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的核心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篇1

【关键词】绩效考核问题民办培训机构对策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但大部分民办培训机构由于教育资源缺乏,管理不规范等弊端导致其从业人员流失严重,竞争实力下降。基于民办培训机构的特点,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绩效考核。因此,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民办培训机构有着巨大的作用,加强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民办培训机构的特点

市场需求巨大且行业利润高。民办培训机构的大势兴起与市场需求和行业利润关系紧密。以宁波市为例,据2016年宁波市教育局统计数据显示,宁波各种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已有700多家,其中少儿教育、IT、英语等是民办培训机构行业的重要支柱。其中就英语这一项民办教育培训在宁波市场上的市值就高达1.3亿元。宁波市中运营较好的民办培训机构其一年的利润大都在32%以上,有些民办培训机构的利润甚至还能达到50%以上。

技能培训为主高端培训为辅。个人技能提升培训是主要目标,也是民办培训市场的主流。参加具体工作技能上的培训占到培训总量的四分之三。相对于基础层次的培训来说,高端层次的培训虽然在市场占的份额不大,但是其需求却越来越高。然而在很多二、三线城市,高端层次的教育培训还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

师资队伍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师资力量。民办培训机构师资队伍有两特点:弱联系和培训娱乐化。一方面,民办机构与讲师之间属于弱联系,多靠利益维持,同时对讲师的依赖性大;另一方面,为了活跃课堂的氛围,将教育的本质抛开,过分追求娱乐化。

监管不合理导致市场混乱。民办培训机构主要管理部门一般有教育局、工商管理部门、财政局,以及教育协会等。民办培训机构市场管理和批文的部门复杂,多部门联合管理常常造成管理有空白区,重叠区,多级监管导致培训市场异常混乱。

二、民办培训机构绩效考核现状

(一)对绩效考核认知模糊

较小规模的民办培训机构受部门设置、管理水平影响,基本上不会有完整的绩效考核的概念;在较大的机构中,基层管理人员由于工作任务较重,公司绩效考核不合理就会使其满意度较低,忽视绩效考核。一般员工对公司没有全局把握,唯“任务”是从,对绩效的考核没有完整概念。

(二)绩效指标的选择缺乏科学性

民办培训机构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容易选择不合理的绩效指标。具体有两个问题:第一,考核标准同质化。民办培训机构大都只考察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员工的品德不以考察,各个部门没有明显的区分;第二,绩效指标缺乏弹性,可操作性不强。

(三)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过于狭窄

民办培训机构过于依靠绩效考核成绩来评价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而忽视了对员工其它方面的考核,绩效考核仅仅用来调整员工的工资水平和奖金的标准,在对职位调整等方面完全不使用绩效考核标准。

(四)考核内容不全面

民办培训机构绩效考核内容比较单一,考核结果只能显示其员工的工作能力,而对于公司形象、员工工作气氛、员工道德品质、员工短期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的一致性等问题没有进行考核。

三、民办培训机构绩效考核对策

(一)加强机构人员的绩效考核意识

企业的管理者首先在意识上重视绩效管理,在应对难度大的管理内容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己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为真正落实绩效管理打好基础;管理者要营造轻松的氛围,鼓励员工参与,弱化员工的阶层感,强化责任感;管理者要及时做到定期的反馈,复盘,不断强调机构的愿景和目标。

(二)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案

建立系统完整的绩效奖惩机制。培训机构可以做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要加大对绩效奖惩方案的研究,建立“过程-结果”型的系统绩效奖惩机制。第二,培训机构要建立正向的绩效考核制度,多激励,少惩罚。

绩效考核理念的转变。民办培训机构要重视员工的长期发展,以人为本,让教师感受到企业对其的重视程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发挥教师的教学潜能,让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得到质的改善。为了教育机构的长远发展,机构要让教师参与到绩效的管理中来,通过教师的互评等策略不断让教师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促进教师和教育机构的关系。

(三)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

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沟通机制的建立。培训机构的绩效考核者要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并告知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及时改正这些问题;同时被考核者由于身处考核政策中,对政策的执行能力最了解,所以要给被考核者提供方便的通道以便于向考核者提供改进绩效考核的建议,考核者在收到建议后要及时对被考核者作出反馈,让被考核者有参与感和重视感。绩效考核评价系统和反馈系统的建立。培训机构要重视绩效评价的反馈,要让评价者了解这种公平的意识,要让评价者根据不同环境做出最客观的评价。具有公信力的评价才能被欣然接受。

(四)合理利用多种激励方式

过去民办培训机构一般管理人员的薪水构成一般为“基本薪金+奖金+福利”,但未来培训机构在运用该薪酬模式方式时要对不同的岗位职员区别对待。例如,研发型的员工在进行教学创新时,就要根据其创新的成果来判断其具体的酬劳;辅助型的员工在结算酬劳时,就要计算其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员工整个工作日的业绩;教学型员工可以根据其课时量、课堂学生积极度和最终学生的考试情况来决定。

【参考文献】

[1]黄涛.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新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9):15-17.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篇2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核心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虽然很年轻,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在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近50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在国家建设需求的推动下,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是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理工科第一大专业。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量大,社会需求面宽的现实,“十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以下简称为《规范》)。其中,“战略研究报告”建议改变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趋同性,鼓励办学单位对毕业生的分类培养,取4个可能的方向,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规范》参照ComputingCurricula2005,分别详细给出了四个方向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覆盖它们的必修课程组示例。

《规范》体现出的“分类培养”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同,人们普遍认为中国800个左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按同一种模式或者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是难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的,许多学校也希望得到分类培养的具体指导。但是,如何理解和实现“信息技术”等新的专业方向的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基础,更好地实践《规范》,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现已建成的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优质资源,希望能够按照4个专业方向公共要求来构建一些基本课程,每一个方向都可以通过在这一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来形成符合《规范》的完整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这一组课程是“耳熟能详”的,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材的角度,在开始走向规格分类实践时,也是一种现实做法。

一、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

本项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要推荐一组课程,当办学单位希望按照《规范》描述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时,无论四个方向中的哪一个,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这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实现。显然,符合这个要求的一组课程不是惟一的,我们着重考虑了如下几点原则。

1.体现公共要求

《规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成4个专业方向,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问题空间、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但还是有共性的部分,这也是作为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所决定的。公共核心课程应该能够将这些公共的要求涵盖进去,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

2.有利于构成优化的课程体系

公共核心课程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这些课程需要易于与相关课程结合,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采用了设置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例如,要求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组成。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课程可以适当照顾到学科的要求,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给人们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

由于公共核心课程相当于学科、专业平台的基本内容,所以,只能做一个较小集合,而且课程的学时数要尽可能小,目标在于体现专业教育的最基础要求,同时给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已经将教学的总学时数降到2500学时以下。所以按照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500学时以内。

4.尽可能成熟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一些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些课程将在专业教育中起到核心、骨干作用,将这些课程进行适当改造后构成公共核心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所以选取的课程应该是“耳熟能详”的成熟课程。

5.体现本专业教育基本特征

课程要体现学科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例如,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理、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以技术为主的学科,特别是在本科教育层面上更是如此。所以课程要对技术和学生的技能训练有较好的体现。除了学科抽象、理论两大形态使得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去深入体会外,还要考虑社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实现一些系统的研究、构建和维护。因此,选择的课程应该在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上有引领作用。此外,在本学科发展异常快速的时候,这些课程相关的内容应该是成熟的、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

二、核心知识体系

这里给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力求从不同专业方向的公共需求出发,给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并不试图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教育要求的全部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需要增加所需要的知识,以构成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规范》。由于是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没有包含推荐的选修知识。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其中,

(1)离散结构(DS)60核心学时,包括函数、关系与集合、基本逻辑、证明技巧、图与树。

(2)程序设计基础(PF)67核心学时,包括程序基本结构、算法与问题求解、基本数据结构、递归、事件驱动程序设计。

(3)算法(AL)28核心学时,包括基本算法和分布式。算法。

(4)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60核心学时,包括数据的机器级表示、汇编级机器组织、存储系统组织和结构、接口和通信、功能组织。

(5)操作系统(OS)32核心学时,包括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原理、并发性、调度与分派、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与保护、文件系统。

