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崛起,人类往往会对自己行为能力的后果认识不足,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认识能力,常常滞后于自己行为能力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后,人们在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以后,往往会沉溺并陶醉于征服了自然界客体的“胜利喜悦”之中,但是几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都会遭到客体的“无情报复”,即使是金融专家(如格老)也很难辨认甚至根本无法对付完全由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魔鬼”(金融衍生产品)。当华尔街“精英”、朝野权威幕僚和神圣不可冒犯的经济学家们沉浸在不断金融创新产生日益众多的金融衍生产品而推动了美国金融市场暂时的繁荣而喜悦时,也将接受世人对由他们行为导致金融崩溃与灾难这个后果的无情指责和鞭挞。黑格尔说过:“假如主角方面没有利害关系,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功”。[4]经历了那场金融危机以后,在这句话后面我们还可以补上一句,就是“人们的任何成败得失,都会产生新的利害关系”。利益或利害关系都属于价值关系范畴。

由那场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我们对于价值认识问题的确立和展开,必然同对主客体关系中主体和主体能动性的理解与重视相联系。它既是哲学研究中主体化发展方向的表现,是哲学发展这一历史阶段特征的产物,又是促进哲学研究向主体深入的一个推进因素。从认识论开始加强对主体、对人的深入理解,特别是从主客体相互制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对更加全面地发展主体能动性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把价值认识理论纳入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过程中,我们才能在复杂的金融活动现象中全面理解和把握其价值的真正内涵。

三、掌握价值评价标准

金融衍生产品带来的负效应,不仅要求我们从更宽的视野上来进行价值认识,还需掌握价值评价标准。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在数量上已经多至几百种的普及使用,而金融危机也已到了人类不容忽视的程度。应当看到,技术的创新与变革确立了人类在与自然关系中的绝对优势地位。但现代新技术区别于传统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带给社会和人类的益处往往都是单项的、局部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便利,但是随之而来它带给人类和社会的负面效应则是多重的、全局的、暂时的,是很难在短期内可以察觉并消除的隐性灾害。

我们在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科学认识、技术认识过程中,以及理性认识与研究方法上,提倡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把追求功利价值、工具价值、手段价值与追求真善美、追求对人类社会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统一起来,实现金融衍生产品真正的价值自觉是我们研究和对待其风险的基本态度。金融衍生产品的主体――人,作为这种技术工具的发明者和使用者,在金融市场中固然会凭借着聪明的才智和熟练的技巧控制着这个客体的发展方向,起着主体能动性对客体受动性的制约作用,以减少和避免风险的发生。但作为客体的风险也在时时影响着人的主体行为,客体受动性对主体能动性起着反向制约作用。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在市场活动中风险性的价值关系,在于认识客体对主体的反向制约。从本体论的角度去考察人和世界的关系,就是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也就是考察人如何认识由人创造的先进工具给人本身造成的严重后果。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永远受制于社会的生存条件。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人的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在于认识这种制约,并一步一步地将这种制约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这里,作为主体的人在把握客体风险控制源的发生与客体的风险随时影响主体行为的过程是一个主客体相互制约和影响的过程,它们作为价值主客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是并存和可以转换的。

四、结束语

诚然,金融的“创新―风险―监管―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金融创新仍是规避或削减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途径。而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是以产品复杂度的增加为标志的,它既有分散风险的功能,也有放大风险的作用,并极具两面性。它是距离实质经济最远、虚拟性最强、衍生性最多、可控性最小、风险性最大的金融工具。正确认识其多重价值,满足和把握其“适度性”是关键。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进行两重性分析,有助于把握技术在具体应用上的先进性标准与适用性标准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认识金融衍生产品负作用、负效应对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制约作用,也是解决实践―认识过程中多种矛盾的复杂运动的过程。其价值的实现既是一个复杂的实践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价值认识过程。

(作者单位为沈阳理工大学。回杨(1968―),沈阳人,会计师。)

参考文献

[1]AroraM.FromtheRatRacetoFinancialFreedom[M].JaicoPublishingHouse,2013.

[2]阿尔弗雷德・施泰因赫尔.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与监管:金融野兽[M].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篇7

1.核心能力论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拥有多种资源,但不是所有资源都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能力与资源有着不同的内涵,能力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配置、开发、使用、保护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能力的独特集合体”,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陈劲等总结了国外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的观点,归纳为八类: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观[7]。王国顺增加了发展过程观和资本观[8],朱开悉提出了财务观。财务能力是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能力主要基于两种视角:第一,外显财务能力观。企业财务能力是指一个经济实体财务状况的好坏与优劣程度,主要表现在财务比率指标方面。Beaver认为企业财务能力主要由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组成,他通过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与企业的财务成功或财务失败有着高度相关的联系[9]。其后对财务能力的分析指向更多方面,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等方面,但基本点还是以可操作和量化的财务比率分析为主。第二,内隐财务能力观。企业财务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一个分支。该视角认为基于传统财务理论的财务能力是一种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外在表现能力,是能力作用的结果,而非能力本身,外显财务表现能力的内在动力才是企业财务能力的内核。朱开悉提出了财务核心能力的概念,财务核心能力被认为是企业的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包括企业财务表现能力、企业财务活动能力和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而财务活动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最终将体现在企业财务表现能力上。罗宏和陈燕认为财务能力是对财务可控资源的作用力,财务核心能力是其中对企业价值起决定性作用的财务能力,即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核心能力作为“隐性知识”,具有模糊性的特点,需要通过财务的方式来解决核心能力这种专用性资产的识别和信息揭示问题;企业核心能力的财务能力包括财务营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适应能力三部分,而通常意义上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属于财务表现能力,不能直接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但为更好地揭示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提供了可能。综上所知,内隐财务能力观虽然较好地解释了财务能力的内核,但其较为模糊,不易测量。内隐财务能力最终还是要反映在显性的财务能力上。因此,采用外显财务能力观可以更好地表示财务能力。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核心能力论视角借鉴外显财务观的分类,将其划分为知识产权获利能力、知识产权营运能力和知识产权偿债能力,以此来反映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财务价值。

