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总收益(6篇)

来源:整理

微观经济学总收益篇1

关键词:合理国债规模;资源配置;经济稳定

一、当前国内研究国债合理规模的四种思路及其不足

1.当前国内研究国债合理规模的四种思路

研究要否控制、如何控制国债规模的出发点是合理国债规模的确定。对此,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沿着四条思路展开:

思路一,从资源配置、微观财政角度,认为一个国家的国债适度(或最佳)规模是指能使国债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净正面效应最大化的国债规模。从而国债的效率规模在国债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的那一点上。

思路二,从经济稳定、宏观财政角度,基于“双缺口”宏观经济模型,认为在理论上国债的最大规模就是能够弥补社会总供求“缺口”的规模,当年国债规模不能超过储蓄大于投资的余额。

思路三,借鉴《马约》方法,对中国适度赤字率与警戒线进行估计。诸如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gdp)不超过60%;国债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不超过20%;国债偿债率(当年债务偿还额/当年财政收入)不超过10%;当年财政赤字/gdp比例不超过3%;等等一般性经验指标。

思路四,从国家信用和财政风险角度,认为国债的最大限度就是以政府丧失信誉以至国债发行困难为止。最佳国债规模就是在这个最大限度的国债规模之内发生的较为合理的国债规模,进而通过对我国财政风险进行探讨以确定合理国债规模。

2.四种研究思路的不足

深入分析上述四种思路发现,思路一和思路二是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立足于规范的市场经济背景,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个角度出发,把财政和市场看作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其目标都是资源的高效、充分运用。

微观经济学中,当分析单个经济项目或单个经济部门的最优决策——局部均衡时,其遵循的经济原则是:部门边际成本=部门边际收益。当把财政与市场看作是两种相并列的资源配置机制时,在资源的总量既定的前提下,二者的资源配置量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且互为机会成本。因此,当同时分析政府和市场的最优配置量——一般均衡时,其遵循的最优原则应该是:配置到每个经济主体的资源的边际净收益(边际净收益=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相等,或者是每个经济主体的边际机会成本相等时,政府和市场各自配置的量达到最优状态,由此确定政府可支配资源的量的边界。

思路一采用的是部门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法,而经济的宏观稳定、有效的运行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基础上的。局部均衡分析结果与一般均衡分析结果相统一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完全信息、资源调整在瞬间完成,等等。然而,现实中的资源调整是需要时间的,信息是不完全的,特别地,我国目前是一种市场不完全的转轨经济。换言之,思路一的最优决策原则是有问题的,正确的决策原则不是部门边际收益等于部门边际成本,而是各个经济部门的边际净收益相等或边际机会成本相等,即应遵循比较效率原则。

从“双缺口模型”的角度,认为政府的目标是使社会投资水平与社会储蓄水平的均衡。问题是,市场部门不愿进行投资和消费,表明市场部门认为这样做是不合算的,是没有效率的。从静态的角度看,尽管这时候政府部门进行投资能弥补供求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投资就一定是高效的(比市场效率高)和有效的(净收益为正)。换言之,政府投资弥补供求缺口并不意味着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反而有可能是资源配置的劣化,即产生“挤出效应”。从动态的角度看,尽管政府配置资源本身没有资源配置效率,但如果它能改变市场主体对投资、消费的成本和收益的主观评价(预期),增强信心,进而启动市场,即产生“挤入效应”,则是可行的,这就是凯恩斯极端意义的“在地上挖坑又填平”的理由,否则财政没有投资的必要。

思路二尽管能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但它既有可能产生“挤出效应”,也有可能产生“挤入效应”,其净效应取决于二者的权衡。避免“挤出效应”,扩大“挤入效应”的前提是: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很完善。这个前提条件在我国目前显然不具备。

因此,市场不投资并不必然意味着要扩大政府资源配置规模,政府可采取其它手段(如明晰产权、金融深化、构建有利于投资的税收制度等)以降低市场主体的边际成本或增加边际收益,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刺激市场投资;即便政府有介入资源配置的必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要采用国债手段,还可能有更为高效的手段,例如减轻税、费负担等刺激手段。

