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收集2篇)

来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范文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定分析;发展展望

引言

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未来将对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与人类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绿色建筑的出现,相关评价标准随之被完善,其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高效的生活空间的同时也与自然形成和谐共生。因此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也按照这个思路对绿色建筑进行规范评价,并具有其特殊性。

一、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具体规定

我国建设部和质量监督部门在2006年联合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在2014年进行了修订。这对我国现有即和将建的绿色建筑设计以及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参考依据。其通过对维护结构、空调设备、采暖系统、照明系统、建筑能源转换等节能效果的评价明确了建筑绿色标准。各项参考指标描述是建立在LEED-NC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和规范的,其具体的归类方式如下:

(1)控制项

改善维护结构,住宅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满足当地建筑的节能标准;提升空调能效,即对集中空调系统的能效进行比较,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设置能耗计量设施,集中采暖或者空调系统采取室温调节和热计量设施。

(2)一般项

设计优化,利用场地自然通风和采光;设备优化,选择高效率设备如变频泵和电机,在照明系统中选择节能技术和灯具;改善空调效能,即利用优化设计提供空调系统节能等级;能量回收,对采暖和空调系统的预热进行回收;再生能源,再生能源和材料占比建筑总体能耗的比例应大于5%。

(3)优选项

暖通设备应用,采暖和空调系统能耗低于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定值,比例大于20%;再生能源的选择比例大于10%。

从上述分析可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节能的定义有所改变,其集中在设备优化降低能耗;建筑与外部资源转换性能;建筑能源使用优化着三个方面,所以降低能耗只是绿色建筑的一个评价侧面,如果使用再生能源才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标准。

二、绿色建筑建筑评价标准的特征分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仅仅是固定的指标,更是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其突出的是与绿色相关的建筑特性。其中包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健康舒适等等。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是一个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在标准的前言中已经说明这一部相关绿色建筑的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因为多目标且多层次,所以其特征如下:

(1)重视科学评价

在评价标准中,所依据的指标较多,但是选取指标的多样化会导致关键指标的弱化。所以根据绿色建筑的评价目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及筛选和研究等,可以反应绿色建筑的本质和关键目标,标准中抓住的是绿色的目标,也成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关键指标,利用循环和节能等标准确定绿色建筑的性质,以此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2)突出综合性

绿色建筑也是一种建筑形式,因为选择了绿色建筑理念,其涉及专业也随之增加,优化与能源循环、能源再生等技术在以往的传统建筑中都不多见,所以在评价标准中采用综合集成的目标来统一评价绿色建筑的等级。使得最终呈现的结果是一个明确的节能、绿色的结果。

(3)容易操作

评价标准在执行中应保证可操作性,即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应可以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其实践性必须突出,因此评价标准中利用简单扼要的文字表达了绿色建筑的相关评价标准,并保证了数据规范、判断简单等。如在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将设计评价内容定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5章,运行评价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运营管理”2章。这样可以让绿色建筑评价过程更加细化却具体,按照作业内容和流程即可完成客观评价。

(4)突出重点内容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新修订的2014版,都对以下重点问题进行了规范,即节约资源,尤其是能源和土地、水资源的节约程度是绿色建筑的关键标准;减少排碳量,减少对大气层破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材料循环,尤其是垃圾、废弃物的处理,以及生活用水的处理和回用等技术的应用;创造健康环境,包括自然通风、采光等。

我国在编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之初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进,在最近出台的标准中增加了新的内容也使之评价系统更加完善。其中包括对适应类型的改进,拓展适应建筑的范围,从原有的公共建筑拓展到所有建筑类型。其次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如前举例。同时也将评价指标体系化,即增加了对施工管理的绿色标准。最后,评定方法选择逐条评分累积计算,然后对指标进行加权的方式,等级划分采用三重控制,保持了与06版的一致性,每类指标固定的最低得分要求,最后在利用总体得分进行分级。