(6)网络及其计算(NC)48核心学时,包括网络及其计算介绍、通信与网络、网络安全、客户,服务器计算举例、构建Web应用、网络管理。

(7)程序设计语言(PL)13核心学时,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概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8)信息管理(IM)34核心学时,包括信息模型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建模、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事务处理、分布式数据库。

按照各个方向核心知识结构的要求,公共核心知识体系覆盖计算机科学341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60.9%,覆盖计算机工程246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4.7%:覆盖软件工程199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0.3%覆盖信息技术136个核心学时,覆盖率为48.4%。

三、核心课程

公共核心课程共包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这些课程的名称都采用了尽量一般化的处理,即后面没有诸如“基础”,“原理”或者“技术”之类的字样,为学校开设具体课程留有空间,学校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添上适当的限定,进一步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表1给出了各门课程所含的必修知识单元和所需要的学时数,和各个学校相应课程的实际教学时数相比,其中有的课程必修学时数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所需要的总课时为448。希望各个学校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可以通过强调某些内容来体现自己的特色。

四、专业方向必修课程示例

按照各个专业方向必修知识体系的要求,以7门公共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相应方向的必修课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给出的仍然只是“示例”,各个办学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必修课程,并制定出恰当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15门课程共计776学时。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社会与职业道德。16门课程共计理论学时920学时。

软件工程方向必修课程示例: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和算法、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软件代码开发技术、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16门课程共计920学时。

信息技术方向必修课程示例: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社会与职业道德。17门课程总计920学时。

五、结语

《规范》将“核心知识结构”作为开办相应专业方向必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来覆盖,《规范》中给出的“核心课程”只是这种覆盖的一个“示例”,这里给出的是另一个“示例”。事实上,这也是《规范》所鼓励的。这里的“公共核心课程”并不是《规范》中四个“核心课程”集合的简单交集,而是根据对四个方向的理解,对它们公共核心知识单元的一个课程覆盖。是每个专业方向公共的必修课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方向完整的必修课程集合。

无论开办哪个专业方向,都可以在这里提出的“公共核心课程”基础上,根据不同方向的要求添加若干课程,形成“必修课程”集合(完整覆盖《规范》中的核心知识结构),然后再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当一个学校希望开设多于一个专业方向时,教学资源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共享。如果一个学校要将原来的教学计划改造为“信息技术”方向,许多已有的课程都可能被利用上。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篇3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41-0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单纯的理论宣传、集中培训、思想教育工作,它事关党的建设系统工程,要使建设落实到实处,就需要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来推进和保障。根据历史和现实的发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和领导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构建,用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党员和干部的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导机制建设的根本性目的和目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导机制建设长效机制建设解决的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导机制建设建设规范化、长期化的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导机制建设建设长期落实到具体的实际中。为此,其主要任务是,一方面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机制体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这个机制系统的运行,使机制的功能得以长期有效发挥,建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导机制建设。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必须认真紧紧抓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领导机制建设这个重要环节,通过明确工作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机制,搞好协调指导,建立动态预警和目标管理机制,做好督查考核,建立综合评价制度等等来保证工作不断推进的有效机制。

一、明确工作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机制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团体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同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总的教育目标和具体决策要求分解落实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体系和管理体系内各个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身上,使各部门和人员,能自觉根据各自承担的责任,以高效的方式执行教育决策,积极主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其次,依据制定的工作程序,建立规范的运行制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导机制的构建要有一套工作程序,包括工作目标和任务,工作方法,完成时间进度,信息传递、控制等。一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管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没有做好,出现了覆盖不全的现象或者说没有达到宣传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党委宣传统战将工作重点集中在校园科技水平,校园活动的宣传上,没有很好地把握好重点,偏离主题方向,学生工作部将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上,只注重表面上的东西,侧重对学生的管,而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这说明,没有健全,统一的领导机制,没有规范的运行制度,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无从谈起。高校目前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运作制度上应该加强党团组织健全,力求层次分明,形成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完善的指挥链,这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能够形成领导有力,组织健全,制度规范的良好局面。

最后,高校各级领导,管理者,教师都是价值观教育的工作者,都需要不断适应形势加强自身素质建设。而高校辅导员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第一线,全天候地为大学生提供专职服务,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密切相关,为了适应高校大学生教育的新形势,需要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不断开展专业化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生活保障制度。

二、搞好协调指导,建立动态预警和目标管理机制

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既是一个管理过程又是一个目标实现过程,它需要各个职能部门和共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这就是需要搞好协调工作,建立动态预警和目标管理机制。

第一,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收集系统。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触角的信息网络,保证渠道广泛畅通无阻,要善于将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分析处理的信息,特别是现代社会,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网民数量的增加,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学生思想的接触不再局限于学校。他们通过网络了解新闻热点,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一些敌对势力,分裂势力善于通过网络这双无形的手来触碰大学生的思想,影响他们的价值观。近些年一些,分子通过网络宣传独立思想,分裂国家。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单纯,没有树立起坚定的价值观,不能分清是非,被分子利用,危害社会。一些学生被境外势力通过网络收买,甘当间谍,这些事件表明建立动态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各院系的学生工作部门,学生群团组织要建立有效的搜集信息渠道,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社区或者学院可以靠心理辅导站,心理委员,班团委干部等等渠道收集学生的信息。在学生生活园区和学生社团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建立生活园区、学生社团的党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的指导;这样就能就近、及时、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思其所思、想其所想、解其所难。这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导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领导的决策和反馈系统。预警不是目的,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必须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使预警信息能够进入决策,影响决策。决策正确,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党团组织,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先进方法和各学科的综合优势,建立信息分析平台。通过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及时地将信息反馈上去,做好第一时间处理预案,力求做到最佳,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社会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计划性。

第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领导机制的建设既是一个管理过程又是一个目标实现过程,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目标。因此目标管理机制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服务,其宗旨是将原来单一的、不联系的、各自为政的部门,教学单位以及个人转变为专门机构和全员参与相结合的新体制,其核心内容是确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到各个工作机构上,建立一个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工作责任体系。

三、做好督查考核,建立综合评价制度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评价是对以往认识的再认识,即“反思”。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它是对系统进行运行控制,即“反馈”。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并遵循严格的程序,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效果进行判断评估的活动。其核心是为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引导、推动、督促思想政治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产生最大的管理效益[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其组织领导机制评价制度必须反映高等教育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必须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本质,必须紧扣大学生这一特殊知识群体思想行为的实际特点[2]。

制定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泰勒曾经说过,评价标准的开放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是不断完善教育实践的根本性活动,即使设定了高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开展了考核评价,但如果没有能够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机制的评价方法,那么也会变得无法评价而空洞化。因此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是选好、用好干部的基础,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进行的关键。加强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即必须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局这一中心,就是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就是要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助推器作用[2]。

参考文献:

[1]刘允正,郝春新,何新生.裂变与整合-大学生价值观的多样化趋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32.

[2]王燕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丛书:总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78.

Theconstructionoftheleadershipmechanismofthesocialist

corevalues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

MAXi,LIShihui

(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74,China)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篇4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体育教师;考核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3023804文献标志码:A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体育锻炼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大学生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在校大学生通过体育课对他们培养与实施健身与科学健身,不仅对提高体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他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体育课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以健康第一为理念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大部分以公共课的形式出现,其设立的初衷在为学生提供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提高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体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所内含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等,是其他课程体系所无法取代的。随着教育事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事业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实践表明,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全面提高高等体育院校教师的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关键在于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逐渐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如何确保教师履行职责、积极投入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合理有效的教师考核管理是关键。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只有充分挖掘体育教师的内在潜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才能确保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成效。通过创造条件,满足体育教师的兴趣、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来激发其内在动力,即通过合理的激励方式来创造合理的行为动机,并对其实现的有序、可控的引导,最终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绩效的有效提升[1]。传统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师考核机制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高校管理或者体育教师的需求等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往往将高校和教师作为孤立的2个客体进行分析。本文将高校和体育教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引入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将高校的管理考核机制与体育教师的内在行为动机相结合,并探讨二者的有效契合机制,以期丰富和完善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师激励理论。

1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现状

当前,我国各个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大都处于“弱势群体”的范畴,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体育教师的工作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一方面,体育教师的课堂教育形式主要以户外身体运动为主,通过示范动作、组织训练、错误动作纠正等进行教学,同时还要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新的专业技战术特点等,付出了大量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另一方面,体育教学还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需要体育老师因材施教,注重和发掘学生的潜在个性特点,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团队合作意识的培育和心理素质的锻炼,积极组织比赛和运动交流活动。与此同时,部分体育教师还要肩负起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和教学任务,承担着校际体育竞赛的重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的工作量甚至要比一般教师的工作量要大很多。