思路三和思路四是运用管理学方法,立足于财务管理,从政府本身的负债能力出发,用研究企业财务的方法来研究政府财务。这两种思路是从政治和财务会计角度、财政风险控制角度来研究国债规模的,注重财政资金的流动性约束,强调财务收支平衡。其认为公债作为一种扩大预算收入的手段,依托国家信用,被政府运用来改变支付的时间流程,常以用国债负担率、偿债率、国债依存度等各种指标作为安全线。

但是,“马约”国债警戒线指标产生的背景是市场经济,政府、市场分工明确且相对稳定,而且是经验指标和事后的检验标准,或者说是政府财务运行状况指示器。其中,国债负担率是存量指标,指出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缺口累积允许达到的限度;其余的是流量指标,指出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缺口允许达到的限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其隐含的前提是:政府和市场的分工明确,财政收支制度完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体且功能强大,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国债仅能起补充作用,不是主要的。其重要意义在于:超出这个限度则意味着应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压缩国债规模,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准确把握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指标的经济学含义。我国政府与市场分工不明确,财政收支制度是不完善的,因此思路三的逻辑显然与上不符。正确的思路应该是通过转换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出、调整非债务财政收入以控制国债规模。

从国家信用和财政风险(显性负债、隐性负债、或有负债)的角度研究合理国债规模比较符合中国国情,非常有现实意义。然而财务风险是与资产和收入流相对的,如果注意到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的处置、非债务财政收入的调整等制度安排是不完善的,那么如何评价财政风险的标准就是模糊的,因此思路四的方法论本身就不合理,需要进一步精确化。

四种思路的共同不足在于,它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很高,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清晰,政府财政收支制度完善而有效,留下来的问题是所谓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gdp缺口的度量、政府财务运作技巧等问题,也即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但在我们看来,转轨时期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既不完善也不稳定,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晰,政府财政收支制度不完善,因而合理国债规模的确定更重要的就不是一个技术性的操作问题,而是一个制度构建问题。我们更愿意从财政制度构建、特别是国债和税收制度构建的角度来研究合理国债规模进而控制国债规模。

二、税收、国债的性质和功能比较及其相互替代

上述分析意在表明,不考虑我国经济的转轨性质、不考虑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的不完备性,直接基于规范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财政制度,从经济学——资源配置效率和平衡社会总供求缺口的角度、从管理学——国家信用和财政风险以及国债警戒性的角度来研究合理国债规模,进而论证合理国债规模、国债发行或国债规模控制的必要性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和财政收支制度的实际状态看,我国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并不高,财政收支制度并不规范,国债的存量规模不大,但增量规模很大;从市场经济中财政制度安排的实际状态看,现行的国债已超出了其适用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税收的职能,然而这种替代的效率却是值得研究的。

1.税收、国债性质的比较

从经济特性的角度,市场经济通常被划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两个并行不悖的部门,分别供应公共品和私人品,且私人部门是主体,公共部门起补充作用。静态地看,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的最优配置量在遵循比较效率原则基础上,由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建立在效率和公平基础上的社会福利函数共同决定。

动态地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商品范围也是历史的、发展的。既有狭义的公共商品如基础设施、国防等经常性的公共商品,还有一些广义的、不确定的公共商品如经济萧条、重大自然灾害等“或然性”的公共商品。我们认为,税收是经常性公共商品的价格与“或然性”公共商品的期望价格之和;国债则是“或然性”公共商品被实际提供时而向选民预征的税收,或者被理解为“或然性”公共商品的实际价格与期望价格之差。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公共部门财务,为公共部门提供公共商品融资,遵循事后的收支平衡原则。其主要融资手段是税收和国债,国债是债务收入,其存在的前提是持续经营,税收是公共部门的销售收入。因此,从公共财务的角度来理解公共财政,似乎更能看到税收和国债的区别。与私人部门类似,公共部门的财务收支平衡应该建立在形成销售收入的税收上,而不能建立在发行国债上,至少从长期来看应坚持税收与支出的平衡。换言之,债务——国债是要用将来的销售收入——税收偿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债是一项待摊费用。

