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疫苗范例(3篇)

来源:整理

基因工程疫苗范文

【关键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持久性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在我国大量生产及应用,经许多研究证实该疫苗具有良好的近期保护效果,但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时间不长,对基因疫苗免疫持久性和保护期限问题,国内外研究甚少,为了进一步考核其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本文对及时全程完成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的儿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3~5岁儿童,化验标本为静脉血3ml。所有儿童出生时母亲HBsAg阴性,已严格按0、1、6程序全程接种注射重组酵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剂量为5μg/人次,疫苗由深圳维康生物工程公司生产。

1.2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试指标为HBsAg、抗-HBs与抗-HBc,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结果判断标准:S/N≥2.1判为HBsAg阳性,CO/S≥2.0判断抗-HBc阳性;血清抗-HBs滴度≥10mIU/ml时,判为阳性;血清抗-HBs滴度≤10mIU/ml时,判断为阴性。

2结果

2.1接种后不同时间的免疫情况

见表1。根据免疫后的时间不同,分为3个组,本组资料显示,接种后半年之内,抗-HBs的阳性率可以达到96.19%,几何平均滴度(GMT)为68.34mIU/ml,但是随着免疫后时间的延长,抗-HBs有效阳性率和GMT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4年后的抗-HBs有效阳性率、GMT分别下降至40.27%和8.76mIU/ml,将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别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将各组之间有效阳性率回归分析发现全程免疫后的时间与抗-HBs有效阳性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1)。表1全程免疫接种后不同时间的免疫情况(略)

2.2接种后不同时间的HBsAg、抗-HBc、HBV感染情况

见表2。通过观察发现,接种免疫之后1年之内,没有发现HBsAg阳性的携带者,1年之后出现HBsAg携带者,分析没有发现各组之间的HBsAg阳性率没有统计学差别;HBV感染似乎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统计学分析同样发现各组之间HBV感染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表2接种后不同时间的HBsAg、抗-HBc、HBV感染情况(略)

3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开始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并按0-1-6程序完成3针免疫,经大量研究证实的最佳免疫程序,无特殊情况都应执行这一免疫方案和程序[1]。本组资料显示,严格接种之后半年内,抗-HBs的阳性率可以达到96.19%,虽然随着免疫后时间的延长,抗-HBs有效阳性率和GMT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2年之内的抗-HBs的阳性率依旧保持在60%以上,5年之内的抗-HBs有效阳性率可以保持在40%以上,说明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全程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应,与国内邓韶英[2]的报道接近。

本组观察的结果显示,接种后抗-HBs水平在1年后会显著下降,本组的数据虽然比国内文献报告的偏低[3],然而分析发现,虽然抗-HBs水平在逐渐下降,但是5年内HBsAg携带率、抗-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并没有出现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增长,说明疫苗全程免疫后可产生较持久的免疫效果,具体的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由此也可见,判断疫苗的苗疫效果应该综合判断,也不能单纯依赖于抗-HBs的水平来判断免疫的效果。正如学者王继杰等[4]研究后认为,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抗-HBs阳转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下降,但即使抗-HBs降至保护性抗体水平以下,其抗-HBs阳性率仅为1.38%,与免疫后1年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乙肝疫苗具有持久的预防保护效果。

幼儿是HBV易感染和高发年龄组,其感染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1岁内,主要是母婴传播;另一个高峰期是学龄前,10岁以后感染率明显下降[5]。因此出生后全程接种注射重组酵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在我国也已经基本普及。但是学龄前同样存在一个感染高峰,是否需要加强注射、什么时间进行加强注射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乙肝疫苗接种后,当抗-HBs低于10mIU/ml时,需要进行加强免疫,但也有学者认为对乙肝疫苗有应答者,即使抗-HBs水平低至不能检出,其预防作用尚可持续数年,故无需加强。本组资料显示5年之内HBV的感染率同1年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暂时没有加强接种的必要,但是5年之后的情况目前还没有观察,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中国计划免疫通讯,1992,(4):2-3.

2邓韶英,柯建厚,孙亚军,等.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免疫效果及持久性观察.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321.

3翟如芳,李国英,李太生,等.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6年的效果观察.中国计划免疫,2004,10(5):264-266.

