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地方社会文化良性互动

文化是人的生存方式,它不仅处于历时继承创新中,而且处于共时交流互动中。在社会生活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校园与地方社会的交往日趋频繁,两者的关系日益密切。这反映在文化建设上,既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又给地方社会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契机和动因。就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如何促进与地方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得以繁荣和发展,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现实状况呼唤良性互动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在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长期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其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地方社会文化,是指特定大学所驻地的大社区文化,是都市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及其它文化的统一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和地方社会文化之间,由于相邻的地域条件、文化的传播性质和各自的文化需求,两者始终处于双向互动状态。双向互动满足了各自文化主体的多样性需求,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在这一互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积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一)互动发生的自发状态

自发的或自在的文化互动是现实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它带来的效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其发生的主要途径,一是文化主体“自然”的接触。如公共汽车上的言行举止、公共场所的生活接触、因交通连接产生的人员往来等,它们虽然不是一种有意的文化传递,但实际上起着一种文化传播的效果。二是招生、就业。大学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但大多数地方性高校仍以本地生源为主,新生入学后,会带来地方社会的文化习惯;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毕业生着眼自主择业,四处求职应聘,既带去了大学的文化气息,也带进了地方社会各种各样的文化样式。三是各种各样的考试。自学考试、职称外语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等,随着应试者的来往,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校内外文化交流的效果。四是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大学人”还是“社会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包括对方在内的方方面面的资讯,要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并非易事。

(二)消极文化的直接对接

大学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双向互动中,消极文化的对接已经成为紧迫的社会问题。一是“反文化”的对接。“反文化是亚文化的某种变种,它不是与主导性文化相安并存、和平共处,而是积极地反对主导性文化;亚文化承认现行价值准则,反文化却根本否认它。”①社会是复杂的,各种迷信的、腐朽的、伪科学的文化思潮,在文化互动中也会通过特殊的渠道传播到大学校园,曾几何时,“”的非法传播就使大学校园成为重灾区,教训十分深刻。同样,高校也不是绝对的净土,在这块各种文化争相抢占的阵地,也会出现反文化的成分。上世纪80年代末,由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带来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不仅使大学本身经受了曲折,而且给地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这在西方持续上演“和平演变”的今天,仍应引起足够重视。二是不健康价值观的对接。在深入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四个多样化”客观存在,由于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社会上出现“权钱交易”现象,它侵入大学,引起部分师生价值观上的变化,这一变化反过来又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三是庸俗文化的对接。庸俗文化本质上属低级趣味的文化,现实中以各种形式传播的灰色文化、黄色文化,消解着人们的信仰、信念和意志品质,模糊了美丑、善恶、荣辱的界限,如何予以消除,进而提升人们的文化品味,都是在双向互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化资源的闲置浪费

由于缺乏良性互动的意识和相应的运作机制,在地方社会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并未得到对方很好的发掘和利用。从地方社会文化资源看,地方社会工业化过程中呈现的现代工业文化资源,其蕴含的效益意识、公平竞争意识、精细化管理意识,以及其商业品牌所凝聚的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大学并没有充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视野;不少大学驻地社会具有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但还缺少对其形成原因、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及如何进行保护的探索和研究。此外,地方社会还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但在大学校园都还缺乏系统的发掘、整理和利用。从大学文化资源看,也存在大量闲置现象。一是大学的人才资源。在地方经济发展项目规划、方案论证等工作中,出现“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现象,并没有充分利用驻地大学的人才优势。二是大学的研究成果。大学在科研中产生了一大批成果,然而却难以在社会中推广,这一方面有不适用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同地方社会、企业“舍近求远”的心理不无关系。以上双方文化资源闲置浪费现象,有多方面原因,但缺乏良性互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良性互动的意义指向

促进大学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不仅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还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我们必须看到,立足两者的双向互动,进而导入良性互动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

大学校园文化的创新,不仅需要对自身历史地形成的校园精神予以继承和弘扬,更需要走向社会在开放中进行文化选择以吐故纳新。良性互动有利于大学形成开明开放的办学理念。在良性互动中,大学可以增强与地方社会的信息流、学术流及资金流的力度,推动社会对自身的了解,建立社会信任和情感倾向,更好地利用社会中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源和要素。良性互动有利于塑造海纳百川的大学精神。在良性互动中,历经选择的文化资源汇聚在一起,将使大学的文化底蕴更加宽厚,以满足“大学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良性互动有利于培育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大学的办学特色必须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培育,离开了同社会的交流互动,必将是抽象的特色。此外,办学特色也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予以展现。良性互动有利于“大学人”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在良性互动中,大学师生及时了解社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这将使他们努力提高应对全面挑战的能力、交流分享与合作的能力,强化尊重共同文化遗产的意识、保护一个共有的地域环境的意识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

(二)实现大学办学职能的重要途径

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大学的对外文化交流能否成为一种新职能,是一个现实中的问题。应该说,它可以是社会服务的一种,但没有体现出它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在当今这样一个高度重视文化的时代,作为肩负着发展文化、交流文化重大使命的大学,文化交流理应成为一种新职能。当然,大学文化交流的职能不仅需要深入国际间的交流,还包括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交流,以及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大学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间的良性互动,就是大学与社会间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这种良性互动中的文化交流,无论对大学本身发展还是对社会进步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大学校园文化对内构成学校发展的内在凝聚力,对外则担负着推动社会开放与发展的使命,并由此构成学校的社会声誉、品牌,实际上也是一所大学的实力的重要体现,没有校园文化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就无法充分体现出来。”②

(三)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③这揭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发展先进文化,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就目标来说,它需求全社会的努力;就过程来说,它重在建设。在大学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之间,建立相应机制,促使双方良性互动,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必将推动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良性互动的条件下,自觉的文化互动将朝着更加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反文化、庸俗文化及不健康价值观念的对接将得到有效控制,双方的文化资源也能够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在良性互动的条件下,大学的科学文化将更好地发挥对社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社会领域的优秀民族文化、民间通俗文化及当代大众文化也将在大学校园发挥积极的影响。在良性互动的条件下,开放的文化交流将向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向发展,一切现代文明成果、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进步文化将纳入文化建设的视野,从而进一步加快整个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

三、良性互动的现实基础

促进大学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不仅具有现实紧迫性和重要性,而且具有现实基础,是可能的。

(一)目标的一致性基础

无论是大学校园文化,还是地方社会文化,都是社会主导文化之下的亚文化。主导文化的一致性,是它们可能达到良性互动的基本理由。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整个社会的主导文化。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和地方社会文化具有的一致性,首先表现在都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都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二,无论是大学校园文化还是地方社会文化,都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和谐文化的发展,而且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撑又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给大学和所驻地方社会都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是要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以此促进大学和地方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的互补性基础

大学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虽然在主导文化和目的上具有一致性,但作为两种亚文化又各具鲜明特点。其中,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先进性与狭窄性兼有。大学肩负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发展学术的使命,具有相对先进性特点。然而,大学校园在物质文化、历史文化及制度文化等方面却相对缺乏。(2)超前性与理想化同构。大学师生是一个知识的群体,他们对传统的、现实的、外来的文化能进行理性反思和批判,这就使大学校园文化相对处于社会文化的前列。但因为大学校园文化毕竟是在大学校园这个比较“单纯”的氛围中形成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又有理想化的特点。(3)可控性与易感性两呈。大学校园因其地域范围狭小,组织建制严密,所以在面对外部文化影响时易于调控。但大学校园文化的可控性又不是绝对的,特别是作为校园主体的青年学生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接受信息最快的群体。地方社会文化则具有以下特点:(1)时代性与滞后性并存。地方社会是整个社会紧密的组成部分,在主导文化确立的意义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同时,又呈现出滞后性的一面,这源于文化主体的多层次性及文化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2)鲜活性与难控性共生。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社会实践的多样性,决定了地方社会文化的鲜活性。然而,正因为社会生活领域的广阔和社会实践的多样,加之社会系统庞杂,又呈现难控性的特点。(3)丰富性与复杂性相伴。地方社会文化不仅具有多样的现实文化样式,而且具有丰富的潜在文化资源。但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复杂的文化资源。从以上大学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各自特点可以看出,两者都不是绝对的优或劣,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它们完全可以通过良性互动达到扬优避劣的目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狭窄性可以在地方社会文化的丰富性中得到弥补,其理想性可在鲜活性中得到充实,而易感性则可以在时代性中得到校正;相应地,地方社会文化的难控性可以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可控性启迪下得到转变,其复杂性可以在超前性的辐射下得到优化,而滞后性则可以在先进性的引领下得到提升。

(三)初步的实践性基础

长期以来,大学校园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与地方社会的交流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为良性互动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启示。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一定基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不仅使一批批大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能力,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特别是由团中央等单位联合发起的一批品牌项目的启动与落实,确实起到了学校与社会双赢的效果,如1993年开始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2000年启动的以博士团、硕士生为主的“博士团三下乡”服务队,2001年组织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以及2002年大学生“公民道德”实践服务队等品牌活动,把大学与社会的有益对接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积累了相应经验。许多学校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优秀专家学者、社会名流来校参加系列活动,另一方面采用“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广泛的联系,挖掘和利用社会优秀文化资源,有效调动了社会力量,营造了育人的良好社会环境。所有这些,为促进大学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提供了现实基础。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无论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是面向社会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总体上都还缺乏健全的制度规定,存在着不够严密、不够系统和长效性不够的问题。

总之,良性互动的紧迫性、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给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面对这一新课题,不仅需要我们予以理性思考,还需要我们构建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和合理有效的互动模式。这样,建立在良性互动基础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必将在与地方社会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并不断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注释:

①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篇2

关键词:群众文化发展意义内容形式多重多元多样

群众文化发展,是群众文化的生命与灵魂、核心与动力。而群众文化发展本身,既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考,对群众文化发展这一重要命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群众文化发展这一大系统,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子系统,分层次进行解读与研究。

一、群众文化发展意义的多重性

群众文化发展大系统中的第一个子系统,是群众文化发展意义的多重性。

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系统,属于“软实力”系统,是一种“隐形工程”。只有充分正确、全面深刻地认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确保群众文化正确、健康、长期的发展。而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又具有多重性特点,这种多重性,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文化的重要意义

要充分认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充分认知文化的重要意义。

所谓“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大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1]文化又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与智力支撑,也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与动力之源。在“知识经济”的21世纪,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文化热”,这乃是时展的必然大趋势。文化的重要意义,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我国已把文化同政治、经济一起,作为综合国力的三大要素。在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之中,文化素质的提高列为首位。

(二)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要充分认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必须充分认知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个文化的基础与中心。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而不是“小众文化”。只有群众文化发展,才能有精英文化的发展,也就是说,只有群众文化的大普及,才能有专业文化的大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文化是整个文化的源泉与主流。

(三)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充分认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必须充分认知发展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这是继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2]而科学发展的核心与亮点又在“发展”二字,也就是说,“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主题:“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3]同样,群众文化发展,也必须以“发展”为主题和第一要务,这也正是“发展”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明确认知与解读了上述文化的重要意义、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整个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群众文化发展内容的多元性

群众文化发展大系统中的第二个子系统,是群众文化发展内容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容系统,是“硬实力”系统,是一种“主体工程”。内容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容丰富多彩,呈现明显的多元性特点:

