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作者:张惠琴

自动化通常被定义为运用机械、电子和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去管理和控制生产的技术。大量使用后置定语科技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后置定语。最常用的有以下五种结构。1.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如,Thefunctionofamechanismistotransmitortransformmotionfromonerigidbodytoanotheraspartofactionofamachine.作为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机构的功能是在刚体之间传递或转换运动。2.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作后置定语。如,Inradiation,ther-malenergyistransformedintoradiantenergy,similarinnaturetolight.热能在辐射时,转换成性质与光相似的辐射能。3.副词作后置定语。如,Theforceupwardequalstheforcedownwardsothattheballoonstaysatthelevel.向上的力与向下的力相等,所以气球就保持在这一高度。4.单个分词作后置定语。如,Theheatproducedisequaltotheelectricalenergywasted.产生的热量等于浪费了的电能。5.定语从句。如,Machinethatconvertselectricalenergyintomechanicalenergyiscalledmoter.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叫电动机。大量使用陈述句、祈使句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惊叹句这几种句子类型中,陈述句占绝大多数,极少使用感叹句,疑问句与祈使句也并不少见,尤其是祈使句大量出现在说明书之类的文体中。大量使用复合句为了表述一个复杂概念,并使之逻辑严密、结构紧凑,科技文章中往往出现许多长句。但句型结构比较简单,变化不复杂。造成长句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使用大量的短语和从句作为修饰成分。另外由于常常夹杂大量的科技符号或数学推导方程等,科技英语的句子有时显得较松散。

专业术语的翻译机电英语翻译的难点之一是专业术语的翻译,科技语言强调准确明晰、严谨精炼,而且科技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语,很多还未收入字典。同时,尽管科技文章文体朴素,但有时也会借用普通名词,通过引申、转用、隐喻等方式增强表现力。因此,切不可简单的望文生义,要养成随时随地查阅专业字典的好习惯。如“pig”日常用语是“猪”,专业术语意义是“金属锭块”,“dog”日常用语是“狗”,专业术语意义是“挡块,止动爪。”被动语态的翻译机电英语翻译的难点之二是被动语态的翻译。科技文章着重事实、现象或过程本身,强调客观性、准确性。如果第一、第二人称使用过多,就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因此在科技英语中要大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使用被动语态形式,通过使用by+短语表明“行为者”。汉语中也有被动句式,一般通过“把”字句或“被”字句体现出来,但它的使用范围远远小于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句式在翻译成汉语时需要转换,一般采取两种方法。1.把英语原文的被动语态结构译成汉语的主动结构。(1)将英语原文中的主语翻译为宾语,同时增补(人们、大家等)泛指性的词语作主语。(2)将英文原文中的by,in,for等作状语的介词短语翻译为主语,在此情况下,英语原文中的主语一般被翻译成宾语。(3)在译文中沿用英语原文中的主语,通过添加“加以”,“用……来”等词来体现原文中的被动含义。如Otherquestionswillbediscussedbriefly.(对其他问题将简单的加以讨论。)2.译成汉语的被动语态。除了“把”、“被”以外,汉语的被动含义还可以用“使”、“给”、“受到”、“遭致”、“为……所”、“由……”等表示。复杂长句的翻译复杂的长句在科技英语文体中出现的极为频繁。在翻译复杂长句时,不要因为句子太长而害怕,因为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句子,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组成的。首先要弄清英语原文的句法结构,找出基本的主谓宾成分,然后再找出其他修饰成分,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通常来说,造成长句的原因有三方面:(1)修饰语多;(2)并列成分多;(3)语言结构层次多。在分析长句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1)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把握整个句子的结构。(2)找出句子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结构、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3)分析从句和短语的功能,辨别出是主语、宾语、表语还是状语,如果是状语从句,要分清它是表示时间、原因、结果还是条件。(4)分析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定语所修饰的先行词是什么。(5)注意插入语等其他成分。(6)注意分析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通过层层剥茧,分清长句中各层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按照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来翻译,尽可能做到确切、通顺、自然。常用的翻译方法有:(1)顺译法。当英语长句内容的叙述层次与汉语基本一致时,可以按照英语原文的顺序翻译成汉语。(2)逆译法。英语有些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习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时必须从原文后面开始翻译。(3)拆分法。有时英语长句中主语或主语与修饰词的关系比较复杂,翻译时可以按照汉语多用短句的习惯,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拆分成几个句子。事实上,在翻译一个英语长句时,并不能单纯的使用一种翻译方法,往往要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此外,翻译应遵循简洁准确、避免误译的原则。英语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而汉语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也是蕴含信息量非常丰富的语言,同样非常有利于思维。汉语具有概括性强,内涵丰富的特点。英汉对照翻译的学问很深,在科技文章中尤其明显。

在翻译预应力混凝土这篇文章中,我最初将“Whatdoesreinforcedconcretemeanforhigh-way?”译成“钢筋混凝土对公路意味着什么?”后来经过仔细考虑改译为“钢筋混凝土的意义”。翻译的时候要使译文精练,我们可以把原文中的一些功能词或重复词译成较短的单词,这样更符合汉语的习惯。如TheRoleandFunctionofBituminous中的TheRoleandFunction,只需译成“作用”即可。这点也说明为什么大多数英汉对照本书籍必须把英文字体印得很小才能做到和汉语同步。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生态伦理;华兹华斯;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责任

近年来,随着生态困境的频现,生态思潮日益波澜壮阔,英国及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威廉·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及其对现代生态学、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贡献被逐渐认识并受到肯定,但遗憾的是对华兹华斯生态观的理解与研究却多流于文学表面,缺乏从生态伦理学范式的角度对其生态前瞻性以及维系其诗学理念内在统一和逻辑性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剖析与探究。本文拟从当代生态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自然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人类的生态责任等层面切人,从生态伦理建构的角度探究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以期对今天社会良性生态伦理建构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生态危机呼唤生态伦理思想建构

人类社会步人二十一世纪,物质文明取得极大发展,但同时人类对自己唯一的家园——地球却也负债累累。工业化进程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面对生态困境,人们不得不反省“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

什么是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人类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以自然的毁灭作为代价?自然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显然西方传统的伦理学给予了人们错误的指导,“它从未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它在强调人与自然、科学与伦理学的分割时,发展了一种自然界没有价值的科学和伦理学。在这一框架下,人成为唯一得到道德待遇的物种:他只需依照自己的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对待其他事物。这种伦理观念鼓励了一种对自然不加约束的行为,是造成人对自然界的掠夺,形成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

生态危机呼唤着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的建构。正如历史学家唐纳德·武斯特在其《自然财富》(TheWealthofNature)中所述:“今天,我们正面临生态危机,不是生态系统作用的结果,而是我们的伦理系统作用的结果。为了尽可能地度过危机,要求我们准确地认识我们对自然的影响;而且要求我们认识那些伦理系统并运用这种认识去变革伦理系统。”

倘若我们打算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层的自我意识,构建一种新的伦理范式,用道德甚至法律的力量来维护它。显然,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必须基于生态规律,吸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成果,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并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革命性地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提出挑战,把道德义务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即生态伦理学范式。

二、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华兹华斯一生隐居英国中西部湖区的自然山水中长达五十几年.他以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的文笔热忱地讴歌大自然.创作了大量歌咏自然的作品,被称为“大自然的诗人”。而今在生态危机重重的现实语境下存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追溯过程中,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发现这位“大自然的诗人”追求精神生态.肯定自然的价值,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肆意掠夺.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及精神生态的摧残和损害.呼唤人类担负起生态责任,其理念折射出当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奕奕光芒,其生态伦理智慧显示出了超越时代的、被后世社会发展所证实的远见,对于当今社会建构良性生态伦理范式不乏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1.自然的价值

欧洲人对自然的理解往往是多种涵义的,就其根本意义来讲,自然是为人类发展提供必要物质资料的场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征服与服务的关系。另外。于宗教的情怀,在他们眼中自然的样式也是神的安排.自然之中无不体现着神性。而在华兹华斯眼中.自然既不是超验的,也不是泛神论的.而是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精神之所。

华兹华斯在诗作中描述了大量的自然美景:《早春命笔中大地网春时的百鸟争鸣、百花斗艳,威斯敏斯特桥》清晨的宁静、太阳的华美初照,太阳早已下山中皎洁的月光.《廷腾寺》旁的流泉瀑布、丛林果闶。如果说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只是生态学描述,屁然美景诱发诗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山中有欢愉.泉中有生趣”’。大自然的美丽使诗人炊欣鼓舞。明月艳阳、山川河流、花木鸟虫都是欢乐的触发刹.即便是在孤独忧伤时。美丽的自然也予人安慰和喜悦。

美是生态伦理学的基础。美不是一个可推论出伦理标准的范畴,但是人类对美的直觉产生了能激起伦理行为的某种关系。伦理学家斯蒂文森认为:生态学描述和伦理学的规定之间是能够通融转换的.中情感是关键的转换器一。自然美景带来的强烈的情感为诗人的生态伦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诗人诗中所述,“生命力散发出天然智慧,欢愉示真理”。大自然所带来的快乐情感使诗人认识到了真理自然的伟大价值,它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工具价值,也不仅只停留在审美的层面。华兹华斯认为自然是“最纯真信念的牢固依托.心灵的乳母、导师、家长。全部精神生活的灵魂”。自然界支撑着一切生命。它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给人希望,净化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2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当我们考察人类作为生物的自然性时。我们就会发现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有着共同的特征、相似的进化过程并与它们共有一个生态环境。如生态伦理学者泰勒所说,“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要素。因此人类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与其他物种的地位是一样的”。只关注人类一个物种福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肤浅片面的,每一个物种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平等的道德权利.应当同样得到道德关怀。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会发现诗人早已建构了基于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道德准则.深深悲哀于狭隘的人类巾心主义带来的伤害。

《宪跳泉》集中体现了华兹华斯对人类巾心主义的抨击。在爵士的疯狂追赶下,美丽的公鹿走投无路纵身跳下山崖,死在清泉边。爵士并不同情公鹿的死亡,为了炫耀反而在鹿死的地方修造华屋继续作乐。肆意改造自然最后带来可怕的灾难.鹿跳泉一带变成最荒凉的地方。在诗人看来.鹿的痛苦是一个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问题。“如果一个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它们有理由和人类一样获得道德权利.也拥有人类应予关心的权益”。诗人呼吁:“我们的欢情豪兴里。万万不可/羼入任何微贱生灵的不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华兹华斯批判了认为只有人类关系才涉及道德范畴的“人类中心主义”话语,更预期了20世纪末深层生态伦理学理论的许多重要思想,尤其是今天的“动物权利”思想。诗人描述公鹿死后自然彻底异化则体现出自然界持续生存的权利遭受破坏之后其对所受侵犯的挑战.暗示了大自然的权力。从这个意义来讲,诗人的道德境界又已超越了动物福利这一层次,他肯定自然的权力与利益,并暗示生命是同时并存、相互依赖的。大自然的稳定和生机取决于生命形态的丰富,而不取决于是否有一种物种能够轻而易举地战胜和统治其他物种。因此,《鹿跳泉》的故事实际上体现了华兹华斯的道德准则: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而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3.工业文明批判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工商业的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人类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凭借着新生的科技力量无所顾忌地进行着破坏性和掠夺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无情的机械文明使人们丧失了固有的悠闲生活与美好的本能,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原本和谐共存的关系被破坏,最下层的劳动者生活艰辛。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描述《塌毁的茅舍》《西蒙·李》《女游民》的悲惨命运,农夫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最后一头羊》。这些作品直接表达着诗人对工业文明和人类无尽贪欲伤害自然以至伤害人类自己的不满与悲哀。

同时,华兹华斯也批判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活导致人的身心疲惫和精神枯萎。华兹华斯这样描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英格兰成了“死水污池”,“自然之美和典籍已无人赞赏”,“淳风尽废,美德沦亡”。“我们在人类的愚昧与罪恶中耽搁已久,被迫观看那些悲苦的情景,哀伤、失望、恼人的杂思、混淆的是非、衰竭的热情、最后是尽失希望的本身以及希望的对象——所有这些都折磨着我的内心!”。在他看来,人类是如此冥顽不灵,不能吸取大自然的教益,不敬畏自然。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歧视、侵犯大自然及与人类相互依存的自然界的生灵,这是可悲的人类自身的道德精神的堕落。

4.生态责任呼唤

生态责任即人类对自然整体的责任,也就是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它是人类基于对生态规律及生态知识的了解与认同而衍发的。在从对生态学描述的理解到对伦理学规定的认同与执行的转换过程中,情感促使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使人领会在自然生态规律中蕴含着的人类责任。显然,自然的美好带来的欢愉情感及工业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伤害自然而带来的悲哀促使华兹华斯感悟到了人类的责任,诗人以众多作品抨击自然与人截然对立的传统观念,呼吁人类承担生态责任。

在《责任颂》中,华兹华斯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责任是“指路的明灯”,“防范或惩罚过错的荆条”。只有责任“律令威严”,能够“伸张了正气”“叫世间昧昧众生终止无谓的争斗”。诗人请求责任女神赐予人类“自我牺牲的意志”,使人类“谦恭而又明智”,呼吁人类“竭力尽心,将你(自然)侍奉”。华兹华斯呼唤人类承担责任,保护、回馈自然,在《泉水》中,诗人指出对于大自然千万不要“做无谓的争斗”“;在《劝诫》中他又告诫人们:不要从“大自然的书上把这珍贵之页撕下”,因为“凡现在使你着迷的一切,从你插手的日子起就消失”。为了保护和回馈自然,诗人也呼唤物质生活简单化,他赞美简朴的生活,反对过度的物质欲望。在《伦敦,1802年》中,诗人就抨击简朴生活、高尚思想和心灵的平和等在当时都消失了,而“侵吞掠夺,贪婪,挥霍无度”成了“崇奉的偶像”。诗人呼吁遵从自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物质的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限度内,追求简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家们认为人类应尽的生态责任。

“生态伦理思想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使之和谐统一。因此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是守护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回归自然、融人自然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最终吁请。华兹华斯在许多作品中赞颂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勾画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在《两个懒散的牧童——地牢峡瀑布》中,少年在山岩下的草地上、阳光里,欢快地吹奏着风笛,山中的鹿角草和狗尾草装点着他们的帽子,林中的鸟儿不停地高歌,千万只出生不久的小羊都在山坡上。诗人推崇这世间最为安详的理想美景:自然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人类和其他生命共存于这个呈现着美丽、稳定与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甚至在诗人看来,人类也完全可以如同《序曲》第五卷中温德尔湖畔的小男孩一般,与大自然神交;或者象住在鸽子泉边人迹罕至地方的姑娘露西,摆脱尘世纷扰、摒弃社会赞许需要,直至生命停息,“天天和岩石树木一起,随地球旋转运行”。显然诗人认为:当人真正融入自然之后,人的灵魂就永驻天地之间,无论他的肉体是否存在,人都将永远与自然朝夕相伴。而这正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也履行了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

