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范例(3篇)

来源:其他

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语文;气韵生动;修炼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1-024-2

课堂的“好声音”来自于教师对课堂的热爱,对教学的本质的回归。课堂对话的真诚有效,最终源自教师多年来所修炼的“精”“气”“神”的厚积。

一、教师的“精神内核”,滋长课堂的“精神价值”

“精神”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活力”。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精神传递的过程。语文课堂对学生的精神传递在于对学生精神领域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影响,给学生以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精神的感染,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丰富的积累,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

但是目前一些语文课把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简单化、定型化,将学生对于文本的丰富想象、对于意义的理解平面化或片面化。教师以一种思维模式解释文本,总是设定一种更准确或者更标准的解读,用过度的解释把学生的理解固定在一个事先设计好的思路上,于是语文课简化成了教会若干写作手法,懂得几个修辞意义,获得一些或几许语文能力的过程,忽视了师生精神发展本身的需要。语文课需要“精神的内核”来补钙。

具有“精神内核”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而不仅是“一个用语文教学生的老师,他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回归人性的,是有光彩的,有表情的,是有文学气息、文化气息、审美气息、学术气息、生活气息的。他不仅在做着语文的文本解读,也在做着生活的微格解读。他会用心为学生提供卓越的精神产品,旨在培养学生优异的精神与醇美的修养。具有“精神内核”的语文课应是指向学生完整精神构建的教学。即在教学中,让学生的心智得以锻炼,心灵得以敞亮、灵魂得以提升、精神得以丰富,进而获得“精神的价值”。

具有“精神内核”的老师,所滋长的具有“精神价值”课堂是朴实自然,开放自由的,不是单向地视文本的思想、交流和理解、情感的生成为简单地传输知识,灌输式地给予,而是建立在学生的自主理解之上,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语文文本所展示的意义世界中,从而获得丰富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追求。真正地回到语文教学的原点和本真,用语文的方式指导学生成为发问、表达和思想的主体,把语言以及意义的建构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精神视野与课文的视野融合,体现了语文的精神维度。课堂上学生成为语言的主人,用自己的精神去形成自己的理解,在理解中敞开自我,与事、与人、与物展开交流,其心智、灵魂、个性在自由的发问、理解、诠释、表达、交流中获得发展,从而实现语言发展和精神锻炼的双重目的;语文课教学中把理解、欣赏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开放性地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所产生精神的投射,让学生自己获得精神的成长,获得一种对于文本的精神体验,让学生精神存在的领域超越出当下和自我的局限,从表达和交流中,扩展精神地平线,宽广了心灵,让语文课成为氤氲人文气息的精神家园,让学生沉醉于文学氛围中,沉浸于审美的愉悦里,进入人类丰富的经验之中获得精神升华。

二、教师的“课堂气质”,滋养课堂的“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原本是我国古代画论的一句术语。气韵生动,是指艺术形象画得有生气,有风韵,栩栩如生,神采流动,能够达到鲜活的生命状态。“气韵生动”的语文课堂呈现的教学应是气流贯通,教学节奏和谐畅达,语文课堂鲜活灵动。气韵生动,是语文教师才气、智慧乃至品质的标志,是语文课堂不同气质的呈现。语文课需要“气韵生动”来益气。

