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收集3篇)

来源:

机电一体化专业范文篇1

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供电局实结

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即正式奔赴到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鹰潭供电局,开始我新的工作、生活。

二零零#年九月五日,我与刘建春、龚薇等五位今年刚毕业分配的大学生正式奔赴供电局的各个工作岗位,开始我们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活。

何谓实习?!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结束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所必经的一个历程。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客观真理必须与具体实际紧密相连”,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假如说我们在学校里是学会如何去“融”,那么实习可以说是教会我们如何去“通”。只有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工作实际,方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真理所在。我的实习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通中心,实习期为三个月;第二阶段为变电工区,实习期也是三个月;第三阶段为月湖分局,实习期为四个月;四系答辩日为2003年7月底。提及实习答辩,我记起了一年前毕业实习答辩时的情景,此情此景,仍记忆犹新。此非同彼,这一次的实习答辩又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和大学里的毕业答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一想到这,我的心不免有些担心,担心自己会有这或那的地方做的不够好,回答也不尽如人意。尽管之前也有人劝过我不用担心,只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好每一天的实习笔记,真正掌握相关知识,答辩其实并不难的!可我仍旧有些担忧,毕竟我并非电力学校毕业的,所学也并非电力专业,实习期间出现了或这或那的问题,我又该如何应对呢?!带着心中种种的疑惑,我和龚薇来到了我们实习的第一站——调通中心。和同年分配定岗的八位同事一起,我们也被相应地定到各自所需的岗位上开始我们的实习工作。一、调通中心随着电网的扩大,设备增多,结线复杂,鹰潭供电局开始设置运行方式专职人员,编制月、日调度计划,审批检修计划,安排电网结线方式及继电保护配置,由调度所统一安排调度员定时报典型负荷,统计系统内潮流、电压、功率、力率及低周装置所切线路的负荷量等作为电网的主要参数,并以此为据,随时调整电网运行状况。从而在保证了供电质量的基础上更好地加强了调度管理,在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局成立之初,设有鹰潭供电局调度所,主要负责11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设施和用户自备电厂、变电站的调度,同时对地区电力配电网的运行操作和检修进行协调指导。局成立后,为加强调度管理,自1993年6月1日成立鹰潭电力地调,负责鹰潭电网电力调度。鹰潭供电局调度所(地调)下设有调度班、继保班、远动班、载波通信班4个专业班组,我实习的第一站的调通中心继电保护班,龚薇与我不同,她则去了调度班。继电保护班组下设班长、工作负责人及班员总共八人,班长姓张,是位四十多岁的阿姨,班组的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张阿姨”。最初来继电保护班实习的最主要目的是帮助画autocad图纸,这是我所学专业的主攻方向,所以我并不是特别担心,大学的毕业设计,我还交过好几副大型的图纸呢。在之后的工作中,我渐渐发现:其实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熟悉工作的方式,随着图纸的越画越多,我开始对渐已陌生的绘图软件重新熟悉起来,绘图也较往日更加地得心应手了一些。刚进继电保护班,班长即向我介绍了班上的几位同事的情况,我惊喜地发现,居然有好几位都是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出来的,瞬间,我对这个班组忽然有了一种无比亲近的感觉,不象是第一次认识,倒象是一群久违了的朋友。(一)220千伏月湖变电站在继电保护班实习的第二天,张健班长就带着我来到鹰潭供电局220千伏月湖变电站参观学习。

220千伏月湖变电站于1997-1998年新建,该站位于鹰潭市区东郊约3千米处,由江西省电力设计院设计,江西省送变电公司承包安装,于1998年12月28日一期工程建成投运。随着月湖变的投运,既结束了鹰潭地区电网无220千伏变电站供电的历史,又有力地提高了鹰潭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从而结束了因贵溪电厂110千伏出线间隔限制而使鹰潭市辖区供电卡脖子的困难局面。一期工程装有1台主变,型号是sfpsz9-150000/220,合肥abb变压器厂生产,高压开关实现无油化,继电保护实现微机化,办公已实现无纸化,是鹰潭地区电网现代化的中心站。这是变电站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变电站主楼有两层,我们一行来到二楼主控室,工作负责人徐冲正在办理工作票,这是检修工作的第一步,送票完成后,第二步是停电,此时工作人员方可开始工作。趁着这个时间,张班长带我来到继电保护室,向我介绍它的大致概况:首先,变电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220千伏旁母线、220千伏i号母线和220千伏ii号母线,第二部分为110千伏旁母线和110千伏母线,第三部分为10千伏旁母线和10千伏母线,目前2#主变尚未投入工作。

