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美食文化差异(6篇)

来源:网友

中西方美食文化差异篇1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一、饮食结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

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餐具的种类,很是单调。

四、营养保健

以谷物为主,注重饮食保健。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

西方人也注重饮食科学,讲究食物制作严格按科学规范行事,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把厨房弄得像个化学实验室,而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别无二致。

中西方美食文化差异篇2

[关键词]中餐菜单西餐菜单结构性差异文化差异翻译原则

一、引言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独具魅力,中餐菜单的英文译名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大,来华参观的外国游客也越来越多。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各种餐厅、饭店,外籍游客的身影也将越来越频繁。为了方便外国客人的用餐,弘扬中国独具魅力的餐饮文化,中餐菜单的英译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餐菜单的英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传播工作,一份中餐菜单的优秀英译,应基本满足外国客人用餐的便利,还可以让外国客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这就要求译者首先要准确了解、熟悉每一道菜的原料、烹调方法,还要对中、西餐菜单的差异有所把握,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二、中、西餐菜单的差异

由于地域差异,世界各国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饮食和烹调方法,并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民俗风情。中西餐菜单不论在外在的编排上,还是在内在的内容上及所折射出的文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结构性差异

(1)中西餐菜单的结构性差异首先体现在其编排上。中餐菜单的编排大体分成冷菜、热菜、汤菜等四个部分,而西餐菜单则分成开胃品、汤、副菜等七个部分。如下所示:

中餐菜单的编排

西餐菜单的编排

-冷菜

-appetizers(开胃品)

-热菜

-soups(汤)

-汤菜

-starters(副菜)

-主食和小吃

-maincourses(主菜)

-salads(蔬菜类菜肴)

-desserts(甜点)

-coffee,tea(咖啡、茶)

(2)其次,中西餐菜单的结构性差异还体现在烹调方法的繁复程度上。西餐讲求营养,菜单烹调方法比较简单,一般使用蒸、煮、炸、烤、焖等方法。而中餐讲究色、香、味、形、意、俱佳,烹调方法相当繁复,至少有50种之多,其基本烹调方法就包括九种:煮(boiling)、炖(simmering)、焖(stewing)、烧(braising)、炸(frying)、烤(baking)、蒸(steaming)、熏(smoking)、白灼(scalding)。仅“炸”就又可再分为:煎(pan-frying)、炒(stir-frying)、爆(quick-frying)、扒(fryingandsimmering)、回锅(twice-cookedstir-frying)、干炸(drydeep-frying)、软炸(softdeep-frying)、酥炸(crispdeep-frying)等,其加工方法相当细致。

(3)另外,中西餐菜单的内容也存在差异。西餐菜单只是简单列出菜名,再标出所用主、辅料及烹调方法和食用时附带佐料,给人朴素和实用的感觉。中餐菜肴及主食品种繁多,菜名也极其丰富。菜名的命名方式十分讲究,既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又有浪漫主义的写意笔调;既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情。往往采用典故、比喻、夸张、象征等各种方式使得中餐菜的菜名既美妙动听,又形象逼真,追求“形美、音美、意美”,讲求吉利、喜庆,有些用料和做法无法在菜单中体现,选料极其庞杂。

2.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上的差异是中、西餐文化差异的突出体现。西餐强调营养价值,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多从“营养价值”角度来评价饮食的优劣;而中餐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并不太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

(2)这种饮食观念的差异导致了烹调文化也不尽相同。西餐烹调时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蔬菜多生吃,西方人不会吃他们认为没有营养价值的东西。烹调方法大多比较简单。中餐烹调讲求整体和调和之美,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要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为达到这一目的,有些菜肴的烹调方法相当复杂。另外,中餐在用料上往往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都是中餐菜肴极好的原料,比如西方人不会食用动物内脏,然而经过煎、炒、油炸往往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三、中餐菜单的英译