可是目前模式化的课堂了课堂气质的多样性,在严谨、有序、细致、规范的同时,程序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干涩、流程化、无活力的语文课堂也能产生“气韵生动”的课堂效果。更谈不上以情感感染情感,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气质陶冶气质,以人格树立人格。语文课堂是学生汲取精华、蓄养才气、锻造锐气的地方,我们需要“气韵生动”的教学效果扎实语文课堂。以教师自身精神与人格魅力,唤醒文学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唤醒文本中的生命内涵,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让情思激荡,富有情采意蕴的“课堂气质”生成“气韵生动”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必然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学识和脱俗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人气度品质的重要底色。丰富学养,升华情采,是“富有情彩意蕴”的前提;让本色天然具有实意的“课堂气质”达成“气韵生动”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必然要求语文老师对文本有深入的解读能力,于朴实无华之中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真正体悟文章的内涵和意义,真正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进入更深层次有个人有意味的独到的文本解读;让恣肆富有诗意的“课堂气质”促成“气韵生动”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必然要求教师具有充分智慧和情趣、灵动而新颖的教学设计,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导入,有迅速而准确对文本有温度的触摸和诗意的感受,有扎实的教学过程的铺垫,有水到渠成、收放自如的课堂组织,有精神魅力的语文教师本身文人气质的渗透。让文化醇厚具有品味的“课堂气质”推动“气韵生动”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必然要求教师功力深厚,在于四两拨千斤般的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和透彻剖析,在于删繁就简拨云见日或点石成金的构思与指导,在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相机而动,随机点化的自由与潇洒,是一种左右逢源应对自如的宏大气场。

三、教师的“神采飞扬”,滋生学生的“心驰神往”

所谓心驰神往是指“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即一心向往”。令学生心驰神往的课,必然是令学生“神入”的课,是“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活动,是有“思维品质”的课,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语文教师对这一点理解得越深刻,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自觉性越高,他的教学效果就越好。“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必须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神采飞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融进思维训练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传授思维方面的知识,传授思维的方法。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去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维能力和各种思维品质。语文课需要“神采飞扬”来益智。

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范文篇2

关键词:理性;新理性精神;文学理论

在理性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之后,今天我们提出了“新理性精神”问题.

新理性精神的提出,是以当今人的生存状态、文化、文学艺术的实践、发展为基础的,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实践理性。“新理性精神”既是针对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研究的,也是指向人文科学的.

当今文学艺术意义、价值的下滑,人文精神的淡化与被贬抑,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这与)-世纪下半期特别是!\"世纪人的生存条件、人的生存质量与处境密切相关.

一百多年来,人的生存不断遭到挫折,灾难频发,致使理想失落,或信仰神化,进而引发种种精神危机。旧理性有过自己的辉煌时期,如今不断走向唯理性主义,科学理性逐渐变为极端化的工具理性、实用理性;人文理性在唯理性主义、实用理性的影响下,遭到严重的破坏。理性并未实现它的美妙的千年王国的许诺.

西方学者曾经宣布:上帝死了,国王死了,理性毁灭,也即理性死了。!\"世纪的科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创造力,显示了人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无限伟力,同时它的消极一面、非人性的一面,以及物的普遍的挤压,使人情日益淡化,以致使不少人成为失去人性的人,使人变为精神上空虚的人、平庸的人、丑陋的人。开始于)-世纪下半期、高涨于!\"世纪的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哲学流派蜂起,特别是各种生命哲学、存在哲学,纷纷在生命、本能、感性、非理性、反理性、被极端化的主体的基础上,筑起自己的理论大厦,一方面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的认识,但是它们的极端化,导致了对理性的否定;出现了“新感性”、“交往理性”,力图从不同方向来解释社会生活现象,构想人类的新关系。接着又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它一方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改造,另一方面又消解了以往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精神。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上帝、国王、父亲、理性、历史、人文主义已经匆匆过去,虽然在一些信仰园地中余烬犹存。我们已杀死了我们的诸神。”随后还有人宣布知识分子之死,作者之死,人的主体性之死。人们不断暴露自身的粗俗、卑琐、无奈与虚无。在形形色色的钱性权这类恶棍横行肆虐的今天,嘲弄崇高与人文精神已成为时髦,且会赢得阵阵喝彩;或是把人文精神与大众文化完全对立起来;或是为了大众文化,把人文精神宣布为“最后的神话”,声称人文精神纯属子虚乌有。在恶俗横流、不少人失去生存理想的景况下,人们崇拜自然本能,激赏感性享受,人的精神趋向多元而又凸现混沌。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一些人追腥逐臭,对粗俗、恶俗、腐烂的东西趋之若鹜,这极大地削弱与消解了文学艺术审美的生成.

