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6篇)

来源:其他

肠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篇1

肠道细菌是什么

说起细菌,你也许首先想起的是不干净的东西。其实对人的健康来说,细菌也有好坏之分。曾有人戏称人体是一个巨大的“细菌培养器”,因为我们身体内的每一个角落都栖息着大量的细菌,它们在数量上是人体全部细胞的10倍!这些细菌与人共生共存,对人体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肠道细菌就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受科学家关注的细菌群体。

肠道细菌是存在于人的肠道中的“庞大”群体。它们并非人生来就有的,而是人在出生后接触外部环境,细菌通过食物的摄入、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内,随着人的成长而形成的成熟的肠道菌群。一个正常成人的体内,肠道细菌的重量可达1~1.5千克,我们每天排出的粪便中,干重量(失水后的重量)的50%以上是由这些细菌及其“尸体”构成的。

肠道细菌能产生快乐物质

肠道细菌是怎么影响人的心情的?是如魔术师一样,挥一挥魔术棒或按下某个按钮就能控制人的喜怒哀乐吗?来看看科学家们都做了什么样的研究。

早在几年前,爱尔兰科克大学的科学家就做过一个实验,对两批小老鼠分别喂食含特定菌种和无菌食物,发现喂食特定菌种食物的小老鼠表现得更自信和镇定,有更积极的心态。他们推论肠道细菌对动物的心情能产生影响。

后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者回顾多个科研成果后称,饮用含有干酪乳杆菌的饮料可让极其沮丧的人改善情绪。细菌通过改变神经信号操控人的行为和情绪,它们可以生成让我们感觉低落的“毒素”,也能释放让我们感觉良好的物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发表文章称,控制人类以及某些哺乳动物情感的五羟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种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95%是在肠道里面合成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肠道神经系统影响。因此,建立良好的肠道细菌平衡将是日后治疗情绪相关疾病的一个关注点。

近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者表示,某些肠道细菌可以产生使人快乐的激素――血清素,这些肠道细菌可以控制人体的血清素的水平,对人类的情绪以及控制抑郁症等有可能产生较大的作用。

肠道菌群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小小肠道细菌远不止能影响人的心情这么简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细菌与人类的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便秘、腹泻、肥胖、糖尿病、心脏病、营养不良、癌症和精神疾病等等。

肠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篇2

什么是人体“第三年龄”

人体“第三年龄”也称肠道年龄,是指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按人体肠道内有益菌与有害菌之间势力分布变化而反映出的人体衰老程度。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随年龄增大有所变化。健康乳儿中,有益的双歧杆菌约占肠道菌群的98%,主要为婴儿双歧杆菌;成年后不仅双歧杆菌的菌量减少,菌种也不同,主要为青春双歧杆菌;进入老年后,有些老年人检测不出双歧杆菌,即使检出菌数也很少,而产生硫化氢和吲哚等有害物质的芽孢杆菌类增多,肠道腐败过程较快,有害物质产生也较多,这些物质被吸收后又加速老化过程。

目前研究水平虽然尚未精确到具体年龄段的肠道菌群平衡应达到何等程度,但肯定肠道菌群的变化和人的年龄有关,那就是有害菌群比例的升高无疑会加速人体的衰老过程,为生病创造有利条件,缩短人的寿命。

人与细菌有不解之缘

人一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就与细菌结下了不解之缘。细菌不仅生活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还在我们体内蛰居、繁殖。正常情况下,人体除了器官内部以及血管和淋巴系统外,其余部位如皮肤、呼吸道、胃肠道和生殖泌尿道等对外“开放”的系统都有细菌存在。

人体肠道不同部位的细菌数量和种类都有所不同。结肠内菌量最多,厌氧菌占绝对优势,占98%以上,菌种也达300多种,干大便的重量近1/3由细菌组成。小肠是个过渡区,虽然酸碱度稍偏碱,但含有消化酶,蠕动强烈,肠液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所以小肠内的细菌量和距离结肠远近有关。

胃内酸度高,含大量消化酶,不适合细菌成长,所以胃腔内细菌数量很少,主要是一些需氧抗酸性细菌,如链球菌、乳杆菌等。

肠道有益菌作用大

正常人体肠道有益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巨大。医学科学家将其概括为肠道有益菌的五大作用。作用一,防御病原体侵犯;作用二,合成维生素;作用三,生产若干酶类,参与营养代谢作用;作用四,参与生长与衰老过程;作用五,抑癌作用。

