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篇1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对于进一步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以来,我们从这一办学理念出发,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和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改变名称,彰显“参政”职能

2012年3月初,经过充分的论证,我们把学校层面的“家长委员会”改名为“家长咨询委员会”,并借家长课程培训之机,举行了由全体家长参加的成立大会。之所以加上“咨询”这个词,就是为了凸显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职能,让家长咨询委员会成为家长与学校协商议事共谋学校发展的组织机构。成立大会召开后,根据“四有三不集中”(有能力、有时间、有热情、有威信,不集中在一个级部、不集中在一个村、不集中在优秀学生家长)的原则,经过家长申请、学校考察,确定了48名家长为第一届家长咨询委员会成员。3月中旬,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上,选举产生了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共9人,组成了常务委员会。并结合“参政”职能,讨论通过了《家长咨询委员会章程》。新学年开始后,在10月中旬,利用家长课程开课的机会,对家长咨询委员会成员进行改选。现在,已是第三届。

由于家长咨询委员会与学校之间没有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所以,要想发挥好它的职能,必须制订必要的制度,理清家长的职责与权利。为增强制度的实用性和约束力,由学校牵头,家长咨询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制订了《家长咨询委员会会议制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家长谏言制度》《家长评议学校、教师制度》等。学校将这些制度印发给全体家长,广泛征集家长的意见,由常委会进行整理,对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后,提交全体会议讨论通过。每学年,都结合实际,对有关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

二、扩“班”到“村”,方便家校沟通

在家校沟通中,班级家长委员会是主要渠道。但是,由于家长来自不同的村,相互之间也不熟悉,致使班级家长委员会的“领导机构”与家长之间存在着沟通上的不便,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之间存在着交流上的不畅,因此,家长的意见建议不能通过班级家长委员会及时地反映到学校,学校的要求意愿也不能通过班级家长委员会及时地传递给家长,班级家长委员会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一个摆设。于是,经过广泛调查论证,去年5月份,在班级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村级家长委员会。在老师的组织下,来自14个村的528名家长,以村为单位召开全体家长会议,本着四有两方便(有能力、有时间、有热情、有威信,方便召集家长开会、方便了解家长意见)的原则,选举产生了本村家长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并讨论通过了本村家长委员会章程。为方便交流学习,14个村的家长委员会主任成立了村级家长委员会理事会,选举了一名会长,两名副会长,并制订了理事会章程。

村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后,立足于成员都在一个村庄的优势,着重发挥了他们管理学生和谏言献策的作用。节假日,学生在家中,老师没法管,家长又管不了,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村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家长的意愿,将本村的学生划分为一个个假日小组,由家长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管理。假日小组打破年级界限,主要考虑住所远近。节假日,学生以假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学习、读书,或进行实践活动,并由家长进行指导、监督,确保学生的安全。节假日结束返校后,由组长将本小组的活动记录交学生处,学生处汇总后反馈到各班级,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问题在班会上进行强调。这样一来,家校联手,把学生在节假日期间的管理问题有效地解决了。村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后,各村的家长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在闲谈聊天时就能了解到家长的心声,家长的意见建议也能够比较方便地反映到学校,促进了学校工作水平的提升。而且,学校帮各个村的家长委员会制订了会议制度,结合农时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将家长会开到村,开到家长的炕头上。每个村都安排了一个老师作为联络员,定时向主任、副主任了解情况,按时参加家长会议。自村级家长委员会成立以来,学校已接收到家长意见建议30多件,并且很多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采纳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为充分发挥好村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制订了三项制度:一是交流学习制度。学校每月组织一次集体交流学习,参加人员为各村家长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及部分家长,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二是评比表彰制度。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各个村的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进行评比,并在家长课程开课时进行表彰。三是培训制度。集体交流学习时,对各村家长委员会的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的开展。

三、放下“架子”,拓宽纳谏渠道

学校要主动放下“清高”的架子,以服务者的姿态与家长沟通交流,拓宽纳谏的渠道,倾听家长的真语良言。

1.主动走出去沟通,善听家长的“闲言”。学校充分发挥教师来源比较集中的优势,打破班级界限,以师生居住地为区域,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家访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家访,积极征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同时,变假期集中家访为随时性家访,变炕头式家访为街头巷尾式家访,要求每一位干部教师把家访作为与家长见面的第一项任务,对家长的意见建议,要第一时间汇报给学校。2011年秋,一位教师同家长闲谈时,听到家长们说孩子不爱读书,不会读书,而且还读乱七八糟的书。学校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启动了“快乐读书工程”,引导学生“乐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并召开了家长动员会,成立了家长读书委员会,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把家长请进来沟通,多听家长的良言。学校摒弃不开家长会不请家长进校园,孩子不犯错不请家长进校园的做法,让家长进校园成为经常化、机制化的活动。2012年春,通过家长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学校了解到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作文,反映孩子不会写作文,并且不爱做家务,在家写完作业就知道玩,建议学校想办法进行教育。于是,学校经过讨论,决定立足农村学校实际,以“开心庄园”“开心作坊”为载体,做活生活、闲暇和根基三个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写作文,在闲暇中增智,在劳动中明理。

3.凡事多与家长沟通,爱听家长的诤言。学校坚持凡事尽量与家长沟通一下,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学校创办了《雁飞苑》校报,作为与家长沟通的一个平台。

四、活用形式,注重实际效果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形式必须要活,还要注重实际效果。我校家委会做了以下工作:

1.聘请学校行风家长监督员。学校通过家委会聘请了五名学校行风义务监督员,并颁发聘书。积极发挥义务监督员的作用,通过义务监督员了解和掌握家长与社会对学校的办学行为、教育行为的意见,以便我们及时整改。

2.设立校长接待日。学校把每周的星期三作为校长接待日,专门接待家长的来访和咨询。学校建立了领导干部家长接待记录。每次接待日活动,学校领导都细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解答家长的疑惑。对家长所反映的问题,能当时解决的,学校立即做出决定,及时予以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学校都对家长承诺一个解决时间,并及时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学校都对家长做耐心的说服工作,使家长心悦诚服地理解学校工作。

3.开展家长评教活动。学期末,通过家委会,由家长对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并把家长的评价意见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参照依据。

4.开展“五个一活动”。每位家委会成员在每个学期都要到学校听一次课,与学校干部老师交流一次,参加一次学校活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给学校提一个合理化建议。

五、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学校会注意发现热心参与学校管理的家长,通过校报、家长会、致家长的信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用家长身边的典型来带动其他家长。每学期,学校都进行“参与学校管理热心家长”的评选,并进行隆重的表彰奖励。上学期在年前的放假大会上进行表彰,下学期在六一节庆祝大会上进行表彰。被评为“参与学校管理热心家长”的家长,如果本人同意,可以成为学校的“爱心助教委员会”成员。两年中,评选表彰的66名家长都愿意成为“爱心助教委员会成员”,并以此为荣。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篇2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优质均衡发展理念,以优质学校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为依托,构建合作共生机制,整体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办好让全县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二)目标任务。强化学区管理多元教育效能,拓宽资源共享领域和内容,实现学区内校际各种资源的常态共享,缩小校际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加强学区管理机制建设,实现学区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形成学区管理特色,促进学区内不同学校共同发展、特色发展。

二、实施原则

(三)传承创新原则。立足现状,积极探索,在继承学区工作理念、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实践,深入推进,在传承中开拓,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不断提高学区管理实施水平。

(四)合作共享原则。强化学区内学校合作交流,发挥各自办学优势,在学区基地校的带动下,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五)个性发展原则。把实施学区管理与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结合起来,注重先进校园文化在学区的培植和发展,推动成员学校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形成各具特色的学区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

三、主要工作

(六)实施管理资源共享,促进管理水平提升。按照学校类别组建联合体,对原有学区进行调整,重新划分六大学区。构建学区统一管理机制,有效协调,坚持民主决策,不断增强执行力。学区管理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制定学区发展规划、统一建立学区管理制度、统一组织教师研修活动、统一开展教学工作评估和教育质量检测。加强校际交流和学习,共享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管理制度、高效机构设置、优秀管理办法等优质资源。不断拓宽学区统一协调管理的领域,创新学区管理的思路、方法和运行模式。

(七)实施教师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依据我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组建学区联合教研组,建立学区教师研修制度,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常态研修活动,提升学区教师研修整体质量。发挥优质教师资源的带动辐射作用,采取名师带徒、名师送教、开放课堂、专题培训、教学成果展示等不同方式,发挥名师作用,促进学区内名师资源的有效共享。