2.税收与国债功能的区别

(1)财务管理——组织财政收入上的区别。比较分析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三项职能会发现,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两项职能是经常性地发生的,且大致相对稳定,因而一旦作出了一个较为准确的测算后就必须构建相对稳定的财政收入制度与其相协调。税收就是着眼于相对稳定、长期的制度性按排,而非立足于短期的权宜之计。当然税收具有一定的反经济周期的稳定功能,但这只是派生功能。经济稳定则是“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通常对应的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收入制度安排。换言之,如果按财政支出的可预见性程度划分,则确定性支出(以概率为1发生或不发生)以税收解决,各级政府在预算的编制、执行中不能调整税收规模,在经济运行状况和制度税收制度既定的条件下,税收规模是一个自动产生的被动结果:“或然性”支出(以概率为p发生或不发生,0因此,从财政收入结构看,税收占绝对的主体地位,国债收入则不是每年都必须有的。正常年景下,经常性的、制度性的财政收入流必须与经常性支出流和“或然性”支出的期流相匹配,季节性的收支缺口(经常发生)由短期国债来平衡;中、长期国债对应临时性的应急之需——“或然性”支出的实际发生。在短期,临时性的收大于支形成财政盈余,临时性的入不敷出则由政策性、相机的财政收入(国债)来补充;在长期,财政应坚持收支平衡原则,制度性的、相对固定的财政收入(如税收)应与财政支出平衡。因而,国债和税收的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是有差异的。我国多年来国债规模持续攀升、国债依存度严重超标,无疑表明国债替代了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职能。

(2)经济功能上的区别。国债替代税收无论是从宏观经济稳定还是从微观资源配置看,其效率都值得怀疑。

如果我们立足于广义的公共商品,则更多的是关注国民经济宏观供求平衡问题、财政的宏观效率问题,主要表现在平衡社会总供求缺口上。总供求缺口往往起因于经济稳定、战争等“或然性”公共商品的需要。国债是相对独立于当年gdp的,正是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国债能直接改变当年gdp,缩小实际gdp与潜在gdp的缺口,平衡总供求缺口,使其直接的宏观调控功能强于税收。因而国债总体来说是相对灵活、短期的政策选择,不是微观财政政策工具,而是一种“相机抉择”的宏观财政政策工具。然而这种“相机抉择”是政府的抉择而不是市场的抉择,抉择的失误会导致“看得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出现资源的劣化配置,牺牲了微观配置效率。

在税率和税基既定的情况下,税收收入则依附于当年的gdp,随着gdp的确定而被动地确定,除非修改、调整税收制度,政府不能调整税收。然而恰恰是税收导致的这种“财政拖累”使税收对经济起着“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这种税收对经济的依附性使得税收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效率要求。当然,如果把税制的设计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捆绑在一起,税制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便失去,而具备了类似于国债的“相机抉择”功能。

因此,国债的“相机抉择”功能在顾及宏观经济稳定的同时有可能丧失微观配置效率;而税收兼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和“相机抉择”功能,能较好兼顾经济稳定和微观配置效率。

如果局限于狭义的公共商品,则更多地是关注微观的财政配置效率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对经济主体特别是对私人主体决策的影响上。李嘉图等价定理基于两个假定:(1)纳税人具有充分理性,能够计算他的公债受益份额和成本份额;(2)税收当公债替代征税时,所减的税是一种总额税,减少的税负是均匀地落在边际消费倾向相同的每个消费者身上。认为只要税收的现值不变(现在的税收加上未来的税收的总现值),税收的时间路径对家庭预算约束没有影响。或者说,政府增加公债发行,尽管现在税收减少了,使得现在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但是有远见的家庭会意识到未来的税收负担将会增加,将不会改变它们现有的消费水平,会在保持平衡的消费水平的基础上调整他们的储蓄决策。无论政府是以征税还是以政府借款方式来增加收入,其最终效应相同。

而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很少具有完全的理性。个人是一个有限理性的动物。公债较之于税收来说,个人对于自己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承担的公共商品的成本和所享受的收益之间的份额配比是不确定的。公债幻觉能使纳税人在政府利用发行公债筹集财政资金时,并不感受到所负担的成本,而同时却享受到了政府利用公债进行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收益,会改变当期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与财富存量,从而会改变消费支出与资本积累水平。如果受益的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受损的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则总消费量必定会扩张。反之,就必然会缩小。这样,以公债替代征税会引出不同的个人行为,会引起经济行为和总消费量的变动。换言之,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用国债替代税收是有效率差别的。