基因工程疫苗范文

关键词:新城疫;疫苗;研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65-02

1新城疫流行情况及疫苗应用现状

鸡新城疫又叫亚洲鸡瘟。它是一种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禽,也可感染人类。该病流行于很多国家,给世界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威胁,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A类疫病[1]。新城疫自1926年被确认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已有80多年,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迄今仍是禽类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新城疫病毒自1946年在我国首次分离至今已在中国存在了60多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临床上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现象十分普遍,在鹅群及鸭群中均有发生[2-4],说明新城疫的易感宿主范围在进一步扩大。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目前的NDV流行株基因型已发生较大改变,流行病学调查充分显示,基因Ⅶd亚型在我国当前NDV流行株中占有绝对优势,与经典疫苗Lasota株(基因Ⅱ型)核苷酸同源性不足78%。扬州大学[5]、中国动物疫病流行中心[6,7]、山东农科院家禽所[8]等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均显示我国近几年基因Ⅶ型NDV流行十分普遍。目前国内外企业生产的新城疫疫苗毒株有10余株,其中Lasota毒株制备的活疫苗、灭活疫苗占据优势地位。

2疫苗种类

2.1灭活疫苗

目前预防鸡新城疫的灭活疫苗使用较多的为油乳剂灭活疫苗,国内生物制品厂家多用Lasota株,梅里亚用Ulster2c株、英特威用Clone-30株制备疫苗。评价疫苗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于毒株的免疫原性及病毒含量的高低。目前,疫苗效力均已达到国际上要求的灭活苗标准,可用于不同日龄的鸡,主要通过颈部皮下及肌肉注射途径免疫。

2.2活疫苗

目前新城疫弱毒活疫苗有I系、Ⅱ系、Ⅳ系、Clone-30、CS2、VG/GA、HB1、Mukteswar、ZM10、N79、F、Ulsterzc、V4/HB92克隆株、VH株等几种。

2.2.1I系苗为中等毒力,主要由Mukteswar株制备,对雏鸡有一定的致病性。60日龄以上鸡才可以用。用法为肌肉注射,不能点眼、滴鼻或饮水,接种后产生免疫力很快,7~10d抗体水平上升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同低毒力疫苗相比,免疫期较长。I系苗不能用于产蛋鸡,否则可引起产蛋量大幅下降,蛋壳变劣,且恢复缓慢。

2.2.2CS株为中等毒力,免疫效果与普通I系苗相似但毒力稍温和,安全性较优。鸡群1月龄以上才可使用,且此前至少接种过1次新城疫低毒力苗,不能用于初生雏鸡;产蛋鸡不宜接种;在有成鸡和雏鸡的鸡场,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苗毒的传播引起雏鸡死亡。接种方法只能肌肉注射。

2.2.3Ⅱ系苗毒力弱,通常只用于雏鸡首免,安全性好,但产生免疫力较慢较弱。用法为点眼、滴鼻,不能饮水。

2.2.4Ⅳ系苗(Lasota株)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优良低毒力苗,其毒力与免疫性能高于Ⅱ系苗,安全性良好。7日龄以上的健康雏鸡、青年鸡、产蛋鸡均可使用。用法可滴眼、滴鼻、饮水或肌肉注射,雏鸡首免可点眼、滴鼻。

2.2.5Clone-30株该疫苗最早是荷兰研制者应用克隆技术,由Lasota株优化制成。其免疫效果与Ⅳ系苗相似而毒力较温和,能突破母源抗体障碍,从1日龄雏鸡至成年鸡均可使用。用法可点眼、滴鼻、饮水或肌注,雏鸡首免可点眼、滴鼻。

2.2.6N79株是美国应用克隆技术对Ⅳ系苗加以优化而制成,滴鼻、点眼、饮水免疫均可。

2.2.7VH株是以色列用新城疫病毒自然弱毒株制成的一种低毒力苗,毒力温和而稳定,主要用于雏鸡首免。通常应用的是该毒与传支制成的联苗,如VH+H120+28/86,用法可点眼、滴鼻。

2.2.8其他新城疫低毒力苗有法国的“卫鸡城”活疫苗与VG/GA株活疫苗、ZM10株活疫苗、V4/HB92克隆株活疫苗、HB1株活疫苗、F株活疫苗等,其主要优点是免疫原性好而毒力温和,呼吸道反应轻微,可饮水、点眼、滴鼻。

2.3基因工程苗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不断深入,传统的全病毒疫苗存在诸多缺陷,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疫苗是目前疫苗研究的热点,但商品化的产品较少。国内外一些实验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利用重组DNA技术研制ND基因工程疫苗。目前,ND基因工程苗主要有DNA疫苗、亚单位苗、活载体疫苗、多肽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等几种。