2.战略能力论Lenz首先提出了“战略能力”概念,认为是组织进行一系列战略活动以实现长期增长和发展的能力。Mahoney认为,能力是组织拥有的一种行为的技能,战略能力是超越基本能力的能力,它的特征包括对客户有价值、优于大多数企业、不容易被模仿或复制等。国内学者对战略能力进行了拓展研究,张文松提出战略能力是能够持续地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关键因素,其包括微观的企业内核能力,中观的企业网络能力和宏观的企业市场能力[12]。杨斌等认为战略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产业先见与创新、战略性资源获取、战略性能力培育的一种累积性学识和技能,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原动力;战略能力以创新为核心,包括战略思维能力维度、战略资源管理能力维度和组织自适应与更新能力维度三个维度。邹心勇提出战略能力是企业在充满企业家精神的战略牵引下,组织内到企业网络间的制度与技术协同进化共同适应市场的能力;战略能力可以被分解为企业家能力、技术能力、制度能力、市场能力和网络能力[14]。战略能力所具有的核心性和协同性是分析知识产权战略能力的重要指引。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方面,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一般分为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管理等战略。有学者也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类型分为进攻型战略、防御性战略和混合型战略。进攻型战略指企业主动将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通过知识产权手段抢占和垄断市场;防御性战略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手段打破市场垄断格局、改善竞争被动地位。孙伟和姜彦福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TMR模型,将知识产权战略划分为技术开发、市场开发和产权开发三个维度。技术开发维度含行业核心技术、国际领先水平、跨行业技术开发等;市场开发维度含产权转让、产权许可、引进技术产品等,产权开发维度含保护范围、维护时间和产权激励等[16]。知识产权战略类型在企业竞争实践中更多以进攻型或防御型战略为表现形式,进而体现知识产权的排外性或交叉性。综合战略能力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分析,基于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知识产权战略决策,一方面表现为企业通过内部知识产权资产的战略规划、定位和组合所形成的规划独占能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借助知识产权资产与外部厂商许可、联盟所产生的开放协作能力。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战略能力论视角表现为注重企业内部战略运作的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和注重企业外部战略合作的知识产权合作能力。通过对核心能力论视角的知识产权财务能力和战略能力论视角的知识产权战略能力进行分析得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利用合法拥有且有效的知识产权,依托知识产权的财务能力和战略能力,从金融机构、政府基金等主体获取资金的技能。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特征

在梳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对比一般企业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具有专有性、动态性和掌控性特征。

1.专有性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所作用的对象资产不同于一般企业融资能力所作用的资产,前者是以某类知识产权资产作为融资保证,而后者是以某些固定资产作为融资保证。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如下特征:其一,该知识产权资产能够形成可预测和稳定的现金流。以知识产权类别中的专利为例,现金流具有预测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评估专利运用所产生的收益,这包括以往收入数据的专利,也包括将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利;现金流具有稳定性是指专利所产生的收入波动幅度较小,有持续的收入来源。其二,知识产权的权利边界应当是清晰的,权利状态应当是稳定的。其三,权利归属主体应当明确。满足这几个条件的知识产权资产一般都具有“资产专有性”特征,即资产只能服务于特定产品和劳务生产的性质,一旦转化用途,其经济价值大为降低。知识产权资产的专有性使得知识产权融资能力具有独占性,其对潜在进入者构成一种进入壁垒,以保护垄断利润的获得;同时又对企业自身构成一种退出壁垒,这种退出壁垒对企业产生一种推动作用,激励企业家及高管团队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2.动态性知识产权权利的不稳定和知识产权资产价值的易变性使得知识产权融资能力具备动态性特征。知识产权融资能力一方面能够凭借知识产权的创新特性和垄断特性帮助企业创造利润或降低成本,获取有利的战略地位,创造知识产权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技术替代或者技术模仿等原因,知识产权融资能力会突然变弱乃至消失,能力的突变性和灵活性较高。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动态性使得知识产权融资过程中对于融资规模、融资时限和融资担保等都有限定的要求,也使得融资的风险很难监控。

3.掌控性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秉承知识产权的战略性,具有对相关产业的战略影响力。企业知识产权若处在产业链高端,对下游厂商有较强的影响力,则企业的竞争位势就高,相应的融资能力越强;反之,企业知识产权若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业影响力弱,则融资相对不易。此外,企业若拥有重要的产业核心知识产权,则能更好地防止竞争对手的市场进入和模仿,产生排他性优势,获取市场的独占收益,其融资能力则越强;同时,产业核心知识产权也可以使企业能够进入专利联盟、增加与外部厂商的知识产权谈判筹码、开展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创新等活动,以此增强融资能力的可持续性。能力的掌控特性对于知识产权融资来说具有更强的收益获取和偿付保证作用,凭此融资的成功率更高。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作用

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的界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是企业吸收整合内外部资源,获取知识产权运用收益,取得企业战略优势,保证融资按时偿付等能力的综合表现,其可归纳为知识产权财务能力和知识产权战略能力,这两种能力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实力和经营绩效都有直接的作用。

1.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能力的作用知识产权财务能力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来创造企业财务价值,增强企业经营实力的技能,分为知识产权获利能力、知识产权营运能力和知识产权偿债能力。知识产权价值直观地体现在财务方面,企业可以将知识产权成果,通过技术开发和扩散,形成生产作业运行系统的新工艺、新设备及新材料,进而通过大规模市场销售获取收益。于磊等研究了上市公司知识产权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与样本公司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知识产权所获得财务收益可以增强企业的整体资产实力,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便于企业利用整体资产来吸引常规的信贷融资,提高企业融资的规模、延长企业融资的时限、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此外,企业依托知识产权所形成自主产品,凭借其技术垄断优势能够快速地完成产品的周转,减少企业库存,帮助企业控制生产成本。

2.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能力的作用知识产权战略能力是企业通过对知识产权资产的内部战略规划和外部战略协作,谋求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优势的技能,分为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和知识产权合作能力。知识产权的财务能力是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外在表现,而知识产权的战略能力是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内涵依托。Levin等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自1980年至今的20多年里,绝大多数产业的企业并没有采用通过专利来获得研发投资补偿的做法,专利机制与“时间领先优势”、“商业秘密”等创新回报相比,被认为是一种次优效率机制。但是相关研究发现,专利的战略性运作才是企业大量申请专利的重要原因。Bronwyn等通过与相关领域主要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和经理层进行访谈,并结合1975-1995年间美国半导体企业申请专利行为的定量分析,认为专利产出率的提高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企业研发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17]。具备知识产权战略能力能够使企业拥有阻挡外部竞争对手的谈判权和灵活地进入战略性市场的自由权,具有加入专利联盟的选择权,可以保证企业获得知识产权创新利益和垄断利益,极大增强对外融资的实力。