(八)实施课程资源共享,促进课程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包括国家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课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指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包含具有特色的教案、图书、课件、校园网资源、题库等。建立学区信息化课程资源平台,将优质课程资源通过资源平台在学区学校进行共享,统筹推进校际课程资源的开放利用,协调组织校际课程同步实施,协调开展各种体育、艺术活动。

(九)实施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加强学校网络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新的育人方式和研修模式,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探索实施“专递课堂”,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推送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探索实施“名师课堂”,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形成网络环境下研修活动的新常态;探索实施“名校网络课堂”,以学区基地校为主体,通过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学区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十)实施特色优势发展,促进教育品牌形成。学区化管理不是同质化发展,每所学校必须发挥不同优势,彰显各自特色。每所学校要关注办学理念,突出文化底蕴,挖掘学校内在潜力,体现在学区管理体制下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形成独特成果,形成各自不同的学校品牌。建立学区“1+x”办学成果展示机制,基地校统筹规划,积极搭建学区内各校办学成果展示平台,以一个主题为中心,以多种形式和内容为载体,秉承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原则,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办学成果展示活动。

四、完善制度

(十一)建立学区校长联席会议制度。校长联席会议为学区管理的组织领导机构,校长联席会议由学区内学校校长和责任督学、教研员、培训教师联系人组成。设立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即学区长一名,学区长由学区基地校校长担任。

学区长主要职责:组织召开校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学区教育教学问题,统筹安排学区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推进学区内学校课程资源、师资及教育教学活动共享;指导学区内各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学区管理工作情况。

校长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协调学区内教育教学工作,共同探讨如何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根据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工作要求,制定学区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学区内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区管理的有机统一,切实做到学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十二)建立学区管理专家组集团化工作制度。专家组具体负责落实校长联席会议制定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专家组由学区内各校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组成。设立专家组组长一名,由基地校教学副校长担任。

(十三)建立责任督学、教研员、培训教师联系学区制度。每个学区由教育局指派责任督学、教研员和培训教师为联系人,落实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工作安排部署。

五、保障措施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学区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县学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学区管理工作。根据需要及时例会,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进行总结和宣传,扎实推进学区管理工作。

(十五)加大指导力度。实施责任督学、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培训教师联系学区制度,做好学区教师研培、资源共享协调、指导、引领等工作。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教代会现代大学制度地位作用

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指学校与外部的关系,即政府管理、市场调节、社会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是指学校内部的事务,包括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

现如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逐步转到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借鉴国外先进高校的办学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

关于大学制度,有学者认为其大体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宏观层面的大学制度,亦可理解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它包括国家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整体高等教育系统的总称;另一方面是微观制度,主要是指一所大学的组织结构和体系,是维系一所大学正常运行和发挥其职能的制度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和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由此可见,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和社会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是在依法确定政府和大学关系的前提下建立的,处理大学和政府关系的原则是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和承担相应责任”,“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大学自主办学需要“社会支持和监督”,“扩大社会合作”,“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显然是说学校与外部的关系问题。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按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因此,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坚持深刻把握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大学办学规律和管理规律,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主要围绕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来进行。大学应建立起一整套与其承担的社会职责相配套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

首先必须明晰大学内部领导决策机制,即“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党委领导体现在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上,是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权力;校长负责是在党委决策的基础上,独立负责学校行政体系的运转,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是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教授治学体现在以教授为主要代表的教职员工对学术方面的事务进行管理,是学术委员会对学术问题的决策机构,如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师资聘任委员会等学术委员会,是以教授为主的学术权力;民主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和各群团组织机构,包括派、工会、团委、教代会、学生会等,是广大师生员工依法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民力。

其次是建立大学的正常运行制度。学校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运行制度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制度、教学、科研制度、校内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社会服务方面的管理制度等,是保证学校工作运行和大学功能发挥的基本制度。

再次是建立大学资源分配制度。如学校资源的调配与使用,学校的规划与发展等,所谓学校领导的权利也就在于对资源分配的权利。

最后是建立大学监督评价制度。如奖惩制度、纪律制度等,这是对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制度体系的约束机制。任何制度体系如果缺少监督评价将是不可能正常运行的,也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所以,监督评价制度是制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纵观大学制度的建立过程,其实质就是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不断博弈的过程。目前,大学利益的相关者主要表现为三个主体:大学、政府、市场。其中大学与市场的矛盾显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突出。大学制度的“现代”含义也增添了更多的市场因素。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引进市场机制的思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大环境下进行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相应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管理体制的多样化,资源配置的社会化,人才培养的市场化,学校发展的科学化,内部管理的民主化。因此,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必须处理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力四者之间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核心,行政权力是基础,学术权力是重点,民力是保障。

三、教代会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现代化大学制度中,特别是在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教代会具有明确的法定地位。教代会是按国家法律法规组织的高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六条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对工会、教代会及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规定,体现了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为教职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代会具有比较完备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高校,有分别按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教代会章程》或《实施办法》建立的学校一级教代会和院二级教代会;教代会有按期召开和换届(一般3―5年一届)制度;教代会代表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实行常任制,有代表选举制度和办法;教代会有提案及提案督办制度;有委员会、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闭会期间还有专门机构――高校工会委员会作为教代会工作机构等,均能使教代会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中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责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教代会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它代表的是全体教职员工,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代表性。它在本单位权限范围内行使审议建议权,听取本单位行政负责人的工作报告,讨论审议本单位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及其他有关本单位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议通过权是指审议通过本单位贯彻执行学校教代会决议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的实施办法,审议通过本单位内部提出的聘任实施方案、奖惩规定、考核办法、分配方案以及其他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政策性措施和规章制度。审议决定权是指审议决定本单位集体福利管理与使用办法及其他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评议监督权是指评议监督本单位领导干部,对校、院务公开工作负有评议监督和推进责任。

教代会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行使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它审议通过学校的决策、计划、方案和办法,作出相应决议和决定时,能充分体现和集中反映广大教职工集体的智慧和愿望,代表全体教职工的统一意志,在学校全体教职工中享有很高的权威性。这种民主管理中的民力,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所以,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保障。

总之,在建立符合国情、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中,党委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领导上,体现在思想和组织的建设上。校长对行政负总责,对学校进行全面的行政管理,体现在学校整体办学战略的制定和思路的推进上。教授治学体现在学科发展的谋划、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广大教职工从学校发展和自身权益出发,通过教代会等学校民主管理的形式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重大管理事务,行使民力,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发挥积极作用。只有这样,高等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才会形成,政府的宏观调控才会有效,高等学校的办学自才会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洪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雏形[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

[2]李延保: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篇4

一、开辟阵地、形式多样

在校务公开推行后,学校就在学校教学楼前投资设立了校务公开栏,公布有关的教育法规,学校的办学方针、目标,收费标准,学校财务情况阶段性工作等一些重点内容。在楼梯口设立了校务公开校长信箱,在校园网站建立校长信箱等三个固定的阵地保证了重点内容的公开和反馈信息渠道的畅通。同时利用各种条件,因地制宜地开辟临时性公开栏目,保证各项内容灵活、快捷地公开

在形式上也灵活多样: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用灵活的方式公开,在期初的教师工作安排、聘任,以局面形式向教师公开;涉及到教师工资、福利、奖金等切身利益的问题时,由专人负责当面解释,像学校代扣工会费、医保费、所得税时,均由财务人员作好解释工作;在家长普遍关心的校服、学费等收费中,将物价局的有关批文张榜公布;在工资变动中,针对教师对变动情况不明,工资组成不清的情况,总务处就专门印发工资变动登记表,注明变动时间、依据、金额,让教师心中有数。其次是开设评比栏、工作安排栏和荣誉栏,将学校组织的各项评比情况,晋升、评先的民意测验结果,师生获奖情况和学校的每周工作安排、有关会议活动等以栏目形式向教师公开。三是在会议上通报,对学校需要公开和教师要了解的政策、文件等,通过全体老师会议、教工座谈会等有关会议进行公开通报。像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历年的职务晋升、评先中有关政策、条件、要求等都通过教代会向教师传达。四是将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听取学校工作报告、财务报告,讨论通过学校规章制度重大决策,履行教代会审议、决议、评议、监督等职权,发挥教代会的优势为校务公开提供组织与制度上的保证。例学校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职工奖惩条例》等均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并于工会组织实施,教代会监督执行。

在学校创建信息化校园中,更是发挥数字校园的优势,在校园网上开辟校务公开专栏,丰富了校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二、健全机构、全员参与