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多种疾病,如腹泻、肝病、免疫力下降、“水土不服”、早老甚至肿瘤等。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如厌食、营养不良、失眠、疲劳、精神萎靡不振也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肠道年龄老化令人担忧

健康人的肠道年龄与其生理年龄相差不大,然而由于偏食、不科学的减肥、节食等,一些年轻人肠道年龄呈明显老化趋势,而一些盲目崇尚瘦身的年轻女性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

另外,一些中年人,由于业务上的关系,酒宴应酬较多,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大,抑郁情绪的影响,也会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失调,导致肠道年龄老化。

阻止肠道老化的步伐

肠道年龄的超常老化并非无计可施,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找出肠道年龄老化的起因,努力排遣抑郁情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完全可以让老化的肠道年龄重返“青春”。

有段时间各大城市风行洗肠,其实洗肠有很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弊端就是经常洗肠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洗肠并非科学的保健手段。

保健专家建议,以下这些措施可以阻止肠道老化的步伐。

肠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篇3

健康便便能治病救人

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王怡仲张婷(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张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小儿肝病与感染学组秘书,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感染学组委员、肠内肠外营养学组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儿童胃肠道疾病、肝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小儿消化系统罕见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四上午(北京西路院区)

医生手记

2013年,我院曾收治一例“间断腹泻2个月,眼睑水肿1月余”的13月龄男性患儿。患儿来我院之前曾先后或联合使用过多种抗生素。入院后,我们给予患儿静脉营养、肠内营养支持,以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患儿一般情况渐渐好转,水肿消退。综合临床经过以及实验室检查,患儿被诊断为:蛋白丢失性肠病,重症伪膜性肠炎,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低钙),代谢性酸中毒,营养不良。在第1次停用甲硝唑、患儿病情反复时,我们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启动了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选取患儿母亲为供体。在单次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后,患儿病情即完全缓解,其后未再出现腹泻,至今情况良好、体重增长满意。

名词解释――肠道微生物移植

肠道微生物移植是指将健康人大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迅速纠正其肠道菌群失调状态,恢复肠道功能,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

细菌占大便干重30%

大便是由已经消化的和消化不全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以及由血液通过肠壁排至肠腔中的金属盐类和水分组成,其中细菌可占大便干重量的30%。

正常人每2日1次到每日1~2次大便,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只要大便成形而不干燥、排便顺畅、排便感正常,都是属于正常大便。显微镜下,正常大便中无红细胞、白细胞,也见不到上皮细胞,应无虫卵和虫体,大便隐血试验应为阴性,粪胆红素定性试验正常为阳性反应。

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密切相关

健康人的肠道内部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存在1000~1150种细菌,总数达到100万亿,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其基因数是人类基因的150倍。随着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深入研究,人们了解到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态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肠道微生物移植正是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肠道微生物移植可治诸多疾病

目前,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最成功的疾病为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在已有文献报道的超过500例的治疗病例中,其治愈率达到90%。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已写入2013年美国胃肠道协会的临床指南当中。

此外,还有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便秘、胰岛素抵抗、肥胖、脂肪肝、肝性脑病、自闭症及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报道。

肠道微生物移植4步骤

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流程主要有:供者筛查、受者前期准备、移植以及移植后处理。

1.供者筛查在肠道微生物移植前,需要做好供体的筛查,包括健康问卷调查、血清学检测和大便筛查等。我们将合格供者捐赠的新鲜大便和无菌生理盐水按比例在收集罐内混合,使用搅拌器直到混合物变成黏稠均匀的悬液,收集滤过后的混悬液作为移植用的菌液。

2.受者前期准备主要包括停用抗生素1~3天,并进行必要的肠道准备等。

3.移植主要通过空肠置管、结肠镜或灌肠等方法来实施。空肠置管肠道微生物移植,是在胃镜下放置空肠管,将上述制备好的菌液40~100毫升灌入空肠管。经结肠镜行肠道微生物移植,应酌情给予受者适度镇静,结肠镜检查至右侧结肠,尽可能地到达回肠末端或盲肠,通过结肠镜的水通道于末端回肠灌入菌液40~100毫升;或者在肠镜撤退过程中逐渐注入。

4.移植后处理在肠道微生物移植术后,移植菌液需保留在肠道4小时以上,受者应尽可能卧床休息至第二天,之后可恢复正常活动及正常饮食。

单次肠道微生物移植效果不佳者,可择期进行多次治疗。截至2016年2月,我科已经使用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伪膜性肠炎、克罗恩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30余例,行肠道微生物移植术达60余次。