四、基于能力差异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选择

知识产权融资目前在国内开展较多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学者通过总结国内各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大体将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分为政府推动类型和市场主导类型。如杨晨和陶晶研究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政府主要采取信用支持和财政支持两大政策支持工具,根据政策工具的配置情况,可以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划分为政府担保+补贴模式,政府担保模式和市场主导模式。付剑峰总结分析了目前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开展的实践情况,提炼出政府推动型和市场驱动型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政府推动型有政府出资分担风险的成都模式、政府强力推动的内江模式和政府创造环境的湘潭模式;市场驱动型主要有政府未参与、利益方互动的北京模式[18]。但是上述模式的划分缺少企业微观属性的分析,单方面从政府或者市场出发配置资源,忽视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经营状况,无法将知识产权资源优化配置到资金紧缺的中小企业中去,从而造成知识产权资金的浪费。如北京市海淀区2008年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政策,每年拿出1000万元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贷款进行补贴,企业贷款利息的一半由政府买单。但一年多过去,1000万元补贴花了不到10%。为此,通过引入细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能力,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将寻找到划分的基准立足点,厘清融资边界,帮助相关主体寻找到合适的融资方式。文章借鉴波士顿矩阵模型,由知识产权财务能力—知识产权战略能力构建一个四象限的分析矩阵,由此构建基于能力差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选择模型,如图1所示。

象限Ⅰ为明星型,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能力和知识产权战略能力都高。处于这个区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经营实力较强、技术能力突出、发展前景较好,企业可以经由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一般不需要进行知识产权融资。象限Ⅱ为市场导入型,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能力高、知识产权战略能力低。此类企业通过成长积累或者多元经营,有一定的财务实力,但是由于企业技术能力偏弱,知识产权资产的战略价值暂时不凸显,因此,在此区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采用市场导入型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采用银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募集发展资金。象限Ⅲ为政府辅助型,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能力低、知识产权战略能力高。大部分发展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处于该领域。此类企业技术能力较强,知识产权资产有较高的战略价值,企业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由于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公司财务实力较弱,一般无法满足银行贷款的条件。在此部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运用政府辅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比如政府支持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来筹措发展资金。象限Ⅳ为衰退型,企业知识产权财务能力低、知识产权战略能力低。这部分区域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战略价值偏低,企业财务实力偏弱,这种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没有知识产权融资的价值。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选择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融资模式。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1篇8

关键词:科技金融;风险救助;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研发

基金项目:2016年广东省科技厅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专题项目:“科技金融政策推动产业发展绩效评价及创新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6ZC0240)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1日

一、科技金融的概念及特征

现有研究认为,科技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上的含义揭示了科技发展与金融活动的相互促进关系,它从宏观上阐述了科技金融的本质。它认为,科技金融作为一种“技术――经济范式”,是一个“科学技术资本化的过程”,即金融资本助长了现代科技转化为创造财富的工具;与此同时,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的配置,获取高附加回报”。

狭义上的科技金融含义,强调了金融活动保障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层含义把科技金融视为知识经济背景下金融创新的结果。有研究认为,科技金融是“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现代金融系统里的一部分,它“借助财政、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资产财富化”。作为一个独立的金融子系统,它以系列化的金融工具、金融制度与金融服务,促进高新科技的研发以及成果转化。为了研究需要,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从狭义层面上来研究科技金融的,本文也不例外。

科技金融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融资服务,是现代金融与高科技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金融的创新,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它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科技金融实现了技术创新与金融服务的融合。高新科技产业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其研发与孵化都需要一大笔资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金融产业的大力支持。所以,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为金融部门解决研发资金的需求问题。

(二)它以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为导向。目前,科技金融被视为是一种金融创新活动,是对传统金融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它的服务对象是当今的高新技术产业,而不是其他的实体经济部门,它以高新产业的融资需求为导向,提供金融服务。

(三)科技金融提供综合。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科技金融的服务除了直接、间接融资方式外,作为产业金融的一种形式,它能根据高新科技研发的特征、技术生命周期和产业集群来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从而推动技术的不断革新。

二、科技金融风险法律分类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认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种。由于科技金融产业是高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相融合的结果,它既有传统金融活动的信用风险,也有高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风险。此外,它还有管理系统中的L险以及法律环节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也称为违约风险,是合约的一方未能履约而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在传统金融业务中,信用风险是银行最主要的风险。债务人遇到经济不景气或者价格波动等原因不能按期偿还本息,不能履行债务而产生的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研发的资金需求量大,抗市场风险的力量弱,这些都增加了银行发放贷款中的风险。

(二)科技风险。科技风险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技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研发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它受到实验条件、研发人员素质、资金支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发能否取得成果,不能排除各种意外情况,成果能否转化成规模效益等,也是不确定的。

(三)操作管理风险。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专业性强、国际竞争力大、发展速度快等特点,而这些企业中小规模企业较多,它们管理机制不完善,组织结构单一,产品市场波动性大,这些特点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容易造成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风险。

(四)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协议如果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或部分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实施条件,或者在现有的法律体系内与此相关的纠纷解决机制还不完善,因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三、国外科技金融运行法律模式

(一)市场主导型模式。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美国的金融体系以资本市场为主,其科技金融产业在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的双重主导下,整合了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等多个机制。

1、在立法上,美国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了给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健全的法律环境,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如《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小企业创新发展法》等。此外,美国政府还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在相关法律框架下,履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能。

2、在财政税收上,美国采取优惠措施,激励企业开展尖端研发。美国根据《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经济复兴税法》给予创业投资以低税率优惠,对设备折旧给予减税优惠政策;根据《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中小企业的科研开发还可以获得政府财政补贴等。

(二)银行主导型模式。与美国相比较,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够完善,风险投资行业也不够发达,它们属于银行主导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在科技金融产业中起到关键作用,银行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间接融资是主要的融资方式。例如,日本采取一系列政策,推动科技园区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研发孵化基地,同时利用其发达的商业银行体系,构建以银行为主导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德国依照《反对限制竞争法》,鼓励科技创新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德国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财政支持。

(三)政府主导型模式。这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模式,它尤其适用于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像中国、印度等这些国家,高新技术市场的早期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研发阶段的前期投入很大。这种模式要求政府在科技金融产业的资源配置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政府直接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全过程,通过设立种子基金或者风险投资基金,向科技型企业注入大量资金,为创业期的科技企业提供及时的融资服务。

四、国外金融风险救助的法律实践

金融救助要求相关机构在危机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时,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范或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并降低损失,恢复市场信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认为金融服务也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

(一)救助主体。金融风险与防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众多的救助主体,既包括金融机构的自救,也包括它救。在大多数情况下,金融救助是由政府、保险机构、监管机构等部门来完成的。

1、金融机构自救。金融机构加强风险防范,表现为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在国际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的《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规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措施、监管活动等方面,在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这些都构成了金融机构加强风险方案的指导原则。

2、行业协会救助。在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各类商业银行都有它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作为自律性组织,可以发挥监管与协调作用,很多协会内部还具有存款保险机构,对风险预警与防范起到了重要作用。

3、政府实施救助。当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利用它的政治资源对金融危机中的银行加以援助。由于政府是以国家信用作为前提条件的,所以政府救助能迅速稳定金融市场秩序,安定人心。在金融救助的早期,国际上奉行的“大则不倒”原则,从某些方面就反映出政府对关键金融机构的保护,而不是任凭它在危机中倒下去。

