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例(3篇)

来源: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篇1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是以学科涵盖的水、大气、固体废物、物理因素等涉及的技术参数为核心,参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组成完整的标准体系。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使实验数据科学、准确、有效,实验室必须依照标准对实验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5]。实验室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熟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实验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通过实施标准体系,促进实验室的标准化基础工作建设,使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服务中所需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工作规范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产生系统效应,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节约成本、保证数据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增强科研权威性,实现实验室良性运行,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标准化及标准管理是实验室全部工作环节中一项重要而且是十分关键的系统工程,建立实验室标准体系是实验室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高校实验室既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技术平台。因此,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娴熟的实验操作和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保障[6]。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会大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过程的可控性,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2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现状

2.1有必要,无做法

目前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的技术与管理存在不少缺位,很多方面有必要完善和充实[7-8]。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的污染物或环境控制指标被纳入环境教学与科研检测的范畴,这就需要实验室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管理措施和执行路线,以确保实验室管理的完备性和检验方法的完整性。如在水污染技术指标的检测方面,多溴联苯醚(PBDEs)类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目前国内外各科研机构对于该类物质在水环境中微含量的测定方法不统一,更谈不上检测方法的权威性,极大地影响了该领域的科研交流和相关成果的鉴定。第二,针对实验室已有的管理事项缺乏应有的管理标准或相关制度。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属于高危险区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电磁辐射等会直接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9]。因此必须建立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处置规程和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程序。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在这方面尚有较大差距。第三,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逐年增加和研究生的扩招,实验室规模扩大,功能也更齐全,但是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的编制有限,无法完成大量的实验仪器购置、维护、管理和众多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工作,实验室仪器损坏率高,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10]。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标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仪器使用操作规范、样品分析测试标准方法、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仪器维护制度等)来保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有做法,无标准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对于很多事项已经有大量规范的做法,但未形成相应的标准。在实验技术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规范的环境样品采集、预处理及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没有用规范性的文本流程化,不利用于科研团队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在管理方面,近年来实验室逐步购入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必然面临维修保养、耗材购置和故障处理等问题。目前针对这一管理事项缺少明确的报告程序,应加快制定管理程序“外部提供支持性服务管理标准”等规范管理制度。另外,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维护和保养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往往没有在实验室进行明示,学生盲目操作甚至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仪器的损坏或其他安全事故。

2.3有标准,无体系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是实验室各项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已经有大量实验室规范,但未形成相应的体系,如暨南大学通用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暨南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暨南大学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暨南大学核技术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等。在技术标准方面,目前实验室所使用的标准散布于各类技术资料中或由实验室使用者各自保管,多局限于实验方法标准。如涉及水污染的技术标准目前有pH值、DO、BOD5、CODcr、TN、TP等实验方法标准。而国家标准仅水污染技术标准分体系方面,就应涵盖技术基础标准、采样技术标准、样品预处理技术标准、水质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采购技术标准、试验方法技术标准、设备设施技术标准(含操作规程)、服务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职业健康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等,其中水质标准应包含地表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等。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标准纳入实验室标准体系,让学生了解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使用标准来规范自己的实验过程。

2.4有体系,未信息化

有些高校的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已建立初步的标准体系,但未形成实验室标准信息数据库。有些高校的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成了实验室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不足[11]。一方面,该体系仅仅关注实验室管理事项,主要涵盖管理标准,而缺乏实验室标准体系中的技术层面和工作层面的规范。另一方面,该体系仅仅停留于纸质文件,而未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不利于文件的使用和换版。