三、华兹华斯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类历史常常不是线性发展的,必须殷殷回首,以捡拾不该遗落的可贵的人文精神和生存经验,使前行之路少一些误区。探究威廉·华兹华斯作品中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发现诗人追求精神生态、反对人类肆意掠夺自然,呼唤人类对于自然的责任,他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对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乃至社会发展与人类的责任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这些解释验证了他超越其时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今人类社会良性生态伦理范式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聆听他穿越时代的生态伦理呼唤,折服于其伟大远见,更体会到人类不可推卸的生态责任。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外贸函电;文体特征;写作;“C”原则

在涉外商务的沟通与交流中,主要通过以信函为形式的各种函件来实现,在专业术语中将这些函件统称为外贸函电。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展,现今外贸函电的形式更为多样化,如传真、电传、电子邮件等都是外贸函电的主要形式,其以英语作为主要的书面交流语种。外贸函电与一般交往信函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追求语言的精简、朴实、礼貌为标准,而不是追求华丽的语言或丰富的情感。在国际贸易交流中,外贸函电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手段,其在长期的外贸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体特征及写作原则。

一、外贸函电的文体特征

(一)语篇特征

作为函件的形式,其要求外贸函电的正文部分必须短小精悍、逻辑清晰、意义连贯,如此才能利于贸易双方的快速交流。因而,外贸函电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语篇特征,语篇的结构逻辑合理,上下文之间思路与意义连贯,以达到明确传达贸易双方的意图与目的。一般情况下,外贸函电的正文部分主要由三个段落组成,在第一段中开门见山的表明发件者的意图,第二段交代与业务相关的信息,便于收件者处理业务,第三段发件者需要表明态度与希望,并传达对收件者的祝愿。简洁完整、逻辑严谨是外贸函电呈现出的语篇特征,如此可以看出外贸函电的正式与规范。

(二)语法特征

外贸函电的语体往往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尤其是在涉及一些负面问题的表述上更加需要客观性,从而以明确贸易双方的责任,或保障贸易双方的合法权益。所以,外贸函电文体特征中还呈现出特殊的语法特征,通过使用一些常用的句型与句式来表达,如陈述句、祈使句、长短句搭配,以实现客观、严谨的表达。此外,有时为了增强函件的可信度,在外贸函电写作中还会适当使用被动语态,以减少表述中的主观色彩,或是避免表述过于直接。如“Thegoodswerepromisedtobedeliveredbefore1stMay,butnowwehavebeeninconsiderabledifficultythroughthelatedelivery.”,这是一句使用了被动语态的句子,发件者利用被动语态委婉的指出了对方的过失,希望对方及早解决实际问题,如此表述更易于引起对方的反思与重视。

(三)词汇特征

外贸函电作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种交际工具,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行业领域的专业用词或术语,同时函件内容还涉及到贸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外贸函电的词汇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用词严谨、准确、规范、专业是外贸函电主要的词汇特征,只有在写作中重视外贸函电的这些词汇特征,这样才能确保表述的精准与客观,进而避免因表述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或纠纷。于是乎,从事国际对外贸易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外贸函电写作中的专业词汇,如“ImportLicense(进口许可证)”;熟悉贸易行业中专业术语的缩略词,如“D/P(DocumentagainstPayment,付款交单)”等;了解一些普通词汇在外贸领域中的特指含义,如“quote”、“accommodation”在外贸函电中分别表示的是“报价”、“通融”的含义。

二、外贸函电的写作“C”原则

(一)Correctness与Clearness原则

Correctness与Clearness原则,即指正确、清楚写作原则。外贸函电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充当着一种书面评介,一旦国际贸易双方发生经济纠纷时可将外贸函电作为证据来走法律程序,所以外贸函电的写作讲究Correctness与Clearness原则。其中,Correctness原则是指正文内容中的语法、标点、语言规范、拼写等的书写正确性,如美式函件与英式函件中称呼语的使用存在区分,gentlemen是美式函件的表示,而DearSirs则是英式函件中的表示。此外,Clearness原则是指在外贸函电写作中表述要简洁清楚,主题明确让人一目了然,以避免表述不清而产生误解。如“Wesendyouyesterday,byair,4samplesofthegoodswhichyourequestedinyourletterofMay10.”这句表述简单精准,数字、日期、字母大小写、标点等都遵循了Correctness与Clearness原则。

(二)Conciseness与Concreteness原则

简洁、具体是商务书信写作的基本要求,外贸函电作为商务书信中的一种类型其也需要遵循Conciseness与Concreteness原则,即简洁与具体写作原则。由于贸易行业工作繁忙,因而外贸函电的内容应当简洁精炼、具体明确,注意长话短说,以明确、详细的方法来表述,这样才能让忙碌的贸易工作者花费最少的时间了解更多的信息。如“Thankyouforyourcooperation.(谢谢合作)”,这句是外贸函电中的常用语,直截了当的表达了含义。数字、日期、编号是外贸函电中的重要元素,是国际贸易双方了解信息、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因而在外贸函电写作时需要着重注意这些的表达。如“TheUniversalTradingCompanyplacedoverUS$2,000,000worthofbusinesswithuseachyear.”数字具体,表达含义简洁明了。

(三)Courtesy与Completeness原则

贸易合作讲究友好、礼貌,这样才能为双方留下良好印象,从而为下一次的合作奠定基础。外贸函电作为国际贸易双方主要的交流工具,它虽然是一种书面形式,但如果在写作表述中措辞用语不礼貌、不诚恳的话,就极易让对方感觉到不被尊重,不佳的印象也会对双方以后的合作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外贸函电在写作中还需要遵循Courtesy与Completeness原则,即礼貌与完整写作原则。Courtesy原则是指在外贸函电写作中注意表述言语的礼貌、亲和与友好,多使用一些表示客气的套语和词汇,或委婉、礼貌的指出对方的不足,这更容易使贸易对方接受,如“Averycarelessmistakewasmadeduringthecourseofshipment.”。在一封外贸函电中,Completeness是写作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无论是叙述上的完整还是格式上的完整,这些都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个外贸企业的形象,关系着贸易双方合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三、结语

在外贸商务中,外贸函电发挥着传递商业信息、磋商外贸业务、陈述商务事实、记录进出口业务进展等的多元化作用,是国际贸易商务顺利开展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因而,了解外贸函电的文体特征,掌握外贸函电的写作原则,这些对于促进国际贸易活动顺利进行十分有利。不仅可以显示出贸易方的专业性,保证双方交流的顺畅,而且还能够为贸易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促进双方国际贸易商务的持续往来。特别是现今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世界市场已形成,国际贸易越来越兴盛,熟悉外贸函电的文体特征及写作原则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作者单位: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外贸函电中的模糊语言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篇4

一、为何要走向生态批评理论构建?

国外生态批评家对生态批评向何处去这个方向性问题展开了近二十年的探索,但目前来看,所有的探索都遇到了很大障碍,有的还陷入了困境。有人主张离开对自然的认知和审美,转向与环境有关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正义、毒物污染及其相关的发展模式或策略等,还把这种“社会转向”命名为生态批评的第三波,试图以此来引领全球生态批评的发展;但这一维度的研究却渐渐远离了生态研究的初衷――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探讨人类社会内部的问题,渐渐与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混为一谈,生态批评思想与视角的独特性逐渐丧失。有人主张更多地关注生态女性主义;但此类研究很多已经把重点从人与自然关系转移到两性关系,用生态研究服务于性别研究,目的是拓展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性别研究、文化研究乃至人学研究。有人主张致力于科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特别是生态学、生物学等学科与文学批评的跨学科整合;但应者寥寥,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罕有人能做到跨越文理,同时精通至少一门科学学科和一门人文学科,从而实现真正的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可能是科学与文学批评的本质诉求、特殊品性并不相同,能否做到兼顾和互利互激实在可疑,从19世纪自然主义批评到20世纪的熵批评都有很多失败的教训。生态批评究竟应当趋向何方,这是一个争议不断、困难重重但又亟待解决的国际学界前沿大问题。

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从成立之初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并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了探索:一是厘清并确立生态批评的基本术语、核心思想、研究要点、任务目标,出版了《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等专著和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论文;二是试图梳理勾勒世界主要语种、主要文化和主要国家的生态文学发展脉络,为生态批评尽可能划出全覆盖的研究地图,并为生态批评的理论建设提供丰富广泛的思想素材,出版了《欧美生态文学》《美国生态文学》《英国生态文学》《俄罗斯生态文学》《德语生态文学》等专著;三是尽可能深入地展开对生态文学家、生态文学作品的个案研究,试图发掘具体的生态文学作家作品对生态批评可能具有的独创性启发,出版了《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研究》等专著,完成了数十篇学位论文,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然而,研究团队的上述努力全部陷入了困境!生态批评总体理论框架难以系统建构,更不用说建立基础思想的体系;国别和语种生态文学梳理由于团队学者专业和外语语种的局限,难以进一步拓展,更做不到全覆盖;作家作品个案研究的对象虽然数量可观,但研究的切入点和所得到的论点呈现出重复和狭窄的态势,还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态批评理论或观念去套文本的倾向。放眼国内生态批评界,尽管热热闹闹、数量井喷,但观点重复单调、理论套文本的现象十分普遍,更严重的是,很多学人并没有真正弄明白什么才算是生态批评,简单地以为只要写了自然(或写了环境)、写了人与自然关系就是生态的,很多人将生态批评不同派别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生态批评与环境批评的不同观点、生态批评与人类中心主义自然批评的不同观点杂糅混用。生态批评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甚至可以说困境危机的时刻!在此关键甚至是存亡时刻,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不得不继续追问:生态批评往何处去?我们团队的研究往何处去才能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种种瓶颈桎梏之下我们的研究从哪里实现新的突破?

我们认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方向不能是丧失自身特点或主体性的方向,生态批评不能与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环境研究、自然研究、性别研究、跨学科研究合流。我们还认为,中国生态批评要走出困境,特别需要新一轮的生态批评理论建设,方能有效地指导批评实践,改变观念混乱、论点重复、思维简单的现状。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是: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若想保持生态批评重镇的学术地位,要想冲出瓶颈进入新天地,只能在构建生态批评新理论的进路上开拓前行。令人欣喜的是,团队近几届博士生的研究恰恰在这一学术进路上取得了振奋人心的长足进步,从而使得团队的生态批评研究出现了走向新突破的可能,即走向生态批评理论构建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在未来几年里将主要致力于建构具有独创性的生态诗学体系、生态美学体系、生态比较文学体系和生态精神分析批评体系,拿出一系列堪称团队第二代标志性成果的研究专著。

二、生态诗学是什么、何以可能、如何构建?

林阳生在发言中从逻辑、功能效用、本体论价值三个层面论述了“生态诗学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并从思维层面、实践层面和价值层面探讨了生态诗学的功能,此外还谈及生态诗学与自然状态、语言、政治的关系。在分析了贝特和鲁克尔特的相关论述之后,他特别强调了文学和诗学的生态文化功用:培养出能够感受世界多元性的、属于自然本身的、丰富而独立的个体。他说:“诗,不仅仅是回家的路,更是存在的家园本身;而生态诗学所做的,正是通过文学使得存在的本真形式向每一个单独的个体敞开,提供一个完整世界本身的承诺。”

林阳生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深究兴趣。有学人质问:对于诗学这个难有定论的概念,如何从生态思想或批判的视角给予厘清或者绕过,厘清与绕过的理由何在,能否给生态诗学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不能,又怎样将其与传统诗学或浪漫主义诗学进行区分?林阳生在回应别强调了生态诗学的本体论价值,同时也坦承要想把生态诗学建构成系统性的理论话语,还有很多必须解答的难题。

我们认为,要充分证明生态诗学何以可能,绝不能仅仅或主要从其功能性这一个维度来论述,还必须证明它可以作为一种能够自立和自洽的理论。为此,需要绕过有关诗学定义不可能达成共识的种种历史纷争,采用最普通和最为学人所认可的定义,即将其视为文学理论的同义词。在解决了诗学是什么的问题之后,便可以展开生态诗学最重要的任务:从生态思想和生态思维方式的角度,重新审视国内外最有代表性和普遍认同性的文学理论基本范畴,揭示并论证这些基本范畴在引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主义思想观照之后所产生的新的内涵,进而参照最基本和最普通的文学理论体系,构建生态诗学的理论框架。如果仅仅从一个角度研究生态诗学,完全可以像贝特、鲁克尔特那样侧重于对生态诗学功能的哲理性论述;但如果旨在建构生态诗学的理论体系,或者说对其本体性作全面的研究,就必须从理论体系上对生态诗学展开全局性的论证,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方便、最有效和争议最小的方式就是依托和参照现有典范的文学理论体系。

三、生态美学理论突破的进路、理论体系建构的原则何在?

廖淑瑶的研究目标是构建整体性生态美学体系。不过此次研讨中她只从审美客体、审美经验、审美价值三个层面谈了这种生态美学建构的要点,并没有全面阐述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她侧重论述的是:为什么只有从生态整体的角度才可能解决有关“自然全美”的论证难题?为此,她一一评析了包括卡尔松、罗尔斯顿、彭峰在内的中外美学家和哲学家的相关观点,既指出其中的合理性,又揭示其中的逻辑漏洞,在排除所有其他可能之后,她得出结论:唯有从生态整体的高度论证自然万物的生态系统价值和生态系统性审美价值,才有可能证实“自然全美”或“肯定美学”。廖淑瑶对“自然全美”论证的新路径是生态整体与自然个体关联的路径。她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自然是不是全美的这一审美感知和审美判断,转向从生态整体主义立场对自然物都具有审美价值的论证,以及对每个自然个体的生态美的肯定。我们应当意识到,原生自然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和欣赏的,因为每一个自然个体都在生态系统中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和不可分为高低优劣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原生自然物都应当被看作是美的。廖淑瑶试图用一个难题的解决来说明生态美学建构的必需进路是生态整体思想,生态美学一定是整体性美学,生态美学之所以堪称“生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根据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构建的美学。

廖淑瑶的发言激起了包括哲学专业学人在内的不少听者的反响。有学人质疑:从“自然全美”转到“自然应当是全美的”之逻辑依据何在,仅凭每个自然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位置和功用就能证明它是美的吗,她所论述的生态美和生态美学与传统的美和美学有什么不同,美或者审美难道能够脱离审美者而存在吗?换言之,仅仅分析生态系统与自然物个体的关系而排除了审美对象与审美者的关系,能够论证自然全美乃至整个生态美学吗?廖淑瑶的回应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即自然物的生态系统价值和由此产生的审美价值,并以此将她所论述的美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美学中的美和美感作了区隔。

我们认为,研究者还需要更明确地将生态美与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美学的自然美区分开来,更明确地阐述生态美学对美的论述不是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切入,而是从自然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切入的。生态美学的思想基础是生态整体至上观,生态美学的逻辑起点是生态整体使得自然存在的自然物有了存在的内在价值,包括内在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首先是自在的,是可以不依赖于有没有人去认识它、有没有人审美观照它而独立存在的。由于在思想基础、基本范畴、基本术语含义等核心问题上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美学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因此生态美学堪称具有颠覆性的新美学,而生态整体价值(而非人的价值)是其终极的判断与论述尺度。不过,即便是全然不同的美学体系,生态美学也需要对典范的美学体系作生态价值上的全面梳理,如此方能有根据地、有对应性地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

四、生态精神分析批评建构的要点何在?