但是人类必须生存下去,并且理应在精神上获得健康的发展。因此,看到千百年来特别是一百多年来旧理性的走向衰落这一情况,针对各种非理性、反理性主义思潮的蔓延,一些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寻找自己的立足点,一种新的理性的立足点,主张用大视野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来审视人的生存意义,以重新理解与阐释人的生存、文化、文学艺术的意义与价值,这就是“新理性精神”。需要郑重说明的是,“新理性精神”不过是一些趣味类似的知识分子,对待人的生存状态、现实状态与文化、文学艺术现象的观点与立足点而已。它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也非朝三暮四的应景时尚,而是较长时间思考的结果。半个世纪以来,就我个人来说,经历了生存的拷问,学术中的风风雨雨,各种理论时尚的洗礼,之后而有所悟。新理性精神实际上是一种生存的感悟.

“新理性精神”作为一种文化、文学艺术内在的精神信念,是对旧理性的扬弃。为了避免旧理性的覆辙、反理性主义的各种思潮的极端化与虚无主义,新理性精神需要在对它们进行现代文化批判的基础上,从几个方面,确立自身的理论关系:这就是“现代性”、“新人文精神”与“交往对话精神”。这些提法并非独创,有的论题,已经讨论过几百年了,有的论题我做了改造,都是借用,但我都力图给以自己的阐释,并将它们综合成一个立足点。现今是综合创新的时代!,综合也许可能会出现一些新意的.

$%新理性精神将以“现代性”为指针,以推动现代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发展的现代意识精神为其理论组成部分。有各式各样的现代性,这里说的现代性,是新理性精神的现代性.

新理性精神把现代性看作是促进社会进入现展阶段,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进步的一种理性精神、启蒙精神,一种现代意识精神,一种时代的文化精神。这种现代意识精神,时代的文化精神,作为一个尺度,是我们建设新文化、新的文学艺术需要长久地遵循的原则。现代性是引导人们进行文化建设、精神创造的思想,这是一个人类“未竟的事业”。我们不能像某些西方现代主义者那样,把现代性仅仅是看作是出现了反理性之后形成的东西,以为反理性才是现代性的表现,现代性只能是现代主义文化与艺术的特征,这是不符实际情况的。因为其他具有现代意识精神而并不反对理性的文化与艺术,不仅同样表现了现代性特征,而且还维护了现代性。同时我们也不能像后现代主义者那样,声称“现代性”已经终结\",当今是后现代性统治的时代了。其实我们现在只是想做现代的知识分子,我们并不想做后现代的“后知识分子”,虽然在我们这里确实存在着某种“后现代状态”.

新理性精神把现代性本身看作一个矛盾体,应当看到它的两面性,避免使其走向极端,忽视感性的需求而走向文化的唯理性主义,或是走向非理性主义与反理性主义,忽视人文的需求而走向工具理性主义,走向它的反面,从另一个方面走向反理性主义。历史、现实中不乏这类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必然会给理论与生活实践带来危害,反之亦然。因此既要批判旧有的文化,也要批判自身的消极面。当今,工具理性主义横行,这是由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一个时期内走向反理性主义、走向反动而形成社会灾难的结果,是人们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丧失信心的使然,所以,一个时期内诸多复杂的种种现实关系,只能靠工具理性来解决了,用简单、划一、实用的量化办法来解决了。同时,新理性主义把现代性的功能视为一种反思,一种文化批判,一种现代文化的批判力,也即一种思想前进的推力。需要坚持现代性的这一功能,使其自身处于清醒的现实主义状态,使其自身具有不断清理自身矛盾的能力。要使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走到它们自己的正路上来,需要的是对于历史、现实的不断的深入的反思,拒绝批判是无济于事的。新理性精神既反对隐瞒历史事实,搅浑历史事实,随意打扮历史与现实的实用主义的话语霸权,同时也反对把历史与现实视为虚无的怀疑主义。话语并不能任意创造历史,话语行为是需要以现实、历史事实为依据的.