4、保险理赔救助。保险是一种风险预防和分散措施。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业务过程中承担了风险,根据存款保险制度,它可以按照再保险的形式,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以分散风险、减少损失。因此,存款保险机构在危机发生后可以进行保险救助。

(二)救助措施

1、央行救助制度。在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行使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职能,对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加强宏观调控,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有类似的规定。在金融救助过程中,央行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利用存款准备率可以调节货币流量,进而影响金融市场。在某些国家,例如英国,它的中央银行在特定环境下甚至可以接管问题严重的商业银行。另外,在救助过程中,中央银行还可以提供信息、人员、技术上的支持。

2、存款保险机构救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金融保障制度,它以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当发生保险范围内的事项时,存款保险机构就可以向存款人提供直接赔付,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例如,日本在《小企业贷款保险法》的指导精神,制定了小企业信用保险制度。

3、政府财政救助制度。政府财政援助是最直接的救助形式。财政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宏观手段,它有方式直接、见效快的特点。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运行的需要,在金融风险发生后,直接提供公共资金援助。

五、国际经验对我国科技金融风险防范的借鉴

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科学技术进步法》。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2015年市场调研的报告,目前我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势头良好,杭州、苏州、深圳、武汉等主要城市已建立起区域性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也出现了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发展模式。例如,苏州市借鉴以色列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开创了独特的“苏州模式”,就具有代表性。它以银行为中心,以政府的产业政策为基础,整合了投机构、保险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的服务,为科技企业提供综合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但是,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相对较迟,且还仅仅局限于少数几个大城市,辐射能力有限,范围相对较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金融产业比较,国内科技金融在融资规模、对科技的促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促进我国科技金融产业的发展,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政府加强引导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宏观政策支持、引导科技创新活动。各级政府可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设立专项研发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加以扶持;成立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补偿银行的借贷损失,降低银行的风险。政府还可以采用税收政策,降低投资所得税率、税收减免等,减少科技投入的成本,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研发投入。美国根据《经济增长和税款减免的和解法案》、《创造就业机会和帮助工人法案》,降低高技术企业的税赋成本,这值得借鉴。

(二)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为了促进我国科技金融产业的发展,要从立法上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科技金融的规章制度,行业协会要有效监督,优化政府、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为科技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国可以在《担保法》、《公司法》等法律中,增加关于高科技企业创新金融的内容。

(三)提升银行金融创新水平。目前,我国科技部出台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规定》,银监会也了《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策性金融政策实施细则》等,以促进我国的金融创新,但是它们只是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而不是立法体系。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商业银行除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研发出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为产业经济服务。

(四)完善监管,防范风险。美国在2012年制定了对金融科技加强监管的《创业企业融资法案》,而我国尚未制定相关法律。技术创新、金融创新都是高风险性的活动,需要面对研发环节、金融市场上的诸多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在事前能及时识别风险,把损失减到最低程度,促进资金快速周转,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志强,王可丰.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两种主要模式初探[J].时代金融,2016.10.

[2]王祥兵,林巍.科技金融投入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32.

[3]房汉廷.创新视角下的科技金融本质[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6.3.

[4]徐家力.科技金融立法问题简析[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6.3.

[5]刘澄,黄翔,杨成毅.欧洲金融救助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6.

[6]白婧,刘澄,王大鹏.问题金融机构救助的国际经验[J].现代管理科学,2008.9.

[7]韩冰.科技金融的模式研究――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D].暨南大学,2015.6.

[8]余劲松,吴志攀.国际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9]赵轶.北京市科技金融的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2016.6.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调查;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4-0346-03

InvestigationonFinancialSupportforTransformationofAgricultural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

LIXiu-hong

(TianjinUniversityofTechnologyandEducation,Tianjin300222)

AbstractProgress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sessentialfactoroftheagriculturaleconomicdevelopmentinourcountry,andfinanceistheimportantsupportforthetransformation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Thissurveyisto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ofthefinancialsupportforthe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stransformation,analyzeexistingproblems,trytofindsolutions,soastopromotetheintegrationoffinanceandtechnology,promotetheoverallleveloftransformationofagricultural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

Keywordsfinancialsupport;agriculture;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transformation;investigation

农业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1-10]。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支持[11-18]。该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金融支持的现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对策,以期促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水平[19-28]。

1调查概况

该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88份,回收率达94%。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达76.6%。调查对象包括高校及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农业基地及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对象。调查涉及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内蒙、陕西、宁夏、甘肃、四川、广东、广西、贵州、福建、云南、海南,共计16个省市及自治区。调查问卷的来源主要为高校和科研单位18份,占12.5%;农技推广部门12份,占8.33%;涉农企业29份,占20.14%;农业基地及农业合作组织19份,占13.19%;农户42份,占29.17%;其他来源的问卷24份,占16.67%。

(1)资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所起的作用。认为非常重要的占70.14%(101份),重要的占27.78%(40份),一般占2.08%(3份)。

(2)金融支持对解决资金问题所起的作用。认为非常重要的占61.11%(88份),重要的占35.42%(51份),一般占3.47%(5份)。

(3)目前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得到的金融支持占总投资的比例。占比为0的达16.67%(24份),0~10的达14.58%(21份),10~20的达15.97%(23份),20~30的达22.22%(32份),30~40的达16.67%(24份),40~50的达5.56%(8份),50~60的达4.86%(7份),60~70的达1.39%(2份),70~80的达0.69%(1份),80以上达1.39%(2份)。

(4)在所处转化阶段哪种金融方式更重要。选择金融机构贷款的占85.42%(123份),选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占79.86%(115份),选择小额贷款公司的占70.14%(101份),选择发行股票的占61.11%(88份),选择发行债券的占62.5%(90份),选择向亲朋好友借款的占76.39%(110份),选择其他民间借贷的占68.75%(99份),选择其他方式的占21.53%(31份)。从各方式的重要程度来看,有76.39%的受访者把金融机构贷款列入前3位(110份);有74.31%的受访者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列入前3位(107份);有41.67%的受访者把小贷公司列入前3位(60份);有5.56%的受访者把发行股票列入前3位(8份);有4.17%的受访者把发行债券列入前3位(6份);28.47%的受访者把向亲朋好友借款列入前3位(41份);有18.75%的受访者把其它民间借贷列入前3位(27份)。各金融方式中,排在头等重要位置的,按占比大小依次是:金融机构贷款占45.83%(66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占29.17%(42份);亲朋好友借款占13.19%(19份);小贷公司占9.03%(13份);其他金融方式占1.39%(2份);发债和民间借贷各占0.69%(各1份)。