三、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国债和税收的性质,还是从组织财政收入、宏观稳定经济、微观配置效率角度看,二者都是有差别的,启动内需比发行国债存在更可行的财政收支制度选择。

我国持续多年不断攀升的国债规模肯定是不正常的,它实际上意味着政府替代了市场、国债替代了税收,折射出财政支出的“越位”、税收的“缺位”,其结果是国债的“越位”。而这种替代却未必是有效的。我们知道,国债=财政支出-(税收+收费),这个等式表明政府非债务收入既定时,国债决定于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决定财政支出制度的构建;财政支出=税收+收费+国债,这个等式表明财政支出既定时,国债决定于财政收入制度的构建。研究合理国债规模进而控制国债规模无疑应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收支制度着手。

1.推进市场化财政制度安排

(1)改革财政支出制度,推进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的“分口供应”。应深化市场化改革,从政府与市场分工的角度出发,调整财政支出范围,改变私人商品的公共供给现状,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保护私有产权、放松管制、打破垄断以激活民间投资与消费。只有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分工相对明确的市场经济中,谈公共部门的收支平衡、政府的经济稳定功能才有意义,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这也是债务负担降低的基本前提。如果政府支出范围无限,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依据,由税收制度的相对稳定而产生的税收收入的相对稳定必然导致收支缺口,发行国债就不可避免。

(2)改革财政收入结构,强调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提高税收的依存度。“税小”是“费大”的原因,它同样是“债大”的原因。控制国债规模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在于千方百计提高税收的依存度。否则,财政赤字的加大仍会推动国债发行规模的相应增加。因此,从根本上说来,支出规范时,控制国债规模的着眼点只能放在税收的增长上。应把税收政策的主要着眼点转到制度创新的轨道上来。在现有税收规模不减甚至有增加的前提下,对现行税制作局部性的调整,把结构性减税的意图纳入“费改税”进程,通过规范收入机制的安排加以实现。

(3)改革与完善现行税制。我国目前的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强调了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忽视了把所得课税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工具来使用。相对于所得税来说,流转税不适宜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工具,因为它作用机制迂回、间接,税收的最终归宿不易把握,忽视了税收对经济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或者说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并不明显。应调整税制结构,强化税收调节经济、稳定经济的功能。改革生产型增值税为收入型或消费型增值税、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统一企业所得税、完善个人所得税、调整消费税等,并调整税制结构,加大所得税的比重,以此启动市场投资和民间消费、增强税收的“反周期”的经济功能。

2.要努力建设限制财政收入的制度

布坎南曾通过对政治决策过程的经济学分析,认为民主过程决定的国债规模具有自我膨胀机制,应通过制定制度规则决定国债规模,主张复归古典财政原则。民主-宪政-秩序是民主社会应遵循的逻辑,应特别重视财政立宪。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政府垄断收入和收费收入,这些都是由宪法、法律、规章固定下来的,要改变财政收入,就要通过相同的政治程序。如果在现有的法律设施条件下存在很多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的路径,这本身就表明要完善法制,尤其要完善限制性的民主财政制度建设。

(1)对政府债务的问题要作出限制。现在我国只有对地方政府不准举债平衡预算的限制,对中央政府的债务没有任何规定。政府债务是延迟的税收,因此对政府债务的程序、规模、使用方向等方面是应该有限制性规定的,地方债务这种笼统的限制办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完善税费改革,加强税收征管,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合理收费,将部分收费改为税收,加强税收征管。这就要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既研究什么地方可以组织财政收入,又研究什么地方不可以组织财政收入。可为和不可为都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参考文献:

[1]张春霖。如何评价我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0,(2)。

[2]刘迎秋。论我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j].经济研究,2001,(8)

[3]贾康,赵全厚。国债适度规模与我国国债的现实规模[j].经济研究,2000,(10)。

微观经济学总收益篇2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别;联系

中图分类号:F015;F0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007-02

由凯恩斯开始,西方经济学便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中不同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定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这也正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时期。