(一)主化主体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按文化主体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的发展,其中主要有农村文化发展、企业文化发展、部队文化发展、学生文化发展等等。每一种文化发展的内容,又各不相同,分别具有本身的特点,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二)文化特质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按文化特质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的发展,其中主要有思想文化发展、道德文化发展、伦理文化发展、艺术文化发展、体育文化发展、科技文化发展、教育文化发展、旅游文化发展、娱乐文化发展、饮食文化发展等等。每一种文化发展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分别具有本身的特点,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三)文化空间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按文化活动空间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的发展,其中主要有广场文化发展、街道文化发展、社区文化发展、家庭文化发展、田间文化发展、车间文化发展、军营文化发展、校园文化发展等等。每一种文化发展的内容,同样各不相同,分别具有本身的特点,总体上同样具有多元性特征。

(四)文化时间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按文化活动时间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的发展,其中主要有农闲文化的发展、节庆文化的发展、婚庆文化的发展、丧事文化的发展、生日文化的发展等等。每一种文化发展的内容,更各不相同,分别具有本身的特点,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发展内容的多元性,是有目共睹、勿庸置疑的。

三、群众文化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群众文化发展大系统中的第三个子系统,是群众文化发展形式的多样性。群众文化发展的形式系统,是“载体”系统与“依托系统”,是一种“保证工程”。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体而言,群众文化发展的形式,也呈现明显的多样性特点:

(一)文化属性的多样性。群众文化中文化属性本身,即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例如艺术文化中,就包括戏剧、曲艺、文学(小说、散文、诗歌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等,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多样性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二)文化活动的多样性。群众文化活动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其中主要有阅读、座谈、排练、演出、创作、研讨、讲座、咨询、辅导、观摩等等。活动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三)文化场地的多样性。群众文化活动场地,也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其中主要有文化活动室、室、球场、广场、剧场、家庭、庭院、田间、车间、校园、教室、军营等等。不同场地有不同的文化活动形式,总体上也呈现明显的多元性特点。

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发展形式的多样性,也是不争的事实。

参考文献:

[1]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1858.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篇3

到重视社会德性问题哲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总是时代最突出的问题,古希腊、古罗马一直到西方中世纪重视个人德性问题都是与当时时代相关的。古希腊哲学最早关注的是世界本原问题,或者说是自然哲学问题(因为当时主要关注的是自然本体问题),这时是古希腊特别是古雅典的黄金时代。适应民主制的需要,出现了一批以教人以德性的教师即智者,个人德性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真正使德性问题凸显出来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成千上万的人丧生,并激发了希腊城邦之间血腥的内战,社会陷入混乱,人与人之间相互倾轧,人们的生活笼罩着悲观失望的阴影。在这种背景下,“人应该怎样生活”或“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是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苏格拉底把目光聚焦于个人的德性,第一次使德性问题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对德性本性率先展开系统研究的正是苏格拉底;他将这一研究置于道德哲学的中心地位,也将其置于整个哲学的中心地位。”②苏格拉底思考的重点是德性的本性问题,提出了“德性即智慧”的着名命题。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传统,都关注研究个人德性问题。此后,个人德性问题成为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哲学家关注的主要问题。罗马帝国的压迫和统治导致基督教的兴起,基督教在西方社会占据统治地位之后,由于基督教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人死后如何进入天堂,即获得至福,而德性特别是神学德性被看做是进入天堂的必备条件甚至充分条件,因而德性问题也是神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古典时期,哲学家研究了广泛的个人德性问题,如德性的一般含义或本质、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德性的类型、德性的可教性、幸福及其与德性的关系等问题。柏拉图系统阐释了得到希腊普遍认同的“四主德”的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亚里士多德建立了系统的古典德性伦理学,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使信仰、希望、爱(仁爱)三大神学德性成为个人获得至福的最重要的德性,托马斯?阿奎那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督教神学德性伦理学。从古典时期思想家对德性问题的研究情况看,他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确实是个人的德性问题,并且将这一个问题作为破解“人应该怎样生活”,“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这些人生根本问题的钥匙。诚然,古典时期的思想家研究一些社会德性问题,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研究了理想的国家应具备的品质以及怎样使国家具备这些品质的问题,罗马思想家大量地研究了法治问题,中世纪思想家也涉及不少国家德性方面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思想家关注的重点还是个人的德性问题。这不仅是因为他们这方面的论着更多,内容更丰富,更是因为他们这方面的思想更有价值,影响更深远,并且形成了古典个人德性思想传统。使古典德性思想传统中断,使思想家关注的重点从个人德性转向社会德性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兴起。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与其要求相适应的社会条件。这些要求概括地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求社会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终极追求;第二,要求经济市场化、资本化、科技化;第三,要求社会生活自由化、平等化、享乐化;第四,要求政治生活民主化、法治化。然而,所有这些社会品质在近代以前的西方社会都不具备,而且也不能自发形成,而要通过人的努力来构建。近代西方历史表明,这一构建过程是非常艰难的“血与火”的过程。要建立具有这些品质的社会,就必须认识它,研究它。正是适应这种需要,新的社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以及如何构建具有这些品质的社会,就成为了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到19世纪思想家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兴起和发展并不要求个人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德性品质,而只是要求社会给予个人充分的自由和平等,使他们能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同时将他们的行为纳入社会规范的范围,从而确保人们相互竞争而不相互妨碍和伤害。这样个人的品质问题相应地退居次要地位,逐渐为思想家所忽视。近代以来的西方思想家探讨了广泛的社会德性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即社会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品质或规定性;二是怎样使社会具备这些品质。西方近代以来思想家对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而且存在着诸多不一致的观点。不过,他们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认为理想的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力量的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富裕的现代化社会;而要建立这样的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政治民主和依法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机制。近代以来,除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一大批思想家研究个人德性之外,也有一些思想家研究过德性,如英国情感主义思想家、功利主义者等。但是,他们大多不再在古典的意义上将德性理解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理解为人生活的内容和目的,而是将德性看做是实现幸福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很多思想家只研究社会德性问题,而不研究个人德性问题,以至于一些当代德性伦理学家认为,近代以来德性问题被忘却,德性研究被边缘化。总体上看,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西方思想家虽然对个人德性也给予了某些关注,但关注的中心是社会德性问题,对个人德性问题的重视是相当不够的。思想理论的这种状况的直接实践后果就是社会生活中个人德性问题被忽视。导致这一学术研究重大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思想家们的认识局限,没有意识到个人德性问题在任何时代都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近代以来社会问题非常突出和紧迫,也是导致这一重大偏差的重要客观原因。近代西方一直面临着与封建主义、基督教教会的斗争,面临着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思想家们忙于思考和探索新社会设计和构建,似乎顾不上个人的品质问题,而且这方面已经有丰富的古典成果。因此,我们对这一偏颇不能过于指责。更重要的是,通过思想家们的长期研究,形成了西方近现代主流社会德性思想,这就是西方近现代主流价值观。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构建起了现当代西方主流价值文化和西方现代化社会。

从重视社会德性问题到同时重视个人德性问题

从西方的历史事实看,轻视个人德性确实导致了很多问题。近代以来,西方社会为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普遍倡导个人自由,同时为了个人自由得以普遍实现,也为了社会和谐有序,逐渐建立了基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完善法律制度。自由化和法制化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格局。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的奠基者的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有了个人自由和完善法制,人类社会就会进入理想的美好状态。然而,几百年的社会实践表明,尽管西方有了普遍的个人自由和完善的社会法制,但在自由和法制的现代社会,充斥着犯罪和欺诈,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可再生资源迅速消耗;个人变得越来越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和冷漠无情;社会和自然环境恶化与个人贪婪之心恶性膨胀交互作用,使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普遍忽视人的内在的良好品质,只讲强力,不讲德性。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人一旦趋于完善就是最优良的动物,而一旦脱离了法律和公正就会堕落成最恶劣的动物。不公正被武装起来就会造成更大的危险,人生而便装备有武器,这就是智能和德性,人们为达到最邪恶的目的有可能使用这些武器。所以一旦他毫无德性,那么他就会成为最邪恶残暴的动物,就会充满无尽的淫欲和贪婪。”①正因为如此,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敏锐的思想家重新关注个人德性问题,出现了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和个人德性研究热。西方德性伦理学家之所以要复兴德性伦理学,重要原因是认为近代以来流行的康德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在理论上存在着重要缺陷。它们注重行为,忽视品质,所提出的一般原则不能解决具体情景中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这种理论上的偏颇导致了现代西方文明的诸多问题。罗莎琳达?荷斯特豪斯在谈到德性伦理学为什么会在当代复兴时指出:“关于为什么对义务论和功利主义日益增长的不满导致了德性伦理学复兴,有不少不同的说法(而且没法确定哪一个更精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种说法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现在流行的文献忽视了任何一种适当的道德哲学都应该关心的一些主题,并使之边缘化。”德性伦理学与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所关注的不是“人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而是“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生活”。对于德性伦理学的总体特征,荷斯特豪斯有一个比较简要的阐述。她说:“关于德性伦理学的一个共同信念是它不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个信念是纯粹在这样一个得到表达的假定被表明的某种东西,即‘以行为者为中心’而不是‘以行为中心’的德性伦理学关注是(being)而不是做(doing),关注好(和坏)的品质而不是正当(和不正当)行为,关注‘我应该是什么类型的人’而不是‘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②荷斯特豪斯的意思是,德性伦理学主要不是聚焦于正当行为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关注德性的本性和内容,即好人应具有的那些品质和理智的特性,或者人的好生活组成部分的那些特性。德性伦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超出了简单复兴的范畴,它不仅对整个当代西方伦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已经涉及许多其他领域,如心理学、认识论、法学以及环境、教育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德性问题研究方兴未艾的局面。有研究者认为,“德性伦理学的影响已经扩展到它作为道德理论的第三种类型所作出的贡献的范围。正如已经注意到的,对德性伦理学兴趣的复兴已经引起了其他理论观点拥护者对德性的更大关注。德性的研究也已经导致当代伦理学考察问题的范围普遍拓宽。”①这种看法是实事求是的。德性伦理学家反对义务论和功利主义,这是学术之争,但他们笼统地反对伦理学研究规范问题,主张伦理学只应研究德性问题,这是有偏颇的。笔者以为,伦理学不仅要研究德性问题,也要研究价值问题、规范问题和情感问题,价值论、情感论、规范论和德性论构成了伦理学的四分支学科。②不过应该肯定的是,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促进了当代西方学术界乃至国际学术界对德性问题的重视和研究,从而弥补了近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研究忽视个人德性问题研究的缺憾。这样,当代价值哲学研究形成了社会德性和个人德性问题研究并重的新格局。从学科的角度看,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侧重于社会德性问题研究,而当代西方伦理学则侧重于个人德性问题。两个学科从各自特殊的视角对价值哲学展开的研究,必将促进价值哲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领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我们相信,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有望克服西方古代价值哲学和近现代价值研究各自的局限,使价值哲学成为更完整的学科体系。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篇4