中、西餐菜单之间的巨大差异为中餐菜单的英译带来了很多障碍。面对这些障碍和困难,应该采取何种方法和策略来处理中餐菜单的英译呢?根据现代翻译学理论,从文本类型和功能的角度来讲菜单属于信息文本,以传达信息为主要功能,其目的首先是便于外国客人看懂、听懂。中餐菜单翻译的主要目的首先应是满足外国客人的用餐便利,其次是要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因此,翻译中餐菜单时,应首先遵循英语语言习惯,参照西餐菜单的特点,力求清晰、准确地反映菜肴的主要风格,同时又能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根据中餐菜单的命名特点具体谈谈笔者对中餐菜单英译的看法。

1.直接命名的菜肴的翻译方法

中餐菜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直接命名法。中餐菜肴的直接命名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主料、配料、烹调方法和形状或口感。这类菜名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原材料相加。一些中文菜名由原料直接组合而成,对于这类菜名应遵循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即:主配料+with+次配料。如:

桂花鲜栗羹ChestnutSoupwithOsmanthusBlossoms

火腿豌豆HamwithPeas

鸡血豆腐BeanCurdwithChickenBlood

虾仁豆腐ShrimpswithBeanCurd

菜扒香菇MushroomswithVegetables

汤汁是很多中国菜的重要佐料,翻译时浓汤通常用with而稀汤通常用in。如:

蟹粉狮子头PorkBallswithCrabSauce

清蒸甲鱼BraisedTurtleinClearSoup

(2)烹调方法和主配料均出现的菜名,可按这一顺序译:即:烹调方法(通常用过去分词)+主料+配料。如:

菜炒鲈鱼FriedPerchwithVegetable

冬笋炒鱿鱼FriedSquidwithFreshBambooShoots

奶油烧鱼柳GrilledFishwithButterSauce

豉油蒸生鱼SteamedRock-FishinSoyaSauce

(3)有些菜名除了烹调方法和主配料,还体现了配料形状,这类菜名可按这一顺序译:烹调方法(通常用过去分词)+配料形状(通常用过去分词)+主、配料。如:

炖土豆块StewedChoppedPotatoes

炸猪肉丁Deep-FriedDicedPork

清蒸火腿鸡片SteamedSlicedChickenwithHam

2.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菜肴的翻译方法

中餐菜单中,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菜肴很常见。翻译时可直接用汉语拼音译出人名或地名,再译出菜肴的主要烹调方法和原料。如:

北京烤鸭BeijingRoastDuck

秦皇童子鸡QinhuangdaoBraisedYoungChicken

蒙古烤肉MongolianBarbecue

3.为体现中国餐饮文化,对于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可直接使用汉语拼音。如:

麻婆豆腐MaPoToufu

云吞WonTon

东坡肉DongpoPork

担担面DanDanMian

4.对于中餐菜肴名称无法体现做法及主配料的,舍弃原菜名中的比喻形象,意译出原义,或先直译再加注英文注释。

如上所述,中、西餐菜单差异还体现在菜的命名上。西餐菜的命名往往着眼于菜肴的用料和烹调方法,朴素实用。而中餐菜命名往往赋予文化内涵,讲求吉利、喜庆,选料庞杂,有些用料和做法无法在菜单中体现。一些菜名选择并利用菜肴本身的色、香、味及造型的独有特色,迎合人们喜爱吉祥的心理,取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对于这类菜肴的翻译,一方面要设法译出菜的原料、烹调方式,另一方面,又要反映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情趣和意蕴。如:

牡丹鲜虾仁FriedShelledShrimpswithCrabRoe

芙蓉鸡片FriedChickenSliceswithEgg-White

炒玉兰片Stir-FriedBambooShootSlices

全家福HappyFamily――Acombinationofshrimps,pork,beef,chicken,lobsterandmixedvegetableswithbrownsauce