新理性精神主张现代性是在传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性。人类必须不断更新、创造自己的文化,但是这种新文化的创造,无法绕开原有的文化传统,而必须继承传统。文化传统是过去的创造,继承传统,吸收传统中的优秀成分,并非就是面对过去、迷恋过去。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实际上不仅有着过时的东西,而且还存在着属于未来的、全人类的东西,在“长远时间”中发挥其价值、作用的东西,它们可以积极参与新的文化建设。漠视它们、中断它们、否定它们,到时还会重新发生争议,给以新的科学的审定和定位,现在我们就面临这一局面。“伽达默尔说:‘中国人今天不能没有数学、物理学和化学这些发端于希腊的科学而存在于世界。但是这个根源的承载力在今天已枯萎了。科学今后将从其他根源寻找养料,特别是从远东寻找养料。’他不知不觉地又重复他的预测,二百年内人们确实必须学习中国语言,以便全面掌握或共同享受一切。”!不要总是自己瞧不起自己。自然,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惰性的、妨害进步的东西,是需要不断给以剔除的,但是新的文化应是传统之续。在当今新文化的建设中,现代性对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定位与选择。有三种文化传统,三种文化资源,即我国古代、现代以及外国文化传统。当代文化建设,只能以现代文化传统为基础与出发点,以现代批判精神对现代文化进行批判与改造,确立其能够行之有效的部分,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有用成分,使之融会贯通,建立新的文化形态.

从历史进程来看,现代性是一种被赋予历史具体性的现代意识精神,一种历史性的指向。在各个发展阶段,现代性的内涵有着共同之处,但又很不相同;因此,我国的现代性要求与西方的现代性的趋向,也是各有不同的。拿西方的现代性诉求来代替我国的现代性诉求,这实际上是西化思想,在历史、现实中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但是现今看到不少的对现代性的阐释,实际上都把我国文化、文学置于西方现代性的诉求之下进行的。使我国置身于国际背景、世界进程,并不是我们必须立正、稍息、“向西看齐”,并不是以西方的现代性来衡量我国文化、文学的现代性,一旦发现了差异,就对我国的文化与文学艺术嗤之以鼻。这种西化式现代性讨论,不能不导致现代性阐释的失误。可以吸取西方学者论述中的有启发性的因素与长处,但不能用他们的论说来替代我们对我国文化自身问题的阐释。至于后现代性,我以为可以吸取它的某些合理因素,如我国文化、艺术中难得存在的怀疑精神,它的反对绝对权威性,反对学术上的大一统、单一化,主张多元化,接受中的多义性等。但是应当拒绝它的虚无主义,由于对语言能指崇拜由此而产生的极端的解构主义倾向。要以现代性作为我们文化、文论建设的指针.

转贴于

在当今全球化的氛围中,发生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文化冲突,现代性应在文化建设中,确立自己的独立自主精神与进取精神,也即独立、进取的文化身份。独立自主就是确立自主的主体意识:进取就是为我所用的主导意识,识别并吸取他人的长处,不断用以激活并更新传统.

!$新理性精神将把“新的人文精神”视为自身的内涵与血肉。在现代主义的文化、文学中,人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一片废墟。人失去难以弥补的精神需求而变为精神空缺,人受到排山倒海而来的物的挤压,物欲使人不断转向对金钱与权力的追逐,使自身成为一种异化力量,使人变为物的奴隶。现代主义文化与文学暴露了人的触目惊心的精神伤残感、荒芜感,它们为人的价值、人的精神的摧残而深为伤痛。后现代主义则宣布,“元叙事”被怀疑,崇高的“同一性”被否定,叙事与科学的范式不可通约,“我们现在一无所有,没有一样东西不是暂时的、自我创造的、不完整的,在虚无之上我们建立了我们的话语”\",这无疑使人陷入了万劫不复的茫茫虚无与绝望的深渊之中。!\"世纪%\"年代上半期我国学者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本来是个切中时弊的题目,但是讨论很快就情绪化了。一些论者以为提倡文学需要“人文精神”是左倾思潮的东山再起,于是认定人文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中国从未有过人文精神,何来人文精神的恢复之说&有的历史学家也来进行考据,认为当今所说的“人文精神”,就是欧洲的“人文主义”,我国历代文献里,没有“人文精神”之说,可见文学的“人文精神”之说,纯属子虚乌有。有的论者认为,一些人提出文学的“人文精神”,是为了企图获取话语的垄断权。实际上,这是害怕人们妨碍他们要想当“后现代人”所具有的自由心态,以及惟恐人文精神的话语,会妨碍了他们对后现代话语的垄断权,因此人文精神被说成是一个“最后的神话”#了.