(5)目前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已得到的金融支持。选择金融机构贷款的占72.92%(105份),选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占67.36%(97份),选择小额贷款公司的占57.64%(83份),选择发行股票的占42.36%(61份),选择发行债券的占43.06%(62份),选择向亲朋好友借款的占65.28%(94份),选择其他民间借贷的占58.33%(84份),选择其他方式的占25.69%(37份)。从各方式的重要程度来看,有59.72%的受访者把金融机构贷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均列入前3位(各86份);有35.42%的受访者把小贷公司列入前3位(51份);有4.17%的受访者把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均列入前3位(各6份);37.5%的受访者把亲朋好友借款列入前3位(54份);有28.47%的受访者把其他民间借贷列入前3位(41份)。各金融方式中,排在头等重要位置的,按占比大小依次是:金融机构贷款占36.11%(52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占27.08%(39份);向亲朋好友借款占16.67%(24份);小贷公司占6.94%(10份);民间借贷占5.56%(8份);其他金融方式占6.94%(10份);发行债券占0.69%(1份)。

(6)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应有哪些金融机构参与。72.22%的受访者选择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104份),49.31%的受访者选择了信用社(71份),31.94%的受访者选择了村镇银行(46份),30.56%的受访者选择了保险公司(44家),27.08%的受访者选择了小额贷款公司(39份),25.69%的受访者选择了邮政储蓄银行(37份),5.56%的受访者选择了其它金融方式(8家)。

(7)目前当地存在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的占85.42%(123份),信用社的占79.86%(115份),邮政储蓄银行的占69.44%(100份),保险公司的占53.47%(77份),小额贷款公司的占36.81%(53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占36.11%(52份),村镇银行的占27.08%(39份),其他的占2.78%(4份)。

(9)认为当地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否健全。很健全的占5.55%(8份),健全的占26.39%(38份),一般的占45.14%(65份),不健全的占15.28%(22份),很不健全的占7.64%(11份)。

(9)对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很强的占8.33%(12份),强的占5.56%(8份),一般的占52.78%(76份),不强的占27.08%(39份),不清楚的占6.25%(9份)。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金融支持的现状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金融支持作用重要

调查结果中涉及资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比例高达97.92%;而金融支持对解决资金问题所发挥的作用,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比例高达96.53%。可见,金融支持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2.2金融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支持作用尚存很大空间

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目前金融支持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总投资中的占比还处在较低水平。有效问卷中,有69.44%的比例是金融支持低于总投资的30%,而低于总投资50%的占比更高达91.67%。上述比例表明,金融的资金融通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所发挥的作用受到局限,未来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尚有很大空间。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金融意识还有待提升

调查问卷中,认为哪种金融方式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更重要,选择金融机构贷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比例均超过了70%;从各种方式的重要程度来看,将金融机构贷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列入前3位的问卷比例分别为76.39%、74.31%和41.67%,而仅有5.56%和4.17%的受访者将股票和债券列入前3位。这些数据表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金融意识还存在误区,对间接融资方式有了普遍认识,但对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还相当缺乏了解,整体金融意识有待提升。

2.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间接融资仍是目前主要的金融支持方式

调查问卷中涉及已得到的金融支持方式,选择金融机构贷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问卷比例分别为72.92%、67.36%和57.64%,超过或接近6成;从各方式的重要程度看,有59.72%的受访者将金融机构贷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列入前3位,而仅有4.17%的受访者将发行股票和债券列入前3位;另外,排在头等重要位置的依然是金融机构贷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这些情况说明,间接融资方式已然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金融支持的绝对重要方式,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的作用甚微。

2.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政策性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仍是主力

调查问卷中涉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应有哪些金融机构参与,有72.22%的受访者均选择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有49.31%的受访者选择了信用社,还有超过3成的受访者选择了保险公司。可见,从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来看,政策性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仍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力军。

2.6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调查问卷中涉及哪种金融方式更重要,选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的比例分别为79.86%和70.14%;而将这2种方式列入前3位的比例分别为74.31%和41.67%。这表明随着近几年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加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贷公司的长足发展使其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同时,调查问卷中涉及已得到的金融支持,选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和小贷公司贷款的比例分别为67.36%和57.64%;将这2种方式列入前3位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59.72%和35.42%。这表明近几年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已经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尤其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59.72%的受访者将其列入前3位重要方式,这一比例与金融机构贷款持平,其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已然不容忽视。

2.7民间资本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潜在力量

调查问卷中,涉及哪种金融方式重要,选择亲朋好友借款和其他民间借贷的比例分别为76.39%和68.75%;从各种方式的重要程度看,将亲朋好友借款和其他民间借贷列入前3位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28.47%和18.75%;而按头等重要位置分,亲朋好友借款在7种金融方式中位列3位。可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民间借贷是满足其融资需求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调查问卷中涉及已得到的金融支持,选择亲朋好友借款和其他民间借贷的比例分别为65.28%和58.33%;从各种方式的重要程度看,将上述2种方式列入前3位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37.5%和28.47%;若按头等重要程度分,有16.67%的比例选择了亲朋好友借款,有5.56%的比例选择了其他民间借贷,二者比例合计22.23%,这一比例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仅相差4.85个百分点,这表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金融的实际支持,民间资本是一股潜在的力量。这一结论从调查问卷中涉及对民间借贷依赖程度上同样可以获得:问卷显示,对民间借贷依赖程度选择不强的比例不到3成,总体依赖程度超过了6成。

2.8农村金融体系还有待完善

关于当地存在的金融机构,调查问卷中选择各类金融机构的比例分别为:农业银行85.42%、信用社79.86%、邮政储蓄银行69.44%、保险公司53.47%、小额贷款公司36.81%、政策性金融机构36.11%、村镇银行27.08%。而关于当地农村金融机构是否健全,选择健全和很健全的合计为31.94%、选择一般的为45.14%、选择不健全和很不健全的为22.92%。上述数据表明,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仍以传统的金融机构为主,农村金融体系尚存在完善空间。

3建议

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转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观念,将研究视角从科技领域进一步拓展到金融领域,促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水平。二是发展金融媒体业,加强对科技金融的宣传,提升公众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金融意识。三是建立专业性的科技合作银行,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门服务。四是强化直接融资,实现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齐头并进。五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充分调动和利用民间资本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4参考文献

[1]朱娟.我国金融生态文献综述[J].科技经济市场,2010(1):46-47.

[2]王二虎.农村金融生态三维四元结构模型的构建[J].特区经济,2010(12):170-171.

[3]王新其,许幸声,张建明,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48-50.

[4]刘璇华,李冉.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分析[J].工业工程,2010(12):28-32.

[5]贺朝晖.区域金融生态评估方法比较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83-87.