胡艳秋所探讨的是生态潜意识与生态精神分析批评建构。生态潜意识倡导一种主要致力于揭示文学文本所蕴含的生态潜意识的生态批评,她阐述了生态潜意识的定义、理论基础、文本表现及其复杂性,重点强调了生态潜意识分析的不可或缺与不可替代性。生态精神分析批评则从生态潜意识批评扩大到所有与生态相关的精神分析批评领域,试图建构起生态精神分析批评这一新的批评流派或批评方法。她论述了相关理论的源起和运用,厘清了几个重要概念,进而试图从批评模式、典型意象和主要任务等方面建立生态精神分析批评的架构。

胡艳秋的发言同样激发了众人的学术好奇与学术兴趣。有学人质疑:既然有生态潜意识,那么有没有非生态或反生态的潜意识?如果有,生态精神分析批评是否也要讨论文学中的非生态潜意识?生态精神分析批评运用到文本批评实践中是否具有作家或作品指向性?胡艳秋在回应中指出,任何种类的批评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生态精神分析批评作为精神分析批评的一个分支,当然也有其最合适与较合适的文本对象;但是,诚如女性主义批评并不局限于评论女人写和写女人的文本,生态批评也并不局限评论直接描写自然或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本,生态精神分析批评也有广阔的批评空间,无论作家是否有意识地、作品是否侧重于描写潜意识,只要能令人信服地证明文本的确有生态潜意识的蕴含,都有理由对其展开生态精神分析批评。

我们认为,建构生态精神分析批评与建构生态美学、生态诗学不同,因为前者主要是一种批评流派和方法,而后二者则主要是一种理论体系。因此,胡艳秋的研究重点应当是:用生态思想作指导,重新梳理精神分析批评的代表性著述;在生态潜意识的内涵(包括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与生态潜意识的文本表现两个主要方面确立生态精神分析批评的构建要点。前者要特别重视人的动物性的生态意义发掘,重视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生态解读,重视自然之爱与自然之惧等潜意识的分析,重视对该结、赫拉克勒斯情结、荒野情结、处所情结的生态分析;后者要特别重视对原型、梦幻、口误笔误、自由联想、内心独白、乌托邦想象等生态潜意识显现方式的批评分析。生态精神分析批评的建构要特别重视方法论和实用性。此外,应当明确肯定非生态潜意识和反生态潜意识的存在,明确指出生态精神分析批评既包括对生态的潜意识/无意识的分析和弘扬,也包括对非生态的潜意识/无意识的反思、分析、批判和警醒――正如生态批评不仅仅要弘扬生态思想文化,也要批判反生态思想文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杨晓辉博士是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的外校成员,她也应邀返回团队为本次论坛作了一场有关日本生态文学前沿理论的报告。她重点介绍了日本生态文学研究者对人与自然交感的心理机制的研究,这对团队今后进行更宽范围的生态心理分析批评建构(不仅仅局限于生态的精神分析,还要延伸到分析人与自然交流的全部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认识、情感、思维、想象、记忆等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事实上,美国生态文学家迪拉德、美国生态批评家斯洛维克等人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团队高度评价这一进路的探索,也将在未来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篇5

阿尔都塞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在20世纪中期通过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不仅批评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潮,而且复活了一些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命题,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回应了苏共二十大以后马克思主义所遭遇的普遍危机的挑战。

我把阿尔都塞放置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脉络中来讨论,通过对英国新左派理论家佩里·安德森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评述和法兰克福第二论家施密特对阿尔都塞的评述,引出了四个主要的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二是:结构与主体;三是:历史与结构;四是:哲学与实践。论文就把这四个主题作为问题意识,以讨论阿尔都塞对这四个问题的叙述为内容,来展现阿尔都塞处理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方式及其面临的困境。在具体方法论上,尽量从阿尔都塞的内在视野来处理他所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所有的讨论都建立在对阿尔都塞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

本文共分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简略地梳理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由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认同”到“从马克思重新出发”的叙述,指出80初期借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讨论,试图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改造教条化的马列主义,其中异化、主体论、人道主义是其讨论的核心,这些问题也是阿尔都塞的理论命题,从而为讨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提供一份现实的语境。

论文主体共分五章。第一章“阿尔都塞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中的位置”是对阿尔都塞的两种历史在场方式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的讨论。第一节分析了佩里·安德森借助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方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叙述,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第二节论述了安德森从“结构与主体”的角度和施密特从“历史与结构”的角度对阿尔都塞作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第三节在总结阿尔都塞两种历史在场方式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

第二章“理论与实践”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具体所指,以回应安德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叙述。第一节分析了阿尔都塞由对“实践一般”的界定到推论出“理论实践”的过程;第二节分析了“认识的生产”的概念和认识对象与现实对象的区分;第三节具体阐述马克思理论革命的成果,即唯物辩证法,阿尔都塞认为这一过程发生了“认识论断裂”,指出马克思并非“颠倒”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是根本性的“断裂”。

第三章“结构与主体”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对主体、异化、人道主义的反思。第一节分析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神话的批判,并讨论了阿尔都塞“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原因;第二节分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叙述,在阿尔都塞看来,主体由异化到去异化的过程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不仅说明在这一过程背后有历史目的论的逻辑,还假设了主体在异化之前和去异化之后的透明自足的状态,而阿尔都塞更强调主体受理论实践条件的制约;第三节分别讨论了意识形态在“科学/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的含义,并分析了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功能,阿尔都塞把这种询唤作为无处不在的力量,甚至“个体出生之前就是主体”,这种绝对的询唤作用是把意识形态形态作为一个先在的结构,而个体不过是被镶嵌到这个结构当中的元素。

第四章“历史与结构”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的理论上反历史主义和多元决定论。第一节分析了马克思之所以要优先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方案,阿尔都塞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社会/结构对历史的优越地位;第二节分析了阿尔都塞反历史主义的逻辑,他批判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历史主义解释的原因是为了维护逻辑顺序和历史顺序的区分;第三节讨论了马克思对“不平衡理论”的辩护,以及阿尔都塞通过提出多元决定论来对此问题进行了有力的回应。

第五章“哲学与实践”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对哲学问题的思考。第一节探讨了阿尔都塞之所以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原因和进行“新的哲学实践”的任务,即划清认识论的断裂的界限;第二节讨论了哲学有没有历史的问题;第三节比较了理论实践和哲学实践的意义,指出阿尔都塞并非要用理论实践、哲学实践来代替革命实践或生产实践,他对理论实践、哲学实践的关注,不仅仅是要在法国“造就理论大师的理论学派”或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且主要是为了充分认识到马克思、列宁等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理论成果,以便为“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认识论。

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内容,指出在“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理论上反历史主义”、“认识论断裂”、“多元决定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已经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教条化的论述背后,遮蔽掉的是阿尔都塞更大的抱负和企图,他要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中的“理论革命”,他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身份来完成“一百年来与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实践相提并论”的“理论实践”。此外,还讨论了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对当下中国学术尤其是文化研究的意义,并对意识形态批评作了简单地介绍。

目录

引言···9

第一章阿尔都塞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中的位置···13

第一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的历史在场之一···13

第二节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的历史在场之二···16

第三节问题意识与方法论···19

第二章理论与实践···22

第一节由“实践一般”到“理论实践”···22

第二节认识的生产:认识对象/现实对象···24

第三节马克思的理论革命:“唯物辩证法”···26

第三章结构与主体···29

第一节关于人/主体的“来源”问题···29

第二节“异化”叙述背后的历史目的论···31

第三节意识形态及其对主体的询唤功能···35

第四章历史与结构···41

第一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案···41

第二节反历史主义:逻辑顺序/历史顺序···46

第三节由“不平衡理论”到“多元决定论”···49

第五章哲学与实践···53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家”···53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57

第三节“理论实践”与“哲学实践”的意义···58

结语···59

参考书目···63

尾注···67

试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

——关于阿尔都塞的“研究笔记”[1]

“我的尝试不过是想用概念公式来陈述以上以实践状态存在的一切。”[2]

——路易·阿尔都塞:《亚眠的答辩》

引言

马克思、“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3]及其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或许是处于后冷战/后社会主义/后革命[4]语境中的“中国”所面临的非常切近的遗产与债务[5]。简单地说,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是通过对“青年马克思”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讨论来展开的[6],试图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改造教条化的马列主义,其讨论的核心概念是“异化”问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运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7]。

与这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的讨论,是李泽厚、刘再复等对主体性的阐发。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以及六个哲学提纲[8]中从马克思、黑格尔“回到康德”[9],为“人/个体”的主体性确立了哲学基础,指出“高扬个体主体性”是克服异化的途径之一[10]。刘再复则从文学角度谈论“主体性”问题,认为人的主体性包括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两个方面,深化了“文学是人学”的观念,在其《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中,详尽分析了文学主体的三个方面即“创作主体的作家”、“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和“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在文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位置,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机械反映论进行了批判,从而论证了“人既是实践主体,又是精神主体”的主体理论[11],这种“文学主体性”的论述,其意识形态的结果是把文学看作审美的自律空间,为形成“纯文学”的信念提供理论基础[12]。

这些关于“异化”、“人道主义”、“主体”的讨论的现实依据无疑建立在对文革时代的意识形态清算之上,这在80年代具有清晰地意识形态批判色彩,并且,知识分子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有效的理论资源,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拒绝成为80年代知识分子最重要的“负面认同”。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状况,如同阿尔都塞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一文中所描述的“尽管东欧国家的群众和青年对马克思主义普遍不感兴趣,但马克思主义仍是一种官方理论与意识形态”[13]。但是,随着90年代市场化在中国的全面展开或者说中国在冷战结束以后被逐渐纳入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进程,这些主体论、人道主义的论述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当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文化先声”[14],也就是说其意识形态的效果恰恰在于针对彼叙述的批判成为了此叙述建构的动力,或者更明确地说通过对异化、主体性的讨论以确立的人道主义叙述成为新自由主义话语的建构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一[15],从而使这种叙述自身成为了意识形态的表述。

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左派理论的再认识,是在90年代中后期展开的“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的争论中浮现出来的。汪晖早在90年代初期对“人文精神”论争的批判中就指出:“对于这种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呼吁,我的问题不是什么是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而是为什么是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例如,对于整个社会过程的重要变动,为什么不是从生产方式、资本的活动、全球性市场,以及所有这些重要社会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关系来着手分析,而把人文精神的失落视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原因或结果?”[16]这里搁置“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争论内容,也不对彼此的观点作为二元对立式的表述。简单地说,“新左派”[17]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新评价了建国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实践,批评了把毛时代的历史简单地“清算”为封建主义/传统的遗毒或历史的倒退的叙述(尤其是那种通过对文革的“全面否定”来反身为新时期的意识形态进行辩护的策略)[18],而借用“现代性”的理论视野来把毛时代的历史尤其是社会主义遗产作为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性过程中的另类现代化尝试或选择,进而在知识上打开了反思历史的空间[19]。

最近,韩毓海在对张旭东的访谈中提出“从卡尔·马克思重新出发”的说法[20],对80年代“回到康德”的知识运动进行了批判性反思,虽然访谈更多地围绕着“普遍性、可比性与作为政治的文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21]来展开,但张旭东指出:“‘从马克思重新出发’绝不是回到马克思主义教条,而是带着新的时代的问题去重新梳理和分析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场域。这个问题场域,简单地说,就是随着资产阶级社会和国家的兴起与发展一道出现的种种观念和理论表述体系。”[22]这种“从马克思重新出发”的态度或者说方式,与其说延续了新左派的立场,不如说重新继承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意识,尽管这种批判精神更多地来自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脉络[23]。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1篇6

关键词:中国英国语言句法形象对比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基础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形成的体系,三足鼎立、相辅相成。语音对词的作用在于它具有区别性基础特征,像房屋地基,语法像框架,词汇似砖瓦等。语音是基础,巩固在语法,提高在词汇。学语言不单纯是语言,还有文化底蕴、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试对比如下:

一、森林与海洋

汉语像海洋文字,似小河的潺潺流水继而形成一片,海纳百川;英语是森林文字,仿佛西双版纳特有的独

树成林景观,远看像一片森林,近看却只是一棵树。英语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的完整,五个基本句型为主干,但节外生枝,叠床架屋,形成空间构架,句子“多随举随释”,枝叉蔓生,呈树状,分叉处有介词、关系词连接,犹如“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而相应的汉语则按时间或逻辑顺序逐层展开,语意连贯、结构紧凑、言简意赅,呈海潮浪推浪。

二、重形合与重意合

句子内部或外部对接不外乎用三个方式:句法手段、词汇对等和语义连接。用前两种方式连接称为形合,用后一种手段称意合。英语属表音文字,强调逻辑思维,重形合、静态、客观、物称、被动、复合。在表达复杂情况时,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像一把伞,形成以谓语为焦点核心,控制句内其他成分,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把一个个分句有机融合,由主到次,递相迭加,形成由一到多的空间结构。充当英语主句的谓语必须由限定动词充当,该动词必须在人称和数上与主语保持一致。既使句中出现了其他动词,这些附属动词必采用非限定形式,与主语的谓语动词相区分。因此,若想理解英语复合句要义,只要抓住句中谓动词,即抓住了灵魂,整个句子格局就纲举目张了。英语结构又像一串葡萄,柄虽短,却挂满了累累果实。