1.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但由于重商主义者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其内容也只是一些政策主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只能说是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2.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古典经济学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是自由放任,让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使人们在追逐自己私利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合理而有效的分配。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了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经济科学。

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结束。奥地利经济学家K.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并经由其继承者庞巴维克,发展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890年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A.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他把边际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4.当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当代西方经济学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标志。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大危机的背景下,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把产量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整套国家干预经济、进行需求管理的办法。凯恩斯所提出的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基调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形成了当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展开的,其基本假设有以下三点:(1)完全理性;(2)市场出清;(3)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两个:(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现代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产权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时间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消费者)与厂商(生产者)。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作为消费者的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作为生产者的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亨德逊强调:“居民与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中的个体单位,而研究由个体单位构成的整体。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则强调说:“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资源的最优配置会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研究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引导和支配居民户与厂商行为的是价格,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所以,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

6.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怎样决定,个量分析就是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例如,对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的决定的分析就属于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总量分析就是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例如,国民收入是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总和,总消费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各单位消费的总和等。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使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就其内容来说,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只有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假定社会经济制度是既定的,它们不探讨和考察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原因和后果,而只分析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这种不涉及制度和价值判断问题,只分析具体问题、只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实证描述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法。从这种意义上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然而,这两个领域曾一度界限分明,对如何把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论。不过,近来这两个学科已逐渐融合起来,因为经济学家们已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如凯恩斯主义学派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来解释宏观经济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也接受了这一基本观点,并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在一个经济学框架之内。

总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虽然先后形成,但二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选择――资源配置。在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即辩证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花球.西方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微观经济学总收益篇3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04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04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着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微观经济学总收益篇4

關键词: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会计学领域

Keywords:microeconomics;theoreticalapplication;accountingfield

中图分类号:F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1-0187-02

0引言

微观经济学最早发源于西方,二十世纪初才渐渐传入我国。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并且主要研究个体或者个人的经济行为。微观经济学对所有权状况以及资源配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在学术研究的深入下,微观经济学理论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的经济问题当中,例如: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等。当前,着重讨论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

微观经济学又称小经济学,即所谓的个体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是研究以个体或者个人为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还深入研究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并且提出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失灵的看法和纠正,积极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个体的经济过程。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就是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了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其中包括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的本质问题就是对于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并且能够解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配置,来尽可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消费的欲望,从而提高人们在生产方面的作用。在微观经济学中,不论是消费者理论还是生产者理论都是根据资源优化配置联系在一起的,而市场理论也充分的证明了政府无形的手的有效性,同时也讨论了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关系。在微观经济学主体中,主要包括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等模块,这样分析就可以大体得出微观经济学的脉络。微观经济学从资源稀缺的方面考虑,认为所有个体和单位的经济行为准则都应该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并且使有限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要想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必须考虑个人和单位所需要的条件。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消费者及其家庭都要根据各种商品不同的价格来进行选择自己适合及偏爱哪一种产品,在自己有限的收入的条件下,能够有能力购买该商品,并且获得一定的收益或者说能够满足自己一定的需求和欲望。消费者及其家庭对商品的选择过程和结果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而市场价格又处于一个波动的范围,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又会对商品的生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各种商品及其劳务都是由厂商决定的,因此厂商是商品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就是在于利用最小的投资和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促进厂商的发展。一般来说,厂商的决策又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从而间接的影响到家庭及个人的收入。不管是家庭和个人还是厂商都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执行最终的决策,也是这种决策在市场上通过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有效的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最终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和作用,均衡市场价格,考察市场机制是怎么通过个体和单位来进行资源最优配置并且取得一定的效益。微观经济学也是市场机制的经济学,以价格变动为中心,称为价格理论。除此之外,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是如何发挥其作用进行有效干预。例如:在经济学历史上,马歇尔计划,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凯恩斯主义都充分的说明了政府的干预对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

2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2.1产权和市场失灵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根据上文所述,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中,市场理论在理想的假设条件下对市场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以便达到最大程度的收益。但是,在现实情况下,那些理想的假设条件往往是不存在的,所以市场机制也不能够正常运行,也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实现最大收益,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一般来说,最严重的市场失灵源于有限的资源不能配置和资源的产权不够明确,产权理论的相关专业研究人员表明市场机制正常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明确产权,使产权能够明确并且可以转让。产权是有效利用、交换、保存、管理资源对资源进行投资的先决条件。产权理论表明,私有企业的常人有权享有剩余的利润,并且利用激励机制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低下、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的社会。当然,能够保证经济高效发展的产权具有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可操作性。

