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例(3篇)

来源: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文

一、基于三维空间的“课间”概念的拓展

目前校园里的教育改革,被普遍地理解为“在课上40(或45)分钟的时空寻效益”,并以这样的改革成果代表学校教育理念和水平。

我们尝试突破传统的学校“课间”只是下课后的“10分钟”的局限,在时间维度、学科维度、德育维度这个三维空间中重塑空间文化的观念,真正体现“学生为本,师生同乐”的教育理念,拓宽“生本教育”理论的概念和外延。

“课间”,眼下被通解为每课时(节)与下一课时的间隔时段。这样,“课间”的范畴、时长就很窄很短,有人统计每天合计仅有60分钟。

本课题却将其还原一般性作为自己的独特:课间,一般地指每课时单位(课节或单元等)与下一课时单位的间隔时段。

这里,我们把“课节”这个单位,推广至“课时单位”。它不仅可以是课节,也可以是单元、学期、学年,甚至把整个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作为单位计。显然,不同的单位会产生不同意义的课间,从时间维度说,这里的课间还将包含学校生活之后,新概念的学习开始的全新“课间”,涵盖人的终身教育。如此,“课间”界定的实质是:对任何时间而言,只要是“下课了”,或“结束了单位时间的教学之后”就都是“课间”。它不再限于每天若干分割的几分钟,不再限于仅以课节为计算单位的间隔时段。我们在课间的概念上架构三维空间。

1.时间维度

时间是课间概念的第一维度。在这个维度上,单位的不同变化,是概念转换的“钮”,而转换可以由研究的需要而随时方便地确定。这一转换丰富了“课间”概念的内涵,拓宽了课间概念的完整性。如从“学日”角度看,当日内有若干10分钟时长的课间,也有最后课下至次日的课间。如果我们把前者叫做小课间,隔日的叫做大课间,就产生了时间维度。由于它们被利用的方法和价值迥异,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认识和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当然,单位的扩展,还可产生更宽意义的“课间”;反之,单位的不断微缩,也产生更加微观的“课间”。这里,我们可以将不同的级别区分、利用之。

2.学科维度

教学的不同学科,系知识与文化的反映,形成课间概念的第二维度。在这个视野里,课间系指每一学科的每一课时单位与本学科下一课时单位的间隔时段。这种课间一般地是时隔一日,也可以是数日数周乃至更长。它们的时段虽有长短,但都有特定的学科思维方向,标示着知识与文化的量和质;它也可以有不同学科的多个下位概念,例如数学、语文的课间等等。同时,伴随时间维度单位的协同变换,其下位概念亦会极其丰富。

3.德育维度

此外,我们将与时间或学科交叉相关的教育概念、人格行为、道德修养当做第三个维度来认识。它与时间、学科形成不同的“轴向”,却又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它们相互间的“映射”来研究关系,推敲其作用。与以上两个维度合映,客观上标志文化的形成及品位。

二、课间文化建设的生本观

综上所述,不同的轴向维度,可有不同的“课间”概念特指,处于这样三维描绘的“课间”,其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适。那么,课间文化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存在于这个三维标示空间中的“以太”(Ether),或称“场”,它以文化表现特质。这其中,“以太”的物质性以致密程度表达其质量(m),而它的介质性以传播力度反映为“场强”(Q)。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特指基于教育所触发的,其精神的理解与通常的界说一般无异。我们只是力图用相互映射的三维坐标系表达其量与质,以便我们可以分析地认识课间文化,分解地操作文化建设。

在诸如此类的丰富“课间”概念里,可施展的教育影响及文化产生可以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方便、适时地转换研究主体与视角。我们认为,对课间文化这样拓展时空地分解研究,有利于提高针对性、增强操作性、扩大深广度。它特别符合当前的学校体制,有利于各种不同身份、承担不同教务的教师参与、建树,而不致有过多的分外负担。

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提出“教育要走向生本,教育应激扬生命”,为我们揭示了一条最根本的原理:教育无论如何是为学生的。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唯一出路。郭先生认为,人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更如此。教育只要同儿童的情感相联系,他们就会以十倍的热情和敏锐去获取它。儿童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几乎都是在这种生命呼唤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生。我们的整个教育理想,也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郭思乐先生的这些主张和相应的改革,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教育自身的规律,激发了教育固有的效益。郭教授的实验主要在课堂及学科教学展开,这一顽固堡垒既然可以被“生本”如此神奇突破,那么,原就处于“边区”状态的广阔“课间”,更应该也可以实现“生本”奇效,奏响“生本”凯歌。