学校在校务公开工作之初,就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书记、工会主席为副组长,支部委员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代表人员为组员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还成立了由各职能部门代表人员、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分别负责校务公开的具体工作和检查监督。同时,通过教师会向全体教师宣传有关校务公开的文件精神,宣传校务公开的目的、意义,还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使全校教工一致认识到:全面推动校务公开工作是新形势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促进学校行风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全校统一了思想,做到全员参与,为校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三、建立制度规范动作

在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过程中,特别在学习了《意见》后,在加强领导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台市第八中学校务公开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职责、分工,制定了有关的制度,确定了校务公开的内容、依据、程序等。具体的制度有:1、公开内容审核制,即对公开的内容做到严格的把关,先由学校办公室及时悼念资料,汇总后由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进行审核签字,再行公布,从而保证了公开内容的正确、真实、全面、及时。2、校务公开负责制,校行政对校务公开负责,把校务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校长管理责任范围,具体协调各部门做好工作;3、反馈信息登记制,对教师、家长及社会对校务公开工作反馈的意见建议及处理情况做好登记,并将家长、社会对学校领导、对部门、对教师的评议、考核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将公开评议工作同校务公开工作结合,与学校的各项考核挂钩,使校务公开真正起到推动学校发展的作用。建立有关制度后,有效防止了校务公开工作流于形式,提高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动作水平,保证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质量。

四、突出重点、内容实在

在公开的内容上,坚持把学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公开,公开的内容做到几个结合,即同学校的管理工作、学校改革结合,同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行风建设结合,同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结合。首先是学校重大问题及决策的公开,如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学校改革方案和规划,学校的聘任、职务任免,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条例、意见措施等。二是社会热点问题的公开,如学校收费一向是家长关心的热点,学校对学杂费、外籍生借读费等均予以公开,让家长放心,减少误解。三是教职工关心有问题的公开,如评先的条件、指标,民意测验结果和职务晋升中的述职、成果展示、送审名单等做到公开。四是敏感问题的公开,如学校的财务情况、物资采购情况、经费收支、招待费开支等做到公开。五是师德评议的公开,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民主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

五、加强管理、不断深化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1篇5

论文关键词:加拿大;大学章程;办学宗旨

教育分权是加拿大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加拿大大学管理的分权使得大学自相比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尤为突出,在这种分权体制、大学拥有高度的自的制度设计下,大学如何实现良好的自治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加拿大的做法是制定大学章程。

一、加拿大大学章程的起源和发展:从特许状到大学章程

加拿大在作为英国殖民地期间大学开始出现,18世纪末19世纪初温莎国王学院、麦基尔大学、约克大学国王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相继建立。这些大学都通过获得皇家特许状来得到合法性认定,这些获得皇家特许状的学院最初都受教会控制,由教士会组成治理结构。特许状作为殖民地时期学院取得合法自治权力之载体而在实际上已经勾勒出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轮廓,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可以说是大学章程的雏形。通过特许状,学院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我管理的权力,从而使学院自身在学术和管理方面的自治权力合法化。特许状因为既具有法律效力又涉及学校内部的管理而成为连接殖民地政府教育立法与学院自我治理的纽带。加拿大大学章程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受此影响,清教徒也于1840年创立了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位于金斯顿的女王学院。其后,其他教派均创立了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些为数众多但规模不大的学院办学资源十分匮乏,为获得财政资助展开激烈的争夺。冲突的结果是约克国王学院正式变为非教会大学,于1849年更名为省立多伦多大学,其他受公共资助的大学也先后转变为非教会大学[2]。这些殖民地学院因为在土地、经费等方面的限制,需要社会世俗人士参与以解除大学发展的瓶颈,这也为加拿大大学由校外人士参与组成董事会,进而进行学校管理奠定了基础。在世俗化之后加拿大大学开始制定大学章程。

从特许状到大学章程,其规定的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逐渐发生了转变。殖民地时期的加拿大高等教育继承了欧洲的传统,出于明确的宗教动机而设立,强调为宗教利益服务的目的。在殖民地早期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培养基督教徒及一般民众的成为其首要任务。此后随着殖民地商业的发展,社会要求学院能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服务社会,各个大学的特许状发展为大学章程,其中对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促进成员智力、精神、社会、道德、身心的发展及增进社会福祉;在自由的精神指引下,通过教学、研究追求真知等办学目标成为了学校的追求。

二、加拿大大学章程的主要内容

(一)对学校办学宗旨和目标的规定

早期加拿大的大学由英国殖民者建立,当时的特许状起到了大学章程的作用,规定了学院的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但是殖民地时期的加拿大高等教育继承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学院的传统,强调为宗教利益服务的目的,而且在后来的发展中建立较早的几所大学都被教会控制,由教士会组成治理结构。大学章程取代特许状之后对大学的办学宗旨、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的基本的问题做出了规定。如约克大学在章程中规定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促进成员智力、精神、社会、道德、身心的发展及增进社会福祉”[注:参见YorkUniversityAct1965。];滑铁卢大学章程规定的办学宗旨是“在自由的精神指引下,通过教学、研究追求真知”[注:参见UniversityofWaterlooAct1972。

(二)对学校决策主体职责、权限的规定

根据加拿大大学章程的规定,可以把大学治理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界定为董事会、评议会及校长。加拿大大学章程明确规定了学校董事会、评议会及校长的职责、权限。

1.董事会。加拿大大学的董事会是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任命校长,为学校筹集资金,监督财政管理制度,处理大学的法律问题,加强学校与政府、社会的联系。其主要职责可分为专属权力和分享权力两个方面。专属权力主要有:管理与控制大学的财产、收入支出业务及有关事务;负责大学投资和基金管理;任命名誉校长、校长和副校长。分享权力主要有:由校长负责推荐聘任、晋升、解雇教职工;建立院(部)、研究所、系时,需经过大学评议会的同意;建立附属的实体时,要咨询大学评议会;另外,任命名誉校长、校长时,要与评议会协商。

2.评议会。加拿大的大学评议会是学术决策组织,它与大学董事会平行,独立运作,主要负责教学和学术管理,有权决定所有学术事务,向大学董事会提出有关学术方面的建议。详细的职责也分为专属权力和分享权力两个方面。专属权力包括负责大学及学术政策;在院(部)、研究所和系设立委员会;确定和掌握学生入学标准、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负责处理学术奖励事务。也可为了实施其权限内的事务制定细则、条例、规程。分享权力主要有负责向董事会推荐设立院(部)、研究所、系等教学机构和负责人的提名;授予学位并由大学名誉校长颁发;授予名誉学位,在授予名誉学位前,要与董事会商量。如滑铁卢大学章程规定:“评议会有制定教育政策的权力,并对大学的任何方面的事务提供建议”,具体包括:“建议设立、维持、撤销组织机构”,“有关教学、研究、学术管理方面的教职员工任职标准和任期”,“学生入学标准,决定大学所有机构和教学单位的考试事宜”,“听取教师和学生的上诉”,“对大学及其附属学院的学位、文凭、证书进行确认和发放”,“发放名誉学位、制定长期学术发展规划,针对董事会的内部资源分配使用计划进行审议并提出意见”,“必要时设立委员会以评议会的名义行使权力,通过评议会职权范围中的实施细则”等职权。

3.校长。加拿大大学的校长有校长和名誉校长之分,后者只是一个虚职,承担一些礼仪性的职责。校长则有更多实际的权责,包括在名誉校长不在期间代为执行其职责;制定和实施管理学生和学生活动的政策;检视大学的一切活动和发展高等教育;建议董事会聘任、晋升、解聘教职员工;建议董事会和评议会设立新的学院、研究所、项目等;建议董事会和评议会对学院、机构、研究所、教师、学生活动实施的规制等。多伦多大学章程规定:“学校必须有一位管理理事会任命的校长,校长是学校的首席执行官,对大学的学术事务和教学、行政管理事务进行检视、指导。”[注:参见TheUniversityofTorontoAct,1971。]如滑铁卢大学章程规定:“校长是大学的首席执行官,在没有前述一般原则限制的情况下,校长有权力和责任管理大学事务,并相应地代表董事会执行学校管理和控制。”

(三)对学校权力机构组成人员的规定

加拿大大学章程对董事会和评议会的成员组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既有大学的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又有教师、学生代表,也包括一定的政府官员,体现着与大学事务相关主体的代表性和对大学民主管理的追求。