3如何加强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化工作

在加强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化工作方面,主要涉及实验室标准体系建立、实验室设备设施的标准化以及标准信息库的建立与管理三个方面,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1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作为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一项标准都不是孤立的,标准的作用只有通过标准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体系的完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标准和体系的效用。在系统学习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形成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结构图,策划、制定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参考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首先进行环境因素分类,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核心,根据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各环节涉及到的技术事项,收集、制定技术标准,构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再根据技术事项所涉及的管理事项制定管理标准,构建完善管理标准体系;同时为落实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要求,制定工作标准,构建完善工作标准体系,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系统的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并在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的各阶段加以贯彻和执行,确保采样、样品预处理、仪器操作、实验分析等各环节的标准化运作。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清理文件,整体策划。体系文件编制前,对实验室内部以往各种标准、管理制度、工作规则以及历年下发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和整理,参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结合实验室实验技术与管理现状,形成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结构图,编制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确定学科实验室标准化蓝图。第二步,按照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通过网络、专业期刊、专业标准信息服务机构等收集国际、区域、国家、行业、地方等各层次标准。第三步,依照GB/T1.1之规定,编写所缺少的标准文件或补充更新所缺文件条款。逐步编制、完善标准体系。

3.2设备设施标准化

实验室设备设施是实验室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实验室标准化的重要对象。实验室设备设施标准化包括设备设施产品技术规范(如相关法定标准及使用说明书等)的收集整理、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的编制、设备设施定制管理的合理规划与实施等。尤其是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其描述应简洁、明确、无误。一名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的实验参与者按该操作规程应能自行操作设备设施。做好仪器设备维护是保证实验室可持续、安全运行的基础。一是严格控制仪器使用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腐蚀性气体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二是仪器的定期维护,如更换老化、损坏部件,仪器内部定期清洗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3标准信息库的建立与使用

标准信息的收集、管理和更新是维护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的重要环节,相关人员可通过互联网搜索查询、订阅报刊杂志等形式进行标准信息的广泛收集,通过建立标准信息数据库的方式实现集中和网络化管理,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深圳标准信息网等查询最新学科标准信息,不断完善标准信息库并保持其有效性。标准信息收集范围包括:国家和地方有关学科实验室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等方面有效的标准文本;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的期刊、专着等出版物;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区域标准、技术法规;其他与学科实验室有关的标准化信息。学科实验室标准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搜集渠道,如环保、实验室监管、质量、职业健康等行政主管部门、情报部门、报刊、杂志、网络等;及时地了解并收集有关的标准、修订、更改和废止的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类、登记和编目,并及时传递到实验室。收藏的标准信息应及时更替、更改,保持良好的时效性;建立标准电子文档信息库;开通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标准信息库的使用:实验中心应建立专门的标准化信息数据库,并对申请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实验室的准入条件、工作准则、实验室功能、实验室环境和相关实验方法,同时也养成了规范化的工作作风。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

中小学实验教学或理科实验开展的情况一直不理想,成为中小学理科教学与课程目标相背离的典型病症。究其原因,不是一个单一性的问题,起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或问题。①教育缺乏法治思维与治理能力。中小学理化生学科,作为国家课程和实验性学科,不做实验的课程实施,本质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是,从校长到教师均没有人有这样的法治思维,更没有从教学管理上反思如何治理这种现状。②校长缺乏教育理想。应试成为教育主流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但办学必须有教育理想而不能仅仅成为社会商品需求的供应商。即便是应试也得是在课程规范实施前提下的应试,而不是只追求结果不管过程不管手段的应试。学校与校长如果没有教育理想支撑,学校就成了一个工业产品的制造企业,校长就成了一个工头。③教师缺乏教学技能与职业精神。理科教师实施教学不做实验或在黑板上、纸上做实验,是一种缺乏职业道德与伦理的表现,是一种没有专业素养的表现。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教师已经失去了一个专业教师的资格,失去了起码的教师职业精神。同时,现实中发现大量的年轻教师根本就不会做实验,师范教育20年来,已经丧失了专业化功能和师范,沦落为理科不像理科,师范不像师范的怪胎教育。④教学管理流于应试监督而非管理。教学管理应引导和梳理教学过程,督查与指导教师教学,帮助其实现课程目标。但现实中,只关注考试成绩、不过问教学过程、不关注课程目标,只以最后成绩或分数论英雄与贡献的行为比比皆是。这种“恶”的评价导向导致大量的理科教师正在退化和萎缩其职业能力。⑤实验室装备水平、质量与管理相对滞后,不能适合实验教学要求。在实验室装备上,理念平庸、内容陈腐和技术落后成为当前中小学实验室装备的普遍现状。在实验室管理与应用上,与学科教学的融洽性越来越差。基于现状的管理思维与方法,使实验室成为学校教学管理与师资队伍管理的一个垃圾桶;简单机械化思维、抱怨体制和不思改革,使得实验室管理与应用工作,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鸡肋。尤其是几十年一个思维与模式,面对一个不能改变的现实和并不科学的管理事实,硬是围绕一个不适应发展的管理模式打转转。