大救驾Dajiujia――ShouxianCounty’sKernelPastry

四、结语

人类的餐饮文化及语言的共性为菜谱的翻译奠定了语言的可译性基础。但中西文化的差异又给菜单的翻译带来了巨大障碍。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餐菜名寓意深刻,这更增添了中餐菜单的英译的难度。中餐菜单作为一种信息类语篇,其预期翻译目的是让外国客人能够看懂菜名,方便外国客人的用餐,同时增加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了解,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因此翻译菜单时既要注重每道菜的实质内容,又要讲求美感,考虑读者的认知和心理,使他们在了解菜肴的原料与做法的基础上也能体会其中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asaPurposefulActivity[M].ShanghaiForen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2]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4]曾武英:谈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J].饭店实务.2003,(1)

[5]葛正明:荷兰专家谈饭店和菜单的译名.中国翻译.1995,(6):40~44

中西方美食文化差异篇3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2012年,一部介绍中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大江南北,其热议程度超过所有同期电视剧,让中国人重新燃起对“世界第一美食王国”的关注,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看到了它背后的丰富的饮食文化、众多闲置的品类(品牌)资源和巨大的未被开发的财富!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调查发现,大多数农产品仍处于无品牌或若品牌阶段,真正在市场上有影响的品牌并不多见。由于出自田间牧场的农产品天生就是高度均质、弱差异的产品,建立一个真正农产品品牌比其他品牌会难上加难。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设计;差异化

1品牌农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品牌是文化,品牌是诚信。品牌农业,是中国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中国产业经济的热点和亮点。在中国经济升级和品牌崛起的过程中,现代农业是机会最多、潜力最大的产业。好想你枣业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小产品(品类),只要坚持不懈,专心专注,用心经营,用文化塑造,都可能创造大品牌,赢得大未来。

作为农业经济时代的世界强国,中国在食品饮料(包括茶)、中式餐饮、白酒、中医药、养生、黄酒、丝绸、瓷器等领域拥有极为丰富的国家心智资源。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文化和美食收到越来越多外国朋友的青睐,这是最有可能率先创造世出世界的、国家名片的大品牌的沃土。这也正是凉茶超越可口可乐,成为中国第一饮料的根本所在。

西方市场实践告诉我们,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的消费开始从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经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升级。中国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中国消费者需求结构已经发生根本转变:从吃饱吃好,到吃健康吃放心吃品质吃范儿。在洗手液都拥有大品牌的时代,品牌竞争已经从客厅、浴室转向厨房餐桌。这是一个十万亿产值的惊人大市场。

这或许是中国最后一片品牌处女地。与此同时,中国的厨房餐桌食品市场,产业高度分散,同质化、低值化、区域化、地域化无序竞争,很多品类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领军企业和老大品牌,很多领域都蕴含着简历商业帝国的战略机会。

这正是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传统老字号企业、地方名品(特色食品)企业、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产品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等等,抢占资源、振兴行业、创立品牌、抢占老大名位的历史性战略机遇!

2我国农产品品牌现状

我国作为茶叶宗祖国,七万家中国茶叶不低一家立顿(英国不种茶叶);

中国特产中华猕猴桃被新西兰引种改良,以奇异果的洋名以高出近十倍价格返销中国;

北京樱桃谷鸭被英国改良后,独霸世界,倒灌中国种鸭市场;

作为人参原产国及世界最大的种植国,中国的人参价格不低韩国人参的十分之一;

雀巢、达能、卡夫、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立顿、可口可乐、正大等国际食品巨头在中国功城略地、抢夺资源、大赚特赚。连韩国烧烤、泡菜、日本寿司都后来居上,在中国大行其道。而中国的农副食品业普遍以低成本、低价值、高风险方式,延续“中国制造”的无奈。

落后的思想观念、落后的产业制度、落后的商业模式和落后的品牌建设,是造成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