本文作者:韩玉璞工作单位:安阳师范学院

道德宽容的实现

道德宽容的真正实现,需要道德教育的指引与范导,需要制度的规约与支持。(一)教育的指引与范导任何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都会以一种强大的、无形的、非秩序的力量深藏于人们的内心世界,内化为一个人的感情、意志、信念,以一个人的品性、意向示现与人,道德宽容亦是如此。心灵的改变最为艰难,某种道德观念要想成为现实的道德力量绝非易事,因为它的实现必须首先“征服”“占据”人们的心灵,从而获得意识上的肯定。因此,道德教化在道德主体的道德养成过程中必不可少,起到了指引与范导的引领作用。道德宽容的理念和原则既不会“胎生”在人们的头脑中,也不会自动根植到人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它需要在道德主体中反复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宽容理念教化,才有可能在社会上自觉化、普遍化、共同化。道德宽容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道德主体的三•40•种意识。培养道德主体的价值多样性、差异性意识。道德宽容首先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道德宽容的实施主体具备多样性、差异性的主动意识和认知能力。意识决定实践活动,如果道德主体不具备价值差异性、多样性意识,就会在实践中立己为标杆,以自己的道德意识为中心,干涉别人的道德自由权利,否定别人的价值理念、价值审美、价值选择。道德主体要想具有道德宽容的观念,进而将道德宽容付诸实践,就必须具备价值差异性、多样性意识。所以,培养一个人的价值差异性、多样性意识就成为其具有道德宽容观念的首要之举。一般而言,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培养:首先,要让人们明白,价值的差异性、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无法避免的。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价值追求、宗教理想、道德准则,它们的形成历经了漫长的过程,依赖于各个国家、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阶段、地理存在、文化传承甚至种族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国家、同一地理区域内的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价值观念的追求、的理想等受社会分层、教育程度、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可能整齐划一、绝对同一,而是有差别的。其次,要培养出人们的道德宽容意识还必须要培养人们用理解、宽谅、尊重的姿态理性和融地对待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多样性,任何压制、排挤、棒杀价值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做法只可能导致道德滑坡。培养道德主体的平等意识。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增强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实际上,主体平等是道德宽容得以存在和实现的重要基础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主体平等,就没有道德宽容。所以,对道德主体进行平等意识的教育也就成为实现道德宽容的必修课程。不具备平等意识的人极易产生两种极端倾向,即盲目性的优势论和习惯性的劣势论[4]。盲目的优势论者往往自视极高,把自己看做最好的,是别人的榜样,对他人一概采取贬低、蔑视的态度,不屑一顾,没有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识,更不会去理解、尊重异己的价值理想和道德实践,这与道德宽容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而习惯性的劣势论者则步入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缺乏自信,自觉矮人三分,习惯于用别人的观念、价值尺度来衡量自己,人云亦云,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尊严,甚至于成为别人的附庸。这样的人可以容忍别人,但绝不是宽容,因为这种容忍是被动的,缺乏道德自由的底蕴,只能属于道德容忍或道德纵容,不属于道德宽容。所以,只有培养道德主体的平等意识,加强对道德主体的平等意识教育,才能消除以上两种不良倾向,逐渐养成人们的道德宽容习惯。一个人只有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平等、平等有什么重要意义,才有可能真正地从思想上接受平等,并按照平等的要求去做。所以培养道德主体的平等意识无疑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另外,道德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不容忽视,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将有助于人们平等意识的培养和形成。营造平等的社会氛围首先要从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上体现平等精神;其次要从舆论导向上大力倡导平等精神,创设一种平等的舆论氛围。培养道德主体的主体性意识。道德宽容意识的产生同人们的道德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是分不开的。所谓道德的主体性,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情境中对待所面临的道德客体时具有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5],也就是人们在道德活动中具有主体性意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道德主体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人们在实施道德选择时往往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和破坏,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道德主体都能及时调节自身的需求和情感,坚定自己的信念,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使得道德活动的方法选择、手段使用、过程调控都指向活动的终极目标。如果道德主体具备自我选择的能力,他就会自主理性地选择尊重和不干涉的对象范围,促成道德宽容的实现。所以培养人们独立进行行为选择的能力也就是培养人们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这与道德宽容的实现是密不可分的。第二,主体具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利益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利益意识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会促使主体对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具有明晰的判断,会成为道德主体从事道德实践的内生动力,同时也会引导道德主体在道德活动中处处为社会、为他人着想,从而使正确的利益意识成为主体自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道德宽容首先强调的是一种道义责任,只有当道德主体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所负的义务、责任和使命时,才不会画地为牢,推诿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够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干涉他人的自由,心甘情愿地让渡或放弃某些权利或权力。综上可知,培养道德个体的主体性意识,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主体的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将有助于人们把握道德宽容限度和实施道德宽容实践。(二)强化制度的规约与支持人性的多样化使得任何有益目的的实现都必须制度化,道德宽容亦是如此。道德宽容意识的教育可以使道德宽容成为一种可能,但要使这种宽容意识真正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转化为人们自觉的道德宽容实践,仅有道德意识教育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首先,道德宽容教育总是崇高化、理想化的。道德宽容教育所描绘的理想化的人性意识和道德图景虽然可提升人的主观意识和精神境界,引导和激励现实世界的人们为实现理想的道德宽容愿景而努力,但“劝导”和教育无法让人格各异的人在诸多的掺杂了利益存在的道德选择中保持“崇高”的道德宽容。其次,道德意识教育只有通过主观世界的自我接受和认可才起作用,它是通过榜样示范、思想劝导、社会舆论等柔性手段和途径来进行的,对那些缺乏较高道德责任感和较坚定的道德信念,破坏、逃避道德建设的人往往无能为力,只能给予良心和道义上的谴责,不能保证社会道德规范的共同遵守。因此,要培养人们的道德宽容意识并将之真正付诸实践,就必须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制度的规约与支持,使道德宽容得到制度的伦理关怀。为了使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的养成得到制度力量的支撑和关怀,就必须为道德建设提供一种制度安排的伦理环境,这就是制度的伦理关怀。建立允许存在并尊重多元道德体系的制度是道德宽容在更广泛的领域得以实现的保证。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尊重多元道德价值,尊重异己观念、异己价值、异己行为,反对一元道德价值体系。这就从制度内容本身体现出宽容,即容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并反映社会基本的、正义的价值理念。制度内容的正确性需要制度制定程序的严格来保证。这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度的制定者要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代表社会群体大多数的利益。二是制度制定过程的基调是平等、尊重、协商、对话和讨论。任何组织、群体和个人的粗暴独断甚至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认定道德价值体系的合理性与存在性都是行不通的。惩恶扬善是最为朴素而有效的道德准则。制度内容的宽容性和制度程序的正义性保证了制度的内容和制定程序符合宽容原则和正义理念。但要真正实现道德宽容,同样需要在这一制度贯彻、践行的过程中把握好惩恶扬善的基本准则。一是扬善,要想扬善,必须报善。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得到了物质和精神上的认可和满足,才能再接再厉并且示范于社会。所以,对于符合人性和社会要求的道德宽容行为一定要大张旗鼓地给予制度上的支持和鼓励;二是惩恶,即对排斥、打击符合正义的价值差异的态度和行为予以制度上的打击和制裁,使其为自己不符合道德宽容的行为付出实质性的代价。扬善是一种携带和引领,是正义和道德的肯定和彰显,它可以促使道德宽容与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旋律;惩恶是一种制止和纠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人们在道德上步入歧途。制度的扬善和惩恶可以在人之本性的基础上促进个体的道德宽容自觉性的形成,在道德宽容建设中,这两种功能和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具备了制度的合理安排,一个社会的普遍的道德宽容才有可能形成。

道德宽容的现代价值

倡导道德宽容的最终目的是指导道德宽容实践,在解决道德领域的问题中彰显道德宽容的现代价值。(一)公平、公正、合理、正义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需要道德宽容建立公平、公正、合理、正义的国际新秩序是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当今的国际社会呈现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发展极不平衡性两大特点。在此基础上,要想打破固有的国际政治、经济、道德旧秩序,建立新秩序,并非易事。但只要各国、各民族都勇于承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那么在付出艰辛的努力后,符合世界发展要求的、公平正义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新秩序就能够建立起来。世界的多样性表现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全方位的差异性,在这样“差异”的世界里建立需要“妥协”甚至“牺牲”的新秩序更需要宽容。因为,只有宽容、尊重、谅解才能保持世界的多样性与和平、稳定、发展。但任何宽容和尊重都是有限度和底线的,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以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维护国家的和领土完整,对于侵犯国家的行为绝没有尊重、宽容可言。所以,建立公正、合理、正义的国际新秩序不但需要各国、各民族以符合现代道德规范的民族宽容心态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还必须打破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二)普遍伦理的建立需要道德宽容世界一体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日益明朗,整个世界将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大家园。在这种大趋势下,业已形成的、历史的处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伦理规范与原则显然已不能适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格局重组局面下各利益主体的要求,这就从客观上要求重建能够达成最低限度的普遍性共识的伦理规范与原则,即普遍伦理。当然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使得普遍性共识的达成极其艰难,它将遭遇到利益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重重阻拦。利益多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不争的事实,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且很难调和;文化多元亦无可否认,而且文化激荡难以消除。因此,要在全球范围内确立普遍伦理,就需要以民族利益为主体的利益团体放弃宰制性心态和文化霸权主义心态,适当进行利益“放弃”和文化“妥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平等的准则即采取道德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6]。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成共识,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关于普遍伦理建立的路径,西方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了商谈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在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彼此通过“对话”“商谈”的手段来达成共识。所谓“商谈”就是在不同的道德主体、价值个体之间在没有外力施加影响的前提下进行基于平等的对话、协商、讨论,当然也可以争论甚至论战。商谈的这种特质决定了它绝不是靠经济甚至军事强势、政治强权来达成商谈对象中部分主体“无奈”状况下的统一,而是相互尊重对方合理正义的权利诉求。同时,商谈的主体还具有广泛性,它可以在不同的道德主体、文化主体之间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文化霸权主义和利益独裁行为。这样,普遍伦理才能够得以建立,道德宽容也才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三)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道德宽容道德宽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道德宽容的张力得到了积极体现,它不仅有助于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理念,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从而倡导民主,增进自由,体现平等。因为构成世界文明的模式(文化、制度、宗教、习俗等)具有多样性,在融合中存在着可控甚或偶尔不可控的“冲突”,在借鉴、竞争的常态中需要文明对话。文明对话不仅是各种文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且是不同文明相互理解与观照的方式[7]。当然,“趋同”只是多元文化共存的一种状态,“趋近”才是诉求可行的现实,在“趋近”中必然是“和而不同”。这就要求在文明、文化大互动的进程中保持道德宽容的态度,只有这种态度才能促进多元文化的激荡、冲突、交汇,进而推动文化的大融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当然,道德宽容在当代中国对处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推动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维护祖国的统一大业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篇5

摘要:戴维米勒的公正思想更多关注正义原则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多元的视角应对多样的世界,以基本趋于一致的正义原则保证正义的实现。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视角来评介米勒正义思想,总结其对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可借鉴之处,为我国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米勒;正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视域

我国当前正面临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转型,社会公正已成为全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米勒的正义理论在当今理论界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对他的多元正义理论的研究来丰富国内的正义理论。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资源,总结其对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借鉴之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