学习与积累是文化产生的渊源,学习的停止就意味着文化的中断。因此,如果没有教育的“学生为本”,课时结束,人们的学习也就结束,文化随之中止。因此,我们只有坚持“生本课间观”,文化才有生成及被人享有的可能,才有价值并走向日益丰富。

三、课间文化建设研究的目标

在上述“课间文化”概念的界定下,正因为学习的“课时”永无尽头,“课间”也因此绵延无垠。“课间”实际远比“课时”(或课上)长许多,意义深远许多。事实上,以往人们虽然在学校教育的课上使劲与着力,其实仍期待“功在课间”。因为人对于社会的服务或贡献,都是在“课间”做出的,人的精神或物质的价值体现,也都是在“课间”完成的,因而,课间文化具有更加明确的一般性。

厚重的文化依靠长期的积累才有可能,必经反复沉淀方能生成。其间经历了不断的吸收与扬弃、再吸收再扬弃的循环过程。文化因此进化、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课间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应该永无言称完成之时,但我们的课题探究仍可有明确的目标。

1.师生同乐、休闲怡情的目标境界

“生本”是课题的基础理念,师生同乐、休闲怡情是创建课间文化的目标境界。既然学生需要减负添乐,教师也没有理由课上、课间都做苦行僧,他们就应该与学生同动同乐。师生同是课间文化的创造者及享有者。乐,是他们身在其中的状态表现。乐与不乐,是衡量课间文化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2.课间文化产生的机制与归因

课间文化的产生具固有的机制(或称机器),文化研究的成果首先应该表现为对机制的基本掌握。但由于文化现象的多源性与复杂性,我们不可能掌握它的全部与其“工艺”,甚至不可能在短期内获知大概,何况文化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本课题不以获取文化产生的充分条件为目的(舍弃条件的充分性),但以获取若干必要条件为追求(确保纯粹性)。在研究成果的展示上,我们将不仅仅满足于一些文化现象的罗列,而在于产生的条件与过程的概括,在于文化产生的归因。这样的归结,应不以量多而以质纯取胜。

3.精彩的课间文化现象呈现

以语文、数学、科学、体育、艺术等学科课间文化与德育方面的课间文化为呈现方式。

四、课间文化建设的实践

基于上述理念,我们在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7个子课题,力图从实践的层面诠释这些理念。

1.童话文本课间欣赏和创作的研究与实践

进行了童话欣赏对儿童心理认知发展、情感感悟发展、语文能力发展三方面的积极影响的理论探索;组织学生利用课间通过阅读经典童话认识童话的三大特点;通过相互交流畅谈对自己欣赏过的童话故事和童话人物的看法,用写读后感的方法感受童话教育,并能将懂得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2.城郊小学生课间文化采风的实践研究

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通过参加采风活动,在深入社会、了解各种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对本土民俗风情的了解。我们充分考虑孩子的能力现状、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当地的文化特色等因素,将文化采风的内容集中于“孝”文化上,以“孝”文化采风活动为载体,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研究和探索。

3.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间延伸与拓展的实践研究

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放假时间以及社团活动时间,开展一系列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间文化生活。如组织了“我的低碳生活——节约用纸调查”、“数学与生活主题活动——数学与购物”、“你的压岁钱怎样花?——调查研究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把学生的课余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课间文化生活。

4.科学探究活动的课间延伸

学生利用寒假在家饲养小动物或培养植物,并记录动植物的成长过程;看科普类书籍或关于科学的影视栏目,写一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开学后收集学生的观察日记和心得。

5.以图形拼摆为载体的美术创意的课间开发

将图形拼摆游戏与课间、文化、生本相结合,为学生制定了具体的图形拼摆游戏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利用课间进行拼摆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教师注重游戏活动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其美育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且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活动剪影和作品。

6.学校传统武术操特色文化的开发与研究

以“传统武术操”的体育活动为载体介入学生的课间生活,完成了第一次关于传统武术了解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分析。对四年级全部班级的墙外进行了武术墙布置,还有一块移动的武术墙板的设计与布置。挑选了传统武术操里的两套武术操《五步拳》《少年拳》进行欣赏和学习。在课间开展了寻找武术小明星活动。