纵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考核机制,种类较多,每个高校也根据自身情况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教学考核、年度考核、科研考核和教学考核等3方面的考核。1)教师教学考核是近些年为顺应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而逐步建立的,是针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制度。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教案及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成立教学质量检查组,以公开授课的形式狠抓课堂授课质量、严格多次地检查教案、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教,以及教研室或者学科组的年度考察等方式进行考核。合则不罚,不合则罚,即建立在惩罚机制上的考核。2)学校每年还会进行相应的年度考核,教师年度考核是一种综合性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考核方式以描述性的定性考核为主,一般以部门或学院为单位进行,相当于一次个人年终小结。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设立一定的职称晋升制度,并且与教师所获的工资待遇、行政待遇、教育资源等密切挂钩,也即建立在激励机制上的考核。3)科研考核,教师科研考核是专门针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从事科研项目的数量与级别、获奖成果、发表的论文著作、服务推广、得到的经费资助额度等。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客观,但是容易诱发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师之间科研成果的盲目攀比,甚至学术造假的现象,同时也造成学校资源配置的浪费。总体来看,我国各个普通高等院校的考核机制主要由上述的一奖一罚机制所构成,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劳动报酬、进修深造、职称晋升过程中相比其他的文化课教师,明显处于劣势,相关的名额和比例都显著偏少。这些都明显地打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这一情况下,作为“经济人”,体育教师自然会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重新衡量自身的行为动机,并作出相关的理性选择。这折射到现实便是多数体育教师在校内缺乏动力,磨洋工,在校外则生龙活虎,赚外快。其实理由非常简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与日俱增,并且逐渐向高端化过渡,体育教师作为兼具较高体育技能和较好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自然会很有市场,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以开设相关培训班、担任高级陪练、参与运动场馆运营等多种形式来获得额外收益;相反,在高校内,体育教师更多的是被当成教育资源来使用,付出和收获很难相匹配,在物质上工资不高,职称晋升难,在精神上作为公共课教师很难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缺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本文将从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内在需求出发,通过对各参与主体的组织行为分析,试图构建新的成本收益关系,从而形成新的理性均衡。

2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师考核管理机制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管理学科体系的重要支柱,是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组织行为问题,可研究的方面很多。针对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比较突出的一些表征问题,从高校体育教育的持续发展的出发,对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作出分析。传统的组织行为科学研究,主要包括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的发展规律。将这一研究方法引入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考核管理机制的研究,并将其分解成以下4个层次的内容。1)个体行为。组织建立在个体的微观基础之上,个体行为的分析是研究整个组织行为规律的前提,即重在研究个体的行为主要受那些因素影响。有效的体育教师考核管理机制便在于认识、掌握并且利用体育教师个体的行为规律,探索哪些教师个人的行为特征会最终影响并渗透到组织行为中,又有哪些因素对教师个人的态度、积极性、满意度和价值观造成影响。2)群体行为。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相对而言更为密切,并对组织绩效产生更大的影响。在体育教师的考核管理机制中,所谓的群体便是由一定数量的体育教师构成的小团体,例如同一项目的教研室等。有效的教师考核组织行为管理通过引导群体行为,并使其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来实现共同的进步。3)组织行为。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管理内部的结构及所包含的奖惩等规章制度构成了不同组织的自我特征,这些特征会影响和带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4)组织的周围环境。个体、群体和组织构成了组织的一个内部系统,而这一内部系统又无一例外的会受到外部系统的影响,如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对于体育教师的认同度等[2];因此,要掌握和调动组织内个体行为的积极性还必须研究和探索组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此基础上,引入组织行为学的相关概念,将体育教师考核管理模式分为“专制模式”“监护模式”“支持模式”和“联盟模式”4种[3]。这4种模式没有简单的高低之分,在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但从长远看4种模式又存在着一定的递进关系,一个优秀的组织管理模式应该随着组织的不断进化和壮大来实现组织模式的适时调整,并不断优化。其中,专职模式强调的是命令的执行,以权力的认同为基础,个体只能服从于群体和组织,同时组织的外部环境会产生对于不遵守命令的一种强烈的排斥和舆论压力。监护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资源的裹挟,即群体或者组织掌握个体所亟需的各种资源,利用寡占稀缺资源的优势,使得个体产生对于的组织的依赖感,并通过适时的提高资源分配比例来激励个体。支持模式强调的是组织和群体领导艺术和魅力,通过对个体的无私支持和帮助来塑造自身的权威,使得个体产生对于群体或者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自愿付出。而联盟模式的核心是塑造在组织和个体、组织和全体之间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双方的区别在于职责的不同而非地位的不同,即通过组织、群体、个体认知各自的责任和使命,提高各自的工作热情,使得个体和群体产生自我实现的愉悦感,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从上述的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考核管理机制更多的是专制模式和监护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行政命令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管理手段,体育教师和大部分教师一样都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课时安排、职务晋升等都凭领导的一句话,不听命令便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只能服从、被指导、被劝告。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体育老师本身存在很强的精神动力和自我约束,否则很难有理想的工作绩效。随着高校管理考核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完全行政命令化的管理机制越来越为人诟病,并且效果越来越差[4]。在这一形式背景下,各个高校纷纷加大了一些激励和考核机制,逐渐向监护模式过渡。学校通过掌握的资源,加强了对教师的激励。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竞争上岗、差额晋升副教授或者教授等。学校利用稀缺的晋升名额和领导岗位,引导教师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工作绩效。这一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论资排辈或者由领导制定的弊端,体育教师的动力被激发,职务或者级别晋升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大量收益使得体育教师纷纷加强了教学方式及专项运动技能的研究,极大地提升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绩效[5];这一模式是建立在体育教师的上进心的基础之上。在体育教师普遍存在上进心的前提下,这一模式可以塑造起一种良性竞争的秩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模式的弊端也不断显现: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在失去晋升动力或者感觉晋升无望的情况下,磨洋工的现象不断显现;另一方面,这一模式设立时考虑更多的是组织的内部环境,对于组织的外部环境没有足够的考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对于体育需求的不断普及化和高端化,体育教师的收益已经不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从校外获得相应的资源,甚至所获的资源完全要多过在校内所获资源;因此,原有的稀缺资源已经不完全掌握在学校手中,这使得原有的监护模式所依赖的资源基础消失,职务和级别的晋升对于很多体育教师逐渐失去了吸引力[6],很多体育教师在俘获校外资源的同时,原有的监护模式已经失去了对这部分体育教师的控制力,使得这一模式的运行绩效不断下降,一些热门项目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专项的体育教师“在外兼职忙,忙着赚外快”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3组织行为学视角下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师考核机制的优化演进

上述分析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专制模式和监护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需求,难以完全激发其内在动力。在这一背景下,要改变现状,重新提高考核管理绩效,必须实现管理模式的优化演进,即需要从监护模式逐渐向支持模式和联盟模式转变;要通过塑造一种支持性的工作氛围,提高体育教师对于学校和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增强其工作的成就感,为体育教师创造条件使其体验自我实现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使得体育教师摆脱传统模式的管理,从而增强其无需命令和监督的工作自觉性,在学校和体育教师间构造一种全新的伙伴关系[7]。在支持模式和联盟模式中,高校管理者通过为体育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其创造工作绩效创造条件,满足体育教师地位与认可需求,积极挖掘学校独特的资源优势,并与系统外的资源拉开差距,重新形成资源优势,如社会地位、荣誉感等,从而将体育教师的重心拉回到学校[8]。

1)学校和教师之间要形成良好的互利共进关系,这是其他一切关系存在和良性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体育教师是抱着一定的动机加入学校的,希望借助于学校来满足自己物质的和精神的多层次需要;学校对体育教师的招聘、培养也有特定目的,力图最好地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来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学校和体育教师间的这种利益交换关系,无法把双方相互责任的界定完全精准地体现在书面的合同中;但是,在每一个体育教师的内心深处,对自己该为学校付出什么、付出多少,学校应该给自己回报什么、回报多少等都有明确认识。在体育教师与学校管理机构的关系中,除正式劳资合同规定的内容外,在双方间还存在着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而这种期望是决定体育教师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学校作为这一关系的主体,应该多以体育教师的立场出发,在工作范围内尽可能的为教师争取权利和利益,而不是把科研成果和教学成绩作为评定教师及其工作能力的唯一标准,同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类、分层考核的原则,不断完善高校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制度,给高校体育教师一个自由、良性的工作空间。