汉语属表意文字,强调形象思维,以看到的为主,重意合、动态、人称、主动、简单。各成分的结合多依赖语义的贯通,而少用连接词。例:“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汉语中没用连接词,无任何复杂变位、变格、形态的变化。受汉民族散点思维方式之影响,表达时,主要靠内容逻辑联系,侧重心理时空,借助丰富多彩的动词,按照先后顺序,一个个似断还连的分句或并列句伴随逻辑发展,逐步递进,层层铺展,形成鲜明的流水句式,给人一种明快清晰的感觉。尽管在一段文字中,可能会罗列几个动词,甚至五花八门的名词、形容词、数词当谓语,句子结构不但不乱,反而似海涛前后起伏,层层推进。

三、焦点式与散点式

英语表达方式上的思维定势是“焦点透视”,表现为,重要部分放在句首,不强调的状语以地点、时间的顺序排列在句尾,一句子以一谓语动词为支点,其它动词或以非谓语形式呈现,或在从句中作谓语。而汉语则是按先偏后正的造句原则,先交待时间、地点,再进入事实本身。人们往往按照汉语习惯,形成了“句首状语句”这一中文式英语句型,动词没形态变化,往往是一个句中有多个动词,呈散点状,似一把大小各异的珍珠,散落玉盘,闪闪发光,形散意不散,中华文化犹如天空的氧气,自然界的春雨,不可或缺却视之无形、飘飘洒洒、润物无声。

英语中可实现相当复杂的组合,各短语、从句围绕核心主句,通过关联词融合,呈现出一种叠床架屋的态势,有时一句话就可构成一个意思完整的段落。要理解长句须找准主干,并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梳理主句与其他成分的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与庞杂的英语句式相比,汉语显得简练,呈现为一种散漫轻快的流水句式,如作者勾勒峡山寺飞泉亭,“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一气呵成,平地波澜,弛骋其怀,体现了万物情趣化、生命艺术化的境界。这简洁而富有节奏的叙述体现了认识主体的散点思维方式。

四、重客观与重主观

英语重客观,常用物称作主语,强调物对人的作用和对思维、行为的影响及产生的结果,从重客观事实的角度多用被动语态,少用“我、你、他”等代词,使表达更生动、形象、逼真,正式、客观和公正。语气较为委婉、含蓄、间接。而汉语有主观范畴,多受主观因素制约,重视人际关系,有上位和下位动词,尊重他人贬低自己,并惯用人称作主语(或潜在主语)。

五、主语与主题

英语主语显著而无明确的主题标志,基本句型(主干)有五种,万变不离其宗,可说英语是通过“主语+谓语”的句型结构进行描述的,造句离不开主语。而汉语关注主题,表现为主题与述题的关系。主题总是位于句首,是人想要说明的对象,述题紧扣主题作具体阐述,主语往往不是至关重要的,常可省略而不至影响语义。如“球赛(你)去不去参加”,其中“球赛”为主题,其余为述题,往往主语“你”被省略。

六、线形与环形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导致国人思维方式和言语观倾向于求全和笼统,思维逻辑是有限的,首尾相连并在新的水平上回到圆中去,强调众多归一;而西方人的思维逻辑是无限的,是直线性的,认为“天人相分”,侧重分析原则,强调由一到多的思想,对事物习惯分析、逻辑推理和求“精确”。如英语篇章段落结构一般按照“...的”模式来写作文,段首多有主题句,然后再沿直线展开,对主题分点用对比、举例、解释因果关系等方法来挖掘中心大意,最后还会再次提出明确观点。因而,我们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往往可通过快速阅读首末两段和每段段首,就可理解文章主题思想,这也是重要的阅读技巧。而国人写文章时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先围绕主题“兜圈”做热身运动,旁敲侧击或旁征博引,然后才以循环而又逐步上升的螺旋形式加以展开,如出家人以和为尚叫和尚。其实,语言是工具也是文化,语言反映了思维定势的差异。如教师视母语为可利用的资源,有意发挥其优势,通过语言、思维、文化对比,既可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可增加其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

七、抽象与具体

英语字母在组词前都是纯粹的表音符号,但在组词后形和义就联在一起,叙述复杂问题,往往直接使用抽象的词汇,如用抽象、无意义的词组合起来表达广告的目的。英语的抽象词很多,但是汉语很少,这也说明国人思维趋向于具体化,表达倾向于形象,这主要跟“因形见义”的语言特点有关,汉语的文化传统较注重形象的表达,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汉语产品广告设计又大多采用意、声、形统一的形象来传达信息,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表达抽象的内容,并给人一种“实、明、直、显”的感觉。如古代象形文字房框架中有猪说明有财气便是“家”字,又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表示忧愁太多。

总之,汉民族具有的“散点式”以“具体”、“图腾”、“主观”为思维特征。西方人的“焦点式”是以“抽象”、“直线”、“客观”为特点,两者的思维差异引起英汉语言表达模式的不同,只有正视这些个性差异,才能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敏感度,不断消除文化传播领域中出现的翻译障碍,促进交流。

参考文献:

[1].肖英荃:《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影响》,《英语辅导》,1996.2。

[2].陈国新:《动物名词及英国文化喻意》,《英语辅导》,1997.1。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1篇7

[关键词]宪法序言概念特征争论评析

2004年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表决,以赞成2863票、反对10票、弃权17票通过了包括13项主要内容的宪法修正案(下称2004年修正案)。其中,涉及对序言的修改共4处:一是将“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三是在“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四是在宪法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自十六大召开以来,修宪呼声渐次高涨,来自民间和官方的各种修宪建议纷至沓来,学界对宪法问题的争论更是异常激烈。争论中,有人提出取消或删除现行宪法序言的主张。2004年修正案的高票通过,意味着取消或删除宪法序言主张的破产。因为,2004年修正案不仅没有接受上述删除或取消序言的主张,而且还进一步完善了现行宪法的序言。但宪法序言的争论并不会因2004年修正案的通过而自然平息。因此,本文拟对宪法序言的概念、特征、与宪法正文的关系及重点对宪法是否一定要有序言、宪法序言到底应该包括那些内容及序言的法律效力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宪法序言的概念与特征

宪法序言,又称宪法前言,目前学界并无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宪法序言,是指由该宪法或该国传统、习惯、理论以“序言”(或“前言”等)的名义所确认的,位于宪法正文之前,具有相对独立性,并成为该宪法正式文本之有效组成部分的叙述性文字。由于各国对宪法序言功能的认识、各国实际赋予宪法序言的功能存在着较大差异,不易准确、完整地概括,因此,没有必要在宪法序言的概念中对序言的各种功能、内容等进行总结性界定。

根据这一定义,宪法序言的特征如下:(1)位于宪法正文之前。(2)是一种叙述性的文字,主要用以叙述立宪之根据、建国的由来、国家之目的、宪法之地位及确立意识形态等,在内容上不属于宪法规范,不适宜写进宪法正文。须注意的是,宪法序言也有以条文形式表现的,如玻利维亚共和国宪法的“序言”就由4个条文构成,但是不能认为这些条文是宪法正文。(3)宪法直接将其确认为序言,或者该国传统、习惯及宪法学理论将其视为序言。位于宪法正文之前的叙述性文字并不总是宪法序言,还要该宪法是否确认它是序言。如法国1958年宪法的序言前还有一段文字:“共和国政府根据1958年6月3日的宪法性法律建议,法国人民通过,共和国总统公布宪法性法律,其内容如下”,该宪法将接下来的文字标明为“序言”,这说明该宪法并未将前面这段文字视为序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则须尊重该宪法的意愿。(4)是正式公布的宪法文本的有效组成部分。(5)宪法序言在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宪法序言与宪法正文的关系

这里讲宪法序言与宪法正文的关系,其当然的前提是宪法必须有序言。笔者认为,揭示宪法序言与宪法正文之间的区别并无实质意义,因此,在此主要揭示二者的关联。

首先,宪法序言与宪法正文共同构成完整的宪法典。这是从宪法的形式结构上讲的。一部拥有序言的宪法,其序言是宪法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对一部拥有序言的宪法而言,其完整的形式结构一般包括:序言、总则、分则、附则四个组成部分。

其次,宪法序言与宪法正文分享共同的原则和精神。这意味着序言与宪法正文在内容和含义上必须保持高度和谐一致,而不能出现矛盾、抵触。二者如有抵触或矛盾,应当依序言优先的原则进行解释,这是因为序言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往往是在政治层面上)进行的原则概括和抽象,应当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当然,如果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较大,不能用解释的办法进行弥合,则应考虑修宪了。一些纯粹叙述性的宪法序言似乎并不包含什么原则和精神,但仍须保持序言与宪法正文之间的一致性。

再次,宪法序言与宪法正文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包含基本原则、精神的宪法序言,对宪法正文的适用和解释具有约束力,也即宪法具体条文的适用与解释必须贯彻序言所载的原则和精神;而对宪法具体条文没有规定的事项的处理,须遵从序言的原则、精神。“宪法本文(即宪法正文——谢注)的各个条款的实施也只有和宪法序言所宣布的原则相结合才能有明确的目的”,因此,宪法序言“构成宪法本文的指导原则”。另一方面,对宪法序言内容的准确、全面把握,并使它在实践中真正实现,往往也依赖于宪法正文的具体条文。如我国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赋予了宪法的根本法地位、规定自身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但它须与总纲第5条规定结合起来方才构成宪法保障制度。当然,宪法保障制度在我国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序言的争论与评析

第一个问题:宪法是否一定要有序言?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宪法序言是宪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存在具有积极意义。有学者甚至认为我国现行宪法的序言是旷世之作。根据学者们的概括,宪法序言作用是:宣布统治者的建国纲领、政治主张或理想,规定不便于用条文形式规定的内容;宪法序言具的功能如下:宪法序言是“国家的宣言书”,是“国家的总纲领”,它“规定一国的基本原则”。我国官方也特别看重宪法序言。如有国家领导人认为,宪法序言“是宪法的灵魂”。

也有人持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宪法不应该有序言。其主要理由是:宪法首先是法律,而法律就应该有法律的样子,即每个宪法条文都必须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序言不是法律条文,所以,宪法不该有序言。如果希望宪法被人民尊为法律,希望它被人民尊为最高法律,我们必须将一切非法律规则从宪法中赶走扫尽。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宪法修改太频繁的原因之一就是为序言所累,因此主张删除宪法序言。

其实,关于要不要宪法序言的问题,在我国早有争论。在1970年对我国1954年宪法进行修改的讨论中,即有人主张不要“序言”——将“序言”合并“总纲”中。不过当时的出发点是想使宪法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疏简文字,避免重复。而且,也不是彻底不要序言,只是要将序言合并到总纲中去。当然,这个建议最终没有为当时的修宪者采纳。

笔者认为,对要不要序言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从法典的形式结构看,序言并非宪法绝对必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方面可从宪法序言产生的缘由中得到说明。一般法律都由第一条开始按照顺序展开。到近代,立法者为使人民更易于理解,除了使条文的规定更加明确易懂以外,最重要的是在法律前面加上一个序言,用以说明法律的目的和根据等事项,指导或启发人民对法条加以正确理解和解释。而在宪法正文前冠以序言,由美国1787年宪法首创其例。近代以来各国制定宪法时多有仿效。说明宪法的目的和根据,指导或启发人民对宪法条文加以正确理解和解释,这是宪法序言产生的主要缘由。从这个缘由可以看出,序言并非宪法绝对必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序言并非绝对必要,还可从当今世界仍存在很多没有序言的宪法这一事实得到解释。据有关统计,目前虽然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有序言,但是,没有序言的宪法也达31部之多。多数宪法有序言,表明序言的存在具有某种合理性,实践中这些序言也确实发挥了某些作用;但31部宪法没有序言,也说明:序言对宪法并非必不可少。总之,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其所取得的成就或者所发生的问题,完全归结为拥有或者没有宪法序言。

其次,宪法是否有序言,并不是一个原则问题。一部宪法的关键,是要把人权保障确立为其核心价值,要将人民、法治及民主作为其基本原则,对权力能够进行有效地约束,并且能够保证宪法本身得到全面实施。在一个宪法止于政治宣言的国度,其宪法序言无论它写得多么美妙动听,多么冠冕堂皇,其与真正的都没有直接的关联。其实,宪法的价值和原则以及立宪的目的等内容,并不是非由序言来表达不可。从根本上讲,宪法的价值是通过所有宪法规范组成的规范体系所发挥的整体功能来体现的,而不是单纯地寄托于宪法的序言。

再次,是否一定要在宪法正文前冠上序言,从形式上看,是由制宪者决定的;从根本上看,则完全是由不同国家或民族依各自的文化传统、习惯及经验所决定的。有或者没有宪法序言,对宪法及都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当然,也不可否认,如果一国宪法本身拥有序言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新制定或修改宪法时去掉序言则可能会对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这实际上主要是关乎人们的心理及习惯的问题,而不全在于有无序言。就我国现行宪法而言,问题的关键不是去掉序言或“将一切非法律规则从宪法中赶走扫尽”,而在于如何使宪法序言的内容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如何将已有的宪法规范落到实处。

我国自《共同纲领》就设置“序言”,几部宪法都将序言作为重要内容,而且宪法序言在我国政治实践中一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总之,宪法序言已为国人普遍接受。因此,我国宪法以保留序言为宜。

主张不应有宪法序言或应当删掉现行宪法序言的观点显得过于武断,而所给出的理由也经不起推敲。同一般法律规范一样,宪法规范也由条件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要素构成,这已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但是,宪法规范并不等于宪法条文,也不是每个宪法条文都对应于一个宪法规范。一个宪法条文可以完整地包括一个甚至几个宪法规范,一个宪法规范可以体现在一个宪法条文中,也可以体现在几个宪法条文中,甚至还可能出现宪法条文与其他法律条文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宪法规范的情形。总之,我们绝不能说,“每个宪法条文都必须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构成”。我们甚至还会发现,一些法律条文包括宪法条文本身就不包含法律规范,这种现象大量存在。玻利维亚共和国宪法“序言”的4个条文的序号与宪法正文序号连续排列。可见,仅从所谓宪法条文的形式无法判断其是否宪法规范。

第二个问题:宪法序言包括哪些内容?