3如何做好品牌建设,真正做强差异化

品牌其实就如同人一样,有内在的东西:如思想、情感、审美、品味等,还有外在的东西:如相貌、身高、着装等。只有内涵丰富、充实,外表反映内涵,光鲜引人注目才是优秀的品牌、成功的品牌。

差异化是品牌营销的根本法则。有差异的产品才更有营销价值,才能更容易的被市场所接受,才更容易做成品牌。但是,农产品大部分都来自田间,天生就是高度均质、弱差异的产品。以地方名品为例,如何才能强差异化:

3.1内在品质差异化、外在化

所谓内在品质差异化、外在化的本质就是从产品本身入手,如何通过外在的种养方式、品种改良等方法,来改造产品,让产品从本质上有所改变,区别与其他产品,真正做到产品差异化。

近些年,不断地出现水果玉米、紫色红薯、云南红梨、金黄色奇异果、黄色西瓜等产品,因为极具特色,非常吸引消费者。与普通产品造成明显的差异化,从而显著提高的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同样是猕猴桃,新西兰从中国引进之后,对原本绿色的猕猴桃进行了改良,创造了口味偏甜的黄色果肉的黄金奇异果。目前新西兰佳沛国际奇异果每年产量约达8000万箱,99%出口至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远远超过奇异果的故乡中国的销量。

3.2外在形象品质化、差异化

人靠衣装,马靠鞍。当品牌完成了产品和品牌价值这些内在的构建,就像一个人有了内涵和自信。但是品牌如人一样,单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想方设法让产品和品牌的外在形象更加完美,用外在的形象来彰显内在的内涵和价值,这也就是所谓的内在品质外在化、外在形象品质化、差异化。

外在形象的品质化和差异化主要有以下方法

3.2.1创建品牌识别符号

符号的识别性强,容易记忆和传播,是品牌形象最集中、最有标志性的代表。符号他不仅仅可以是图形,是人物,也有可能是声音、味道等等,通过独特、优质的品牌识别符号,可以让消费者尽快的对品牌产生认知和印象。

波兰,当地的番茄农场建立一个完整的视觉形象,传统的现代化和令人惊讶的方式处理,使用番茄和说明性的形象已成为一个公司的象征。红色的番茄不仅是视觉吸引力的包装图形系统的信息,但它也是功能(标签,颜色,用于优化和加快产品处理的图标)。

3.2.2通过包装彰显价值和差异

包装就如同人的着装,好的包装是可以说话的,甚至好的包装可以自己销售自己。目前很多农产品的包装都是裸奔,还有的包装比较简陋土气,很多地方特色名品都是直接用瓦楞纸简单包装,完全体现不了产品和品牌的价值感、差异和内涵,无法对目标消费群造成吸引力。

但是,包装绝不仅仅是保护产品的一个美丽的外衣,他承载着重要的产品信息和品牌责任,通过包装可以直接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间接地还可以了解到品牌风格和调性等等。也可以说包装就是差异化的载体,主要是因为当下许多优质的农产品并没有优质的外包装。

消费者是感性的,在接受一个新的品牌的时候,往往会凭借外在的包装设计来主观的去认知这个品牌。当然,优质的包装能够打破传统农产品价值低廉的印象,令消费者对品牌有良好的认知,同时可以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所以说包装绝不仅仅是包装本身的问题,必须从品牌定位和营销传播的高度,制定包装策略,指导设计方案。

大米是一个在外观上很难差异化的产品,台湾好米却运用包装玩出了高价值和差异化。台湾好米通过产品的包装设计,分别有了传统家庭消费使用的传统包装和年轻人爱好的小包装。比如有“山水馨意”系列、“鲜活米礼盒”系列、“台湾好米婚庆”系列等,精美的包装设计反映出了大米的高品质,分别契合了不同的目标消费群。

参考文献

[1]黄胜兵,卢泰宏.品牌个性维度的本土化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01).

[2]徐荧荧.论品牌差异化及其创新意义[J].商,2013(15).