一、米勒正义理论的独特价值

米勒认为,社会正义理论的目标必须是提供用来评价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和实践的标准,而不是直接规定资源的分配。尽管米勒坚持实质的或结果的正义在进行这种评价中的优先性,他也试图表明为什么程序正义是重要的以及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对理想的正义结果的追求需要用对程序的公平的尊重加以调节。①米勒的正义理论尝试同时兼顾正义原则的多样性、正义原则功能之多面向性、社会情境的多重性及资源的多样性。米勒指出社会正义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原因是社会正义论所需要考虑的元素相当多,其中社会制度在米勒的理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亦解释为何我们可以称它为制度主义正义论。除制度外,分配结果、程序及个人行为都是米勒的制度主义论中的重要元素,其正义论的最大特色是同时兼顾正义原则的多元性、人际关系模式的多重及制度的多样性。米勒反对平等主义论者将正义等同于平等的做法,并鼓吹正义原则的多元性,倡议应得、需要以及平等三项原则并重。另外,米勒试图从市场社会主义者的角度处理与正义相关的议题。因为米勒认为这些概念直接影响着正义理论的形成和正义原则的应用,他只是抓住几个他认为迄今为止诸多正义学者都尚未清晰阐明的基本(如:实践、应得、平等需要、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关系等),以及这些概念与社会正义的相关性。

米勒正义的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好东西外,坏东西亦是被分配的对象,其中包括兵役、艰苦的、有危险的及不够体面的工作等。可以设想米勒会认为上述的负担不是悲苦本身,而是悲苦的媒介。同样地米勒必须提出客观的幸福理论,解释为什么这些负担对人的幸福有普世性的负面工具价值。米勒的理论充满反一元论的色彩,特色包括三项主要元素:好东西的多样性正义原则的多元性及情境的多重性。米勒认为他们所分别提出的多项正义原则不单在实践上是合理的,而且是不会相互隶属的。不过正义原则在实践上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而以多项正义原则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多元论,有可能出现不协调的情况,除非我们可以确定所谓的“第二层次原则”,也就是发展情境主义面向。

为了尽量避免在应用上的可能冲突及确立应用时的简便性,米勒认为,既然当考虑应该采用什么正义原则的时候,要考虑情境的差异性,那么就必须清楚界定情境,米勒建议用人际关系模式来划分情境,意思就是人际关系模式决定运用什么正义原则。米勒多元论发展出来的情境主义是在反对超越情境的自由主义正义论之下而形成,兼顾正义原则的多元性及情境的多重性。米勒的情境主义的特点是认真对待情境的差异性,特别是情境的多重性,关注在什么人际关系模式下分配。米勒的正义论认为,要依据身处的情境来决定采用什么原则,米勒认为正义论不能忽略“社会情境”(“socialcontexts”)的差异,而所谓的社会情境是人际关系,米勒认为所有的分配考量都要认真地探究资源是在哪一种人际关系模式下分配,同时,米勒认为必须将“分配什么”同时纳入考虑的范围。除了人际关系模式外,米勒同意引入“分配什么”来界定情境,那么他要解释为何另外其他元素在分配场景里(如“谁分配?”、“透过什么程序分配”以及“分配给谁?”等),如果将所有元素都纳入考量,那就等同放弃情境主义,原因是根本就毋须划分情境,当每次考量如何分配时,都将情境的各种元素一并考虑并做出论证。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米勒的社会正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的。在正义的价值基点上是以个人作为着眼点、出发点和归宿的,“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明白无误地表达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强调的是个体性)对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③(强调的是整体性)的价值优先性”,正是出于这样的价值基点,马克思恩格斯把正义的主题理解成社会制度的正义而不是个人行为的正义。马克思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关系是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一个范畴,不同的社会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不同的需要、利益等,所以从社会关系入手考虑社会正义问题有积极意义。米勒对人类关系模式的划分,撇开了阶级和阶层关系,这在现实中很可能是行不通的。⑤在米勒所划分的工具性联合体中,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由于经济利益的冲突,必然具有不同的正义要求。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不能脱离生产围绕着分配兜圈子,“在所谓分配问题上大做文章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错误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且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既然生产的要素要这样分配的,那么自然就会产生现在这样的消费资料的分配。”⑥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认为分配方式的本质,取决于现实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有怎样的生产资料分配,就有怎样的消费资料的分配方式与之相对应。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客观的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讲,考虑正义的分配问题本质上是考虑生产资料分配的问题。社会资源的分配,不仅仅是产品的分配,还包括更广阔的范围——“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个人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这是同一关系的进一步规定。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分配的结果。”⑦米勒对社会正义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资源分配方面,关注应得原则,而很少关注资源的产出问题,这就使其正义理论缺少坚实的物质基础。

米勒在理论论证上力求完美,但实际上却存在不完整的地方。米勒认为社会正义的范围应限制在民族政治共同体的边界内并不等于说我们对生活在外界的人没有任何正义的义务,他的正义理论只讨论了在一个有边界的国度内正义的实现而未思考国际正义矛盾与冲突,因此他的关系样式无法解决既无国籍又无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者(既不属于团结性社群亦不能归于工具性联合体也不具有公民身份的人)的正义境况。而对于全球正义的疑难,米勒试图用关系样式消解国界及民族间的差异的说法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⑧

三、对中国当今制度建设的启示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发展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以及地区差距的扩大只是中国社会中不公平现象的一部分,“在渴望和指望之间,需要的形成和需要的满足之间、或者说在渴望程度和社会水平之间造成了差距。这一差距就造成社会颓丧和不满。实际上,这种差距的程度就为衡量政治动乱提供了可信的指数。”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其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运作,能够相对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转型而出现的失业人口的增多、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过窄、保障程序太低以及腐败的滋生和蔓延等其它因素都在凸现社会不公平,这都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直接障碍。一个公共政策的制订与执行,必须牵涉社会中部分、甚至是全体人民,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制度的制订与设计要想科学,必须有基本的价值理念作依据,这个基本的价值理念就是公平正义,制订符合公平、正义的政策,便是政策制订者所必须考量与慎思的,如果政策的制订与决策的过程中,即偏离了正义的原则,那就会浪费更多的时间、金钱与精力,来承担政策所带来的负面结果。公平正义对于一个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对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更复杂的问题,国外正义理论研究成果将为我国社会政策研究与转型提供重要启示。

什么样的制度对于确保人们基于他们的工作得到他们的应得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环境中,米勒认为一个公正的市场经济会要求一种具有强烈的调节性和校正性的框架,而且至少满足五个条件:首先,市场必须在平等的机会的背景下运作。进入市场的人们必须尽可能已经具有发展他们的技能和天赋的平等的机会,必须受到从工作和职业的广泛的范围中进行选择的鼓励,如此等等。尽管正义当下所要求的是应当根据人们的经济业绩进行酬劳,但只有当业绩上的差别来自于所说的个体的天赋、努力和选择而不是背景条件的差别时,这个要求才具有十分的分量。第二,基于相类似的理由,反歧视的立法必须确保人们不管是作为雇员还是作为商品和服务的买方不会因为他人的偏见的态度而失败。第三,市场必须保持竞争性,从而使得人们只是基于他们提供的他人想要的商品和物品的份额而得到酬劳,而不是享用垄断的佣金,不管这些佣金是来自于经济的卡特尔,还是来自只许一定的行业进入的特许性实践。第四,围绕市场的制度应当这样运作,从而减轻而不是加剧运气的影响,重要的是尽可能不要使好的和坏的运气累加在特定的生活过程之中。第五,在经济制度的非市场部门工作的人得到的收入和伴生的利益应当与市场部门中从事类似工作的人的所得具有广泛的可比性。⑩

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是一个国家的一致,这是任何共和国永久联盟的最强有力和最佳的纽带。而没有正义来帮助,这种一致是永远不会出现的。B11正义理论意义主要在于促进对正义概念的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关注和重视正义本然的人性规定,树立人性化的正义的理论观点。其实践意义主要在于帮助人们树立人性化的正义观念,学会应用人性化的正义准则与标准来衡量和思考人的思想、言行,推动人类各项正义事业朝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在正义领域的研究,十分重视实际的正义、平等、自由等问题,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但对这些问题我们从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却很不够。忽视理论上的研究,会导致具体的理论与实践出现许多问题,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更需要追求理想的应然标准与最高原则。如果只是用现实的眼光与尺度去解决现实问题,很可能在消除原来的非正义现象的同时又制造出新的非正义,依据正义的理想准则超越现实,才有可能在实际的追求中真正解决现实中的非正义问题。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就是要追求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内涵,即便我们今天的改革是要发展市场经济,也没有改变这一点。如果说,市场经济把追求“效率和速度”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社会主义把“公平和正义”作为不可摇撼的根基,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公平和正义”与“效率和速度”的完美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只有公平得到实现,正义得到声张,才可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确保公民的平等的发展权,确保公民的应得权,满足社会受益最少者的基本需要,考虑社会整体利益的考察,消除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不满和抵触,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互动,建设真正意义的和谐社会。米勒的正义理论中作为市场分配中的首要原则——应得包含贡献、努力和补偿三个方面。在保持市场效率的同时也要保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我国社会从整体上看是一个比较公正和谐的社会。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在各阶层各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也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缺失问题,不能确保公民的平等发展权,不能使每个公民都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在实现公民的应得权在参与财富等社会资源分配时,只有遵循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根据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进行有差别的分配,这样才能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消除平均,达到和谐,也才能满足社会受益最少者的基本需要。(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注解:

①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⑤王广:《基于“人类关系模式”的正义考量》,《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第6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⑧张秀:《两种多元主义正义论的比较》,《社会科学家》2006.1第102页。

⑨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0页。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篇6

关键词新闻传媒差异性多样性

abstractthepaperanalyzesthatthemediashouldrespectthedifferenceanddiversityintheconstructionofthereysocialismvaluesystem.

keywordsmediadifferencediversity

这是一个权威崇拜在消解的时代,也是一个众多声音在喧嚣的时代,无论是解构者还是造势者都必须倚重传媒。媒体与现代人的关系,越来越犹如鱼与水的关系。媒介形态已经从传统的三大媒体发展到今天的第四、第五媒体形态。据最新报道,我国有望形成遍布于公交、火车、飞机、地铁、互联网及手机的新媒体联播产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媒介生态逐渐改变,多元媒体通过各种方式走向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无论是技术、经济,还是文化、艺术的融合,以至于新闻操作层面上的融合,都带来了新的价值冲击和理念碰撞,也随之产生社会系统各个环节的变化。多元化的发展,差异化的路线,日趋发达的技术,风格迥异的平台,和这个转型的社会一样,新闻传播一方面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们的意识。人们已经处在媒介所生产的信息海洋里,做一个理智的信息海洋生物成了一个时代命题。