从世界各国宪法序言来看,其内容大体包括:叙述历史、表达理想;立宪目的和依据;规定建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使命;人权条款;规定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有的涉及国家体制。我国现行宪法的序言包括叙述历史、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与指导思想、实现根本任务的内外条件、宣告自身的根本法地位和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多数学者对我国现行宪法序言所包括的这些内容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宪法序言所规定的内容、文字的叙述方法,及至宪法序言的主要功能,都可以进行重新讨论和审视”。“我认为,宪法序言只需对制宪根据、制宪目的及宪法的重要原则作出规定即可。其次,宪法序言的文字只能是叙述性的,但能否更严谨一些?……再其次,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完全可以作为宪法的正文内容来作出规定,而没有必要在宪法序言中作出规定。”

首先,我们看宪法序言对历史、意识形态和国家根本任务应如何规定。

从根本上讲,在宪法序言里加进什么内容,完全取决于制宪者。但是,制宪者在确定宪法序言的内容时,也不完全是任意的,而是要受到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习惯、政治力量的现实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还要考虑宪法本身的稳定性、科学性,以及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对历史、意识形态及国家根本任务等的规定,宪法序言应采取特别审慎的态度。

1.关于历史。

宪法序言中叙述历史的部分,在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法理意义。在中国,一直不存在类似西方社会契约论所表达的权力来源于权利的观念,而将权利理解为法律的赋予。在形式上,权力或权力的正当性、合法性并非来源于人民,而是来源于宪法本身。但这种形式合法性的依据极不可靠,因为,宪法既然可以规定,当然也就可以不规定或者取消规定。因此,人们需要寻求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牢固的基础,我国宪法将这种基础寄托于历史。“按照中国宪法序言的逻辑,宪法以及宪法所授权力的实质合法性依据来源于历史,是历史赋予的。”宪法序言“通过对20世纪中国历史事件作一番选择与排列,一般性的历史知识或历史事件就演化成或上升为‘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历史逻辑与历史哲学。”“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历史,也就成为客观的历史规律,变成了逻辑和哲学,甚至成了真理本身。“在这样的历史依据中制定的宪法,其正当性与合法性也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因此,我国宪法序言的重要功能就在于,通过历史赋予宪法本身及由宪法所授权力以正当性、合法性。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提出了“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的观点。这一观点虽然过于武断,已经滑进了相对主义的泥潭,但它强调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却并非全然没有道理。至少可以说,历史并不是凝固的,它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认识手段的科学化,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相。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其不同的阶段对历史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通过“历史”赋予宪法本身及由宪法所授权力以正当性、合法性,实质上是建立在一个远不是确定无疑而是大可争辩的基础上的。而且,还存在进一步的问题: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的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以法律面目出现的“历史”却意图“规范”人们的判断。因为,法律是不容违犯的,写进宪法序言中的“历史”也不容许对其“歪曲”或进行“肆意”地解释。

我认为,宪法序言对待“历史”的最佳态度,或者说宪法序言(乃至宪法)要使自己不那么快地成为“历史”的话,其最佳方式就是尽量地远离“历史”。必须写进宪法的,也要减少对其细节的描述,尽量客观、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制定1954年宪法时,就有人提议在序言中详细地叙述我国的革命历史。当时的制宪者们就已认识到,“如果在宪法的序言中加上许多对宪法并不是必要的历史叙述,那是不适当的”,因此,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笔者提出宪法序言要远离“历史”的一个重要理由还在于:从西方各国来看,其宪法及由宪法所授权力获得正当性、合法性的实质依据,在于赋予宪法以人权价值和确立权力来源于权利的原则。而形式上的依据是民主,即通过民主将权力授予政府并通过定期的选举确定或变更具体的权力行使者。这对我们应该具有借鉴意义。

2.关于意识形态与宪法的指导思想。

台湾学者谢瑞智博士曾以是否附有意识形态为标准将宪法分为“附有意识形态的宪法”和“不附有意识形态的宪法”。“附有意识形态的宪法”即规定有意识形态之“纲要”的宪法。而“不附有意识形态的宪法”是指以明示或默示排除规定意识形态的意图,而只以统治过程的力学为内容的宪法。他还列举了以下“附有意识形态的宪法”:1917年墨西哥宪法强调社会主义的社会秩序;德国威玛宪法标榜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混合;1936年苏俄宪法即强调社会主义;1933年葡萄牙宪法及奥国均悬挂天主教的旗帜;西德基本法标榜民主与社会的联邦国;“中华民国宪法”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等。依此标准,我国现行宪法自然属于“附有意识形态的宪法”。由于认为我国宪法的序言“最集中地体现了党的基本主张和人民的根本意志”,因此,我国官方一直将宪法序言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现行宪法进一步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这是我国现行宪法作为附意识形态一个最显著的标志。现行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集中而完整地表述了这一原则。也正是如此,才有学者认为,“序言第7段是序言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宪法的核心。”

关于现行宪法中的意识形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看法。一是认为,宪法的精神和价值应集中体现在对人的自由和权利的保障上,而其中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最为关键。意识形态将会妨碍人们思想自由,也会危及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意识形态与宪法的内在精神存在着本质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因此,宪法不应该附有意识形态。二是认为,意识形态由于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某种程度上的集体主义倾向以及所代表利益的单向性和对传统的否定倾向,而与宪法不相协调,因此主张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以使宪法获得自主性。具体的主张是,宪法的指导思想要科学,具有稳定性,不得随意改变;同时,指导思想要抽象、概括,只须明确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即可。三是认为,现行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关于指导思想的表述已经很准确、概括,没有必要再加上其他内容。现行宪法序言第7自然段集中表述了四项基本原则即现行宪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具体表述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修正案在“思想”之后加上了“邓小平理论”、2004年修正案再加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将这一表述改变为“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宪法指导思想是现行宪法中修改频率最高的部分之一。有人担心,宪法的这种修改会没完没了。他们认为,无论是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都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或者说是其组成部分,因此,没有必要再单列出来。将组成部分与整体并列,在逻辑上也不妥当。四是一些政治学者担心,宪法序言中“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原则可能因为意识形态刚性而阻碍中国政府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治道变革进程。”他们认为,对四项基本原则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中一种是对四项基本原则进行“极左”的理解,把社会主义道路理解成计划经济,把人民民主理解成无产阶级下的继续革命,把共产党的领导理解成中共的一元化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狭隘理解导致视法治为阶级之治,这种理解“可以扼杀一切市场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努力。

邓小平对四项基本原则进行了灵活的解释: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人民民主是国体,人民代表大会是政体,国体是本质,政体是形式;中共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它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但它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活动;马克思主义、思想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种灵活的解释当然解决了四项基本原则与市场化、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的矛盾。但是,这种灵活的解释也只能应付一时,因为“四项基本原则的阐释如果有相当的灵活性,就有可能是宪法本身的致命伤。”现行宪法隐含的意识形态基础与市场经济、法治国家、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

我们认为,既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在宪法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就是无可厚非的。同时,像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在宪法中有所体现,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问题是如何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发展着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既然序言中已经表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没有必要再写其他内容,是否一定要把他们并列起来,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那么,这些新理论该怎么体现?我认为,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种方案是,只写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其后不必再增写其他内容。但按照新理论修正宪法有关具体条款或增设相关条款,以使宪法条文不与新的理论相抵触或冲突。这样就不必经常修改宪法指导思想的表述,可以有效地保持宪法的稳定性。第二种方案是,既然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当时或当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序言中就只写思想,或邓小平理论,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不再保留“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字样。总之,无论怎样修改,在宪法的具体条文中,都要突出宪法作为法律的规范性,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从而使宪法规范具有中立性、可操作性。至于对四项基本原则理解的差异,主要是政治上的,这当然会影响对宪法的理解。但严格说来,这并不是宪法本身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此不予深究。

西方国家大都不把意识形态写进宪法。有学者指出,西方国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掩盖其阶级本质。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实践中,不附意识形态的宪法确实表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一是不会因为意识形态问题动辄修改宪法,可使宪法保持更强的稳定性;二是可使宪法保持形式上的“中立性”,因此,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都有可利用宪法来维护其权益、保障其权利;三是使宪法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宪法条款具有更大的弹性,宪法在实践中体现出更大的适应性。这正是我主张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主要原因。

3.关于国家的根本任务。

自二十世纪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多将宪法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在宪法中规定国家目的或发展经济的任务,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我国的宪法自然也不例外。1982年宪法序言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93年宪法修正案修改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004年宪法修正案又修改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国家根本任务表述的修改也是现行宪法修改频率较高的部分之一。对国家根本任务表述的修改也是现行宪法修改频率较高的部分之一。现行宪法序言规定根本任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是:(1)内容及文字表述几乎直接照搬有关党代会文件。党代会上有关问题的变化成为宪法修改的重要原因,这对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存在不利的影响。(2)规定过细、过于具体。如,“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一旦实现了这几方面的现代化,这个宪法文本就又得修改。同时,“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内容上有重复。

严格说来,我国宪法规定的根本任务仍属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阶段性目标。要避免不断的修改,应在宪法序言中确立一个面向未来的长远目标。具体说来,可将现行宪法中关于国家根本任务的规定简化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要密切关注由宪法序言内容引致宪法序言的增长趋势及其解决之道

与序言对国家根本任务之规定过细、过于具体相一致,我国宪法序言对所有写进序言的其他内容也都力求完备。这使得宪法序言在文字上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这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宪法序言发展的趋势。有学者分析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根本原因是国际国内的变化所致;而在社会主义国家,这既与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本身对立宪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关,也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前南斯拉夫等国宪法有较长的宪法序言的影响有关。

宪法序言不应,当然也不会无限地增长下去。笔者认为,只要坚持写进宪法序言的内容必须符合重大、长期、简约、原则的要求,就可以避免宪法序言不必要的增长。所谓重大,是指写入宪法序言的内容,必须是一国在某一时期最为重大的问题,如果不写进这类重大问题则宪法本身会显得与时代不合拍。所谓长期,是指写入宪法序言的这些重大问题,不是临时的、偶发的,而是在一段时间会长期存在的,或者虽然是临时的、偶发的事件但其影响会长期存在。那些临时的、偶发的,其影响也只是短时间的事件,则无论它如何重大,都没有必要写入宪法。所谓简约,是指对这类重大问题在宪法序言中的表述,简明扼要,只述大略或主要内容,而不必事无巨细全盘搬进宪法序言。所谓原则,是指在宪法序言中对这些重大问题,只须规定其处理的原则即可,而不须将处理该问题的具体办法、手段、措施等内容都写进宪法序言。坚持宪法序言内容的重大、长期、简约、原则,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宪法序言的“恶性”增长,而且还可以增强宪法序言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少对宪法序言的修改。

第三个问题: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目前关于宪法序言问题最有争议的问题。这一问题并非为我国所独有,西方国家也出现过这类的争论。在日本,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争论是围绕宪法序言能否直接成为法院所运用的裁判规范而展开的。在法国,自1946年以来宪法序言的法律价值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经典”问题。一直到1971年7月16日,宪法委员会通过对关于结社自由的决定确认1946年和1958年宪法序言的宪法价值而使该问题得到解决。另外,在德国学界也出现过关于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争论。争论中,施米特认为宪法序言没有法律效力。

(1)无效力说的主要理由:第一,宪法序言中大多数原则性规定难以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没有必要赋予其法律效力。第二,宪法序言主要是某种价值观的表述,其价值主要在于使宪法结构更具完整性,本身不具有法规范的属性。第三,宪法序言原则性的规定和事实性的叙述,其结构形式不符合也没有必要符合法律规范的结构要求,因而其法律效力也无从谈起。(2)有效力说的主要理由:第一,宪法序言作为宪法的构成部分之一,自然与宪法的其他部分一样具有法律效力。第二,宪法序言同宪法的其他部分一样,其修改也都遵守严格的程序。第三,宪法序言在正确解释宪法、使用宪法条文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即在现代宪法体制中宪法序言的职能作用日益体现出来,它具有构成宪法规则的规范性基础。(3)部分效力说的主要理由:上述两种认识都具有片面性,只针对宪法序言的部分内容,不能涵盖宪法序言的全部。因此,宪法序言仅具有部分法律效力,即它必须和宪法条文相结合,宪法序言才具有法律效力。(4)模糊效力说的主要理由:宪法序言的抽象性特点可能导致一种效力的未确定状态,即模糊效力的状态。模糊效力说肯定了“部分效力说”关于宪法序言的原则性内容须与其他条文相结合才能发挥效力的观点,主张以“模糊效力”一词来予以体现。

从新近出版、发表的文献资料看,我国现在较多的学者同意宪法序言有效力说,很少有人完全否定宪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了。也就是说,对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争论已趋于平息。但还不能说,对宪法序言的效力问题已经没有争论了;而仅是争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现在所争论的焦点是宪法序言法律效力如何表现,这个争论已将宪法序言具有效力接纳为一个确定的前提了。上述“部分效力说”和“模糊效力说”,本质上并不是关于宪法序言有无法律效力的争论,而是转向宪法序言法律效力如何表现问题的争论。

笔者赞同宪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的主张。宪法序言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据在于,宪法序言也同宪法的其他部分一样具有法律性。但宪法序言的法律性具有特殊性,即宪法序言并非由宪法规范构成,也不能从中产生出具体的权利义务

关系。宪法序言的法律性主要表现在:(1)宪法序言的制定和修改都同样遵循了宪法制定和修改的严格程序。(2)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宪法序言已经逐渐成为审判的规范。法国宪法委员会已在1971年的裁决正式确认了宪法序言的法律价值。在日本,虽然学界对宪法序言能否作为审判的规范存在肯定、否定两说且目前否定说占上风,但在实践中,持肯定说和否定说的判例均已存在。在我国,宪法的正文尚未正式成为审判的规范,更遑论宪法的序言了。

笔者认为,我国现行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具有如下特点:

(1)判断宪法序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不是看宪法序言是(或能)否在法院适用即具有司法适用性,而是在更广义地层面上看宪法序言是否得到普遍而有效地贯彻或遵守。

(2)宪法序言法律效力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宪法正文条文及其施行过程中不能存在违反宪法序言的现象。二是宪法序言对宪法的解释具有约束力,序言是宪法解释的依据,其解释不能与序言相抵触。三是一般法律、法规及其执行中也没有违反宪法序言精神的现象。四是宪法序言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没有被违反的现象。可以说,宪法正文条文本身是在宪法序言的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力,而不是宪法序言须依靠宪法正文条文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宪法序言具有独立的法律效力。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篇8

关键词:东方学研究文明原生态亚洲研究视野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213-02

Abstract:"AsianandOrientalStudies,"abookmainlyonwhatiscivilized,diverseworldofdifferentcivilizationsandformingthereason.Butalsotoanswer"WhatisAsian,"WhatarethecharacteristicsthatAsiaThusthelawofthedevelopmentofcivilizationinAsiatoexplorethepath.ItsuniqueresearchmethodsandperspectivesforEastAsiancivilizationstudieswhenthereisacertainsignificance.Theexistenceofworldcivilizationisdiverse.Sincethenineteenthcentury,fortyorfiftyyears,KarlMarxandMaxWeber,Spengler,Toynbeeandothermastershaveleftalargenumberofideasaboutcivilizationclassicalanalysis,weanalyzedtheevolutionofhumancivilizationtraveloffersgrandvisionandcarefulrationalapproach.