[3]张雪林.以品牌差异化跨越品牌同质化竞争[J].重庆与世界,2011(23).

中西方美食文化差异篇4

[关键词]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

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文化品格、文化担当是电影的本质属性。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经过10年的努力,即使在中美电影新协议的冲击下,国产电影在创作方面仍保持着积极活跃的势头,类型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升。从2004年的《天下无贼》、2005年的《太行山上》,到2007年的《集结号》,2008年的《梅兰芳》,2009年的《建国大业》和《风声》,再到2012年的《画皮》,这一系列优秀的国产电影对社会转型期的意识形态与人文风貌进行了独特的文化表达,使国产电影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电影的产业规模还是在电影的文化建构上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在当今“全球化”背景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冲击下,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中国文化载体之一的电影作品,如何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里,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碰撞来实现不同文化的流动与交换,同时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共通来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播是促进中国电影这一“文化名片”走向世界、促进中国电影创造全球开放的“对话空间”的关键。

就中国电影学界而言,在近些年里,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电影在文化构建创作中将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当做一种内置于影片情节的潜在意义,融化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之中,既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精彩的碰撞,又实现了二者巧妙的融合。即在弘扬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彰显了全球化的主流价值观念。本文在分析电影文化属性的基础上,以电影作品《推手》和《刮痧》为例,探讨了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一、电影的文化属性

电影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化世俗的艺术作品,同时作为商业利益空间的攫取平台,从而决定了健康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商业性的票房利润指标,另一方面是艺术性的文化精神指标。然而在这里,商业性是艺术性的基石和保障,艺术性是商业性的引领和升华。同时,电影有两种力量,一种叫经济力量,经济本质、经济力量是硬力量,表现为电影是一种产业形态;一种叫文化力量,文化本质、文化力量是软力量,表现为电影的文化身份,是意识形态性和文化属性。当中国电影进入一种产业状态、成为一种经济力量时,要强调在竞争中坚守文化艺术的身份,需要用文化品牌来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体系的范式。

现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的语境成为电影不断冲破本土文化语境的“离心力”,创作能够聚焦人性、追问价值和皈依本土文化的影片,坚守本民族电影的文化身份是发展民族电影的第一推动力。同时,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应最大限度地向异族文化吸取可利用因素,扩大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实现跨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以达到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文化整合是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国界、融入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因此,在这个时代,中国电影文化创作应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文化自觉和文化先觉的特色之路,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碰撞来实现不同文化的流动与交换,同时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共通来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播。

二、中国电影的中西方文化碰撞

碰撞是一种美学,文化之所以为文化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的差异。民族文化是通过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思考,来照亮和引领现实人生征程,具有地域文化深度和民族精神厚度的一种文化。在中国电影创作中,通过民族文化、现代思想与西方文化、时代思想的强烈碰撞、交锋,能够为受众提供一个更加自由的文化赏析平台,让电影作品成为增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电影创作中,通过构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体系,引致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旗帜鲜明地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勇敢地表达民族文化的诉求和理想,对凸显民族文化差异美、特色美,促使电影文化艺术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著名导演李安的电影作品《推手》,该影片围绕一个移民美国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精细地描写了中西文化的特点,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美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该影片中得以充分地发掘,构成了思想上的脉络,贯穿于影片始终,从而一气呵成。影片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孝文化的碰撞

当文化形成了一种习惯,就会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影片中,晓生虽然是接受美国教育,在美国生活,但是他终归是一个中国人,在他的心中存在中国文化和思想。在一次朱老先生逛街迷路了,他着急起来了还向玛莎发脾气,推东西。晓生到警察局接父亲回家,在牢里中国人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在晓生心中油然而生,他抱着父亲哭了一场。而玛莎无法理解晓生为什么不送父亲来老人公寓,老人有这么重要吗?这便是中西方文化中忠孝文化的碰撞。中国传统的文化伦理道德观是以孝字为出发点和依归的,自古便有“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之说,到后世的“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尊老、养老”便成了一种普遍遵守和歌颂的文化精神及品质。而在西方文化里,“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更注重的是追求个人的价值与自我,人的亲情较为淡薄,这便使得父母与子女间感情的牵连较为松散,推而广之,“孝文化”也就与中国相差甚远了。