220千伏系统主接线是单母线带旁线接线方式,采用中型布置,共有5个间隔,出线有贵月线、月梅线、月上线等三条线路,开关为lw6-220型sf6开关,(其中月上线开关型号为:lw10b-25z)平顶山开关厂生产,配用cy型液压机构;隔离开关为gw7-220型,配用cj2型电动机构操作。1#主变则是由220千伏旁母线与220千伏i号母线工作。

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建设110千伏远距离输变电工程,将电能输向广大县乡地区,不仅是三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鹰潭地区经济腾飞的保证。从1993年至2000年,(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及相应线路)鹰潭供电局先后从东、南、西、北方向,建起了12条110千伏输电线路及8个变电站,其中包括3座35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变电站及1座220千伏月湖变电站,形成了110千伏主网架,并向周边扩展延伸,为鹰潭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110千伏泉塘变电站

110千伏泉塘变电站位于贵溪市西北6千米处,建于1983年9月,1993年2月以前为赣东北供电局管理,1993年2月以后,它正式划归鹰潭供电局管理。2002年9月至11月,我一直跟随着继电保护班组成员辗转于鹰潭、贵溪两地之间,为110千伏泉塘变电站1号主变进行增容扩改工作。在泉塘变电站的两个月的时间,是我在继保班收获最为丰富的一段日子。在这段时间里,我逐渐掌握了一些与电力系统相关的技术知识,比如说我学会了看一些较为简单的图纸,学会了对一些不算复杂的一次回路进行电路分析,逐一认识了一些电路元件,知道了它们的功能、用途,等等。

(三)110千伏鹰潭变电站

1989年为配合鹰潭--厦门电气化铁路建设新建110千伏鹰潭变电站,该站位于市区南郊约3千米处,于1991年4月建成投运。1993年2月以前为抚州供电局管理,之后划归鹰潭供电局管理。110千伏鹰潭变电站其主楼为三层建筑物,主控室在三楼。走进主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仪表装置屏,这里采用的是先进的现代化电脑操控系统,室中央的电脑控制台足可见一斑。在这里的实习工作我逐渐了解到一些与定值校验相关的工作流程安排。

(四)110千伏余江变电站

原为35千伏变电站,位于鹰潭西北约16千米处余江县璜溪镇,始建于1969年12月,于1978年12月升压扩建成110千伏站,(在老站旁新建,投运后35千伏站即退出运行)1993年2月以前为抚州供电局管理,之后划归鹰潭供电局管理。

二、团委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未能去变电工区实习。但是在继电保护班的半年实习,我并没有少地深入到变电站学习、工作,在这短短半年里,我开始对供电局的整体概况有了一个大致上的了解,尤其是这半年来,我经常是不间断地跟随他们下到各个变电站去实习工作,为我将来的工作更是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之后的半年里,由于鹰潭供电局史志编纂工作的开始,2003年3月至7月,我和龚薇、祝燕三人一起来到团委,协助团委书记周志平一同抓紧史志编纂工作的进行。如果说在继电保护的半年是帮助我对整个鹰潭供电局的布局、设置及运行有个较为深入的了解的半年,那么在团委的这半年可以说是帮助我对鹰潭供电局整个发展史具体深入了解的半年。在这半年里,我经历了供电局从创办之始到辉煌岁月的十余年时间,她虽建局时间不长,却发展很快,贡献极大。这不仅使我想起了美国人的历史——二百多年的短暂历史,却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强国。