人文精神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非人性与反人性而说的,是针对物的挤压、人的异化而说的,是针对当今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钱性权式暴力而说的,这种暴力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针对文学艺术漠视人的精神伤残而说的。在社会转型、价值转换的时代,一些人在嘲弄旧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却同时嘲弄了人的应有的价值与精神,在批判伪崇高的时候,却同时亵渎人的崇高的情操。当身为人文知识分子的人,自身缺乏同情人、爱护人的阔大、宽厚的情怀,却在贬抑人文精神时,这使人所处的非人的生存境遇的氛围,就显得更加阴沉而浓重.

新理性精神要在大视野的历史唯物主义、人道主义的观照下,弘扬人文精神,以新的人文精神充实人的精神,以批判的精神对抗人的生存的平庸与精神的堕落。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一种对人的生存、命运的叩问与关怀,就是使人何以成为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确立哪种生存方式更符合人的需求的那种理想、关系和准则的探求,就是对民族、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精神的追求与确认,人文精神是人的精神家园的支撑,最终追求人的全面自由与人的解放。我国旧有文化与文学之中,是充盈着深厚的人文精神的,这不是旧有的封建性十足的伦理道德,四维八纲,它是对人的生存命运、处境的关怀,一种对家国命运的深厚的忧患意识。这类思想,不因在几百几千年前,没有被标上“人文精神”,就不是人文精神了。我国文化、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人文精神中进步的有用成分并未过时。缺乏人文精神、糟蹋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是存在的,这是低级消遣的、粗俗的文学艺术,它们经过媒体的炒作而卖点看好,但无益于人的精神的健康与成长。而维系着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学艺术,总是充溢着人文精神的。新的人文精神的建立,必须发扬我国原有的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适度地汲取西方人文精神的合理因素,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融合成既有利于个人自由进取,又使人际关系获得融洽发展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新的精神,并使新的人文精神成为文学艺术的灵魂.

旧理性、唯理性主义压抑人的感性,它们通过盲目的政治迷信、或是宗教的信仰主义,遏制人的感性的显现,扼杀人的人性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以及人的创造力。新理性精神并不是唯理性主义,它崇尚感性,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感性的表现。人的感性的需求、生理需求是必须获得满足的,这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不过,即使是人的生物性的需求,它与动物的生物性需求并不完全相同的,而受到一定文化因素制约的。至于更为宽阔的人的感性生活的需求,应是人的文化的需求,即具有文化内涵的感性的需求。文学是人的感性生活的审美反映,同时也显示人们的理性认识。在人的感性生活中,非理性、反理性是普遍存在的,它们是人的生命、生存的组成部分。新理性精神承认非理性乃至某种程度的反理性的存在的合法性,它们具有思想的、现实的特殊的创造力,并且需要吸取它们的合理性方面,成为自身的组成部分。但是,新理性精神反对以反理性的态度与反理性主义来解释生活现实与历史。极端的非理性、反理性主义,蔑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对人的命运的叩问与人文需求,无度张扬人的感性特别是人的生理享乐的本能,解体了人的感性。现今的一些所谓文学艺术、地摊文化,迎合市场的粗俗需求,贬抑并且鄙视人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这就必然把人的生物性的需求当成人的唯一的感性需求,当成写作与表现的主要对象,使感性的描写变为滥情的展示,或是尽情地宣泄各种性经验与性幻想,加上媒体的肆意炒作,以致流向恶俗,走到反文化、反人文精神的地步。在生活与文学艺术中,从不同角度和需求整合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正是重振人文精神的必由之路.