1.董事会的人员组成。加拿大大学章程中规定的董事会的规模较小,名誉校长和校长通常作为当然委员成为其中一员。约克大学章程规定:“约克大学的董事会应由名誉校长、校长及一个不超过30人的团队组成,这个团队按照董事会的细则规定选举产生,任期4年。”滑铁卢大学章程规定董事会应包括以下36名成员:名誉校长、校长、滑铁卢市市长、Kitchener市市长、滑铁卢县县长(均为当然董事);由副总督任命的7名成员;评议会指定的评议会7名成员;2名全职工作人员;10名社区成员(其中不少于3名校友),他们应当能代表尽可能广泛的社区意愿;5名学生代表(其中有2名研究生代表且是由评议会从其中的研究生成员中指定)。

2.评议会的人员组成。加拿大的大学评议会规模要比董事会大,平均规模大约为60人,但是各大学的规模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最多的是约克大学为192人,最少的是萨德伯里大学(Sudbury)仅10人。大学评议会的成员多是内部相关人员,实际上只有5%的成员是外部特定群体组成的(大约3%的外行和2%的校友代表)。为了加强董事会和评议会的联系,还会从董事会的成员中指派一些人到评议会,大约占到3%。

约克大学章程规定评议会应由下列人员组成:名誉校长、校长、Glendon学院院长、每所学院院长、图书馆主任、大学副校长、教师组织的主席、不少于2人并不多于4人的董事会成员、评议会决定的其他人员,同时规定教师应在评议会中占多数。滑铁卢大学的评议会在约克大学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规定要有按照细则要求的当然委员、1名本科生代表、4名研究生代表、4名校友代表等成员参加。

多伦多大学由于一院制的特殊管理模式,学校中设有管理理事会,没有分设董事会和评议会。其章程规定理事会应由以下人员组成:名誉校长和校长作为当然成员(ex-officiomember);校长从大学、学院、联合大学、附属学院管理人员中指定2人;副总督会议任命的16名非师生、非大学管理人员;12名教师成员;8名学生(4名全日制本科生、2名兼职本科学生、2名全日制研究生);2名大学管理人员;8名校友(非在校师生、非大学管理人员)。

(四)对大学财务管理的规定

加拿大的大学章程对大学的财务状况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大学年度财务报告必须提交省审查。滑铁卢大学章程规定“董事会每年必须制作年度财务报告,并按照省教育部长需要的内容和形式呈交。财务报告同时也应该由部长交总督会议”。约克大学章程也有类似的规定。多伦多大学章程还规定理事会应任命1名或多名审计人员,根据公共会计法,每年至少进行1次对学校账目和各理事会的交易的财务审计工作。

(五)对领导者任期的规定

加拿大各大学的章程基本都有对董事会、评议会主席的任期规定,可连选连任,有的大学对连选连任有限制,如滑铁卢大学规定董事会和评议会成员连选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当然成员除外)。

三、加拿大大学章程的主要特点

1.章程具有明显的法律性质。加拿大的大学在制定章程的过程中考虑省政府的建议和意见并经省立法会议通过,经由这种程序产生的大学章程不仅仅是大学的规章制度,更具有了明显的法律性质,在政府、社会对大学的监督管理及大学内部的管理中能够有效发挥其“大学”的作用。

2.明确界定了大学决策主体的权责。加拿大大学章程明确界定了董事会、评议会、校长这三个在大学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决策主体的职责、权限。区分出哪些是其中某一个主体的专享权力,哪些权力的行使需要与其他主体协商,即分享权力。这样一来各个权力的行使界限清晰、责任明确,互相扯皮降低效率以及相互间的掣肘和干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3.重视处理好大学与政府和社区的关系。重视与政府间的正式关系,在决策方面让官员和社区管理者参与董事会(理事会),参加学校管理,在监督方面省政府对大学的财务有知情和进行监督的权力。大学所在市的市长等政府官员能够在学校中担任当然董事,这样政府就能够通过法定的和正式的途径对学校施加影响而避免了因政府过分干预大学管理引发的行政权力与大学自治权的矛盾。在董事会的成员选择中也有能够代表大学所在社区意愿的董事,他们既不是大学的师生也不是管理人员,能够从社区的诉求出发参与大学决策。

4.提供利益相关群体的意愿表达途径。教师、学生、学校行政人员等在大学中占据主要成分的成员在决策机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章程尊重和保障与大学管理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决策的权利,每一个群体都有表达意愿的畅通渠道。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行政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学术的发展和学生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加拿大的大学章程在各个环节都充分重视教师的作用,教授能够在董事会、评议会中占据较大比重,从而有利于实现教授治校、教授治学。

5.重视校友的作用。加拿大各大学的章程中都有关于校友的规定,董事会、评议会(包括多伦多大学的理事会)吸纳一定的校友参与大学管理。大学章程中关于校友的规定,既体现了校友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同时学校也应该持续关注和帮助校友的发展,促进双方的互动、互赢。

通过程序的安排使得大学章程具备法律的性质,是加拿大大学章程真正能够强有力地落实到学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和根本保证,因为这赋予了章程远大于学校一般管理规定的效力,同时也是对大学按章程自主办学的强制性要求。在加拿大,大学章程同美国、丹麦等国家和地区一样,都是经由相似的程序,成为法律的一部分或者由立法机关通过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约束力。重视大学与政府和社区的关系处理,并对校友的作用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是加拿大大学章程处理外部关系的核心规定。通过明确大学与政府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大学与社区的互动机制、明确校友参与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的决策途径,大学相关的外部关系主体被大学章程纳入了体制化的框架中。加拿大大学章程明确界定了董事会、评议会、校长这三个在大学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决策主体的权责及组成人员选举原则、校内利益相关群体的意愿表达途径,这就把大学章程建设中的内部主体纳入了体制性的框架之中进行管理运作。

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大学章程是加拿大大学章程效力的根本保证;章程中将内部和外部关系主体纳入体制化的管理框架之中,是加拿大大学章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大学章程法律地位的获得、内部关系的理顺、外部关系的处理三者统一于学校按章程依法自主办学的实践中。

四、加拿大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几点启示

我国的政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与加拿大不同,大学发展、建设的具体情况与加拿大也有较大差别,但是,章程作为学校设立的基本要件,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依据和纲领性文件,加拿大大学章程建设的实践及经验对加强我国大学章程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一,通过章程制定程序的完善赋予大学章程更强的执行力。我国现行的大学章程一般由大学自行制定,或大学制定出来后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经由这种程序产生的大学章程与大学其他管理规定的产生过程基本一致,这样章程在地位上没有高出其他规定一筹的基础。加拿大的做法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制定大学章程时吸收大学主管部门的意见并经由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在我国,由立法机关审议大学章程当前还不太现实,但是大学在制定章程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让教育主管部门参与其中,积极吸纳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体现教育主管部门的意志。当前各大学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制定出的章程报教育主管部门核准。这样,有利于保证大学章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转变职能,依法按章程管理学校,推进大学办学自的不断落实。

第二,要通过大学章程明确教授在大学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加拿大的大学章程明确规定董事会、评议会成员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代表,特别是评议会的组成人员主要是教师代表,在有关学术发展政策中教授们的意见能够很好地得到表达和实施。借鉴加拿大的做法,我国大学章程可规定在大学的决策机构如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中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代表。这有利于保证教师们的意见在学校各项决策中得到贯彻和体现,实现教授治学。这种做法符合现代大学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要求。当前有些人提出大学应实行教授治学,学校与学术有关的问题应由教授们说了算,这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实如果只提教授治学,导致的结果是教授无法真正实现治学。只有强调教授治校,并在制度上形成教授治校的环境,才能保证教授治学的真正实现。

第三,大学章程在内容上关键是组织机构的权力分配。目前,从我国教育法律及有关规定来看,我国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管理体制中党委书记、校长的职责定位在区分度上并不是非常清晰。加拿大大学章程中对董事会、评议会、校长的权力都可以归纳为专属权力和分享权力,两种权力在章程中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借鉴加拿大的经验,我国大学章程应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体制中党委和校长的权力做出相对明确的划分,厘清责任界限,并进一步对学术委员会的权责做出明确的规定。

第四,要重视扩大大学章程建设中的多主体参与。在加拿大大学章程规定中,不论是董事会还是评议会都有来自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的代表。这样的规定背后是对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术政策权利的尊重。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处理,在保证各个利益群体都有代表在决策机构的情况下,不同的声音在经过体制内的博弈后达成一致,就能避免行政权力对学术的过分干预,也能减少学术决策不考虑行政可能性的两张皮现象。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