2.3.1亚单位苗是将NDV保护性抗原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系统中表达所获得的产品制成的疫苗,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便于保存运输,易于批量生产的优点。有研究利用相同系统表达的NDV长春株的HN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雏鸡可抵抗NDV强毒攻击,并可获得100%的保护。扬州大学[9]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构建的基因Ⅶ型疫苗为经过改造的Ⅶ型毒株与大多数流行株一致,为基因Ⅶd亚型,可有效降低喉气管和泄殖腔中的排毒率,对鹅、鸭等水禽具有更好的免疫效果,比经典疫苗Lasota株产生更高的抗体。

2.3.2DNA疫苗具有能够激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不散毒、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DNA疫苗不仅可诱导体液免疫应答,而且还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并兼有亚单位苗的安全性和弱毒疫苗的高效性,已经成为国际疫苗研究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2005年底农业部宣布,中国已成功研制出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并正式批准生产。

2.4联苗

新城疫在我国主要养殖区域流行相当普遍,尤其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也很常见,因此在进行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同时还要对其他禽病进行疫苗免疫。为了减少对鸡的免疫次数和应激,多采用联苗来防治鸡的各种疾病。国内外新城疫联苗正处于研制及推广应用阶段,已显示出其打一针可防数病的优越性。国内灭活疫苗产品有新支二联、新流二联、新法二联、新病二联、新支减三联、新支流三联、新支法三联、新流法三联、新支法关四联、新支流法四联等相关产品,活疫苗有新支二联等,市场应用效果较好。

3应用展望

从以上介绍来看,灭活疫苗接种剂量较大,接种后通常需2~3周后才能产生免疫力,不能用作紧急预防免疫。活疫苗能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免疫后很快得到保护。亚单位疫苗虽然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便于保存运输,易于批量生产,但是市场应用效果一般,故目前市场仍然采用活疫苗加灭活苗的免疫程序进行鸡新城疫的预防。

据市场跟踪调查,新城疫活疫苗每个月用一次,灭活苗2~3个月免疫一次,使用频率如此之高,但新城疫病毒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有研究者提出,鸡新城疫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由于疫苗株与当前流行株之间的基因型和抗原差异性,免疫鸡群中也会不同程度地感染强毒,目前常用新城疫疫苗毒株与当前流行毒株基因型不匹配,免疫保护力不足。新城疫新型疫苗对控制我国新城疫病毒流行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实验室的数据表明,使用与流行株同型的基因Ⅶ型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免疫鸡群中新城疫强毒的携带量及感染率。秦卓明等[10]对国内大量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基因F和HN的测序表明,NDV主要免疫原HN和F基因与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经典疫苗Lasota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不足80%,而NDV流行株之间的同源性则高达94.4%~100%,从分子遗传学角度证实了VIId型NDV是导致新城疫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HI交叉抑制试验和鸡胚中和试验等则从抗原性的角度证实了NDV在免疫压力下抗原性的变化。

新城疫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及疫苗,只能以预防为主,根据当地的发病特点、流行趋势和规律,用高质量的疫苗,科学的免疫程序,加强饲养管理与隔离消毒,才是防治ND的关键。因而筛选出优质高效的VIId型NDV毒株制备灭活疫苗或者活疫苗,有可能在今后的生产上替代现有的疫苗,而被广泛使用。参考文献:

[1]甘孟侯.中国禽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宋战胜,王晶钰,赵伟,等.鸭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07,28(5):22-25.

[3]张训海,朱鸿飞,陈溥言,等.鸭副粘病毒强毒株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动物检疫,2001,18(10):24-26.

[4]陈金顶,廖明,辛朝安.鹅Ⅰ型禽副粘病毒GPMV/QY97-1株HN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病毒学报,2003,19(4):355-359.

[5]姚春峰,刘文博,刘秀梵,等.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及F蛋白基因序列分析[J].病毒学报,2009,25(2):117-124.

[6]LIUH,WANGZ,WUY,etal.MolecularepidemiologicalanalysisofNewcastlediseasevirusisolatedinChinain2005[J].JVirolMethods,2007,140(1-2):206-211.

[7]LIUH,WANGZ,WUY,etal.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andphylogeneticanalysisofnewNewcastlediseasevirusisolatesfromthemainlandofChina[J].ResVetSci,2008,85(3):612-616.