(二)基于空间文化的碰撞

中国文明,是一种发源于家庭、类似于家庭的文明。同时,中国宗教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一种以集体方式出现的文化。这种宗族文化所形成的思维形态、心理模式形成了中国人集体主义文化。我们中国人思维中的“从众效应”和“圣贤依赖”就是一个具体的表现方式。于是,在中国的婚姻家庭里面是比较重视家庭中集体的生活空间,而非个人的私人空间。西方人的文化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文化。这种文化发育出西方人的政治体系,这就是美国和西方的现代民主制度。同时,这种个人主义文化坚持独立思考,重视独立空间。影片中,玛莎白天在家写小说,朱老先生不带耳机听京剧。她觉得朱老先生的存在侵入了她的私人空间,干扰她的写作。从而导致在生活中玛莎和朱老先生惟一出现交集的时候也是矛盾冲突出现的时候,朱老先生没有了解美国文化给人家私人空间,玛莎则希望有独立的空间进行创作。

(三)基于饮食文化的碰撞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在漫长的历史中沉淀了各有差异的饮食文化,精致的中西餐礼仪孕育出了各国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中国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并用各种手法烹制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而西方国家,人们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因此,在影片中,朱老先生的饮食是中国阴阳调和式的,玛莎则是美国化的节食法。朱老先生抱着一只大碗,里面是米饭和各种各样的配菜,还有肉类,而儿媳妇玛莎只是吃着一盘蔬菜沙拉和一片烤饼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碰撞。

三、中国电影的中西方文化融合

无法进入市场被大众所接纳和认可的电影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之作。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实现中国电影的可持续繁荣发展,必须正确看待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国电影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国界文化的融合与共通。因此,我们一直期待中国能够生产出一种既具有市场竞争力又具有文化感召力的主流电影。近年来,许多中国电影制作人巧妙地找准自己在全球化浪潮下所处的位置,把东方文化美学特征与西方经典电影语言形式相结合,把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与全球认同的经典文化艺术理念相结合,打破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壁垒,完成电影在文化核心价值领域的互通,进而实现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影片中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方的法制观念和中国人性文化的融合

在西方,人们的法制观念较为浓厚,群众对法律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比较理性,在原则问题上很少顾及人情,甚至有些“不讲情面”“冷若冰霜”。而在中国,宗教的发展经历了对印度佛教的继承与改造和对民族宗教人文关怀的吸收,民族文化主流中蕴涵着深厚的人性色彩。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非常明显。而在该部电影作用中,表现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精神和博大的互通胸怀。如:美国律师消除误解、接受了刮痧治疗后终于明白了大同的清白,在冷冰冰的法律外找到人性的至善。而那位一心为孩子着想的女律师,也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全力向法官争取撤销的机会。

(二)西方工业文明和中国传统行为规范的融合

影片中,不懂“刮痧”的美国律师在法庭上对孙悟空的那一番理直气壮的曲解同样是凸显中西方文化差异碰撞的关键点。在这一文化撞击上,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注重阴阳,即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的。所以,孙悟空的伟大并不会因为大闹蟠桃会、推倒炼丹炉而被否定。而西方在看待问题上喜欢过于主观,相信绝对的完美,因此对孙悟空的大闹蟠桃会、推倒炼丹炉做法的观点使孙悟空的美好形象大打折扣。而像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被许大同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这本身就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同时,这一行为让“孙悟空”以一种正义者的形象进入西方文化视野中,从而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工业文明相接轨的一种喻指,一种诠释。