KeyWords:OrientalStudies;Civilization;OriginalecologicalAsia;Researchhorizons;Researchmethods

世界文明的存在是多元的。自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斯宾格勒、汤因比等思想大师都留下了众多关于文明的经典分析,为我们分析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行程提供了宏大的视野和缜密的理路。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后现代思潮的勃兴,更多的学者意识到从区域文明视角透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区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在漫长的封建农业时代,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东亚区域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半个世界”,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历史特色,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样态。东亚各国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巨大的潜能,不仅有各国、各地区内部的文化,又有互相间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东亚地区各国古代文化和文明存在着诸多共同的特征,构成了世界古文明体系的重要一极,同时也是环太平洋文化圈的重要文化策源地,正是由于这种特殊地位,深入广泛地开展东亚文明的研究也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亚洲与东方学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著作。

《亚洲与东方学研究》系上海财经大学盛邦和教授著作。本书讨论什么是文明,世界上不同的文明的多元以及形成的缘由。而且也回答“何谓亚洲”,即亚洲的特质是什么?由此探寻亚洲文明发展的规律与路径。

本书以对东亚文明发展的研究为主线,巧妙引入并系统地论述了“原生态亚洲”这一概念,具有特别的意义,或可以说是对经典理论家的论说的进一步创新发展。“生态自然与原生态亚洲”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人的生命存在离不开生物的生态自然,人的社会存在离不开社会的生态自然。生命存在于社会存在都会改变。这个学说预言太平洋航道的开通必将引发东亚社会生态自然的巨大变化,由此,中国社会也将发生重大改观。本书所论侧重于社会生态与历史的关系,并叙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与历史关系的学说,形成独特的论述重点。第二篇“中国‘生产方式’与原生态亚洲的比较”中作者叙述了中国土地制度,意在于进一步阐明中国古代土地与人口及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辩证关系,并得出中国若要超越传统的危机,达至长治久安、国强民富的胜境唯一的方法便是转换生态衔接,从旧有的“人口—土地”衔接转换为“人口—市场”衔接。第三篇所论述的是“亚洲文明进化中的原生态停滞”。作者试图解释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亚洲村社与村社主义是亚洲现代阻滞主义的社会基础与精神表征?本书“准亚洲俄国的村社社会主义”部分按学术界定说将俄罗斯定义为“准亚洲”,“不得不把公社看作是对过去的一种梦幻”是什么意思?中国也有那种现代阻滞主义吗?作者对于“井田精神的历史留痕”的论述部分回答了这些问题。在本书的第四篇“从原生态亚洲走向太平洋亚洲”中,作者简略分析了中国、日本、俄国及西欧的不同的生态前提,得出中国未来的文化期许和道路选择为: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面向太平洋,工商立国、市场立国、贸易立国。通过对《文明论》以及福泽谕吉的《脱亚论》的解读,批判了《脱亚论》中的消极方面,同时运用“内核与外缘”的理论来对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发展程度作比较,深刻分析了中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引入“市场制度”和“福利理论”来指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为建立和谐的“市场社会”和“市民社会”而努力。

研究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重点是弄清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学说,作者正是基于这一点,着重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而由以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为重要依据,整合并分析了东西方多位著名学者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论证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再到特殊的逻辑演绎法。除此之外本书与同类著作比较还有几个特别值得一提的亮点:一是作者在论述中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将自然科学的研究理论巧妙地上升到哲学高度,从而使其成为一种史学理论方法,并且用来作为自己观点的理论指导。有效地避免了研究方法上的跨度和分歧。二是作者在整篇文章的论述中,运用了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和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来分析“原生态亚洲”的特质,不仅对其产生和特征进行了有效论述,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其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实现了史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完美结合。三是作者在论述中首次提出了“原生态亚洲”的概念,将亚洲的特性做了高度精密的概括和浓缩,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概念上的引用的便利。四作者是对日本学者和海外中国学者关于中日文化研究的剖析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显示了作者在这一方面较深厚的学术功力,既扩展了读者的视野,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篇9

关键词:英语报刊新闻文体特征翻译

报刊新闻文体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文体,是指新闻报道及报刊杂志上刊登的各类文章,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题材各异,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外交、文体、娱乐、宗教、法律、刑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新闻文体以及时提供事实和信息为主要目的。新闻报道的目的是要将一切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新潮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传播给广大受众。虽然其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没有任何规范的统一模式,但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新闻写作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新闻报导的翻译,除遵循一般的翻译原则外,还应遵循新闻文体翻译的基本规律。

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新闻文体是集大众性、时效性、趣味性和简洁性于一体的文体。新闻刊物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读者众多,涉及面较宽,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适应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新闻刊物主要是报导国际国内新近发生的事件为主,为满足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真相的需要,必须及时快捷地将事件报导出来。新闻刊物十分注重读者的阅读趣味。为了增加报导的趣味性,不仅要求报导内容投读者所好,而且要求它所运用的语言要适应读者的爱好和阅读习惯。为了节约报刊杂志的版面篇幅,在有限的篇幅里报导尽可能多的内容,新闻写作人员就得采取一切手段来浓缩和精练语言,突出内容的实时性、结构的简洁性和信息的时效性,在词法、句法、语法和修辞上有着自己的特色。

(一)词汇方面

新闻英语有其明显的词汇特点。一些常用词汇在新闻报导的过程中具有了特定的新闻色彩,成为了新闻体词语。新闻报导中还常使用某些普通词汇来表达特定的事实和事件,这些词汇经过长期使用后逐渐取得与新闻报导相联系的特殊意义,并受特定的上下文限制,常常带有新闻文体的特色,具有特定的涵义,也成了新闻体词语的一部分。新闻体词语构词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新词不断涌现,旧词赋予新的词义。为了达到推广宣传效果、吸引受众的眼球的目的。新闻文体的用词力求新奇,新词快速涌现,旧词新义的现象大大增加。有的词汇是借用已有英语单词汇,表达新的涵义,也有的是利用传统的构词法创造出许多新词,某些词汇和词缀出现在新闻中衍生出特定的意义,因而成为新闻报道中的惯用词汇,如:cut=reduce(减少),dreadful=great(好极了),bar=prevent(阻止),body=committee(委员会);Irangate(伊朗门事件),go-between(中间人),Euromart(欧洲市场),coldwar(冷战)。

2.外来词汇在新闻文体中不时出现。由于新闻报道所报导的内容涉及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为使新闻报道具有原汁原味,很多外来词汇就不时地出现在报道中。如:来自法语的attaché(随行人员),rapport(和睦,友好);来自拉丁语的defacto(事实上),per(每,每一);来自日语的karate(空手道),tsunami(海啸);来自汉语的dragonboat(龙船,taichi(太极拳)等。

3.短词小词和缩略语被广泛运用。为了节省篇幅,且又能快速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文体使用大量的短词、小词来代替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传统长词汇,以及使用缩略词。如:ties=diplomaticrelations(外交关系),probe=investigation(调查),AIDS(艾滋病),WTO(世界贸易组织),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4.在新闻文体中还将一些习语赋予新的特殊涵义。广泛借用体育、军事、商业、科技文学、宗教、娱乐等各个行业的词汇来表达其它的意思。其目的是力图反映现代新闻语言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融合性”,以适应各类读者的阅读兴趣,唤起各类读者的“亲切感”。如:blue-chip(蓝筹股),discount(贴现),doomsday(世界末日),factor(系数,倍数),file(文件,文件夹),formation(编队,队形),clone(克隆),bungeejumping(蹦极跳),bio-diesel(生态燃料),multi-gym(多功能健身器)等。

5.广泛使用套语、俚语俗语也是新闻文体用词与用词求新并行的另一特点。其目的是追求新奇,吸引读者,以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各类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文字表达方法。如俚语俗语:egghead(知识分子),wheels(车辆);英联邦国家称议会为Parliament,美国则称Congress,俄罗斯为Duma,中国称NationalPeople’sCongress;套语:“accordingto...”,“It’sreportedthat...”等。

(二)语法方面

为了能立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报导通常会省略一些虚词或在文中能明白意思的词汇。时态和语态也多使用较为简单的现在时态和主动语态。

1.在标题或简报中经常省略冠词、介词、动词、代词、助动词等。

例1:Twotournament’saristocratsinaction.(TheGuardian)两个赛场精英正在激战。(《卫报》)

例2:Warningofthenewiceage.(TheTimes)新冰期来临的先兆。(《泰晤士报》)

2.新闻文体通常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辅以少量的被动语态。使用主动语态使读者有一种直接参与的感觉,能使叙述产生直接的感官效果。是因为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其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更具有说服力,使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其可信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流利自然。

例: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reportsthatthenumberofofficiallyreportedcasesinmaywas366455,spreadthrough162countries.(ChinaDaily)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五月份官方报告的患病人数为366455人,分布在162个国家。(《中国日报》)

3.广泛使用现在时态。为了造成事件正在进行中的效果,给读者以真实感,以及以新鲜出炉、形象生动、跃然纸上的感觉,在英语新闻中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被广泛使用。且复合句中时态不求完全一致;甚至在said,told,reported,added等动词过去时后面的that宾语从句中,过去时也常常为现在时态所替代。

例:DirectoroftheStateCouncil’sHongKongMacaoAffairsOfficeLuPingsaidtheChinesesidehasbasicallyagreedonthefourthfinancialagreementproposedbytheBritish-HongKongauthorities.(ChinaDaily)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鲁平说:中方基本上同意港英当局提出的第四次资金安排。(《中国日报》)

(三)句子结构方面

由于新闻报道的篇幅较短。新闻报道文体中的句子结构相对于书面报道较为简单。句子结构多使用简明扼要的句型,如简单句。复合句中多用状语从句、宾语从句、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少用倒装句、分词短语、名词后置修饰语如限定性定语从句等。由于广播报道的传播途径的不同于报刊英语,诉诸于耳,所以为了降低理解的负担,句式往往趋于简单。

1.倾向于多用简单句并辅以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等补充成分或修饰限定成分。简单句的使用常常可以让读者的思路更加清晰,记者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要记录的事实交待清楚。连续使用简单句不致于在句子之间产生行文上的纠葛,有助于清晰地阐述事件的发展。

例:TheytrappedtheguerillasinBeirut,thendrovethemoutofLebanonaltogether,scatteringtheirforcesamongnineArabnations.(TheChristianScienceMonitor)他们在贝鲁特包围了游击队,然后把他们完全赶出了黎巴嫩,使他们的军队分散到9个阿拉伯国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2.广泛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以增添所报导的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和生动性。使用引语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示所报道的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感觉。

例:Mr.Fitzwatersaidthatthedecisiontoattackwasmade“incrementallyoveranumberofdays”.(NewYorkTimes)菲茨沃特先生说进攻的决定是“经过许多天逐渐”作出的。(《纽约时报》)

3.名词性结构和动词的-ing形式大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以使句子更为简洁明了,读者能较为轻松地了解报导中所提供的信息。

例:IsrealPresidentWeizmaninaugurateddirectphonecallsbetweenthetwocountrieswithaninvitationtoHusseintovisitJerusalematanytime.(ChinaDaily)以色列总统魏兹曼为两国之间直接通话举行仪式,并邀请侯赛因在任何时候访问耶路撒冷。(《中国日报》)

二、新闻文体的翻译

新闻英语的语言有趣易懂,简洁精练,用非常简略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删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响表达内容完整与准确的词。此外,新闻语体语言清晰,不能模棱两可,更不应晦涩难懂。

(一)翻译原则

英语新闻文体不论是新闻报导、新闻分析还是新闻特写都要求作者以提供事实或消息为目的,客观地报导事实,避免使用带有个人感情或个人爱好倾向的语言。避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感叹句和祈使句等激情的文句。避免使用带有译者思想感情和情绪的词句。译者应当与原作者一样,是冷静的叙述者和告知者。

1.掌握词汇表达的准确意思。新闻文体中的新词众多,它们基本上体现了所描述事物的新颖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常会出现许多表示人名、地名和组织机构的专有名词。面对题材广泛的文章,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准确理解新闻词汇的具体意义,平时应多留意并掌握同一英语单词在不同行业中的不同词义、新造词和缩略词所表达的具体词义,切不可望文生义。

2.理解英语句子表达的信息。新闻文体的句子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文体,它不是那么严谨,显得较为松散,不合规则,但较为松散的句子也能表达明确的涵义。译者在翻译时应注重文章所陈述的内容,而不必拘泥于它的表面形式,这样才能准确、流畅地进行翻译。

3.把握译文的表达手段。新闻语体讲究表达有力、叙述生动,因而译者翻译时必须在用词上多加锤炼,表现出新闻文体的总貌。不宜太俗也不宜太雅,要兼顾各类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同的文章尽量符合原文的基本特点,必要的时候作一些可行的改变。

(二)翻译方法

译者翻译新闻文章时,应密切注意原文的内容、语气、语调,尽可能地与原文保持一致。还要结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用通俗易懂的汉语为读者展现出所翻译的内容。

1.词汇的翻译方法。新闻文体中词汇的翻译,通常以意译为主;人名、地名以音译为主。也可以用音译法,加上相应的解释。

例:“China’spriorityistoensuresocialstabilityandecnomicdevelopment.”Longsaid.(BusinessWeekly)

龙(永图)说:“中国优先考虑的是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商业周报》)

2.时态和语态的翻译方法。英语新闻文体中多用现在时态以求事实的及时性,而汉语多用过去时态表达已发生的事实。英语用时态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不一定有时间状语,而汉语往往借助时间副词表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汉译时可用增词法或减词法,以求让读者获得准确的信息。

例:PhiharmonicOrchestrareceives£800000fromitsfiveorsixcompanybackers,andBritisharchaeologicalgroupsreceivegeneroushelpfromonegiantinsurancecompany.(TheObserver)爱乐交响乐团从5、6家支持它的公司中收到了80万英镑,而英国的考古团体也得到了一家大保险公司的资助。(《观察家报》)

3.句子结构的翻译方法。英语的句子结构与汉语的句子结构有所不同,特别是在修饰语的运用上有很大的区别。汉译时要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作相应的调整,可以采用切断、拆译、倒译、插入和重组等方法进行英汉和汉英对译。