哪些人可捐献粪菌

粪菌供者可以是受者的直系亲属、配偶、朋友,或者是无关联的志愿者。基于知情同意的原则,供者的年龄应大于18岁,如果在征得监护人和儿童本人口头同意的情况下,18岁以下儿童也可以作为粪菌供者。

供者要身体健康,无胃肠道疾病史,无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治疗史,无慢性疼痛和神经系统疾病史;生活作息规律,无酗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大便规律和性状正常。肥胖或营养不良者均不能作为粪菌捐献者。

供者的血清学指标和大便筛查必须合格。经检查合格的志愿者,需要一个月内将新鲜大便(每周2~3次)在2小时内送至医院。志愿者的大便将被制作成菌液,直接用于6小时内的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或保存于粪菌库中用于后续治疗。

根据已有文献报道,新鲜菌液和冷冻菌液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我们仍会在6个月后对已有菌液进行更新。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我院的粪菌志愿者招募将一年进行2次,每次招募有效期1个月,招募20名志愿者,合格的志愿者可以参加第二期捐献,但前提是需要重新进行各项检查。

未来,移植方式更简单、疗效更确切

在未来的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中,移植方式有望得到改进,目前已有研究显示,通过冷冻的大便胶囊直接给受者服用,其治疗效果与传统方式无明显差异。胶囊化的粪菌将简化治疗,易于让更多受者接受。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的深入研究,未来,功能明确的肠道菌种组合的粪菌胶囊有望用于临床,受者可根据需要来选择移植菌种,在方便可行的同时,也能达到预见疗效和减少病原菌传播的目的,提高肠道菌群移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肠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篇4

人体肠道中有多种细菌,按它们对身体的作用不同,分为益生菌、双向菌和有害菌。通过对不同年龄层的人群检测发现:肠道内的益生菌比例普遍随年龄的增高而降低。如图示:婴儿时期高达98%;青少年时期保持在40%左右;中年时期降到10%;60岁以后仅存5%或更少。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益生菌在肠道内达到一定数量,肠道才会健康。实验证明,益生菌在肠道内所占比例越高,肠道吸收营养、阻挡致病细菌和致癌物、促进正常排便等功能就越健全,肠道就越年轻。益生菌达到一定数量,能够在体内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微生态防护墙,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清洁和排便正常,减少毒素产生,强化肠道免疫屏障,从而抵抗衰老,达到健康长寿。

在寻找增殖肠道益生菌比例的有效方法的过程中,生命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促使益生菌增殖的方法,也就是补充益生菌最爱吃的“养料”――低聚果糖。

低聚果糖,有效增殖肠内益生菌

给益生菌们创造一个好的营养环境,给它们最喜欢吃的物质,能使益生菌迅速繁殖。若是在饮食别注意摄取这些物质,便可以把益生菌“养”得更多、更壮。

低聚果糖是益生菌的最好养料,能促进益生菌快速繁殖,益生菌的大量繁殖,能够有效地抑制肠内有害菌群的增长,从而改善肠道的生态环境。低聚果糖的保健作用最直观地表现为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柔软度和量,从而防止便秘(在人体试验中,每天摄入3~10克低聚果糖,一周之内便可起到防止便秘的效果);通过使益生菌的大量增殖,可以减少有害菌形成有毒代谢产物,从而大大减轻了肝脏解毒的负担;同时,低聚果糖还能促进身体对乳糖、维生素、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时间晶体・高纯度低聚果糖

肠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篇5

【关键词】OMOM胶囊内镜;体检

我院于2008年10月开展OMOM胶囊内镜技术后,对5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检查,现对其在健康体检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间接受检查者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24~78岁,平均52.8岁。入选标准:无任何消化道症状,自愿接受胶囊内镜体检的健康者。临床初步检查排除患有消化系动力障碍及可能影响消化系通畅性的疾病(如消化道肿瘤、肠粘连、消化道大憩室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电子仪器植入者、孕妇。

1.2仪器与方法

1.2.1仪器设备采用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的OMOM胶囊内镜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胶囊内镜、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其中胶囊大小为13mm×27.9mm,重量为4g,电池可持续工作6~8h,胶囊为一次性使用。