今天下午召开家长会,按照市、区教育局的要求布置民主行风评议工作。教育的事事关千家万户,在老百姓的眼皮底下,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从全国范围来看,行业投诉较多要算教育了,因此教育系统民主行风评议势在必行,被列为重点评议对象之一。

xx区教育局专门制定了《xx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行风工作实施方案》,我校校长办公会议认真学习了文件的精神,专门研究部署民主行风评议工作,成立了实验小学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行风建设行风工作方案。

第二项:一、学习《xx区教育系统行风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紧围绕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把民主评议与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结合起来,着力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突出的不正之风,探索并建立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纠、评、建相互促进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我校民主行风评议工作安排

1、要认真学习研究,领会活动的精神实质,希望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学习和提高认识。

2、了解民众对我校行风的意见和建议,召集部分家长来校评议行风工作。

第三项:家长代表发言:

某家长说: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撑,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家校的同向合力,同频共振。实验小学长期以来着力于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建立家庭教育的管理网络,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搭建了家校互动的平台。让教师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教室,学校、教师和家长进行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形式多样,我们对这样的教育很满意。

某家长:实验小学在我们xx区教育算是“龙头”学校以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一直以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的廉政教育,使全体师生从根本上了解“敬廉崇洁”的文化建设,并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让清廉之风吹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家长的心声。我们对这样的学校很满意。

某家长:我认为我们的教师能为人师表,语言规范健康,文明礼貌,作风正派,注重身教。也能经常与家长联系,而且态度热情大方教师中无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教师能做到廉洁从教。对待工作认真细致。作为家长我们尤为欣慰。越实验小学继续努力办人民满意学校!

第四项:填写调查问卷

为了认真做好这次评议工作,促进学校教育行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家长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办好家长满意的教育,恳请家长围绕评议内容如实填写,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整改、纠正。

第五项:总结

建设良好行业新风,创造一流的业绩,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才能赢得家长的好评。我们始终把建设行风新风摆在突出的位置,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行公开工作,规范收费行为,推进依法治教进程。在校务公开方面,着力做好“三抓”:抓规范化建设;抓公开内容,解决“真公开”问题;抓公开范围。同时加强检查监督,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在内部管理上,我们做到建立良性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做到事事、人人有章可循;加强学生管理,培养良好行为;加强后勤管理,提供良好服务。学校校通过强化内部管理,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

传统的教育管理理论认为,人们应该去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是改变环境。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求教师去努力适应学校领导的领导风格、领导艺术及领导行为。校长也就没必要注意教师的愿望、所思及所想。

而在校本管理中,校长与教师之间寻求互相信任,校长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冒险活动,鼓励他们迎接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挑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信息资源,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校长应经常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这样,教师就更有心思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校长在积极地重建校本管理时应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以便提高他们的实际从教水平,促进整个学校的发展。如果只有一部分教师有机会参加培训,那么他们应该把从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没有接受培训的教师共同分享。由于每个教师的特点不一,因此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方式也可能不太一样。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应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在校本管理中,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鼓励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大胆地尝试,以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并要求教师写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教师之间应经常就教学方面的事宜进行交流和切磋,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及特殊问题,分享教学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同时,校长应经常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必要时应给予指导和提供帮助。

不仅如此,校长应该为学校的发展收集大量的、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和资源,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使他们能了解到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育理论知识,推动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提高学校在社区的知名度。

在校本管理下,“领导者不止是一个经理的角色”。因为校长已不再是传统的主外的领导者而更像管理者,他要集结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许多实行校本管理的学校有诸如“学校委员会会”、“学校董事会”之类的决策机构。这些组织有时还包括学生代表参加,以便对重大事件作出决策。尽管在会议的讨论中,有些教师的观点或策略对学校管理做出的贡献可能比较小,但由于大家都能就学校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这样,校长总能从中选出一种解决学校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校本管理下的领导鼓励所有成员积极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

由于校本管理下的教师比传统学校管理下的教师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花更多的时间来管理学校事务,有效管理者还应对他们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一般来说,校长应对全体教师而不是部分教师进行奖励。这种“赢一赢”的管理策略避免了区分学校中的胜利者和失败者。当然,对于那些对学校贡献特别大的教师甚至家长社区成员,学校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奖励赏。总之,“校长应以友善的态度,用‘胡萝卜''''诱使下属与自己合作,共同分担领导工作和责任,一起来规划并实现组织目标。”另外,校长还应不断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如鼓励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

二、学校工作的组织者

在外控式的管理中,学校校长或领导者把决策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较少关注下属的愿望及意见。在工作中,校长往往凭借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来判断事物的好恶、下属工作水平的高低并作出一些重大决策。下属对学校对决策一般采取被动的接受态度,没有积极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和意识。领导者关注的是既定目标的如何实现及实现程度,没有或很少让下属与领导者进行直接的沟通、探讨如何解放学校的突发事件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心理差距往往很大,而且下属有时会对领导者产生戒备心理甚至敌对情绪。

由于校本管理是将权力下放到学校层面,学校的决策不是由校长一个人做出的。他/她应该组建一个包括不同成员组成(校长、教师、家长以及社区代表)的学校委员会,以便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校长往往要受制于学校委员会的监督,他/她一个人无权作出高于委员会的决策。这样,教师、家长及社区代表加强了对学校事务的管理。

除了学校委员会以外,校长还可以组建由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工作组。这些工作组比较正规化,成员比较固定并且有固定的会议时间。工作组具有向校长提建议的权利。工作组通常被认为是学校的二级委员会,主要作用集中在教学评价、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以及人员发展等方面。他们有时还召集家长、不同利益的社会代表等,就学校的一些棘手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将建议汇总后提交学校委员会审议表决,校长将学校的管理制度通过其下属成员传达给每位教师。

除了以上这些固定的组织结构外,当在某些紧急或需要的情况下,校长还可以组建临时委员会。例如许多校长组建了临时面试委员会来招聘教师,招收学生等。

权变理论认为,学校管理中的组织目的和任务通常具有模糊性,环境因素也有其不确定性一面。因此学校校长或领导者有必要帮助成员澄清其中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因素,以便帮助成员更好地执行组织的使命及实现组织的目标。在一般情况下,学校委员会的会议由校长主持,但有时学校其他领导甚至一般校委会成员也可以主持会议。这就要求校长在其中认真做好组织安排工作。

由于不同的教师参与不同的决策组,这样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从而提高学校效能,拓宽学校的改革领域和任务。

三、改革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外控式管理下,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学校缺乏改革意识,也没有改革的需要。另外,学校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很少。而在校本管理下,为支持学校的发展,校长不仅要为全体教师提供稳定的资源(如资金、设备及物质等),还要为他们提供不稳定/不确定的资源(如时间、机遇)。由于资金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校长应从社会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例如,校长可以发动企业给学校一定的资助,建立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的思想,并吸纳企业中的部分人士作为学校委员会的成员,希望他们能关心学校的发展,为学校的改革作出贡献。有了资金的支持,校长就要为学校的教学课程改革添置一些必要的设备并提供一些物质条件。由于校本管理强调“分权”(decentralization)和“授权”(delegation),不同的工作组承担不同的任务,校长应该为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并针对不同的教师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训进修机会,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从教水平。当然,培训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班级层面,还可以对他们进行学校管理和领导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实际参与和管理学校各项活动的能力,促进学校不断地发展。

四、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

在外控式管理下,由于学校主要是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与外界的交流特别少的学校在校本管理下,校长应从外界带来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及研究成果。他还要能从外界获得一些资金上的支持,与上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家长社区及企业等的支持和捐助。

实行校本管理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特别要从兄弟学校中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如在美国一些实行校本管理的地区,学校校长定期聚集在一起就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校长要加强与上级领导的联系。实行校本管理的学校并不是说完全脱离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联系。恰恰相反,与传统学校管理下的校长相比,校长管理中的校长跟上级的接触更加频繁。“英国在1988的《教育改革法案》颁布之后,校长与上级政府官员的会议从原来的每年三次,转而达到每年30次以上”。美国、加拿大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是因为实行校本管理的学校,为了取得上级政府或行政部门更多的支持和配合,学校领导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沟通与上级的关系。另外,他们还要经常就学校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磋商。

其三,赢得家长和让区的支持和配合。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要与家长建立一种亲切、友好的关系。“校长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整体规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同时要给予教师与家长合作的自主性”。在合作中,校长要与家长建立一种友善的合作伙伴关系,并能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支持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在效果上相互强化和促进。另外,学校还可以把每学期的工作绩效向家长和社区公布。以提高学校在家长和社区中的透明度。家长和社区应能在合作中为学校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技术和信息支持。另外,定期的家长会议及不定期的家访工作是联系家校关系的重要纽带。