机电一体化专业范文篇2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equipmentmanufacturingindustry,enterpriseshaveputforwardnewrequirementtohighervocationalmechatronicsmajors.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problemsoftheconstructionofMechatronic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oexploreandputforwardsuggestionsattheaspectsof"trainingbaseconstruction,personneltrainingmode,coursesystemconstruction,teachingstaffand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toenhancethelevelofpersonneltraining.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Mechatronics;specialtyconstruction;course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97-04

0引言

我国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专门人才。全国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需求比较旺盛,特别是天津市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缺口很大,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机电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要通过有效措施建设、培养符合制造业要求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2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特别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文件中强调“技能、人文、创新”要综合发展,培养学生在掌握较好的操作技能前提下,能够不断创新,不断技术革新;教学要面向专业岗位群,强调“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明确了专业课程的建设思路,指明了高职专业开发建设的发展方向。[1]

根据走访调研,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是: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具备今后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专业面要宽,岗位针对性要强,适应面要广,力求一专多能的机电一体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如何根据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及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群的人才需求,制定符合本校的专业建设模式,就摆在各高职院校的面前。

1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现状

1.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需准确定位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由多个学科复合的专业,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按“既懂机又会电”的形式来理想化定位的,这样,往往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因此,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定位在“以电气为主、机械为辅,两者融合”较为适宜。

1.2课程体系不能适应行业新技术的发展

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课程体系有待构建,现行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与当前行业的发展需要格局很不适应。因此,要根据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实训的内容,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也应突出电气控制为主、机械辅助、二者相互融合。

1.3实践教学环节不成体系

实训基地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实训设施落后于当今企业,实践训练水平不高,影响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应采用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尽快提升层次。引进机电行业的主流设备,以便更好地满足专业课教学及实训的需求。

1.4校企合作需要加强

教学团队的建设离不开校企合作,但通常企业缺乏合作的积极性,企业技术人员在校企之间的流动不畅通,学校企业之间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所以,校企合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校企合作的力度、深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1.5教学团队建设有待于加强

校内专业带头人对行业的了解需进一步深入,专业建设的理念、思路、方法还有较大差距,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有待加强,实践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兼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兼职教师的培训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探索

2.1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的目标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要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核心,从多个方面入手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完善“双证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电气为主、机械为辅、机电融合”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加大兼职教师的培养力度,带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的均衡、协调发展;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完善“互聘、互任、互惠”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能力。

2.2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具体内容

2.2.1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大力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水平

通过改善实训条件,增加学生的实训内容,让学生接受更接近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训课程质量,扩充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建立校企共管的稳定的合作机制,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

可以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①按照本专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要求,考察企业生产设备和学生实训工作岗位、企业指导教师、企业授课场地等情况,与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协调学生实训和企业生产对接等内容。②与企业共同确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岗位、授课计划等内容,完成了对学生的实习评价。③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按照“任务驱动,教学做相融”的教学模式的要求,修订了实习标准和实训项目指导手册,引进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体系、职业技能考核标准等。④制订校企共建的生产性车间管理制度,按照企业产品生产和工艺要求,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在“厂中校”中,系统设计实习实践教学方案,与企业一起完善管理、安全保障等规定。⑤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与企业相关人员组成实习管理小组,负责给学生安排生产任务、技能训练项目和必要的安全教育,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和考核工作。

学校通过三年的建设,校企合作新建、改建校内实训室9个,新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0个,大幅提升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水平与学生顶岗实习比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

2.2.2推进“双证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电气为主、机械为辅、机电融合”课程体系

可以通过毕业生跟踪调研、下厂调研、实践专家访谈会等手段,深入了解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及毕业生就业状况,明确毕业生就业范围是机电设备操作、安装、测控、调试等岗位群,确定本专业岗位技能是:面向全国钢铁企业,装备制造业,汽车行业,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与专门知识,能熟练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适应机械行业大中型企业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采取通过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教学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等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双证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实现学生培养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①“双证书”课程开发设计的基本模式以国家规定的职业作为专业课程的统领,以解析国家职业标准包含的岗位(工种)为切入点,通过界定岗位(工种)的职业活动内容,划分出适应教育规律的学习领域,再根据学校教学环境及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当地技术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的要求等形成专业课程。