四、结语

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资本和文化时代,引领这个时代前沿的电影,是那些能够把电影的艺术性、思想性和商业性进行有机整合,渗透文化品质与精神内涵的主流电影。这些作品立足于展现人性与精神文化的各个侧面,注重影片的文化底蕴,同时突出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同时,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文化碰撞和融合时代,要实现该时代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对过往社会历史、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进行审视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实现中西方文化精彩的碰撞。同时,打破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壁垒,实现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进而彰显中国电影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之美学与融合之巧妙。

[参考文献]

[1]黄琳.《刮痧》: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J].电影文学,2008(17).

[2]岳圣淞.光影流转中,李安和他的“东方梦”――浅析李安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再现[J].名作欣赏,2013(06).

[3]林素容.中国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电影《刮痧》谈起[J].莆田学院学报,2011(04).

[4]王琳琳.东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论李安电影的特色与魅力[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5]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解析“父亲三部曲”[J].华文文学,2004(02).

中西方美食文化差异篇5

关键词: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习惯;实用主义;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各自饮食文化的诸多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本文主要从饮食观念,饮食方式与习惯方面来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饮食观念的不同的原因及表现

在历史上,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明,使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博大精深。由于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广阔的土地,地域的饮食文化也有些差异,在全部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湘菜,闽菜,徽菜。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不仅仅是天地意义上的“天”,还泛指人以外的客体世界。这种价值理念形成了中餐中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注重饭菜的意、色、香、味。中国人很早就把追求食物的美味性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人吃饭主要吃味道,只要味道好,其营养价值不高也无所谓。更注重的是赏心悦目以及味道突出。在中国饮食的理性大于饮食的美性,这种饮食观也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人认为烹调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与其他的艺术一样,体现着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中国人注重饮食的感性和艺术性,追求口感这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注重“吃”,不仅仅觉得是要用好吃的东西来填饱肚子的,更是对美味的渴望及希望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愉悦,所以中国人评价一道菜经常会从“色、香、味”三个方面来衡量。这种观念差别直接导致中国人过分强调饭菜的口感和美感。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饮食文化也可谓源远流长。西方的一些国家曾沦落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长期入住着大量的移民,于是吸收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习惯,并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打造出拥有自己特色的饮食体系和饮食文明。欧洲文化到中世纪时已十分完善,旧的西方饮食文化已经形成。西方没有像中国一样特征特别明显的菜系,在各个国家之间都有着融会贯通的饮食文化。由于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追求理性科学地饮食观,即讲究营养,视营养为最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类有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这些营养成分能否为进食者充分吸收。西方人对于食物会尽量保持食物原有的营养。他们仅仅将饮食视为一种生存手段,强调人的饮食选择只需要满足人类身为个体的需要。西方人很少或者几乎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食物概念中,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他们采取了一种更规范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这也体现了西方人较之中国人饮食概念不同的实用主义,换句话说,他们在“吃”的问题上更倾向于实用性。“吃”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只是对一个生物机器注入燃料,只要能帮助他们抵御病菌和保持健康就够了。可见西方人对烹饪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英语中烹饪词汇较为匮乏,并且很多来源于法语,如cuisine、chef、menu等,因此很多中国的烹饪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

二、中西方饮食方式的不同的表现及原因

中西饮食上最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在饮食餐具的使用上,无论是平常的家庭用餐,还是正式的宴会上都是如此,比如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饮食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

(一)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虽然那时的人们还是习惯于以手来代替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就功能而言,筷子的准确性和自如性都很高,筷子是人与食物之间的温和媒介,这也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

(二)在西方人使用的众多餐具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餐具是刀叉。西方人使用刀叉的历史并不久远。一顿正餐中往往使用多副刀叉,吃主餐用主菜刀和主餐叉,吃沙拉和甜点再使用不同的刀叉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文化倾向反映到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使用方式上,相反,西方人使用刀叉是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尽管中国人和西方人一样性喜吃肉,但却表现得非常含蓄、婉转,丝毫感觉不到那样血淋淋的“厮杀”和“搏斗”。

(三)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四)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从饮食观念、饮食内容以及饮食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中西方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西方的实用主义也体现在中西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最根本的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也都密不可分。如今世界各方文化有趋同局势,所以保证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依然需要努力。

参考文献:

[1]KramschClaire“LanguageandCulture”,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0

[2]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党冰花.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6.