2)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努力建成学习型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人力资本被视为第一投资和首要资源,组织为所有个体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并通过计划和实施各种培训方案,形成独特的凝聚力[9]。学习作为一种长效机制,能够形成长久的黏着力,高等院校应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并构建常态化的学习组织和机制,积极利用各种形式形成学习运作机制,使得体育教师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源于高校的培养,也离不开高校的培养,在增强其工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形成学校和体育教师相互支持的态势,这是支持模式的重要支撑。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体育教师的归属感,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学校这个大的组织环境中,并把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呈现出最好的体育教学过程作为实现自我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一种本能行为,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形成持久的良性循环,促进整个教学体系的进步与发展。

3)为体育教师创造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高校体育教师最大困惑之一在于缺乏与学生之间的长效沟通交流机制。体育课程在普通高等院校仅作为一门公共课,课时短、学生多且流动性大,教师与学生单独或者长时间的沟通交流机会较少;因此,很难形成一种密切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也就很难体验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而事实上,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可以在教育和培养人的方面发挥特有的功效,可以切实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乐观开朗的性格,这些对于学生的长远成长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通过建立体育教师帮带制,构建体育运动队及探索体育课程小班化教育等形式,增进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使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相对固定的人际交往范围,使得师生双方更加用心仔细地经营这种关系,促进师生之间感情的加深和稳固,满足体育教师在心理层面上的要求,提高其职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使得教师和高校在其中各取所需,从而形成相对稳固的联盟模式。

4)缓解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之间的关系。当前,体育教师磨洋工或者对外兼职忙的重要原因在于,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差距较大,而且组织外部的吸引力不断超越组织内部。在这一背景下,要想形成和构建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必须着眼于平衡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关系。同时,要辩证的看待体育教师的这种行为。在当前学校以外资源不断形成的情况下,一味地忽视系统外资源,固步自封,显然不是明智之举。高校应该看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群众体育需求不断上升,体育市场不断壮大的现实,不能简单对于体育教师的校外兼职进行一刀切,而应该寻求共同合作、共同开发组织外部资源,例如通过赞助的形式在某一企业或范围内推广某项体育运动的开展,是学校体育与企业、社区或者协会等组织有效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各方的共同进步,并且将对组织外的资源合理利用纳入到体育教师的考核绩效,同时认可体育教师一定比例的开发收益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巩固教师对于学校的认同感。

4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需求大众化、高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使得影响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的客观因素越来越多,而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师传统的考核管理机制已经与教师的需求逐渐脱轨;因此,探索新形势下的激发体育教师工作能动性的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激励机制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效的考核激励是教师工作的动力保证。教师的职业劳动是社会活动中的一个专门化的特殊领域,在考核手段的利用上要以激励为核心,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使教师经常处于学有所得、教有所进、研有所成的状态。考核主体要尊重教师的意愿、情感,立足于教师已有的基础上,着眼于教师的未来专业发展及其潜力的发挥,从而促进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借鉴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对高校组织所处的环境、战略目标,以及体育教师个体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加以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考核管理机制合理变革和架构演进的方向,即从资源控制的角度,重新强化高校对于体育教师的吸引力,挖掘组织外部资源,从构建学习型组织、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入手,积极调整组织的内外部关系,实现“专制模式”“监护模式”向“支持模式”“联盟模式”的过渡,提高体育教师工作动力,提升其工作绩效,促进学校体育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建林.论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1719.

[2]剑锋.组织行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12125.

[3]孙成志.组织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8391.

[4]王勇明,赵永清.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理论构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8084.

[5]成尚军.摸清教师需求,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J].孝感学院学报,2006,20(2):105107.

[6]李海,张勉,李博.组织凝聚力结构与影响因素:案例研究及理论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756.

[7]王莉,石金涛.组织嵌入及其对员工工作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3):1418.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保障机制;组织保障;课程保障;实践保障;环境保障

中图分类号:C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5-0034-0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并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方向。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必须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切实可行的、全方位的、具有操作性的有效机制,从而为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提供保障。

一、健全和完善领导体制,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组织保障

领导体制就是领导的意图和职能借以实现的组织机构形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高校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领导体制是否健全与完善。科学合理、具有活力的领导体制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组织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领导体系。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坚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正确方向提供根本保证。学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工作,经常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变化发展的状况,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制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总体规划,并结合实际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同时,要发挥院、系党委及党支部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形成完整的组织领导体系,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其次,建立健全校长全面负责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体系。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行政工作,并根据党委的集体决定,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体系,就是要建立健全以校长负责制为主导,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为支撑,以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为基础的工作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形成各部门既各负其责又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努力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进程。

再次,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领导方式。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组织保障,必须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实现纵向领导和横向配合的统一,显性领导和隐性引导的统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涉及部门广、参与人员多的系统工程。因此,学校党委不仅要抓好自上而下的纵向领导,实现教育的统一性、一贯性和连续性,而且要引导各二级平行部门和单位加强沟通与交流,并结合大学生不同方面的特点与情况进行统一的安排与部署,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还要看到,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基础上,手机短信、虚拟社区、博客、播客等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模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引导,是信息化条件下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领导方式的要求。高校领导者要站在时展的前沿,紧跟技术创新的步伐,积极探索运用各种媒体技术进行引导的方式方法,把显性领导和隐性引导结合起来,着力推进领导方式的隐形化,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巩固和强化主渠道,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保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帮助大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导向作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课程保障。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规划和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全渗透。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增强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性和坚定性的有效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教学的灵魂,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教学的主题,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教学的精髓,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精神;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学的重要基础,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方法,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要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思想理论教育的灌输原则,采用启发性、激励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和探索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在学生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大学生身边的实际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热心地为大学生解疑释惑,使他们通过学、问、思、辨而知理明理,从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再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理论素质,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队伍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学习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带头人和表率。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深入实践,了解学生,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保障

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必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就是让他们广泛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找到理论

与实际的契合点,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知行统一。

首先,有效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大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社会,才能感受到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认识到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样化所提出的新问题,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接受和践行。

其次,有效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大学生在奉献中树立理想、展示才华、提升自我价值、铭感社会责任。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指大学生遵循志愿者组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自愿参加志愿者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活动。这一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接触、了解、认识和服务社会;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使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依托。

再次,有效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不断树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实践是改革创新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加强对大学生时代精神的教育,基础就是要加强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素质。高校应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创新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竞赛,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创新创造的实践中去,使创新创业活动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阵地。

第四,有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使大学生在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强自立的氛围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勤工俭学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也能培养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和创新意识,凝聚创造能力。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勤工俭学助学、育人的双重功能,转变勤工俭学育人理念,完善勤工俭学管理机制,拓宽勤工俭学需求渠道,注重勤工俭学引导管理,使勤工俭学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舞台。

四、培育和优化校园环境,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环境保障

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莫大影响。大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是校园,校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因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环境保障,就应着重培育和优化校园环境。

首先,培育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在此特指由学校精神、学校风气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构成的校园软环境。它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培育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一是要着力培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大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取向,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之一。高校培育大学精神要着眼于人文精神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渗透,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营造积极的精神氛围。二是要着力优化教风和学风,塑造文明和谐的校风。优化教风,就是要教师以自身的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以教风促学风。优化学风,就是要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以开拓创新为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风,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风和学风的优化能够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三是要着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重大纪念日活动、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革命教育讲座等,普及推广优秀的价值观念,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还要通过创建集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考察于一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流程,提供学生动脑与动手、意识与实境、演绎与模拟相统一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以亲身实践感受时代精神。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其次,培育和优化校园舆论环境。高校校园舆论环境就是由校内师生员工对校内外各种社会现象发表的见解、主张和评论所构成的社会言论氛围及其传导和保障系统。它是教育开展的良好基础和外部条件。培育和优化校园舆论环境,一是要发挥传统校园媒体优势,巩固主流舆论导向。要借助校报主题突出、可读性强、成本较低;校内广播时效性强、参与面广、形式多样;校内有线电视形象生动的视听效果、时效、互动性强等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充分传达给大学生,使他们在主流舆论导向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要发挥校园网络媒体优势,强化网络育人理念。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强、时效性强、互动性强、虚拟性强、信息海量等特点成为校园“第四媒体”而被大学生广泛使用。因此,利用校园网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成为必须。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网、师生QQ聊天、BBs论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虚拟社区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软件开发等多种途径,实现网络育人的目的。三是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扩大正确舆论范围。以手机短信、博客、网络动画和游戏、移动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通过红色短信、新闻博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等途径,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范围,使大学生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四是要发挥人际优势,提升校园舆论境界。要发挥教师,特别是有影响力的教师在校园舆论中的引导作用,通过他们了解大学生中的意见或信息,帮助大学生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从而引导校园舆论的正确方向。要注重发挥较有影响力学生的作用,通过学生中的舆论领袖来影响群体里的其他人,使大学生对正确舆论的观点达到内化的理想境界。