2理科实验室价值与功能作用的重新认识

面对理科实验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作为装备工作者,首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实验室装备的变革来推动实验教学的开展。装备是一种物质技术力量的整合,具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动力。中小学实验能不能依据课程目标规范和科学地实施,实验室装备是基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来设计和装备学科实验室,才能推动和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变革呢?现代学校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装备的先进性上。面向未来的技术先进的,能促进与推动学校内涵与品质提升,促进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师生发展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教育装备,是教育现代化和学校现代化的主要支撑。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只有通过科技的科学应用才能实现。除此之外都最终流于空谈和虚伪。因为只有面向未来的与先进科技应用的教育装备,才能让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落地和生根开花。所以,要真正推动理科课程的科学规范实施,推理科实验教学的开展,或推动理科教学的本质回归与课程目标的实现,实验室建设是基础与根本。①要充分地明确或理解实验室的性质与价值。实验室是学科建设水平与质量的标志。一个学科是否建设得好,除了课程、师资外,支撑学科发展和学科课程实施水平的就是学科实验室。没有实验室的理、化、生学科教育,其课程实施就只能从口头到口头空谈空论,是纸上谈兵。对于儿童或青少年来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果不是通过实验与实践活动的体验来养成,那么,均只能成为虚伪的说词,教育与培养完全是纸上画饼。因此,学科实验室不仅仅是学科课程实施的一个工具或平台,它更是一种课程资源,是精神意见、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②作为教育装备工作者,给理化生等学科装备实验室,不是简单的应付式的给,而应该有一个装备的理念,并在这个理念引导下,使实验室的装备不仅成为一种学科建设的保障与支撑,更是一种服务与引领。具体来说,理科实验室是给理科学科教学或课程实施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功能之一,要能引领与推动理科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提供一种先进的技术,优质支撑与服务课程建设,引领教师思考如何用新技术改进教学或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其次,理科实验室是给理科教师一双“新鞋”,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鞋”的意思是实验室的功能与技术,成为了教师发展的物质支撑,能有效地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与生活工作方式。教师有了一个优质的实验室,无论是传授知识与传授技能,还是教育实施过程与方法,必将受到影响和改变。第三,实验室是给学生学习的一件武器或工具,学生能自主地应用它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学生应成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实验室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研究的技术与工具,形成一条科学和多维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地、研究性地和创造性地学习。

3理科实验室装备的创新与实验教学管理改革

理解与认识了实验室的功能与价值后,中小学的理科实验室装备与实验室管理应用如何创新与改革,才能有力地推动理科教师回归学科本质专业化的实施课程,做好实验呢?