在这样一个时代,要作好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是贯彻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髓,必须要改变方法和策略。学者们在教导人们学会理智的看待已经异化了的媒体;而有些媒体在拼命的搞些迎合市场的报道自绝公信力;人们在明显的宣传报道下表现出的疲软和麻木,这就使得合目的性的宣传必须寻求合效果度的手法。我们认为用植入式宣传代替说教式宣传就是途径之一。而用这种方式的直接做法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尊重差异那就是强调包容。这是一个媒体融合的时代,大家在一个公共的信息平台上平等的交流信息,任何被大家接受的信息靠的是自身的质量和信度,任何硬灌强压都会适得其反。“双百两为”方针为我们的文艺宣传工作定了基调,和谐社会的提倡也本身包含着尊重差异、多样性等应有之意。丰富的现实生活、多元的受众需求必然要求新闻报道的差异和多样,新闻传媒也只有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关注民计,照顾到百姓的接受心理,才能更好地将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宗旨贯彻到位。

一、新闻传媒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

首先是比较差异。在媒介生态环境日渐复杂、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差异的存在不一定合理,为此,我们必须警惕。在传媒的现实操作中,往往会出现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真正内涵相偏离甚至背离的情况,传媒或打球或无视社会规则和法律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更为普遍的是那些需要仔细辨别隐藏在合理甚至新颖表象之下的传播行为。比如说,一直很热的选秀类节目,无论是思维理念、节目样式、运作模式都新颖多样,也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但是选秀节目的发展,模仿痕迹越来越重、炒作成分越来越多,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更出现了《第一次心动》这样的“闹剧”,负面的传播效果随之产生,被停播、被整改的命运也就在所难免。还有一个现象,现在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网络文化在考验社会包容度的同时,也在考验着人们的道德水准与价值观。网络非道德文化的挑战正不断出现:比如对个人隐私、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一些不实言论、甚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煽动动乱的言论时有出现。网络的确是一片自由空间,但网络并非肆意横行、任意妄为的自留地,任何权利的享受都是在不侵犯他人权利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所以差异的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植入式宣传就必须学会引导人们学会辨析差异,在教会人们如何理性的辨析媒介信息的真假、美丑、善恶中赢得大众应有的尊重,而不是放任自流,各行其是。

其次是中和差异。中和差异,最根本的就是加强进步的媒介声音对多样化媒介声音的引领,差异必须尊重,但差异的长期存在既不正常,也不合理。特别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社会主义航向,我们允许在不清楚不明朗的形势下存在可探讨和摸索的空间,但是一旦航向已定,目标明确,就只能是讲集中,我们的差异只能是达到目标的具体手段上的差别。因为一切受人们欢迎,对人们有深刻影响的传媒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又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先进的文化思想,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时代的风尚,这个时候,我们的媒介必须充当调和与中和差异的角色,我们要在具体的报道及业务中,处处彰显我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坚持科学的传媒发展观,既反对庸俗进化观的偏向,也发对多元论的偏向,“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让更多喧嚣的传媒声音变成一种有节奏核力量的传媒声音,让大家的热情用在蓬勃的传媒建设上而不是破坏性的传媒争论上。

二、新闻传媒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途径

其一,守土有责——守住底线、坚守阵地,把握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度。

首先,要守住政治底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发展的基调,尤其对于新闻传媒来说,高度的政治觉悟、敏感的政治思维、强烈的政治认识是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最根本、也是要求最高的素质。新闻传媒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敏锐的社会意识和深厚的责任意识,用政治家的眼光、用哲学家的深刻守望着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修养,坚守政治底线,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其次,要守住真实底线。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传媒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讲真话、诉真情、做真事。新闻传媒真实底线一旦崩溃,其党性、思想性、群众性,都将化为泡影。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发行量或收视率、点击量就哗众取宠、捏造虚构、制造噱头、肆意炒作,这些与真实原则都是背道而驰的。

再次要守住道德底线。新闻传媒是社会公器,是大众沟通的粘合剂,是传播信息、知识、文化的桥梁,更是培育良好社会风俗、引领高尚道德风尚的有力载体,承载着全社会的道德期望和道德标准。媒体可以给不同的声音提供展示的平台,但在呈现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予以选择、疏导,承担起自己的社会道德责任。

突破了这些底线,越过了这些界限,超过了这些度,新闻传媒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就会陷入严重混乱,根本谈不上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人文环境。

其二,兼容并蓄——前瞻思维、开放视野,用包容的智慧推陈出新。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重要观念,是对当代世界正在形成的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也理应成为新闻传媒繁荣发展的方向指引。“尊重差异”是实现和谐共处的前提,“包容多样”是实现互补创新的保证。新闻传媒承载传播文明和文化的责任,就是需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要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一种文化品格融入新闻传媒工作者的灵魂深处,使之成为一种自觉心理、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这就要求新闻传媒首先要具有前瞻思维,不仅体现在意识上,即把握好新闻宣传的方向和导向,明晰党的方针、政策,对舆情民意有一个高屋建瓴地宏观认识,对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有一个基本预测;还体现在实际操作上,要引入新闻报道策划方略,创新方式和角度,将新闻报道或是新闻节目做新、做活、做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创新和突破,不断呈现清新多样的新闻报道。就像总理在视察同济大学时说:一个民族要有仰望星空的人,如果人人都把眼光盯住脚下,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这对于我们新闻传媒来说,就是多角度观察,多层次思考,多方法研究,多风格传播。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篇7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其障碍,提出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外部氛围和内部氛围。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过程中存在的外部障碍

1.1.1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使人们思想观念呈现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物质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结构被打破了,经济体制的变迁和创新过程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强化了自主性,但是相对有一些观念淡化了,如党的观念、组织纪律观念等。现实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使人们逐渐由传统的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由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这种变化是深刻的,具有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成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障碍。

1.1.2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使人们的思想活动和价值观念呈现复杂性和选择性在社会转型时期,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多种文化价值观念出现,使传统的社会理想受到冲击,功利价值文化观念兴起,导致超功利主义理想缺失。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特征通过“四个多样性”的变化表现出来:文化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性的要求发生矛盾;功利主义的社会文化潮流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绝对意识形态性的要求发生矛盾;价值选择的困惑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发生矛盾。”’有了多样性,社会才有活力,没有多元的价值取向,社会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但是,多样性与有序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多样性必须以有序性为前提,无序的、无节奏的多样性同样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在促进多样化的同时,在全社会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推行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也正是由于现实中思想观念的多元性,更需要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思想来构筑全体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彻底性、批判性和开放性历史地承担起了这一使命。

1.1.3社会利益关系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思想观念呈现出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社会变迁中,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除原有的工、农、知识分子外,现在呈现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在不同的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他们的身份也时常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使人们受益大小、多少、先后都是不同的,在现实中存在着人们受益的差别,有时甚至是不公平的。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不同的。比如对现实中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人们关注的是收入分配的机制是否合理,对于****和非法致富,已经造成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这个问题如果不彻底解决,必将导致人们在心理上将现实不尽人意的状况扩大,很多人处于下岗、流动、分散、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对前途感到信心不足,对命运感到不好把握,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在最大限度地包容、整合其他群体的价值基础上,保持其统领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人们克服思想局限,消除不良心理,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价值取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过程中存在的内部障碍

1.2.1官本位和金本位的思想局限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化所谓“官本位”,是人们的价值追求在于做官,人生价值评判的标准在于官职的大小或官阶的高低。“官本位”观念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泛化到社会各个领域,官职和“级别”成为人们评价人生价值的最高尺度,常常异化为成功人士的一种最高奖赏,“官本位”的泛化,容易使党员干部放弃宗旨,淡化岗位责任,怀着谋求官位从而获得特权和个人实惠的目标和心态,挤进党员和干部队伍,给党的队伍素质提高带来潜在的挑战。金本位的另一替代语就是拜金主义。在经济活动中,一些人采取欺诈手段,搞假冒伪劣,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在政务活动中,部分政府官员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这些都是金本位的具体表现。市场经济的弱点和消极方面的影响产生的利润最大化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中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反映到人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

1.2.2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在部分群体中存在的失落心里以及弱势群体中存在的仇富心理都不利于核心价值的内化目前,社会弱势群体中躁动不满情绪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仇富心理的滋长蔓延。具有仇富心理的人由不自觉地漫视经济改革,敌视经济发展,有的甚至破坏经济建设。仇富心理的存在时时下中国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与时代精神相违背的。若任其发展,必将不利于社会凝聚力的形成,不利与把广大群众引导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来,并最终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仇富心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克服。

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外部氛围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外部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坚持宣传有广度,又要坚持教育有重点。要努力做到:

2.1各级教育部门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氛围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重视学生的个人利益与现实需要,不注重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导向,轻视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从而导致教育内容与学生价值观相脱离,使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价值观冲突的问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发生的新的变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缺乏丰富性、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对人们在生活、思想中遇到的困惑,缺乏有力的解释,不能满足人们多方面、多样性的思想道德需求。对此,我们要大力扶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要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客观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说明,着力培养一大批扶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鼓励他们进行新的探索。

2.2社会主流媒体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形成积极向上的意识舆论氛围利用广播电视和红色网站来进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唱响主旋律,反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建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网站,加强网站信息的管理,增强防御能力,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潮i新闻舆论部门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努力成为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内部氛围

3.1理论基~flt: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要掌握群众,就必须有说服力,理论要彻底才能有说服力”马克思主义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放在首位,这一价值定位不仅凸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而且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还要注意吸收中国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发展之上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一些合理的成份,才能更加彻底更有说服力。

3.2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内容。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为实现个人理想刨造条件。共同理想是以个人理想为基础的,共同理想包含着干百万人的个人理想,共同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因此,要引导人们努力在追求共同理想中实现个人理想,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追求,要教育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3.3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总书记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新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把民族传统精神刨去其阶级局限性,挖掘其普遍涵义。把它们置放于和谐社会构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社会实践中去重新改造、丰富和发展,赋予其时代内涵。这是一个肯定一否定一新的肯定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也是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进行整合的过程。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校;德育;成效;特征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客观环境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为基础,不断进行改革、借鉴和创新,有效推进了德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所谓德育一元主导,就是德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以及坚持对业务活动的先导,保证德育的方向性与先进性;所谓德育多样发展,就是德育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以及吸收相关学科成果,保证德育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在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鲜明时代性、民族性与实效性特征。

一、理论上呈现马克思主义主导与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特征

我国过去的德育领域,在理论层面上比较单一,即注重已有德育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忽视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注重德育主导理论的教育,忽视对相关学科最新成果的吸收和综合知识的运用。因而,德育概念化、抽象化倾向明显,与实际结合和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欠缺。进入新时期之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贯彻,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德育理论不断丰富、迅速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德育领域综合化发展。我国高校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三次改革。第一次是恢复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第二次是把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作为必修课程进行教育,并根据社会与学生发展的需要,把思想道德与法制内容列为必修课进行教学,从而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扩大了理论教育的范围。第三次德育课程改革,突出的特点是实现理论综合化。一是把过去分别进行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课程,综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把分别进行教学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综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把分别进行教学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程,综合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综合,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加全面、系统、丰富,而且有利于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认识、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思想问题和德育面临的发展问题。这样,既帮助大学生全面、准确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综合认识、解决社会问题和自身思想问题,把握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正确方向,也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实际,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渗透,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在业务领域的主导作用。如此,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既体现了统一性主导,也体现了多样化指导,为德育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实现结合,为德育多样化发展开辟了空间。