新理性精神也不同于国内外的“新感性”及类似新感性的“感情本体”的说法。这些学者认为,艺术与审美具有改变旧的感受世界的方式,创造新感性与新的主体的政治功能,实现人性与其本能结构中的革命与政治实践,从而成为预示社会转折的政治因素。这无疑夸大了感性的意义和作用,走向审美乌托邦了.

$%新理性精神努力奉行“交往对话主义”,要确立人的生存是一种对话的生存,人的意识是一种独立的、自有价值的意识的思想,人与人是一种相互交往对话的关系。这里吸取了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与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性的“因素”,并把它作为新理性精神的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在此基础上希望改造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走向极端的思维方式,那种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就是绝对的坏的非此即彼的二分法。这种思维方式与思想方法,在评价历史文化现象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极端情绪化的、不讲学理的、不切实际的消极成分。在人与人之间、个人的思想与思想之间,要确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交往对话关系.

要在历史现实、文化遗产的评价中,提倡一种可以去蔽的历史的整体性观念,一种走向宽容、对话、综合、创新的包含了必要的非此即彼、一定的价值判断的亦此亦彼的思维,这种思维对于振兴我国学术思想,是会有积极意义的。同时提倡走向对话的文化理论、文学理论,对话即发问、诘难、应答与比较。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文化理论,都是在它的特定条件下的文化传统与反传统、不同的社会与文化的思潮的不断撞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理论一旦被引入另一国家的文化进程,人们就必然会给以鉴别,科学地判断它的得失,确定它的价值取向。有鉴别就有真伪的判断,有分析就有偏颇与价值的识别,有取舍就有侧重与扬弃,有创新就有不同程度的改造。创新,就会有必要的“误差”与偏离。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各自的长处与局限,并要用外来文化中的有价值的东西激活自己。对话理论旨在促进现代的理论创新.

综上所说,新理性精神是一种以现代性为指导,以新人文精神为内涵与核心,以交往对话精神为思维方式的理性精神,这是在以我为主导基础上的一种对人类一切有价值东西实行兼容并包的、开放的实践理性.

我把在新理性精神观照下提出的文学主张,称之为“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在近!\"多年中,一些学者主要在介绍西方的文化、文学艺术思想,同时把西方学术思想当成了圭臬;一些学者的观念令人捉摸不定,今天这种观念时髦,就按这种观念著文,明天那种思想风行,就按那种思想立说。一些学者则经历了痛苦的反思,经历了新潮文化、文学艺术与文学理论的洗礼以及对它们的思索。他们产生了一种“立足点意识”,开始是不自觉的,继而渐渐走向自觉。这种立足点意识,就是我说的新理性精神。这使他们既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否定传统文化与文论,用西方最新学说来定位我们的文化、文学现象,也反对那些只能在名人导师语录中专事说文解字、数黑论黄的现象。对于传统文化与文论,我们需要否定的只是那些落后的东西、反科学的东西,而现代文化、现代文论传统中的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用成分,则应当给以肯定,而且要把它们看成创造新文化、新文论的出发点,转而融会中外文化、文论传统中的合理因素,在此基础上,走向求新、求变与创新。脱离传统而创新,往往是没有基点的创新,过不多久,这座创新的大厦就会颓然倒塌.

新理性精神作为思想开放的实践理性,只是想在吸取以往的多种思想原则的长处的基础上,走向新的综合,确立一些原则,给自己一个新的立足点。它自然承认其他的思想观念,多元的文化思想与多元的文学观念。即使新理性精神的文学观,也有同有异、互有特色的.