再次,培育和优化校园设施环境。校园设施环境是学校育人的硬环境,它能以其持续不断的感染力来陶冶人的精神世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设施环境的育人

功能,积极营造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设施环境。要在校园的规划建设中,有意识地将图书馆、校史馆、体育馆、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种建筑物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地受到优美环境的影响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要注重校园园林绿化、建筑作品、雕塑和标语牌等的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通过这些设施反映出来,使大学生时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五、加强督办和检查,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监督保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加强教育的评估、督办和检查,建立效益评估、督导落实制度,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监督保障。

首先,要建立学校党委和行政负责的督办检查制度。设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督办检查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担负起督办检查任务,充分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其次,要建立一线督办制度。一线督办检查制度,其核心内容就是在督办检查工作的主攻方向、精力分布和工作重点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向基层一线倾斜。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而言,“一线”就是针对大学生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所开展的实际工作,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各项措施是否正确,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加强,都要靠基层一线来检验。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督办检查,就要不断完善一线督办制度。

再次,要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考评是检查、监督,也是导向。考评工作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一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考评。二是对教育队伍的考评。三是对高校的考核。总之,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7]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18.331.

[2]傅佩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62-64.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s].教社科[2008]5号.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01).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

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

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

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实现通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当于中级工水平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可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得根本保证。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符合国家《纲要》提出的“创新中职学生评价的价值理念与标准,学校在树立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时也应以此为据。

鉴于对当前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实进行检视和反思,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避免将“能力本位”错误地解读为“技能(甚至是操作技能)本位”、“专业知识加专业技能本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本位”。需要根据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目的,借鉴国内外已有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建构的实践经验,创新理念,遵循发展性原则和思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机制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素质论、新教育目标分类论等理论依据,同时,要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的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最终构建出包括了客观性指和主观性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静态与动态指标、精确性与模糊性指标的可操作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养成模式(模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和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只有定位于“指导和促进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升,最终内化成学生的稳定品质”,才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从中职教育的实际出发,养成机制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立德教育;2、文化教育;3、职业教育;4、艺术(审美)教育;5、人文教育等。

三、核心素养养成模式创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团队式教学法

(一)理念看成一个学习体,从团队合作中感受职业素养要求。团队作为学习环境和主体。

(二)阶段组建团队――从理论出发――团队互助学习、协作――将理论用于实践

(三)要素

1、角色转换:

2、教学内容

教授W习工具(和实践)并进行尝试,团队教练实行团队及个人层面的动手来学习的方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将用具体的团队工作作为示例阐明所教工具实用。

3、教学目标

培养具备职业核心素养的、能够实现高效团队合作、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中职学生。

(四)实施步骤: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应该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下就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联系我国课程标准改革面临的挑战,探究如何构建课程体系。

一、我国推进课程标准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1.由于缺乏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内容,使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出现教育能力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混淆。在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中,受到欧美教育学者的推崇和赞同的是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并注意更加详细全面地诠释课程内容。这种学科知识体系使得教学内容从难到易,循序渐进的编排课本知识,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学情,有利于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牢固的学科基础。也正因课程标准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使得课程标准多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教学内容多为抽象的学科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国内现行课程标准中缺乏质量、表现标准。质量标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具体学段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经过一定教育阶段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国内课程标准虽然从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说明,但在能力维度方面却缺乏明确具体且可操作化的能力表现标准;

各国都开始重视课程标准中的质量标准或表现标准,这是因为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当中的具体体现,质量标准可以用来监测学生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指导和评价,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此同时,在课程标准中添加质量标准,为教育质量的提供了评价依据,促进教育权利的下放和教育问责制度的完善。

3.国内现行课程标准当中缺乏明确的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议。教育界一般⒔萄в肟纬探ㄒ槎ㄒ逦课程机会标准,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支持系统的标准。课程机会标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教学安排、课程设置、课堂组织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质量标准,培养相应的核心素养。

在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与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和简单,学科特色体现的不够充分,在实现具体学科能力方面缺乏有效地建议和措施,不利于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因此,国内课程标准应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详细制定教学建议和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相关内容,指导和帮助教师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其改革的基础都是基于核心素养建构起的课程体系。而当下国内的课程改革也应与国际教育改革接轨,顺应教育发展规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应包含如下部分:首先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掌握何种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其次是内容标准,它是指在某些核心学科领域(如数学、阅读、科学等),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次是教学建议,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通过提供相应的资源来保证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教学建议的外延较为广泛,既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和传授方式,也包括学校公平性、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的分配,被称为“教育机会标准”或“教学过程标准”。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即在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受教育的基本准备和基本能力以及学生在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的能力上需要达到的基本水平。

根据国际现有改革经验和国内现有课程体系的特点,上述四个部分与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应呈现如下关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来体现和反映;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则是为了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质量标准是对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一方面,过程标准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另一方面,结果标准也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只有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各部分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指导和统领本学科其他内容编排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个学科应根据学情特点,结合学科内容,设置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且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与此同时,应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其次,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应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传授学科知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学科教学形式成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基本保障。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要求内容标准应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而不是将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作为根本依据。在教学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学情和核心素养目标来安排具体的学科知识。

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它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宽泛的能力,它指的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与核心素质。质量标准反映的是学生在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水平,有利于教育活动的理性判断和科学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相比,质量标准更加符合课程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质量标准与内容标准有机结合后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

四、结语

因此,应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学情和学科特点,立足核心素养问题,探究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建构起一个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现代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年05期.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高职教育生态型三维互动式

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一般属性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直接参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属性,而这种特殊属性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当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发展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它以一种直面急剧变化着的时代与世界格局的开放式姿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的关怀的胸襟,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着无情的颠覆。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在历经跨越式的大发展之后,也面临着内涵建设、升级发展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由大众型向区域普及型转型发展的问题。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制度、技术层次进行深刻变革与转型发展,已成为摆在政府、学校、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植根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再造生产力的助力器,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二元互动、共生共荣。在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起生态型职业教育的良性格局,并且构建起以生态型职业教育为支轴,以职业能力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三维互动为惯性盘的人才培养动态框架,即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生态型职业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实用能力培养,制高点是基于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长远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而关键点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教育主客体双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做到目中有“术”,心中有“人”,架构生态型职业教育良性格局。

2.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是具有动态特征的新型课程体系的建立,核心是构建具有“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1)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运用“能力陀螺”来描述刚性与动态结合的职业能力体系,陀螺的支轴就是学生的岗位能力,而陀螺的惯性盘由两个闭环系统组成,分别对应着职业核心能力、动态能力。推动陀螺运转的动力扭矩则对应着学生的人格素养。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的实质是依据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将各种能力任务化、项目化,根据任务化了的动态能力结构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并通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实现知行合一。(2)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以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来确定课程结构,动态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是一个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的由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组成的三维互动式动态组合,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对应着陀螺的支轴,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则指向动力盘的三个闭环系统。(3)三维互动式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基础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搭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陀螺支轴)、岗位拓展模块及动态能力模块(陀螺惯性盘)和基本素养课程模块(陀螺动力扭矩)三级教学平台,奠定学生作为“职业人”“岗位人”和“社会人”的基础。该体系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理论和实训为一体,全面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以能力目标为中心,以任务(案例、项目)驱动方式引入能力点,打造动态的职教教学平台。