例:ItwasthefirsttimeinacoupleofyearsthatthislongadvocateofimposingconditionsonChina’sMFNwasrebuffedevenintheHouseofRepresentatives.(ChinaDaily)这种长期鼓吹对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附加条件的企图竞在众议院被挫败,这几年还是首次。(《中国日报》)

英语新闻文体的翻译方法还有很多,在此笔者不再一一列举。译者可以在翻译过程中交替混合使用。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法的目的就是客观、准确地再现英语原文的风貌。

参考文献:

[1]华先发,邵毅.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篇10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女性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

爱丽丝•门罗是著名的加拿大女作家,她的写作风格很简单,不加任何的修饰。在她的作品中,她描绘了人们平淡而真实的生活面貌,也表达了真挚而深刻的感觉。门罗的风格是独特的,她有着很强烈的生态意识,并且总是在不断追寻着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关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

生态女性主义是在上世纪70年代非常流行的一种趋势,是由法国学者弗兰克斯在1974年提出的,通过在她的书中对女性的描述,结合女性主义思想和生态思想,指出了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贯穿全书的主要思想是:女性在自然界的地位和在父权社会中的地位是相似的、人与女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是应该和谐共存的。生态女性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生态理论,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持续的关注。根据生态女性主义的定义,人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自然中的反映。生态女性主义者支持女性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所有的自然物具有女性特质如宁静、寂静、柔软、温柔、和平等。女性是原始的、被动的、情感的和神秘的。比如说榆树是安静的,枫树是友好的,橡树是霸道的。这一刻,在与自然的和谐中,女性欣然的接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热爱大自然,并且享受它。所有自然的东西,包括地球都具有“女性化”的特点。此外,女性的性格和情感往往与地球一起发展。作为回报,地球作为生存的基础和最终的目的地。女权主义者认为,妇女解放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这是一个女人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平台,如情感、野心、梦想等等。在这个空间里,女性能够代表自己的真实自我,它与父权社会中的形象有着明显的区别。人们称门罗是一个伟大的现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的写作是简单的,不加修饰。她描绘了人们平淡而真实的生活面貌,也表达了真挚而深刻的感觉。门罗的风格是独特的,她有生态意识。她总是在寻找她心中最好的家,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关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简单的语言告诉她。有些评论家认为门罗的小说在阅读时会有恐怖感和压迫感,但事实上这并不是由门罗创造的艺术风格,这种压抑很多时候是真实的恐怖关系的再现。在这种压抑和恐怖氛围下凸显出的人性的善恶、对错、欲望、牺牲,都深入到每一个读者的心灵,读者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思考和反思。国内学者由于缺乏相关的翻译以及爱国外对门罗研究的滞后的影响,对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纵向来看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作品,并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只是作为简单的分析研究材料。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牢不可破的互连。事实上,自然界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女性化的,与女性有着共同的命运。另一方面,在《荨麻》中,门罗对女主人公给出了一个具体的、详细的描述的性质和特点,生活的女主角充满了阳光。她刻画了女主人公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随着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这些女性人物呈现出一系列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她们也有独特的外观和个性,她们可以深刻的理解以及在沟通中受益很多。女性在许多方面与自然结合,如风、花、水等。在这部小说中最吸引我们注意的是他们的房子,象征着空间。这些房子可以被视为一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独特的美丽风景。通过描绘的房子,很明显,女性将房子看作是一个和平和充满爱的家。作为回报,房子充当了一个女人的保护者和安慰者。

二、女性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女性与自然的分离。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与自然的内在同一性关系不仅体现在女性与自然的和谐融合中,也表现在女性与自然中的“二元对立”。与迈克在一起的女主角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快乐的时间很短。迈克不辞而别,让女主人公的一切生活变得毫无意义,而且对女主人公的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造成了女主人公的空虚、无助、绝望和困惑。在她的心中,她有一个模糊的问题,即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被动地位。她在心里似乎遭受到泥石流般强烈的侵蚀,她的哭泣中充满了无助,而唯一缺少的是曾经和迈克在一起的生活。随着时间的发展,女主人公在传统女性身份问题上变得更加清晰有力。而且她的朋友最终作出了让步,并返回到帮助丈夫和孩子的家庭主妇生活教学。这似乎也注定了她们之间的友谊将会在未来逐渐消失。大自然给了女主角一个幸福的童年,并且她也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没有虚伪,没有失去自我,她充满了对传统女性身份的“叛逆”和“颠覆”。社会对古怪的女人充满了敌意:她住在多伦多的一个旧砖屋的街道上,所有的一切都使她感到孤立,她觉得很难适应,她的丈夫和女儿的责任使她更加痛苦和恐惧。社会不能容忍极端的女性主义者抛弃家庭的思想,有共同梦想的朋友和分享一切的朋友认为她是一个“特殊的圈子”里的社会,不容易被人接受。女主人公开车带着朋友在乡间的道路上,看到起伏的丘陵和清澈的小溪,自由自在的奶牛,对于这些熟悉的童年美丽的田园风光现在则成为了眼中单调的景色,等到了过去生活的农村,恰恰抓住她眼睛的是阳台上的丑陋的疤痕。可以看出在女主人公的眼睛里,自然是伤痕累累,都是没有生命的。女性与自然的重生。故事回到1979年夏天的开始,女主人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等待,当故事停留在这里,他们也期待在彼此的心埋在彼此的浪漫感情,可以在许多年后再次发芽。在这一时期,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在他们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女主人公意识到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对女性的歧视,坚决追求自由、平等的新生活,但她却不被当时的加拿大传统父权社会所接受。由于男主人公倒车不慎碾过自己的儿子,始终无法摆脱自责和内疚,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唯有紧紧的抓住彼此。两个人去了高尔夫球场,躲在体育场旁边的灌木丛里,她们的身体被荨麻这样的植物所刺到。在大自然肆虐的那一刻,传统的爱情,以及婚姻的背叛状态使她的生活迷失方向。小说的结尾,女主人公经历了对爱情、失望、拒绝、欲望的渴望,最后得到了女性与男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启示。她暂时的忘记了对家庭的责任并决定从激烈的冲突中解放出来,将这美丽的情感永远地封在心中,而不是一味追求简单、和谐、平等、自由的新生活。《荨麻》这部小说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确定女性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象征性的、经验性的。从象征意义来看,这部小说也是女性化的性质,包括女性化的土地、房屋和其他元素。在小说中,女性将自己的命运与男人联系起来,并被男人所支配。总有一天,她最终会做她想做的,并说她想说的话。即使别人不赞成,她也不会在乎。但面对女儿不理解丈夫的痛苦,女主人公也将坚决拒绝回到以前的生活。她相信选择另一条道路对她现在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这让她觉得生活真的改变了,并且这些经历培养了她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也是值得现代女性学习的。

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在当今世界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又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就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遵循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强调这一客观规律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不断循环的一种社会状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来看,以及吸收十成果以后,生态文明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其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四个方面。如果加拿大作家有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使命感,那么门罗是最让人惊讶的一个。她不会在作品里哭,但它是最令人震惊的一个。在她的作品中,她经常描写的是充满贪贪婪和欲望的人,同时也谈论到美丽的家园应该如何保护人类,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生态意识门罗艺术的强大缘自她的讽刺性极强的描写,它会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表现出人类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在陷入混乱之后的一系列反映。总之,在这部小说中,通过运用大量的景物描写,突出女性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展现出大自然在为女性不断提供着动力,揭示了父权制下的女性与自然相互存在状态。而且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自尊、自强以及自我独立的性格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也突出反映了对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强烈愿望。

[参考文献]

[1]吴琳.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述评[J].世界文学评论,2011(1).

[2]纪艳彬.生态女性视阈下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葛悦华.关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2008(4).

[4]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7(9).

[5]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6]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5).

[7]余维海.生态女性主义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生态,2011(21).

[8]姜延博.柯亨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篇11

[关键词]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贪婪》;标示;生态女性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标示是“文本中出现的起‘标志’、‘显示’等作用的叙述手段。作为故事讲述人,叙事作品的作者当然希望读者‘听懂’故事,为此,他在文本中设置了种种标示,以引导读者按既定意图把握叙述。……标示可分为两大类:题旨标示与人物标示,前者提示创作动机、作品宗旨和主题思想等,后者或隐或现地透露人物的人格特征。”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Jehnek,1946-)在其2000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贪婪》(Gier)中,巧妙地运用了题旨标示和人物标示叙述手段。表面上看,这部小说的篇幅不长,情节也简单,讲述的不过是一起谋杀案,而实质上它隐含了作者更深层更隽永的寓意,隐藏着巨大的阐释与想象的空间,读者只有在充分理解这些标示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领会作者的别具匠心,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所在。

一、《贪婪》中的题旨标示

如果说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可以说是文章的眼睛与灵魂,是作者对作品主旨的凝结和高度概括。俗话说:“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标题不仅以简短的语句标明文章内容,而且往往在文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一部作品时,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便是标题。文章的标题是给读者的第一个信息,这个信息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欲望,而且可以引导读者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探索文章的主题。标题的基本特点就是鲜明、简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文学叙述理论以‘叙述’为对象,题旨标示因直接关系着叙述意图的传达,是一种‘浓缩’了的叙述,是一种凝聚着故事要义和精华的叙述。”…”。下面将对《贪婪》标题所承载的庞大的隐喻世界及其深刻的内涵进行探究和剖析。

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对“贪婪”的解释是“贪得无厌(含贬义)”,即指贪心大,老不知满足。该小说的副标题“EinUnterhaltungsroman”(“一部娱乐小说”)表面上是借助侦探小说的外壳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却实为作者利用副标题跟读者开了一个大玩笑。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逐渐明晰一点,即作者并非在着重讲述一个侦探故事,因为读者在阅读到第二章就能毫无悬念地知道杀人凶手正是小说的男主角警官库尔特・雅尼什。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早已明白无误地在正标题中显示出来――不仅仅是一个小人物,而且也包括那些更为引人注目的占统治地位者的无节制的“贪婪”。另外,作品还涉及因人类的“贪婪”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主人公库尔特对钱色的贪婪、社会中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征服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等等,这一切皆因“人性的贪婪”而起。可以说,整部作品都是围绕“贪婪”二字而展开的。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外部世界,使人看到现实生活中的表面现象,而是重视和强调人对外在现实的体验、感受和反思,关注人的内心隐秘。耶利内克这位有着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的作家,在《贪婪》中认真审视了类似库尔特・雅尼什这样的人物与当代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从而深入阐明自己对人的本性,特别是人性中阴暗面的理解。耶利内克在这部小说中一直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诠释人性的含义,使读者在字里行间,能不断体会到这部作品对人类灵魂所进行的淋漓尽致的剖析。人们对权势、金钱、美色等等的各种欲望,无非是人类天性在不同境况之下的外在表现形式。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贪欲是人天性中的一个方面,没有人能够摆脱它。耶利内克希望通过该小说使人们能够认识到,人一旦被贪婪这种欲望所控制,并让这种欲望不断膨胀,超越了人的理性之后,将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l在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因为一味追求财富,往往在贪欲的笼罩下丧失自我。人一旦被贪婪这种欲望所控制,人性的阴暗面占据上风,必然出现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局面,这是人性使然。

耶利内克在文中不乏对奥地利当局的抨击,对统治者感到失望与愤慨。库尔特・雅尼什完全丧失了理性,完全被权力与金钱的欲望所征服。由于耶利内克对奥地利当局极为不满,故实为借库尔特・雅尼什以影射奥地利的高官。“他们也跟你一样,只是换了个名字。”在小说中,耶利内克不但展示了人性恶的一面,还跨越了人的行为的表面现象,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一次追踪展示,揭示了人性的另一方面――理性应该如何对人性中的贪婪这种欲望加以控制,充实了人对人类天性内涵的认识。诚如小说的题目所示,《贪婪》的主题是“贪婪”,同时“贪婪”还是小说中每个人物身上的印记,从而揭示了人性的丑陋面以及它与所谓的文明社会的尖锐冲突。

另外,这还是一部充满了生态思想和文明批判的重要的生态文学作品。王诺给“生态文学”下的定义是:“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思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耶利内克在小说中严厉批判了西方几千年来占据统治地位的以基督教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类中心主义”鼓吹人“拥有道德上和形而上的惟一性。人类与自然隔离开来并超越这个世界。上帝创造了一个道德统治制度,人类高于自然,且由上帝授意支配和控制自然”。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统治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征服与被征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毫无平等可言。

耶利内克在《贪婪》中深刻揭示了造成当今生态灾难社会的根源,表明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在耶利内克的眼中,大自然才是真正令她敬畏的“造物主”。在她看来,女性在父权文化秩序中所处的被压迫的、从属性的地位,就仿佛人类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和无情破坏,并由此而质疑男性中心主义以及那种片面且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即人类沙文主义。

事实上,耶利内克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是在目睹家乡的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并因此而深感痛心乃至愤怒。耶利内克在作品中明确指出家乡施蒂利亚洲乃至整个塞姆林地区的自然生态同样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公路已经变成了血腥之路。景观也成了一种循环。”城市的发展并不表示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是向野蛮恶劣社会的倒退。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整体,女性与自然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女性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则是导致性别歧视与自然歧视的根源,女性与自然的敌人不是神人同形同性论而是男性中心论。在她们的眼中,女性被“自然化”,而自然也被“女性化”了。倘若女性无法摆脱男性的压迫,自然也就同样无法摆脱人类的奴役,因此,女性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是相互联系的。生态女性主义把妇女的解放事业和保护大自然的生态运动结合起来,把女性与社会发展、人类命运以及整个自然界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其宗旨在于揭示人类思想领域和社会结构中,统治女性与统治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以解放女性和拯救自然为使命,由此深化了对父权制社会与人类沙文主义的批判。

耶利内克在文中再三强调了自然的重要性,对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痛心疾首,关注保护动物等其他自然资源,对以自然为敌、破坏自然、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提出抗议。《贪婪》“通过描写旅游开发者掏出山的‘五脏六腑’,改造人工湖,导致自然先是无奈,继而愤怒,以塌方、泥石流、洪水、雪崩等方式向人类报复,有力地推出了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可以摒弃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但人类却无法离开自然界而独立生存。在耶利内克的眼中,人类开发、利用自然实质上是一种奴役、破坏自然的行为。这种无止境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毁灭自然的行径导致的将是人类的自行灭亡。虽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但人类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限度内,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整个生态系统具有重大意义。这也势必要求我们冲破人类中心论的局限性,从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二、《贪婪》中的人物标示