合理利用产权原理,能够清晰分析出企业中会计造假的一定原因。从企业的产权关系来看,我国国有资产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下,整个企业没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也没有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更沒有使资产、人、事之间进行合理规划的管理。由于产权关系界限的模糊,绿色会计理念应运而生,所谓的绿色会计就是将会计要素记录到会计报表中。绿色会计可以根据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利用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理论,采用成本和效益的分析法来进行会计表达。绿色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报表的记录上,只有进行严格的绿色会计披露,才能有效的对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收入进行记录,并且综合分析。

会计市场的交易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即会计信息的交易。会计市场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包括:会计信息的公共性;会计信息的外在性;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性。其中,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就是指会计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属于公共物品,可以供所与人使用的东西。会计信息的公共性在证券市场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另外,会计信息的外在性,也叫做外部经济的影响性,是指一个经济行为对其他的经济行为造成的影响。最后,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性是指市场机制提供的信息,对交易事项能够有所帮助的信息要素。由于会计信息的特点和属性以及市场本身所具有的不完善机制,就要求政府必须进入会计市场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2.2委托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

在会计学领域中,委托关系是从事某种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契约关系。在经济生活中,主体是人们,因此,在互相依存的经济整体中,需要某一个决策者做出相应的决策并且彼此产生影响。而在经济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委托关系。委托关系在会计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委托关系;第二,是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委托关系。在管理会计中,通过各个单位、成员和委托关系来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委托在会计理论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表明了会计学在激励机制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会计信息方面的能动作用,激励问题在委托中处于核心地位,包括了对人的激励,也包括了对委托人的激励。只有在委托人和人之间进行合理的激励,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双方的经营成果,达到最大收益,实现双方的共同目标;第二是在会计的相关制度中强调的风险分担的重要性,委托具有分享原则,也就是委托人与人之间必须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但是,风险一般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很难被人们所预测或者控制,一般都是在人们完全没有预测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当委托人把经营风险交给人时,要积极调动人的热情,不能对人实施压力作用,使人心理发生变化。正确的做法就是使风险和收益之间达成科学合理的平衡。另外,委托关系在管理会计中的具体应用有责任预算的编制、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间接费用的分配、责任中心的业绩考评。总的来说,委托就是将左右着的资产根据其意愿和相关的条件委托给人经营,实质也展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事实。

3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稳定发展,对经济的学术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地加深,不管经济是衰败还是繁荣都属于一种经济现象,并且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程度和经济发展状况。学术领域间存在着相互交融的现象,对于不同的经济情况和现象有着不同程度的融合和相互作用,在新形势下,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会计学领域中更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作者:周一然

参考文献:

[1]陈淑华.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分析[J].财会通讯,2010(06).

[2]王铁林.论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借鉴与融合[J].财会研究,2010(05).

[3]陈汉文,董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微观经济学总收益篇5

摘要主要从微观角度探讨了题目中的收益增加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收益的增加,而是指效率,效益,利润的增加,同时更详细的指出了一些效益也可以说是经济收益增加的方式。

本文主要从经济活动的微观角度----考虑,在西方经济学中收益指的是pq,但是在考虑收益增加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单纯的考虑仅仅是pq,也要考虑成本因素,也就是综合的考虑收益与成本,也就是说利润。单纯的考虑收益递增的条件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收益的pq在一定程度上讲如果不是经营过于不善,一般都会增长的,但是这种增长的意义并不一定相同。所以---------

在经济活动中,收益的直接增加决定因素是收入与成本之差---利润,即e=r-c。(r=pq)如果单纯的从这个等式来看,也就是说在前提条件不变的条件来考虑,决定其数值的就是r与c。对于r来说,可以根据市场上对产品的弹性来改变pq的大小,使其增大。对于这一点就要重视市场,观察市场,密切的重视市场上本产品的细微变化。其中产量q又是由于内在的生产要素决定的了。