第四,与企业财团或其他机构建立联系。在校本管理中资金的短缺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与上述这些机构建立联系的主要目的是争取他们对学校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因此,为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校长应多方筹集资金。“在美国,在1997年参加华盛顿州校长联合会年会的校长问卷中,有70%校长认为建立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是与外界建立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与这些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能得到他们的财力、设备甚至技术上的支持,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对校长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五、人际关系的促进者

在外控式管理下,学校领导也从不同的层面来关心下属。为了工作的需要,校长或者学校其他领导者也不时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但这种关心与交流更多的是停留在为了完成学校的即定任务。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工人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的提高,又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坏,这一理论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同样适用。因此在面对个人之间、不同组织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时候,校长要善于洞察这些冲突,并能有效的解决这些冲突,以便消险不同成员、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紧张感,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同时,校长还可以使他们一道分享决策权,共同工作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校效能,减少学校内耗。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篇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预防和减少师生校园安全事故,保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学生为我校在读学生,不包括已毕业的学生。

第三条学校是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应当遵循依法管理、积极施教、服务学生的方针。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管理理念。

第四条学校安全工作例会制度主要包括:

(一)定期召开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同教育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司法部门的指导、管理关系;

(二)定期召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保障机构任免会议,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三)定期召开学校安全工作监控、排查工作会议,通过会议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四)定期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汇报工作会议,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远景规划,对近期安全工作提出建议,做出决策;

(五)定期召开安全工作培训会议。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六)如发生特殊安全事故时,应当临时召开特别的安全工作会议。

第五条学校应当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按时定期召开相关安全工作会议。

第六条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实行院长负责制,由院办公室具体负责筹备,院长负责领导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分管副院长具体负责,相关人员配合,责任落实到位,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工作人员,具体落实安全工作决策。

第七条安全工作会议落实情况纳入工作考核的内容。

第二章联席会议

第八条学校联席会议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和法制教育工作,把法制教育、素质教育、纪律教育纳入教学规划,弘扬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加强校园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九条学校联席会议目的在于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深入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工作,努力为学校师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第十条要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各成员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落实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工作要有分管领导,有专人负责,部门间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第十一条实行准会制度。凡是牵头单位组织召开的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必须按通知要求准时参会,不得迟到、早退、缺席或顶替,并做到会前有准备,会上积极发言,会后落实有力。

第十二条加强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各成员单位要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区域间、成员单位间、部门间的合作,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工作措施。

第十三条积极参加专项整治行动。各成员单位要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特别是假期、双休日的监督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排查,认真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并积极参加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本辖区安全稳定。

第十四条坚持信息报送制度。凡是组织开展的专项整治和排查活动都要作好相关记录,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并积极向领导小组报送好的做法和工作经验。

第十五条联席会议的时间一般安排在三、六、九、十二月份,即学校的开学初和学期末,特殊情况或有重点整治任务需要召开工作会议,将另行通知。

第三章安全工作机构会议

第十六条安全工作机构会议要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依法治校,认真执行上级机关的指示、决定,以及教育教学、行政工作的决议。

第十七条安全工作领导班子会议

(一)会议召开时间:每周召开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召开,由院长主持。

(二)会议内容:

1、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会议精神或者文件精神,听取安全分管副院长工作汇报;

2、院长汇报上周安全工作情况,布置安全工作任务;

3、研究决定学校安全工作重大事宜。

第十八条安全工作中层干部会议

(一)会议召开时间:每半个月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召开,由分管安全工作的副院长主持、院办公室负责召集,并记录。

(二)会议内容:

1、传达上级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文件精神;

2、听取学校安全工作机构工作汇报;

3、院长和安全工作分管副院长布置下一步工作和落实临时性工作。

第十九条安全工作管理部门工作会议

(一)时间:每周召开一次。

(二)分管安全工作的副院长主持。

(三)会议内容:

1、听取安全工作执行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工作专职干事工作汇报;

2、总结阶段性工作;

3、安全工作的分管副院长布置工作。

第二十条安全工作教职工大会

(一)每半年召开三次:期初、期中、期末各一次。特殊情况随时召开,由负责安全工作的部门或者院办公室负责记录。

(二)安全工作内容传达可以和其他学校工作并列传达。

(三)会议由院长或者分管安全工作的副院长主持。

(四)会议内容:

1、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及有关安全工作的会议精神;

2、听取安全工作部门学期末或学年末安全工作汇报;

3、通报学校安全工作的预算决算费用情况;

4、分析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形势,布置学校安全工作的临时性和阶段性工作;

5、总结学校学期末或学年末安全工作,公布下年安全工作计划。

第二十一条安全工作部办会议

(一)时间:安全工作部办负责人根据学校和安全工作分管副院长的安排或者根据部办的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二)内容:贯彻落实学校和分管副原子的安全工作,总结阶段性安全工作。

(三)每个具体执行安全管理的部门均要汇报本部门安全工作情况,并提出工作意见或者建议。

(四)每次会议都要有记录。

第二十二条安全工作基层执行工作会议

(一)会议组织

安全工作基层执行工作会议,分别有学校、安全部办、法制副校长或者安全专干组织召开。

(二)会议内容

总结(表彰)阶段性安全工作;安全工作部办布置阶段性安全工作;安全工作专干工作任务落实等。

(三)会议要求

1、履行会议审批程序,会议召开前,会议承办人,提出计划,拟写召开会议目的、内容、时间安排,经院长同意,即可召开,安全工作部办要经分管副院长导同意,报院长审批;

2、部门之间应当在安全工作会议召开前相互交流,避免会议内容重复,提高会议效率;

3、安全工作部办和专干组织召开的会议必须有分管副院长参加。

4、安全工作会议材料应当及时归档;

5、每次会议都要有记录。

第二十三条其他安全工作会议

(一)参加上级安全工作业务部门召开的会议

1、参加上级安全工作业务部门的会议,与会者要凭上级安全工作业务部门的通知,经院长或者分管副院长的审批,方可参加;

2、安全工作会议结束后要及时向安全工作分管副院长汇报会议内容,会议材料交学校存档。

(二)参加外地学术交流、经验介绍等安全工作会议

1、参加外地安全工作会议,与会者必须持有关通知,经院长或者分管安全工作的副院长审批后方可参加;

2、需要发言的材料要经安全分管副院长审核;

3、会议结束后将安全会议情况及时向分管副院长汇报,安全会议材料交学校存档。

第四章常规安全工作管理会议

第二十四条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召开安全专门会议,认真审查安全工作领导机构人员的任职资格,决定安全工作领导的任免。

第二十五条根据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根据县(市、区)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综治办组织政法各部门按照任职条件推荐法制副校长人选和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建议,召开安全专门会议,确认法制副校长的聘任。

第二十六条学校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的会议内容

(一)学校安全信息工作由学校办公室统一管理。各部门处室、系(部)为学校安全信息工作的二级单位;

(二)深入落实学校安全信息收集工作两级责任制,采取分级负责制度,部门、处室、系(部)主管信息工作的负责人为一级责任人,信息员为二级责任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信息收集工作要精准核实、加强督促;

(三)各信息收集单位要积极、及时地通过合法渠道搜集具有阅读、参考价值的信息,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性;

(四)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安全信息的整体开发、综合利用和调研工作。要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筛选、综合分析、处理,为有关单位和院领导的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高层次信息;

(五)安全信息收集要善于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学校最为关注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信息调研并整理,向领导提供有关情况、有分析、有建设的调研报告;

(六)学校重大信息由院党委办公室、宣传部等部门负责整理并及时上报;

(七)校内一些业务部门围绕不部门工作自办的信息期刊,应及时收集。各业务部门的工作信息期刊应服务于全校综合信息期刊,业务信息期刊每期最少收集两分;

(八)学校在开展和抓好安全稳定工作的同时,建立健全和完善安全稳定工作档案,由安全职能部门指定专人管理;

(九)学校安全信息收集结束后信息资料必须按学期及时归档;

(十)对消防、食品卫生、踩踏等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应同步介入收集相关材料信息归档;

(十一)学校安全信息收集实行借还登记制度,严格按收集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十二)学校安全信息收集管理人员随时搞好安全档案的保管,注意防盗、防火、防蛀、防潮、防遗失,若发生遗漏和失误要追究管理者的责任;