1.2.2操作方法为患者穿戴“背心式”图像记录仪,并连接好图像记录仪与影像工作站的数据线。吞服胶囊后进行图像实时监控,2h内禁食禁水,待胶囊进入小肠3h后,可以少量进食干性食品,尽量少喝水。检查过程中允许患者自由走动,但不能靠近任何强电磁场源,如核磁共振设备及非专业的无线电设备等。另告知患者若检查中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检查结束后将图像记录仪中的数据输入影像工作站处理,所获得的图像由消化科医师进行图像分析。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接受胶囊内镜查体的54例健康体检者均顺利完成胶囊内镜的检查,无任何不适和并发症,在检查记录期间,胶囊内镜顺利通过回盲瓣49例(占90.74%),未通过5例,通过回盲瓣的能力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囊排出体外时间平均为62.3h(18~170h),胶囊在胃内滞留时间平均为80min(17~280min),小肠90min(45~140min),胶囊内镜所拍摄的图像大部分清晰,少部分因气泡及粪水残留影响图像质量。

2.2检出病变情况及处置情况在完成的54例检查者中。检查成功率为100%.共检出9种病变17例,未见异常37例,阳性检出率31%,检出的病变包括反流性食管炎1例、胃窦糜烂3例、胃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黄色瘤2例;小肠炎3例,小肠息肉2例,小肠憩室1例,结肠多发肉2例。其中,不需医疗干预者占3例;需随访监测、必要时进行其他检查或医疗干预者5例;需要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并随访者9例。

3讨论

胶囊内镜的诞生,实现了消化道无创、无痛、无导线、无交叉感染的舒适化和人性化检查,相对于胃肠镜来说,胶囊胃镜对受检者造成的痛苦小,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并且该检查简便易行,更适合于大规模人群体检和疾病筛选,从而定位需要进一步检查(如结肠镜等)和治疗的人群。

胶囊内镜在健康体检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重要的在于检出需要干预的亚临床病变。本组显示健康人群中30%以上可检出各种病变(阳性发现为17例,包括炎症、息肉、小肠黄色瘤、憩室等)其中计有14例需要进行医疗干预:9例需及时进行药物治疗,3例行内镜下治疗,2例需随访及加强生活监测、必要时进行其他检查或治疗;不需临床处理者3例.胶囊内镜检查使这批亚临床患者获得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说明了胶囊内镜检查在健康人群消化道体检方面具有相当价值。

总之,随着技术进步,胶囊内镜有望得到进一步改进,并逐渐成为一项常规检查手段,扩大其应用指征,降低成本,能更好地满足普通人群体检需求。该检查安全、无创、方便,在健康体检应用方面极具潜力。

参考文献

肠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篇6

前苏联知名微生物学家梅齐尼可夫调查世界上著名的长寿村,如高加索地区、保加利亚及中南美洲等地长寿村居民的生活型态,发现居民们除了生活简单、饮食自然之外,他们平日还习惯饮用一种特别的食品——克菲尔发酵乳,并且将此一代一代的传给子孙。后来经梅齐尼可夫博士证实,克菲尔发酵乳中的一些物质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原来这就是他们长寿的秘密。我国科学家对广西巴马县74位百岁以上老人肠道检测发现,这些老人的肠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比一般30-40岁的中年人还多,甚至和20几岁的年轻人差不多,从而解开了巴马的长寿之谜!日本列岛的调查也显示,列岛长寿老人的肠道年龄都在30岁左右,也就是肠道有益菌数量相当多。

因此,科学家总结出人有三种年龄,即实际年龄、生理年龄、肠道年龄。而肠道年龄影响人的生理年龄,肠道微生物决定肠道年龄。人的健康与寿命同肠道内的微生物群状况有着莫大的联系!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活生态环境。它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婴儿出生一两天后,随着吃奶、喝水,一些微生物便乘机进入体内,到肠道内“安家落户”,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肠道内主要有有益菌和有害菌两大微生物群(其它为中性菌),微生物种类有500多种约100兆个,重达2斤。庞大的微生物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组成体内最大的肠生态环境,成为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防线。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这2斤肠道微生物群关系着人体消化吸收、机体免疫力以及寿命。当肠道2斤微生物的95%以上是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时,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相反,当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增加时,就会引发便秘、腹泻、肠炎、结肠炎、肠肿瘤、高血脂、动脉硬化、老年痴呆、乳腺癌等疾病。

我国有1.3亿老人,患有一种或二种以上老年病的人数占到90%以上,每年造成的医疗费高达上千亿元。如果广大的老年人、特别是13亿民众如果从小时候或中青年时候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