现在假设两种要素:k资本和w劳动。掌握好两种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来合理配置资源,利用合理最优的配置提高产量,与此同时增加k与w的投入。对于c来说,成本是比较重要的,要降低成本就要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减少旁置资本,控制成本弹性,对k,w要合乎比例的控制。

但是仅仅依靠内部的r,c的调整配合,是不能够长期的实现收益递增的,所以我们还要考虑下面这些的因素:

1、规模经济,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劳动分工,专业化,技术等。当规模扩大,生产会更加合理分工,更加专业化,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成本,提高产量,收益增加,利润增加。同时技术推广会使劳动分工,专业化程度更高。在一些行业上,规模经济是很重要的一种降低成本,扩大利润,更大幅度的收益增加的发展方式。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是格兰仕微波炉,他就是利用了规模经济的效应,首先在做大,接着在世界做大,就是规模经济的好例子。

2、效应。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另一个因素,是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可以学习积累产品,技术,管理经验,从而使成本降低。

如图(学习曲线),表示的是随着产品生产批量的累积性增加,每批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呈下降趋势,当学习效应结束,学

习曲线与横坐标平行。

这对一个企业刚刚开始运营是很有影响的。生产的初级阶段产品的成本是很高的,但是,存在学习效应,企业则不应该放弃,从长期来看,可能是收益增加的。

3、范围经济,产生于多种产品,而不是单一产品生产的情况,是指在相同投入下,由于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多种产品中的每个单一产品产出率要高。

如图曲线表示生产x,y两种产品所消耗的总成本。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a表示该企业用即定的资原只生产y商品而不生产x商品所消耗的总成本,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b表示该企业用即定的资源所生产的x,y两种商品各种不同数量的组合所消耗的总成本。该曲线呈现出与产品转换曲线对偶的特征。产品转换曲线是凹的,而对里的等成本曲线凸的。这表明用既定的资源有一个企业同时生产两种商品比由两个企业使用这一既定的资源分别只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所耗费的成本总量要低。对于一些行业来说,范围经济是良好的发展手段,同时也是在一定企业当达到规模经济的时候,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就可以通过范围经济来进行发展。例如海尔就是一个好的例子,海尔开始是做冰箱,后来在冰箱行业得到了发展,后来进军空调,彩电,洗衣机等,就是一个利用范围经济突破规模经济在最高限的束缚。

4、还有一点就是交易成本。他与上述三点不同,使新制度学派的之一。围绕交易成本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的即本单位,市场与的关系。交易被认为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契约而进行的,交易成本派把组织制度问题视为契约问题,在交易过程中,契约人在本性上具有采用损人利己的手段获取私利的机会主义倾向。在有限理论性条件下,人们对这些行为可能发生的时间和方式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需要支付高昂的交易成本。为了节省交易成本,就需要建立一些组织标准来有效的防止机会主义行为,这就是由企业,市场,政府共同形成的。

可以看出从微观角度,收益增加既考虑了企业自身的原因,比如是企业的产量,定价,这是狭义角度的考虑。同时我们也要从利润角度考虑,企业应具有更远长期的眼光,从企业的规模,范围,效应,交易成本等等,也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进行适合的经济决策选择。比如说有的企业就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交易成本,或者其他的根据企业的组合。

最后,我要说,我们有时候说收益好,但是在西方经济学中指的是r=pq,并不是收益好、就效益好、利润高,这种收益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利润的评价,效率的评估。所以我所说的主要是对效益、利润的增加的角度出发的,相信通过这些可以确实的增加企业经济活动的收益。可能有些不足,希望指证。

[1]历以宁。《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出版社,2000。

[2]将自强,史晋川。《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北京: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微观经济学总收益篇6

一、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按照投入产出的具体指向内容不同,分为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

从宏观经济效益讲,投入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实际耗费,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产出指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提供满足国家、公众需要的服务和利益。从价值角度讲,包括工资、税金、利润、利息等等。某些经济活动即使没有税金、利益,站在国家的角度考察可能仍然具有经济效益,如技术开发实验,公共事业部门等等。可见,宏观上的投入产出是十分广泛的概念。