(1)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理科实验室是师生基于理科教与学,共同探索与研究、实践与体验的平台,是课程实施的平台。师生是实验室的主人,实验室服务于师生。所以,实验室的建设首先应以师生为本。学校的现代性或现代性的标志,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学的技术支撑与师生学习生活环境高度以人为本的融合。体现在实验室装备上,是实验室成为理科教育思想、理科教学技术与理科学习环境的深度整合应用。具备现代性的理科实验室,其建设理念应面向未来,不能平庸,其技术不能落后,其内容不能陈腐。要充分认识到当代师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技术环境的影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与生活充分融合,陈旧的仪器设备与工具已经不能为师生所喜爱,落后的技术与环境无法吸引学生,教材的落后造成的学习过程枯燥、学习方式缺乏时代感、对当代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不现实、不可靠和无效,要通过教育技术装备即实验室的建设来补充和健全。面向未来以人为本,就是实验室的仪器与工具、技术与环境,都要充分地融合时代特征,体现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与方向,引领教师与学生的理科学习,能用现代的技术重新去认知古老的学科内容,使认知与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养成建立当代科技、生活和哲学思考的现代生态之中。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至少要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才能算做到面向未来以人为本。一是技术与产品是基于网络时代的,即当下热词”互联网+”思维的和技术的;二是环境与空间是有实验文化和充满对人的关爱的,即有科学、科技与实验文化的品质;三是实验室的布局与形式是适合当代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要求的。因此,就要求每一张实验桌椅、每一件实验仪器,都必须充分体现出面向未来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2)技术创新,促进变革这是一个互联网智能时代,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居民。学科实验室建设如果只以教材为纲,只以死的知识传播为要求,那必然导致内容陈腐、技术落后,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教学变革。当下实验室装备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教材上有就配备,教材上没有就不配备,不是以学科为内涵,不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而是坚持落后陈腐的配备标准与教材为唯一的原则与路径。当今的理科学科实验室建设应以“互联网+”为思维,全面创新实验室装备。“+”不是简单的代数迭加,而是嵌入、集成与整合;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传感技术+学科实验仪器+学生和教师与实验内容,形成基于数字与网络的智能实验室。只有这样的技术创新,才有可能真正推动教学变革。“互联网+”是一个从理念到实践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结果。它是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软件资源,嵌入、整合、集成到传统的学科课程与师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形成实现融合、变革与创新的动力。“互联网+”思维下的实验室,不仅要实现现代学科教学的实验教学功能,还要能产生和累积出数据。即通过“互联网+”的过程,自然产生出学生学习和师生教学过程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能通过云计算服务,经过充分的以人为本的统计与分析挖掘,形成智能化的数据报告,能智慧地提供给不同的人群共享和参考,成为教与学、师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等各方面的评价、决策数据,成为推动进步与变革、促进发展与创新的动力。

(3)品质为上,六位一体实验室本质上还是一个物质技术为主体的实体,无论它承载了多少好的思想与理念,如果没有管理机制去推动应用,没有人力资源去实践目标,那么也只是一堆金子堆在地下库里而已。没有使用就没有价值。实验教学管理的现行体制,是一个不看现实完全抄袭大学的管理体制,是一个陈腐守旧不思变革的体制机制。这个管理机制与体制,严重制约了课程的实施,严重制约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它逼迫教师自甘落后,无法支撑教学改革与创新。所以,再好的实验室,要实现其功能,必须先从体制机制上改革与创新,而解决理科教师不做实验,黑板上、纸上做实验的应试教学行为,就必须结合理科实验室装备的创新,推动教学管理的变革,将实验室装备创新与理科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整合、协同变革,才能实现实验教学回归其本质。其要义是要在实验室配备现代化的基础上,推动管理变革与创新。①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形成法治思维,坚守法制精神。国家课程是一种具备法制要求的课程,任何一门国家课程的实施,必须坚守课程本身的规律与内在要求,严格规范实施。物理、化学、生物和小学科学是实验科学,其实施没有实验教学的过程,是不完整、不规范与不科学的实施,违背了学科本身的规律与价值观。因此,是一种违法行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如果不能严格规范地实施课程,实现课程培养目标,就意味着校长与教师均是违法者,必须承担违法之责任。