[8]QINZM,TANLT,XUHY,etal.PathotypicalcharacterizationandmolecularepidemiologyofNewcastlediseasevirusisolatesfromdifferenthostsinChinafrom1996to2005[J].JCinMicrobiol,2008,46(2):601-611.

基因工程疫苗范文篇3

【关键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策

实施儿童免疫预防接种,是落实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的重要举措,是预防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任何一种疫苗是绝对安全的,接种疫苗后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异常反应事件常常会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公众对疫苗预防接种的信心,也会给免疫规划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并妥善处理。虽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率很低,但其危及人体健康,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可提高异常反应报告的敏感性和报告率。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操作,准确掌握禁忌证,选用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疫苗,以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本文从疫苗的生产、使用、流通领域、异常反应处理及科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简述。

1进一步提高疫苗质量

疫苗必须保持很高的安全标准,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相应疾病的有力的武器,它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安全。采取严格的措施在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加工、流通领域、使用及其他方面,以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保证疫苗安全有效的第一关在生产部门。生产企业要加强知法守法教育,要加强内部管理,开展经常性的自查自纠活动,保证疫苗质量。必须严格要求疫苗生产工作人员,认真执行疫苗制造、检定、生产工艺规程,否则将影响疫苗的质量。如1930年德国在生产卡介苗过程中,不慎将一株强毒人型结核菌混入疫苗中,造成了249名口服卡介苗的儿童中有73人患粟粒性结核病而死亡。此事故曾严重影响了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卡介苗的接种工作。历史上还有因病毒灭活方法不当,致使生产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灭活不彻底,造成260名接种儿童感染了脊髓灰质炎。这样的教训是应当吸取的。另外,应加强疫苗的科学研究,通过改进工艺、提高纯度等方法,生产出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疾病的预防。

2正确使用疫苗

疫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根据技术特点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传统疫苗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新型疫苗则以基因疫苗为主。这些疫苗是安全的,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增加接种反应的发生率,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接种事故。因此,必须正确使用各种疫苗。

2.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制定一种好的免疫程序,将会使有限的疫苗发挥更好的防病效果,并能避免盲目无计划接种及反复多次重种引起的过敏反应。免疫程序的制定,应根据疫苗特性、免疫原理、传染病流行特征和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接种后的利弊和效益,以及国家或地方疾病控制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在某个人群已经普遍得到免疫时,或某种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改变和已经消灭时,疾病谱变化,新疫苗的研制成功等,以及异常反应的调查研究等因素,全面衡量,合理制定,并不断改进免疫规划程序。在一些发达国家,针对特殊人群制定了免疫程序。透析病人、HIV感染者、脾功能缺失者、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者、糖尿病、慢性心、肺、肾疾病等人群的免疫状况和正常人有差别,针对这些人群制定了不同的免疫程序。

2.2疫苗接种对象的选择:任何疫苗均有特定的接种对象。常规基础免疫,国家和地方(省级)均有规定的疫苗。疫苗接种人群的年龄、既往同类疫苗的接种史、自身的生理状态等,都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有关。如儿童用白喉类毒素不宜用于青少年或成年人,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不宜用于流行区内大于10岁且多次接种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临床上表现经常反复发生感染性疾病且经久不愈)的人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成人有成人专用疫苗,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麻风腮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支气管炎疫苗、流脑疫苗、伤寒疫苗、痢疾疫苗、宫颈癌疫苗、霍乱疫苗,还有艾滋病疫苗、人禽流行性感冒疫苗等还在研制中。

2.3正确掌握禁忌证:预防接种必须正确掌握禁忌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异常反应。接种前必须做好健康检查,如详细询问病史和当前健康状况,凡有禁忌证者,原则上一般不予接种,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在某种传染病流行期间,被传染的可能性较大,则应斟酌情况予以接种,但是要特别小心谨慎,防止意外。在一般情况下,违反特殊禁忌证比违反一般禁忌证的危险更大,因此,对于一般禁忌证可以适当放宽,而对特殊禁忌证则应从严掌握。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主要的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发生过敏反应也是很少的。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如果孩子有病,就暂时不要接种。例如,发热时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腹泻时不要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