三、对我国健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展望

(1)细化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应用中需要对各种建筑进行评价,其适应范围的拓展使之必须在评价标准上进行细化,如在新疆地区其风能以及水资源的再利用,就是关键问题,因此在评价上应重点考虑此类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在评价中应利用分区指标来对项目进行细化评价,分系统、分功能的对节能环保措施进行科学评价,并引入经济性评价方式,使得评价标准更加细致。

(2)增加定量评价内容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定性评价与规定相对较多,在实践中定量评价往往是关键,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应增加对定量评价的规范,应对能源消耗以及水资源节约的程度进行细化,利用技术指标对相关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计算与分析,获得最终达到节能效果,并针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在加权中应突出对定量结果的合理应用。

(3)强化开放性

与美国的相关标准相比,我国的监督与管理机制仍显不足,与美国的第三方认证与评估模式相比,我国的评价标准与方式仍然缺少专业性与开放性,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绿色建筑的评价应选择开放与公开透明的道路,即由专业的人员和机构作为第三方的评价机构,来保证绿色建筑评价和定级的公开性和公正性。

(4)绿色建筑评价必须坚持可持续的理念

绿色建筑突出的就是绿色的主题,在评价与标准建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将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研究与确定标准时应考虑“可持续”的基本理念,以这个最为关键的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绿色建筑的基础,这样才能保持绿色建筑发展的可持续化,从一个侧面监督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改进与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理念和标准的更新,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是对绿色建筑进行定义和规范的重要基础,其利用对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分级来规范绿色建筑技术选择和设计等。按照总体标准,各个地区应从自身的角度建立与之一致并适应自身条件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形成由上至下,从宏观到微观的完善体系。

参考文献:

[1]薛明,胡望社,杜磊磊.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25(3):24-27.

[2]郭韬,张蔚,刘燕辉.新加坡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筑利技,2011(6):67-69.

[3]齐安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范文篇2

Abstract:Economicevaluationisanimportantcontentofgreenbuildingassessment.Thispapersummarizestheresearchstatusofgreenbuildingeconomyanddeterminesthemaincontentsofeconomicevaluationofgreenbuilding,namely:thelifecyclecostsofgreenbuildings,thelifecyclebenefitevaluationindexsystemofgreenbuildingandtheeconomicevaluationindexsystemofgreenbuilding.Thisresearchcanprovidetheoreticalsupportfortheeconomic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andbetterpromote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成本;效益

Keywords:greenbuilding;economicevaluation;cost;benefit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126-02

1绿色建筑经济性的国内外研究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英国建筑研究院(BRE,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是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其1990年制定了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BuildingResearchEstablishmentEnvironmentalAssessmentMethod)。BREEAM是现在应用最成功的建筑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其评价对象涵盖住宅、办公建筑、商店和超级市场和工业建筑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U.SGreenBuildingCouncil)于1995年制定了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LeadershipinEnergy&EnvironmentalDesign),它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为满足国内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的要求,提高建筑环境及经济特性而设定的一套评定标准。绿色建筑挑战(GBC,GreenBuildingChallenge)是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发起并领导,用以评价建筑环境性能的一种评价方法。香港房地产开发商协会于1996年制定了“香港建筑物环境评估方法”(HK-BEAM)。它是一套主要针对新建和已使用的办公、住宅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

我国于2001年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组成的课题组于2003年制定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它是我国第一个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建设部和科技部于2005年10月颁发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6年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做出了明确的阐述,提出了我国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及评价体系。2011年9月,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地方标准,规定今后凡政府投资的新建、改扩建的民用建筑项目,都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重要功能性园区应建成绿色低碳园区,园区的建筑应达到绿色建筑标准。2013年住建部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修订,根据规定,2015年后,我国所有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建筑都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业内专家预计,未来10年里,绿色建筑面积会超过10亿平方米/年。