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范文

一、大学精神的本质与构成

精神是一种与物质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对人类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是人类认识、情感和意志的集中体现。属于人类普遍精神范畴的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被广大师生认同的特殊的思想观念,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高级形式和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大学精神,有着其自身的本质规定性和基本内容。

关于大学精神的内涵,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如认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长期积淀而成的大学人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①又如认为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价值取向,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尽管学者们对大学精神的理解不同,但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大学精神首先是大学人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特质,是大学的文化积淀,也是大学的文化形态。

基于此,我们以为,大学精神首先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形态。文化构成了社会中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类社会中特定民族和国家对社会和自然的本质及其关系的最根本的认识,以及完成这种认识的特定视角与思维方式。③文化有其自身的内涵和作用方式,它经常体现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之中,以思想的方式存在,进而对人进行塑造、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递性,在此基础上以模式化的形式出现并发挥作用,形成了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是社会的普遍存在,是全社会范围或一定社会范围内人们行动的标准或准则,对社会的或部分人的行动一致性具有重要勤合作用,也对社会中人的价值取向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作为大学及大学人各种活动的基础与规范内核的大学精神,它在本质上应该是大学的具有内在规定性的文化形态。在此基础上,构成了一种而向师生的文化模式,即一种大学育人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有助于大学传承办学历史、而向师生、融入社会。

社会中的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一定的结构,大学精神也不例外。作为文化模式的大学精神至少包含两个方而的内容。一是大学原典精神,即以最初的和基本的经典为核心构成的大学精神,主要指大学校训、校风、校歌、教风、学风等内容。大学原典精神构成了大学精神的基础规范,是大学之根本,为大学的科学运行提供了合法性和合理性基础。一所大学具有怎样的追求就会具有怎样的原典精神,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二是大学的变易精神,即在原典精神范围之内或之外,伴随时代变迁而对原典文化的演义与变革。主要指大学的管理制度、培养目标,以及大学在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服务观念等世俗化的形式。大学变易精神一般又分为两种情形。一种可称为大学良性变易精神,即在维持与强化原典基础上适应时代要求出现的文化形式,例如大学的管理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对外交流学习、引领社会发展、趋向地方需要等的制度与规范良性变易精神在本质上与原典精神是一致的,是原典精神的拓展,只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对原典进行某些改变,属于大学精神中的同质性可融文化。另一种可称为大学非良性变易精神,指大学文化形态对原典的背离,致使大学文化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非良性变易精神和原典精神在本质上是不同质的,属于异质性文化,具有不相融合性。也就是说,两种文化不具有互通性和相互转化性。例如大学中较为流行的商业化浪潮、急功近利现象、个人主义思潮等就属于非良性变易精神范畴,这些现象与原典的倡导背道而驰。

一般而言,在大学文化模式中,原典精神居于中心地位,对大学精神的形成、大学育人功能的发挥,乃至大学凝聚力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规范文化甚至对大学的发展方向都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大学变易精神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是原典精神的衍生与扩展。在大学变易精神中,良性变易精神对于原典精神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大学人甚至是通过良性变易精神来认知原典精神、非良性变易精神可视为良性变易精神的泛化引发的现象,是与大学精神目标不相融合的文化内容。

二、大学精神的异化与自觉

作为文化形态的大学精神有其固有的结构,在大学精神培育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这种结构,才能在积极遵循大学精神固有本质的前提下,实现大学精神的培育与构建自觉。遗憾的是,当前的大学精神在培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异化现象。

大学原典精神的不自觉,指大学在原典生成方而存在着缺陷原典精神不能展现大学的理念与追求。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学原典精神的生成存在着明显的不自觉现象,主要表现在有些大学原典精神经常改动,缺乏稳定性;有的大学同时有多个校训,让人茫然;有的大学校训相似,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还有的大学校训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展现自身办学特色,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甚至缺乏时代特色。这些现象导致了人们无法识别大学的核心理念,无法识别大学的特色和追求,当然也无法识别大学的价值取向,致使大学原典精神流于形式,缺乏价值导向功能和实际意义。

大学原典精神认知不自觉,主要指大学在原典普及方而存在缺先原典精神及其深层次的含义不为广大师生所知。许多大学都存在着原典精神认知的不自觉现象。一方而,学校对原典精神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了原典的认知不自觉。大多数大学只是将一些原典刻于校内石头上,或在教学楼上安装一些大宇,以此将原典告知广大师生,在诸如入学教育等环节中忽视原典的专门教育,反而注重变易精神的教育。另一方而,多数师生在了解大学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以及精神底蕴等方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只对校歌有认知,对校训有表而认知,只知道校训的内容,但缺乏对校训含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至于校赋、校风、教风、学风等原典则连内容都知之甚少。大学原典认知积极性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原典精神的认知不自觉。