2.4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规程:经过科学研究证明,每种疫苗都有适当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如果不按要求执行,不仅会影响免疫效果,还会增加异常反应,或造成严重的事故。据报道,1993年全国72个结核病监测点,84万卡介苗(BCG)接种者,BCG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高达830/10万,其中难以治疗的瘢痕疙瘩5400余例,占异常反应的75%,大部分出现瘢痕疙瘩者都是由于接种部位不当所致,即没有按规程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接种部位过高(接种在三角肌上)是发生瘢痕疙瘩的重要因素。如接种百白破疫苗时,要充分摇匀,吸取量要准确,做到深部肌肉注射,分部位注射,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否则易引发接种异常反应。

2.5安全注射应予重视:疫苗接种的目的是预防传染病,但如果做不到“一人、一针、一管”的安全注射,疫苗接种反而会引起一些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现用的疫苗中除极少数是口服给药以外,绝大多数疫苗都是通过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皮内注射途径给药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扩大免疫规则(EPI)最近公布的一份资料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儿童接受免疫注射次数为5亿次,其中约有30%的免疫注射是不安全的。由于不安全注射可能造成如乙型肝炎、艾滋病和疟疾等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播,其危害显而易见,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主要表现在注射操作不符合要求。应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但实际存在直接重复使用同一个针头和针管的现象。只换针头不换针管,或看到针管有回血时,才换针管。消毒时间、温度不符合标准,影响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接种器材不足,特别是农村受经济条件限制以外,还有基层防疫人员,对安全注射知识和技能缺乏足够了解,对不安全注射引起的严重危害性不以为然。个别卫生管理部门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不够重视,管理不得力,不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家长及社会监督不够。安全注射代价昂贵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障碍。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安全注射的投入与不安全注射引起疾病传播产生的疾病负担和治疗费用相比将节省得多,应以此来说服卫生和财政部门对安全注射的重视和投入。

2.6加强冷链管理: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流动过程中的质量,装备的多环节链式冷藏储存运输设备。由于疫苗对光和热特别敏感,一旦在光和热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其有效成份就会被破坏,就会失去应有的防病功能,因此,疫苗从生产、贮存到使用整个过程都必须置于低温的环境中。实施冷链管理对保证疫苗质量,使儿童得到有效的接种,从而提高免疫接种率、减少疫苗浪费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于免疫规划的大多数疫苗常冷藏温度要求是2~8℃,只有脊髓灰质炎疫苗冷藏3个月以上时采用-20℃的低温保存。实践证明只有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运输、贮存疫苗,才能保证其额定的效价,这是确保疫苗接种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卡介苗在高于或低于-2~8℃的温度条件下存放,其活菌数均会下降,活菌数下降必然会降低免疫效果。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低于0℃以下,疫苗冻结,安瓿破裂。当温度达24~27℃时,百白破疫苗类毒素有逆转为毒素的可能。在高于规定温度的条件下存放疫苗会使其毒性增强,接种后反应率增高,反应程度增强,甚至可能出现异常反应。

3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系统,将所有疫苗接种单位纳入监测与报告网络,逐级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诊断处理小组,负责辖区内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所有疫苗预防接种点都应储备一定数量的1∶1000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阿托品、5%~10%葡萄糖水等抢救物资。接种后不要让家长和儿童立即离开,应观察15~30min,在发现接种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停止接种、及时调查、查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积极救治患者。做好预防接种宣传教育工作,说明预防接种的目的意义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避免给家长和周围儿童造成精神压力,而导致事态扩大。把预防接种知识教给群众,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做好这一工作。当发生接种反应时,更应做好家长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避免产生恐惧或不良情绪而影响今后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另外要嘱咐临床医生不能给家长出具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证明,避免给事后处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4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由于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更换频繁,知识相对缺乏,不仅是预防接种反应方面的知识,免疫规划全面知识均需要加强培训,所以培训工作应定期开展,每2~3年搞1次系统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培训可使广大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预防接种知识,防止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可以利用各种机会,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向家长介绍相关传染病的危害、疫苗接种的禁忌证、接种后异常反应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使家长充分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并理解儿童需在身体健康的状况下接种疫苗,从而从源头上使家长积极主动的配合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控制异常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个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5加强疫苗流通领域的管理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基因工程技术范例(3篇)

    - 阅0

    基因工程技术范文关键词:道路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影响因素;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1我国道路施工技术的重难点1.1我国公路施工技术要点分析1.1.1基础性工作的落实.....

    基因多态性研究范例(12篇)

    - 阅0

    基因多态性研究范文篇1【关键词】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基因多态性;早产;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13-0037-02早产是指发生在28~37孕.....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