纵观国外绿色建筑的研究,英国的BREEAM和美国的LEED都没有对绿色建筑做出明确的经济性评价,它们的评价子项中涉及到建筑物经济性如节水、节能、资源再利用等指标,体现了成本在全生命周期的降低。加拿大的GBC中全生命周期的经济评价指标包括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建设成本评价、运行和维护成本评价,经济评价指标占总权重的10%

国内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研究大部分是针对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学者孙大明对国内40个绿色建筑重点项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3],2010年我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每平方米:公建一星45元、公建二星176元、公建三星320元、住宅一星63元、住宅二星131元、住宅三星219元,与2008年对比平均降幅为50%。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2年《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中规定[4],绿色建筑若达到二星级标准,可以每平方米奖励45元;达到三星级标准,每平方米奖励80元;保障性住房基本保障一星级,到一定规模也给定额的补助。在此之前,新增绿色建筑的成本大致为一星级增加100元/平方米,二星级增加200元/平方米,三星级400元/平方米,然而最新的测算结果显示,一星级增加29元/平方米,二星级增加50元/平方米,三星级增加100元/平方米。这些资料说明,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正处于前期的不断发展阶段,作为绿色建筑推广应用的坚实基础,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也随着各项技术的逐渐成熟与不断完善而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现在,对于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方面,国内的研究还较少,对绿色建筑效益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定性的判断而较少有定量计算,更没有关于定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较强的完整性理论体系。所以,对绿色建筑进行经济性评价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2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内容

2.1绿色建筑全过程成本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LCC,LifeCycleCost)要考虑建筑物“从摇篮到坟墓的”的全过程,即并不只是考虑初始的建设投资,而是考虑在整个项目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中期施工,后期使用、维修及拆除的整个过程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全都列入成本,将其折算到评价初期。对于绿色建筑,一般都具备初期投资较大而运行和维护费用较低的特性。利用系统的理念和统计学的相关方法,以国内外绿色建筑全过程的成本构成内容为基础,与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和应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绿色建筑的成本构成内容,对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进行分类――企业开发成本、用户使用成本和社会成本,对绿色建筑的全过程成本进行定量计算。

2.2绿色建筑全过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建筑在前期的规划、设计和中期的施工阶段采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相关措施,虽然使设计和建造成本有所增加,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因持续产生资源节约效益会明显降低运营成本;采取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等措施,会增加一定的建造和运营成本,但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轻了所在地区市政公用设施的处理负荷,并通过改善建筑物的室内物理环境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使得使用者的居住健康和舒适性得到更好的满足[5]。所以,绿色建筑的全过程效益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环境效益评价指标及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需界定绿色建筑的的效益,使效益的外部化转为内部化;建立绿色建筑全过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全面的量化评估。

2.3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有净现值NPV或年金NA、内部收益率IRR、费效比a、投资回收期等。对独立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时,方案经济上是否可行的判断依据是其绝对经济效果是否优于设定的检验标准,可用经济效果评价指标NPV大于0,NA大于0,a大于l,IRR大于IRR0(社会折现率)或两方案进行绝对效果检验,只要方案通过绝对效果检验,该方案在经济上认为是可行的,否则就认为不可行。成本效益分析采用“有无”对比分析,应对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无”指一般建筑的成本效益,“有”指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增量成本特指在现有生产条件和技术下,增加特定产出(效益)所引起的成本增加量。与绿色建筑增加效益内容无关的建筑成本不应包括在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之中。所以,在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中,应当对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评价指标如成本净现值、效益年值等,都应建立在“有无“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经济评价可以客观的反映绿色建筑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优越性。

3结论

本文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构建绿色建筑全过程的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绿色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增量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作出界定。从全过程的角度对绿色建筑进行经济性评价,更突出绿色建筑的价值和优势,可以更好地推进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6.

[2]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8.

[3]孙大明,邵文.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研究[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4:43-49.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