“双证书”制度以“做中学、学中教、做中求进步、做中求创新”的教育观念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在课程逻辑结构上,以满足学习者的心理趋动来保证学习效果;在课程知识选择上,以知识对职业能力的趋动为评价标准,在教学方式上,以现代传媒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中,将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融入到教学设计当中,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关系如表2所示。

从2013-2015年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双证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学生双证书获取率显著提高,中级工比例增加5个百分点,增幅52%,高级工比例增加18个百分点,增幅101%,学生双证书获取情况如表3所示。

②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电气为主、机械为辅、机电融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机电行业企业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例会,校企合作共同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电气为主、机械为辅、机电融合”课程体系,保持本专业有比较超前的课程系,让学生接触更新更多的新工艺、新技能,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就业。

依据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针对企业和相关职业岗位(群)要求,校企共同确定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专业核心技术课程:电气控制技术、工业控制器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技术等。以专业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整体规划课程体系,搭建专业教学平台,完善专业资源共享课程,明确资源共享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形成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岗位群,分析得出了机电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得出专业课程内容,而专业课程的实施需要职业道德与素养、文化基础知识、素质拓展等公共基础课程平台来进行支撑,以“电气为主、机械为辅、机电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2.3打造“能教授、懂专业、会操作”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按照高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加强由行业知名专家、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专业教师组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聘请来自企业、精通生产操作技术、掌握岗位核心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建立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库,专兼比例保持在2:1。

通过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企业参与专业课程建设、校企互聘兼职等措施,多渠道引进、多层次培养,优化教学团队结构,历练实践技能,建立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平台;提高教师服务能力,适应“双证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为提高本专业的国际化水平,大力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使骨干教师全部具备双语教学能力。增强兼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优势,对所有专业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技能培训,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每年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达到企业工程师的任职标准,从事企业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等途径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和积累企业工作经验,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如表4所示。

2.2.4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完善“互聘、互任、互惠”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2.2.4.1成立“校企”两位一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校企合作理事会指导下,建立以企业和行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动性和主导作用,建立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保障机制和有效运行机制,积极引导、紧密合作企业参与办学和人才培养过程。

2.2.4.2加强及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对接

以“校中厂,厂中校”建设为纽带,带动相关课程群的发展,推动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梯队结构,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①以“互聘、互任”为纽带,建设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系一级产学工作小组专职负责协调校企之间合作事项,有针对性地调研企业合作需求、理顺校企合作思路、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制定校企合作方案、指导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车间。二是创新“校中厂、厂中校”运行模式。实施“五个一”工程:即联系一个校外实习基地、聘任一个兼职教师、承接一个企业横向项目、合编一个教学案例或一本教材或开发一个企业顶岗实习项目、联系跟踪一组(5名以上)毕业生,并提交跟踪分析报告,通过五个方面建设内容量化考核教师校企合作业绩,将校企合作落实到实处。

②以“项目”为主导,探索校企“互惠”合作之路。

积极探索引进企业的科研项目,生产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增强教学内容和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企业来说,将项目委托给学校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企业可以利用项目教学培养到自己所需的人才,实现“双赢互惠”。

2.2.4.3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以装备制造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区域经济,加大对外技术合作与技术服务工作。鼓励教师参与科研与技术服务,使企业生产、专业教学、科技开发与推广得到实质性结合。带动其他院校相关专业共同发展,对全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起引领作用。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机电行业企业技术服务、培训鉴定,与市技能鉴定15所合作,2012-2015年面向社会共完成中、高级维修电工培训1806人;为滨海新区科技企业人员进行专项职业培训250人次;与区民政局合作为退役士兵进行维修电工初级岗前培训120人次。在“校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专业建设优势,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微课比赛”的视频内容作为高职高专网络教学资源,辐射到国内其它兄弟院校,得到一致的好评,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结束语

通过建设,该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多方面均得到了很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同时,也带动专业岗位群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等专业的建设发展,达到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应该分析专业建设前进中的问题,找出专业建设与开发的有效途径,根据企业的就业需求及时制定或修改本专业的专业建设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及相关产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颖,马鹏飞.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16):106-108.