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价值

1.提出生态型职业教育理念,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升级发展,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技术技能教育在开发人的潜能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显著的,而人文教育在改造人的本能上的作用也是成效卓然的。这主要是指人文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所具有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人文社科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对于现代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启迪也是有目共睹的。总之,技术技能与人文“两种文化”应通过对话互补而相得益彰,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应齐头并进而尽教育的本职,以生态型职业教育的构建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升级发展。

2.立足于“竞争力”理论,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予以分析,是经济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立足于“竞争力”理论特别是“动态能力”理论和区域产业发展双重维度,深入开展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分析,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意义,在高职办学实践中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是“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3.着眼三维动态视角,建立了教学改革的立体框架。着眼于“竞争力”理论、区域产业变化与人才培养体系间的动态关系的建立,研究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与人才市场能力需求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校企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给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要素及运作方法。

4.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着力于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寻找共同的利益驱动点,利用区域产业集聚的辐射力,将学校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与区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有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并探索一条具有行业(群)优势与专业(群)优势相互呼应的良性合作途径,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5.由点及面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各方面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加强,“工学结合”的培养要求落到实处。在实践三维互动式改革的同时推进专业、课程、师资方面的全面建设,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机制保障

“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单项改革,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改革,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保障系统。

1.“四足”鼎立,推进改革。第一,确立改革的核心点,开展项目课程改革。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接课程链与行业链,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二,确立改革的关键点,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教学是教育质量生命线的方向,切实统筹好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实训基地、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与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联系。第三,确立改革的立足点,加强与区域经济的合作。(1)借助企业战略“竞争力”理论,立足区域产业变化的特点,提出对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结构体系分析;(2)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修订和设计,确保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协调统一,使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校外实践具有连续性,获得完整连贯的教育经历;(3)完成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基于工作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适应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高职特色的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力研究,形成具体建设方案等,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第四,确立改革的着陆点。极大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实现优质就业,有效推动专业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2.构建高职人才能力集合体系与课程体系。建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效的市场应变系统,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做到学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统一,要体现出四个特点:区域性、产业性、多样性、灵活性,对接产业结构变化,及时优化课程与专业布局。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1篇9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42-02

一、引言

针对对接就业岗位需求,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建立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体现教育公平、先进、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未来发展建设的核心。机械加工技术是我校机械类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机械加工和焊接技术四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使用范围上每年覆盖400名中职学生。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具有技能性和技术性双层次。但在我校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1)课程学习要求与学生实际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接受障碍。(2)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所需知识点、能力点不对接,培养标准与用人标准有偏差。(3)受师资、教学条件限制,教学方法和模式脱离学生认知实际,教学速度与学生认知掌握程度不同步。教与学难以形成良性循环。(4)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考核评价成员单一,考核评价没有社会化等因素的困扰,导致学科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和就业企业认可度一直不理想。面对这种状态,建立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能力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012年5月,笔者主持的校级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同时被批准立项为朝阳市“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号:JG12BP13)。现把课题研究和实践效果情况介绍如下。

二、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1.制定课程标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应以就业岗位需求标准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为此,课题研究小组聘请行业专家、工程技术骨干到校参与课程教学改革。根据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提供的行业标准、企业需求、就业岗位所需知识点和能力点,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该标准涵盖(1)师资标准。(2)实践标准。(3)教学实施标准。(4)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标准。(5)课程学习质量标准。(6)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2.教学大纲、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以课程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活动、突出专业技能、突出核心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建设目标,根据培养规格、学生自身定位和发展价值取向构建和设计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采取模块式结构,分别设计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具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可结合自身需要选择和搭建学习模块。这种课程结构虽然打破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但由于它是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的,因此保持了工作过程的连贯性,具有实用性、自主选择性、发作性和可评价性的典型特征,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强。

3.教学模式、方法设计。职业教育是做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以教学模式为载体,将培养规格、目标和方向融入其中,突出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先进教学模式并大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突破学习要求和实际认知之间的教学瓶颈。

4.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设计。职业教育服务于就业企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应与行业标准、就业岗位技能标准方向一致。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打破传统的以学校为唯一评价主体、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依据的静态评价模式。构建由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动态评价模式,将行业标准、岗位技能标准纳入考核中,并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加以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实现考核社会化。

5.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设计。考核评价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新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模式,由学校、用工企业共同培养,第三方即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核认证,使人才培养、考核社会化。考核评价机制由学校、就业企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同构成。以行业标准、企业用工标准为依据,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考核评价为内容,所有考核都由学校牵头,会同就业企业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同完成。在上述一系列的考核评价过程中,评价机构的每一成员都在考核现场,三者之间相互监督,严格把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质量。由于本课程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实施过程考核提供了条件。

6.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创新教学模式,引进和实施国内外先进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1)建设一体化、专业化的教学队伍。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指导;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2)基于机床、多媒体设施构建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教室具备多媒体教室、实习车间的双重功能。使用多媒体设施播放课程教学网络软件、视频录像、课件、电子教案等,完成理论教学。使用CA6140普通车床、X4050铣床、CKJ6140数控车床、XD40A数控铣床等机械加工设备,用于教师现场演示和学生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室构建工作情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完成。

7.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包。(1)专业教学包涵盖内容。①行业标准。②教学课件。③多媒体视频。④学生实践项目。⑤理实一体化试卷。⑥试题库。⑦机械加工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软件。该教学软件有三部分构成:学习辅导。是整个教学软件的最基础部分,涵盖夹具、刀具等工装内容,和相应的样件加工、学习题库供学生在线答题、在线评价,并用文字和动画视频演示所有内容。仿真操作。仿真操作控制面板与教学实训机控制面板完全一致,克服重复教学的弊端。根据加工制作中经常和出现几率较大的错误操作设计错误报警,以提醒学生足够重视。设计仿真操作考核,学生在线答题,在线评价。实训操作。给出实训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工艺与工装设计选择,在教师审核通过后加工制作并在线交卷、在线评价。(2)以专业教学资源包为主,构建数字化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营造良好的交互学习、有问必答、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评价激励、统计反馈和优秀的学习资源环境。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原则:①内容突出、结构合理。面向全体学生,并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培养目标,设计独特学习模块。②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学生可随时上网在线学习、在线获得指导、进行自我评价,支持师生在线互动。③更新速度快。及时补充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学习内容。(3)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将教学资源融合在课堂管理中。实现网上教学、课堂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查找资料、备课、设置教学进度、布置作业、在线测试、答疑、双向沟通等良好功能。允许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需求。为教师提供数字式平台,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广阔的平台。

三、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取得的实践成果

1.课程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笔者以课题研究为内容撰写的研究报告《机械加工技术课程个性化学习策略的探讨与实践研究》,参加2012年全国优质教育成果评比,并获得一等奖(获奖号:GXH12101)。

2.课题研究实践表明,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载体、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手段的专业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笔者以课题研究为内容,代表辽宁省参加2012年10月28日在成都电子信息学校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获得二等奖。

3.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车工、中级)考取通过率由改革前的70%提高到90%以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入岗位角色在时间上比改革前缩短一周并且产品加工合格率提高10%,获得北票市波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票理想机械工程公司、东电二公司等就业单位的好评。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学生的评教问卷调查,教师评教成绩优秀率达到95%以上。

四、结语

课题研究实践证明,这样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卓有实效的,“教学做合一”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教学情境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认可度高,企业评价好,说明课程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明兴祖.高职机械类专业教改探索[J].职教论坛,2004,(3).

[2]杨凤飞.任务驱动机制下的教学进程设计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8).

[3]王亚平.主体性职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23(314):47-49.

[4]汤跃明,谢紫娟.浅议网络学习资源及其管理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4):12-14.