读者在把握题旨标示之外,还需把握人物标示,才能真正领会作者赋予该作的丰富内涵。人物标示可分为外显标示、暗含标示与隐性标示三种。在这部作品中,外显标示较多,即有许多直接出现人格特征的地方,令读者可以在阅读叙事作品的过程中毫不费力地获知人物特征。在此则主要尝试对某些人物的暗含标示和隐性标示进行探析。

(一)暗含标示

所谓暗含标示,即“并不直接‘出示’人格特征。但由于作者和读者相互间的默契以及阅读传统在起作用,读者把握它所暗示的人格特征仍不困难。”……在《贪婪》中,作者巧妙地通过一些暗含标示将人物的某些人格特征间接标示了出来。

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财富分配情况的变化加速了人们的分化。西方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恶性发展的社会,一切都表现出物质化。人在这个社会里也已经异化,成为感情冷漠的“非人”。读者在刚开始阅读小说时便得知男主人公即警官库尔特・雅尼什是个外表虽然聪明、开朗、诱人而且强壮。但内心却极为贪婪――钱色两贪的人。对库尔特来说,在他的人生词典中是没有“吃亏”二字的,他也决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库尔特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包括与妻子之间的关系都是以物质为前提的。对他而言,爱情是虚无缥缈的,只有物质才是实实在在的、永恒的,只有房子和地产才与他有关系。但妻子带给他的那栋小房子是远远无法满足他那日益膨胀的对财产的贪婪之心的。不断地攫取财产才是他一生的梦想与追求,“不管多少钱都是不够的,永远不够。”库尔特就是这样一个已经异化了的“非人”!他充分利用其职业的便利。在公众场合竭力显示其虚伪的正义与光辉的一面,但实际上他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通过后面的文本:“他在家的时候很喜欢看自己,有时候欣赏起自己来简直没个完”“其实他最喜欢跟他自己做,这一点他瞒着身边所有的人”“警官喜欢偷偷地看杂志上年轻男人的照片……”“……装作偶然与年轻同事发生接触,在换衣服时紧贴在他身后……”读者不难从如此众多的行动标示中推断出他同时还是个自恋狂、同性恋者,人物形象也由此而更加丰富饱满起来。

“父亲把母亲的脏衣服脱了下来,……母亲又挨了几个耳光。因为她总是拉屎、拉尿的。”库尔特・雅尼什的母亲患有“早期肝硬化”,并且瘫痪在床。她的遭遇却并不比警官身边别的女人好,只是一直极力地克制自己。亲情不再,良心的彻底丧失。试想,倘若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都尚且如此,他已然成了彻彻底底的“非人”!

(二)隐性标示

隐性标示是一种比暗含标示还要间接的叙述方法。由于隐性标示可以通过“模拟”手段,影射或暗示某种人格特征,因此,只有全面理解了小说中的隐性标示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取向,才能领略这部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

女主人公格尔蒂曾经当过外语播音员、翻译而且还是一位业余钢琴家。这些外显标示都直接呈现在了读者眼前。虽然读者很容易就可以获得直接表现某些相关的人格特征,但并不意味信息的全面性。

“他的生活里出现过很多女人,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表达过这样的愿望,就是把他看作一个亲人。一个朋友。”

在库尔特生活中的所有女人中,格尔蒂是惟一用真心对待他的女人。然而,她的真心换来了的是什么呢?

“它,爱情,是永远不会来的,人们总是以为它在别处,总是在追逐它,而过不了多久,士猎手就变成了猎物。快去吧,您就把杀人犯带回家去吧,……”

文中的女主人公们认为“性”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她们囿于一个狭小的天地中,等待着被男性发现,等待着被猎捕,因为即使她们竭尽全力,也无法改变不平等的状况。“女人们让自己曲线毕露,仿佛这就是她们最重要的事,再用毛衣、T恤衫和各种布头作为点缀的配菜,以确保成功,将这盘菜端到桌上招待男人,不要报酬,只为取乐,这就是事业。其实,她们只不过是饭后的甜点,这还要看先生们的胃里是否容得下。她们不知道这一点。”男性将世界变成了狩猎场,格尔蒂并没有从库尔特身上获得爱情,反而不幸成了他的猎物。

小说中插叙了一段年青姑娘喜欢罪犯这一小故事,而这正是对佳比与格尔蒂喜欢杀人犯库尔特・雅尼什的模拟。这是一种相对而言较为复杂的结构模拟。她们都希望能获得真挚的爱情与完美的婚姻,然而爱情给她们带来的不幸远远多于幸福。她们又都由此而走向失望甚至付出生命!她们只能生存于社会文化为她们特制的理念规范之中。黑格尔曾经说过:“爱情在女子身上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然而,在女性付出一切情感之后,又得到了些什么呢?文中对佳比和格尔蒂的付出分别是这样评述的:“一个女人收获的只有生活的打击,而她还想为此受折磨!”“她得到的可不是舒适的享受,而是像被捆住了手脚一样。”这是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无奈,也是女性的悲哀!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篇12

关键词:日照图;图形逻辑;思维秩序

引言:

日照图问题虽素为高考难点,但其核心要素却仅有两条:一是太阳光线(或直射光线);二是晨昏线(圈)。太阳光线直观反映了太阳高度及日影的分布和变化的一般特征;而晨昏线则从细节上描述了昼夜产生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日照图判读能力培育的重心应该是有效建立二者之间的图形逻辑,并为该目标的实现搭建合适的“脚手架”。而事实上,人们却更乐衷于一些“快解秘诀”或“独门技巧”的研究,而不愿为“思维之塔”的点滴积累洒下“真诚”的汗水,故常形成欲速不达的尴尬局面。在此,本文将聚焦“图形逻辑优化”从以下几方面谈谈高三地理复习中日照图判读能力培育的主要策略。

一、格物致知、明析数理,搭建空间“骨架”

就浙江而言,即使是高三“日照图”教学的最大困难仍在于教师必须花大量的精力去弥补因“初中淡化地理教育”而导致的想象力的极度缺乏。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教学环境差异,通过“实物”演示、地理模型或三维视图等手段帮助学生重温地球“经纬骨架”的空间影象,为日照图分析提供空间媒介和逻辑依托。

案例1地球的“骨架”――经纬网

环节1:实物演示,定义经纬。

操作简述:(1)呈现地球仪,要求学生指认地轴、纬线、经线并归纳其基本特点(如,位置、长短、方向等)。之后,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某点(如,图1中点Q)的运动,理解纬线的动态定义(即,地球上任一点自转的运动轨迹)。(2)展示地球仪剖面,指认地球半径(R)、纬度(β)、经度(α),引导学生理解经度、纬度的数学含义。

设计目的:认识经、纬线,打造日照图的空间“骨架”。且借助纬线的“轨迹说(动态定义)”赋予“骨架”运动的灵气,从而降低经度(或角速度)、线速度等概念理解的难度;并为经纬网中几何逻辑的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节2:图示模型,明晰数理。

操作简述:(1)引导学生绘制地球经纬“骨架”示意图(如图1)落实基本概念,并呈现不同投影方式下的经纬网。(2)假设地球是一个正球体、给出地球平均半径,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计算或分析:两条纬线(纬差1°)之间的经线长度;两条经线(经差1°)之间的纬线长度;球面上两点(可以是特殊点)间的最近距离。

设计目的:通过绘图和计算强化经纬网构建的空间影象、巩固基础知识、提升知识应用和逻辑计算能力,为线速度公式推导或昼(或夜)长的理解和计算作好铺垫。

该方案从概念认知入手,通过“实物”展示、指认、绘图、计算等,帮助学生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感性到理性对经纬网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有力的空间和逻辑基础。

二、图文互换、以图释文,架设“语言”桥梁

地图历来以“地理的第二语言”而倍受关注,但,焦点却多集中于读图技巧的研究而忽略了第一、二“语言”之间的逻辑沟通。其实,高三日照图的教学中若能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地理原理或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地理图形,或把一些简约或深奥的地理图示“翻译”为文字,将为文字与图形的逻辑对接创造良好的机会。

案例2太阳高度及其分布和计算

环节1:图解定义,转换思维。

操作简述:呈现教材(湘教・必修Ⅰ)定义: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作出如下补充并图示:(1)太阳可据需要看作是一个质点或平行光柱;(2)某点的地平面即过该点的地球半径的切线。

设计目的:克服文字定义抽象、空洞的“缺陷”,将其转化为图形,填补学生空间概念的空白、转换思维角度,为后续的理性计算提供支持。

环节2:自主作图,多维探究。

操作简述:(1)指导学生据图形定义,分别绘制“两分两至”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并总结其时空分布规律。(2)基于“光柱”影象,引导学生理解并绘制“过太阳直射点的日照纵、横剖面示意图”,助其从“球面距离”的角度认识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间的关系(即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等距等值)。

设计目的:通过图示直观认识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规律,导出太阳高度研究中的“距离”意识,为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和“等太阳高度线(某时全球太阳高度分布)”的判读埋下伏笔,同时通过“过程”使知识结论更具建设性。

环节3:推导公式,拓展应用。

操作简述:(1)要求学生应用所学几何知识图解正午太阳高度,得出计算公式:H=90°-|φ±δ|,并将公式地理化,即:H=90°-纬距(直射点与所求地的球面距离,用纬度表示)。(2)基于公式,引导学生计算:赤道、极点、纬切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极昼区,日内最小(即0时)太阳高度(h)与直射点纬度(δ)的函数关系。其中0时太阳高度的计算,即是基于“距离”的原则对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的拓展应用。首先绘制太阳直射任意点(Z,纬度δ)的日照图(如,图2),其中Q(纬度β)为所求点,套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得:h=90°-(S1+S2),又S1=90°-δ,S2=90°-β,故:h=δ+β-90°。

设计目的:变定性分析为定量研究,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并通过应用强化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几组特殊结论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应试反应速度。

该方案通过两个“转换”将太阳高度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一是文字定义的“图形化”,揭示了“太阳高度”的几何内涵;二是数学公式的“地理化”,为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的外延提供理解支架。

三、图图相扣、有效集成,理清逻辑线索

迫于新高考日益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压力,传统的“结论(或技巧)式”的日照图教学早应淡出高中地理的课堂,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却因“惜时如金”而将“过程之魂”拒于千里之外。其实,图形也许是解决“课时”与“效率”之间矛盾的更好的手段。美国科学家斯蒂恩认为,“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维就整体地把握了该问题,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

案例3晨昏线与昼夜长短

环节1:动画模拟,连环绘图。

操作简述:分段回放“两分两至”时地球日照模拟视频,要求学生观察、说明、图示各节气晨昏线与阳光(尤其是直射光线)的关系,了解晨昏线的内涵(如,昼夜分界线;太阳出没地;太阳光与地球切点的集合等)及特点。

设计目的:多角度认识晨昏线,为日出/落的地方时和方位判断、昼长概念的理解以及建立晨昏线与太阳高度之间的联系等提供基础。

环节2:释图明理,纵向联系。

操作简述:引导学生将绘制的图形按直射点位移轨迹序列(南北或北南)排列,进一步探究晨昏线的“运动(南北摆动、线位西移)”基本规律,并具体描述(语言、文字)或图示(如图3)。主要内容包括:晨昏线位移的原因、特点(如,方向、速度、范围等)及其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关性。

设计目的:了解晨昏线运动的基本规律、意义,建立晨昏线或纬切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动态联系,把握规律本质,减少记忆难度,提升应用和探究能力。

环节3:定量计算,理性归纳。

操作简述:(1)给出昼长的概念(日出日落;晨线昏线),结合纬线“轨迹说”,引入昼弧和夜弧的概念,引导学生估算“日照图序列”中指定纬线(如极圈、极点、赤道等)的昼长(定量计算)。(2)结合计算启示,总结昼夜长短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变化规律。

设计目的: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的原因和基本规律,为后续探究(如,感知昼长等问题)提供知识准备和理解参照。

该方案以两组概念(晨昏线、昼/夜弧)为支架,通过看、画、说、写、算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感悟过程,由易到难、由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步步为营有效建立太阳直射点与晨昏线和昼夜长短之间的联系。

四、有序归纳、精心提炼,成就“临门一脚”

日照图素以“仪态万千”为莘莘学子所惧。其实,日照图中常见的几类问题,如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地方时等,看似“泾渭分明”实则“千丝万缕”。因此,高三“日照图”教学中只需牢牢抓住其构图要素中的“两面、三线、五点(表1)”,化繁为简、把握本质、适度提炼,就能够“拨开云雾见月明”。

案例4日照图判读的技能突破

环节1:“陈图”再现,要素指认。

操作简述:呈现日照立体和平面图重温日照效果,并回顾指认各构图要素。

试题解析:上述命题本质都是考查等太阳高度线的“等距等角”的原理。命题1信息呈现比较常规,命题2、3则属“无线考线”,它们通过简化图形构成、补充文字说明,将“等太阳高度线”的考查从静态上升到动态、从单一上升到多维的层次。基于有序推进或适时点拨,学生不难发现三道命题的本质都是基于:球面距离PO=QO=90°,且P、O均位于赤道,故P点经度均为110°E。

设计目的:通过典例解析和实战演练,以求达成“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地理信息的获取和问题指向判别能力”的目标。

该案例三大环节指向分明、立意渐深:环节1通过“陈图”指认整合先期获得的诸如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模块知识,提炼日照图的核心构图要素、理清各要素间的逻辑和几何关系;环节2选择性列举高中日照图常考问题和信息参考点以为学生“实战”能力的提升提供思路指导;环节3用“习题(典例、精练)”变“被动识记”为“再生建构”,不断集成和提升学生的“日照图”学习及解析能力。

结束语:基于学情和教学目标的差异,高三日照图判读能力的培育策略五花八门、仁者见仁,但切忌断章取义的“快餐式”教学。在此,本文仅籍以抛砖引玉。回顾多年高三“日照图”教学中的“挣扎”,笔者觉得有几个问题虽是老生常谈却仍值得关注:①施教过程中,应将“看图、绘图、析图”贯彻在整个“日照图”教学过程之始终,注重图形意识的潜移默化;②关注图形呈现或组合的方式和秩序创新,减少简单的“炒冷饭”现象,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③强化知识模块之间及其内部的逻辑梳理,培育日照图判读的再生能力,避免“越教越不懂”的混乱局面。总之,寓教于学,教学相长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例(12篇)

    - 阅0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篇1关键词:和谐社会: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7-0076-031引.....

    广告调研的重要性范例(12篇)

    - 阅0

    广告调研的重要性范文当前我国幽默广告研究基本态势我国广告界对幽默广告及其效果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学术性研究尚未得到社会的充分重视,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水平亟待提高。现.....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