其次,我国新时期高校德育,为了适应并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实现了多样化发展。一是传承、开发我国古代德育资源,将其进行现代与学科转化,保持德育民族特色和弘扬德育优势;二是学习、借鉴国外德育经验,扩大德育外延和丰富德育领域;三是运用多学科知识并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德育内涵和发展德育功能。德育的这些多样化发展,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特点,在时间上跨越过去、现在与将来,在空间上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相渗透,呈现出以德育为中心、其他学科为边缘的多样综合发展状态。

再次,我国新时期德育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发展还表现在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环境的整合与渗透。德育与智育的整合,就是克服过去传统教育分工的局限,克服德育与智育分离的“两张皮”现象,形成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相互渗透的教育模式。德育向环境的渗透整合,是德育工作者通过环境选择、环境建设、环境优化来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教育,使环境条件成为德育的一个途径。在开放条件下,社会环境相对复杂,对学生影响具有多重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因素对文化教育环境冲击大,难免带有某些负面作用,加上各种社会思潮、生活方式的变更传递,使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加大。因而德育在面向社会选择环境的同时,还要营建、优化校内环境,主要包括德育场所和校园文化建设。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环境的整合与渗透,决不仅仅是德育对智育与环境发挥主导作用,还应包括德育向智育与环境选择、吸收有益的内容。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社会环境中的先进典型、积极因素,都是德育可以利用的资源。因为正是这些资源,才符合德育的主导目标与规范,才能与德育的目标、内容实现结合与渗透。离开智育与环境,德育就失去发挥作用的多样化对象与基础,德育的主导性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我国新时期德育努力克服德育与智育、环境的分离,不断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式和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途径,探索和发展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环境的多样化整合与渗透。

二、实践中体现时代和民族特色与贴近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第一,我国新时期德育的时代性集中表现为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化。时代在不断发展,德育要适应时代要求,就要把握时展的特征,摸准时代跳动的脉搏。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发展的新时期,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人是真正的主体,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竞争机制是推进发展的重要方式,科技、知识、信息是促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主要资源。我国新时期德育,紧扣时代主题,根据市场体制与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与文化多元化、科技发展与社会信息化、民主发展与人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努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民主法制观念,不断促进学生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成为我国社会富有朝气与活力的群体,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希望与生力军。同时,德育本身也根据时代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根据市场机制与经济全球化所激发的主体性、竞争性和所形成的多样性发展态势,德育研究并发展了主导性德育;根据对外开放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德育探讨并发展了开放性德育;针对科技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特点,德育探索并发展了信息德育与网络德育;根据民主发展与人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德育探究并发展了生活化德育。这些新的德育形态,充分体现了德育的时代性与现代性。

第二,我国新时期德育的民族性,在实践中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体现和彰显。

一是始终坚持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以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体现和彰显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性质是我国当代社会的根本特性,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维护、体现、彰显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由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所决定的,是我国德育的根本宗旨。

二是面对对外开放后的多元文化激荡的局面,一方面注意学习、借鉴西方国家有益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开放初期,当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时,大学生中曾一度出现西方文化热,加上受苏东局势的影响,导致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面对严峻的局面,高校德育广泛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有效扭转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的局面,维护了高校与社会的稳定。当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特别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之时,社会上有的人提出了经济改革“私有化”、政治改“革西方化”、文化改革“自由化”的主张,这些主张对一些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大学生有一定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德育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系统进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抵“制西化”倾向的影响。当经济、科技持续快速发展,社会领域、思想领域出现多样化、差异性发展时,一些学生在迷茫困惑中,受西方物本主义(即享乐主义)、器本主义(即科技主义)、神本主义(即宗教文化)思潮的影响,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高校德育面对这种复杂状况,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引导,克服西方思潮的影响。总之,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正面教育与反面批判结合起来,才能在分析、比较中,引导学生既面向世界,又坚持民族特性。

三是在德育实践中,开发我国传统德育资源。我国传统德育资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德育资源的弘扬与发展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继承我国重视道德教化、强调德育首位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高校德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和在高校中的“为先”地位与首位;传承我国重社会理想、强调民族凝聚的传统,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特点,确定了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主导取向;弘扬我国重个体德性修养、强调社会和谐发展的传统,按照现代社会发展趋向,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教育要求。德育的这些传承与发展,使德育蕴涵传统与现实的丰富内涵,形成面对现实、面对实践的开放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是我国高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鲜明特色。

德育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点渗透在德育的实际过程中。我国新时期高校德育,为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相适应,首先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尊重社会赋予和学生拥有的主体性,注重个体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学习经验,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高校大多数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认识到,德育环境已经变化,脱离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而空讲理论的德育已经失效,德育“一刀切”模式和硬性灌输的办法只能引起反感。德育需要在内容、途径、方式、环节上的多样性,来与学生的多样化生活、个性化特点相联系,德育需要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学习、自行思考才能进行思想道德的内化。这样的德育理念,已经被大多数德育工作者接受并逐步付诸德育实践。

为了使体现时代特征与民族特点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更好贴近学生实际,我国不少高校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即确立一个有意义的教育主题,发动广大学生,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同时,许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深化德育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注重面向学生、面向实际生活开展实证研究,选择实际生活中富有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典型群体,作为德育的内容,大力开发德育资源,开展互动互教活动,疏理学生中的思想与生活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相关学科理论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引导。这样,一方面把体现先进性、现代性的实际事迹、经验升华到理性高度,另一方面把体现时代性、民族性的理论渗透到实际生活。应当看到,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渗透,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还不尽完善,但它作为我国新时期德育发展的特征,正在逐步体现。

转贴于三、格局上呈现出既统一又活跃、既多样又有序的和谐状态

我国高校德育,历来都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始终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学校行政、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组织,依靠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学生“齐抓共管”,广泛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自教育人活动,形成“全程”、“全员”育人格局或模式。这样一种德育模式,是一种既统一又多样的综合化模式,是一种既目标一致又方式不同的合力模式,是一种既体现德育为先原则又发挥德育保证作用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一些高校的执行过程中,虽然不同程度地打了折扣,造成德育或“单一”,或“分散”,削弱了德育效果,制约了德育作用的发挥。但这种情况毕竟不是主流,并在不断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得到扭转与克服。

第一,在德育统一性方面得到改进和加强。随着我国高校开放的扩大和改革的深化,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展,高校德育既面临着社会复杂多变的环境,也面临着高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格局,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德育面对许多难题。为了加强对德育的统一领导,全面而系统地推进新时期德育的发展,中央和省、市、自治区的党组织与政府共同承担起对德育的领导,共同颁发文件确立高校德育的战略地位,共同进行德育部署确定德育的方针政策,共同开展评估检查推进德育的实施。改变了过去只是党组织领导德育的状况,使德育在党政领导层面纳入议程,受到重视。这样不仅使德育的统一性得到加强,而且使德育的多样性发展有了组织、政策、条件保证。各个高校根据中央加强党政对德育领导的要求,也改变了过去只是高校党组织领导德育的方式,明确高校行政领导要对德育负责。这样一种共同领导、负责的方式,为德育形“成齐抓共管”“和全程”“、全员”的育人格局提供了有力保证。因此,我国高校德育的管理力度、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德育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

第二,我国高校德育多样而和谐发展。新时期高校德育多样而和谐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程教学多样而和谐发展。高校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学生德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名称、内容、方式不断改进;课程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在高校教育中辐射社会、渗透智育、主导育德,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二是形势政策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全局、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校的形势政策教育,围绕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以专题教育的方式弥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不足,成为化解学生疑难、满足学生需要、帮助学生与各级领导联系、实现相互沟通与和谐的重要方式。

高校智育课程教学,一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担负着德育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就其知识属性而言属于业务范畴,就其意识形态属性而言与德育密切相关。我国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殊性,强调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通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一编写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教材,进行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从而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保持一致。二是各门自然科学课程教学,都具有育德功能与职责。从事自然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负责精神、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格,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以的。由于学生从事业务学习的时间多、范围广,受业务课教师的影响大,所以,教书育人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国各级教育领导机关和高等学校,都明确制定了教师的师德规范,提出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既有效维护了高校教师的职业神圣,又有利于学生的德性修养。

除了上面纳入教学计划的德育、智育显性课程之外,各个高校还根据不同类型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以多种方式开设大学生党校、团校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择业就业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等隐性课程,作为显性课程的延伸,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丰富了德育的内容与方式。我国高校德育课程、智育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学之所以能够和谐发展,根本原因是这些课程教学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高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我国的政治规范、法制规范与道德规范,说到底就是能够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

其次,高校德育社会化方式的多样与和谐发展。随着高校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随着环境因素对学生影响的增强,高校德育不能只限于课程教学,必须开辟多样的社会化教育方式。一是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兼顾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综合性建设,是一种社区文化建设,旨在把德育的内容、要求渗透在物质、信息、制度、活动载体之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为学生创造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因此,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德育适应、调节社会环境影响的需要,也是发展德育隐性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是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社会是高校德育的大环境,也是大学生展示人生的舞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的场所,是大学生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具有综合教育作用,从德育视角看社会实践,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巩固、检验理论学习成果;提供与劳动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机会,培养热爱劳动与劳动人民的思想;选择、优化社会德育资源,强化德育实效。社会实践随着社会多样化发展,其内容与方式也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方式之外,还出现了科技发明、勤工助学、专业实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以及网络管理、虚拟实践等方式。这些多样化方式,有利于为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生采用,有利于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1篇9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都是指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尽管这三种称谓有着大致相同的指涉对象,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彼此理念的不同。如果我们从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的角度去看,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它们依次铺就了管理模式由统治、到治理的演进之路。在公私没有区分、国家体系内部缺乏合理分工的专制社会时代,行政就是政治的落实,其功能是依靠暴力和强制负责国家政务的推行,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公共行政出现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相分离、行政与政治相分离的现代社会,其功能是按照代议制民主体制、非人格的法律体系、官僚制组织原则以及职业化的文官制度统揽社会公共事务,以实现统治者的统治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则出现在公民社会自治能力与要求不断扩展、市场机制不断成熟与市场力量不断壮大、政府独揽公共事务的“不可治理性”危机日益加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管理方法的多样性,适应了当今时代公共事务日益复杂化及其管理民主化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共性”与“管理性”的有机统一,无论在合法性还是在社会资源方面,都为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开辟了新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壮大等原因,治理理论出现并发展起来。公共治理逐渐成为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其的理念也逐渐成为了公共管理的新内涵,同时,它也使公共管理进入了区别于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的新时代。

二、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中的双重身份与多重角色

现时代的公共管理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它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的一种合作管理,是公共权力向社会的一种回归。现时代的公共管理有赖于公民社会的自愿合作和其对权威的自觉认同。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双重身份,而且这种双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又以其各自的特征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公民社会与政府一道对社会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社会以它那种来自基层、灵活多样的特性正好弥补了政府的种种不足和有限性,从而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公民社会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政府的权力运行,从而可以起到对政府更有效的监督作用。此外,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健康有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好的认可,这些组织以共同目标和信念把人们聚集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增强了彼此的信任、提升了公益精神,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的对象,公民社会在参与管理的同时可以切身的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效果,从而可以以公共管理接受者的身份对公共管理的效果做出判定以利于公共管理渐至最优。其次,通过公民社会组织,公民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同时又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为政府增强了合法性。公共管理的过程也是公民社会完善的过程,公民社会的完善又可以促进更好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最终是要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公共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公民社会以其特有的双重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着多重的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价值诉求与功能表达影响着公共管理的成效。