[2]吴连连,曾维林.以岗位群为导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4(6):64-66.

[3]刘泽波.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和开发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11):88-89.

机电一体化专业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为适应社会及云南机械行业发展需求,满足企业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于2004年申报设置,2005年开始招生的一个专业。本专业始终坚持为机械工业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始终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始终践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本专业已有4届毕业生450名,最高就业率100%,平均就业率96%。在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昆明船舶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中,我院毕业生已逐渐成为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

一、目前学生培养状况

随着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推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进一步明确了“以专业群建设为主线,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的专业建设主体思路,确立了“引企入校打造校内实训基地、校企深度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思想。学院长期与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公司保持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2010年,学院正式与昆明中铁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始探索“订单式”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实践和改进“订单培养、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保证企业用人的质量。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实行双证书制,毕业生除获取专业毕业证书外,还可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及数控车、铣及加工中心操作工、装配钳工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此外,专业依托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的部分云南大中型骨干企业,按照合作双赢的原则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在与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并实施了订单人才培养项目基础上,不断探索改进“订单培养、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课程内容共建、管理无缝搭接、实习就业对接等方式,开展“订单培养、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按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及教学,采用“择优选拔,末位淘汰”的方式,企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实现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一)学生就业趋势

云南省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云南省提出了“两强一堡”战略发展目标,拓展了云南机械行业发展空间,使得云南机械制造市场成为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和南亚、东南亚广大地区的大市场。

云南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我省已将装备制造业制造列为重点发展行业。机电技术作为制造业一个关键技术,在汽车产业、船舶产业、工程机械领域必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目前这些重点产业所需的大量机电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这给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机电一体化专业及机电专业群培养服务于装备制造业从设备安装使用及维护、产品加工、产品包装等较为完整生产过程岗位的专业人才,主要面向机电设备安装与应用维护、机械产品制造、产品包装印刷三大岗位群。

近年来,学院针对云南省经济的发展,依托省内大中型合作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历年人才需求资料表明,社会对于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供不应求。连续多年,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由于就业面很宽,所从事的工作种类、性质呈多元化趋势。

(二)人才需求调研

为了适应云南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行业现状和我院实际情况,加大改革力度,切实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云南地区及周边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调研。

1.调研对象。云南铜业集团、昆明船舶公司、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开关厂等云南多家大中型相关企业。

2.调研内容。(1)云南地区行业及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群及岗位能力要求;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3)学生就业去向、职业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等。

3.调研目的。(1)通过调研确定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思路。(2)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培养目标、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3)根据人才需求对教学进程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教材选用等给出建议。(4)切实做好符合市场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三)调研结果分析

1.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经过对云南多家相关企业调研分析,发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类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属于复合性的新型职业,要求具有较宽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多重复杂性的工作能力。

调查表明,企业对所需的人才,除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外,几乎都提到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自我学习、团队协作能力等,并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此外,对普通机加工、电气维修、机械维修和数控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对在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能力要求高于传统制造型企业;小型企业普遍重视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能力,而规模较大的企业对毕业生基础知识和发展后劲比较看重。

2.人才需求量分析。根据云南省装备制造业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全行业的销售收入要达到1400亿元,增加值达到350亿元。要实现云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必须保持年均增长25%左右的高速发展。装备制造业是资金、技术及专业技术人员密集型产业,为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应用性人才。根据云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预测到2015年,我省工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总需求量约为61.39万人。历年人才需求资料表明,社会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供不应求。所以社会、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

参考文献:

[1]杨健.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精选5篇)

    - 阅1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篇1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法国作家、人称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该书中记叙了当时在.....

    红楼梦读书笔记加赏析(精选5篇)

    - 阅0

    红楼梦读书笔记加赏析篇1以前,读《红楼梦》时,对它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上,对它产生兴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为中间掺杂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直到现在,取下这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