(十三)管理人员有义务向安全事故处理小组提供有关方面的材料依据和被认可的证明材料;

(十四)建立每天安全工作收集制度;

(十五)建立各年级各班发生重大事故信息记录制度;

(十六)建立安全工作督查小组,每月督查学校各年级安全工作,有什么问题及时向学校反映;

(十七)学校各年级班主任要有安全工作记录,发生时间及时收集并上报;

(十八)学校各有关部门都要落实安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形成制度,长期坚持,确保原始资料准确、完整、可靠。实验室工作的档案要及时立卷归档,妥善保存;

(十九)安全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后,按《学校安全信息工作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归档;

(二十)信息记录极为重要,档案管理人员要管理好档案记录,防止记录遗失。

第二十七条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安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报告工作的考核

(一)信息收集工作作为部门、处室、系(部)学年工作考核指标之一。

(二)凡迟收集、漏收集、紧急信息或未按规定要求收集上级索要的重要信息的,对信息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领导及工作人员的责任。

(三)院办公室每季度将各收集信息及采用情况向全校通报。

(四)学校党委根据年终考核结果,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第五章安全知识培训会议

第二十八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打牢思想基础,认真学习国家各种法律、法规和上级关于加强学习及周边治安秩序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安全培训会议必须让师生从思想高度重视,突出培训工作,努力创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安全防范队伍,确保校园平安。

(一)学校党政一把手必须时刻紧绷“安全重于泰山”这根弦,认真贯彻关于“安全防范”的有关文件精神。部署落实有关工作,每学期开学初制定好安全工作培训计划,扎实有序地开展工作;

(二)对在校师生员工每学期集中培训三次,(开学初、期中和期末)使安全防范工作在全校人人清楚要点,个个明白职责;

(三)安全保卫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培训一次,以作报告,看图片录像,外出参观,实际操作演练,请专家开讲座等形式,使所有成员既是安全工作战斗员又是技术员;

(四)学校每学期要适当地开展所有安全保卫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活动,努力提高安全保卫人员专业素质;

(五)学生的安全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如利用主题班会,消防演练活动,安全知识竞赛等;

(六)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二次安全防范(实发事故)模拟演练;

(七)安全培训会应当认真总结经验,领导小组每个成员及班主任每月写好自己的工作总结或心得体会一份交学校存档。

第三十条安全培训工作会议应有参加会议人员签名,完整的记录,并立卷存档。

第三十一条临时应急安全会议参照安全预案制度执行。

第六章附则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篇9

一、校长制度管理理念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学校管理中,这个车头并不应仅仅是校长一个人,而是整个学校领导班子。要想在短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校长必须学会“借脑”,“借力”,强化制度完善理念,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理顺管理关系,实行分层、分级管理。制度化管理有利于整合学校管理团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把校长从义务性劳动解放出来,使学校指挥系统和反馈系统畅通无阻,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除此之外,还要把控制与协调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做到在管中理,在理中管,有效避免了“家长式”作风,“以罚代管,以奖代管”的现象。凡事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开创制度严谨、人情温馨、人心舒畅的工作局面。为学校的发展下良好的基础。

二、校长“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人作为学校管理的对象,单靠制度约束是行不通的,校长在治校中还要注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目中有人”。就学生而言,学校制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每个学生看成不同的主体,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兴趣,使学生获得自身个性发展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教师而言,学校管理要体现“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创立激励机制,培养一支高效、优质的师资队伍。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工作做到“人心”上,营造一个被教师理解、关注、接纳和支持的宽松环境。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舞台,为教师能力提高和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校长“为师生服务”理念

要使学校教育科学的发展,校长必须改变自己的办学思想。首先要树立“服务师生”的办学思想,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校长的办学指导思想就应该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服务,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树立为师生的健康发展服务的思想。

其次打造“服务型校长队伍”,要想实行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打造一支“服务型校长队伍”,一是建立学习机制,让校长既能了解最新教育信息及其他学校改革动态,又能增强服务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服务师生的意识,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建立考评机制,考评中既要注重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考核评价,还要考评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三是建立交流机制,在考评结束后,必须对校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以促进办学思想的交流,办学行为的交流,实现办学经验的取长补短,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服务型校长团队。

四、校长要学会与教师沟通的管理理念

沟通是学校管理一缕温暖的阳光,校长加强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更好的解决学校发展与管理进程中的各种问题,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智慧,激发教师的内在驱动力,推动学校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校长沟通要坚持真诚和平等,用诚意换取下属的支持与信任,只有善于与教师沟通的校长才能让教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沟通交流时要认真记录,既尊重了教师,又便于整理分析问题和建议。

其次,沟通要采取多种方式,例如:书面征求意见、全员沟通、会议沟通,沟通还要及时议事反馈。不管是学校采取的任何沟通方式搜集和征求的意见,校长要及时进行归纳、疏理,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及时召开班子会,对教职工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逐一的研究,将征求来的建议、问题,及时形成书面议事报告反馈给教职工。

总之,有效沟通是学校干群关系的润滑剂,是教职工参加学校管理的兴奋剂,也是学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融合剂。因此可见校长与教师间的有效沟通意义是深远的,能有效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校长的自我管理理念

校长自我管理就是校长个人行为要规范,办事要公正,决策有根据,处理问题有尺度,发生偏差及时纠正,碰到困难迎难而上。首先要自觉履行职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公正谋事的工作作风,发扬民主,讲究领导艺术,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工作中实事求是,待人宽厚,用一颗包容的心与人合作共事。

总之,具有现代管理理念,既是校长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树立品牌的需要。因此,在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课程的不断改革,只有校长具备了现代管理理念,就能更好地面对这一挑战,进而引领教育的不断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师生为本;学校大计,校长为魂!管理理念是校长的灵魂。无数事实证明,校长的理念决定了学校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好的管理理念,会打造一支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注重学生的培育核心素养,办出一所名校。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说:“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作为学校发展的设计者、指挥者,一定要加强学校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能,引领教育科学发展。

一、校长制度管理理念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学校管理中,这个车头并不应仅仅是校长一个人,而是整个学校领导班子。要想在短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校长必须学会“借脑”,“借力”,强化制度完善理念,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理顺管理关系,实行分层、分级管理。制度化管理有利于整合学校管理团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把校长从义务性劳动解放出来,使学校指挥系统和反馈系统畅通无阻,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除此之外,还要把控制与协调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做到在管中理,在理中管,有效避免了“家长式”作风,“以罚代管,以奖代管”的现象。凡事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开创制度严谨、人情温馨、人心舒畅的工作局面。为学校的发展下良好的基础。

二、校长“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人作为学校管理的对象,单靠制度约束是行不通的,校长在治校中还要注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目中有人”。就学生而言,学校制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每个学生看成不同的主体,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兴趣,使学生获得自身个性发展的主动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教师而言,学校管理要体现“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创立激励机制,培养一支高效、优质的师资队伍。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工作做到“人心”上,营造一个被教师理解、关注、接纳和支持的宽松环境。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提供自由广阔的舞台,为教师能力提高和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校长“为师生服务”理念

要使学校教育科学的发展,校长必须改变自己的办学思想。首先要树立“服务师生”的办学思想,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校长的办学指导思想就应该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服务,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树立为师生的健康发展服务的思想。

其次打造“服务型校长队伍”,要想实行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打造一支“服务型校长队伍”,一是建立学习机制,让校长既能了解最新教育信息及其他学校改革动态,又能增强服务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服务师生的意识,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建立考评机制,考评中既要注重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考核评价,还要考评其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三是建立交流机制,在考评结束后,必须对校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以促进办学思想的交流,办学行为的交流,实现办学经验的取长补短,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服务型校长团队。

四、校长要学会与教师沟通的管理理念

沟通是学校管理一缕温暖的阳光,校长加强与教师的有效沟通,更好的解决学校发展与管理进程中的各种问题,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智慧,激发教师的内在驱动力,推动学校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校长沟通要坚持真诚和平等,用诚意换取下属的支持与信任,只有善于与教师沟通的校长才能让教师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沟通交流时要认真记录,既尊重了教师,又便于整理分析问题和建议。

其次,沟通要采取多种方式,例如:书面征求意见、全员沟通、会议沟通,沟通还要及时议事反馈。不管是学校采取的任何沟通方式搜集和征求的意见,校长要及时进行归纳、疏理,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及时召开班子会,对教职工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逐一的研究,将征求来的建议、问题,及时形成书面议事报告反馈给教职工。