[6]贾敬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7]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8]胡瑞法,黄季焜.中国农业科技体系发展与改革:政策评估与建议[J].科学与社会,2011(3):23,41-47.

[9]张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运行机制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14.

[10]胡钢.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1]王秀果,谢俊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J].河北农业科学,2008(8):157-159.

[12]程洪兵.农业科技产业化与农业科技企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3]郑洪波;崔和瑞.中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模式比较及借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0-22.

[14]吴霞霜.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的初步实践与展望[J].经营管理,2009(5):39-41.

[15]郭新明.金融需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J].西部金融,2012(1):14-17.

[16]吕冰;李铭.风险投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体系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413-414.

[17]张文棋,黄跃东,郭慧文,等.金融支持福建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56-59.

[18]阚紫康.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与经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9]孙翯,李凌云.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状况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牟经验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4):135-141.

[20]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21]巴红静,管伟军.我国农村信贷资金外流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09(12):68-72.

[22]中国人民银行小额信贷专题组.2010/2011小额信贷通讯合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3]何虹.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吉林金融研究,2012(4):55-58.

[24]易猛.对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2012(5):132-133.

[25]王东.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改革与战略,2011(10):100-102.

[26]张文棋,宋国林,张小芹,等.构建提高福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金融支持体系的设想[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04-110.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篇10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引发了银行、证券、投资及一些相关行业的深刻的变革,刺激了各种衍生金融产品的飞速发展,这一变革通常被称为“华尔街的两次革命”。金融信息化专家已经成为华尔街最抢手的人才。我国在加入WTO以后,金融市场将逐步与国际接轨,迫切需要既懂金融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金融投资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一门既具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背景的课程。从理论上看,金融投资研究涉及了代数、概率、统计、随机过程、偏微分方程等许多数学分支和金融学的知识;从应用上讲,金融投资分析以资产定价、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等问题为核心,需要人们具有很强的实际建模和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技术不仅仅是金融数学理论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是金融投资分析决策的重要目的之一。

金融部门每天的业务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利用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但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缺乏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的手段,导致了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现象。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运作必然存在金融风险,风险管理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重要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不但可以从这海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在其后的规律,而且可以很好地降低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

2程序化期货交易及其计算机技术应用

在一个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金融技术的创新,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电脑技术进行交易,而程序化就是一项金融领域的革命性的创新。

程序化交易(ProgramTrading),又称算法交易(AlgorithmicTrading),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无人管理的自动化交易,这样能帮助投资者同时卖出不同的股票,因此通过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投资市场的交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欧美,程序化交易已经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但是在中国大多数的投资者还是在利用网上,柜台和电话等传统的交易方式,而程序化交易对中国投资者还是很陌生的。

3计算机技术在金融投资中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迈入,大量信息的处理技术更加离不开模糊化分析科学的支持。传统的以“精确化精确”为特征的信息处理技术,像传统的经济计量学,在大量复杂的信息处理任务面前常常是束手无措。与此相对照,以计算机强大计算能力为依托的模糊化分析技术,却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像美国最近建立起的指纹档案库、DNA档案库、人体特征分析模型,等等,都是以模糊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为特征。

模糊化分析科学和方法,不但在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在传统的“软”科学中,同样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例如心理学。美国联邦调查局一个特别的犯罪心理研究小组利用模糊化的犯罪心理分析模型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从作案现场特征推导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进而推导犯罪分子的体态特征、职业特征、习惯特征及社会分布特征的科学方法体系。以该科学理论为指导,这一专家小组在短短数年内,已协助侦破了数百起震动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大案要案。有些曾是多年未遭破获的积案。

在这一场新的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变革中,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证券期货投资领域,作为传统的以保守著称的社会科学领域,也已经开始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这一场挑战。一些投资家和投资机构,从80年代末起,就已开始斥资研究模糊化分析技术在投资领域的应用,并且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投资界不但开始实质性地介入现代分析科学方法的开发,而且开始反思对技术分析方法的传统认识。

这就是为什么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证券期货投资中的技术分析方法开始重新得到投资界的关注。

在20世纪的50年代到70年代间,随着经典投资分析理论的发展,人们用经典数学的研究方法证实了证券期货市场的随机性特征,并且认定这与技术分析流派所倡导的模式分析原则水火不相容。因此,投资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主流学派实质上是判定了技术分析流派的“死刑”。

但是,随着以Chaos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步理解了事物本质上的混沌特征、无序性或随机性特征,不但不与其外在表现的有序性相矛盾,而且是其有序性的存在基础。而技术分析流派所强调的模式关系,正是这种有序性的表现之一。这样,技术分析方法所强调的模式分析原则,不但没有失去严格的科学理论的支持,而且可能直接建立在更为先进的现代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正是基于这种以现代分析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技术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一些研究者开始注意到传统技术分析体系与现代分析科学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现实可能性及相应的突破性的应用前景。我认为,这一努力方向,不但应当是证券期货投资中技术分析流派的发展方向,而且应当是其他分析流派的发展方向。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跳跃式发展,对技术分析方法进行革新改造的进程也大大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开始显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一条为“革命”方式,即按照现代分析科学的理论原则和分析方法扬弃传统技术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进而逐步形成以“通过模糊化分析手段达到电脑化决策”为基本特征的新的技术分析方法体系。另一条路线为“改良”方式,即通过应用现代计算技术,使传统技术分析方法得到更有效率的应用。这两条路线所形成的方法目前都被称之为“计算机化的技术分析方法”。

尽管目前存在着上述概念上的混淆,但我认为,只有上面指出的第一条路线所代表的方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化的技术分析方法”,而上面指出的第二条路线所代表的方向,更确切地说,应当定义为“传统技术分析方法的计算机化应用”。

4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验金融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针对金融市场的定量仿真实验就成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实验金融学便产生了。

试验金融学只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实际金融市场,这样能够让投资者更加宏观的了解金融市场,而目前试验金融学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篇11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综述

一、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其高科技因素的特点,已成为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和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由于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和尚未完全成熟的资本市场以及信用、贷款体系限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有关数据表明,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其中自筹资金来源约占83%,国家投资约占8%,银行贷款约占9%。因此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术界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本文主要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涵和面临的融资困境,评价体系的建立,改善融资困境的途径,国际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综述。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内涵和融资困境研究

1科技型中小企业内涵的研究

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的《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中,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是: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企业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李建华,仲玲(2005)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企业中高级生命形态,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在高风险区间运行,存活率低。对其来说,人力资本相较于物质资本占据了更重要位置[1]。章卫民,劳剑东,李湛(2008)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一种知识、技术和人才密集型并以追求创新为其核心,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小规模企业实体,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规模小、机制灵活,并且技术含量较高[2]。