只有教学管理者与教学实施者都坚守了这一法治思维,那么,不做实验的课程实施行为或教学行为,至少从法治层面得到了理解与治理。这是当下中国教育深化综合治理的最基础要求。②推动理科教师重拾专业职业精神,坚守职业伦理。理科是实验科学,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没有实验与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不能促进其成长的生理心理规律。这两者决定了没有实验的理科课程实施,是一种伪实施。不做实验的理科课堂教学,是教师没有专业精神的表现和缺乏职业伦理的渎职行为,同时也是违法行为。这样的教师已经不具备一个理科教师的教师资格。所以,从学校教学管理上讲,坚定地推动教师回归专业,坚守职业伦理与职业精神,是推动实验教学开展的核心之核心。③推动实验室管理变革,让管理与教学深度融合。当下的体制与机制,中小学的实验室有一个管理员之岗位,其职责与从业资格相当含混不清。导致了实验室管理员成为许多学校老弱病残的“收养所”,也成为少数有背景不工作人员的“养老院”。推动实验教学深入开展,必须推动实验室管理变革,必须对当下所谓的实验室管理员的职责与身份重新界定。实验室管理员在学校教学环节中普遍被定义为是一个教学辅助人员岗位,但是作为辅助教学人员的职业生涯———包括岗位职责、职业发展与职业评价却十分模糊,导致只有老弱病残的养老人员肯来这里工作。实验室管理员的职业如果不从教师管理层面上规范和引导,那么这支队伍永远是一支扶不起的阿斗队伍。

笔者认为,从几十年来的现状和人事关系经历看,目前是不可能解决这支队伍诉求和管理要求的,也完全是教育部门惰性思维和不思改革的结果。因此,必须从内部机制上突破。这就是取消这一岗位设置,推动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让所有理科教师自主管理实验室、使用实验室和应用实验室。或明确管理员就是管理员,明确职责与岗位不是教师。如果是前者,则必须与教师的工作量、绩效考核等协同改革。从推动实验教学和理科教学规范、科学实施,本质回归理科教学,应是前一种方式与后一种方式的有机整合为上。为推动学科教师专业化的管理、应用好实验室、实施好理科的课程,突破的方法之一,就是把实验室管理工作、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等,核定好相应原工作量,计算进入每一个理科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即在核定与考核每一个理科教师的课时工作量,评价教学水平与质量等考核指标时,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操作准备课时,必须将实验作为最重要的绩效考核参数。为了推动以上三个方面的改革与突破,在实验室装备上必须与之配套。通过实验室都准备的“形式变革”与“技术推动”,助力实现改革与创新。具体就是在实验室装备上,要做到“三个二位一体”和“三个三合一”:①将理科实验室的准备室与教师办公室、教师实验工作室融为一体。将普通的常规仪器存放进实验教室,将贵重与核心仪器放在准备室内。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思路

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基地,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除接受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是在实验、实习场所完成的,因此,实验室建设应该是高职院校整体建设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稳定实验队伍、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实验条件、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任务。怎样构筑高水平、高起点的建设平台和管理模式,成为各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

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管理需要的高技能应用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而实验(实训)室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验室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第一通道,是学生学习操作技术锻炼动手能力的初级战场,是首次进入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因此必须以高职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为目标,强化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问题。实验室水平的高低、工作的好坏,是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只有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不辱使命。

二、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经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致使实验室建设经费长期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太多,加上科学技术和学科建设的飞速发展,仪器设备更新极快。近几年扩大招生,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仪器设备需求量增大,然而,教学科研的设备购置经费有限,且仪器设备的价格高昂,从而导致实验室基础设施条件差,仪器设备套数不够,实习基地建设投入不足,仪器设备陈旧,更新率和完好率低下。接下来的几年,高职院校招生形势将持续良好,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兴专业学科不断增加,对实验仪器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学校对实验室的投入远远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

(二)实验教学队伍的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

某些职业学院的领导办学理念滞后。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授课轻实验的倾向,试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很多实验室实验开出率低,管理职责不清,实验技术人员被视为教辅人员,在评聘职称、奖励、计算工作量、个人进修等方面,一些学院对实验教学人员关心较少,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由于偏见和政策上的不配套,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工作积极性。使得许多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室留不住,一有机会总想调离实验队伍,导致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职称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学习进修提高,很难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近几年许多实验室都引进了不少进口的大型精密仪器,这些仪器基本上都没有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实验技术队伍。严重地影响到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极大地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实验室设置混乱,管理机制滞后