第一,公民社会是政治民主的捍卫者。公民社会的自主发展能有效的分割和制衡国家的权力,从而能有效的遏制公共权力的专断倾向;公民社会可以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多样的表达形式和途径,保障公民利益表达的通畅,从而提升民主政治的代表性与生命力;此外,公民社会对培育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强化民主的社会基础从而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

第二,公民社会是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公民社会是一个以契约、法制、自由、平等、竞争为价值准则的社会,这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公民社会中的工会、行业协会等团体组织可以起到规范行业行为、稳定经济秩序的作用。

第三,公民社会是公共服务的提升者。由于公共需要的多样性和政府的有限性,政府并不能为社会做好所有的公共服务。而以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因其具有来自基层、灵活多样的特征和其“去私存公、取私为公”的“非营利”特性以及其服务社会、自助自主的公共精神,使之恰好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良好渠道,并能有效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缺限和不足,公民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委托承包、志愿服务、自助服务等方式和途径,去做那些政府未做、不想做或不宜做但却符合大众需求的公共服务,从而使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大提升。

第四,公民社会是公共价值的维护者。与其他领域一样,公共生活领域同样存在着对善的追求。公共生活领域的善就是公共价值,它包括公民对公共生活的态度、责任与义务,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对社会正义的维护以及公民的公益思想与修养。公共管理的核心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公共利益和福祉,这实际上就包含了对公共价值的追求:公民社会是公共管理的对象,它同时又是公共管理的主体构成之一,公民社会的精神与价值必然会影响到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公民社会所倡导的诸如参与、友爱、信任、互惠、宽容、合作、平等、公正、开放、多元等价值理念,对于维拼良好的公共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公民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支持者。公民社会能够在个人和社会之间提供一种有益的中介结构。通过这一中介结构,它可以为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的利益诉求提供表达途径,同时又可以对他们的利益诉求进行整合;通过这一结构,它还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宽松的活动空间,满足他们多样性的愿望要求,同时这一中介结构还起到了排解社会怨气、释放社会压力的作用。可以说公民社会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缓冲器”和“调节器”。

三、公共管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管理

公共管理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社会生活的一种合作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应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关系,通过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实施管理。具体来讲,这种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管理模式下的公共管理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认识。

第一,公共管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政府并非公共管理的唯一主体,除此之外,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公民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介于市场经济与公共部门之间的“社会经济”领域内积极活动并依靠自身资源参与管理共同关切的社会事务,在某些领域,公民社会组织甚至比政府拥有更大的优势。公共管理主体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营部门,可以是第三部门,还可以是三者多种形式的合作。这正如著名的治理理论研究者斯托克指出的那样;“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它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政府并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

第二,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公共管理责任边界的模糊性表现为许多民营部门向传统公共领域的进军,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区分已不像以前那样明显。在市场和公共部门之间被称之为“社会经济”的领域中,涌现了所谓非营利组织、志愿团体、社区企业、合作社、社区互助组织等大量公民社会组织,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伴随着这些公民社会组织能够满足多方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而无需运用政府资源和权威的优势日益显现以及传统上由政府执掌的部分公共管理权向这些非政府组织的转移,传统上法律和制度规定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责任便呈现出交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来承担的趋势。

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依赖关系,因为这些公共管理主体“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能够拥有解决综合、动态、多样性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与信息,也没有一个个体行动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应用所有有效的工具”,电们必须相互依赖,进行谈判和交易,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各自的目的。正是由于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这种权力依赖的关系,所以公共管理的过程便呈现为一种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各个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四,公共管理是多元化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及其相互间的权力依赖与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其中的协商、谈判和交易机制,最终必然会推动公共管理向自治自主的网络化发展。在这种网络化公共管理系统中,参与公共管理的各方主体为了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而必须放弃自己的部分权利,对于社会组织和个人来说放弃的是部分经济自,对于政府而言放弃的是部分行政强制权。这些公共管理主体依靠自己的优势和资源,通过对话以增进理解,树立共同的目标并相互信任,建立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减少机会主义,相互鼓励并共同承担风险,最终建立一种公共事务的管理联合体。这种网络化公共管理的特征不再是监督,而是自主合作;不再是集权,而是权力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同时分散;不再是追求一致和普遍性,而是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基础上的共同利益。

第五,公共管理主体中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网络中扮演着“元治理”的角色。在社会公共管理网络中,虽然政府不具有最高的绝对权威,但是它却承担着建立指导社会组织行为主体的大方向和行为准则的重任,它被视为“同辈中的长者”,特别是在那些基础性工作中,政府仍然是公共管理领域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篇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这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也是改进和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我们有充分理由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一面伟大旗帜。

一、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讨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首先必须对社会思潮及其现状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和把握。所谓社会思潮,《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是这样解释的:“社会思潮有时表现为由一定的理论形态的思想作主导,有时又表现为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2]这个解释,强调了社会思潮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思想观点,一是社会心理。应该说这一见解很好地把握住了有关社会思潮主要的和基本的东西。不过还要看到,“任何一种社会思潮都是社会心理与思想理论的动态结合,它的意识要素构成中,不仅都具有社会心理和思想理论两个方面,而且思想理论和社会心理彼此所处的位次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平衡的。”[3]为此,对社会思潮的认识还应把握三点:第一,社会思潮就学科领域而言,有政治思潮、经济思潮、文化思潮和哲学思潮等,而任何社会思潮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它产生、存在和发展需要有特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社会历史条件。社会思潮是特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反映。第二,社会思潮的意识构成是社会心理和特定的思想理论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社会心理是受相应的特定的思想理论引导的,具有一定理论色彩。相应地、特定的思想理论则受社会心理的激发和制约,如此才能符合民众的心理和意愿。第三,特定的思想理论是一种社会思潮的内核,它决定着一种社会思潮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的方向。特定的思想理论内核科学与否、先进与否、成熟与否决定着社会思潮是否有生命力。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呈现四个“日益”的趋势:一是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的趋势。表现在一方面,社会思潮所指涉的利益群体日益多样化;另一方面,社会思潮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二是社会思潮现实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趋势。表现在一方面,社会思潮更加关注现实,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更近了;另一方面,社会思潮行动性因素增多,其主体为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维护自身群体利益,往往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方式向有关机关反映问题或集体表达不满。三是各种社会思潮之间交锋日益激烈的趋势。近年来,新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之间发生影响广泛的争论与交锋。四是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关系日益复杂的趋势。表现在:一方面,有的社会思潮在具体社会问题、经济政策上的看法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分歧逐渐加大,导致其价值取向和政治态度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离心力”加剧;另一方面,有的社会思潮为撇清其政治负面形象,在自我理论阐述时却将自己解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合理元素”,表现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靠拢”,凸显其政治“向心力”。现实告诉我们,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既是无法避免的,又是必须加以引领的。如果任其自由发展,那就会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冲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甚至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性特质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柱和本质所在,具有政治引导作用,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具有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复杂性。对社会思潮进行引领和整合,使之朝着有利于实现社会预期目标的方向发展,是核心价值体系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理论与话语系统,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反映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与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占支配地位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它应当也完全具备引领社会思潮的统摄和导向功能。与以往任何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相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但有着广泛的阶级基础、正确的思想基础和合理的制度基础,而且吸收了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价值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中的合理部分,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科学、最进步、最有预见性和最具实践性的价值体系,因而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性特质和理论魅力。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历史走向,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都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和影响力,因而必然成为我们党引领社会思潮的伟大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特征,能够充分反映时展趋势,始终走在时代潮流前面。这就决定了它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面向未来开拓进取的主心骨,也决定了它在潮起潮落、潮去潮来的社会思潮面前,始终具有正确加以引领的历史主动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共同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整合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只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能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下,不断增进社会共识,不断强化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也就能引导全体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理想变为举国上下的一致行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含有极为深刻的时代意蕴。

其一,引领意味着,必须坚持并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统治地位。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反映着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指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代表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是要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其二,引领意味着,必须正视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意识多样化这一现实。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再加上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国际国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社会意识多样化已成现实。我们必须在社会意识多样化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吸引力。其三,引领意味着,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对待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科学态度。在我们党看来,多样化社会思潮,在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比较复杂的作用,不能简单地用革命或反动、先进或落后、正确与错误来评价,也很难一成不变地用同一种方式去对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长期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在一定领域内、一定条件下甚至相互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既可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达成观念上某些方面的共同点,因而可以求同存异;也可能出现相互冲突、相互斗争、你进我退、此消彼长的情形和局面。其四,引领意味着,不是单一的占领。应当明确,控制占领仍是引领的基本内容。任何社会,任何执政党,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执政党,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也都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执政资源和国家机器使其核心价值渗透到社会意识的各个方面、尽可能地扩大自己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但今天我们所说的引领,不仅表现为对社会意识形态重要阵地的占据和控制,而且表现为包含区别不同对象的控制、吸引、凝聚、整合、认同、利用、抵制、斗争等方式,千方百计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辐射面和覆盖面。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和提出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具有实践可操作性。因为它有明确的引领目标和引领方针。

引领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了社会共识,使全社会获得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差异而形成共同的归属感,才能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要求,不断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愈益凝聚起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但是,由于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社会共识的形成将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牢牢扭住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这个目标取向不放。引领方针,就是“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前提。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能不能包容和整合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我们党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这种“引领”本身就蕴含着尊重其差异性,包容其多样性。反之,如果对差异性不予尊重,对多样性不予包容,所谓“引领”也就无从谈起。从根本上讲,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必然性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具有包容其他价值观念合理成分的气度和能力,能够在与其他价值观念的交流交融中不断提升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要求。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识,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影响力。但是,我们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不是随波逐流、无所作为,还要坚持一元导向,把握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与主动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一主多元”,正确处理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有力抵制各种错误与腐朽思想的影响,绝不允许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滋长。这是个“底线”原则,“底线”原则是不能被突破的。如果这一原则被突破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严重混乱,更谈不上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人文环境。总之,只要全面地贯彻好这个引领方针,我们就能够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交流、交融与交锋中辩证处置,有效平衡,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求主动,在复杂中抓整合,引导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构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机制

当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是自然而然地就能达到目的,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引领机制体系。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的强化机制。主要是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着力回答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提高其真理性、彻底性和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度,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干部群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还要看到,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是否牢固,价值魅力是强或弱,最终取决于广大群众思想、心理上的认同程度和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践行的程度。没有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失去了其“核心”意义,更谈不上主导地位。为此,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能够被全国各族人民所认同、易懂、易记、简洁、通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这“三个倡导”,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说,培育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第二,构建对社会思潮态势的分析预测机制。首先要构建对社会思潮的超前分析预测机制。这就是要求我们注意收集思想理论信息,并与外在的环境与形势联系起来,综合运用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各类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现实影响、形成根源、发展趋势,为做好引导工作提供依据和正确方向。其次要构建社会思潮的动态掌控和反馈反应机制。这就是要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起落,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监测机构,建立起类似经济宏观运行监控系统那样的舆情、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的动态调查和数据系统,及时把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及其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和反馈,使主流意识形态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1篇11