[5]陶春明.web3.0及其对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展望[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3):63-66.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1篇10

一、全市中小学机构编制基本情况

(一)全市中小学机构编制现状。截止20__年11月底,全市共有中小学1617所,其中中学328所、小学1289所、教学点76个。共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57516名,其中高中部教职工编制12269名,初中部编制19852名,小学编制25395名。

(二)全市中小学在校生情况。截止20__年9月底,全市中小学在校生共980568人,其中:高中部在校生150320人、初中部在校生312534人、小学在校生517714人。

(三)执行编制标准情况。自20__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__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文[20__]121号)文件下发后,各级编办高度重视中小学教职工核编问题,每学年开学后牵头组织教育、财政等部门,深入到各中小学校,详细核查在校生数、班级设置、师资队伍结构及学校教职工配备等情况,认真了解基层学校在核编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准确、合理地核定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几年认真、细致的核编工作,全市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编制数根据在校生逐年减少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核定,编制数由20__年底的70170名,降至20__年底的61654名,共精简编制8516名,有效地减轻了各级财政负担。

(四)全市中小学校撤并情况。根据省委编办、省财政厅《关于清理整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通知》(闽编办[20__]61号)精神:“教育事业单位要继续做好结构和布局调整,适当撤并大中专学校和中小学。”我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因地制宜调整学校布局,结合事业单位清理整顿工作,积极稳妥做好撤点并校工作。几年来全市共撤并中小学573所(20__年全市共撤并中小学71所),其中:中学17所、小学556所。

二、中小学校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调研和分析年度中小学机构编制的变化情况上看,全市中小学校在校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地区分布不均,而现有中小学校教职工超编现象仍然居高不下,学科缺额仍按各校需求继续补充,造成了超编人员难以调整分流、教职工队伍仍呈上升的态势。究其原因,除在校生数减少和定编标准由原以班生数定编调整为以学生数定编的客观原因外,在管理上缺乏总体布局、规范管理,其主要表现在:

(一)中小学教职工管理不规范。从政策层面上来讲,尽管对中小学机构设置、教师编制核定与管理等机构编制有专项的政策规定,但对中小学校教师岗位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及教职工补充、转岗等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造成了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一方面中小学校超编,另一方面学科缺额又继续补充增加,已经超编的教师没有及时的调整分流安置,造成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仍然自聘雇用临时人员。

(二)中小学落实核编制度不到位。市委编办早在1999年就已出台《关于教育系统全面实施核编制度的通知》(泉编办[1999]18号),从调研的情况看出,我市部分县(市、区)目前仍停留在“编办只管数字增减”的方式上。编办对中小学撤并、教职工调配等实际运转情况难以及时掌握,有的县(市、区)并未按照规定的核编程序执行,缺编学校继续对外招录,超编学校人员难以调整分流,中小学校整体用编计划缺乏统筹规划、合理流动调剂的办法措施,把“先办理核编手续、后办理招考调配手续”执行为“先补充录用、后补办核编”。造成了对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不够到位,超编人数逐年累积上升。

(三)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全市中小学整体超编问题严重,但超编部分大都集中在基础学科的专任教师,音、体、美、信息技术、英语等专业教师却比较紧缺,且由于教师知识更新步伐较慢、部分在早期由民办转公办的教师学历层次、专业知识较为单一,无法有效进行转岗,造成了一方面大量超编,一方面个别专业的教师却严重缺乏的结构性缺编现象。同时,由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滞后,造成中小学后勤工作实现社会化困难。上述问题长期积压下来,造成中小学校教职工结构性不合理问题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中小学资源整合难度大。加强对中小学进行资源整合,是解决超编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撤点并校,建立寄宿制学校,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提高办学条件、一方面又能有效节约财政投入,还可以缓解超编问题,但由于沿海、山区地理条件不同,生源分布地区不均,且年龄小的1-3年级小学生不适宜实行寄宿,撤点并校会造成许多小孩子不得不远赴他乡求学。从调研的情况看,山区一些经整合后学校的小学生,早上4、5点就得起床上学,晚上很晚才能回到家中,大部分时间

都浪费在了路上。上述几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工作难度大,教育资源不能充分整合利用,学校布局调整远远没达到理想的效果。(五)中小学教师交流渠道不畅。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多偏远山区的教师无法安心本职工作,想尽办法调到中心县区学校甚至调离教学岗位;中心县区学校虽然人满为患,但教师都不愿意到缺编的偏远学校工作,而偏远学校又不得不招收新教师来满足教学工作需要,上述种种进一步加剧了中小学超编现象的产生。

三、加强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按照新标准核定中小学校编制。最近,省政府出台了《__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闽政文[20__]344号)明确规定:“将县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城市、县镇、农村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职工;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职工,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班师比1:1.7配备教师,在校生10-30人的至少配备2名教师,在校生10人以下的配备1名教师。”按照新核编标准,我们将会同教育、财政等部门组织全市重新核定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以这次调查摸底的中小学在校生数,按新标准初步测算,全市可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约64725名,比现有编制增加约7209名,其中,高中部不变、初中部增加约3300名、小学增加约3909名。

(二)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市委编办《关于印发__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泉委编办[20__]92号)规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必须由机构编制部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切实改变过去由间接管理甚至不管理的现状,实现由粗放式管理转为集约化管理,确保中小学机构编制与审批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人员和领导职数相对应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的落实。对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调整中小学机构、扩大教职工编制规模,未办核编手续先增加教职工人数等事宜的,严格按有关规定查处。从而切实把住中小学校机构编制管理关。

(三)妥善分流安置小学超编人员。按省政府闽政文[20__]344号规定的新标准,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后,我市小学仍出现超编,初步测算仍超2966名。建议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会同人事、编制、财政、劳动等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超编人员分流安置政策,妥善解决中小学超编教师的分流安置工作。要搞活学校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对教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对于不具备任教条件的落聘人员及时调整岗位;专任教师实行评聘分离,即可以低职高聘,也可以高职低聘;同时,要继续做好辞退代课教师和不合格教师工作,对不适应教师岗位的,可考虑调配到寄宿制学校担任生管老师;压缩非教学人员,加大后勤工作社会化进度,减少后勤工作人员的配备比例,彻底清退临时工勤人员。

(四)加大中小学教师知识更新培训和转岗力度。加快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更新培训,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做好超编学校教师的转岗工作。如:针对初中校欠缺体、音、美等专任教师的,可从小学教师中原选修体、音、美,现又获得大专以上文凭的,选拔到中学任体、音、美教师;中学缺职员,可从小学教师中选调;县办幼儿园缺保育员,也可从小学教师中招聘;各乡镇小学学前班教师原为聘请代课人员的,可改用从超编小学教师选配,保留事业单位人员身份;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也可考虑优先面向小学教师招聘;每年选调一定数量超编小学教师到进修学校进行英语、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培训,培训完成后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到缺编小学担任相应课程教师。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189-02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同年10月,国务院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拉开了我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大幕。对本科院校而言,“双一流”建设具体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高职院校而言,“双一流”建设具体是指世界一流高职院校和一流专业群建设。

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指挥棒,其是否合理、科学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成败。根据本课题组的前期调研可知,一些省份开始启动高职院校的“双一流”建设,但其评价机制继承了原有的评价机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使得未来高职院校的“双一流”建设变成了国家高职示范校、骨干校的又一个变异形式,被形容为“换一身衣服重新登场”。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推动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刻不容缓。

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的基本原则

第一,硬件达标、软件一流。在原有的评价机制中,硬件指标占有很大权重,不符合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思想,硬件指标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突击完成,但无法完成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因此,在未来的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硬件建设达到相关标准即可,不应该变成一个拉开差距的指标。未来的“p一流”建设应重点突出软件一流,据此构建相关评价标准。

第二,淡化指标、符合规律。我国教育原有评价机制的一大败笔是过于重视指标数字,但在大学建设过程中,很多核心的理念无法通过指标数字体现出来,或者局部体现出来,但又被一些其他无关紧要的指标数字稀释掉,无法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因此,未来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应淡化指标。是否符合相关的办学规律应该是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的一大标准,此标准看似容易,实际难度很大。根据本课题组的调研,一个省份在高职院校建设的推动过程中,实施了两个措施:一是实施省级的技能抽考,二是实施省级毕业设计的抽查工作。此两个措施看似可以很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则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律。技能抽考在实施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取得好成绩,所有的教学计划都围绕此抽考进行,不敢有任何创新,把高等职业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严重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此外,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很多高职院校逐步取消了毕业设计,但是省级毕业设计抽查的行政命令使得职业教育严重倒车。

第三,凸显特色、突出创新。一流专业群的建设必须凸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突出创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办学规模已有极大的提升,但是创新程度却严重滞后。创新程度的滞后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很多高职教育者认为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不需要创新;客观因素是高职教育受相关行政命令影响较大,自太少,或者是由于职业教育者的整体水平偏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够。因此,在未来高职院校的“双一流”评价机制中,应重点突出高职院校的创新性。