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沿用院—系—室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验室按照专业课程进行设置,许多交叉学科的实验室存在着重复建设的情况;一些实验室的设置混乱,功能单一;服务对象单一,一方面,经费不足使投入成本较高的专业类实验室处于长期紧缺状态,难以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另一方面,用十分有限的经费建成的专业实验室却使用率不高,此类实验室专业针对性越强,专业规模越小,闲置程度高,不能形成整体优势与合力,客观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在实验室设置中,没有坚持任务、规模、功能、人员的通盘考虑,而是过分地被人事关系、教研室利益等问题所纠缠,一个实验室掌握了使用权,就等于拥有了所有权,我不用,别人也用不了,也别想用。

(四)实验方法约束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本来应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许多高职院校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但由于许多实验为原理验证性实验,缺少大型的、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实验方式大多是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这没有真正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受到了约束。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受到限制。

(五)实验室整体规划力度不够、实验室开放性严重不足

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对学院整体发展方向的把握不足、定位不准以及投资经费有限,造成的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设置和管理体系。

在高职院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实验室过于封闭,对外服务意识差。由于实验经费和人员方面的原因,实验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外,很少有其他的任务,可以说基本处于封闭和各自为战的状态。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也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

三、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高职院校实验室肩负着培养应用人才、出成果和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重要使命,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要从战略高度,运用政策导向和竞争激励机制,把广大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实验室建设上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进行规范化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验收,勇于创新,认真实践,创出特色。

(二)探索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资源共享

应将分散的各教学实验室相对集中,形成以技术实验中心为行政管理机构,院级实验室和功能性实验室并存的管理模式,技术实验中心在一位主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具有一定学术造诣,治学严谨、热爱实验室工作的实验室管理干部、实验技术人员组成。把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建成规模适度的院级实验室,成为面向全院学生开放的综合教学平台。管理模式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院级实验室主任由学院直接任命或聘任。使相近的几个单一功能的学科实验室改造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实验室,可以为多门实验教学服务,提高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功能实验室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功能实验室主任由所在系提出名单,报学校审查批准后统一聘任。功能实验室实行院、系两级统一管理的体制与运行模式,既保证了技术实验中心对功能实验室的宏观调控与指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系的专业管理优势。技术实验中心负责统筹管理,保证仪器设备配置不重复,功能不重叠。凡新建、分立、合并、撤销实验室,应由各试验室主任提出申请,按规范审批、规划和建设。技术实验中心应理顺关系,建立独立管理机构,统筹协调,使原本内在紧密联系的职能由分离走向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另一方面,应加强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无线射频等技术,把各实验室的设备信息、业务数据方便地、更好地集中到实验中心的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校内实验室资源共享。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使实验资源的共享扩大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范围。

(三)强化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创新体系中重要的核心部分,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基本素质。一方面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充实队伍,改善结构;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在职进修提高。学校要加大经济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岗前培训、鼓励实验人员攻读学位,定期参加新技术的学习或讲座等多种途径,帮助实验工作人员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派专门人员学习专项技术。使新设备、高新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切实赋予实验技术队伍相对独立的地位,改变仅将其视为教辅人员的做法,他们的技能的不可替代性应由相应的职务(称)、级别、待遇等来体现。还要在人事部门建立较完整的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档案,实验人员聘任、晋升、奖惩都按规定通过考核评定。对不适应实验技术岗位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分流。

(四)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实验人员、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各种技术档案及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管理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聘请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和老教师协同技术实验中心组成监督检查组对全院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的状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出谋划策,同时积极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与评估,使实验室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总之,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好坏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要尽快改变实验室目前的落后状况,必须有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才能改变实验室管理模式;强化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挖掘实验室自身的潜力;与外界加强联系;吸引外部资金;合作开发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艳秋.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37-3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范例(3篇)

    - 阅0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范文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核心概念;学习进阶;化学平衡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5-0002-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5.0.....

    历史学科的大概念范例(3篇)

    - 阅0

    历史学科的大概念范文关键词:高考;历史;复习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历史二轮复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水平,一直是历史教师在一轮复习后思考的问题。2010年以来,广东开始实行3+X.....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