2面临的融资困境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都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内部问题以及外部发展环境两个角度对融资困境进行阐述。

王岚,王树恩(2006)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从自身角度考虑存在着业绩不佳,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缺失等问题,而在外部存在着融资社会化支持体系不完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制约的障碍[3]。鲍海静,张会玲(2010)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面临多重融资约束,包括内源融资受限、商业信用具有局限性,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难度较大以及股权融资渠道难以拓展[4]。高松,庄晖,陈子健(2011)指出科技型企业的控股权比较集中,控股股东大多为高学历技术性人才,本身资本积累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科技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其自身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资金。但与此同时,银行在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力度不足[5]。马秋君(2013)指出在融资问题上,一方面存在着对政策认识不足,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视不够,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等弊端。另一方面,在融资渠道上,风投资金无法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巨大缺口同时,民间金融融资能力有限[6]。

另有部分学者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

吕宏生,何健敏(2005)认为,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融资不仅仅是单纯的融资过程,同时也是为适应融资需要而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全面提升的过程[7]。程仲鸣,夏银桂(2008)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融资渠道狭窄,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筹资,可能性最大的是通过吸收种子资金或孵化基金直接注资,但是很多企业却无法得到资金支持。在发展中期,企业迅速发展,资金需求急切且巨大,但是由于这段时期财务风险突出,企业融资方式难以得到实质性拓展。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后期,由于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较好的经营记录,信用状况的提高使得债务融资成为主要融资途径,但是企业的信用制度,担保制度和财务报表记录等还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得到金融机构认可,间接融资仍然较少[8]。

三、不同评价指标建立的研究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如企业技术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成长性难以预料等不利因素,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做出贷款决策,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不少学者从评价指标建立的角度为金融机构设计了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指标体系。

王举颖,汪波,赵全超(2006)以平衡计分卡法为基础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三级成长性评价体系,政府、银行、企业可据此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作出整体判断,分析企业成长源和潜力点,可以将评价加过作为信贷规模、结构或具体措施的衡量标准,直接或间接帮助企业发展[9]。孙林杰,孙林昭,李志刚(2007)运用了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代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23项指标,求得各层指标权重系数后,最重构建了评价融资能力的计量模型[10]。石永贵,黄春萍,王升(2009)在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基本原则基础上,设计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并以三个企业的商务管理能力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11]。高山(2010)利用了深圳中小企业板和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得出大部分企业融资效率呈低效状态[12]。毕克新,王筱,高巍(2011)以在分析了包括政策、法律、社会服务、市场、金融环境的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包含自主创新的研发、制造、管理、营销、风险防范能力的内部要素,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VIKOR法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认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管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风险的防范等方面还有待改进[13]。

四、改善融资困境的途径研究

众多学者从构建融资机制,完善融资体系,规划具体融资路径的角度研究了如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1融资机制与体系的研究

刘小川(2006)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济分析,指出政府应合理制定财政补贴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的财政政策扶持体系,对企业进行支持,这一做法既适应了企业的成长需要,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14]。章卫民,劳剑东,李湛(2007)指出我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框架的内容总体上比较丰富,但是阶段性特征不够明显,政策惠及面主要集中在处于成长期和稳定期的企业,而对创业初期企业的支持内容和力度过少,不利于该时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15]。陈玉荣(2009)认为应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建立科技银行、鼓励天使投资、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一个功能健全、富有效率的融资机制,完善融资体系,其中风险投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期和成长期最佳的融资方式,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民营资本和外资为主体”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16]。毕克新,李莹,陈申(2010)针对财政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的现状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包括财税支持、金融支持、政策法律支持、技术支持以及社会化支持等5个方面组成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体系[17]。秦军(2011)主要从证券、银行、保险、中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金融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指出银行应进一步完善银企合作平台,加强自我创新。证券市场应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入手,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与层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保险市场应开发适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保险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信用及担保体系的建设[18]。

2融资路径与模式的研究

英英,萨如拉(2011)提出了夹层金融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夹层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渠道,其地位介于股权资本和高级债权之间。同时夹层金融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等诸多优势,这使得其可以作为一种破解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可行性方案。为了应用夹层融资,政府可以考虑适当参股或单独设立夹层投资基金,也可以通过参与市场化投资方式,进一步促进企业合理利用资金的积极性和有效性[19]。唐雯,陈爱祖,饶倩(2011)在对国内目前出现的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可以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建立科技银行,推广科技保险等现有科技金融合作模式,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0]。肖侠(2011)认为目前制约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的原因是系统性的,应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提高知识产权评估结果的公允性,调动银行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积极性,提高知识产权交易的流通性,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制度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管理[21]。刘钢,张明喜(2012)以宁波、上海等地开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切入点,指出虽然小贷险有效地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还存在诸如:保险营销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再保险问题难以解决、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社会信用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下一步应着重建立一种由政府引导的,通过多方机构分担的小贷险经营模式,同时加大小贷险的推广力度,建立风险分散机制[22]。

五、国际经验借鉴研究

由于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政府财政支持还是融资渠道、法律法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关学者对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了探讨。

邓彦(2007)在分析了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后,认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拓展多层次的融资渠道[23]。江曙霞,戴晓彬(2009)提出需要加强人才环境方面的建设,向美国学习发展硅谷类高科技园区,以灵活的体质、优惠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吸引来自全球富有创业热情的技术精英。同时,开展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技能的课程训练,提供各种资讯联谊互助等帮助[24]。张明艳,田卫民(2010)从政府对中小企业财政支持的角度,在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应增加资助主体,推广投资引导基金、制定专项税收政策[25]。李巧莎(2011)指出我国应积极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融合,并构建充满活力的风险投资体系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26]。马秋君(2013)认为日本的两级信用担保制度可以为我国所借鉴,这种制度通过建立信用担保的再保险,来保障信用担保机构充裕的担保资金,使得担保机构可以持续并有效地支持科技金融服务[27]。束兰根(2011)认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的模式,探索建立对科技型企业专项服务的科技银行,或者在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中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打造“科技+金融”的专项服务平台,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进而实现银行企业的多方共赢[28]。

六、进一步研究和展望

综上所述,理论界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要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大部分学者认为:首先,要从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条件出发,加强自身管理,增加财务状况透明度。其次,制定专门机构或搭建专业的服务平台。第三,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满足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第四,引导民间资本服务于企业。第五,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第六,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第七,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第八,利用科技金融创新模式。第九,建立科学完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评价指标体系。

然而,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第一,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具有“轻资产、高发展、重创意”的特征,有形资产较少,自身积累有限,往往无法满足传统银行融资要求。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押随之兴起,但在实践中,我国无形资产抵押是以政府财政为强力支持,其中还存在着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变现风险等。因此,在面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以及过高的交易成本等问题时,如何真正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还需进行探讨。第二,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大力发展和利用衍生工具,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如何创新担保、抵押方式以及利用何种衍生工具,开展相关研究也很有必要。第三,各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的作用效果如何?怎样建立评估标准,也需做出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建华,仲玲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5,(5):61-63