7.男生舞蹈课间实践活动的研究

在舞蹈教室里,为同学们展示各位男舞名人的图片和简介。利用苗苗广播站为同学们宣传名家故事,在社团课上给同学们欣赏名家舞蹈,训练场地扩大到操场、报告厅舞台等。学生利用课间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动作的编排和舞蹈的展示,学生的视觉空间也得到了拓展。在完成了编排之后,学生又利用课间时间进行练习,在下课10分钟、大课间,他们会表演给小伙伴看;在放学回家,他们会表演给家长看。老师也会为这群喜欢在地上摸爬滚打的男生们穿上神气的演出服时激动而骄傲的神情,以及在舞台上华丽地演绎着自己的舞蹈并得到台下观众认可后的喜悦、兴奋所触动。师生在男生舞蹈中享受着无限的快乐。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文篇2

民国初期复杂的社会状况以及现实心态呈现出的多元面貌,使得社会文化意义的变迁与学术研究范式的相关性变得日益突出,传统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和学术范式不断受到新的挑战,文学理论学科在多种学术话语重组与自我身份的重建中,开始寻找崭新的话语言说方式和思想外壳。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白话取代了文言,西学的句式语法置换了中国传统文言的句式语法,这既对文言话语的表述形式给予了拒斥,同时也驱除了文言话语的文化内核,从整体上解构了传统文言话语,并创建了一套崭新的话语方式。壬戌学制即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确立的现代白话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在教育改革的历史实践中谋求文学理论现代话语的生成,把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术话语和理论术语纳入到文学理论的学科话语系统之中,具体表现为运用了一套区别于传统文学理论的话语方式和表述形式,为20世纪20年代文学理论从逻辑分析、演绎归纳的路径介入文本奠定了话语基础,为文学理论最终摆脱传统话语模式的束缚而确立具有现代意义的学科范式创造了条件。

文学理论的现代话语模式,指文学理论家在理论生产中运用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以及由语态、句式、文体等组成的结构关系,它包括崭新的话语言说方式、明晰的逻辑论证方式与确定的概念内涵表达,它关注言说与写作的素质,强调风格与实质内容的互动,能够清楚地标示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正在形成,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的发展。

文学理论的学科发展,一般说来是以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为递进阶梯的,而这种阶段性成果往往又以某种方法、观念、范畴的进步与更新以及由此形成的结构模式和思维范型来构成。学制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体现,课堂作为一个正式的场所,必然要求其中的话语实践受到清晰规则的制约。壬戌学制创制了一套崭新的文学理论话语类型,从文学理论学科范围内的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概念、范畴和命题,确立了文学理论话语的秩序,有力地推动了文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在壬戌学制中,关于文学理论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在“新学制高级中学课程必修课程纲要草案”中。该草案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程纲要”和“必修课本科特设学程纲要”两个系统,它们分别对“文学欣赏”和“文学概论”课程的话语表述方式制定了基本的规范,为新的文学理论话语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壬戌学制关于文学理论话语类型的描述,又属于文学理论修辞学方面的内容。文学理论修辞学主要研究文学理论的文本阐释方式、写作规则、语言技巧、论辩方式、语言风格以及各种概念、范畴、命题、原理的确立原则、基本要求、使用范围等。

在“公共必修科国语科学程纲要”之“文学欣赏”课程中,在文学体裁方面壬戌学制提出了散文、小说、诗歌、剧本等四个概念,并要求“文学欣赏”课程对此四种文体的基本知识作较为详细的考察(对这些文体概念的界定显然非学制分内之事);同时,还提出了白话文学、新文学、新剧本、新诗、小说文学评论、剧本文学评论、新诗评论、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相关的文体概念,要求对“白话文学的价值与特点”、“新文学之特质”、“散文文学之条件”、“小说之特质”、“小说文学之派别”、“短篇与长篇小说之同异点”、“小说文学评论之研究”、“新剧本的特色”、“剧本文学评论之研究”、“新诗成立的理由及其特色”和“新诗评论之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说。

这些文体概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关于文体特征、价值、条件、派别、依据等方面的范畴、命题的提出,全然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表述方式,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话语面貌。在“第一组必修科本科特设国文科学程纲要”之“乙项•文学概论”中,壬戌学制还提出了诸如“文学与人生”、“文学家的人格与修养”、“文学的欣赏与创作”、“中国文学与文学思想”、“政治与宗教势力之浸染”、“民族精神之迁嬗”、“生活的适应与近世思潮之影响”、“近代文学的精神”、“未来派文学之新趋向”、“欧洲中古之文艺复兴”、“近世西方文学思潮的激变”、“近世东方文学之渐起”等概念、范畴和命题。这些概念、范畴和命题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理论话语类型在中国的形成。

