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知识点范例(3篇)

来源:

化学工程与工艺知识点范文篇1

关键词:优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多媒体教学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制造所需要的工艺理论知识的专业课。是从实践经验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实践性。对于机械类学生来说,专业课难懂、枯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就产生了厌学情绪,以致影响了整个学习过程。因此,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知识。

一、教材内容的优化

进入技校的不少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而专业课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文、理科基础。又因为技校学习中专业课安排较多,就《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这门课来讲,其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各机械加工的方法和零件机械制造工艺编排的理论知识。它与《机械制图》、《车工工艺》、《钳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等课程和实习操作的联系非常紧密。本课程有很多版本,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材。本课程共分为十四章,第一章是铸造;第二章是锻压;第三章是焊接;第四章是切削加工基础知识;第五章是车削;第六章是刨削、插削及拉削;第七章是钻削与镗削;第八章是铣削;第九章是磨削;第十章是齿面加工;第十一章是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简介;第十二章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第十三章典型零件的加工;第十四章是钳加工与装配。因此,必须对现有技校教材内容作一些调整,以降低教材起点,把握课程重点,删除与其他课程重复的非重点内容的讲解,适当添加现场实习参观教学课时。具体措施如下:

1.本课程中联系有关理科的基础知识不多,主要是数学的计算。如第十二章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这一节要求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而它的难点就在于学生对加工余量的理解及如何计算最大余量、最小余量。而工序尺寸的确定中,要求学生掌握偏差和公差的关系以及入体原则的含义来进行尺寸和偏差的确定。所以,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好其他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2.对教材中较深、较难的内容以及一些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如:第五章车削、第八章铣削、第十四章钳工的内容,这些是学生的其他专业课车工工艺、铣工工艺和钳工工艺重点内容,也能全面介绍知识点,因此对于这几章可以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的教学计划中删除,腾出的课时可以用于现场实习参观,将课堂上讲到的工艺内容带到学生的实操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工艺的含义。

3.课程结束的期末时期可按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编排工艺规程的课程设计,来强化验证本课程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动手来完成一些设计,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也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理论课的抵触情绪,从而将实际与理论更好的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二、课堂教学的优化

根据当今社会对职业类院校的教学要求,很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增强的技工学生。如果我们还是习惯、固守于那些已然陈旧的理念,必定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堵塞学生的创造、压抑学生的个性、影响学生的成长,根本谈不上课堂教学的有效优化。比如过去的一个课堂,是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被动学习。特别这样晦涩难懂的专业课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差。这种强行灌输的学习方式已凸显出很多弊端。

现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工艺课的授课过程中,机械类的专业素语经常被用到,它们中有些可能学生还很陌生,所以在尽可能使学生接受课程知识的同时,用最直接的多媒体视觉实例去解释这些必不可少的素语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习工厂的加工过程的视频资料,有针对性的对书本上的加工工艺方法进行阐述,让动态的加工现场来代替静态枯燥的书本文字。另一方面就是走出课堂,走进现场,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现场中直接获取知识,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在“编写零件加工工艺”这节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我们就可以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有了前面各种加工工艺知识的积累,这节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生以下达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的,学生分组执行任务,最后上交学习结果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来改变原来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考核方法的优化

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为与社会需求对接,与企业一线生产对接的。当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他的优劣不仅反映出专业知识的高低,同时还反映出其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两者都同等重要。

对于理论课的考察中,我们可以考虑改通过式考试为选拔式考试,在复习时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分类,将基础知识,中等难点知识,难点知识进行罗列。而试卷可采取等级制“优、良、中、差”的记载方式并可根据这些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分。完成基础部分达到相应比例的分数即为合格,在此前提下能完成中等难度部分且达到相应比例的分数即为良好以上,附加题部分为选拔性考试。从而使学生减少对考试的畏惧感,并通过考试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保持学习动力。

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应在学生的第二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交际沟通能力。多开展一些团委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让学生能在其中得到锻炼,提高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技校学习期间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是我们的共同追求,也是技校在教育竞争中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对于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扎不扎实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和技校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陈海魁.机械制造工艺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朱焕池.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化学工程与工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高职院校

0引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综合性。通过学习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机械加工工艺分析能力,并使学生具有独立制定加工工艺与装配工艺、设计机床夹具及创新能力。

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特点

在不同的机械产品中,机械零件的结构及尺寸各不相同。但在实际加工零件时,制定加工工艺的理论依据、步骤及方法相似,而《机械工艺制造学》主要研究的就是零件加工及产品装配工艺中的共性问题。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要掌握零件加工与产品装配工艺中的共性问题[1],必须还有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支撑,因此在开设本课程之前,应先学习《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性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切削机床》等专业基础课。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与上述课程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2)与实践紧密联系

在实际生产中,加工同一零件可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加工。但工艺方案的不同,将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加工的难易程度、生产率及加工成本等[2]。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实际生产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及产品的装配工艺,而通过实践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制定工艺合理性的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在确保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加工成本的前提下,设计出最优的加工工艺。