微观经济效益,主要指企业经济效益。投入就是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产出就是企业创造出的收入。产出与投入相抵,就是利润。企业投资过程,就是用已有的资本,利用外部环境,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使资本不断增值的过程。在宏观经济中一些投入产出内容如人力、自然资源、银行信贷资金、税金等等,在微观经济中都成为了外部环境。例如:借入资金投入经营,取得收入后就归还借款、支付利息。借入资金的循环过程是加大资本创收能力。企业可以视经营状况多借少借或不借。一个企业尽管缴纳了很多税金,支付了很多利息,如果它本身亏损,资本不断减少,虽从宏观算帐有经济效益,但因没有经济效益可言,投资人则认为是投资失败。

同一经济内容在宏观与微观中的这种变化,源于宏观、微观利益主体不同。而由于宏观经济效益、微观经济效益的计算内容不同,经济效益指标就不同。会计上讲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指微观的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根据上述对经济效益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就是反映企业投入、产出关系的指标,基本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效益=产出-投入

经济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投入

经济效益是绝对指标,反映有无效益以及效益大小,经济效益水平是相对指标,进一步反映效益水平。从上述两个指标衍变出来,反映投入、产出和比较结果的整体、局部状况的各项指标即构成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二、利润指标是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理由如下

1、利润是企业投入产出关系最综合的绝对额反映指标。企业节约投入,降低成本费用,可以增加利润;企业开拓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多创收也可以增加利润,每次具体经济效益最终汇集为企业利润。

2、利润是企业维持再生产的条件。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利润,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如果企业年年亏损,那么,企业就不可能生存。

3、利润是企业投资者追求的现实目标。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利润的绝对额越大越好。提高盈利水平也是为了在有限资本投入的前提下,获得更大利润。一般情况下,投资者都会采取投入更多资本或是提高盈利水平等多种方式来增加利润。

4、销售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资本增值率等相对指标都是以利润为前提,是利润指标的延续,并非投资者直接追求的目标。如果以其某一个为核心,如资本利润率,由于资本投入不一样,很可能得出获得一万元利润时的效益要优于获得一百万元利润的错误结论。

5、利润数额大小还反映企业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资本利润率再高,如果利润的绝对额不大,在市场的大浪中还是不堪一击。只有利润的绝对额大,才有能力承担潜在风险,获得长久稳定的经济效益。

6、利润是人们普遍认可、被广泛使用、能直观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

三、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分析》一文有如下的不妥之处

1、进行两数比较时方法不全面。既称“经济效益是一个比较量”,那么,就应包括两数相减得出的绝对比较和两数相除得出的相对比较,这是统计学的基本常识。因此,《分析》一文中认为“某些总量指标……不能直接说明经济效益”是不妥的。

2、将“利润指标”排除在经济效益指标之外,更是不妥。《分析》在认为“经济效益指标是财务成果比率指标”的同时,以此为据举例说明利润不是经济效益指标。前文已述利润是收入与成本的绝对和相对比较结果,包含绝对指标,应属经济效益指标。

3、混淆了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内涵。《分析》用“资金利润率”指标为核心,认为“企业经济运行成果之全貌,一般先从分析资金利润率入手”。首先,资金利润率=营业利润÷投入资金总额×100%,从宏观上,分母是全部社会资金占用,包括资本和负债,分子则应包括工资、利息、税金、利润等全部宏观效益;从微观上,如分子只含企业利润,分母就不应包括负债,分子分母应时时注意保持口径一致。从绝对技术角度看,“资金利润率”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如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不变,仅是筹资方式不同,筹资成本对利润产生不同影响,其资金利润率就会不同。如企业付息前利润率高于银行利率,以发行股票方式筹资,此时资金利润率就高,以银行贷款筹资,资金利润率就低;而计算资本利润率,结果却正好相反。传统的资金利润率是一个计算内容和意义模糊不清、没有实用价值的指标,不是完整意义的经济指标。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师范生自荐书范文,师范生自荐书范文

    - 阅0

    如何写师范生自荐书范文(推荐)篇1时光飞逝,转瞬间一个半月的教育实习工作已经结束了。这一段经历将在我的未来的工作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时经历了一个半月的实习生活,让我.....

    师范生自我剖析范文,师范生自我评价

    - 阅0

    精选师范生自我剖析范文(精)篇1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用心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