[4]高凤霞,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11.

[5]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07(5):18.

[6]苏琛琛,雷雨,陈海洪,何纯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9):50.

中西方美食文化差异篇6

一、食材来源的区域差异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它直白地说明了食材的区域性、特色性。食材是一切饮食文化的基础,决定区域饮食文化的营养结构。我国许多食材的生长与生产决定于自然环境的恩泽,如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的松茸、浙江毛竹林里的冬笋、云南大理北部山区的诺邓火腿(用诺邓井盐腌制)、湖北嘉鱼县的莲藕。它们之所以成为名扬天下的美食,就是由于造就这些食材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一些大众食材(主食)也由于区域的气候和地貌差异而形成强烈的区域特色,如南方的稻米,北方的小麦,西北及青藏地区的乳畜产品,黄海、东海、南海及陆地众多河流和湖泊中丰饶的水产。它们为生活在那些区域里的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支柱和精神的寄托,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形成了所谓“种啥吃啥”、“养啥吃啥”、“产啥吃啥”的饮食习俗。

二、食品加工的区域差异

有些自然食材如果直接被食用,不仅不利于人体对其营养的吸收,而且口感单调乏味。中国的饮食文化强调“风味重于一切”,因而自然食材经过人们神奇的加工被赋予了独具匠心的外形与味道,造就了区域特色的招牌美食。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稻米文化区,稻米在南方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南方的不同区域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吃法:如贵州黎平米粉米皮、宁波的年糕、绍兴的米酒、江浙皖沪一带的青团,另外还有些吃法已经变成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饮食习俗,如吃汤圆、吃粽子等已经融入了华夏子孙对生活的祝福与祈盼。同样,我国北方地区是面粉主产区,面粉的吃法也吃出了当地的文化:如陕西岐山的臊子面、西安的羊肉泡馍、兰州的牛肉拉面。其实随着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和人口迁移,面食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食之一,如面条、馒头、饺子、包子等成为众多城市一日三餐的一部分了。奶、肉等可经过智慧的加工演变成有风味、耐储存、高营养的美食,如的酥油茶、蒙古的奶茶和奶豆腐、云南白族的乳扇、苗族的腊肉、安徽的火腿和咸肉都散逸着乡村与自然的味道,它们勾起我们久违的乡情,也让人深情感激养育我们的乡村和脚下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

三、口味的区域差异

自然的馈赠使食物种类相对稳定且有限,但区域之间自然与文化的差异使人们对相同食材有了不同的口味要求,且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如我国有“北成南甜,东辣西酸”之说。苏南地区的人们喜欢吃甜是很有名的,糖是他们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鲁菜的特色就是咸味十足,它是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也是全国著名的菜系之一。西南地区由于气候湿度大,且历史上食盐的价格使一般居民难以承受,辣椒成为他们饭菜的首选,因而居民多喜辣。中国流传有“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的说法。“西酸”主要指山西人能吃醋,他们吃饭前,好多人会喝三调羹醋用以“解馋”。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实用的小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

    - 阅0

    小学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篇1一年来,本人热爱党,热爱人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在工作中,能充分调动学生.....

    再见年迎接年的作文范文(10篇)

    - 阅0

    再见2022年迎接2023年的作文篇1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时间一分一秒从我们身边溜过,岁月的脚步声也是越来越小,还没来得及跟眼前的2022挥手道别,2023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向我们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