(3)理论内容繁杂

《机械制造工艺学》包含的理论知识丰富而繁杂,并且现有教材均缺乏系统性[3],学生在学习时,单独章节基本能够掌握,一旦要综合若干知识点来分析整个零件的加工工艺,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加之在不同的生产工厂,加工类似零件时,使用的设备也不相同,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需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及各类加工设备的加工特点及经济精度。

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主要涉及零件加工与产品装配工艺中的共性问题,同时还要在确保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加工成本的前提下,设计出最优的加工工艺。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受实验条件与实习条件的影响,大多数职业院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仍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板书授课[4]。教师在课堂往往只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及个别典型实例的分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听课,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这种填鸭式教学形式无法突显出课程重点,导致学生只能解决单一的简单问题,而在分析整个零件的加工工艺时,无法综合使用相关知识来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

(2)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不足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在三年级要开始实习,因此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在这两年中还要完成很多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及实践项目。这就导致了部分高职院校会出现专业基础课开设不完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课时压缩现象严重、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同时开设等现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横向联系密切,如《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的缺乏,将导致学生对零件图形理解出现偏差;《公差配合与技术性测量》与《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的不足,对各类机床加工方法、经济精度的不了解,将导致无法合理选择加工设备,也就更无法合理的制定加工工艺来确保加工质量。

(3)教学中缺少实践环节

不少高职院校存在机械加工设备不足、加工设备类型单一或缺少高素质实习指导教师等问题,学生在校期间仅进行车削、铣削、刨削等单一项目的实习,几乎没有考虑过需多工种加工的工艺问题。因此在本课程中综合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或产品的装配工艺时,学生无法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加工工艺,更谈不上创新性。

4教学方法探讨

(1)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针对本课程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特点及相关专业基础课开设不足的问题,可将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由系部及各教研室组织,各课程任课教师讨论,将重复出现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对各课程课时进行合理的压缩。对其余知识点应确定主次关系及难易程度,引导学生将简单知识点作为自学内容,较难的知识点作重点讲解,在本课程的讲解中还应增加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实例,并对各实例安排不同的工艺方案,由学生讨论各方案的特点及优劣。

(2)采用直观教学手段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及灵活性,应结合生产实践相结合展开各部分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学习毛坯的类型及生产等内容时,因各职业院校缺乏相应的设备,可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直观的了解生产过程及生产特点;在学习工序、工步、走刀等易混淆概念时,可借助学校现有的加工设备进行实际加工教学,在加工过程中对这些概念进行讲解并进行区分;在学习产品装配工艺时,为开阔学生眼界,可通过观看录像的方式,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各类部件组装、整机装配等工艺内容。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采用分组讨论法

本课程较多内容比较抽象,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采用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的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可以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学生通过讨论,自主的发现问题,还可以协作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能尽快适应生产企业需求奠定基础。

(4)采用分析比较法

本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具有相似性[5],如常用的几种传动形式: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因此在这些相似内容的学习时,应引导学生比较其异同点及各自适用的情况,进而掌握传动系统的类型及特点。采用分析比较法,既是对学过知识的复习,又是对新知识的掌握,在学习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结束语

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针对本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本专业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加工工艺问题及产品装配工艺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东凤.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研究,2009,126(5):196-197.

[2]张蜀红,高燕.关于《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方法的几点看法.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440-442.

[3]熊自明.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探讨[J].大众科技,2009,122(10):185-186.

化学工程与工艺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中国分类号:H319.1

化工人才是化工企业竞争的基础,高校需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全能型的化工人才,输送到化工企业的各个岗位。深入分析现代化工企业的实际发展,针对化工工艺课程,进行改革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状态。化工工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教学新概念,以此来完善教学改革,体现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效益价值。

一、化工工艺课程教学的需求分析

传统的化工工艺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工工业的发展,促使化工工艺课程面临多项教学需求。规划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具体如下:

1、实践需求

高校学生在化工工艺课堂中,过度偏重于理论知识,导致实践失衡,比如学生在学习“氧化氟/二氧化硅催化”时,学生对催化剂的使用量、反应程度等理论知识掌握非常熟练,但是一旦投入实际使用,则会混淆实践操作步骤,因此,实践成为化工工艺课程改革的主体需求[1]。学生通过实践更容易接受化工工艺的课程内容,相比理论知识,现代化工企业更注重实践能力,高校将实践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适应现代化工企业的需求。

2、技术需求

高校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表面化比较严重,实质缺乏改革技术,无法达到改革标准,导致各大高校之间存在明显的改革差距。教学技术是改革的必要条件,推进化工教学的深层次改革。高校在教育改革技术需求方面,应该增强交流力度,摸索可靠的改革技术。高校在实行化工工艺课程改革时,最主要的是提倡技术发展,为教学技术树立合适的目标,提高教学改革的水平。

3、方法需求

准确的教学方法促进化工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改革。高校在化工工艺课程改革方面,需着重注意方法,实际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需求度,不能因为迎合改革需求,随意采取教学方法,应结合教学改革的需求实际,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多项问题。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规避传统教学中的制约点,进而满足教学改革的方法需求。