总之,有效沟通是学校干群关系的润滑剂,是教职工参加学校管理的兴奋剂,也是学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融合剂。因此可见校长与教师间的有效沟通意义是深远的,能有效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校长的自我管理理念

校长自我管理就是校长个人行为要规范,办事要公正,决策有根据,处理问题有尺度,发生偏差及时纠正,碰到困难迎难而上。首先要自觉履行职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公正谋事的工作作风,发扬民主,讲究领导艺术,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工作中实事求是,待人宽厚,用一颗包容的心与人合作共事。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篇10

校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民主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我校近年来在健全校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民主管理及校务公开各项工作,现作09年校务公开小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加强制度建

1、学校根据需要,成立由学校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支委委员任组长的校务公开工作小组。两级领导组织的确立,使我校校务公开的实施在组织上有了具体、有效的保障。

为使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学校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学习上级有关校务公开的文件精神,并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使校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通过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校务公开在和谐校园创建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学习,也使大家理解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正含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对校务公开意义的认识和增强了所担负工作的责任。

2、根据规范、发展、创新”学校三年发展思路,近年来我校校务公开工作以规范为准则、以发展为目的、以创新为手段,积极探索学校民主管理新思路。年初,学校即制定校务公开工作计划,从各个方面对校务公开工作作了详尽的安排、布置。建立校务公开档案管理制度,重新布置校务公开栏,在学校网站上设置校务公开栏目等,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的程序要求,进一步扩大校务公开的内容,对大至人事制度改革诸方案、推优评优、收入分配、学生收费标准等重大事项,小至学校工作安排、师生活动等,全部向全校教师、学生或社会公开。校务公开工作的做实做细,为学校其它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高度重视、认真实施,充分发挥教代会参政议政的作用

作为实施校务公开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基本途径,教代会是广大教工行使民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平台。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代会参政议政的作用,09年,召开3次教代会,审议通过了学校学年度工作报告、人事制度改革增设方案、优秀教师奖金分配方、学校招待费使用情况、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等。教代会制度的认真实施,为学校依法治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确保了重大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公正性,充分维护了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工会的具体操作下,对依法管理学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积极创设、多管齐下,构建校务公开整体网络

为丰富校务公开内容,我校拓宽民主管理的渠道,构建校务公开网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1、每周一次行政例会制度,学校行政人员集体参与商讨决策学校工作,避免一言堂”和少数人说了算,所有重要事务都摆到桌面上来,既体现民主集中,又可将集体决策得到及时落实。

2、每两周召开教职工大会和党员会议,除学习有关文件资料外,集中、及时通报学校有关事项,使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得以落实。

3、深入科室,广泛听取教职工的建议和意见,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要素,增加校务公开监督的力度,增加透明度。如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出台前,学校先把方案草案下发到每位教职工手中,主动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在征集群众意见基础上,历经3次教职工会议,2次大组讨论,反复对方案进行修改后,再交教代会代表讨论和表决,事关学校发展重大问题的公开,使学校工作最大程度上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4、建立学校校务公开网,将学校的校务大事和有关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文件精神等及时上传至校园网公开,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

5、设立并公开校内外举报电话,虚心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监督。校长对每项意见和建议都给予认真的处理,对于合理的建议,创造条件予以采纳落实;对不尽合理的建议,也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6、重视少代会、团代会参与管理、行使民利的作用,校长和学校各部门认真落实少代会、团代会提案。

7、定期召开社区辅导员、家长委员会会议,听取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看法、要求和建议,帮助学校全面的发展。

四、依法管理、广泛参与,促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民主化

为了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制,使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真正得以落实,学校组建了由校学校党政、工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学校重大事项集体协商小组”。

推优评优、奖金分配、工资晋级、大件设施购置等一直学校工作的敏感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我们充分体现民主管理的作用,一定要历经校务会、行政会、教职工会议(或教代会)等程序,经表决通过后,才张贴在校务公开栏内。重大事件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切实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把高度的统一集中与广泛的发扬民主结合起来,把行政决策和博大的群众智慧充分的结合起来,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共同把学校办好。

学校召开重大会议和开展大型活动等需要决定

时,也通过召开重大事项集体协商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达成共识,最后形成决议。

五、恪守职责、发挥作用,努力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我校工会在独立开展各项工会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努力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在支部、行政与群众之间真正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作为教代会的工作机构,认真参与组织召开各次教代会,认真履行作为校务公开的监督职能,积极担负起参政议政责任。如本学期在学校岗位设置工作中,工会从维护全体教职工利益出发,积极提议学校多设岗位,从而使每位教职工的工作量基本到位。随着校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深入,工会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作也一定会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1篇11

一、广泛发动、提高认识

为使民主评议学校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宣传发动阶段我们先后召开支委会、行政会、教职工会和学生大会,学习市教体局关于民主评议学校工作的有关文件,使大家明确民主评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评议工作的具体步骤,并在学校网站上专门开辟了民主评议学校专栏、公布了投诉电话()、投诉信箱和校长电子信箱(),先后办板报、展板5期、布置有关标语、横幅十多条,编辑工作简报4期,营造了浓厚的评议氛围。

二、广开言路、查找问题

为了开展好民主评议工作,确保评议工作取信于民,不走过场。我们围绕办学行为、学校收费、师德师风、民主管理、安全管理等热点问题。通过“一信一访”(即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走访学生家长)。“三查三评”(即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工自查和学生评教师、教师评领导、家长评学校)。“三会座谈”(即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和社会代表座谈会)等不同形式,广泛征求大家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收集整理各种意见和建议1300多条,经梳理归为四大类24条即为师德师风10条,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6条,卫生和安全情况6条、征订使用教辅资料情况2条。通过反馈,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突出重点、认真整改

1、明确整改要求、制定整改方案。以学生、家长、社会满意为整改工作的出发点,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原则,扎实有序地开展整改工作。根据梳理的问题,校长负总责,分类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目标。教学方面的问题由副校长负责,教导室、教科室具体整改;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由副校长负责,政教室具体整改;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由副校长负责,总务室、体卫艺室具体整改。

2、突出整改重点,切实解决热点问题。在整改过程中,我们抓住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环节,突出整改效果。针对学生家长反映的个别教师强制学生搞有偿家教、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并向书店索取回扣等问题,学校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增加不定时检查次数,扩大调查范围,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少数违规教师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并给有关责任人相应的经济处罚。并明确规定凡违纪违规向学生变相推销或大面积使用及乱订乱发有关资料者,一经查实实行一票否决,与评先表模、职称晋升、工资晋级挂钩,有效遏制了“教育三乱”之风的漫延。

3、坚持典型引路,以评促改。在整改过程中,我校立足师风促师德,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激励大家。评议期间评出模范班主任13人,优秀教师39人,树立师德标兵、、等6人制作《师德颂歌》专题片一集,并通过校园广播、网站、橱窗大力宣传他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进一步推动了师德师风建设。

家长学校管理的建议范文篇12

一、建立规章制度,健全学校制度体系

学校将规章制度建设工作纳入依法治校工作发展规划,并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明确了具体目标和任务。制定了《酉阳民族小学章程》,并严格按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特别是2005年以来,学校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加大规章制度建设力度,制(修)定了《酉阳民族小学管理资料汇编》。该资料汇编包括党、政、工等方方面面,共有68个规章制度,39项岗位职责,45个管理办法,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学校制度体系,使得学校的各项管理都有章可循。例如我校制(修)定了《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制度规定》。根据上述相应规章制度,学校坚持重大决策、重大事件由班子集体研究解决,进一步明确班子决策的内容与程序、校长管理的内容与程序,确保了各项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实施民主管理,完善学校治理结构

首先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在制定《校务公开实施办法》《干部联系组室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学校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汇报学校财务预算、大宗物资采购、基建、招生、教师职务评聘、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医保、住房公积金、绩效工资等关系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实行校内师生申诉制度,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或学生与学校的争议,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出台社区、家校联系制度,成立了家长学校,实现了家校联合,共同育人。其次创造灵活多样民主渠道,广泛听取师生员工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还通过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评议员、学校工作监督员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人士对学校管理和建设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现民主管理的经常化、多样化。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例(12篇)

    - 阅0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篇1[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地方社会文化良性互动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它不仅处于历时继承创新中,而且处于共时交流互动中。在社会生活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

    组织人事工作要点范例(3篇)

    - 阅0

    组织人事工作要点范文论文摘要:随着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组织中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也随即显得极其重要起来。我国组织先前大都是运用人事管理制度,与国际.....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