[2]章卫民,劳剑东,李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阶段分析及划分标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135-139

[3]王岚,王树恩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及出路[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110-113

[4]鲍海静,张会玲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解读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2:83-86

[5]高松,庄晖,陈子健上海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3):83-91

[6]马秋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2):113-116

[7]吕宏生,何健敏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中的特点及其融资策略[J]软科学,2005,19(3):44-47

[8]程仲鸣,夏银桂基于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商业研究,2008,4:45-48

[9]王举颖,汪波,赵全超基于BSC-ANP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4):581-585

[10]孙林杰,孙林昭,李志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5:146-150

[11]石永贵,黄春萍,王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3:163-166

[12]高山基于DEA方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J]会计之友,2010,3:86-88

[13]毕克新,王筱,高巍基于VIKOR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113-119

[14]刘小川论我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扶持体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58-62

[15]章卫民,劳剑东,李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及阶段性特征[J]上海经济研究,2007,(12):13-18

[16]陈玉荣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J]理论探讨,2009,(4):100-102

[17]毕克新,李莹,陈申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外部环境及支持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12(4):70-76

[18]秦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79-88

[19]英英,萨如拉金融工具创新之夹层融资――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可选途径[J]中国科技论坛,2011,(3):67-72

[20]唐雯,陈爱祖,饶倩以科技金融创新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科科技管理研究,2011,(7):1-3

[21]肖侠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5):117-120

[22]刘钢,张明喜银保结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基于宁波、上海等地“小贷险”的调研[J]中国科技论坛,2012,(3):81-85

[23]邓彦发达国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0(5):55-56

[24]江曙霞,戴晓彬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福建金融,2009,1:27-29

[25]张明艳,田卫民财政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投入方式国际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0,8:112-114

[26]李巧莎日本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借鉴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5:43-47

金融科技认识范文篇12

一、传统融资路径

与现代融资路径相比,传统融资路径是指这些融资路径为广大融资者所熟知、出现时间较早、市场成熟度较高的融资路径。主要包括内源与外源融资路径、直接与间接融资路径及股权和债权融资路径等。

(一)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不断将创业者的个人储蓄或企业的经营成果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即企业内部资金的融通活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之时,往往是通过内源性融资进行资金的筹措,且内源性融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融资的重要途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投资者的初始投资、亲朋好友的借款及企业内部积累等。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内源融资路径下企业获得的资金具有“自主性强、成本低、风险低、限制性小”等特点,但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和持续性。外源融资主要是依靠企业外部的各个资金投资者而形成的融资路径,这些投资者不受地域限制,分布世界各地,其形式是向金融机构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与股票等。外源融资路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融资路径,与内源融资路径相比,此路径下企业获得的资金具有“流动性大、效率高、成本高、风险高”等特点,但融资成本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通过自销、包销或代销等方式直接向社会公众出售公司股票和债券而取得资金的融资路径。此路径获得的资金具有“直接性、长期性、流动性、不可逆性”等特点。

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等金融中介,把社会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金融机构以商业贷款等形式借给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获取资金的一种重要途径。当然,能否获得银行贷款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企业的规模、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等,而这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与直接融资路径相比,此路径获得的资金具有“间接性、短期性、非流通性、可逆性”等特点。

(三)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企业以增资或扩股等方式向其股东或新的投资者直接进行融资的路径。通过股权融资路径获得的资金,企业可以长期使用,不需还本付息,但新老股东同样享受企业的权益,这也是股权融资企业必需付出的代价。通过此路径获得的资金就是企业的股本和股本溢价,只要企业存在,一直可以使用。

债权融资则是以银行借贷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向债权人融资的路径。通过债权融资筹集的资金称为企业的负债,它代表着对企业的债权,企业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使用,到期需要还本付息,企业资金中所有权资金和负债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之为企业的资金结构或资本结构。

二、现代融资路径

现代融资路径是近几年新出现的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要求的新型融资路径,是适应金融创新和时展等新要求而出现的融资路径。主要包括:资本市场融资、风险投资、非正式金融融资、担保投资、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等。

(一)资本市场融资

资本市场融资是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措到的资金。在我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过程很复杂,但对消除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起着很大作用,证券市场是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资本融资形式。若科技型中小企业能顺利上市并进入证券市场,也就摆脱了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具体来说,就是支持那些具有高成长性和收益而暂时不符合主板市场的要求但又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

(二)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天使投资是风险投资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大多发生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种子期,周期大约5年左右。风投一直都在高风险中运营并以排除风险和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为目标,金融精英们将风险资本投向未上市企业的、有大潜力的、正在迅速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股权资本,最终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上市,通过企业上市后的股票收益或将股权转让而退出投資。

(三)非正式金融融资

非正式金融融资是指非正式组织的民间金融活动,游离于监管当局之外的民间融资。非正式融资活动尽管未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但生命力旺盛且十分活跃,其原因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大量资金的需求。而非正式融资活动中大部分是服务于民营经济、弥补了资金需求市场中的不足。当然,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非正式金融融资活动的优势,正确引导、培养其成为专业公司,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作贡献。

(四)担保投资

担保投资是有条件的担保机构将保费(部分或全部保费)作为风险投资转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权、认股权、期权、分红权、可转换债权等方式投向企业,担保投资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投资,也可以看作担保机构的一种风险投资。与风投相似,担保机构可通过公开上市、偿付协议、收购和兼并等方法实现投资收益。选择担保投资,投资者的投资所赚取的利息会根据固定利率、浮动利率、或与市场挂钩的公式计算。

(五)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集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信用方式,兼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双重特征。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获得必需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等)和流转资金,形式灵活多样。租赁双方在租赁期间转让的仅仅是其使用权,承租人只能使用设备而不得改变设备的形态和性质,但可与企业的其他固定资产一样计提折旧,出租人通过租赁资产并在保证其完整无损的前提下实现收益。融资租赁手续简便易行,较适合资本薄弱、资金需求量小但需求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一条重要路径。

(六)知识产权质押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企业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的一种融资路径。它突破了传统有形资产抵押贷款单一模式,但质押贷款的额度低,只占发明专利权评估值的25%(实用新型专利权更低,只占评估值的15%),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绿色低碳前沿技术范例(12篇)

    - 阅0

    绿色低碳前沿技术范文篇1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低碳经济;企业发展;对策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正式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

    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范例(12篇)

    - 阅0

    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范文篇1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绿色产品一、绿色贸易壁垒理论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从广义讲,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个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