4、实习需求

实习是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既可以增加学生化工工艺课程的实践性,又可以确保学生吸收更多的化工知识,拓宽学生认识化工工艺课程的视角。传统化工工艺教学,以学期为单位,先进行知识学习,再进行实习,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能力,导致学生在实习方面存在一定需求[2]。高校应针对传统实习方法进行改革,结合学生在实习方面的真实需求,规划适应教学改革的实习方式。

二、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结合化工工艺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明确化工教学的改革需求,规划课程改革的实际措施,如下:

1、采用校外互补教学

高校开设的化工工艺课程基本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性,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较难应用在实际化工生产中,促使其在课堂中缺少经验。化工工艺课程内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如果局限于理论教学,即会影响到学生的能力、水平。高校针对此类现象,提出“校外互补”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外企业中。例如:某高校在化工工艺课程消防安全方面,首先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促使学生熟悉火灾原因、燃烧点以及控制方式,待学生基本掌握消防要领后,该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化工企业的消防演练,与校外企业积极商讨,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化工消防的过程中,然后该高校教师聘请校外企业的专业人员,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提出改进意见,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同时校外企业结合化工工艺的课程内容,提供互补性实践知识,拉近学生与校外企业的距离,最后该高校教师针对学生在校外企业中的表现,做汇总性分析,完成互补教学。进而实现校外互补教学的完美结合。

2、实行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化工工艺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以某高校化工工艺课程中的“化工装置安全检修”教学为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方式。化工装置安全检修主要分为安全检修、操作规范、安全制度三方面内容,该高校实行多媒体教学时,结合计算机网络,优化教学内容[3]。该高校将化工装置安全检修的具体内容制作成PPT,以课件的形式讲解,PPT能够容纳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该高校在操作规范教学方面,实行动画教学,在化工企业内拍摄实际的操作视频,穿插教学案例,如:急救措施、安全检修、安全开车等,促使学生真实体验化工装置安全检修的教学内容。该高校引进模拟系统,要求学生在模拟系统内进行化工装置实验,深入化工装置中的安全教学,学生在模拟系统内,进行实践性学习,从而达到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3、改善传统课堂教学

高校化工工艺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制约教育发展,无法体现高水平的教学方式,所以高校改善传统课堂教学,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化工工艺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连接性明显,特别是技术类教学,某高校在化工工艺技术类教学方面,实行任务驱动教学,以此强化化工技术的教学内容。例如:该高校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方面,深化应用任务驱动教学,首先研究压力容器安全的连接性内容,制定教学任务,然后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学习,主动解决教师制定的任务,该高校教师在制定任务时,非常注重连贯性和引导,每项任务都可驱动学生学习,促使学生挖掘更多的技术内容,最后学生完成教师制定的全部任务,获取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课堂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具备灵活性,学生不仅能有效完成各项驱动任务,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举一反三,了解更多技术类的知识内容,使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和发展。

4、设计实习课堂

高校为改革化工工艺课程,推行实习课堂,高校以周课时为单位,单独抽取2-4节课时,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实习。如:化工工艺课程中的环保常识部分,单纯依靠教师讲解,无法达到改革教学的水平,所以高校利用实习课堂的方式,实现开放式教学。学生在实习课堂中,自由性比较强,教师为学生提供实习方案,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根据实习方案的内容,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周边化工企业的环保问题,在环保污染、防治、检测与评价方面展开调研[4]。某高校在设计实习课堂后,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该高校以科研互动的方式总结实习课堂,学生既能大规模吸收科学知识,又可以研究调查的方式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推动化工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习课堂是化工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稳定学生的化工基础。

三、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效益价值透视

化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具有明显的效益价值,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高校的教学力度,针对教学改革,提出两点价值内容[5]。第一,稳定学生的化工基础,基础属于学生的重点内容,高校通过科学的改革措施,保障学生最大程度的吸收课内知识,促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易于接受化工工艺的新知识,教师不需利用强迫的方式要求学生,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化工知识,记忆更加深刻,知识基础相对比较坚实;第二,贴近现代化工企业的发展实际,学生能够提前适应化工企业,待学生进入化工企业后,快速适应企业环境,不会产生过大差距影响学生的工作能力,由此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可见:教学改革在化工工艺课程中的意义,促进化工工艺课程的发展与进步。

结束语:

化工工艺课程是化工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改革水平直接关系到化工事业的发展。化工工艺课程内包含诸多基础知识,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体现教育改革的正确思想,稳定学生的化工基础,促使学生在面临化工实践时,能够积极、主动的结合课程知识,学会如何疏导化工知识。化工工艺课程改革具备一定的必要性,提高高校化工课程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敏.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2,(03):39-41

[2]续京.《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石油化工应用,2011,(01):90-92

[3]宋慧婷.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2,(02):109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教室月考总结范例(3篇)

    - 阅0

    教室月考总结范文篇120xx-20xx学年度学校办公室工作计划范文(一)一、行政工作:1、加强政务工作。努力做好学校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做好上传下达、沟通协调工作,保证学.....

    教室环境布置的意义范例(3篇)

    - 阅0

    教室环境布置的意义范文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环境管理我们这里所说的班级物质环境,实际上指以物质为载体的环境。在人生活的环境中,并没有纯粹的物质环境,人生活的物质环境总会.....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