从社会意义上讲,话语是建构性的,它建构社会关系以及知识和信仰体系。一种新的话语类型能够用来生产和解释新出现的文本与问题。现代文学理论话语类型的出现,适应了五四新文学创作的要求,是现代白话文运动成果的延伸和演绎,为文学理论这一知识形式和信仰体系的创制提供了基础,为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创造了条件。壬戌学制对现代文学理论话语类型的创制和推行,为文学理论话语系统的现代转换提供了制度性保证,使得文学理论话语能够借助于这一学制系统得到文学理论教师和文学理论研究者的广泛认可。

自此以后,以诗话、评点形式出现的传统文学理论样式正式走向了没落,新的话语类型在当时的许多中学课堂、部分大学课堂、文学理论教材和文学期刊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具有普适性和通约性的现代文学理论话语开始在学术体制内大行其道,擂鼓呐喊。

三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具体可供操作的课堂教学方式,它明确地规范了学校教学过程的展开序列,为学校的教学实践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指导。本文中的文学理论现代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壬戌学制中形成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一套规范而可供操作的课堂教学结构框架和课堂教学方式。壬戌学制之“新学制高级中学课程必修课程纲要草案”的“第一组必修科本科特设国文科学程纲要”的制订和颁布,对文学概论课程的“讲授内容”、“教学应注意之点”和“教学说明”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从文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范围和文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方式两个方面为文学理论的现代教学模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实现了文学理论教学模式的现代转换。壬戌学制中形成的文学理论现代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简化性和针对性等特点,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学科范围划定了界限,对文学理论学科的基本风貌进行了初步规划,为中学课堂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提供了完备而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在壬戌学制颁布之前,文学理论课程的课堂讲授范围和讲授方式在国家颁布的学制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学校的课堂实践中也没有普遍开设,文学理论课程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作为一门课程的现代教学模式尚未形成,这给文学理论课程的推广和普及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十分不利于文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尽管1912-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已经规定在大学的文科、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和英文部的预科、师范学校的英语学科和中学的外国语科中开设文学概论课程,但现有资料显示,从壬子癸丑学制颁行全国到壬戌学制颁布前的十年间,文学概论课程仅在极其有限的几个学校得到间断性开设。在1917年12月2日的《北京大学日刊》(第十五号)公布的《改订文科课程会议纪事》中,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的必修课程中已经列有“文学概论”课程(位列必修课课程之首且课时为2单位时);在1917年12月29日《北京大学日刊》(第三十五号)公布的《文科大学现行科目修正案》中,在中国文学门中开设有文学概论课程(课时为3单位时),与其同时开设的还有美学概论、哲学概论、言语学概论等课程;但直到1920年,文学概论课程方才在北京大学文科之中国文学门中暂时站稳了脚跟,先后担任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员有周氏兄弟和张凤举;30年代文学概论从北大文科课程表中消失,直到1946年才又重新恢复,时任教员为常凤瑑。与北京大学基本同时,梅光迪于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了文学概论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温彻斯特的《文学批评原理》。可以说,在壬戌学制颁布前夕,文学理论学科并没有被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在学校进行讲授,这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基础性和入门性地位在重传统学术研究的学院氛围中没有受到当时学人的足够重视,同时,也由于文学理论学科处于初建时期,其学科界限和学科范围还相当模糊,在课堂教学实践上没有一个较为成熟完备的模式可供参考。