大学原典精神作用发挥不自觉,主要指大学过于强调良性变易精神的作用,导致了重变异、轻原典的结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大学的规章制度越来越完备,管理体系越来越细化规范,操作性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大学似乎也乐于通过细化管理体系来规范师生行为。过于追求管理的现象,会给师生造成遵循大学管理体系就是践行做人做事标准的错觉。过于注重用管理等变易精神取代大学精神培育的思路与做法,致使大学原典与大学人疏离,在弱化大学原典的精神内核,及其对师生品格、行为影响的同时,也弱化了大学的核心理念和大学人的精神追求。

大学原典精神内化不自觉,主要指大学原典精神没有融入师生的品格,没有成为大学师生做人行事的准则。伴随着各种社会思潮涌入校园,大学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逐渐变成了小社会,逐渐具有了社会的各种特征,甚至成了人们追名逐利的场所。再加上商业化气息风行,以及高度发达的现代通讯技术对师生注意力的分散,都给大学原典精神的内化造成了威肋、,导致原典精神与大学人分离,使原典精神难以融入师生的心灵,内化为师生的理想信念和行为约束力。

作为社会一部分的文化形态往往是通过文化熏染的个体文化社会化过程,使之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由此达到文化整合,形成社会协调一致和稳定的状态。④社会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模式使其成员遵从一定的共同规范,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延续。作为一种文化模式,大学精神的培育理应遵循文化生成的基本规律,要摒弃盲从,急功近利,进而实现大学精神的培育自觉。

强化大学原典精神的生成自觉。大学原典精神应当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大学原典精神的生成是大学精神培育最基础、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只有大学原典精神的生成自觉,才能为实现认知、内化等方而的自觉奠定基础,才能成为师生的行为准则。因而,在大学原典精神的生成过程中要摒弃随意和名不副实,既要突出自身个性,又要符合大学定位。首先要找准办学定位原典精神只有建立在明确的、科学的办学定位上,才能做到名实相符,如果学校找不准办学定位,就会名不副实。其次要在办学中积极凝练办学传统,形成办学理念,这样的原典才有可能成为突出个性的原典。再次是融合地域文化,大学原典精神的生成还要考虑地域文化的因素,要符合地域文化特征,力求代表地域文化特色,与地域文化融合共生。

强化大学原典精神的认知自觉。作为大学办学思想的体现,大学原典精神理应为师生所认知,广大师生也理应主动了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育人要求。大学自身要加大对原典的宣传力度,通过校歌比赛、校赋朗诵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原典的宣传,使师生熟知原典的基本内容,不断提高原典在师生中的知名度,进而提高师生对原典的认知能力。广大师生需要进一步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增强学习原典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应将原典视为安身立命和成长发展之本,主动学习,进一步明白原典的内容,理解原典的内涵,遵循原典的要求。只有做到学校和师生两方而的联动,才能突出原典、强化原典,进而提高大学人对原典精神的认知能力,实现原典的认知自觉。

强化大学原典精神的作用发挥自觉。要立原典之本,大力弘扬原典,突出原典在大学教学管理和师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进而使原典精神融入师生品格。只有使原典精神深入师生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的作用。大学作为教化人的场所,应该更加注重大学人品格的培养,更加注重师生的精神追求。适当的发挥变易精神的作用是应该的,有助于大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向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但过于注重管理体系,过于追求管理体系的细化、精确化的行为则值得商榷。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适当抑制大学变易精神的作用,避免大学成为为管理而管理的场所。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碳中和的建议范例(12篇)

    - 阅0

    碳中和的建议范文1篇1关键词:林业;低碳经济;地位作用;建议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总结范例(12篇)

    - 阅0

    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石化企业;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因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在石化生产企业中,存在易燃、易爆、.....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