中国政府和中国学界目前都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今世界正處在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软实力”概念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最先提出的。在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指出:“实力是指通过影响他人而获得期望结果的能力。影响他人行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式:即通过强制性威胁(大棒)、利益引诱(胡萝卜),或吸引力,使别人认同、接受你的主张的影响力。”可见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力而非靠强硬手段或利益引诱的方法去影响别人的力量,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美国的差异(如果说美国是10分,中国只有6分)时,奈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依旧缺乏帮忙创造国家‘软实力’的非政府机构。”此话殊值玩味。所谓“非政府组织”也就是不属政府的、非官方的组织,或曰“民间组织”,它是依托于市民社会这个土壤的。在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与西方市民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而所谓市民社会,是相对于国家而存在的群体,是自由个体为满足自身需要进行而自我治理活动的舞台。独立于政府的自治性是市民社会的根本特征和存在前提。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反映了西方社会国家权力的相对衰落和民间权力的增强。非政府组织与市民社会唇齿相依。

从这个角度看,目前中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发展市民社会,增强社会的自主性和自组织能力,管死了社会也就扼杀了文化的创造力。这个思想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也是相通的。其实,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就是文化领导权。依据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实质,是在市民社会领域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塑造的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文化领导权不是裸的暴力,也不是自上而下贯彻的“圣旨”,而是经过广泛民主协商后形成的思想、文化、舆论领域的引领力量。葛兰西强调,不同于警察、军队等政治社会的控制方式,文化领导权是在市民社会领域运作的,而典型的市民社会形态就是各种民间自治组织(各种协会、学校和大众传媒等),这些领域是赢得文化领导权的关键领域。对照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足的根本在于市民社会不发达,社会的自主性不够,民间组织过于弱小。而文化的力量恰恰是在民间社会培育的。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文化软实力不强,不是因为我们的政府对文化管得太少,而是管得太多;不是因为政府对社会管理太过放松,而是管得太死,管得太多,该管的没有管或管得不好,不该管的管得太多太死。政府把社会和文化管得太死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我们每年一度的官方制定的文化发展规划,常常把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规划得“无微不至”、面面俱到,甚至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的生产也要落实到具体僵化的数字(比如每年要打造多少部“哲学社会科学精品”,多少部“电影或电视剧精品”,通过行政命令而不是市场的方式打造“文化航母”,等等)。

这是缘木求鱼——通过和文化软实力背道而驰的方式在增强所谓的文化软实力。

激活社会的活力而不是管死社会

这样看来,无论是提高文化软实力还是赢得文化领导权,关键都是要增强社会的活力,要激活社会而不是管死社会。须知文化的活力在社会,社会的活力在个体自由。最近看到复旦大学童世骏教授的文章,提出“社会建设不等于社会管理”,深以为然。要把社会当成建设的对象而不是管理的对象,而建设的手段则是让社会获得自己的自主性,建设的目的是使社会获得创造力。社会管得太死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创造性。“管理”思维对社会充满了恐惧,好像社会是一个需要加以严密监控的对象,似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是需要通过严密的管理才能获得。从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理解,管理思维其实是一种计划体制的遗留。

社会的稳定需要的是社会成员对于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而参与的前提则是创造条件使社会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的能力来实现这种参与,特别是政治性参与,只是让公民参与各种植树活动是不够的,真正重要的是要让公民真正行使公民权利。

社会的活力在个体自由

如果说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理解,不能把社会当作管理的对象,那么,从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理解,则每个个体是社会活力的来源。要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建设的目的。虽然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但绝对不能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与社会活力也就是每个人的创造力对立起来。

社会活力来自何處?当然来自每个社会成员的活力,很难想象一个由平庸的个体组成的社会会有什么创造力。马克思曾经把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作未来社会,亦即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归宿。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这样的自由个性创造条件。如果把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对立起来,认为社会稳定必须建立在扼杀个人自由和创造力的基础上,那就违背了社会稳定的根本宗旨,这样的社会稳定不是真正的稳定,而是死水一潭的极权状态,而是剥夺了个人自由之后的高压中的“稳定”。真正的社会稳定必须创造条件使每个社会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的能力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来实现社会参与。

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尊重差异

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尊重差异,正视冲突。在理论上要认识到世界和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实践上尊重和保护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来就是一个社会应该追求的目标。

现在的一种误解是把“和谐”的对立面理解为差异、矛盾、不一致,但和谐的真正敌人其实是大一统、无差异、整齐划一和死水一潭。一个无差异的世界绝对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和谐的世界,而是一个极权的世界。“和而不同”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不同而和”,因为差异和多元,亦即“不同”,是真正的和谐的前提。如果大家都一模一样,那就谈不上和谐,而是单调。单调和整齐划一是人性的天敌,也是文明的天敌,当然也是自然的天敌。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本身就是美好的,它就是一种我们追求的价值。

当然,不是所有的差异都能自动导致和谐,差异导致和谐还是导致对抗,取决于用什么方式處理差异。只有通过不同元素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对话、交往、协商,才能达到一种和睦共處的状态。但前提必须是允许乃至鼓励差异的存在。如果消除差异,这个世界就会完全同质化、一体化了,这不是和谐,这是一种可怕的极权状态。

比如说植物。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植物怎么样才能达到和谐共處呢?关键是要让它保持自己的差异性,让它自然生长。如果出现一种植物,把其他的植物都灭了,或者一个园丁,对百花争艳的多元状态恨之入骨,非要通过暴力手段培植一种他认为美的标准化植物,别的都不种,既有的也要铲除,那就不可能达到和谐状态而只能进入极权状态,而且这个状态肯定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它打破了生态平衡。自然界生态的平衡实际上就是多样性的保持和维护。要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的道理就在这儿。没有多样性,这个世界就存在不下去。我觉得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文明也是一样。一个社会假如没有多样性,就会陷入一种可怕的极权状态,就存在不下去。这一点特别重要。千万不能通过消灭差异的方式,通过一体化的方式来达到所谓的“和谐”。我们在“”的时候领教过这种所谓的“和谐”,不但思想统一,而且服装也统一,唱的歌也统一,发型也统一,结果是人的多样性没有了,个性没有了,创造性没有了。大家都有一个理想,大家都有一个目标,这是过分计划化所导致的对多样性的破坏、对和谐的破坏。

社会多样性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下高校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引言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人们在教育研究以及教育实践当中提出了非常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比如说:教育中的发现学习、教学探究以及启发式的教育教学等。对于我们的新时期高校社团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方式就是对知识的掌握。其实,研究性学习就是让我们对知识产生一种比较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样对于我们的学习会很大的提高和帮助。其中重要的是我们要对研究性学习的明确。目前在我们国内研究性学习根本上没有得到统一,在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当中会有着一定的区别,根据我国学者的看法。研究性学习定义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创造性的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和自主以及探索的能力都是我们重视的学习过程。而且一定要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内容和生活结合到一起。这样才会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去发展。而且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对知识做到非常好的理解并能够做到适当的运用方法。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上都是能够得到一定的激发。所以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能够正确的运用并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上有一定的培养。

一、在新时期高校社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的特点

1.新时期高校社团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特点比较明显

目前来说开放性的原则就是让我们在研究性学习中能够使我们得到灵活的使用。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让开放性体现出来。比如说社团,社团就是对我们平时的兴趣爱好接近的人群聚集到一起。在我们有共同的兴趣中这样会对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效的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对知识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学习。而且在社团中很多的学生都是专业不同年纪不同,并且社团还能够让一部分的老师能够产生兴趣。这样一来就会在我们成员本身上知识储备方面会有着非常的差异,在社团中的人们交流的期间就会出现思维上的碰撞,这样会对我们的思维创新有着非常好的体现。我们社团定期开展一些有益活动的时候,不仅对学生的法律学和伦理学以及心理学和经济学等等的一些知识,这样就会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上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

2.强调新时期高校社团研究性学习提出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当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去选择以及确定的兴趣研究专题,这样学生们才会在研究性学习当中发现更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断延伸教材内容,并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研究。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理论性较强;在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当中,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会是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要载体,学生只要是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就会让自己涉及到很多种的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3.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特点比较明显

在自主研究过程中,加大研究性学习重视力度,并不断提升学生自身能力与素质,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学生研究性学习问题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知识经验不足,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结论问题较大,但就学生研究性学习发展来看,这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关键在于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能否进行独立思考,并做出正确判断。采取多种研究方式相结合得出更好的研究结论,这对于W生整个研究过程而言至关重要,但与此同时,学生也要对整个研究过程加深了解,只有把握正确学习方法,才能在研究课题当中得以应用。

二、新时期高校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在高校中,高校社团主要是指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一些团体,这些团体经过相关部门审核

在社团当中,思想教育社团是诸多社团中的一种,这种的社团存在的目标就是要让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学生形成正确观,为学生今后成长发展提供更大支持。其中的研究性学习目的并非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综合素质上得到很大的帮助以及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做到有效的强调这样才会让学生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我们要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以及实践的能力培养做到非常重要关注。在高校的研究性学习当中一定要时刻强调学生能够丰富我们所学知识,依据我们以前经验并加以运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这些内容是重要关键组成部分。

2.对于目前大部分高校而言,社团活动开展问题较大

主要原因在于其效率不高,程序复杂,另一方面,社团创新意识不足。而研究性学习则能够为社团创新提供重要支持,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思政社团的重要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教育社团主要目的是为了为学生提供重要思想指引,使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同时,采取开展讲座与小组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学生对社会时事关注加大关注力度,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多样,主题明确,更快的提升高校学生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3.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创新意识的不足

而研究性学习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关键,在思政类社团当中,思想政治工作作用较大,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要实践。思政类社团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问题,不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加大社会关注力度。学生也能够在这一实践当中发展更快,视野更加广阔,自身能力快速提高。思政类社团活动能够让学生得到快速成长,同时,将研究性学习与思政类社团发展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四维性发展速度加快,人格个性化特征更加鲜明,也是推动思政类社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新时期高校社团中将研究性学习运用进去的策略

1.进行有效意境的创设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好氛围,注重学生研究性兴趣的提升,更好的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还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建立更好的平台,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自由化的环境,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多鼓励,对学生的新颖想法,要加以肯定,学生能够更认真探究问题,培养良好习惯,创造更民主化的氛围。

2.重视自主性学习

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课题的权利,研究方案的选择更加合适。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研究性指导方法,让学生了解正确学习方法,同时,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大空间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度,充分思考,让学生更好的表现,这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

3.重视互动和交流

社团学生来源比较广泛,其特点各不相同,所以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合作,这样能够将学生本身的特色和专长发挥出来,帮助学生真正地实现共同进步。此外,老师还应该进行评价机制的创新,重视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并将其和老师评价结合在一起。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组织人事工作要点范例(3篇)

    - 阅0

    组织人事工作要点范文论文摘要:随着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组织中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也随即显得极其重要起来。我国组织先前大都是运用人事管理制度,与国际.....

    组织人事工作汇报范例(3篇)

    - 阅0

    组织人事工作汇报范文篇1思想汇报是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加强与党组织联系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让党组织全面了解自己的一种途径,也是获得党组织及时关心与帮助的一.....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