壬戌学制的颁布,为文学理论课程的课堂讲授提供了一个可供操作的简明范本,对文学理论学科的讲授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十分详尽的规定,这为文学理论课程在20世纪20年代学校课堂尤其是中学课堂的大范围普及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由于对文学理论学科内容的明确,也使得文学理论与其他学科之间划清了界限,尤其是从与之容易混淆的文章学、写作学和修辞学等学科中独立出来,为文学理论学科在20年代的迅速成熟创造了条件,也为20年代大量的文学理论教材和专著的问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书写样式。在壬戌学制中,“文学概论”课程包括“文学概说”、“中国历代文学之变迁”和“近代世界文学之趋势”等三方面内容。必修课程纲要草案中规定“文学概说”的讲授内容主要包括“文学界说”、“文学与人生”、“文学家的人格与修养”三个方面,在“教学应注意之点”中还包括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与“文学的欣赏与创作”等两项内容。可以说,在壬戌学制中,狭义上的“文学基本原理”课程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文学概论教材和课程中的“文学本质论”(文学界说)、“文学价值论”(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文学与人生)、“作家论”(文学家的人格与修养)、“文学创作论”和“文学鉴赏论”(文学的欣赏与创作)的格局。而“中国历代文学之变迁”和“近代世界文学之趋势”则可以说构成了今天意义上的文学概论的“文学发展论”的内容。

壬戌学制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也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规定在讲授“中国历代文学之变迁”时,应注意“中国文学与文学思想”、“政治与宗教势力之浸染”、“民族精神之迁嬗”和“生活的适应与近世思潮之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在讲授“近代世界文学之趋势”时应注意“近代文学的精神”和“未来派文学之新趋向”两部分内容。这表明在“文学发展论”的讲授上,壬戌学制既注意到了各个时代文学的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内在演变规律,也注意到了政治、宗教、民族精神、社会生活、近世思潮、文学思想、西方思潮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方法和文学影响研究方法的运用。在文学概论的授课方法的说明中还有“除了解本国历代文学之变迁外,应知世界文学的趋势,作切实的比较的研究”的说明,则是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文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方法与手段也日臻成熟,但是在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与问题,本文就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20世纪70年,世界范围内的校本课程开发开始兴起,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伴随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2]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理念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偏低。世界上对于课程问题的专门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校本课程改革的研究成为热点和重点。目前对于开发校本课程的理念主要是建立学校特色,提升学科竞争优势,实现教育实务改革和教育创新实践的措施。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在于对学生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念认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被动接受教育者,而现代教学论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强调学校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针对特定学校的实际,只有学校和本校教师最了解学校的现状、学生的需求、教师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地区课程的重要补充。在理解了最新的教育、课程理念,我们要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优势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瓶颈。

学校管理者、教师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我国教学研究中,课程研究的比重较小,更多的是对于教学的研究,加之我国的课程都是国家统一安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应该是学校的事情,更应该是国家的事情,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财力、人力和时间投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等理念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心中扎根不深,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期望较差。

社会、家庭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支持力度小。国家统管的课程观念是社会和家庭认可的,目前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课程开发还不被社会和家庭所接受,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的事情而不是学校的事情,校本课程开发影响学生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升学,学校应该完全按照国家的课程进行授课,不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新课程方案实行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给予了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一定的权利,学校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取的素材较多,既可以形成本校的特色,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特有的民俗体育、民族体育资源,而在实际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于可用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

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对策

1、提高认识,提升能力,加大对教师的培养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高度认识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学校在服务地方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彰显学校的特色。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广大教师具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能力,调动教师积极进行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加大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的培养力度,形成社会力量、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在内的团队。

2、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注入活力,应该积极吸纳社会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社会力量的范围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名人等,充分动员各界力量能够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多的财力与智力支持。

3、挖掘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资源

特定地域的历史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在国家三级管理体制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充分挖掘学校和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各种资源,能够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有当地的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各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形成了特有的民俗体育,而将本地的民间、民俗体育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构建别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成功的案例非常多,将本地的民间、民俗体育列入学校体育内容,对文化的传承也有积极意义。学校的优势体育项目也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能够成为学校的亮点,更能够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4、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劣目前没有很好的评价方法,良好的评价机制能够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很好的方向,评价机制制定的质量能够为高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保障,课程改革多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我们应该制定很好的评价机制,保障体育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

四、结束语

新的课程方案打破了国家统一管理的课程管理模式,更加灵活的课程管理模式为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空间,为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机遇。在国家日益重视国民体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国家实行“阳光体育活动“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灵活、充满活力的体育校本课程内容,为学生体质的增强助力。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释义[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3]董翠香,周登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钟启泉,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高中美术学科知识范例(3篇)

    - 阅0

    高中美术学科知识范文关键词:美术教育综合素质时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教育的基本保证.....

    对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解范例(3篇)

    - 阅0

    对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解范文篇1关键词:工艺;传统;民族;设计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47-1一、工艺美术对设计的重要性《中国工艺美术史》这本书,相信设.....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