第四,服务当下、引领未来。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服务当下,引领未来。服务当下要求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要满足办学要求,符合办学的基本规律,凸显专业群的办学特色;引领未来要求高职院校要提升软件建设、淡化指标体系,突出创新。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硬件指标体系构建

1.办学条件指标体系的构建

办学条件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保障,因此,在构建“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过程中,办学条件应该是一个必须条件,但不应该是一个产生差距的因素。办学条件应包括校园面积、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教学楼的建筑面积、体育设施、后勤服务设施、图书馆馆藏图书等。这些指标既要考虑总量,又要兼顾个体的平均数。达不到要求可以一票否定,但在评价过程中,不应该产生差距,否则将稀释“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标。

2.师资队伍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原有的评价机制中,师资队伍一般被放在软件建设中,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被指标化,使得高职院校盲目地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在未来“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不应该盲目攀比学历和职称,应重点考核师资队伍的架构和师资队伍建设体制。师资队伍的架构应该分为理论教师的架构、实习老师的架构、辅导员教师的架构、管理人员的架构、后勤服务的架构、真正双师型教师的架构。每个架构人员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应该有所不同,以理论教师队伍架构和实验实训教师架构为例:师资队伍架构重点考核本科及研究生的比例(以第一学历为考核重点,不盲目攀比博士数量)、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实验实训教师架构重点考核本科学历的比例(以第一学历为考核重点,不盲目攀比研究生数量)、工作经历等。师资队伍建设体制包括一个学校教师的引进制度、培养过程、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制度。在评价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也应该实施一票否决制,不应该产生差距,否则也将稀释“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标。此外,师生比例也应该纳入一票否决制中。

3.实验实训室指标体系的构建

实验实训室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保障,特别是面对“中国制造2025”,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因此,在构建“双一流”教育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实验实训室的指标体系是重中之重,且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不同的专业群实施不同的标准,达不到要求的一票否决,且实验实训室指标体系要重点考虑学生的人均占有率。

以上的硬件条件,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短期内可以突击完成,和一个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有很大的关系,体现不出一个学校办学内涵和办学实力,因此,在构建“双一流”办学评价机制的过程中,硬件条件应该实施以下政策:不符合条件的“一票否决制”,符合条件的不额外加分,避免形成一种盲目的攀比,稀释了“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标。此外,硬件条件的考核既要实施总量的“一票否决制”,又要实施个体平均数的“一票否决制”。

(二)软件指标体系构建

1.办学理念及办学规律指标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有其基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但针对不同的专业群,又有具体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这些理念和规律看似很虚,实则对办学质量的影响最大,并且把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难度最大。因此,在构建“双一流”建设的指标体系中,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的考核尤为重要。

2.社会影响力指标体系构建

社会影响力是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结果的具体体现,在构建考核体系的过程中,评价难度最大,也是一个高职院校无法突击完成的指标。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构建“双一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

3.创新意识的指标体系构建

创新意识是目前高职教育最为缺乏的元素,高职教育创新元素的缺乏既源于对高职教育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又是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程度的一个体现。高职教育本质上是“动手”教育,和中专教育比较,高职教育既要会动手,又要知其所以然;相较本科教育而言,不但要知其所以然,还要会动手。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生的就业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但很多教育者,包括一些职业教育者把高等职业教育当成了低等教育,从思想上没有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过去的十余年,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处于求生存求发展的时期,主要的精力、财力都投放在求发展的方面去了,没有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然而,高职生是把思想、设计、规划变成实物的最重要一环,因此,加强高职生创新教育刻不容缓。在未来的高职院校“双一流”的建设过程中,创新意识指标的构建必不可少。

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的风向标

招生和就业被喻为高职院校的入口和出口,招生分数线体现了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一个学校的认可度,就业体现了社会、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因此,招生和就业是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构建的风向标。

在构建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风向标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通盘考虑。行业特点、学校地域、招生人数等对学校的招生分数线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随着招生人数的上升,招生的分数线会直线下降,探讨、研究招生人数和分数线的线性关系至关重要。

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样非常重要,且难度更大,就业品质一般包括就业企业、就业岗位、就业薪酬等方面,但是在新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自主创业,且自主创业的品质差别非常大,例如学机械专业的学生,有的是自己开办加工企I,有的被动去饭店、便利店,如何评价这些就业对学校培养品质的影响也是一个亟须研究的课题。

四、小结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将对我国高职院校产生新一轮的洗牌行动,对我国未来高职院校的布局、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借鉴211、985等院校评价机制的经验,避免将“双一流”建设变成一种缺乏内涵的盲目攀比的投机行为,要把“双一流”建设变成引导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积极行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双一流”评价机制只是开始的一小步,后期的权重分布,相关数据的模型构建,方案的具体规划实施,数据的真实采集及分析都将对结果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双一流”高职院校将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浩大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沈言锦.“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6(11).

[2]黎修良,沈言锦.“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0).

教育机构的核心范文篇1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机制机制构建践行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2013年12月,《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对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系统而具体的部署。《意见》中强调“要善于运用大众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2014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①网络是当下进行这一战略任务的全新境遇。在网络平台上,如何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使其效能得到最优化的发挥,最终使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得以实现,是我们解决这一现实课题的重点工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与效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全社会遵守并践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所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是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的过程中,其内部与外部所有构成要素以某种内在的逻辑,形成一定的运行模式和因果关系。这个机制包括三层内涵范畴:

一是这个机制是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是一个系统范畴;二是只有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协调有序健全,机制效能才能更好地发挥,是一个规律范畴;三是靠某些机理在相应的环境中进行的动态运作范畴。

机制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核心环节,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律与方法之间的中介,也就是说,选择什么样的培育方法、如何运用方法,其规律性都要通过机制来体现,换而言之,机制是规律统领和制约方法的途径表现。可见,机制是规律与方法相互之间的“连接器”,规律与方法是通过机制发生联系、产生作用的。而事物的规律是一种科学,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科学地指导实践,才能事半功倍地取得推动事物发展的成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引出其运行的基本规律,按规律的要求,使其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而生成的规律性认识成果,它引领决定着实施方法的选择。

综上所述,机制构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一个必不可缺的要素。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工作任务,而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工程”②。只有系统地协调其内部和外部的复杂关系,才能使各关系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共同发挥效能,才能使这个系统工程良好的运行。在此过程中能够对其动态的运行进行控制和优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系统进行规律性的总结,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得以实现。

网络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作为一种全方位的媒介,其开放共享性、瞬时高速性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重要的契机。③网络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网络的开放性,在网络环境下,任何个体都可以自由地从网络上获取、传播并评价相关信息,网络信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是最大范围地使人们对其产生认知、认同和实践。网络共享性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讯息便捷地上传网络,被无障碍地交流与分享。网络开放性所产生的高聚集效应,使网络具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普及宣传和教育的这种优势,增强增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随着手机G技术和公共领域无线网络的普及,瞬时高速性成为了网络场域的另一个突出特征和优势。瞬时高速性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优实践形式在最短时间得到宣传。此外,网络还具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交互影响性。人们可以以此媒介平等地进行交流、互动相关信息与情感,这一特性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一,亲身参与、自我教育和提高的交往互动方式,相比较于单向灌输,会更具有主动性,产生更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使人们更容易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即时地进行交流互动,相当于在第一时间面对面地、“因材施教”地对各个领域、不同理论层次水平的人进行答疑解惑,让最广泛范围内的人们能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

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一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网络为平台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方位的工作能力。二是国内外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在网络上无障碍地展示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何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和践行,形成正确的判断力、甄别力和选择力,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三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三个倡导”24个字,降低其意识形态的政治性、生动其话语表达的抽象性,在网络平台上增强大众的融入程度,是培育和践行的一个巨大挑战。四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宣传普及的方式形成挑战,构建实效的媒介方式是关键。五是网络环境自身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挑战。大量的娱乐新闻以及为“博眼球”而“恶搞”的信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宣传的针对性和关注度受到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全面解释乃至“曲解”信息也加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艰巨性。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数学建模中的常用算法范例(12篇)

    - 阅0

    数学建模中的常用算法范文篇1关键词计算机性能;评价;系统;通信中图分类号:TP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8-0034-01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已经进入.....

    创伤常用的急救技术范例(12篇)

    - 阅0

    创伤常用的急救技术范文1篇1【关键词】军队医院;非战争军事行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医院管理1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宗旨,健全组织制度1.1明确新时期军队医院的宗旨,确立指导.....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